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

第1篇: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山东青岛 266041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措施在提高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12年4月—2013年10月该院120急救中心按综合措施进行院前心肺复苏的184例心脏骤停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0年4月—2011年10月按常规出诊进行心肺复苏的175例心脏骤停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二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1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19例,成功率为10.33%;对照组175例患者中复苏成功8例,成功率为4.57%。结论 采用综合措施明显提高了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关键词 综合措施;心肺复苏(CPR);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3(c)-0079-02

Comprehensive Measures in the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the Role of the Old City of Pre Hospital

YU Zengzhi MA Zhaolin TIAN Xuelian HAN Yanche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dao, Emergency Dept,Qingdao 266041,China

[Abstract] Obi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ion of comprehensive measure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pre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the old city. Methods Analyse clinical data of 184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in patients with pre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by comprehensive measure (observation group)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t between April 2012 and October 2013, at the same time, analyse clinical data of 175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in patients with pre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by conventional measure (control group)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t between April 2010 and October 2011,compare the success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1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arrest,resuscitiation was successful in 19 cases, the success rate is 10.33%, the control group of 17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arrest,resuscitiation was successful in 8 cases, the success rate is 4.57%.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measu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the success rate of pre 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old city.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measure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ardiac arrest;Success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作者简介]于增智(1965-),男,山东青岛人,学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临床工作。

心跳骤停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十年来全世界医学界不遗余力地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改进抢救技术,复苏的成功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成效仍不容乐观[1]。该院所处的老城区,居民楼无电梯、高龄患者多,复苏成功率更低。社区居民、包括社区诊所的医务人员对正规的心肺复苏方法知之不多,使120车到达前实施心肺复苏的比率及成功率很低。该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兼顾了院前复苏的各个环节,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明显提高了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0月该院120中心按综合措施进行院前心肺复苏的184例心脏骤停患者(观察组),男98例,女86例,年龄23~87岁、平均71.86岁;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0月按常规出诊进行心肺复苏的175例心脏骤停患者(对照组),男95例,女80例,年龄13~89岁,平均70.3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除外接诊时已死亡的病历。

1.2 心脏骤停诊断标准

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无脉心电活动[2]。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2010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复苏。观察组除按2010心肺复苏指南外,有以下措施。

①建立120分中心下属的社区急救网络:把出诊区内的部分社区门诊作为小的急救单元,在120车到达之前,由诊所医务人员进行初步心肺复苏。

②初步心肺复苏培训:对社区居民、社区门诊的医务人员、心脑血管患者家属、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由他们对病人进行初步心肺复苏。

③120司机熟悉出诊区域的详细路线,争取快速到位,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④对易发生猝死的高危患者发放急救卡,卡上写明诊断、住址、电话,让病人随身携带。

⑤对出诊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心肺复苏培训。

⑥增加及更新部分院前急救设备。

1.4 CPR成功标准

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房性(房颤、房扑)或交界性心律;瞳孔变化: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射恢复;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颈动脉、股动脉);收缩压达60 mmHg左右;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脑功能好转:肌张力增高、自主呼吸、吞咽动作、昏迷变浅及开始挣扎[2]。

1.5 复苏无效判断标准

经心肺复苏已历时30 min以上者,仍无意识,瞳孔仍散大或固定,心跳和呼吸仍未恢复,心电图显示心电静止[2]。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观察组复苏例数184例,成功例数19例、成功率10.33%,对照组复苏例数175例,成功例数8例、成功率4.57%,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 =5.46,P=0.02),见表1。

②观察组总复苏例数184例,社区医生及非医务人员现场复苏8例、占总复苏病人的4.35%;对照组总复苏例数175例,社区医生及非医务人员现场复苏3例、占总复苏病人的1.71%,社区医生及社区居民现场实行心肺复苏比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2 =4.48,P=0.04),见表2。

③观察组120急救反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1.655,P=0.03),发病到开始复苏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1.655,P=0.02),见表3。

4 讨论

心跳骤停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较高病死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近年来,国内外都在探索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心肺复苏成功率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从病人心脏骤停到得到有效复苏的时间太长。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是否能成功,是由心跳骤停到开始复苏之间的时间差决定的[3]。从心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室颤或心室停搏,如在头4~6 min内未给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如在头8 min内未给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4]。复苏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研究证明全身各重要脏器对缺血的耐受极限不尽相同。其中对全身各组织器官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大脑对缺氧极度敏感,耐受极限为4~5 min,为复苏能否成功的临界点。如能在这段时间内开始复苏,并在8 min以内采用了除颤技术,可获得40%的存活率。超过10 min患者将可能植物生存[5]。本研究中,通过建立社区急救网络,使每一个120急救单元有了分布在社区的分单元,社区医师在120车到达之前可以对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先行心肺复苏,将院前急救前移至社区,缩短了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时间及急救反应时间。

在院前急救中,心跳骤停患者的第一目击者多是患者家属及过路群众等非急救医务人员,多不能进行有效CPR。若现场目击者即刻实施CPR抢救,这将大大缩短CPR开始时间,极大提高CPR抢救成功率。因此,要大力普及和加强CPR标准化训练,既要提高急救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更要加快普及公共场所人员CPR知识。文献显示,第一目击者参与CPR 能显著减少从发病到CPR 的时间,提高存活率[6]。在发病地点没有及时复苏的患者在急诊室复苏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心脏骤停的患者在现场和转运时是否施行生命支持的复苏术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CPRP技术已经在全球普遍开展培训教育,尤其在发达国家已渗透到社区及家庭。中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是方兴未艾。所以,CPRP培训教育成为全球关注问题,是20世纪医学在全社会普及得最为广泛、成功的一项救命技术,是“最为成功的公共健康的开端” [1]。在本研究中,通过下社区对社区门诊的医务人员、社区居民、心脑血管病人家属进行初步心肺复苏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了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本研究观察组的184例病人共有8例在120车到达之前由社区门诊的医务人员或社区居民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占总复苏病人的4.35%;对照组的175例病人共有3例在120车到达之前由社区门诊的医务人员或社区居民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占总复苏病人的1.71%。观察组的社区医生及社区居民现场复苏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前急救中目击者参与CPR 的比例很低,与国内报道相当[7]。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在医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仅有4%[8],该研究观察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10.33%,较对照组4.57%明显提高,也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该研究针对老城区对院前急救带来的不利影响,兼顾了院前心肺复苏的各个环节,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来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最终结果显示,综合措施明显提高了老城区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春盛.急诊医学 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02.

[2]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suppl 3):S639-S870.

[3] 陈文元,汤琪.220 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的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 1) : 137-138.

[4]陈灏珠,林果为,王古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22—1423.

[5]吴太虎,王运斗,何忠杰.现代院前急救与急救装备[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4.

[6]Herlitz J,Bang A,Gunnarsson J,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to hospital discharge among patients hospitalised alive after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change in outcome over 20 years in the community of Goteborg,Sweden[J].Heart,2003,89: 25-30.

[7]郭荣峰,翟永梅,周振,等.2001-2005 年上海市区院前-院内心肺复苏状况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1): 1049-1050.

第2篇: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训练;临床实践;误区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3-3513-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呼吸心跳骤停在院内临床各专业科室均可发生,心肺脑复苏(CPCR)作为临床医生的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以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导,经过严格规范的CPCR训练。我们在近几年训练考核及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不注意院内CPCR的特殊性,单纯按照《指南》学习,学员容易走进认识误区。若在学习《指南》的基础上,对常见认识误区加以强调讲解,可以在考核及临床实践中加以避免。现将我院近两年来对院内心肺复苏实习进修以及刚毕业大学生进行CPCR培训及考核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总结2005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对实习、进修以及刚毕业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训练312人,其中第一年172人,第二年140人,两年各类人员组成比例相当;教员为同一教学小组,教学材料均为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1]以及心肺复苏模型,考核时模拟不同病例类型,但2年模拟病例类型相同。同时分别统计2年来我院院内心肺复苏187例,抽取其中病因、复苏人员及复苏场所大致相匹配,各种记录相对完整者各18例。

1.2 方法:2006年单纯按照《指南》逐项讲解并在模型上示范,2007年在上一年内容基础上增加我们在临床及教学过程中总结出10个常见认识误区,并加以强调讲解。培训时间均为8学时,考核时模拟10种呼吸心跳骤停病例,由学员随机抽取1个病例,以笔试和模型操作综合答题,统计10个常见认识误区在2年的考核及临床实践中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数据均以百分比表示,考核数据行χ2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显著性;为相匹配而选择的临床实践数据,因样本含量较小,未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常见认识误区形成的客观因素分析:从报道可以看出,无论在考核还是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只是单纯按照《指南》学习,不着重强调常见认识误区,误区发生率非常高(36%以上)。这可能严重影响到复苏的效果。如果加以强调,这些常见认识误区发生率明显下降(18%以下)。有专家提出,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对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要求[2],院内CPCR培训,其主要对象为具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由于场所不同,条件不同,要求掌握的也不仅仅是初级复苏技术,还包括高级生命支持技术。但又由于专业不同,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员均能掌握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因此,也应具有的相对针对性学习教材供此类人员学习,但目前尚未发现适合此类人员的培训教材。因此,我们在培训时仍然以《指南》为基础,但《指南》常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目击者,主要目的是普及心肺复苏知识,为了CPCR培训的方便、简单以及容易掌握,主要强调标准化、程序化的院外心肺复苏技术。因此,不适当的教材,在客观上常常会使学员走进一些认识误区。

3.2 常见认识误区形成的主观因素分析:不少的学员,甚至有部分教员,主观上注重CPCR的操作,不重视复苏理论的学习与知识更新,也是常见误区形成的原因。如认识误区(1):无论病因如何,均按标准CRP程序。我们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CCU现场,不选择紧急除颤而按照基本CPR程序进行复苏者,显然是主观认识问题。又如认识误区(2):任何时间,给氧浓度均为100%。短期内高浓度氧疗可能对成人复苏有益,但长时间高浓度给氧,有可能导致氧中毒,不利于脑复苏。此外,新生儿复苏时很多资料提示空气或40%以下氧浓度可能更加有益[3,4],这是不注意知识更新所导致的误区形成。认识误区(3):胸外按压,频繁中断看ECG。《指南》中始终强调胸外按压的尽量减少中断,但总是有部分学员频繁中断观看心电图恢复情况,可能是复苏者心情焦急的表现,也可能是胸外按压疲劳导致的错误。认识误区(4)、(5):人工呼吸,频率越快越好;辅助呼吸,潮气量越大越好。则是学员从缺血缺氧的角度出发,认为尽可能多的通气,应该更有利于复苏。其实,因为复苏时肺血流明显较少,而通气/血流比值是恒定的,单纯增加通气并不能解决缺氧问题。频率过高、潮气量过大,反而影响胸外按压的效果,使肺血流进一步下降,起到负面作用。不少学员认为,除颤后立即就有正常窦性心率夺获而不必立即行胸外按压,导致走进认识误区(6):电复律后,不用立即胸外按压的发生。实际上,除颤只是导致心脏瞬间同时除极而不能使心脏起搏,起搏由心脏最先达到起搏阈值电位的起搏点完成,常需要数秒至数十秒的时间,这中间的空挡心脏没有舒缩,重要脏器没有血流,因此应该在除颤后立即胸外按压。我们还应注意,有时在监护仪上可以看到心电图有正常波形而血压、脉搏仍然是零的现象,提示,可以看到心电波形并不等于必然心脏有收缩,因为缺血缺氧,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可能导致心肌电-机械分离,即心肌有电活动而无机械活动,此时应该继续胸外按压,避免走进认识误区(7):心电图有心电波形,不用胸外按压。认识误区(8):自主循环恢复后,血压仅需维持在低水平。研究表明,适当升高血压,使血压较正常略高水平,可以提高脑血管的灌注压,增加脑灌注;而有人可能认为,低灌注期,头低位或许可以同样增加脑血管的灌注压,其实不然,头低位因影响了颅内静脉的引流,使之处于充血状态,压力增高,反而可使灌注梯度下降,不利于脑灌注[5],走进认识误区(9)。一般来说,体温越低,脑代谢率越低,就可以增加受损神经的保护。所以有人认为,低温疗法,体温越低越好,也就是我们提出的认识误区(10):实际上,过低的体温,循环功能很难保持稳定,可能使脑血液供应相应减少,更加不利于复苏。所以,治疗性低温,常常是亚低温,使体温维持在32℃~34℃左右[6]。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2005). AHA Guidelines for CPR & ECC[J].Circulation,2005,112(24 Supplement):13.

[2] 秦 俭,孙长怡.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3):183.

[3] Davis PG,Tan A,O'Donnell CP,et al.Resuscitation of newborn in-fants with 100% oxygen or ai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2004,364:1329.

[4] Ma′ximo Vento,Juan Sastre,Miguel A,et al.Room-Air resuscitation causes less damage to heart and kidney than 100% oxygen[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5,172:1393.

[5] Richard O. Cummins.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M].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Inc,1997.15.

第3篇: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质量控制;院内猝死;效果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achievement radio of treating sudden death disease,involving more abundant knowledge of staff,reasonable assembly and renovation of instruments.Methods Twenty doctors and ten nurses were distributed random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2:1,all of them have mastered the ability including CPR,tracheal intubation,the use of respirator and so on.Results 121 patients were included,the achievement radio was improved from 11.67%to 26.23%,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xists(P

作者单位:200333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

2006年我院根据医院管理年要求,不断完善急诊服务和操作流程,优化抢救环境和设施,急诊医护人员上岗前培训,上岗后不间断组合演练,典型病历示范学习等多种再教育方法,我们体会到人员素质的加强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利用以及两者的优化组合对于降低院内急诊猝死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院急诊科在2004年4月至2008年9月对院内121例院内猝死患者进行抢救,并进行临床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院内病例猝死病例总数121例,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例收集从2004年4月至2006年9月总计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1.98±19.92)岁;其中脑卒中16例,急性冠脉综合症1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14例,农药中毒10例,不明原因者2例;研究组病例收集从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总计病例61例,男44例,女17例,年龄(41.75±18.80)岁,其中脑卒中1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14例,农药中毒9例,不明原因者4例。两组心搏、呼吸骤停至开始抢救平均时间均≤10 min。

两组病例的突发事件均出现在急诊室、住院病房,其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心搏呼吸停止至复苏开始时间均无显著差别(P

1.2 质量控制的方法

1.2.1 人员的培训 ①分别由从事10年以上急救和心内科专业的3名医生和护士长3名组成专业培训队伍,对10名医生和20名护士进行1:2随机配并对其进行强化培训和演练;②依据《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用自制的多媒体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理论讲授3次,总时间为120 min;③用教学模拟人进行示范操作,并结合理论提问讲解3次,共120 min;④指导学员在心肺复苏教学模拟人上训练3次,要求人人过关,教师与学员比例为1:6,总时间为360 min;⑤心肺复苏理论、临床技能考核及模拟演习3次:以学员能正确评估环境,正确判断心跳呼吸骤停及呼救,正确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及如何判断有效复苏为考核标准。运用模拟人考核演习,考核演习不合格者由教师重新培训至达标。

1.2.2 重要抢救设备 ①2台有创呼吸机,1台无创呼吸机;

②2台除颤仪,1台为双极除颤仪;③9台床边监护仪,其中2台有创监护;④1套经皮气管切开包。

1.2.3 急诊人员的分工组合 3位医护人员(1:2):第1位站于患者头顶部,负责人工呼吸,包括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气囊面罩给氧、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第2位站于患者右侧,负责人工循环,包括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准备好除颤仪、若心跳未恢复则进行电除颤;第3 位站于患者左侧,负责建立静脉通道及静脉给药,负责准备气管切开包及准确记录各项护理操作;各组工作同步进行,互相配合。

1.3 效果评价的方法 比较两组猝死病例的抢救成功率。

1.4 评价抢救成功的标准 ①心跳恢复;②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③出现自主呼吸(规则或不规则)或由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心跳恢复正常,经皮测SaO2>93%;④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应或眼球活动。

1.5 统计学方法 总有效率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有效7例(11.67%),无效53例(88.33%)。研究组成功16例(26.23%),无效45例(73.77%)。P

表1

两组猝死病例的抢救成功率

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症慢性阻塞性

肺病急性加重农药中毒不明原因者成功率

对照组6045/1541.9±19.9216例18例14例10例2例11.67%

研究组6144/1741.75±18.8014例20例14例9例4例26.23%

3 讨论

3.1 成人生存链体现四个“早期”即:①早期识别、求救;②早期CPR;③早期电除颤;④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英文全称ACLS)。这个四环节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环的削弱或缺失都会带来生存机会的丧失[1]。

3.2 对急救指南的内容没有读懂读透以及急救过程中多项操作不规范将严重影响猝死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如何有效加强医护人员的理论理解深度及临床操作技能合理化、有序化、规范化成为急救医学一直探讨的问题。对医护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模拟人上练习,模仿现场情形急救,这在美国过去30多年的急救培训中一直是作为成功的经验和指南[2]。本次培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长期从事急救工作的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并且落实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复练习,后进行多次理论考核及现场模拟演习,使达标率达100%,促使培训人员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稳步提高。此次培训采用的是电脑教学模拟人,有语音提示和亮灯显示,教师通过观察学员的动作和指示灯是否亮,判断学员动作的正确程度,及时地给予校正和讲解,3名学员练习时,其他人可在旁观摩,在练习和观摩中不断学习巩固,起到了重学习的效果,为早期识别、求救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3.3 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心室颤动的关键,及时盲目电除颤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5,6],每延迟除颤时间1 min,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10%。 在心脏骤停发生1 min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而5 min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30%,9~11 min后约10%, 而超过12 min则只有2%~5%。新指南强调了早期除颤以及自动体外除颤(英文全称AEDS)在心脏骤停中的实际应用。AEDS通过两个置于胸部的电极片,自动感知心脏节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AEDS时按电击钮行电除颤。一些研究显示,及时CPR 和早期除颤的配合,复苏的生存率超过了50%。研究组患者采用床头自动除颤仪或者抢救床边备用状态的双向除颤仪除颤,相比对照组使早期除颤时间从以往的30 s减少到6~8 s,新指南充分肯定了AEDS 的实用性,抢救床头双向除颤仪的配备也节省了仪器的搬运时间,为早期除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4 急救情况下,时间仓促,条件有限,且危重患者一般平卧,头偏向一侧,颈外静脉暴露明显,易于及时选择血管。颈外或颈内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离心脏近,血管充盈度好,穿刺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双腔ARROW静脉导管流速可达400 L/min ,且刺激性小,易固定,能满足输液速度,研究组患者均采用此法能迅速有效建立静脉输液通路[4],与研究组对比能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有效容量的补充。

3.5 由于心搏、呼吸骤停是突发事件,猝死病例抢救的成功与否,除与患者的原发疾病、心搏、呼吸骤停至开始复苏的时间、抢救人员是否正确复苏有关以外,还与抢救人员的站位方式与合理分工有关,我们认为,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时应将人工呼吸组、人工循环组、静脉用药组,在保证进行持续胸外按压的同时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插入气管-准备好呼吸机和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准备好除颤仪-建立静脉通道给与静脉用药,多项操作的同时进行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需对人员的工作进行统筹分配。[3]研究组病例的抢救全程中①通过合适的站位与严密的组织分工减少了抢救时的混乱现象及人为的浪费时间,使心肺脑复苏在最快的时间内得以序贯实施;②由人员专门负责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保证了整个复苏过程的连续性,使早期CRP、早期除颤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数据表明加强急诊的质量控制的多项指标使院内猝死病例的抢救成功率从11.67%提高到26.23%。

参 考 文 献

[1] 沈洪,朱志宏.《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 系列讲座(17)-科学的急救方法与生存改善.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7):443.

[2] Mancini ME,Kaye W,Resuscitation training A time for reassessment.J.Card NUFS,1996,10(4):7.

[3] 成英,田雅娟.抢救人员不同分工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家庭护理,2006,12(4):9-10.

[4] 刘丽,梁桂芳,薛芬.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护理学杂志,2006,11(21):14-15.

[5] 周学武.创伤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9,1:731.

[6] 程宝珍.院外心肺复苏153例分析及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建议.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9):530-531.

[7] 曹亿妹,陈妙娟,王久花,等.浅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封管技术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19-221.

[8] 王登秀.静脉置管穿刺针头滞留物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学杂志,2004,1 9(11):20-21.

[9] Kern KB.Thrombolytic therapy during e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Lancet,2001,357:1549.

[10] 刘建平,田源.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4,19(15):32-33.

[11] 沈洪.扫描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3)-进一步生命支持:复苏后的治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6):323-325.

[12] Stern SA,Zin BJ,Mertz M,et al.Effect of initially limited resuscitation in a combined model of fluid-percussion brain injury and severe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J Neurosurg,2000,93(2):305-314.

[13] Kim SH,Safar P,Capone A,et al.Hypothermia and minimal fluid resuscitation increase survival after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inrats.J Trauma,1997,42:213-222.

[14] Owens TM,Watson WC,Prough DS,et al.Limitmg initial resus citation of uncontrolled he morrhage reduces internal bleeding and subsequent volume requirements.J Trauma,1995,39:200-2091.

[15] 汪新良,谢钢,郑伟华,等.限制与积极液体复苏法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比较.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2):878-880.

第4篇: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摘要】电力工作人员属于高危作业人群,触电后发生心跳骤停,其中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技术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广大作业人员的相互救助能力,提高复苏成功率,本文对电力作业人员的心肺复苏培训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

【关键词】 电力人员; 心肺复苏; 培训;

意外伤害和突发性疾病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于是就产生了"黄金1小时",以至"白金10分钟"的理念。一旦遇险,能够给予患者最快救治的不是专业急救人员而是现场第一目击者, 电力工作人员属于高危作业人员,在野外或是高压电或是雷雨恶劣天气经常可能会发生很多意外状况,由于环境、天气等因素往往使受伤人员不能在很短时间内送往医院,而错过急救“白金10分钟”,因此,如何高效开展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要掌握触电急救及心肺复苏法,并要经过模拟人的培训”。为提高广大作业人员的相互救助能力,争取宝贵的“白金10分钟”,我院自2011年,以情景培训方式对电网培训基地展开的针对电力作业人员行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同时以中国知网为平台提供查阅最新急救进展的相关文章,来提高大家的认知及熟悉程度,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一线作业人员的抢救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国家电网培训基地举办心肺复苏培训每年一期,每期共200人,每40人为一班,共五班。初步覆盖各级单位管理人员,我院派出教学力量对其进行培训。

1. 2.1师资力量选拔

我院从具有丰富临床急救经验医护人员中选拔教员20名,严格依据《2010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急救指南》,针对作业人员技能实际和野外训练任务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及考核标准。

1.2.2培训方法

第5篇: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心肺复苏器械辅助治疗

获得较大进展

采访一开始,宋昱教授首先诠释说:“所谓院内心肺复苏,是指针对发生在医院急诊、病房或其他科室的心脏骤停而采取的复苏措施。相对于院外心肺复苏而言,院内复苏一般经短暂的初级复苏后即可进入高级生命支持,因此,其成功率也显著高于院外复苏。”

宋昱教授接着回顾说:“我国院内心肺复苏的观念和方法,经历了一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其中心肺复苏的器械辅助治疗,近些年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他接着介绍说,在高级通气方面:心肺复苏期间应尽可能避免动脉高氧状态,尤其在复苏早期。2010年指南明确指出,为避免不必要的高浓度供氧,控制氧自由基释放,建议在保证必须氧供情况下,只需给予能使动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4%左右的最低吸氧浓度。目前尚无足够证据确定心脏骤停复苏期间放置高级气道与其他治疗措施之间的最佳时机。院内复苏在5分钟内建立高级气道与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无关,但与改善24小时存活率有关。有气管插管的患者考虑用定量的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CPR质量、优化胸外按压和监测胸外按压期间或心律为规则心律时有无自主循环是合理的。

关于临时起搏适应证,宋昱教授认为有三大类:一是血液动力学障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二是长间歇依赖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三是终止某些持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对于心肺复苏装置,宋昱教授介绍说: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公共场所的放置和教育训练公众掌握使用以及扩大对公众CPR规范化的培训,才能使心肺复苏出院存活率再度提高,但不建议常规使用心肺复苏装置,理由是使用机械心肺复苏装置,包括摆放、启动、调节等,可能延误或中断心肺复苏操作。同时,学界多项研究并未显示院外复苏过程中使用复苏装置带来额外益处。

关于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宋昱教授表示:ECMO仍是目前最有效的心肺功能支持技术,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支持呼吸循环、保护重要脏器的目的,还能实时调节氧合及酸碱电解质水平,减轻心脏负荷,有效防止再发心脏呼吸骤停。在院内复苏中使用ECMO,有助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出院存活率和神经系统预后,但心脏骤停时的起始心律、复苏时间、致病原因和最初复苏效果等因素均会影响应用效果。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在有力快速启用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的机构,对于正在接受高质量CPR且病因可逆的心脏骤停患者建议使用该技术。2009年法国体外心肺复苏指南也提出了使用体外复苏技术的适应证。

对此宋昱教授认为:“综合上述回顾,我认为心肺复苏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不断提高着抢救成功率。尽管每一轮心肺复苏指南的更新都基于当时临床证据的支持,都会产生新的争论,但仍在把对复苏的认识与实践推向更高的层面。如何理解当前指南的进展,如何将这些理念与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中国专家达成的

心律失常处理共识

在采访中宋昱教授介绍说,心律失常在急诊科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不同场合和临床各科室;而且发病可急可慢,病情可轻可重;重则骤然起病,引起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2013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对规范和指导临床急救处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宋昱教授进一步解析说:“在观念和方法的更新方面,2013版《专家共R》首先识别和纠正了血液动力学障碍,血液动力学状态决定着心律失常急性期的处理原则。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应注重抢救治疗的效率。血液动力学严重障碍者,需立即纠正心律失常。对快速心律失常,应采用电复律,电复律不能纠正或纠正后复发,需兼用药物;对缓慢心律失常,应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或置入临时起搏治疗。其次,在衡量获益与风险方面,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应以挽救生命为目的,采取积极措施,追求治疗的有效性;对非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需要更多考虑治疗措施的安全性,防止治疗过度增加新的风险。在遇到治疗矛盾时,应着重顾及危害较大的方面,对危害较小的方面谨慎处理或观察。第三,在治疗与预防兼顾方面,强调心律失常纠正后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复发。主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祛除诱因。结合病情确定是否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后的治疗。如有适应证,建议远期采用射频消融或起搏治疗。第四,在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方面,由于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处理策略也随之不同。心律失常病因明确者,在紧急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应兼顾基础疾病治疗,尽快消除诱因。基础疾病和心律失常可互为因果,紧急救治中孰先孰后,取决于何者为当时的主要矛盾;而心律失常病因不明或无明显基础疾病者,则应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为目标。

宋昱教授还介绍说:“关于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中国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指出,应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性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建议短期内换用或合用另外一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宜考虑采用非药物的方法如电复律或食管调搏等。序贯或联合应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及促心律失常作用,仅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状态或其他顽固性心律失常处理时才考虑。纠正心律失常应与病因治疗并重。除以下常用药物外,一些非经典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甚至他汀类药物,也被用于心房颤动和猝死的防治……”

多学科协作在急诊救治

危重症患者领域至关重要

在采访中宋昱教授强调,急诊及CCU作为收治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需要面对的病情往往是凶险而复杂的,因此,多学科协作在临床救治工作中至关重要。比如,血液净化技术对心衰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证实。因此,宋昱教授专门介绍了血液净化技术在CCU的应用问题。

他表示:“血液净化技术始于肾内科。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的丰富,其应用范围极大扩展。心脏重症患者往往面临复杂困难的容量管理任务,传统治疗手段有时难以胜任,尤其对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及时、有效地应用血液净化技术已经成为心脏重症治疗有力的武器之一。我院CCU自2008年开始着手该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积累,2010年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在难治性心衰、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宋昱教授还说:“ CCU是传统ICU的一个分支,ICU成熟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我们要学习、理解的宝贵资源。加强这两个科室医护人员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能够使CCU的成长事半功倍。”

“众所周知,急诊和重症科室常常需要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在争分夺秒的救治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或不规范操作都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聊到学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宋昱教授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是国家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同时也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们在以往的人才培养方面,一言以蔽之,就是最大程度地避免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忙中出错”。他就此详细阐述说,“因为心脏急诊和重症的工作特点,就是要面对各种突发、紧急的诊疗活动,要求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有创操作技能。培B一名合格的心脏重症医生和护士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建立合理的医护人才梯队,持续的培训和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是建立CCU的基础。我院CCU成立十余年,累计派遣医生、护士出国学习、进修十余人次。他们带回来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我院CCU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积极参加国内各级各专业的培训和交流,使得医生跳出心脏专科思维的局限,在治疗活动中更能从整体出发,抓主要矛盾,提高治疗水平。我们成立了胸痛中心,强化JCI-CCPC-AMI、JCI-CCPC-HF项目管理,在制度上减少差错发生的概率。”

谈及宋昱教授担任着副主任和医疗总监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工作,宋昱教授介绍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是一家公立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医院的胸痛中心于2015年2月25日正式成立,由急诊科、导管室、CCU、心内科和心外科等组成,与天津市120急救中心和8家区域内医院联合组建胸痛患者协作救治网络。早在2015年12月19日,医院胸痛中心即在2015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认证,成为天津市三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之一。该院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定期召开质控会议,分析影响D-to-B时间的因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D-to-B时间达标率最高达97.5%,平均时间最低达60.1分钟,使更多患者受益。

致力学术交流,

发展心脏重症学科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在紧张的临床工作之余,宋昱教授一直致力于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工作。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2013年成立了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而且,自2013年以来,在宋昱教授的主导下,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年会。

谈及于2016年4月9日召开的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宋昱教授介绍说:“去年的年会由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承办,对心血管重症诊疗和护理经验及进展进行交流,对心血管重症疑难病例及诊疗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来自北京阜外医院、空军总医院、武警后勤医学院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及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百余名心脏重症学资深专家和护理学界专业人士莅临大会,并做了多场学术报告。”

宋昱教授还介绍说:“作为一年一度的重症医学高峰会议,去年的大会对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的学科建设和学术进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内容包括国内外MRSA院内感染指南解读、恶性心律失常治疗进展、抗栓治疗进展、胸痛鉴别诊断、ADHF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达比加群预防房颤卒中应用建议等数十个主题的研讨。会上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而且,心血管重症护理分会场中各位护理专业的发言也成为大会的亮点。因为这是历届年会中首次设立护理分会场,为心血管重症护理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和学习平台,并进一步增进了大家的友谊与合作。同时,与会专家还针对重症患者仪器辅助治疗如呼吸机、心衰脱水治疗仪、左心辅助装置、ECMO以及重症护理危险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宋昱教授还介绍说,目前,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备当中。今年的年会将继续以解决临床实际热点、难点为抓手,以新的指南和新的理念为基础,面向各级一线医护人员,尤其面向广大中青年医生,在心脏重症领域的平台上提高自身医疗和学术水平,使学会平台真正成为心脏重症领域广大医生和护士的“医护之家”,为我国心脏重症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6篇: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SimMan模拟人:心肺复苏教学

SimMan模拟人是由挪威诺度公司设计并制造的高级生理驱动模拟系统,可模拟患者各种生理变化,能够对诊疗过程中所做的治疗措施和救治用药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同时,通过连接的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显示的参数变化展现临床环境下的诊疗过程和救治效果,为学生创造一种接近真实临床实践的机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苏州大学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2013年从挪威诺度引进了世界先进的超级多功能模拟人SimMan模拟人,急诊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共同探索将其应用于临床心肺复苏课程教学,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苏州大学医学部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47名,已完成相关基础课程和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等课程学习,于2014年进入苏州大学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学习。

1.2教学方法 47名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两组学生轮流在模拟人设备上进行实践操作。以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为教学病例,提前就授课老师准备与实际临床病例相近的教学实例,授课与考核时宣讲病例发生时的场景,并实现准备好可能会用到的常用抢救药物。在模拟人操作前,授课老师应先和授课学员辅导病例的病理生理知识及病情发生过程中各种场景应给予的抢救措施(如胸外心脏按压或除颤等)及应给予的用药的品种、剂量、原理和用药后患者出现各种反应后的措施等专业知识。并应模仿实际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的实际情况,将3-5名学员编为一个治疗小组,各司其职,与真实抢救过程中有1名高年资医师负责指挥抢救,2名医师负责胸外心脏按压,1名医生负责气道(气管插管就呼吸机或人工呼吸球囊),1名医生或护士负责用药为一个基本抢救单元为例,予以模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整个SimMan模拟人模拟抢救过程分为“接诊-病情判断-治疗”三个阶段。每一治疗小组学员轮流进行训练及考核,带教老师在各组训练和考核时将病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一一演示。在各组学员抢救治疗中记录存在的问题,让其他组学员记录。诊治过程结束后予以问答,各组及当时学员一起总结予以讨论。并且SimMan模拟人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由带教老师随时停止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提示学员抢救措施的不当之处,并加深治疗组学员对错误操作的印象。

2.教学结果评定

2.1评定SimMan模拟人的教学结果 实践操作课程结束后予以考核并调查摸底教学结果,以书面评分表的形式给每个学员,填好后统一收回予以统计分析,共5大类:①应用SimMan模拟人教授心跳呼吸骤停病例的教学结果优于传统书面上课?②是否提高实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技能?③各组学员的合作抢救能力是否提高?④应用SimMan模拟人教授课程对临床真实抢救能力有否提高?⑤操作中的模拟诊室的布局及电子设施是否满意?同时,学员还可以写其他的建议。

2.2发放书面评分表47份,收回47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91.4%的学生认可SimMan模拟人教授心跳呼吸骤停病例,74.4%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实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技能,70.2%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合作抢救能力,91.5%的学生认为可提高临床真实抢救能力,66%对模拟诊室的布局及电子设施满意。部分学生建议小组急救技能模拟训练前应进行单项心肺脑复苏(CPR)、气管插管和电除颤等专项技能培训等,见表1。

3.教学总结

3.1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治疗措施应随着病情变化而不断调整,实战性强。常规训练方法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遇到了很大挑战,探索新型的临床急救技能教学与训练模式很有必要。

3.2我院自2013年引进挪威诺度Sim Man模拟人,依照重症医学科的设置进行了情景布置。该模拟人不但可以实现常见多发病的临床操作,而且能更逼真地展现疾病在各个阶段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相应反应,并且完全实现无线控制。通过后台操作,不但可用作临床急救综合教学训练,更重要的是,他可创设高仿真的医疗环境,训练学员的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除模拟人等标准配置外,还配备了除颤仪、呼吸机、呼吸球囊面罩等急救器材,同时室内配备了全景式摄像头和液晶显示屏,进行实时监控录像,为开展临床急救技能的培训提供了保证。

3.3临床医学教育在注重理论和知识传授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W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紧贴临床实际的病情发生情况作出治疗选择。比如心跳骤停后的按压,按压后的病情变化,出现室颤后的除颤和药物的选择,除颤后给予的按压和人工辅助通气的措施等等,都可以根据SimMan模拟人连接的电子设施给予处理。simMan模拟人在实际操作中,各治疗小组的学员根据模拟人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相应的处理,模拟人也会根据相应的治疗措施显示出生命体征的变化来反应小组成员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这样增加了学员到临床上面对真正病人时的临床经验,并增加了他们的自信。

第7篇: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1.培训对象和内容

1.1 培训对象:心内科病房全体护士166名,其中副高1名,主管护师25名,护师33名,护士71名。来院时间5年以下的护士86名占总51.8%,是一支正在成长中的年轻队伍。

1.2 培训内容:以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标准进行的三人CPR抢救流程现场演习考核。

1.3 培训方法:采取统一贯标演示,院内网上公布演示视频和流程图,各病区自行练习。每年进行一次三人CPR抢救流程演习考核,演习过后会进行对CPR最新理论知识的提问。病区护士长亲自对科内所有人员进行分组考核,大科室和护理部进行抽查考核,不定期进行事件突发演习,保持每个护士每时每刻对三人CPR抢救流程的认知度。

2.三人CPR抢救流程设计

2.1 理论依据:针对2005版的CPR指南,2010版进行了新的修正。①新的生存链的概念:强调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②从流程中去除了看、听和感觉呼吸,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③强调CPR的质量: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cm,婴儿大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中断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④成人CPR单人或双人按压通比均是30:2,儿童和婴儿双人复苏时是15:2。

2.2 三人CPR操作临床应用的依据:根据本院目前临床科室护士配备情况,基本能保证每个班次最少有2个当班护士,遇到紧急情况通知值班护士长,调配外科室人员支援。同时每个临床科室都配备了除颤仪和抢救车,抢救车内准备了简易呼吸皮囊,各类抢救药品和物品。每张病床旁边都有中心供氧和中心吸痰设备。为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开展,培训和推广奠定了人力和物力基础。

2.3 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图,(见下图)。

将整个CPR抢救配合分为三个角色,按到达抢救现场时间先后的顺序分别做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其中第一人在操作过程中强调与第二人核对,任何给药前要复述,给药后再复述;快速推入,快冲20ml液体;配泵时边配药边口述方法及泵速,用到病人身上要求2分完成;药物换算不超过5秒,且带一个三通成45度关闭,前一个三通90度关闭,未用完的药物用记号笔在50ml注射器上做标识。

3.结果

以指南为理论依据,制定三人CPR操作考核标准,并把考核成绩纳入当季绩效考核,整个病区共有166人参加了考核,平均96.3分,合格率100%。

4.体会

4.1 心脏骤停1OS意识障碍,6OS自主呼吸逐渐停止,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1分钟内进行复苏成功率>90%,6分钟内进行复苏成功率约为40%,以此类推,大于10分钟成功率几乎为0,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时间就是生命。传统的抢救流程以简单易懂为准则,忽略了实施过程中的细节,显得忙乱无序而延长抢救时间。而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在吸收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精华的基础上,将整个抢救过程进行了明确分工,强调抢救过程中各类重要细节,减少了抢救中的冲撞和重复,提高医护配合度,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

4.2 在推广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第一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是发现者,并负责抢救过程中各类重要医嘱的执行,指挥和协调整个抢救工作。而资深护士经验丰富,反应迅速,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如果由其来担当第一人,更有利于抢救工作的进行。第二人的工作主要负责各类物资的运输和协助第一人,所以必须相当熟悉科内的环境,一般由当班时,本科室内质历较浅人员担当。第三人主要负责加压给氧,汇报生命体征和气管插管配合,工作相对轻松,可以由当时外科室支援人员来完成。为了实现整套流程实用性,我院每班当班护理人员最少为2人,而且其中一人为从事护理工作时间较长的资深护士,发生抢救时可从外科室调配人员进行支援,以达到对人源的最佳配备。有研究表明,院内心脏骤停发生时,大部分是护士发现,因此护士的应急反应水准直接影响着抢救成功率[2]。通过对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的反复演练和考核,不断验证和完善程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护士的应急水平,使医护,护护配合默契度明显提高,使每个护士都能够在抢救过程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抢救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成功率明显得到提高[3]。

参考文献

第8篇: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室颤;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2(b)-135-02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搏,射血功能终止,导致全身血液供应中断,脉搏消失,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1-3]。严密的组织与分工可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使心肺复苏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有序的贯彻实施,大脑对缺氧的时间只能耐受4~6 min,及时积极的抢救,可使半数以上的心脏骤停获得心肺复苏。而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反应的速度,特别是在2 min内抢救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4-5]。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而获得生命延续。对3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抢救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患者是发生心跳骤停较多的科室,所以护士要有对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的预见性和快速处理的能力,科室护士长要重视护士基本知识学习,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只有切合实际、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总结2005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6~90岁,均确诊为心脏骤停。其中冠心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肌病4例,心肌炎2例,PCI术后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

1.2 复苏方法

根据《200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原则进行。

1.3 组织分工方法

配合医生分成5组:第一组负责人工呼吸,包括气囊面罩给O2、气管插管、吸痰、接呼吸机。第二组负责人工循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上心电监护,备好除颤仪、除颤。第三组建立静脉通道和静脉给药。第四组负责降温,上冰帽,联系家属或与在场家属沟通。第五组负责监测生命体征和记录事件经过,各组工作同步进行,互相配合。

1.4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

心搏恢复≥2 h属Ⅰ期复苏成功(不以血压为标准);心搏恢复后建立有效循环(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大于80mmHg≥24h属Ⅱ期复苏成功;心肺复苏后,无严重脑功能障碍、意识清楚(动脉收缩压大于等于100mmHg并保持平稳)属Ⅲ期复苏(脑复苏)成功。通过3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护理观察表明,重视护士素质的提高,加强科室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6]。

1.5 抢救过程

32例患者突然发生心跳骤停,护士立即备齐抢器械及药品,同时通知医生。立即给与心肺复苏,兴奋呼吸中枢,升血压,头部降温,纠正酸中毒,同时有心率失常者纠正心律失常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2 结果

32例患者中,仅Ⅰ期复苏成功2例,Ⅱ期复苏成功18例,Ⅲ期复苏成功10例,抢救成功率为93.75%,死亡2例,死亡率为6.25%。

3 抢救护理体会

3.1 对心跳骤停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3.1.1 冠心病:严重的心肌缺血、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

3.1.2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如低血钾。

3.1.3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不当,32例中,其中1例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不当。

3.1.4 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3.1.5 容量的不足或过重。

3.1.6 各种诱发因素:如饱餐、过度劳累、用力排便。

3.2 高危人群进行持续ECG监测

3.2.1 持续进行心电活动监测,观察各类心律失常,以便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进行正确的处理。

3.2.2 当发生短阵室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Rn-T时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发生心电图表现为室颤立即给电除颤并立即进行抢救和报告医生。

3.3 高危人群作好抢救应急准备

3.3.1 对高危患者用留置针开通好一路静脉,以便发生意外时药物及时供给。在抢救整个过程中维持良好的静脉通道非常重要,最好用留置针输液,避免因患者躁动输液针刺破静脉及多条静脉输液时反复穿刺。

3.3.2 备好各种药品、设备、器材,做到随手可及。值班护士必须知道抢救仪器定点放置,接班时首先要观察是否在定点位置、是否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所有附加配件是否齐全。如有高危患者时,特别是除颤仪的准备做到按常规连接好监护导联,电极板涂导电湖,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患者在监护过程中,电极片的贴放要避开电极板安放位置。

3.3.3 统一抢救药物的配制:全部按规定,以1 ml 1 mg统一的比例稀释。药物放置固定位置,所有药物护士掌握其用法、用途、给药途径。

3.4 加强护士抢救技能培训

3.4.1 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营造一个学习型的护理队伍,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学历考试;只要是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排班时尽量保证其有足够的时机。

3.4.2 重点培训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及判断,让护士掌握操作技能及学会分析心电图图形。

3.4.3 特别重视抢救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在早交班时将前1日做过抢救患者的心电图组织护士进行分析及护士长进行讲解,让护士将心电图的图形特征与患者病情结合起来分析判断,提高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能力。

3.4.4 让全科护士做到人人参加除颤仪、吸痰技术、CPR规范化培训,必须个个通过考核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本组的抢救过程中,抢救成功率高于护士的观察水平及抢救技能有关,还与抢救的时机有关,因为抢救医生的级别再高,抢救技能再强,如果患者在有效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都是徒劳的。

3.4.5 每一例心跳骤停患者都要对抢救经过及过程进行讨论总结,特别是抢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吸取教训并进行改进,成功的做法总结后推广,逐步提高抢救技能及水平。

3.5 制定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组织方案

3.5.1 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心脏骤停由于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在抢救过程中往往显得比较混乱,特别遇到年轻医生、护士更容易措手不及,制订组织分工方案作指引,规定:护士长在场时由护士长指挥护士分工,护士长不在场时由主管护士指挥分工,各班刻不容缓地执行,通过严密的组织分工,各负其责,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即使年轻护士按照抢救指引,也能够冷静应对,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

3.5.2 快速实施各项措施:更好地按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生存链概念即4R序列进行心肺脑复苏。

3.5.3 及时降温保护脑细胞:在进行组织分工前,往往忽略降温措施或者不及时,通过组织分工,发生心脏骤停后,在心肺脑复苏的同时即可上冰帽、冰袋,落实降温要早、快的原则,减低脑耗氧,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脑复苏概率,体温降至32~34℃较合适。

3.5.4 规范快速静脉给药:负责静脉通道和静脉给药组,最好两人配合,建立2~3条静脉通道,一人负责抽吸药物,一人负责静脉推注,更好地执行医嘱,一人负责时,往往来不及稀释药物,便直接静脉推注药物(如肾上腺素),延长药物起效时间,一人负责抽吸能用20 ml盐水稀释药物,达到药物直接进入中心循环的效果,药物起效快。

3.5.5 准确及时记录病情:一人负责记录事件的经过,目前医疗形势严峻,患者和家属的防范意识较高,以前均是把用过的药物安瓿放在一起,过后回顾记录,容易遗留口头医嘱,专人负责记录患者每分钟的生命体征、用药种类、剂量、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何时吸痰、除颤等,抢救过程中的用药量,一目了然,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再用药的剂量和间隔,也有了一手的真实抢救材料,可减少医疗纠纷。

3.5.6 伦理学方面:在患者复苏期间,有专人与到场的家属保持交流和沟通,使患者家属可以理解和接受事实,能够随时解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对患者家属有积极的心理学意义。

3.6 对护士工作责任心及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实行科室护士的目标考核管理,调动护士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及团队凝聚力。

3.6.1 培养护士慎独精神,定期组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以增强工作责任心。

3.6.2 注意护士团队精神培养,做到相互查缺补漏。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在岗护士都要积极参与,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抢救工作。

3.6.3 严格执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确保护理工作的及时落实及规范。

4 讨论

心源性猝死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若不能获得有效的治疗便可进展为心源性猝死。而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反应速度,特别是在2 min内抢救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而获得生命延续。心血管内科患者是发生心跳骤停较多的科室,所以护士要有对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的预见性和快速处理的能力,抢救时必须人员到位,动作敏捷,分秒必争。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的抢救意识,抢救水平。科室护士长要重视护士基本知识学习,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有切合实际、对心脏骤停患者抢救过程进行研究、讨论并进行对抢救不足的地方进行改善,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只有注重护士业务基本能力培养、加强专科知识规范化培训,严格科学的管理、注重团队意识培养,加强医护密切配合才能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刘绍辉,张学军.实用专科护士丛书:心血管内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53-454.

[2]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治疗适应指南[S].2004.

[3] 秦得春,郭学奎,李秀华.心脏病围手术期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09.

[4] 中华护理学会主编.临床高新技术知识与现代护理1 400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9.

[5]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40,

第9篇: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1 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的形成

1.1 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公元18世纪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Baron Larré)开创了战场创伤急救的先例。瑞士人亨利·杜南发起红十字运动,对志愿者进行急救技术培训,创伤急救技术进一步普及。除了战场急救外,创伤急救技术也成为各种灾害现场急救及常态院前急救援主要技术,创伤急救的4项技术经常被一起列入各类急救培训教材,并被冠名为“四大技术”。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应用,创伤急救技术渐趋成熟。其中,止血方法分为指压法(头面部、肩部、上下肢)、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常用包扎方法分为绷带(环形、螺旋形、螺旋反折、8字环形)包扎法、三角巾(头部、面部、胸部、肩部、侧下腹部、下腹部)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急救包包扎法及其他包扎法。现场骨折固定的方法分为:现场对可疑骨折者需作可靠的临时固定,可减轻伤员骨折端的疼痛及预防休克,并限制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以免发生新的损伤。固定范围应包括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对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肢体。常用器材有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无上述物品时还可就地取材,用稍硬的物体代替。经上述处理后,要将伤员正确地搬运和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此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四项步骤也成为创伤救护的基本步骤[1]。

1.2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就已经提到复苏方法:“救自缢死…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写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但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彼得·沙法教授(Peter Safar)被认为是当代心肺复苏的创始人之一。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首次依据Safer 和 Kouwenhoven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 并建议所有参与心血管急救的医务人员均应接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的培训,从此CPR以其简单的A、B、C三步法风靡全球,成功地抢救大量人员生命。在院前或灾害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按DRABC顺序进行:D即检查现场是否安全(dangerous) ;R即检查伤员反应(response) ;A即解除气道(airway)梗阻,保持气道通畅;B即口对口人工呼吸(breathing) ;C即胸外心脏(circulation)按压,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随着电除颤出现,心脏电除颤能使复苏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电除颤技术也被列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急救手段,除颤当成一项基本生命支持的措施。

1.3 紧急救治

由于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都可以由经过急救训练的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因此,将医学专业人员在灾害现场从事的急救用另外一个专有名词表示,这就是现场抢救(on-site critical care),或叫做紧急救治(emergency treatment)。紧急救治的基本技术包括:昏迷伤员救治、气胸伤员救治、眼球破裂伤、脑膨出、肠脱出伤员急救、离断肢保护、脊柱损伤伤员的急救、较大面积烧伤伤员的急救、创伤性休克救治、创伤性感染防治、放射性污染处理、化学中毒处理、海水浸泡伤处理技术,以及深筋膜切开减压术、留置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术。因此,由于专业医务人员在现场亲自实施,只要能够多、快、好、省地抢救伤员,紧急救治技术范围必将不断拓展,围绕救命,更多的紧急救命类手术将会在专业医疗救援队到达现场后依托先进的野战医疗平台即时开展:包括大血管损伤修补、吻合或结扎;呼吸道阻塞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对开放性气胸实行封闭缝合,张力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实施胸腹探查止血,对有脏器损伤者进行缝合、切除、修补、吻合、造口等手术;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伤员,行开颅减压术,清除血肿;同时可进行各种创伤控制性手术;12 h内比较清洁的伤口进行完善的清创手术;开展输血、输液、给氧等综合措施,防治休克;对海水浸泡伤伤员进行针对性治疗,给以复温处置;对冲击伤、挤压伤、复合伤等复杂性伤员进行确诊,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继续抗感染治疗;补注破伤风抗毒素或抗毒血清;对核污染、化学染毒的伤员进行全身洗消和针对性治疗。

1.4 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triage)是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优先治疗程序的过程。本义源自将咖啡豆的第三或最低质量剔除出去,将首字母大写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条,特指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的根源同样可以追溯到发生在18世纪的因军事战争而受伤的伤员救治中,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管理在战场上受伤的大量伤员,即开始实行现场检伤分类。用于军用和民用的大量伤亡情况的伤员检伤分类的分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基本上使用相同的色卡:红色表示危重,绿色表示轻伤,黄色为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而黑色表示伤员死亡。军用的[例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民用的(例如:颜色编码)伤员检伤分类系统具有相似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检伤分类确定系统的Trauma Sieve [2]和 START 分类方法[3],也同时用于民用EMS和英国军队士兵中。检伤分类可以用来决定优先治疗的顺序,也可以用来决定转送方式的顺序,还可以用来决定转送医院的顺序,分别为救治分类、后送分类与医疗机构分类。

1.5 医疗后送

医疗后送(medical evacuation)是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地带进一步救治的方法与过程,同样也被认为是由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开创,但是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形成针对在战争中受伤的伤员的医疗救治的分级结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员从受伤到接受决定性的医疗救治的平均时间是12~18 h。截止到越南战争,经过改进的伤员检伤分类和空中救护车能够将伤员接受救治的平均时间减少2 h。早期的后送设备非常简陋,甚至没有医疗设备与人员,仅是可以平躺的车。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很多需要紧急救护的患者仍是被灵柩车送到“急诊室”,因为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配备医疗人员与医疗装备的救护车,灵柩车是唯一可以让患者平躺的运输工具,患者只有到达医院后才能获得治疗。很显然,连接急救网络的网线就是医疗后送,每个阶段之间就需要后送。即使常态下急救只有院前与院内两级阶段,但救护车也起到了医疗后送的作用。随着运输、通讯工具及医疗装备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救治人员素质和技术的提高,在后送的途中同时提供良好的医疗监护,医疗后送成为名符其实的有医疗监护条件下的后送并广为人们接受,其理论支持是医疗后送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医疗救援效率。

2 讨论

2.1 从急救到急诊医学,以及从急诊医学到救援医学并列,是学科发展的客观现象

急救(first aid )由来已久,其基本含义是非医务人员,针对意外伤害或急病发生的人员,按照医学的常识,徒手或就地取材进行的初步救护措施和安全转移措施。1976年由国际一群著名的麻醉科和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茵茨(Minze)发起成立了世界急救与灾害医学俱乐部,随后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医学与灾害医学学会(World Association on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 ,WAEDE),从此,急救医学(emergency medicine)和灾害医学(disaster medicine)以专业学科的身份正式诞生,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79年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得到国际上公认,成为医学的第23个专门学科。急诊医学或者叫急救医学独立门户后,灾害救援医学或者叫灾害医学(disaster medicine)也不断寻找更大的发展道路。随着全球范围内天灾人祸此起彼伏,灾害医学不断完善起来。灾害救援时间、空间以及灾害事件性质决定了灾害救援医学研究内容的特异性,尽管常态下的急救医学与灾害救援医学属于同一学科范畴,但灾害的时、空及性质的特异性决定着灾害救援医学成为专门研究灾害环境下医疗救援规律的科学[4],灾害救援医学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灾害救援医学的学科定位,预示着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必将进入学科研究的视野。

2.2 灾害医疗救援的五项技术是现代灾害救援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在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选定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会徽,即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背景一个六角星。六角星被誉为生命之星,每一个角各代表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系统的一个功能,包括:伤病患检视(detection)、报告(reporting)、救护车出勤(response)、现场处置(response)、运送途中照料(care in Transit)和运送至特定医疗单位(transfer to definitive care)。因此,融合几种急救技术,相辅相成,成为灾害救援医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基本技术源于灾害现场救援特点与需求:灾害现场以伤员为主,因此,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自然而然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能。显然,创伤急救与初级心肺复苏是普通公众经过急救培训就可掌握的技术,不能满足专业医学救援人员现场救援需求,因此,由专业医护人员从事的现场抢救技术必然进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行列,并迅速发展起来,但仍具有以救命为基本目标的特征。针对灾害现场经常是群体伤员集中出现,出于提高救治效率的需要,检伤分类应运而生,并必然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现场的内容[5]。连接现场与后方医疗机构需要医疗转送,而且经常由现场医疗人员承担,因此医疗后送也被列入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至此,创伤急救、心肺复苏、紧急救治、检伤分类、医疗后送5项技术,成为灾害救援医学的基本技术,乃必然结果。

2.3 推广灾害医疗救援的五项技术有助于提高灾害医疗救援队伍能力

1966年美国科学院发表了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是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痼疾”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人们对创伤的观念的认识,即从“创伤属于意料之外”转变成“创伤可防可救”,人们应该主动掌控,从而有效地推动现代创伤急救系统的发展,发达国家均已形成较完善的创伤急救网络,包括完善的培训体系。美国在1968年成立了急诊医师协会,为住院医生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旨在教育和培训急诊医生,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显然,成立教育机构,提供规范的培训,进行执业考试是一项技术走向规范的几步阶梯[6]。相对而言,灾害救援医学还不太成熟,对灾害救援医疗的基本技术一直缺乏系统的提炼与专门论述,救援医疗技术还没有进入多数医科院校培训课程。随着医疗救援工作的复杂化,只有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才是保证技术质量的基础。本文将5项技术列为灾害医疗教学的基本技术,为全新的、正式的“规范化医疗救援医师培训”的时代即将来临作为准备。规范灾害救援医疗技术培训内容,并逐步扩大到研究生教育,培养称职的医疗救援医疗人才是提高灾害医疗救援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创伤学基础与临床[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7:2.

[2] SALT Mass Casualty triage. concept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 American Trauma Societ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s, National Disaster Life Support Education Consortium, and State and Territorial Injury Prevention Directors Association [J]. Disaster Med Public Health Pre, 2008,2(4):245-246.

[3] Kahn CA, Schultz CH, Miller KT, et al. Does START triage workan outcomes assessment after a disaster ?[J]. Ann Emerg Med, 2009, 54(3):424-430.

[4] 彭碧波,郑静晨,陈虹. 国际救援两种医疗模式的对比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966-969.

[5] Delooz H, Debacker M, Moens G, et al. European survey on training objectives in disaster medicine [J]. Eur Emerg Med, 2007,14(1):25-31.

[6] 李宗浩.国际救援医学重任——海地大地震,救援最强音[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1):1-2.

(收稿日期:2013-01-05)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