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教育方针及目的精选(九篇)

教育方针及目的

第1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

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2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针对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442-01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糖尿病教育,取得患者主动合作是达到良好控制的前提[1]。因此,为提高糖尿病患者控制疾病的能力,调动其积极性,搜集了12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组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120例住院患者年龄在25―40岁之间,其中,小学及以下20人。汉族80例,蒙古族20例,朝鲜族20例,有并发症者40例,无并发症者80例,各分别随机分两组,即对照组60人采取以往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60人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2方法:

1.2.1饮食控制: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维持标准体重,保证未成年人的正常生长发育,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这是一项长期、乏味的过程。

1.2.2运动方法: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运动的好处,使之积极主动。

1.2.3药物治疗: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预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是非常关键的。

1.2.4保健指导: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肾、视网膜、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严重影响劳动力,对糖尿病病人及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和致死率的重要措施。

1.2.5个别指导:由于文化水平过低或民族区域不同或病情轻重不一,就产生对糖尿病知识需求、理解程度不同,很难对其进行正常的沟通。我们对其采取由家属陪同共同阅览图片、挂图、书籍,观看录像等及反复播放并用浅潜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直到患者能理解其意,能进行自我护理为止。

2结果

通过以上12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取上述不同的健康教育后,就文化层次上不同进行随访,至2006年7月信息反馈调查结果如表:

利用协方差分析法,将数据分为三组,即大专及以上层次、中学及以上层次及小学及以下层次三组,并分别对健康教育与否是对“能理解”、“能自我护理”及“能定期复诊将病情控制良好”有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均得出P

通过上述就文化层次上比较,我们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其理解程度、自我护理能力、病情控制方面等比普通教育组接受力强,收获大,受益多,更何况我们还因人而宜,施以本族语言、手势和针对病情轻重进行了个别指导。结果普通教育组与针对性教育组有显著差别。因此采用针对性教育在糖尿病控制、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更有积极作用。

3结论

对不同文化程度、民族区域、病情轻重的糖尿病患者要因人而宜,采用适当灵活多样的患者及家属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院后再次接受教育,可巩固糖尿病知识,避免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随时间而减弱。可促进患者有效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病情[2],拉近明知与所做之间的距离。更有效的将糖尿病知识传播开,更能为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带病延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6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32例,对照组31例,教育组实施一对一符合个体需求的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体教育方式,四周后观察两组的血糖控制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结果 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运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针对性;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作用而引起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针对性健康教育是采用一对一符合个体需求,体现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向患者提供改变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服务等,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目的。健康教育干预是重要的基础治疗之一,因其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证明,在相同的医疗条件下,通过健康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更为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2]。我院自2007年起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3例,病程0~10年,分为教育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均符合1999年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教育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3~78岁,平均45.6岁,有慢性并发症21例,空腹血糖(11.21±2.14)mmol/L,餐后2 h血糖(15.61±3.32)mmol/L。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11~77岁,平均43.8岁,有慢性并发症24例。空腹血糖(11.38±2.10)mmol/L,餐后2 h血糖(15.45±3.43)mmol/L。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基本治疗方案:所有病例均采用内科综合疗法:饮食控制,适当减少主食,清淡饮食;运动疗法,每天至少运动30 min;血糖监测,每天监测空腹、餐后血糖4次;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教育。

(2)集体健康教育方法:每周三和周五15∶30~16∶30由主管护师在示教室组织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

(3)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①由管床主管护师根据患者的生活情况和面临的具体问题制定个体教育计划,把患者的需求、兴趣、技能及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虑其中,因人、因时、因地施教。新入院第一周每日一次,第二周隔日一次,第三、四周每周两次,每次30~60 min。②介绍糖尿病治疗方法,口服药及胰岛素的药理知识及不良反应,并使患者了解低血糖的特殊症状(虚脱、多汗、震颤)及处理方法。③制作食物卡片让患者亲自动手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模拟饮食搭配,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制作科学合理的膳食。④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糖稳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推荐运动方式及有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选择符合自己爱好,可操作性强,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能达到锻炼目的的项目。⑤演示血糖仪、胰岛素笔的使用步骤、方法,教会自我监测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⑥以病室为单位采用现场提问、解答、护患互动交流。⑦进行有奖知识问答发放小礼品。⑧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教育及预防性措施指导,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评定标准

①RI治疗依从性好:是指患者能遵守医生的规定进行RI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②注射技术掌握好:是指能正确运用注射技术,包括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的角度和手法、最佳的注射针头长度、合理的器具处理。③血尿糖监测好:是指掌握如何测血糖、尿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④饮食控制好:是指掌握配制均衡营养的膳食,维持合理体重和理想的血糖水平。⑤运动锻炼好:是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 min,如一周运动5 d,每次30 min。以上要求达不到则评定为差。

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1.0统计软包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教育组采取一对一健康教育,四周后血糖控制效果较对照组理想,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运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略)表2 四周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n(略)]

讨 论

1.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利于病情控制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疾病控制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和改善医患关系均有较大的价值[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传统的集体教育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针对性的个体教育势在必行。本研究中,教育组和对照组通过四周时间,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教育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2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针对性健康教育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治疗效果。

2.针对性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较好

采用一对一健康教育,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使患者从无知到认知,从被动到主动。教育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87.5%以上患者能正确掌握运用各种知识、技能,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自觉戒烟戒酒,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按时服药,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与教育组比较,对照组只有51.6%~61.3%的患者达到以上要求,针对性教育明显优于传统的集体教育。

3.针对性健康教育的优势

为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方法上突破了以往的理念,采用的是一对一并配以娱乐形式具有针对性强,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价的特色,避免了满堂灌盲目式的教育。尤其是护患互动的交流方法,患者更乐于接受和积极配合,同时也能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健康教育与预防具有高效、廉价的特点,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对社会和个人都有极大的好处[4]。

4.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启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征服糖尿病这个现代慢性疾病的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药物,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健康教育需要反复进行,仅靠住院期间的短暂实施远远不够,它需要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探索一种健康教育新模式,能够针对地、有效地解决患者个体存在的问题,实现教育个体化、系统化,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咨询、指导,保证了糖尿病教育的连贯性和重复性[5~6],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爱芳.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1):47-50.

[2]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

[3]许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治疗中承担着重大责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27-729.

[4]何瑞琼,侯 霞,湛 琅.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疗效的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A):64-65.

第4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进步,人类的行为方式、思想念头及价值取向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一巨大的改变使得人口及计划生育事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及计划生育改革工作的实施,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分析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学校中的改革创新措施,笔者针对学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学校;改革创新

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随着长期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旧时期的人多就是力量转变为只求质量,不求数量,人类的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的发展,出生人口的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需求不断增长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化改革,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创新改革的挑战。

一、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的意义

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实施及深化要求将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运行机制进行创新,调整及改变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保障体系及工作机制等,为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宣传教育新的运行机制,提高人口素质的培养,使得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传统的传播速度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快节奏的生活,单向的宣传方式无法适应人民群众的接受习惯,这些问题进一步要求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方式,使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能符合现阶段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现阶段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二、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学校中的改革创新措施

(一)设立明确的宣传目标

新时期的人口及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应从单一改变人类的生育行为转化为新的婚育观念、新的生育文明理念及新型的生育文化水平,不仅要依靠建设新型的婚育制度及宣传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还要求学校教师高质量的生活质量及水平;宣传工作应进行理论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及法制建设等,进行法制建设主要是为了规范人类的行为及思维;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是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气氛及社会环境;进行科技文化建设是为了提供有效的婚育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是采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进行理论建设是采用科学理论将人武装起来。

(二)丰富宣传工作的内容

新时期下的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内容均具有较为明确的针对性,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应根据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形式的发展及人类不同需求进行多元化的拓展及丰富,在丰富宣传工作的过程中应增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意识,关注计划生育宣传内容的针对性,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注意采用针对性的宣传方式进行工作,增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时效意识。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校内的广大教职工对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形成一个新的认识。

(三)改变原有的宣传教育方式

新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应采用互动式、引导式、诫喻式、参与式、说教式及注入式的方式,计划生育干部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时根据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进行大力宣传教育,采用诱导疏通方式进行交流咨询,采用典型示范引导方式进行对比,针对学校教师的主要特征及教师的需求进行宣传工作的安排。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考虑地域的差异及文化的差异,针对城乡差别进行宣传品的选择。在农村学校的宣传品应采用色彩较为浓郁的物体,针对城市的宣传片应采用小型的折叠图片及海报等,将“按照人类的需求提供服务,将详细情况了解清楚后进行选择,满足一切合理需求及没有需求绝不打扰”的宣传教育方式,为广大教师提供科学婚恋生育、选择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教育方式及合法权益的维护等服务。

(四)大力开展计划生育项目活动

为了推动宣传工作的开展,学校应继续组织及开展项目活动,针对在人口及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及难点工作内容进行活动的宣传及组织,如在各学校内开展人口学校示范校、宣传品项目、宣传教育电教化项目等,大力推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改革及创新。可以采用定期组织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相关座谈会及讲座的方式,针对学校教师开展关于生育等方面的宣传及知识的普及,让科学的生育观念深入人心。

三、结语

在新时期下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过程中,应利用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及创新方式,树立正确及科学的改革创新目标,改变原有的计划生育宣传方式,丰富以往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内容,才能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升至一个较高的水平,达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创建小康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文华.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2):77.

[2]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第5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关键词:新环境;职业教育;德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85-01

一、新环境下职教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职业教育与普通大学在培养对象和教学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也决定了职校的德育的特殊性。由于职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职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所以在校期间,部分职校往往过分倚重专业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而在部分重视德育的职校中,也很少从职教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入手,实现德育的“本土化”。

部分职校的德育开始提出并实践“大德育”,但是由于对“大德育”的内涵构建及实施环境不够成熟,使得“大德育”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修表不修里”,很难发挥“大德育”的功效,当前,我国大多数职校的德育工作仅实施一般德育的目标及内容,普遍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德育目标大而泛、缺乏针对性,德育内容相对滞后、缺乏时效性。

(二)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德育方式缺乏创新是制约我国职教德育发展的又一共性问题。由于职校的德育仅贯彻一般德育目标及内容,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需求不高,在德育实践中,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对新环境下新媒介的应用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三)德育工作队伍薄弱

当前,职教德育工作基本上在校实施,德育工作队伍薄弱,大多数职校的德育工作尚未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多维德育体系,德育制度存在不合理性,德育工作队伍比较薄弱。

二、职教德育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我国职教德育存在的上述三大共性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提高职教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职教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对本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充分的内外部环境调研与分析,依据本校的发展目标及现有条件,制定“本土化”的德育目标及内容,制定目标时,要遵循“个性化”、“ 生活化”、“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内涵式推进为主线,创新德育目标和内容,做到 “德育目标层次化、现实化、阶段化”、“ 德育内容全面化、务实化、生活化”,即注重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先进性和全面性,又要强调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可行性和阶段性。

在具体实践中,可借鉴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式,通过过程管理来实践德育目标的阶段化、层次化推进。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新环境下,职教要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改变现行的以课堂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重视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强调学生的情感性、体验性来构建多元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实现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合职校本校实际,德育工作可从如下渠道构筑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学缺乏交互性和趣味性,教学效果不难预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知识的可获得渠道日渐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新媒介,培养学生在德育中的能动性和参与性。

在德育工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要得“法”有“度”,要将实施道德价值引导与道德自主构建的统一,不能矫枉过正,放任自流,生活德育是实现道德价值引导与道德自主构建的统一的有效德育模式,即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进入德育,在具体实践中,生活德育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选树典型,通过挖掘并宣传职业一线的先进来引导学生的自觉参与性。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的助推作用

在外部环境中,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德育起着最为直接的推动作用。职校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科学文化、心理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实践中,校园文化形式同样要注重时效性和创新性。例如,浙江某职业技术学校独创了“校园心理情景剧”这一类似话剧的校园文化形式,自编、自导、自演,通过舞台将学生的心路历程进行展示,这一德育方式得到本校学生的认同与参与。

3.抓好社会实践,构建活动德育模式

当前,对于我国大多数职校而言,在专业课教学中基本上实施了产学合作、校企联合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职校同样可以参照这一模式,增强德育的实践性,构建活动德育模式。

在具体实践中,职校要组织专门力量,制定宏观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解决经费,确保方案施行。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实习实训、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

4.借鉴企业人力资源培养方法

蒋乃平认为,“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职校可借鉴企业常用的拓展训练等人力资源培养方法,引导学生生存、竞争的意识及能力。在职教中,应让学生尽早地接触职业领域,以帮助职校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想,明确只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才是最理想的职业。

在教学实践中,职校除可与企业共同构建活动德育模式之外,还可以借助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通过改进、引入个性化的拓展训练,对职校学生进行体验式德育教学,在完成德育目标的同时,更丰富了学生的职业培训内容。

(三)创新德育制度、实现德育工作队伍多元化

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职教德育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制度推进,通过“完善德育制度”、“ 实现德育社会”、“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三个层面,创新德育制度和机制,确保德育良性发展。

有研究者认为,职教德育工作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在实践中,要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实现德育工作队伍的多元化,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的德育作用,使整个德育工作系统发挥整体合力,要将思想教育与政策、法制及管理有机结合,实现互补,并与时俱进,以使整个德育工作系统与外部的环境系统相匹配。

参考文献:

第6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40-02

一、社会转型期增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转型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出新要求

1.社会多样化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社会出现多样化格局,主要表现在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方面。高职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缩影,社会多样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必然会影响高职学生,这种多样化影响在学生个体上主要体现为:个体个性化与群体丰富化。外界事物变得丰富多彩,人们利益意识开始觉醒,自我意识增强促使个性日益激发,高职学生追求心理个性化与多样化成为大势所趋。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面临更多发展机遇,高职学生为谋求自身未来生存选择自主程度加强,高职学生多样化选择呈现,个体心态个性化也终将使得高职学生群体心态丰富化。这种社会多样化发展环境下对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等产生影响,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大挑战。

2.经济转轨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出新要求。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令世人瞩目的社会结构与经济体制变革,高职学生无疑会受到经济转轨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学生思想形态出现迷惘。社会变化突破传统约定俗成的价值格局,道德尺度刚性程度不足,诸多高职学生开始陷入道德思想与行为漩涡之中。高职学生也会因为价值不明等问题,对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信心不足,左右为难下可能会做出违背社会伦理的极端行为。出现高职学生以钱多钱少来衡量人价值大小的标准,部分学生采用虚无主义观点对待社会事物,甚至于出现诸多骇人听闻的道德丧失问题。高职院校也可称作是一个“小社会”,社会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免会渗入校园中去,、权色交易等行为对高职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思想开始动摇,从困惑迷惘到麻木松懈,最终走向堕落。种种不利影响也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要求突出主旋律教育与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高职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牢牢把握主旋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升高职教育工作者能力。经济转轨时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认真对待,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带来的负面冲击,时常保持警惕。

3.高等教育大众化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问题。当下高职院校在读学生,大多来自于成绩较低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毕业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汇聚到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认知、受教育能力、社会适应力都表现出不同特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要求其必须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新对策加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诸多高职院校出现,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而言,高职教育基于普通教育背景下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劳动力进行仔细调查,有目的培训技能型人才教育。这种教育注重可操作性,更具职业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殊模式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1.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且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从事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目标。高职教育应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努力构建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在培养目标及方法上进行组织调整。

2.职业针对性课程设置需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普通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灵活性适应不足,具体工作岗位职业教育不清晰,高等职业教育填补了这一空白。针对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这也要求高职学生所学内容需具有高度的岗位针对性,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依据具体岗位素质与能力要求制定教育体系与课程内容,技术岗位针对性与内容实践性要得到充分体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职业针对性教育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的必经之路。

3.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的办学特色需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高职院校教育本质在于为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培养人才,也注定其与不同行业紧密联系。校企合作深化使高职在校学生有机会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训,频繁合作使双方联系更为紧密。高职院校对教师“双师型”要求也使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兼任指导教师,政府放权为高职院校办学提供更大自主空间,产学合作深度加大,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联系更为紧密。高职院校学生可针对企事业单位特点,开展类似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企业文化、就业创业等教育。针对校企合作开放性特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不可盲目浪费人力物力。

第7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关键词:前提和基础;关键;重点以及途径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途径日趋多样化,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差异很大。中职学生普遍对能直接提高他们职业技能的专业课比较重视,而对不能直接提高他们职业技能的德育课一般缺乏兴趣,同时中职学校依然存在对德育课重视不够,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厌学心理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德育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德育课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功能是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以为,中职学校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开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能有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切实发挥德育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改“三贴近”

原则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切实以为,职业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进一步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贴近实际”就是要求德育课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贴近生活”就是要求德育课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就是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要求德育课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三贴近”原则,把“三贴近”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尤其是要落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切实把握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学习特点,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处于15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上,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职生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通过中考,他们以相对较低的文化课成绩进入中职学校,接受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学习上,他们大多数人虽然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基础薄弱,学习动机层次较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心态较为消极,缺少学习方法与策略,缺乏恒心与毅力,往往浅尝辄止,稍遇挫折即丧失学习信心。中职德育课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现状,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学习特点,既要看到他们在整体文化知识素质以及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偏差,也要看到他们在动手操作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长处,尊重学生身心发展、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的规律,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设计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德育活动主题,课堂上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点

现代教育崇尚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原学生的主人角色,教师的作用是主导、组织、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获得知识、习得技术、发展能力的主体;是体验、感悟、觉醒的主体;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矫正、自我发展的主体;是运用知识和技术、自主实践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归根到底,离不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的作用,首要的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自愿、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从传统的“演员”角色成为“导演”,当好“导演”,把学生变成角色,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变成引人入胜的“剧情”。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去质疑、去体验、去探究。凡是该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做;凡是能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做。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和创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对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反之,若教不得法、学无章法,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另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德育课目标的重要手段。德育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改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内容,整合、优化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校园显性及隐形文化资源、社会德育教学资源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钱可铭.论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8(7).

[2]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

第8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高师院校 公共课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重点课题(课题编号:ZK0967)。

一名教师的发展至少要经历职前培养、入门学习和在职发展三个阶段,其中职前培养尤为重要,是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基础。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师的职前教育效果,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并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合格师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师院校针对师范生均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学》公共必修课。该课程由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媒体技术的应用等主要教学框架组成,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是促进学习者将所学理论实践应用的学科之一,提高师范生专业化培养的课程之一[1]。但是由于该门课程内容、学时数、学习者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学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针对以上问题以及个人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有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的一些新思路。

着眼于现实,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目标

学习者有目标的学习,能感到内在需要学习的动机水平是较高的,可是在大多数师范院校中《现代教育技术学》虽然是公共必修课,但是学习者由于目标不够明确,不能将学习与自身的需求建立关联,因此重视程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的产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形成动机,应着眼于社会现实,采用相关策略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目标,使学习者明确“为什么要学”,以激发其动机形成[2]。

1.指导学习者解读文献政策,促进其宏观学习目标形成

针对学习者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在《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伊始,教师要提供给学习者相关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文献资料,并引导他们分析了解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步伐,使其了解自身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引导学习者讨论分析他们未来的工作环境,从宏观的角度促进学习者了解和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对其未来工作的必要性,形成宏观的学习目标,促进其有效学习。

2.引导学习者参与实践,促进其具体学习目标形成

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实践学习,督促学习者利用假期或者周末的时间,通过访谈、参观等方式去调查或了解所能接触到的中小学教学媒体拥有与利用的情况。并且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在课堂上请同学们将相关的调查结果进行分享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时常提醒学习者注意能够接触到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不管是通过与学校教师、学生的交谈,还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总能获得相关信息,从而更真实地认识自己以后的工作环境。教师也可以把所搜集到的有关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资料向他们展示,并且整理总结调查结果与学习者一起分析讨论细化。使学习者更为具体地认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帮助学习者细化学习目标,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着眼于学习者,根据专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在任何教学中,学习者的背景经验以及专业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都会对学习产生相应的影响。可是在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中,多数都选用现有的教材,教学内容大而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针对各个专业采用的是同一教学内容,从而影响了教学的针对性,阻碍了教学效果的产生。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应该明确“学什么”,因此要针对学习者的专业特点调整并安排教学。

1.遵循《标准(试行)》编排选择教学内容

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正式颁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涉及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个能力维度。该标准的建立对于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主要源泉,该标准同样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的提出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为合理规划师范生教育技术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各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以及重点培养目标,以《标准(试行)》中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建立校本课程,从而突出培养特色,并且实现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好接轨[3]。

2.遵循“教师传送信息=教学目标信息-预测学生信息”的原则,重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学》的教学多为公共课性质,涉及的学习者众多,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按照学习者专业知识的不同调整和选择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有了较强的技术,因此在学习计算机辅助教育方面的内容时,重点不是媒体技术的讲解,而是通过案例进行理论教学以及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分析,从而促进学习者将所拥有的技术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再如,对于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拥有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针对理论基础部分的教学,只需要对相关理论基础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进行分析讲解即可,不必对所有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详讲,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着眼于实践,促进学习者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桥梁学科,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点。在目前已经开展的实践教学中主要是以上机实验为主,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实践目标,甚至有的学校因为课时以及设备的限制不开设实验课,不能很好地达到培养学习者应用能力的目标。可是《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关注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应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着眼于实践,对该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的梳理,结合培养目标,其实该课程的实践内容主要涉及到常规媒体的操作、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教学设计能力的运用等三个方面。

1.常规媒体的操作

目前该部分实践内容主要是计算机操作,在这方面,因为计算机操作应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已经学过,而且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推进,目前在高校中学习者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也逐年提高,因此这一部分可以不必单独开展可以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相结合进行。

2.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该部分是《现代教育技术学》最容易被认可,也是最容易体现教育技术特色的实践教学领域。这部分内容与第一部分的常规媒体操作方面的计算机操作联系较为紧密,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结合学习者的不同专业,布置相关资源开发任务,如开发设计本专业的课件、资源库、网络课程等。该方式既可以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方便管理。而且在任务分配中可以将学习者划分为若干个小组,采用小组协作式学习[4],既促进了学习者学习任务的完成,也促进了学习者协作能力的培养。

3.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给学习者提供了各种教学设计思想过程、模式等,为促进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它是与传统教学以及教学实践结合最为紧密的部分,而且也是教育技术学中最为主要的桥梁。教学设计包括以“产品”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及以“系统”为中心三个层次,涉及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学设计能力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今后师范生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因为教学设计能力涉及到教学各方面,所以在教学中要统筹规划,详略得当,不能一把抓。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学》中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是以“产品”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这个层次可以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中的实践活动相联系,指导学习者在课件、资源库及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关注教学设计思想及理论的应用,引导他们有效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可以与师范生的微格教学和教学实习等环节相结合,在课时较为紧张的时候通过其他实践环节来分担教学任务[5],既可以促进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能促进师范生培养的系统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具体教学环节中,最为可行的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因此要依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融入媒体操作以及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结 语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有效促进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不仅仅是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一个人的工作,而且需要各方面人员的通力合作,从自身出发重视和讨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才能为信息时代培养更多合格的师资,为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5):88-91.

[2]刘倩,郑燕林.面向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6):39-41.

[3]刘春志,章伟民.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组织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1,(3):54-57.

[4]王纬,王妍莉,田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16-120.

第9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

【关键词】教育方针 发展历程 规范完善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方针,这些教育方针对于当时的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回顾和总结6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演变,对于更好地认识教育方针的本质和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发展与演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1949~1956)。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志就已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方针进行了系统、全面、精辟的阐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的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为主要任务。”此外,它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①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之前的教育方针(1956~1966)。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的号召在实际上成为了教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和广大青少年学习成长的行为指南。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鲜明指出了教育的方向与目标。由此,这个思想也成为我国建国几十年来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期间的教育方针(1966~1976)。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简称“五・七”指示)。②该指示尽管不是教育方针的规范表述,但对以后十年“”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办工读学校、强调政治挂帅,反对智育第一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教育方针(1978年至今)。1980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次会议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基本上匡正了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思路。

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法,拓宽了教育发展的视野,为进一步把握教育方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989年11月,在少先队建队40周年之际,邓小平为之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③这就是著名的“四有”人才目标。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总则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描述既与我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既坚持了基本方针的连续性,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别是把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更加有利于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突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途径,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教育方针发展演变对我国教育实践的影响

教育方针在指导教育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实现了教育在不同时期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建国60多年来,教育方针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及时调整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内容,有力地保障了各个阶段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方针也一直在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着调整与改革。教育方针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上述问题已经得以基本解决,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它所承载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与更新。

教育方针的消极影响。首先,在过去一段特殊的时期里,教育方针过分地突出了为政治服务的指导思想,使教育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教育原本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它不能完全实现政治化,否则,教育就无法实现其发展目标,甚至会走上歧路,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其次,教育方针的重点不够突出,操作性差,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虽然方向明确,内容全面,但表述过于宏大、抽象,不易于把握操作、落实。比方说,关于全面发展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发展呢?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在认识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落实起来就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只能依靠各自的领悟和体会。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教育理念的把握上更强调有重点、具体化,如团队精神、创造能力、多元文化教育等,这样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容易把握和操作。再次,在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始终没有给予明确界定,那就是教育主体一直不明确。在已有的表述中,有时称“党的教育方针”,有时又称“国家的教育方针”,有时还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主体始终不清晰、不鲜明,而且往往存在表述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对教育方针全面、准确的学习和理解,也影响了贯彻落实的效果。

教育方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思考与建议

尽快解决教育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如上所述,多年来教育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已经使得“教育方针”自身的定位模糊,这也使教育工作者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时候时常感到无所适从。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将“党的教育方针”摆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国家作为教育方针制定者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不仅无助于党的领导,而且易于将党政混为一体,不利于党的真正领导。

教育方针的内容需要统一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到底是什么?始终没有一个全面、明确、清晰、完整的表述和权威的解释,人们记住的多是以前比较熟悉的那些内容。但这些内容有时在党和政府的一些文件中的提法又不一致,给人造成很大的困惑,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党“十六大”修订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要求就存在明显差别。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这就让人弄不清楚究竟该按照哪个“方针”来具体执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的教育方针。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发展时期,教育方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也包括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具体说来,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按人才培养的规律来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细化、调整教育方针的内容,更加突出时代感、民族性、国际化与现代化,这样,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BSH005。)

注释

①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