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

第1篇: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然而,与快速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而言,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明显地滞后与不足。从2000年~2009年,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上的寄宿制学校研究的文章共有46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揭示;二是学校领导或教育部门对学校的寄宿制办学的经验介绍。这些研究局限于对寄宿制学校物质条件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总结,缺乏从制度层面深入探究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挑战、可能的机遇与理想状态的思考。

本文以广西2所农村寄宿制初中、1所寄宿制中心校、1所寄宿制村完小为研究样本,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在对以访谈、观察、社区穿行等方式中获得的大量定性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偏离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

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产物,是当前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办学模式,也是基础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办学模式,然而,政策“衍生品”与“应急”的特点,导致了这一政策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以下问题。

1.寄宿制学校界定不清晰,陷入“提供食宿”认识误区

从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4年《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及2006年《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中,都没有对“什么是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的差异”等问题作出明确的界定与解释,进而影响了学校相关人群对寄宿制学校的认识。

接受访问的四位校长都认为: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走读)学校相比较而言,除了需要向学生提供食宿条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管理外,并没有其他的不同。

HJY初中的5名7~9年级的男生认为:寄宿制学校就是要在学校吃住。

TDK中心校的3名4~6年级的女生提到:寄宿制学校是可以在学校吃住,不用每天走回家。

HJY村完小的一位女性家长说:“寄宿制学校可以让孩子吃住,不用来回跑。”

可见,无论是寄宿制学校的领导,还是学生、家长,对寄宿制学校的理解都只强调了“提供食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2.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标准不明确,存在极大管理隐患

从国家相关政策来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标准并不明确,主要倾向于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而对于师资配置、学生关爱等软件的要求并不明确,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定,存在极大的管理隐患。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1)课程开设不全面,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由“一村一校”格局转变为寄宿制中心小学,理论上有利于集中农村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能。但实际上,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这种资源的集中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和小学,音乐、美术课程依然无法正常开设,学生娱乐活动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HJY初中接受访谈的8年级男生证实:“从初一到现在都没有美术、音乐课,体育课就是打打球,平时也没有电视看,很无聊,有不少同学都去网吧上网、打桌球。”

(2)师资配置不完善,学生缺乏关爱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增加生活教师的编制,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只能由班主任、任课教师负责,而教师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后,对学生的管护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HJY初中、HXA初中利用有限的学校办公经费,聘请一名家属为生活教师,负责全校男女学生的生活指导;TDK中心校、HJY村小则由一名教师兼任。

这样的生活教师,实质上是“保姆式管理员”,而且是全部寄宿男女学生的唯一的管理员,其工作的质量可想而知。对此,HXA初中7年级一名女生如此描述:“想家,不喜欢学校。老师很少来宿舍,生活老师也不管什么的。有不开心或不懂的,就问同学或朋友。”

3.缺乏配套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导致“制度套用”

随着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普九”工作的深入推进,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主要的办学模式,其建设规模也日趋扩大。但是,直至2006年《国家西部寄宿制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前,没有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

HJY初中校长证实:“我校是西部寄宿制工程项目学校,现在依据《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在这之前,是按《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

HJY村小与TDK中心校的校长也提到这一情况,HJY村小的校长特别补充:“我校不是项目学校,依据的《暂行办法》中对小学没有特别的管理要求。”

目前,西部地区的非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以及中部、东部地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也只能“套用”《国家西部寄宿制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

4.没有独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系统,“一套班子两副职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农村寄宿制学校采用由地方政府负责,以县为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管理体制。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乡教育办(或教育组)裁撤之后,县乡管理出现断层与真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只能由县教育局负责。

县教育局设置的教研室、基教股等机构,负责对所属学校的教学、教师考评、经费投入等多项工作的指导与考核。每学期开学之初,各股室会制定出各自的考核标准对学校进行联合检查,而检查并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检查指标。

此种一年两次的周期性“走马观花”式的检查很难发现寄宿制学校中存在的真正的问题,而且,各股室之间也没有建立针对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交流、沟通的机制。“一套班子”承担“两副职责”,容易出现“多头管理”、“分头负责”而“无人具体负责”的情形。

5.缺少专门的财政支持与保障,致使农村寄宿制学校恶性发展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没有专门的财政支持与保障,其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托义务教育工程、“两基”、“普九”和“西部寄宿制学校工程”等专项资金,在县乡财政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学校的运行需要自筹资金,学校不得不为筹措资金动脑筋、想门路。HJY初中的校长说:“为了解决资金困难,只能以小钱找大钱,拿着土特产找担任领导职务的家乡人,女生宿舍楼、篮球场、图书阅览室都是拉来的赞助。”

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铺开,寄宿学生数量激增,学生宿舍严重不足,接受调研的4所学校,均存在两个学生睡一张床的现象。TDK初中校长介绍:“我校2008年的时候,两个学生要睡一张床,24人一间大宿舍,现在将中心校原来的教学楼改为女生宿舍后,情况好了很多,但是,3年以后是我校入学高峰,住宿学生预计达1400人,多了近1000人,宿舍是个大问题。”

小学的寄宿条件往往比初中要差更多,比如,TDK中心校与HJY村小的学生宿舍都是由教室改成,没有配套的洗漱间或卫生间,也没有食堂,学生都是端着碗在校园内吃饭。

这些寄宿条件并不完善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匆忙上马投入使用,尽管增加了学校“一费制”以后的财政收入,但是,也需要学校投入更多的资金维持正常运行,农村寄宿制学校陷入恶性发展的怪圈。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央和地方教育政策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数量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各地和有关部门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政策支持,但是,政策设计和执行与实际运行并不相符,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存在如下问题。

1.制度设计定位:偏重“公益性”

纵观2001年~2004年,中央政府制定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相关政策来看,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公益性的色彩非常浓厚,主要是为了普及“两基”。

毋庸置疑,农村寄宿制学校在节省政府的办学成本,使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得到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农村寄宿制学校明显扩大了学校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接受此次调研的HJY村小和TDK中心校的服务半径均超过8公里以上,而一般学校的服务半径大概为2公里左右。同时,也解决了很多学生住宿和交通上的“两头黑”问题(早上上学和晚上回家都是黑天)。

然而,学生“进得来”之后,如何“留得住”、“学得好”?实现“两基”目标后,农村寄宿制学校怎样进一步发展?这些涉及制度可持续性发挥作用的“长效性”问题,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其强调“公益性”、忽视“长效性”的制度设计理念,必然导致农村寄宿制学校政策的“先天不足”。

2.制度设计问题范围:重“资金设施”,轻“学校管理”

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设施与学校管理两个方面,资金困难、设施条件不足虽然是各地各学校普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但是,与寄宿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相关的管理问题更为突出。然而,中央在政策制定时首要考虑的往往是给予资金支持的工程建设,而在学校的管理上则缺少有力的制度约束和保障。例如,中央从2004年起用四年左右的时间投入财政资金100亿元,帮助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3]。2005年,中央和地方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4]。2006年,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5]。2006年,进一步提高农村义教阶段公用经费保障水平[6]。

在中央政策的影响下,各地也常常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主要问题范围,忽视了学校管理环节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3.制度设计方式:“自上而下”,缺乏赋权

农村寄宿制学校自诞生伊始,就成为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普九”与“两基”的直接产物,呈现其制度设计上的“自上而下”特征。同时,各地所制定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相关政策基本上是对中央政策的跟进与延续。

而作为政策直接执行者的寄宿制学校负责人、政策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的学生及其家长,他们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被排除在外,没有话语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执行人”和“受益人”。

事实上,缺少寄宿制学校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缺乏“赋权”的制度,其产生的相关具体政策,很难发现寄宿制学校真正存在的问题,导致在设计具体政策时难免缺乏针对性。在有些情况下,好的政策甚至也会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偏离,最终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与政策设计的本意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问题的方法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出现,顺应了中国城镇化、农村社会人口结构调整、农村居民对高质量基础教育需求的社会发展趋势,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作为一种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办学形式,需要我们从制度设计本身着手,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有效的具体政策。规范和引导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如下的具体方法。

1.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自主性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必然催生寄宿制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全国推行的依据是什么?谁愿意办寄宿制学校?谁不愿意办寄宿制学校?谁愿意进寄宿制学校?这些涉及制度利益相关者实际需求的问题,应该在制度设计时得到更多的关注。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当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自主性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实现时,农村寄宿制学校才有可能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欢迎的一种办学模式,一种“惠民”工程。

2.注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质量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制度设计时被强化的“公益性”特征,在学校建设时期,可以发挥极大的积极效应,但是,在其后的学校发展时期,多少教师,多少学生,才是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是把大家都集中在一起的大规模办学质量好?还是小规模的质量好?这些都应该是制度设计需要关注的重点,只有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将学校办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命力的重要指标,才能真正满足制度利益相关者的内在需求。

3.采用“自下而上”的制度设计方式

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设计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又需要怎样的政策支持?这需要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需要“赋权”于最基层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使得他们不仅能够发出“声音”,还学会发出“声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EB/OL](2001-05-29)[2007-01-03].http://moe.省略/edoas/wetsite18/info3313.htm.

[3] 教育部.教育部要求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切实解决边远山区学生上学远问题.中国教育报,2006-06-13(1).

[3] 教育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问答汇总[EB/OL](2005-08-12)[2007-01-03].http://moe.省略/edoas/wetsite18/info15526.htm.

[4] 教育部.2005年全国“两免一补”工作进展顺利.[EB/OL](2006-04-04)[2007-01-03].http://xszzcee.省略/show-news.jsp?id=980.

第2篇: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农村初中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质量,才能推动教育稳定健康的向前发展。本文为了探究创新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策略,立足于找准出发点,制定新目标,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农村初中;教学质量

当前城乡的教育资源自身就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人们对学校的评价高低主要看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因此,农村学校的领导者和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然而,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逐渐减少,且大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所以更需要不断创新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

1制订新目标规划

为了让社会各界与全校师生对学校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便需要紧密围绕学校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办学目标与规划,创新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管理措施,准确确定学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管理目标。其中,具体措施应主要包括下列几项:(1)就如何建设农村学校文化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2)根据农村学校当前的师资情况提出强化师资力量的具体策略;(3)根据农村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4)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科研内容,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5)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准确合理的将办学目标落实到每年、每季度、每月中,明确各项工作要点。通过制定详细的办学目标,为农村学校勾画出了科学的发展蓝图,有利于为学校及全体师生指明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从而促使学校能够逐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2创新教师管理方法

加强对教师进行管理,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创新教师管理方法需做好下列几方面:

2.1培养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习惯

创新教师管理是创新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只有让每一位教师都坚持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才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而要培养教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则需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解决好教师的待遇问题,减轻教师的生活压力,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反之,非但无法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还会出现留不住人才等问题,最终影响到整个初中的教学质量。

2.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老师在解决教学质量问题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教学成功的喜悦。

2.3提倡尊师重教风气

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加大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的宣传,使教育工作能获得学生乃至全社会的支持,进而营造出尊师重教的学校氛围。而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提升整个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

3高度重视教学工作

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纷繁复杂,而教育工作是落实教育目标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求农村初中老师应该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切实将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尽量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作为教学工作重点内容,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此外,农村学校校长也应该积极深入到教学一线,全身心的融入到老师和学生之中,及时了解教师的基本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在经费安排方面,校长应将教学工作开展的需求放到第一位,为教学活动与教学管理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促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4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均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便导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评价学校时仅将学校的升学率作为唯一的参考指标。学校在评价教师时,所参考的依据主要为班级的总体成绩高低或优生、后进生所占比例;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主要看重的也是考试成绩。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足够优秀,其缺点往往便被教师所忽视,从而很容易让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养成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带动学校与教师共同革新自身教学理念,革新评价方式,建立合理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从多方面入手,全面、客观的评价农村初中教学质量。其中,合理的教学评级机制应做好下列几个方面:一是拓宽评价内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评价学校的过程中,不仅只是看中学生的升学率,还需要重视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过程、老师的教学态度等;二是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文化基础、师资水平和教育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只有创新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才能促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进而有效提升农村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强校本文化建设,促使师生共同发展,进而培养出更多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方玉法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陇集中 学

参考文献:

第3篇: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一、职中招生难的原因

1思想陈旧观念滞后

(1)对当今社会就业的认识出现误区,是职中招生难的根源之一。许多家长受长期以来端“铁饭碗”才是就业这种陈旧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上大学才是让子女跳出“龙(农)门”的主要途径,所以只要孩子读书成绩稍好的家长,想方设法也要圆孩子的升学梦,这不但能“光宗耀祖”,还能从事“吃皇粮”的职业。

(2)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出现误区,是我县职校招生难的根源之二。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民,对职业教育法的了解是空白。对“国家实行劳动者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认为是职业学校为了生存,为了挣钱。所以在他们看来,孩子本不应读职高,读职高是迫不得已。孩子终身都不应接受职业教育,即使就读于职高也是为了把孩子年龄混大,有人替他们管教孩子而已。更有甚者认为,接受职业教育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2.经济落后,家庭贫穷

(1)家境贫穷,难以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是我县职校招生难的根源之三。华亭县是经济较好县,几年前政府已经宣布脱贫了,但实际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没有摆脱贫困,根本就没有钱送孩子上学,即使学校所收学费全免了,仍有不少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2)打工经商热潮的负面影响,这是我县职校招生难和学生流失严重的根源之四。近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经商热潮对职业学校来说,是一种良机,也是一种挑战。特别是家长们听说某某打工仔寄回来一张汇单,见到经商者赚取的一沓沓钞票,眼热心急的家长们于是让自己的孩子初中毕业甚至未毕业就加入打工挣钱的大军,他们认为读职校是“即耗费钱财,又耗费时间”。山区农民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产生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它不仅阻碍了山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普九”的顺利实施。

3.学校管理不善,管理不严

(1)教育管理不力,这是我县职校招生难的根源之五。本地的、外地的、国办的和私立的各类职业学校,都眼盯着应届毕业生,展开一轮又一轮的生源争夺大战。为了争夺生源,不少学校往往忽视招生质量,不管年龄大小,不管表现好坏,也不管成绩高低,只要来校交钱,一律照收不误。这就造成一些初中甚至小学未毕业的,或当为混日子的学生乘机混入学校。

(2)办学理念陈旧,这是我县职校招生难的根源之六。职业学校,仍然以普通中学的办学理念来指导职业学校的办学,以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职高的教学,没有职教特色,不是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是以升学为目的,将职高生关在教室里畅游题海。

二、解决职中招生难的对策建议

1.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1)建立保障机制和扶贫助学机制。学生入学前向家长送达由乡(镇)政府盖章的《义务教育通知书》;学生入学时由乡(镇)政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签订《保学合同书》;学生辍学时向家长送达由乡(镇)政府盖章的《限期复学通知书》;家长不送学生返校时送达《处罚决定书》。建立设立义务教育扶贫助学专项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组织城区优质学校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活动;组织城区中小学生把节省下来的零钱、教材、文具等,捐赠给农村贫困学生,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同时对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给予减免学杂费,帮助和鼓励学生完成学业,使扶贫助学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2)完善学籍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籍管理的两级报表和辍学学生的情况报告制度,认真履行学生转出转入休学手续,防止学生辍学。建立小学升初中交接制度,避免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出现学生辍学现象,充分保证初中的入学率。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3)建立实施“绿色证书”机制和“普九”复查机制。。要积极开展“绿色证书”教育,为农村初中学生拓宽立业、创业之路。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严格按“普九”标准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工作,把控制农村初中辍学作为复查的重点问题之一,实事求是地面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2.深化改革,培养人才

第4篇: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三教统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三教统筹”一般含义是指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可见,“三教统筹”问题也是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各地农村相继出现了一些“三教统筹”的典型经验,例如:有些乡镇将农民夜校、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等机构整合、撤并到农村中学,农村初中“一校挂三牌”实施“三教统筹”;农村初中教师学习农业技术并承担当地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学校开发有关课程,培训农民技术员,对农民开展扫除文盲、扫除科肓教育;等等。

不可否认,“三教统筹”是农村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但是,作为一项政策,有些问题还需要讨论。

(一)“三教统筹”的内涵表述不完全一致,没有公认的解释

我们可以从许多文献和领导人讲话中找到“三教统筹”的来源依据。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指导纲要(试行)》、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献中都论述到“三教统筹”,主要指的是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2003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要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

从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文献和高级领导人的讲话看,“三教”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有时表述为职业教育,另外,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及专科教育等有时也被强调。各种表述不统一,“三教”到底指的是哪“三教”很难确定,这样作为一项政策导向就容易产生混乱。

(二)农村教育应该倡导“多教结合”

事实上,澄清“三教统筹”哪种表述正确已经没有意义。解放思想,不限于“三”的束缚,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模式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每种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有区别,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被另一种教育越俎代庖。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教育种类很多,扫盲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社区教育等多种教育同时存在是事实。从全国来看,各地农村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农村许多类型教育发展程度都不能与城市同类型教育相提并论。至于哪种教育在哪个农村地区开展得较好,要具体考察。在某一个具体农村地区,提倡哪几种教育统筹结合更要因地制宜。国家宏观指导思想应该是“多教结合”,给地方留有选择的余地,鼓励地方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经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更是稀缺,有的地方,连机构、人员等条件都没有。农村基础教育机构搞些农业技术培训和成人夜校,应该被看作是农村基础教育为地方服务功能的发挥,并不是“三教结合”。

二、农村初中“普职分流”模式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初中要增设劳动技术课程,或在三年级时,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这种政策导向在实践中被概括为“普职分流”,即农村初中阶段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分化,或者称“农村初中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一些农村地区比较流行。许多农村学校还总结了经验,如,2+1模式、2.5+0.5模式、3+X模式以及全程渗透模式等。但是,农村初中“普职分流”存在误区,需要进一步讨论。

误区之一是改变了国家统一的“普九”质量标准。

农村学校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和城市学校相同,但是农村教师队伍质量较低,教育条件资源匮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农村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初中培养模式的改革”占用了大量教育教学时间搞“分流”教育,势必改变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其做法值得商榷。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是许多国家的惯例。比如:英国小学之后学生分别进入综合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法国学生短期初中阶段之后接续普通中学、技术中学和职业中学;德国中等教育划分为主要学校、文实中学、文科中学等。但是,这些国家的“分流”城乡同步进行,是与这些国家初中阶段学校类型和课程多样化相匹配的。我国的“分流”仅仅限于农村,城市学校不提倡“分流”,而且我们的初中阶段教育学校类型和课程类型也没有分化,这是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产物,是不公平的。

误区之二是将农村初中教育视为农村儿童一生最后阶段的教育。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我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9.68%。换句话说,有30%左右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他们基本分布在农村。他们将直接参与就业或是在家待业。虽然高中教育资源扩充,情况将有所变化,但是,在农村初中毕业生中仍然有大量不能升学的,这种状况将会在农村积聚大批受教育水平为初中、或者初中以下的劳动者,必然对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形成不利影响。国家应该为农村初中毕业生铺就初中后教育和培训的道路,且城乡一起搞“分流”,要求所有初中毕业生完成义务教育规定的课程标准,使他们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吸引他们继续参加高中阶段的各种教育培训,或者在高中阶段参加社区的各类创业和职业培训,甚至还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培养“新型农民”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文件明确指出的是要把农民培训为“新型农民”。然而,在过去我们的教育政策中却有把农村初中生培养为“新型农民”的倾向,这是值得商榷的。

在我国,“绿色证书”最初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部推行的对青年农民实施农业技术考核的认证制度。2001年,教育部和农业部发出《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从此,“绿色证书”政策开始出现。其含义是:在初中毕业时,除了获得正常的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获得一个标示掌握了某方面农业知识和技术的证书,可以在回乡务农后选择合适项目,发展农业等。对于此项政策,有以下问题需要讨论。

(一)城乡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体化的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农村教育不能与城市教育同步发展,滞后于城市,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发展程度的差距并不一定要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体现公正、平等,应一视同仁。将农村义务教育另立目标,必然冲击国家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标准,直接威胁国家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这种“农村义务教育传授农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培养农村需要的技能”的认识误区,直接根源在于过去的一个口号,即“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其实,“三农”本身就包含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本来就需要扶持、支持、援助和被服务,为“三农”服务也包含为农村教育服务。“三农”中的农村教育,应该得到城市的大力支援,得到政府的政策倾斜。所以,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在逻辑上讲不通。

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以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制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就应该相同对待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歧视观念,重新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无论城市义务教育还是农村义务教育都要提倡为培养合格的公民服务。

(二)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减少农民

农民在我国历来是身份的象征,是阶层的概念,应该减少农民。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很荣耀,是革命中坚力量。建国以后,农民这一概念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实际上,农民地位在不断下降,受到各种习俗和政策歧视;而且凡是涉农的事业,都成了弱势事业。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将农民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对待,而不要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有人分析,中国当代十大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农民),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农民处于社会阶层的底部,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比重较大,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应该是减少农民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在农村初中阶段提倡的培养“新型农民”只能给农村初中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影响,即“我毕业后还是农民”。实际上“绿色证书”根本没有起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作用。从现在某些农村初中的“绿色证书”教育内容看,还是大众化的务农经验。因为,从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实际状况看,他们本身就只能传授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识,其结果培养的只能是传统农民。面向未来的农村教育,不宜再培养农民了。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考虑问题,应该提倡培养合格公民。这并不是歧视农民,歧视劳动。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定位中就包含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基本素质。这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承认和反思过去在培养目标上的模糊认识,从而建立平等的公民教育观。

(三)“绿色证书”没有社会实用价值

任何证书的授予或颁发,均应该考虑其社会实用价值,即在社会上如何起到一定的证明作用,可以获得某些社会关照。如军人证、记者证、毕业证、学位证等。“绿色证书”原来设计可以在买化肥、买种子、农业信贷等方面享受优惠,然而,实践中种子和化肥不是稀缺商品,其优惠政策也就没有意义了。而农业贷款政策是国家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政策之一,与“绿色证书”也没有关联。

四、农村教师编制、流动和管理

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教师队伍各种结构(身份、学历、年龄、职称、性别、学科等)均不合理,农村教师中还有一些代课教师,农村教师学历和职称普遍较低,年龄偏大,音、体、美、外语、计算机教师普遍缺乏,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教师缺乏,等等。农村教师问题的根源是城乡社会发展差距以及制度、政策等原因。在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来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一)修改教师编制

教师编制问题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很大。现行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受制于教师编制,不利于素质教育开展。教师编制标准主要根据中央和省级政府颁布的文件,根据2001年事业发展的基数确定的。其特点是仅仅考虑了师生比一个维度,缺乏素质教育理念,缺乏城乡均衡发展导向,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普遍少于城市。我们认为,要从两方面人手解决问题。

第一,以农村学校为单位核定教师编制。学校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的实践机构。某行政区域内教师编制数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不能说明该区域内每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需要数量;某行政区域内教师队伍机构合理,不能证明该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机构均合理。教师一般不可能跨学校工作,因此,教师编制要服从教育工作实际的要求,就应该以学校为单位核定。这是实践的逻辑。

第二,核定教师编制要多维度考虑。我们认为,从真正的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教师编制除了考虑教职工与学生比之外,还要考虑任课门数与教职工比、周课时与教职工比等因素。规模小的农村学校还要考虑年级数与教职工比。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基本要求是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要齐全。如果农村学校因为教师编制数量紧缺,不得不将教师主要集中于开设中考和高考要求的必修科目,实施素质教育也就落空了。同时,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也不能不考虑控制教师上课的周课时数,要给教师学习、进修、备课的必要时间,计算教师编制时忽略周课时与教职工比也是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

(二)建立城乡教师交流的合理机制

从现状分析,城乡教师交流要强调两方面:其一,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其二,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近年来,各地建立的城乡教师交流,大多属于前一种。一般是运用政策导向,引导超编学校教师调整充实到缺编学校任教,城市超编教师调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将教师交流与评职晋级挂钩,导致乡村学校教师感到农村学校是城市学校教师练手的地方;二是交流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年左右,且不知道下批交流人员是否还继续进行。显然,这些做法属于行政干预,不是教师自由选择的流动,有明显缺陷。因此,要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制度创新是关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师流动问题,就要解决城市教师到农村长期工作所必须的土地承包、居所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生活方式适应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使在农村工作有强大的吸引力。

(三)出台教师自由流动和农村教师流失补偿政策

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屡屡被城市吸引过去,特别是有名气的教师更是农村校长担心的重点。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除了教师业务能力强之外,流失的原因还有赖于“领导同意”,致使业务能力强而没有领导同意的教师流失无门。真正不要档案材料就“走人”的是极少数。

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角度和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政府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教师流动是很必要。例如:国家应该出台服务期最低限制政策和补偿政策,凡是符合服务期规定的教师,不分城乡,均可以提出流动申请,只要有接受学校就应该允许流动。还要辅之以鼓励城市教师申请到农村学校的特殊政策。当农村教师申请向城市学校流动时,城市流入地学校用“服务期买断”等形式对流出地学校有所补偿,流出地学校用补偿金聘用其他合适教师,这样才公平合理,有利于保护农村学校的利益,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此外,鼓励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的政策也应该加强。

(四)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

对于农村教师问题,是继续实行身份管理还是采用新的聘任制度,取消身份的偏见,实行岗位管理,这是目前面临的大问题。为了克服现有弊端,笔者认为应该实行岗位管理,按照教育过程需要聘用教师;同时,放宽教师职务评聘必须合一的管理误区。有些地方教师资格和职务分开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陸。实际上,评聘分开还是评聘合一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在这个层次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宜粗不宜细,只要符合国家宏观人事管理制度就应该允许各地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

第5篇: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学要素;思想品德;教学困因;行动策略

一、影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困因

1.学科专业教师缺,且教师教学素养较低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中有不少是“半路出家”或兼职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或培训,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缺乏,“专业不专、视野不宽”;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教学智慧贫乏;而且极少有机会参加进修学习,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非常缓慢。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有效提高。

2.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在社会经济利益分配方式和现行人才管理体制下,通过层层讲课比赛、说课比赛或其他教育评估活动脱颖而出的农村初中优秀专业教师,千方百计地往“高处走”,被城市重点学校“挖走”,一些农村学校成为输送教师人才的摇篮,以致本校专业师资青黄不接,难以保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实施。

3.生源基础较差,留守学生较多

农村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途径很少,其知识大多数都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致使他们视野狭窄,孤陋寡闻。很多要求学生自己收集、体会、运用的东西,学生都一无所知,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质量。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普遍较差。留守学生大都缺乏家庭的亲情关爱和成长引导,学习基础较差,加上校外帮扶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少学生成为学困生,甚至出现心理和思想上的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成效。

二、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的策略

1.把农村教育师资培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切实抓好农村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教育决策机构、评估机构应制定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师资培养规划和质量评估系统;师范院校政治学院(系)要科学有效地优化专业结构、开发课程资源、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业管理,严把人才出口关;教育人事部门和基层学校要优化教育人才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精选高素质的教师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师,严把教师入口关。同时,教师培训机构、教研机构要协调配合,积极建立学习型组织,定期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品德教师集中培训和教学研修活动,大力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在师德教育、业务进修、社会考察、教研活动、晋升职务等方面要把思想品德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并予以优先保证。

2.切实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名师工程

教育管理机构、考试机构、评估机构在课程建设、教学评估、学业考核、升学考试等方面应制订符合本学科性质、地位和功能特点的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学校不能只看到中考与本学科内容矛盾的一面,更应该认识到本学科与校风学风建设、学校常规管理、学校教学质量相统一的一面,努力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实现学科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双赢”。还需要积极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教师,创建和健全名师工作室,保障其地位和待遇,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农村教师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减少农村优秀教师“外流”现象,从而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持续稳定。

3.加大教学设施投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继续大力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大力投放农村教育经费,大力改善农村教育教学设施,切实保障包括思想品德学科在内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成效。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教研机构应切实加强对基层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督导检查和研究指导,学校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督查,教学业务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考核制度和实施方案,把目标管理与细节管理、过程管理与终结管理有机结合,突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屏,刘焰.系统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初探[J].大家,2013(12).

[2]陆小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思考[J].读写算:教研版,2013(10).

[3]陈怀俊.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14(07).

第6篇: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论文摘要:学习环境的优劣对一名中小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受自身素质、时间、精力等限制,对孩子的监管较城市的家长要松得多,因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其影响会相对更大一些.当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的调整不断深入、特别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中小学生们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并对其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以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的形式,对膜阳县农村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对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状况、学生流失现象、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结了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为了解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状况及其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课题组在浪阳县抽取了10个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村里干部群众、学生家长、中小学校教师等,以被调查村为单位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农村中小学校(指公办中小学,下同)的软硬件教学设施配备情况、家长对孩子上学的态度、社会(特别是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及其原因等几个方面。

1泼阳县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现状

1.1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需走的路程不远,在淮阳县农村一般情况下不存在路程远、交通不方便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10个村的小学生上学时,距最近小学的路程均在1公里以内;10个村的初中生们上学时,离最近初中的路程有70%在2公里以内。

1.2农村学生家长对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的满意度较高。

从农村学生家长对距离最近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满意度来看,70%的村选择了“满意”,20%的村选择了“基本满意”10%的村选择了“不满意”。而对初中硬件设施的评价更佳,80%的村选择了“满意”,20%的村选择了“基本满意”。

1.3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偏低。与对硬件设施的较高满意度相比,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偏低。从农村学生家长对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满意度来看,在对小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有30%的村选择了“满意”,40%的村选择了“基本满意”,30%的村选择了“不满意”。而对初中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有60%的村选择了“满意”,20%的村选择了“基本满意”,20%的村选择了“不满意”。

1.4农村学生家长高度重视孩子学习,“读书无用论”现象基本消失。对“本村家长中有无读书无用论”选项,的村选择了“无”,30的村选择了“有很少一部分家长中存在”。而读书无论存在的原因是,在当前即便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也不容易,但这些家长们也基本上同意如果孩子能受到较高教育,找工作仍会相对容易些、所找的工作相对会好些、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1.5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不严重。调查结果显示,淮阳县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并不严重,特别是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几乎没有。在“本村小学生辍学现象如何”选项中,90%选择了“无”,只有选择了“有1-2%";在“本村初中生辍学现象如何”选项的选择中,辍学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只有30%选择了“无”,40%选择了“有10%的学生辍学”,30%选择了“有10%至20%"。

2阳县农村中小学学习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质量巫待提高

一是中考升学率低。二是与民办或城里学校的学生相比,农村中小学学生各方面表现较差。三是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四是部分教师责任心有待加强。五是教师结构不合理,老化现象严重,青年教师留不住。

2.2网吧对农村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影响需引起重视

据调查,在淮阳县每个乡镇都有网吧在营业,而且大多距初中较近,其顾客以附近初中的学生为主.同时在部分村中还有部分农民开办的条件较为简陋的家庭式黑网吧。在“本乡初中附近有无网吧”选项中,60%的选择“有”,大多数农村家长认识到网吧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当前许多农村的孩子由于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直至最终辍学。

2.3农村中小学生流失严重

当前城市里愈演愈烈的“择校热”己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农村,农村中小学生大量地流向县城和市里的学校。在调查的10个村中,均有学生流失,在校学生流失最多的竟高达90%,最少的也有10%。流失50%以上的占到30%,流失30%至SO%的占到30%,流失10%至20%的占到40%学生流失现象之严重令人吃惊。其原因在于农村中小学校在教育管理、教学质量与硬件设施等方面与县城和市里的学校无法相比。当然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学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2.4教师队伍的管理需要加强和完善

当前埃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在职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在职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由原来的民办教师转正而来。二是在编不在岗现象。部分农村教师或出资请人代课或千脆请长假,但工资依然照发。三是知识老化现象严重,教育思想落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生硬,教学方法简单,效果不佳。四是极少数教师师德修养较差,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不强。五是个别教师教学中消极应付,污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2.5部分小学建制不全,学生少、教师少、教学条件差

各乡镇的小学除中心校建制较全外,大部分村属小学存在建制不全,学生少、教师少、教学条件差等问题。同时受限于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这些小学不能正常开设音乐、美术、体育和英语等课程。在调查的一所只有一至四年级的小学里,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人数均没超过10个,而老师则是“一肩挑”,即一名教师负责一个年级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

2.6学校布局调整遇到阻力

通过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撤并掉那些建制不全、教师少、学生少、教学水平低下、设施简陋的农村中小学,集中力量建设硬件设施齐全、教学水平高的全建制的寄宿制中小学,对于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促进农村教育健康发展有着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但部分乡镇党政领导及农村小学校领导、农村千部群众不能充分理解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意义,不支持甚至反对对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进行调整,使学校布局调整推进困难。

3改普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思考

3.1改革国家教育投入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解决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治本之策.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这种体制在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当前相当一部分县级财力有限,致使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不能满足需要,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淮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2008年度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情况的通报》《淮阳日报》2009年9月25日)指出的淮阳县教育工作存在的八个问题中,有七个就与教育投入不足有关。这些问题包括:浪阳县2008年财政对教育拨款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21.8个百分点;2008年度一中小学公用经费县级应配套资金211万元,虽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但实际并未落实到位;演阳县义务教育债务未纳入县级政府消赤减债整体规划等。探寻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会发现其根源在于县级财政能力有限。灌阳县2008年全年财政收入为46359万元,而财政支出高达147137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支出39505万元,占到全年财政收入的85.2%。让这种财政状况的县级政府承担起全县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确实勉为其难。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在当前许多县级财政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增加中央、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方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治本之策。

3.2调整学校布局,适当合并、集中力量建设软硬件条件好、建制完整的寄宿制中小学,以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当前农村小学多而小且弱的现状,是其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掣肘。必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合并学校、建设寄宿制中心小学,加强学校管理,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

3.3留住优秀青年教师,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留住根本。温家宝总理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投资,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师对为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二是提高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享受与城市教师相同甚至更高的待遇。因为与城市中小学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教学,他们有理由享受更好的待遇。三是关心农村教师生活,为教师享受现代城市文明提供方便.首先是考虑在城市建设农村教师生活小区,或者为其在城市购房提供支持。其次是统筹规划,开通从学校到城市的专门免费接送在农村任教教师的公共汽车,只要他们愿意在下班后即可回城市里的家中。再次是提高农村教师的食宿水平。最后是丰富农村教师课余精神文化生活.

3.4选好校长,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校长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教育管理部门任命校长时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和严格地考核,一定要保证其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管理水平。应该考虑,由优秀的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城市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等来农村中小学校交流任职,同时要为其提供更优厚待遇。

第7篇: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 存在问题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9-02

在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农村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中学生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由于农村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以及农村价值取向的影响,德育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就当前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探究。

一、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德育工作重视度不足

由于农村教育的局限性,教学设施的缺陷,以及升学率的严峻影响,使得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没有真正引起重视,德育工作依然处于教学盲区。农村教学延续着应试教育的旧路,学校以及家长依然将学校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教师也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产生,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德育教学方法较为简单

由于农村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受到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农村德育教学方式较为简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以管理手段进行德育教学培养,制定出各种德育管理措施以及德育评判标准,让学生按照德育制度进行德育工作衡量,并且通过各种奖罚制度加强德育工作宣传,这种教学方式多为被动型的教学,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懂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简单的进行知识教育,将德育工作作为知识进行宣传,没有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德育工作对提高学生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意义。

3.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在德育教学方面,德育管理不仅包括学校德育建设,也包括家庭德育教育与社会德育教育等内容,但由于农村环境自身的限制,学校同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就使得学生德育工作停留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和家庭德育工作相结合,消弱了家长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另外,家长过分注重学校教育,将学生德育工作全权交予学校,而由于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学生不良品行的形成,各种打架斗殴,吸烟的现象产生。而家长往往又将这些因素归咎于学校。其实,这些都是由于学校同学生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的。

二、加强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学校德育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学生德育建设的基本保障。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学生德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建设,加大学生德育干部队伍管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德育理论学习,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模仿表彰活动,对德育表现突出的学生、班级进行表彰,引导学生对德育方面的重视,真正的将德育培养当做自己的职责;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通过先进个人评比、模范教师表彰等活动,激励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关注度,进而带动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2.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环境塑造人,良好的环境不仅能够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学校要积极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严禁学生进入酒吧、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另外,要建立起一体化德育建设体系,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统一的德育建设,在内容、形式、措施上进行协调共进,避免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为学生德育建设塑造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

3.优化德育教学模式

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艰苦奋斗 勤劳节俭”一节中,可以先让学生模拟“锄禾日当午”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表演在太阳下种田的情景。在表演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想象那种艰苦劳作的场景,想象火热的太阳,干燥的空气,想象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生活。让学生感受自己父母辛勤工作的情景,再通过讲解一粒粮食的来源,让学生学会勤劳节俭,珍惜粮食;另外,在讲“与人为善”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公交车上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群,各种行为的人员。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看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行为。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德育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从自身角度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开展长期德育建设活动。例如在三月份可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教育活动;每个周五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比赛,可以举办一些书画宣传、知识竞赛、安全教育、等活动,充分利用好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工具,塑造校园文化,开展有益的校园文化建设,另外,暑假期间也可以布置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为德育建设培养良好的环境。

三、结束语

初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维模式尚不成熟,人生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德育工作建设,当然,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相对复杂繁重,开展起来较为困难,这就需要学校在做好自身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学校同家长,学校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整体上进行德育工作的建设,为农村德育工作开展塑造一个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开展农村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学生德育建设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东方.对我国目前传统德育的思考教育探索.[J]人民教育出版. 2010.3

[2]曲建武.增强德育的时效性研究.[J]教育科学.2001.5

第8篇: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一、现状及成效:城乡义务教育办学差距逐步缩小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城乡义务教育非常关心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教育经费优先确保

做到了“三个优先”,即:教育经费支出优先安排,教师工资优先发放,教育经费缺口优先追加。设立了农村教师个人工资专户,由县财政统一发放。从2013年开始,提高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小学生年均经费由400元提高到700元,初中生年均经费由600元提高到900元。

2.农村教师工资大幅提高

自2012年10月起,全县在编在岗农村教师每月增加550元岗位补贴,由县财政五五分担,农村教师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13年全县教师月平均工资比县公务员月平均工资多10%薪级工资,教师工资略高于公务员工资,若将岗位津贴与工资相加,农村教师与县城教师工资持平,农村教师普遍感到比较满意。

3.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近年来,全县共投入资金近五千万元,新建、扩建农村中小学30所,基本消灭了农村学校危房。全面实施了农村新校园建设工程、农村学校改水改厕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率先在全市消除了农村小学教学点学生自带课桌椅现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既优化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又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4.农村教育网络全面构建

积极启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普遍”,即:全县农村初中普遍建立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普遍建立卫星地面接收装置,农村教学点普遍安装光盘播放设备,成为全市第一个基本建成“天网”“地网”的设区县。通过聘请北京等地专家学者为农村教师授课,组织城区中小学骨干教师面向全县农村教师上示范教学课,建立县城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制度,组织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课下乡”,举办农村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问题与差距:城乡师资与教学条件不平衡

1.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目前,农村中小学没有建立教育经费集中统一管理的制度,导致部分教育经费被截留、挪用,使教育经费不能真正用于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些农村教师工资实际是乡镇财政统发,导致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教师比经济条件差的乡镇教师工资水平要高,福利待遇要好,造成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学校教师超编,经济条件差的乡镇学校教师不足。

2.师资结构不合理,办学条件不平衡

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活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存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五个一体化”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城乡教育责任考核一体化

县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落实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县教育经费结算中心,进一步规范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将农村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做到逐年增长。要按照“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积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同时建立起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稳定机制。要按照《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2004〕8号)的要求,把当地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纳入县级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内容。

2.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学校规划建设一体化

要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幼儿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原则,制订并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在城镇改造和新镇建设中,要同步规划建好配套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各级政府要按规定将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财政新增收入中的一定比例和城市教育费附加等经费,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设备添置中。

3.激励约束并重,实现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

认真实施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重点培养20名名校长、80名学科带头人、200名中小学名教师,进一步发挥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鼓励农村教师立足本职建功立业,适度提高农村学校的中、高级教师职务比例,对长期扎根农村的教师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表彰奖励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设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基金,进一步理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培训职责,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培养一定数量的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用于充实农村小学教学点教师队伍,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年龄断层、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立县教师交流中心,乡镇教师由县教师交流中心统一管理调配,解决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分布不均问题。

4.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城乡学校教学条件一体化

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实施名校集团化或联合办学发展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的范围,为每一位适龄儿童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工作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一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示范性学校,建设农村中学标准实验室,力争全县所有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具备计算机教室。要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在农村的招生名额,减少择校生招生数量,做到优质教育普及化、平民化。要深入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县城有条件的学校(园)都要与农村学校(园)签订3~5年结对帮扶协议,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互助和同步发展。要完善扶贫助学长效机制。设立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家庭困难学生助学教育制度。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捐资助学,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9篇:农村初中学校管理制度范文

目前,三门峡市经过三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解决了村村办学“小而全”的问题,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明显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较好满足了适龄青少年、儿童的入学需求。全市小学、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实际入学率达100%,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在90%以上。灵宝市、义马市和湖滨城区均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全市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图书达到了省定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基本实现了农村学校的网络“校校通”和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即使在卢氏县位置偏僻的“一人一校”教学点,教师也开始利用“点点通”教学资源上课。但是,目前全市的农村中小学布局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解决。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布点不尽合理,部分学校服务半径过大,不利于学生入学

据统计,全市有1362个行政村,仅有203所小学,平均6.7个行政村才有1所小学;包括428个教学点在内,平均2.2个行政村才有1个教学点或学校。三门峡市地处豫西山区,所辖的卢氏县、渑池县和陕州区东部、灵宝市西南辖区的行政村之间相距较远,行政村一般又下辖多个自然村,行政村之间、自然村之间大多交通不便,学校服务半径过大。

例如,卢氏县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县。该县有农村成建制小学41所,在校生8391人,校均205人,乡镇小学和教学点学生分别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43.7%和20.3%,校均服务半径11.3公里。该县狮子坪乡毛河村箭岭沟组与陕西省商南县毗邻,距离乡中心小学44.5公里。陕州区宫前乡的兰庄教学点最大服务半径为5公里、最小为3公里,西李村乡的南岩教学点最大服务半径为8.5公里、最小为1.5公里。宫前乡走读学生中,乘公交车的约占1/3,家长接送的约占2/3。西李村乡因不通公交,走读学生中家长接送的占85%以上。

据调查,小学生在本乡镇走读的,不计家长接送成本,每名学生每年需要消费3000元左右。在本乡镇租房就读的,不计家长陪读成本,每名学生每年需要消费4000元左右。孩子在城镇走读或寄宿制就读,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部分农村学校流出学生逐年增加,空壳化趋势明显

随着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学生不断向城镇学校流入。2011年三门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10861人(小学4927人、初中5934人),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21519人(小学14898人、初中6621人)。与此同时,2010年到2015年间,全市乡、村小学在校生数由88087人减少到34012人,初中在校生数由32930人减少到12463人。2015年全市学生在100人以下的学校有482所,全市小学空壳学校(在校生数为零)54所(渑池县29所,卢氏县20所,湖滨区3所,陕州区2所)。

(三)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不健全

全市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230余所。部分学校宿舍学生人数严重超标,学生洗澡难问题普遍存在,有的学校甚至无法提供饮用热水。一些农村初中教师住宿条件非常紧张,如灵宝市、渑池县的一些乡镇中学三四名教师挤住一间宿舍。寄宿制学校办学成本较高,是制约学校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的重要因素。如陕州区王家后乡为缺水山区乡,当地学校购置1吨饮用水需18~25元,是城区学校居民用水成本的6~8倍。

(四)是寄宿制学校缺少专业的宿舍管理员、心理辅导教师、校医、保安等人员

学生心理辅导、生活指导、安全管理不到位,潜在影响到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心智发育。

二、意见与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

一是坚持小学生就近入学优先。学生就近入学,是促进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减轻教育负担、实施教育扶贫的需要,更是维系亲情的现实需要。因此,要办好现有的特别是不计划搬迁撤并的偏远农村小学和教学点。

二是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有两个途径:其一为发展寄宿制学校。高中要尽快全部搬迁到县政府所在地;每个乡镇要集中财力、物力办好1~2所寄宿制初中,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初中也可以逐步搬迁到县政府所在地,同时要办好1~2所寄宿制小学以满足留守儿童入学需要。其二是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平原地区和能够通行校车的山区,采取国家提供校车和免费午餐服务制度,保证小学生就学的方便,从而适度扩大办学规模。

(二)完善小学及教学点经费管理使用机制

目前,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是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乡镇中心学校统一管理使用的。教学点不足百人的,按100人标准拨付公用经费;成建制小学不足百人的,按实有人数拨付公用经费。建议不足百人的成建制学校和教学点一样,均按百人为起点拨付公用经费,同时生均公用经费统一由县级教育部门直接拨付到成建制学校管理使用。

(三)改善寄宿制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完善服务功能

尽快明确统一的寄宿制学校建设用地、建筑面积、各功能室配置、生活设施、安保设施以及师资配备等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快建设与寄宿制学校相适应的食堂、宿舍、洗浴等设施。按照“一室一厅一卫一厨”的标准建设教师周转房,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确保农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同时,建议将现行的寄宿制小学每生每年63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830元的生活费补助标准(含取暖费),分别提高到830元和1030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心理辅导干预医生。

(四)妥善处置盘活农村中小学闲置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