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传播信息的方式精选(九篇)

传播信息的方式

第1篇: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论文关键词:心理预期;信息传播;图片;文字

1引言

心理预期也可以称为预期推理,即建立在背景知识基础上的对可能发生事件的内隐期望,是受众根据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事件”。对预期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的决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决策的前提就是对被决策的事物形成一个预期,任何决策都是在一定的预期之下进行的,预期在个体的决策机制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它是影响受众做出决策的关键因素。

预期是基于信息的推理,影响心理预期的因素可分为信息因素和被试因素两个方面。信息因素包括信息的含量、信息的传递及呈现形式等;被试因素包括被试的背景知识、阅读技能,甚至被试的年龄焦虑状态等。本文关注的是信息的不同呈现方式对心理预期的影响。

长期以来,有关文字的阅读研究一直是心理学专家最为重视、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课题,而有关图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近年来,人们开始对图形的研究进行了一定关注。沈德立等(2001)认为,与文字相比图片具有双重编码,而字词只是单一编码,因而图片便于记忆,更有优势效应。wwW.133229.cOm图片之所以具有优势效应是因为图片的视觉特征区分度较大。图形材料作为一种信息或对文字信息的诠释,具有直观、鲜明、生动的特点,更能被受众认知与把握。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以其独特的报道方式与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图片、文字这两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预期结果的影响有何不同。

预期结果包括很多方面,本研究将重点放在了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感受等个方面,即:群体对某一特定信息做出预期的一致程度是否因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一致性);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受众心理预期的刺激强度是否也会不同(感受性)。在本研究中,因为预期的结果在本研究中通过问卷的答案体现,研究者通过观察两组答案的分布特点(一致性)、数量值上的差异(感受性),来观察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预期的影响。具体为两个问题:两者对预期结果的一致性存在什么样的影响;两者对预期结果的感受性存在什么样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被试共79名,均为男性,年龄在l8到24岁之间。参加填写问卷的个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随机分配到图片组或文字组,经检验,两组被试在年龄和文化水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材料。问卷分为两套,一套为图片问卷,共15题。每题都是一张描述特定场景的图片,然后是与这张图片相关的一个问题及七个选项。另一套为文字问卷,与图片问卷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用图片描述特定场景,而是用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代替图片描述特定场景。

两套问卷除了场景的描述方式不同,一个用图片说明一个用文字描述,其余全部相同。为了排除答题倾向的干扰,问卷中半数的问题选项逆序排列,两套问卷逆序排列的题号及排列顺序一致。

2.3程序

2.3.1问卷的编制

本次研究以自编问卷为主。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选择图片材料并生成相应的文字描述。对入选图片的基本要求是:有一定情节(独立性),可以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有较明显的预期感受性。以基本要求为标准,共选定33张图片作为初步人选图片。然后,由6名大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如果大多数人对图片的描述基本一致,则符合研究目的,反之则不符合。结果33幅图片中有5幅不符合要求,l幅与研究者假设方向相反,所以有6幅图片被淘汰。由3名大学生对选定图片进行描述。(指导语为:“请你对每张图片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将你观察到的全部信息尽可能详细的记录下来。可以用词语、短句,尽可能不用长句,不要使用否定句和疑问句。”)为避免研究者的主观性,将3名学生的描述结果交由另一名没有参加过前两次实验的大学生进行汇总,汇总要求是:将3名学生的描述结果相同的合并、不同的接受,不要漏掉任何有关信息。这样做是因为每名学生的描述都是客观上用于判断的图片信息的真子集,如果将他们的描述中相同的合并、不同的接受,那么这个并集会越来越接近全集,即文字问卷中每题的信息含量最大限度地接近图片问卷中每题图片给予的信息(有关图片问卷和文字问卷信息量对等的问题在第五部分综合讨论中会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删去描述不清楚的图片,结果有9张图片无法准确描述被删去,最终确定15张图片做题目,3张备用。

然后,编订问卷的问题及选项。问卷问题由研究者根据最初选定图片时对图片预期的假设而编订的,并根据每个问题编制十余个备择选项。而后选取6名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以前任何试验),让他们看图对问题进行选择,目的是选定选择项的量程范围,缩小选择项之问的尺度跨度,使之更精确。在确定选择项的数量值范围之后,对于选择项为数字的那部分题目,将其在这个范围内按对数关系计算出五个数据点,加上已确定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共七个数据点,设为七个选项;选择项为文字的那部分题目,将其在数量值范围内按程度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等级,设定为七个选项。

2.3.2实施调查

对79名青年男性进行了调查施测,采用团体施测方式,分两次进行,每名被试随机分入图片组或文字组。测试指导语均为书面形式,具体如下:“请你根据以下陈述的事件(给予的图片),对相关问题进行一个推测,在1—7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与你的推测最相近的答案。注意:根据上文给予的有限信息推测每个问题,只认为事件是在一般情况下发生,不考虑特殊情况。”

3结果

3.1数据的预处理和项目的筛选

用pearson系数以及每道题与问卷每题总分相关分析了图片、文字两套问卷的信度。其中,在图片问卷中第一题的相关系数为0.205,第二题为一0.122,第四题为一0.049,文字问卷中第一题的相关系数为0.179,第二题为0.314,第四题为0.241,这三题在两套问卷中的相关显著性都大于0.05,对问卷统计结果没有意义,所以保留其余12题的结果进行分析。

3.2预期结果的一致性

首先考察在不同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下受众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有何差异。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是指受众选择答案的分布的离散程度是否相同,采用方差齐性检验法。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文字问卷的方差都大于图片问卷,其中有6个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其余项目不存在显著差异。

3.3预期结果的感受性

预期结果的感受性是指受众对图片或者文字描述的心理感受程度,以及根据这个感受程度做出的预期推理。本研究通过研究受众对问题预期推断的结果来观察受众的心理感受程度。具体分析方法为:首先,计算出各名被试的总得分,即将每份问卷的答案相加(逆序编排答案的题目先进行校正),结果见表2;其次,将两组中各名被试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检验结果为:t(77)=5.258,p<0.001,表明图片、文字两种信息传播方式对受众感受性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受众对图片材料的感受性高于文字材料。

4讨论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图片、文字两种信息传播方式对受众心理预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预期结果的一致性和预期结果的感受性。

对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目前的数据结果还不能做出确凿的结论。从表1可知,在绝大多数项目上,图片问卷组的方差要小于文字问卷组的标准差,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情景下,图片材料对受众心理预期的影响更加一致。但是,由于每个项目都是采用7点计分,两种情况下的方差很难出现很大的差别。就本研究的结果来说,只有大约二分之一的项目出现了显著差异。不过,在所有项目中,除了第二题和第三题,其余各题的方差都是文字问卷的大于图片问卷的。这种明显“一边倒”的情况是值得关注的。

在预期结果的感受性方面,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图片问卷和文字问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图片材料对被试心理预期的影响大于文字材料。两组问卷对被试心理预期的影响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种认知过程之间的差异。图片中的信息传输给被试时是并行式的,而文字描述中信息传输的形式是串行式的。被试在接收图片信息的冲击时是同时处理多个信息,而文字信息在被试脑中的处理过程是按顺序逐一接收信息再统一整合,所以图片信息给受众的冲击力要强于文字信息,这也就是图片组的感受性明显高于文字组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探讨图片、文字两种信息传播方式对心理预期的影响时,信息量是否对等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图片问卷和文字问卷在场景信息方面存在信息含量不对等,就会直接影响被试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两组被试选择结果的差异就有可能是由信息量的不对等引起的,而不能完全归因于两种信息传播方式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在问卷编订的全过程中力求在操作层面上尽可能地减小或者消除这种不对等。本研究的文字描述是来源于图片,所以某一名被试的描述只可能是图片包含的所有信息量的一个子集。将所有被试的描述结果整合到一起,这样也就做到了文字描述和图片的信息含量尽可能地相似。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将心理预期这个心理现象量化,使其具有了可操作性。心理预期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范畴,在以往的研究中,心理预期只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被人们研究。而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心理感受等级将心理预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便于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对比及分析。

第2篇: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论文摘要:多媒体竞争的信息时代,传播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对比美剧在国内市场的失利与风靡,我们可以发现。合适的传播模式和策略,将会是决定跨文化传播成败的关键点。

在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下,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过程中伴随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使得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并且整合,产生了文化全球化的现象。作为生产和消费文化的受众,由发达多样的媒介,我们可以在世界的不同地方注视同一个文化符号、分享同一种文化现象;它们不仅是原貌呈现,并且其更新也具有了即时性。比如现在谈到美国,人们不再只注目于其标志性符号可口可乐、麦当劳或者是万宝路,在经历了星巴克与嬉皮士的风靡时代之后,与奥巴马、 金融 危机并肩而行的是一股“美剧热”。

美剧从引进到风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之前在国内的收视败北到如今的引领风骚,究竟是什么让美剧能够一跃成为受众的新宠?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电视时代:遭遇滑铁卢

在此,我们以《绝望的主妇》为例。这道美国所推的文化“主菜”曾经在多国收视率极高,被誉为“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而2005年在国内的收视率仅为0.4%,完全不及同时期播出的韩剧所拥有的良好收视率。现实效果与预期理想的差异,以及之前《成长的烦恼》、《老友记》等剧的“碌碌无为”,似乎都昭示了美剧在国内市场的无可作为。wwW.lw881.com

根源:文化及语言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化和语言被公认为是最能抵消外来电视节目影响的两项因素。主要由于电视传播所面对的是国家和地域中最具代表性和大众性的民众,多具有传统和保守的意识形态。

首先,“文化折扣”的现象造成难以解读美剧魅力。“文化折扣”指根植于某种文化的节目文本,可能在某种环境里具有吸引力,而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减弱,因为受众会发现很难认同文本所论及的事物的风格、价值观念、信仰、制度和行为方式。正是由于

其次,风格的塑造适合电视剧模式。当电视作为传播媒体时,受众多是被动接受。他们观看电视剧的目的,多是工作之余的消遣和打发时间,观看也往往呈现出无意识的伴随状态,比如同时在谈话、进食、做家务或是打瞌睡,他们需要的是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不需要运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的剧情。韩剧在传播上为受众提供了特定的模式,比如剧集长、情节 发展 缓慢、温馨、家庭氛围浓厚,非常适合主妇们通过电视观看。以至于其风格作为一种标志性概念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与接受,为进一步占领

第3篇: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知识传播;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5-0022-04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信息化正在与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生产方式深度融合,也正在催生出多元化的技术互动平台。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技术,它开始渗透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开始与各种教育模式相融合,不断形成新的教育技术和知识传播方式,不断扩大知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所表现的存在状况。信息技术与教育体系的融合,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特别对中小学教育传播模式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所以围绕信息技术发展的路径来建构起现代知识传播方式正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技术方式演进过程

信息技术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旨在通过建立多元的信息传播终端来提升和扩大信息的社会辐射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保持目的和手段的融合,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质上就是信息技术与知识形态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为人类文明和文化奠定保存和传播打下了基础[1]。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技术文明阶段,每个阶段的文明存在形态都是记述和传播技术的沉淀与人类所知客观知识的有机融合,最终形成人类社会持久的传播技术和知识衍生逻辑。人类历史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传播技术和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通过与这些传播技术之间进行有机融合,每个阶段都形成两种主要的知识技术传播方式,它们都表现出人类传播技术的发展历史[2]。针对人类不同阶段的知识传播技术,笔者将在下面对这三个阶段的知识传播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阶段人类知识传播技术发生的革命性变迁。

1.知识传播技术方式的发展阶段

知识传播技术方式的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1)农耕时代的知识传播技术

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间,人类的生产方式处于农耕时代比较低的阶段,主要是由于人类缺乏征服自然的技术和能力,导致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相对比较低下。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的低下,导致人类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方式的落后,导致人类知识积累方式的低下,此时知识传播技术还处于萌发期。在农耕生产技术的推动下,人类逐渐开始学会语声传播技术,这种传播技术是由于人类在自然进化过程中生理语声系统的成熟发展而来的。生理语声系统的成熟与人类社会群体化的生存模式相结合,人类之间就开始建立起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推动整个群体之间在信息上的互动与传播,此时人类社会就已经形成人类早期的语声信息传播体系。

语声传播技术源自人本身,它只能适应简单的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社会关系变得复杂后,在农耕时代后期人类开始发明了抒写式的传播技术,这种传播技术的出现表明人类社会开始有了历史和文明,人类也能够开始记述属于自己的知识文明,知识和技术开始逐渐地有机融合[3]。这两种传播技术为人类开启了互动,更为人类社会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人类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文明传播体系。

(2)工业时代的知识传播技术

从1860年到1946年,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技术大创造的文明时代,新的生产技术不断地被创造出来,这些新的生产技术也不断地渗入到人们的生产过程中,人类开始进入到技术时代。技术时代的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和知识传播方式,技术开始彻底改变着人类的知识传播技术,此时人类知识传播方式开始进入到印刷传播技术,人类的知识开始通过印刷技术被记载和广泛传播,此时真正的书籍知识传播体系已经形成[4]。在工业革命晚期,随着通讯技术的出现,人类的知识传播技术开始与通讯技术相融合,知识传播与通讯技术的融合大大加快了知识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人类的知识传播开始进入电讯时代。电讯时代彻底颠覆了人类社会以前所有的知识传播技术,也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技术和知识体系的认识,人类的知识形态开始变得具有技术性和信息性,人类社会的文明记述方式也开始变的技术化和信息化,整个人类的历史开始变的技术性和信息性。

(3)信息时代的知识传播技术

从2000年到今天,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大爆炸和信息技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工业革命时期知识与电讯技术的融合,知识本身开始变得信息化后,知识和信息传播技术就开始进入深度融合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新的知识和新的传播技术不断地被开发,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彻底实现知识与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内在原理和知识本身生成的原理在逻辑衍生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推动着知识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传播技术的知识化。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开发出了高于互联网技术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些技术的出现再一次推动着知识传播体系的信息化,推动者知识本身的数据化。

2.知识传播技术方式建构中的各种要素

知识传播实质上就是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之下的信息传递已经开始超越时间、空间、地域的界线,开始进入了随时随地都能够实现信息传递的技术多元信息传递终端[5]。教育作为专业化和职业化特定群体传播知识的专业领域,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之下,知识传播也开始借用这个平台来建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之下的中小学知识传播新体系和新模式,如图2所示。这个新模式包括很多的新要素,这些要素都直接构建起现代知识传播新体系,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思维和信息理念要素

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的知识传播体系具有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运作路径,它已经融入到现代知识传播模式之中,它的本质特征就是“直线式”、“程序式”和“逻辑式”,这就要求必须要尊重和重视这些程序,否则就可能导致不太适应由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知识传播体系[6]。

(2)应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要素

具备思维和理念要素,就需要对这些技术进行准确的操作,否则这些技术仅仅成为一种摆设,而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必须对这些技能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3)技术设备和技术材料的要素

建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知识传播新体系必须要有硬件上的保障,特别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有些偏远落后地方在信息技术硬件上没有保障,这就根本谈不上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建构新的知识传播体系。

(4)知识资料和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素

所有硬件设施建设起来,就要把知识传播运作到这个平台,这些知识不仅来源于课本,同时更来源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口授,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些知识传播到这些地方。这就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构建知识传播新体系的必要要素,合理配置这些要素就能够建立起新的知识传播体系。

三、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方式的深度融合及新教育方式的催生

1.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方式的内在融合

信息技术作为知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媒介,它和知识传播方式融合形成内在的技术融合终端,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方式上的认识。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方式融合的内在技术终端首先表现为信息化教育理念的形成,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思维方式,信息技术建构的新知识传播体系是具有程序式和逻辑式的,它严格按照不同的步骤和各种环境要素来进行运作,不能超越程序的逻辑性,否则就会导致思维上的不可认识[7]。信息技术建构起的新知识传播体系也能够全面阐释知识生成的不同过程和阶段,让整个知识呈现出动态的生成过程,并与这个新知识传播体系的程序结合起来,并实现知识生成的逻辑过程与知识传播体系的程序过程相契合,这就是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方式所塑造的信息化教育环境。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模式的外在融合也正在推进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形成,教育专家开始全面探讨信息化的教育方式,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平台建立开放的教育新模式。

2.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方式的外在融合

信息技术对知识传播方式的影响是彻底性的,如今的知识传播方式无不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来,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方式的融合给知识体系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方式深度融合后,知识开始在由信息技术建立技术融合终端平台上展示出来,这种外在的技术终端平台为知识传播提供展示的机会。知识与技术融合终端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终端平台,如互联网技术平台、手机技术终端平台、微博和微信的技术终端平台、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技术终端平台[8],是信息技术传播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借助这些技术终端平台,互动式的教育模式也开始全面地被推广,知识的传播进入了双向互动的新阶段,知识开始再一次实现自身的信息化。除此之外,知识传播开始依据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跨地域的传播,这就是国际信息教育平台的建立,在这个平台之上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任何大学的公开课,可以学习各种知识,知识传播体系开始进入无空间和无时间时代。

3.信息技术催生新教学工具

在现代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有的知识和案例都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讲传授者利用由信息技术催生的各种信息技术传播终端生成的新教学工具开展教育。信息技术催生的教育工具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工具,这些新教学工具打破了传统教学工具、教学场地对知识传播的整体影响,知识传播开始借用这些新的教学工具更好地传播给学生。“依Clicker为代表的成本低廉,简单易用。性能可靠的课堂实时交互教学工具就是信息技术催生的新型通用教学工具的典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局域网的教学网络模式已经形成,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个局域网进行独自的学习,新的教学工具的催生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结构主义教学,建立起非结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新的教学工具催生教学内部结构的变化,教育开始进入“无纸书籍”的时代,开始进入知识教育的信息化时代,“电子课本”正在全面地进入课堂,给整个教育关系中的不同要素之间建立起新的逻辑关系[9]。同时信息技术催生的新教学工具助推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整个知识体系在这种教学工具的影响下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知识体系的框架化与新教学工具的体系化进行着深层次的逻辑性融合,这种融合不断地拓宽了学科之间的界线和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新型学科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断地被催生出来,不断地推动知识传播体系的建构。

四、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融合过程中的路径选择

1.观念融合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这个潮流对教育模式的推动是我们不可能无视它的影响,也不可能刻意地去规避这些东西,只有全面掌握它的利与弊,在实践中找到属于它的价值阶位,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技术在信息时代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时代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融合,必须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整个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认识到信息技术给我们所塑造的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接受信息技术的内在逻辑衍生和运作方式,全面掌握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技术的融合逻辑方式后,才能正确地应用信息技术。在观念上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坚持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现代知识传播体系中处于功能性、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阶位,它的应用绝对不能干涉知识价值和目的,不能对知识的对错提出根本性的质疑,它永远是服务于知识的传播。在中小学知识传播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把信息技术放到工具性的阶位层次上,在使用这些信息技术过程中还要求时刻保持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为知识传播服务的现代信息技术终端。

2.制度融合

信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时刻保持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和教育模式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和教育模式进行制度化的规范,才能完成信息教育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信息技术和知识体系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实现着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深层次转化与交互,但是这种交互过程并没有具体的规范标准和模型,这就需要对它们的交互过程进行处理,实现整个交互过程的模型化和可控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新的教育模型和教育方式,这种新的教育模型的建立其实就是三者之间在制度上的融合。

3.整体融合

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技术的融合的形式是新的教育方式,在它们的融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技术要与教育模式内在的要素之间进行整体性的融合,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才能完全被应用于教育模式中。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技术要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体系等要素进行融合,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要融入到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体系中。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和知识传播技术还要与教育对象进行融合,否则教育对象无法理解这些技术所展示出来的知识模型和知识体系,导致知识传播不连续。这些要素之间的深层次融合需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信息技术和知识传播技术都是为教育方式服务,教育方式则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服务,这就达到整体融合的终极目的。

4.在线平台融合

在线技术平台是信息技术和知识传播技术催生的信息知识传播平台,也是二者之间融合的新成果。目前在线教育平台非常多,各种信息技术设备都能够承担起在线教育平台的职责,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技术融合后,知识就可以在这个在线平台上进行传播。在线平台利用互联网把知识传播到世界各地,全球任何地方的网络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个在线平台,通过这个在线平台可以进行远程教育,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10]-[12]。依托在线平台,可以创建新的全面教育中心和全民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内容的完整化和体系化。利用在线平台建立起具有开放性的国际网络在线教育体系,实现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新模式。

五、结论

信息技术带来人类知识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为人类创造了人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知识传播在不同历史阶段都与相关的技术进行着某种程度的融合,以至于到今天,信息技术开始与知识传播进行深层次的融合,这种融合过程从价值理念到外在制度。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技术的融合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模式,人类开始依托这些技术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地建构起新的知识传播体系,不断地为中小学教育建构起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的新体系,进而不断地催生出新的教育工具。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2]柴h,武文颖,杨连生.慕课构建新型知识传播模式研究[J].当代传播,2015(2):77-79.

[3]孙冉.论知识传播的生态模式[J].现代情报,2005(5):62-64.

[4]钟志贤,刘春燕.论国外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5(9):74-79.

[5]郑晓丽,叶小宝.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平台的建设模型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0):72-73.

[6]张文波.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5):39-43.

[7]张青.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70-73.

[8]Yang, Z., Yang, H. H., Wu, D., & Liu, S. Transforming K-12 Classrooms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2014.

[9]Donati, Pierpaolo. Relational Sociology: A New Paradigm for the Social Sciences[M].London: Routledge,2011:25-26.

[10]Liu Hai,Yan Luxin,Chang Yi,Fang Houzhang,Zhang Tianxu. Spectral deconvolution and feature extraction with robust adaptive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2013,62(2): 315-327.

第4篇: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网络信息模式信息传播网络信息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

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www.133229.Com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第5篇: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以往的新闻传播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电视、报纸、杂志和电台这些方式,不管在新闻传播的方式上有多么不同,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点。首先,所有新闻传播的方式在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和清晰,在新闻的传递过程中,报纸的出版社、电视节目和媒体机构一般情况下都掌握着决定权,它们是新闻信息的来源。也就是说,新闻传播的掌握权和控制权在各个媒体机构的手中,而广大人民大众则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其次,接受新闻传播的信息的个体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报纸的出版社、电视节目和电台的媒体机构向外部传播新闻的各种信息,在这个时候,每个接受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的人一般都不会通过同样的媒体方式将他们所接受的信息再传播给其他人。也就是说,接受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的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上不会与其他人通过媒体彼此传达新闻信息,不会通过同样的传播方式来对新闻信息进行反馈。就算是一些报纸的出版社或者电视节目和电台的媒体机构为了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而安排和设立了有关阅读者的反馈栏目和电话,或者有时还会请一些幸运的人民群众真正参加到节目当中,但是这些措施都不能改变报纸、电视等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和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老套方式,也就是媒介机构传播新闻信息,而人民群众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所以,人民群众接受的新闻信息的时间都不是很及时,而且容量也比较小,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双方的互相沟通和交流,新闻传播的媒介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种无形的障碍。总之,在以往的新闻传播的方式当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新闻传播的媒介和人民群众之间地位的不平等,人民群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感受和要求均不能及时反馈给新闻信息的传播媒介,两者之间没有什么交流。与以往的传播方式相比较,新闻传播网络化的新式方式则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二、新闻传播网络化的新式方式

新闻传播的媒体就是信息,技术方面的更新和提升均能够促进新闻传播方式的进步。新闻传播网络化基于信息技术,也就是计算机网络,其利用当今新型的新闻传播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形态和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阅读新闻,而且传播的新闻信息更具立体性。与以往的新闻传播不同,新闻传播的网络化对新闻内容进行了全新设置,并且对新闻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取舍,从而使新闻达到了最好的效果,让人民群众对新闻形成了更加深入而清晰的认识。新闻传播的网络化可以让人民群众的想法和态度立即传达给新闻传播的媒介,媒介和人民群众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互相沟通的关系,使得新闻传播的立体功能和效果通过网络展示和呈现得更为深入。在新闻传播的网络化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新闻者,也没有从来不改变的接受新闻信息的人民群众,新闻信息的传播机构和接受新闻信息人们之间是没有什么明显而清晰的界线的,无论是新闻信息的传播媒介还是接受信息的人民群众,都只是组成新闻传播网络化的部分之一,每个部分都可以向其他部分传达新闻信息,而且每个部分都可以传达想要反馈的信息。新闻传播的网络化显现出一个对应一个、一个对应多个、多个对应一个以及多个对应多个的如同网络形状的结构。在新闻传播的网络化的实际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的媒介和接受新闻信息的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互相交换信息的场所,它实际上属于新闻传播的网络化的中心。无论是新闻信息的传播媒介还是接受新闻信息的人,均可以利用这个场所去进行传达信息和接受信息的相关活动,媒介可以把所有的信息都汇集和总结,放在这个场所,而人民群众也可以利用这个场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新闻传播的网络化把广大群众之间的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所包含的特征都聚集到了一起,其最为关键的特点是能够互相沟通和进行两个方向的信息传达。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接受新闻信息的人民群众所反馈的内容也会成为新闻传播网络化中的主要一员,与以往传播方式不同,人们通过网络把反馈内容传达给新闻信息的传播媒介,在传达反馈内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换信息的场所来和其他人进行想法和意见的交流和沟通,这一过程通常会形成更多更新的关于新闻的信息和想法。

三、新闻传播网络化的新式方式的构建过程

第6篇: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论文摘要:对传统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网络广告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特点,归纳出了网络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同时对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优势进行了阐述。

新科技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以此为传播媒体的网络广告开始迅速发展并且成为国内外最热门的新广告形式。与传统的通信技术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相比,网络的高新技术特性、信息传播的海量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也使得以其为依托的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无论是在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上还是在传播范围、信息传播能力、传播条件等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表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科技时代的信息传播需求,我们需要得到一个全新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

1广告信息传播模式比较分析

目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广告信息传播模式主要是在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广告信息传播的新特性提出来的。它们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和特色,也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下面介绍这几种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是广告传播模式的最基本模式。它是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心理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提出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线性模式,又简称“5W模式”(见图1)。

如图1所示,广告信息传播过程包含的五大要素是: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1)、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这种模式应用在广告发展的初始阶段,直观简洁地描述了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传播要素之问的关系,但是这种线性只能反映信息的单向流动模式,不符合传播活动是循环往复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初级原始的广告传播模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1.2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由于线性模式并不能体现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施拉姆在其提出的“奥斯古德一施拉姆双向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做了修正,提出了具有大众传播特性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见图2)。

施拉姆模式是对线性模式的一种超越,强调了传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并且增加了传播活动中的反馈环节。它说明了传播从一般走向大众的趋势,以及大众传播将逐渐作为社会的一个结合部分的趋向。

在这个模式下,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广大受众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问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每个接受者都扮演着译码、释码和编码的角色。

1.3 ELM模式

1983年由心理学家Petty.ERechard和John.TCaeioppo提出的详尽可能性模式,简称“ELM模式”,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信宿反应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见图3)。

“ELM模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信宿接收信息后产生的反应,并且将信宿处理信息的动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纳入人们的视野,强调了信宿的处理信息的动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重要性。该模式下,广告主体可以对广告效果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然后相应地调整广告传播方式及内容,从而达到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但是ELM模式忽略了传播过程中两个重要的要素——信源主体与传播渠道的复杂性,这是这个模式最大的不足之处。

1.4马莱茨克的CMR模式

1936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G.Malezke)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建立了复杂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称为“大众传播场模式”(见图4)。

在CMR模式中,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在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加上了社会与传播的关系因素。传者和受者双方都受到来自3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在传者方面,具有主动性的同时又在承受着“信息的压力”,即来自传播媒体的强制性;对应的,受者也不能随意地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同样承受着媒介的压力。模式中的“感觉和效果”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信息作用于受者,同时受者也反作用于信息。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考虑到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心理因素,描述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关系,并且注意到了传播媒介对信息的传者和受众的强制性以及传者或受者的自我形象因素、个性因素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广告主体对客体以及传播渠道的关注,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的广告传播模式。

但是由于“CMR模式”的反馈信息是建立在受众的自发反应上的,因此难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受众的主观倾向而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网络广告信息传播模式及其优势

2.1相关概念

2.1.1网络广告的含义

网络广告(Web advertising)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广告形式。综合来看,网络广告是由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以数字代码为载体,以网络为传播媒介而的异步传播的具有声音、文字、图像、影像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具有良好交互功能的商业信息传播形式。从法律角度讲,网络广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广告是指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在网站或网页上以旗帜、按钮、文字链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广告。广义上的网络广告是建立在广告的法定特征的基础之上:即凡符合广告的有偿性、依附性、目的性、商业性特点的网上信息都可界定为网络广告。广义的网络广告定义将有利于对网络广告实施更严密的管理。

2.1.2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特征

(1)传播范围极广,不受时空限制。网络广告的受众是与互联网相连的所有计算机终端客户,它是一个由遍及世界各地的各种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广告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强大的信息传播系统把广告信息24h不问断地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获得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广告效应。

(2)优秀的交互性。网络信息共享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广告的互动性。尤其是当富媒体广告技术出现以后,先进的视频流或音频流技术结合flash、java等程序,使广告作为一种服务,加强了受众和广告主之间的互动,成为优秀的广告策略和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

(3)能准确有效地统计受众数量。网络广告可通过访客流量统计系统或者是服务器端的访问记录软件追踪访问者在网站的行踪,以及这些用户查阅的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这不仅有助于广告者了解广告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广告商评估广告的效果,从而审定广告投放策略。

(4)非常强烈的感官性。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集文字、声音、影像、图像、颜色、音乐等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将产品或市场活动的信息展示在用户面前,立体醒目,广告效果好。

除此以外,网络广告信息传播还有实时、灵活、成本低廉、针对性强和准确性强等特点。

2.2网络广告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几种传统广告信息模式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几种传统的广告信息模式相互之间的异同点及各自的利弊。在这个基础上,笔者结合网络广告的特征,综合了在网络环境下广告信息传播的新特点,归纳了网络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见图5)。

网络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广告主和用户之间双向的信息沟通。在网络平台上,广告信息的发送和接受可以是同步或者是非同步的,这就构成了交互的可能,这种交互可以体现在广告受众对信息的反馈方面。这种反馈是平等、互动、即时的。在新模式中,广告受众具有一种网络信息获得者和实际购买者的双重身份,同时两种身份可以自由地转换,这无疑是网络广告最大的优势所在。

如图5所示,网络广告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广告客户把所要表达的信息通过网络上的网络广告商制作成广告信息展现到广大受众面前;另外一种传播方式是传播者直接通过广告公司自行制作网络广告,然后通过网络输入并且传播给广大受众。广告的目标接受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自主地去选择想要观看的广告信息。温柔可亲的交流与沟通取代了以往的强势信息灌输,尊重了受众的意志,也充分体现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在网络广告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信息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到受众对广告的反应以及对产品的要求和意见。从而迅速及时地采取行动,调整和修改广告策略,广告信息的传播也因此变得更加有针对性。总而言之,网络广告传播模式与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相比,其强大的交互性、可控性、高效性是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无法比拟的。

2.3网络广告信息传播模式的优势

网络广告传播的即时、互动特性使得传播的双向沟通成为可能,出现了“一对一”的营销关系.并且改变了传统广告中的“推”式劝说,改为“拉”式的沟通方式。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广告正因为其独特的特点而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2.3.1“一对一”的传播渠道

网络通过整合形成了一些专门服务一些特定市场或者行业的“频道”或者“社区”,用来满足那些具有独特的人口或者心理特征的群体。这种网上整合使得网络广告主能够根据每一个高度定向的市场或者顾客,定位特定的目标群,设计高度个人化的信息和媒体的沟通,“一对一”对他们进行销售,将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2.3.2良好的反馈通道

网络广告可以使顾客和广告主之间实现通话,进行双向沟通。在广告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中,网络广告主可以准确、真实地进行广告调查,了解广告效果,顾客也可以对信息进行清楚、快速的回应。广告主可以通过追踪这些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产品调整和服务策略,从而实现广告预期的营销目的。

2.3.3准确的效果测量

网络广告主可以通过网络广告管理软件以及网络访问量分析软件获得的不可估量的信息量。网络广告的一些独特的效果变量,如点击率、点击流、广告曝光次数、网页阅读次数等.使广告主可以快速地得到准确的结果,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营销策略。

第7篇: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 短信群发 手机媒介 传播路径 消解 重构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传播也成为现代人实现人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从1992年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成功发出,拉开了手机短信传播的序幕。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的《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移动计费短信业务量达到5027亿条,同比增长42.3%,日均发送短信超过16亿条。

随着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短信群发平台即短信群发,软件的出现,使手机短信群发得以实现。它一般具有短信的单发、群大、分组、客户关系管理等功能。短信群发平台的建立实现了短信息按号码段发送,大规模离散发送等。随着短信群发软件的广泛运用,大多数手机用户已具有“群发意识”。短信传播中群发和转发现象十分普遍。短信群发传播所具有的新特点不断显现,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手机媒介的传播路径。

一、把关隐性化:手机媒介“去中心”传播身份的颠覆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的社会控制理论,即“采集、制作信息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以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一般由信息传播者发挥信息把关、过滤作用。把关人是传播内容的重要调控者,被认为是传播的“中心”。

传统大众媒介是社会信息传播中心,是社会信息的“把关人”,信息传播一般至上而下进行。随着手机新媒介被大众广泛接受,手机短信传播的实现使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消解了“权威中心”,形成了以个人信息需求为中心的传播格局。手机媒介平台上进行的信息传播基本上没有门槛,任何人在作为信息接收人的同时,也能作为信息人对外传播信息。相对于传统媒体严格的准入制度,这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信息流程中的主导地位。

一对一的短信传播因信息的流动与控制不存在传统媒体的中介过滤选择,传播摆脱了“信息中心”,信息传递不受有关中间环节的干扰。一对一短信传播的核心是手机媒介使用者,传播信息由手机用户创造并决定是否传播,没有任何中介机构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控制,传统传播中的“信息中心”不复存在。

反观手机短信群发,它的传播方式中实际存在着“隐性中心”。短信群发的传播源头即群发短信传者一般有以下几类:1、短信内容服务商:传统门户网站的短信频道和专业的短信网站,如商务信息传播者出于某种商业目的。制作提供多种商务服务信息。2、短信:为短信内容服务商撰写各种短信,通常以娱乐消遣类的祝福幽默短信为主。3、短信转发者:此类传播者是次级传播者,他们主要是向朋友转发有用和有趣的信息。在实际短信群发的传播活动中,“把关人”以“控制信息内容生成源头的方式”存在。短信服务商从单纯的人际传播中介演变成“隐性把关人”,即面向大众的信息创造和发送者。相当比例的群发短信是短信内容服务商和短信专业提供的,他们成为信息内容的制造者,把握了信息传播的源头。具体来说,短信内容服务商的“把关”主要是按照用户的信息需求从事短信内容搜集、选择、整理、加工控制信息流向和流量等工作。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众可以或应该知道什么,这使得短信服务机构成为类似于报社、电台等新闻传播机构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人际传播活动的中介。

在我国传统节日时,用户个人创作的短信较少。手机用户的拜年祝福短信大部分是在专门网站上下载的专业短信的创作。据统计,北京移动2008年春节短信业务量近5亿条,而今年除夕、春节的日短信量高达50亿条,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约超过170亿条。我们看到由新浪、网易等北京19家网站联手推出的“2008年原创新春祝福短信大赛”中由各位创作的祝福短信,成为用户的下载的首选,下载发送量巨大。不断群发、转发的祝福短信逃不出短信内容服务商提供的内容,如2008年春节期间,许多手机用户都收到了“鼠不尽”系列为主题的祝福短信。

二、渠道系统化:对手机媒介传播形式的扩展

手机媒介所固有的人际传播本能和特性非常突出,其传播模式具有一些新特点,如发送双方兼备传、受者双重身份,始终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社会信息不再沿着某一单一方向运动。而是在立体网状结构中多方向流动。人们利用手机短信这一特定媒介进行点对点的非面对面交流活动。在一对一短信传播中。发送者和接受者在交换信息时平等参与,成功建构了典型的人际交流空间。而短信群发传播,因大量伴随其中的信息复制和转发现象的存在,使它的传播模式呈现出与一般概念上手机媒介传播模式迥异的特点。手机群发、转发传播将人际传播、群体组织传播等传播形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手机媒介向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步伐。

一般说来,传统手机短信传播是简易的“一对一”人际传播形式。而群发短信传播系统因群发短信软件的介入融合了多种传播形态。群发短信传播渠道系统由手机、电脑、平台软件、数据线等组成。 

上图只是对手机短信群发一般情况的模式化表达,在这一简单形式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传播形式的新突破。

首先,短信群发软件平台介入传播系统在强化人际传播的同时。又打破了手机人际传播的局限,手机传播形式从人际传播扩展到群体传播与非正式组织传播。群发短信使同一信息可以进行多级以至n级的递进式传播,使“一对多”群体传播和非正式组织传播成为可能,扩大了手机短信传播的效力。群体和组织与信息传播同步生成,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系统、规范的运行都离不开信息的沟通和联系。在一些非正式组织中,使用手机短信群发来传达信息现象初见端倪。短信传播在非正式组织中的运用主要包括组织内部的个人之间,部门之间因组织需要按组织程序所进行的横向传播和组织中上行与下行之间的纵向传播。据调查,目前大学校园的学生组织已大量运用手机群发短信手段进行组织内部的事项通知,即时传达信息。这一“一对多”的群体和非正式组织传播方式缩短了信息到达多数受众的路径,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成为了组织成员之间沟通的纽带,可增进成员的群体归属感。

其次,短信群发软件的介入手机短信传播渠道,让手机媒介实现了大范围传播,逐步推动短信传播向大众传播方向发展。手机短信群发能够将信息准确的传递到较大范围的用户手中。并且凭借人际力量,使信息在极短的时问内实现大规模复制、传播和扩散。这使手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广大庞杂的受众的过程。也有人以媒介以广大公众为对象,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20%以上的标准来衡量定义大众媒介。从目前手机的发展现状我们看到,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配套业务的多余开发和使用普及率的激升,手机已具备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潜力。群发这一新型传播形式加上大量的转发,将进一步扩大手机传播的可达到受众的数量和范围。

再次,群发短信中大量存在的信息内容复制和转发传播形式。形成了鲍德里亚称为“细菌繁殖式”的传播形态,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手机群发是通过多次重复传播达到众多受众的效果。在群发短信传播过程中同一信息借助持续的群发、转发,在进行了多次和多级重复传播后,可能会回归到信息传播源。这一信息回归不同于传统大众传播模式中的反馈。在传统传播中,反馈是受众对传播媒介进行社会控制的一个表现形式。它具有新的信息要素。广义的反馈,包括受传者为达到某种需求和目的,对传者施加的各种影响或压力。狭义的反馈,指受众对传者发出的信息反应,如人际传播中的点头、皱眉、回答、沉默,讲演中听众的掌声。读者给报社的投书等。而群发短信传播的信息回归是同一信息的重复运动,具有同样内容的信息在传播渠道里重复运动后回归到传播源头,形成信息“传播螺旋”,信息旋涡导致进一步的重复传播失效。

三、符号同质化:对手机媒介个性传播的消解

淹没在大众传播的浪潮里的人们,在使用信息上有了更多的个性化要求。手机这一新兴媒介被每位受众个体拥有。波德里亚指出目前人们正进入消费社会。他认为在现代社会的消费中,物品变成了符号。“要成为消费品,物品必须变成符号。它被消费,但不是消费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性。”正因为手机媒体的个性化鲜明,人们进行手机短信传播,期望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一般认为手机媒介个体性突出,短信传播灵活、自我表现力强,成功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小众化、个性化。在传播的个性化上。复苏了视觉符号在情感传播中的活力,缩短传统媒体造成的信息鸿沟。每个传受者都可以自行创作决定传播内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伴随手机短信群发的出现,原本个性化的手机媒介传播不可避免的走向同质化。

手机短信群发而带来的大批量信息复制和大范围的转发。使短信传播内容丧失了个性。让·鲍德里亚在《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到的媒介中符号和信息的激增通过抵消和分解所有的内容消除了意义,这是一个引向意义的瓦解以及媒介与现实之间差别消除的过程。因此,鲍德里亚认为高度复制信息对意义和内涵具有直接的破坏性。大批量复制的短信内容因为发信者的大批量转发使短信的内容消解,短信文本中的能指和所指被严重剥离和分裂,所指一再被忽略,淡化。群发短信复制信息类别有限,不外乎节日祝福、娱乐、服务、商务短信等。同时,群发短信内容提供者有限,使专门的创作点击下载率和复制传发率极高。多种因素作用下,群发短信雷同率大大提高。群发短信创作的是一种大批量复制的内容和情感,原汁原昧的真实感情体验会在大批量的感情之流中被冲淡。大规模的复制却引发了短信的同质化倾向,短信内容原创性的不断减少,个性消融在了大众文化的连篇累牍的重复中。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现代社会高度复制下生成的文化泯灭了人的个性。

手机群发短信让手机媒介传播行为呈现出消费主义的倾向,它适应了消费社会的商业逻辑,促进了消费文化与表现欲念的双赢。因短信群发软件平台的搭建,手机短信群发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移动通信公司、手机生产商、短信内容服务商和手机用户的一场商业合谋,其深层目的在于巨大的商业利益和价值,在于消费社会不断膨胀的利益要求。大批量同质化短信的内容和情感经过商业操作,为发信息者提供的是一份个性化情感的替代品。这时的情感不是信息的拥有者所表达的情感,而是下载或者接收到的情感。据调查,群发短信中主体之一是节日短信。每逢节日祝福短信不断被转发、群发,部分受众接受到很多内容相同的短信。正如上文中提到的,2008年鼠年春节期间,拜年祝福短信内容大量重复“鼠不尽”系列祝福短信。手机用户表示在节假日群体发送已经成为一种程式化行为,大多用户把短信当作一种单纯符号消费,更注重形式而不关注短信的具体内容。在手机短信群发活动中,传播主体消费了不再是个性化的信息内容,而仅是短信的符号形式,让信息资源使用也陷入了让·鲍德里亚所预见的象征式“符号消费”陷阱。手机短信群发中大面积的内容雷同是与手机短信传播个性化相悖的。手机使用者常常追求“个性”,却不知无限的复制使个性荡然无存。

四、休眠效应:对手机媒介传播效果的弱化

一般认为手机短信传播渠道具有便利性、可靠性,除非网络故障,受众都会收到手机短信。手机短信传播有效性较高。但短信群发传播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短信群发传播效果弱化现象明显,传播有效性大大降低。传播效果的弱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群发短信传播产生的“休眠效应”。霍夫兰《传播与说服》中谈到信息接受问题时指出:受者对传者的态度如何是影响所传递信息的接受范围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传者而增大的效果,称作“光环效应”。当信息由值得信赖的传者所提供时,会产生“光环效应”,反之,低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怀有不信任感,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小于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则会产生“休眠效应”。霍夫兰等人在实验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则呈现上升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休眠效应”。这一现象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源可信性的影响趋于减弱,而传播内容的作用开始真正发挥出来。一对一手机短信传播信息可靠性高,信息真实、诚信,废话、无聊和无意义信息较少,同时,传播终端具有私密性、传播双方熟悉度高、受众确信度高,传播效果加强,可能产生“光环效应”。与之相反,由于信息传送者身份隐秘、信息接收的被动性,群发短信传播网络里大量短信垃圾、黄色短信、收费陷阱、短信广告、短信病毒的复制和转发,影响短信传播者的信度。群发信息内容诚信度降低。成为短信在传播过程中的最大的信道干扰。以至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群发系统实施诈骗犯罪。招揽非法业务等。扰乱了公共信息传播秩序,侵犯了受众的隐私权和财产权,使群发传播渠道的可信赖度降低,甚至成为个别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经营者的“帮凶”。当受众接受来自群发这一不可信赖的传播渠道的信息时,就会产生“休眠效应”,导致传播效果式微。

其次,传播效果弱化表现在无法较好地满足手机媒介使用者的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引发人们对大众传媒和其他信息来源的需求,以致使需求获得满足。群发短信信息传播渠道和内容方面存在的弊端无法较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个体的社会人,需要与外界的交流和认可。这是心理上的交流和表现诉求。布拉姆勒归纳的受众对媒介的需求分为四大类别之一是发展人际关系,即以媒介为伴,使用信息获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一对一的短信传播作为一种廉价、简单的交流方式,可以较好地满足现代人人际情感沟通。但群发短信的泛滥让受众人际情感交流的需求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正如让·鲍德里亚在《意义在传媒中的内爆》一文中指出的,传媒中的符号和信息,由于高度复制把自身内容消解和除去,从而导致意义的丧失。群发短信内容的批量化复制使信息内容本身意义消解的同时,大量雷同内容的传播也降低了受众对信息的关注度和期待值,稀释了负载在短信上的人际情感。内容相同的短信在接受者身上容易造成审美厌倦和疲劳,面对复制、转发过来的信息,接受者对泛滥的短信稍加扫描就可以完成对信息的阅读。当不断收到相同内容的信息时,传播主体将忽视交流的真实感,为人际交往带来障碍。初步调查显示,节日期间的短信重复发送现象相当普遍。很多人会收到来自不同人的同样的信息,有的甚至会一下子收到十几条一样的短信。短信内容的批量化复制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浓度在传送过程中降低,使负载在短信上的情感稀释。情感的稀释带来的是人际交流的泛化和表面化,没有较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心理情感需求。五、手机群发短信规范的思考

手机短信的交互模式,融合了纸质媒介的书写、电子邮件的可保存可重发、互联网的交互、无线通信的即时性。学界评论短信传播说:“它是大众传播化的人际传播与人际化的大众传播。”手机媒体短信传播具有其鲜明特点。手机短信是一种私人化的传播,完全私密的沟通方式。短信收发交流主体是双向的、互动的,发送双方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其身份是双重的、互变的。短信的收发操作简便。传播即时便携性、接受环境相对单纯,使信息交流和速度和频率得到有效提高。以上传播优势,使它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

在手机业务发展中,短信业绩飙升所蕴涵的巨大商机以及由此带来的传播效力,吸引了许多运营商投入群发短信业务开发和经营。群发短信软件平台的完善和大范围使用,让短信群发这一新式传播方式快速发展。在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一些不良短信也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负面影响日益突显出来。

手机短信群发传播中。传播者可以利用短信具有的私有性、隐蔽性特征进行无限制、无控制的“自由”传播。因而,短信传播内容难以监督,不可控制。当前,手机短信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群发传播中不良短信的泛滥。不良短信主要类型一是欺诈短信: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开放的通信平台含有欺诈内容的手机短信,并借此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或侵权行为;二是广告短信:一些经营者把短信息当成广告平台,未经手机用户同意,随意将各种广告发给手机用户;三是污秽短信:利用手机短信大量散布迷信,恶意发送色情、淫秽等内容低级庸俗的信息骚扰手机用户。不良短信通过手机发送流传,影响面呈几何级数增长。已成为一种“信息公害”。对此,在剖析短信群发传播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应用理性的态度看待短信群发传播方式,思考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手机媒介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我们认为规范手机群发短信传播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信运营商控制信息渠道:通过技术上的控制与管理来净化传播环境。移动通信部门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即在通信的平台上对有害信息进行屏蔽和过滤,对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传播淫秽色情等信息进行识别和拒发。2007年4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官方规定:客户在一小时内群发500条同样内容的短信,系统将自动关闭该手机号短信功能。这一做法就是用通信运营商控制信息渠道来规范短信传播行为的新尝试。

第二,用多种手段监管短信内容提供商:短信内容服务商是手机群发短信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实现对内容提供商的有效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监管短信内容提供商行为的有效方式之一。2005年以来国家下发了《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治理当前电信服务热点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移动通信网络不良信息传播治理的通知》等文件,加强了对电信运营商、增值服务运营商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此外,信息产业部已经联合其他部委正在制定我国首部短信法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正在起草《电信法》,国务院信息办正在起草《信息安全条例》,已出台的和即将出台的具体规定,对推动手机短信的健康有序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第8篇: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企业管理 公共关系管理 传播沟通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046-02

企业公共关系传播是企业与相关公众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企业开展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和其公众而言,传播是连接两者之间的中介桥梁,信息传播技巧的高低影响着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效果。在很多时候,企业与公众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信息传播沟通不畅或信息传播沟通效果不佳造成的。因此,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应是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综合利用传播学与公共关系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公共关系传播实践,探讨企业实施有效公共关系传播的方法。

一、选择最佳信息传播者

信息传播者是企业公共关系传播行为的起点,选择最佳信息传播者是实现有效传播的首要条件。在制定传播策略的时候,可信、权威、客观的信息是摆在第一位的。要保证企业公共关系传播信息在公众心目中具有可信性、权威性和客观性,被公众认同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我们在开展公共关系传播时就必须选择最佳的信息传播者。

研究表明,信息传播者如具有下列条件之一,有利于实施有效传播。一是权威。公众乐于相信权威们讲的话,对于所传播的信息,由享有声誉的专家来发表意见,比由一般人发表意见更能引起受传者的信任。二是客观。如果信息传播者在公众心目中被认为是态度超然的,不借传播谋利,那就比较容易取得传播的效果。三是“自己人”。传播学中的“认同策略”表明,如果受传者认为传播者与自己不相上下,把他看作“自己人”,他就比较容易接受传播者的意见。综上所述,最佳信息传播者应具有良好的形象声誉,具有与所传信息相应的专业权威,具有较强的信息传播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信息传播者的形象声誉越好,其所传播的信息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就越高;信息传播者的专业权威性与信息的权威性成正比;信息传播者的传播沟通能力强、亲和力大,则其与公众的心理距离越近,所传信息的客观性越强。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信息传播者的有效传播条件,做好公共关系传播工作,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选择具有良好声誉、美好形象的专业传播机构帮助企业开展公共关系传播;第二,要有选择地利用社会知名人士的影响和声誉开展公共关系传播,实现最佳公关效果;第三,企业人员作为传播者也要树立良好形象,增强沟通能力,改善传播条件,要尽可能使自己成为相关公众的“自己人”,增强亲和力,缩短与公众的心理距离。

二、编制最好的信息符号

编制信息符号是指信息传播者把所要传递的信息编制成信息接受者所能接受和理解的符号的过程。符号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对同一符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因此,企业公关传播在编制信息符号的过程中,就应尽可能地理解公众的心理,适应传播对象的要求,避免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使企业的信息传递达到“高保真”的状态。

如何编制最好的信息符号以达到信息的“高保真”状态呢?首先,要使符号形式与信息内容相统一,要按照信息内容选择合适的符号表现形式,不同符号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适合表现不同的信息内容,企业公共关系传播在编制信息符号时就必须选择最适宜的符号形式来表现特定的信息内容。其次,要尽可能扩大与公众的共同经验范围,使企业的公共关系信息按公众的兴趣、心理、接收方式、理解方式来传达,产生最大限度的共同语言。再次,要高度重视信息内容,针对传播者的特点,注意将信息内容与公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以满足特定公众的兴需求,激发其主动参与信息沟通的积极性。

因此,企业公共关系传播在编制信息符号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突出信息的相关性以吸引公众注意,要使所有信息符号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相关性,即这些信息符号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应有利于表现某一公关主题,有利于实现某一具体公关目标,使公众通过接收信息了

解企业,进而形成或改变对企业的态度。第二,要突出信息的显著性以加深公众印象,要使所有信息符号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显著性,以突出某些事实,便于公众从众多信息中选择、注意和接收这些信息内容,更好地加深对这些信息的记忆。第三,要突出信息的一致性以引导公众理解,要使所有信息符号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一致的利益诱导性,使公众能够通过接收信息内容找到某些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需要,并感受到企业的公共关系信息传播能够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以此提高企业公共关系信息传播的效益。

三、研究目标沟通对象

目标沟通对象即企业公共关系传播所针对的特定公众,他们是信息内容的接受者,具体包括观众、听众、读者、活动参与者等。沟通对象是信息传播的终点或目的地,也是产生传播效果的主体。沟通对象在传播过程中并非仅仅是简单地接受信息,作为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他们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对沟通对象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论:一是社会分类理论,认为人的年龄、种族、性别、收入、教育、职业、宗教、政治信仰和住地等差别,决定了每个群体选择信息的特征。二是选择性因素理论,这一理论提出了受传者心理上的三种选择因素,即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是个人需求理论,例如消遣、填充时间、社交需要、心理需要、寻求情报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指南等。由此可以看出,沟通对象对企业公共关系传播的影响是多向性的。

因此,企业公共关系传播要重视研究公众接受信息的规律,及时改变和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根据公众的需求来确定自己的传播方法和传播内容。要想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分析沟通对象的关注点和兴趣点,结合企业公共关系目标,选择、取舍、组合信息内容;第二,分析沟通对象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恰当的表达方式;第三,关注沟通对象的心理需求,注意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克服沟通中的情感障碍。 四、营造良好的传播背景

传播背景指企业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社会环境、具体场合和情景气氛。社会环境包括企业公共关系传播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宏观社会环境和沟通人员之间的社会关系、职务、地位以及相关的团体背景、社会规范、文化习俗等微观社会环境;具体场合是由企业共公关传播的物质环境和时间环境构成的,它包括传播的具体空间和场景以及传播的具体时机;情景气氛是企业公共关系传播的具体场合中所显露出来的心理环境,如交往双方的心理状态、情绪和气氛等。

企业公共关系传播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具体场合和情景气氛对于信息传播沟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效的企业公共关系传播,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社会环境、具体场合和情景气氛对信息传播沟通效果的影响。企业在开展公共关系传播时,一定要紧跟时代潮流,符合社会时尚,恪守礼仪规范,营造信息传播沟通的良好社会环境;一定要选择传播时机,利用物质环境,布置空间场景,营造信息传播沟通的良好具体场合;一定要协调公众关系,形成和谐气氛,培养积极情绪,营造信息传播沟通的良好心理环境。

五、选用恰当的传播媒介

荀子在《劝学》中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段话可以给企业公共关系传播一个重要启示:如何能使信息“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克服种种障碍,增强影响的广度与力度?重要的途径在“善假于物也”,即善于选用恰当的传播媒介。企业在开展公共关系传播时,如何选择传播媒介呢?

首先,要充分了解各类传播媒介的特点。企业公共关系传播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人际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网络传播媒介以及其它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特点的基础上,考察各类传播媒介的覆盖域(传播发挥影响的区域范围)、触及率(触及到传播信息的人数比率)、时效性(传播信息的速度和有效性)、重复率(重复接受信息的次数)、连续性(信息连续传播后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权威性(媒介的影响力)、效益(传播带来的经济效益)等项指标和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媒介,使传播获得成效。

其次,要掌握选择传播媒介的基本原则

。一是根据公关目标选择传播媒介。每一种传播媒介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能够为公共关系的某一目的服务,选择媒介一定要考虑企业的公共关系目标与信息传播目的,选择有利于实现企业公共关系目标和信息传播目的的媒介。二是根据公众对象选择传播媒介。企业公共关系传播实质上是针对目标公众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公众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习惯、生活方式以及通常接受信息的习惯等,接近不同的媒介,要想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公众,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介,使企业传播的信息全部或大部分为目标公众所接收。三是根据传播内容选择传播媒介。将信息内容的特点和各种传播媒介的优缺点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四是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传播媒介。要根据企业具体的经济能力和经济条件选择适用的传播媒介,即在企业公关预算和传播投资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量力而行,争取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传播效果。

再次,要整合信息传播媒介,优化信息传播效果。按照公关目标、公众特点和信息特性等将媒介进行组合,整合传播媒介,设计传播过程,以达到整合传播的效果。

六、精通传播沟通方式

企业公共关系传播主要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类型。了解和把握这四种传播方式及其与公共关系的联系,将有助于企业公共关系传播人员从理论上认识人类信息传递的不同形式,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传播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的传播方式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效能,企业公共关系传播人员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必须了解各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和效能,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各种传播方式的最佳效果。为此,企业公共关系传播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针对企业不同时期的特点开展公共关系信息传播工作,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或阶段,其传播活动应当有不同的内容;第二,要把公共关系信息传播工作与各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和效能结合起来考虑,选择最有效的传播沟通方式,确定最恰当的传播内容;第三,要学会综合地运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第四,要注重通过撰写新闻稿、新闻、策划媒介事件等多种方法,有效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开展企业公共关系传播。此外,企业公共关系传播人员还应特别关注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前景最为广阔的传播方式,正如施拉姆在其《传播学概论》中所言,这“是最好的时刻,也是最坏的时刻”。它是目前对企业公共关系影响最迅速、最复杂的一种传播方式,一定要高度关注并善加利用。

综上所述,企业公共关系传播的有效性与信息传播沟通技巧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公共关系传播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研究信息传播沟通技巧,不断完善传播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万国邦,李荣新主编.公共关系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第9篇:传播信息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 科学普及;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30-02

自2014年年底中国 科协制定的《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印发以来,全国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以及各有关科普机构等积极响应中国科协文件内容,高度重视科普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政府相关部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关于大力提升我国科学传播能力,切实提高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政策的支持下,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到极大的推动。在科普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促进下,科学传播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科普信息化及科学传播两个方面对推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技馆作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科普场馆,在科普信息化的推广下,科技馆的科学传播功能的发挥以及科普影响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受到社会大众的一致欢迎。

1 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

1.1 科普信息化建设简况

1.1.1 科普信息化

科普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或者是通过网络科普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 1 ]科普信息化所要达到的科普教育目的与科技馆的建馆宗旨以及科技馆所要履行的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是相一致的。

1.1.2 科技馆科普信息化的展示方式

1)科技馆官方网站的建设。科技馆科普信息化的第一展示形式是自我科普场馆官方网站的建设,在绝大多数的科技馆官方网站里面包含有科技馆场馆活动介绍、科技馆动态、科技馆服务管理等,通过网站可以让参观者初步了解科技馆最新动态以及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网站的展示可以让参观者有主动性、目的性地开展科普信息的浏览。

2)科普网上渠道的多样性。科技馆除了自己官方的网站外,还通过时下盛行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微博、微信等开展科普信息的科学传播,通过建立公众号可以将科技馆的最新科普消息第一时间及时地推送到关注者的客户端,甚至有的部分科技馆还专门研发制作了自己场馆的手机App软件,软件里的功能可以实现更全面、更充分地发挥科普信息化传播的展示。

3)数字科技馆的运营。数字科技馆的建立给整个科技馆行业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以及交流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在科技馆行业业界范围内可以互相了解与学习不同科技馆的科普资源,而关注该平台的社会大众也可以在数字科技馆里对森罗万象的不同主}科普展览以及科普知识有全面的认识,甚至在这个数字科技馆的平台上还有虚拟科技馆的参观,观众可以借此直观地了解、网上导览参观科技馆,充分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科普展览项目。

4)场馆展览展示方式的信息化。科技馆的展品展示方式除了传统的机械、互动式的体验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热门的新媒体技术、互动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不断涌现并走进大众的视野,作为科学技术展示的窗口,科技馆在展品展示方面无可厚非地融入了此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增加科技馆展品展示的吸引力以及丰富展品内容起到重要的作用。

1.2 科学传播概况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这么定义科学传播,科学传播主要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2 ]通过从科学传播的渠道和手段进一步分析科学传播的目的,科学传播从过去到今天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2.1 传统科学传播

传统科学传播与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有点类似,是一种相对单向的传授过程,早期的科普场馆在科普展品展示的基础上加上借助相关的科教书刊,利用宣教、科普知识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这样的科学传播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当然这跟早期信息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背景是相一致的,但是传统的科学传播效果由于它的方式简单而直接被观众所认可,观众认可此类科学传播教育方式,就算在今天还是有不少观众群体认可这样的模式。

1.2.2 信息化科学传播

信息化科学传播比起传统的科学传播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以及科学知识传播观众的接受性不同。信息化的科学传播方式摒弃了传统的教具、教条化方式开展科学传播,借助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科学传播;另一方面,信息化科学传播观众的接受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过程,而是一种双向的过程,观众至科技馆参观并不是被动性地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对展品进行体验、对展品信息化展示方式进行互动参与。当然,信息化的科学传播还是始终离不开传统的科学传播中人为引导与相关的答疑解惑,两者之间必须做到有效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传播的功能。

1.3 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的关系

1.3.1 科普信息化是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科学传播正因为它对于提升公共科学知识水平与科学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做好科学传播。随着科学技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科学知识的方式逐渐电子化,在教材上在科普方面传统的书刊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要做好科学传播,首先应当做好科普资源的信息化,它是开展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管是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还是满足大众获取信息的需求都是一种趋势。

1.3.2 科学传播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把科普做成信息化,虽然直接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科普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但最主要的功能与目的是利用信息化让更多的大众接受科学、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科普信息化可以更好地助力科学传播的发展,这也是科普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作用。

1.3.3 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相互促进

科普信息化可以推进科学传播的发展,科学传播的发展反过来也可以推动科普信息化的进一步优化与提升,两者之间的建设与发展都能起到共同促进的效果。

2 科技馆科普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科普信息化建设结构单一

不止在科技馆行业内,在整个科普行业、在社会大众眼里科普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科普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备设施,而现今的结构相对单一,创新程度不够,信息化的应用不充分,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逐渐体现。

2.2 科学传播信息权威性不足

科技馆作为开展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先驱者,在信息化知识内容大爆发的今天,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科技馆馆方要做到正确、科学、规范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网络上一些欠缺严谨性的科学内容资源、伪科学现象等问题,科技馆应当履行起监督及纠正的作用,但在科技馆行业间却存在缺乏科普知识的专家、科普专业性的人才不足的问题,科学传播信息的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受限困境

2.3.1 资金投入困难

科技馆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在软硬件、通讯技术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资金的不足一直是开展科普信息化的一大瓶颈。

2.3.2 信息化技术人才紧缺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开发与推动,现在科技馆的网站建设以及各类系统很多都依靠第三方软件公司技术的支撑,虽然第三方软件公司专业化水平较高, 但也只局限于后台软件技术的支撑,科技馆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这方面人才队伍的加入与支持才能真正在科技馆科普业内专业化开展科普信息化工作。

3 科技馆如何充分发挥科普信息化助力科学传播发展

3.1 科普信息化人才培养

3.1.1 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

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有效对网络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伪科学现象进行监督与改善,一些虚假科学信息缺乏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些信息的传播目的有些仅为了吸引大众的目光,甚至通过借由大量的观众来达成营销的目的,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遏制这类伪科学信息的鞑ナ鞘分有意义的,权威性的科普专家对于达成科普信息化过程中真正的科学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1.2 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对于科学信息的展示方式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人才的保障与支持,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进而扩展科普信息化展示模式,比如在图文的基础上增加展品的互动参与性,利用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增添科普吸引力,科技馆的科普信息化需要此类人才的加入丰富科技馆的科学传播方式。

3.2 科普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

3.2.1 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平台的建立

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的平台可以基于网络的基础开展,对原有的科普网站、科技馆平台上对科普资源进行有机融合,搭建一个专门为了科学传播与发展的益民益馆的服务平台,科学传播不 再是单一科普机构的主要职责,而是在整个科普业界范围内甚至是大众范围内全民学习、全民参与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3.2.2 拓宽科普内容的表现形式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科普带来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3]传统科学传播方式的授课型、灌输式的方式不适合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的科普传播,科技馆网络时代的科普传播除了展示形式的多样化,还衍生了包括虚拟网上科技馆、三维科技馆等各种数字化展示方式,而且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图文展示,融入动感的立体画面、音频、特效等各种特色的表现形式。

3.3 其他支持项目

3.3.1 政府政策的持续引导与支持

相关部门除了在对加强科普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及指导外,地方财政也应该对科普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有资金的保障对于加快科普信息化的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3.2 科技馆科普信息化方式的创新性发展

科技馆作为推动科学传播的主要科普机构,它所履行的科学教育功能以及科普传播功能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科技馆在科普信息化方式的创新除了在科技馆展览展示教育方面的应用融入新的信息化技术展示外,对于网络传播、科学传播方面也可以与时俱进地应用科学传播工具,不断创新并引入新型展示与传播方式,走在科学传播的前头,做科学传播的领头军。

4 结论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科普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科普升级,科普信息化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科普信息化是对传统科普全面创新的有效途径,可见科普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那么,在中国科协相关政策的指导以及支持下,在科技馆行业内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 天,如何做好 科学教育的信息化以促进科技馆科学传播的发展成为科技馆履行科普场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职责的一项主要科普工作,相信在借助科普信息化的推动下,科普信息化将成为科技馆科学传播高速腾飞发展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王延飞.推进科普信息化应突出五个着力[J].科协论坛,2015(11):8-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