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

第1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一、在保证特殊医疗空间环境要求下,注重自然采光和适宜的自然通风(或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减少电力消耗,是亚热带地区医院建筑绿色设计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人口数量巨大,资源有限。“绿色”的概念,也就是可持续的概念,本身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中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城乡发展生活水平等都有巨大差异,在生态节能技术上必须考虑注重地方气候特点。亚热带地区湿热气候特点,对医院建筑节能的不利因素是夏季炎热、太阳辐射强、潮湿的室外空气等;有利因素为春秋季清凉室外气温适宜、季节风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太阳能资源丰富及昼夜辐射不同等特性。富有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的建筑如云南的“干阑”建筑及“一颗印”式住宅、广东等地区的传统民居、骑楼等,特点都是夏季自然通风、防热、遮阳、防雨、防潮等。当今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2011年,中国的《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出台,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已获得业内普遍关注。但有些医院建筑设计为迎合绿色建筑设计潮流,只注重单纯节能技术的应用(太阳能、光电板等),对医院建筑的实际运行成本和医院建筑寿命周期内的总成本缺乏清醒认识。而与其它相对复杂、昂贵的生态技术相比,自然通风(或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是当今生态建筑所普遍采用的一项比较成熟而廉价的技术措施,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达到人体热舒适,有利于降低能耗,降低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新风),方便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医院是诊治各种病症病人之地,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质量,使人不会受到医院有害环境的危害。湿热地区的医院建筑设计应通过建筑形式、建筑与夏季主导风的夹角、各功能建筑的布局、建筑空间造型、维护结构形式、建筑细部设计、绿色植物搭配等手段,合理利用风压、热压实现自然通风或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实现建筑环境的有效控制。

医院建筑不仅功能复杂,能耗构成亦十分复杂,各类能源消耗中,电力消耗占主导地位,为医院能源消耗的主要能耗。而在电力消耗中,又以空调和照明系统能耗为主要,医院空调系统能耗偏大是公认的普遍问题。可见,从医院建筑设计的角度,降低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的能耗,是湿热地区医院建筑设计的关键内容,是医院建筑节能的重点。除了按实际需求设计照度,采用高效节能灯具等措施外,从医院建筑布局出发,尽量减少完全封闭的黑房间,注重自然采光。亚热带地区某些新建医院,通道、病人等候等公共区域缺乏自然采光,室外晴天白日,室内却不得不灯火通明,造成了能源浪费。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从被动地适应自然气候发展到主动地控制建筑微气候。但近年来,湿热地区新医院建设,不分科室,对空调的过分依赖和使用,是当今医院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湿热地区医院建筑在设置全年空调系统等方面,它们能源消耗非常高,如果能在这部分能源消耗做适当控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巨大的。在保证特殊医疗空间环境要求下,注重自然采光和适宜的自然通风(或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减少电力消耗,是湿热地区的医院建筑绿色设计的重要内容。如,综合医院门诊部内存在大量公共通过性的空间,这些空间的热舒适度及空气质量要求不如医技部门用房那么高,因此,在医院门诊部内是完全有条件并且有必要通过自然通风手段来达到既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又能满足人体热舒适度要求,同时能有效降低能耗的效果。在湿热地区综合医院的交通、等候等公共空间,合理的自然通风组织,可有效调节建筑室内的气流效果、温度分布,对改变室内热环境的满意度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自然通风的实现是一种依赖于建筑的朝向、平面布局等设计效果,良好的建筑设计才能有助于增强室内自然通风的效果。

二、从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形态、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形体优化与细部设计等方面,注重湿热气候特点的医院建筑设计方法探索

1注重适应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的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形态

以湿热地区医院建筑整体布局的科学性为目标,探讨医院建筑总平面设计。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道路、周边建筑等环境的相互影响。在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合理功能分区布局的前提下,重点探讨医院不同功能建筑间相互联系与影响之关系,营造湿热地区适宜的微气候环境,节能降耗。医院建筑的功能分区、建筑和道路的布局、建筑朝向、建筑间距、建筑体形、主导风向、太阳辐射热、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综合优化布局,探讨适应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的医院建筑总体布局方法。以广东省深圳市某新区800床医院建筑设计方案为例(图1),设计小组在方案总体规划形态推敲的过程中,除了从功能流线组织、周边环境限定等角度考虑外,方案设计阶段聘请建筑技术专业人员配合,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对多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针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分析夏季场地内部热环境和风环境耦合关系,经过方案的对比和重组,综合得出了既功能布局合理(图2),又易于营造舒适热环境的建筑群体的组合方式:顺应用地形状,科研办公区、住院区和院内生活区放置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形体舒展,利于通风;门诊医技区形体紧凑,缩短医疗流线,节省用地。特别是半开敞的医院街(图3),建筑体块导风效果良好,主要空间没有明显漩涡区,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微气候环境,也有利于医院日常运营的节能降耗。在医院建筑规划布局之初,结合地方气候特点,把节能放在本位,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

2注重亚热带地区医院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

建筑空间布局与医疗功能分区的有机结合。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洁污分流,使医院建筑空间布局与医疗功能分区有机结合。依据医疗功能需求及相关规范要求,合理布局、区域功能相对独立,形态布局有助于有特殊要求的功能区域,独立通风空调系统,保证空气质量要求,便利医院感染控制。科学的就医流程,降低运行成本,节省资源。

建筑空间布局与功能科室的资源共享。医院建筑空间布局应注重医疗资源的共享、空间的合理共享、后勤保障共享,营造共享、兼容、丰富的空间环境,实现使用功能和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医院运行成本。如广东省深圳市某新区800床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强调相近功能的科室集中布置,共享医疗资源,实现使用功能和效率的最大化。如:为急诊服务的检验室、B超室、X光室及小型CT室与医技集中布置,拥有与急诊联系密切的流线;住院楼标准护理层拥有两个护理单元,病人休息空间与医辅用房在同一护理层得到充分共享。

建筑空间布局与自然条件利用。鉴于医院全天候运营的需要和布局的特殊性,室内采光通风所需的能耗相当巨大,湿热地区医院建筑自然采光与通风的优化设计,与医院建筑空间形态布局密切相关。建筑主体朝向应朝向或接近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综合利用风压与热压通风原理,利用半开敞庭院、天井等手段,来解决科室单元自然通风问题。单体功能建筑在确保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自然采光。在保证需要恒温恒湿及洁净度等特殊要求的功能空间设计要求前提下,在过渡季节,尽可能地靠室外新风调整室内温度,利用室外较凉的空气,满足部分散热较大设备和人员比较密集科室与区域冷温需求,从而减少制冷设备系统运行所带来的能耗,尽可能使用“免费空调”。建筑空间布局设计注重湿热地区医院建筑良好微气候环境的营造,在充分考虑夏季与过渡季节建筑通风的同时,注重防止冬季冷风的不利影响。

3注重亚热带地区医院建筑形体优化与细部设计

结合医疗功能布局,进行亚热地区的医院建筑形体优化与细部设计,如针对不同医疗功能部门开窗位置与形式,通过优化设计,以有利于自然采光与通风,达到节能效果。从建筑构件形式、窗户的开口朝向、开窗方式、开窗面积及导风板设置均对科室单元的自然通风效果有很大影响。在夏季非高温时段,部分区域利用夜间温度较低自然冷风,利用建筑物自身的结构蓄冷与细部构造,预先进行通风、降温、换气,保持区域良好的空气质量。通过建筑形式、建筑与夏季主导风的夹角、周围建筑的布局、建筑空间造型、维护结构形式、建筑细部设计、绿色植物搭配等手段,合理利用风压、热压实现自然通风或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实现医院建筑环境的控制。广东省深圳市某新区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大量利用开敞、半开敞空间,局部架空等办法,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庭院,解决了大部分空间的自然采光通风需要(图5)。此外,还通过设置地面采光通风口和光导照明系统作为补充,如地下车库、洗衣房、三层B超诊室和等候空间,以期达到白天少开灯、大部分时间无需空调的节能减排目的。

第2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医院; 耗材管理; 精细化管理; 效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8. 044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8- 0075- 02

0 引 言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医用耗材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医用耗材使用的品种和费用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种多样化的扩大,耗材管理也面临着很大挑战。医用耗材作为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基本物资,已广泛地运用于医疗、科研、预防、保健等领域,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3]。目前,医院耗材管理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等现象,如何提高医院耗材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当前医院耗材管理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耗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1 医院耗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医院耗材管理已开始学习并运用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思想。如,本院耗材库房管理已经引进了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法,即通过收集大量数据资料,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纠正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地进行下去。PDCA循环法规范了库房管理,做到了计划采购,保障供应,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用和损失,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将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应用于医院耗材管理中,优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医用耗材管理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然而,精细化管理的运用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耗材管理中很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耗材管理历来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品种、规格多,管理困难、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等问题,其具体体现在:

(1) 思想观念不先进:医院管理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情管理”,一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思想教育的落后,导致观念不够先进。医院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而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思想支配,只有搞好对人的思想管理,才能通过人实现对其它方面的管理。把握管理的思想性,需要高度重视对人的思想教育。

(2) 管理方法落后:在新时期,医院管理应该与时俱进,管理不是教条,更像是一种艺术和科学。现阶段医院管理方法比较粗放、单一,没有与时俱进的调整,很多医院虽然引进了先进的设备,但管理的方法仍相对比较落后、呆板,脱离了信息化的要求,无法提高管理效益。更有很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看面子解决问题,扰乱了管理秩序。

(3) 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重形式,浮于表面,不重效果,仅仅满足于任务布置,投入多少钱,不问结果的好坏和成效的大小;工作标准意识不强,满足于“差不多”,缺少细致、彻底的工作作风;岗位职责没有细化,出了问题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上;耗材采购一般是缺什么买什么,没有一定的统筹规划[4];对一些往往送货不及时的供应商也没有一定的监控体系和约束力,对耗材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也没有完善的监控体系。

2 加强医院耗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虽然近年来医院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一些单位制度落实还不够严格、工作标准不高、重建轻管等问题也比较凸显,医院管理队伍素质较弱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推行耗材精细化管理,可推动医院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从而进一步规范管理内容,统一管理标准,细化目标责任、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使制度落实到位、责任制管理到位、监督制约到位。

医院耗材由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办公用品等组成[5],品种复杂繁多,但每个部分都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医院收益未见显著提高,都可以在管理的粗放、缺少对管理对象的定量分析和量化管理上找到原因。这说明,经验式、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解决医院管理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医院耗材实施精细化管理,对管理的具体内容、标准进行调节和控制,因此,加强实施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既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当务之急,又是与时俱进的长期任务,必须作为提高医院管理效益的重要举措紧抓不放。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耗材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复杂,对管理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对医院耗材管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利益和竞争力,积极适应时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要求,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同时,耗材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无完善的机制,则很可能因管理不当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加强实施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刻不容缓。

3 做好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3.1 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精细化管理意识

观念新,才能事业新。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科学内涵的学习理解,掌握本质要求、基本内容、实现途径和管理目标。要统一思想,抓好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尤其是对一些管理薄弱的班组,要加大力度,重点培训,从根本上培养管理人员“精”、“细”的思维。要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各级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引导动员,使精细化管理深入人心,大力营造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加强领导,依法施管,提高机关科学指导的能力。许多单位的成功经验证明,只要单位主要领导重视,管理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医院耗材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必须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确保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3.2 控制耗材物资采购

对各类库存物资定期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严格控制购置物资的品种,严格审核各项物资的进货价格,通过以性价比为中标标准,在同等条件下以低价者中标。规范新进卫生耗材的审批程序,凡科室申购新的卫生材料先由科室申请,详细说明理由、适应症,备齐彩页、使用说明书、三证等资料。先由医疗及管理部门及审计复核、采购部门做市场调查,分析、审核该物资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时分析是否病人病情治疗所需,有无因此加重病人负担等情况,最后由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才能购入。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要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挖掘内部潜力,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费物资的使用效益。

3.3 规范耗材管理流程

医院购置物资后,不定时的入库、报销会给设备处和财务处的相关负责人带来一定的工作量,因此应对供应商实行严格地监控和约束,尤其对首次进入医院的供应商,必须按相关准入程序严格审核。要查找重点领域、重点岗位以及关键环节的廉洁风险点,堵住漏洞,严禁在采购过程中发生腐败问题,导致耗材成本增加问题的出现。对送货不及时和影响到工作进程的供应商应实施惩罚措施。对医用耗材的申报、采购、申领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和制度,由相关部门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对耗材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做好登记,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监控体系。

3.4 加强质量信息反馈

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临床各科室解决后顾之忧,定期(每季度)到各科室走访,对有质量问题的物资进行登记,填写《临床科室物资使用情况反馈表》并及时向采购部门或供货商反映情况,要求尽快解决。每年组织专家对医用耗材进行评估,尤其对高值耗材和常用耗材,从性价比、质量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不仅仅起着对当前医用耗材考核审查的作用,更是为下一步耗材的物资采购指引了方向。

3.5 推进科室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信息现代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益并减少工作量。可为各科室提供计划申请各项物资,推行物资计划、领用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各科室在本科室院网内即可直接进行计划、领用及费用查询等相关操作,提高办公效益。然而,现有的系统或平台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功能太少、可操作性低等,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耗材在医院内的使用比重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如果管理理念落后,成本意识淡薄,那么随着耗材使用量不断攀升,必将造成医疗成本快速增加的现象。

3.6 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在精细化管理中,如果说流程是起点,标准是基础,绩效考核才是使管理活动形成闭环。没有绩效考核,流程和标准都可能落空,就不会真正形成贯彻力和执行力。通过立标、验标、定标三步循环,对管理工作建立评价标准,并根据实际工作与预期标准之间的差距大小和开展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使绩效考核更加合理。建立科学的量化考评制度,实施科学的考评。对管理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衡量,对管理的质量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明确在哪些方面实现了管理目标,取得了哪些管理绩效,在哪些方面创新了工作方法,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以及在下一个管理循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管理活动的闭环回路,循环递进,持续改进提高。实施科学的最优化考核,一是要建立和健全科学的量化考评指标体系,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二是采取科学的考评方法。借鉴现代绩效管理考评等考评方法的有益经验,注重自我考评、上级考评和下级考评相结合,平时考评、阶段考评和综合考评相结合。

因此,医院只有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规范管理流程,建立动态实时的管理体系,增强领导的执行力,精细化管理才能得到落实,出现成效。精细化管理不仅应在医院耗材管理方面,在医院整个后勤、医疗等领域仍需进一步推广,才能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4 结 语

医院耗材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必然的选择。做好耗材管理工作,降低成本消耗对于一个医院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医院耗材管理工作,才能够降低医院成本消耗,提高医院竞争力,节省医院资金,与此同时,患者的医疗费用也才会因此而得到降低。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工作,必须要降低成本消耗,为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胡益民. 浅谈库存物资精细化管理[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194,212.

[2] 宋风兵. 加强医用耗材采购规范化管理[J]. 中国医疗设备,2012,(27)7:100-101.

[3] 张建设. 医院信息系统在设备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医疗装备,2012,(25)11: 52-55.

第3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误解一:医院节能改造完全可以套用通用的节能技术

医院建筑是拥有特殊功能的、复杂的公共建筑。其门急诊量大、住院人数多、人员流动性强、功能分区多,而且重点科室还有特殊医疗要求,这些特点是医院有别于其他普通公共建筑的鲜明特征之一。

尽管与医院节能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很多,但尚未有专门的医院节能标准,因此医院要节能降耗只能参照相关标准与规范,如果不顾及医院建筑特点,就很容易误读相关标准与规范,套用或误解通用的节能技术。

由于医院功能与环境控制的要求有其特殊性,常用的一些节能技术或措施不一定能应用到医院,尤其是一些特殊功能的医疗科室,有的节能措施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空气中的霉菌一般对于健康人群无碍,但对于免疫抵抗力低下的病患(如:癌症、糖尿病、肝肾功能不佳、免疫不全、重度外伤患者等)、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接受外科大手术后的病患、血管内置导管的病患、内置导尿管的病患以及早产儿、高龄者等,会引起感染。近年来医院曲霉菌、赤霉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成为世界性研究热点,而若想消除空气中的浮游霉菌及其孢子,除了过滤外其他消毒措施效果不大。

误解二:医院节能改造关键是降低建筑负荷

提起医院节能改造,传统思路就会想到降低建筑(空调)负荷,加强建筑外墙保温,改装气密性外窗。其实合理设定室内参数才是建筑(空调)负荷的最大影响因素。

在一般公共建筑中,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条件下,要尽量提高室内设计温度。而在医院建筑中,由于服务对象与诊疗要求的特殊性,室内空气参数的选择不是“舒适性”优先,而是“功能性”优先。例如:无菌病房控制参数室内温度比普通病房略低一些,过高易引起患者烦躁,出汗是无菌控制的大忌,因此温度控制在22℃~26℃较为合适(国外标准要求21℃~24℃)。再如:心脏手术中要求室温突降到17℃,手术创口缝合时,要突升到25℃,这完全是医疗要求;从细菌学不利于细菌的繁殖、控制交叉感染角度出发,相对湿度宜在45%~60%。

可见,在医院各科室特别是重点科室中,室内各空气参数应按医疗要求设置,不宜以节能名义随意变动。但也要特别强调不宜因医疗要求而盲目提高室内参数,尤其是空调精度与洁净度,这对能耗影响很大。

对医院建筑来说,降低建筑负荷并非是降低医院能耗的最关键因素,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 “生物负荷”的概念以及“风险控制”的理念。生物负荷是达到所要求的无菌程度时系统应除去的生物性污染物量,而风险控制则决定系统冗余度。因此“生物负荷”是与“无菌程度”密切相关的。室内要求的细菌浓度越低,风险控制要求越高,系统承担生物负荷越大,对系统过滤除菌要求越高,稀释风量越大,甚至要求单向流流型才能达到,湿度控制要求越严,正压控制值越高。“无菌程度”提高,不但加大了相应的“生物负荷”,而且室内控制参数或控制精度提高,也很大程度上间接地提高了建筑(空调)负荷。

另外,由于医院的重点科室往往处于内区,建筑负荷不大,或者说与建筑护结构无关,因此降低生物负荷往往成为减少暖通空调总负荷的关键。目前,我国缺少专业的医疗工艺工程师,相关工作常常由建筑师来担当,所以对医疗与诊断、医疗工艺与流程的了解不是很深。医务工作者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要求更大的建筑面积、更高的无菌水平、更高的风险控制要求、更严格的温湿度控制,而忽略了由此导致的造价与运行能耗费用的激增。例如:医院在做手术室规划时,常常不考虑医院级别与专长,往往追求手术室数量、攀比手术室级别,要求配齐所有级别的手术室,尤其是Ⅰ级手术室。实际上首先应确定哪一级手术室对医院本身最适用,或者说使用频率最高,再规划建哪一级的手术室,可保证在实际运营中始终保持该级手术室的最高使用率,这样设置较为合理。

医院建筑节能首要任务就是合理规划以及确定设计参数与风险程度,这对降低负荷(尤其是生物负荷)、降低整个系统能耗至关重要。因此在医院规划或设计前期,设计师应与医务工作者多沟通,了解医疗过程与感染控制机理,合理设定医疗真正需要的无菌水平与控制要求,确定系统的送风量与补风量、温湿度与正压控制要求、空气过滤级数与过滤器效率,这比后续再采用的节能措施或节能改造对降低能耗更为关键,效果更好。

误解三:医院节能改造效果以节能降耗指标来评估

传统上,评价节能技术或评估节能效果往往会直接以节能降耗指标来衡量。我们强调医院节能技术必须始终处于保证医疗、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医院节能技术应该以感染风险来评价:凡是降低甚至消除感染风险的节能技术,宜提倡;凡是加大甚至增加感染风险的节能技术,应摒弃。

感染控制是风险控制中的一个分支,类似于防火,并非一定有个明确的因果关系。的确,医院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特别是重点科室,相比舒适性空调必须是有效、安全、冗余,这些措施未必与感染率下降成正比,这涉及到诊疗过程中感染机率与个体免疫能力的差异。但是,从风险控制角度去分析整个控制系统、发现存在的问题、消除隐患,确实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对此设计师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解风险控制机理,以全过程控制、完善的保障体系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我们认为应用“感染风险”来评价节能技术,推广有利于诊疗与感染控制、经得起理论分析与实际考验的节能技术,不能以“节能”的名义来降低控制要求,轻易改动系统,特别是重点科室,否则后患无穷。

误解四:医院节能改造效果以医院总能耗量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指标来评估

医院建筑不同于普通公共建筑,医疗技术进步,诊疗设备更新换代,医院功能提高,就医环境完善,必然使得能耗增长。随着医院医疗效果显著提高(如治愈率提高、住院天数下降),其业务量必然大大增加(如门急诊量、住院量激增),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采用怎样的高效节能措施都无法改变医院能耗增长的趋势。因此,医院不能采用公共建筑单一的总能耗量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来评价医院的真正能耗水平与节能效果。

为了客观地评价能耗水平与医疗效果、业务量之间的关系,笔者借鉴工业生产的概念加以说明,生产厂家能耗必然随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量的增长而增加,而其节能效果应体现在每个产品能耗的有效下降。借用这个概念,笔者提出医院能耗评价采用人均能耗指标更为合理。

过去用总能耗量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来评价医院节能,难以区分医院发展与医疗业务量增大而导致医院耗能增高的合理因素与不合理能耗之间的差别,难以找到能耗的症结与节能的关键,而且用总能耗量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来要求医院节能降耗,必然迫使医院采用一些偏激的节能措施,导致室内环境变差,院内感染率上升,有的甚至连医疗环境也无法保证,带来的潜在风险更大。近几年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可谓数不胜数。

我们经过对上海市级医院进行能耗调查与综合评价,认为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用门急诊量人均能耗指标、对专科医院用住院量人均能耗指标来评价医院能耗水平与节能效果更为合理,这样不仅较为妥善地解决了医院发展与能耗间的矛盾,而且能提高医院的节能积极性,更容易发现不合理能耗,真正提高医院节能效果。

误解五:医院节能改造关键是取消通风空调系统中的空气过滤器

医院诊疗科室的空调系统净化消毒装置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医院过度依赖消毒灭菌措施维持无菌环境的做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用过滤除菌的物理方法是一个低能、价廉的技术,一个阻力很低的普通中效过滤器除菌效率就能达到70%~80%,而高中效过滤器除菌效率可达到90%。目前,也只有空气过滤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如臭氧、氮氧化物等),不会产生电磁辐射,不会促使微生物变异和增加抗药性,是一项真正绿色的除菌技术。但是人们往往注意到重点科室的三级过滤,尤其是高效过滤器的初阻力和终阻力之高,使得空调净化系统能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再者,设计人员、院方维护管理人员应该理解送风技术与排风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差异。空调通风是送风技术,服务对象是人,必须对人绝对安全、无害,臭氧与化学消毒在送风系统中是不能用的,若采用静电徐尘器,送风系统只得采用低电压的正电晕静电除尘器而不能采用效率很高的排风用负电晕静电除尘器。

手术室、无菌病房等重点区域对除菌的要求不同于公共场所,要使医疗环境持久地处于受控状态,最大程度降低外源性感染风险。如此严格的无菌控制只有高效过滤器可以胜任,这也是所有国内外规范所认可的。应重视运行中过滤器的实际阻力,高级别科室运行能耗往往低于低级别。对于Ⅲ、Ⅳ级洁净手术室、一般手术室和ICU,完全可以用阻力更低的亚高效过滤器或高中效过滤器。当代过滤技术在进步,过滤器的阻力已大大下降。目前已出现超低阻高效过滤器,仅达到高中效过滤器阻力。

总之,医院在节能改造方面应该根据医疗实际要求与感染风险控制来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

误解六:医院节能改造须取消空调四管制或一次回风再加热

现代医院建筑体量越来越大,出现了建筑内区,需要常年供冷。而重点科室往往处于建筑内区,室内无建筑负荷,热湿比小,机器露点低,不利于采用二次回风。传统设计常采用一次回风再加热处理或四管制空调系统,控制十分简便、有效。但从节能规范来说,存在冷热抵消、能耗大等问题,不予推荐或明文禁止。因此许多医院节能改造首先就取消一次回风再加热处理或四管制空调系统,改为二次回风系统,常常出现室内湿度超标。

针对医院常年同时供热、供冷的用能特点,可以采用多功能热回收热泵,将夏季向大气排热回收供热水,将冬季向外放热回收供冷,机组两端同时供热、供冷。为此,应该推广采用一次回风再加热空调处理方式,不仅控制可靠而且可以提高机器露点,消耗多余的热水,提升室内环境控制质量。如果不去消耗这些冷或热,这些冷或热只能排放到大气中。可见这些原先被相关节能规范定义为耗能的技术措施,现在却因采用多功能热回收热泵成为节能减排的有效模式。

我国东南部地区在过渡季节甚至初冬,湿度控制一直是个大问题(因为湿度高,气温也偏高),采用多功能热回收热泵可大力提倡一次回风再加热空调系统,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冷热能量,也减少了因两端不平衡而排放废热,既节能又环保。

另一方面,尽管采用多功能热回收热泵使医院冷热水量增加,但耗电量却大大下降,这正符合医院节能改造的宗旨――不是抑制需求,不是单纯降低能耗,而是将不可再生能量降下来。

结语

第4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节约型医院 成本控制 措施

一、节约型医院概述

节约型医院是与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细胞形态。节约型医院中的“节约”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医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科学高效地管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即投入方面节约各种开支,不铺张浪费,如合理利用水、电、油、气等资源,降低运行成本,获得经济效益。第二层含义是指对病人收费要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病人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创造社会效益。

二、医疗成本控制概述

(一)医疗成本的概念

医疗成本是指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劳动耗费的总和,包含以下内容: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

(二)医疗成本控制的概念

是指使用一定的方法对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医疗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同时将各项实际耗费预先确定在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发现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分析造成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一种经济管理行为。科学的组织实施医疗成本控制,可以促进医院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医院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三)医疗成本控制的方法

医疗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是标准成本控制法。标准成本控制法是指围绕医疗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它具有事前估算成本、事中及事后计算与分析成本并揭露矛盾的功能,主要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此方法已成为医院应用最为普遍和最为有效的一种控制手段。

三、现阶段医院成本控制及管理的现状

(一)医院成本经营意识淡薄

医院所面临的不是成本是否可以降低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经营效率,通过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成本。长期以来,医院管理者和职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对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管理缺乏应有的认知和理解,没有经营、成本、盈利等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从而造成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情况严重。

(二)成本管理体系比较单一

医院不同于企业的是,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身成本控制方法的系统,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内容。但是目前由于医院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的影响已经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医院实施的科室成本核算中,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科学的方法体系,各医院科室成本的归集范围、成本分摊各不相同,这势必会造成医院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三)成本核算较单一

成本核算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由于医院现行会计制度的局限性,会计科目不完整,核算内容不全面,成本核算工作主要以奖金分配核算代替成本核算,核算方法也局限于成本的简单分摊计算,没有更多的精细化得核算和管理,这样势必会造成成本管理的范畴片面化和单一化,即只注重对临床科室的成本管理而忽视后勤机关的成本管理。

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试行,成本核算体系趋于完善,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意识也将逐步增强,从理论上为创建节约性医院奠定了科学、规范的基础。

四、建设节约型医院背景下的成本控制措施

(一)建立医院成本控制管理机制

要建立盈利高、效益好的现代化医院,建立合理高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是首要任务。其中医院领导的重视是有效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大力宣传成本控制管理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医院的机制运行改革,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减少内耗,挖掘医院内部的潜力,从而节省费用支出,高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二是有利于开展项目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单病种成本的核算。建立科室兼职核算员制度,完善成本控制网。成本控制要把好每个环节,医院要强化物资管理部门(如药剂科、设备科、后勤等)的管理、 会计 、科室兼职核算员,形成三级成本控制网。最终可以有效地促使医院以较少的成本投入,取得较好的医疗服务效果,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建立成本核算组织,制定成本核算制度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一个为经济核算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各科室、班组配备兼职核算员,形成一个自上而下、从上级到下级的全院全员互相配合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制定成本核算制度,就必须加大对医疗收支的监管力度,将所有开支打入科室成本,包括医疗业务用房、仪器设备折旧、工资、福利奖金、业务费、卫生材料费、加班费、水电费等。将科室的成本消耗与科室、个人利益直接挂钩,通过上述措施来提高医院的盈利水平。

(三)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减少冗员成本支出

要降低成本,首先在人员费用上要严格控制,因此控制人力成本,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是当务之急。首先医院应推行全员聘用制,达到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对于非医院专业的后勤服务,其人力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可以实行业务外包,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

(四)减少医院内耗,严格控制内部成本

要控制内部成本,降低科室医疗成本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各种医用卫生材料实行消耗定额来控制医用卫生材料的成本费用增长;另一方面,管理费用中的公务费和交际应酬费用、交通等管理空间大,均是可控成本,尽量杜绝不必要和重复的不合理开支。鼓励行政工勤人员增收节支,降低成本,做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最后要加强设备、物资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精简折旧费用。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应该是成本效益的管理,其目的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从成本控制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求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用成本控制的观念看待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战略竞争上来,是创建节约型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节约型医院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振民.浅议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财会研究,2009.3

[2]陈义凤.医院成本控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财经界(学术版),2010.8

[3]孙昊.长春人民医院成本控制研究,吉林大学,2008

[4]王晓莉.医院经济成本核算研究,郑州大学,2006

第5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医院 经营管理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24-02

面对医疗服务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政府投入少、医院运行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医院都已引入经济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理念。搞好医院成本控制工作,对于降低和控制成本消耗,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本控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1.医院成本控制概述。成本控制就是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消耗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及时提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使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以保证利益的实现。

合理的成本控制并不只是注重节约的成本控制,单纯地降低成本费用也并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合理的成本控制应该是寻求质量、效率与耗费的最佳结合点,以达到实现以最少的耗费换取更多的收益,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

2.成本控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医院在一定时期内成本费用的多少,实际上就暗示了医院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大小以及可能获取的收益的多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因此成本控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1.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控制与医院的经济效益联系紧密,也与医护人员的利益息息相关,促使医院效益最大化,人人都要参与到成本控制中,学会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加强成本意识,形成勤俭节约的好风气。医院可通过预算制度严格控制各科室业务费用和办公费用的增长,降低可控费用的消耗;通过定岗定编严格控制计划外用工,节省工资和福利费的支出;鼓励后勤职工增收节支,降低成本。

2.调动全员成本控制积极性。(1)领导带头厉行节约,给职工做榜样。领导在医院经济管理中是关键,决策的水平和重视的程度、落实的力度以及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决定着成本运作工作的成败,所以必须把领导的决策转变成自觉的行动。院长及科主任、护士长要身先士卒,营造出“人人讲节约、人人都是成本管理者、控制者”的良好环境氛围。

由于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因此必须由领导推动,领导的带头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成本控制对医院领导层的要求:一是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控制。各级人员是否认真执行成本控制,往往取决于领导是否全力支持。二是具有完成成本目标的决心和信心。三是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实施成本控制,不可好高鹜远,更不宜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唯有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才能逐渐取得成效。四是以身作则,严格控制自身责任成本,否则就没有号召力和说服力。(2)建立奖惩制度,落实奖惩激励措施。一是要及时总结,好方式、好方法要及时推广,表扬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中表现好的人员;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落实物质奖励,规定明确的奖惩办法和标准,调动职工投入医院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做到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3.改善医院经营管理。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是医疗经费的收支管理,要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大对医疗收支的监管力度。如在订购医疗设备前先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将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通过对成本费用的反映与控制,促使管理层合理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有效的物资管理进行成本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1)采取公开招标采购。医院大力推行公开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全面推行药品及物资集中招标采购,把集中招标采购降低的价格让利患者,让广大患者得到实惠。(2)加强材料的库存管理,减少损失与浪费。医院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不仅提高了物流管理工作的入出库制度,也提高了清查药品出入库工作的效率,减少了多余的人力消耗。(3)加强诊疗过程中消耗材料的使用管理。通过设立药品、药剂量等设备的消耗处置使用方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合理使用药品及消耗的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质量。

4.推行成本控制系统。医院要树立系统管理观念,把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首先,医院要对内部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摸底,对成本控制进行系统设计。其次,成本控制管理的重心应由内部转向外部,由传统型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型管理,不能局限于医院的内部工作,而应延伸到院外,分析发展态势,如患者出院后续问题,提醒患者定期来院复诊等。

5.提升医院竞争力。在医疗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使病人就医选择医院有了更大的空间,医院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得不参与市场的竞争。因此医院要引进和借鉴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在医院内部推行全面的成本控制制度,努力降低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有效占领医疗市场。

三、成本控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中,成本控制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尤其作为非盈利医院,经费来源不足,树立成本意识、实行成本控制更为重要。医院领导者对医院的建设必须有长期的发展规划,成本控制是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并配合组织实施,才能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成本控制系统。

合理的成本控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加强自身约束、提高效益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降低服务成本,创造更有力的保障,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少青.浅析成本控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现代企业文化,2009(30)

2.赵文利.浅谈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问题[M].经济论坛,2008(5)

3.韩钰.浅谈医院成本控制的原则和保证措施,山西财税,2006(7)

4.过伟.论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现代医院管理,2008(12)

第6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医院 仓库物资 定额管理 问题 措施

1.引言

对于医院来说,库存物资具体是指为了保障正常的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消耗性质的流动资产。定额管理是医院仓库的物资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对医院的仓库物资进行合理的计划、协调以及控制,以做到合理制定采购计划,保障物资基本供应,减少库存量,降低损失,降低医院的成本,为医院的顺利运营提供基础的保障。

2.医院仓库物资定额管理的内涵

物资定额管理主要包括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物资储备定额管理以及物资节约定额管理。第一,关于物资消耗的定额管理,具体指的是医院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下,以及医院的组织情况,为了完成医院的某项工作,所需要消耗的具体的物资数量以及标准。第二,关于物资储备的定额管理,具体指的是为了保证各项医疗以及科研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制定的相关的储备物资的具体数量。定额指标包括单项指标以及综合指标等两项内容,既可以用实物来表示,也可以使用周转天数来表示。第三,关于物资节约的定额管理,具体指的是根据医院的消耗情况而制订的物资节约的具体指标,主要是有利于节约物资的使用量,进而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

3.医院仓库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各医院逐渐重视关于物资的管理,也制定了一些列的仓库物资的管理制度,对于做好物资管理,为医疗服务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关于医院仓库物资的管理的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关管理方法还不完善。物资定额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不强,管理水平整体来说还比较低。在医院仓库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定额管理意识不强,第二,没有实行计划申购制度。

4.医院仓库物资管理的具体办法

4.1针对定额管理意识方面改进措施

在开展医院仓库物资管理的时候,首要要增强定额管理的意识。对于物资管理人员开展定额管理的知识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对于定额管理的重视程度,充分意识到定额管理重要性,并且提高定额管理的业务水平。其次还要加强定额管理的目标培训,为定额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新的作用。此外对于定额管理还要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明确规定需定额管理的物资品种名称;制定定额管理物资品种的具体可实施标准。

4.2 建立预算计价管理制度

医院的仓库物资管理中,既要满足基本的医疗工作的需要,又要尽量减小库存,防止物资积压,占用资金。因此要把仓库的物资管理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建立预算计价制度,在编制年度预算的工程中,就要把物资经费编入到预算中来,明确个项物资的预算,以科学合理的提高关于物资经费的使用效率,从源头上做好医院仓库物资的定额管理。

4.3计划申购制度

根据医院关于物资经费的预算,制定年度各项物资指标,建立计划申购制度。在建立计划申购制度时,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1)将财务年度指标下达到各具体仓库以方便执行;各仓库申购物资时需严格查询上月的出库量后才能填写申购单;设置物资最低存量和最高存量控制;临床临时申购的物资需院部审批;月库存量不得超过去年同期的95%。

4.4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为开展定额管理提供指导作用

第一,建立仓库物资的编号制度,有利于明确权责,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第二,建立仓库物资对账制度和交接制度,以季度、年终为标准开展物资的核对,对于员工调离岗位还要做好交接工作。第三,建立仓库物资的报废制度,以实现明确仓库物资的报废情况,明确仓库物资的损耗情况以及损耗的比率,并且在年末进行折算,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报损审批权限,有利于规范物资的管理情况,明确责任,降低损失。第四,建立物资实登记入库的制度,严格规范物资的入库情况。

4.5做好仓库物资的保管工作中的定额管理

物资的保管是指对各种在库物资妥善保管,并根据其特点,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对其进行妥善管理的方法。库内物资管理要点:入库物资根据物资保管制的规定,建立物资登记卡,贵重物资要建立档案,做到月账有卡,数量准确。此外,做好仓库物资的发放时的定额管理:定额送货制:对于消耗定额的物资,可按计划确定物资的数额,定期定批送货上门,如卫生材料,药品,医患被服装具等。领用制:对于贵重物资的发放,须经主管物资管理工作的领导批准,方可领取。另外,一些辅助材料,如低值易耗品和不宜制定消耗定额的物资,也应实行领用制。

5.结论

医院仓库物资管理需要坚持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本文针对现阶段医院仓库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医院仓库物资管理的具体措施: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定额管理意识和定额管理的工作水平;制定计划申购制度,从物资采购环节,加强定额管理;做好库存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储俏武.基层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国审计报, 2006-12-06

[2]李晶.浅谈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2年06期

[3]吴艳玲,孙艳红,吕敏军.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商业经济,2005年11期

第7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一、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强化探讨

当前医院已成为具有相对独立的,具有经营管理的实体,又面临市场经济管理的众多问题。如果医院成本核算不能真实反映其财务成果,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求医院管理者了解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在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在经济理论、会计实务和医院管理的不同范畴中也不相同。在经济学中,成本属于价值范畴,是指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其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在会计实务中的成本,是指医院在经营服务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本,是依据管理决策的不同目的和需求,而采取的相关成本信息及其成本类型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概念。尽管各种成本的名称、概念及内容不同,但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构成了成本核算这一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

从医院宏观管理的角度,医院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物质消耗,劳务报酬以及有关费用支出的数额、构成和水平,医院成本核算主要用于补偿医疗服务耗费,确定医疗价格,综合反映医院经济管理质量和经济决策等。从医院微观角度,医院中各种实物如药品、医用材料、各种工具、办公用具等,固定资产(如房屋、大型设备)的折旧、维修等;其中药品医用材料、工具、办公用品属于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增减,而固定资产折旧属于固定成本,一般情况下不变。市场经济下医院已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进入市场,政府对医院补偿逐年减少,必须要求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向市场、开拓市场、不能靠政府、也不能再等,医院会计必须由单纯的“收支型”转变为“经营型”,提取折旧,实行成本核算。核算的项目主要包括各个科室或核算单位的人员工资、医用材料、药品、办公材料、水电暖费、维修费及房屋、家具、设备的折旧。

材料成本占科室总成本的比重一般在20%—30%,材料消耗是科室成本的重点,首先对医用材料实行动态定额控制,消耗定额根据实际消耗和业务收入增长因素制定,由各库房会计控制在定额内;其次,对药品材料库房实行限量库存,各库房的库存量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的消耗量,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降低库存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再次,对贵重、量大的医用材料和实行公开招标,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采购价格和采购成本

医院作为经济实体应该按照完全成本的要求进行核算与管理,同时国有医院还兼有社会责任,承担政府职能,在此情况下医院的成本就可能不是完全的。所以医院的成本范围不能一概而论,要分清情况,设定条件,依法确认,认真执行。但是从总体上看,管理中要绝对强调医院从严控制成本,按照完全成本的要求进行核算管理,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可是在落实政策因素时,要着眼于政治前提,按非完全成本尽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时必须注意充分体现以下特点

1、全过程性

医疗护理工作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工作效率和仪器设备利用率的高低,医用材料使用消耗的节约或浪费,最终都可直接或间接地从医院成本中反映出来,所以,要从诊疗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从物资材料计划、采购、储存、保管、使用的全部环节,从临床、医技、行政工勤等各个部门入手,重视节约费用、降低成本。

2、全员性

把成本核算的观念深入民心,依靠全院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关心、参与和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自控制自己应控制的费用,这样,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才会持久、有效。

3、技术经济性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决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而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将经济寓于技术活动之中,重视技术经济效益分析,这样才能获得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

三、成本目标管理的原则医院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

成本最低化又称成本极小化、最低成本点。所谓成本最低化,就是根据成本核算管理的任务,通过分析降低成本的各种因素,制定可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实际管理结果达到最低成本目标。对医院管理来说,追求医院成本最低化必须注意:要以保证诊疗护理质量为前提;要以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要首先考虑社会效益;要从实际出发,注意成本最低化的相对性,各医院之间、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实际条件不一样,就不能简单要求统一,不能一味追求指标;要立足于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潜力;要注意发动群众,把握全部影响实现成本最低化的环节,研究和寻求管理方法,包括最佳的操作规程和方法,最佳的医疗协作配合,最佳诊疗护理过程安排,最佳的医用材料采用,最佳的器械设备物资的管理维修,最少的管理费用开支,最少地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纠纷等。

2、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要达到成本最低化的目的,必须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即全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改变仅重视实际成本和诊疗成本的片面性,而要从医院、科室、班组各个层次,诊疗、技术、经营、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实现成本管理,通过计划、决策、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方法,计算每个环节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做到人人参与,做到医院诊疗护理工作和经营活动全过程都进行成本目标管理。

四、医院成本核算具有现实意义

医疗成本核算对于医改有什么作用?概括地说,医疗成本核算是医院改革与管理的基本工作,是研究医院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医疗成本核算是研究解决医改中财政补偿、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控制、医疗服务合理定价、医疗付费方式及医疗保险等难点问题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文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问题及完善措施探析[J].中国商界,2010(8):22-25.

第8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济核算处,江苏淮安 223002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作为医疗质量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管理难度大、事务杂、容易出错,所以如何通过优化医院医用耗材管理来减少医院开支,提高医疗水平是医疗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的医用耗材管理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医用耗材;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163-02

Optimization of Hospital Medical Consumables Management Measures

LI Jiaqiang

Huai’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Economic Accounting,Huai’an,Jiangsu Province,22300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health care,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a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supplies difficult to manage, miscellaneous transactions, error-prone, so how to reduce hospital cost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management by optimizing the hospital medical supplies medical workers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issue .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 at this stage of medical consumables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measures were elabor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medical supplies management.

[Key words] Medical supplies; Management; Status quo; Optimization measures

[作者简介]李嘉强(1971,2-),男,江苏洪泽人,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济核算处,副主任。

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医疗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我国医疗服务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医疗水平的提高促使医用耗材的种类以及数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由于医用耗材的种类多、规格杂、用途广,所以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我国实行医改政策之后,为了把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落到实处,如何有效的降低医院的成本、优化医用耗材的管理方案已经成为了医疗行业中的焦点问题[1]。很多专家学者都针对我国目前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信息化管理、完善收费制度以及制定医用耗材采购计划等等,随着对于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用耗材的管理成为重中之重。

1 医院优化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

医用耗材是医疗事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医疗用品,同时医用耗材也是医院开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用耗材指的是医疗事业中消耗频繁的配件类物品,主要包括医用耗材和医用器械。医用耗材包含日常医疗行为中的必需品纱布、医用酒精以及缝线等物品,而医疗器械则涉及各个医疗环节中所使用的医疗器具,如人工关节、心脏介入和止血钳等[2]。医用耗材还可以根据是否能够向患者收费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可收费性医用耗材以及不可收费性医用耗材。其中可收费性医用耗材是医院按照使用成本的一定比例向患者收取费用,医院在这一项目上的收入可以直接的反映患者的医疗支出的费用组成,也可以反映出医院医用耗材的费用支出。

2 我国现阶段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医院的医用耗材管理意识差,不能意识到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医院内部普遍存在着重视业务技术水平,轻视医疗管理的状况,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管理者是从各个科室中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医生中选拔出来的技术型人才,这些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对于医院医疗技术方面的发展与提高,会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的医疗人员与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往往对于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很容易造成医用耗材管理方式的落后,制约医院的发展。

2.2 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不完善

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流程由采购、验收、储存入库、发放入库以及结算等环节组成,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尚未建立相应的医用耗材管理流程,缺少完善的流程管理就很容易造成医疗管理的每一个分支环节不能完美的融合,使医疗管理脱节,效率大大降低。此外,在医用耗材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采购招标盲目化,缺少理论指导以及耗材出库混乱、流向不明和医务人员随意认领耗材的情况,这种“只用不管”或者先使用,后补全手续的“先用后管”的医用耗材的使用流程都会增加医用耗材的使用成本,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安全隐患,使医用耗材的使用质量降低[3]。

2.3 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来有效地管理医用耗材,从而减少管理支出,提升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医用耗材的管理相比,传统的医用耗材的管理方式效率低,管理难度较大并且非常容易出现差错,另外传统的医用耗材管理方式由于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医院的成本,已经远远的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疗事业的需求。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医院中,由于医院中缺乏对于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程度,所以医用耗材的管理方式还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水平,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2.4 医用耗材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知识

我国医院中负责医用耗材管理的人员大多是缺乏相应医疗专业知识的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就很容易造成对医用耗材的不熟悉、不了解,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不能够针对具体的耗材制定相应的管理、采购、分配方案,更不能将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有机的融合进管理的过程中,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和管理水平的落后,不能够和高速发展的医疗水平相互适应。

3 现代医院优化医用耗材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增强对于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程度

意识决定一切,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必须提高对于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的医务人员只有以更加严肃的态度对待医用耗材管理才能够实现医用耗材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医用耗材管理意识的提升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使用耗材人员意识的提高以及管理耗材人员意识的提高。要让使用医用耗材的人员以及管理医用耗材的人员充分的树立起主人翁意识,才能够使医用耗材的使用逐步的向规范化迈进,使浪费情况越来越少。此外,医院还应该大力宣传科学管理医用耗材的理念,让科学使用、科学管理医用耗材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医疗过程之中,让医务人员都能够切实做到使用多少领取多少、不囤积医用耗材。

医用耗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完整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使得各个分支环节充分的契合,使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科学的采购制度、验收制度以及使用制度。在医用耗材的采购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的采购原则,医院在进行医用耗材的采购之前需要各个科室进行统筹,统计出每一个科室对于不同医用耗材的使用需求,并列出详细的耗材清单,清单列出后提交审核部门对医用耗材采购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检验是否存在过度采购的状况。审核完毕后,向社会有能力的公司进行公开的招标,根据各个公司的报价以及商品质量签订合约。通过这样的采购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供应商和各科室暗箱操作的情况,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除了科学的采购制度之外,验收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医院应该从每一个科室抽调出专门的医疗人员组成医疗设备的审核小组,对采购的医用耗材进行集中的验收,验收的过程中要对耗材的生产许可证、合格证、资质证书以及产品的数量、产品质量等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流入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份耗材都是百分之百符合规范要求的,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使用制度作为医用耗材使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制度更需要科学化的规范,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一定要始终坚持科学化的使用规范,避免浪费的情况出现。

3.2 建立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

医用耗材管理科学化的最终目的是有效的降低医院的开支,保证医院的利润,从而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所以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学的财务制度包括全局角度财务制度的制定以及单一角度财务制度的制定。全局角度财务制度的制定要根据医院在医用耗材方面的总体支出作出规划,而单一角度的财务计划的制定则要根据每一个具体财务需求来进行资金的分配。除此之外,还必须完善各项制度运行实施,将单位一切经营管理与业务活动都纳入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范围内,以此来监督单位各种资金的充分利用[4]。财务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需要监督制度的制约,要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来保证财务制度的实施,监督机制要覆盖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从而促使财务管理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

3.3 全面融合计算机技术,实现医用耗材一体化管理

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用耗材管理的水平,提高医用管理的效率。医院在优化医用耗材管理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计算机技术和医疗管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利用软件技术以及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对各个科室所需要的医用耗材进行分析统计,对各类医用耗材类型、数量、生产厂家、设备规格编号、生产日期等数据进行集中录入,通过计算机技术还可以指定详细的采购方案,对市场医用耗材的性价比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达到以最低的价格购得最好产品的目的。在医用耗材投入使用后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可以对产品进行全程的跟踪,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通过相关的问责机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4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医用耗材管理越来越重要,深刻的剖析现阶段我国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的弊病,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告别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实行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才能够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为患者降低医疗压力,为患者提供更有力的生命健康的保障。

[

参考文献]

[1]马玲.浅谈医院医用耗材管理[J].西部财会,2011(4):44-45.

[2]陈鸣宇.关于加强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4(35):85.

[3]许文年,杨春妮.加强医院医用耗材质量管理的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3):372-373.

第9篇: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范文

    医院成本控制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医疗服务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考核和监督,并采取有效措施把医疗服务的成本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从而实现成本目标。成本控制是医院运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医院落实成本目标、实现预算的有利保证。

1   医院成本控制的内容

    1.1  运用各种成本核算方法预定成本目标  医院在医疗服务项目执行之前,对影响项目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调查、研究、规划、预测和决策,采用降低成本最佳措施,确定未来期间医疗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依此编制医院的成本计划,作为医院成本控制的依据。

    1.2  成本控制活动贯穿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医院在运营过程中,采取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的方法,既勤俭节约,又以本、量、利分析等方法,掌握成本、工作量与收支节余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人、财、物力和职能分工,对日常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形成、偏离成本计划的差异、差异原因进行披露,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改进,对此期间发生的差异、原因进行汇总,并分析研究,寻求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升降的规律性,提出措施,改进工作,达到不断降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目的。以保证成本预算目标的实现。

    1.3  成本控制活动的范围  凡是成本费用发生的部门、科室、班组有关环节、相关部位,都应属于成本控制活动开展的范围。

2  医院成本控制的原则

    2.1  全员参与,集中统一相结合的原则  医院运营过程中,其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以专业人员为主成立专门机构,在医院决策层的领导下,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制度和统一核算。同时,任何成本都是各责任中心员工开展医疗服务活动的结果,因此,必须由参与这些活动的员工来控制。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降低耗费、增加效益,各责任中心参与成本控制的每个人都应自主控制活动成本。所以,成本控制涉及到医院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每个领导及全体员工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成本控制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只有在分级归口管理原则下,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才能把成本控制工作做好。

    2.2  先进技术与传统做法相结合的原则  医院成本控制依据的是快速、准确的信息,因此,要设计合理的数据流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规范正确的操作。医院的成本工作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核算信息质量,必须运用各种先进的核算手段,如设计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成本核算软件,逐步建立成本核算计算机网络,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管理理念等。成本核算离不开繁杂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来源还必须依靠传统的做法,如房屋面积的测量、占用资产的统计,水、电、取暖计量设备的安装及计量等。

    2.3  因地制宜原则  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使医院进入全面的竞争状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医院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前提,由于各个医院的级别、所处的地区环境、经济基础、会计核算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各医院成本管理的基础千差万别,因此,医院在运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的逐步改进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

    2.4  经济原则  医院推行成本控制,其理想是合理使用医疗卫生资源,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而管理的目的也是为讲求经济效益。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倘若采取的某项管理措施所带来的效益小于所付出的成本,是不符合经济管理原则的。因此,在成本控制实际操作中,既要勤俭节约,又要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最优的经济效益。

    2.5  全面性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医院在成本控制时,既要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控制,又要对全部耗费加以控制,同时,还要充分发动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对完成任务好的部门、员工,还要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充分调动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

3  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对策

    医院成本控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又与医院的各项管理政策相衔接,加强成本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精干的专门人员  为保证成本控制任务的落实,发挥成本控制的管理作用,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应建立适应医院管理的组织机构,其职能配备及划分应科学合理,同时还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这是保证医院成本控制实施的有效途径。

    3.2  完善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的基础必须是各成本责任中心资产占用清晰、费用开支明确,这样才能对各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进行有效归集。医院成本控制工作涉及到医院方方面面,成本核算复杂。为保证成本数据的正确,必须做好基础工作:(1)配备及培训成本中心成本核算人员;(2)做好成本中心房屋、设备、人员等基本资料的统计与核算;各成本责任中心都要安装计量水、电、暖、汽等计量设备或有一定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计量。

    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还必须规范数据流程,如房屋、设备、人员变动信息的报送,消耗水、电等数据统计信息的报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准确、完整。

    在做好上述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还应对各成本责任中心进行资产清查;建立健全费用开支标准、物资领用消耗标准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成本数据采集、传递、操作流程及标准。

    3.3  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成本核算数据处理量大,单靠手工核算不太现实,利用计算机网络,设计合理的核算程序,实现核算数据的资源共享及数据的自动归集,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及时将更能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