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技术研发创新精选(九篇)

技术研发创新

第1篇: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关键词:突破性创新能力;调研;江苏高新技术企业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在“创新制胜”的今天,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会过分。按照技术创新所导致的技术变化的程度,我们可以将在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的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两种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营环境的日新月异和同行竞争的不断加剧,突破性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突破性创新)的数量及其在创新中所占的比例也迅速增大。在此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要想长久地生存与发展下去,就必须“双管齐下”———既努力搞好渐进性创新,又努力搞好突破性创新,并努力使这两种创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2]。显而易见,要搞好突破性创新,企业必须具备较强或良好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所谓突破性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能够促使企业现有产品或服务实现重大转型或转变的创新能力[3-4]。一般来说,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实施突破性创新的水平、规模和绩效。因此,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现状是有关企业领导、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都希望了解的“重大省情”。然而,对于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现状,人们迄今为止“所知甚少”。事实上,虽然在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研究方面,省内外研究者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关于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现状的研究文献(调研报告、研究论文、专门著作等),我们至今没有见到。有鉴于此,我们决定通过人员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客观、全面地了解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现状(包括分布状况、平均水平、薄弱之处等)。然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被调研的样本企业中抽取了22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并对这些企业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了这22家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及各因子排名,从中找出了这些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的优势及薄弱之处。

1、调研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内容

要通过调研收集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现状的有关信息,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构成问题,即要合理确定其构成要素(维度)。由于在前人文献中找不到现成的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结构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采用以下步骤与方法构建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第一步,我们从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本质特性出发,基于前人相关文献[5-7]设计了初始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组成。第二步,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指标体系,我们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三种统计分析方法[8]对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与完善,从而最终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而实用的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实证检验中所用的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表1中的6个一级指标即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6个构成要素(维度),也是我们拟调研的主要内容。

2、调研过程概述

我们先后走访了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的20家高新技术企业,与这些企业的有关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围绕《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现状人员访谈提纲》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从而比较客观而全面地收集了这些样本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相关信息。我们还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包括电子邮件、QQ、微信、朋友圈等途径)向工作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有关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发放了500份“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现状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188份。在对通过人员访谈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最终决定将其中的204家企业列为正式的样本企业(调研对象)。

3、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3.1实施突破性创新情况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在我们调研的204家企业中,有188家在过去的5年里实施过突破性创新,有16家没有实施过突破性创新,两者在调研样本中分别占92.16%和7.84%。虽然被调研的企业中九成以上都在过去的5年里实施过突破性创新,但这些企业实施突破性创新的绩效远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实施绩效处于“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5个水平的样本企业在已实施突破性创新的企业中分别占8.51%、36.17%、42.55%、6.38%和6.38%。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样本企业的被调研者对我们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实施的突破性创新大多是最低层次的突破性创新———这些创新仅对本企业而言具有突破性,而对国内外的先进同行企业而言根本就算不上具有突破性。

3.2突破性创新能力现状的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在我们调研的204家企业中,仅有12家(占5.88%)的突破性创新能力在国内同行中处于前列,即其突破性创新能力“很强”,而突破性创新能力处于“较强”、“一般”、“较弱”和“很弱”四个水平的样本企业分别占45.10%、35.29%、9.80%和3.92%。换言之,上述204家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均值为3.39(满分为5分),介于“一般”和“较强”之间。

3.3制约突破性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基于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我们列举了7个制约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的因素,请被调研者从其中选出3个自己认为影响最大的制约因素,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制约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是:突破性产品与工艺研发能力不足;突破性创新管理能力不足;高管团队对突破性创新缺乏认识与热情。因此,要想使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就必须针对上述三大制约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措施。

4、22家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4.1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上述调研的204家样本企业中选出了22家企业,这些企业来自通信、电子、生物医药、制造、能源等行业。虽然这些行业在技术和技术创新方面千差万别,但有关企业为了赢得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高度依赖突破性创新。本研究中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2家企业近5年的年报,以及企业官方网站和统计报告正式的官方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由企业根据国家统计标准准时公开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客观性。此外,还有一些指标数据是通过调查问卷和简单计算获得的。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因而有必要对有关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4.2因子分析过程与结果

通常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要判断测量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主要通过取样适宜性检验,其统计量为KMO和Bartlett特球体检验指标。当KMO值较小时,表明观测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较少,不适宜做因子分析。该指标优劣的判断标准为:KMO值在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具体输出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Bartlett球体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678.429,相应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有显著性差异。同时,KMO值为0.867,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属于好的水平。因此,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文按照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或超过80%所对应的因子个数为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公共因子”。因子的特征值、旋转平方和载入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提取前4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已达到,即前4个因子已经可以解释原始数据中85.092%的信息,因此本文选取4个公共因子是比较合理的。进行因子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找到公共因子,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一个公共因子代表的含义,才可以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然而初步主成分因子分析的结果中各公共因子的载荷比较分散,典型的代表变量并不是很突出,容易使因子的意义模糊不清,难以分析实际问题。因此我们采用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使新的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要么尽可能接近于0,要么尽可能接近于1。由表5可见:第一个因子F1在7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较高,分别是V7、V5、V8、V6、V11、V9和V10,这些指标充分体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管理能力,故将F1命名为“管理因子”;第二个因子F2在4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较高,分别是V12、V2、V13和V1,这4个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产出情况,故将因子F2命名为“产出因子”;第三个因子F3在6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较高,分别是V16、V17、V14、V15、V4和V3,这些指标分别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在突破性产品研发、制造过程中投入的资源,故将F3命名为“投入因子”;第四个因子F4在V21、V18、V19和V20这4项指标上载荷较高,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产品营销能力,故将F4命名为“营销因子”。

4.3因子分析结果分析

表7中,因子和综合得分为负数并不代表该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为负,而是说明该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低于样本平均水平。对该表的各项得分及排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2014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总体较强,在抽取的样本企业中,突破性创新能力大于0的企业有12家,占样本企业数的57.14%,其中最高得分0.9623分,最低分-1.227分,之间相差2.1893,标准差0.5325,说明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2)不同高新技术企业对应的每个因子的排名与最后的综合排名并不完全一致,而且有的企业单项排名与其综合排名还有很大差距。例如:南京中兴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但管理因子却排在样本企业的第15位,这主要是因为各单项因子在计算总分时所占的权重不同。其中,管理因子的权重最大,为32.635%;其次产出因子为25.714%,再次投入因子为18.918%,最后是营销因子为7.825%。(3)从单个因子分析来看,样本企业中管理因子F1大于0的企业有12家,最高的南瑞继保得分为1.65,最低的鱼跃信息得分为-2.22,相差3.87,差距较大。管理因子主要指企业突破性创新识别、规划能力以及突破性创新团队的组建与管理能力,由分析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4)产出因子F2在计算突破性创新能力得分时所占的权重为25.714%,因此产出因子得分较高的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也相对较高,从侧面反映了产出能力在评价一个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量维度。(5)投入因子F3反映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突破性产品研发、制造过程中投入的资源在企业总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样本企业中得分最高的是南京中兴为1.5041,最低的南京化纤为-1.469。由于部分样本企业规模巨大,企业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有些涉及到房地产、物业管理、生产加工等突破性创新占比较少的业务,直接导致F3得分较低,间接导致突破性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得分较低。(6)营销因子F4反映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产品营销能力,由于其占总解释方差的7.82%,所以所占权重较小,样本企业中突破性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企业有的F4的得分反而较低。由22家样本企业的F4的得分来看,得分较高的企业如南京中兴、金城集团、国电南自等都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在行业内享有一定的地位,而且企业内销售人员的学历及经验普遍较高。

5、结语

第2篇: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互动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集群由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许多产业集群,并成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各种不同形式的高新技术园也相继建立,如:70年代美国硅谷地区成为最主要的半导体工业制造基地,1980年我国台湾地区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成为全球第三大IC生产基地,1988年我国建立第一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进行互动发展研究是时展的需要,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快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从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有机互动进行研究,这一方面弥补了原有研究理论的不足,另一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一定构想。

二、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协同共进研究

1.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协同过程

在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协同过程中,我们考虑以下模型:

(1)技术决策与整合

由于同类型行业的企业在同一地方进行激烈的竞争,只能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来吸引顾客,这便向现有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挑战。集群内主导企业抓住机会,对当前集群技术能力进行调查,识别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形成可替代技术的想法,为进一步开发可替代技术,做出技术战略决策。明确技术战略后,企业与集群内的科研机构合作,如研究机构和大学等。明确了技术方向的企业,在考虑了不同技术设计方案后,对多种新方案进行整合,做出最终的决定。

(2)技术创新与推广

新技术的产生,借助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推动,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由于集群产业网络的普遍性,相关联的企业不断增多,它们纷纷加入到技术研发的合作活动中,形成技术创新链。因此,集群技术创新的规模不断扩大,集群主体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集群内各个产业层次之间实现了创新的协同性,这提升了整体的技术水平,增加了集群技术储备。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结构,加速了市场需求,从而对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提出要求,有利于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2.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

(1)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信息沟通机制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是一个关联性的过程,技术创新成果不仅表现为主导企业产生的新技术,同时也表现为关联企业对技术的接受程度。主导企业与关联企业利用集群内部的市场关系与合作组织关系,完成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每个创新阶段都会有许许多多创新企业参与进来,他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来克服创新中的种种困难。技术创新优势、集群间的信息沟通和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形成了一种循环机制。

(2)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推动机制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可以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来体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产生技术创新成果,由于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模仿,使技术很快的得到了扩散,这时就要求企业寻找新的技术来替代原有的技术,新技术出现,再次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两者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发展应依托集群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提高集群创新能力。为此:

第一,培养产业集群内的创新文化氛围。在产业集群内加强各企业的联系,增加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使主导企业的技术创新能迅速传递到其他的中小企业中。

第二,完善集群内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①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技术咨询机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②创业服务中心。为集群内处于创建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③教育培训体系。其职能是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应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转变。政府应当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那些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给它们一定的优惠条件,并鼓励企业与周围的高校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做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参考文献

[1]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武春友.技术创新扩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朱英明.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J].中国软科学,2003,7:107-111

第3篇: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关键词]外资研发;技术创新能力;面板协整检验

一、引 言

金融危机重创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制造业对美国和欧盟市 场的出口均出现了大幅地下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金融危机也是一个关键的契机, 以汕头地区为代表的3000多家中国玩具制造商不仅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没有一家倒闭,反而实 现了逆势增长,订单数同比上升了20%-60%。究其原因,是他们转变商业模式,增强新产 品的研发和销售,设立自己专门的研发中心,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并积极引进中国 香港 、美国等地的高级玩具设计师,努力创建自主品牌。中国制造业急需从低成本、低附加值、 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以低能耗、高技术、高附加值为依赖的技术创新型经济。 而在一国制造业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转向高端环节的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一直 处于核心的地位,一个国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在经 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面临开放性的创新资源以及全球化的价值链创造过程,面对跨国公 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趋势,我们尤其关注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是否真正促进 了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微观层面直接的证据?

二、文献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企业面对的是全球性的创新资源,外资企业研发中心的设立为 国内企业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持正面促进效应的观点认为,外 资企业研发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和示范,技术人员流动,产业联系,技术外溢等方式影响本土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冼国明、薄文广(2005)运用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资企业对国 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外资企业的专利申请对中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 积极作用。[1]沈坤荣和耿强(2001)利用各省FDI 与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数据作 横截面的 相关分析,发现FDI占GDP的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0.37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率 增 长。[2]陈涛涛(2003)的研究发现企业规模、技术差距和资本密集程度等行业特 征对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

但是,考虑到跨国公司的研发战略,外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更贴 近市场需要,更好地实现产品市场化、本土化,而不是进行大量的高新技术和基础性研究。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外资企业十分注重对核心技术的控制,通过设置技术封锁,专 利保护等各种方式来控制核心技术的外溢。

本文认为,尽管跨国公司建立研发中心的目的之一是市场化,但是由于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 和节约研发成本的天然动机,跨过公司海外分支机构从事研发活动,不可避免会对本国其他 企业或研究机构产生溢出效应和协作效应。Glass A.J (2004)的研究表明,由于默示知识 在 研发活动中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这种默示知识在当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很难创造, 必须借助某种中介和渠道,外资研发可以充当这种渠道和介质,对东道国企业的研发产生极 大的潜在价值。[4]其次,国内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厂商要保持利润, 必须尽可 能的降低研发成本。研发中心建在本地,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尽可能的缩短研发时间,降低 研发的直接费用和技术人员成本。刘志彪,张杰(2008)的研究认为,跨国公司为了满足全 球 消费市场多样性以及发达国家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种、环保、安全等更为苛刻的市场进入 标准要求,往往会通过技术转让、关键设备转让和专利授权等行为,协助发展中国家代 工企业迅速提升自身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能力,促使发展中国家由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OE M 生产方式,向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ODM 生产方式转移。[5]

综上所述,虽然发现外资研发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但是我们还是缺乏来自产业 层面的直接证据以及较稳健的检验方法。现有研究大都从包含FDI变量的扩展生产函数出发 ,以国内企业劳动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或地区、行业层面分析。但结合 中国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的较少,特别是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我 国不同产业在研发经费投入和技术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外资研发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 之间的关系是否会随着时间和产业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长期内两者的稳定关系是否会随着 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而变化?因此,本文结合中国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新的检验 方法(Panel Cointegration),对外资研发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 检验,并对其短期波动情况进行分析。

三、面板协整检验方法

本文目的是要检验产业层面的外资企业研发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 系,即外资研发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是否会随着时间和产业以及宏观经济环境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在面板数据模型中,会出现变量非平稳性问题,即在长期内横截面 单元中的变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波动不稳定的状况,变量非平稳性会导致虚假的估计 结果。因此,必须运用面板协整方法,面板协整模型一方面可以缓解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另 一方面可以同时考虑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问题。

因此,本文采用的面板协整方程为:

lninnoit=αi+βilnfrdit+γilnabsorbit+ei,ti=1, …,N t=1,…T(1)

其中,i表示各工业行业,t表示时间,lninno表示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lnfrdit代表 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Lnabsorb代表消化吸收变量。从理论上说,在异质面板数据下,可以 通过两步回归,构造组内、组间统计量对面板变量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首先第一步, 根据面板数据构造每一个截面的协整方程:

lninnoit=αi+βilnfrdit+γilnabsorbit+ei,t(2 )

面板协整检验通过组内和组间平均两个统计量来检验长期协整关系,组内统计量类似于对方 程(2)的残差进行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而组间统计量是基于每个截面单元平均的单 位根检验。

面板协整检验的第二步是对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从方程(2)中可以得到回归残差的差分 形式:

Δi,t=(ρi-1)i,t-1+vi,t(3)

其中,i,t=i,t-ii,t是回归方程( 2) 的估计残差。根据Dickey-Fuller的单位根检验思想,要考察变量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可以 通过对残差项的单位根检验来完成,就是要检验方程(3)的参数(ρi-1)在统计上是否显 著,其中:

(NT-1=(∑Ni=1∑Tt=2Δi,t i,t-1-i)(∑Ni=1∑Tt=12 i,t-1)-1(5)

NT-1=∑Ni=1[(∑Tt=2Δ i,ti,t-1-i)](∑Nt=12i,t-1 )-1(6)

其中,N1均服从非对称的标准正态分布,其中θ 1,θ2,1是两个统计量所对应布朗 方程的均值参数。①因此,通过对组内统计量和组间统计量的检验,可以检验

出两个面板 序列数据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四、外资研发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与变量选择

本文采用的是1998―2006年中国32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和《中国统计年鉴》。②变量选择方面,lnfrdit代表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本文主 要 使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各行业三资企业的内部研发经费投入来表示,lninno表示国内 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用各行业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数Newsum和国内大中型企 业的专利申请数Lnpatent表示。Lnabsorb代表消化吸收变量。本文使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各行业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表示消化吸收变量。另外,本文使用外商直 接投资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的乘积项lnfrd*LnAC,来度量国内企业技术人员的 消化吸收能力。

(二)外资研发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协整检验

首先,从散点图看,lnfrd与中国大中型企业的专利申请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次,在做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在面板数据中,会出现变量非 平稳性问题,即在长期内横截面单元中的某些变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波动不稳定的状况 ,变量非平稳性会导致虚假的回归结果。本文利用Stata软件首先对上述变量进行面板单位 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③其中,LLC,IPS、KPSS、Hadri Z单位根的检验结果表明:所 有变量都是不平稳变量,但是其一阶差分变量是平稳变量,因此符合一阶I(1)过程。

lnfrd与中国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数lnpatent的散点图

量是时间趋势平稳的,10%的 临界值为0.119,5%的临界值为0.146,1%的临界值0.216。

本文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对外资企业研发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 ,具体结果见表2,表3。其中,表2是FDI与国内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的协整检验,表3是F DI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数之间的协整检验。

Pedroni(2004)证明,当时间序列趋势较长时,Groupρ-statistic最为保守,拒绝度最低 ,而Group adf-statistic的拒绝度最高,其他的统计量表现得不够稳定。[6]因此 ,在面板 数据协整检验中,一般重点考察组间ρ和组间ADF两个统计量。从本文表2、表3的检验结果 来看,Panel adf-stat和Group adf-stat均在1% 的显著水平拒绝原假设,说明外资研发和 国内企业自主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从其他的检验指标看,无论是在没有个体效 应,没有时间趋势的条件下或是没有个体效应,有时间趋势的条件下,还是在有个体效应、 有时间趋势的条件下,Panel pp-statistic、Groupρ-statistic 、Group pp-statistic都 在1% 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明无论是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还是以专利申请数来衡量的 国 内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综合上述检验结 果,可以得出结论:在长期内,外资企业研发存量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关 系。从现实经济看,外资研发主要从以下方面促进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是提升 当地产品的制作工艺,从产品升级和工艺升级的角度,外国分支机构的调适性研发和某些针 对当地市场的创新性研发可以直接提升国内相关产业的工艺和产品水平;二是密切与本土企 业之间的产业联系,而产业联系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外资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严格 要求、及时送货等,会激励国内供应商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2)外资企 业进入提高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这会使本国企业获得中间产品上的规模收益。

没有个体固定效应,NOTR表示没有时间趋势。所有的统计量都渐进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原 假设是不存在面板协整关系。

注:其中,***,**,*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NOINCE表示没有 个体固定效应,NOTR表示没有时间趋势。所有的统计量都渐进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原假设是 不存在面板协整关系。

(三)外资研发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协整方程估计

在面板协整检验之后,需要对面板协整方程的具体形式做出估计,以判断外资研发对国内企 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影响效应。理论上对面板协整方程的估计一般采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 法(Full Modified OLS)和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且在T∞时,FMOLS、DOLS估计量 渐进服从截尾正态分布。

但是,在实证研究中,许多样本数据的时间间隔T

Δyi,t=yiζi,t(β)+∑ps=1αsΔyi,t-s+∑ qr=1θrΔxi,t-r+vi,t(7)

实证分析中一般采用最大似然法来估计误差修正模型(7),通过估计方程(7)不仅可以得 到面板协整方程ζi,t(β)=yi,t-1-β′xi,t,还可以得到误差调整系 数(ECM)均值i的有效估计,从而得到短期向长期 均衡调整的速度和幅度,这种估计方法称为混合组间均值估计(Pooled Mean Group Estima tor, PMGE)。

本文运用混合组间均值估计方法PMGE,对产业层面的FDI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协整方 程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见表4。实证结果表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与FDI和消化吸收变量存 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在长期内,FDI对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其影响系数为0 .945,吸收消化能力对专利申请的长期影响系数为0.049,FDI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 高 的长期原因。同样,以R&D学习度量的吸收消化能力lnfrd*lnAC 与专利申请的长期影响系数 为0.065,说明在长期内,国内企业技术开发人员通过对外资企业研发技术的研究和摸索, 经过不断地消化吸收,逐步转化为自己的适用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技术人员人力资本 积累对国内企业专利申请起到了明显的促进效应,外资研发是国内企业技术学习能力提高的 长期原因。结果表明,研发型FDI的流入会提高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高技能 人力资源与研发投资的进一步融合。在外资企业研发机构中服务的科学技术人员,可以近距 离观察外国先进技术,学习外资企业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通过积累大量的研 发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注:其中,***,**,*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表中回归系数是最大似然函 数ML估计的平均系数。

从短期误差调整项ECM来看,回归方程的误差调整系数为-0.52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 明这种调整的幅度为52.8%。如果短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对FDI的反馈偏离 了 长期均衡,则存在自动的调整机制,使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回归。具体来说,在短期内,由 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外资企业采取技术手段对核心技术进行封锁控制,限制技术信息的共享 程度以及中国引进外资的产业政策调整等等,两者有可能偏离长期均衡关系。在方程(2) 中,误差调整项的系数为-0.795,说明短期内由于市场垄断以及技术封锁,外资企业研发 可 能会阻碍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企业人力资本和研发经验的 积累,二次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与本地企业之间产业联系的增强,这种短期偏离会逐渐向长 期的均衡关系调整,且这种调整的幅度为79.5%。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中国产业层面的外资研发与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 面板协整检验,并用混合组间均值估计对两者的面板协整方程进行了估计。协整检验表明, 无论是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还是以专利申请来衡量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协整检验统 计量都在1% 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 长期内,FDI对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FDI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长 期原因,其影响系数为0.945;同时,以人力资本度量的吸收消化能力与专利申请的长期影 响系数为0.065,说明外资研发是国内企业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的长期原因。同时,从短期误 差修正模型ECM看,误差调整系数为-0.52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短期波动向长期均 衡平均调整的幅度为52.8%。在短期内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外资企业技术控制以及引进外资 产业政策调整等原因,两者会偏离长期均衡关系,但在长期内,外资企业研发对国内企业自 主创新有积极的促进效应。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进一步激励和优化外资企业 与本土企业的研发合作,在制度上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是政府政策设计的关键。因此,对于 中国而言,一方面,需要通过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鼓励外资企业进一步增加在通讯、计算 机软件、电子、生物医药、半导体及自动化等新兴产业的R&D投资,并且,促进跨国公司研发 机构与本地科研机构在基础技术、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双发研发信息的共享程度和 产业联系。同时,在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强化本土企业的吸收消化能力,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功能和质量上的拓展、创新,从而提高国内企业的二次创新能 力。只有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技术水平较为接近的情况下才更可能发生双向 的知识流动, 否则知识不可能在企业间顺利地流动和吸收。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和完善针对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并不都是对中国有利的,其 负面作用也很明显。跨国公司通过在我国密集地申请专利,对关键性的技术实施严格地专利 保护措施,对本土企业设置了技术进入壁垒,增加了我国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难度。因此, 在关系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支柱产业,必须加强对在华外资研发活动的规制和引 导,有效规避技术风险。

注 释:

①Pedroni(2004)证明,在一般性条件下,组内统计量和组间统计量在经过均值和标准差 调整后,渐进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因此可以用t检验值来进行面板协整检验。

②本文选取的样本是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基本数据。其中,国内大中型企业 的指标是用整个行业的数据减去三资企业的相应数据得到,而三资企业的研发数据是通过资 本存量公式将历年的研发经费支出转换为三资企业的研发资本存量而得到。

③本文仅列出差分面板检验结果,省略了水平面板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水平面板的单位根检 验表明所有变量都是非平稳变量。

主要参考文献:

[1] 冼国明,薄文广.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 究,2005(6).

[2]沈坤荣,耿 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 01(5).

[3]陈涛涛.影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

[4]Glass,A.J.Outsourcing under Imperfect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 roper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lackwell Publishing, vol. 12(5),pages 867-884, November.2004.

[5]刘志彪,张 杰. 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长三角产业升级的 冲突与和谐[J],产业经济学系讨论稿系列 No.060,2008.

[6]Pedroni, P. Panel Cointegration: Asymptotic and Finite SampleProper ties of Pooled Time Series Tes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PPP Hypothesis, [J ] Econometric Theory, 20, 597-625,2004.

第4篇: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商贸流通业;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同时形成以要素投入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缺乏发展收敛性,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质量恶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的绿色经济模式是实现小康社会、中国梦的有效路径。从微观企业的视角来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基于市场供给与需求视角推动实现市场出清,其核心环节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商贸流通业指商品贸易流通行业及服务于该行业的运输、餐饮、住宿等系列行业,是连接企业生产和市场消费的中间平台。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要素投入弹性将受到技术水平、市场信息化水平的影响,技术水平越高、信息化水平越高,企业交易效率越高,交易成本越低,对商贸流通企业及行业发展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和非均衡性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外部溢出效应,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视角,探究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溢出效应,以期为商贸流通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一方面,当前有关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相关关系的探究相对欠缺,且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主要有无相关性关系和正向促进效应两种。就前者而言,王超超(2010)发现以技术进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并不能促进重庆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重庆市需要另辟途径来发展商贸流通业。就后者而言,韩芳(2014)发现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物流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可以显著增强商贸流通业规划效率,增加行业发展规模,促进区域行业交流。齐云英(2015)发现技术变革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同时存在破坏效应和补偿效应,且总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二者总效应的大解鹏程(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450046)基金项目: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ZZJH-294)中图分类号:F722.9文献标识码:A小,而总效应则与样本区间的技术变革程度与效果有关。另一方面,有关信息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相关性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徐丽(2015)发现信息化水平并不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的因素。李浩等(2016)认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商贸流通业信息平台,可以不断提升县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及其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程度。王欣(2016)发现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影响,但影响程度弱于产业结构。既有研究对于厘清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相关性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指导意义,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第一,本文首次分别研究二者与商贸流通业的相关性关系,且将二者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第二,学者多集中于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传统面板数据等进行回归分析,忽略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可能存在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异质性。

理论机制分析及研究假说

(一)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

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主要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主要是针对行业价值链而言,遵循生产行业-商贸流通行业-消费者的途径和模式。商贸流通业发展关键在于信息对称程度的提升。生产价值链上信息处于高度公开透明化状态,消费者可以基于个人偏好直接购买商品,生产者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供给,商贸企业同时进行运输优化以提升商贸业发展水平。就间接效应而言,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便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规模增加供给,而技术创新引致个人收入水平的增加也可以增加市场需求,如此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增加便可以促进市场均衡点的增加,也即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和政策导向性不同,相邻地区间的技术创新必然会产生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以促进相邻地区政府和企业家增加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引进、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最近作用于本地区商贸流通业。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1:技术创新有利于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同时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影响方向存在不确定性。

(二)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

信息化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消费者信息获取成本以增加市场出清均衡点的供求均衡量,二是改善商贸流通行业自身运营成本。另外,就整体效应而言,考虑到地区发展差异性,单一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会引致一定程度的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对相邻地区信息化水平及其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效应产生影响,总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大小取决于二者之和。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2,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且对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空间外部影响效应,影响行为不确定。

研究设计

(一)计量模型设定

1.空间相关性分析。学者多采用Moran I指数测度被解释变量与核心解释变量的空间集聚性,其定义如式(1)所示:(1)式(1)中W为空间权重矩阵,本文采用地理距离矩阵进行回归分析,该矩阵依赖于地区间实际球面距离的大小,球面距离越大其系数越小。一般来说,Moran I指数数值处于-1至1之间。当Moran I指数处在区间[-1,0]且不为0时,表示变量存在负向空间相关性;当Moran I指数为0时,表示变量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当Moran I指数处在区间[0,1]时,表示变量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表1给出了商贸流通业(PRO)、技术创新(TEC)和信息化水平(INF)的Moran I指数,可以发现指数值均大于0,且均高度显著,显著性水平为5%。表征上述三个变量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侧面验证了选定空间计量模型的合理性。2.模型设定。本文将选择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商贸流通业(PRO)为被解释变量,技术创新(TEC)、信息化水平(INF)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增加外商直接投资(FDI)、产业结构(STU)和金融发展(FIF)为控制变量。考虑到商贸流通业可能存在动态传承效应,在模型中将商贸流通业的一阶滞后项(PROt-1)作为解释变量加入模型中。最终计量模型如式(2)所示,ρ表示商贸流通业的空间相关性系数,W为空间权重矩阵。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PRO)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数据源于EPS数据库,为消除价格因素影响,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进行平减,其中基期选择为2005年。技术创新(TEC)采用综合指标客观赋权重的方法进行度量,指标层分为要素投入层和产出结果层两方面,之后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重,本文将研究与开发机构R&D从业人数、研究与开发机构R&D内部经费支出作为要素投入指标层,国内申请专利受理数作为产出指标层,数据均来源于EPS数据库。信息化水平(INF)采用邮政业和电信业务总量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数据来源于EPS数据库。外商直接投资(FDI)采用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表示,采用各年份平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并经过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表进行价格平减,数据源于EPS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产业结构(STU)主要用于考察第二产业变动对商贸流通业供求的影响,本文采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示,数据源于EPS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金融发展(FIF)采用银行等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总额与GDP比重表示,数据源于EPS数据库。表2给出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实证分析

(一)全国层面分析

表3给出了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全国层面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结果。具体为M1、M2、M3为传统面板模型,M4、M5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商贸流通业(PRO)的空间相关性系数高度显著为正,侧面印证一旦忽略变量的空间集聚性,将会导致回归结果有偏。L-likelihood数值较大,AIC和SC数据均较小,表示设定的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是无偏有效的。就参数估算结果而言,本文将同时采用M4和M5估算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商贸流通业一阶滞后项(LnPROt-1)系数高度显著为正,分别为0.010和1.106,表示前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于市场产生一种正向预期,有利于个人增大针对商贸流通业的供求,企业扩大生产提升效率,消费者增加支出扩大需求。就政府等相关管理层而言,应注重执政期间政策的一致性,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降低由于政府过度干预引致的市场资源要素配置低效率。技术创新(LnTEC)系数为正,并未通过一定显著性水平下的假设检验,可能是由于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引致技术创新在商贸流通业层面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信息化水平(LnINF)系数分别为0.065和0.071,且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统计假设检验,表征信息化水平每提升1%,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将提升0.065%和0.071%。启示政府应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注意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着实从信息化发展的硬件设施(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设施(技术软件和人力资本)来发力。就控制变量而言,外商直接投资(LnFDI)系数为负,均未通过一定显著性水平的假设检验,可能由于地区间发展的非均衡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再加上地区地势和气候优势、政府政策倾向,外商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加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吸引大量中西部地区廉价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商贸流通业受限于技术水平和市场供求度的影响,FDI的影响效应可能不显著,且存在饱和现状。产业结构(LnSTU)系数为正,同样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当下,地区间产业结构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同质效应。金融发展(LnFIF)系数高度显著,但系数为负,表征其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抑制性,说明金融市场改革调整的效率偏低,与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协调。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技术创新空间系数为负,在M5中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假设检验,表示本地区(相邻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不利于相邻地区(本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其负向竞争效应大于其正向示范效应。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设定一定的地区行业壁垒,企业为获取更多企业补贴和财政优惠政策,同样设定技术封锁,不利于技术传播,显著挤压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市场供求。信息化水平空间系数(W*LnINF)为负,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主要是因为地区间信息化水平存在诸多门槛差异,集中在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等方面,启示需要进行分地区回归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的空间相关系数(W*LnFDI、W*LnFIF)系数均高度显著为负,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地域限制,其对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可能存在收入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空间系数(W*LnSTU)高度显著为正,主要是由中央产业政策的一致性所导致。

(二)分区域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效应,为体现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本文将样本区间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部分,表4给出差分GMM和系统GMM下两区域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且空间权重矩阵为地理距离矩阵。就检验结果来看,修正拟合优度(Adj-R2)均较高,L-likelihood数值也较大,AIC和SC数值较小,表示空间计量模型设定及工具变量均有效。本文将采用系统GMM的估计结果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回归系数的差异性进行解释说明。商贸流通业一阶滞后项(LnPROt-1)、信息化水平(LnINF)系数均高度显著,与全国层面一致。但技术创新(LnTEC)系数为正,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假设检验,回归结果显著性优于全国层面分析,主要是因为地区内技术创新有利于降低时间成本,提升效率水平。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空间系数(W*LnTEC)为负,且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中西部地区却高度显著为正,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间竞争激烈,尤其是地方资源配置与政府晋升层面的竞争。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具有较强的连带作用,西部地区若想打开市场将特色产品运出去,依赖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交通物流运输体系。反过来中部地区若想进入西部地区建厂投资建设,同样需要构建稳定高效的基建设施。但信息化水平的空间系数在M6、M7、M8和M9中均呈现高度显著正相关,主要是因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无线网络的依赖性逐步加强,而对有线网络的依赖度逐步降低,不受地域形式的限制,一旦相邻地区加强信息交流、网络互通,信息化水平便会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外部性。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基于2005-2014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与信息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积极发展技术创新和提升信息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化。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抑制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但中西部地区则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因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技术研发支出,增强科研人才培养。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启示物流行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和政府机构,应加大有关商贸行业产业链相关的技术创新、技术改良、物流体系构建、物流人才管理建设等。商贸流通业涵盖的邮政通信业的核心在于降低时间成本,提升效率水平,以谋求实现即时通信、高效快递,启示政府应牵头构建股份制、涵盖面广、高效率的龙头物流企业,但物流行业应降低门槛,关键在于政府许可;企业研发出高效绩优的运输保鲜技术和物流运输体系;科研院校应增设商贸学科,致力于培养专门人才,从长期发展的视角为未来商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增强院校交流,实现院校优势互补,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第二,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均受教育水平。研究表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启示应积极推动信息化水平的建设。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在于信息传递介质和信息接收终端两部分,信息传递介质需要高效的研发和有效的布局,关键在于利用既有的国有企业独有的市场占有率推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边远山区的信息接收基站的建设和维护。对于信息接收终端,国内外企业研发竞争激烈,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市场需求,但技术革新的同时,需要提升使用人员的可操作能力,需要加强人员再教育、再培训,有效降低其与当前科技产品的技术差距。同时启示政府,应更加注重人均受教育水平,增强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加强区域交流,推动区域合作。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启示不同地区商贸行业、相关企业应加强交流,政府机构应进一步降低贸易管制和交流门槛,在客观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增强其使用价值,切实通过技术进步和信息化水平来实现共赢,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超.技术创新对重庆流通产业发展的贡献分析[J].商业时代,2010(3)

2.韩芳.商贸流通领域信息化技术改造应用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4(12)

3.齐云英.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

4.徐丽.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

第5篇: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问题;创新策略

1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认识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这门学科的技术性很强,对应用者的素养要求很高,但计算机技术产生后,其对社会发展及其他领域的技术创新,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计算机应用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计算机应用技术指的是,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能够在社会不同行业中,不同生活层面中得到应用,其功能在社会中得到有效地发挥,其价值和意义得以突出。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其必修课程,但如果要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仅仅掌握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是不够的。对学生而言,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不仅要掌握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技能,同时还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才能真正应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解决相关专业内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价值,推动其他行业产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相关价值才能得到有效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数值型,一种是非数值型。数值型和非数值型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长处,其应用功效和价值都很突出,这两种类型应用于其他学科能够促进其他学科的不断创新发展。

2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开发团队的支持,没有人才力量的支持,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发展就不能实现。但目前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人才。虽然目前社会上懂得计算机的人员并不少,计算机技术开发人员数量也很充分,但计算机技术开发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综合素养不高,他们仅仅掌握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欠缺,也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些都影响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需要开发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相关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特点,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使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与专业领域知识技能进行融合,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价值。但这类人才的缺乏影响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也需要高校的有效支持,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虽然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但高校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开发方面、教学模式规划方面、授课方法选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过分突出理论知识点的教学,对计算机应用的重视不够。在技术开发方面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计算机应用技术授课方式也较为老套,实际授课效果不是很好,这样,就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存在一定问题,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的需求,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其科研创新能力不足,这也制约了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深化发展。不仅如此,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程度不是很高,在全社会范围内,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群面不广。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多是年轻人,但大部分年轻人都只是懂得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皮毛”,只能对相关开发软件进行应用,计算机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而年长者多不懂得计算机应用,不能进行计算机的简单操作,这样,更谈不上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开发和创新了。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普及程度不高,不利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这也影响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3.1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团队的综合素养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必须要依靠开发团队的力量。目前,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多是由相关公司承担的,但公司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团队人员的综合素养不是很高,技术创新开发能力明显不足,这样,就影响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其实,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公司而言,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之前,公司要有足够的计算机应用人员,并且这些开发者计算机专业应用知识应该非常丰富,能够关注社会计算机发展情况,关注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具有创新发展意识,开拓意识,综合素养要高,这样,才能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公司还需要能够与一些高校实现合作,能够使一些高校计算机教师或者是一些计算机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的学生加入到公司的计算机技术开发团队中去,解决团队在人力资源方面不足的问题。另外,针对计算机开发团队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充分,综合素养不高的情况,公司也需要定期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或者是外派部分员工到外面进行学习,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己员工的综合素养,开发员工潜能。企业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计算机教育专家到企业中讲解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技能,解答员工在计算机技术开发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开展交流活动,主题讨论活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团队员工的综合素养。以这种方式解决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中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司,要能够重视人才储备与人才培养,建立强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团队,以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3.2不断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安全性能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创新发展中存在着安全性能不理想问题,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解决安全性能不理想的问题。因此,不断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安全性能是很关键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人员要做好计算机安全软件的开发工作,要多探索,多实践,能够开发出一些安全应用软件。通过软件开发与应用保障计算机在联网状态下能够安全运行,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在提升计算机安全性能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第一要改进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手段是保障计算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人员,要不断提升防火墙技术水平,通过这种手段,提升各网段之间信息交流的安全性,提升网络访问的安全性。第二,要实现网关技术的多样化,要多开发集中网关技术,根据职能情况明确分工,通过网络技术多样化实现计算机的信息安全。

3.3普及计算机技术

要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就必须要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计算机技术,要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计算机技术,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自己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在普及计算机技术方面,既要向年轻人普及,同时还需要关注中老年群体。普及计算机技术既需要在一些发达地区普及,同时还需要在一些西部偏远地区进行普及。在普及计算机技术方面要讲究一些策略,比如,可以向一些没有计算机基础的中老年人推荐使用一些比较简单的软件,根据他们的喜好,开发一些网络应用技术,使他们能够便捷地应用一些软件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中老年人能够在实用软件的过程中,体验到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这样能够提升一些中老年朋友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要实现计算机技术普及的目标,国家就需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整合社会力量,为一些偏远地区发送计算机,使偏远地区的孩子能够接触到计算机,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到计算机。这样,便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和能力。另外,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关键还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要能够突出计算机的应用,能够把计算机应用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实现计算机应用的常态化。要开设专门的计算机应用课程,通过课程教育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技能,这对于储备计算机技术开发人才,实现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对于实现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4加强技术创新

纳米技术应用于计算机元件中能够提升计算机元件的性能,纳米技术应用能够发展生物计算机甚至可以发展量子计算机,可以推动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现计算机性能质的飞跃。因此,加强这方面的技术创新是很重要的。另外,计算机技术开发者要关注新的计算机类型的研发,能够应用纳米技术提升计算机应用价值,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深化发展。在网络技术方面,也需要实现创新突破。未来计算机发展需要依托网络技术,进行相关软件的技术创新,完善数据库是很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者要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网络技术方面的问题,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伙伴选择 模型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以渐进性创新为主转变为以技术的非连续性为主的突破性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创新活动,因而必须与之密切相关方面拥有较好资源的组织进行合作。这种合作形式强调通过组织间的利益共享以及风险共担来实现其合作并创造一种共同盈利的合作机制(Win-Win Case)。在这个过程中,伙伴选择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伙伴挑选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败。伙伴选择的方法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在定性的方法中,决策人员的主观判断起到一定的作用。定量方法是当今研究的主流方法,Weber C A等人在总结了70多篇与伙伴选择相关的文献基础上,将伙伴选择定量方法大体分为六种,即数学规划法、软计算方法、概率统计法、模糊评价算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多阶段优化方法。本文运用IDEF方法,概括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伙伴选择的基本步骤,旨在从整体上给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伙伴选择问题一个准确定位,使企业从定性层面上比较全面的了解突破性技术创新伙伴选择问题,为企业成功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方法。

一、IDEF方法描述

IDEF是ICAM(Integrate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制造)DEFinition method的缩写,其基本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人们也简称为集成定义方法(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IDEF0是IDEF方法系列中的一种,在描述系统功能及其联系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能力。一般来说,系统功能模型包括一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它们接受输入信息、占用以及消耗一定的资源、并延续一定的时间,最后将给定的输入信息转变为期望的输出信息,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这种基于功能的描述在于说明待研究系统中所需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从而来确定系统各项功能的逻辑结构以及相互关系。IDEF0的基本内容是面向系统分析以及设计技术的活动模型方法,由一系列图形构成,图形的元素主要是代表功能活动的活动盒子以及与活动盒子相连的箭头,如图1所示。

图1中输入表示为完成该活动所需要的数据;控制表示控制变换的条件或者说是约束;输出表示执行活动时产生的数据;机制表示执行活动的人或设备工具。在多个盒子组成的活动图形里,箭头代表数据约束,而不是代表流。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IDEF模型

我们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简单化,大体包括三个阶段:技术识别、技术研发和技术市场化。运用IDEF方法,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结构化描述,如图2所示。

1、技术识别。技术识别是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指从概念设想到立项之前的阶段,具体是指从思想的产生到它被通过进行研发或者终止的阶段。

2、技术研发。这个阶段是对创新网络组织中伙伴的选择,主要遵循企业核心能力原则和风险最小化原则。首先运用伙伴选择的优化算法分析潜在伙伴组织的信息,选择满意的合作伙伴,然后根据合作策略、契约管理以及进度计划等机制对合作伙伴加以约束,以便更有效地完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发。

3、技术市场化。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言的,也就是说突破性技术取代现有市场上的主流技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突破性技术创新才得以完成。

IDEF0方法使我们明确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各阶段所依据的原则、采用的优化方法和最终完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作详细的分析。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IDEF模型

我们运用IDEF方法,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进行结构化的描述,如图3所示。

一般来说,伙伴选择过程包括七个基本步骤:核心能力辨识、确定伙伴选择范围、确定标准和目标、最佳合作伙伴、过程建模、流程重组、仿真。突破性技术创新伙伴选择过程也不例外。

1、核心能力辨识。在明确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所需的核心能力之后,必须对盟主自身以及潜在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识别出盟主的核心能力以及潜在伙伴所具备的核心能力。

2、确定伙伴选择范围。依据核心能力原则,在分析盟主自身核心能力以及潜在伙伴组织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可选择的伙伴组织以及搜集伙伴组织的信息,为进一步选定伙伴组织做好准备。

3、确定标准和目标。依据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建的目的与方式的不同,确定伙伴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明确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以及伙伴选择优化的目标。

4、最佳合作伙伴。这个阶段主要是在总成本核算原则、风险最小化原则以及敏捷性原则的宏观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合成技术和相关优化方法,对候选伙伴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选出最佳或满意的合作伙伴。

5、过程建模。这个阶段是对确定了的合作伙伴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工作。明确每个合作伙伴承担的业务活动,并对各成员之间合作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

6、流程重组。创新网络体现的是强强联合的原则,具有整合的思想。因此在对各伙伴组织业务流程的梳理当中,需要采用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方法整合创新网络的业务活动以及各伙伴组织的协调机制,保证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功实施。

7、计算机仿真优化。计算机仿真优化是利用各种仿真工具对伙伴选择的优化算法和业务流程的整合方法进行的模拟,从而来检验伙伴选择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现创新网络成员之间合作流程与机制的不足,降低其风险。

四、结论

通过IDEF方法,使我们较清晰地明确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以及创新过程中研发伙伴选择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技术支持,为我们实施突破性技术创新和进行合作伙伴选择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有助于我们全面考虑和把握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以及研发伙伴选择的关键要素。伙伴选择过程所包含的七个基本步骤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定量方法的分析,有的侧重于定性方法的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作者将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C630276)及广东药学院人文思政研究项目(RWSZ201215)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Weber C A, Current J R, Benton W C. 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1(50).

第7篇: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关键词:包容型领导;员工建言;创新行为

引言

研发人员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行为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虽然学者非常重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但是如何激发这种创新行为还有待研究。此外,包容型领导作为较新的概念,国内仅有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苏、上海等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包容型领导对创新行为的积极意义,并以建言行为作为中介变量探究包容型领导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为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提供决策依据。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包容型领导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Nembhard和Edmondson将包容型领导视作以平等的姿态主动邀请员工提出观点和见解,并且认可员工的努力和贡献。Hollander从领导与员工关系出发,将包容型领导定义为能够实现具有共同目标和愿景的领导与员工双赢的有效领导方式,其本质在于合作而非强制命令。目前关于包容型领导的结构和维度测量的研究尚且不多,本研究采用的是Carme-li的三维结构:开放性、可用性以及可接近性。Carmeli等人发现包容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投入,由于创新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研发人员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失败,需不断的进行尝试,而包容型领导则通过给予员工最大的宽容和鼓励,以此激励员工实现最终的创新目标。因此,基于上述文献及推论,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1:领导者开放性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12:领导者可用性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13:领导者可接近性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2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

在充满挑战的高新技术行业,能提供创新思路的建言行为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组织内支持性气氛正向影响建言行为,也就是说当组织内具有良好的支持性气氛时,员工更愿意建言献策。Komives等人认为包容型领导最大的特征在于接纳差异、包容和支持他人的观点。Sliter和Boyd等人研究发现组织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越强,员工的心理安全感越高,当员工在心理上感知到安全时,才会倾向于做出建言行为。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21:领导开放性与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22:领导可用性与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23:领导可接近性与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内成员的创新行为依赖于组织是否具有支持的环境。员工建言作为创新的首要环节,只有建立起相互宽容、积极建言的创新环境,才能够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性劳动。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3:员工建言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包容型领导能够给予下属积极创新而无“后顾之忧”的建言环境以及容忍研发人员的错误想法、包容研发人员创新失败的组织环境。研发人员受开放、包容的领导风格的影响,会积极的在组织中提出新颖的创新观点,进而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因此,本研究认为建言行为在包容型领导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H41:员工建言在领导开放性与创新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H42:员工建言在领导可用性与创新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H43:员工建言在领导可接近性与创新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测量变量:包容型领导、建言行为和创新行为,量表均采用Likert五点量表,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五个等级。包容型领导的测量借用的是Carmeli等开发的问卷,包括开放性、可用性及可接近性三维度,选取了其中12个条目。员工建言行为的测量则是借用VanDyne等编制的问卷,共6个条目。创新行为的测量量表则是借鉴了Scott和Bruce等开发的量表,共有创新构想和创新执行两个维度,8个条目。本研究选取了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江苏、上海两地的12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回收率93%。其中79%的回答者年纪在30岁以下,65%的回答者为男性,74%的回答者是本科以上学历。总体上看,被调查对象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也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3.研究结果

3.1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sa系数检验变量信度,系数越大表明信度越高。包容型领导、员工建言以及创新行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见表1,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Cronbachsa系数均满足大于0.7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各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对包容型领导、员工建言以及创新行为分别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值分别为0.834、0.795、0.842,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均不显著,因此都比较适宜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三个变量均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分别命名为开放性、可用性、可接近性、员工建言、创新构想和创新执行。

3.2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1中数据看出,包容型领导、员工建言和创新行为的内部维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这初步支持了我们的假设。

3.3假设检验及结果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并参照温忠麟等人对Baron和Kenny提出的因果步骤法修改后的检验流程来验证员工建言在领导开放性、领导可用性及领导可接近性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根据图2结果显示,在该模型中,领导开放性、领导可用性及领导可接近性均对创新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系数c分别为0.476、0.380、0.325,p<0.001,假设H11、H12、H13均得到支持,且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流程,满足中介检验第一步,按中介效应立论。根据图3结果显示,在该模型中,领导开放性(β=0.342,p<0.001)、领导可用性(β=0.249,p<0.005)及领导可接近性(β=0.178,p<0.01)均对员工建言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系数设为a,假设H21、H22、H23均得到支持;将员工建言纳入包容型领导性与创新行为的模型后,领导开放性、领导可用性及领导可接近性对创新行为的回归系数c’分别降为0.332、0.269以及0.242,p<0.005,同时,员工建言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系数b为0.508,p<0.001,假设H3得到验证,且中介效应显著,满足中介检验第二步。按照中介检验第三步,员工建言在领导开放性、领导可用性及领导可接近性与创新行为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效果量为ab/c’,分别为0.53、0.52以及0.34,由此假设H41、H42、H43得以验证。

4.结论

本文在中国语境下,探索性的构建了以员工建言为中介变量的包容型领导对创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实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以下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结论:(1)包容型领导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开放性、可用性以及可接近性能够有效激励员工产生更多的创新行为,也就是说,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人员而言,包容型领导一种行之有效的领导风格。(2)员工建言在包容型领导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一,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建言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包容型领导通过包容、鼓励员工的错误观点,使得员工感到建言行为是安全可靠的,从而产生更多的建言行为。其二,员工建言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员工的创新行为除了受企业领导风格的影响外,建言行为也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即不仅要在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包容型领导风格的建设,还要积极鼓励研发人员的建言行为。

参考文献:

[1]NembhardIM,EdmondsonAC.MakingItSafe:TheEffectsofLeaderInclusivenessandProfessionalStatusonPsychologicalSafetyandImprovementEffortsinHealthCareTeams[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2006,27:941-966.

[2]HollanderE.InclusiveLeadership:TheEssentialLeader-FollowerRelationship[M].Routledge,20009.

[3]CarmeliA,Reiter-PalmonR,ZivE.InclusiveLeadershipandEm-ployeeInvolvementinCreativeTasksintheWorkplace:TheMedia-tingRoleofPsychologicalSafety[J].CreativityResearchJournal,2010,22:250-261.

[4]方志斌.组织气氛会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吗?[J].经济管理,2015,(37)5:167.

[5]HsiungH.AuthenticLeadershipandEmployeeVoiceBehavior:AMulti-levelPsychologicalProcess[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12,3:349.

第8篇: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关键词]金融;经济;质量;技术;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77

[中图分类号]F832;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目前,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金融发展、推动技术创新进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为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需要对中国的技术创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验证。

1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研究

1.1 金融发展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和衡量。金融发展这一概念率先由Goldsmith提出,他提出发展金融其实就是对金融结构进行相关改变,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相对规模、性质和形式构成了国家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但是后来的研究学者认为Goldsmith只是对金融发展的表层进行了相关研究,关于核心问题没有进行相关详细地分析,存在一些缺陷,其没有涉及金融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制,对整个经济发展而言,金融结构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1.2 技术创新内涵发展理论

“创新”这个词的内在涵义有多,1939年Schumpeter首次给出了定义。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后创新一词的内涵不断变化,20世纪国内学者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下定义。为促进我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创新目前有着较为普遍的定义。政府文件《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运用最新工艺和相关知识,利用最新的生产技术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从而生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最终获得市场认可,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实现产业化,发展科技的重要前提就是技术创新。

1.3 经济增长质量发展理论

目前,相关文献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有两种说法,这两种观点分别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定义,分别是狭义和广义。

从狭义的角度讲,经济增长质量主要指的是经济增长的效率或效果、资源要素的投入比例,针对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经济活动而言,假如在投入一定的条件下,产出越多,或在完成一定产出目标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投入越少,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越高。从广义的角度上解释经济增长质量,则相应的针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是利用一个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完成的,即从广义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提出对其进行评价的基本框架和思路,但目前还没有成熟和统一的指标体系。

2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要素关系研究

2.1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现状

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1912年Schumpeter通过研究最先指出银行相关系统能够通过公司监管、评估投资项目、动员储蓄等途径,发现最可能成功研制新产品、新工艺的企业家或相关企业,从而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后来的学者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3个方面:①针对金融系统推动技术创新的机制进行理论及实证研究;②研究金融运行效率的高低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与存在的影响;③研究不同金融结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2.2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很多学者的研究实证发现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虽然国内外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还未得到一致结论,但在已有的文献中得到了基本的肯定: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金融发展具体通过何种渠道与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其有效性、影响因素与制约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仍存在一定争议。从宏观角度来说,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两类观点,其中有一类观点强调金融发展通过要素积累渠道推动经济发展。

2.3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目前也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其最早也最著名的研究理论是由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论。1992年,Aghion基于R&D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研究,首次提出R&D投入水平的提高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理论。国内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创新植入增长”。

3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现状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而言,虽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①由于经济增长质量概念的确定时间相对较晚,之前关于经济增长和其他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过多关注于经济增长数量即GDP与其他两者之间的关系;②金融发展、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研究集中在分别每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将三者纳入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但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因素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金融发展可以通过资金支持、信息甄别、有效分配资源、分散风险与创新激励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同时已存的经济质量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也说明了技术创新能通过提升生产效率转变生产方式进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因而可以发现技术创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三个因素之间可能有某种传导机制,而这种传导机制有待研究。

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新常态出现端倪,中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也已走到尽头,在经济转型期间,经济增长质量应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发展的动力必须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要使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期驱动力,就必须搞清楚我国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3个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把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纳入统一的框架内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用人工智能领域的DAG(有向无环图)技术和递归的预测方差分解法来研究我国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及时间变化轨迹,突破了Granger因果检验和传统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法等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梅,高硕.我国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作用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5(8).

[2]马轶群,史安娜.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

[3]粟勤,朱晶晶,刘晓莹.金融包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来自65个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证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1).

[4]张志强.金融发展、研发创新与区域技术深化[J].经济评论,2012(3).

[5]陆静.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2(1).

[6]钱水土,周永涛.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J].统计研究,2011(1).

[7]于同申,陈慧慧,侯金莉.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7).

[8]S Xiao,S Zhao.Financial Development,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 and Firm Innov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Finance,2011(4).

[9]B R Maitina.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Policy and Innovation Studies[J]. Research Policy,2012(7).

[10]P Aghion,P Howitt.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J].Econometrica,1992(2).

第9篇:技术研发创新范文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整个企业管理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经济增长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众多,涉及行业广泛,承担社会责任艰巨。技术创新是决定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一)技术推进模式

科学技术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和前提条件。技术的进步需要由科学研究创造出来。科学研究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为企业占领市场,获得经济利益。采用技术推进模式的企业往往拥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企业的专利技术上,并且该技术足够先进和成熟,能够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大型企业一般设立独立的研发部门,该部门全心全意负责技术攻关,企业的其他部门对其起辅助作用,例如市场部会根据目前市场需求状况向研发部门反馈产品在哪里需要改进,然后研发部门会吸取意见后实施

改进。

(二)市场拉引模式

在市场拉引模式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对市场占有率提升的渴望。企业通常在有了进入或占领某一市场的目标后,有关部门首先收集市场信息,加以整理、分析后,提出对产品的详细要求,然后传达给研发部门。研发部门会根据产品描述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企业再将其投入市场,获得利润。

这时候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跟着市场需求走的。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创新什么。这里的技术创新的独创性不强,会带有模仿的痕迹,企业的技术并不是独一无二或史无前例的,往往市场上已有类似的产品出现,企业要做的只是升级,使其更迎合市场需求。

(三)综合作用模式

综合作用模式由莫里厄和罗森堡共同提出,他们认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即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交汇的结果。企业是二者交汇的判断者,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该模式综合了上述两种模式的观点,主要决策权是由企业控制。

该种模式下的企业往往以有丰富的经营经验,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并且有相对成熟的市场信息收集部门和拥有创新能力的研发部门。企业在生产运营上更加的灵活,不存在市场和技术谁主导谁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完全可以根据市场实时情况及时做出反应。

(四)N-R关系模式

N-R关系模式是指科学技术发明直接导致社会需求增加,进一步引发资源短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解决供给短缺问题。科学发明一方面激起市场层面的反应,市场会表现出对含有该项科技产品的强烈兴趣,另一方面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企业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化,把单纯的科学发明市场化。

首先,企业要对相关领域的科技信息保持敏感,能够及时获得最新信息;其次,企业要能从科技发明出找到符合市场口味的关键点,并要转化为产品;最后,企业的研发部门的职能体系要完善,拥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能迅速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中。这样,企业才能占领市场第一线。

二、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虽然我国从政府到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对技术创新有较高的重视,也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资源,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这一领域和国外企业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公司制度不健全

公司的基本制度和运营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很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作为保障。而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依旧不健全,主要问题有: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明确,职责分配不均衡,日常运作混乱。这些问题都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难题和考验。缺少良好的运作环境,技术创新自然不能顺利进行。

(二)缺乏主动创新的动力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但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这是因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把技术创新看作提升企业短期绩效的手段之一,没有形成关于技术创新的制度,没有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文化。

企业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动力。而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重点倾向于市场的占有上,而忽略了市场占有率提高的基础――技术创新。企业对研发部门的重视还不够,没有针对研发特点制定激励机制,未能起到对技术创新驱动作用。

(三)缺乏资金和人才

技术创新是一个集管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过程,不仅需要企业完善的运营环境作为基础,还需要企业有能力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才。目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均面临融资渠道不通畅的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难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有效解决。而企业的技术创新在一开始往往需要一大笔资金的投入,并且回收期长,要求企业有充沛的资金链。另外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很高。不仅需要某项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还需要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有丰富经验的指导型人才作为管理者。而这两种人才本身就是市场稀缺型人才,我国相关高等院校远没有形成系统培养这些人才的完备

机制。

三、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发展指导

(一)健全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能力,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同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息息相关。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基础设施、融资环境、优惠政策和市场条件等。以上这些条件都是企业无法自主创造的,必须依靠当地的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因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

政府要在技术和资金上同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性研发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政策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加大对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上。

(二)建立和完善金融环境与风险投资体系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发展中,由于现代化基础比较薄弱,对知识创新和风险投资的投资较高。因此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投资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资金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首先政府应加大对该类企业的关注,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与其适当的保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完善的融资环境,形成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协调发展的风险投资体系,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另外,还要大力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加大风险投入力度,加强企业科技成果市场化后在法律上的保护,以保证企业的高回报。

(三)加强多领域合作,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还可以建立与大学、研究所、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又能分散风险、缩短开发周期。教育和科研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向社会提供新的科学知识,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源,起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结合起来,能方便地利用大学的场地、设备、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迅速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