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精选(九篇)

现代教育技术作用

第1篇: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摘要:

由于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领悟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直接进行绘画、设计,使创造力发挥得到普遍进步,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认识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是促进美术教学向最优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现代教育)

正文: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集声、光、电等 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最为收益。因为多媒体技术真实地多角度地表现美术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可塑性。另外,计算机的使用,可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发掘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能,使美术教学从教授传统绘画技法转变为全方位的智力开发,特别是对创造潜意识的开发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方便了教学资源的收集。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备课阶段,我利用光盘和网络查找了大量教辅的资料,我还用计算机将课内让学生欣赏的图片复制下来,在实地考察时用照相机、摄象机进行资料收集,经扫描进入电脑存放,配上音乐,解说词和画面文字提示,做成的课件可长期存放在电脑内,随用随取,既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在乡土教材 《戏马台》一课中,我自制了课件。首先,我安排了戏马台最具代表的人物项羽的雕像作为课件的序曲,课题的书写也由计算机处理,这样既表达了本课的主题,又使人感到亲切。接着我选择了戏马台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和雕塑让学生进行浏览,伴随着古琴曲的背景音乐和我配上的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我就戏马台的起源,戏马台的建筑特色及人物事件组织课堂讨论。在设计课件时,我将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到的建筑物或事件场景缩小后放在屏幕一角,在讨论中学生提到时,我就用放大程序及时进行全屏显示,形象清晰,人机配合,协调自然。本节课,由于课前教学资料准备得充分,操作简便,画面、文字、音乐、话外音等配合得浑然一体。教师上课时情绪好,师生互相呼应,课后同学们对这一新的上课形式反响强烈,很多学生表示:"用计算机上课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无限宽广。"

二、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现代社会倡导生态式教育:教与被教的关系被看成配合式对话式的关系,既在教学中吸取生态学的原理,顺其自然,尊重自然,人工控制,又促进师生互动,以顺应学生的发展,有序地开发人的潜能。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我们要改变因袭的习俗,倡导多元文化,因为只有不同的思想碰撞才会产生新的东西,才会有创造、有发展。许多学生对计算机这种现代教育技术十分感兴趣,掌握得快,于是我将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先布置学生去准备,现在有了互联网,学生可多方寻找资料进行研究。上课时,我请学生介绍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师生共同讨论。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改变了过去教师备课、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方式,将备课授课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质量。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所积极倡导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为美术教育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第2篇: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煤体;现代远程教育

广播电视大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媒体的先进性。早在1978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拍板从国外购买通讯卫星解决电大播课问题。20年后的今天,教育技术飞速发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目前正式启动,这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人民日报》1999年6月15日报道:未来3年我国将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框架。教育部副部长韦饪出席全国教育信息工作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集中通报了教育部编制的《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重点讨论如何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中国四大互联网之一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已初具规模。全国主干网建成1个部级网络中心和8个地区网上中心,结合“211”工程,省级教育科研网正在加紧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网主机30多万台,用户达到70万户。卫星电视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拥有3个卫星频道、104个省级和市级教育电视台、上万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教育网络。过去20年里,我国通过卫星电视教育网络为200万名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提供了在职培训,培养了230万名电大专科毕业生。据统计,全国开展计算机教育的中小学有7万所,装备各类计算机80万台,所装机器已由单机向网络化、多媒体发展,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中小学生超过千万人。中央电大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培训中心联合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法学和金融专业。电大近年来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已和全国44所省级电大初步建成了计算机网络系统。这次试点将注重利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广播电视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实施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式教学。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当前,信息与通信产业的兴起,改变了知识的储存,几张光盘可以代替一个图书馆,一根头发丝那样精细的光纤可以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传递《华尔街日报》创刊以来每期报纸的全部内容;电脑网络上的“校园世界”,使人足不出户可接受各类教育。我们知道,信息储存容量非常大,一张光盘的存储量在600兆字节以上,能折合成3亿多个汉字。这么大容量的光碟可以将该专业所有的教材、参考资料、参考论文装入其中。该专业学生只要拥有这样一张光碟就可以随时找到自己需要的辅导老师、参考书和资料。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所以,只有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本书的教育模式不能不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因为语言交流只能是面对面,解决不了师生异地交流的问题,而现代繁忙的生活节奏很难使异地师生天天见面;文字沟通虽然可以跨时空,但却不可同步交换信息;电话当然能远距离会话,两两沟通或一多沟通,但也不能大众化同时交流。

教育媒体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不断演进。从传统媒体,即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画、模型、实物教具等到媒体技术,即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和语音室等再到信息技术,即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其中,传统技术与媒体技术都有其弊端。只有网络沟通能达到多主体交流。那么,网络技术给现代远距离教育带来了哪些益处呢?

第一,促成了师生永久分离中的互动,消除了不同地域障碍。例如电脑遥控大学,利用光学纤维和电脑网络,提供崭新的遥距课程。学生只需要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一个解调器、一条接通学校电脑网络的电话线,就可以通过电脑报读学院的课程,与导师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接收功课及有关教材,甚至交学费。还有虚似和电子教室,即通过卫星或压缩视频信号技术或通过带宽联系起来,使得远距离面对面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看见出现在教室中的学生,同时也可以看到其他地方的学生。所有分散在各地的学生都可以看到教师以及在系统中的所有其他学生。远距离下面对面的相互交流通过电子装置又重新呈现出来了。  第二,更有利于学生扩大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多方面的实际需要,择时、择地、择校、择课、择师并自由地学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组配知识结构,更有助于知识的个性化。个别化的学习需要有大量教学软件支持,单独一所学校很难建立门类齐全的教学软件资料库来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而网络技术连接了学校、家庭与教师、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机关,可传输声情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更加多祥化。据《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4日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远程教育卫星广播已正式开通。教育部电教办以现有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开辟远程教育的新途径。首次播出的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与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合办的《卫星英语课堂》。教育部副部长韦任在开播仪式上要求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组织好学校的接收工作。

第三,解决了师资、资料不足的困难。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资源共享提供了物质条件与技术保证。大容量的高速通信网络的建立,把所有入网学校、教育机构、科研所联成一个整体,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可以便地从公用网络教育库中获取各地学习资源,优化了教学信息。像虚拟教室和数字化电视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利用电视频道播放传统的高质量的节目,而且扩大了地区教育范围,能向周边地区传送现在教学情况。这样的学校不但可使异地之间节省资源,而且也使学校本身控制不应有的资源浪费。据《人民日报》1999年3月12日报道,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恩格尔伍德的琼斯国际大学,获得美国中北部大学的认可,成为美国第一所有权颁发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网络大学。它通过因特网向学生们教授有关商业通信领域的课程。这个网络没有校园,也没有图书馆和教室,只有几间办公室和9名全职工作人员,这使学校费用降到最低。

第四,网络技术能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它使教师从讲台上的辅导者退到了幕后,变成了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教师形象物态化了,即学生启动、控制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日益增强。教师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实际体现于这些物态化了的教学软件之中。教师由面授辅导者变成了学生生活中的终生导师。可见,21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

鉴于此,1999年1月13日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六大工程之一。建立网络学校,开发教学软件,使更多的学校、教师与学生上网,形成社会化、开放化的教育网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第3篇: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1.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1.1使高中教学机构得到完善与优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与改革,为了同我国现代社会进程保持统一的发展步伐,学校都在推行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中学以至大学都有着重要并且有效的进展。现代教育中所融入的艺术元素给传统教学形式带来了非常多的趣味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多种文字以及枯燥阅读的形式,现代教育技术讲求文字、视频以及声音形象的一体化,更好的适应了当代各种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与渗透。

1.2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时代的学习是繁重并且内容多为枯燥的,为此在教学中对于老师的教学要求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课堂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多,要想使学生同时接受较多的知识,一味地讲求知识容量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掌握兴趣以及对于学习知识的渴求度。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融入了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读写任务,同时对于学生的表演能力、对于场景的感受能力也有重要的要求,只有融入更多的个人情感,较为深入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才能更好的掌握文章是核心思想,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提上来,从而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变高。现代教育技术中做采用的多媒体等重要工具集中了音、画、视频等功能于一体,可以让语文教学更好地彰显文本的情感、思想内涵,更好的符合了新课标下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充分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写作任务时也能达到一种超然发挥的状态,达到更好的自我。

1.3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高中语文的知识量很大,往往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而老师也要在短时间内对所要讲解的知识作出合理规划,将所要讲解的知识讲解完,由此,短短的课堂中的时间既要进行大量知识的学习,又要进行掌握,难度不断加大。为了适应这种快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变得很有必要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媒体技术通过大量形象生动的视频、图片以及声音对课堂知识进行连贯讲解,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效率,蒋老师讲解的知识进行合理利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模式的优化,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1.4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

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源源不断持续进行的过程,未来更大空间以及更高效率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特点制定出符合自己学习的计划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每一种方法都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高中学生的枯燥生活正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避免以往教学中学生的被动角色,将学生从老师条条框框的规矩下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高中课堂中的知识构建者。

2.现代教育技术下剧本教学的优势

2.1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

剧本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大发展特点,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乃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等重要学科中都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现代教育中剧本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因为外部条件的促使,更大程度是基于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要的教学成果。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引路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老师,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升,很大原因就在于其对于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高中时代的语文知识点较多,并且掺杂很多说明文、议论文等较为枯燥的学习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等,而剧本教学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2.2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都实行了强有力的教学措施,在接受创新教学以及新课标教育的对象中,高中生成为重要培育对象,为了加大教育教学质量,国家大力投资教育,我国很多高中的多媒体教学用资源相当丰富。尽管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现代学习思维以及学习方式中,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将进一步加大普及范围,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在这种媒体教学中,高中学生以及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可以进行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甚至国外的优秀教学成果的分享与展示,跨越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

2.3采用点线面结合将知识全面化

剧本教学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大量加入小组讨论、小组对话等多种现场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将学生的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及发散思维扩展的最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现在教育技术中的各种媒体技术就是一种形象的非线性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技术为重要阵地,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途径,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超媒体学习环境。在现代教育技术模式下,学生的创造能力被极大地发挥,剧本教学中的精彩形象的视频、图文等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并且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多方位理解掌握,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给学生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舞台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高中语文的趣味性。

3.结语

第4篇: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一、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现代技术具有专业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的便利,一定程度上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先进的技术。而现代教育技术则是把现代科学引入到教育领域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强调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不同,两者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还能为社会培养高科技人才,其作用不可忽视。而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它发挥作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大。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1.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往高校教学与初高中教学模式基本一样,教师讲解主要内容,学生进行笔记。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上,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且教学过程一般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现代教育技术走进高校课堂,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进行教学,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教学方法。

2.增加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信息共享性增强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除了能够在教室中学习外,还能通过网上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提交作业等。目前,各高校正在发展网络课程,例如尔雅课程,学生不需要在教室上课,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学习就能完成学业。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高等教育的地域限制,是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中的新发展。同时学生也不再需要苦抄笔记,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电子邮件或网络平台等方式发送给学生,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听讲上,避免因记笔记而耽误学生听课现象的发生。

3.学生自主选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现在多数高校实施学分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设学分制选课系统,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除必修课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各高校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各高校过分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有些高校购进了大量的硬件设备,但是没有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些精确的设备和仪器不能发挥它们本来的作用。其次,各高校强调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但是没有构建完整的体系,对教育技术的使用也没有较合理的管理。因此,某些学校出现了滥用教育技术的现象,不仅没有促进教育的发展,反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四、新时期高校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对策

第5篇: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作用

目前,许多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只是简单地将黑板变白板。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反而强化了接受式学习,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突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几乎没有独立、主动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的跟进,甚至对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起了阻碍作用。究其原因,是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缺乏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了教材的单一形式,使学习信息具有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声音的或多种形式混合为一体的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恰当地利用媒体技术来创设理想的个别化教学环境,因材施教;能够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表现优势,利用放大缩小、动静转化、远近调节、时空压缩等功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运用系统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新课程标准为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对学科定位、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作出相应调整的同时,还增加了“教学设备”这个亮点。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适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这对教学的现代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在新课改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而我们运用现代技术所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好地来体现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即应用现代技术能够促进我们的课改顺利进行,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一个平台。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化处理相结合,使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的演示融为一体,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基本理论基础就是要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师由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设计教学过程,学生由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这种观念在教师和学生中逐渐形成。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使教学的最终成果得到实现。

三、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有创造型思维、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意志品质及独特的能力。而教育技术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教育技术的理论特征符合创造性思维的认识规律;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与创造性思维的应用研究相一致。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开始,而不是局限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开始。其次,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参与探索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

四、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多样,互动训练

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练习环节,有利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的形式也许多种多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学习、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将“声图”“视听”结合起来,把远的拉近了,把虚的变实了,把难的变容易了,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得到优化组合。它不仅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而且具有替代板书、放大图像、展示过程、渲染情境等多种功能。当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有色的示范时,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听、说、读、写的学习兴趣。

第6篇: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学语文教学;作用;意义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将会大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是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关系到能否掌握21世纪教育的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

现代化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教育现代化给教育者提出了高要求。未来的中学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现代化教育的理念和技术,还要有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有关知识及掌握、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

(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94年对教育技术做出的定义是:为了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对上述教育技术进行改造、变革、派生。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新知识大量涌现,使人脑无法包含大量的知识,一个人即使拼命攻读也难以读完或记住他将从事的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今天的中学教育已不能再把单纯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职能了,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智能以及中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归根到底还是提高中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育中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使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多媒体技术是继文字、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它可以通过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媒体为学习者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善,使人的感官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接受到同一信息源的信息。多媒体教材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提供示范、提供练习。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和体会。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极大的丰富了其表现力,尤其对语文这样抽象性的科目。这些均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增大学习者视觉和听觉的传递信息比率,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并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力。特别是在中学阶段,中学生自身接受知识的特点来看,带来的效果会更好。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用系统化的方法来协调教学中的矛盾,以媒体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评价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去编制和选择各种电教媒体,在课前将众多能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加以选择和组合,使之能最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情绪,主动积极求知,可以在课文刚导入时利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导入新课时,就可先播放一段小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动画中有哪几种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壁虎在捉蚊子,蛇咬住了壁虎尾巴。接着教师追问:“小壁虎尾巴断了,那它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借尾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声,渐显课题《小壁虎借尾巴》。这样揭题,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急于想知道,小壁虎到底有没有借到尾巴呢?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雷雨》这一课时,运用课件将大自然的景象通过屏幕逼真地显示出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为学生创设一种电闪雷鸣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雷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做到生动形象

首先,以形激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境界中去,使他们与文中的“我们”产生共鸣,可以展示形象、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从而丰富表象,以形激情。还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力还比较弱,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这一课的课文内容时,可以利用课件将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做成一个动画,一边演示动画,一边相应出示课文每小节的内容。其次,以声动情。作为多媒体课件重要组成部分的声音技术在激发学生感情时有着不可低估地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审美能力

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例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塘》这一课时,播放课件,让学生眼看北大荒辽阔、迷人的秀丽风光,耳听牧羊人悠扬清脆的歌唱。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置身此景,萌发了热爱伟大祖国之情。教学《我的战友》时,当讲到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我适时播放一段录像――“熊熊烈火烧到身上,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滚下来,他却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这一感人画面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甚至有人失声痛哭。这样,的人格美就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鼓舞和鞭策同学们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学习。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我将课文的插图制成动画。一开始,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得意洋洋站在水边,的确是一个很美的形象,学生们由此萌发了美的意识。随着故事发展,相继出现了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屡屡得到教育的画面,逐步把学生们美的意识升华到老马说的那句话的境界――“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学生对图文的观察、学习思考,不仅知道了什么是美,而且也从连续画面中训练了自己分析美、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运用,可以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所以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发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才能符合新世纪对中学教师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中国教育报,1998-5-18

[2]余武.教育技术―信息时代教与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7篇: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育技术;课堂教学

目前教育工作者探讨更多的是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推动素质教育有效、全面开展。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力过度停留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宏观探讨和应用上,把它当作万能诊断的处方,机械的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而没有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的运用于具体的学科教学当中。这是当前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层次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状态。它的精髓和实质还没有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领会和理解。尤其在基础教育当中,对它的理解和应用已陷入误区,认为只要课堂上运用现代媒体,学生走进机房,这就是运用了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无论什么学科都套用相似的模式,不管它实际解决问题的绩效如何,统统接纳和吸收或者持怀疑的态度,在教育技术面前徘徊不前。这是现今对教育技术理解和应用的混乱。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更为深刻的变革将是教育理念的转轨。把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关键在于一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重点在于有机的将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融合到各具特色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现代教育技术在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定位问题。

目前学科教师探讨最多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小组协作学习,笔者也很赞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和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因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是,在传统的班级课堂教学中,由于人数、教学内容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常常使得教师有心无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环境支持。在基于Internet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组织不同类型的协作学习对技术的要求程度不同。

竞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也通过Internet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技巧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协同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协同需要多种网络技术的支持,如: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留言板等。

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信息能力就是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如何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如何迅速的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如何合理的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这些都取决于学习者的信息加工方式和效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

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主要是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形成自己风格的信息加工方式和学习策略。例如,学科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获取信息。相比较而言,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影响和改变学习者信息加工方式方面是最明显的,学习资源来自于方方面面,学习工具各具特色,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改变着学习者的信息加工方式,教育者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协助学习者如何高效、快速获得信息,而不让学习者迷失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教育者扮演着信息导航者的角色。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学科教学实践中,使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这种变革,使得学科教师不得不深刻思考自己职责和角色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如何调整心态接受这种变化,不再一意孤行的信奉教师权威。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习者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科教师应该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信息环境中,接受师生角色的转变的现实,大胆尝试新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

接受师生角色的转变,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在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自觉提高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并尝试把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理论和实践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以上笔者浅谈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与学科教学整合定位问题的几点看法。切实有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关键在于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特点的把握和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正确定位,就看学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是否适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充分发展,随着我国的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和运用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加快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把二者整合到更高层次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适合各学科教学实践特点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各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现代教育技术的生长点不在于它以无所不能的诊断功能去诊断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实践即以不变应万变,而在于它能与各具特色、各具差异的学科教学的理想整合。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

第8篇: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芙蓉区育华小学 袁霞

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可使抽象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知,使教育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给思品课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我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优化思品课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我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教学中,首先出示一男孩衣服着火后飞奔的场景,接着设问:“请你们想办法解决?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在这一情境的感染下,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灭火的方法,教师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涨起来。由此可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措施。

二、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明理”过程生动而丰富

明理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的道德认识总是以一定的具体形象为基础,经过分析,抽象建立起来的,如果局限于教材中一些相对独立的人物、事件、现象进行口头说教,硬贴标签很难奏效。而借助于计算机手段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间断为连续,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会在保证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明理的坡度,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观点。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教学中,为了突破“他为什么不去扑火而大声呼救”这一教学难点,本人利用计算机手段表现出“我”从浓烟滚滚的失火现场爬出来大喊“救命”的场景,在视听效果的渲染下,学生们自己总结出不盲目救火的原因。老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对照图象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随后让学生配乐演唱“热爱生命”的儿歌。这样,课堂气氛自然会活跃起来,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对主要观点理解较深刻,使整个明理过程生动而丰富。

三、利用生动的视听教材,让行为训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激情”、“感知”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了教育者所期望的趋向性,但是要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还必须将思想观念的趋向性转化为行为的趋向性,这就是教学过程的“导之以行”。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导行过程中,老师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地意外和不安全的行为摄录下来,课上利用计算机手段播放出来,接着设问:“请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做得对的,你向他学习什么?做得不对的,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提问话音未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对录像中行为给予评价。在导行训练时,通过利用计算机手段把生动的视听教材与常规的教学手段巧妙结合,让学生有声可学,有形可仿,各种感观主动参与,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自觉地落实行为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将感知内化为自觉行为和内在素质。

四、运用灵活特殊的表现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第9篇: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职;政治教学;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重视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源上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传统的课堂把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学生的共性特点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表现欲强,尤其乐于接受像多媒体和网络这些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正是教学中恰当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选择难易相当的内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中职教育的特点比较鲜明,不过分追求理论知识的增长,而是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自主寻求答案,并学会灵活运用工具和知识,实现实践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渴望获得课堂的参与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一节课的时间都是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学生基本上很少有参与课堂的机会,从而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实现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的直接情感体验,从中感受到知识的神奇和奥秘,逐渐消除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把 “要我学”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现实意义更大。当遇到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时,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可能听得一头雾水,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化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图像和声音,给学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便可以事半功倍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

中职学校政治老师一定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发挥主动性提供机会,利用教育技术创造更多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诱导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积极思考。

(二)注重设置情境的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来实现,并且尽量实现情境的形象化和丰富性,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达到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利用教育技术设置与政治有关的情境时,要保证情境与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三)强调开放性与互补性的原则

实现课堂的开放性与互补性,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课堂学习和教师讲解等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该探索出更多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中职政治老师要善于开发教育资源,能够与时俱进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实现现代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互补。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教师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为了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效果更好的发挥出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势在必行。中职学校领导要保持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定期把学校全体老师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不仅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方面,重点在于对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渗透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难点

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来看,他们一般是不能考上高中,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也相对比较低,当学习一些稍微深奥知识时难度比较大。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其中有些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差距较大,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老师可以把难懂的理论知识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再辅助必要的揭示,帮助学生理解并吸收教学难点。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适时适度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虽然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教师也要把握好时机和度,充分发挥其的辅助作用,如果运用的不恰当,可能会受到相反的效果。中职政治教师要在整体把握和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特点,认真思考是否需要利用多媒体,以怎样的形式利用才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在做好选择之后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让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综合上文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资源,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实现教学方式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中职政治老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把现代教育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裕华.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