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口腔专项检查精选(九篇)

口腔专项检查

第1篇: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关键词:口腔;临床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43-03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则是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口腔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它是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医疗卫生活动必需掌握的基本能力。目前我们国内的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模式还是按照第一年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第二年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第三年口腔专业实习的培养模式来进行口腔医学教育的。近年来,我国医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口腔医疗保健要求的提高,使口腔医学教学模式的缺陷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口腔医学生的口腔临床技能学习时间过短、缺乏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等。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创建培养口腔临床医学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组成以训练临床综合技能为主的临床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动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这是目前本院口腔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口腔医学新生的专业社会实践

口腔医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对口腔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及提升他们的这种兴趣。经过我们口腔系教师的一致决定,在《口腔医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师安排上,从口腔的各个专业及医学基础方面选择了7名教师分别教授这门课程,以期对口腔医学新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普及,加深他们对口腔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能力阶段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扩大口腔临床能力的知识面,这是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探索点。由于第一学年的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口腔医学的专业课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专业能力的兴趣降低,也为了从学生一入校就培养口腔临床技能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医生荣誉感,我们采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每一年的“爱牙日”活动,在每年的9月20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零距离的接触口腔病患者,并从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检查的方面对前来的咨询者进行服务,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医生荣誉感,为其进一步加大专业学习提供了动力。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进行龋齿危险因素调查、社区牙齿保健等活动,所有的调查表及活动的安排由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口腔病患者,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本院举办的全国口腔涎腺病学术会议及口腔医学会成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教育改革。

二、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

口腔专科的学生在第二学年起就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我们对口腔医学的临床能力教学模式做了少许的修改,主要加强了口腔临床实践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中实际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考虑到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临床诊疗技能较多,而且是口腔医学的核心学科,因此把这三门课程组成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腔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达到培养能胜任基层的口腔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口腔全科医生。我们根据调整后的口腔教学计划和口腔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设各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大对口腔临床操作的视频文件的播放及讲解,现场提供牙齿、模型等实物来引导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实践证明这样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口腔实验室中的教学,我院口腔实验室利用教育部的专项资金购买了14套口腔仿真头模临床模拟教学系统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实验室临床教学的效果,目前可以开展离体牙标本模型和高度仿真头颅进行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各类洞型的仿真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备牙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手术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为主的临床实验技能培训与考核,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口腔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

为了加强对口腔实习医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学校学习到临床实习的角色转换,我院每一年都对实习生进行为期一天的岗前培训。安排资深医师就医德、医风进行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加强医德、医风的培养,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医务、质控、院感等科室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医疗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为实习同学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口腔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由基础及临床理论教学转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学习阶段,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实纲要求制定各种口腔疾病的详细的要求,在保证临床操作质量的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处理危重和疑难疾病,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临床知识、操作技能的口腔医师。我们对各科的实习要求进一步细化:(1)口腔内科学:通过实习能初步掌握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发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2)口腔颌面外科学: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稍复杂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做出较合适的解释,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3)口腔修复学:通过实习能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修复治疗,了解修复学涉及的其他知识和范畴。(4)口腔正畸学: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手段,对发病率低、分类较复杂的错畸形有大致了解。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既有口腔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也有病例跟踪报告、专题讨论、读书报告等。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口腔基本检查占10%、病历采集书写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术占50%。

四、新型口腔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我们连续五年对这种新型的口腔临床技能进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教学改革系统,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新模式逐渐趋于成熟,通过学生第一年的社区实践作为临床实践的早期教育、入学第二年的口腔临床技能的专业培训和入学第三年的系统且直接的接触患者学习口腔临床技能,逐步引导学生对标本模型、仿真头颅、动物实体、实际病人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下进行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学生在实习的一个月后,经过我们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反馈回的信息可知,学生基本上对口腔科常见病能独立做出诊断和基础的治疗;半年后,对较复杂病例,如后牙管治疗、烤瓷冠修复的牙齿预备、全口义齿的关系测定也大体能够较好地独立完成。在全科的质控检查中,口腔医学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疗X片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我们对五届实习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医学生的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中,我们摈弃以往的考核方法,通过检测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进行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毕业临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点,随机分别抽取各站考核试题,分别完成各站考核;考核过程中由考生互相检查。(2)考核的内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检查5项,其中一般检查4项,特殊检查1项,口腔检查记录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测试病种20个,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个,包括浅龋、中龋、深龋、猖獗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龈炎、坏死性龈炎、成人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齿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及基本急救技术,包括无菌操作测试项目2项: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包括测试项目4项:开髓术(离体前磨牙或磨牙),龈上洁治术(一区段),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龈上洁治术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开髓术由考生在离体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由考生在下颌骨或颅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术:测试项目4项,包括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对模拟人操作,通过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发现学生的临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总之,在我们数年的口腔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教学讲座较少、临床实习考核制度不严谨、现有的实习基地不足和实验室的临床教学系统数量较少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坚信可以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顺应口腔医学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宁,李谨,杜详永,等.医学生口腔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3-255.

[2]李旬科,王忠义,郑欣绢,等.接诊艺术与口腔医学生接诊能力的培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56-57.

第2篇: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通过PBL教学法[1]和病例教学法[2]的实际应用,以学生为主体,在每一章节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讲述一个完整的病例(病例内容包括病史、诊断、治疗、预后等,及相关的图片、X线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课后进行文献检索[3](查找内容包括国内外口腔专家先进的治疗方法及独特见解,或者是学生对病例中的疑问寻找答案),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具体安排是,2010年秋季学期,教研室指定专门教师负责此项工作。授课教师准备内容:病历分析题目、综述的书写规则、与颌面外科相关的执业医师考试题[4](100分的选择)、指定教学课程表。

2011年春季学期执行,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写出1000字左右的综述,测试一份与颌面外科相关的执业医师考试题(100分的选择),上述成绩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上交的综述基本都可以按照综述的格式书写,内容及图片较丰富,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关键词、题名、作者等方式进行检索,查找需要的文献。100分的试题要在对照班测试一次,最后统计分析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试卷成绩。实验班的试卷成绩高于对照班,利用t检验,t=0.02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1-06我院邀请中华口腔医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助理王渤教授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讲学团来我院参加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教学交流会。讲学团成员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研究室主任高岩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许天民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高学军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牙病科葛立宏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王伟健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李翠英教授。向本院师生讲解牙体牙髓病学、儿童牙病学、口腔预防学、正畸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导论、进展和临床病例讨论。此次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增加了对口腔医学新发展的了解。

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口腔医学新进展、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授课内容增加了关于医学心理、医学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如何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护自己和患者的权益”等处理医患关系方面的知识,授课时间和班级是2011年春季2007级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课为颌面外科)。

第3篇: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初衷,勿盲目攀比省级、部级立项的项目数,要立足各校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并在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中始终体现这一根本宗旨。福建医科大学结合校情,制订了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详细实施方案,着重强调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和项目实施对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实行院校二级管理,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总数按各学院学生人数比例划分给二级学院,避免各学院在项目申报中的盲目追求项目数的现象,同时也给予二级学院主动实施权。口腔医学院根据口腔医学院和附属口腔医院两院合一的特殊情况,制定了《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细则》,强调项目实施中学生是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非过分强调实验设计本身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于部分学生热情高、积极主动性强而由于项目数量的限制未能获得校级立项的实验项目,学院划拨一定的经费支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充分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热情,较好地实现了国家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初衷。

学生作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展实施的主体地位应该明确.而且不能改变[3],大学生创新实行实验计划项目并不是单纯的做一实验小研究,从项目选题、文献检索、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到项目总结和汇报、项目组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等每个环节都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必须交由学生独立完成。我院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中强调“突出过程、强调可行性、淡化结果”的项目管理原则。

项目选题鼓励学生从自身兴趣的小课题、小研究、小调查入手。然而,往往不少学生立志于做大事、做大研究,申报的项目课题过于庞大,研究内容过于复杂;部分指导教师是将其自身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作为研究项目直接交付学生填写申报,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科研知识积累较少的背景,导致项目流产。例如《口腔癌基因研究》,对于2000元研究经费和借助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实验的学生而言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院在项目的立项选择上,明确告知学生和指导教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学生团队在业余时间能独立完成实验为基本原则,例如我院2010年立项项目———《“美丽微笑者”上颌前牙视觉评价及分析》实验项目设计清晰,实验内容可行性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可行性,研究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沟通能力,获得了申报答辩评委的认可而获得立项,该项目同时被我校遴选参评福建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获得省级立项,说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生自身的参与性及实验的可行性。

在项目申报前期的文献检索中,要求学生检索、查阅至少2篇英文文献和10篇中文文献,并对所查阅文献予以总结、提炼,提高学生使用文献检索工具的能力和总结概括的能力;项目申报则要求学生实验小组独立完成项目申报书的撰写,包括文字组织、行文构架、申报书排版打印,并将项目申报书的主要内容制作成PPT进行项目申报答辩;申报答辩评委由学院博导、硕导组成,评委现场对申报小组进行提问、质疑,并要求学生实验小组现场回答,以此促进学生对常用办公软件应用水平的提高,锻炼临场思维答辩能力,评委现场公布评分情况和获得立项的项目名称,对未获得立项项目明确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改进;对项目的总结验收,学院要求学生将实验研究的主要过程、研究内容、研究结果以及实验小组每个学生个体对参与实验项目的感受和收获以PPT形式向博导、硕导组成的验收评委汇报,验收汇报的目的是着重了解学生项目完成情况和参与项目后的收获,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4篇: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1.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一般情况:234例孕妇的年龄19~45岁。其中19~29岁149例,占63.68%;30~35岁58例,占24.79%;36~45岁9例,占3.85%;年龄不详者18例,占7.69%。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下者86例,占36.75%;大专以上者138例,占58.97%;文化程度不详者10例,占4.27%。职业情况较为稳定者142例,占60.68%;不稳定或无业者82例,占35.04%;职业稳定情况不详者10例,占4.27%。家庭月收入为6000元以上者62例,占26.50%;6000元及以下者155例,占66.24%;家庭收入情况不详者17例,占7.26%。有医疗保险者148例,占63.25%;无医疗保险者77例,占32.91%;医疗保险情况不详者9例,占3.85%。

1.2孕妇口腔健康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表明,18.38%的妊娠期女性孕期实行口腔检查;13.25%的妊娠期女性能达到每日3次刷牙,5.98%的妊娠期女性能每日使用两次以上的漱口水,19.23%的妊娠期女性能每日使用两次以上的牙线。妊娠期女性实行口腔检查的习惯保持较好,而实行刷牙、使用漱口水、使用牙线等口腔保健行为略微欠缺。

1.2.1孕期口腔就医情况:在回收的234份有效问卷中,本调查项目有效应答233例,应答率为99.57%。调查中能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妊娠期女性有43例,占18.38%;仅在不舒服(如牙疼)时进行口腔检查者57例,占24.36%;怀孕后从未进行口腔检查者133例,占56.84%。可见,孕期从未进行口腔检查的女性占大多数,妊娠期女性的口腔就医情况尚有待提高。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妊娠期女性孕期口腔就医情况的主要因素为职业稳定情况与医疗保障情况。

1.2.2孕期刷牙次数:在回收的234份有效问卷中,本调查项目有效应答234例,应答率为100%。本次受调查的孕妇中,每天刷牙1次或以下者36例,占15.38%;每天刷牙两次者167例,占71.37%;每天3次或以上者31例,占13.25%。能够达到每天刷牙3次或以上的优秀者很少。在本次调查中所涉及的因素中,没有对妊娠期女性刷牙次数产生明显影响的因素。

1.2.3漱口水使用情况:在回收的234份有效问卷中,本调查项目有效应答228例,应答率为97.44%。本次调查中孕妇漱口水使用情况结果如下:从不使用漱口水者144例,占61.54%;每天使用1次或以下者34例,占14.53%;每天使用2次者36例,占15.38%;每天3次或以上者14例,占5.98%。以每天使用2次及以上者为优秀,则所调查妊娠期女性使用漱口水的优秀率为21.37%。在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五种因素中,孕妇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情况、职业、学历均对妊娠期女性漱口水使用情况产生影响,医疗保障因素对此没有明显影响。

1.2.4牙线使用情况:在回收的234份有效问卷中,本调查项目有效应答233例,应答率为99.57%。本次受访者中,每天使用1次及以下者188例,占80.34%;每天使用2次及以上者45例,占19.23%。以每天牙线使用2次及以上为优秀,则本次调查中妊娠期女性牙线使用优秀率为19.23%。牙线使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本次调查涉及的五种因素中,孕妇年龄、职业稳定情况、家庭平均月收入、医疗保障因素对妊娠期女性的牙线使用情况产生正影响,学历因素对此影响不大。

1.3妊娠期女性的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及其影响因素

本次调查以龋病和牙周病为例,重点探讨妊娠期女性对于预防龋病和牙周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妊娠期女性对该两种疾病的了解情况尚可。

1.3.1对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在问卷中一项意在了解孕期女性对于预防龋齿方法的题目中,答对四项及以上的妊娠期女性共106例,占45.30%。约有半数的受访者可以大致了解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尚可。是否具有不同方式的医疗保障对于妊娠期女性龋病相关知识的获取有重要影响。

1.3.2对牙周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在问卷中一项意在了解孕期女性对于预防牙周病方法的题目中,答对四项及以上的妊娠期女性共107例,占45.73%。约有半数的受访者可以大致了解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尚可。对妊娠期女性牙周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学历、职业稳定情况、家庭收入以及医疗保障因素。

2讨论

2.1加强孕妇口腔教育,提升口腔保健意识本次调查显示,妊娠期女性的口腔保健意识尚不够健全,口腔相关知识不足。以刷牙方式为例,在调查过程中只有极少数孕妇了解科学有效的“巴氏刷牙法”刷牙方式,能够规律使用漱口水、牙线等其他清洁方式护理口腔健康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而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学历因素对漱口水的使用以及口腔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对于妊娠期女性的口腔健康教育对于改善这一现状有指导作用,这项工作已迫在眉睫。对孕妇这一特殊群体的进行适当及时的口腔卫生宣传教育,这对指导孕妇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有重要意义:通过临床口腔椅旁宣教,提供科学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通过医院孕妇学校定期口腔卫生宣讲,全面有效地普及孕期口腔知识;通过网络、社区等构建更为广泛的社会教育平台,在全民范围内强化对孕期口腔保健的认知,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孕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促进妊娠期女性口腔卫生健康的目的。

第5篇: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关键词】龋病、中老年人、龋均、患龋率;

龋病是造成人类牙痛和缺失的主要原因[1]。龋病的患病情况随年龄而变化,在人的一生中,乳牙、年轻的恒牙和中老年人易感龋病[2],进入中年后由于生理性牙龈退缩,致使牙颈部的牙根暴露在口腔中,牙根部没有坚硬的牙釉质覆盖,非常容易被腐蚀,另外,中老年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唾液的分泌,导致对龋易感性增加,形成了中老年根龋的发病峰期[3]。即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是龋病又一好发年龄段,现对上海金杨社区302名50~65岁居民的口腔保健现状及龋病状况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上海金杨社区50~65岁常住人口。

1.2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将家庭医生签约名单按照性别分别编号,由电脑产生随机数组,抽取居民302例,其中男151例, 女 151 例。

1.3样本含量 本次有效样本含量302。

1.4调查方法

1.4.1问卷调查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口腔调查问卷标准, 调查内容包括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卫生行为、口腔科就医行为等。经预试验,问卷的Cronbach's α为0.76,重测信度为0.86,证实信效度较好。问卷由被调查者本人或者在护士的帮助下完成,当场填写,实时回收,超过两项内容空白视为无效问卷。本次共发放3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94.4%。

1.4.2口腔专业检查 由口腔医师做口腔专业检查。

1.4.2.1龋齿诊断标准 冠龋: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釉质下破坏, 或明显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记为龋齿。使用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探针证实视诊所判断的咬合面、颊舌面、邻面的龋坏。根龋:根面暴露即釉牙骨质界暴露,CPI探针探及根面有软或皮革样韧性感觉的病损记为根龋。

1.4.2.2 检查方法 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龋病的调查标准,使用统一配置的移动牙科检查椅、照明灯、CPI探针和平光口镜进行检查。

1.5 质量控制 参与问卷调查的4名护士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参与临床工作3年以上,均有参加科研的经历,且经过统一培训。参与口腔检查的3名临床口腔医生均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且从事口腔临床工作3年以上者,经过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组统一培训。

1.6统计学分析 所收集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资料的描述性分析,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缺失值以均值差补。

2 结 果

2.1口腔卫生知识与口腔保健行为

龋病的致病因素包括细菌、食物、宿主(牙齿)及时间“四要素”。当四种因素全部具备时,龋病就会发生。因此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知识可以有效降低龋齿发生。对金杨社区302位中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卫生知识调查(表1),发现只有18.2%)中老年人知道应该进行定期口腔检查,有37.7%的中老年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定期洗牙,但是1次/年的洗牙人数不足2%。多数中老年人不知道龋病的形成原因。

口腔健康行为对保持口腔健康起到重要影响。经调查问卷显示(表2),金杨社区中老年人74.5%都能保证2次/天的刷牙频率,他们大多(57.6%)采用横竖结合的刷牙方式,刷牙时间多(70.5%)不到2分钟。在口腔清洁工具的选择上,只有27.2%的人使用保健牙刷,大多数人(72.2%)使用的是一般性牙刷,随着口腔健康观念的普及,只有少数(31.1%)的中老年人会将牙刷使用到不能用了再更换,39.7%的中老年人能做到1-3月更换一次牙刷。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中老年人常常忽视定期的口腔检查,94.7%的中老年人从来不进行口腔检查,98.1%的中老年人从不定期洗牙,他们大多(98.7%)选择患有牙病后再就医。定期口腔检查对于预防老年人龋齿有重要意义,多数中老年人不会主动寻求洗牙或定期检查。由此可见,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在中老年人中并不普及。

2.2龋均和患龋率

金杨社区中老年人的龋均1.19,人均失牙数为2.11。采用Kruskal Wallis 检验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被调查者进行检验,其中女性龋均为1.25,男性为1.13,男女龋均无统计学意义;50-55岁中老年人龋均为1.10,56-60岁中老年人龋均为1.19,61-65岁组龋均为1.24,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小学学历中老年人龋均为1.37,初中组龋均为1.29,高中组龋均为1.34,大学及以上学历龋均为0.77,龋均在学历间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金杨社区50-65岁人群的患龋率是54.3%,龋补率为78.05%。其中女性患龋率为59.6%,男性患龋率为49.01%,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患龋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3 讨 论

3.1中老年人日常口腔健康行为普及效果不理想

随着上海公共健康知识的普及,中老年人正慢慢开始接受正确的口腔健康观念,但是由于对口腔卫生重视不足,导致依从性差,以及中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原因,使得部分口腔健康行为的开展受到阻碍。被调查的多数中老年人能坚持每天刷牙,并且定期更换牙刷,但是刷牙次数并未达到要求的3次/天。超过九成的中老年人从来不进行定期的口腔检查,也不会定期洗牙,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应是:饭后3分钟内刷牙,顺着牙缝采取上下颤动式竖刷并轻轻旋转刷头,按序将每个牙齿刷到,时间每次3分钟,每天刷牙3次以上;牙刷选择为刷头小、毛细软、刷毛顶端椭园形的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可以提高牙齿的抗腐蚀能力,减少牙菌斑,从而起到防龋病和牙周病的作用。

3.2中老年人专业口腔健康行为欠缺

本研究显示,超过九成的中老年人从来不进行定期的口腔检查,也不会定期洗牙。洗牙不但是文明行为,也是一个健康的行为。龋病与牙菌斑关系密切,没有牙菌斑就不会产生龋齿。牙菌斑是一种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生物薄膜,是滋生细菌的源头,老年人容易吸入口腔内的细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4~6]。牙菌斑是无法通过日常的刷牙来彻底清除的,而洗牙不但可以彻底清除牙菌斑就、结石,而且通过洗牙还可以发现平时不易觉察的牙齿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等,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在上海洗牙虽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但仍未改变社区中老年人的行为,可能与知识普及及医疗资源限制有关,社区口腔医务人员仍以被动的口腔疾病治疗为主要工作模式。对此,我们要提高对中老年口腔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建议将口腔检查纳入中老年人全身体检的常规内容进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独立的口腔洁牙与体检诊室,形成教育指导、预约、洁牙及口腔体检一站式服务。改变社区口腔医生被动治疗牙病的模式,真正实施龋齿的事后治疗向事前预防转变,顺应医疗模式改革,将“关口前移”。

3.3中老年人口腔保健需引起重视

在302例受检中,164人患龋,龋均1.19,患龋率为54.3%,与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调的两组人群相比(35~44岁中年人龋病患病率为88.1%,龋均4.5;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为98.4%,龋均14.7),金杨地区的中老年人龋病情况相对较好,但仍不容乐观。

我国目前的口腔保健内容多局限于儿童、青少年阶段,尚未顾及到普遍人群,中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体系尚不健全。社区口腔保健应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中的一部分,口腔医生也应成为负责全民整个健康保健的专业人员的一部分。将中老年人龋齿防治纳入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项目之中,如将50岁以上人群的龋齿检查参照现行的3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检查一样,形成常规监测机制,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将会收获更大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 芮昕,冯希平.含尿素酶基因的重组变链菌JH1140变链素对变链菌UA159的抑制作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3):281-284.

[2]魏静,徐斌.老年人牙根面龋治疗的临床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5,3(1):54-55.

[3] 王妍.老年人牙病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55.

[4] lm sand M, Janssens JP, Auckenthaler R, et al. Bronchopneumonia and oral health in hospitalized older patients. A pilot study [J] . Gerodontology.2002, 19( 2 ): 66- 72.

第6篇: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关键词】 孕期;口腔保健;认知行为疗法;疼痛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9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孕妇在孕期内的各项保健越来越重视,口腔保健这个不断被人们接受并重视的学科,也成为孕妇保健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怀孕分娩是孕产妇一次重大的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应急过程,尤其是初次怀孕的孕妇,极易出现复杂的精神,心理和躯体变化,但是由于怀孕后身体激素和多项指标发生变化,反而容易出现一些病理性的变化,在口腔疾病的表现就尤为突出。其中,妊娠期牙龈炎和智齿冠周炎的发病率最高。首先的变现出的症状就是疼痛,出血,直接导致孕妇饮食受限,精神焦虑,烦躁不安,对胎儿和自身产生不良的影响[1]。因此有效预防此现象的发生,对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知行为疗法[2]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本文着重孕期口腔疾病方面的保健结合行为认知疗法对160名孕妇进行调查研究,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口腔保健的80名孕妇作为观察组,此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4±2.4)岁,孕周16-24周。初产妇57名,经产妇23名。随机选择同期在该院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口腔保健的8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该组不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4.7±2.3)岁,孕周16-24周。初产妇61名,经产妇19名。2组孕妇年龄,孕周,人工流产史,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孕妇常规孕期口腔保健记录。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孕期口腔保健记录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措施:由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及沟通能力强的口腔医师进行孕期口腔保健及行为认知治疗。每两周进行一次口腔保健检查,同时观察组的孕妇进行60min/次的行为认知治疗。由医师-孕妇一对一形式围绕每次主题展开,医师记录每次孕妇口腔保健检查的各项指标结果,结束后由孕妇填写反馈表。内容:口腔专科检查,包括牙体及牙周的检查,每次的检查结果记录在专业的口腔牙体及牙周的检查表。行为认知疗法包括每次一个口腔疾病主题,从病因,疾病表现,如何预防,治疗处理,及预后情况反复详细的向孕妇解释,并耐心回答孕妇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旨在消除孕妇的恐惧心理,以及教会她们遇到口腔疾病时正确的态度和解决方法。

1.3 评定标准 孕期口腔健康评估。采用孕期口腔检查结果对照,将2组孕妇在入组前和孕36周时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包括牙体疾病:龋洞个数;牙周疾病:FI(根分叉),M(松动度),BI(出血点),PD(牙周袋深度),GR(牙龈指数)的转归。结果分为好转(各项指标数值均正常或较初始值降低),维持(指标数值较初始值无改变)及恶化(指标数值较初始值升高)。

1.4 数据处理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口腔健康检查结果百分比。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口腔健康检查结果转归对照情况 见表1。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下一代的优生优育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孕前,孕期以及产后的保健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常规的健康教育和保健往往忽视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和妊娠结局的重要作用。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而孕妇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显著变化,加之饮食习惯的改变和一些孕期反应(如呕吐)的出现,孕期出现口腔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最为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牙龈出血,牙床肿胀[4]。这些变化又会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传递素的波动,更易发生抑郁和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在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是一种短期心理治疗方法。本研究就是将孕期口腔问题的保健解决和认知重建结合起来,对孕妇进行保健治疗和心理辅导。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口腔疾病的好转率87.5%远远大于对照组的47.4%;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口腔保健对孕期妇女的口腔问题的干预明显优于单一的保健治疗。此外认知疗法可以重建和提高孕产妇良好的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或降低孕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新民,张敏,万兰,等.3129名孕妇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0,16(3):180.

[2] 李莉芳,高瞻.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313-4314.

第7篇: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口腔;仿真^模;教学

口腔医学技术属于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若操作技术不合格,理论知识掌握的即便非常牢靠,也无法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按照世界范围中口腔医学技术高等教育相应临床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实践和研究,要确保口腔教学实验的质量,各医学生需在仿真头模上训练工作技能。此研究在两届口腔医学技术学生教学中实施口腔仿真头模系统,其目的在于研讨口腔仿真头模的教学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一)一般资料

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从2011年开始采用口腔仿真头模系统实施口腔教学,存在KaVo仿真头模和仿真简易头模两个系统[1]。为客观评价和了解仿真头模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此研究中所探讨的两届学生状况为,2014届学生采用日进简易头模系统(抽取50例),2015届学生采用KaVo仿真头模系统(抽取50例),训练其临床技能。

(二)方法

2014届学生接受日进简易头模系统,材料为德国KaVo仿真头模系统(DSE plus5192),以及气水枪、口镜、低速手机、高速手机等器械。

理论知识学习完后,则接受第二段实验课,先给予树脂牙、石膏牙训练,再分别给予KaVo仿真头模或日进简易头模训练,主要训练内容包含:取印模技术、预备固定桥牙体、预备单冠烤瓷牙、预备桩冠牙体、修复嵌体、根管治疗、制备洞型、口腔检查等基本操作,每阶段完成后,采用问卷方式和操作考核,评价其实操掌握程度和理论状况。

(三)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分别采用(n,%)、(±s)来表示,P

二、结果

(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从烤瓷全冠制备要点、嵌体制备要点、洞型制备要点上来看,医学生对其掌握程度,采用KaVo仿真头模教学的明显有提升作用,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二)技能操作熟练状况

从取印模技术、根管治疗、洞型制备、口腔检查等方面来判定医学生技能操作熟练状况,KaVo仿真头模明显比日进简易头模要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目前仿真头模属于模拟真实口腔环境的一个工具,在临床口腔前期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仿真头模方式进行教学,可让医学生在临床实习前掌握工作各项基本操作[2-3]。以往口腔实验课,医学生仅可用离体牙、树脂牙、石膏牙等操作,无论是操作环境,还是牙齿质量等均和临床实际状况有较大差异,教学效果不理想。且学生均独立操作,老师用自由巡回方式指导其操作状况,无法明确各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实际状况。仿真头模方式则可提供真实的上下颌牙模,并带椅位调节、吸唾、喷水冷却、快慢手机、照明光源等功能,很好地模拟了口腔真实操作的实际状况。此外,还可训练到以往实验课无法实施的教学内容,如根管治疗、局麻注射、拔牙训练等。大大提升了口腔类医学生掌握口腔理论知识的效果。综上所述,口腔类专业在教学时,建议可将口腔仿真头模教学系统引用到教学中,此方式属于口腔类医学生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前期各项机能和实验教学训练的一个重要方式,能使学生更快地在实操中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郑家伟,曹霞,林育华等.DentSim实时交互式虚拟口腔教学系统在口腔临床前实训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4,23(6):749-754.

第8篇: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Seamen

航海人员的口腔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兹根据航海人员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提出对航海人员口腔疾病的防治对策。

一、航海人员口腔健康状况

1. 航海人员口腔疾病患病率:口腔疾病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舰船机动性强、航程远、续航时间长,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较艰苦,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劳状态,可使免疫机能降低,加上生活用水受限、饮食结构单一等,造成航海人员的口腔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员为高。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列为全世界第三位重点防治的慢性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据调查统计[1],航海人员患龋率(43.7%)明显高于陆勤人员(35.9%)和航空人员(37.5%)。牙周疾病据其发病程度不同分为牙龈炎、早期牙周炎和晚期牙周炎。航海人员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4%。阻生齿冠周炎因阻生牙冠周围软组织感染所致,是青年人群的常见病和航海人员平时减员的常见口腔疾病。航海人员阻生齿冠周炎的发生率为31.0%,高于陆勤人员(23.7%)和航空人员(19.9%)。牙齿缺失直接影响咀嚼效率和周围牙齿的健康。航海人员牙齿缺失率为12.0%,高于陆勤人员(5.8%)和航空人员(8.6%)。口腔溃疡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之一,上船后有病史者占13.7%,年患病率为4.37%。

2. 航海人员口腔医疗保健现状:目前,一般舰船上均无口腔医疗诊室和口腔医疗器械配备,也无口腔科医生编制。即使远航舰船,也没有口腔专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障,主要由船医或基层卫生人员兼任,因缺乏口腔专业培训,难以承担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例如:1988年我国2艘舰船在65天航行中发生口腔疾病494例,主要为口唇干裂(48.63%),口腔溃疡(24.02%)和冠周炎(22.85%),但未能得到有效的专科治疗[2]。1993年调查某单位航海人员所患的154颗龋齿中,有130颗未得到及时治疗(占84.4%),同时34颗缺失牙均无义齿修复。一些早期牙周病和龈炎、牙结石也得不到及时治疗,以致病变进一步发展[3]。1996年曾调查了航海人员544人,88.9%的人员需后送口腔治疗;其中口腔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损害需拔除牙齿约占29.04%;而1.84%的人员需紧急后送口腔治疗,主要疾病为急性冠周炎[4]。对1985~1996年7 050例航海人员拔牙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拔牙的主要原因有龋病、牙周炎、阻生齿和纵折牙,它们分别占拔牙总数的39.16%、12.55%、33.22%和5.23%[5]。1997年某船队出航,时间长达90余天,最长一次航行为35天。航行中门诊口腔疾病131例,居第二位。经对某单位1 494名航海人员口腔卫生保健情况进行调查,正确刷牙的人员仅占18.6%;在出海训练期间,由于缺水或自我保健意识不够,80%的人员每天只刷1次或不刷牙[6]。我海军医院船仅配1名口腔科医生,难以满足口腔卫生保健的需要。

3. 口腔疾病与其它疾病相比具有3个非常显著的特点:(1) 口腔疾病在航海人员中患病率高,因此口腔医疗与保健具有广泛性。(2) 由于舰船环境及工作条件与陆地相差甚远,因而其口腔疾病的发生与防治具有特殊性。(3)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口腔病灶可引起胃肠道等疾病,而胃肠道疾病也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可能互为因果关系,造成了航海人员疾病防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存在问题分析

1. 口腔健康教育不够普及,自我保健意识 薄弱:虽然航海单位已开展了健康教育,但不少单位对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专题教育薄弱,口腔健康教育未能及时开展,加上航海人员流动性大,以致不少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口腔卫生习惯不良。此外,大多数航海人员也不主动去医疗单位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往往在出现牙痛等明显症状时才去医疗单位治疗。

2. 基层医疗单位口腔技术力量薄弱,条件较差:口腔科的大多数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是在门诊完成的,如拔牙、补牙、镶牙和洁牙等,专业性强,其工作任务是其他医师难以代替的。此外,口腔科是检查、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特殊科室(极少依赖辅助科室),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医疗装备的依赖性。但基层医疗单位口腔科设备较落后,因此,也制约着口腔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3. 航海人员单位远离体系医院,防治工作困难较大:口腔科医务人员及设备大多数集中在中心医院以上单位,其他医院虽然也开展一些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但由于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而又大都远离医院,加上治疗周期长,复诊率高,难以长期持久地进行下去。

三、加强航海人员口腔疾病防治的对策

口腔疾病是危害航海人员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明显影响航海人员健康素质的提高。为此,以下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1.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7]:口腔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航海人员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以消除危险因素,进而达到促进和保护健康的目的。可通过各种宣传媒介,经常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全面提高航海人员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同时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治疗,尤其是对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的人员平时或出海训练前应进行口腔检查及疾病矫治,有条件可每年进行1~2次口腔检查及牙周洁治。

2. 加强基层医疗单位口腔技术力量建设:重视基层口腔技术力量建设是卫生事业发展和航海人员健康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为此,除装备必要的口腔设备外,应及时调整固定口腔专科人员,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3. 编配口腔专业人员:应尽可能编配口腔专业人员,大型舰船平时应至少编配1名,在进行长航等特殊任务时,再加强人员配备。医院船上需设口腔病室,要求有3至4名口腔专业人员,以能开展口腔综合保障工作。

4. 培训口腔卫生专业人员:一是将现有舰船上的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或进修。时间至少半年,使其具备初级口腔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如拔牙、补牙、洁牙的基本技术和常见的牙科急症处理能力,并且能够在舰船上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二是从医学院校选拔有志于航海事业的口腔专业人员。

5. 完善装备,配备必要的口腔医疗器材:根据舰船具体情况,应配备功能齐全、体积小、折叠方便的便携式牙科设备,并应适合海上环境、具有耐高温、高湿、高盐的性能。在研制和建造新型舰船时应考虑到为口腔科留有必要的空间和装备相应的器材。

6. 建立口腔疾病防治网络[8]:针对口腔疾病防治发展状况和航海人员对口腔健康的要求,应设置口腔保健专项经费,建立适合海上特点的口腔疾病预防保健和治疗网络,包括个人口腔健康档案,口腔疾病长期追踪、监测和防治等。

参考文献

1 李刚.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期间全军口腔健康抽样调查与口腔流行病学研究项目专题报告.军事口腔医学杂志,1996,6(1):59-71.

2 周建国,宋培智,吕玉麟,等.海上航行对海员口腔疾病发病影响的调查.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8,5:11-12.

3 李刚,李洁,王成龙.海南驻军某部潜艇人员口腔健康调查.军事口腔医学杂志,1993,5(2):16-17.

4 武施阳.海军某驱逐舰二支队544人口腔健康调查报告.军事口腔医学杂志,1996,6(4):7-8.

5 徐晓咪,吴清红,曹朝芬.7 050例海军水面舰员拔牙原因分析.海军医 学,1997,15:346-347.

6 赵有生.刷牙方式与口腔疾病.海军医学,1990,8(4):85-86.

第9篇:口腔专项检查范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健康教育方式 口腔卫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文化里幼儿园由家长填写完整合格调查问卷的幼儿220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1.2 研究方法:自设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①一般资料包括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 ②家长及孩子口腔卫生习惯、刷牙起始时间、刷牙次数、刷牙方法、刷牙时间 ③相关口腔保健知识:幼儿龋危害、幼儿龋预防方法、口腔保健知识获取渠道等。

1.2.2 健康教育前后分别作菌斑指数检查并做记录:根据Quigley和Hein(1962年)提出,并由Turesky改良的牙菌斑指数记分标准记分,所有检查全部由同一位检查者完成。

0=牙面无菌斑;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2=牙颈部连续薄带状菌斑,宽度不超过1mm;3=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但在牙面1/3以下;4=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牙面1/3,但不超过2/3;5=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或2/3以上。

菌斑显示法所用染色剂主要成分为酚红、乙醇和水。

牙周病流行病调查中每位受试者均检查6个指定牙齿(即16、11、26、36、31、46),每个牙的记分为4个牙面记分平均值,每个人的记分为6个受检牙记分平均值,其为衡量口腔卫生状况指标。

1.2.3 干预措施及资料收集方法:①对220名幼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牙菌斑指数检查(世界卫生组织牙周病流行性调查标准)记录菌斑指数,瞩其刷牙后再次进行牙菌斑指数检查并记录,全部调查工作由同一检查者完成,期间无一人退出。

1.3 统计学处理:将口腔健康教育前后所得到的数据做t检验、x2检验。

2 结果

一般情况:家长年龄:25-35岁;母亲161人,父亲59人;国企职员125人,私企49人,自由职业46人;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63人,大专74人,中专以下83人,他们所受教育不同,家长口腔卫生习惯、口腔保健意识各异,随之幼儿口腔卫生状况出现显著差异。

2.2 健康教育前后牙菌斑指数比较:

表1 口腔卫生习惯调查表[n(%)]

表2 口腔保健知识

表3 健康教育前后牙菌斑指数

3 讨论

3.1 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具有重要意义:控制菌斑可以减少和预防口腔疾病,正确有效的刷牙是控制菌斑与消除软垢的最佳方法,刷牙给予牙周组织适当的接触刺激,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粘膜上皮角化程度.增加牙周组织抵抗力[1],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牙龈上皮薄、角化差,受细菌感染后易发生炎症[2]。 

3.2 学龄前儿童更需要保持口腔卫生:学龄前儿童所进食物精细,粘稠性强,含糖量高,易于发酵产酸;加之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长,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牙齿钙化程度低,龋齿发病率为71.97%,87.73%儿童有不同程度睡前进食不良习惯。

 3.3 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提高有赖于家长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调查发现保健牙刷知晓率只有29.09%,家长为孩子所带牙刷合格率只有23.19%,存在刷头过大、刷毛过软、刷毛过尖等误区:只有15.90%家长知道自孩子出牙起开始刷牙。

3.4 应加强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宣教:我科口腔医师每半年到甲级幼儿园做一次免费口腔检查,调查结果显示幼儿龋齿发病率为72.66%,而就诊率只有13.38%,说明广大家长对乳牙龋认识程度不够。 

4 结论

健康教育涉及到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应采取直观化、形象化、多样化、具体化、反复强化等措施,另一方面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及幼儿园老师的配合及监督,加强城市贫困家庭及进城务工家庭幼儿口腔保健[3],但他们绝大部分没有任何社会医疗保证,卫生保健完全靠自费[4]。建议政府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增加一些城市贫困家庭及进城务工农民家庭社会福利项目。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 预防口腔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