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精选(九篇)

传播学的主要任务

第1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新闻院系的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院系究竟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传媒人才,学界众说纷纭。国家重点高校的新闻院系和一般高校的新闻院系,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目标定位是一回事,而执行的结果又是另外一回事。来自社会、来自业界的反馈信息表明,新闻传播专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的社会评价并不高。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一,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大多眼高手低,业务能力较差。实际情况可能正是如此,不少高校的新闻业务课程教学,主要由没有业界经验的学术型老师操刀,而且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实验设施简陋,不能满足业务技能课程的要求,其专业实践平台也比较低,绝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的专业实习都是就地安排,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二,一些学生思想太过活跃,甚至有自由化的倾向。大学是摄取知识,探求真理的地方,思想开放是前提,一切价值都要重新经过理性的审慎判断。大学生需要想象和创新的思维品质,敢于探索,敢持异见,坚持真理,毫不退让。但是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或进入媒体,其职业身份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持论不仅影响到个人,更影响到整个社会。一个过于自由的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可能会给社会造成困扰。其三,视野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开得很专、很深,而一些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些与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自然科学领域,却很少纳入学生的必修或选修的课程范围。即便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范围内,专业之间的界限壁垒森严,学新闻的不了解广告,学广告的可能不了解广播电视,学网络的不了解出版。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无法立体透视,更难以触类旁通。其四,对中国国情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国情、不了解省情,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面对社会问题、重大事件,往往从西方历史、普世价值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在国际社会日益认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情况下,我们的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家底不甚了了。其五,责任意识淡漠。现代大学生不同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政治理想缺乏、责任意识淡漠。上个世纪80年代莘莘学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肩负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丧失了对于政治的激情,虽然也要读书,但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为了自己的事业成功,至于国家、民族的前途,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很少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富有责任感和大局观的优秀传播人才。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责任感、大局观、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

大学生或职业传媒工作者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在2004年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的信中,专门论及了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认为,责任来源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刻理解,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只有对国家和人民了解得深、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①

大学生或传媒从业者的大局观,体现在对国情的了解、对世界大势的洞悉,以及建立在历史洞察力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和政治判断。有大局观,才会知所进退,才会有轻重权衡,才会有优先次序,才会有行为底线。一个传媒人、一张报纸,如果没有大局观、大局意识,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失去审慎,缺乏节制,难免会给国家、社会造成困扰。

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这是新闻传播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标志。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应该具备新闻传播方面的系统知识,能够解析复杂的传播现象,理解并且善于利用传播规律;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媒体业务能力,适应媒体运作全流程各环节的岗位需求。在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综合素质中,虽然专业技能不是最重要的,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传媒职业之所以能够独立于其他行业,就在于这种专业技能的不可替代性。

总之,责任感、大局观、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是传媒工作者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责任与大局对接,决定了传媒从业者的行进方向;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则直接影响到传媒从业者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怎样实现培养目标

怎样才能实现既定的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的系统论述,是他们对传播现象与传播规律的全面解读。它是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闻宣传工作的行动指南。它不仅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方向,而且直接影响到新闻工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境界。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必须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在学生中入脑入心。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秀的传媒人才必须有一个合理、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取决于课程体系的设计。新闻院系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业界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媒介传播技术发展不同的水平下,在不同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是大不一样的。当前世界传播发展的大趋势是媒体融合,所以新闻传播院系要根据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顺应传媒业界新的人才需求,与时俱进,加大改革力度,在该做加法时做加法,该做减法时做减法,大刀阔斧,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之本,教师的水准决定了学生的水准。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生。教师队伍如果主要来源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系统地受过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教育,这等于是教师品质的重要保证。但即便是重点的一流大学,教师的来源也要尽可能地多元化,来自同一个学校、学院、学科的老师的数量要有控制,出身单一学校、学科的老师比例不能过高。除了来自高校的学术型师资外,还要有来自业界的、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的师资,要确立一个原则,即没有业界经验的老师不能担任传媒业务课程的教学。除此之外,师资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都要趋于合理。

开门办学,实现与业界的对接。新闻传播教育要开门办学,向业界开放,向社会开放,与业界接轨,与社会接轨,缩短与业界的距离。目前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离实际太远,离业界太远。学校不知业界前沿的动态,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学生毕业出来,才发现学校与业界的天壤之别。新闻教育界必须开通与业界连接的快速通道,一方面可以借助于业界的实践平台,开拓新的教学资源,补充学校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可以在服务业界的过程中,提升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与科研实力,进而将此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资源。

强化第二课堂,增进学生对国情的了解。新闻教育要以第一课堂为主,但是不能忽视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系统的结构性缺陷,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增进对国情的认识,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业界规则的能力。

发展新闻教育的四点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开始于1983年,是进入80年代后中国传媒教育蓬勃发展的第一次浪潮的产物。28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从刚创办时的单一本科教育,不仅发展成为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条龙的全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而且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术的重镇,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成就,得到了学界、业界的认可。总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自然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采取切实措施,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占领思想阵地,成为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华中科技大学不长的办学历史上,形成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统。学校有公共基础类课程大平台,其中有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共产党党史、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前置课程;学院有专业基础课,其中新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原著导读等,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除此之外,还有新闻业务课程、新闻历史课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等,其部分内容可能直接联系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某些具体的原理,如采访学课程中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及群众路线,写作评论课程中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史课程中的对唯物史观的坚持等,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力量。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第一批教材建设中,学院就有两名教授参与。2010年,学院又有两名教授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建设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新闻评论)。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20多年来,学院出版了几本专著,近百篇。

第二,以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体系。传媒教育要以传媒业界的需求为导向,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输送什么样的人才。新闻教育界也要坚持三个面向,即要面向业界、面向社会、面向国际,不能自以为是,自娱自乐。要把握业界演进的脉动,瞄准行业竞争的前沿,了解媒体变化的需求,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引入传媒精英,构建“双师”队伍。师资队伍结构应该多元化,但应以学术型教师与实务型教师两种基本类型为主体。学术型师资,应该重视学历的完整、全面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实务型教师不一定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但一定要有丰富的业界经历,他可以不写高深、抽象的学术论文,但一定要是传媒行业的行家里手,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要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开办以来,就一直重视从业界引进高端精英,第一任系主任汪新源就是来自湖北日报,时任湖北日报理论部主任。在世纪之交,学院又从业界引进了赵振宇教授、石长顺教授、何志武教授、孙发友教授,如今他们已是学院教学科研的顶梁柱。两种不同类型的师资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使之在大学生态环境中,彼此理解,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一起服务于传媒人才的培养。

第四,与业界结盟,建设高水平的实践平台。学生的专业技能养成,首先要依赖于学校的业务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设施,但是要提高其专业能力,缩短与业界的距离,必须要到专业的权威媒体去实践。传媒行业是以高新传播技术装备起来的信息产业,传媒的竞争不仅是报道业务的竞争,也是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的竞争。所以,绝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及其平台建设,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的差异,各个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资源千差万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长期以来一直把实习平台建设作为学院办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作为学院现任院长,曾多次带队到长沙、广州、深圳,拜访当地权威媒体,商谈双方合作;今年还专门到北京走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浪、搜狐、网易等媒体的高层领导,建设专业实习基地。有高水平的实习平台,学生就可能接近行业的最前沿,其专业能力的养成就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两点具体建议

发展与改善新闻传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需要来自社会、来自业界的支持。

第一,通过制度化安排,拓展、固化媒体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关系。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大多与媒体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对新闻传播院系而言,媒体不仅是实习基地,更是就业的主要渠道;不仅是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专业师资的蓄水池。对媒体而言,新闻院系不仅是后备员工的主要来源地,而且还是员工继续教育的主要师资来源;不仅是人才培养基地,而且是媒介发展的主要智库。媒体与新闻传播院系应该是利益共同体,在产业链上也属于上下游的关系。但是客观地审视目前新闻传播院系与媒体的合作,大多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仅仅是建立实习基地,或者聘请媒体高管为院系的兼职教授(基本上是名义的)。这种合作基本上是单向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双方领导人的友情,没有落实在制度的层面上。一旦人事变更,一切又得从头开始。要提高媒体与新闻院系的合作层次,必须发掘彼此对对方资源的需求。新闻传播院系需要媒体,媒体也需要新闻传播院系。双方的合作不仅限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媒体员工的继续教育、媒体委托的专项研究、媒体发展的战略规划等,都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两者互利合作,诚心以待,就可达到双赢的结局。

第二,设立新闻传播教育基金,资助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与科研。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大学的事业,而且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实际上媒体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媒体每年都要从新闻院系吸纳源源不断的新闻从业者,几乎无须付出任何代价。是家长、纳税者的资金投入,维持着新闻传播院系的运作,媒体只是在最后的阶段摘下成熟的果子。这是不合理的。媒体应该主动介入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并且应该提供最低限度的资源支持。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提取媒体广告收入的一定比例,比如一个百分点,设立新闻传播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当地的传播教育事业;或者政府对媒体支持、赞助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行为,可根据媒体赞助的额度在税收方面予以减免,以鼓励媒体继续支持新闻传播教育的行为。(本文为作者在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注 释:

①:《致〈焦点访谈〉栏目组全体同志的信》,2004年4月8日。

第2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要害词:组织传播班级治理

班级授课制由17世纪捷克闻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来后,班级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班级治理顾名思义就是班级治理者运用教育治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班级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治理方法,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教育为手段,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对班级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综合性治理活动。

班级治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良好的班级治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离开了班级治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教书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班级治理是为学生成长成材服务的,班级治理简而言之就是对人的治理,良好的班级治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而良好的班级氛围又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感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大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的,而教育教学活动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因此,班级治理效果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否,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

作为组织的班级要生存和发展,当然离不开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称为组织传播)。如何运用组织传播原理进行有效的班级治理?本文结合实际,简要剖析了高校班级治理中班级(组织)传播的两种基本形态:班级内的传播和班级外的传播。

一、班级内的信息传播

1.班级内信息传播的正式渠道

班级(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是指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如班主任、班干部和普通学生)在班级(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可分两种类型: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而根据信息的流向,纵向传播又可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下行传播:即有关班级目标、任务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落实的过程,是一种以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具有强制性。主要包括:关于教学治理任务和内容的指示或说明(如安全教育);班级内的重要信息(如每周班级、卫生等项目的考评通报);学生权利和义务的信息(如办理人身保险、申请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关于部门和岗位(如班委和团支部)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的信息(如明确规定班干部不是学生贵族,在班内不得享有特权,必须对同学、班主任负责):班主任(或其它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奖惩)信息。下行传播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树立权威,尤其要很抓主题班会,做到有的放矢。比如:适时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端正他们对学校的看法,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的改进,适应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克服心理失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正确处理崇尚个性和维护集体荣誉的关系等。

上行传播:是指学生或班干部向班主任(或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反映班级同学的呼声和愿望,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在高职院校,班主任一般不会天天到学生寝室或教室和学生见面,师生之间经常需要通过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如反映科任老师粗暴处罚学生,学生干部滥花班费以及学生上课讲话、逃课、上网等现象),班主任要及时解决。上行传播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是中枢治理部门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班主任乃至校系有关领导能够及时了解班级目标或任务在第一线的贯彻落实情况,并据此对既定决策(如班规或校规)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实际。第二,学生干部是班级的窗口,对班级内部情况的变化感受更直接,有丰富可靠的第一手信息,能够成为班级进行新的应变决策(如班干部改选)的依据,班主任必需随时对他们进行监控。第三,上行传播是把握学生心理和精神状态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上行传播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把他们的情绪和士气调整到理想状态。

在现实中,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总是相伴而行,很难截然分开。

横向传播:是指同学(一个班的或班与班)之间互相来往,相互了解,交流和沟通情况,形成和谐的关系。这是一种最经常和最大量存在的传播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传播双方不具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平等的协商与联络是传播的主要形式。假如横向传播不顺畅,轻则造成学生之间(包括班干部)相互猜忌,互不合作,互相推委,严重影响班级的办事效率;重则带来矛盾重重,自由散漫,甚至形成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使班级(组织)限于瘫痪状态。因此,在一个班级内,横向传播必须得到制度保证。比如:一个学期定期或不定期搞一些集体活动,使班集体的个性因素与集体因素相结合,为发展学生个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班级内信息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非正式传播渠道是一种摆脱了班级或班级以上组织的制度性结构压力的传播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班级内的人际传播(如班集体正式活动以外的各种私人交往):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各类自发的爱好小组活动)。非正式渠道的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交流的信息广泛,内容不仅涉及班级或学生工作本身,而且很大程度上包括个人私事、爱好等,可以谈天说地。二是交流的双向平等性。师生都作为普通一员参加传播活动.没有身份贵贱和地位高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大多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如学生生病入院,班主任主动到病房探望:学生受了委屈,班主任耐心开导等),许多在正式渠道不便明说的观点和态度,都可能在非正式传播渠道中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是师生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手段。

对于班级来说,能否充分发挥非正式传播渠道的作用,畅通言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班级治理往往只关注班级内部分工、职责划分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学生往往被异化为班级这部机器上的一个个零部件。而现代教育治理学则强调,人的积极性是制约班级治理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心理条件(如感情、情绪)的影响,而非正式传播渠道恰好能弥补正式传播渠道的缺陷和不足。加强和疏通非正式传播渠道,如:班主任多下班、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切实为他们解决问题,就能够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拥戴,能够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使班级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增强学生的团结和向心力,使他们在班级中的行为更多地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而每个学生的良好精神状态和积极性的发挥,也必将对班级的目标实现(如建立优秀的班集体)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班级外的信息传播

按照组织传播原理,班级(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班级(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1.班级的信息输入活动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有效进行目标治理和环境应变决策,积极投身班级间的竞争,班级〔组织〕需要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如:学习先进的教育治理理论,吸取他人的治班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完善本班的治理制度,使其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班级(组织)的信息输入渠道是多方面的,凡是与外部保持联系的学生,可以说都是班级(组织)伸出的触角,担负着一定的信息收集义务。此外,班主任及时跟踪了解学生、任课教师、家庭乃至社会的信息反馈,以及校系相关部门对班级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反馈。

2.班级的信息输出活动

从广义上来说,班级(组织)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如学生的精神面貌)及其结果都带有信息输出的性质,但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信息输出活动(宣传活动)主要有三种:

(1)塑造和维护班级形象

重点是加强班级理念的教育(如本班提出的“团结和谐,自强不息”),正确引导班级舆论,大张旗鼓地表扬先进.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如:教室、卫生区的打扫和宿舍卫生、早操等,都要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进行:上课不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积极配合教师,活跃课堂气氛,考试不弄虚作假;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等等。这些既需要一定制度的制约,更需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导。此外,班级形象并不都是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创立和维护的,外部环境的人们会根据大量各方面的信息形成对班级(组织)的熟悉,所以班级(组织)还得注重在外面的表现,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竭力对环境施加影响,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2)开展公关活动,展示班级形象

公关宣传是班级(组织)对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意义在于让外界充分了解班级自我形象,提高班级的知名度,协调班级与四周环境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广泛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宣传联络小组,由专人负责与学生会等部门保持经常联系,争取一些展示自我的大型活动机会(如参加大型的文艺演出和演讲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协会组织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行动、捐助贫困生等公益活动、迎新生送老生活动等),参加对外服务性活动(如开学接待新生,为相关各种讲座或会议提供服务),献出一份份爱心。另外,还可通过校广播台、校报、网站等新闻报道扩大自身影响。

(3)协调班级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之间、同学之间,定期不定期地联合开展一些活动(如联欢或各种竞赛活动),或利用合班上课的机会,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别的班级建立和睦共处的友好关系,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3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做好20**年全省广播影视工作意义深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20**年全省广播影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全省广播影视“发展繁荣、惠民服务、行政监管”的主体任务,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传播影响力和综合发展实力为核心,以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目标,更加注重加强主流媒体建设,更加注重提升影视动画产业,更加注重加快数字电视发展,更加注重构建广电惠民服务体系,更加注重推进广播影视科技创新,更加注重依法加强和改进管理,更加注重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促进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大局,不断开创**广播影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一、加强主流媒体建设,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坚持以新闻宣传为中心。始终把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强化新闻立台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台方向,准确把握广播影视的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遵循广播影视新闻传播和产业市场运作的双重规律,发挥广播影视宣传教育和娱乐服务的双重功能,坚持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广播影视发展道路。各级广电台要从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人才保证上实施倾斜政策,扎实保障综合频率频道办好各类新闻节目栏目,加大新闻类节目播出数量,着力提升新闻报道质量,不断扩大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进一步促进省、市、县三级播出机构加强新闻类节目的通联协作,积极向中央台上送新闻节目。坚持广电传媒先进文化引领作用,提高文化服务能力。继续抓好对农、少儿频道的节目建设,大力推进省、市电视少儿频道及省级其他频率、频道节目扩大覆盖范围,支持各类公益性专业频道、栏目的发展壮大。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以人为本和“三贴近”原则,坚持推进新闻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切实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本领,及时主动报道民生问题和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广电媒体阐释政策措施、化解困惑疑虑、稳定社会心理的作用。切实提高对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本领,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在第一时间突发事件的权威信息,牢牢掌握正确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开展舆论监督的本领,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广播影视品牌化战略,精心打造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群众欢迎、影响力大的品牌频道、品牌栏目、品牌节目、品牌活动和品牌主持人,增强广播电视媒体宣传的传播力、亲和力和竞争力。注重品牌建设的内涵、深度、品位、品格的提升,在差异化、个性化、本土化上狠下功夫,保持品牌的持久生命力。改进和优化广播电视各类奖项的评选工作和导向作用,健全品牌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更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

精心组织各项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深入宣传各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深入宣传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惠民生为主线,加大对全面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报道力度;认真开展我省“十一五”期间重大建设成就宣传,突出重大典型的宣传报道;切实组织好全国、全省“两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省运会等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做好广播影视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工作,支持**电视台国际频道加强全省广播影视协作,集聚优质资源,提高对外宣传的覆盖面、到达率和影响力。抓好各项重大宣传任务,力求做到精心策划,深化主题,整合力量,形成正面舆论强势。

二、繁荣影视动画生产,着力提升质量效益

加快推动电影产业发展。制定出台《**省电影产业发展规划(20**-20**)》,以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繁荣电影创作生产、推进电影院线和影院建设、完善农村电影公共服务机制、加快电影数字化发展为重点,不断增强我省电影发展实力和竞争力。突出抓好省级东部电影集团的筹备组建,形成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播出一体化发展的市场主体。组建全省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新机制建设。大力加强县级及有条件的中心镇的现代电影院建设,用五年时间完成近50个县城现代化多厅影院建设,20**年争取启动10个县级城区现代化多厅影院(五厅以上)建设。鼓励电影院线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积极开展现代化电影院建设。适时召开全省电影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电影产业发展繁荣工作。

扎实抓好影视动画精品生产。在继续抓好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生产数量的基础上,要着力提高质量、多出力作,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两加强。要坚持正确创作导向,在加强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少儿精品及浙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和全省广播影视文艺奖、影视动画奖、电视剧牡丹奖、电影凤凰奖等的引导功能,重点抓好题材剧本和原创作品,制作更多更好传承中华文明、体现**特点的优秀精品。全年力争电影产量达到20部,电视剧产量达到1300集,动画片产量达到30000分钟以上,争取有更多的作品在全国热播并产生良好的双佳效益,努力推动并实现我省动画电影生产取得新的突破。及早着手规划和抓好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影视创作生产。

培育和壮大影视动画市场主体。支持国有,扶优民营,形成多元资本共同参与和推进我省影视动画产业发展壮大的格局。实施一企一策工作措施,支持和培育一批重点影视动画骨干企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努力打造有实力、有影响、有品牌的广播影视产业龙头示范企业。推进全省县级电影公司和影视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时代电影院线等影视企业上市,增强电影发展主体的生机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持和推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走出去”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建立全省动画节目合作交流平台,拓宽动画片省内播映渠道,优化动画作品播放环境。继续大力扶持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开拓发展,进一步推进**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中国美院、**大学、**传媒学院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发展,促进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健全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打造联合发展的产业链。支持**广电传媒中心和**影视后期制作中心建设。办好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广电网络数字化

加快全省有线数字电视联合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全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数字化发展的意见》,抓紧推进全省有线网络数字化进程,努力构建覆盖广泛、传输快捷、功能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尽快实施由小网变大网、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看电视变用电视的目标任务。按照省委“以华数为主体,构建全省统一的数字发展平台”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业务和资本合作的多种方式,在巩固和发展市一级网络联合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县一级网络加合发展,形成省、市、县三级统一贯通的传播格局,确保在20**年底前基本达到中央提出的一省一网的要求,实现在统一的数字电视平台上让全省人民享受到优质丰富的广播影视节目和其他增值信息业务服务。

加快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按照三网融合加强网络建设改造的要求,坚持以城市和中心镇为重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制定工作规划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表,有序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高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和对综合业务的支撑能力,落实好中央确定的到20**年底,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中城市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任务达到60%以上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整体转换的区域,要加快双向化改造步伐;尚未完成整体转换的区域,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同步推进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乡有线数字电视一体化发展。各地要积极争取本级政府通过贷款贴息、基础项目补贴等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有力支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数字化发展。要紧紧抓住三网融合机遇,推动符合条件的广电企业积极开拓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

加强有线数字电视内容建设和管理。坚持技术创新与内容建设并重,大力开发政务信息、科学教育、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业务,促使有线数字电视真正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综合平台。建立健全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管理体系,研究制订有线数字电视服务质量标准,加强对华数数字电视内容平台规范发展的管理,努力提高有线数字电视服务用户的水平。

四、落实广电惠民标准,着力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广播影视惠民服务运营维护长效机制。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广播影视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转变的要求,认真落实全省广电惠民服务标准,推动广播影视惠民服务工作向优质化、数字化、均等化目标迈进。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广电惠民服务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责任目标考核、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提高农村广播影视均等化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广播影视公共财政保障机制,逐步加大对广播影视系列惠民服务工程的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广播影视惠民服务运营维护管理长效机制的落实到位。高度重视基层运营维护机构和技术保障建设,确保有钱投入、有人负责、有人管理、有人维护。

大力提高广播电视入户率。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等技术手段的覆盖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村有线网络联网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努力实现省政府提出的20**年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的目标。“村村通”工程,要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长期通、优质通;“村村响”工程,要做到乡有广播站,村有广播室,户内户外相结合,进一步构建覆盖广泛、安全可控、快速高效的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广电低保”工程,要切实解决好有线电视通达地区低保户免费收看有线电视问题,维护和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要促进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和数字化发展,确保实现全省农村中心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性目标,力争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送20万场电影到农村的指标任务。

加强对农广播影视节目服务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三年规划要求,市、县级广电播出机构每周自办对农或涉农栏目广播要达到三档以上,电视要争取达到三档,全省广播电视对农或涉农栏目达到400档以上。规范和支持县级台开办有线对农广播节目。进一步加强对农节目内容建设,推动各级播出机构打造对农服务的品牌栏目,制作体现本土特色、符合农民需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对农节目,增强对农服务节目的贴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抓好通用性电视对农节目的征集和提供工作,努力提升对农宣传服务的整体水平。

五、拓展广电发展空间,着力加快发展新兴媒体

牢固树立抢占新阵地、拓展新市场的责任意识。要从适应信息传播技术变革、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高度,把新兴媒体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正确处理好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加快由广播影视单一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转变。做到早谋划、早布局、早投入,积极构造广播影视多媒体发展的新平台、新通道,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积极发展广播影视新的业态。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支持有条件的播出机构开办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站,继续深化**网络电视联盟发展,做大做强“新蓝网”,并使之成为全省第一、国内一流、国际领先、覆盖全球的综合性音视频网络媒体。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按照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发展的要求,积极拓展CMMB手机电视在**扩大覆盖、发展用户、形成规模,创新内容生产和运营模式。继续推动购物电视、楼宇电视、车载电视、广场电视等新的传播业态规范发展。重视加快高清电视发展,推进**卫视高清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能力,做好高清电视频道在各地的落地入户工作。

重视抓好新媒体视听节目内容生产。要适应互联网、手机等传播特点,充分发挥广播影视制作与传输优势,大力加强新媒体节目内容建设,使广播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单位成为新媒体内容生产基地及信源集成输出的主渠道。要深入研究新媒体受众接受习惯,创新视听节目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作、开发和生产出更多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视听产品,努力满足多媒体播出平台、多种接收终端的内容需求,不断增强新媒体传播的竞争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六、加强依法科学管理,着力强化安全播出工作

严格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各级广电行政部门要全面履行导向把握、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项政府职能,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管理责任制,依法行政、敢于管理、科学管理、和谐管理,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办台、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广播影视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政策文件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以管理促发展、保导向、保安全。跟踪国家立法进程,重视研究和加强我省广播影视管理法规制度建设,抓紧制定《**省公共场所显示屏播放节目管理办法》。注重做好广播影视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加强广播影视安全播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研究制定我省实施细则,进一步理顺关系、细化任务、明确责任、规范程序。继续推进各市广电监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整合监管资源,理顺监管体制,扎实构建集技术监测、节目监管、安全指挥调度于一体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体系。扩大省广电监测中心的监管内容和对象,抓好向县级台延伸的监测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安全播出技术保障体系、应急处置预案和长效管理机制,倍加重视抓好日常管理基础工作,着力做好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工作,全力保障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播出。扎实开展创建“无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乡镇(街道)”活动,持续开展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整治工作,从源头上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接收行为。继续开展“三电”专项斗争,切实抓好广电设施保护工作。

加强播出秩序管理。加强节目管理和宣传管理,以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之风、净化荧屏声频为抓手,着力加强节目审查和收听收看、视听评议等工作,重点监管综艺类、情节类、法制类、选秀类、谈话类节目和广播夜间节目,加强虚假违法医疗和药品广告整治,规范电视购物健康发展,推动公益广告制作和播出。继续加强播出机构和频道频率管理,维护全省广电正常播出秩序。研究制定电视剧播出管理措施,重点加强对境外影视剧违规播出管理。认真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综合评估办法》,促使各级播出机构严格自律和规范建设。

加强新媒体新业务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抓住准入、监管和退出等关键环节,健全和完善新媒体管理体系。坚持集成播控平台必须由广电机构掌握、集成播控业务必须由广电机构运营的原则,切实加强手机电视、IP电视等管理。继续开展整治手机和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和社会监督作用,积极营造新媒体的文明服务环境。

七、夯实基层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广电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要求,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努力加强广电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重视做好老干部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认真落实《**省广播影视系统20**-20**年培训工作规划》,围绕广播影视的中心工作,重点加强对新任局台长、乡镇广电站长、新闻记者、主持人、技术骨干、营销管理、电影动漫产业等人才的培训。继续办好赴美全省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与经营培训班。认真抓好全省广电系统系列知识视讯讲座、广电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广电学会、产业协会等团体、中介组织在行业服务、学术研究、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认真做好省广电学会的换届工作。

加强广电县级台和乡镇站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广播电视台和乡镇广播电视站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中的基石作用,建立健全以县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服务基层和农户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广电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县级广电台加强管理和促进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完善县广电台对乡镇广电站的垂直管理运营体制,制订乡镇广播电视站建设规范标准,提高乡镇广电站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广播影视技术骨干和人才的培养,关心支持长期奋斗在基层第一线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各级广电行政管理部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反映和解决基层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省局机关建立每月“调研周”制度,运用调研成果促进工作,为正确决策服务。

第4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论文关键词】组织传播班级管理

【论文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化和人才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于贯彻执行学校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如何运用组织传播原理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信息传播是人们通常容易忽略的一项重要工作,班级内外信息传播过程的设计、控制、运用,对于搞好班级管理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一、班级内的信息传播

1、班级内信息传播的正式渠道

班级(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是指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如班主任、班干部和普通学生)在班级(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可分两种类型: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而根据信息的流向,纵向传播又可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下行传播:即有关班级目标、任务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落实的过程,是一种以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具有强制性。主要包括:关于教学管理任务和内容的指示或说明(如安全教育);班级内的重要信息(如每周班级、卫生等项目的考评通报);学生权利和义务的信息(如办理人身保险、申请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关于部门和岗位(如班委和团支部)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的信息(如明确规定班干部不是学生贵族,在班内不得享有特权,必须对同学、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下行传播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用饱满的热情和平等的身份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各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学生健康地迈入人生旅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行传播:是指学生或班干部向班主任汇报情况,反映班级同学的呼声和愿望,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上行传播的意义在于它是中枢管理部门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班主任乃至校系有关领导能够及时了解班级目标或任务在第一线的贯彻落实情况,并据此对既定决策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实际。第二,学生干部是班级的窗口,对班级内部情况的变化感受更直接,有丰富可靠的第一手信息,能够成为班级进行新的应变决策(如班干部改选)的依据,班主任必须随时对他们进行监控。第三,上行传播是把握学生心理和精神状态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上行传播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把他们的情绪和士气调整到理想状态。

在现实中,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总是相伴而行,很难截然分开。

横向传播:是指同学(一个班的或班与班)之间互相来往,相互了解,交流和沟通情况,形成和谐的关系。这是一种最经常和最大量存在的传播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传播双方不具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平等的协商与联络是传播的主要形式。如果横向传播不顺畅,轻则造成学生之间(包括班干部)相互猜忌,互不合作,互相推诿,严重影响班级的办事效率;重则带来矛盾重重,自由散漫,甚至形成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使班级(组织)限于瘫痪状态。因此,在一个班级内,横向传播必须得到制度保证。比如:一个学期定期或不定期搞一些集体活动,使班集体的个性因素与集体因素相结合,为发展学生个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转贴于中国论文

2、班级内信息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非正式传播渠道是一种摆脱了班级或班级以上组织的制度性结构压力的传播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班级内的人际传播(如班集体正式活动以外的各种私人交往):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各类自发的兴趣小组活动)。非正式渠道的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交流的信息广泛,内容不仅涉及班级或学生工作本身,而且很大程度上包括个人私事、兴趣等,可以谈天说地。二是交流的双向平等性。

师生都作为普通一员参加传播活动,没有身份的贵贱和地位高低之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大多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许多在正式渠道不便明说的观点和态度,都可能在非正式传播渠道中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是师生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手段。

对于班级来说,能否充分发挥非正式传播渠道的作用,畅通言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只关注班级内部分工、职责划分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学生往往被异化为班级这部机器上的一个个零部件。而现代教育管理学则强调,人的积极性是制约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心理条件(如感情、情绪)的影响,而非正式传播渠道恰好能弥补正式传播渠道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要加强和疏通非正式传播渠道。

二、班级外的信息传播

按照组织传播原理,班级(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班级(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1、班级的信息输入活动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有效地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积极投身班级间的竞争,班级〔组织〕需要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如: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吸取他人的治班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完善本班的管理制度,使其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班级(组织)的信息输入渠道是多方面的,凡是与外部保持联系的学生,可以说都是班级(组织)伸出的触角,担负着一定的信息收集义务。此外,班主任要及时跟踪和了解学生、任课教师、家庭乃至社会的信息反馈,以及校系相关部门对班级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反馈。

2、班级的信息输出活动

从广义上来说,班级(组织)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如学生的精神面貌)及其结果都带有信息输出的性质,但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信息输出活动(宣传活动)主要有三种:

(1)塑造和维护班级形象

重点是加强班级理念的教育(如本班提出的“团结和谐,自强不息”),正确引导班级舆论,大张旗鼓地表扬先进,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如:教室、卫生区的打扫都要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进行;上课做到不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积极配合教师,活跃课堂气氛,考试不弄虚作假;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等等。这些既需要一定制度的制约,更需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导。此外,班级形象并不都是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创立和维护的,外部环境的人们会根据大量各方面的信息形成对班级(组织)的认识,所以,班级(组织)还得注意在外面的表现,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竭力对环境施加影响,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2)开展公关活动,展示班级形象

公关宣传是班级(组织)对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意义在于让外界充分了解班级自我形象,提高班级的知名度,协调班级与周围环境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广泛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宣传联络小组,由专人负责与学生会等部门保持经常联系,争取一些展示自我的大型活动机会(如参加大型的文艺演出和演讲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协会组织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行动、捐助贫困生等公益活动、迎新生送老生活动等),参加对外服务性活动(如开学接待新生,为相关各种讲座或会议提供服务),献出一份爱心。另外,还可通过校广播台、校报、网站等新闻报道扩大自身影响。

(3)协调班级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之间、同学之间,定期不定期地联合开展一些活动,或利用班会课机会,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别的班级建立和睦共处的友好关系,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运用信息传播的方法,在班级内部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加大班级民主管理和透明管理的力度,改善班级内外部环境,是班级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5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同志们:

从今年工作情况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广电系统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成效明显。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是各级广播影视部门和单位建立和落实以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建立和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度,建立和落实纪检部门具体协调监督的责任制度,切实把行风建设作为立台之本,摆上了重要位置。二是从制度保障入手,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行风建设和防腐倡廉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了综合管理、自律规范、责任追究和严格监督。去年我们总结了行风建设六个长效管理机制,被省纪委评为创新奖予以了充分肯定。三是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对广播电视广告、电视购物、电视剧播放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对少儿节目进行系列性监测评议,对视听网站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了一些违规行为和低俗之风。有问题敢抓敢管,查处问题不护短,通过严肃处理、加强教育、规范引导等工作,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管理环境。四是重在教育和思想引导,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把行风建设与防腐倡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开展“双服务”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队伍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广电系统广大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行业的整体形象。这些基本特点既是我们工作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工作需要继续坚持和不断深化的方向。在这里,我代表省局党组对大家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成果和对全省行风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省广电系统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广播影视的双重属性,坚定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主导方向

广播影视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个行业,既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又有产业的属性,既有宣传教育的功能,又有文化娱乐的功能,既有社会效益的需求,又有经济效益的需求。此外,还要看到由于现阶段广播影视事业主体和产业主体这两者区分界定还不够明晰,制播分离改革还没有全面推开,在双重属性、双重功能、双重效益相互交织,事业、产业主体混合运作的情况下,就势必会造成有些播出机构片面追求收听收视率,偏重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一味追求或者迎合部分听众观众的低级趣味,造成节目低俗庸俗媚俗,出现了新闻节目娱乐化、少儿节目成人化、购物节目膨胀化、法制节目故事化、娱乐节目同质化等倾向性问题。加强行风建设,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

对此,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准确把握广播影视的双重属性,自觉遵循宣传文化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引导和监督播出机构、单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统一,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主心骨,把好主方向,唱响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牢与把握做好广播影视工作的主导方向。比如在收视率评判上,就要坚持真实、公正、规范,讲究职业道德和行业操守,这样才能维护广电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要按照中央和省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做优做强,大力支持和推进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发展,不断壮大广电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紧密围绕全局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发挥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保障作用

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来抓,自觉做到心系群众、服务大局,努力在广播影视主体任务和重大工作中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和保障作用。当前,要重点围绕以下全局工作来加强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

一要围绕全面加强全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改革发展来开展工作。全面加强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尽快实现由小网变大网、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看电视变用电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广电系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根据中央的要求,有线数字电视要实施联合发展、整体转换、双向改造、内容开发“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在时间要求和目标任务上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目前,我省有线数字电视有了较快推动和发展,但总体上依然处于资源分散、网络分割、各自为战、模拟单向的局面,这种现状已经适应不了信息化、网络化、规模化的形势要求,成为制约广播影视业更好更快发展的瓶颈和难题。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的实际,切实重视和抓好有线数字广播电视发展工作。各级广电纪检监察部门要紧密配合这项重大工作,加强行风建设,引导和监督本地区本单位树立和深化战略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惠民意识、整合意识和共赢意识,打破地域观念和局部利益,着眼全局和发展,真诚合作、参与联合,实现省委确定的决策部署,以华数为主体,构建全省有线数字电视联合发展平台,让全省人民享受更好的有线数字电视的信息内容和互动业务服务。

二要围绕全面推进广电惠民服务工程来开展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广电系统努力开展“村村通”、“村村响”、“广电低保”、无线覆盖、对农节目服务、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今年8月2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广播影视惠民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入开展广电惠民工作又做了全面的部署和要求,省广电局专门制定下发了广电惠民服务标准。总的要求是,今后这项工作要从实施工程建设转入全面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来,向着优质化、数字化、均等化更高目标迈进。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围绕广电惠民工程建设,按照广电惠民服务标准,加大督查力度,提高工作水平,保质保量地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特别是要针对广电惠民服务工程中推进的难点问题进行有效监督。现在广电惠民服务“六大工程”的难点在“村村响”工程。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来讲,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认真承担这项工程建设,不能只顾趋利因素而影响工作进度。同时,要抓好节目内容建设,让老百姓愿听想听。要考虑到群众收听习惯,注意调整传送时段安排,不能沿用送下去就了事的老思维老办法,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认真把好事做实做好。广播“村村响”工程,一定要实现乡有广播站、村有广播室,户内户外结合,保证党和政府声音通达到千家万户,这个目标我们不会放弃,但方式方法要注意改进。各地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要监督和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此外,在广电惠民工程中还要加强对工程各项专款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项使用,让基层满意,让老百姓高兴。

三要围绕规范管理广播电视播出秩序来开展工作。为了规范广播电视播出秩序管理,国家广电总局最近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的管理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细则》、《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的管理办法》(61号令)、《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71号文件)、《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等等。这些法规和文件对该做和不该做以及违规处理方式都作了一些硬性规定。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了解广电法规文件,自觉依法依规办事。要从维护文化安全,坚持正确导向,维护人民文化权益的高度,监督和引导各播出机构、单位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强化和完善自律机制,严格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防止出现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对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对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对影响广电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要摆上位置,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在围绕全局工作实施有效监管过程中,要抓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环节。重点人员,首先是抓好领导层面的教育和监督。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廉政建设的“四个文件”精神,强化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和纪律意识,只有领导层面的自觉才能带动团队的自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部署上来,体现到认真贯彻执行法规制度上,保证整个行业有系有统、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二是抓好宣传采编播人员包括主持人的教育和监督。教育和引导他们增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提升思想素质,特别是对重点培育的品牌栏目、品牌主持人更要倍加关注和引导,多加提醒,尽到监察管理的责任。三是抓好广告营销人员、设备采购人员、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的教育和监督。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多做规劝提醒工作,不要怕得罪人,不要怕面子下不来。由于纪检监察部门的及时提醒杜绝可能就要发生的问题,任何一位领导和同志都会从内心感激我们纪检战线同志们的。

三、主动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趋势,不断拓展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管理领域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舆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传播的新阵地,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成为各种思想交流的集散地,成为意识形态交锋斗争的主战场。由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存在主体多元、互动跨界、传播广泛、隐蔽难管等特性,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对安全播出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因此,行风建设要高度重视新兴媒体的发展,重视研究新兴媒体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新兴媒体行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总的来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是抓发展,一手是抓管理。要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工作方针,大力鼓励和支持广电传统媒体进入新媒体领域,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占领新阵地,抢占新市场,以在未来“三网融合”中努力占据主导地位。要加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保安全。要严格主体准入制度,对新媒体要严格资格准入。要着力抓好重点对象的管理,把视听网站和手机新媒体的管理摆上日程。要健全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增强社会监管的力度,严肃查处有害信息传播行为。要广泛开展网络文明建设活动,加强引导文明上网、文明办网,营造健康网上文明环境。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参与和积极介入到对新媒体管理措施的研究、制定和落实中去,通过有效监管,确保网上视听节目信息内容安全,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维护广播电视的良好形象。

四、切实重视广电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认真履行行风建设的重大责任

加强广播影视行风建设,纪检监察部门和干部责任重大、任重道远。责任重大,是说从事这项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事关广播影视持续全面协调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根本利益。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任重道远,就是说防腐倡廉和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任务,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反复性、艰巨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落实长效的管理措施,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好防腐倡廉工作和推进行风建设。为此,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政治责任,“打铁先要自身硬”,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要切实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基层组织的要求,遵照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提出的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指示精神,通过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素质、思想境界、业务能力和工作才干,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胜任本职工作。

第6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关键词】传媒教育 师资结构 海外人才引进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传播媒介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工作者作为社会的哨兵,不仅履行着报道消息、为民立言的职责,而且在传承文化、社会沟通方面的功能,也是其他社会职业无法替代的。但是随着网络传播的迅猛崛起,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传媒及其从业者的表现与社会期待的落差日益显现,社会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且逐渐由针对媒介本身转向传媒教育界。应该说,舆论界针对传媒教育的批评,不是没有道理的。传媒的表现最终取决于其从业者,而传媒从业者绝大多数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新闻传播院系。追根溯源,传媒业界的弊端与传媒教育的病根息息相关。在此检讨传媒教育,诊视其由来已久的病根,确有必要。愚意以为,当前中国传媒教育发展的病根在于师资结构。正是师资问题,成了制约传媒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

一、师资在传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之本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学生就是老师的复制品,教师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水平,教师的品质决定了学生的规格,这是学界也是社会的一般常识。所以,作为新闻传媒人才的制造工厂,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建设与发展,首在师资。

建设一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利于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合理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才产品的品质,知名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区别就在于此。一般而言,一所大学一个院系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直接相关。只有立足于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才有可能保证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只会掌握在立于时代潮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人类命运、社会发展和环境需求有着深切感受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手中。一个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环境变化感应迟钝的人,一个对自己所属领域了解不透的人,即使占据着教师的岗位,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也不可能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一流的教师队伍还可以通过教学过程,直接影响,进而提升、完善学生的价值观、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工作对象就是学生。一个真正的教师,其成就感应该主要来自于其学生的成功,而不是自己的研究发明。在人才养成过程中,学生正是按照老师的模型,亦步亦趋。老师的渊博知识与人格魅力,会吸引学生潜心向学,主动模仿;老师的价值观,会自然地影响到学生的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知与感悟;老师描绘的美好愿景,会成为学生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老师在学业上提出的要求,会成为学生课内课外学习,进而完善自我的动力。一个优秀的导师与普通老师所能给予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优秀的老师视野开阔,目光敏锐,思维活跃,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不仅能够启人心智,点石成金,更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力量与精神境界;而一个平庸的教师,由于其见识、能力的缺失及道德禀赋的不足,对学生成长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专业能力和道德境界是衡量一所大学、一个院系的办学水平、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国内大学新闻院系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代传媒教育在中国的出现,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中国传媒教育的发展历史曲折蜿蜒,其真正的黄金时代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传媒教育在中国已经颇具规模,在国家教育部正式注册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约九百多个,设立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有四五百所,在校新闻传播类各专业大学生近十五六万人。有十五所大学设有新闻学或传播学的博士生教育,开设新闻传播学硕士生教育的学校有百所之多。但是,社会对传媒教育的评价并不高,其直接表现是作为其产品的学生,不是那么适销对路,即便是在业界就职学生的表现,也与业界及社会大众的期待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乃在于新闻传播院系根深蒂固的师资问题。

从总的情况看,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专职师资,除极少数“985”大学以外,基本上都是以国内大学培养的学术型师资为主。而这部分师资,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教师队伍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新闻传播类各专业,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在媒体业界的从业经验,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一路走来,正所谓科班出身,根红苗正。他们受过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系统完整地掌握了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相当有利的。二是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来自于非新闻传播类的其他专业,如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或自然科学相关专业,他们的第一专业虽然不是学习新闻传播学,但因工作需要,从他们独特的学科视角切入新闻传播学科领域,并且运用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与新闻传播学的方法相融合。这种队伍结构对于拓展新闻传播研究的新空间,对于打开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但正是因为上述的师资结构,导致了我国高校传媒教育的封闭性特征,这种封闭性首先表现为与国际新闻传播学术界的隔绝。国内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中,很少有来自国外一流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或者在教师队伍中,很少有具备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的。绝大多数教师为本土生产的清一色硕士、博士,这种学历构成必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思维模式。所以,我们国内的传媒教育视野比较狭窄,对国际传媒教育界的现状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的了解不够深入。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大局下,国内不少新闻传播院系正在逐步加大与国外知名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学术和师生交流力度,但总体而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基本上置身于国际传媒教育与新闻传播学术的主流之外,无法与传媒教育的国际常规接轨。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影响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是与新闻传播业界的疏离。传媒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其鲜明的职业指向性。面向新闻传播院系,有一个生机勃勃的信息传播行业,涉及新闻出版、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它们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在这一点上,新闻传播院系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院系是大不相同的。新闻传播院系必须为新闻传播业界度身定制其急需的专业人才,这种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开阔的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理性思维品质,更要有驾驭传播技术、胜任新闻传播全流程各环节的业务能力。前者通过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可以达成,后者则不然。因为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队伍中,从学校到学校的纯学术型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的兴趣在于对新闻传播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学理探讨,他们擅长的是理性思维而非操作经验,对于业界的最新发展及未来趋势,对于新闻传播的实际技能,却不甚了了。所以在大多数大学校园内,学生们在系统的知识学习之外,难以得到必要的技能训练,学生从校园走出去,面对媒体业界的选择,相对于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并没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可见,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系专业师资结构的弊端,已经深刻地影响到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社会对新闻教育的负面观感,业界对新闻传播院校的批评,都与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关。不解决师资队伍的问题,新闻传播院系发展的愿景就会难以实现,社会各界对于媒介及其从业者的期待也会落空。

三、遵循传播规律,建设一流师资

新闻传播院系要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面向业界,延揽一流的业界精英,充任传媒专业核心业务课程的主讲教师。第二是面向国际,引进外国知名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优秀博士和教授,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从而实现与传媒教育国际常规的接轨。

延揽业界精英担任传媒专业核心业务课程的主讲教师,事实上是国际传媒教育界的流行做法。在美国大学的传播学院,其核心业务课程大多是由来自业界的具有编辑、记者经历的教师担任,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一般都没有博士学位。这些来自业界的业务课程教师是美国新闻传播院系专业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媒教育界,早期也十分重视业界精英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就聘请著名报人邵飘萍为高级讲师,担任业务课程的教学。上个世纪80年代上半期,国内涌现出一批新闻院系,这些院系草创之初,就从业界延揽了一批骨干记者。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首任系主任汪新源就来自湖北日报,副主任程道才来自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第二任系主任程世寿来自襄阳日报;武汉大学新闻系则从报界、广播电视界请来了罗以澄、胡武、单承芳、刘惠文,其中罗以澄后来担任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达十年之久。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是一个从延安走来的老报人,具有深厚的新闻情结。正是他创办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后来演变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他在当时做了一个死规定,没有从事新闻实际工作的人不能担任新闻业务课程的主讲教师,这一做法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一直坚持下来。实际上许多一流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一直保持着这一传统。本世纪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业界引进高钢、马少华等,其中高钢一度担任该院的院长,后又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

但是国内绝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在建设师资队伍时,往往忽略了新闻传播专业的特殊性,过于重视学历学位等统计指标,将学术研究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对于业务课程的建设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师资队伍的来源基本上从学校到学校,博士硕士满座,其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仅就知识摄取而言,或者说就学生的理论素养而言,新闻传播院系可以说是基本达标。但是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能否适应业界的需求,能否胜任传媒所赋予的业务工作,恐怕还存在着诸多疑问。特别是最近十年来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融合媒体已成为传媒业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新闻传播操作实务的复杂程度更是远非昔日所能比。在这种情况下,以现有的师资储备,新闻传播院系所能给予学生的技能训练与业界的人才需求相去甚远,这正是当前传媒教育为业界诟病之所在。要解决新闻传播院系师资瓶颈问题,当务之急便是从业界引进具有学术理想的媒体精英,改变目前新闻传播院系师资清一色学术人才的结构,在理论人才与业务精英之间达致一定的均衡,彼此互补。从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适应业界需求的能力。

另一方面,鉴于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相对封闭性的环境,其教学组织和学术运作昧于国际大势,教学内容与学术训练难以与国际通行的标准接轨,目前新闻传播院系最紧要的就是从国外一流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引进教授和高水平的博士,来补充现有的师资队伍。固然新闻传播学,特别是新闻学,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与西方国家不能完全地同日而语。但是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或者新闻传媒作为一个社会职业,也有超越国家、民族乃至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和一般规范。也就是说,来自外国一流大学的教授和博士是可以与本土培养、生长起来的教师和谐共生的。在培养传媒所需要的一流人才的共同目标上,海外教授与博士可以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国际视野,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理性地审视其面临的行业现实和社会环境。除此之外,借助这批海外教授和博士的人脉,还能够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术交流,推进合作研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召开学术会议,从而拓展中国当代传媒教育和传播学术的思维空间。

教师是教育之本,传媒教育的发展也依赖于这个根本。当前国内的新闻传播院系,师资之本并不稳固,从而威胁到传媒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固本乃是当务之急。新闻传播院系一方面要延揽业界精英,另一方面则要从国外一流大学传播学院引进教授和优秀博士,改善师资结构,使学术型师资与专业型师资,本土成长的师资与来自海外的师资,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建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确保传媒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四、推进配套改革,完善管理机制

如前所述,师资是制约当前中国传媒教育的瓶颈。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传媒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本身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引进来的问题,还有一个留不留得下,干得好不好的问题。围绕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对现有的制度体系和院系文化进行大幅度的革新。不然,即使引进了大量的顶尖人才,也难以留下,难以融进既有的院系文化,其结果可想而知。

首先,要改革现有的师资评价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师资,应该实行不同的考核方式。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既有学术型的,又有专业型的;既有来自业界的业务课程教师,又有来自学界的研究型教师。这不同的师资,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履行着不同的职能,对于其绩效考评理应采用不同的指标。来自业界的业务课程教师,其职责在于提升、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课堂内外,围绕着传播过程中不同环节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耗费大量的精力,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在学术理论方面的探索;而学术型的教师,其深厚的学养和理论功底,使得他们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建构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果一定要安排他们指导学生的业务实践,那也有强人所难之嫌。不论是哪一类型的教师,在新闻传播院系,只要能够履行岗位职责,都应有发展晋升的空间,其业绩也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分类考核。对业务课程教师,重在考核其专业实践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而学术型教师,则要以其在学术探索方面的贡献作为核心指标。当然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师资,也并非两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业务课程的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养,要致力于传播现象的理性思考;而学术型教师,在学术探索的同时,也要了解媒体运作的实际业务,也要掌握起码的专业技能。这样的要求,对于两类不同来源的师资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实行灵活的人事制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传媒院系与其他院系一样,承袭了几十年来中国大学在师资建设方面的弊端,师资队伍小而全,而且都是全职正规在册的性质,只进不出,生老病死全包,基本上没有灵活用工,社会上的教学资源无法利用,院系自身也因此背上了巨大的包袱。由于每个新闻传播院系都有固定的编制,如果编制满了,即使是紧缺的岗位、尖端的人才也无法引进。有不少新闻传播院系在业界聘请了一些兼职教授,但基本上都是荣誉性质,很少有兼职教授担任实际的教学任务。相邻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即便有充沛的师资,限于人事制度的原因,也无法为其他院系所用,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用人制度显然不合理。在这个媒介化社会,在传播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传媒教育界应该打破师资管理上的藩篱,摒弃小而全的单一人才所有制,实行灵活的用工制度,在主体是全职正规在编师资的前提下,可以向业界、兄弟院系聘请一批急需的兼职教师,担任特定课程的教学,或者担任学生专业实习的指导老师,其薪酬可以按其付出的劳动量计算。这样既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序流动,实现人尽其才,又能提高新闻传播院系的生产效益,保证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7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关键词:理论体系传播;公民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76-02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在社会思潮多元化、利益格局复杂化的今天,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主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更具有特殊和深远意义。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1]。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和系统性。如何实现理论的有效传播,需要认真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特征,积极探求理论传播的内在规律并制定有效策略。

公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社会形式,也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基础路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到明确确认,表明公民社会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公民教育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提供了土壤,中国的公民社会也已发育到某种程度,这其中大学生群体以其较强的公民意识成为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建构力量。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便需要正视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的事实和大学生不断强化的公民意识,探讨大学生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关联,以提高理论体系传播的实效,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首先分析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内涵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公民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学生中传播的有机融合。

一、公民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内涵关联

公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是两个范畴,二者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是有明显区分的。前者属于社会教育,是向社会成员传授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必要和合理的技能,保证社会成员能够积极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良性的运行。其基本取向是角色认知和社会功能。后者则是向社会成员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保证社会成员政治信仰的坚定,以消除社会转型期不良的社会思潮,维护政治和主流思想的稳定。其基本取向是理论传达和政治素养。可以看出,公民教育和理论体系传播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功能,不能将二者混淆,也不能简单地用理论体系的传播取代公民教育。

但是,从本质上讲,公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内涵上又有很大的契合性。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公民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公民技能,更好地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更好地促进政府的健全完善,更好地尽到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最终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是要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理解党的大政方针,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因此,二者在终极目标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在具体的教育和传播内容上,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的传播也有着广泛的交叉。一方面,公民教育包括主体教育、法治教育、权利义务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等基本内涵。其中主体教育是说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要树立主人翁精神,要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法治教育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既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利义务教育则让公民明晰权利义务的对等性,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社会责任教育是指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恪守社会公德。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其内涵极为丰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中的法治教育,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中的社会责任教育、公德教育等都有着很大的契合。

在教育和传播实施的关联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公民教育提供方向和原则性指导。公民教育尽管属于社会教育,但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性。其实施不能违背党的大政方针,要服从党的中心工作。因此,公民教育的实施也应该以理论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公民教育,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认识到自己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无形中增加学习理论体系的自觉性。特别是现实中,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上受实用主义等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学习理论体系带有某种排斥性,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对理论体系的认识,可以对理论传播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因此,公民教育和理论体系的传播尽管分属两个范畴,内涵也有差异,但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各有其使命。在内容上有相对的交叉,实施上也有某种程度上的相辅相成性。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体系传播时,恰当地融入公民教育,会起到正面作用。

二、公民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具体实施

1.建立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融合机制

无论是公民教育还是理论体系的传播,都是带有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在我国高校,当前还不具备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公民教育被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且教育的深度和系统性离社会发展的要求尚有不小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提出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单独课程进行规范化[2]。笔者认为,这一点并不现实而且并非绝对必要。一方面很难在现有课程体系下增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已形成相对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民教育可以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当务之急是如何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提高公民教育实效,尤其是建立起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融合机制。这种融合涵盖理念、体制、内容等若干方面。

第一,理念上的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指导思想。公民教育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参与者的基础途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任务。因此,公民教育应该以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在基本原则上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在具体内容上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同样,理论体系的传播要以公民教育作为助推器。通过实施公民教育,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的归属感、责任感[3]。这一点对大学生更加明显。通过公民教育,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对国家的关注,激发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公民教育,把国家和社会观念注入学生头脑中,会使得理论体系的讲授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有社会基础。

第二,体制上的保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核心课程,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课程之一,教育部对其学时数、经费保障、具体实施等有明确要求,高校也给予了相应的重视,课程之外也有其他相应的制度和环节,可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上,我国高校具备相对成熟的运行体制。但公民教育由于缺乏权威性的明确具体要求,受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素质培育,没有具体实施机构和相应运作规程,实施机制基本处于空白。这种情况导致理论体系的传播脱离现实,对社会的关注不够,对学生的说服力不足。因此需要建立起能够有效融合公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体制,在这个体制下统一调配资源,形成理论体系传播和公民教育的有机融合。

第三,内容上的交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其完整和有机的内容体系,既包括基本理论,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制度性内容,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在传播这些内容时,都可以有机地融入公民教育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在讲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时,完全可以从公民教育视角做出诠释,既强化学生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又很好地完成理论体系相应内容的传播。

2.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体系传播和公民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无论是理论体系的传播,还是公民教育的实施,思政课都是无可替代的主渠道。前文已经提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同时公民教育可以有力推动理论体系的传播。因此,思政课任课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二者的关联性。注意发掘理论体系中的公民教育资源,在保证理论体系传播内容到位的前提下,尝试在部分教学内容中从公民教育视角去做诠释,将公民教育融入到理论体系的教学中。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理论体系传播和公民教育规律,整合教学内容,梳理教学思路,最终形成规范性、系统性的二者有机统一的教学体系,使得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公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主渠道。

公民教育是政治性的社会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是社会性的政治理论教育,二者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育实践中。如何发掘二者的内在关联,探讨二者在实践中的有效融合,是带有基础性的重大教育理论问题。限于水平,本文仅做了肤浅探讨,期待能抛砖引玉,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浅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青年大学生中的有效传播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1):153-154.

第8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关键词:大学;传播;主流文化;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105—07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下,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更加频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大学都以传播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为己任,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大学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自然成为传播中国主流文化的领头羊和主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一、引领作用是大学传播主流文化的重要职能

(一)传播主流文化是大学最基本的任务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在文化传承创新中,传播主流文化无疑是大学的基本任务。

“文化”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家是有差异的。在中国古代典籍《易·贲卦》的《彖传》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句,“人文”指诗书礼乐、人伦道德,“化成”则指教化,这里蕴含了“文化”的基本内涵,即文治教化。此后,汉代刘向、晋人束皙、南齐的王融都谈到文化,与现代所说的“文化”尚有一定差距。新文化运动之后,梁启超、梁漱溟等人对“文化”概念提出了不同观点,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明确指出了文化的本质以及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主流文化是文化的流向和代表,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主要影响的文化。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在各种文化互相激荡和意识形态互相交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高度的大众认同感和强大的融合力。我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大学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任务。

(二)引领作用是大学传播文化最重要的职能

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和人际交往等。人们通过这些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获得互知、了解和认同。在众多的文化传播方式中,只有教育是最有效、最广泛、最持续的。进一步说,在主流文化传播中,大学是最自觉、最主动、最自信、最领先的,这是由大学本身的性质所要求的。大学自从诞生以来,就始终肩负着引领文化的神圣职责。无论是古代的太学、书院,还是现代的大学,无论是文化发展的顺畅时期还是文化发展的转折时期,大学始终站在风口浪尖,高擎着引领的大旗。“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近百年的历史证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引领作用都始终是大学传播文化的最重要的职能。

二、发挥引领作用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大学要发挥传播文化引领作用,必须具有崇高的自觉精神、永恒的先进追求和坚强的主导能力。

(一)崇高的自觉精神是大学发挥文化传播引领作用的首要条件

第9篇:传播学的主要任务范文

【摘要】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对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重新认识,把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与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信息传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又一种全新的便捷渠道,其给现代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今网络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作为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早已被网络所覆盖。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给学校教学科研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学校图书馆是校园网络信息传播的中心和枢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笔者从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角度来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的问题,认为学校图书馆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方面必须肩负起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1和谐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提高,教职员工生活富裕,工作生活环境良好。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重要分支的高校图书馆,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网络信息传播是以计算机硬件和通信设备为依托,用网络技术传递数字化信息,从而达到信息交流和共享目的的过程。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是在图书馆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一系列的公共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校园网络是虚拟的空间,它是读者精神的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网络会越来越重要。因而,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图书馆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2.信息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网络作为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沟通校园信息

和谐校园需要有和谐的校园氛围。在现阶段,网络是最通畅、最无障碍的通道。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具有高效快捷和直接通畅的优点,它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技术,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同时,这种沟通又是双向的,有利于加强和巩固沟通双方的联系。这种沟通正是建立和谐关系和构建和谐校园所需要的。

2.2推进校园民主法治

和谐校园是民主法治的校园,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没有法治也没有和谐。网络信息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的方式网络给了每个访问者说话的权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平等地交流,及时了解学校、图书馆的法规制度,通过网络空间无阻隔的互动性,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能及时得到回馈。网络传播最大限度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推动校园民主的发展

2.3传播先进文化知识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传播文化知识,通过网络传播途径,可以更好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以学生为核心,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随着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的不断发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由手工转向自动化,服务内容由浅人深,逐渐丰富,服务对象由馆内延伸到整个校园。图书馆通过网络途径,可以更好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读者的文化水准,促进读者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等。通过网络信息传播,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从而增强校园凝聚力,促进校园和谐。

2.4监刚校园文化环境

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有环境监测的功能,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校园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思想动态网络信息传播的实时性、聚集性、扩散性和上下传输的便捷性,可以对校园存在的问题及早做出预警,经过学校与学生互动,制定对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不稳定因素,从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3图书馆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

3.1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污染问题

在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中,由于技术限制,信息霸权、黑客攻击和病毒人侵等都会给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也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障碍,严重破坏图书馆网络信息环境,影响网络信息的有效传播。

3.2技术措施不完善问题

由于垃圾信息的传播者具有一定技术水准,对付他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技术对抗技术。但现阶段的网络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单靠杀毒软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3.3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由于整个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使得网络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等都不能完全跟上网络信息传播发展的步伐,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它,这些都是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的不利因素。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大大方便了信息的复制和抄袭,尤其保护措施不得当的时候,加剧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总而言之,网络信息传播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网络信息传播从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管理者的权威体系,加上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征,使得很多约束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垂直约束力锐减,直接导致道德约束机制的乏力和校园控制力的削弱。网络信息传播凭借着自身的优势现已成为校园内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手段,但由于受技术、专业特点等因素的制约,获得信息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不平衡的继续发展,最终导致数字鸿沟的形成。此外,网络信息的传播也加速了不同思想观念的交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加重了学生之间的信仰危机。

4维护网络健康,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图书馆在校园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为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做出贡献。图书馆骨干网络信息传播要符合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要成为和谐校园的守望者和建设者。

4.1坚持正确奥论导向,维护校园的稳定

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科学理论,传播文化知识,为建设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而努力。同时,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学校的利益,增强师生凝聚力,维护校园的稳定团结。

4.2加强道德法制建设,构建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信息传播对传统的道德和法律法规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而网络信息的有效传播必须要有道德及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要实现和谐的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制建设,通过各种道德标准和制度,最大程度地消除网络环境污染,减少网络危害。道德和法律法规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是网络信息传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网络环境的基本保障。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是实现图书馆网络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应该倡导网络文明,引导读者自觉维护网络环境,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做贡献。

4.3坚持读者第一的宗旨,传播先进科学的文化信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