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传播策略论文范文

传播策略论文全文(5篇)

传播策略论文

第1篇:传播策略论文范文

[关键词]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特色化;专业化;品质提升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科学上的重要发现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融合。交叉学科科技期刊作为发表跨学科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学科融合与创新经营的重要传播载体,其经营思路和刊文水准直接体现和推动着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水平,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交叉学科科技期刊与单一学科科技期刊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研究范畴的学科“交叉性”。在办刊实践中,往往由于对期刊交叉属性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而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期刊定位不准或含糊,导致期刊失去了特色,这主要是由于对交叉学科的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等把握不准造成的。其次,刊文内容不能紧扣交叉学科的属性特点而偏重于某一学科,从而丧失了交叉学科最本质的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特性,其刊发的研究成果也很难体现交叉学科的创新价值。最后,部分交叉学科科技期刊不能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纸刊方式传播研究成果,信息传递方式单一、效率不高。交叉学科科技期刊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需在充分认识学科属性的基础上,从期刊定位、内容组织和传播途径三方面着手,打造特色鲜明、专业性强、创新度高的精品期刊。本文基于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经营中容易出现的这些问题,从期刊定位、内容组织和传播途径三个方面,探讨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的品质提升策略,以期为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的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把握学科属性特点,找准期刊定位,塑造期刊品牌

期刊品牌是期刊的办刊宗旨、理念、特色、整体形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期刊品牌的形成,表明期刊所从事的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创造性劳动,得到相当数量的读者群的认可,成为具有潜在市场效应的物质存在,有了一定的市场附加值,是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的品牌塑造因横跨两个或多个学科,因此在学科属性把握、期刊定位、研究方法选择、内容组织、特色构建等方面不同于单一学科科技期刊,存在很大的“波动性”和“倾向性”,不同的办刊者、不同的办刊目的和视角、不同的专业背景,对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的定位可能都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

(一)牢牢把握学科属性特点,坚持准确、科学的办刊宗旨把握好学科的属性特点,是交叉学科科技期刊提升品质的第一要务。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产生了新的交叉学科,各学科在交叉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支撑和影响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交叉学科科技期刊首先要厘清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把握学科的属性特点,进而树立准确的、科学的办刊宗旨,使期刊的宗旨、方针与学科相匹配、相适应,这样才能为期刊的良好运营奠定坚实的支撑。

(二)基于学科属性确立正确的研究思维科技期刊是传播、积累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促进科技、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推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交叉学科科技期刊需要基于学科属性,确立适应交叉后学科特点的研究思维。研究思维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宏观、中观及微观的学科属性,具体在所研究的主题上,应采用科学的、适用的研究思维,使研究思维与研究主题相匹配,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科学性,并有可能推动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三)与国际接轨,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我国科技期刊在绝对数量上较大,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占比相对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科技期刊大多是中文刊物,由于语言的限制在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科研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考虑学科特点、忽略论文实用性、单纯用“被引量”“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等指标衡量期刊质量的评价方法长时间存在;另外就是过分推崇SCI、SSCI、EI等国外索引目录。上述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国内期刊在办刊侧重上受到干扰,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内期刊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受到挤压。由此也导致国内高端研究成果大量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这类研究成果虽能获得一些国际引用量,但囿于语言障碍和传播途径限制,导致我国科技成果在国内认知,以及生产力转化的深度、广度上受到制约。因此,科技期刊尤其是具有社会科学属性的交叉学科科技期刊如何自强有为,培育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就显得非常宝贵。

三、期刊内容组织要突出交叉学科的创新性要求

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专业学术期刊应该是本专业领域科技进步的引领者、推动者。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的学科定位,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性,其对研究内容的创新性要求,也往往高于专业期刊。因此,交叉学科科技期刊须紧紧立足学科特点,突出交叉学科的“交叉”属性和“创新”属性,创新研究方法,建立高水平的编审队伍,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聚变,催生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一)研究主题和内容要体现创新性要求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及成果,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假交叉”,即只有形式上的交叉,而没有学科之间研究思维、科学逻辑等方面的相互渗透、交融。因此,交叉学科科技期刊在对来稿进行审核时,应着重审核其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创新性及其科学性。交叉学科的研究应建立在所交叉学科发展水平基础上,充分考虑科技、社会发展之趋势、之所需,并重点考量学科之间融合与交互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融合与交叉,才能产出有价值的创新性成果,并以此推动科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研究方法需有所突破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横跨两个或多个学科,除在内容上表现出典型的交叉性、融合性、创新性外,在研究方法上也必定需要有所突破。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需综合考虑各交叉学科的研究思维、研究基础,考量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必要时还需对研究方法进行优化或不同研究方法的综合,以满足学科交叉后的研究需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适用性,是研究成果科学性的重要基础,也是交叉学科研究创新性的重要体现。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往往能够催生或促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三)高水平的编审队伍是期刊创新性的重要保证编审队伍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力量。对于交叉学科科技期刊而言,编审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执业素养,是期刊创新性的重要保证。首先,交叉学科科技期刊应拥有学科交叉领域内强大的专家审稿资源,建立严格的“三审”制度,甚至有必要建立更多层级的审稿制度和“交叉审稿”机制。其次,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的编辑队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交叉学科研究成果能够准确、有效评审和及时的重要基础。最后,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的主编,应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开阔的科研视野,尤其要具有坚定的“科学办刊、推动学科发展与进步”的信念和情怀,这对把控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的办刊方向,在一定层面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拓展传播途径,大力推进媒体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多元化,媒体融合成为学术期刊提升服务水平、扩展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同时,受众日益分化为相对孤立的个体,对多元化媒体工具的依赖日渐加深。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其创新性更加突出,对成果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要求也更高。当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结合,往往容易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信息爆炸时代的媒体融合,为这些理论性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提供了分众化的传播途径,使这些边缘性、交叉性、创新性的成果,能够快速而广泛地在孤立的受众中传播,从而更有利于成果在所涉各学科间的交互传播与互动。因此,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交叉学科科技期刊应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媒体融合,建立资源体系和多媒体融合的综合信息平台,博取更大发展。

(一)加强在线采编系统建设,提高采编效率,保证交叉学科创新性学术成果的快速借助快速发展的先进信息技术,应积极推动在线采编系统建设,提高投、审、编、排、校等采编效率,有力地保证交叉学科创新性学术成果审核、刊发的效率,促进学术成果的价值实现。在线采编系统更便于建立期刊作者资源库,为期刊的持续发展、为推动学科的进步提供专家支撑。拥有稳定、广泛的作者队伍和专家群,是期刊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交叉学科的学术研究越来越多地通过学术会议、论坛、沙龙等进行成果的交流和探讨,通过思想的碰撞来激发研究、创新的“灵感”。借助在线采编系统中电子化数据易提取、易存储、易搜索、易分析和易处理的优势,有利于积累大量的作者和专家信息资源,以此为基础,将之整理形成分类专家资源库,为专题组稿、定向组稿、精准组稿,以及开展交叉学科所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专业研讨提供坚实的系统资源。

(二)多媒体互动融合,打造综合信息平台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给期刊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方式,其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影响受信息化的冲击比较大,传统纸媒订阅量普遍出现下降的趋势,交叉学科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传播效率日趋下降,研究成果的价值得不到很好的实现。为了更高效地传播学术成果,促进交叉学科所涉各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交叉学科科技期刊需要开展多媒体互动融合,并充分利用交叉学科的跨学科优势,打造综合信息平台。媒体融合背景下,交叉学科科技期刊刊发的学术成果中的重要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具有传播价值的研究结论、研究方法等,应采用“优先出版”“提前出版”等成果快速发表模式,促进交叉学科领域创新性成果的快速和传播。同时,应利用网站、微信、手机等新媒体进行“二次传播”,扩大成果传播范围,促进创新性成果的科技转化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近年来,举办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会议、主题论坛、专业研讨会等,成为促进各学科的思想碰撞、拓展专业研究成果传播的新渠道。打造多媒体融合的综合信息平台,有助于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互式”融合、运用,也有利于“催生”优秀的交叉性学术成果。

五、结语

技术高速进步和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交叉学科科技期刊担负着促进学科发展和传播交叉性创新成果的重任。交叉学科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学科属性特点,找准期刊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刊载内容的组织和传播途径的拓展,坚持科学办刊,与时代同步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给传统的科技期刊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科技期刊在面临信息化巨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媒体融合的大发展机遇。交叉学科科技期刊应该抓住媒体融合的机遇,充分挖掘期刊的专家资源、专业资源,建立资源体系和多媒体融合的综合信息平台,争取更大发展。期刊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坚持为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服务,为技术标准、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专业支撑。在市场经济洪流的冲击下,保持科技期刊的专业特色、专业定位,牢固树立“心中有责”“有功于国”的执业理念,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就会自然而来,经济效益、良性发展也会相伴获得。

[参考文献]

[1]陈环.如何塑造期刊的品牌形象[J].对外经贸,2015(6):137-138+158.

[2]吕晓明,任延刚.对创建品牌医学期刊的思考[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2007:17-20.

[3]侯海燕,王亚杰,梁国强,等.基于期刊学科分类的学科交叉特征识别方法——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50-357.

[4]黄月薪.品质与服务并重——提升科技期刊竞争力[J].传播与版权,2016(3):50-51+53.

[5]闵超,孙建军.基于关键词交集的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分析——以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J].情报杂志,2014,33(5):76-82.

第2篇:传播策略论文范文

摘要:当前阶段,媒介素养作为推行我国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在进行具体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直以来,校园媒体都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与介质,对于培养高职教育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基于这一现实背景,高职教育院校需要针对校园内的媒体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全面组建全民参与的教育活动,并及时跟进相关的制度建设,开发出我国高职教育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全新路径。

关键词:校园媒体;高职院校;媒介素养;学生

一、校园媒体

高职教育院校中的校园媒体,主要是指校园内的校报、网络平台、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宣传窗等各种形式的媒体,虽然其推广规模比较小,但是其内部构造却十分的完备。现阶段的高职教育院校中的校园媒体的构建,必须要严格遵循媒体技术的发展需求。[1]校园媒体要基于高职教育院校、教师与学生、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有效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它不仅是高职教育院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途径。

二、运用校园媒体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

(一)提高自我对于校园媒体的重要认知

当前阶段,高等教育院校在开展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提高对校园媒体这一培养媒介的重视意识。通过不断强化媒介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专业教学理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在高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的前提下,全面贴合学生的自我个性化发展。在制定高职人才素质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目标、教学内容、培育方式、研究评价等内容,明确体现出校园媒体是高职生个体媒介素质培育的主要途径。[2]科学地运用校园媒体,对媒介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宣传,进而营造出气氛浓郁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外部环境。例如,某高职教育院校中的领导非常重视对于校园媒体的应用,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学院一再地宣传、强调必须要重视媒介素养,充分地发挥出自我的教学优势,充分运用校园内的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微博、公众号等校园媒体进行全方位的信息传播。

(二)全面进行组建“全民参与”的媒介教育形式

高职教育院校若想高效地完成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活动,就必须及时构建“全民参与”的媒介教育形式。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全面激发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传授给了学生基本的媒介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借助媒体实现信息接收与二次传播的权利以及舆论监督等权利。例如,教师在实际的媒介素养教学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加强文明形态建设外,还可以充分引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实现“全民参与”的媒介教育模式的发展目标。2015年9月30日,第78期校园报以全新的形态出现在师生面前。校园报纸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力宣传,以及对校园报编辑部学生的不断鼓励,科学地借用新媒体形式推进信息传播权的落实,进一步实现了师生自身具备的舆论监督权,使学生的意识形态再一次占据了自我思想舆论的最高点。

(三)合理运用校园媒体构建媒介素质教育平台

当前阶段,校园媒体通常都依附于高职教育院校内的党委宣传部、校团委等一系列行政部门,并匹配与之相关的专业指导老师,给予及时、科学的教学培训,但是一部分特殊的教学任务还是需要高职教育院校内的学生组织和干部来完成。例如,某高职教育院校内的校园报纸和校园网络全都是由学校内部的宣传部进行直接监管,但是其具体开办的业务却是由校报编辑部中的各个成员来落实的。基于这一校园网的教学平台,校园内的所有相关人员都需要参与到编稿、审稿等工作中去。因此,高职教育院校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高职教育院校需要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分批次地开展关于学校党政文化建设、学生就业、社团发展、毕业择业、教师技能培训、学术研究等工作。在开展学术研讨会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体现出校园建设的文明形态以及学校的文风建设,以此来全面开展校园内的职业教育、学风建设、校运会、校企合作、管理经验交流、安全卫生、校庆等活动。以基础性的学习生活带动整个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推进与落实,充分结合高职教育院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以及学生群体普遍喜好的话题来敲定适宜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有效的预测解析方法,进行诸如源头式的教学探究、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矛盾生成与演变等一系列内容,通过新闻稿件的深入报道,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校文明发展史的认识。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了各种新闻采集编写的技巧,进而全面掌握了新闻报道的具体编排技巧和报纸的排版技术,学生也将在不断地学习锻炼中逐渐形成自我的媒介素养。

三、结语

笔者在文中主要对运用校园媒体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玉静.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原因及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93-194.

[2]马艳,闫庆.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5(14):149-150.

[3]钟之静.运用校园媒体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研究个案[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28-30.

作者:付京京 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已经成为社会应用型与技术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做好学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用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能够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职业素养;教育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将二者进行结合,是对高职教育的一种创新。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业性。高职院校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院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发挥。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与可行性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高职院校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将学生视为学校教育的服务者,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技能提高,也要重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让其具有职业素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员。第二,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通过专业课程与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品德与职业能力的人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的结合,能够让课内外的教学资源结合起来,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有效利用。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第一,教育的对象一致。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职业素养教育,其教育的对象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两种教育的施教主体都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以及班主任。统一的教育对象与教育资源,使二者融合具有可行性。第二,教育目标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职业素养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在职场中的思想素质。虽然教学内容不完全一样,但目标都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成长,提高其综合实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其统一的目标。第三,教学内容交叉。高职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远大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学生职业情感培养以及良好职业习惯的引导。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二者在内容上的交叉,使二者具有融合的可能性。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方法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素养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思想。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重要内容,职业素养教育也不能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思想地位,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中明确建立个人发展的思想与素养目标,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结合。比如,在对采矿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重视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等几点内容;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精准、细心等内容;对学前教育专业,注重爱心、耐心、细心等,并将这些良好意志品质的实现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都适用的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才能让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直线上升。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学生的个人素质,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在高职教育过程中,以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观念形成系统性的认知,是必要的方式。针对学校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整合课程体系,做好教育规划,才能保证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首先,在入学第一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正确的思想观点进行理性认知。给学生接触与接受正确思想观点的时间,让学生在第一学年认知自己,认知正确的思想观点,在反思中进步,于进步中反省。其次,在第二年,引导学生大规模地实施自我行动。经过一年的思想政治学习与职业素养学习,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有了全面的认知,更能体会到职场对自己的需求。让学生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职业素养教育活动中的内容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才能促进学生改变。最后,在踏入社会之前,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的个人思想政治水平与职业素养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对自己专业的理解,促进学生在交流中进步。

(三)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创建校园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立,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得以自然结合。企业文化创造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更真实的社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更能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素养提高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育人作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快速成长。高职教师可以利用各个专业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像财经专业或者贸易专业的教师,可以讲一讲丝绸之路与京杭大运河等经济类的历史事件,向学生传递贸易企业的工作内容与氛围。多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中,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全面建立,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建立有直接影响。学生只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职业素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给高职学生更加明确的职业与人生引导,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的方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适应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

参考文献:

[1]魏启晋.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2(7):19-20.

[2]汪益富.浅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知识经济,2014(19):173.

作者:王曦 单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第三篇:信息素养教育下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问题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课程。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如与其他信息素养教育环节衔接不够、教学内容缺乏必要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等,提出了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改进措施,包括保持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延续性、设计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探索学习模式和建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等。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指学生从事信息活动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获取、信息利用能力的提高及信息道德的养成等,文献检索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信息素质与信息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用科学、快捷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

1.1文献检索课与其他信息素养教育环节衔接不够

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文献检索课尚未引起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大部分院校还没有把该课程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即使有的院校开设了此课程,也缺乏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设计,与新生入馆教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及学生毕业实践环节衔接不够,体现不出信息素养教育的延续性。

1.2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设计且学生信息能力得不到提高

目前高职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相对薄弱,自主学习及信息素养能力偏低。由于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多以“公共选修课”开设,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掌握基础知识及能力程度把握不够,因而教学设计过程中容易“一刀切”,即忽视授课对象的差异性,对不同专业、不同信息基础的学生讲授同样的内容。而且,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以讲授文献检索的理论知识、网上数据库为主,安排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内容较少,使学生专业需求得不到满足,信息能力得不到提高。

1.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多数高职文献检索课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讲授检索基础知识、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难以实现课堂互动。有些高职文献检索课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仍采用多媒体工具、PPT课件授课,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这一最适合文献检索课的现代化信息平台。

2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改进措施

(1)保持信息素养教育的延续性。根据学生需求及学习层次分阶段安排教学内容,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及所学专业的不同差异,学院应根据学生需求及学习层次分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贯穿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结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可做如下安排:首先,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由图书馆安排对新生的入馆教育内容,主要讲授图书馆资源与服务、馆藏书刊检索与获取的基本知识,并带领新生实地参观图书馆,了解如何借还、查阅图书,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利用图书馆。其次,在第一学年非计算机专业统一开设学生认识、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再次,在第二学年开设文献检索公共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快捷地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为他们将来学习工作就业打好信息技术基础。最后,在第三学年集中安排学生实习,撰写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做好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利用技巧及论文写作能力。另外,学生即将面临就业,急需获取就业信息和信息安全意识,这时候再开设文献检索课就为时过晚。

(2)根据学生学习水平,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特点,对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高职文献检索课要发挥其作用,必须根据学生学习水平,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对所有专业应该掌握的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如“搜索引擎,增加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导览、馆藏书刊检索与获取”等内容,可以采用课堂授课及讲座的形式讲授;文献检索涉及的专业知识要针对不同专业安排相应内容,选择性地使用常用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电子资源“超星图书及读秀搜索”,以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内容[1]。比如,针对药学专业学生,需要文献检索课教师传授医药检索工具技巧应用、专利文献检索查询及药学论文数据库检索等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突破了现有各类文献检索教材的内容和框架,教师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文献检索课的课程进度重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另外,针对高职生论文写作、求职简历设计能力较弱的情况,教师还应把论文资料收集及写作、求职简历设计等内容纳入到文献检索课程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应对第三学年面临的论文写作无思路、简历设计无头绪等问题,缓解学生毕业前的紧张焦虑情绪。

(3)探索“分组、协作、互助学习”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文献检索课大多以公共选修课的性质开设,学生来自全校各个院系不同专业。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文献检索课为例,积极探索“分组、协作、互助学习”的学习模式(如图2所示)。一是确定小组组建原则:遵循同一专业、班级、宿舍同组搭配,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再由教师协助分组,每组由4名学生组成,各组组长由负责任、有能力的学生担任。二是明确组内分工:由组长负责安排成员任务,按收集整理PPT内容材料、PPT设计制作汇报、PPT演示文稿等任务进行分工,使每个组内成员都有任务来做,达到互相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三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信息,学生根据布置的任务,广泛查阅书籍杂志,上网搜索相关的文章信息。如对医护类学生设计如下任务:检索对感染性休克肺炎患者的护理,写出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和护理要点;检索青霉素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检索任务确定关键词,在网上逐步缩小检索范围,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实践证明,文献检索课采用“分组、协作、互助学习”学习模式,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加工能力,而且收集、整理及汇报材料的过程本身也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带着任务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4)建设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平台以实施在线教学。开设文献检索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课程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它特别适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构建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平台不是简单地把课件、电子教案上网,而是利用网络资源、手段进行在线教学,这既需要教师对课程资源如课件、课外参考书及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范围内的相关材料进行有序整理,建设符合师生教学需要的课程网站,也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和学院图书馆现有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图书、读秀搜索,以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手段设计在线教学的内容、环节。通过登录手机或电脑互联网,访问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实施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关注学生课堂反馈,收集课程相关信息;学生可完成并提交作业、下载课件、咨询疑难问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等。这样做的好处是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有助于课余时间同组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正大,耿庆军.论高职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1):128-129.

作者:李正大1 王凤芹1 耿庆军2 单位:1.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2.聊城大学图书馆

第四篇:高职学生文学素养教育强化途径

【摘要】在当前阶段,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相较于我们泱泱文明大国深厚的人文积淀以及本科院校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综合水平而言,呈现出了一个普遍偏低的状态,而这也已引起了学术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本文就是针对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偏低的实际情况,以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为基础,对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教育提出了实际可操作性强的一些策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高职学生;文学素养教育;研究

引言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职院校如果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目标,就必须把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从而来加强高职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观念

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培养一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将专业的技能放在了第一位置,普遍认为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才是教育的理念,从而导致了学校过分地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教育,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种教育模式其实完全曲解了高素质的基本含义。高素质其实除了指专业的技能外,还有专业的文学素养这一部分。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办学理念,去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文学的教育与专业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寓“育人”于“教书”之中。很多理工类专业课的教师把文学素养的教育当成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而认为自己只管传授一些“技能”,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不合格的行为。而目前很多教师普遍采用的“项目化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是仅仅把完成基本任务作为目标,还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考察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学修养以及价值取向等因素,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将育人作为第一内容。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文学素养的缺失,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教师也要时刻反思自身,自己是否起到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专业课或者公共课的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自然都是在同一种教育的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也可能一样缺乏一定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人文知识面,除了具备坚实的专业教育知识外,还要加强文学知识的积累,有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学习,在自己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例如,我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汉语言文学教师,一方面我时刻地反思自我,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反思中进步;另一方面我在课余的时间里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德行,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作,如四大名著的研读、富含湘西文化的沈从文之作《边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及《活着》、鲁迅的优秀的长篇小说以及史铁生、杨绛、汪曾祺的散文集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感染和影响每一位受教育者,同时在自己教学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推荐给学生来阅读,间接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基本教育。

三、开设专业课程进行文学渗透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学习的年限较短,所以大部分还是侧重于技能的培训,没有开设人文类的课程或者是开设的有关文学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比较少,这样也导致了高职学生文学素质的低下,甚至没有提升文学素质的意识。所以学校要注重开设这样的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中教师注意渗透人文的教育,充分地去利用好教材进行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文学精神,从而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样就可以使得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一定的人文知识,从而来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学校可以开设文学、艺术等人文类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每门课程是1到2学分,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必选一两门课程,并将这些课程的学分纳入最终的学业成绩中,当作学业考核的一项依据;同时汉语言文学的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讲解和渗透,借助专业的文学课程,在教学中来逐渐地渗透文学素养的教育,如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讲解以及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一定要充分挖掘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有意识地渗透文学教育,发挥专业课的作用。

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学氛围

众所周知,文学素质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和技能性课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来不断地熏陶的,而我们很多高职院校恰恰并不是很重视这一点。因此,目前构建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学校的良好校风和作风以及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境界,从而使得学生更上一层楼,以此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在学习有意识地加入人文类书籍,为学生学习人文类的知识提供便利,并且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去阅读一些人文书籍,以便于课堂上与老师或者学生来共同分享;或者教师联合社团或者建议学校来共同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xx作家的专题讲座、人文知识的各类竞赛、诵读优秀的经典作品等,可以使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来感受到文学的气息,从而在活动中来学习文学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充分地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人文气息。 因此,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也要把对职业技能教育和文学素养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来高素质、高技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娜.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2013(17).

[2]龙翔.以国学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3(29).

第3篇:传播策略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红色文化;文化教育

大学生在高校除了要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之外,还要努力接受文化教育,特别是红色文化的教育,树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不仅不能放松,而且更应该加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人格支持,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精神特质。”[1]认真探讨大学生红色教育问题,在当前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红色文化教育及大学生接受这种教育的必要性

简单来讲,文化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实践活动的印记。人们面临的自然环境不同,其实践的内容与方式必然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比如饮食文化、交往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等。其中,红色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认真学习以及积极传承的重要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形成于战火纷飞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在那个年代,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成立过程中的惊险、井冈山根据地开辟的艰难、中央苏区的短暂稳定、长征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延安时期的边区政权、西柏坡出发的“赶考”,以及东北塞外的冰天雪地,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等等,它们都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如今,我们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足了,生活环境好了,大学生们在高校明净的教室里使用着现代化的教学与学习手段,安心地接受着教育。但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依然没有过时,它“把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意识、忧患意识、民本意识提高到空前水平,承载和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产主义共同理想与道德规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每个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认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体味其中的恒久价值。第一,持久深入的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过去的战火纷飞,还是现在的安居乐业,国家永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国家独立人人有责,国家建设人人有责,国家的未来发展依然是人人有责。大学生需要明晰的是,今天是幸福生活不是理所当然就是那样的,而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革命先烈们用行动乃至生命践行了爱国主义,我们今天需要将爱国主义精神延续下去,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我们发展自己国家的热情。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的树立。第二,持久深入的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深入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国家的独立是艰苦奋斗的结果,国家的富强也需要艰苦奋斗。当年,革命先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依然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终于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和平的环境。如今生活好了,但是国家的未来发展依然有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需要我们逐一去克服。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红色文化教育,用过去的事例,生动说明艰苦奋斗的必要性,有利于大学生深入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第三,持久深入的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除了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之外,还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只有信念坚定,付出努力,才会有一步步的成长进步。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成立,长期艰苦奋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正义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当代大学生也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无论是眼前的学习理想,还是未来的为民为国理想,只有坚定,才会有长期不懈的努力。红色文化教育,用过去的生动事例,激起大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有利于他们长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当前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红色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国内各高校之前也比较注意用它教育在校大学生,取得了明显成绩,比如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推动了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当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高校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红色文化里蕴含着正确的价值理念,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理想信念,以及集体主义等等。高校除了教书育人,还有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其任务依然是为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因此,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高校也在对大学生进行这种教育,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导致对这种教育的推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播机制不健全。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目前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进行。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不足,导致一方面对于红色文化的涉及度不足、深入度不够,另一方面对于红色文化实践的安排不多,并且限于人力财力和物力,大多都是挑选部分学生进行代表性的参与。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之外,高校还会在重大节日中进行诸如唱红歌、办讲座等活动,但持续性不够。二是保障机制不健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需要必要的教育资金和师资力量。但是,一方面,很少有高校能够有专门用于红色文化教育的足够资金;另一方面,缺少专门从事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工作的师资,尤其是偏理工类的高校,这方面的人才更是不足。第二,家庭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意识不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成员的一言一行,看似无意,却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庭如果高度重视孩子的红色文化教育与传承,并且身体力行地按照红色文化精神去做,比如关注国家大事,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方向,遇事从大处着眼,艰苦朴素,不屈不挠,那么孩子就很容易继承家庭长辈的这种价值观和处事风格。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落实,许多大学生所在家庭的态度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奉行经济至上,一心一意抓经济,有时候忙得顾不上跟孩子交流,只要孩子不违法,就任由孩子;即便能有时间与孩子交流,所交流的内容往往是: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将来找个好工作,工作不累,还挣钱不少,等等。另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引领孩子价值倾向的红色实践稀缺。有的家长也能有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但所选择的旅游目的地或者是国外,或者是国内名山大川,旅游的重中之重,除了游山玩水,就是买买买,缺少文化意蕴,更不用谈去红色遗址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了。第三,学生自身的红色文化实践不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们在革命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精神,它有着巨大文化价值。并且,这种文化价值就是在今天和平年代也不过时,仍有巨大指导意义。红色文化教育,或者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各种讲座,或者家庭通过忆苦思甜教育,都可以灌输到大学生那里。但是,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讲,这些教育都是外在的,都需要他们自身通过亲身感受实现内化,才最终变成自己的行动。因此,整个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大学生自身的红色文化实践必不可少。但是,一方面,受教育经费的限制,高校层面组织的诸如参观红色遗址等红色文化实践比较缺少,即便偶尔在特定节日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所组织的红色实践,很大程度上都是代表式的、点缀式的;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的红色文化旅游也很难经常,一是因为时间安排上只能安排在节假日,二是因为经济上需要自费,三是因为现在能够娱乐身心的途径或工具太多了,红色旅游的动力不足。不能经常进行红色实践,就无法身临其境,就无法心灵触动,当然也就难以实现红色文化精神的内化。

三、深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措施建议

培养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结、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为国家、为人民而排除万难的艰苦奋斗精神,红色文化是绝佳素材。目前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尽管有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视角出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前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正视存在的问题,探讨新的举措,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第一,推动高校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学习生活于高校之内,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第一环境仍然是高校。高校应该强化自身的主体责任,从为国家输送更多方向正确、立场坚定的合格专业人才的高度出发,在原有努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红色文化教育。除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以及在节日或重大纪念活动过程中的红色讲座等形式之外,应该注意另外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营造红色校园文化。大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就是校园,红色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让大学生时时刻刻处于红色文化教育环境之中。营造红色校园文化的方式可以比较灵活,并且资金投入并不是很大,比如校园广播站革命音乐的播放、红色名言条幅的悬挂、著名革命人物头像的张贴,等等。二是校园红色网站的建立与完善。事实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许多高校已经建立起了红色网站,内中设有红色经典、党的文件、党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介绍、红色影像等资料。这种网站花费不高,并且能经常性地设立在那里,非常便于学生浏览学习。但是,由于当前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资料乃至娱乐方式异常多元,并且有的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意识并不强烈,因此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够主动登陆校园红色网站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调整策略,利用大学生高度关注自己在校期间学分获取情况的心理,将校园红色网站与大学生的选课系统进行链接,学生要想选课,首先第一步要求就是在红色网站上自主随机组合关于红色文化常识的选择题,做题期间允许查阅资料,但必须全部答对才能进入选课系统。通过这种必选的方式,促使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第二,推动家庭和个人传播红色文化、参与红色实践。无论外界对于红色文化怎样传输,要想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效果,还得需要他们内心自省,这就需要他们亲身去体验红色文化魅力。一方面高校有限的办学经费,不可能更多地为每个大学生提供深入的红色文化实践,另一方面大学生如果与家人一起体验红色文化,参与红色文化实践,除了增进红色文化自省之外,对于增进亲情也非常有利。

因此,深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需要重视家庭的作用,推动家庭和个人参与红色文化实践。这就需要家庭认识到,在当前全面脱贫的背景下,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物质基础和身体健康尽管很重要,但并不唯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正确价值观的培育显得更重要,孩子需要走出去,参与红色实践,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政府需要积极配合,一方面加强对于红色场馆的建设和红色遗址的保护,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红色旅游、红色实践的场所,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宣传、引导家庭去认识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兴则国家兴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民族强,的这个断语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社会要重视文化的信号。只有政府努力引导了,家庭意识到了,并且也努力去做了,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才会有可能有效提升。第三,发挥大众媒体对于红色文化传播的突出作用。在信息通讯技术异常发达、媒体传播手段和方式异常多元的今天,大众媒体对于红色文化传播的作用无与伦比。大众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社会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推手,高校和家庭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努力和效果都必然会受到大众媒体传播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要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这种作用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努力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红色遗址以及红色博物馆、纪念馆中的资料、信息等以文献资料的形式大量出版,以影像、图片的形式反复播放,在社会广为传播,借以营造社会氛围,也为更多家庭的红色出行提供指导和参考;二是积极宣扬党的光荣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上形成哪些是正确的、科学的和应该积极倡导的,哪些是错误的、荒谬的和应该严格禁止的明确导向;三是将红色文化精神与现实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社会明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总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非常重要,它关涉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关涉大学生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态度和立场,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未来。“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3]。尽管我们对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比较重视,之前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过程确确实实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这种教育的深入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局出发,认真查找问题,对照现实,探索出路,将学校、家庭乃至大众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于深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潘莎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优秀硕士论文,2015,24.

[2]叶桉,李星,刘琳.论江西红色文化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以江西红色文化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02):111-112.

第4篇:传播策略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行业;施工设计图;著作权;保护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兴起,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明显增多,一些新技术在建筑行业的使用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也由此产生了种种纠纷问题。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借助知识产权法作为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建筑行业中设计单位近些年存在的一些侵权问题,通过结合国内知识产权法中著作权法的规定,并对著作权法中所保护对象的内涵及范围进行扩展解释,并针对建筑设计行业工作中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师本人在知识产权角度存在的不足方面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一、建筑设计及施工设计图的内涵

在古代,我国建筑行业的设计和施工并没有划分清晰,一个建筑的建造者同时也是该建筑的设计者;到了近代,建筑设计和施工分别成为了独立的学科。在本文中主要是针对建筑设计方面的有关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讨论。

(一)建筑设计的涵义

一般来说,建筑行业的责任主体有五个,分别是:施工、设计、监理、地质勘探和建设单位。设计是一个建筑的灵魂,施工方最终会按照施工设计图来进行施工,因此设计环节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核心。设计单位中具备专业知识和行业资格证的注册建筑师按照建设单位及规划部门的要求在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有关设计的各项工作以图纸和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设计单位在整个工作中要经历信息资料搜集、制作投标书、中标后的设计合同的签订、进行方案的设计、确定最终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的设计、图纸归档、设计交底、工地配合、以及最后的竣工验收的流程。在这些设计工作流程及步骤中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工地配合流程中,设计单位要根据施工方、建设单位以及规划部门的要求实施做出调整,因此在之前已设计好的图纸基础上要做出多次变更。

(二)施工设计图的内涵

施工设计图是指设计单位承担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专业的注册建筑师运用Photoshop、CAD、3DMAX、VRAY、BIM、全系贴图RPC等软件根据施工方、建设单位以及规划部门的要求进行电子版的图纸绘制,先用硫酸纸打印出相应的硫酸图,然后再将硫酸图拿到厂房使用专业设备晒出的纸质版设计图,一般称之为蓝图。这些蓝图最终将用于送审、留存备案等工作。施工设计图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它们都是工程设计的工作成果。方案设计根据工程需要可添加建筑模型,包括各个专业的说明书、总平面设计图纸、项目估算以及透视图等四个部分组成,涉及的内容有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批准的项目文号、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等内容。初步设计是工程的基本蓝图和实施构想。总体来说,施工设计图是设计院的承担该项目的专业工作人员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想法,通过图纸目录、说明、详图及零部件图等方式表达出来的书面材料,它是连接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重要环节。

二、施工设计图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界定

(一)我国施工设计图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施工设计图是出于设计人员的一项智力成果,因此要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是一种可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使的独立的民事权利。并且建筑设计单位属于科学知识密集型单位,设计图纸是在建设单位的要求下由设计人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在符合最新设计规范的前提下通过智力劳动所得到的设计成果。这些设计图纸具有创造性、可复制性等特征,是设计单位的主营业务、资金的重要来源。建筑设计单位加强对本单位的设计图纸、设计方案等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就意味着本单位的核心竞争部分得到了一种法律的保障。近几年,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由于建筑市场产能过剩以及建筑设计企业数量和人数的扩张、处于低迷态势,因此对本单位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就越大,随之市场份额的占有量就越大,竞争力也就越大。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民用建筑设计院,它的设计包含建筑、结构、水、暖、电气等专业,专业性不仅很强,而且非常细化,因此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显得很有必要。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随之急剧增加,导致建筑行业各个专业的注册师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作品的抄袭和模仿现象也随之严重。一部分设计师的设计图的著作权会遭到他人的侵犯,因此设计师个人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应受到重视。

(二)我国施工设计图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工程设计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包含: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权、商标权及相关识别性标志权。工程设计的著作权主要包括:工程投标方案;工程设计阶段的原始资料、计算书、工程设计图及说明书、技术文件和工程总结报告等;设计企业科研活动的原始数据;设计企业自行编制的计算机软件、企业标准、导则等。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属于第二部分工程设计图的著作权保护问题。首先工程施工设计图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牵扯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利益分配的关系。知识产权法对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图的著作权保护是一个从无到有、尚待完善的发展趋势。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著作权法》并未涉及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图的具体规定,只是对美术作品做了扩大解释,新增了建筑作品。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只是明确建筑作品是与美术作品并列、独立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之一,但是由于新出台的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出台相应的操作条款,因此含括在建筑作品的施工设计图的知识产权仍然常常受到侵害。《著作权法》第三条第七项规定,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围。在我国著作权立法中对建筑有关的作品进行的类别分类,分别是对建筑物、工程设计图以及建筑模型作品的保护。这三者的关系是不能割裂的,首先建筑物是工程设计图及建筑模型的现实化;工程设计图是建筑物的平面化的表现形式;建筑模型和建筑物都是立体的,建筑模型是建筑物的缩小化表现形式;建筑物和建筑模型都是根据工程设计图而进一步产生的,并且工程设计图是凝结着设计师从事建筑设计行业以来本人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情感、艺术创造、设计工作经验的综合作用的智力成果。回到根本来看,著作权保护的是具有建筑艺术的独创性建筑作品,如果工程设计图本身并未体现能够区别于其他设计图作品的具有独创性的精神元素,则不在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内。如果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仅仅是为了表达设计者个人的设计思想表达,而不是为了最终实现建筑物的建成,同样,这样的建筑设计作品也不在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建筑设计图是否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之列,主要在于建筑设计作品最终的用途。

三、我国施工设计图著作权涉及的权利内容

(一)设计施工图著作权人的归属问题

施工设计图作为知识产权法中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也就存在该权利保护的权利人,但是纵观1991年的《著作权法》以及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都未明确规定建筑作品的作者,在工作社会实践中是有其原因的。由于建筑设计行业自身的特点、一个建筑物的设计图从开始画图到最终的定稿,期间要经过多次修改、变动,有的设计图中还存在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并不是由于设计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欠缺造成的,而是为满足施工单位的工作需要而产生的。在设计图送审的过程中也会出若干变更,建筑设计师就要对此进行修正,这些修正多多少少已违背了图纸设计者最初的想法、理念,并且参与修改的人员不仅有建筑设计师本人,还有施工单位及其相应的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化设计,而是由多环节、专业参与而完成的繁杂的工作体系,除了建筑设计师本人将户型外观、空间设计完成外,还离不开结构、水暖、电气设备等多个其他专业的相互配合,因此施工设计图的变更和修改不仅仅是建筑一个专业就能完成的,结构、水暖、电气专业在图纸送审过程中都有可能被提出要变更的部分,所以施工设计图要进行综合修改才能完成。施工单位虽然是将建筑物的现实化了的劳动者,同时也参与了施工设计图的修改,但它的建造行为和修改行为并不具有独创性的特征,因此建筑作品的作者应该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完成构思到表达的建筑设计师,即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现实情况中,建筑设计师大多是以设计单位为依托,设计活动的进行是集体创作的方式,数十名工作人员集思广益的结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单位应该被视作该施工设计图的作者,即著作权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因此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人的归属问题主要是依据合同约定,如果未约定按照原则建筑设计单位应为著作权人。

(二)设计施工图著作权的权利内容

著作权的权利内容主要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两部分。1.著作人身权著作人身权又包含:发表权、署名权以及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表权意味着著作权人将作品公之于众、使公众知悉的权利,但公众并不是都具有建筑设计行业的专业知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想要被公众了解和认可必须通过建筑物,施工设计图并不具备这一功能,因此发表权的行使具有特殊性。如果将建筑作品进行扩充解释后,著作权人可对施工设计图、建筑模型行使发表权。而建筑设计院将施工设计图交由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实施施工作业的行为,依据合同法施工者作为项目承揽人负有相关保密义务,因此该行为则不能视为发表。署名权作为著作权利内容之一在设计活动中很常见,但在行使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在设计活动中参与项目设计的各个专业的设计者都将会把自己的名字签署在设计图纸的各个专业负责人的相应位置,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以及电气专业的相应负责人的签名。但在现实工作中会存在一种状况,一般一个建筑项目的设计周期会很长,根据项目规模、工程量的大小,短的长达半年,长的甚至会跨年,而设计单位的人员流动、变更很常见,此时设计施工图的相关设计人员的署名还停留在最初的人员设定上,而实际进行设计工作的人员已经产生变动,有的设计单位并未在施工设计图纸上进行及时变更,也就是说署名人和实际设计者并非同一人,一旦发生侵权就会产生纠纷,作者有权禁止他人使用自己的署名权,厉害关系人之间可通过协商的方式来确定署名权的行使问题。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连在一起讨论主要是因为二者密切相关。著作权人有权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也可将权利授予他们对作品进行修改。保护作品完整则是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或篡改的危险的权利。然而修改权并不是绝对的,不经著作权人授权或允许,他人或其他组织、团体不得对其作品进行修改,但是这里的作品指的就不是施工设计图或建筑模型,而是已经完成施工的建筑物,因此该权利尚未涉及设计图纸或建筑模型。2.著作财产权著作财产权主要包含的权利与建筑作品相关的主要是复制权和改编权,而不包含这是由建筑作品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复制权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在建筑作品方面,复制权还存在界定模糊的几个方面:首先是同一种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从平面到平面或是从立体到平面的模式能否定义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其次是采取不同形式的作品的转换的保护方式除了复制权是否还存在其他方法。对于第一个界定模糊的方面,首先要明确平面到平面的模式的转换的复制主要是指施工设计图纸的印刷、复印、翻拍等方式,是在图纸原件的基础上,借助一定设备、媒介或技术将原件制成一份或多份。从平面到立体的复制是指施工,即把施工设计图转化为现实化的这一过程。此种情况目前在不同国家存在不同观点,持广义复制观点的国家认为从平面到立体属于复制,持狭义复制观点的国家则认为此种情况不属于复制。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7款规定,若著作权人已完成对建筑物的制作工作,无论是按施工设计图还是按建筑物实物本身制作建筑物,只要他人未被授权使用,都可认定为对复制权的损害行为。从立体到平面的复制主要是指对建筑物的摄影及绘画等方式,各国的著作权法一般都认为是合理的使用,不属于对复制权的损害行为。最后一种形式主要是指直接根据建筑物的外形特征制作出建筑物,此时施工设计图也就没有利用的价值了。这种情况要看各国的具体规定是否视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改编权指改编作品权,即创造出新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的权利。经改编创作出来的作品可以说是一种“衍生作品”,在对原先的作品改编前,作者应先像著作权人说明情况,并得到许可方可进行改编。但现实中。存在许多侵权现象,例如未经原著作权人的同意就对原作品进行改编,此外如果还有其他人想对该新的改编作品进行再创作时,他们仅仅征得新作品著作权人的允许,然而忽视了原作品著作权人的允许。一般对建筑作品的改编的表现形式是若干部分的仿造,这些改变行为并不是原作品的再现,而存在创作性的改变。这些行为需经原著作权人同意,否则将构成侵权。

四、加强对施工设计图著作权保护的措施

要想减少建筑设计行业中知识产权侵权的现象,首先要提高建筑设计人员自身的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同时要提高对设计师道德素质和技术水平的监管和培训。当出现抄袭现象纠纷时,得由法院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裁决,并且要加大对抄袭行为的制裁力度。其次要提高设计单位对本单位设计作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对本单位的建筑设计作品进行严格管理,防止设计信息泄露。建立作品分开发表和严格的登记审查制度。通过协商或签订合同的方式来明确除署名权以外的其它著作权权利,如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建筑作品中涉及到委托于被委托的各个事项及关系也要事先在合同中明确或提前协商好,已免事后发生纠纷不易解决。商业秘密项目需进行书面明确,在单位内部做好书面及电子备案工作,并采取相应的建筑设计单位商业信息、秘密的保护措施。

五、结语

知识产权是随着经济科技密集型产业的产生而出现的,因此是法治经济的一种有效保护手段。在市场竞争模式和手段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行业更需要知识产权规范其业内的竞争,减少智力成果被侵权的现象,营造一个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有利于我国高新知识产业的发展。建筑物及建筑群是一种实用艺术,因此对于建筑作品中施工设计图的著作权保护具有特殊性,坚持实用性优于艺术性更有利于发挥建筑设计作品的使用价值,因此也要注重对建筑设计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德]M•雷炳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曹文衍.建筑作品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期刊网优秀硕博士论文.出版信息不详.

[5]虞正春.论复制权.华东政法学院.2005.

[6]丁丽瑛.略论实用艺术品独创性的认定.法学评论.2005(3).

[7]蔡志芳.企业投标方案知识产权流失的应对策略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0).

[8]姜军伟.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江苏科技大学.2013.

[9]张影、刘思阳.建筑设计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4).

[10]陈津生、曾永光.建设领域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案例与管理实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11]孙春梅.建筑作品著作权研究.山东大学.2008.

[12]蔡瑾玒.论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经营管理者.2014,23(3).

[13]张波.建筑作品的著作权制度初探//易继明.中国科技法学年刊.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传播策略论文范文

摘要: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本文从建立适应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转变学习观念、课内外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职工整体素质等方面浅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学习观念;课内外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子曰:“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可以作为我国古代对素质教育提出的全面概括。我国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完整性、科学性至今没有超出孔子“六艺”的广度和深度。当今中国,大学教育已近普及,高校所培养的并不是只有知识、懂技术的“专才”,而是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在拥有专业、文化素质的同时,具备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必要素质的人才。

1素质教育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建立要体现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强调只有在获得知识、具有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为此,我们应在以重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统一,使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高度的内化、身心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人格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升华。要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整体素质,应制定包含素质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知识面,实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扩大广度,多留“接口”,培养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广的高素质人才,使大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业务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课内与课外相匹配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要注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研究、设计、实验的思维,使学生做到会学、会用、会创。在考试方法上,实行口试、笔试、实验相结合,既考核学生知识又考核综合素质,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2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学习观念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高三是人生中知识体系最完备的一年。”因为那时的学生还没有忘记背过的政史地,没有淡漠学过的数理化,进入大学后,知识面反而变窄了。就笔者在大学期间的观察而言,身边的理工科生几乎不懂历史地理,更鲜有人去读哲学政治,图书馆的书架早已落上了灰,大家信誓旦旦的说考试不考、学了没用。试问,我泱泱大国的文化传承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要靠考试来倒逼的吗?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是改变大学生应对考试的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不是为考试而学习,而是为自我提升和文化传承而学习。望向天边那远去的飞雁,我们可以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句,而不是乏味的说美点赞。因此,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社会进步而言,大学生都应转变学习观念,提出对素质教育的诉求,从根本上推动素质教育驶入时展的快车道。

3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无疑起到了主体作用。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立足于育人,立足于综合素质的养成与发展。教育包括“教”与“育”两个职能,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把教书与育人分家,管“教”不管“育”的问题仍然是很普遍的。各门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而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辅导则变成了德育教师和政工干部的事。要知道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是在每一门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发展和养成的。为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各学科之间也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配合全面负责,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思想教育的统一。

4课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广博的知识基础为后盾。学校应重视课外教学的计划、组织和实施情况,确保课外教学活动要以扩大知识面、发展个性为主;教学形式与方法应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达到因材施教。课外教学也不能以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和开设课程门数的多少作为衡量素质教育的标准,而应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为目的,使大学生的素质均衡发展,并在课外教学中同时兼顾德、智、体、美、劳的培养。通过课外教学,让学生完善课内知识,达到对课堂教育的辅助作用。

5素质教育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思想政治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应立场坚定,正确引导,对出现的思想问题及时发现和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拥有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志向,做有益于社会的新青年。要把德育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机制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业务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的德育与智商协调发展。

6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保障

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大学生。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要自觉做到为人师表、求实严谨、言行规范;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并不断总结教育改革的经验,调动教职工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贺敬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

[2]赵美珍.大学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6).

[3]贺曲夫.在教学各环节落实大学素质教育[J].经济师,2016(6).

作者:唐文通 万新国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第二篇: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人文教育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并且我国非常重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不断革新,无论是国家规定的教学课本,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都有人文教育的应用。现在,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了大学政治思想教育课的重要支柱。文章针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研究

现今,大学生的素质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关注热点,其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大学课堂教育的不到位,课堂中传授了知识,却没有把基本的人文素质传授给学生,很多在校大学生并不能较好地辨别是非,特别是有些思想政治课中对学生缺少人文素质方面的引导,导致在校高职生人文观念不足,严重的甚至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后果就是脱离社会现实,不能很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一、大学思想政治课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速食”教育忽略人文素质教育

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大多数的课堂教育几乎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对学生进行“速食”教育,课堂上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本质的提高,这种现象在以实用性为重点的高职院校中尤其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愈发显得重要。

2.教学宗旨的短视性妨碍素质教育发展

在大学教育中,思政教育课是通识课、必修课,因此在长期的教学中就默认形成了教育第一、素质第二的教学宗旨。着重进行专业课的教育固然没错,但是忽略或者停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在思政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被忽视,更有院校甚至将专业和素质教育相对立,素质教育就成了一种牺牲品,这并不利于高职生以后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素质教育不能灵活地融于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成了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3.师资水平有限,素质教育不能顺利进行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将知识和素质教育传递给学生,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所有高校中,高职学校的师资队伍不足程度是最严重的,由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力度尚小,思想政治的相关课程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思想政治课就显得非常少了。找到具有高水平人文素养的教师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成为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新时代形势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文素质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力也日渐重大。要使大学生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就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先贤思想资源、校园文化等多种多样的人文资源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教育,摆脱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在大学思想政治课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对人文资源的利用率,也能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所提高,以适应社会全方位的需求,形成人本观念,在社会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2.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如今,我国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只重视传授缺乏实际意义的、说教化的传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落伍,不再符合时展的需要,当前的大学生要能很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有较高的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素质。

3.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

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人文素质教育并不能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分离,而应该着眼于大学生从小学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的整个发展历程。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评价自我、规划自我、定位自我能力的重要方法,还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人生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标准。在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的个人事业得到提升,个人自我构建得到完善。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会对其职业生涯规划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应用策略

1.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第一要务,思想教育的主体对象是人,主要是通过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人作为工具训练,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下,把人性作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人的个性,对人进行科学的教育与培养。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课堂上,通过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其人文素质的养成;在课堂中讲授与创新有关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同时通过法律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懂得自我保护,也恪守法律的底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变革教师教学方式

有学者认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授知识的,与人文素质教育并没有很大关系,如果思想政治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会严重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这种观点就是过分夸大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忽略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讲授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等形式。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注入人文素质教育,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课本知识,那么这堂课是不成功的,课堂无趣无味就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吸收当然也效果不好。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一书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阐述“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又有什么重要意义”,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就需要插入一个小案例。这样的案例可以使课本知识具有故事性,更容易被理解,并且具有说服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案例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授课技巧,案例的内容与形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成果,富有个性和吸引力的案例更容易感染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课时要适当地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3.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

一方面,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思想政治课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书本知识,也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展视野。相对于教师单纯的授课方式,多媒体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更强,教学内容与形式也更生动形象,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应重视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可以开通微信、QQ群等现代媒体讨论区供学生探讨交流,对于学生关注的问题及时回应和解答,鼓励学生关注新闻要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入侵,培养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要增加人文学科建设的投入。要想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就需要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作为支柱。高校需要变革传统的教学体制,在现有学科基础上加大人文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开设并延续与人文有关的课程。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必修课可以适当地减少,增加一部分与人文素质有关的选修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人文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和普遍。从教学的角度看,不论是教材内容与形式的制定,还是教师授课的内容与方式,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离开了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的人文素质教育,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就会更加无趣、乏味,不仅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大大降低,还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所以,在进行理论授课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知识的应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铜学,仇小梅.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及其实践———以怀化学院物信系宿舍管理阳光台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91-194.

[2]王力尘.加强大学生思政博客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121-123.

[3]黄进.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江苏高教,2016,(1):126-127.

[4]郑世堃.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35-38.

作者:王德华

第三篇: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分析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战略主题,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作为素质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实现了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全面融合与渗透,对提高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可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教育层次,高等教育领域同样需要深入研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该科学界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素质”一词涉及社会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目前并没有各个学科普遍认同的统一概念,但各种对于“素质”的定义一般都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即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点和人的知识及能力,显然,这两个要素分别是从人的生理角度和社会品格两个方面进行界定的,综合这两个要素,笔者认为,素质就是指人的先天遗传的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学习内化的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能力。与人的“素质”概念比较,大学生综合素质既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共性来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同样源自于先天禀赋和后天的影响、教育,但不同的是,这里的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的学习和实践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这种高层次教育对先天遗传禀赋的影响更加明显、激发更加充分、利用更加有效。因此,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指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发展起来或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对人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主体特性和品质,主要表现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具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要素。

二、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素质教育速成化

有的高校仅仅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而非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导致素质教育短期化、速成化。比较典型的做法是,编写诸如《素质教育概论》之类的教材,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素质教育课程,规定学分和课时,试图通过一门课程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有的高校通过开展简单零散的文娱、体育、科技课外活动的形式,实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严格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从大学这个教育阶段来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涉及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等诸多方面,其实质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是全局性的、整体性的教育创新,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决不能搞“速成”,必须贯穿高等教育过程的始终。

(二)素质教育补偿化

一些高校将素质教育当作知识传授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将其视为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补偿教育。例如,对理工科的学生开设传统文化概论等人文知识方面的课程,以增强其人文素质,对文科学生增设科学导论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以增强其科学素质,从而形成了理工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文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等专业知识均不属于素质教育的结论,这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是相悖的,因为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传授知识与锻炼能力,专业教育进行知识传授本身就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种,因此,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种教育。区别在于,传统的专业教育,仅仅将专业知识看作现成的、既定的,可以直接灌输给学生并保证他们能够应对未来瞬息万变社会的东西,而素质教育,当然包括专业素质教育,是建立在任何给定的知识都不能始终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各种新的要求这一前提之下的,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学习知识,而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自学”的能力与习惯以及自觉的创新精神,从而大大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促进学生融入社会。可见,素质教育不是对所谓传统专业教育的补充,恰恰相反,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素质教育模式化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普遍加强了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素质教育模式化的问题却也日益凸显。所谓的模式化,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实施的却是目标、方式大致相同的素质培养。显而易见,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生源基础和人才培养定位是不同的,同一所学校中每个学生的禀赋个性也不尽相同,实施“千人一面”的素质教育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因此,必须处理好素质教育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宏观层面讲,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根据办学实际探索特色素质教育模式,从微观层面看,高校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探索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新型教育模式。

三、高校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与重构

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应科学理解、正确把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避免陷入素质教育速成化、补偿化、模式化的误区,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这一素质教育新模式:

(一)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蓝本,是组织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能够直接反映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成果。要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基本原则和教育理念内化于人才培养过程,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的始终,关键在于使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质量现状,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将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科学安排各教学环节,注重处理好课内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将夯实基础和拓宽专业视野同步推进,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品德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协同推进,进一步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育体系,保证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对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体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需要以科学的体系作为依托,必须建立起由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方式维度构成的科学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体系。

1.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的空间维度。(1)第一课堂———第一课堂即指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载体。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教学过程简约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较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它成为知识传授和各种能力形成的主渠道;同时,教师的师德风范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引导示范性作用。(2)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指在课堂教学外、校园内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开展富有文化内涵的知识性的教育活动,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为主要形式,它的教学内容既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须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校园,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教育形式,包括校外见习、实习以及校外学生社团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各种志愿者活动等。

2.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的时间维度。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重点强调“全程”培养,同时还应抓住入学教育、主题教育、毕业及就业教育等育人节点,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体系。

3.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的方式维度。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的方式是以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为主要载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主要指理论知识以各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为依托的学习,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非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实践学习分为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

(三)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考评机制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评价手段进行判断和调控,因此,必须根据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生源基础,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和考评机制。科学化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应当对兼顾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的成绩评定,涵盖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的考核。在具体的考核体系中,要根据理论课考试成绩、考勤、书面作业、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或专业技能训练情况、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活动的表现、参加科技类和人文类竞赛的情况、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及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赋分,毕业前汇总考核成绩,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书,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

(四)健全综合素质培养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院二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领导小组,校级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招生、就业、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院级领导小组应由各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组员由相关管理人员及部分教师组成。校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宏观指导、监督和考核等相关工作,院级领导小组主要进行具体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学生综合组织全程培养的落实与执行。

2.实行教学导师制度。本科生入学伊始,便为其指定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学习指导能力且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关心学生、为人师表的教师担任教学导师。教学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的需要,以专业素质培养和非专业素质培养为主渠道,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为目标,从多个维度完成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直至学生毕业乃至走向社会。

3.建立学生工作会议联席制度。加强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联系,打破学生工作会议只有政工干部参加的局面,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学生工作会议,为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密结合搭建有效平台,保证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能够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思想动态,从而有的放矢地实施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综上所述,大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强调素质教育实施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探索实现了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全面融合与渗透,对提高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效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素质全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增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龚放.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和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

[4]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作者:金向军 赵玉石 杨晓翠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核心内容分析

摘要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于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不重视人文教育、学生人文基础薄弱是我国高校比较普遍的现象。人文素质不仅影响科学素质,而且有助于正确价值观和人生美德的养成;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大学生成才的深层次动力,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大学人文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核心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成才动力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倡导以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统一,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大学应该是文化、精神、传统的传播地,大学生应当成为文化、精神、传统的承继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在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高校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转变人文教育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努力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培养出能为我国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1]。

1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

1.1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1.1.1人文素质影响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在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研究方向三个方面影响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正如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所说:“科学与人文,融则利,离则害”[2],这句话也深刻地指出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联系,以及人文素养对于一个科学研究者的重要性所在。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讨论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非常重要。大量事实说明,大凡有成就的杰出人才,都不仅是某一专业领域杰出的人才,而且在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是相辅相成的。个人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能够证明其科学素质的高度和科研实力;个人在人文方面所表现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气节,不仅使个人的发展状态得以平衡,而且对其科学上所取得的成就,无疑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增色。如果说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那么,公民的整体人文素质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1.1.2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正确价值观和人生美德养成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高度凝练、字字珠玑,可谓是中国公民必须操持的核心价值观。然而,“爱国”又是八个字中的重中之重。在我国,无论是世代言传身教的中华传统美德,还是散见于《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或《论语》《孟子》等重要文献中记述的美德,总的来说可概括为“忠、孝、礼、义、廉、耻”五个方面。自古以来,在这五大人生最重要的美德里面,“忠”是永远排在首位的。由此可见,忠于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为祖国而奉献是人生最大美德。

1.1.3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西方哲学界和我国儒家传统伦理学,都一直在努力地挖掘我们的人格,试图让我们人格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我们的精神能够达到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基本同步的境界。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和技术是非常突出的,但在人文学方面也毫不逊色。人文素质不仅在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研究方向方面影响个人的科学研究,而且能够增加个人理性的指数,这对于人的一生总体发展成就的影响不可估量。一个能够按自然规律办事、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情感、客观地面对现实生活的理性的人,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之际,能够理智冷静,用理性的光芒驱散面前暂时的黑暗。他能够以哲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是墨守成规、思维僵化;他能够以远大的理想作为目标,将遇到的困难视为对自己不可或缺的磨练和经验获得方式,始终坚持自己的奋斗目标,最终获得成功。

2爱国主义精神是个人取得成就的重要支撑

个人成才需要深层次动力目标,高尚的情感、伟大的理想和信念是推动个人成才的最大动力。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大学人文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核心内容。

2.1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学生成才的深层次动力

2.1.1个人成才需要深层次动力目标司马迁有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作为我国汉代的史官、世人眼里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将解救国家危难而抛却一己之身不顾作为人生的信仰和追求,表现出个人为了国家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时光久远,真理永存。一个人如果有了这样一种为了国家的忧患之心和赴死之心,那么他就会藐视一切磨难和个人荣辱,心中只有国家的安危,还能有何畏惧呢?从另一方面来说,爱国精神与实现人生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在于他能不能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而一个具有深厚的爱国思想的人,必然会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国为民的事业上,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古往今来,只有那些真正忧国忧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才会得到人们长久的尊敬和怀念,才会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2.1.2爱国主义精神是成才的持久性动力成才是个体社会化的目标,是学生进入学校的主要动因。个人成才需要目标,尤其需要高层次的社会性目标作为支撑,而高尚的情感、伟大的理想和信念是推动个人成才的最大动力。这种动力的特点就在于其持久性。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只有当一个人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奋斗目标时,他成才的理想的格局不仅神圣广阔,同时也使成才历程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持久性动力。

2.1.3理想和责任是成才的动力源泉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自己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理想的实现是需要各种条件支撑的,在影响理想实现的主客观因素里面,动力因素至关重要。对此,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直观地揭示了个人奋斗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当代大学生一旦将振兴中华民族和实现国家富强作为自己奋斗的最高理想,那么,这个自古以来最为高远的理想所产生的动力是最大的,而为了这个理想而奋斗,其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将得到最大化地实现。

2.2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核心

2.2.1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国家之一,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建立起奴隶制夏朝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封建制国家,经过汉、唐、宋、元、明、清直至现在,中国始终保持着大一统的格局。这正是世世代代勤劳勇敢的先辈们辛勤劳作、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离开了国家这个大家庭,每个人就是无根之草、无本之木。前辈们为了祖国的独立自主、繁荣昌盛不但能够舍弃一切,而且将这种无私的奉献作为人生最高追求。被誉为“导弹之父”的钱学森的爱国言行,无疑地凝聚着中华民族之魂,显示了爱国对志士仁人的撼动力。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时刻教育大学生们适应时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2.2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简洁而充分地说明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道德形成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都着眼于历史知识的灌输、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和国家精神的发扬。无论哪种途径,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落脚到培养公民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和决心。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未来兴旺发达的重任,加大对他们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培养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使他们在对祖国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树立为祖国无私奉献的远大理想和决心,这既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成效卓然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众望所归。

2.2.3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育国民的职责方面,大学起着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爱国主义思想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关键所在,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民族的认同意识和凝聚力,集中表现为民族素质的高低。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越强,对祖国的爱惜与维护之情越深,那么为了祖国的富强所做的努力也就越大,因为爱国精神是个人奋斗的深层次动力。从大的宏观方面来讲,我国目前在许多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大大提高了我国的世界地位。另外,我国在生物科学等重要科学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都标志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有一大批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祖国富强而呕心沥血努力奋斗的爱国之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要将这样美好的梦想变为现实,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懈地努力。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教育至关重要,人文素质在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研究方向三个方面影响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尤其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深层次动力,更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杨叔子.科学与人文:融则利,离则弊[J].中国高等教育,2000(7).

作者:马国翔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第五篇: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稳定发展都至关重要。本论文阐述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文素质是指吸纳人类优秀文化或被人类优秀文化所熏陶后反映在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修养层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期对大学生的要求不再只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高低才是评估大学生的有力指标,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1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紧迫性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施,一是通过开展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一系列人文学科课程,让学生们了解人文学科基础知识,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二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让学生们将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在品质和自己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既拥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又具有认识自我、完善自身人格的能力。2008年1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教授,在太原理工大学博学楼三层报告厅作了《大学生人文精神构建与心理自我教育》的主题讲座。讲座中陈教授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赏析使学生们不仅认识到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对于提升自我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认识到通过人文素质的提升,也能够起到调适自我心理的积极引导作用。高校大多数学生将自己的时间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极少学习专业外领域的知识,特别是理工科类学生。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理工科类学生由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他们认为人文学科的学习不能有效创造经济价值,以及理工科学生自身对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方面知识缺乏兴趣,使得他们在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极为匮乏。正如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审查一位青年数学工作者的论文时不无感慨地说:“我给他修改病句和错别字的时间比我看全文的时间还长。”真可谓学士无学,博士不博。以此,可看出人文修养的程度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自身专业的发展和其他方面潜能的开发。“重智能轻人格,重知识轻心理”仍然是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呈现出的教育形式,进入大学后不再以“成绩论英雄”,出现大学生兴趣单一、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性格孤僻、依赖心理较重,抗压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明显不足。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知所措,自我抱怨。同时,还可能表现为不能很好的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各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关课程十分必要,此课程的实施可引导学生们被动学习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继而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2.1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个没有人文精神自觉意识的人,即便是满腹经纶,也只是个知识的储存器而已。”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新时代对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基本要求,除此,在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更应该具备宽泛、广袤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储备能够提升一个人的专业形象,而人文学科知识的丰富度更能增添人格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强硬的心理素质与快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是立足社会的第一步,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某种程度上有利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2自觉维护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

高校学生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可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与周围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懂得生命的可贵,习得一些处理与人事物之间问题的能力,积极应对身边出现的问题,不仅维护了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又提升了自身的能力,最终可以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群。

2.3完善自身人格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后期走向成年早期的重要阶段,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可塑性强,心理上却还没完全地独立。此阶段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一步步地成熟,慢慢成为独立的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可促进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等有所转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从而产生包容他人和自己的宽容心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练就实现理想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培养学生们真诚、善良、正直等道德人格素质,而这些对于现阶段的学习和以后要走上的工作岗位都是非常可贵的心理品质,更是逐步完善人格的必要经历。心理学上,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在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呈现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模式。完善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体现,健康的心理更是完善人格的基础,有了健康的心理,人格愈加完善,拥有健全的人格也必然拥有健康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姜洋.浅谈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必要性[R].2004(1):1.

[2]周龙军.略论高校人文教育[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3(3).

[3]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356.

[4]李凤琴.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个案[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蔡敏 王婉丁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第六篇:高校大学生工程写作素质教育内涵建设与策略

摘要:工程写作素质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工程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应用型高校对大学生工程素质教育多侧重于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方面,缺乏对工程写作素质的必要关注。通过归纳工程写作素质的特点,分析大学生工程写作状况及应用型高校在工程写作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工程写作素质教育的“三位一体”建设,以及工程写作意识与工程写作能力的内涵建设,并提出改进大学生工程写作素质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工程素质;写作意识;写作能力;内涵建设

2015年10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普通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发展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以工程素质教育为主[1],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新知识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工程文件写作能力的培养[2]。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工程写作作用越来越显著。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为生产者所掌握,进入生产过程,才能为生产建设服务,生产力必须通过工程写作向生产者传播,工程写作起到呈上启下作用。工程写作是向社会传播、推广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3]。目前,应用型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任务之一就是强化大学生工程写作素质的培养。

一、工程写作素质特点

工程写作是指撰写具有一定科技内容的文件或出版物,如科技论文、专利、标准、项目申报书、科研成果、技术鉴定、设计说明书等。工程写作除具有一般写作的特点外,还具有一些其它特点。一是实践性。工程写作本身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练习、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工程写作的技巧。在写作过程中,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每一项数据都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二是综合性。工程写作是工程技术人员智能、知识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知识方面,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关科技知识、人文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奠定了工程写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能力方面,工程技术人员自身能力决定了工程写作质量的高低,这些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文书写能力;素养方面,如文化素养、人生价值素养、心理素养、思想政治素养等。三是可读性。工程作品具有可读性,要求写作人员必须掌握写作技巧,如科技文件结构条理性、层次逻辑性,以及精炼语言描述和表达等。四是科学性。写作内容必须以科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为基础,必须真实可信,必须经过正确和严密的思考和总结。五是规范性。表现为文体结构的格式化和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如公式、图标等符合专业要求,依据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科技文件传播。

二、工程写作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工程能力较低,写作的工程文本存在很多问题。一些高校已经认识到问题并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尽管如此,总体质量仍呈下滑趋势,如逻辑混乱、格式不对、重点不突出、语言口语化、上下文不连贯、结构不完整、内容空洞、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缺乏分析与归纳、单位符号、计量单位不符合标准、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等。造成大学生工程写作素质不高的原因有许多方面[4]。首先,缺乏工程写作知识的系统训练,工程写作只在极少数课程中涉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并且这些写作多为实验报告,没有统一要求,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无明显作用。其次,教师与学生不够重视,教学管理部门只规定工程写作内容,而对格式、标准没有具体要求。第三,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存在畏难心理。迄今,很多高校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学生的技术表达能力缺乏关注[5]。学生具备动手能力,完成实验,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书写的报告质量较差,甚至互相抄袭[6]。

三、工程写作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建设

工程写作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为适应当前国家经济转型发展,高校、学生、企业应积极参与、协同发展、互为补充。高校为适应经济结构转型,需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实行教学改革,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经验两类资源,使学生接受严格的科技写作培训,掌握科技论文写作要领[7]。对应用型高校学生而言,为适应当前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学习观、成材观和就业观发生深刻变化,更愿意接受工程写作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工程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写出高水平的工程作品,不仅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社会服务的基本条件。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发展,愿意与高校一起培养人才,愿意为学生提高实践机会。此外,企业把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作为选用毕业生的首要条件,对具有工程写作素质的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并借此提高企业文化品位和竞争力,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四、工程写作素质教育的内涵建设

首先,大学生工程写作素质要求具备工程写作意识。工程写作意识,主要由求真意识、求益意识和求美意识构成[8]。在工程写作活动中,主体不仅要系统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次,大学生工程写作素质要求具备工程写作能力。工程写作主体追求内容美和形式美,内容美是指工程作品能够展示新发现、新认识、新成果,形式美指工程写作的结构、语言、逻辑等符合规范要求。从根本上说,提高工程写作能力,就是优化写作主体的写作意识。五、提高大学生工程写作素质的措施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特点,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写作素质[9-10]。一是提高工程写作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学校在课程设计中添加与工程写作相关的课程或活动,并给予足够的课时。二是提高工程写作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自身建设,鼓励教师走进企业,提高工程写作素质。三是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综合训练。引导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书写包括实习报告、设计说明书等科技文本,以及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工程写作能力培养。四是提高认识,培养写作兴趣。写作技能的提高对自身素质提高有重要作用,教学部门和任课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予激励,把课外科技论文、创业设计大赛、社会调查报告等作为考评、考核内容。五是增加或提高工程写作实践环节要求。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资源,增加工程写作培养实践环节的比例,强化实践与理论基础结合,突出学生工程写作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生产实习环节提高对实习报告的要求。在现有实验包括综合实验周内增加实验报告的质量要求,完全模拟企业项目书格式与要求,提高报告的分值比重。六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各个环节给予指导,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从事科技活动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社会机构赞助的基金项目等,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中,锻炼工程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健.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4(4):6-9.

[2]孙伟民.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9):46-47.

[3]梅建凤,徐敏.科技写作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高教与经济,2006,19(3):75-78

[4]黄海,王勋,有祥君.以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大学生工程素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9(4):43-45.

[5]翟国静,王学民,韩萍,等.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6(2):70-73.

[6]罗传清.地方高校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28):47-50.

[7]殷冬梅.高校科技写作课的教学改革与探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7):179-180.

[8]和彦确,肖兰萍.关于高职教育中科技写作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9):131-133.

[9]王育杰.科技写作主体的写作意识系统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6,38(2):93-96.

[10]陈珂.浅谈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在促进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35-136.

作者:毛向阳 巴志新 张保森 王章忠 赵秀明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第七篇: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创新

摘要:近年来,高校素质教育卓有成效,除了国家大力提倡以外,高校在学生教育环节也是做出了比较大的努力,围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个根本宗旨,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育目标的现代大学教育。特别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音乐教育担当了相当大的分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音乐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面临的现状作一个分析!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音乐教育;音乐素质

音乐教育始终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重点,在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音乐素养的提高、音乐鉴赏的塑造方面尽可能的做到教育该做的事情,提高他们对健康音乐观念的认识,对人生道路的品质选择,建立完善的审美意识和人格素养。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素质是学生必备的全面素质之一。

一、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和紧迫的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要和对人的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社会浮躁的层面,教育应该对这个社会现实承担一定的责任,高校是人才成型,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关键一个环节,输送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健康的人才是高校的教学宗旨,但是几年来,这个现实性的问题令人担忧,拜金、自私、自我、缥缈充斥着年轻一代,虽然教育不能扭转这个社会现实,但是我们正风气,严要求,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一定的生存能力,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他们在贡献自己、牺牲自我、为国为民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提供精神上的支柱。音乐教育在一定的空间是完全可以完成这个使命,特别是音乐教育在高效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创造能力,实施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以音乐为媒介,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音乐的教育实践,揭示美的规律、探索美的本质,并以审美感受的特殊方式,实现人类的自身塑造,并最终推动着整个社会进入和谐的理想境界。

二、现代化要求下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

人类最终追求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培养人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的全面实施过程中,音乐教育配合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不可跨越的一步。人的现代化至少要包含人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三观”的形成,有助于高效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培养学生“三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培养学生独有的人格魅力,培养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健全的人格素养是需要不断地陶冶情操,不断地改革创新。高校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要充分利用马克思思想,成就现代化的教育成果,根据现代教育下的人的现代化教育要求,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基本要素。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心理的抚慰、启迪和震撼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对树立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心心相惜、稳步改变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补充,是素质教育的指引者,是思想和情感相会的产物,是教育的正能量的传递着,净化心灵的良药,对低级浮华、腐朽的东西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是整个教育的补充,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身心和谐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

三、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时期,大部分非音乐专业高校在音乐课程的设计上,一般都是照抄照搬专业音乐学校的一套。无论从课程选择,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理念等都是专业化的,并不是非专业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而制定的,所以在教学上,根据课时和课程设计,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很大程度上要做出角色转变,教学过程应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教学内容要从“专业教学”向“非专业教学”转变,教学过程要由“指令性教学”向“讨论式”教学转变,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交流者。

2.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

创造性是音乐教育的一大亮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特点,创新高校人才输出的基本要求,因此,音乐教师要做好音乐创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做好自身的音乐教育设计,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要充分利用音乐课的多元化设计,多媒体协助手段,创新性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新音乐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的音乐课教学的重点将从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改变为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索的传统模式,探究式学习将成为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要方法。

四、音乐教育改革创新探索

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学生从中学时代来到大学时代,学生素质教育的重担落在高校的肩膀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索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之路!新媒体教学逐渐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音乐教育的手段更加新颖,教学数字化、系统化显得尤为突出,教学效果更加直观,更加一目了然,教学知识直接引入等被学生认可,学生实训机会和方式越来越多,老师更加拓宽了教学范围,给教学创新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在教学序列化,学生训练连续性方面,师生跨领域教与学更加便利。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上,音乐课程一直不被重视,被当作“副科”对待,久而久之,学生在部分老师的引导下,音乐课程成了他们的选修课程之一,被用来凑分数,应付毕业,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正常教学。更有甚者,把专业学校的音乐课程直接搬过来用,但是在课时、考核等方面大大缩水,造成老师忙于教学,学生忙于应付的局面,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在大学教育的关键时刻,为促成教学成果的显著提高,落实教育人才计划的转化,音乐教学在实践部分更多采用舞台展示,自发演出为主,提高自身学习技能,展示学习成果,引领教学风气,为高效实施实用性和技能型教学建设起到带头促进作用,因此,加快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与技能教学的改革,是高职音乐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展示的节目里面,有几个节目是老师教,学生学出来的,没有几个,大部分是照搬照抄,所以,怎样把音乐表演专业技能教学与实践教学交融起来,是目前高职音乐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在素质教育目标牵引下,让学生认真学习并且能够积极投身到为群众文化服务的大潮中去,服务民众,引领时尚,除了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外。要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重视音乐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创新音乐教育手段,做好转型与创新的先行者,探索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之路,适应市场对人才多元化和更具创新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乔相钧.浅析音乐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