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建筑企业服务理念精选(九篇)

建筑企业服务理念

第1篇: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关键词:金融服务,建筑业,效益提升。

金融服务升级、创新是金融资源得到有效分配的前提,当前我国金融服务需要进行升级和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需要从金融业务、金融产品、服务结构、服务观念等方面开展工作。针对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等问题,我国的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加快创新服务步伐,从根本上提高创新服务管理理念,把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利用起来,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建筑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成功运用到市场中去,从根本上满足我国建筑业的需求,通过金融服务升级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效益。

一、建筑业效益提升金融服务创新必要性分析。

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发展过程中,因此其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金融服务的创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也取得很大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建筑业效益提升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建筑业效益提升的前提是行业转型升级,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拥有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金融服务是建筑业转型升级效益提升的关键。当前是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建筑业融资体系,才能促进建筑业转变效益增长方式,淘汰一部分耗能高、质量不达标、技术落后的建筑业企业,从根本上实现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经济效益提高,彻底改变我国建筑业完全依靠资源、劳动力等低成本获取发展优势的局面[1]。资金在建筑业业效益提升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也是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性问题,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缺少资金的支持,建筑业的效益提升的步伐很难前进。我国建筑业转型对金融服务需求产生一种需求,同时需求的金融服务更具多样性,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一个金融服务平台。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建筑业要实现效益提升,必须依靠金融服务创新。自从发生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主要经济体都遭受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各行业都受到很大的压力,具体发展模式产生很多的不确定性。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要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处理好建筑业效益问题,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资金支助,需要解决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等问题[2]。我国的金融机构需要树立科学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功能,从根本上推进专营机构的组织体系建设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建筑业金融服务品牌,逐步整合和完善我国金融信贷评审系统,把服务和融资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

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金融服务创新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看,建筑业企业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当前我国有90%的建筑企业需要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因此建筑企业的金融市场环境发展潜力很大,融资渠道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信贷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会重点抓住建筑业企业融资对其经济效益增长的影响,不断开展各种中间业务和新兴业务,从根本上拓展商业银行新的收入来源,对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金融服务创新目标分析。

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为其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建筑业的融资渠道还不畅通,筹资方式单一化,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融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当前金融资源严重短缺对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我国建筑业发展情况看,有70%的企业资金需求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取,而只有30%的建筑企业需要自筹获取,从我国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看,主要是通过间接融资渠道开展工作,直接融资所占的比例非常少,通常情况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只有2%,这个比例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国外建筑企业的间接融资达到70%。我国建筑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合理,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融资结构不合理也是建筑企业解决资金供给的主要问题,具体解决方案需要对金融服务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步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的水平,加快建筑企业融资渠道建设,优化建筑企业融资结构[3]。逐步培育多层次、多元化、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当前我国金融服务机制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发展和建立民营中小企业银行,因为从我国建筑业的结构看,缺乏资金的主要是中小建筑企业,所以解决好中小建筑企业的资金问题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建筑业效益提升。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渠道加强融资渠道建设,逐步提高融资的规模和水平。我国建筑业效益提升过程中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核心,需要逐步放宽质押和抵押范围,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拓展建筑业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建筑业需要金融服务支持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需要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取得整体效益提升,我国建筑业金融服务重要性越来越强,从金融服务的范围看建筑业所占有的金融资源比较少,与行业发展不对称,在大型企业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金融服务过程中把大量资金投入建筑业的回报是很可观的,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具有资金密集性和劳动密集性特点,需要从根本上抓住建筑业的发展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从而达到满足建筑业融资问题,提高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建筑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社会的金融机构都需要积极为建筑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建筑业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和融资环境,保证我国建筑业取得可持续发展,建筑业的效益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三、建筑业效益提升过程中金融服务创新内容研究。

我国建筑业要取得持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从根本上实现金融服务制度创新。金融服务制度创新可以更好的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保证金融资源能够按照制度的要求在建筑业中得到优化配置,因此金融服务制度创新在建筑业效益提升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要求金融服务必须具有短、急、频和多样化的特点,需要逐步打造与其它行业具有不同模式的建筑业信用评级平台、服务方式、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策略。针对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投资主体、所有制结构和财务报表规范,采取不同的金融服务模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大都制定了针对建筑业融资的授信办法、信用评级,按照不同的服务模式对建筑业实施标准化的金融服务,这样可以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促进建筑业效益提升,我国建筑业企业的融资效率也得到全面提高[5]。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当前专门针对建筑业发展情况建立建筑业批备制度和融资业务核算体系,专门为建筑业企业建立了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大大提高了对我国建筑业融资过程中风险计量、识别、控制、监测能力,提高了对建筑业企业融资风险的控制能力。

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金融业务创新是保证建筑业融资服务得到实现的根本,是保证建筑业效益提升的重要策略,需要在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得到重要体现,金融服务业务创新也是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根本上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才能更好的满足建筑业融资服务的要求,建筑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根本性提高。金融服务业务创新是融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金融交易载体的一种变革和创新。其主要是对金融传统业务产品进行开发和对创新业务领域的模式进行创新拓展。同时还需要建立与金融服务新产品相适应的创新服务制度,从根本实现金融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和金融营销策略创新。

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过程中需要金融机构深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产品。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对建筑业融资担保模式进行创新,由于我国建筑业实力不强、资产较少、无抵押担保、抗风险能力较弱等,这就决定了建筑业在融资担保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对担保中介机构资信要求较高,实力不强的中小建筑企业很难获取担保中介机构的服务许可,即使为其提供担保,但是产生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导致建筑企业的负担很中,所以产生中小建筑企业担保难的问题。银行在为建筑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与担保机构的全面合作,从根本上实现建筑企业担保方式的创新,逐步拓宽建筑业抵、质押物范围,充分利用建筑企业拥有的应收账款、股权、银行承兑汇票、专利、营运车牌、土地经营权等权利和资产开展担保融资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在为建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采取与担保公司、信用保险公司、中小建筑企业联保等多种模式,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建筑业的融资风险,同时能够促进建筑业效益提升。

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对融资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需要对金融服务理念和考核体系进行创新。从金融机构角度看,我国建筑业企业孕育着极大的商机,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需要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为建筑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提高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建筑企业的担保风险相对较高,但是建筑业企业的风险并不是不可控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符合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同时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分规模大小、经济性质,都要为其提供积极有效的金融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同时金融机构也能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效益。我国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与建筑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和营销队伍,主要是为推动建筑业金融业务服务的发展。建筑业金融服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金融服务模式,设立建筑业金融服务部,促进我国建筑业金融业务服务得到稳步健康发展。建筑业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中小建筑企业发展的贷款考核体系,中小建筑企业的效益提高关系整个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中小建筑企业金融业务部,对其实施单独考核、单独统计、单独奖励,培育和稳定我国建筑业贷款营销队伍,不断开展适应建筑业发展的信贷业务,从根本上实现金融服务升级,助推建筑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敏。浅析建设工程中业主项目经理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思想[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02)。

[2]李战军,郑炳旭,魏晓林。拆除爆破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与对应措施[J].爆破,2007,(01)。

[3]胡益萍。试论工程项目资金预算与控制管理[J].才智,2010,(15)。

第2篇: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业;差距分析;建议

1 我国建筑设计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队伍数量、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发展,完成大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据统计,截止08年底,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总数为14667家,比2001年的11338家增加了29.36%,年均增长4.19%。值得注意的是06年仅比05年增长1.3%,而07年则反而比06年减少0.8%。近3年来,一共只增长了3%。

全行业08年度从业人数为124.9万,比01年的73.7万增加69.4%,年均增长9.9%。相对于企业数量06年1.3%的低增长率及07年0.8%的负增长,从业人数06年比05年增长了3.98%,而07年则比06年增长了4.87%。这就导致了企业平均从业人数在近年的增长加快(如下表1)

全行业08年完成的营业收入为5968.331亿元,比01年增长730.4%,年均增长104.3%,远高于同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为24.2%)。人均营业收入由2001年的9.75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47.78万元,增长率为390.1%,年均增长55.7%。

全行业06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91亿元,比01年增长29.3.3%,年均增长41.9%,人均实现利润25962元,产值利润率为7.8%。全行业06年完成的施工图投资额为35124.8亿元,比01年增长119.9%,年均增长17%,完成的施工图面积为26.9亿平方米,比01年增长229.9%,年均增长27%。从01年至06年,勘察设计咨询业增加25.8%的企业、增加52.1%的从业人员实现了全行业营业收入416.8%的增长。

2 我国建筑设计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分析

与国外领先的工程设计企业相比,差距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设计理念的差距

设计理念对工程设计的指导性非常突出。设计师们要确立一套自己的设计理念,一套能给自己建筑设计指引方向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理念。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因而体现在教育体制、思维模式和文化认知的不同,由此也导致了设计理念的差异。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原创性,缺乏设计底蕴。

2.2 建筑技术与质量上存在差距

中国与国外先进设计水平的差距。比如日本建筑工程公司,通常集设计、科研、施工于一体,设计对科研提出要求,科研为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和难题攻关,工程细部问题再通过施工加以解决。技术开发、研究和应用管理成为有机整体。国外设计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积累和技术管理。国内,建筑工程设计企业对研究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成果的社会化程度都很低,设计与科研的脱节,设计与研究成果也存在问题。设计师在低收费、“赶”出图,所以鲜有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2.3 管理体制上存在差距

国外建筑行业经过百年的发展,体制都已成熟,完全适应各样的,不同需求的市场。我国现有设计单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与国际市场处于封闭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才使设计单位发生显著变化,仍与国外设计企业差距甚大。

2.4 核心竞争力上存在差距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赖以生存的能力体现,并以此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国外许多建筑事务所,对某一类型的建筑比较执着,属于有自己专长的事务所。而中国大多数建筑工程设计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很难长期潜心研究某一种类型建筑,而是屈服于市场的压力只能是抓到什么干什么,其结果是对特定类型的建筑设计难有很深的造诣。

3 建议与结论

通过对我国建筑设计市场前景的分析及借鉴国外先进工程设计企业成功经验,对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3.1 充分利用境外企业对国内设计市场渗入的“机遇”

2008年,我国拥有建筑设计各类资质的外商投资设计企业138 家,港澳台137 家。其中相当一部分境外企业通过并购或资产重组,获得在华业务的资质、人才、渠道和市场。可以认为,境外企业占据国内的高端市场,许多城市标志性工程留下他们的身影。

3.2 大力推动设计企业在各种层面上的创新

对于建筑设计企业而言,通常不易形成专利或专有技术,创新是对于其成果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筑设计企业除了在产品、技术、应用以及设计管理等层面进行创新之外,还必须在经营理念、内部管理体制、营销模式等方面积极创新。这种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应该从转变观念,改革机制着手,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提供包括前期策划、项目咨询、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后续服务等在内的全程服务。设计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选择工程咨询公司或者工程管理公司模式改制,与国际接轨,在组织模式、人力资源计划、营销、设计管理等方面要进行相应调整。

3.3 进一步发挥高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3.1 高校优势学科与建筑设计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的前提是建立有效的校企沟通机制,通过有效沟通可以了解双方需求,发现和解决各自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3.3.2 企业和高校的发展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于高校而言,资金来源于国家,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意识到学科对于企业确立产品、成本、品牌、创新、渠道优势等的重要作用,树立“发展学科就是发展产业,服务学科就是服务产业”的反哺意识。

3.3.3 加强校企之间的人才流动。这也是高校学科与设计企业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促进学科内的知识扩散溢出至企业,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推动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3.4 营造良好氛围,鼓励中小设计企业“做专做强”

中小设计企业是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力量,在营业收入、税收、吸引就业等方面都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也面临如前所述的诸多困境。同时政府应加大调研力度,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做到制订政策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需求,调动其“做专做强”的积极性。

3.5 积极推动优质企业上市

对于大型院所而言,上市可以保证产业化投入规模,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在有效的社会监督中,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创新能力突出、专业化程度高的建筑事务所而言,上市一方面可以缓解发展中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做专做强”,另外也有利于企业规范经营和管理,提升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2009全国勘察设计企业名录

[2]外国建筑师中国作品选/刘尔明,羿风主编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3]易冰源,建筑设计公司的国际比较研究, 建筑经济,2002 .7 (总第237期)

作者简介

第3篇: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现代化的企业,必须用企业文化打造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公司创立6年来,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 ,要对原有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营造“企业有生气、产品有名气、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的发展环境,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优秀企业文化打造强势品牌将是今后房地产企业发展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活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策略;是房地产企业走向成功的保证;是房地产企业打造品牌的依托。因此房地产品牌要形成并保持“新、特、优”的竞争优势,必须重视研究并不断拓展企业文化,并与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氛围引领熏陶整个企业,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幕后驱动力。

系统的企业精神,注入开拓前行的动力

裕建地产企业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稳健务实、高效创新。

裕建地产企业宗旨:开发精品,创造生活,共生多赢,和谐发展。

裕建地产核心价值观:与客户共发展,与员工共成长。

裕建地产企业精神: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的进取精神;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敬业精神;以人为本,高效多能的管理精神;和谐友好,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质量至上,一丝不苟的质量精神;客户满意,用心沟通的服务精神;自律为上,廉洁奉公的道德精神;追求完美,争先创优的开拓精神;乐于奉献,自觉付出的奉献精神。

高屋建瓴的思想,要贯注到作品中才更有说服力

裕建地产丰硕的精神财富,要很好地在其代表性作品“富佳新天地”中进行贯彻和落实。我们的建设愿景:打造富佳新天地精品楼盘;打造裕建地产名牌企业;打造裕建特色的名牌物业;成为“运动养生”地产的领跑者。

为实现上述愿景,我们正在努力做到:

开发理念创新:按照生态、运动、养生、环保、节能、宜居的设计理念,追求运动、人文、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建筑”是因人的需求而设计,是为人的生存而建造,是因人的需求而存在的根本属性,充分体现建造生态宜居建筑,是在居者有其屋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建筑、风格、审美、文化、情感、健康等更高境界的追求。裕建地产作为本土实力名企,一直对人居科学进行积极探索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理念,洞悉人居发展的趋势,在哈尔滨首先提出“全龄复合运动养生”理念,并付诸实践,专业与专注中正在展现出丰硕成果,为热爱生活的人们奉献健康丰盛的人生。

规划设计创新:裕建地产始终秉承“品质、创新、责任”的开发宗旨、“运动、人文、健康、和谐”的生活理念;高起点规划、高规格设计,用欧陆建筑风格取代了大一统的传统模式,为人类生命所必需的生活空间提供无限新的可能;在户型设计上,打破传统的户型结构,具备了更多的配套设施和人性化设计,户型方面的创新不胜枚举;在景观设计上,在不同的组团中把地中海园林景观与欧式建筑风格和谐搭配,颇有新意;富佳新天地由七大欧式风情组团构成,建有158栋多层,63栋高层,32栋花园洋房。在配套设施上,建造了富佳新天地业主专属的30万㎡旗舰商业综合体、6万㎡教育园区(2万㎡双语幼儿园、4万㎡标准化系统教育学校)、6万㎡奥林匹克公园、1.6万㎡高品质运动会馆,(馆内建有游泳馆、篮球馆、排球馆、台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馆、瑜伽馆、健身馆、体操馆、电影院、图书馆、红酒屋十四大主题场馆),各种运动养生设施齐全,此外还有一大批高科技产品与技术在小区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业管理创新:社区物业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进国际一流的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管理理念及先进的管理体系。物业维修是您家居的医生,绿化保洁是您环境的天使,客服是您生活的知心朋友,安保是您家人的安全卫士,为业主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五星级的物业管理服务。品质铸就品牌:裕建地产牢固树立以“保障品质,铸就品牌”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在建筑材料方面使用了欧文斯科宁瓦、协盛墙砖、理石踏步、白钢扶手、星光楼宇彩色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等品牌产品,优良的建筑材料,提升了楼盘的品质。在建筑质量方面,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精益求精,严格把关,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使用功能和使用价值最大化的满意产品。楼盘的品质决定了富佳新天地品牌,富佳新天地品牌是裕建地产实力、质量、服务的保证。

金杯、银杯、口碑,是认可更是动力

消费者认可。富佳新天地以其独具的“运动养生”理念,高起点规划、高规格设计、高品质建筑、高标准配套、高效能服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众多楼盘中脱颖而出,先后荣获百姓推荐“十大喜爱家园”;哈尔滨最具人气楼盘;龙江地产名盘;百姓最值得期待楼盘;网络新锐社区;哈尔滨最具保值增值楼盘;最佳园林景观规划楼盘;最具升值潜力楼盘;东北三省安全金奖;中国房地产创新示范楼盘;宜居中国·最佳人居环境金牌名盘;中国房地产最具升值潜力社区;中国国际化品质楼盘等殊荣。

责任地产践行者。裕建地产始终倡导“责任地产”,从总体规划到建筑设计,从基础处理到施工管理,从招商运营到物业管理,每个细节都严格把关,力求精益求精,这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业主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树立哈尔滨乃至全省的房地产品牌,打造品质化的项目精品,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是裕建地产一直坚持的目标!

第4篇: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 管理创新 理念

一、管理创新涵义及理论意义

管理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所谓管理创新,是指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方法、手段、模式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管理方式难以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日千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在竞争中要想占据优势地位,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企业必须尽快创新自身的管理体制,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同时,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市场的要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要求。建筑市场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企业只有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创造性地满足需求,由被动地适应外界需求转变为主动地、创造性地适应市场转变。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它的完善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核心理念

(一)思想观念方面的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指在企业管理中需要比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对企业进行管理,结合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和当前市场的需要,制定企业管理发展战略,贴近市场,乘势而上,围绕市场引导创新的理念,引领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在人才管理上投入一定的经费对人才进行凝聚、培养和引进,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内容中。

(二)管理制度创新

创新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夯实发展根基的有效手段。为适应市场竞争形势,针对企业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公司法》及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重新制定各部门层次的职能标准,理清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对原有的生产、经营、财务、资金、质量、安全、文明、设备等各项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查疏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新形势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职责分清、赏罚分明,营造以制度管人,以规章管事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的特殊性表现在工程项目建设地点的不断变化、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和交易时间长。这些特点要求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必须有很高的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表现在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范围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纷繁复杂的管理要素推动项目生产要素运作方式的创新。

(四)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是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施工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项目,就是“加工”某类建筑物的服务能力,服务品种多少、服务质量高低、服务能力大小就是其竞争制胜的决定因素,资质门类和等级、质量认证都是对综合服务能力的认定,相当于工业企业的产品许可证。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服务能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建好某一个特定的建筑物。建筑企业业绩越多,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施工经验就越多,施工能力就越强,就越能承揽到更多的同类工程,实现规模化“生产”即产业化的目的。

(五)成本控制措施创新

项目是成本中心,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成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绝大多数管理活动都是围绕成本而展开的。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完善的项目合同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关键因素。

 (六)人力资源的创新

当今社会,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能吃苦、甘奉献的拳头队伍,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企业文化。作为施工企业来讲,施工项目点多面广、人员流动频繁

[1] [2] 

,必须针对流动性强的特点,创新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调动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最终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双赢,顺利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三、结束语

第5篇: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关键词:元宝曲线;价值创造

企业如果在价值创造、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注重于在产业链或价值链的某个环节获取竞争优势,走专业化发展之路,那么它在设计,生产,营销等一系列环节中的附加值就会形成“微笑曲线”或者“倒微笑曲线”,其特点是价值分布点唯一,业务的盈利点单一。如果我们试着把“微笑曲线”和“倒微笑曲线”相叠加,就得到了另外一条曲线,称之为“元宝曲线”,“元宝曲线”兼“微笑曲线”和“倒微笑曲线”之所长,实现了集成专业化和制造专业化的价值共生,使得企业盈利模式多样化,盈利点和价值分布点增多,从而克服其他俩种产业模式的不足,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

中国目前30%左右的能耗来自建筑,拧一下大酒店的空调开关各个房间里就热气腾腾,不少城市住宅楼的走廊灯光也在无人时长期处于点亮状态,建筑节能产品的空间显然十分巨大。如果企业能够牢牢抓住核心技术研发设计、专业化垄断生产以及品牌、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走多样化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在日趋竞争的同行中脱颖而出。

一、拥有核心建筑节能技术

高新技术是建筑节能行业的核心,如何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或者开发利用新型可再生能源,都是技术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在这些方面比较成熟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而我国建筑节能行业起步较晚,技术欠缺,因而开发潜力也是巨大的。企业除了加大在研发部门的投入以外,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贸易、合作、合资、直接投资等手段实现跨国技术转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只有具备了建筑节能行业的优势核心技术,才能使企业赢得“倒微笑曲线”中段部分的附加值,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二、新的研发设计理念

面对全球能源环境问题,企业应当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的设计理念,如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如外界气流、雨水、湖泊和绿化、地形等)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这些都要求建筑师从整体综合设计概念出发,坚持与能源分析专家、环境专家、设备师和结构师紧密配合,在合作的过程中思想不断碰撞交融,从而诞生新的设计理念。这些全新的设计理念构成了“微笑曲线”左端的附加值部分,稳固了企业的价值。

三、品牌营销与服务

品牌营销与服务是“微笑曲线”右端的附加值部分,也是企业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中国目前建筑节能市场缺乏专业精英的介入,还没有形成具有号召力的品牌,建立知名的节能品牌显得十分必要,这也给企业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节能市场各方应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节能意识的营销,唤醒对建筑节能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建筑节能服务的营销应当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客户需求,也应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强调企业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充分利用“绿色文化”的理念,使节能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附加值

                                                                    

                                                                    营销程序

                              图1 建筑节能行业的元宝曲线

参考文献:

[1] 林左鸣.后现代管理时代的“元宝曲线”[J].管理学家杂志,2010年第15期

第6篇: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1工业建筑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工业建筑伴随工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进步而逐步向前推进,早起我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同时受思想认识的局限,我国工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将满足工业发展需求,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工业建筑设计缺乏人性化,企业工作环境较差,同时盲目的建筑导致工业建筑占地巨大,且利用率低下。国外的工业建筑设计理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工业建筑认识理念上的不断穿心,先后经历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高技派、地方主义、新现代主义、生态建筑、波普艺术与极少主义时,工业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工业建筑还停留在早期的盒子式的经典现代主义阶段。我国无从感受到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巨大能量,更加无法体会到信息化社会对工业建筑所造成的强烈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外国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市场,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国外工业建筑设计理念也因此被引入中国。中国工业建筑设计理念受到了极大冲击,开始了工业建筑设计上逐步创新发展的历程。工业建筑形式变得多样灵活,生产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洁净优美,全国各地的新型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了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也在工业建筑建设上开始了对企业形象的改造,企业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促进下我国工业建筑设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建筑设计在结构形式、表达方式、设计理念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美的渴望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通过工业建筑被传递出来。

2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最根本的需求

人性化设计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最根本的需求,所谓人性化设计主要是指在工业建筑中引入人类工程学的理念,工业建筑更加注重对工业生产者人的关怀。工业建筑作为工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任务在于服从和服务与工业生产,在一个工业企业当中,人是从事工业生产的主体,各种生产资料只有被人所运用价值才能够被体现出来。人是工业生产中最富于活力和创造性的劳动力。人性化的工业建筑设计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使企业工人能够通过工业建筑体会到归属感,使员工产生主人翁意识,最终能够通过工业建筑所传递出的关怀,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五粮液集团不仅因其酿造的白酒而享誉国内为,五粮液建筑文化更是中国工业建筑文化的宝库。五粮液建筑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的标志,五粮液建筑文化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与五粮液酒文化的完美结合,五粮液建筑文化将自然环境与人工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筑结构中整体与部分合理布局,同时演绎了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同时在建筑当中蕴含着企业的创造精神、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五粮液建筑文化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作为生产空间的功能,更是企业精神的象征,是人性化设计的典型代表,是中国酒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3现代工业建筑离不开民用化

工业建筑同民用建筑一样,在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同时,努力创造宜人、优美、时尚、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国际上已有将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称为创意工业。据此可以判断,工业建筑的范图已经扩大,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某些建筑往往因为经济进步、技术更新等原因,落后于时代需求,但这些“旧工业建筑”的建筑质量还能满足其他用途。原本废弃的工业构筑物,通过转换功能,开发再利用,通过建筑师的构思和巧妙设计,使旧建筑再生,焕发出新生命的活力。由此可见,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之间的界限也已越来越模糊化,并日趋一体化的文化性趋势。而今,在许多工业建筑及科技园区的设计中,建筑师都十分重视发挥地区性的文化特点,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实现工业建筑与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旧工厂的更新改造应提高到重要的位置,正如位于北京东北角大山子的当年的798国营老厂,前苏联援建、原民主德国负责设计施工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旧厂房,正由于厂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明显带有欧洲老式工厂的影子,在京的一些艺术家看中了它的这种特殊风格,便在此成立了五花八门的工作室。从此,出入“厂”的人群由原来身着工作服的工人渐渐变成了形形衣着各异的艺术家。如今的798,厂房的墙壁已变得斑驳,与此共存的也不再是隆隆的机器。走进艺术区,巨大拱形屋顶如鳄鱼的牙齿排列整齐,粗壮的管道交错悬挂在斑驳的墙外。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红砖墙上依然清晰可见“万岁”的标语让人想起了它的过去。但在不经意间,在某个破旧的角落,在某个巨大的仓库里的一个不得不让人注意的涂鸦,绘画或是雕塑在提醒你,798已被艺术“占领”。兵工厂成为了过去。如今成了国内外闻名的798艺术区。现如今,全球“LOFT”风起云涌。LOFT原意是建筑中的阁楼,现在的含义已演变为利用工业旧厂房和旧仓库开阔、宽敞的空间,打造的充满个性、富有感染力的新型文化和创意型产业的聚集地。LOFT作为一种城市旧工业向新经济转变的新理念、新途径,被西方各大都市纷纷采用,成为现代都市创新经济、创意产业的代名词。

第7篇: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建筑施工企业为其消费者提供的是施工服务,它的客户主要是项目的投资人或者作为使用人的业主,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营销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白热化

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市场已经完全成熟,企业之间通过竞争获取业务,优胜劣汰,增强了企业活力。但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使得市场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二)生产、营销同步进行

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品都属于大型不动产,只有在施工生产环节努力建成优质商品,通过提升顾客满意度,在口碑上独占鳌头,在品牌营销管理上提升市场占有率。

(三)产品不能退换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最终产品,不能因为顾客不满意就通过退换以减少顾客的损失,挽回企业的信誉,因此,在为顾客生产与服务方面必须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有时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就是致命的,这可能导致公司名誉受损,想再次翻身往往很难。

(四)建筑施工企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工程项目只可以进行一次,因此企业需要对不同客户和不同的项目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最大化地满足客户显性和隐含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二、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施工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模仿普通消费品和服务的营销战略实施。而应是在深入认识企业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身的营销战略。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强化市场营销理念

多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往往通过参与竞标、人脉关系取得建设项目,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疏于进行市场营销,但面对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仍然坚持旧有观念,企业将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

(二)实施品牌战略

我国建筑企业的品牌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企业管理者在近十几年才开始重视品牌战略。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产品和服务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以及高品质化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建筑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竞争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创建自己的品牌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1、严把质量关。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施工企业中一旦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必然严重影响其良好的品牌效应。若要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必须以高质量的产品作为公司品牌推广的基础。

2、提升技术水平。施工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技术水平之间的竞争,对于技术水平差、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不熟悉、不了解的企业,很难实现现代化施工,更不可能高效、高质完成施工任务。

3、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筑企业的实力可以从其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得到体现,为保证产品质量优秀,需要选出一个精干、技术过硬的团队进行管理,在人员配置上,优选那些学历高、技术经验丰富、决策能力强、具有高效的领导魅力、公共能力强的人员有限任用,当然还要注意人员之间优势互补,使团队管理人员的整体效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三)加强信息采集

今天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信息化的今天,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化建设,企业人员应该不断地熟悉和了解市场,尽可能多地搜集市场信息,分析总结其中有用信息,尽可能每天浏览各地招投标网站、各地城市日报等寻找潜在的建设项目,同时还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奖金制度鼓励员工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市场信息,并能够与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进行合作获取有用信息。

(四)提高企业施工水平

企业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购进先进设备提升施工水平,可以利用冬季休息时间培训员工提高操作技能、管理水平等培训,并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研究施工环节,提升企业施工整体素质。

(五)进行深度客户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是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来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向客户提供创新式的个性化的客户交互和服务的过程。

(六)加强服务管理

第8篇: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建设部对于企业规模的划分认为人数在300人以下为中小型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结合其他行业的企业规模标准,笔者认为可以把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范畴定义为员工400人以下,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设计企业。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业内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数量众多。其次,不同于大型建筑设计企业庞大的组织机构,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的管理层次少,生产经营较为灵活,适应性强。第三,这类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占有区域和人际优势,往往可以利用价格优势和及时周到的服务来消化中国建筑市场上相对低端的建筑份额,可以充分发挥其填补,弥补大中型企业的空隙。随着建筑设计市场的全面开放和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的生存环境遇到了很多挑战,其生存空间受到压缩、竞争能力不断削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困境。建筑设计行业的投资主体是房地产企业。而随着房地产行业环境的变化,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整合阶段。根据2014年度的统计数据,当前全国前50名房地产企业已经占据了30%以上的市场份额,比3年前提升了10%,可以明显地看到市场集中度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这样的格局下,中小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机会渺茫。大型房地产企业市场份额的增加,对于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不是好事。很多大型房地产企业都有相对固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在进行跨区域扩张时,往往采用其战略合作伙伴的设计服务,而当地的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只能转做低端业务。另外一方面,建筑设计行业市场一体化的格局也已经形成,大型建筑设计企业前些年就已经开始跨区域发展和业务延伸,利用相对比较强的技术方案能力和价值链上下游的综合业务能力剥夺了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大型项目的入门资格,一些中小建筑设计院只能以低等级和低收费的住宅设计业务为主。此外,由于营销能力薄弱、方案水平一般、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议价能力很弱。特别是行业内为数不少的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是由原国营企业或事业单位改制而来,改制之后,部分企业的业务依旧依托政府关系和原有客户,不注重发展开拓新的市场,加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持续经营发展的理念,这部分企业往往会跟不上市场变化而无法生存。人才困境。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发展平台小,大项目机会不多,加之支付能力有限,造成了人才吸引力有限,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相对来说,大型建筑设计机构的平台对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国内庞大的建筑市场也吸引了大量国外优秀的建筑设计企业,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小设计机构的高端人才向这些优秀设计机构不断流动。技术困境。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普遍的技术短板有两个特点:一是缺乏核心技术、特色产品。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往往以服务当地为主,基本上什么类型的建筑产品都会开展服务,又多以住宅设计为主。虽然很多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作品,但由于业务规模有限,技术积累有限,很难持续在某种类型产品中实践创新其设计理念,形成核心技术和特色产品,所以大部分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还处于产品同质化阶段,一直扮演着技术跟随者或者后进者的角色,自身缺少核心产品,前端方案创作能力也不突出。二是技术创新投入少,技术提升缓慢。由于从事低端业务,企业收入水平低,资金积累有限,只能以短期利益为优先,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往往缺少实质性的技术创新机制和资源投入。此外,很多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业务建设工作开展不系统,加之由于资源有限,高素质专业骨干精力难以顾及,企业技术提升十分缓慢。

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战略转型的路径

就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趋势而言,当房地产投资高峰过去、房地产行业步入缓慢甚至是停滞增长阶段以及进一步整合的过程时,建筑设计行业也将面临一个大的整合格局。转型成功的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会生存下来,失败的企业可能会消失或者分裂为更零碎的小型事务所,例如在发展成熟的国家(以美国为例)就有大量的个人(或包括几个注册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存在。这个行业整合过程时间的长短难以预计,悲观估计在“十三五”后期就能看到,乐观估计会延续到“十五五”期间。那么,针对行业市场的发展特点,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该如何思考自身的战略转型呢?模式一:特色化、专业化产品公司所谓特色化,即根据企业自身的人才、技术和服务专长,针对特定项目产品类型和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所谓专业化,是指有效地整合资源,在相对集中或聚焦的业务领域中形成局部竞争优势。由于人员、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局限,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很难像大企业那样全线铺开,专业化更意味着寻找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隙,从而避开与大型设计机构的正面竞争。因此对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来说,特色化和专业化战略更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对于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尤其是200人以下的设计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模式是较好选择。设计企业应寻求符合自身能力要素特征的业务领域,利用优质服务、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品牌效应等方式实现专业化发展。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拥有技术特色和一定业务规模的设计院能在行业内占有一席地位,既无规模又缺乏技术特色的传统中小设计院,将会沦为行业内的技术劳务,并且难以长期维持此种状态。选择特色化、专业化方向的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首先需要瞄准产品方向。瞄准产品方向一是需要充分了解行业发展和产品类型的发展趋势,二是需要在本区域内拥有足够多的产品资源或是标志性的产品业绩,通过打造一些能为市场所广泛认可的特色产品业绩,形成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其次,需要大力提升技术实力,没有领先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方案能力,很难承接高端和标志性项目,也就很难打响自己“特色化、专业化”的品牌。第三,在打造特色产品业绩的同时需要注意品牌推广和营销,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积累行业知名度。需要说明的是,发展成为特色化、专业化产品公司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而且往往依赖一些特定资源。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公司可能会有更大概率出现在一线城市(拥有高端人才资源)或是一些特定产品资源城市(例如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会出现专注旅游地产设计的专业设计公司)。模式二:综合服务公司如果说特色化产品公司是做产品的话,综合服务公司更强调对本区域客户的高价值服务。通过高附加值服务提升客户粘性,保障企业发展。对于综合服务公司而言,横向适度多元、纵向产业链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往往是通常选择,也就是说,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企业都应该想方设法去满足。就目前业内的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而言,很多已经开展了相关尝试,从传统的设计业务环节纷纷开展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就纵向而言,一些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积极开展了上游的咨询服务,通过多角度的投资咨询、产品定位咨询为业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投资建议。在中间环节,一些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开展了工程服务,从简单的帮助跑各类审批手续(针对人生地不熟的外来大鳄)到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都有涉及。在下游,甚至有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充当销售顾问,帮助业主进行招商乃至产品销售等等。就横向而言,一些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积极抓住房地产行业整合和房地产企业去成本的机会,开展了设计管理总包的业务,充当房地产企业的设计管理部,整合各类设计资源,为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公共建筑类产品,随着国内深化改革和建设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未来总承包业务模式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真正和国际工程建设模式接轨。这对于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而言,为其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成为综合服务型公司,需要企业有较强的客户经营管理、资源整合和一定的资本运作能力。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设计企业充分发挥本身设计技术优势,积极通过资源整合往上游规划咨询以及适度的横向延伸,并提升自身资本实力来拓展价值链后端业务。设计企业需要坚持工程设计主业扩张和前后向一体化适度多元化战略,发展全过程多方位服务能力,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在今天的市场发展环境下,这种发展方式除了需要具备多方面资源以外,还需要加快发展速度,慢速发展的企业很难形成领先的客户服务优势,而更可能成为“慢鱼”被吃掉。模式三:聚焦适合自身的缝隙市场在行业发展进入到下半场,退出竞争激烈的主流市场,聚焦未来新兴的缝隙市场也可能是个选择。当新型城镇化逐渐发展到高级阶段,新增项目会越来越少,但存量项目会越来越多,这里可能也蕴含着很多业务机会,例如现有大量公共建筑包括各类工业商业地产的节能改造服务、老旧建筑的检测翻新加固设计、商业地产用途转换的更新设计等等,都会有持续的需求。当然,对于传统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而言,可能习惯了新建工程,对上述存量建筑的新兴需求技术储备不足、商业模式陌生,也可能习惯了做大规模的新建项目,对存量项目的零敲碎打不感兴趣。这就需要企业放开眼界,看清形势,也可能经历了从0到1的突破,面临的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毕竟当前先行者寥寥。

小结

第9篇:建筑企业服务理念范文

管理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所谓管理创新,是指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方法、手段、模式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管理方式难以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日千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在竞争中要想占据优势地位,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

企业必须尽快创新自身的管理体制,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同时,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市场的要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要求。建筑市场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企业只有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创造性地满足需求,由被动地适应外界需求转变为主动地、创造性地适应市场转变。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它的完善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核心理念

(一)思想观念方面的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指在企业管理中需要比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对企业进行管理,结合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和当前市场的需要,制定企业管理发展战略,贴近市场,乘势而上,围绕市场引导创新的理念,引领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在人才管理上投入一定的经费对人才进行凝聚、培养和引进,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内容中。

(二)管理制度创新

创新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夯实发展根基的有效手段。为适应市场竞争形势,针对企业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公司法》及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重新制定各部门层次的职能标准,理清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对原有的生产、经营、财务、资金、质量、安全、文明、设备等各项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查疏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新形势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职责分清、赏罚分明,营造以制度管人,以规章管事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的特殊性表现在工程项目建设地点的不断变化、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和交易时间长。这些特点要求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必须有很高的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表现在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范围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纷繁复杂的管理要素推动项目生产要素运作方式的创新。

(四)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是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施工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项目,就是“加工”某类建筑物的服务能力,服务品种多少、服务质量高低、服务能力大小就是其竞争制胜的决定因素,资质门类和等级、质量认证都是对综合服务能力的认定,相当于工业企业的产品许可证。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服务能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建好某一个特定的建筑物。建筑企业业绩越多,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施工经验就越多,施工能力就越强,就越能承揽到更多的同类工程,实现规模化“生产”即产业化的目的。

(五)成本控制措施创新

项目是成本中心,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成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绝大多数管理活动都是围绕成本而展开的。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完善的项目合同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关键因素。

(六)人力资源的创新

当今社会,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能吃苦、甘奉献的拳头队伍,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企业文化。作为施工企业来讲,施工项目点多面广、人员流动频繁,必须针对流动性强的特点,创新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调动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最终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双赢,顺利实现项目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