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农业气象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气象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气象报告

第1篇: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一、尽责尽职,努力做好决策气象服务

1、梅汛期服务预备充分,措施落实。梅汛期前,我们首先做到了思想、组织、技术、设备、制度五落实,对入梅、出梅等重要天气了多期"重要气象信息内参"。为更好地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防汛决策工作,今年我们建立了县、乡镇自动传真或电脑终端防汛网络,淘汰了气象警报接收机,改用电脑自动传真和气象网站传递气象信息,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我们及时与各乡镇和服务单位进行了协调,并加强检查指导,做到了传输设备的畅通,确保气象预告接收顺畅。

2、高温干旱期人工增雨效果明显。今年高温时间长,其中大于等于38℃高温酷热天气达到了17天,创历史新高。随着高温干旱的逐步加剧,我们共向县委、县府书面了5期重要气温信息,及时分析前期气候,猜测未来天气,当好领导决策的气象参谋。同时,密切关注和关心全县旱情发展趋势,积极行动起来,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做好各项预备工作,组织预告、测报人员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抓住有利于实施增雨作业的天气,及时向上级报告,共争取实施人工增雨三次,对缓解我县的旱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预告服务准确及时。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天气预告准确,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月15日,___县第十一届党代会召开,为配合会议筹备组的工作安排,我们精心组织业务人员,认真分析天气系统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了党代会期间的天气预告。在3月份的人大、政协会议期间,11月份的生态文化节、山地极限赛、"走到一起来"文娱晚会以及"百位中日书法家作品展"等重大活动中,我们都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准确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

4、预防非典时期,我局制定了严密的治理和预防措施,确保一旦出现非典,气象预告仍能正常开展服务。

二、内容创新,公众气象和专业气象服务广受好评

1、电视气象服务贴近生活。根据群众对"电视气象节目"的反映,投资20多万元,更新制作设备,招聘播音员,改版气象节目,增加天气分析、生产、生活、健康提示、地质灾难、后天天气、雨量实况等特色内容,观众反响良好。

2、公众气象服务内容丰富。在开展3-5天逐日滚动预告,旬、月、汛期等中长期预告,人体舒适度、紫外线、中暑、着衣等指数预告,森林火险等级、旅游景点、降雨概率、百叶箱外阳光直射及水泥路面气温等特色预告的同时,今年我们协同国土、水利、民政等部门一起对地质灾难和防汛防旱重要地点进行了检查,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了"地质灾难预告预警",开展了气象条件诱发地质灾难可能性的等级预告,从5月28日起在电视气象上播出。全年共制作了各类公众气象预告8000余份。

3、专业气象服务特色明显。分别建立了移动、联通网上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替代原气象警报器开展服务,对重要用户采用传真和气象网站服务。移动手机短消息气象服务在为用户提供气象预告的同时,还根据天气气候状况提出生产、生活、健康方面的温馨提示,使短信用户倍感气象服务的实用性和亲切感,深得用户好评。

三、重视业务建设,全面提高监测、预告水平

20**年,我们坚持气象服务工作"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次天气过程不放过"的工作要求,投入资金在气象自动站建设上迈走了第一步。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交流,提高测报预告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到软硬件两手抓、两手硬。制定完善了预告人员的值、守班、联防制度,会商、分析、总结天气形势。预告人员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做到24小时不间断,尤其是在要害性和灾难性天气时始终有工程师把关。通过努力,业务质量稳中有升,气象测报取得了错情率为千分之零的优异成绩,气象预告24小时和48小时降水预告准确率分别达到92.3和93.6,灾难性天气预告准确率达到80.0,分别超过上级指标14.4、18.5和15.0。

四、服务招商,切实履行安全治理和服务职能

1、气象窗口服务尽心尽职。在县办证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局内设服务接待室,实行首问责任制、承诺服务制、文明礼貌接待制。出台了"凡招商引资项目提供气象资料分析服务一律免收服务费,凡外资工业项目防雷安全图纸审核、检测服务费减半收费"的优惠服务措施,为县委招商办、章村高山蔬菜、韩国杨兰、报福生态建设等20余个项目提供气象资料分析免费服务,全年共受理即办件服务项目490件,其中外商投资项目即办件42件,按时办结率100%,先后被评为表扬窗口和红旗窗口。

2、切实做好安全治理服务。加强了气象减灾、防雷安全、低空飘浮物的安全治理和服务工作,建立了气象灾难服务工作流程,努力减轻和避免气象灾难损失;开展了防雷安全宣传月活动,对矿山炸药仓库、鞭炮厂防雷安全设施和油库、液化气站防雷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测和检查;加强了气球施放安全审批和治理,确保航空飞行安全,杜绝气球爆炸伤人事件发生;全年安全检查检测项目达450个,是去年的2倍。

五、拓展农网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农村经济信息网服务富有成效。农网新增了农业资源数据库、农村就业、专家在线、市场警示、电脑园地等栏目,日更新信息近200余条,浏览量突破11万人次。农村就业栏目自四月份开通以来,已就业信息4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就业培训信息40余条,通过网络信息招聘成功300余人次;打响我县的生态品牌,推出网上农业招商引资栏目,推荐了竹木工艺品开发、竹种苗基地等农业招商引资项目40余个;积极开展网上交易,农产品供求信息600条,得到相关回复70余次,交易额在1100万元以上;继续加强与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坚持协作办好"**农业大市场"、"农科园地"、"农家乐园"三个栏目,扩大农网信息覆盖面;完善农技110咨询答复,加强农业技术指导,1-11月份,农网接到农民电话咨询530余个,网上咨询116个,回复率为100,一些新技术、新品种也通过专家在线栏目得到了推广;加强对乡镇农网工作人员的治理,组织了全县17个乡镇的24名农网工作人员参加了计算机操作培训,对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中表现突出乡镇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表彰;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协助办好网上农博会,使我县近40家农业龙头企业的120余种农产品在___省网上农博会上得到了展销。

2、"121"为农服务免费电话答询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在全省同行中率先开展"农民之友"和"农村就业"信息信箱,设立了"病虫情报"、"市场行情"、"就业技巧"等栏目,采用专人录音方式,使农民能及时获得最新的就业及农技、农业供求信息。1-10月份,"农民之友"和"农村就业"信箱拨打分别达2248个和768个,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六、加强学习,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1、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十六大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认真组织学习了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进一步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到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中来,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加强与文明办沟通联系,不断提升创建水平。今年五月,我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得以验收通过。

2、加强教育,注重党员素质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了十六大、第十六个职业道德教育月、四五普法教育、廉政教育,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坚持抓好民主评论党员工作,制定好党员培训学习计划,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第2篇: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关键词:天气预报节目; 播出平台;发展效益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67-02

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开播,30多年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省、地(市)、县气象部门相继建立了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天气预报节目的国家。天气信息通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传递给广大观众,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形成了一定的播出风格与特点,一直高居电视节目收视率排行榜的首位,成为气象部门对社会公众服务的重要窗口。在中国电视多级分布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以天气为主题概念打造成了专业品牌栏目。不过现代传媒业的发展要求气象影视产品多元化,形式生活化。本文从气象影视节目内容、播出平台、发展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节目品牌发展探索。

一、节目内容多元化发展

天气预报节目播报的专业信息是气象部门的独家资源,节目主题内容的专业性使节目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对天气预报节目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收视率很高的品牌电视栏目是有利的。但是随着气象事业和传媒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人开始选择网络和手机短信,而不是电视来获取天气预报信息。

另外,现在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特别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传达重要天气信息,而且气象节目在时长、话题范围、播出方式、时效性等方面受到限制,所以目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竞争形势日趋严峻。这就要求气象影视服务专业人员面对挑战, 开展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服务性研究。特别是地市一级的天气预报节目要从预报内容的精细化、节目特色化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一)策划内容精细化

气象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及气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48h之内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较高,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对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农业生产等各行业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人们外出旅行或居家生活也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为满足各类群体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可以按时段、季节、天气气候推出如一周天气,节假日天气,气候评述、24节气、高考专报等小专栏;还可以介绍各种灾害性天气成因、防灾减灾知识、气象专业知识和术语;联系气象对各行业影响,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播报春播天气、夏收、夏种、夏管天气服务农业气象信息专报以及天气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旅游,家装与天气等等精细化的专题服务内容。宣城市气象影视中心策划节目内容精细化,开办了《气象新闻》、《一周天气》、《气象科普》、《农业气象》、《旅游气象》等小专栏。根据社会热点信息策划制作气象节目,制作了国内外十大气候事件、天气气候、气象的角度对世界末日说辟谣等节目,制作防雷专题介绍室内外防雷和农村防雷知识。宣城气象还和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旅游局等多部门合作,在天气预报中播出地质灾害等级预报、空气质量实况、指数预报及本地各旅游景点的精细预报等专业特色内容。不仅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还极大丰富了节目的内涵。

(二)风格多样的特色节目

制作风格多样的特色节目,让大家能从节目内在的节奏、风格,一直到它外在的演播室、主持人等等做到过目不忘,留下强烈印象。重要天气时以气象专家访谈形式做天气分析专题,汛期采访水利专家,介绍了水位上涨情况,拍摄些河道水情视频资料,主持人实景出境播报汛情、台风动态、防台要点等,这些及时的现场报道形式的气象新闻节目很受欢迎。宣城市气象影视还跟随农业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拍摄春耕春种、稻飞虱防治等气象为农服务专题节目,为农民观众朋友提供及时的专项服务。风格多样的节目要求气象影视制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节目制作水平,高效精确地创建引人注目的动态图形和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使节目绚丽精致;还要提高摄影技术,使用外景摄像机时,熟练运用推、拉、摇、移、跟、升、降等技巧拍摄出稳定、简洁、主题鲜明画面;另外合理利用风雨雷电、鸟叫虫鸣等自然音响突出现场真实感,用优美的背景音乐烘托节目。要把握热点话题,运用高超制作技术使气象节目既要有知识性又要有趣味性,风格要轻松活泼,也要科学严谨。

二、节目播出平台多样化

现在世界范围内传媒格局正发生剧烈变革,新的信息载体出现使信息传播主渠道不断发生更替,网络平台成为重要视频播放平台,移动互联网成为重要传播依托,移动终端成为主要影像传播载体。就视频领域而言,电视传媒从传统的“静媒体”,转向适应人们移动需求的“动媒体”,从标准生产走向按需生产,节目的传播是第一需求,怎样利于传播就怎样传播,媒体的营销要寻求不同的推广策略。天气预报节目是中国电视最早的制播分离的节目,一直以来由气象部门制作,电视台播出。随着新传播格局的发展,要多元化经营和发展天气预报节目,以多种方式尽可能地吸引人们注意力,既要通过传统电视平台分发,也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分发,争取与受众接触的机会,谋求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一)传统的电视播出

气象影视中首先要巩固现有的电视传媒播出方式,争取在各个电视频道尽可能多时段播出。宣城气象在宣城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频道、影视频道各个频道黄金时间播出不同风格的天气预报节目,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最新、最丰富的天气资讯。

(二)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

据我国户外媒体市场权威调研咨询机构易观国际的《中国LED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研究报告2012》透露,2015年电子屏广告市场规模将超过25亿元,预计达到27.6亿元。从2008年到2015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43%。在城市,楼宇显示屏,地铁、公交、商场、广场这些人员聚集的地方电子显示屏覆盖率越来越高。这种新媒体形式也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在不同的场合吸引不同的受众。天气预报节目在这种高科技的信息终端,不仅可以为老百姓随时随地了解天气提供方便,也扩大了气象影视节目的影响力。宣城市气象局就和宣城康源广告传媒公司合作将天气预报节目在大型商场、居民住宅小区等地的电子显示屏滚动,随时随地为老百姓了解天气提供服务。

(三)热点网站平台

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拥有高技术含量的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它的时效性、交互性、开放性还有空间的覆盖能力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就信息量与反应速度而言,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已明显占先,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使受众随时随意随地自我选择观看。那么地市天气预报节目可以选择自己的专业气象网站平台,同时投放当地有影响力的热点网站,通过热点网站平台为广大网民朋友服务。《宣城气象》网站是宣城气象局面向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的门户,及时更新气象业务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资讯,宣城气象影视依托《宣城气象》网站推出气象影视专栏。宣城论坛创办于2003年,是目前宣城地区比较受群众喜爱的新型论坛网站,宣城电视天气预报也于2006年在宣城论坛首页推出。

三、节目发展效益

社会效益:我国的气象事业为公益事业,传播气象部门主要服务信息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自然是公益节目。天气预报节目以百姓的需要为导向,科技内容服务具体化、信息指导人性化。以优质的服务满足社会各界对气象信息的多种需求,为百姓生活带来方便。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天气预报节目也是气象部门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用影像记录气象事件,记录展示防汛、抗旱、人工增雨、为农服务中气象人风采,深入解读气象法规、热点信息,宣城天气预报节目中宣传了《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等气象法规,报道“气象青年座谈”、“争先创优”、“科技宣传”等气象文化建设活动,广泛宣传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宣传气象服务的显著成绩,大力普及气象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发扬先进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经济效益:地市级天气预报节目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重点产业的需要提供服务,播报对当地特产的生长、生产、销售影响的天气信息,旅游县城提供旅游景点的详细的天气要素以及要注意的天气变化,为农、工、商生产参谋,为企业增加效益。同时天气预报节目这种与观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必视性”节目蕴含着无比巨大的信息潜力和经济效益,独具特色的收视特性,能够最大程度的网罗固定的收视人群,收视率很高,其广告嵌入节目内容中,与节目完美融合,通过多平台分发渗透到千家万户,广告的影响力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节目一般安排在当地新闻节目前后黄金时间段播出,对促进产品销售、树立品牌形象、迅速占领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节目中广告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宣城天气预报栏目广告形式多样,有冠名、片头、站点背景画面,走字、专题等,可按照企业需求设计广告套餐,收视率高、广告价格低,性价比高,是企业投放广告的理想平台。 宣城电信、宣城联通、宣城移动等国有企业、中雅等房地产企业以及汀溪茶叶等个体经营业户纷纷与宣城气象合作,把这个节目作为树立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首选阵地。真诚友好的合作,不仅为企业、带来效益,也为气象事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电视天气预报必须发展创新。要努力打造个性化、人文化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通过提升节目的“可视性”来吸引观众,从而确保电视天气预报的“必视性”价值。天气预报节目既要通过传统电视平台分发,也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分发。要能够适应传统电视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对产品的不同要求,拓宽气象节目选材范畴,丰富其呈现形式,创建多样天气预报节目播出平台,形成天气预报节目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邱戈力,白燕.气象影视广告的经营现状与前景[J].农业与技术,2003(5).

[2] 李如彬.美国天气频道及其灾害天气报道[J].电视研究,2008(10).

[3] 万康玲,李雨谦,刘立成.提高电视气象节目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J].媒体时代,2011(9).

[4] 周晓梅.新环境下气象影视广告业务的运作环境与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

第3篇: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关键词 气象;农业;服务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99-02

Thoughts 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for Agriculture at County-Level

YU J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Tai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Tai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unty-leve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 Taking agro-meteorological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Taian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situations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farmes were introduced.The exsi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county-leve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for farmers were discussed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d.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agriculture;service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1 我国当前气象为农服务现状

随着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的稳步提高,建立覆盖到乡镇的气象预报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多部门联动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流域面雨量、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沙尘暴天气以及海洋天气预报,乡镇天气预报准确率逐年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显著拓宽。中国气象频道在28个省(市、区)的183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全面在1 500多个县气象局制作电视气象节目,并在1700多个县级电视频道播出。在农村,发展气象手机短信用户3 000万户,架设了高音喇叭约8万个,设置43 000余块电子显示屏,将气象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户手中,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融入地方防灾减灾体系,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气象灾害应急部门联动机制初步建立[1-2]。

2 泰安县县级气象部门为农服务情况

2012年,作为基层气象为农服务试点之一,山东省泰安农业气象试验站为了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按照气象为农服务的要求,制定了精细化气象服务方案。

2.1 建立领导决策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了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规范形式、流程,丰富内容,拓展领域。突出重大天气敏感性,监测预报准确性,灾害预警时效性,气象服务主动性,防范应对科学性。针对干旱、降雪、暴雨等重大天气可能对当地造成的影响,共上报各类天气预测服务材料《重要天气报告》30多期,抗旱、春播、麦收专题气象服务20多期。《气象预警信息短信平台》为各级领导指挥部防灾抢险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2.2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泰安农业气象试验站将“2个体系”建设纳入乡镇(街道)党政班子年度管理目标,将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党政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构成基层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加强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和培训,针对暴雨灾害开展应急演练。

2.2.1 开展大喇叭建设。安装大喇叭200多套。开展信息广告服务,制定了《岱岳区气象预警语音终端(大喇叭)信息规定(试行)》,预警信息传播进一步规范化。对安装的所有气象预警语音播放终端,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进行巡检维护,保障汛期气象预警信息及时传播。

2.2.2 开展以村为单位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建立了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确定了重点灾害村落和地段,在风险区域安装气象预警监测设备,加强预警服务。

2.2.3 建设气象科普示范村。在全国文明村大陡山村设置大陡山气象站,建立了全市第一个面向茶树种植茶叶生产的气象站,采集基本的气候资料,为当地茶叶生产提供信息服务,在村口设置10余类气象科普长廊,内容涉及茶树与气象当地气候特点等。

2.2.4 充分发挥气象信息点的作用。岱岳区660多名气象信息员资料信息纳入气象决策信息库,可以免费接收决策服务短信,有效增强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同农业部门合作,通过“田间直通车”巡回在乡镇宣传“干热风预防”和“一喷三防”知识。

2.3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为增强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制定《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明确全年农业气象服务的重点;开展关键农事季节和作物关键发育期的动态气象服务,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设施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2.3.1 深入基层听民声,结合需要做服务[3]。深入岱岳区大汶口镇基本农田、育种基地和马庄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西良甫西红柿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听取意见,形成了调研报告。农气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制作了《小麦返青期预报及对策建议》《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干热风预报及对策建议》,并通过农业局、气象信息服务站、大喇叭、显示屏等途径传达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2.3.2 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根据干旱风险区划,对重点乡村及时干旱监测信息和预警信息。开展干旱风险和实地调查。开展酿酒葡萄农业气候区划,加快推进岱岳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乡镇的土壤、气候、地形、历史文化等信息进行现场采集,已选择了满庄镇曹家寨村、道朗天龙湖、徂徕镇北望村、山口镇辛水崖村、祝阳镇下太和村条件较好、气候适宜的地点发展酿酒葡萄种植。

2.3.3 做好关键农事季节保障服务。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制作《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第一时间通过电子显示屏、大喇叭、手机短息等渠道,指导各地要抢时抢墒播种。夏收夏种:制作“夏收夏种专题预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6]。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为岱岳区丝绸公司提供精细化桑蚕气象服务,为桑蚕育种提供气象依据。分析上周天气对大棚生产的影响,预测下周每日天气,并指出针对性农事建议。通过各种渠道提醒农户及时做好防风加固准备,减少经济损失。

2.3.4 注重开放合作,形成为农服务等发展的整体合力。通过与农业、水利、国土、民政、安监、林业等部门的联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服务“三农”。与岱岳区农业部门开展联合会商春季播种形势、夏收夏种进度,联合会商小麦、玉米病虫发生趋势预测,联合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与水利部门联合加强协理员队伍健设,发挥队伍在资料传输、灾情上报、科普宣传、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作用。联合林业部门开展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并共同制定《关于切实做好森林部门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工作的通知》,及时沟通协调,联合开展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并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短信平台等媒介向社会。

2.4 开展农业气象试验,转化试验成果及增收

冬小麦高产示范推广服务[7]。与农业部门合作,在大汶口、马庄建设示范推广田666.67 hm2。秸秆还田增强地力,实行适期晚播,有效预防冬前旺长,推广宽幅播种,充分利用气象资源。

3 面临困难

气象事业发展面临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统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的艰巨任务和挑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尤其要使气象为农服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将发展“2个体系”示范建设放在首位,打造“百县千乡”气象服务示范区,在“直通式”重要服务对象数量提高,研发和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增强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

3.1 信息渠道不够畅通

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确保将气象信息送到农户手中,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许多农业气象信息还是无法及时传递到农户手中。目前,大多数农户还是依靠电视节目获取气象信息,特别是边远山区,由于信号及其他因素的原因,无法收到气象信息。

3.2 气象服务产品不够丰富

要对多种气象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在短时间内到农户手中,对气象人员的要求较高。但目前县级气象部门人员少,经费不足,工作任务繁重,气象服务产品种类单一,且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3 气象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进行中短期预报的能力较强,准确度也较高,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天气情况的及时预报,能够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农业生产中需要的长期天气预报准确率不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4 应对措施

4.1 快速拓展面向现代农业的气象服务

抓好《现代农业气象发展专项规划》组织实施。要重视农业气象预报工作,深入调查和研究当地的农业实际生产情况,明确情报、预报和服务的重点任务,形成上下协同的省、市、县3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要将直接面向农业生产一线的气象业务放在首位,发挥农业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2 强化现代农业气象监测预报能力

在调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气象观测站,设置气象观测的内容和数据,重点增强主要粮食产区的农作物、土壤墒情和农业小气候观测能力,逐步建立有针对性、及时、准确的现代气象服务工作。

4.3 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评估水平

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损失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提高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通过试验示范,大力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增强农业抗衡自然灾害风险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4.4 继续拓展服务领域,改变服务方式

要加强气象部门员工培训,树立为农服务的理念,密切联系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主体农户,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能力,实现气象服务进村进户,要加强面向农民的气象知识培训,提高农民使用农业气象信息的水平。

5 参考文献

[1] 王海平.大厂县气象为农服务发展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313-314,317.

[2] 李莲康,李连荣,娄方群.浅谈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10):143.

[3] 王春远,邹积慧,李光一.气象为农服务规范化管理初探[J].北京农业,2013(6):134-135.

[4] 刘锋,刘国秀,郭鹏.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J].新农业,2013(16):16-17.

[5] 刘文军.民和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青海气象,2013(4):64-65,59.

第4篇: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关键词 气象影视服务;南阳市气象影视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101-02

0引言

不断变化的天气,不仅直接影响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安排,还关乎国计民生大业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日新月异,科技发展也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影视节目就是气象部门对外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经过长期发展、创新,这一方式成为了宣传气象工作最重要的渠道。气象影视服务在各大城市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南阳气象影视发展现状的分析,深入浅出的探讨提高影视服务能力的具体措施。

1 南阳市气象影视服务现状

1995年开展影视制作业务,设备几代更新,节目形式也从无主持人即后台配音到现在的有主持人上镜主持,现有设备伍豪非线编辑系统一套,大洋非线编辑系统两套,演播室两个,经过长足发展节目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实现了数字化输出,内容上更为丰富。节目覆盖率最广,在南阳市民当中深受欢迎。为满足人们对气象影视服务上档次的需求,南阳市气象局加强与电视台的合作,让气象影视设备配置兼容电视台的现行设备,实现节目的无阻碍传输。为南阳市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2 现存问题分析

尽管南阳市气象影视服务工作成绩斐然,但是仍旧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表现在下述方面。

2.1节目内容缺乏新意,缺乏专业性

目前南阳市电视气象预报栏目比较单一,主要以南阳地区村镇还有周边旅游景区进行24小时天气预报,可是没有预测三维立体影像,而且气候对主要农事活动区域的影响和防范预报十分有限,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另外气象影视节目的编辑、排版、片头片尾三维制作,图片、音效合成等方面缺乏专业性,相关专业水平不到位,影视服务的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布局协调、色彩搭配和动画制作上尤为需要改进。

2.2传输系统滞后

气象局的气象影视节目数据的传输还是传统的依靠人工送带,一套节目无法通过现有网络进行传输,带来了数据传输方面的滞后和不便。

3 提高影视服务能力的几点措施

3.1持续拓展各方合作

以适应南阳地区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出发点,广泛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共同搭建专业气象影视服务平台,努力寻求多渠道媒体作为依托,建立健全气象影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气象影视服务的业务化进程,不断在服务中有效融入现代气象业务元素,实现气象影视服务的横向结合。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加强气象频道建设,重点抓好气象与农业、资讯、新闻、旅游、交通、健康、地质灾害、气象科普等方面的联系,丰富气象节目内容,利用数字公众媒体信息传播新途径充分展示公共气象事业的全方位、多元化周,体现气象影视服务的周到、细致。

3.2加大创新力度,增强节目效果

气象影视服务的现代化同样需要创新和包装。因为电视产品的商业属性逐步得到公众认可,广告商越来越重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气象影视节目从人文理念加以商业包装,打造出气象影视服务的品牌,增强节目的人性化与趣味性,让气象预报服务贴近民生,服务于民。适当在节目中增添农业资讯、热点新闻和生活小常识都能起到增加观赏性的作用。播报主持可以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以轻松风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话语为观众预报天气情况,还可以结合每一种天气情况与农谚结合起来,更加增添非凡效果。广告的介入要与天气预报完美结合,做到预报天气的同时宣传了广告,能够给气象影视服务吸引更多广告投资,为气象影视厚积资源。

3.3加强地方特色,人文气象预报服务

气象影视服务要吸收当地特色,还以南阳市为例:南阳市地处中原,其气候属南北过渡带,四季分明,常年的年平均气温为15℃。最热月份为七月,月平均气温27℃,最冷月份是一月份,其平均气温在1℃左右。南阳地区的年降雨量有800mm,年无霜期220~245天。以服务农村春耕夏作为基础,提供优质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气象服务。保证常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针对当地寒潮、降雪、大雾、暴雨等气象提前进行预报服务,尤其在汛期,成立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及时有效强降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采取传真、电话等形式,上报各类天气决策服务材料至领导和相关部门。

3.4依靠高科技,大力提升气象影视服务精细化水平

影视节目的素材要不断的优化,结合天气预报的具体内容声情并茂的制作。结合动态画面,不同角度展现天气信息。多渠道获取节目素材,标新立异选取符合天气累节目的创意,更好的完成节目整个过程中的合成、优化和组成,大力提升气象影视服务精细化水平,更好的吸引广大观众的关注度。

3.5改善和加强快捷气象视频文件的传输

重大灾害性天气、转折性天气的预报信息,气象视频文件对农村减灾起决定性作用,气象影视节目制作的数据资源必须及时到位,才能让群众提早预防准备。这就需要加大乡镇气象影视节目数据传输的改善工作,通过完善设施早日实现光纤远程传输,打通点到面的传输渠道,让气象信息深入农村基层,确保农民能及时获取形式多样的气象服务。

4 结论

气象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化,以网络、数字化为新特性的传播载体越来越多,日趋完善的气象栏目将满足社会公众更深层次的需求。气象影视服务能力的建设成为了各地区气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义务。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树立起多媒体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利用的新理念,运用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增强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统筹兼顾克服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阻碍,解决气象影视服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增强节目的影响力,强化气象社会管理,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为构建和谐气象、和谐社会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是省委、市委、县委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更是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八个巩固提升”、“八个创新引领”和全县“三个五”总体思路,“把万荣名县变成发展的强县”,紧密结合“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使命任务,更是紧密结合气象部门工作实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服务再提质、工作再抓实,努力开创我县气象工作新局面的根本要求。自2019年2月中旬至4月底,我们按照县委和运城市气象局党组的具体要求,扎实开展了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动员部署大讨论活动

2月15日上午,我局组织召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动员部署工作会议。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焦海军带领全体职工认真学习了山西省省委“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实施方案,深刻领会了方案的精神实质和工作部署要求,从提高政治站位、围绕精准服务、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注重整改提高等方面做的深入动员。

会上,每位职工针对省委大讨论方案做了表态发言,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对标新思想,破旧立新,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更好的开展针对性强的气象服务,尤其是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短时临近预报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好2019年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

二、成立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

根据大讨论活动要求,我们成立了以局长焦海军为组长,副局长牛兴科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大讨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三、认真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大讨论活动中,我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了省委、市委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深化了对改革开放是重要法宝、必经之路和关键一招的思想认识。

我们严格对照“六个破除”,对标中国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和运城市气象局气象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对标发达省市和兄弟县市气象现代化发展,深入查找制约万荣气象事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病症所在,并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努力推动我县气象事业向更高水平不断迈进。

四、 积极组织学习先进典型事迹

根据大讨论方案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全体职工先后聆听了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良杰先进事迹报告会和洛川县农业产业园安金海主任做的技术推广报告会,通过参加先进典型报告会,提升了思想认识,有利于我们开阔眼界,更好的思考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气象为农服务,更好服务万荣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五、 严肃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在大讨论活动中,我们先后召开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班子及班子成员、普通党员分别从思想政治、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六个破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剖析,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求真务实、统一思想、努力提升的目的。

六、 积极发动职工建言献策

我们积极发动全体职工建言献策,为我县农业发展出谋划策,共征集到意见建议5条(相似或相同意见合并),主要聚焦我县苹果品质提档升级,开展果品气候品质认证,人工增雨防雹效益发挥等方面积极作为,为科学防灾减灾、果品提质做出气象人应有的贡献。

七、深入开展进村入企调研活动

第6篇: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关键词 “两个体系”;“三农”;气象灾害防御;做法;经验;湖北秭归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17-02

秭归县地处川鄂咽喉,三峡坝首,长江西陵峡两岸,地跨东经110°18′41″~111°0′4″,北纬30°38′14″~31°11′31″,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分布在江南和江北的各4条河流注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横“非”字型的南北向中流的水系网。境内山峦起伏,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复杂,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秭归县气候分低山河谷温热区、半高山温暖区、江南南部温湿区、江北东部温凉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初春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倒春寒现象;盛夏常有强对流天气出现,夏末常有伏秋连旱出现;秋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常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冬季少雷雨。影响秭归县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雷电、大风、冰雹、冰冻、大雾等。

借以“两个体系”项目建设,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鄂政办发〔2010〕106号)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结合秭归县农业、农村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因地制宜,健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个体系”,全面提高农村趋利避害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1-2]。

1 气象为农服务主要做法

1.1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建设具有地方编制的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2013年7月24日,中共秭归县委编办就已发文(秭机编办〔2013〕29号)确定了秭归县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但没有核定人员编制。二是促进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气象服务工作。三是2012年和2013年政府分别出台了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专门文件;2014年及2015年抓落实[3-4]。四是政府将气象工作纳入年终对乡镇政府的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五是政府承诺按照年初比例配套建设资金,每年配套对应资金。六是政府将专项建设的运行、维持经费列入了年度基本支出预算。七是政府将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综合规划中。八是气象局与县农业局、林业局、烟草局、国土局等单位建立了专家联盟,确立不定时会商制度,并多次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会商和联合调查,针对实际生产需要制作了相应气象服务产品。九是建立信息反馈和效益评估机制:①建立完善了县级灾情上报、灾害隐患排查和重大气象灾害现场调查制度。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通过灾情直报系统上报。进一步完善气象预警信息网络。实现了短信、电话、电子显示屏和网站信息综合网络,及时更新预报预警信息,实现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100%。②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在前些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柑橘、茶叶、烟叶等作物种植区农业气候区划;针对全县干旱、冰雹、暴雨、冰冻等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并根据气候区划开展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为全县把气象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做出了较大贡献。十是成立县级气象服务工作领导机构,每年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1.2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政府在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二是发放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手册和气象灾害防御指南。三是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四是推进气象灾害应急认证工作。五是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分管县长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县气象、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负人,定期召开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会议。六是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硬件及软件建设,通过电子显示屏和预警大喇叭、气象信息站建立,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效益不断提高。

1.3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1.3.1 农业气象服务总体做法。一是为以后的气象为农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培育农业气象服务社会组织,探索农业气象服务社会化,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就农业气象服务、服务产品和手段、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在田头、农技站、镇政府分别与农民、农技员和政府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为后期“三农”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二是安装并应用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三是制订服务方案、建立指标体系:制定了脐橙、烤烟、茶叶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进度和服务对象实际需求,提供准确及时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规范服务流程。建立了脐橙、烤烟、茶叶等主要农作物农业气象指标集,农业专家知识库满足服务需要。四是配合省信息保障中心完成了秭归县脐橙和田间土壤湿度历史观测资料信息化工作。五是将秭归县露珠茶叶专业合作社纳入了“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之中,该社位于茅坪镇花果园村,现已有社员288人,高效茶园200 hm2,年生产、销售高中低档绿茶50 t,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六是针对柑橘大实蝇防治、柑橘生产管理及销售、烟叶生产及管理销售、茶叶生产管理及销售等关键农事期进行了气象保障服务,共累计专题气象服务产品近500期,田间调查20次。七是另外结合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编制了《柑橘标准化栽培技术》《秭归县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无公害生态茶园新建和老茶园改造技术》等为农气象服务技术手册近2万册,分发至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服务对象,在全县进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面积1.7万hm2,服务效果良好。2015年根据方案制作了《茶叶防冻手册》得到了茶业合作社及茶农的一致好评。八是由全县1 36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对象,确定了100个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分门别类录入气象业务综合服务平台数据库,覆盖率100%以上。

1.3.2 “三农”专项服务做法。一是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向基层延伸的服务体系、与涉农部门的合作体系得到明显加强。二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分析评估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三是气象服务为粮食安全、农业减灾、农民增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四是充分发挥了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了对乡镇的考核,完善了“三农”气象服务机制,扩大了气象服务覆盖面。五是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依托社会力量,培育农业气象服务社会组织,探索农业气象服务社会化,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六是积极推进了气象信息进网格。七是通过项目建设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公共气象服务队伍,建立了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全网通道,使气象预警信息的、传递和应急响应更加顺畅,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更加显著。八是筛选了1 36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对象,确定了100个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分类录入了气象业务综合服务平台数据库,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短信平台进行了服务。九是与露珠茶叶、芝兰柑橘、后山脐橙、兴叶烟叶、翰墨香椿等5个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双向合作服务框架协议》,并按协议要求进行了服务和考核。签订了协议的合作社均将全体社员纳入了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范围,主动及时地收集了社员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信息,并上报给气象局;并将合作社所辖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汇总后向气象局报告;将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迅速告知了全体社员,并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十是大力落实气象信息网格化管理工作,并派专人通过与综治办积极沟通协作,努力将气象信息服务融入到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中。

1.3.3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一是于2014年7月筛选了1 36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对象,确定了100个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分类录入了气象业务综合服务平台数据库,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短信平台进行了服务;与露珠茶叶、芝兰柑橘、后山脐橙、兴叶烟叶、翰墨香椿等5个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双向合作服务框架协议》,并按协议要求进行了服务和考核。签订了协议的合作社均将全体社员纳入了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范围,主动及时地收集社员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信息,并上报给气象局;并将合作社所辖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汇总后向气象局报告;将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迅速告知了全体社员,并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二是2015年大力落实气象信息网格化管理工作,并派专人通过与综治办积极沟通协作,努力将气象信息服务融入到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中。目前,综治办的网格系统已初步完成,气象信息板块已经纳入秭归县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并建设完成。待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网格管理员基本信息和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气象局负责以手机短信方式免费向网格员发送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县综治办负责将网格员采集的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发送到县气象局。

1.3.4 建立完善有效的部门合作机制。一是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二是开展示范田建设;三是完善了农业气象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制定了秭归县农业气象服务流程,与涉农部门沟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级农业气象数据库、指标库,谭虎城常年专职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何满、杨艳丽、汪雪峰、杨白玉等同志协助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四是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工作;五是召开了“三农”专家座谈暨培训会议,会议确定了关键农事农用产品制作流程以及全县渠道;六是联合综治办开展网格管理员培训,明确了网格管理员作为气象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并具体讲解了气象灾害的种类、危害,防御工作开展和气象灾情收集等知识,有效强化了气象和综治办的长效合作机制。

2 典型案例

2.1 2014年9月2日沙镇溪滑坡服务

2014年9月2日沙镇溪镇三星店村杉树槽发生了大滑坡,沙镇溪镇农技中心滑坡前后均认真收集和了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为抢险救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大灾害中无人伤亡的成绩,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农技中心主任熊雄同志也被评为“全省优秀气象信息员”。

2.2 2016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服务

2016年1月中旬制作了标题为“2016年1月下旬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情况”的专题,此次专题分析了天气实况,统计历史同期天气情况及服务情况,并提出了针对秭归县特色农业(柑橘、茶叶等)的有效防范措施,成功地将秭归县遭受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值。为此,秭归县分管副县长亲笔题字表示肯定。

3 主要经验总结

3.1 主要做法与经验

秭归县气象局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充分调查当地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认真地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根据种植品种、时空分布的不同,科学调整《农业气象周年服务大纲》,努力提高服务产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日常服务工作中,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制作和不同的服务产品,服务用户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在全县引起了较大反响。2014年,露珠茶叶、芝兰柑橘、后山脐橙、兴叶烟叶、翰墨香椿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纷纷找到单位,递交《申请书》,要求将其纳入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中,对服漳谌莺褪倍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气象设备维护、场地建设、产品深加工及信息的上传下达等工作均做出了相应承诺。根据其申请再签订《双向合作服务框架协议》,按协议要求进行服务和考核。

这样做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把“我要服务”变成了“要我服务”,服务和应用则成为了一种交互行为,双方取位妥贴;二是双方在协议基础上行事,权责明晰,有利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三是有利促进需方对服务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又能促进服务产品质量的提升;四是可以使服务用户尊重和科学应用气象服务产品。

3.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落于表面形式,各部门组织成立的专家联盟因为职责不同,开展实质性的服务工作不多;二是基层台站工作任务繁杂,人力、物力上不能满足服务工作的开展需求;三是服务体系总体指导思想与实际工作的开展还不能完全吻合;四是为农气象服务气象观测能力仍显不足;五是为农服务专业人才技能偏低。

3.3 后期服务建议

一是强化气象科技支撑。围绕“精品农业大县”的战略目标,以特色农业为服务重点,建设一批气象农业监测设施,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强化为农气象服务队伍建设。以专家联盟为基础,培养一批既懂气象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专家,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示范带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遴选一批主动性强、有实力的农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进行培训,指导利用气象信息开展科学农业生产。以实际效益证实气象信息效益,以点带面,发挥农民关心天气、利用天气的主体作用,形成科学种田的氛围。

4 结语

随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农民对气象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大,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总而言之,必须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智慧气象”的发展方向,树立良好的“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理念,全面安排部署新农村气象服务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新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实现农村奔小康做出重大贡献。

5 参考文献

[1] 邓见英,曾海鹏,胡国强,等.娄底市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924-7926.

[2] 郭瑞鸽,刘文英,杨爱萍,等.基于定量评分模型的江西省气象为农服务满意度评价[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3):52-56.

第7篇: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根据省局潘局长作服务动员报告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春季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扎扎实实从现在做起,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和麻痹思想,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认真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针对我局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我局于3月22日召开了全局动员大会,会议重点传达学习了三个重要文件:①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局潘局长作服务动员报告;②市局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2012年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③制定市春播、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方案。会议要求全局同志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岗位都要按照会议文件精神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方案的要求抓好落实,在汛前及汛期增加业务学习次数,业务人员要熟知各项业务的法规制度,要以"严、细、实、快”的作风,扎扎实实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工作。

二、组织准备

1、成立了2012年市气象局春播、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和灾害性天气预报签发小组。

2、明确了一把手负责制和局领导挂牌带班、值班和检查制度,坚决杜绝各类责任性事故发生,确保服务工作万无一失。

三、人员准备

1、业务服务人员精干高效,业务骨干人员全部在汛期气象服务第一线上。

2、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解除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上来。

3、遇重大过程,全体人员将全力以赴地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去。

4、省、市局一旦启动汛期气象服务应急预案我局将予以积极响应。

四、物质准备

2、各种仪器、备份仪器、器材完备无缺,对超检仪器进行清理,及时更换;

3、检查了办公楼、机房和观测场的防雷设施,均已达标,避免计算机及监测设施遭受雷击的事故发生;

4、为了确保安全渡汛,照明电路得到了安全可靠地落实,各种后勤供给也已落到实处。如维护了发电机、空调。购买了汽油、电池、应急灯、蚊香、杀虫剂等。同时,确保气象服务用车需要,随时应对各项预报服务、区域维护及灾情调查。

五、技术准备

1、预报部分

(1)组织我局预报人员对本地夏季的气候状况、产生降水的环流特点及影响系统进行了查阅和收集。对汛期所用的业务系统、预报方法、技术指标等进行了学习、演练,做到得心应手。

(2)熟练掌握县级业务系统、气象决策服务系统、Micaps系统操作、应用。

(3)向市水利局重新调查了解了耒水各中小型水库的重要防汛参数和指标,以及它们的除涝能力、防洪能力、河道泄洪量、各闸口的警戒水位高度、险工地段等,为汛期决策服务打好了基础。

2、测报部分

(1)认真检查所有仪器的安装、性能、储备、鉴定情况,尤其是自动站采集器和区域站设备不能有带病现象存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迅速解决,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2)各种技术文件和法规齐全,针对规范和各种技术规定,特别是夏季注意事项、汛期报类规定进行了反复认真学习。

(3)通过集体观测和学习,强化提高了测报人员对业务规范和汛期业务制度的掌握以及观测员对自动化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在应急情况下人工补测和发报的能力。

(4)积极开展气象观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在各区域站设立了警示牌,完成了我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业规划的编制,划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并在我市规划办公室备案。

(5)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坚决杜绝责任性事故发生。同时对汛期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做到了职责分明,认识清楚。

3、农气部分

落实市及我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为搞好今年的农业气象服务,为我市从农业大市变为农业强市作贡献,服务一乡一品的新型特色农业。按照农气周年服务方案的要求,通过气象服务,力争杂交水稻制种减少低温冷害影响,培育壮秧,做到花期相遇,提高抗旱夺丰收能力,实现产值比上年有所提高;烟叶生产要做好汛期雨水气象服务,确保排水良好,使烟叶积水少,通风好,烤出较高等级烟叶等,气象服务要创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环境绿化

第8篇: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总体原则

(四)适用范围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指挥机构

(二)应急支持保障部门职责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与报告

(二)应急预案级别的确定

(三)预报预警

(四)预警支撑系统

四、应急预案启动与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

(二)应急预案响应

(三)气象灾害信息处理

五、应急结束

(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终止

(二)调查评估

六、保障措施

(一)通信保障

(二)信息保障

(三)装备保障

(四)技术保障

七、宣传、培训和演练

八、附则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福建省气象条例》、《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福建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三)总体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重建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3、坚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显示、信息收集与共享、组织协调等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建设,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响应、早处置。

(四)适用范围

1、重大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大雪、寒潮、大风、低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等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等涉及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气象灾害。

2、本预案适用于**行政管辖区内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警报等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体系与职责

(一)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组织机构

**市人民政府设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适时启动实施及终止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具体协调处理预警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副组长由市气象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经贸委、农办、公安局、气象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广电局、教育局、旅游局、电业局、烟草专卖局、水文分局、煤管局、无线电管理局,**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万安溪水力发电有限公司、**电信分公司、**移动通讯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等有关部门组成。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气象局。各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当按照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各自职责配合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二)应急支持保障部门职责

建立相应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流程和制度;贯彻落实指挥部的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以及职责范围内灾情收集上报。

1、防汛抗旱部门:根据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做好防汛抗旱协调、指导、调度工作,并及时提供辖区内的水情、雨情和旱情等监测信息。

2、水利局、水文分局、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江河流域、水文、干旱、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等信息,对易于发生气象衍生灾害的地区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

3、农办、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农办负责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龙头企业灾害影响信息;农业局负责提供农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组织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林业局负责提供林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和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动态信息,组织林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防御工作;畜牧水产局负责组织畜牧水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畜牧水产灾害影响信息。

4、广电局、新闻媒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播发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等信息,做好有关广播电视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其他新闻媒体做好相应的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

5、烟草专卖局:负责提供烟草灾害影响信息,组织烟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6、棉花滩水电公司、万安水电公司:根据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时提供实时监测的水情、雨情信息。

7、其他成员单位,收到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后,要迅速反应,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传递到所属单位、企业及重点区域的相关责任人,组织做好可能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防灾抗灾应急排险工作。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与报告

1、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来源

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各级气象台站应当做好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警报,及时提供预测预报、警报、实况和气象灾害信息,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最新信息。突发气象灾害发生后,知情单位或个人应及时通过多种途径,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有关气象灾害信息。

2、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审核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收集到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信息进行分析审核,符合气象灾害预警标准的,报送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并建议启动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级别的确定

气象灾害日常预警级别及按中国气象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执行。

**市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级别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一级)、重大灾害(二级)、较大灾害(三级)和一般灾害(四级),共四级。预案级别及启动标准详见附表。

(三)预报预警

市、县(市)气象部门要加强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情况监测、趋势分析,及时作出准确判断,适时预报预警。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上报上级气象部门、同级人民政府及应急指挥部,提出适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四)预警支撑系统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支撑系统建设,保证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顺利进行。市、县(市)气象主管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平台,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四、应急预案启动与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启动按照气象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程度和区域范围分两级。启动标准按《**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级别及启动标准表》(见附表)执行。

1、县(市、区)级启动。气象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在某县(市、区),当灾害程度达到或可能达到预警标准时,启动该县(市、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2、市级启动。当灾害程度达到或可能达到一般(四级)预警标准以上时,启动市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响应

1、市级响应:指挥长主持召开气象灾害应急会议,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做出相应的工作部署。

2、县(市、区)级应急响应:依照应急预案,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响应程序并组织实施。

3、重大气象灾害在本行政区域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当地人民政府根据需要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向邻近行政区域人民政府请求灾害应急救助。

4、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的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领导领班值班制度,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加强天气会商和情报收集,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三)气象灾害信息处理

1、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气象主管机构处理;其它相关部门在收到气象灾害信息时,应及时报告同级气象主管机构。

2、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3、当地政府应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可能影响的本行政区域周边地区通报。

五、应急结束

(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终止。由应急办公室提出建议,报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二)调查评估。应急指挥部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组织调查、统计、分析气象灾害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后避免或减少的损失情况,总结气象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

六、保障措施

(一)通信保障

建立多渠道、快速、安全、稳定、可靠的气象灾害应急信息通信网,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

(二)信息保障

气象主管机构应在现有的业务平台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气象灾害应急资源数据库;明确和规范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办法,传播渠道、方式等。

(三)装备保障

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和减灾等方面的资料、器材、装备等的储备与使用管理。各级人工影响天气组织应当加强装备、弹药的日常管理与储备工作,确保一旦接到指令,能够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四)技术保障

建立气象灾害应急专家咨询机制,依托相应的科研、业务机构,建立相关的气象灾害应急技术支撑系统。积极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的技术研究,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技术储备。

七、宣传、培训及演练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强对公众的防灾减灾应急常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掌握正确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技能,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强对相关责任人员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技能和组织能力培训,适时组织应急演练。

八、附则

(一)气象灾害预警。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监测或判定出某一区域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某种气象灾害,为避免其影响,气象主管机构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发出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对应防御措施的过程。

(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由有权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图案。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和含义三部分构成。

(三)根据工作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应急指挥部对本预案进行相应的修订,并报市政府批准。

(四)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有突出表现、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有关单位相关责任人和领导责任。

第9篇:农业气象报告范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全文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及管理的毗邻海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的实施。

第四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依照职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因气象因素引起的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和减灾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做好气象灾害与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普查,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组织实施。

台风、区域性大暴雨和区域性严重干旱等专项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自治区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气象灾害现状及演变趋势;

(二)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三)气象灾害易发区域、易发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

(四)气象灾害防御项目、防御措施、防御实施方案;

(五)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依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气象灾害防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以及影响时段、范围、对象;

(二)各类气象灾害的防御要求、措施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

(三)气象灾害防御责任的落实。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

(二)组织指挥体系以及职责;

(三)监测、报告、预警;

(四)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

(五)后期处置;

(六)应急保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乡镇以及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域,建立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网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城镇显著位置设立气象灾害预警播发设施,在气象灾害易发的偏远地区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报警点。

第九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农业安全气象预警系统,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监测预报服务,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开发利用农业与生态气候资源。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级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成员单位,建立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机制。

第十一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各设区的市、县及有关部门建立应用系统。气象、民政、水利、水文、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信息产业、交通、林业、农业、渔监、海事、民航、铁路等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实行信息共享。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气象灾害后,有权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气象主管机构以及有关部门报告。

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接到气象灾害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有关部门,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建议。

第十三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负责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对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及时作出分析判断,按照规定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级别,其名称、图标、含义、防御指南,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有关媒体、网络和通信运行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播发或者刊登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通过气象灾害预警设施发布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获知气象灾害警报和预警信号后,应当及时向本辖区公众传播。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发布相应级别的气象灾害应急预警。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的级别和具体标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灾害预测信息,适时启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气象灾害即将发生或者发生得到确认后,应当根据气象灾害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气象灾害应急预警和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启动或者终止,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按照规定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需要,可以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

(一)划定气象灾害危险区域;

(二)组织人员、船只、车辆和财产撤离危险区域;

(三)组织有关部门抢修被损坏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四)实行交通管制;

(五)决定停产、停工、停业、停运、停课;

(六)对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实行统一分配发放;

(七)法律法规以及预警应急预案规定的其他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九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气候变化监测、分析、预估、评价和信息发布工作,为本级人民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要求,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的实施单位或者建设单位,以及项目审批主管部门,应当提供相关资料,积极配合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项目可行性论证总体报告中应当附具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监测、催化、指挥、作业、评估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流域、大型水库、生态保护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区域、水源区域、干旱灾害高发区域、冰雹灾害高发区域建立专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

发生干旱、冰雹、森林火灾和人畜饮水严重短缺的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适时安排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第二十一条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场所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国家防雷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安装防雷装置。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指导农村地区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引导农民建造符合防雷要求的建筑设施。

第二十二条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

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包括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等)、通信等专业建设工程防雷管理,分别由各相应专业部门负责。

防雷装置的检测报告,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出具。

国家、自治区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防雷工作有特别规定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并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核准决定。10日内不能作出核准决定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单位。

防雷装置验收合格的,负责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出具合格证书;验收不合格的,负责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作出不予核准决定,并书面告知理由。

第二十四条 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的业主或者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防雷规定做好防雷装置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测工作。安全检测不合格的防雷装置应当及时整改。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雷电灾害防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处理:

(一)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必须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

(二)防雷装置未经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

(三)未依法取得相应资质,从事防雷检测的;

(四)防雷装置的业主或者管理单位未按照国家防雷规定对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检测或者安全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第二十六条 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气象主管机构、其他部门以及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谎报、瞒报有关气象灾害重大情况的;

(二)迟报、错报、漏报有关气象灾害重大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违法行为不查处或者查处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未按规定收集、调查、上报气象灾情,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拒不执行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预警应急预案和指令的。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

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台风 在家里

1.断电。

⒉尽量避免使用电话。3.未收到台风离开的报告前,即使出现短暂的平息仍须保持警惕。

⒋如果无法撤离至安全场所,可就近选择在空间较小的室内(如壁橱、厕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坚固物体下。

⒌在高层建筑的人员应撤至底层。

在街上

⒈切勿随意外出。

在海岸附近或海上

⒈不要在河、湖、海堤或桥上行走。

⒉海上船舶必须与海岸电台取得联系,确定船只与台风中心的相对位置,立即开船远离台风。

⒊船上自测台风中心大致位置与距离:背风而立,台风中心位于船的左边;船上测得气压低于正常值500帕,则台风中心距船一般不超过300千米;若测得风力已达8级,则台风中心距船一般150千米左右。

龙卷风 在家里

1.切断电源。

⒉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尽量避免使用电话。

⒊用床垫或毯子罩在身上以免被砸伤。

⒋最安全的躲藏地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在街上

⒈就近进入混凝土建筑底层。

⒉远离大树、电线杆或简易房屋等。

在旷野

⒊朝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快跑。

⒋来不及逃离的,要迅速找到低洼地趴下,姿势:脸朝下,闭嘴、闭眼,用双手、双臂保护住头部。

雷电 1.在路上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树下躲雨。

⒉远离开阔地带的金属物品(拖拉机、农具、摩托车、自行车、高尔夫球车及高尔夫球棒等)。

⒊不要去山顶、开阔地、海滩或船只上。

⒋不要待在开阔地单独的屋棚或其他小建筑内。

⒌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安装家用电器过电压保护器(又名避雷器)。

冰雹

⒈关好门窗。

⒉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⒊户外作业人员暂停作业,到安全地方暂避。

⒋暂停户外活动,勿随意出行

沙尘暴 1.特别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⒉出门戴口罩、纱巾等。

⒊关好门窗,屋外搭建物要紧固。

⒋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⒌身处危险地带或危房里的居民应转移到安全地方。

⒍幼儿园、学校、单位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须停课、停业。

⒎受影响的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要注意交通安全,必要时暂时封闭或停航。

⒏不要购买露天食品。

⒐尽量减少外出,暂停户外活动,尽可能停留在安全的地方。

⒑骑车、开车要减速慢行,远离树木和广告牌。

高温

⒈尽量留在室内,并避免阳光直射;必须外出时要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

⒉暂停户外或室内大型集会。

⒊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空调无法使用时,选择其他降温方法,比如向地面洒些水等。

⒋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⒌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暂停大量消耗体力的工作。

⒍宜吃咸食,多饮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等;不要过度饮用冷饮或含酒精饮料。

雪灾 1.汽车减速慢行,路人当心滑倒;必要时封闭道路交通。

⒉老、幼、病、弱人群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

⒊关好门窗,紧固室外搭建物。

⒋船舶进港避风。

⒌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停止作业。

寒潮

在室内

⒈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紧急状况警报。

⒉多穿几层轻、宽、舒适并暖和的衣服;尽量留在室内。

⒊注意饮食规律,多喝水,少喝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⒋避免过度劳累。

⒌警惕冻伤信号:手指、脚趾、耳垂及鼻头失去知觉或出现泛苍白色。如出现类似症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或就医。

⒍可使用暖水袋或热宝取暖,但小心被灼伤。

⒎尽量不开车外出。

驾车外出

⒏走干道。

⒐不夜间开车,不单独驾驶,不疲劳驾驶。

大雾

⒈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⒉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口罩。

⒊骑自行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