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

第1篇: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巩固主业 稳住阵脚

根据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的统计,2012年全国报纸总印量为1630亿印张,较2011年的1678亿印张降低2.86%。显然,报业印企的老总们都感受到了去年以来纸媒广告量减少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报纸印量的下降。“报纸的发行量下滑、印数下降、版面和彩版减少,这是报业印企印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些过去印刷一二十万份的报纸,今年只有几万份的印量。”新华社印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国清表示。

由于市场和生产结构调整,新华社印务公司2012年报纸印量同比下降12%,2013年上半年又下降了3.7%。形势严峻的不只一家。统计显示,2012年有46%的报业印企出现了印刷量负增长,在年印刷量10亿印张以上的印企中,有70%的企业印量下滑,远远超出2011年的19%。

面对不利的形势,报业印企首要的任务是巩固主业,稳住阵脚。在市场下行的压力之下,如何巩固报刊主业的印量,增加新印量,各印企费尽了心思。一个办法是内部挖潜,做大本报内部的各种印刷业务,将原来本报在社会上的订单揽过来;另外则是多承接社会上的订单,加大外报印刷量。京报集团印务中心就是靠着这两个办法,2012年印量增长了10%。新华社印务公司的思路也是如此。新华社所有报刊年发行总量900多万份,出版几百册图书,尽管大多在外阜设点印刷,但内部可挖的潜力还很大。为了加大揽活的力度,新华社印务公司提出树立为新华社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提供印务集成服务的思想,由“坐商”改“行商”,组织营销人员深入新华社各部门开展营销服务,并筹划开办面向社内外的营销门店。现在新华社印务公司的本社印刷业务已经提升10%以上,达到公司总业务量的30%,吴国清希望将这一比重提高到50%,企业抵御市场的压力就小多了。

依托于大型报业集团旗下报纸种类多的印企,在内音陇潜上会有更多空间,而规模、实力较强的大厂在承接社会订单上也有自己的优势。吴国清认为,如果报业市场继续萎靡,部分小厂关停,报社收缩印点,必然会导致印报产业集约化发展,那么,一些报纸印刷订单还会向新华社印务公司这样实力较强、地理位置好的大厂集中。所以,把内功练好,大厂的市场基础是不易动摇的。

多元发展 拓宽业务范围

报业印企大多都以报刊印刷为主业,纸媒一衰退,印企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就暴露出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全国许多报纸印刷厂几年前就开始尝试向商业印刷甚至包装印刷转型。

商业印刷

商业印刷是大多数传统印企业务扩张的首选目标,尤其是大中型印企,大多借厂房改扩建之机,引进商业印刷设备。2013年,京报集团印务中心借搬迁新厂房之机,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M8000商业轮转印刷机,准备今年投产。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宣布在郑州市邙山区新征240亩地,计划投资几亿元发展商业和包装印刷。曾因投入产出比低而放弃商业印刷的人民日报印刷厂目前也在重新论证,准备在明后年搬迁新址时上马商业印刷项目。

有些较早介入该领域的印企已经看到了成效。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龙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原为集团印务中心)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商业印刷领域,2000年之后大规模投资亿多元进行设备更新,现已承印各种杂志、省内大部分出版社图书及所有大型卖场的DM直投广告,其商业印刷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60%,大大高于主业报纸印刷的收入。在近十年内两次报业印量下滑的危机中,龙江传媒的收入都没有受到影响。另外,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的商业印刷业务也做得有声有色。

商业印刷对于企业的设备、地理位置和相关配套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对于那些客观上受地理位置限制,没有机会扩大企业占地面积和增加设备的报业印企来说,只能尽力而为,比如北京地区的工人日报社印刷厂、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等。

包装印刷

实际上,中国整个印刷市场仍在快速发展,其中只有书报刊印刷市场在萎缩,其余皆在增长,尤其是包装印刷市场,增速甚至达两位数。为了抓住商机,有实力的印企开始进军包装印刷领域。

2011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盛元印务有限公司正式上马包装印刷项目,主打折叠纸盒产品。一年来,盛元服务于欧莱雅、可口可乐、元祖等国际知名企业,营收四千多万元。总经理张韶衡表示,虽然营收额不算多,但为盛元打开了另一扇门,而且包装印刷的利润让人感到欣喜。目前,盛元的报业印刷占总业务量的6096左右,盛元计划在两三年内将这一比重降低到40%,并用5-8年的时间将包装印刷的份额提升至50%。

着眼于包装印刷的还有山西太报传媒印务园区。山西省包装行业起步晚,但市场需求强烈。看准了这个商机,山西太报印务园区2011年成立了国际创意设计中心,把山西名特产品的创意包装设计与印刷作为主攻方向,已经与汾酒集团、紫林醋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对报业印企来说,包装印刷完全是新的领域,既要有相应的设备投入、人员配备还要有相应的市场和销售渠道,很多报业印企目前的探索结果仍不理想。

数字印刷

尽管目前数字印刷在整个市场中份额还很少,但是它代表了未来印刷业的发展趋势,一些报业印企开始在此布局。2009年底,盛元印务旗下的“盛元数码图文工场”正式开业,主要承接宣传册、明信片、相册、高保密账单、喷码报卡等印制服务,运营仅半年便开始盈利。张韶衡认为,虽然从账面上看,目前数码印刷直接产生的盈利有限,但它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图文工场的合作客户包括影像冲印零售门店以及影楼、写真馆等专业影像零售渠道,同时也自建渠道,与幼儿园、学校合作,印制个性化的毕业纪念册、画册等。除杭州外,盛元还在其他地区开了3家数码印刷体验店。

数字印刷设备投入大,风险高,深圳报业印务公司十分谨慎,提出“先有订单后生产”。公司在瞅准旗下地铁广告传媒公司掌握了大量广告喷绘业务之后,才筹建了数码喷绘公司,成功进入数码喷绘市场,实现了几千万的营业额。

对外租赁

为填补报纸印量下滑带来的损失,部分具备条件的报业印企利用自身的房产开展起对外租赁业务。在京报集团印务中心即将搬迁的新址中,厂房只占100亩,另外100亩准备出租。位于北京市区黄金地段的新华社印务公司去年进行了厂房搬迁和环境整治工作,将毗邻街面的部分房屋出租,预计今年的租金收益将达一千万元。昊国清表示,“出租房屋虽是权宜之计,但房租收益能缓解企业的吃饭问题,还能为企业的转型升级赢得宝贵的时间。”

纵向延伸产业链 重塑商业模式

当前报纸印刷越来越微利,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一些报业印企开始在向印刷产业链的上下游纵向延伸,从单纯的印刷向印刷服务转型,重塑商业模式。

原辅料销售与物流配送

由于长年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传统印企在耗材、设备采购上等,往往拥有很大的议价权,市场的需求一旦成形,做销售与物流配送则顺理成章。新华社印务公司今年成立了物流公司,进行印刷耗材与设备的与配送业务。目前已经与十几家企业签订了几十种产品的代销合同,还与20多家印刷厂建立了销售关系。物流业务依托新华社遍布全国各地的100多个代印点已经在北京、福建、浙江、江苏、内蒙古、宁夏等地开展起来。记者采访时,公司正承接了并非代印点的《银川晚报》600吨纸张的业务,下一步打算面向全国印企批发纸张、油墨、版材等耗材。

一些印企较早就涉足该领域。比如《北京青年报》的物流公司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盛元印务2006年成立盛景科技公司,从事印刷辅助设备、印刷机零备件的销售业务,近年来逐步向设备销售服务、对外劳务输出等新领域拓进。

印刷设计与创意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很多印企不再局限于印刷产品生产者的角色,而是向研发者、设计者的身份转型,在产业链前端做文章。比如盛元印务引进了一家广告公司的整个设计团队,根据业务需求对其进行培养改造。在创意设计的力量不断增强后,盛元还单独成立了广告设计公司。山西太报传媒印务园区的国际创意设计中心集中了40位高素质设计人员,主攻包装印刷的设计工作。深圳报业近年开始承揽中小学生毕业纪念册的设计和印刷业务,其中的核心不是印刷,而是设计。

业务与外协加工

第2篇: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一、策划在为校庆设计的会标获得一等奖后就产生了这个想法,之前由于高考等原因这个计划一直出于酝酿阶段,直到今年暑假,利用假期时间,我们通过网络初步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参与人员遍布xx八中各个届别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我们在现实中对相关活动工作进行了明确分配、

二、设计方案定型我初步设计了好几种方案,经过我们团队的讨论并且征询了不同人的意见,我们最终确定了2款设计方案,并XX年7月7日在xx八中校园上公布了两份设计方案,接受学校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和投票。根据大家的意见选择我们的文化衫设计图稿、与此同时,我积极与校方协调活动相关事宜、争取校方的支持,在充分协调后,xx八中校方同意我们以个人的名义在遵照商品销售的相关原则的情况下销售校庆文化衫、学校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思想汇报专题经过半个月的网上调查投票,两套设计方案中的第二套方案得到大家的支持,之后我们便决定在第二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与此同时,在八中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帮助下,我们又不断地听取同学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的意见,并于最终于7月底将方案定型、

三、文化衫印制方案定型后我们在参考对比了许多t—shirt批发商后选定了其中的一家、在之后的图案印制中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通过同学的介绍联系了一家广告中介公司,但由于价格太高无法承受后来我们只能自己去寻找印刷厂,可是由于件数太少,需要制作的版面过多诸多印刷厂都并不合适、之后我们又从成本考虑对文化衫的设计做了一定修改,基本原则没有变、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找到了一家印刷公司答应为我们印制、之后的印制工作就交给这家印刷公司负责、

四、文化衫销售

i、学生会销售:我们联系学生会相关人员支持组织我们这次销售活动、由学生会相关人员组织,联系各班班级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购买数量以及尺寸的统计和销售活动的宣传,再由学生会从我们这边取货下发、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这届学生会的极大支持、

ii、校内直销我们校内进行文化衫的直接销售,具体时间是在XX年年x月14、15日最后一个课间和放学时。校内直销的时候我们同时进行抽奖活动,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当时的销售由于受到学校临时停课的影响没有一次性销售完。两天的销售结束后共售出42件、经过大家的商议之后,我们决定利用这些所得在补足成本之后将剩余的钱作为路费前往肥东撮镇二中开展爱心捐助教辅资料的活动、(第二次销售活动在9、4开展,截至目前在第二次销售活动中已出售掉约x0件,目前我们正在筹划第三次销售活动)

第3篇: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样书,除了存档、审检之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市场宣传推广。把样书称作市场的敲门砖一点也不为过,就连作者的样书,也是一条市场宣传的渠道。但是这块敲门砖的使用,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许多出版社即使深知图书最终烂在库房还不如早点发出去用于宣传,但是真要海量送样,难下决心。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道难题。

不妨算笔小账。当前税务管理规定,发出样书视同全折销售,要按照全折销售的码洋计缴增值税。假定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图书,共计6册,单册定价25元左右。为了将这套图书进行广泛宣传,营销部门希望能有300套样书用于宣传。这300套书成本几何?

按照2元一印张定价,单册定价25元,印刷10000套。这300套样书的成本如下:

印工+纸张成本:按照0.35元/印张计,300×6×25×0.35/2=7875(元)

税金:300×6×25×0.13=5850(元)

暂且不计分摊的其他费用,上述两项合计13725元。

显然,该次宣传样书成本中税金占了近一半。这只是一次宣传样书的税金成本,而且这种样书需求对出版社来说还很频繁。此外,还有“作者样书”“送缴样书”“评审样书”“编辑样书”等等。一种图书这类样书的数量基本在50册左右,一个出版单位如果按照一年新版再版800种图书计,这类固定样书光税金就在10万以上(平均定价20元)。各类宣传样书的税金累积起来,这还真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出版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出版利润率已经很低,一些小型出版已然无力搬起这块沉重的砖头。

送样书是客户了解产品的重要途径,市场推广对样书确有需要,而样书成本却又是如此之高。为了降低样书的成本,在纸张和印刷成本无法有效降低的情况下,能降低的只有样书的税金了。于是一些出版社想方设法,冒险违规:一是“放量多印”。按照规定印刷厂只能按照出版单位开出的委印单上标注的数量进行印刷。在开具委印单时,出版社多付给印刷厂一些纸张费或者印装费,印刷厂在委印单之外多印出事先商量好的数量的样书。样书不入仓库,由印刷厂直接送给出版社管理部门,这样样书不入出版社销售系统不形成销售,所以没有税金,成本只是纸张费和印刷费。二是“虚假报损”。图书按照常规印刷入库,入库后即对部分图书进行报损,报损的图书并不真的给了纸浆厂,而是留下来作为样书使用。由于图书报损后的价值很低,所以税金有限,这种办法对出版社来说样书税金很低。三是“调整折扣”。指定经销商进行协助,如经销商A原来计划订购1000套某图书,出库时出1300套,这1300套图书通过调整折扣,使得其实洋与经销商A原来计划订的1000套实洋一致,在实际出库时只给经销商A 1000套,另外的300套留下来自己用作样书。该办法对出版社来说,其样书实质上没有税金。

第一种做法不会增加仓储等其他管理劳动,能够一笔清,很受出版社青睐,但是这种做法违反了印刷管理规定,本质上属于出版社与印刷厂联手盗印。第二种做法税金成本较低,但是容易给仓储带来管理上的不便,而且出版社是国有单位,这种做法容易形成国有资产流失。第三种做法需要经销商的“密切配合”,事先讲好该操作的目的,且A最好为个体经销商,不会遇到盘库对账麻烦,这种办法比较适合于向经销商提供样书,不太适合于出版社自己,因此并不能解决自身样书需求问题。

应该指出,这些做法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图书作为特殊商品,国家对其采取委托印刷,这是生产监管的需要,合情合理。对出版社来说,问题在于样书的税金,样书没有销售,就不存在增值,也没有营业行为,从理论上不应该计税。但是目前税务部门很难确定样书多少合理,又无法监管是否为真正的样书,担心正常销售的图书以样书出库销售偷逃税款,因此以样书的定价为准计税。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样书如何确认。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对样书分类确认。分类确认即将样书分为一般评送样书及市场宣传样书,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一般评送样书,包括法定送缴国家相关机构的样书、上级主管机关样书、社内留存样书、编辑样书、作者样书、各类评审样书等。这类样书可由管理部门统一规定一个具体数目(如60册),开委印手续时在正常印数之外单列出该数目。该样书纳入出版社系统进行规范管理,但是不进入销售环节。

市场宣传样书,即用于市场宣传与推广而赠送给读者或者客户的图书。市场宣传样书不得销售,并需在封面上设置“样书”标志。样书出库时,出库单上客户须设定为出版社自身,并备注“样书”,销售折扣为0。市场宣传样书由出版社根据市场需要确定数额。

按照这样的思路,可以将样书需求违规打球的行为规范化。一般送评样书只需在出版管理规定中确定,市场宣传样书由出库单确认。税务部门在计征税金时,对样书实行免税。样书免税并不会产生偷逃税款,因为出版社如果将正常销售的图书以样书出库,就无法收回货款,出版社不会做这样的赔本买卖。而正常增值销售的图书,都有据可查,可以按照常规征税;样书没有进入销售环节,理应不收税金。日本等国家将送缴样书采取补偿金的做法也可以借鉴。样书补偿金即对法定送缴给国家相关机构的样书,由国家财政买单补贴出版单位样书定价的50%,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出版社的负担。

样书赠送的目的是扩大宣传,促进销售,因此样书准备好后还要考虑样书赠送的效果如何取得。这里要重点考虑的是受赠对象的选择和赠送过程经济。有市场影响力的媒体、书评人是宣传样书首选赠送对象。有些样书、宣传,在出版行业内的媒体做工作,其实离市场是有一定距离的。告诉业内人你在做什么,和告诉客户你有什么好产品并不是一回事。有些样书,需要直送读者代表。要保证赠送的对象是有效读者,且该读者能够广泛影响他人。以现在较热的自主招生为例,如果要通过样书赠送的方式进行关于自主招生类的教辅图书宣传,那么就应该选择在各地区的重点高中的高三年级班主任及高三学生作为赠送对象,并以强化班实验班为主,因为能够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基本集中在重点高中,参加时间段是高三而非高一高二。另外,这些班级及受赠学生要具有影响力,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赠送过程经济,主要是指样书抵达读者的过程在不降低效果的情况下力求降低成本。赠送过程与样书的载体形式、读者分布与需求特点、物流效率等密切相关。仍以自主招生为例,参加考试的学生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重点中学,每校有资格报考的学生人数不多,通过普通物流渠道派送耗时又不便捷,这时可以考虑集中快递(量大快速费较低),由读者支付快递费。在复制可控的情况下,如果读者能够接受,赠送电子样书是一个极为经济的方法。

第4篇: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我刚刚毕业的母校合肥市第八中学将于XX年年10月2日迎来五十周年校庆.为配合校庆各项庆典活动,同时也使自己活动一份社会实践经验的想法,我策划组织了这次校庆文化衫的销售活动.

一.策划在为校庆设计的会标获得一等奖后就产生了这个想法,之前由于高考等原因这个计划一直出于酝酿阶段,直到今年暑假,利用假期时间,我们通过网络初步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参与人员遍布合肥八中各个届别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我们在现实中对相关活动工作进行了明确分配.

二.设计方案定型我初步设计了好几种方案,经过我们团队的讨论并且征询了不同人的意见,我们最终确定了2款设计方案,并XX年7月7日在合肥八中校园论坛上公布了两份设计方案,接受学校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和投票。根据大家的意见选择我们的文化衫设计图稿.与此同时,我积极与校方协调活动相关事宜.争取校方的支持,在充分协调后,合肥八中校方同意我们以个人的名义在遵照商品销售的相关原则的情况下销售校庆文化衫.学校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经过半个月的网上调查投票,两套设计方案中的第二套方案得到大家的支持,之后我们便决定在第二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与此同时,在八中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帮助下,我们又不断地听取同学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的意见,并于最终于7月底将方案定型.

第一款第二款

三.文化衫印制方案定型后我们在参考对比了许多t-shirt批发商后选定了其中的一家.在之后的图案印制中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通过同学的介绍联系了一家广告中介公司,但由于价格太高无法承受后来我们只能自己去寻找印刷厂,可是由于件数太少,需要制作的版面过多诸多印刷厂都并不合适.之后我们又从成本考虑对文化衫的设计做了一定修改,基本原则没有变.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找到了一家印刷公司答应为我们印制.之后的印制工作就交给这家印刷公司负责.

四.文化衫销售

i.学生会销售:我们联系学生会相关人员支持组织我们这次销售活动.由学生会相关人员组织,联系各班班级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购买数量以及尺寸的统计和销售活动的宣传,再由学生会从我们这边取货下发.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这届学生会的极大支持.

ii.校内直销我们校内进行文化衫的直接销售,具体时间是在XX年年8月14、15日最后一个课间和放学时。校内直销的时候我们同时进行抽奖活动,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iii.网上定购销售为了提供更多的购货渠道,我们同时提供了网上定购的方式。我们在合肥八中校园论坛了网上订购专帖,只要有人需要,我们会及时送货上门。我们的价格是:1.单件购买:33元/件2.一次性购买5件以上:30元/件3.班级团购30件以上:28元/件

当时的销售由于受到学校临时停课的影响没有一次性销售完。两天的销售结束后共售出42件.经过大家的商议之后,我们决定利用这些所得在补足成本之后将剩余的钱作为路费前往肥东撮镇二中开展爱心捐助教辅资料的活动.(第二次销售活动在9.4开展,截至目前在第二次销售活动中已出售掉约100件,目前我们正在筹划第三次销售活动)

第5篇: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企业自查报告范文(一)

从最初组织生产开始,厂里一直严格遵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步步为营,坚实走好发展的每一步。在厂子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济南长清质检分局大量的无私帮助,厂子一直有着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道路。本厂的产品质量一直很有保障,没有出现过什么质量事故。

厂里所用的主要原料有味精、食盐、淀粉、白糖、糊精等,这些原料必须都是经过正规的渠道,从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购进,并附有出厂检验报告,质量要求很严格,必须符合国家对该食品的卫生要求,比如味精要符合gb /8967的要求,白糖要符合gb 317的要求,等等。

厂里所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是呈味核苷酸二钠、鸡肉香精、柠檬黄等,这些添加剂的购进和使用都是严格按照gb 2760的要求做的。

春节过后,按照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长清分局,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我厂成立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由法人葛金河任组长,组员由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检验人员、生产加工人员担任,按照各自分工,对照《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从企业资质变化情况,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情况、食品出厂检验情况、不合格产品管理情况、食品标注标识情况、食品销售台账记录情况等10个方面,逐条进行自查。根据企业自查情况,企业自身感觉各方面做得尚可,基本符合质检部门的要求。对于稍有差次的,及时做了整改。现阶段,企业基本能做到系统管理,按标准要求组织进货、生产和销售。现将企业目前能达到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资质变化情况:企业名称为济南市长清区众惠食品厂,厂址是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开发区,检验方式为自行检验,固态调味料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为qs37010307092,新证正在办理中。本厂证照齐全,经营范围是味精、鸡精调味料和固态调味料。

二、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本厂主要采购的原料为鸡肉精膏、麦芽糊精、柠檬黄、呈味核苷酸二钠、食盐、谷氨酸钠、淀粉、白砂糖、包装袋、纸箱等。所有物品均从具有合法资格的企业够仅仅,购进时索取了企业相关资质证明。我厂生产的味精没有食品添加剂。鸡精调味料和固态调味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严格遵照了gb2760的要求,并做了详细的相应记录。食品添加剂还备有单独的进货台账。

三、生产过程控制情况:我厂每天安排专人对厂区卫生进行打扫,保持厂区内环境整洁干净。定期对生产场所、设备、库房、进行打扫、消毒。保持在加工过程中与产品接触的一切设施、设备、环境的卫生,杜绝一切污染的可能。定期养护设备设施,每批产品生产前和生产结束后,均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工作服帽的整洁情况,班班检查。工作人员洗刷、更换专用工作服后,经人员专用通道进入生产车间。验收合格的原料从原料专用通道进入生产设备。从原料到成品及成品库均保持独立空间,没有交叉污染。

四、食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我厂配备了架盘天平、分析天平、电热干燥箱、水浴锅、旋光仪、分光光度计、ph计、超净工作台、台式培养箱、显微镜、蒸汽压力灭菌器等检验设备,具有检验辅助设备和化学试剂,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均符合相关规定。检验人员经过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培训,具有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放的检验资格证书。按照国家标准,对生产出的每个单元的每批产品进行检验,将检验的原始记录和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留存备查,对出厂的每批产品留样,并进行登记。

五、不合格品的管理情况和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情况:我厂生产需要的各种原料均从合法、正规渠道购进,并索取相关的证件。严格按照产品生产工艺及《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组织生产,未遇到购买不合格原料和出现生产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六、食品标识标注情况:我厂生产的各个单元产品的包装上按照相关规定印有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产品标准代号,以及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生产许可证编号和qs标识以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和产品的贮藏方式和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七、食品销售台账记录情况:我厂建立了食品的销售台账,记录了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销售日期、检验合格证号、生产批号以及购货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购货者的名字,地址、销货场所等。

八、产品标准执行情况:企业积极并严格执行各个产品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味精执行的是gb/t 8967 -XX、鸡精调味料执行的是sb/t 10

371-XX、复合调味料执行的是本企业标准q/01zh0001s-2012、鸡味调味料执行的是本企业标准q/01zh0002s-2012。所有标准的状态都是现行有效。

九、企业人员培训、体检情况:我厂所有和生产相关的人员均参加了体检,取得食品从业许可证书(健康证),并定期参加企业组织的食品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技术知识培训。

十、企业售后服务和产品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我厂主要消费者都是回头客,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过消费者投诉。我厂已经设立消费者投诉登记本,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制度、应对机制,确保一旦出现消费者投诉情况,能及时做出反应,力保消费者权益。

经过此次自查,我厂基本符合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提高了质量安全意识,杜绝了质量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我厂建立了质量安全保证长效机制,为长期、持续地生产优质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企业自查报告范文(二)

本公司于****年**月**日注册成立,于****年**月**日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码为:(粤)新出印证字*****号,公司注册资本***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根据《印刷业治理条例》、《印刷品承印治理规定》,以及深圳市新闻出版局深新出[20xx]17号文件精神,和深圳市印刷行业协会20xx年3月11日的《深圳市印刷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指引》等有关规定,现将本公司20xx年度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根据国家档案法和印刷业治理规定,健立了印刷品接单、承印验证、登记、保管、交付、残次品销毁等规章制度,所有客户一律签订印刷委托合同,印件原稿、印样、菲林、委印证实文件,同一建档立卷保管,以备查验。印刷治理规定张贴于公司业务部分显眼墙上,牢固树立依法印刷观念。

二、健立了以法人代表为主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新进职员工进行三级安全培训,从消防、环保、印刷开机、后道装订、印刷品识别等方面的安全知识进行培训,公司制订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员工作业指导书。对不答应印刷的物品不接单、不设计、不印刷;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三、定期(每季度)组织有关部分负责人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由生产厂长作出工作总结;重大项目,向公司法人办公会议汇报。

四、20xx年度实现产业总产值****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进****万元,交纳税金及附加****万元。年末资产总计****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年末存货****万元。

五、本公司目前拥有胶印机**台、晒版机**台、切纸机**台、订书机**台、啤机**台,****,全部为非国家淘汰印刷设备,20xx年度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机械故障,所有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六、本公司20xx年度获得****奖项,受到****违规处罚。

企业自查报告范文(三)

一、企业概况

实收资本xxxx,公司下设工程部、财务部、销售部、办公室等职能科室。目实现销售收入xxxxxx元。

二、自查情况

根据贵局大检查安排意见,我们重点对本企业20xx年至20xx年5月底以前的纳税情况进行了自查,自查结果为:

1. 营业税检查情况:截止20xx年5月底,本企业少缴营业税:...元;城建税:...元;教育费附加:..元;土地增值税:...元;水利基金:2...元;少缴税的主要原因是:20xx年6月公司竞拍土地12.64亩,当时的成交价为每亩地500万元,原计划土地拿到后能尽快开工建设,加快资金回笼,但由于在拆迁过程中个别住户设置障碍,以至于拖到现在无法拆迁,加之大部分住户的安置补偿、过渡费等费用使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因此造成了税款的拖欠。

2. 代扣税检查情况

根据税务局要求,我们对建筑企业的税收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监督,并积极进行了代扣代缴,尽管如此目前还有一些问题:

①由于工程未决算,目前已付工程款xx元,工程款暂未代扣税金。

第6篇: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一家处于亏损境地的国有小企业在被兼并的第二年即创造利润1400万元,上缴税收400多万元,由社会的“包袱”一下子成为“香饽饽”。是兼并方的“恩赐”?是自身的“卧薪尝胆”?还是政府的“特殊照顾”?上海浦东新区印刷厂被兼并一年多来运作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一、兼并的背景

1、被兼并方浦东新区印刷厂与兼并方茉织华公司的简要情况

浦东新区印刷厂建于一九五二年六月,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前身为上海市川沙印刷厂,属地方国有企业。该企业主要从事一般发票、各类凭证及帐表簿册的印刷。由于其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业务量不断萎缩。1997年销售额仅262万元,利润6000元,负债达到87.66万元。银行短期借款50万元,流动资产为101.05万元,但存货一项就占56.64万元,而货币资金仅为30.48万元,应收款为11.81万元,企业财务状况相当困难。

茉织华公司是以平湖市新仓服装一厂为母体厂,近年来通过实行多元化经营,组建的拥有一系列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它是一个以生产出口服装为主、专业化分工明显的外向型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并实施管理,公司汇聚了一批具有丰富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办实业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1995年,该公司被中国纺织总会列为中国服装企业首强,并连续三年获中国服装业利税第一名。1997年,集团公司产值达22亿元,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2.2亿美元。公司内设有9个服装子公司、2个印刷公司及一系列为服装业服务的子公司和事务所。其中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印刷服装包装材料为主的子公司,近年来公司凭借自已一流的印刷设备和技术,承接了印刷技术难度大、防伪要求高的国家增值税发票、银行清分机转帐支票等特种商务票证的印刷业务。97年度产值为9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404万元。

2、兼并双方实施兼并的内在动因

浦东新区印刷厂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经营上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在:(1)企业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内部缺乏正常运行的保证机制,人员无流动、分配无差距、上岗无竞争。(2)职工文化程度低,年龄结构偏大,职工对企业依赖性大,退休工人较多,负担重,职工平均年龄41岁,女职工占49%,40岁以上的职工占48%,职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4%。(3)设备陈旧,无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印刷设备均属四、五十年代,国家无投入,企业亦无力购置先进设备,企业不具备参与竞争的物质条件,难以为继。(4)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力量薄弱,人才流动的放开,引起大量人才流失。业务人才的流失,导致企业销售下跌,技术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茉织华公司因业务的急剧扩张,迫切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其兼并的主要原因为:(1)兼并重组有利于改变公司产品单一模式。保留原普通印刷业务,同时引进先进设备,加入技术含量高、防伪要求高的特种票证及彩色不干胶商标、高档彩色包装纸等印刷业务,使其成为多品种、高科技的现代化印刷企业。(2)公司可充分利用上海经济中心的优势。公司属下有多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资金实力的经济实体;公司在浦东新区已有开发基础;公司可在资产资本经营、国际金融、贸易、印刷、国内服装市场的开发上作进一步拓展。(3)有利于公司取得时间效益。与内部投资相比,兼并节省了投产、以及培训新员工等所需的时间,使企业能迅速投产,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规模迅速扩张。(4)实施兼并同时也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浦东新区关于支持优势企业兼并划转小企业的若干扶持政策》中规定的在税收、人员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兼并双方的互具优势为实施兼并提供了可能

浦东新区印刷厂虽陷入困境,但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1)作为一家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浦东新区印刷厂拥有一批对印刷技术比较熟悉的职工,能承接一些印刷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印刷业务,是工厂的一笔宝贵财富。(2)厂区占地6.72亩,并拥有厂房、设备等一批固定资产,为厂区改造,设备更新提供了空间,为扩大生产奠定了基础,使兼并方能迅速投入生产。(3)具有印刷行业的五种资质,包括税务发票、行政事业单位收据、密件、商标以及书刊省级印刷许可证,这些资质也是印刷厂的一种特殊资源。(4)地处浦东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运输成本低,能在保证产品供应上海市场的同时,较好地辐射整个华东地区。 茉织华公司具有的优势:(1)公司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并实施管理,具有丰富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办实业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具有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及国际一流水准的装备和技术;设有9个服装子公司、2个印刷子公司及一系列为服装业服务的子公司和事务所;是以生产出口服装为主、专业化分工明显的外贸与内销并举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2)公司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及信息系统。出口日本的产业服装已占日本服装总需求量的20%以上,并不断有世界各地的着名服装商前来洽谈;在国内近百个中等以上城市开办100家连锁店,兼并后更可利用浦东开发的大好环境开发上海市场;公司拥有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信息系统。(3)具有资金和财务优势。公司其它投资项目有的已进入回报期,再加上茉织华公司股票的上市等融资渠道和措施,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

4、兼并双方障碍的消除为实现兼并奠定了基础。

在兼并谈判过程中,兼并双方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同时遇到了一些障碍:

浦东新区印刷厂的障碍消除。在兼并谈判时,印刷厂受到了特别是来自职工的诸多阻力。有的职工认为兼并是将企业卖给“外地人”,在感情上不能接收;有的职工担心兼并后由“外地人”管,自己的企业主人翁地位丧失,沦为“二等公民”,权益得不到保障;还有的职工则对兼并后企业将来的前景表示忧虑。对此,印刷厂领导从转变职工思想着手,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工作,做好耐心说服和劝说工作,向职工阐明兼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带领职工代表前往浙江茉织华公司实地察看,鼓舞士气,树立信心,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茉织华公司的障碍消除。茉织华公司认为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这样厂房设备陈旧、职工包袱重的国有老企业,兼并成本大,若按印刷厂帐面上的93.3万净资产进行兼并,公司的利益将得不到保证,并由此萌生了另往他就的想法。对此,新区国资管理部门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果断决策,同意茉织华集团以所属平湖新仓服装一厂的名义对浦东新区印刷厂实施零资产兼并。

1998年4月19日,浦东新区管委会下发54号文件,同意平湖新仓服装一厂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平湖新仓服装一厂在取得浦东新区印刷厂全部资产的同时,承担偿还全部债务的责任,并根据协议规定落实全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公积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一切待遇。

二、兼并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后,茉织华公司制定了浦东新区印刷厂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要通过建造新厂房,添置新设备, 增加印刷品种、提高产量等途径,使浦东新区印刷厂规模逐步扩大,效益逐年提高,五年后成为国内最大的印刷企业之一。

针对浦东新区印刷厂目前困境的根源主要是经营机制不灵,而突出的问题是产品销售不畅。为此,茉织华公司结合本公司整体发展情况和浦东新区印刷厂发展要求,对浦东新区印刷厂的重组以机制重组、产品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人员重组为主线,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机制重组

浦东新区印刷厂被兼并后,成为茉织华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生产经营将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开展。由于历史的原因,浦东新区印刷厂虽然已面向市场,但由于机制缺陷,严重缺乏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无法适应现代企业运行的要求。为此,茉织华公司对印刷厂的机制进行了重组。

首先, 加强市场意识,强化市场机制。增强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扭转目前产品销售不畅的局面。将浦东新区印刷厂市场机制的强化与公司总体经营结合起来,由实力强大的莱织华印刷有限公司帮助和扶持浦东新区印刷厂产品开拓市场,并有公司内部自用的印刷品的耗用量作保证。

其次,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也为职工的成才提供条件。根据职工的贡献大小,拉开分配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真正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提高各岗位的效率,形成了企业内部的有序竞争机制,。

第四,建立职工保障机制。浦东新区印刷厂在重组中及重组后,根据国家、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配合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职工保障机制,使职工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产品重组

根据市场需求和浦东新区印刷厂发展规划,茉织华公司对印刷厂的产品进行了重组:

第一、增加印刷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兼并后在保持原有产品的印刷业务的基础上,增加银行票据、有价证券、税务专用发票、邮电、商务办公用纸、彩色不干胶商标标签、服装吊牌、高档彩色包装品等品种,实行产品档次的多元化。

第二、利用无形资产,提高知名度。浦东新区印刷厂是浦东新区唯一的一家国有印刷老厂,而该厂获得的印刷业诸多许可证都是无形资产。茉织华公司利用自身的业务渠道、市场网络,进一步提高浦东新区印刷厂的知名度。

3、资产重组

公司根据负债情况及产品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对浦东新区印刷厂的资产进行重组。

第一、改造老厂。对老厂投入100万元资金,其中30万元添置电脑制板系统,以解决原铅字排版落后工艺、制版靠外协的问题,提高印刷产品档次,70万元对原老厂进行厂区、厂容进行改造,后又投资100万元,添置小型胶印机3-4台。改造后,设备得到更新,厂貌大为改观。

第二、开办新厂。在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先期租用了3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投资l500万元,从日本引进先进的商务印刷流水线二条,再投资1000万元,从日本引进先进的彩色包装印刷流水线二条。第二年,对新厂再投资2900万元,使其实现正常生产。转贴于 4、债务重组

浦东新区印刷厂近几年来虽未亏损,但是潜亏已存在,按照浦东新区印刷厂的发展规划,对原老厂的87万元债务,采取投入一点,产出一点,以原厂救原厂,二年内将所有债务还清。茉织华公司注入的大量资金主要用于易地扩建新厂区。

兼并后,对印刷厂的易地扩建、老厂改造,以及完善工艺、添置设备等需要投入的1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茉织华公司的整体效益及茉织华公司在上海发行股票中的资金作保证,故只需求部分资金的贷款,偿还贷款的能力较强。

5、人员重组

根据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在将原浦东新区印刷厂职工将全部安置的基础上,为满足现代化管理要求,印刷厂又向社会招聘了经营管理、工艺技术和市场营销等高素质人才,严格定岗定员,根据生产和发展的需要,重新核定和设置各部门及岗位,并实行按岗位定员。原浦东新区印刷厂108人,其中有14人通过培训去新厂,其余的职工重新定岗,进行了妥善安置。新厂还在新区招聘了50多位管理技术人员和工人,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兼并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1、通过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重新焕发了活力,效益得到了迅速提高。兼并后,1998年当年实现扭亏为赢,1999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与兼并前1997年的销售额262万元相比,增长16倍;实现利润1400万元,为历史上最高利润19万元的74倍,印刷厂老厂人均创利1万多元,新厂人均创利超过10万元。

2、通过兼并,茉织华公司迅速壮大了实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印刷业是茉织华公司多元化经营中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此次兼并,茉织华公司在印刷业上的实力得到了迅速壮大。公司充分借助浦东新区印刷厂的地理优势,拓展了上海地区的业务,并较好地辐射了整个华东地区。

3、通过兼并,职工的利益得到保障,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99年印刷厂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1040元,月平均收入1400元,为兼并前1997年的1.8倍。职工不仅摆脱了下岗的威胁,而且公积金、养老金、医疗费等各项福利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4、通过兼并,有力促进了新区的经济发展。1999年,浦东新区印刷厂预计上交税收400多万元,一跃成为浦东新区的税收大户之一。同时,印刷厂的迅速发展又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新区社会的稳定。

四、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推进国有资产优化重组的有效方式。

印刷业由于进入壁垒低、技术含量少、产生效益快,处于过度竞争状态。新区最多时曾有800多家印刷厂,现今也基本维持在600家左右。创建于五十年代的浦东新区印刷厂由于受传统体制长期束缚,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职工文化素质低,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状况日趋恶化,已面临亏损的边缘。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浙江茉织华集团以所属的国有企业新仓服装一厂对浦东新区印刷厂进行兼并收购,是国有资产在市场化运作下跨地区、跨部门的流动,促进了国有资产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局部利益来说,新区国资减少了;从国资总量来讲,国有资产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了。通过异地兼并,区属国有资产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向外省市优势企业集聚,资产流动盘活了滞存资产,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优化重组,形成了更为合理的产权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因此,政府对于不同情况的企业,通过制订不同的政策导向,尤其对于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应尽早通过“零置换”、“零兼并”、破产关闭,甚至“倒贴钱”等形式坚决退出,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重组。 思考之二:算整体帐,算长远帐,看综合效益是实施兼并的着眼点。

浦东新区印刷厂经过评估还有93.3万元的净资产,而采取的兼并方式是零兼并,因此从资产角度来说,这一成交价远远低于帐面资产价值。从眼前看,可以说是“资产流失”。但是,如果“想一想开”,一个企业已经潜亏,还有一大批工人等待安置,其市场价值可能还是“负的”。若还要按帐面资产的价值转让,当然不会有人接盘。这种“嫁者”有情,“娶者”有意,但却因“娘家人”要价太高,而令“婚事”告吹的实例,绝不在少数。因此,在企业还有优势,还有人接收的情况下政府果断把企业转让出去,不啻为明智之举。从长远看,浦东新区印刷厂于1998年4月实施兼并后,老厂当年即扭亏为盈,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金桥新厂更是成为新区税收大户。1999年浦东新区印刷厂上缴税收400多万元。从这个意义上,93.3万国有资产不仅没有流失,而且得到了升值。从整体看,企业被兼并,政府卸下了包袱,企业从吃财政补贴,转变为向国家交纳税金,从纯消耗,变为积极创造财富,职工由下岗变为上岗,并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繁荣了地方经济,这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政府,这帐都是划得来的。。 思考之三:知彼知己,优势互补是兼并成功的前提。

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益,产生1+1>2的效果,是企业兼并的目标。因此,兼并双方必须清楚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什么,能从对方得到什么,在反复衡量比较下,最终确定自己的合作对象。被兼并方浦东新区印刷厂是浦东唯一一家国有印刷老厂,在印刷业许可证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缺乏资金投入搞自身改造。兼并方茉织华公司在平湖有印刷厂,承接了工商银行储蓄存折印刷业务,在业务渠道、市场网络和人才资源等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受场地限制,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急需在上海建立生产基地。茉织华公司兼并浦东新区印刷厂,可以利用对方现成的行业资质和技术人员,及早投入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快速占领新的市场。同时,浦东新区印刷厂也可摆脱倒闭厄运,全厂100多名职工脱离下岗危险。可谓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思考之四:赤诚相待、真诚合作是兼并成功的基础。 企业兼并并非只是资产的简单"重组",而且也是企业债务重组、业务重组、人员重组和机制重组。重组企业得以成功运转,兼并方和被兼并方的认识、战略、操作必须建立在赤诚相待、真诚合作的基础上。浦东新区印刷厂领导班子了解自己的家底,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为印刷厂的生存发展寻找机会。在谈判过程中,印刷厂与茉织华公司坦诚相待,真诚合作,双方将谈判中的分歧看成共同对付的敌人,而不是相互间的隔阂,双方互相体谅,互相让步,促成了兼并的成功。兼并后,老厂经过100万元资金投入改造不仅厂貌焕然一新,而且在茉织华公司的尽力扶持下,老厂印刷业务也蒸蒸日上。然而,兼并当年,老厂工人未加一分工资,他们提出“不成为茉织华集团唯一一家亏损企业”的口号,老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经过奋力追赶,98年年底印刷厂终于实现扭亏增盈。坦率真诚的态度不仅使兼并过程进展顺利,还保证了新生企业今后的正常发展。

思考之五:关注职工利益,赢得职工支持是兼并成功的保证。

进行国有企业资本重组直接涉及到职工的分流安置,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情。浦东新区印刷厂领导班子清楚知道企业兼并必须取得全厂职工的支持,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貌合神离、人心涣散的现象。厂领导班子以凝聚力工程为核心,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关注职工利益和愿望,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此次兼并是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路,是与员工自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兼并谈判中,印刷厂将职工安置问题摆在首位,实现全厂无一人下岗。兼并当月,全厂职工前往浙江平湖茉织华印刷公司熟悉管理体制,进行业务短期培训。企业职工在厂领导班子带领下迅速适应了环境,工作更有干劲。兼并后,工厂业务繁忙,经常加班加点,带病坚持工作的不在少数。但职工常说,厂有今天不容易,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浦东新区印刷厂的兼并不仅盘活了企业,更激发了企业职工的潜力,使企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思考之六:多方支持,形成合力是兼并成功的重要条件。

第7篇: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初见潘董,一身简便的休闲装、背着笔记本双肩包,再加上“标配”的一副黑框眼镜,帅气爽朗的形象让人很难将他与47岁、叱咤商海20余年划上等号。但毫无疑问的是,的确是他带领天闻印务排除万难、闯出一条“不一样”的新华之路,一条让所有国有大型书刊印刷企业引为新标杆的锐意创新之路。

整身坐定,从自己的“新华情结”说起,谦和、诚恳的潘晓山侃侃而谈,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一幅充满历史感却又颇具活力的天闻印务发展路线图宛然在目。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湖南省新华印刷厂。经过60余年的发展,这个湖湘印企凭借坚韧执着的那股“劲儿”,在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0.48亿元、利润总额6152万元,相对新华集团成立之初,销售额增长了10倍,利润增长了近30倍,连续10年荣登“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它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翻阅天闻印务的成长史,答案或许更能让人理解。

1952年成立的湖南省新华印刷厂是湖南最早的新华厂,它由30余个私营和合营小印刷作坊合并而成;20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建设三线”的号召,新华厂将部分设备搬到湖南省邵阳市,成立湖南省新华印刷二厂,原本的老厂变为湖南省新华印刷一厂;再到1969年,全国大印彩色像,新华厂将所有胶印设备搬至当时长沙的南郊,湖南省新华印刷三厂也应运而生。从此湖南省新华印刷厂“一分为三”,三个分厂独立运营,承担着重要的出版印刷任务。

到了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新华印刷一厂、二厂、三厂有着旗鼓相当的规模、效益和相似的产品结构,主营业务都是承印新闻出版局系统内的教材与图书,这样下去,如果教材出现风吹草动,必然会引发危机,那么只能走强强联合的路子。”1991年大学毕业就进入湖南省新华印刷三厂工作的潘晓山,对这一段历史记忆犹新。

于是,湖南新华进行了第一次“变身”。2001年12月28日,三个分厂血脉重归于一家,湖南省新华印刷厂正式更名为“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新公司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了湖南省省内教材集中印刷,同时抓住机遇,拓展新业务,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格局。所谓一体,即教材教辅及系统内图书加工的主营业务;“两翼”则指报纸印刷、非系统内的社会商业印刷。2001年,融合之初,湖南新华整体实现销售收入仅1.04亿元、利润总额254万元,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08年4月,潘晓山从香港中华商务回到湖南,出任湖南新华印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并主持了湖南新华第二次“变身”。配合上市要求,采取存续分立的方式进行改制,湖南新华印刷集团将印刷主业剥离出来,成立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天闻印务真正登台。2010年10月28日,天闻印务随中南传媒一起上市,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7亿元,相对集团成立之初,增长了7倍。此时的天闻印务,已经充分体现出湖南新华强强联手的优势,而且业务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在一体两翼的基础上,向数字印刷、网络印刷、包装印刷全面进军。

几笔掠影,似乎还不足以表明天闻印务在改制中遇到的艰难与曲折,以及应获得的鲜花和掌声,这个居安思危的湖湘印企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拓宽思路,奋力创新。它像一块璞玉,在不断的清洗和精雕细琢中,愈发闪亮。

固本源,一体两翼

如果从2008年算起,2015年应该是天闻印务的“七年之痒”。

这一年,报纸印刷遭遇断崖式衰退,几乎所有报纸印刷企业都一片惨淡,饱受摧残。“2014年已是切身之痛,2015年报纸印刷比想象中下降得还要厉害。”潘晓山坦言,报纸印量从高峰时段的40万色令/月下降到如今的10万余色令/月,这是预知中的难以置信。历史趋势使然,“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报业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过去。

时间拨回到2000年,当时《潇湘晨报》的创刊为湖南新华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此后的天闻印务以《潇湘晨报》为主要支撑,拓展了《南方周末》《电脑报》等20余种报纸印刷业务,报纸印刷作为天闻印务的主业之一,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目前,受大趋势的影响,报纸印刷在天闻印务总业务中所占的比例在萎缩,从原先占比30%左右下降到如今的不到20%。”与天闻印务同样遭受报纸印刷滑坡的必然大有人在,这是趋势使然。但无论趋势如何,在面临困难时,想办法解决困难、力争上游,才是“潘氏风格”。

虽然受新媒体冲击,天闻印务的报纸印刷业务稍有下降,但其教材教辅等图书加工业务却呈现增长态势,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弥补了报纸断崖式下降的亏空,还在印刷实物量上创了新高。

“教材教辅印刷是天闻印务的核心业务,有周期短、任务重的特点。”为了增强天闻印务在这一主业上的影响力,潘晓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教材印刷上,天闻印务通过自身的教材出版资质吸引了一批新业务,如凭借优质的印刷质量,天闻印务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部分省份教材的承印权,扩大了自己的业务半径。在教辅印刷上,国家“一教一辅”政策的出台使得教辅书的印量需求不断增大,把握这一机遇,天闻印务率先出击,近几年对教材印刷实行预先印刷。解决了原先教材印刷与教辅印刷生产周期冲突的问题,为教辅印刷创造了更多时间。

如此一来,在教材及教辅印刷方面,高品质、高效率的天闻印务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度和口碑,印量不断攀升,在日趋激烈的自由竞争市场中拔得头筹。“教科书是天闻印务的核心产品,教材印刷也是天闻印务的主业,固本是发展一切的根本。”对于潘晓山来说,夯实主业才能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撑。

教材印刷在天闻印务总业务中的比例目前为30%左右,而2001年,这一比例为近70%。“这并不是因为教材印刷在缩减,而是因为其他业务的增长越来越快。”潘晓山解释道。以非系统内的商业印刷、社会期刊印刷为例,截止到2015年11月份,这一业务板块的增长率为20.77%。除了承印沃尔玛、家乐福等各大超市的大批量广告印制业务外,《中国国家地理》《安利》等期刊杂志都带动了业务量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在动漫书刊、低幼读物等方面的增长速度尤为迅速”,天闻印务承印了《知音漫客》《神漫》等销量颇高的动漫杂志,这也让潘晓山看到,在这些细分市场,天闻印务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舞台。

“教材教辅印刷以及非系统内的社会商业印刷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报纸印刷的下降。”然而潘晓山明白,这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道。“不变不立”,转型已经成为悬在天闻印务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求转型,谋划长远

俗话说,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的文化。天闻印务的气质就渗透着“一把手”潘晓山的“潘氏风格”:想法可以很张扬,但行事必须够谨慎,才能招招制胜。

早在几年前,潘晓山便已开始酝酿天闻印务的转型之路,并确立了两个转型方向:大转型――向包装印刷进军,小转型――向数字印刷拓展。而实际上这两年的推进力度并没有想象中的激进,“对于天闻印务这个书刊印企来说,跨领域布局包装印刷,仍需要时间筹备。”潘晓山希望能在恰当的时间稳步推进转型计划。

2016年,火候到了。

“目前我们已经物色好两家包装印刷企业,正在探讨论证中。”天闻印务向包装印刷进军采取的方式是收购。“由天闻印务输出资金和影响力,在全国各地寻找有一定规模、技术和业务发展空间的包装企业,双方共同合作拓展包装印刷业务。”对于天闻印务来说,这样的方式或许更为水到渠成。毕竟,包装印刷与天闻印务主营的书刊印刷在工艺、人才等各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当然,在收购的过程中,潘晓山也面临不少难题。“收购就像谈恋爱,必须要情投意合,此前的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找对象’。”去年,潘晓山就曾留意一家专注防伪技术研发的新三板企业,无奈无疾而终。不过,在“找对象”的繁琐过程中,潘晓山的转型规划图却愈发明朗:要做就做有创意的精品包装印刷,将包装与物联网相结合,实现产品的防伪、溯源。“包装市场有广阔的前景这毫无疑问,但单纯地做包装并没有竞争力,要做就要做出天闻印务的创意和特色来。”潘晓山希望这一动作能帮助天闻印务在包装领域闯出一条特色之路。

在包装领域稳步推进的同时,天闻印务在数字印刷领域也是节节开花。“今年我们的数字印刷业务增长了49%”,看到今年的统计数字,潘晓山自己也吃了一惊,“很不可思议,或许是我们以前基数太低了,也或者以前经营得还不够用心,接下来要在数字印刷领域重点布局。”此前,天闻印务专门成立湖南新华数字防伪印刷体验中心,负责出版社的按需图书出版、防伪标识印刷及个体用户打印需求,如今看来,在数字印刷市场的提早布局的确为天闻印务带来了惊喜。

2011年,天闻印务并购台资企业――凯基印刷(上海)有限公司,进军网络印刷。凯基专注合版印刷,其自主研发的“天狼星”自动合版系统实现了线下ERP管理与线上网络接单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天闻印务进一步开发“星际门”系统,打造网络印刷云平台。“当时的合版印刷市场尚属蓝海,我们希望通过扩大网点、全国布局,使客户享受到一地下单,各地服务。以凯基的名片印刷为切入点,撬动O2O。”但是近两年合版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也让潘晓山始料未及,“2014年,凯基的销售额是5000万元,还保持盈利,但2015年情况或许有变。”

目前,凯基凭借超高的效率和口碑在上海约占50%的市场份额,有2000余家门店用户。但是,潘晓山深知,虽然在后端体验方面凭借自动化的流程有着超高的效率,但要想拓展影响力,还要在提升线上用户体验上下功夫,“做得好的话,凯基的业务也许会成为天闻印务的下一个支柱产业。”为了这个目标,潘晓山在马不停蹄的行动,最近他就忙着在京津冀地区寻找合作厂家,“这样可以把最后一公里配送定义到打印店或门面店”,拥有高质量、高技术作为支撑,再加上良好的终端用户体验,潘晓山相信可以将凯基模式从上海辐射全国。

除了在以上领域的突破外,天闻印务的飞速发展还得益于另一项布局――海外业务。

早在2008年担任董事长之初,潘晓山便开始布局海外,为天闻印务插上腾飞的翅膀。2010年,在法国巴黎设立天闻印务欧洲办事处;2011年,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设立天闻印务澳洲办事处,潘晓山拒绝偏安一隅。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潘晓山率领的这支印刷”湘军”果然不负众望,得其所成。2014年,天闻印务与印度第二大出版集团VivaBooks就该集团公司2015年系列教材的印刷项目签订了总金额为286万美元的销售合同,共涉及109个品种的彩色教材,生产纸令数共计33073.3令。事实证明,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回想当年积极推进“四证合一”(ISO9000、ISOl4000、IS018000、FSC国际森林认证体系),组建海外科这个整合国际业务的平台,潘晓山还真是有先见之明。

印度大单在成功之余,也给了潘晓山不少启示:一是海外教科书印刷市场的确是块大蛋糕;二是过去看海外目标就是欧美,但实际上欧美客户触角很深,采购系统也分外成熟,反而是像“一带一路”上的印度、非洲各国等更容易深入。“这些国家有迫切的印刷需求,但当地印刷厂的规模和实力又无法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这就是机会。”前段时间,潘晓山派人到南苏丹考察市场的结果更印证了这一点。“未来,除了将国外的印刷订单拿回国内印刷,我们有没有可能直接走出去,在当地设厂?”潘晓山的一席话为天闻印务未来的海外版图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8篇: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强大的研发实力,先进的生产体系

作为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研发单位,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油墨研发创新机制公司成立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水性油墨研究开发基地;公司在水性油墨系列产品及合成树脂等方面的研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自主研发合成的水性丙烯酸树脂打破了我国此类产品依靠进口的格局,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公司水性油墨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目前公司已研发出14种不同性能的树脂产品,并开发出具有高光泽、抗水性强、抗磨性好、干燥速度快等不同性能指标的水性油墨产品。

水性油墨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树脂合成、调配等核心环节,在调配环节中,公司自行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全自动电脑调整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国内油墨行业率先建立起先进的规模化水性油墨生产体系,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利于公司根据下游印刷厂商具体情况设计油墨生产配方,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水性油墨产品。

生产基地前沿化,服务模式创新化

公司选择在肇庆、北京、上海、武汉、杭州、青岛、沈阳等地建立7个生产基地,构建起科学的生产基地覆盖网络,能够快速为周边区域的印刷生产商提供油墨配套服务。生产基地前沿化布局,首先满足了市场多批次、小批量客户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供货速度,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扩大销售范围,增加收入来源;其次,公司能够为集团化中高端核心客户提供与之相配套的油墨供货服务,确保了公司在国内水性油墨中、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

为满足客户在使用水性油墨过程中众多个性化服务需求,公司率先在业内推行“零距离”、“零损耗”、“零库存”的驻厂调墨销售服务模式。公司为每家核心客户派驻一至三名调墨员,全程跟踪客户的印刷生产过程,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油墨印刷技术解决方案。经过长期积累,公司“驻厂调墨”销售服务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最大限度地保证客户产品印刷质量,维护客户利益,有利于公司与核心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环保型水性油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市场对环保型油墨的需求不断增长。由于水性油墨以水为溶剂,不含有机溶剂,具有无毒、无污染的特点,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是未来油墨行业发展的主流产品,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产品的包装印刷,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水性油墨的产量已从2004年4.08万吨增加到2008年7.9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22%,高于同期油墨总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9.69%,水性油墨产量占油墨总产量的比例已由2004年的13.74%增长到2008年的18.53%,呈持续提高态势,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印刷工业的快速发展、环保型油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水性油墨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9篇:印刷厂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10-02

从我国目前的图书出版现状来看,出版物普遍存在着选题重复、品种雷同、结构过剩等问题。再加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外很多的出版巨头纷纷向我国的出版领域进军,电子、音像、网络等新兴传媒业的出现,给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出版企业只有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控制,尤其是图书生产成本的控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一、出版企业图书生产成本管理的现状

出版企业要想对图书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对我国目前的图书生产成本管理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从多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出版企业对图书生产成本的管理现状。

1.出版企业成本管理的意识不高。目前,我国出版企业的成本管理仍然只是将排版费、印刷费、编校费和管理费等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简单相加,而没有对图书产品产前的投资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对图书产品产后的效益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评估。对图书成本的整体控制不到位,缺乏全程性以及系统性的规划和预测,导致了无法实现优化图书产品的结构,降低了出版企业的整体效益。对于现在的出版企业来说做好对图书生产成本的控制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图书成本核算较为单一。已往的成本核算主要是对图书的生产成本或加工制造成本进行核算,但是,基于目前的出版社正逐渐向着经营型企业转变,对图书的策划以及营销占据了图书生产成本中很大的一部分,因此,仅仅对图书生产或制造成本进行核算是远远不够的。

3.市场观念缺乏。出版企业很多时候不能清楚地认识高效率与高效益之间的关系,为了降低单位出版物分担的固定成本,完全忽略市场的需求,采用提高图书出版数量的方法,认为只要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出版越多的图书,成本就会越低,将出版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在存货中,以此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另外,有些出版企业没有对成本发生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判断,过度的降低合理的图书生产成本,导致了图书质量和品位的下降,企业的收益没有提高,反而浪费了图书出版的资源。

二、出版企业图书生产成本控制的方法

图书的生产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两部分。不变成本指等到图书选题和印制方法确定后,图书的制版成本就不会变了,印刷的图书量越多单位成本就越低,印刷图书量越少单位成本就越高,呈现的是一种负相关的现象,不管印刷数是多少,总成本不会变;可变成本部分是指生产成本中的纸张材料和印刷装订的加工费,印刷的图书数量越多,此项成本就会越多;反之则越少。下面具体分析出版企业可以通过何种方法控制图书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出版企业获得最大效益。

1.控制图书选题策划。选题的确定对图书的生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图书生产成本的控制首先要从选题的策划开始。出版企业通过正确把握我国出版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策划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选题,以免因为图书选题不当而造成图书产品的积压或者使半成品报废。

对选题的策划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进行:第一,明确选题的指导思想,一个优秀的图书选题,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还需要紧跟时展的潮流,注重反映当代读者最为关注的一些话题比如新科学、新技术、新观念以及新知识等。对读者的切实需求加以重视,在满足读者合理需求的同时,还能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另外选题还需要有一定的新意和前瞻性,因为今天的选题是为明天的出书在做准备,所以要充分考虑到明天读者对图书需求的变化状况。总之,出版企业需要将出版方针、政策以及导向同出版业发展的方向与出版资源的需求、出版社自身的优势进行有效结合,明确选题的指导思想,保证选题的质量。第二,建立科学的选题预测制度,一个科学的选题预测制度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对图书需求的预测,这其中包括了图书需求最低点和市场需求潜量的预测,对图书销售额和图书销售期的预测,依据出版管理费用、编录费用、印制费用、销售费用而进行图书成本的预测,对图书赢利的预测等。第三,确保选题论证信息的充分,选题证据和信息的充分具体对选题论证和决策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策划一个选题时,要对选题的总体框架、内容、特色有全面的掌握,做好同类图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等的市场调查工作等。

2.控制印制成本。当图书出版计划制定后,需要对图书的印刷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出版企业根据不同的图书和印量对图书的装帧设计和制作、排版、印刷装订等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使图书的生产成本降到最低。在选用图书生产厂家时,要在印刷质量及印刷周期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选择那些质量好、工价又低的厂家对图书进行加工生产。还可以利用传统工艺或特殊工艺对一些印数少、印张多、影印出版的图书进行印刷,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生产费用,同时还有效控制了图书的印制成本。

3.控制图书纸张材料的成本。材料成本通常情况下会占到图书生产总成本的30%以上,是出版企业图书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出版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材料成本来实现降低图书生产总成本的目的。对图书纸张材料的成本控制包括:第一对纸张采购成本的控制,出版企业通过建立纸张采购管理机制,对图书的用纸制定相应的标准,纸张的品种规格尽量不要过于复杂,而且在选择纸张供应商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纸张的采购价格,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渠道稳定畅通,缩短材料的库存储备期。出版企业还可以以合作印刷厂的印书用纸量直接将纸厂的纸调进印刷厂,这样在减少出版企业仓储费用和材料损耗的同时,减少了材料的运输费用,大大降低了出版企业的成本;第二,提高纸张的利用率,出于纸张规格不同的考虑,出版企业要尽可能的提高纸张的利用率,使纸张得到充分的利用,如设计合理的开本尺寸、提高正文纸张的利用率、注意封面勒口长度提高封面纸张的利用率等;第三,纸张库存的ABC控制,为了使图书生产能够连续进行,出版企业就需要对纸张进行一定的储备,库存的纸张太少会影响图书的生产,纸张太多又会占用资金,所以,出版企业要合理的对纸张进行库存。现今的企业通常采用80/20定律来分析具体的纸张库存,把纸张按照价值的重要性分成A、B、C三类,把主要精力放在A类上,不仅确保了图书的生产还有效地降低了库存。

4.控制图书生产工艺。首先要加强图书设计形式,控制图书生产成本。我国的出版产业在不断汲取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应用高新印刷和造纸术的情况下,图书的装帧设计、施工工艺、材质应用以及制作方式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图书生产也在向着高档化和贵族化的方向发展,图书的生产成本因此显著的提高了。面对这种现象,出版企业需要把握适当的尺度和时机,精打细算,充分考虑到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选材工艺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类别设计不同的图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其次,加强图书封面拼印控制图书生产成本,在对图书进行印刷时,需要收取图书的上板费,上一次版收一次费,因此,在对图书封面印刷时,如果开本、印数等条件允许,可以将几种封面拼在一块大版上进行印刷,使印刷费用降低,在印数少、对拼印又没有特别的条件限制,相较于大机型印刷,采用小机型印刷可以将封面印刷成本降至40%左右;另外,加强图书周期管理控制图书生产成本,缩短一些时效性较强,且质量、价格基本相同的图书的生产周期,可以对图书的销售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出版企业可采用加快出书速度的办法来缩短图书出版的周期,使资金能够有效地使用。出版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周期进行分解,确定出比竞争对手更早的交货期,协调图书出版的各个工序,通过项目负责制控制生产运作的进程,使各工序之间的转换时间尽量减少,合理设计出书的流程,减少出片、打样、拼版等的生产环节,并且利用数码印刷等新技术,缩短周期,降低图书生产成本。

5.出版企业的ERP运用。为了加强出版企业的内部管理同时提高工作效益,各出版企业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以加强内部控制为目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涉及了图书编、印、发等各个环节。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使出版企业的决策者很难及时地掌握市场以及读者需求的变化情况,影响了对图书生产成本的控制,而ERP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出版企业的编、印、发、财进行了整体的联动,对出版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降低图书退货率、减少库存有很大的帮助。企业应通过ERP这个平台,科学合理地控制图书生产的成本。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