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绿色相关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绿色相关管理制度

第1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前言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保护意识在各个国家发展起来。绿色概念备受全球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利用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联合国在此影响下推出了保护环境的提议,全世界各个国家开始关注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理念,因此绿色的财务管理模式由此发展起来。为了适应新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做出适宜的发展规划,其管理模式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出现,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那么企业在利用绿色财务管理模式时具有哪些问题,又该找出怎样的对策与之呼应,这是本文要分析的问题重点。

一、绿色财务管理模式内涵分析

我国对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目前存在的状况是很多学者对我国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认识不够统一,没有达成共识。我国经济学家孙佳认为,企业中绿色财务管理模式是把保护环境的概念引入到公司的财务管理中,使我国的财务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在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作用。而吴金波和范永太则认为,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是对企业有限的物质资源和社会效益进行考虑的,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维持生态平衡才是企业盈利的前提条件。刘淑华认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物质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方面,对企业资金的运转做好规划,协调好企业发展和财务资金之间的关系。还有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主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环保经济为主,绿色财务管理的特征倾向于低碳、环保以及高效率,要从企业中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入手进行分析,合理的调节财务关系,把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为环境效益服务,企业作为社会上“一类人”也要对社会发展负责,履行自己的社会公德义务,实现社会和生态的良性发展。作者认为,这些学者和经济学家的分析都有各自的道理,只是在表述上不尽相同,其思想的本质都是以绿色财务管理观念来提升环境保护,提升社会的健康发展。其实,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综合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概念。其次;绿色财务管理模式是对循环经济环保低碳行为的有力实践。最后;绿色财务管理模式是以“社会人”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的财务管理模式,而不是“经纪人”。另外,绿色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追求以环境效益为首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当今时代新兴的一种管理模式,分析这种模式的内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它是绿色财务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模式起到导向作用。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经济循环发展的理念、企业经营的绿色理念以及社会责任感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主要是人类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子,有保护生存环境的义务。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在发展自己的事业时,不但要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活动是否对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另外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要从成本、效益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从节能减排、废物再利用、节约能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企业绿色财务理念中,发展循环经济要在节约原材料的基础上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把用过的产品回收再利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垃圾。绿色经营理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绿色经营,因此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被称作绿色效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理念是把自己看成一个社会人,把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理念,为社会的健康发展负责,最终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浪费。

其次,是绿色财务管理的内容。绿色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绿色筹资和绿色投资管理两个方面。绿色筹资是指企业在进行绿色财务管理模式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主要用在保护绿色能源和绿色成本支出上。企业的绿色筹资方法可以是政府拨款、绿色债券的发行和银行贷款等。企业把这些绿色筹资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绿色投资管理,是指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不仅仅要考虑到自己的项目收益还要考虑到对绿色因素的投资,这充分说明,企业在对一个方案进行审核时,要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作为共同对象进行分析。企业对收益进行核算时,要把循环经济所作的贡献融入到企业效益的核算中,企业对风险进行评估时,要把投资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破坏作为基本的风险进行分析。

二、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一)我国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制度的缺失

企业在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才能使企业的发展有章可循。目前,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绿色财务管理模式在制度方面有很大的缺失,虽然我国在财务管理方面出台了很多的文件和章程,但是这些规章制度都是针对企业财务行为的规范和管理的,没有针对绿色财务管理作出相应指导,企业也很少自觉的去建立相关的绿色财务管理制度,所以制度的缺失,阻碍了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有阻碍作用。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虽然我国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很多地方发展以GDP为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很多地区为了追求GDP,出现了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这种企业在发展中根本不存在绿色财务管理观念。

(二)我国的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还不成熟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理论的存在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方法。企业在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模式上不可缺少理论的指导。我国在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环境效益计量、绿色筹资、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等等方面都没有一定的理论来指导实际的企业生产经营。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后果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模式,但是缺乏一定的指导,所以一再搁置,莫衷一是。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落后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监管处罚力度不够。政府以及相关的监督部门是环境保护的监督者和执行者,要对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在此方面我国相关部门没有突出的执行力。例如,企业在经营前,一定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才能进行生产经营,但是我国缺少这种审核力度和环境监督工作。

(三)我国企业对绿色经营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已经经历了工业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清楚这种问题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所以在经过一系列痛苦后能够深刻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作用。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自觉的拥有绿色发展理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工业生产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的作用,也没有足够的绿色意识去经营管理自己的企业,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

企业缺乏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能力。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模式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对市场和环境的投资,这种投资在一定的时间内会使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所降低。一些生产技术落后,刚刚起步的小型企业尤其惧怕这种投资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愿意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愿意对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但是因为企业本身没有实力进行科学技术的更新,使这些企业的愿望只能称为空想,不能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实现。因此说,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让企业难以承受绿色财务管理模式。

(四)我国企业缺乏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

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在我国是一种新的发展要求,一些企业对这种发展模式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并且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没有形成定性的理论,不能给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做出相应的指导,所以企业对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缺乏基本的技能,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依旧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没有开展绿色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因此,因为基本技能的缺乏,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在发展中受到严重的制约。

三、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路径

(一)在企业中建立绿色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只有有了相应的制度才能给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建立绿色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要前提。建立绿色财务管理制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建立环境会计的相关制度。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一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支持。其次,对现行的会计制度法规进行完善,加强关于环境在会计制度方面的条款。再次,对企业的财务评价体系进行革新。以前的财务评价体系只是注重经济的增长,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在新的评价体系中要加入绿色资产、绿色信誉、绿色发展动力方面的评价。建立绿色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的绿色生产经营,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针对环境保护提出的解决策略。落实这一政策就要改变我国国民经济的审算方法,把国民生产总值改成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每一部分都加入绿色的生产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经济行为。其次,需要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发展现状,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依靠科学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只有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才能促进我国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实现,为绿色财务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绿色法制建设

企业的绿色发展,财务的绿色管理模式都离不开法制环境的支持。加强绿色法制环境的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现行环境制度和资源开发进行法制保护。我国在资源开采及环境保护方面虽然有一定的法律章程存在,但是这些法律还不完善,对于污染环境的企业处罚力度不明确,执行力差;一些地方实行地方保护政策,有法不依,不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实行正规的生产经营。因此对于这种现象要不断的加强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力度,让法律在重污染企业面前发挥实力,形成一种强制力和威慑力。其次,加强我国的绿色税收建设。很多发达国家在税收制度方面倾向绿色税收,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的绿色发展观念,遏制污染企业的发展。例如,澳大利亚对本国一些污染低的企业实行三年内免税政策,对污染高的企业加大税收政策。我国在税收方面还没有实行绿色的税收制度,因此需要借鉴他国的做法,建立健全绿色法规法规,促进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

(四)鼓励政策的实施

企业实行绿色的财务管理模式要设定专门的绿色资金平台,对企业中绿色投资和绿色经营部门进行财政的补贴服务。其次,制定绿色信贷政策。这种绿色信贷政策是支持企业开展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手段。在2008年,某地的兴业银行开始实行对贷款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估,这就是绿色信贷的典型例子。再次,政府的支持。政府在进行产品采购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企业,提高这些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的积极性。最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起绿色审计制度。让全社会都了解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企业,同时也让全社会了解那些不注重环境保护的企业,让高污染高消耗企业在社会人民面前曝光,通过这两种企业对社会不同的影响力来鼓励和改变他们的生产经营模式。

(五)提高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能力,加强绿色理论的研究

企业增强自己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首先要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在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方面的意识,提高整个企业成员的绿色发展意识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为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奠定思想基础。其次,企业发展绿色财务管理模式需要企业提升对生态绿色企业文化的认识,在企业文化中加入绿色理念,使绿色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正确的实施。再次,加强企业高水平科学技术的应用,减少能源的浪费,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奠定生产基础。最后,在思想方面,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财务人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加对环境会计知识的学习,对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和相关的绿色财务方法有深入的认识,为企业建立起一支能够支撑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开展绿色投资和绿色运营评估,完善评估体系,为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打下组织人力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从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分别对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我国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提升我国绿色管理的水平,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参考文献:

[1]吴金波.绿色财务管理叹息[J].财会通讯,2012,(12).

[2]刘淑华.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院报,2013,(5).

[3]郭海芳.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之探析[J].财会研究,2013,(3).

[4]彭丽.构建循环经济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通道[J].会计之友,2013,(5).

作者简介:

第2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绿色施工;问题分析;现状;进展;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绿色施工推进的现状和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等开始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绿色绿色施工管理复杂、系统化程度差、深度不足等问题,虽然得到了推崇,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不是很普遍。

所谓绿色施工,就是在施工中应用各种方法和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节省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追根溯源,绿色施工并不算是最近才出现的,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很多建设单位出于树立企业形象、满足居民的要求等目的,在施工中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噪音、废弃物的排放。不过很多施工单位对于绿色施工的态度并不积极,而且由于技术、意识以及管理方式的限制,绿色施工并不能很好的实行。绿色施工不仅仅是减小粉尘、噪音,做好施工场地的绿化等内容,它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等等。真正的绿色施工是站在可持续发展角度设计出来的一个整体,不仅包括减少粉尘噪音的排放量、封闭施工文明施工、清洁运输等内容,还覆盖运用环保技术、减少场地干扰、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施工、尊重基地环境、节省各种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实施科学管理等方面。

在当前的施工中,施工单位一般只考虑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履行合同条款、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维持施工进度等,很少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实施绿色施工,绿色施工的应用率并不是很广。而且,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将绿色施工看成是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二、我国绿色施工推进中存在问题

1、成本制约

在现代施工中,成本与造价的控制是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前提下减少成本也是现代施工企业的发展方向。而很多的绿色施工技术,例如现代化隔离防护、无声振捣等都会使建筑的建设成本增加。这也决定了除非在合同中具有明确规定或者对于承包商、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利益,很少选择绿色施工。

其实绿色施工也不完全是增加成本,很多绿色施工方法也能够减少成本。例如在施工现场合理利用雨水或者循环用水,对于废料重复利用,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等都能够节省费用。不过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节约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还没有被广泛采纳。

2、缺乏绿色施工意识

绿色施工也属于环保工作的一部分,对绿色施工意识的不足也是环保意识的缺乏。在当今社会,虽然人们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能源问题,但是这种意识并没有普及到所有公众的意识中,这也导致了承包商和施工单位并没有绿色施工意识,在制定施工方法中没有考虑绿色施工。而且在施工中,工作在一线的施工人员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早就习惯了高分贝的噪音和随手浪费。

3、缺乏相关法律政策

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各个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并不相同,导致制度的执行非常困难。现在我国对于建筑施工现场额管理还主要是对于文明施工的管理,并没有设计绿色施工。而且,由于国家并没有制定与绿色施工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的绿色水工水平并不能准确衡量。另外,我国建筑行业并不是很完善,各项改革还在进行之中,绿色施工的发展受到限制。

4、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是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绿色施工对建筑管理的要求非常高,现有的管理水平与管理制度并不能满足绿色施工技术的实施,甚至会导致成本增加、效果差强人意的现象。

三、推进我国绿色施工的对策

1、提升“绿色施工”的意识

只有使得“绿色施工”的意识深入到仍达人民群众中间,形成环保与节能的公式,才能推进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具体方法为:一是开展广泛的教育与宣传。当前人们对于绿色施工的认知缺乏,在施工阶段很少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与此相关的教育与宣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的方法之一,我们应当加强基础教育中关于绿色环保的内容,并在其中加入与绿色施工相关的内容。还要加强对建筑工人的教育,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性。

对于实施绿色施工并且取得不错成绩的单位,有关部门应给给予表彰,并且倡导其他向其单位学习,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联合企业建立示范项目,将绿色施工的技术、优势展现出来。还可以发动普通民众参与。应当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民众参与值,在施工之前,应当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周边民众的要求,并允许民众对施工行为进行监督。

2、积极开发新技术

绿色施工的推广离不开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都被运用到建筑施工中,为绿色施工的推广建立了基础。但是有些绿色施工技术仍然存在技术难度高、工艺过程复杂等问题,限制了绿色施工在实际中的推广。所以,开发简便的、容易掌握的绿色施工技术也是绿色施工推广中的一项重要问题。

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绿色施工需要保证施工中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就对施工管理水平有了新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引入先进的管理办法,淘汰陈旧的效率低的管理措施,建立各种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管理制度中应当包含激励制度,对与表现先进的个人与组织进行嘉奖,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绿色施工的发展。

4、建立明确的评价体系

明确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有关部门直观的了解绿色施工的实施情况,对于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建立建筑工程全过程的评价与监理体系,保证建筑工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结束语:

加快绿色施工在建筑施工中的实施,是解决现代社会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推进绿色施工的发展,企业要重视绿色施工,将绿色施工当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之一,普通民众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全方位的保证绿色施工的推进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有为.中国绿色施工解析[J].施工技术,2009,37(6):130——133.

第3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绿色采购;制约因素;解释结构模型(ISM)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B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10年3月29日,上海美国商会和博斯公司《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2009-2010》,其中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正在转变。鉴于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四分之三的受访对象表示在中国业务中采用了绿色技术,六成的受访对象预计可以从环保投资中实现运营成本的节省。相比而言,我国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认识较浅,虽然已经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1], 但实践水平很低。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已经逐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2]。

绿色供应链是指在供应链管理中充分考虑和强化环境因素[3],注重资源的利用效率,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采购、产品的销售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众多环节中,绿色采购是减少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和根源, 采购绿色化程度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绩效的提高[4]。所以,正确识别影响企业绿色采购的制约因素及其内部作用机理,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经济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供应链层面,大体分为概念研究[3-4]、评估机制研究[5]、实施机制研究[6]以及发展历程研究[7-8]等方面,关于企业绿色采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绿色采购的影响研究[9-11]、绿色采购中供应商的选择方法和评价指标[12]、绿色采购与公司绩效等方面[13]。相对而言,对于绿色经济制约因素的研究偏少,并且多数是集中于供应链层次的制约因素研究[14-16]。本文试图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小组的讨论,识别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通过ISM模型建立制约因素内部机制分析图和归类分析图,深入探究各制约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治理视角,有步骤、分重点地解决制约因素,推动企业绿色采购的实施,进而推进整个供应链的绿色进程。

一、企业绿色采购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绿色采购的重要性已经被国内很多制造企业所认同,但在实施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制约因素较多。Gunther, E. and Scheibe(2006)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角度,对企业采购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11],其中影响采购决策的内部因素又具体划分为战略层次和战术层次,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消费者以及市场。本文在其提出的企业采购决策影响因素框架基础上,提出了绿色采购决策的影响因素框架,并从绿色采购决策影响因素出发,在相关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专家小组(国内制造领域绿色采购专家以及该领域研究学者)的进一步交流和讨论,逐步确定了影响企业绿色采购的如下11个主要制约因素,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影响类别,如表1所示。

首先,从整体上看,在影响绿色采购决策的内外部不同层次因素中均包含绿色意识,即从企业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绿色采购的价值认识程度会影响企业绿色采购决策,而在各相关主体认识到绿色采购重要价值后,会产生相应的绿色需求信息,在企业间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传播,最终汇总于企业的决策制定过程。所以,绿色需求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效果也会影响企业的绿色采购决策,本文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缺乏绿色采购的价值认识,以及绿色需求信息传播障碍两个制约因素。

其次,在影响企业绿色采购决策的外部因素中,可以从压力和动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实施绿色采购的压力有绿色采购的相关法规政策及其相关监管举措、供应链上合作企业的反对等,动力有绿色采购实施标准的出台以及来自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鼓励机制等,其中政策法规、实施标准以及鼓励机制是企业最为重视的因素。基于外部因素的分析,本文提炼出政府相关法规缺失或监管不严,缺少行业绿色采购实施及考核标准,绿色采购鼓励机制不足,以及供应商和销售商等不愿配合等制约因素。

第三,在影响企业绿色采购决策的内部因素中,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层、战术层以及运作层。战略层主要指高层管理者对于绿色采购的认识,在选择某一战略时,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依然是在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战略实施产生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进而决定是否采取该战略,以及如何融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企业战术层主要是基于流程的观点来整个管理过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业务的良好衔接以及企业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协作。企业运作层负责企业各项业务的具体实施,需要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管理能力等的支持。基于内部因素的分析,本文提炼出高层管理对绿色采购支持力度不够,基于实施绿色采购成本/收益的顾虑,企业战略规划不支持,企业不愿改变自身及供应链的组织结构,以及绿色采购实施的资金和管理能力缺失等制约因素。

1.高层管理支持力度不够。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作为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中重要一环的高层管理者是企业运作的主要驱动力[17],有效的领导能够给整个企业提供一个清晰的价值观和远景去实现企业的目标。Henriques和Sadorsky认为积极的环境管理第一特征,就是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与参与环境保护事务[18]。Drumwright通过对10家企业的现场调研,发现高层领导的环境意识是企业绿色采购的动力[19]。高层管理者往往基于利益最大化原则考虑,忽视了绿色采购的长远价值,高层管理的支持力度不够将影响整个企业的策略和方向, 进而影响公司员工对绿色采购的态度和行为。

2.基于实施绿色采购成本/收益的顾虑。企业实施绿色采购需要投入高附加成本[20],比如由于管理流程复杂化引起的人力成本,由于引进采购技术而引起的技术成本和培训成本,由于进行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引起的审核成本等,这些成本的投入是否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是很多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尽管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带来的潜在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收益的显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在短期内甚至是负回报的,这不能被注重短期快速收益的企业所接受。

3.缺乏对绿色采购的价值认识。绿色采购是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护资源的有效途径[21],企业通过开展绿色采购可以减少环境破坏风险、节约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改善企业内部环境状况,最终提高企业绩效,包括财务绩效、环境绩效以及企业声誉等,这是绿色采购的深层价值所在。从政府部门方面看,多数仍然关注供应链末端环境治理工作,不能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管理;从企业方面看,考虑到治理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成本远小于实施绿色采购引起的各种成本,导致企业对绿色采购的不重视;从消费者方面看,消费者片面追求产品是否绿色、是否安全,而对于企业供应链的采购环节是否绿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不能给予企业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变供应链链端存在的环境问题。其中消费者是供应链的真正资金来源[22],如果消费者认识到制造企业绿色采购的重要性,会放弃企业产品而选择其他替代品,供应链终端资金的短缺会引起制造企业对绿色采购的重视。

4.企业战略规划不支持。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大多数企业仅仅是认识到绿色采购的价值性,而没有真正将其融入到战略规划中,没有与企业的使命、愿景以及价值观等联系起来[23]。由于缺少企业战略规划的支持,导致绿色采购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以及具体实施计划,企业各部门间无法互相配合,组织有效资源实施绿色采购,最终成为一纸空谈。

5.绿色需求信息传播障碍。当前, 我国绿色供给与绿色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信息的认知,社会和企业的绿色知识和绿色产品的传播成为影响消费者绿色购买的主要因素[24];同时,消费者产生的绿色需求信息在向供应链传播时会遇到不同的障碍,包括企业间和企业内的传播障碍。首先,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销售商之间的绿色需求信息拥有状态不同[25]。上游企业对终端市场信息的拥有没有下游企业充分,当终端客户接受绿色消费观念后,销售商对绿色产品产生一定重视。但是,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在向上游传播绿色需求信息时,往往会淡化客户的绿色需求,即与产品需求的“牛鞭效应”相反,会产生绿色信息需求的衰减现象,最终影响链端绿色采购的实施。其次,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绿色信息的沟通存在障碍会导致环保责任不明确,相互推托任务。所以,对于那些信息共享度低的企业,绿色采购实施阻力更大。

6.政府相关法规缺失,执法不严。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污染等行为的处罚较轻,且缺乏有效地监督,如现有的排污费的收取标准远低于污染的综合治理费用,企业从成本考虑往往会选择直接缴纳排污费,而不是治理其污染。我国关于企业“绿色”的立法多为末端控制,关于采购的立法主要集中于政府绿色采购层面,并且起步较晚。比如2003年颁布的《政府采购法》、2010年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地方性法规,由于企业间绿色采购的立法尚未出台,企业采购的法制约束力缺失。制造企业普遍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思想,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将制造成本外部化[26],却没有考虑绿色供应链整体的目标,处于链端的绿色采购自然被企业所忽视。

7.绿色采购鼓励机制不足。对于企业绿色采购的鼓励主要分为政府对企业,以及企业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国家政策和激励机制是企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外部动力,目前我国缺少推进企业绿色采购的激励机制, 比如政府对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经济鼓励(提供部分津贴、税收和进出口方面给予优惠)、商誉鼓励(颁发相关证书)[27]等。企业间的鼓励主要是指制造商对供应商的鼓励,比如回扣鼓励和价格鼓励等。政府以及企业间鼓励机制的缺乏挫伤了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积极性,阻碍了绿色采购管理在制造业的实施和推广。

8.缺少行业绿色采购实施和考核标准。现代企业实施绿色采购将是大势所趋, 但制造企业如何建立绿色采购机制, 如何选择和评估环保供应商, 如何对绿色采购机制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等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由于企业实施绿色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依据和指导,管理中不能做到有的放矢[28]。另外,国内各行业绿色采购实施和考核标准的缺失,比如环境成本核算标准、绿色采购绩效评价标准等,会引起企业对绿色采购成本和收益的担忧,最终导致企业绿色采购的流产。

9.供应商和销售商等的不愿配合。外部性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额外利益或外部收益;负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蒙受额外损失或外在成本[29]。所以,绿色采购的实施具有供应链内的负外部性。

从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角度来看,绿色采购首先要求的就是选择一个绿色的供应商,供应商是整个供应链的上游,对中下游企业在成本控制、资源利用和环保设计上起着重要作用[30]。企业供应商基于成本/收益、复杂的流程变革等方面的顾虑,会选择寻找替代客户资源,拒绝配合实施绿色采购。由于国家及企业对绿色采购重视不够, 企业在编制采购预算、制订采购计划时没有考虑向绿色产品价格倾斜,而绿色产品要求的环保生产方式会增加制造过程中的其他费用,造成初始阶段价格相对较高,无法与传统产品在价格上展开竞争[31],致使销售商反对企业实施绿色采购。

10.绿色采购实施的资金和管理能力缺失。一方面,企业实施绿色采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主要包括评估供应商、技术投入、人员培训、设备购买等,一些中小制造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实施绿色采购,而大型企业一般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导致其实施绿色采购动力不足,出于成本高、收益慢的考虑也不愿投入资金实施绿色采购;另一方面,绿色采购的实施会拓宽企业管理范围,使得管理的触角从一个部门延伸到另一个部门,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从所处行业延伸到其他行业。管理要素多样化、难度和复杂度的增加、系统边界的日益模糊[32]等需要企业形成适应绿色采购的综合管理能力。

11.企业不愿改变自身及供应链的组织结构。 企业实施绿色采购需要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10],大多数企业现在仍是解决问题导向型或者“消防”型[33]管理模式,而绿色采购的实施需要企业内跨部门的协作。由于其他部门考虑到实施绿色采购会增加其工作难度和复杂度等原因,即绿色采购的企业内负外部性的存在[34]导致其他部门的不配合,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强调资源的最优配置, 决策准则来源于成本效益分析, 而没有考虑在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平问题。绿色采购的实施要求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的集成度和共享度进一步提高[35],如原材料产地、二级供应商信息、产品成分等重要商业信息,势必会改变企业原有的供应链的结构,出于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成本投入的考虑,企业往往会不愿打破原有供应链结构而拒绝实施绿色采购。

二、ISM建模分析

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 是Warfield在1971―1973年之间,为分析复杂系统的结构模型而开发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36]。ISM方法的作用是把任意包含许多离散的,无序的静态的系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但凌乱的的关系,揭示出系统的内部结构。其基本方法是根据专家讨论结果先用图形和矩阵描述各种已知的关系,在矩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算、推导来解释系统结构的特点,本文具体建模步骤如下所述。

1.构建绿色采购制约因素关系二元矩阵。在分析绿色采购制约因素之间内在关系时,由来自化工行业、煤炭行业以及电力行业的三位资深采购经理,国家环保部法规司一位官员以及学术界供应链领域两位学者组成的专家小组,他们从事供应链采购相关工作或研究均在15年以上。经过专家小组两个周的头脑风暴式充分讨论,得到了如表2所示的制约因素内在关系二元矩阵。

2.建立邻接矩阵。为了建立系统的ISM模型,首先要建立表达因素间两两影响关系的邻接矩阵A,邻接矩阵A的元素Bij可由表2中的对应元素转换得到, 其转换规则为: (1)若i=j,则Bij=Bji=1;(2)若Bij在表2中对应的是V,则Bij=1,且Bji=0;(3)若Bij在表2中对应的是A,则Bji=0,且Bij=1;(4)若Bij在表2中对应的是X,则Bij=Bji=1;(5)若Bij在表2中对应的是O,则Bij=Bji=0。由此, 可以得到邻接矩阵A,如表3所示。

3.建立可达矩阵。邻接矩阵A描述的是因素之间的两两因果关系,即直接关系,要得到绿色采购制约因素之间的间接关系,需要计算可达矩阵。即如果邻接矩阵A中要素i对要素k有直接影响作用,要素k对要素j有直接影响作用,则说明在因素i与因素j之间存在间接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采取矩阵转移法得到可达矩阵,即对于每一个Bik=Bkj=1,可得出Bij=1( k=1,2,...,n ), 填入A中得到转移矩阵M。然后对M继续根据上法则进行循环迭代,直到当M中的元素不再发生变化时停止。最后将M的主对角线上全部元素用1代换,便得到可达矩阵R,如表4所示。可达矩阵R中第i行行元素之和表示绿色采购制约因素Bi的驱动力,即对绿色采购的影响力;第j列列元素之和表示制约因素Bj的依赖性,即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

4.层次划分。建立可达矩阵后,下一步是将其简化,经排序( 级间划分) 以获结构模型。排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37]:可达集与前因集交集法、矩阵对角子块( 单位阵) 排列法,本文采取的是前一种方法。首先引入可达集和前因集的定义:要素Bi的可达集是由可达矩阵第i行中所有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要素构成的集合,用R(Bi)表示;要素Bi的前因集是由可达矩阵第i列中所有元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要素构成的集合,用A(Bi)表示;要素i可达集和前因集的交集用C表示,即交集C=R(Bi)∩A(Bi),R(Bi)和A(Bi)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层次划分的原理是:如果Bi是最上一级节点,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C=R(Bi)∩A(Bi)=R(Bi)。

根据以上原则,由表5数据可以分析出绿色采购制约因素最上一级节点:L1=(B9、B11)。在可达矩阵R中去除第9行、第9列、第11行以及第11列,寻找第2级节点,由数据分析可知L2=B10。依次类推,可以得到绿色采购制约因素第3级到第7级节点分别为:L3=(B1、B4)、L4=B2、L5=(B7、B8)、L6=B6、L7=(B3、B5)。

5.建立多级解释结构模型及归类分析。经过对绿色采购制约因素的层次划分,可得到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是一个7级递阶有向层次结构模型,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制约企业实施绿色采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自下而上的箭头表明低一层次因素影响高一层次因素。此外,以依赖性为横坐标,驱动力为纵坐标,将各因素按其驱动力和依赖性的值标注于坐标系中,得到各因素的归类分析图,如图2所示。

缺乏绿色采购的价值认识、绿色需求信息传播障碍位于ISM的最底层,他们是制约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了政府相关法规的出台。缺少企业绿色采购相关法规的约束,进一步导致了鼓励机制的不足以及行业绿色采购有关标准的缺失。处于底部的第2、3层均属于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外部制约因素,企业引进一个新项目时要进行环境分析以及投资效益分析,而绿色采购具有实施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回报的周期长等特性,并且在行业内没有得到普遍认可,这些因素决定了高层管理对绿色采购的不支持。战略规划的缺失等决定了企业不愿投入实施资金以及改变自身和供应链的现有组织结构,企业对于绿色采购的不作为必然会引起供应商和销售商的不愿配合。

解释结构模型图研究细致呈现了各个制约因素之间的内部影响机制,弥补了前面学者在制约因素关系研究方面的不足。首先,通过建模分析,将研究得到的十一个制约因素划分为七个等级,直观地表达出因素间的重要性不同;其次,在文献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制约因素的邻接矩阵,得到每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第三,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通过矩阵转移法构建制约因素的可达矩阵,深入分析了制约因素之间的间接影响关系,梳理了制约要素之间已知的、但凌乱的的关系,最终揭示出制约要素系统的内部有序结构。

按照ISM分析方法,将障碍因素依其驱动力和依赖性归为I、II、III、IV四类:

(1)自主型障碍:驱动力和依赖性均较弱,与系统的关联性相对较弱,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也相对较弱,没有独立性制约因素表明需要从系统角度考虑所有的阻碍因素,如图2中第I象限所示。

(2)依赖型障碍:对于其他制约要素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较弱的驱动力,包括高层管理对绿色采购支持力度不够、企业战略规划不支持、供应商和销售商等不愿配合、绿色采购实施的资金和管理能力缺失,以及企业不愿改变自身及供应链的组织结构五个因素,属于表面层次的制约,如图2中第II象限所示。

(3)连锁型障碍:依赖性和驱动力都很强,这些制约因素通常是不稳定的,每个因素既对别的因素产生影响,同时又反馈回来影响自己。本研究中只有基于实施绿色采购成本/收益的顾虑一个连锁型障碍因素,如图2中第III象限所示。

(4)驱动型障碍: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和较弱的依赖性,包括缺乏绿色采购的价值认识、绿色需求信息传播障碍、政府相关法规缺失或监管不严、绿色采购鼓励机制不足,以及缺少行业绿色采购实施及考核标准,他们是影响系统的关键因素,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如图2中第IV象限所示。

根据各制约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属性进行归类分析,发现十一个制约要素分布于依赖型障碍、连锁型障碍和驱动型障碍三个区域中,其中只有基于实施绿色采购成本/收益的顾虑落入连锁型障碍区域,表明它是绿色采购系统中的枢纽,承接驱动型障碍和依赖型障碍;驱动型障碍对系统影响很大但却不依赖于其他制约因素,应作为关键因素重点对待和处理;依赖型障碍的特点是因素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影响,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才能减缓它们对系统的影响。

三、总结

企业实施绿色采购必须要先识别存在于内部和外部各种制约因素,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相关研究均没有系统性地分析绿色采购的制约因素及其内部的相互作用机制。基于此,本文首先构建了影响企业绿色采购决策因素的框架图,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这是进一步分析绿色采购制约因素的前提;其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专家小组的讨论确认了影响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十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并创新性地通过采用ISM模型,深入剖析了要素之间的内在影响机理,确定了它们在其构成的绿色采购复杂系统中的秩序和方向,构建了制约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图;第三,依据制约要素驱动力和依赖性属性两个维度,本文构建了制约要素归类分析图,直观地展现了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制约要素自身的属性。

基于本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首先要解决的是驱动型障碍,他们处于解释结构模型图底层,属于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外部制约因素,主要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力量来解决。比如加大绿色经济宣传力度、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绿色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管理、制定完善法规制度和监督机制、制定有效的绿色采购鼓励政策和措施、各制造行业建立支持绿色采购网络化集成平台、建立行业内或行业间的绿色采购企业战略联盟、制定绿色采购实施标准和考核机制等。其次,依赖性因素处于解释结构模型图的顶端,一般属于企业内部制约要素,他们之间存在相互高依赖性,必须抓住关键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内部环境变革。比如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其他企业成功经验,增强领导层对绿色采购的重视,进而将绿色采购融入到企业战略规划中,主动与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在环保方面进行经常性的合作与交流等。最后,解决绿色采购连锁型障碍――基于实施绿色采购成本/收益的顾虑,具有较高的驱动力和依赖性,需要从企业内外部进行综合治理,而不能仅仅依靠法规和鼓励政策的完善。企业应通过加强跨企业、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构建一种全局的企业绿色采购运营模式,有效地控制绿色采购带来的各种附加成本。

就整体而言,为了促进制造行业实施绿色采购,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绿色采购的制约要素:政府应积极构建绿色采购管理的外部环境,加强法规建设和产业政策引导;各行业要加快绿色采购实施标准机制的建设,促进绿色联盟的构建;企业自身要积极构建绿色采购管理的内部环境,加深与供应链成员特别是供应商的合作。只有通过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互相配合与写作,才能促进绿色采购的成功实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改造,进而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

参考文献:

[1] Qinghua Zhu, Joseph Sarkis, Kee-hung Lai.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pressures,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5,25( 5):449-468.

[2] 朱庆华,耿勇.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类型及绩效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4):392-399.

[3] 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刘彬,朱庆华.绿色采购实践研究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150-155.

[5] Qinghua Zhu, Joseph Sarkis, Kee-hung Lai.Confirmation of a measurement model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mplem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111):261-273.

[6] Qinghua Zhu, Joseph Sarkis, Kee-hung Lai.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closing the loop[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08(44):1-18.

[7] 朱庆华,曲英.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统计分析[J].管理科学,2005,18(2):1-7.

[8] 王能民,汪应洛,杨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2):118-122.

[9] 朱庆华,耿勇.企业绿色采购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1):71-74.

[10]Gordon Murray.Effects of a green purchasing strategy:the case of Belfast City Council[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0,5(1):37-44.

[11]Gunther, E. and Scheibe, L. The hurdle analysis: a self-evaluation tool for municipalities to identify, analyse and overcome hurdles to green procurement[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6,13(2):61-77.

[12]P.K. Humphreys, Y.K. Wong, F.T.S. Chan.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criteria into the supplier selection process[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3(138):349-356.

[13]Craig R. Carter, Rahul Kale, Curtis M. Grimm.Environmental purchas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investig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00(36):219-228.

[14]Walley, N., Whitehead, B.It′s not easy being gree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72 (3):46-52.

[15]Walker, H., Di Sisto, L. and McBain, D.Drivers and barriers to 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lessons from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J].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2008,14(1):69-85.

[16]Stanley E.Fawcett .Benefits,barriers, and bridges to effectiv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8,14(1):35-48.

[17]H. Mintzberg,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M].New York: Press,The Free Press,2007.

[18]Irene H enriques, Perry Sadorsk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mmitment and 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stakeholder import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1):87-99.

[19]Drumwright, M E.Social Responsible Organizational Buying:Environmental Concern as a Noneconomic Buying Criter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 1-19.

[20]Min, H., Galle, W.P.Green purchasing strategies: trends and implications.The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1997,33 (3):10-17.

[21]蒋.绿色供应链在我国实施的阻力和对策[J].北方经贸,2004(2):29-31.

[22]Stanley E. Fawcett, Lisa M. Ellram,Jeffrey A. Ogd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rom Vision to Implementation[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7.

[23]V.Ravi,Ravi Shankar.Analysis of interactions among the barriers of reverse logistic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5(72):1011-1029.

[24]孙剑,李崇光,黄宗煌.绿色食品信息、价值属性对绿色购买行为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7(1):57-63.

[25]李永超,曹二保.不对称信息下需求扰动时的供应链决策模型[J].决策参考,2011(4):46-49.

[26]葛晓梅,刘源,杨茉.我国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524-526.

[27]杨红娟.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激励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7(3):161-164.

[28]宋丕丞.制造企业绿色采购的五要素支持体系研究[J].集体经济,2009,3(下):59-60.

[29]胡继灵.论供应链绿色化的正外部性及其矫正[J].集体经济,2009(12):101-102.

[30]朱庆华,耿涌.基于统计分析的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研究[J].管理学报,2009(8):1029-1034.

[31]王文峰.论我国制造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的意义和途径[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9): 101-102.

[32]徐团结,王硕,潘海青.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绿色度评价[J].巢湖学院学报,2006,8(2):61-65.

[33]Oksana Mont, Charlotte Leire. Socially responsible purchasing in supply chains-drivers and barriers in Sweden[J].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2009,3(5):388-407.

[34]杨红娟.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5]谭顺勇,王明超.绿色供应链在我国企业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J].企业活力,2008(7):87-88.

第4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技能素养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寿命周期中充分的利用环境因素,在施工中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创造出舒适健康的人类居住环境[1]。绿色建筑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并大幅度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绿色建筑观念模糊

政府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主张人们追求适当的舒适感,提倡中低端的绿色建筑材料。而建筑开发商始终以营利为目的,在绿色建筑的选材方面一般选择风险小而利润大的高端材料。因此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如果没有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市场开发的过程中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

在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不能适应当前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同时,如果出现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目前的法规没有规定明确的惩罚措施。另外,在绿色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只有建筑设计方面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在施工过程及质量方面的监督工作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绿色建筑在完成后难以通过验收。

(三)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合格、

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具备熟练的专业管理技能。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不合格,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过关。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对管理方面专业人才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目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不过关,管理工程混乱的现状。

二、 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管理部门是建筑发展的指导方向,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要清楚认识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职能作用,划清其职能范围,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首先就要制定出发展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根据我国现有的能源发展情况,制定出明确的绿色建筑发展方向;接着积极借鉴国外绿色建筑的服务体系,规范中介组织,促进绿色建筑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由于市场对市场活动的管理有限,不能实现对所有市场活动的有效调整,造成常常出现市场调节失灵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相关绿色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地完善。一方面,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立法工作的进程,对绿色建筑的开发、建设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关的详细规定。另一方面,加强对绿色建筑相关制度的建筑工作,例如建筑评估制度等。同时还要强制绿色建筑进行有关的绿色建筑认证,并贴上授予的绿色建筑标志,帮助人们分辨绿色建筑与非绿色建筑。

另外,由于有关政府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导致无法及时处理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不仅需要增强对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而且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合规定的施工项目时,要给予一定的法律制裁。

(三)加强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方面,要建立相关的绿色建筑行业准入制度。严禁没有通过资质认定的企业进入建筑行业,并拒绝对没有达到要求的绿色建筑行业进行审批,避免出现某些建筑项目假借绿色建筑欺骗消费者的情况。另一方面,增强对绿色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控制,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建立绿色建筑专项基金

建筑开发商在进行投资时,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会考虑到绿色建筑的节能措施带来成本的增加的问题,而为了减少投资成本,缩短成本回收的时间,难免会放弃进行节能投资。因此,政府部门为实现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功能,要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设置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实现对公共财政的合理分配。绿色建筑专项资金主要用来支持政府推广节能技术、研究开发新的节能产品及宣传绿色建筑等工作。

(五)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

在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对工程的管理水平及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不但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管理技能的提升,而且外部监管单位中的管理人员也要掌握熟练的管理知识。绿色建筑企业要根据管理中薄弱环节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管理人员也要通过学习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未来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在当前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2(01).

[2]符敬慧.浅谈我国能源现状与建筑节能[J].建材发展导向,2006(04).

第5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环境技术;绿色管理制度;绿色管理战略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6-0075-05

绿色管理以及相关的政策工具是为了解决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和环境影响的“负外部性”这两大市场失效问题。其中,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产生于知识溢出效应所导致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即创新者不能完全获取环境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收益。这意味着私人企业缺乏足够的激励去从事对社会有益的创新行为,需要环境税收或排放交易等公共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在大多数情形下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特征,使得来自各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和制度约束成为必要,以将企业产生的环境影响负外部性内部化。

针对环境问题的上述两种“外部性”,绿色管理文献通常是采用不同的理论分析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分别加以探讨的,并认为技术创新政策的作用在于降低治污成本和改善环境质量,是针对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问题。而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政策干预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效应,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影响了何种环境技术被开发并决定了该技术的扩散速度和深度。不同的环境政策工具促使企业采取不同的环境管理策略,选择不同的环境技术;然而由于技术创新并不是发生于封闭状态下,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形下,将技术创新和环境政策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不能充分解释绿色管理现状。已有绿色管理研究在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时将制度和技术相分离,忽视了企业绿色管理行为不仅是对制度和技术压力的反应,而且,两种压力同时并存并相互影响的事实。过去十余年来对绿色管理创新的障碍和驱动因素的分析中,制度尤其是强制性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确实是受到理论界普遍关注的方面,而制度压力与技术创新的匹配问题未能得到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制度和技术的视角对企业绿色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模型,并基于我国目前环境监管现状为制定有助于清洁技术采纳和扩散的环境政策提出相应建议。

1 制度环境、技术环境与绿色管理

1.1 制度环境

在解释企业的绿色管理问题时,制度理论是最普遍被学者们所使用的理论框架[1~2],其关注的是象征性、认知体系和规范性信仰;制度环境具有明确阐述的规则,组织必须遵守这些规则以维持合法性。制度理论框架强调了除“技术”和 “效率”之外,影响企业采取特定组织行为的管制、规范和认知三个因素的重要作用,管理决策受到三种制度机制的深刻影响:强制、模仿和规范同型性,尤其是合法性过程和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外部因素对组织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组织面对的社会和文化压力对组织行为和结构的作用是制度理论着重强调的方面 [3]。组织可以通过表现出与制度环境“同型”而获得合法性,也就是采取与那些已经得到制度化的、相似的组织形式、结构、政策和行为 [4]。企业遵从外部制度环境并获取合法性的表现手段之一,就是实施与外部制度环境一致的组织活动。

在绿色管理方面,与绿色监管相关的各制度机构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法律、规则和规范影响组织的绿色管理行为,而组织为获得社会合法性必须遵守特定监管规则。制度理论认为组织的绿色管理行为正是对场域压力的反应型行为。“环境合法性”和“利益相关者压力” 影响了企业对绿色管理行为的选择,被制度理论作为解释企业绿色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广义的绿色管理制度既包括政府正式环境政策也涉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的非正式规则。利益相关者根据各自不同的规范、认知图和实用偏好评价组织的合法性,例如环保组织的规范性压力,市场领导者对产业内其他企业施加的模仿压力等。在制度压力下企业不得不采取反应型绿色管理行为,以获取生存所需的合法性和资源;例如,企业实施ISO14000等绿色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自愿行为,虽然并不属于政府环境政策的范畴,然而对企业实现环境目标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具有极大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具有的激励效果,因此与其他非正式环境制度相比,受到理论界更多的关注。

如果企业只是面临合法性压力时,只要遵守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的最低环境标准就足以达到这一目标。然而,在全球日益严厉的环境保护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进行可持续的系统性的改进、为实现零生态足迹进行生产流程重大变革、与客户和供应商合作以确保其经营行为生态友好等,这些都要求企业采纳高于最低监管要求的特定环境技术以实现其环境目标。

1.2 技术环境和环境技术

技术环境是指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进行生产和交换时的环境,组织会因技术的效率和效果获得回报。制度理论在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时存在的局限性是:该理论为分析的目的出发而人为地将制度与技术相分离。实际上对大多数组织而言,技术环境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与制度环境共存的;企业在进行绿色管理决策时不仅需要面临制度环境而且还要恰当分析技术环境以及二者的关系。环境技术或环境友好技术是用以保护环境质量的技术、产品或工艺,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对可持续发展发挥各种作用。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现代技术,由于其有助于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对环境技术存在各种不同的解释,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在《21世纪议程》中,将环境技术界定为用以预防污染的流程或产品工艺,该技术会产生较少废弃物或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对于绿色管理而言,只有获得并采用适当环境技术时,才可能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环境技术创新包括可持续性技术、制度体系和流程创新,其目的在于使资源使用与所产生的废弃物保持在适当的限度内,以获得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广义的绿色管理技术分类反映了企业对污染控制或预防采取的不同战略,如Hart提出企业的环境战略应依次划分为污染预防、产品监控和清洁技术三个阶段[5]。虽然已有文献对环境技术采用了不同划分方法,但目前绿色管理的已有研究通常将环境技术划分为末端治理技术和清洁技术两大类。这种二元划分方法有助于描述企业层面环境技术的选择机制 [6]。

(1) 末端治理(endof pipe):在生产流程的末端附加的设备和设施,目的是将主要排

放物转化为更易于处理的物质。这种方法作为一种传统绿色管理手段,不涉及生产流程的变革,并未从实质上解决环境问题。

(2) 清洁技术(clean technology):实施生产流程的变革以减少生产过程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数量,它关注于生产流程本身而不是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

从经济学角度看,末端治理需要对设备和设施的资本投入并产生维护保养成本,却无法相应提高生产效率。而清洁技术则可以通过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由于清洁技术可以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而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更多青睐。尽管清洁技术能使社会和生产企业都获益,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采用该技术的企业本身,然而目前清洁技术的采纳和扩散在各国并不理想。当前企业绿色管理实践存在的困境在于:虽然对企业而言清洁技术应更具吸引力,大多数企业仍然偏好于采用末端治理技术解决面对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厉的情形下,本文尝试在制度和技术因素的整合框架下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

2 基于制度与技术情境的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分析

组织嵌入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之中,新制度经济学因此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看做是一种创新过程,并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并认为制度与技术二者并不必然是相互冲突的。虽然将制度与技术环境相分离有益于从不同维度分析企业绿色管理的驱动因素,但随着企业绿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这种分析方法的解释力度日益减弱。由于存在经济、技术、制度和社会的障碍,技术创新不是一个自发过程、也就不可能在缺乏制度推动时自发进行;此外环境技术创新并不是在封闭状态中产生的,而是受到利益相关者压力等制度因素的作用。演化理论指出,技术不是依据内部逻辑进行变革,而是内生于经济激励、企业竞争能力和特定制度结构之中;是供求因素以及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 [7~8]。Nelson尤其强调了技术变革的必要性和制度结构的适应性,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的概念,即促进和支持技术创新的各种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体系。在演化理论框架下,技术创新和扩散是一个系统、动态、非线性的过程,技术和制度因素在固有的不确定情境下发生相互作用。企业在做技术采纳决策时,受到各种社会和制度性因素的广泛影响;这些外部力量与企业能力、竞争力和企业特征以及技术的经济性决定了企业是否采用特定技术。

当市场体制本身并不能保证环境友好技术得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时,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制度和技术环境的持续交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9],对企业绿色管理行为的分析也同样需要系统地考察制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更具现实意义的企业绿色管理战略模型提供了支持。在分析制度压力与企业战略响应的关系时,Oliver指出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可以更好理解企业战略响应的能力:“为何会被施加这些压力、是谁在施加压力、压力的具体内容、压力以何种方式实施、在何处发生”等 [10]。管理人员在进行绿色战略选择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在市场和非市场因素中的定位,以提升企业总体价值,而不只是在市场、绩效和形象单方面的改进。这些因素包括:所采用的环境技术的类型,利益相关者压力的显著性,以及环境技术与利益相关者压力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制度压力、技术压力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制度与技术情境的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模型。该模型整合了企业所感知的制度压力和技术压力冲突程度以及制度压力的显著性,其中,利益相关者压力显著性水映制度压力水平,而影响力、合法性和迫切性等三个特征被作为划分利益相关者的主要依据,企业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特征识别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或制度压力的水平,而且利益相关者压力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11]。组织会采取不同的战略应对面临的利益相关者压力,战略随时间而变化。正如Campell提出的,企业在应对社会问题并予以制度化的过程中,必须关注产生制度压力来源各方的相对力量。虽然实证研究中有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环境技术的具体作用方面的分析较少,但仍可以预期利益相关者压力与清洁技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12]。

模型的第1和第2象限表示较高水平的利益相关者压力,利益相关者压力的显著性增加了其在组织中的力量 [13],企业不大可能改变或忽视面临的这些压力。当对制度压力的响应与技术要求相一致时(象限1),企业的绿色管理人员在影响组织变革方面具有最大程度的选择权,可以使用强制力或说服其他部门合作以实现绿色管理目标。当制度压力与技术压力二者发生冲突时(第2象限),如果来自环境监管机构的强制性惩罚或其他自愿性环保组织的威胁非常明显,为达到外部环境监管要求,企业在绿色管理方法上会在末端治理和清洁技术二者之间选择前者,尽管这是与降低成本的技术要求相矛盾的。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果政府监管部门或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污染控制的压力更大时,企业会采取最为被动的默从战略,即实施高成本的绿色管理行为使其环境绩效高于最低监管标准。

象限3和象限4反映了较低的利益相关者显著性水平,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利益相关者压力是与技术压力相冲突的(象限4),由于企业感知的来自利益相关者的绿色管理压力较弱,企业就更有可能试图发挥自身的战略主动性改变这种局面,即采取妥协、回避或操纵战略 [14],其中当企业试图改变制度压力的内容甚至是制度本身时,操纵战略通常被企业用来作为参与制度形成的机制,例如大型企业已经开发并使用的环境技术,是政府或自愿型环境保护组织制定相关环保标准时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提高环境绩效的压力与技术压力一致时(象限3),企业可以采取的战略是:抵制这些压力或者基于企业已有技术要求组织内的相关部门实施绿色管理行为,上述两者都能够使企业达到绿色管理目标。然而大多数企业的选择是后者,因为依靠既有环境技术既能够解决面临的利益相关者压力,同时又可以使企业一定程度上获得生产效率的改善。

3 结 论

企业的绿色管理面临了技术和制度的压力,对制度压力的响应会影响企业采取何种环境技术。从动态视角看,企业的环境战略决策是制度压力、环境技术和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在对制度压力反应的同时也会导致技术效率的提高,而企业所处的制度情境也影响到企业的管理人员感知技术压力的方式,这意味着制度压力和技术压力会产生交互作用。虽然早期的绿色管理研究将制度与技术二者相分离有利于绿色管理的驱动因素分析,然而未能解释企业对环境技术的选择。国内学者对于环境政策工具与技术创新的分析,主要是从制度的激励效应方面进行考察 [15];或者采用经验数据以验证波特假设-分析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其主要结论是环境规制在给企业带来直接费用的同时,也会激发一些创新从而使受规制企业受益[16]。而其他学者的研究则发现目前中国的环境规制政策虽然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

的激励作用,但是从激励程度上看还很小 [17]。

我国目前提出环境新政策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四个方面,环境政策的技术效应范围包括现有技术的扩散、工艺流程的变革或者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只有技术引导型的环境政策才能诱发技术创新效应,但技术响应的程度会因企业解决环境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对于工业污染防治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中科技创新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整合不足,是致使环境保护中的“软约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8]。由于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的接受能力以及对新技术的适应性,我国的环境政策与技术政策的适配性存在缺陷,也就是环境制度与企业对环境技术的适应性未能得到很好的配合 [19]。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政策和技术政策没有得到恰当匹配,最优的公共政策应当包括用来促进创新和技术扩散的机制,在这种政策下,对新技术的推动就不再是将环境影响外部性进行内部化的副产品。我国明确提出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前提,尽管理论界有关环境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依然存在争议,目前得到一致认同的是:虽然命令-控制式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有弹性的、激励导向的政策工具比强制性的监管方式更有可能促进环境友好技术。传统环境政策下的政府干预并未能从源头上成功推动污染预防,如果环境政策不能对高于规定标准的环境管理行为提供任何激励,企业对环境政策的技术响应水平就会较弱,不利于清洁技术的开发和采纳。在政府对创新技术的保护机制缺失的情形下,其他企业很可能获得后发优势而由创新企业承担短期成本,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缺乏通过技术创新以持续改进环境行为的动力。目前政府可以采取的有利于环境技术的政策主要包括:制定绿色技术创新的专利保护制度,提高排污收费,实施排污权交易,环境补贴、税收、贷款扶持政策,调整资源价格体系等。“溢出效应”表明企业只能获得环境技术开发回报的一部分,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在公共部门或通过直接的民间研究机构进行这些研究。例如,在美国这类基础研究是在隶属国家能源部的国家能源实验室进行的,企业或学校等民间机构进行的有关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研究也得到政府资助和补贴,以抵消溢出效应。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企业比政府对于技术的商业性方面拥有更有利的信息,因而对环境技术的选择更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Hoffman A.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Change: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U.S. Chemical Industr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42(4):351~371.

[2]Campbell JL.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Paradox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ce, 2006;49(7):925~39.

[3]Scott R. The Adolescence of Institutional Theory[J]. Administrative S cience Quarterly, 1987,32: 493~511.

[4]DiMaggio,P.J, Powell,W.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 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147~160.

[5]Hart,S.L.Beyond Greening: Strategies for a Sustainable World[J].Harva rd Business Review, 1997, 75(1):66~76.

[6]Río del González. P. Analys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lean Technology adoption: a Study of the Spanish Pulp and Paper Industry[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5,14:20~37.

[7]Freeman, C. The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8:463~514.

[8]Nelson, R. Recent Revolutionary Theorizing About Economic Chang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5,33: 48~90.

[9]NorthDC. Towards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J].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 & Business, 1991;31(4):3~11.[10]Oliver C.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and Task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Management Study, 1997;34(1):99~124.

[11]Mitchell RK, Agle BR, Wood DJ.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22(4):853~886.

[12]Montalvo, C. General Wisdom Concern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Cleaner Technologies: a Survey 1990-2007[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8,16s: 7~13.

[13]Aldrich H, Herker D. Boundary Spanning Role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7;2(2):217~230.

[14]Oliver C. Strategic Responses to Institutional Proces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1;18(1):145~77.

[15]彭海珍,任荣明.环境政策工具与企业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3,7(1):75~82.[Pe ng Haizhen, Ren Rongming. Environment Policy Instrument and Business Competitive Advantage[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3,7(1):75~82. ]

[16]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6,3(1):100~106.[Huang Dechun, Liu Zhibiao.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Firm Independently Innovation[J].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06,3(1):100~106.]

[17]赵红. 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30个省份大中型工业企 业为例[J].软科学,2008,6:121~125.[Zhao Hong. Empirical Analysis on Impact of R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Firm's Technology Innovation[J]. Soft Science,2008,6:121~125.]

第6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企业绿色社会责任

传统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效率优先、增长优先为原则,忽视对资源的过分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一直沿着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弯路越走越远。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高昂的治理成本,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呼声越来越高。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些内容传递出中国要坚定不移的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建设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响应国家号召,承担绿色社会责任,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升级版,是实施绿色发展和实现绿色崛起背景下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的更高要求,其内涵更加丰富,体现了时代特色和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概念理论界一直未形成统一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如利益相关者理论、三重底线理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理论等。王新爱(2011)在其论文中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除了包括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及服务和为投资人创造利润的有效经营责任之外,还包括对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和进行环境保护的环境责任,依法经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关注提高社会效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层次价值追求。所以,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一种企业价值观念,一种经营理念,一套管理原则,强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性 。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关于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定义,国内学者的研究还尚属初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叶六奇等(2010)认为企业的绿色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产品安全,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蔡叶利(2008)提出公司承担绿色社会责任是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在环保领域的延伸。可见,多数对于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描述主要是把环境责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本文认为,企业绿色社会责任是对企业以科学发展为宗旨,以绿色发展为手段,以营造健康的内外部环境为线索,实现组织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健康经营理念和管理原则。其本质就是要求企业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态度,自觉做到人与自然、组织与公众、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强调企业对相关公众以及社会、自然的贡献性。

企业作为法人,拥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因此有责任参与解决一些超出自己正常范围之外的社会问题。当然,权利要得到约束,才可以有效规避寻租行为。因此,无论从经济还是法律或者社会管理的角度看,公司应树立承担绿色社会责任的新理念,对于建设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践行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阻力分析

1.企业经营的短视效应

多数企业经营都在寻求一种“短、平、快”的发展模式,醉心于降成本、抓效率等可以实现更高经济效益的管理研究,从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的实现以及由此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的问题。此外,环境治理的成本短期内无法回收,即使有回报,收益也难于测量;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等绿色环境也非一日之功、一家之力就可以实现的,所以,在这样的企业价值观以及竞争压力的影响下,一部分企业选择忽视社会责任、漠视环境恶化、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就不足为奇了。

2.企业经营的义利相悖论

企业之“义”,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更高一层的涵义是企业绿色社会责任,“利”是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义利”之间是一种怎样的辩证关系呢?长期以来,很多经营者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如购置环保设备、研发新技术、提供丰富的员工福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等,无一不需要大把的资金投入,这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上升的成本短期内又不能在产品价格中得到补偿,因此降低了盈利能力,于市场竞争不利。所以义利是相悖的,是不可兼得的。在这种认识下,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履行社会责任。表面上看这种观点有理有据,然而这正是企业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产生的错误逻辑。

关于义利之间的关系,古语有诸多论述,如:《易・乾传・文言》中有“利者,义之和也”的话,是说人们如果都按照义的要求行事,相互之间关系协调,社会稳定,则每个人都能得到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应的一份利益。孔子也说过“义以生利”(《左传・成公二年》)的话,即代表名誉的义是可以生利的,他教导人们在认识上要“见利思义”,在行为上要“取之有义”,在实际效果上要“先义后利”,在价值上要“重义轻利”等。由此可见,义利之间不是表面上的相悖相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做到“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就能够实现责任与利益的对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今,社会责任投资(SRI)的概念正在悄然兴起,它是指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之外,加入对社会伦理性标准,如企业对法律的遵守、对人权的尊重、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环境等问题的关注。以此作为选择投资对象的尺度。社会责任指数良好的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追逐。这表明负责任的社会投资可以给企业带来赢利的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更大意义上的社会价值。

三、实现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路径分析

实现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一方面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监督和约束,另一方面是提高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的自觉性。正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所言,“只有当企业、工厂成为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问题的制造者的时候,人类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1.完善制度建设是保障

(1)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企业实现绿色社会责任,一方面我们强调这应是企业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完全寄希望于企业经营者的道德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在道德与利益的天平上,经营者往往被利益所引诱。因此,必须引入外部约束机制,即完善制度的建设。一方面,制度的刚性约束对不遵守规则的个体或组织进行约束和惩罚,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买单,使之付出违规的高昂代价;另一方面,对守法经营者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倒逼效应。

(2)制度建设的内容分析

制度建设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依靠行政管制。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执法等综合行政手段,如制定完善环境补偿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信贷制度、市场绿色门槛准入制度等,对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给予外部的强制和引导,继而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另一方面是完善绿色市场化机制。传统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能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与绿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化与市场化有机统一的现代市场制度,即绿色市场经济制度,包括绿色经济运行目标机制、绿色经济动力机制、绿色经济要素优化配置机制、绿色经济激励机制、绿色经济保障机制、绿色经济决策机制、绿色经济协调机制等。只有建立绿色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生态要素和社会要素“内生化”的生成体制机制问题,真正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绿色转型和绿色崛起之路。

因此,完善制度建设是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保障。

2.树立绿色发展观是关键

企业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潮流。发展绿色经济履行绿色责任,不是只要“绿色”不要“经济”,而是以“绿色”为前提,以“经济”为核心,以“绿色”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绿色发展观,从长远角度出发,克服短视效应,自觉履行绿色社会责任,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3.开展绿色生产经营是基础

随着绿色经济的兴起人类即将发起一场绿色工业革命,绿色工厂、绿色生产的概念应运而生。履行企业的绿色社会责任,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实现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绿色”化,即设计绿色产品、创新绿色技术、采用绿色工艺、使用绿色包装和运输、强化绿色营销、申请绿色认证、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和企业绿色环境以及引导绿色消费等,即在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绿色”为前提,评估生产经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其行为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践行企业绿色社会责任,既是迫于社会与环境的压力,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更是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经营者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从长远出发,以大局为重,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积极履行企业的绿色社会责任,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鲁桐.从市场竞争到责任竞争[J].现代国企研究,2012.5,68-73.

[2]姜明生,姜艳生.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8.03,61-64.

第7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绿色施工 策略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的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

1.1因为缺乏有力度的宣传,在施工方大多都是缺乏“绿色施工”的意识,再加上建筑这个特殊的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多数都是农民工,教育水平比较低,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对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节能等均缺乏意识,甚至没有形成这一概念,建筑工地的某些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也或多或少对“绿色施工”这一概念简单化,并一直沿用了传统的不良行为。

1.2因为企业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于是对“绿色施工”造成了选材范围小、建筑材料的成本高等缺点,使前期投入过于庞大(如提升脚手架、钢制大模板等)尽管能够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但通常不会被采用,因为制造成本过高,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况且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一般的施工企业都不会轻易实施“绿色施工”,这样会直接导致“绿色施工”叫得响、说得多、做得少。

1.3技术落后因为我国施工企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管理水平较低、整体效率不高的现象,施工企业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的意识不够强,一直使用落后的传统施工工艺和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率很低。在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不规范、不科学、没组织等问题,缺乏系统化、全面化的企业管理、企业制度。除此之外,,中小型企业在企业结构上占领了比较多的份额,不过这也限制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研发和和新的施工工艺的推广在某程度上的发展。

1.4监管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对“绿色施工”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完善“绿色施工”的技术标准时并没有形成科学化管理,如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完整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标准的一系列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在施工现场中,关注更多的是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部分工程承包单位虽然在施工中标时,要求企业一定要通过国家ISO14001环保认证,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从头到尾把“绿色施工”的技术与管理都用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一点就是我国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还有待提高,对“绿色施工”的监管要加强监管力度。

二、“绿色施工”及“绿色施工”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2.1“绿色施工”是指工程施工中,不仅要保证质量、安全,还要通过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化的技术,尽可能地减少施工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做到四节一环保(即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保护环境)。“绿色施工”的指导性原则是《绿色施工导则》这一著作,《导则》提出了“绿色施工”的大致框架的组成,即为节能与能源利用、施工管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六个方面。

2.2“绿色施工”管理主要由组织管理、评价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实施管理和规划管理等五个方面组成。“绿色施工”管理的要求:①建立起完整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②制定符合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与目标;③施工单位加强动态管理。

三、“绿色施工”管理的策略

3.1“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引导绿色建筑的理解为企业员工。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和一线技术人员的分类培训,通过培训可以使企业员工充分了解绿色建筑正确,充分了解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熟悉知识的绿色施工要求、原则、方法,加强实施绿色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保证绿色施工效率的实现尽快。对“绿色施工”概念加强其宣传和培训,要加强“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重新正确引导公司员工对“绿色施工”的认知。对技术、一线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的进行分类培训,使公司职工通过培训能从正面了解“绿色施工”的理念,从而能够重新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掌握“绿色施工”的要点,使其培养起对“绿色施工”的责任感,几时让“绿色施工”的效率得以充分的保障。

3.1.2严格按照ISO14001环保认证要求及《绿色施工导则》来制订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工程施工特点,综合考虑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制订一个完好的企业绿色施工的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以绿色施工绩效考核制度,这一制度可以项目经理为首。逐步形成企业自身绿色施工的管理标准和实施指南。

3.1.3成立相关的企业和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机构,挑选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同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各自的职责,并且严格按照企业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3.1.4建立以绿色施工为评价指标的体系。综合考虑各施工阶段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以相关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为参照,制定企业自身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案与相应的评价体系。同时绿色施工还需要建立一个“横向”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以建设单位为协调单位、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参与管理。同时建设单位要向设计、施工单位明确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施工等具体要求,并提保障条件,包括供场地、环境、工期等,并且组织协调参建各方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设计单位应参照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和要求选材,并主动向施工单位作整体设计交底;而监理单位则应对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承担相应的监督责任,对总体方案中的绿色施工方案及具体施工措施进行审查,并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3.2实施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关键所在

3.2.1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过程的问题明确控制要点,明确绿色施工的控制要点目标和现场施工过程的控制目标等,加深管理人员对控制目标的理解,将以控制目标为实际管理操作的限值来进行管理。

3.实施动态管理。

“绿色施工”包括收集各个阶段的实际数据,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实际数据与目标数据进行比较,当出现矛盾时,重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4个方面纠正和预防并逐步向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靠近。

3.2.3根据“绿色施工”的控制要点来制定专项管理措施进一步对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现今,施工企业都用有自己特有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但关键是如何落实到基层人员。只有参与施工的各位基层人员都按“绿色施工”的行为规范去做,抓好“绿色施工”的每个基本环节,才可以使“绿色施工”的水平得到本质的提高。

3.3技术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基本保障

3.3.1把“四节一环保”和“绿色施工”相关的技术要求与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融合在一起,使节材、节能、节水和节地等得以实现。细化施工安全、保护环境的措施,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3.3.2要想“绿色施工”的新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施工必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使“绿色施工”技术得到新的开发和研究,并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更具有活力。

3.3.3应用信息化技术——让我国本土的“绿色施工”管理水平向发达国家的“绿色施工”借鉴经验。其中最有效方法就是施工信息化。这是一种依靠动态参数来实施定量的新的施工管理模式。众所周知,施工的工作量是呈动态变化的,同时施工资源也会随之变化。要想适应这中无序的变化,一定采用现代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使得资源高效、低耗、环保地投入完成工程任务。

四、结论

“绿色施工”是一个周期长而且过程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受到政府、业主、施工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等微观的影响。我国“绿色施工”仅处于初级阶段,要想全面实现“绿色施工”,还有待企业自身加强管理,肩负起“绿色施工”的社会担子。

【参考文献】

[1]绿色施工技术在某工程中的实践-山西建筑-2012年 第34期(2)

第8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食品 对外贸易 影响

随着社会 发展 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食品因为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所以其安全性在近年来倍受关注,这也是体现社会进步的一个积极方面,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世界上有些国家却借此大做文章,在国际贸易中以食品安全为借口,制定各种超越安全需要的食品安全生产检测技术标准,阻挡他国食品进入其国内市场,这就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来愈演愈烈的绿色贸易壁垒现象。

一、绿色贸易壁垒和绿色食品的内涵

1.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绿色贸易壁垒,亦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 自然 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目前,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主要是通过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来进行。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绿色壁垒在内容上更具合理性,在形式上更具合法性,其保护的对象更具广泛性,实施效果也更具歧视性。许多发达国家往往利用绿色壁垒的这些基本特征来为其进口产品设限,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本国利益。

2.绿色食品的内涵。绿色食品是经

3.检验认证程序繁琐。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如美国对进入该国的禽肉要求,必须经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认可的国家和厂家。无论哪个国家要想获得禽肉出口到美国的资格,fsis都要对该国的检测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禽肉安全、卫生和标签正确。文件审核由技术专家对申请国的有关 法律 、法规和其他书面材料进行评估。面对繁杂的程序,我国能达到要求的 企业 还不多。

4.实施食品安全检查的范围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范围已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禽产品、茶叶等大部分农产品。

四、我国绿色食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的绿色食品出口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重点围绕我国优势主导产业和外贸工作的 发展 需求,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及各成员方wto/tbt咨询信息与数据的交换和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贸易壁垒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构筑预警模型,初步建立跟踪全国重点出口企业的预警监测 网络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的有效通报途径,最大程度地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产品出口造成的障碍。

2.积极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性工作。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是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跨越的环境标准,也是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环境整体水平上升。今后我国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重点应放在:(1)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宣传动员企业实施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和进行环境标志认证。(2)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我国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要与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接轨。环境标志中产品生产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等应与国际接轨。(3)抓好我国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增强我国环境标志认证的国际有效性,使我国通过认证的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国内生产商应从有害物质材料测试、建立物料控制系统、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不受污染等方面加强产品绿色预警能力。

第9篇:绿色相关管理制度范文

1.1缺乏绿色施工意识由于对绿色施工缺乏宣传力度,加之现场施工人员教育水平偏低,在施工过程中未形成整体的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能源节约等意识,更甚对绿色施工完全没有概念,且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绿色施工理解单一,不以整体局势未核心考虑,不能摒弃传统生产模式。

1.2生产企业经济利益驱动由于绿色施工往往在经济上的付出大于传统施工模式,存在材料成本高、施工工艺先进、前期投入大、后期收效低等特点,且政府没有相应规定和补贴等原因,导致生产企业很难以付出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主动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和生产模式。造成绿色施工变成口号而不能落到实处。

1.3缺乏科学管理方法我国施工企业管理存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企业文化欠缺、管理方法不当等现实问题。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缺乏重视、意识淡薄,对新工艺、新设备认识不足,管理不规范等,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

1.4监管不够我国目前缺乏有政府主导的完备的针对绿色施工的监管部门,缺乏对绿色施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科学完善的绿色施工技术标准。跟多是关于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的规定,业主及监理单位也缺乏对绿色施工管理的执行力度。

2绿色施工管理概论及内涵

2.1基本概念及内涵在建筑行业中,绿色施工主要指在生产过程中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施工工艺,能够尽可能的节约生产能源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实现施工提倡的“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要求。综上所述,实现绿色施工的两个基本手段分别为科学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其总体构造为施工管理、节材工艺、节能工艺、节水工艺、节地保护及环境保护六个方面。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规划管理、组织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其基本要求是建立基本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制度及目标,实现施工过程动态管理,并施工各阶段的验收和监督工作。作为可持续发展在施工管理中的具体体现,绿色施工管理是在传统施工管理的基础上补充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并充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其核心就是通过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的改进,减少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2.2绿色施工管理目标绿色施工管理不仅仅片面关注经济目标,而且关注环境目标及社会人文目标,关注在项目建设周期内能够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对传统以牺牲环境、社会人文价值而实现经济目标最大化的管理模式,绿色施工管理则是以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目标作为管理目标实现协调化发展。其中经济目标主要是减少前期成本,节约资源,降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和获得一个高性能运行的项目;环境目标主要是减少资源消耗,消灭浪费,防止污染和保护资源;社会目标主要是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睦的社区关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信任和提高对外的整体形象。

3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

从绿色施工的定义,得出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的主要两种手段包括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绿色施工管理主要从组织、实施和技术三个层面来实现。

3.1组织管理组织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必不可少,为实现绿色施工管理就必须实现组织管理方法的创新,实现业主、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多集体融合,加强沟通协调。针对绿色施工意识薄弱这一现状,应采取相应组织管理措施。(1)加强绿色施工宣传与培训。从管理人员到施工技术人员都应该意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宣传、培训是绿色施工意识得到普及。从根本源头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率。(2)制定相关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及国家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及项目自身特点,综合考虑环境、能源要求,制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管理制度。(3)成立专门指挥部。通过成立独立管理机构,指定专人专员负责,明确管理职责及管理要求。(4)建立完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针对整个施工周期,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结合自身施工特点要求,参照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制定个性化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3.2实施管理实施管理是在整个施工周期过程中从策划、实施、落实对项目的控制,是绿色施工管理的关键过程,因此,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完善的保障措施是必要的。(1)明确管理目的。结合绿色施工特点,强化管理人员对施工控制目标的认识,把控制目标进行限值管理。(2)实行动态管理。在施工周期内实现动态纠偏及时调整,并对现场实现动态监测、试试校对,实现控制目标阈值化管理。(3)专项管理。针对绿色施工实行专项管理,有利于实施过程一体化,控制目标针对化,能够加强控制凝聚力。

3.3技术管理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绿色施工在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方面的改进是必然的,那么施工技术的管理则是绿色施工能否实现的保障。因此,提出三项措施加强技术管理:一、制定专项技术管理措施;二、推广绿色施工新技术;三、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