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医院护理管理范文

医院护理管理全文(5篇)

医院护理管理

第1篇:医院护理管理范文

1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

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很多条,每条护理制度都有其针对性。其核心护理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条:

1.1抢救管理制度主要针对抢救药物、人员等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目的是提高医院抢救人员抢救水平以及应对紧急抢救时的处理水平;不仅仅是体现在抢救的流利过程和抢救设备药物准备,更重要是体现在抢救的精准及时,效果明显。

1.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这是一个总的护理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各级领导对每月或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然后制定相关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方案,由各级科室实施方案。

1.3分级护理制度一般分为特级、I、II、III级护理,相应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护理。特级护理为危重、严重病情、大手术等患者护理;I级护理:病重、病危、昏迷、瘫痪、癌症等患者的护理;II级护理:体弱、病重但急症消失、普通术后患者的护理;III级护理:急症病、慢性病、病情较轻或恢复期患者的护理。病情程度由轻到重,护理则会由简单到密切护理,而且对并发症、护理药物、护理人员、护理环境等都要求不同。

1.4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一般是遵守“三查七对,一注意”,主要是避免出现操作的错误或者操作器材的缺失,同时也查对病人所有护理过程的信息。其他查对制度也可分为医嘱查对、用药治疗查对、手术室查对,主要是校对相关信息,防止信息出错、用药治疗出错,保证治疗措施和用药方案正确。

1.5护理交接班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不仅仅包括夜班、白班和行政班等的交接,还有交接班时把值班任务以及相关入院病人情况汇报,然后转交给接班人员。无论是护士交接班还是医生交接班,都必须交代清楚工作内容以及使用药物器材清点情况,强调注意事项以及特殊情况。

1.6执行医嘱制度医嘱一般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是由医生在给出患者治疗方案后制定的一些护理、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等,需要护士和医生一起执行。一般急救情况下,医生可以给予口头医嘱,保证急救的顺利。护士执行医嘱需按照医生的治疗方式,征求医生的意见,尤其是特殊情况。

1.7病区管理制度一般病区是由护士专门巡视监视的,每天都会有医生护士查房,询问病情处理急症等然后给出医嘱。病区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感染、病菌传染的预防措施,要求护士和医生做好自我保护以及保护病人。

2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

医院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推动医院护理的发展。

2.1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医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要求医护人员的整体质量逐渐提升,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对招收岗位人数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的同时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学习知识的阶段,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好临床应用。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得,护士的护理时间与护理次数能够直接影响病人医源性感染、压疮等的发生率,医源性泌尿系统感染和医院性呼吸系统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医源性感染,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正确护理,能够直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所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效果,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十分必要的[1]。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数量短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就开始采用等级制度与护理措施相协调的方式来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如今我国社会的医疗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护理人员采用的奖罚制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等多项措施,在很多情况下解决了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我国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主要实行竞争原则,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质量[2]。

2.2加强护士安全配置护士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加强护士安全的配置,提升医院文化的整体建设质量。有心理学家指出,相对于物质利益,人们更看重精神方面的激励。护士在医院的工作目标除了工资之外,更看重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很多医院专门为护士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免费的体检、护士培训、庆祝护士节等政策,提高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护理人员的安全配置问题是医院应该加强的方面[3],护理人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并经常性的参加专家讲座或护理人员培训课程,能够使护士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使医院的护理管理持续不断地发展[4]。

2.3注重后勤系统发展医院护理管理中后勤系统的完善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繁重程度、医院的管理工作等与后勤系统的建立密切相关。临床资料显示,三级医院采取的完善后勤保障和药物管理制度明显的多于一二级医院,据分析,三级医院采取的注重后勤系统发展的措施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减少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同时也避免了药物的浪费。

3医院护理管理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其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案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医院的整体质量。医院护理管理措施涉及到医院的各方面,普通的医院护理措施如急救、消毒、药品和临床管理等是很常见的一些护理措施,医院往往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护理工作以及医疗档案的护理管理容易被忽视。

3.1普通护理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急救护理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救设备的完善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前提,有些医院会出现急救设备没有及时检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急救药品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对于急救药品不全、药品过期或者药品摆设不合理的现象要避免,急救人员是急救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急救人员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素质低会直接造成患者生命危险。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严格检查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急救护理管理的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要避免态度恶劣、粗心大意、要时刻保持细心地态度,说话温柔,对患者耐心,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对于医院的无菌操作护理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各项操作,防止出现操作不当引起患者感染。

3.2特殊部门的护理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手术过程是在严格的程序控制下进行的,各项无菌操作必须严格进行,但是在手术操作中有些方面容易被忽视,如消毒面积不足、操作流程不正确、污染器械的摆放不标准等,很容易造成患者感染。供应室的各项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有些医院由于人员不足、水平有限等原因进行不合规定的操作,造成无菌物品清洁不合理[5]。有些科室出现卫生不干净,操作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特殊部门所出现的不足之处,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度相关方面的措施,减少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2篇:医院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效性

医院护理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需严格对待的管理,这不仅关系到管理的依据性以及管理的正确性,还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实施措施的积极性和正确性。近年来医院护理管理不断发展更新,增添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起到了更优的护理效果,但是对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多更高。所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员情况下,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1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

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很多条,每条护理制度都有其针对性。其核心护理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条:

1.1抢救管理制度

主要针对抢救药物、人员等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目的是提高医院抢救人员抢救水平以及应对紧急抢救时的处理水平;不仅仅是体现在抢救的流利过程和抢救设备药物准备,更重要是体现在抢救的精准及时,效果明显。

1.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这是一个总的护理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各级领导对每月或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然后制定相关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方案,由各级科室实施方案。

1.3分级护理制度

一般分为特级、I、II、III级护理,相应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护理。特级护理为危重、严重病情、大手术等患者护理;I级护理:病重、病危、昏迷、瘫痪、癌症等患者的护理;II级护理:体弱、病重但急症消失、普通术后患者的护理;III级护理:急症病、慢性病、病情较轻或恢复期患者的护理。病情程度由轻到重,护理则会由简单到密切护理,而且对并发症、护理药物、护理人员、护理环境等都要求不同。

1.4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一般是遵守“三查七对,一注意”,主要是避免出现操作的错误或者操作器材的缺失,同时也查对病人所有护理过程的信息。其他查对制度也可分为医嘱查对、用药治疗查对、手术室查对,主要是校对相关信息,防止信息出错、用药治疗出错,保证治疗措施和用药方案正确。

1.5护理交接班制度

护理交接班制度不仅仅包括夜班、白班和行政班等的交接,还有交接班时把值班任务以及相关入院病人情况汇报,然后转交给接班人员。无论是护士交接班还是医生交接班,都必须交代清楚工作内容以及使用药物器材清点情况,强调注意事项以及特殊情况。

1.6执行医嘱制度

医嘱一般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是由医生在给出患者治疗方案后制定的一些护理、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等,需要护士和医生一起执行。一般急救情况下,医生可以给予口头医嘱,保证急救的顺利。护士执行医嘱需按照医生的治疗方式,征求医生的意见,尤其是特殊情况。

1.7病区管理制度

一般病区是由护士专门巡视监视的,每天都会有医生护士查房,询问病情处理急症等然后给出医嘱。病区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感染、病菌传染的预防措施,要求护士和医生做好自我保护以及保护病人。

2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

医院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推动医院护理的发展。

2.1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医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要求医护人员的整体质量逐渐提升,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对招收岗位人数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的同时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学习知识的阶段,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好临床应用。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得,护士的护理时间与护理次数能够直接影响病人医源性感染、压疮等的发生率,医源性泌尿系统感染和医院性呼吸系统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医源性感染,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正确护理,能够直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所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效果,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十分必要的[1]。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数量短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就开始采用等级制度与护理措施相协调的方式来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如今我国社会的医疗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护理人员采用的奖罚制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等多项措施,在很多情况下解决了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我国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主要实行竞争原则,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质量[2]。

2.2加强护士安全配置

护士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加强护士安全的配置,提升医院文化的整体建设质量。有心理学家指出,相对于物质利益,人们更看重精神方面的激励。护士在医院的工作目标除了工资之外,更看重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很多医院专门为护士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免费的体检、护士培训、庆祝护士节等政策,提高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护理人员的安全配置问题是医院应该加强的方面[3],护理人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并经常性的参加专家讲座或护理人员培训课程,能够使护士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使医院的护理管理持续不断地发展[4]。

2.3注重后勤

系统发展医院护理管理中后勤系统的完善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繁重程度、医院的管理工作等与后勤系统的建立密切相关。临床资料显示,三级医院采取的完善后勤保障和药物管理制度明显的多于一二级医院,据分析,三级医院采取的注重后勤系统发展的措施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减少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同时也避免了药物的浪费。

3医院护理

管理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其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案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医院的整体质量。医院护理管理措施涉及到医院的各方面,普通的医院护理措施如急救、消毒、药品和临床管理等是很常见的一些护理措施,医院往往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护理工作以及医疗档案的护理管理容易被忽视。

3.1普通护理

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急救护理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救设备的完善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前提,有些医院会出现急救设备没有及时检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急救药品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对于急救药品不全、药品过期或者药品摆设不合理的现象要避免,急救人员是急救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急救人员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素质低会直接造成患者生命危险。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严格检查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急救护理管理的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要避免态度恶劣、粗心大意、要时刻保持细心地态度,说话温柔,对患者耐心,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对于医院的无菌操作护理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各项操作,防止出现操作不当引起患者感染。

3.2特殊部门的护理

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手术过程是在严格的程序控制下进行的,各项无菌操作必须严格进行,但是在手术操作中有些方面容易被忽视,如消毒面积不足、操作流程不正确、污染器械的摆放不标准等,很容易造成患者感染。供应室的各项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有些医院由于人员不足、水平有限等原因进行不合规定的操作,造成无菌物品清洁不合理[5]。有些科室出现卫生不干净,操作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特殊部门所出现的不足之处,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度相关方面的措施,减少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3.3医疗档案护理管理的不足之处与改进医疗档案虽然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管理机构之一,但由于其与临床工作有区别,很容易被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忽视,对于医院护理管理所出现的不足之处,要及时改善,加强相关方面的护理管理措施,保障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整体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结语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是护理措施中的重点也是护理进行中的枢纽,虽然目前医院护理管理还有不足之处,但其在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有着不错的效果。而且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来完成大量的护理工作,在促进护理人员积极性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面也有着不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台北荣民总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4(9):12-14.

[2]日本大分大学附属医院护理管理见闻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0(1):16-18.

[3]新加坡中央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介绍[J].现代临床护理,2014(9):82-83.

[4]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8):63-68.

第3篇:医院护理管理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及其他医疗单位护理人员138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各138例患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对138名护理人员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后,对比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评分情况,并对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评分(P<0.05),且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χ2=10.59,P<0.01)。结论:对医院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水平,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医院管理

人性化管理模式主要是指运用科学和人文管理方式来最大程度挖掘人的潜力,充分调动人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工作质量提高的一种管理模式[1]。我院近几年将人性化管理模式运用于护理管理中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及其他医疗单位2011年1~11月工作的护理人员138名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年龄为21~30岁,平均年龄为(24.5±1.7)岁,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为2~8年,平均为(4.5±1.3)年,学历分为:本科及以上65名,大专水平73名,其中护士85名,护师53名。138例护理人员均运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同时选取护理人员在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各138例患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8例,患者年龄为38~78岁,平均为(58.3±2.6)岁,患者受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上者65例,初中及以下者73例;实施后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69例,年龄为38~77岁,平均为(58.7±1.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者67例,初中及以下文化者71例,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文化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人性化管理方法

(1)加强情感沟通。护士长应主动热情与护士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护士最近的生活工作情况,认真倾听护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承受的心理压力并用鼓励性的话语与其进行沟通。(2)制定合理分工制度:科里管理人员在科室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尽量尊重护士的工作要求,分配任务时还应考虑护士的工龄和技术水平;上级管理人员还要协调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在工作中让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年轻护士进行帮助指导来提高其护理经验和水平[2]。(3)注重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到外院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科里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统一和提高业务水平。(4)完善奖惩制度:科里每周或每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定。

1.3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

对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护服务问卷调查,卷面分值为100分,问卷分值在80~100分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分值在60~79分为比较满意,分值小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以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表示。

1.4观察标准

观察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对前后评分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观察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临床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护理水平各方面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的138例患者中对护理服务满意85例,比较满意38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89.1%,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的138例患者满意123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8.6%。经统计,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模式后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P<0.01)。

(2)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各护理方面评分比较经统计,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护理行为、护理技能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各护理方面的评分(P<0.05)(表1)。说明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3讨论

对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时,上级管理人员通过与护理人员进行亲切沟通,能够及时发现护理人员遇到的困难和心理压力并能够积极正确处理,使护理人员感觉到工作中的温暖,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增加工作信心,使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在人性化管理模式中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规范化培训和增加进修学习的机会,可以使护理人员迅速提高护理水平和技能,上级管理人员认真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充分协调工作上的配合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特长和潜力,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水平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护理人员实施奖惩制度,不但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发挥其工作潜力,还能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行为水平,本研究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综合以上论述,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科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技能,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元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6):261-262.

[2]李爱芬,李登敏,凌敏兰,等.探索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0(12):1120-1121.

作者:冯记虹 单位:山西省大宁县人民医院

第二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其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医院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比如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创新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以及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等。本文对我院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我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及护理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护理质量的好坏不仅体现了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而且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既取决于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受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就医时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医院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时必须更新陈旧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全方位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1医院在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健全的护理规章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等。但是,有些医院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组织专门的人员、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导致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科学、不合理,且缺乏相应的流程,使得护理质量工作评价机制很难落实。有些科室甚至为了应付上级机构的突击检查,大搞形式主义,或搞突击管理,比如补写护理记录、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及护理总结等。这些行为都可导致考评结果无法客观地反映护理工作的现状,不能暴露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然也无法为医院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帮助的。

1.2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人员都是从别的岗位借调过来的。他们未经过正规专业的管理培训,未系统地学习过管理知识,故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时,他们往往只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而不是依靠系统的管理知识、创新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有些管理人员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琐碎的行政管理工作和后勤事务上,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护理管理工作不到位。然而,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得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及复杂性越来越强。护理人员若不更新自身的知识,不仅无法满足护理工作及患者的需求,还可增加护理风险系数,甚至影响护理安全。另外,由于护理工作的内容繁琐,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故其心理压力较大。医院若不制定合理的薪酬待遇及职称晋升制度,就无法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2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2.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时,由于过失或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或法规,导致患者出现人身损害的事故行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护理规范是护理人员的行动指南,也是其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该遵守的准则,更是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护理的前提条件。医院应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以确保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进而避免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2成立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应成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通过落实各科室的护理质量改进整体的工作,健全护理质量保证程序,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可安排主管的护理院长担任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任,然后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改进全院的护理工作质量,落实安全护理计划;该委员会应定期向医院领导及管理层汇报管理结果,并设立护理质量改进督促小组,对各科室护理工作的改进情况进行跟踪;同时收集各科室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的资料,然后组织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及科室的护理骨干进行讨论,提出改善的意见,并在全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大会上进行报告。

2.3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医院应结合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对其进行继续教育的计划,比如选派护理人员到优秀的上级医院学习,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和成人教育等;可以请各科室中理论知识扎实,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对护理人员进行带教,或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另外,医院不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还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及营养学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2.4建立对护理质量进行多维评价的机制

医院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定时,一方面可以采取督导自查的方式,另一方面,应重点听取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感受和体验,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评定护理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医院可以从社会上召集志愿者组成调查小组,在对志愿者进行规范的培训后,安排其对医院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排查摸底,真实地了解护理工作的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医院还可通过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或上门回访等,采集吸纳其意见和建议,使其成为护理工作的监督者和评价者。

2.5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考核

定期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容易使该项检查工作流于形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医院应将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比如每月由护士长定期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每季度由医院领导按照相关的标准对全院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每年由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的护理工作进行系统的检查。同时,由护士长不定期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和蔓延。

3结语

医疗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院经营状况的好坏以及医院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等。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医院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以扫除阻碍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发展的障碍,包括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成立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对护理质量进行多维评价的机制以及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考核等。

参考文献

[1]潘红英,朱陈萍,叶志弘.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01).

[2]孙宏.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10).

作者:林萌 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医疗所

第三篇: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实践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开展安全意识和法律教育,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护士长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节假日护理安全防范,重视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及规范书写护理记录。结果:护理人员增强了提高了差错防范和对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显著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结论: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安全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和应用,可确保护理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满意的优质医疗服务。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

所谓护理安全,是指开展护理实践的全过程中,护理对象(患者)不发生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死亡,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的除外[1]。研究认为,基层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由于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工作任务重,给护理工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带来难度[2]。现结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两年来护理管理工作,谈谈在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1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

1.1开展安全意识和法律教育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医疗护理是高风险的行业[3]。基层医院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采取广泛开展法律意识的宣教,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增强基层护士的法制观念,正确使用法律指导自身工作,维护护士群体的合法权益。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连续性、具体性等特点,很多护理工作是在无人监督情况下完成,要求护士要具有慎独精神。根据我院提出的“以人为本,关爱病人”的口号,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强化护士的服务热情和职业道德。培养护士“慎独”意识,恪尽职守。可从案例分析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1.2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加强“三基”、“三严”规范化培训,鼓励护士自学和继续再教育,扩展其知识面,使护士的知识不断更新,紧跟学科和时代的发展。开展月度计划和考核。对不同的护士开展不同水平和难度的护理“三基”培训,并开展月度考核,并对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和表扬,对成绩不合格或差的给予批评或相应的经济处罚。选派业务骨干人员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学习讲座,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

1.3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①完善规章制度。护理部牵头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环节和流程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如发药输液输血双人核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患者制度、差错登记上报制度等。制度一旦制定,务必严格执行。②加强检查。护理部牵头加强对护士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每月至少1次收集和抽查科室相关信息的完善情况,每月检查护士长落实岗位责任制情况。③正确对待投诉。对患者及家属的投诉要分清缘由,分析事情的经过,对违规者予批评教育或惩罚,允许护士解释事件的发生过程,目前护患关系紧张,有些问题可能并非护士原因,要正确区分,护士没有错误的,要保护好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1.4强化护士长的规范化管理

护理工作全面定期检查,建立护士长每天、每周、每月重点工作计划,使护理工作始终置于护士长的督导下有序进行。合理安排排班。护士长安排排班既要考虑到护士的工作承载量,又要考虑到护理安全,要以护理质量和安全为前提,合理安排上岗人员,并需要注意新老护士、能力强弱的合理配置。加强排班工作的管理,注意劳逸结合,缓解工作压力。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由护士长进行初始考核,合格后方能参加培训中心组织的考核。护士长不在岗时,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检查、督促落实。

1.5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

鼓励护士间的相互协助精神尤为重要。在输液高峰期、夜班、大型抢救时,护士工作容易出错,特别需要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需要全体护士精诚合作,共同面对困难。

1.6加强节假日护理安全防范

针对节假日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思想易松懈,易成为差错事故、纠纷、投诉的多发期,制订了《节假日护理管理制度》。节日前,护士长对科内急救药械应准备充分、齐全,把节假日期间的名单上报护理部。护理部除检查排班工作外,节假日期间对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监督、督促作用。加强夜间查房工作,系统地观察护士自律性。改变过去节假日不查房的习惯。

1.7优化护患沟通技巧

强化护患沟通制度,规范服务言行,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与技巧性。语言是一门艺术,沟通技巧需要培养。开展沟通艺术讲座,通过模拟、个案分析,对护士的语言进行疏导,避免沟通隐患。

1.8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护理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是护理人员科学思维方式和业务水平的具体表现,是病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生护理纠纷的重要法律文件。认真按照护理记录规范要求,严格要求护士。书写护理文书字迹要清晰,语言要流畅,表述问题不能模凌两可,标点符号正确。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无痕迹化。护理文书记录应与医生记录一致。当二者不一致时,需要医护之间核实并准确记录,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所有关于创伤性的护理操作均应做护理记录;当住院患者有必要外出请假时,必须写请假条,并要求患者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确保患者了解外出的风险,做到知情同意。

2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近两年来,护理人员增强了安全意识,提高了差错防范和对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及病人对护士的投诉,病人满意度达98%以上。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3体会

护士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大约有7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由护士来完成[4]。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已越来越收到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目前,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好坏已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的质量,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甚至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5]。基层医院由于护理人员较少、设备不够先进,其护理安全管理尚存在一定的难度,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护理安全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安全服务水平。护理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要做到科学管理,有效运用现代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保证护理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欢.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3):76-77.

[2]杨秀燕,伍晓莹,陈小鸽.多元化教学在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2):342-343.

[3]柴慧玲.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2017-2019.

[4]叶玉珍,陈鲜花.基层医院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8):497-498.

[5]向常艳.浅谈基层医院内科间协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4,11(12):92-94.

作者:郑国英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四篇:乡镇医院护理病人安全管理思考

摘要:目的:探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收治的230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对其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对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应用后均优于应用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率,对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管理;应用效果;病人安全管理;乡镇医院

病人安全主要是指以医院中的住院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角度,对医院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医院的环境建设、专业人员配备、护理人员的行为、安全的有效的建筑、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实用设备等,考虑是否存在对病人造成危害的因素,是否对住院病人的安全隐患存在影响。以充分体现出医院对病人的人文关怀[1],使病人认真配合我们的治疗,以减少医疗安全隐患,进一步减少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3年收治的230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84例,女1016例,年龄为8个月~81岁,平均年龄为(41.64±2.21)岁。

1.2方法

对某院住院病人应用病人安全管理以实施护理管理,其具体措施如下:

(1)在整个医院中建立病人安全质量控制小组,质控小组组长必须是本院中高学历、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有一定责任心的人员。成员是那些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士或护师资格证人员,并且实行护理部、科室、质控小组三级管理责任制,护士长必须是高学历有丰富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在各个病区都必须设置专门的病人安全责任护士,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质量控制小组和安全责任护士对住院病人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其检查效果进行评价,如发现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改进,以保障住院病人的安全。

(2)在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十分重要。现在乡镇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相对不高,临床一线工作的大多是低学历护士,一些还没考取资格证书,专科知识贫乏。在乡镇医院工作中,病人的病情往往都很复杂,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经验不足的护理护士很难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对于实施治疗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提高护士的素质,培养护理人员与病人的交流沟通技巧,可以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增进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必须定时对在岗保洁人员进行培训。现在乡镇医院招聘的保洁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对病毒、细菌、感染之类的概念一窍不通。所以,我们护理科室必须认真细心地给他们讲解其中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对医疗废品分类、地面消毒等能够正确处理,对防止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4)如出现不良事件,医院需要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救治病人,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另外,医院应该组织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相关的经验,积极吸取教训,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5)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可提出一定的建议,例如,根据国家编制要求增加护理工作人员,改善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情况,并且多争取一些培训经费及培训机会,保证培训学习不成为空头口号。还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解决此类现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3观察指标

医院护理科室可制作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由护理部门或者安全责任护士向住院病人发放,对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2结果

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后,医院中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6%,住院时间为(7.4±32.1)d,发生不安全事件为2次;而应用前,护理满意度为72%,住院时间为(15.6±44.7)d,发生不安全时间为21次。对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应用后均优于应用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虽然组织中的一些流程、行为和制度等已经实现了常规化,没有异常,但会对住院病人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甚至引发不良事件。因此,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应始终贯穿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证住院病人的安全。对乡镇医院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实施病人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是一项重要标志。所以实现对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评价,是保证住院病人安全享受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乡镇医院收治的病人较多,具有较大的年龄跨度,并且病种比较复杂,加上疾病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这会给我们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带来难度,会产生较多的安全隐患。最大的安全隐患为护士的稳定性较差,严重缺编,多数乡镇医院的床护比达不到1∶0.4,大部分不到1∶0.3,而且多为新护士,都是身兼多职,有些乡镇医院护士长还兼职划价和催费。这明显加重我们护士的工作量。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相对缺乏一定的病人安全管理意念,护理效果相对较差,护理质量也相对较低[2]。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医院可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教育培训,对高护理人员的防范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以及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效果。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率,对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晓风.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1,17(t5):82~83.

第4篇:医院护理管理范文

(一)完善护理质量标准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厅下发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医院管理标准要求及新时期护理工作特点,我院相继修订完善了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各类工作标准、15项紧急情况处理预案、20项主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使各级各类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对病区的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组织学习、严格执行、分期考核。尤其强化了护士长的岗位责任制管理和目标考评,使护士长真正起到监督管理作用,以管理好每一个护士和每一个病人为己任,充分保证病人的护理质量和安全。省卫生厅督导小组来我院检查督导,更使我院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实施更加科学、专业、可操作性的护理质量标准,指导监督、评价整改方面更加完善。

(二)严格落实分级护理,加大核心质量管理

加强了重点科室的管理,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血透室、神经内科、脑外科等护理单元实行按技能级施护,保证重点岗位床护比例达到规定标准。核心质量管理是质量考核重点,将主观判断转化为定量、定性分析,并将标准统一、量化、细化,增加了病人满意度的权重,使危重病人管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管理、急救药械药品、急救技术操作考核等标准,贯彻到每一名护士每一项操作。强化对重点病人、重点时间段及重点护士的管理。每日夜查房监查也起到了指导作用。建立了病人压疮登记上报制,护士长48h、护理部1周内监查指导制度。以护士长、护士对病情的知晓作为检点,随时抽查护士对分管病人病情、主要治疗护理措施、阳性体征及化验结果、需观察重点、需防范潜在并发症的掌握情况,检查病人的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情况。

(三)预防为主,重视风险管理

突发事件的应急及超负荷状态下的安全保障是我们的管理重点。护理部2006年新制定了护理突发事件如停电、病人跌倒、导管意外脱出、输血反应、紧急突发事件护理人员调配等15项应急预案,充分保障病人和护士自身的安全。实行人力管理弹性排班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了各种超过预警数的安全管理保障措施。真正使病人的基本就医权得到维护,切实保证了病人安全,降低了职业风险,缓解了压力。护士是治疗操作接触病人最多的群体,针刺伤是影响护士职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强化实习护生及新护士上岗前培训、在岗护士的安全防范讲座,与医务科、感染管理科共同制定针刺伤时的应急处理程序,真正确保了每位护士的安全。护理部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报告制度,科室建立事故、差错登记本,由本人及时登记事故差错的经过、原因、后果。发生差错时,责任者要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要在24h内口头或电话报护理部。重大事故要立即报告护理部、科主任、院领导。事故差错责任者应在3天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对所发生的护理缺陷,科室要在1周内组织讨论、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护理部每月讨论、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护理部每月进行差错分析,制定持续改进防范措施。

二、探索高标准护理服务模式

(一)倡议与回响

为了探索高标准的护理服务模式,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建设,2006年初护理部向全院护士发出了倡议书,要求每个岗位、每个护士都作为一份子,护理从细节出发,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展示我院风采,将优质服务、诚信作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标准,为广大患者尤其是电力职工服好务。倡议发出以来,各护理单元充分讨论,人人献计献策,针对科室特点,从病人需要做起,从病人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制定优质服务的“回响”,以此激发护士工作的热情。尽管门诊、病房病人增多,护士人数未变,但护理工作满意度仍持续保持在95%以上。

(二)完善缝隙链接,规范服务标准

加大宣传落实“病人需求我院追求”的服务理念,实行医疗流程无缝隙连接,完善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各个环节的服务流程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服务要求,在全院发出号召各护理单元义务门诊导诊,上至护理部主任,下至实习护士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同时加强了服务技巧的专业培训,规范了文明用语,礼仪服务,真正体现了满足病人需求的人文关怀,使门诊就诊不畅的瓶颈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特需门诊、专病门诊实行一医一护一患陪伴服务,并以此为模板向其他窗口推广。

(三)推行“五个一、六个有”工程

根据病人就医过程中遇到的方方面面问题,在病区积极推进了“五个一、六个有”工程,使一份入院告知,一份满意度问卷;一份医保合约,一份费用清单和一次电话回访落到实处;努力做到病人来院护士有迎候、住院有沟通、检查有陪送、治疗有质量要求、出院有书面和口头指导、回家有电话咨询热线服务。进一步强化了护患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四)明确病人满意作为护理服务标准要求

护理部重视收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每月科内小型满意度调查,每月医患沟通调查和每季度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及出院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及时向科室反馈,督促整改,对态度有问题者严肃处理。近年未出现因护士态度问题引发的投诉。

第5篇:医院护理管理范文

1.1缺乏护理管理组织

护理管理组织缺乏是乡镇医院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乡镇医院中没有专门负责护理工作的干部或管理人员造成。乡镇医院的管理人员通常是从事医疗工作的,没有护理工作的亲身经历,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不能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再加上医院管理人员通常比较繁忙,使得其关注重心没有放在护理工作上,造成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护理水平和质量低,从而影响了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1]。

1.2护理人员知识结构较低

根据以往走访乡镇医院的经验看来,很多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偏低。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理人员为中专学历,其中极少数人员经过短期护理培训,多数护理人员未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医院中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考核,使其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2]。

1.3护理质量不高

由于乡镇医院中没有专业负责护理工作的干部或管理人员,再加上人员配备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护理人员没有进行培训或再教育,使得护理人员知识水平不高,导致整个护理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距省卫生厅对乡镇医院规定的护理标准有很大差距,有的乡镇医院甚至出现了为迎接上级部门的质量检查出现形式主义等情况。如有的乡镇医院在上级部门质量检查时,为迎合上级部门检查而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护理服务,但上级部门质量检查后又恢复到原来护理质量不高的状态[3]。

1.4护理人员受情绪影响较大

乡镇医院由于医疗条件差、环境差、设备落后、待遇较低及乡镇医院领导不重视护理工作,使好不容易分配来的护理人员都在想办法去条件好、设备先进、人员多、环境好的县级医院,使得乡镇医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突出,乡镇医院也变相的成为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培养基地。这种情况影响了乡镇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情绪,使很多护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无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造成乡镇医院护理质量不高[4]。

2乡镇医院护理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完善乡镇医院护理管理组织工作

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体系中重要内容,医院工作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而护理工作又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因此重视乡镇医院的护理工作是必要的。肖桂华[5]调查显示:某城市社区的人均医疗时间仅为5.3min,人均护理时间为31.5min,城市社区医院的护理情况尚且如此,乡镇医院的护理情况可想而知。护理工作是否能够满足患者需求和医疗需求,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进而影响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故医院必须培养出有能力、业务精、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干部,让护理管理干部有计划、有条理地制定出科学护理制度,在护理人员遵章守纪的同时尽量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有利于乡镇医院护理工作全面开展,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质量[6]。

2.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无论对于那个行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没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就不能带来高质量的成果,尤其在知识结构相对较低的乡镇医院,如注重人才的培养,就永远跟不上社会进步和时展。因此,乡镇医院管理人员应重视护理工作,并给予护理工作大力的支持,打破传统弊端,用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条理地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在职护理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思想观念,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乡镇医院的护理质量[7]。

2.3构建科学考核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竞争意识

考核制度在各个行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对人员和企业都有积极影响。乡镇医院中也应构建一个科学的考核制度,并将制度切实地落实到基层,以增强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8]。护理管理干部根据制定的考核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技术、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业务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建立护理人员个人技术档案,根据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奖优罚劣,让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提高竞争意识,督促护理人员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用良好的服务和专业的护理去满足患者的需求,赢得患者和医院的认可,以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9]。

2.4上级部门重视和支持

要全面提高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离不开卫生系统上下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乡镇医院应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调度,避免出现人员外流和来源不足的情况,然后适当的提高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福利,以安抚人心,稳定乡镇医院的护理队伍。乡镇医院还应切实解决硬件设备落后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稳定地发展乡镇医院的护理事业[10]。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