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精选(九篇)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第1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32-3

Research Review on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Li Jiezh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 3521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combed the hot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mode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assess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ory;Evaluation research

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加剧,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不少积极的研究成果。

1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随着绿色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而逐渐展开。从时间维度看,绿色技术创新本身历经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从末端技术到无废工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废弃物最少化技术到清洁生产技术(1984年至1989年),直到对污染预防技术的关注(1990年),绿色技术不断演进,不断向前渗透,目标和关注重点历经了污染的去处与资源化、资源的合理利用、零排放、节能减排与源头消减,更加强调全过程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互动。

1.1 绿色化研发活动

Winn S.F.检索分析了1972年到1993年有关R&D管理文献,涉及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当滞后,仅有的9篇文章大多也只是关注废物管理与能源使用,反映了当时环境R&D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均不高,多概念上的泛泛而谈,对实践的指导远远不够,也缺少经验研究。而对环境R&D的研究很少提到战略高度,一般都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获得工具性成果。Martin Charter对环境R&D原则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传统设计与生态设计的主要区别和各自侧重点。Bert Bras论述了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的重要性,重点剖析了为环境和生命周期设计的高层次绿色研发的功能和要求。Steele对如何改进研发界面功能和提高研发管理水平进行了研究[1]。Hans van Weenen 总结了绿色设计的层级水平,阐述了设计从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以至价值导向的演变。

环境问题的扩大化导致“先污染后治理”式的研究框架弊端的显现,在倒逼机制和内生动力共同作用下,将环境因子导入R&D也就成了必然,绿色化R&D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然而研究多集中与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对战略的考量和创新的引导关注度不够。

1.2 绿色化技术创新过程

Kusz以传统技术创新线性模型为参考,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环境原则整合进创新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将环境因素纳入绿色经营链的全过程。P.Shrivastava的过程模型包括企业的远景目标、投入、生产、产出等主要环节[2],试图阐释创新源与推动力。Agis将环境置于创新过程之中来观察,指出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创新绩效的重要性。有关绿色化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成果,将原本黑箱似的过程透明化,提高了对创新过程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体现了创新管理的科学性。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此类研究对创新过程与其他企业进程的互动或协同研究不够。

1.3 绿色化经营管理

Deb Chatterji企业绿色化市场营销和管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反应、参与、主动、创新和领先代表了逐级推进的程度,且需要相应的策略来支持。Rushton Brian M. 强调领导层面的重视,环境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契合,基于环境绩效的组织结构与制度改进对于企业绿色化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3]。

2 国内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晚于国外研究,但随着环境保护思想深入人心,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发展起来,技术的绿色化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2.1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

国内对绿色技术创新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以下是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万伦来的绿色技术创新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且松散的多元创新主体之间存在博弈互动关系。焦长勇聚焦生产过程,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从绿色创意到生产制造最终绿色成果推向市场的全过程。许庆瑞从成本削减角度表达绿色技术创新概念和积极作用[4]。从目前主流研究成果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绿色技术创新不是单一的技术层面的创新,而是包括管理与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创新。

2.2 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

学者们对绿色技术创新动因进行了广泛研究,对动力来源的解读更加全面和科学。曾凡银重点关注绿色壁垒对创新的促动作用,并强调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利用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万迈则将内部动因主要归结为对利润的追逐等,而科技环境、顾客诉求、政府监督被认为是外在的动力源。吕燕等指出绿色技术创新既有外部的动力源(政府管制、公众监督等),也有内部因素(如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对企业形象的重视)。雷善玉、王焕冉等则认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能力,而创新文化、市场导向和政府行为等情境因素对创新行为具有调节作用[5]。综合现有文献可知,学者普遍倾向于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来自创新系统内外。

2.3 绿色技术创新模式

杨发明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模式是多样的,产学研合作、职能合作、政府主导和二次创新是我国较多采用的模式[6]。张长元指出创新公共平台的搭建和信息过程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吴熊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行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基于官产学研合作体系的集群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7]。

3 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综述

3.1 关于评价模型的研究

关于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模型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评价模型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提供了操作工具,也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的研究较为成熟,是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有益参考,典型性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国外。罗伯特(Robert)的评价模型侧重对技术创新过程阶段性事件和关键节点的解读。从新创意、新知识、新工艺与设备到创新绩效,创新过程的连贯性和平稳性成为保障创新有效性的应有之义。奇萨(Chiesa)将创意萌生、产品与工艺创新和技术吸收作为模型的主要支点,指出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辅助因素的不可或缺[8],如下图1所示。

图1 奇萨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

3.2 关于创新能力结构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创新能力的解构息息相关。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其他技术创新能力在结构与联结方式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关于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成果颇丰。拉里认为组织、适应、技术与信息的获取等方面的能力要素共同构成了创新能力;魏江等认为创新能力是在创新决策、研发、制造、营销、组织管理等维度上的体现。我国在指标体系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9]:许庆瑞等在充分阐释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差别的基础上建构指标体系;高健的评价体系力图反映创新过程。综合来看,投入、产出与环境层面的指标在现有成果获得广泛认同。

3.3 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积极成果为后续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提供了参考。Setel的核对表是评估研发方面的定量工具;唐炎钊等的多层灰色评价的方法在评价与比较研究得到较好的应用。史晓燕用AHP法来评价创新能力,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10]。曲国禹等利用“线性加权和法”评估多指标绩效。卢怀宝等融合AHP和DAE方法评价创新能力。上述方法在创新能力评价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具有一系列有益的经验,有利于创新评价研究的完善和提高。

3.4 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研究

专门的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代表性的成果不多。Madu的高标定位法(Benchmarking)开启了对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进程,创造性地将环境纳入到技术创新评估之中[11]。陈劲等基于创新过程,借鉴Madu开发的审计方法的积极成果,对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前期创新投入力度、创新具体的实施、创新的直接成果和环境改善效度等维度的评价内容[12]。王志平围绕绿色经济效益、创新资源利用与生态效益,应用效率参数模型,评价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维度效率[13]。朱永跃等关注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基于对创新环境的全面分析,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构建了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4]。

4 研究现状评析

随着实践的推进和绿色技术创新本身的发展,研究成果越发体现出时效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开拓了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领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诸多方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与主题的完善度仍需提升,多以传统的技术范式来研究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化特征体现不足,对企业的微观层面研究较多,地区和国家层面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不够成熟且单一,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少,侧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欠缺,且定量研究对隐性层面或不易量化的内容关注太少;现有的关于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水平,亟待向纵深推进,特别是有关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依然薄弱。国内研究多聚焦于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倾向于对技术层面的关注,对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研究需加强。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未来研究大有可为,当然也需要准确把握研究方向与重点。一是与中国实际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应主动与现实需求衔接,以帮助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对重点产业和重要区域的研究,提升示范带动效能。二是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绿色创新是系统性创新,涉及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融合多学科知识研究尤为必要。三是强化评价研究。评价指标选择既要关注显性层面的评价内容,也要进一步挖掘隐性层面的评价因子,努力做到显隐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内外综合的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Steele.L.W.Needed:New Paradigm for R&D[J].Rese 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1(34).

[2] Paul Shrivastava.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 petitive Advantage[J].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 190-198.

[3] Rushton,Brian M.How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mp acts R &D in the United States[J].Research.Technology Man agement .1993:15 - 17.

[4] 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探析: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7(17):2-3.

[5] 雷善玉,王焕冉,张淑慧.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4):283-287.

[6] 杨发明,许庆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48-49.

[7] 吴熊.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行模式的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2.

[8] Chiesa,V.,Coughlan,P and Voss,C.(1996),Develop ment of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udit,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3(2):110-118.

[9] 王国进,王其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进展[J].科研管理,2004(2):37-39.

[10] 史晓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置及综合评价[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9(2):39-40.

[11] Mad.C.N.Benchmarking on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 nology Innovation[J].J.Envirimental Management & Strategy,1997(4):38-41.

[12] 陈劲,刘景江,杨发明.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65-68.

第2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绿色持续创新 循环经济 SWOT分析 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0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142-02

一、绿色持续创新的理论及其SWOT分析

(一)创新的内涵

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奠定他一生事业基础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 (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特别强调,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创新总是先由个别人进行的。但创新活动所得到的利润鼓励其他人模仿,形成创新浪潮,这时整个社会生产率提高,社会就进步了。

(二)绿色持续创新的内涵、特征及评判准则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Enterprise's Green &Sustainable Innovation ,ESGI)是指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地推出、实施旨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的绿色创新项目(如绿色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材料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商业化,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的过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具有绿色性、时间持续性、经济效益增长持续性和企业发展持续性等基本特性。走绿色持续创新道路已成为一些优秀企业的首选。

根据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基本特征,我们给出四个相应的基本评判准则:(1)绿色准则,即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实施的创新项目应具有制造过程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或降低、消除所提品的有害物含量或环境污染等绿色特性。(2)时间持续性准则,即企业的绿色持续创新过程应能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般应在十年以上,至少五年。(3)利润增长持续性准则,即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应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4)企业发展持续性准则,根据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即意味着发展,因此,企业的绿色持续创新应能导致企业的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定义和评定准则,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界定所研究的具体企业的创新过程是否已经实现了企业绿色持续创新。

二、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 SWOT分析

SWOT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类似我们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权衡”思想。SWOT方法的基本点,就是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使其内部能力(强处和弱点)与外部环境(机遇和威胁)相适应,以获取经营的成功(表1)。

二、循环经济的本质――绿色持续创新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一词,循环经济立刻引起世界各国的热切关注。循环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有机结合与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各种经济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其目的是通过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实质是通过物质资源的循环和集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均衡。

(二)循环经济与持续创新的关系

企业持续创新是微观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则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经济发展的路径,二者虽然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实现绿色持续创新,只有企业持续创新才能从总体上实现社会经济的循环发展,而循环经济的持续运行又从制度上保证了企业持续创新的推行。

三、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必要性与路径探析

(一)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中原经济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先天不足,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靠大量资源消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高投入、低效益、重污染的模式。一方面,工业发展将增大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显现出了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我们明显地看到,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作为代价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可能持续进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却不断增长,如果这两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走绿色持续创新之路,循环经济才能得到实现。

2.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循环经济发展除了在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上具有积极作用外,其自身所要求的“再利用”、“再循环”必然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做支撑,从而推动我国政府和企业自觉地去采用先进技术,在整体上带动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现持续创新提供一个缓冲空间,使我国经济不至于因增长模式的急剧变化而影响发展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外,更是在科技不能即刻取得飞速进步情况下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一种替代选择。

3.只有绿色持续创新才能实现循环经济

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企业自己没发明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但能成功地引进别人的新产品、新技术并将其产业化,也是一种创新。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这方面的成绩还能算差强人意,引进了不少新产品、新技术。目前的问题是,随着发达国家产业调整和向外转移传统制造业的过程逐步完成,而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新产品而迅速崛起的中国一般制造业逐步成熟,再靠引进就越来越难了,特别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只有绿色持续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由于资源相对贫乏,中原经济区企业应该特别关注如何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对我们这样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可是持续发展的大事。另外,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既包括改进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技术性工作,更包括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任务,尽管这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要走的路还很长。只有坚持绿色持续创新,才能把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二)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1.企业建立绿色持续创新体系

企业必须制定和实施绿色持续创新战略,建立绿色持续创新体系,推动绿色持续创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要树立正确鲜明的绿色观,针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和实施以科学为指引的绿色持续创新战略,并从宏观和微观出发,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绿色持续创新的内部动力机制、外部激励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等复合机制体系。

2.政府的制度保障

由于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是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和自上而下式制度变迁,所以,应增加政府有效的制度保障,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保护环境。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积极地绿色持续创新才能为循环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和激励。资源和环境问题植根于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当前,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一是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将环境代价计入发展的成本,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以真实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中原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绿色持续创新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3.实现绿色持续创新的智力储备并实现绿色技术产业化

企业应该在人才储备方面培养批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1)提倡有实力的企业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全面、扎实的专业化学习和研究;(2)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互补、紧密合作。两者紧密结合,既能吸引科研机构走向市场,推动科研机制改革,也能帮助企业攻克绿色技术创新难题,实现绿色技术产业化。

4.借鉴国际研究成果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国外政府和企业交流合作,了解国外循环经济和持续创新理论的发展情况,学习国外的经验,特别是了解国外在生态环保技术上的研究成果。中原经济区应加快对循环经济理论和绿色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政府及企业也应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

5.拓展绿色持续创新的融资渠道

发展风险投资,可考虑由政府引导商业银行、高新技术大企业等投资主体,建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机构,设立种子基金、创新基金等风险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1-06-18

作者简介:付一凡(1982-),河南许昌人,硕士,助教,从事创新营销研究。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第3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 绿色技术创新; 排污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76-001

本文讨论在完成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后,在排污权交易市场存在的情况下,企业的决策行为及博弈对策行为,排污权交易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等问题,从而得出排污权交易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

一、基本模型

1.模型假设

假设1:设总的污染量上限为M,政府向第i个排污企业分配的初始排放许可证mi(i=1,2,…n)。

假设2:设某企业排污需求量qi为企业产量Qi的单调递增函数,其比例系数为r,则Qi=r×qi。

假设3:污染控制区内有n个排污厂商,厂商i的排污水平为mi,污染治理能力为xi(i=1,2,…n),获得的初始排污权为vi。

假设4:厂商i的交易成本T(vi)是交易量vi的函数,厂商i的污染治理成本函数为C(xi),厂商的生产成本函数为F0。

假设5:假定政府实行严格管制和罚款制度,即企业不存在超标排污情况,并且选择固定价格出售的排污权分配方式,许可证价格记为PC。

2.模型提出

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企业的最优化问题为:

MinC=Pc×mi+p×qi-mi-xi+C(xi)+T(Vi)+F0(1)

其中:P排污权交易的市场交易价格,p×qi-mi-xi表示用于在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购买排污权的成本;C(xi)表示用于治理污染的成本;T(vi)表示交易成本;F0表示生产成本。

以污染治理能力xi为自变量对(1)式求偏导并令其等于0。

分析:

a.如果企业i是排污权的购买者,则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为:

■=p+(B'×r)+■(2)

b如果企业i是排污权的出售者,则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为:

■=p+(B'×r)-■(3)

二、企业决策选择

2.1企业选择绿色技术创新来出售排污权

当企业进行排污权交易,其交易价格大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边际治理成本时,即P>■时,排污企业会选择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出售富余的排污权以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是否存在交易成本,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毫不犹疑的选择继续绿色技术创新。

2.2企业在原有技术水平下购买排污权

当排污权市场交易价格大于排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边际治理成本时,即P<■时,排污企业不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它将选择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排污权来节约成本,而不选择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文章建立了企业排污模型并利用其模型分析排污决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期带动更多绿色技术创新的应用,使技术与经济发展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企业转换和改进绿色技术创新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项目资助: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2013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13GL022《企业价值链重构与碳排放研究――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例》的子课题。

参考文献:

[1]VAN EGTEREN H WEBER M. Marketable permits,market power and cheati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0:161-173

第4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规划

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更新规划和建设理念,发挥绿色技术的作用,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国外探讨与研究绿色城镇化和绿色技术等相关问题,主要涉及到绿色城镇与绿色技术开发、绿色城镇技术创新等。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式是从国外引进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如陈万球认为,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走出发展中的困境,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不二选择[1];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社会系统要素整合塑造构建而成的[2];袁凌等提出了构建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对其技术创新想法[3];刘栋、李伟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4-5];董泊提出,既要从单体的绿色建筑抓起,又要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设[6];徐琳琳则从城镇风貌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设计中利用绿色技术[7];贾铠针指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8]。

1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绿色城镇化,是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依托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城镇发展模式,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绿色”、“可持续性”[9]。绿色技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为了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绿色技术的迫切性,大力推广新型城镇化下的绿色技术[10]。

1.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合理布局、规划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体现。绿色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八类设施。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要符合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该区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等要求,了解该区域内公众对各类绿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及相关建议,拟定出合理的配建标准,完善空间布局,协调设施建设,使该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资源配置做到从“有”到“优”的转变。

1.2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现今交通拥堵现象在我国多许多城市十分严重,如何提前做好交通规划,避免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纳入的工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区的特点,如城镇规模等,选择合理的交通建设规划方案。

1.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①建筑的体形和朝向。建筑体形系数和建筑物的节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建筑体形可以更好地减少建筑物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建筑布局应考虑朝向对节能的影响,应该结合各种设计条件,重点从采光、集热和通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因地制宜地确定出合理的建筑朝向范围,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②建筑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的护结构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墙、外窗和屋面部分,这些部分起到抵御风雨、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等作用,为了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应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加强外墙保温技术和屋面保温技术。

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文在前面部分论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技术,在此,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作为分析对象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2.1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发展由来

原信江新区的各村村民多为零散式居住,村庄分布不均,各村之间往来基本都是乡间小道,交通不便,而且该地区存在大量土地闲置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信江新区南区位于鹰潭老城中心的北部,它和老城区隔江相望,信江河将其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环绕,区内绿色葱茏、水清气新,具有非常优越的生态和景观条件。把国家“生态文明”兴国方略和江西省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战略作为前提,随着鹰潭市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信江新区的发展得以确立。

2.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规划

2013年鹰潭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明确了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方向。信江新区南区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城市未来的商业文化中心,建设的规划用地为11.78平方公里,到2020年达到信江新区居住容量15万人,具体规划如表1所示。

3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中,通过结合原信江新区的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土地资源利用等实际情况,该区通过选择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绿色建筑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在该区有建筑面积99700m2可容纳六千名学生的鹰潭新一中,建设有行政办公楼、市政广场公园及配套建筑等的鹰潭市行政中心,占地约31.2亩、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含大型剧院、博物馆、群艺馆等的文化艺术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该区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实现了土地、设施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3.2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在道路交通的建设中,结合该地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可以避免以后的交通拥堵问题和实现建设中资源的有效利用。该区的道路交通建设目前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布局,通过龙虎山大桥、鹰潭大桥、信江大桥和鹰东大桥实现和老城区的连接;根据人流车流等特点道路横断面选择为一块板形式,在满足通行的同时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3.3绿色建筑技术

选取该区常见的一种住宅模型,运用DOE-2软件对其进行朝向、体型系数、外墙保温和屋面保温的绿色建筑技术能耗模拟分析。建筑户型和基本介绍如图1和表2所示。该模拟主要是通过改变几个方面的参数来得到该建筑模型制冷采暖能耗对比于基准能耗的变化情况,模拟的内容如表3所示。3.3.1朝向将该建筑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每次转动20°,把正南方向设为0°,进行模拟朝向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不同朝向对建筑能耗会产生不同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要选择适合朝向,该区的最佳朝向为南偏东20°以内。3.3.2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小越利于降低能耗。将该建筑模型做一个简化如图3所示。通过改变体形系数进行能耗模拟,从表4可以看出:体形系数减小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的采暖能耗和制冷能耗。3.3.3外墙保温对选用的外保温和内保温构造形式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通过模拟可知,该建筑墙体采用内、外保温做法和单一墙体材料相比较,其能耗量减少许多,选用外保温方式建筑的节能效果比采用内保温方式的建筑效果要好。3.3.4屋面保温模拟分析了正置式屋面和倒置式屋面对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屋顶在选用保温做法后,该建筑模型的能耗都降低了,而且可以看出,倒置式屋面的节能效果要比正置式屋面要好。

4结论

在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合理布置建设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运用适宜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保障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鹰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球,丁予聆.城镇化建设中绿色技术创新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40-43.

[2]李三虎,赵万里.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16):27-37.

[3]袁凌,申颖涛,姜太平.论绿色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64-65.

[4]刘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1.

[5]李伟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4.

[6]董泊.关于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探讨———以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0(2):111-113.

[7]徐琳琳,周瑞.浅谈绿色技术在城镇风貌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

[8]贾铠针,叶青,赵强,等.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同构关系[J].工业建筑,2014(44)增刊:57-60.

[9]邱江.绿色城镇技术创新与绿色城镇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第5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绿色技术扩散;共生博弈;绿色供应链;横向生态耦合

一、绿色技术扩散机理

绿色技术(也称生态技术)是指能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周期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总和的最少化,具有正外部效应。[1]绿色技术扩散可以分别从物质流和信息流两个视角予以解释:一方面,绿色产品作为有形的物质状态,从上游供应商正向转移至被观测企业作为绿色原料;另一方面,被观测企业的绿色研发、清洁生产活动促进了其上游供应商的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这里表现为信息流的逆向运动。特别当被观测企业作为群落中生产规模大、实力雄厚、对群落经济带动和主导性强的“关键种”[2]企业时,被观测企业出于降低成本和专业化经营的战略考虑,通常会将企业研发的绿色创新技术有偿或无偿扩散给上游供应商使用。

另外,被观测企业所制造的绿色成品或原材料会以物质流的形式供应给其下游企业或终端用户,下游企业在获得被观测企业绿色产品和服务后,其产品设计、工艺及输出产品的绿色化无疑也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例如,下游厂家购买了来自上游供应商的“光伏发电系统”,即一套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发电系统,由于“光伏发电系统”没有机械运动部分、无污染、无噪音,厂家在以这类清洁动力系统进行产品加工时,便获得了清洁生产工艺特征。在此,绿色技术得以扩散。[3]

同样,企业群落中的横向生态耦合链接关系也是以绿色技术的创新扩散为支撑的,如图1纵向线框所示:被观测企业出于“三废”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的考虑,将其产生的副产品“工业排泄物”进行无毒化、无污化和原料化处理,出售给关联的、处于“工业食物链”下游的企业作为工业原料使用,被观测企业这一举措本身就内含绿色技术的利用或创新。另外,结合对潜在成本与潜在受益的考虑,处于同一“食物链”的上、下游企业会在绿色技术扩散问题上达成交易,例如,上游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把对“三废”的处理从其生产边界内排除,而下游企业在有利可图的前提下会自愿选择“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业务,在此过程中同样可能伴随着相关技术的交易转让。反过来,在满足潜在收益大于潜在成本的前提下,来自“食物链”,下游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和政府的强制性治理法规,也能促成上游企业从下游企业或政府依托的技术部门那里购买绿色治理技术。[4]在此,绿色技术在横向生态耦合链接中实现了扩散。

二、绿色创新技术扩散的发生机制

(一)绿色创新技术扩散的发生机理

绿色技术扩散一方面具备了一般技术扩散的共性特征,同时又有着独特的扩散特点。例如,伴随绿色(生态)产业链耦合的绿色技术扩散从生态学角度看具有“共生”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互利共生”(mutual symbiosis)和“偏利共生”(parasitic symbiosis)[5](11-14,18)两种形式。在绿色产业链接形成及绿色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各生态链节点企业之间主要体现的是“共生博弈”,而并非其他类型技术扩散那样更多体现的是竞争博弈。

实施绿色技术应用的企业只有确信采用新技术能给企业增加盈利(潜在收益大于潜在成本)时,企业才会设法获取并采纳创新技术,否则将予以拒绝。[6](139-143)虽然绿色技术扩散同样存在着这类竞争博弈结构特征,但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主流机制却是一种“共生博弈”。例如,美国2003年启动的“未来电力”项目被称为Future Gen,[7]投资额达到10亿美元,项目成立目的在于建立一个CO2接近零排放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并以此作为在其他地区煤气化的示范典型。该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发电总量为27.5万KW,同时还生产氢气并伴生出CO2来。

从图2中可以看到:左面虚线框中显示了传统的煤炭企业通过采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将煤、氧气和水在气化炉中转化为富氢合成气,然后通过变换反应装置生产出主要成分为氢气、水蒸气和CO2的混合物。在此,煤炭企业输出的并非洗选后的原煤,而是更新产品――洁净的氢气、水蒸气和CO2的混合物,其中造成环境“温室效应”的“元凶”――CO2通过管道一部分被输往附近的油田,灌入油井内用于强化采油(EOR);①另一部分则被煤炭采掘企业封存在地质内部,使之避免污染环境。另外,通过“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产出的主打产品――氢气作为发电企业(图中右边虚线框所示)的洁净替代燃料用以发电。为此,传统发电企业除了先前使用的火力发电所需的燃气轮机外,还必须添置采用氢燃料发电的燃料电池发电设备。伴随着氢气产出的水蒸气没有被弃置不用,连同燃料电池发电尾气中的另一部分水蒸气一起被输送到燃气轮机用于传统的火力发电,这使得通常被认为是无用的副产品――水蒸气得以利用,进一步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最后,传统煤炭企业通过“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产出的氢气还可以作为化工和炼油的原料,由于氢气是一种洁净燃料,因此,使用氢原料的炼油和石化企业也必须采用清洁工艺进行生产,这无疑又衍生出了一条新的、绿色的供应链关系,即“氢气―炼油―石化产品”。从Future Gen项目运作中,可以发现:传统煤炭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及清洁生产诱导了关联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或扩散。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技术扩散中的“竞争博弈”结构被“共生博弈”结构所替代。

(二)绿色技术扩散渠道类型分析

1.绿色技术的诱致型扩散

其一,“交易传染型”绿色技术扩散[8](235-236)。在被观测企业A的前向和后向供应链上(图1的横向线框所示),企业A对清洁工艺的采纳会通过与其上、下游企业的交易关联促进绿色技术的运用与扩散。另外,在企业间的横向生态耦合过程中(某一企业的副产品成为另一企业的生产原料,如图1的纵向线框所示),处于“工业食物链下游”的企业对上游“排泄物”的原料化利用行为也伴生着绿色技术的交易和扩散。绿色技术的这类扩散模式被称之为“交易传染型”扩散。

其二,“竞争模仿型”绿色技术扩散。在企业群落中,绿色技术有效扩散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通过群落里生产相同或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实现的。例如,假设被观测企业A运用绿色技术,尤其采纳的是工艺型绿色技术,其生产排污、耗能耗材情况得以有效的改善,而且其产品系统具有显著的“生产者责任延伸”特征,[9]另外,企业A还和位于“工业食物链”下游的企业建立的综合利用其副产品的契约机制。更重要的假设是:由于产品系统的清洁、节约品质被越来越多的责任型消费者和具有“绿色原料”供应要求的下游企业所青睐,因而A的绿色生产工艺以及横向产业生态耦合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综合效益。企业A的成功模式引起了同行业者B的注意,出于竞争的需要,对企业A产品系统的绿色技术特征进行模仿被纳入了企业B策略选择集中。模仿点主要出现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含替代材料选择)、加工制造阶段、副产品处理阶段、产品报废后的处理与循环利用阶段。

2.绿色技术的推广型扩散

由于绿色技术的扩散和运用能够产生资源节约、优化环境等社会综合效益,因而绿色技术具有了公共品的特性。[10](44)而某类物品一旦具有了公共品特质,由于搭便车效应的存在,单凭市场机制促进私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注定是没有效率的。对企业而言,绿色技术采纳与创新所需的巨大投入、所面临的技术与市场风险使得企业自发实施绿色技术工艺的激励不足。为此,政府负有向社会推广绿色技术的责任。政府面向社会公开征选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技术研发课题和项目,然后依托那些经过资质检验的科研院所、具备实力的企业研发部门、高校的研究机构对这些绿色技术课题予以研究和攻关。由于政府是相关技术开发的主要投入者,当成果产生后,根据政府与依托研究单位事先签订的契约,作为绿色创新技术知识产权的所有者,主要由政府向社会企业进行专项的绿色技术推广。

三、绿色创新技术扩散与法制监管

最后,各类型绿色技术扩散的效果还取决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法规的完善程度与监管力度。绿色技术作为一种准公共品(具备私人品与公共品的混合特性),企业是否投入和投入多少取决于企业对受益与成本的权衡,而权衡过程中无疑包括着政府的法制监管因素。为了能够清楚地说明企业对绿色技术的采纳与法制监管之间的关联作用,可以采用静态博弈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来进行解释。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其策略选择的出发点是:成为完全的清洁工艺企业,技术投入成本较高;完全不采纳绿色工艺进行生产,必然招致政府法制的惩罚。考虑自身的成本因素,企业会针对法制的完善程度、政府的监管力度、监管实施的技术可行性相机调整自己对绿色技术的投入力度。

模型变量说明:p1代表政府选择对企业“三废”排放以及资源节约利用实施监管的概率(或治理与监管的力度);p2表示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概率(或采纳的意愿程度);I代表企业为创新或吸收绿色技术而做的投入。由于该投入具有正外部性效应,政府的收益可以表示为企业的绿色投入所带给社会的好处,用ωI表示,ω是一个放大乘数;K表示政府的监管成本;另外,在一定的监管机制、技术可行性条件下,企业造成社会公害,逃避监督被发现和惩处的概率为β;②d代表政府对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不予以监管,招致社会公众不满,从而导致的政府信誉损失;f表示企业排污、浪费超标而支付的罚金;R表示企业应用绿色技术而获得经济收益。企业绿色技术采纳行为与政府监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及其得益矩阵如下。

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构架下,企业究竟以多大的概率去采纳绿色技术,这取决于企业所采用的混合策略效果,而混合策略的最佳效果就是:使得政府感到实施监管期望收益GEY与不实施监管的期望收益GEN相同。政府实施监管的期望收益GEY与不实施监管的期望收益GEN计算如下:

从上式(1)中,可以看到企业采纳绿色技术实施清洁生产的可能性p2主要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几个因素影响:政府的法制监管成本K、政府监管失职招致的信誉损失d、特定制度及技术条件下的监管效率β。当监管成本K较大时,会给企业拒绝采纳绿色技术留有较大的机会空间,由此滋生企业的投机行为,使之采纳绿色工艺的努力减弱。反之,当K较小时,会促使企业加大对绿色技术的吸收和应用(p2变大)。d增大说明政府环境与环境的监管工作面临着较强的公众和舆论监督,其行政信用价值增大,在此情况下,政府会增加监管力度,企业采纳绿色工艺的努力p2得以提高。同样,法规监管效率、违规企业受到的处罚也强化着企业对绿色技术的吸纳和应用(p2变大)。

四、研究结论

(1)就绿色技术扩散与绿色供应链、产业生态耦合形成的关联作用而言,在特定的企业聚集区域中,当清洁生产工艺被处于同一纵向供应链的不同企业所要求时,当某企业的副产品衍生出企业间横向“工业食物链”生态关系时,一定同时伴生着绿色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因此,绿色供应链或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正是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载体和作用状态;反过来,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又是绿色供应链、生态产业链形成的动力和原因。

(2)在绿色技术扩散机制中,技术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主要表现为一种“共生博弈”的利益协调机制,这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技术转让所表现出的竞争博弈关系。企业群落里的某个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会诱导纵向供应链或横向生态链上的相关企业吸纳或研发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扩散渠道可分为:由市场活动诱导的“交易传染型”、“竞争模仿型”绿色技术扩散和借助行政力量的政府推广型绿色技术扩散,两种扩散模式均属于市场诱导下的企业自发行为,尤其“交易传染型”扩散模式主要以企业间的“共生博弈”作为绿色技术转让与扩散的协调机制。由于绿色技术具有公共物品特性,政府支持的推广型绿色技术扩散能够有效、深刻地促进企业群落中的清洁生产开展和产业生态链接。

(3)当一个社会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民众的绿色消费行为、企业的清洁生产还处于初期阶段时,政府的法制监管对促进绿色技术在企业群落中的扩散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法制监管成本、政府监管失职招致的信誉损失、特定制度及技术下的监管效率、处罚力度等因素都对企业吸纳绿色技术的努力程度产生影响。另外,法制监管工作所产生的政府信用价值越大,企业的绿色技术投入努力就越被强化。

主要参考文献:

①CO2溶于原油后,降低了原油粘度、使原油体积膨胀、改善了水与原油的流度比、并且使原油中轻烃得以萃取和汽化,因此这一措施增加了原油流动能力、提高了原有的采收率,从而提高了原油产量。

②β值的大小反映了在既定制度和技术水平下监管部门对企业排污、浪费行为的监控与监测效率。其中对企业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情况进行计量的可操作性、准确度以及所费成本决定着监测效率的高低。0≤β≤1。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炳艳, 靳乐山.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 2005年25卷02.

[2]谢 涛,夏训峰等.关键种理论对构筑生态工业园的指导作用研究[J].生态经济, 2005(5).

[3] 陈英婕,傅仲文.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J].电源资讯. 2006(7).

[4]魏晓平,李 昆.基于“复制动态”进化博弈理论的生态工业链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5] 王兆华,武春友等.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软科学,2002,16(2).

[6] 王开明,张 琦.技术创新扩散及微观层面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5(1).

[7] 朱成章.煤炭成为清洁能源的途径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6(1).

[8] 乔根•W•威布尔.演化博弈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

[9]Lindhqvist.(1992).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In Lindhqvist, T.,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as a strategy to promote cleaner products(1-5). Lund: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Lund University.

[10] 杨发明,吕 燕.绿色技术创新的组合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1998(1):40)44.

Diffusion Mechanism of Green Technology in Enterprise Cluster

Li Kun1 Wei Xiaoping2 Cai Xiaoxu3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researched on the occurring mechanism and restraining factors, diffusion channels, laws supervision of green technology (GT) diff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rming of green supply chain and horizontal ecologic coupling between enterprises is mutually co-existed with GT diffus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green GT transferring, a “co-existence game” interes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ppears between transferor and transferee. Moreover, the government support and law supervision will influence the diffusion efficiency of GT.

第6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绿色创新能力; 效率评价;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ki.sxsx.2016.03.024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在资源环境约束前提下实施区域创新驱动战略是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依据。“两型社会”既作为资源要素和载体要素市场实现的约束系统,又作为自主创新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建立了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联系纽带,为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思路。[1] 笔者认为在“两型社会”视角下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准确评价,研究它们适应和融合程度对建设生态型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随着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众多学者将研究焦点逐渐从单纯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系统转移到研究绿色创新能力的关系上。早在1994年,Braun和Wield就提出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所使用的技术和工艺,以及生产出绿色产品的能力。[2]随着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深入,对绿色创新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广大学者关注。张江雪、朱磊基于绿色增长对技术创新的约束,运用DEA模型对我国2009年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环境因素有利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的结论;[3]毕克新、王禹涵则从制造业FDI流入的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得出FDI流入对其绿色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4]周力对中国绿色创新使用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发现资源禀赋与绿色创新之间存在良性互动;[5]韩晶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和DEA方法测度了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6]虽然诸多学者针对绿色概念与创新效率进行研究,但大多是针对资源约束和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层面进行展开,没有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既是创新的投入要素也是其产出要素,且研究方法大多采用的是非参数评价方法和空间计量分析,难以反映资源约束与环境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和协调性。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因子分析法来考察创新能力各个要素的综合作用,并原创性地将“两型”可持续能力纳入其中来探究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水平,为“两型社会”和区域绿色创新系统的融合、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方法选取

(一)指标选取

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诸多针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每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及创新绩效五个方面来构建指标框架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可。笔者借鉴以往相关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结合“两型社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要求对省域数据指标进行取舍,分别从“两型”可持续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转化能力、保障能力中选了13个极具代表性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

1. “两型”可持续能力。在创新体系框架的构建中,学者往往很少考虑可持续创新能力,尤其是资源友好能力和环境节约能力。技术创新低碳化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模式。为此,生态效率是反映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治理效果是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创新能力是实现“两型社会”的主要途径。若忽视资源环境在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则难以全面反映绿色创新能力,将可持续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指标纳入其中,更能体现其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2. 创新资源能力。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及物质资源。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是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强弱的主要依据,承载了其发展趋势和可能的作用空间,且基础领域的原始性创新大多数源于其资源投入能力,为此人力、财力及物质投入强度可衡量绿色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3. 创新产出能力。产出能力的形式主要包括论文、著作、专利和专有技术等。专利是前期创新活动产出和后续创新活动的阶段性体现,是技术成果商业化的主要源头;论文是科技成果产出以书面形式展现的潜在状态。因此,将论文数与专利申请量作为测度绿色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

4. 创新转化能力。创新转化是对创新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途径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的活动,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从知识溢出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两方面进行考察,更能体现创新转化能力的活跃度。

5. 创新保障能力。良好的融资能力与宽松的创新环境是创新保障能力的主要体现。融资能力是创新投入的重要支撑,政府支持是营造浓厚创新氛围的主要组织者,从政府支撑能力与融资能力来衡量创新保障能力更为直观、科学。

(二)研究方法选取

绿色创新能力的测算方法很多,研究者采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关联矩阵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分析及熵值法等。测算方法各有优劣,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基于人为确定权重前提下进行评价,带有主观色彩;因子分析和熵值法则基于指标本身对总体的重要程度来客观确定权重。笔者基于评价结果可靠、直观、科学、可操作性较强等方面考虑,选定了因子分析法。此方法不仅能综合考量绿色创新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避免人为主观偏差,且能整理归纳出各个因素的综合因子,使评价结果更具参考性。

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比较分析

本文数据全部来源于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研究对象为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由于统计数据严重缺失,无法通过有效手段弥补,故剔除。

运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原始处理及分析,在 Bartlett球形检验中,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5%;KMO值为0.71,适合做因子分析。提取因子个数时,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三个主因子,主因子贡献率是指该因子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量,三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2.997%,即前三个主因子涵盖了分析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可以充分反映出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信息。

为了便于对因子载荷做出合理解释,可以进行正交旋转处理使其结构简化。由于考虑到原始数据可能存在正相关,故采取方差极大斜交旋转。由表2可见,第一个因子主要与研发人员占比、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比、研发机构数、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有关,反映的是创新人力、经费、设施及科技成果转化前期创新元素,可称为创新基础条件因子;第二个因子主要与专利受理数、国外技术引进合同成交额、一般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增长率有关,可称为绿色效益综合因子;第三个因子则主要承载了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占比、政府资金占比及其他融资资金占比等指标,可称为产出外部影响因子。

以主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权重加权计算因子总得分,可得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从各个区域得分排序来看,基础条件因子得分与绿色创新综合因子得分呈现高度一致性,基础条件的投入强度直接影响着创新效率水平。产出外部影响因子得分则与创新综合因子得分呈反比,这表明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高的区域,其科技经济产出受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自主品牌效应支撑,对政府扶持资金和对外融资的依赖性不强。

绿色效益因子排序总体符合绿色创新能力的综合水平,说明自主创新行为对经济效益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能形成良性互溶的循环互动机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江苏、浙江位居前三,北京却位居第四。北京位于京津冀发展中心,由于前期经济社会发展忽视了资源环境容量承载力,导致如今成为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较为尖锐的地区,绿色创新能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综合各个地区区域在绿色创新综合因子得分结果,本文将其划分为四类:第一类综合得分区间在7.13-36.2之间,包括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天津、山东,为创新领先型区域;第二类得分在4.3-6.93之间,包括湖北、海南、福建、辽宁、陕西、四川、湖南,为创新优势型区域;第三类得分在2.14-4.25之间,包括安徽、吉林、黑龙江、河南、宁夏、山西、江西、河北,为创新发展型区域;第四类得分在0-2.09之间,包括甘肃、新疆、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青海,为创新后进型区域。具体区域分布如图1。

结合绿色创新能力评价的区域分布图(图1)可以看出,绿色创新能力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且呈现省际集聚效应。创新领先型区域基本被东部省市囊括,其中以北京为代表的北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中心,创新资源丰富,承载着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我国优质创新资源集聚地和高端创新成果扩散中心。以广东、江苏、浙江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绿色创新能力领先归功于对外开放度和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活跃的市场经济支撑了“双创”氛围。不得不提的是重庆,在绿色创新能力评价中得分领先,与其活跃的协同创新合作不无关系。然而,北部沿海地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能力与东部沿海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绿色创新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教育创新资源丰富的四川、陕西及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和东部沿海的辽宁及福建、海南。其中,四川、陕西、湖北、湖南是我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区域,受地理位置限制其对外开放程度不及沿海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差距,因此,其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内源供给的支持。[7]创新发展型区域有一个共同特点,其区域位置大多处于领先区域与优势区域的“夹层带”,且绿色创新的载体(高校、科研院所)等各创新构成要素都未形成突出优势。黑龙江、吉林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前期资源环境承载力过度透支导致绿色创新能力后劲不足。区域后进型区域都集中在绿色创新能力最薄弱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难以形成与创新能力良好互动的局面,且科技资源自由市场流动,致使无论从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方面都难以支撑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基本需要。从绿色创新能力的区域分布来看,除了甘肃省创新资源较为集中外,其他省份都较为薄弱。

四、相关启示

构建完善的区域绿色创新系统是提高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破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区域一体化合作的逐步深入,一方面,各地区要拓宽创新目标,从单纯关注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把绿色自主创新作为实现“两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重视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导向,并深度推进区域科技分工。“两型社会”中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制约对绿色创新能力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比拟的至高要求,在其约束条件下我国绿色创新能力呈现出显著的省际集聚区域特征,为此应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水平及当地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创新战略部署。

(一)创新领先型区域:深度推进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以北京为首的北部沿海地区应注重基础研究和高端技术突破为主,力争培育出国际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扩大技术的对外辐射能力,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改善提供技术支持。为此如何深度推进绿色技术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将研发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优势是北部沿海地区的首要任务。北部沿海地区应注重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动态协同度,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标准。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的集聚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严重导致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其碳排放量一直位居前列是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资源型”严重缺水及人口、产业、交通、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负荷,为此须打破行政壁垒约束,充分发挥学研优势,通过知识创新扩散机制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升级生态综合治理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利用国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最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解决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构建绿色创新的良好循环机制是主要出路。

(二)创先优势型区域:绿色技术推广与活跃创新个体应用相结合

相比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自主品牌的构建、对关键技术掌握和如何实现与资源能力、载体能力的结合则是该地区的重大课题。创新优势型区域应充分发挥内生技术支持作用,注重绿色技术供给与活跃的创新个体有效结合。

1. 扶持民营科技企业,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创新氛围活跃,为此应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校办企业和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转制为民营科技企业。推进落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研发领域向绿色产业倾斜,加大对绿色创新类民营科技型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支持扶持力度,为高成长性民营科技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2. 拓展多渠道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绿色研发投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偏低,仅仅约为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只有大力增强企业绿色研发投入才能促使企业成为真正的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社会资本流动性强,因此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投融资需求,企业应重视研发资金投入的长效性和针对性,重点提高绿色研发经费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研发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此同时,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好财政、金融、人才等各方面优惠政策,从而保障企业绿色研发投入规划得以顺畅实施。

3.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绿色创新氛围,为活跃创新个体与创新环境有机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三)创新发展型区域:协同创新绿色技术合作

创新发展型区域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创新领先型区域与创新优势型区域夹层带,为此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与该区域资源和载体优势完美结合,是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有效路径。发展思路应遵循“左右逢源”来支撑本地优势产业发展进而成功实现转型,带动整体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发展型区域应打造区域合作有效载体,对接临近优质资源,力争通过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进而带动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 统筹全局,从“鼓励自主创新”向“鼓励区域间协同创新”转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及时转变提升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思路和模式,从“鼓励自主创新”向“鼓励区域间协同创新”转变。[8]一是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积极研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区域间协同创新成功案例,借鉴和推广适合当地的先进做法。二是在协同创新的宣传、成果推介及产业化运作及知识产权分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 将区域间协同创新绿色技术合作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区域产业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应明确区域间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并作为绿色创新的典型模式加以强调。针对区域间协同创新的绿色技术合作领域、具体推进措施及步骤进行详细规划。

3. 引导大中型企业率先组建区域主导绿色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引导企业在亟待突破的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展开合作攻关,探索建立规范的区域间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为区域间更深层次的绿色创新联盟组建及运作积累经验,重点推进,由点及面,全面铺开形成有机网络,增加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4. 通力协作,相关部门做好联盟引导服务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协调工作组,分行业、分领域、分阶段地开展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当地企业合作需求和行业发展讯息,引导和支持行业跨区域绿色创新项目及产业合作,实施跟踪服务,积极沟通协调,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帮助解决区域间协同创新中存在的制度障碍,促使绿色创新活动由单个企业自发合作向有组织的产业协同合作转变,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取得实效。

(四)创新后进型区域: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引进相结合

创新后进型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各方面较为薄弱,社会资本未能通过市场化盘活,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的构建也面临诸多困难。创新后进型区域应树立良好创新导向,切忌急功急利,避免走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此,创新后进型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培育应考虑 “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绿色技术引进”模式。

参考文献:

[1]唐凯,唐承丽,等.基于集对分析法的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1).

[2]Braun E ,Wield D. Regulation as a Means for the Social Control of technology[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1994,(3).

[3]张江雪,朱磊.基于绿色增长的我国各地区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

[4]毕克新,王禹涵.新资源投入对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4,(3).

[5]周力.中国绿色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资源科学,2010,(5).

[6]韩晶.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11).

第7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更是科学之道。这就需要各行各业遵照此原则正确做好发展问题,建筑业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绿色技术的应用,只有绿色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尽可能的应用才可以谈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绿色技术包含很多方面,同时涉及建筑的许多方面,如果能在建筑设计、施工、装修等阶段融入绿色技术,可以说这样的建筑将是未来人们所希望的绿色建筑。本文通过对绿色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设计方法及绿色技术要点进行阐析,为绿色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绿色技术应用原则

绿色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在建筑设计时针对具体目标元素进行应用,并将这些目标元素有机结合,最终完成建筑的整体设计,具体的应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应用绿色技术。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是保证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

1.2重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问题,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括:最初阶段的规划设计、施工阶段、后期运营管理以及拆除。

对全寿命周期进行关注和重视,不仅可以在规划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和利用,而且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在后期的运营管理阶段可以为居住者提供更加健康、低耗、舒适的无害空间,拆除后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并视拆除的材料尽可能的做大二次使用,提高材料的使用率。

1.3对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化利用,保护周围的环境,对现有的适合的地貌、地形、植被和自然水系等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在对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和研究的情况下,进行建筑的选址、布局、形态和朝向;在建筑的设计上,保证建筑的规模和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有害气体和废弃物排放时,应采取有效方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1.4适用与健康的环境是居住者的目标,绿色建筑应对使用者的适度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不断改进设计和施工方法,努力建造和谐优美的环境;确保居住者有一个质量安全、环境清新的空间;在满足居住条件的情况下,更能够带来居住上的快乐和工作上的高效率。

1.5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降低对环境的高度污染,通过对设计和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优化生产工艺,合理化选择适用的技术、材料和产品,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优化,改变旧的消费思想和方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过度的浪费;因地制宜,将本地材料和资源加以扩大化的利用;重视对资源的二次循环利用;从根本上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将可再生、清洁的资源尽可能的应用在绿色建筑之中。

2、绿色技术的设计方法

2.1绿色思维创新设计

绿色思维是指在建筑设计时将绿色思维融入其中,在制定方案和创作时首先考虑设计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性,让建筑业中有资源循环经济体现,绿色思维的两个基本原则包括:创新和平衡意识。

创新性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设计方案的创新,二是对设计理念的创新。这两种创新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对当地的建筑业无论是技术上、材料应用上、风格造型上起到一定的革命性变化,但是目前我国的设计师在创新性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理解和熟练运用的程度,所以设计成果没有明显表现出创新性这一特点,这就需要设计师继续努力和钻研,将绿色思维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找出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要提高对建筑创新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和建筑物最完美的结合,让建筑体系在创新性的观念下有新的发展。

另一方面,设计师要想做好平衡意识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将建筑设计尽量做到精细化,这样会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小对资源的浪费;另一点就是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与整体的建筑格局相匹配,关键是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分析和选择环境和建筑物最完美的结合,以进行对风险的控制和化解。

2.2以人为本创新设计

建筑设计以人的设计作为开始,也以人的使用为结束,所以建筑的设计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在建筑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建筑设计并不是单纯的的外观和质量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对建筑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思想当中,不断将人文精神体现在设计当中。

2.3运用科技创新设计

在人们的生活中,数字技术不断被人们所熟悉和应用,它的出现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新发展,为建筑设计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数字技术,使简单的设计变得多元化。在造型上出现了非线性形体结构,使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相继产生,这种创新方法,可以充分完成设计师的想象形体,不单单是强几何形体和简单的现代主义单一形体。数字技术使建筑设计领域进入到了多元化的领域,在电脑中建筑师对形体进行任意的扭曲变形和复杂的加减处理,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对绿色技术的应用要点

3.1使用性能优化的建筑表皮材料进行单体建筑的立面设计

高性能的建筑立面设计以全体建筑的整合设计作为设计理念,以当地的气候、地域特点、经济条件等整合各种技术策略进行建筑的初步设计,结合建筑的造型设计达到建筑的独特和创新。

3.2采用遮阳技术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遮阳技术是被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术,建筑根据不同朝向采取不同的遮阳形式,在北方的建筑设计中,根据被北方的气候条件和温度,在建筑立面的不同位置设置金属遮阳穿孔板,实现建筑的遮阳效果。

3.3建筑立面整合种植技术

在绿化技术的发展下,建筑绿化技术已从过去的护的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即种植墙面技术发展。除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种植墙面与屋面绿化技术也可以起到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净化周围空气、对保温性能适当进行提高、

隔音降噪,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3.4建筑立面整合通风技术

通风系统根据其采取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混合通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三种。立面整合自然通风由传统门窗和双层幕墙自然通风系统构成。一方面将通风、降噪、净化空气等技术进行完美整合,同时也实现了自然通风,另一方面,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

绿色技术应用首先要不违反建筑设计理念,不会对资源及材料的浪费,还会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原则,还会考虑到绿色技术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实现的空间范围比较大,还会节约成本。

4、结束语

对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已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建筑业近几年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建筑业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建筑设计者的加入。我们相信,通过我国建筑业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必然会走向一条环境和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韩继红,范宏武,孙桦.中国超高层建筑的绿色低碳之路――思考与实践[A]. 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 2010

[2]孙大明,田慧峰,周志仁. 绿色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A]. 城市发展研究――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 2011

[3]范宏武,韩继红,孙桦.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适用性分析[A]. 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 2010

[4] 楼国山. 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的旋转形体高层、超高层建筑设计研究[A]. 第二届结构工程新进展国际论坛论文集[C]. 2008

第8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建筑产业;低碳经济; 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90-04

A Literature Review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LAI Xiao-dong, SHI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teratures research status with the topics regard to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China based on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It presents an overall review for the journal literatures in China with a methodology by classifying the literatures based on five aspect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oadmap, research theory, low carbon building assess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with technology progress. To a further step, it has given a brief summary 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direction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with the purpose of aid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rateg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low carbon economy;technology innovation;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1 引言

建筑产业高投入、高能耗与低增值性的行业特征与现行能源危机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表明,全球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建筑施工、使用以及建材生产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据统计,目前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且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将继续扩大。在高能耗行业中,建筑业成为能耗之首,建筑业已经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 [1]。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本文选取高能耗建筑产业,对国内外有关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建筑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低碳技术的技术路线、研究理论、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生态建筑、能源效率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让相关从业者或研究人员对与建筑产业相关的低碳技术创新有个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助力“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研究

2.1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发展

什么是低碳技术?国外主流的观点是,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体的低碳技术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技术而言,是一种突破性创新。“新的能源技术是对能源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而现有的技术(传统能源技术)“具有严重缺陷,无助于稳定全球气候” [2]。低碳技术创新是一个通过技术范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原有技术经济系统进行解锁的过程。他指出“真正的革命性创新起于毫末,但最终将通过技术与社会系统的共同进化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系统”。低碳技术可分为3个类型: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等。另一类是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第三类是去碳技术,如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等[3]。

文献研究发现,有关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的技术路线图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思路:即以情景分析为核心和以技术预见为核心,这两种制定低碳技术路线图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关键技术选择方法不同。情景分析法主要通过模拟政策措施和技术发展情景对未来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关键问题,对技术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如文献[4];而技术预见则在综合考虑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以技术预见结果为主要依据,得到的关键技术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如文献[5]、[6]。

2.2 主要国家的低碳技术路线

低碳技术种类繁多,各国家和地区对低碳技术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欧盟注重走清洁能源技术优先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7],日本侧重于节能技术[8],美国则选择了全面发展的低碳技术发展路线[9](见表1)。

国家技术前瞻课题组就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大规模应用时间做了预测,其中建筑节能和能耗输配系统被列为关键技术之一[6]。吴昌华(2010)针对中国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进行分析,分析了各产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障碍和成本,提出了一个低碳技术创新链条概念解决模型。并指出目前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路线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建筑节能、能效提高和新能源开发的第一阶段,未来新概念低碳建筑还处于探索阶段[10]。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已经不允许中国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型走低碳节能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发展之路[11],有学者采用情景模拟对我国低碳经济技术路线图进行分析,透过对28种低碳技术的模拟分析,认为我国2050年实现减排任务是有可能的 [12]。

由上分析,以低碳技术路线图作为脉络发展低碳经济在国内外都受到推崇。清晰的能源技术战略、产业结构规划和明确的减排目标和任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经济的一个前提。从文献的研究看来,未来的低碳技术创新趋势应该是走“减碳”、“碳中和”、最后到“负碳”的技术发展路线。

3 低碳技术研究理论

学界较著名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低碳技术体系研究理论包括史帝芬·巴克乐的稳定楔理论、麦肯锡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和乌恩鲁的碳锁定理论等。

稳定楔理论[13]是目前被公认的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佳策略之一。其创立者史帝芬·巴克乐和罗伯特·索克罗从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中筛选出了15种关键技术,将其命名为“稳定楔”,认为这15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像楔子一样,在稳定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把15种“稳定楔”技术分为5类,即:①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管理的技术;②燃料使用的转换与CO2的捕获及储存技术;③核能发电技术;④可再生能源及燃料技术;⑤森林和耕地对CO2的吸收作用技术。稳定楔理论第一次全面审视了人类现有技术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不同技术的碳排放贡献及其减排潜力对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进行了筛选,为人类的减排行动指出了重要方向。

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是麦肯锡在全球10个领军企业和组织支持下开发出的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数据库[14]。该数据库包括了至2030年的时间范围内,对10个经济部门和全世界21个地区的200多种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成本的深入评估。该成本报告不仅包括了对低碳技术发展的最新评估和宏观经济评价、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减排潜力、投资和融资需求均做了详细的评估及成本估算,同时采用情景模拟动态性地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减排,包括对建筑产业的分析。

与“稳定楔”理论不同的是,麦肯锡评估报告不仅注意了各种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减排潜力,而且分析了各种减缓技术的应用成本与投资需求。这对政府和投资决策者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碳锁定理论是由格利高里·乌恩鲁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能源政策》陆续发表了三篇重要论文[15~17]

等。其中,《理解碳锁定》一文系统地提出了碳锁定概念。他认为,对化石能源系统高度依赖的技术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存在,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结合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并不断为这种技术寻找正当性,为其广泛商业化应用铺设道路。形成了一种共生的系统内在惯性,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阻碍替代技术的发展,即“碳锁定”。其来源主要来自技术、机构、产业、社会和制度等五个方面。

碳锁定理论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高能耗产业,研究指出,受益于长期递增报酬的以碳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可能会产生“锁定效应”,进而妨碍低碳、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的创新。同时,受益于现有制度的参与者将试图维持该种制度,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现存技术系统的锁定。目前工业化国家以碳为基础的能源和运输系统形成了锁定的技术—制度复合体,相应地也是碳锁定。

文献[18]认为,由于内部惯性,解除碳锁定需要外生事件的冲击。如相关技术的危机、政府规制、技术突破、消费偏好的改变、“缝隙”市场和科学发现等6大方面。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能源和碳封存技术可有效解决高能耗产业的碳锁定僵局[19]。

4 低碳建筑、绿色建筑评估

4.1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和低碳建筑演变

早在19世纪,“生态建筑”就出现在西方建筑理论与实践中。“绿色建筑”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或更早

[20]。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即被融入了绿色建筑理论中,以1993年国际建协在芝加哥通过的《芝加哥宣言》和美国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一书列出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细则”为标志,形成了现代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理论体系。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概念[21]。低碳建筑随之出现,学界开始从能源、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对低碳建筑和低碳技术进行研究[22~24]。

国内对建筑业创新研究也经历了生态、绿色、可持续和低碳建筑的演变过程。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低碳建筑”为“标题”关键词分别检索,其时间序列统计见表2。经分析发现,以“低碳建筑”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起步较晚,内容多集中在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建筑机械、智能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表2数据基础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低碳技术为主题的文献只有17篇,发表时间集中在近2年(发表在国际期刊的未作统计)。说明有关低碳建筑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4.2 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实现路径和评估体系

在绿色低碳建筑的实现途径方面,文献[25]指出, 很多大型建筑公司采用技术创新是基于成本竞争和服务考虑,而未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从个人、组织和制度上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和心理障碍,如“总框架、目标人群、教育、结构调整、激励改革和风险补偿、绿色建筑标准的改进和税制改革”等七大方面来解决。建筑技术研发创新也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努力来进行[26]。文献[27]研究发现,要有效解决建筑产业的脱碳,减少碳排放问题,最好的途径是推行低能耗、零排放的新标准综合建筑。低碳技术集成系统(如环境控制、LED节能、节能技术集成网络等)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减少国家对能源的过度需求[28]。如文献[29]基于英国建筑产业评估状况,指出建筑高能耗产生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技术集成,解决方案是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专家团队,采用垂直整合设计、价值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教育培训、信息传递和研发工具政策支持、文化教育的改革以实现低碳或零碳建筑,环境政策的制定要与建筑产业的改革密切结合起来。

也有学者从建筑产品创新、设计创新、新型建筑技术应用等方面论证建筑产业的低碳可行性。文献[30]以山西建筑产业为例,指出“产业节能和减排弹性脱钩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因素,政府应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好的绿色建筑项目是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典范[31],地方政府在绿色建筑的推行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32]。低碳建筑的实现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设定碳排放基准线,促进行为节能和行为减排,分析可行资源,建立高效的系统调适和运行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33]。

国内外比较知名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加拿大的SRTool、澳大利亚绿色之星、德国的DGNB、日本的CASBEE评估体系等和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基于全寿命周期为主轴构建指标,内容多集中在绿色节能和绿色宜居等方面。权重则根据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碳排放和设计中创新的评价指标很少,目前只有LEED和“绿色之星”体系中有单列指标对建筑的技术创新进行评估。

对建筑评估体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等方面[34,35]。有学者在现有绿色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建筑评估内容[36],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联合的《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37]为我国低碳建筑社区减碳技术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但在国家统一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未权威公布之前,有关低碳建筑评估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探讨。

5 技术进步与建筑能源效率提高的研究

5.1 建筑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随着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有学者把能源效率称为“第五类能源” [38]。国际性的能源强度比较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国际性比较可以帮助了解各国能源强度降低的潜力。文献[39]认为建筑节能和能效提高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或设施的使用,这也是节省成本,提高能效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与建筑的能效关系密切,要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40]。

5.2 建筑产业供应链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产业,其供应链的碳排放控制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文献[41]对建筑产业上游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能做实证分析发现,只有技术创新,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率。利用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将显著降低我国钢铁行业能耗和CO2排放量;我国钢铁和水泥企业碳减排潜力还有很大空间[42,43]。 建筑材料产业采用精益生产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能耗[44];文献[45]通过对我国6大产业的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从能源效率的长期或短期分析结果看来, 建筑业的能源效率都是最低的,加快产业结构和提升技术进步势在必行。

6 结论与展望

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研究,而作为集成多技术的建筑产业的低碳、控碳技术的创新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系统。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涉及社会、经济、能源和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目前的文献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一个从系统的、全面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建筑行业的特征和在当今高能耗产业“碳锁定”状态下如何从技术、政策和操作层面来实现低碳建筑产业的革新,即从技术创新的本身规律上来解决当前能源紧张和碳排放问题,以综合集成、多维度和多种技术系统集成管理的创新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以控碳技术、提高能效为绩效指标的评估机制和管理模式也是未来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经济影响四大产业变革[J].北大商业评论,2010, 68(3):2-4.

[2]MI Hoffert,et al. Advanced Technology Paths to Global Climate Stability: Energy for a Greenhouse Planet [J].Science, 2002,298 (5595):981–987.

[3]Berkhou t F. Technology Regimes,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Environment[J].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2001:1-4.

[4]姜克隽, 胡秀莲,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14(6):1-7.

[5]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M]. 科学出版社, 2009.

[6]钱祖. 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R].创新科技,2008(31):54-55.

[7]Malko J. Roadmap to Low-carbon Economy[J]. Rynek Energy, 2010,4(8):26-30.

[8]Ashina S, et al. Japan Roadmaps toward Low-carbon Society by Backcasting: Optimal CO2 Reduction Pathways and Investment Timing for Low-carbo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2010, 2 (3).

[9]Paster MD, et al.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Program on Hydrogen Production[J]. Nuclear Production of Hydrongen, 2004:57-71.

[10]吴昌华. 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J].中国科学院院报, 2010, 25 (2):138-145.

[11]Zhang ZX. China in the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J].Energy Policy, 2010, 38(6):6638-6653.

[12]Liu HW, Gallagher KS. Catalyz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a CCS Roadmap for China [J].Energy Policy. 2010, 38(1): 59-74.

[HJ1.55mm][13]S Pacala, R Socolow. Stabilization Wedges: Solving the Climate Problem for the Next 50 Years with Current Technologies[J]. Science, 2004(305):968-972.

[14]McKinsy.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Challenge: Curbing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R].McKinsy Global Institute, 2008.

[15]Unruh GC.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 [J] . Energy Policy, 2000, 28 ( 12) : 817-830.

[16]Unruh GC. Escaping Carbon Lock-in [J]. Energy Policy, 2002, 30( 4) : 317-325.

[17]Unruh, GC. Globalizing Carbon Lock- in [J]. Energy Policy, 2006, 34 ( 10) : 1185-1197.

[18]Cowan R, Hulten S. Escaping Lock-in: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 (1):61-80.

[19]Vergragt PJ, Markusson N, Karlsson 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io-energy with CCS, and the Escape from the Fossil-fuel Lock-in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11, 21(5): 282-292 .

[20]BStone. How Building Green Got Its Start [EB/OL]. http:///environment/green-living/articles/51601.aspx, 2012-07-02.

[21]DTI. 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M]. The Stationery Office, 2003.

[22]Williams J. The Deployment of Decentralised Energy Systems as Part of the Housing Growth Programmer in the UK[J]. Energy Policy, 2010, 38 (12): 7604-7613.

[23]Nemet GF, Baker E. Demand Subsidies Versus R&D: Comparing the Uncertain Impacts of Policy on a Pre-commercial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J].Energy Journal, 2009, 30 (4) : 49-80.

[24]Glass J, Dainty ARJ, Gibb AGF. New Build: Materials, Techniques, Skills and Innovation [J].Energy Policy,2008, 36 (12): 4534-4538.

[25]Hoffman AJ, Henn R. Overcom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Green Building[J].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08, 21 (4): 390-419.

[26]Changyoon Kim, et al.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Roadmap for Construction R&D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ffort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9(18):330-337.

[27]Newton PW, Tucker SN. Pathways to Decarbonizing the Housing Sector: a Scenario Analysis [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11, 39(1): 34-50.

[28]Cho S, et al.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Operation, Low-end Energy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Korea[C]. KC2008: Proceedings of the EU-Korea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ies: Springer Proceeding in Physics, 2008(124):123-133.

[29]S Sorrell. Making the Link: Climate Policy and the Reform of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2003 (31):865–878.

[30]李忠民,韩翠翠,姚宇.产业低碳化弹性脱钩因素影响力分析—以山西省建筑业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10, 24 (9):41-44.

[31]Heerwagen J. Green Buildings, Organizational Success and Occupant Productivity [J].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 353-367.

[32]Theaker IG, Cole RJ.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Fostering Green Buildings: a Case Study[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1, 29(5):394-408.

[33] 龙惟定,白玮,范蕊. 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J],建设科技,2008: 16-20.

[34] 施骞,徐莉燕.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18(2):112-117.

[35] Lent T, Walsh B. Rethinking Green Building Standards for Comprehensi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J]. Journal of ASTM International, 2008, 5(2):1-9.

[36] 聂梅生,秦佑国,江亿.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7]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J].动感, 2010,(0):30-33.

[38] Andrew Warren. Does Energy Efficiency Save Energy: the Implications of Accepting the Khazzoom – Brookes Postulate [EB/OL].http: // technology.open.ac.uk / eeru / staff /horace/ kbpotl.htm. 2006-07-07.

[39] Hydes KR, Creech L. Reduc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st: the Economics of Green Design[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403-407.

[40]Koebel. CT Innovation in Homebuilding and the Future of Hous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8, 74(1):45-58.

[41]韩一杰,刘秀丽.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各区钢铁行业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 31(3): 287-298.

[42]Ke Wang, et al. Scenario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Energy Policy,2007(35):2320-2335.

[43]Shalini Anand, et al.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gt,2006(79):383-398

第9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绿色经济 绿色创新 社会责任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和目标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绿色创新尤其是企业绿色创新与管理作为创新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制度压力和利益相关者压力是影响绿色创新的主要两大驱动因素,一方面,企业绿色创新受到来自政府、社区以及消费者等环境需求方的压力。企业为了赢得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不得不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做出响应,这些压力大多来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态绩效和社会责任的诉求。这些压力促使企业通过绿色创新减少其生产经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生态质量诉求的同时,其绿色创新战略会带来经济收益,这些经济收益的获取可以通过企业满足特定环境偏好型客户的市场需求来实现。此外,寻求持续发展进而获取竞争优势也是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与管理的原因之一。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绿色创新与管理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主动采取的战略选择。如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积极开发生态环境产品,有利于得到社会公众和顾客的认可等等。

对于绿色经济和管理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绿色经济与管理的理论研究。从绿色生态的高度揭示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责任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而思考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这对于深化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践上,对于如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大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ZB公司存在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建议,这对制定和完善绿色经济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意义。

1.2研究方法及目标

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促进绿色经济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观和生态学为研究视野,在相关文献阅读和绿色生态危机现象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炼和问题归纳,提出本研究的主题为“创业创新时代的绿色经济与管理”。以ZB公司为例,发现ZB公司绿色经济与发展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多学科交叉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思考创新点探索如何进行绿色经济和管理。

本文的研究目标:一是探究绿色经济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在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等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思考科学绿色生态自然观的构成,为绿色经济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基础。二是全面分析ZB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政府、社会、企业、消费者等多角度全方位分析绿色经济与管理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绿色经济与管理发展问题的原因,提供绿色经济与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支持。

2.文献综述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在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定义为:“要在不损害未来一代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前一代人的需求”。该定义特别强调子孙的利益,明确保护水、空气、土地等资源环境的目的,是让子孙后代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和安居乐业。

绿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追求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清洁生产和其他环保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传统的产业经济为基础,并且以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内容,以经济和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

邓楠在《迎接新世纪挑战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文中提出,环境问题不能单纯就环境而谈环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建设世界新秩序和构筑未来世界格局的重要筹码。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将更加关注日趋突出的水资源紧缺、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3.ZB公司的绿色经济与管理实践

3.1 ZB公司现状

ZB公司建于2002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亿多元,职工4000多人。建厂以来,累计上缴税金愈80亿元,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自2010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ZB公司出现了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严重滞销,库存极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企业严重亏损。

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公司领导团队采取有力措施,从调整领导班子入手,果断启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年轻干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下,建立配套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树立“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的企业形象,形成用共同的理想激励人,用先进文化手段管理企业,用创新管理推动企业经济生态发展。至2015年底,一举盘活资产,当年实现利润10.85亿元。为什么ZB公司能用五年时间扭亏为盈?ZB公司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摆脱困境、扭亏为盈、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2 ZB公司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辩证生态思维缺失。ZB公司经济增长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单纯地以GDP作为衡量指标。为了增加GDP指标盲目通过高能耗产业发展地方经济。这种不顾后果,甚至以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从整体上把握l展方向,割裂了发展经济和维护自然和谐的关系,缺乏整体性。

其次,生态价值观的偏颇。GDP仅仅是经济指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被排除在外,长期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从根本上违背了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目的,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致使当地群众生活环境恶化。

再次,环境道德意识薄弱。部分领导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又将经济增长简单理解为GDP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忽视了经济增长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缺乏关注人民幸福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维护生态和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但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消费者怨声载道。

3.3 ZB公司问题分析

3.3.1公共产品意识误导

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ZB公司所在城市土地面积不断减少。资源高消耗必然带来高污染,伴随着经济增长,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研究改造自然的技术,从而获取物质回报。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人们不愿投入太多精力研究环境改善,而是更倾向于利用他人环境保护行为坐享其成。

3.3.2环境绿色教育不足

环境污染问题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科学技术要靠人来研究,要靠人来使用。而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做事情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科学技术再发达,如果人没有绿色发展意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可能研究出来,即使研究出来,也会“束之高阁”,无人使用。

人的绿色意识是人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关环境的思想、观念。人的绿色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绿色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绿色教育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符合一定社会要求或者提倡的绿色观念,也能帮助人们抵制一些批评或反对的环境观念。

虽然绿色教育十分重要,但是我国绿色教育体系缺失,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绿色教育体系仍然十分不完整,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另外,我国绿色教育师资十分欠缺。

3.3.3绿色生态制度不健全

我国虽然颁布了多部与环境相关的法律,但生态文明制度还不够体系化、系统化。首先,环境污染事先防范制度缺失,大多法律是规定了环境污染的惩治措施,但对于产权、使用标准等事先防范并没有明确规定。其次,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由于生态补偿涉及众多的利益关系调整,生态补偿计量存在复杂性、难以衡量性的特征,因此在生态补偿上,理论上探讨较多,而实践中却较少。最后,政府环境责任机制不健全。由于生态价值的滞后性,部分政府基于政绩的考虑,往往不愿意在环境改善上投入太多资源,在环境和经济发生矛盾时,也往往倾向于以环境换发展。

监管体系不健全的首要表现是监管主体缺失,虽然我国法律制度规定了以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部门对于环境监管的责任和权力,但对于公众、新闻媒体对环境监管的权利和责任没有规定,再加上信息公开制度缺失、举报制度不健全,民众监督、舆论监督缺位,全民参与的监管机制没有形成。另外,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的执法权进行了行政区域分割,环保部门受地方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双重领导,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联,在进行行政执法时往往会避重就轻。

3.4 ZB公司问题解决方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兴旺发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ZB公司以创新绿色战略的理论,在深入调查研究企业所处竞争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依托创新科技、发展绿色产品、突出绿色经济、持续绿色管理、构建持续发展模式的战略目标。创新绿色经济与管理实践。

3.4.1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绿色科技

产品创新是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提高与绿色新产品开发等要依靠科技创新,既要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又要注重市场效益,这样企业发展才能底气更足,发展更好。为此公司与南开大学联合开发研制出一种新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起科技楼,成立科研中心。

3.4.2 绿色营销,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企业只有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开拓新的经营思路,创造新的营销策略,不断寻找发展机遇,把握、利用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采取绿色营销概念的新方法、新措施,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3.4.3 突出绿色经济与管理,提高生产力水平

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结构要与现代企业、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需求相适应。优化职工队伍结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灵活机制,创新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公司实行民主评议、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对中层干部按照德、能、勤、绩、廉进行民主考评,按公开报名、资格审查、书面考试、竞职演说、群众评议、会议研究、张榜公布等步骤,增加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增强了中层干部的责任心,激发了干部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健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制度等,使得公司秩序井然,岗位明确、责任具体、运作规范。

3.4.4 以人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企业管理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一门创新的学问。管理出效率,管理出向心力和凝聚力,管理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加强企业绿色产品质量认证和物资招标比价采购,重大事件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厂务公开,加强集体决策的力度,避免、减少决策层的失误。建立作风正、会管理、善经营、拒腐蚀、抗风险的开拓型人才团队,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集中有效资金保证职工住房和健康。

4. 结束语

本文在回顾近十年来国外绿色创业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有关绿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成果,并分别绿色企业发展战略视角,结合ZB公司实践对最新的绿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介,以期对绿色经济与管理这一全新的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供国内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企业创业创新绿色经济与管理发展,必须有社会舆论的引领,依托国家政策、法律和市场的环境支撑。创新绿色经济与管理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发展之源。为了提升生存力、竞争力、创新力、发展力,企业必须源源不断地进行绿色经济与管理创新,以绿色经济与管理创新占据市场竞争的先机,以绿色经济与管理创新开创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之路。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创业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产物,具有凝聚、导向、激励及协调功能。当前,应关注创新创业初期对财富过度崇拜,忽视创新创业文化的积累和绿色经济与管理,避免“山寨化”和浮躁现象,加强教育、培育创新创业意识,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管理,优化打造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J].乡村科技,2013(03):5.

[4] 马立新.试论循环经济中的矿业开发[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