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精选(九篇)

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

第1篇: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研究分析;成长教育;儿童思想

0 引言

早期的儿童教育,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对于形成儿童较好的审美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有着重大的价值,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范围可谓是相当广泛,其不仅包含有雕塑、剪纸等项目,同时还包含有印染以及绘画等等,所以,相关教学方式对于形成儿童较为高尚的道德情感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儿童的一些天真并且简单的思想,可以采用美术教育来进行塑造,同时由于儿童有着较为丰富的想象力,所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其后期的发展以及个人成长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还应当深入地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行研究。

1 儿童早期美术教育重要性分析

加强对儿童早期美术教育重要性的分析,对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大且积极地影响,所以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个成年人眼中做不到的事,儿童眼里就能做得到,因为他们的思想处于原生态,没有束缚。而成年人,受到各种教育、宗教、政治等社会上的各种干扰与困惑,禁锢在各式各样的牢笼里。孩子的心底宽阔,天马行空,只有了解孩子的这些天性,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美术,必须有和孩子平等甚至低下的思维方式尚可谈及幼儿教育。孩子眼里美的人和物便是人间最美的东西,和孩子探讨这些美好东西将是成年人永远的美好的回忆。成年人和孩子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绘画,了解合作对象又不能以自己为师,只有乞求孩子接受你,方能进入到孩子们万花筒般的思想世界。

2 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价值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明确到工作的内涵所在。下文将针对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儿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旨在更好地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理念的改进。

对于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应当从颜色的层面着手,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应当注重教学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性。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儿童对于蓝色以及绿色等颜色的反应相对而言较为平淡,而对于橙色以及红色等较为鲜艳的颜色表现则相当的强烈,对于颜色所呈现出来的物质变化等反应敏感程度也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在实践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过程之中还应当重视上述的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颜色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处于婴儿阶段的儿童应当教导其使用嘴以及手等,感受不同物体的形状,另外,颜色对于婴儿所产生的刺激可谓是相当强烈,所以,对于此阶段的儿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之中监护人还抱着孩子,仰望天空,引导其对天空之中的蝴蝶、鸟等进行观察,同时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花草和植物等等,在这样多重颜色的刺激之下,儿童对于颜色的认知也必将有着巨大的提升。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的是对于儿童的表扬,恰当的表扬可以全面地提升儿童的信心,这一点对于其今后的成长以及个人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在表扬的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对儿童积极性的提升,以增强儿童进行绘画等的兴趣。因此,早期美术教育应是不断探索、不断改变现状,因人、因地、因时灵活的教育方式,不可用成人的目光抱着功利的目的实施教育。恰当的教育方式,对于儿童的个人成长也必将起到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3 结束语

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方式,可以形成儿童较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且实现对儿童思维方式的提升,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儿童的思维方式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儿童的一些天真并且简单的思想,可以采用美术教育来进行塑造,同时由于儿童有着较为丰富的想象力,所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其后期的发展以及个人成长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教育工作开展的重难点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且细致的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以及开展的相关核心理念等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旨在以此为基础,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做出积极贡献。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开展科学化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必然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应当对相关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重视,且不断地完善教学的理念和教育工作的思想,为后期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福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中心[J].教育探究,2009(03).

[2] 边霞.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评[J].中国美术教育,1999(02).

第2篇: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早期儿童音乐教育 教育目的 教学方式

音乐具有教育功能,它不仅启迪智慧、诱发灵感、陶冶情操,同时还具有保健、对身心的调节以及疾病的治疗、娱乐等功能,因此,无论是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都十分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同样,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生理发育快、心理易塑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进行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儿童的音乐天才,为音乐事业培养人才。

从上世纪的80年代,我国各地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琴童大军”,直到如今,几乎所有的家长,对于独生的孩子在音乐艺术教育投资上都不吝啬。这些家长都想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或者是培养孩子成为音乐演奏家等愿望,这些愿望无疑是美好的,但在认识问题上也存在着偏差,第一,表现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上,第二,表现在教育的作用上,第三,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第四,表现在教学方式上。

一、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

广义而言,音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音乐素质以及在于认识音乐的本质和音乐的理论。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其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儿童音乐技能方面的教育,更多的是以音乐教育为载体,通过传授唱歌、跳舞、乐器演奏、欣赏、音乐游戏等教学手段发展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音乐美的享受,并扩大视野,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从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发现具有音乐天赋的人才,为他们将来成为音乐专业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认为早期的儿童音乐教育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会音乐领域中某一种专业技能,将来成为演奏家或演唱家。当然,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一定包括培养儿童的音乐特殊能力,发现儿童的音乐天赋,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但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也一定是培养和提高一般能力的教育途径,从而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开阔孩子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柏拉图认为:“人的一生最初的几岁很重要,儿童年幼且温顺,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人格的形成阶段,也是在他们心理上容易留下永恒记忆的阶段。”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艰苦的音乐学习过程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锻炼儿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懈追求目标的热情。”同时,他认为利用音乐来教育儿童,让他们在充满美妙音乐的环境里聆听、歌唱是一件快乐的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早期教育应该从美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开始……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他还认为,教育对于个体而言,是为了培养各种美德,以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他强调,音乐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教育包含了一切富有陶冶人心灵的内容,这种教育可以培养出有教养的人。因此,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促进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将为儿童的终生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三、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

如上文所述,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一定包括培养儿童的音乐特殊能力,但也一定是培养和提高一般能力的教育途径。因此,多数家长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其一般能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儿童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培养音乐家。但在当下,有部分家长由于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级各类的比赛影响,或是盲目追求音乐各专业技能中各种类别的考级,出现了随波逐流现象,有的家长相互攀比、相互竞争,甚至不顾孩子是否适合学习音乐的实际状况,孤注一掷,强迫孩子学习,便顺应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因此,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反而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儿童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早期儿童教育的总体目标。柏拉图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提出“寓教于乐”和“因材施教”。他认为,儿童的个体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天赋也不相同。他主张“不要强迫儿童学习,要善于利用游戏的教学方法”,把音乐游戏作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主要方法。柏拉图对早期儿童教育和对塑造儿童未来的种种论断,对于现代的教育仍然有着借鉴意义。每一个儿童的潜在感受力和接受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发挥儿童的潜能,了解和掌握儿童的趣味,深入浅出、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使教法灵活多样,融教育性和愉悦性为一体,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音乐思维空间,从而达到音乐教育审美的目的。

总之,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我们在实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明确教育目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的价值观,特别是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方式,通过音乐教育,真正使儿童得到音乐美的陶冶,使他们的品格在音乐美的感知和感受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音乐词典条目汇编・音乐教育学[M].邹爱民、马东风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第3篇: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近年来,有关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脑科学、儿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儿童早期是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奠定着人一生发展的基础。婴幼儿的发展潜能既是巨大的。又相当容易受到伤害。早期的成长环境、早期的养育关系、早期的生活经验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从身体的发育到大脑神经通路的形成,从认识能力到情感态度,环境的影响早在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并且以一种不断累加的方式贯穿于整个童年。而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则进一步证明,科学的养育和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婴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生活,为其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有利于消除贫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国民素质、增进社会安定和谐。基于这种认识,很多国家都把提供保健、保育和教育等方面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

中华民族素有爱护儿童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儿童发展。早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同志就提出要“好好保育儿童”;拨乱反正时期,邓小平同志要求“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的年代,同志强调,“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进入新时代,总书记指出:教育培养下一代工作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十分光荣,十分重要,十分崇高。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相继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承诺,并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地制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儿童早期的卫生保健、保育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儿童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状况与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及水平还不相适应,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的早期发展服务的需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社会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没有看到它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早期保育和教育的公益性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经费投入不足:基于儿童的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成果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作用还不够明显;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远没有得到宣传和普及,一些不负责任、以营利为目的的宣传和一些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拔苗助长的不科学做法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儿童早期保健、保育和教育服务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早期乃至今后发展的不利因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认真研究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加以解决。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并把“重视学前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

第4篇: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摘要:幼儿时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此,在幼儿智力开发中通过游戏、知识教育、品德习惯的等等活动来发展幼儿的感知、操作、语言、记忆、想象和绘画等能力。使幼儿早期智力得到开发。

关键词:幼儿;早期;智力;开发

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指发展幼儿的感知、操作、语言、记忆、想象和绘画等能力。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婴幼儿活动的主要方式和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早期智力教育应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在游戏中认字、数数,边玩边学,把教育寓于游戏之中。对儿童早期智力教育最忌强制式学习。如果强迫儿童连续做长时间的作业,学几个小时的字,儿童会厌烦,很快变得怕学习,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2.通过知识教育发展儿童智力

智力与知识有一定联系,智力通过知识的掌握而形成与发展,掌握知识的难易和速度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水平。对儿童进行早期智力教育,绝对不是向儿童灌输系统的知识,不是单纯追求多认几个字,多数几个数,而是用适宜的方式去启发、诱导激发儿童智力的发展。例如:扩大幼儿生活与活动的范围,开阔幼儿的视野,让他们接受多方面的智力刺激,对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家长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经常带着儿童散步、逛公园、去动物园参观、游览、旅行、参加智力竞赛等。激发幼儿智力发展的方式、方法很多,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进行教育,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注意幼儿早期的智力倾向

有的幼儿对绘画特别喜欢,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对数学有特殊的兴趣。教师与家长要注意发现儿童的兴趣,注意在相应的知识、技能上给予指导。掌握幼儿早期的智力倾向,因势利导,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当然,对幼儿早期智力倾向加以诱导时,要防止过分强调智力因素或知识学习单一化的现象。

4.注意幼儿思维直观、形象的特点

教儿童说话和识字时,要从易到难,从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首先教那些经常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实物名词以及儿童经常重复动作的动词。还要注意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每次教的数量不宜多,时间不宜过长。

5.注意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5篇: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2

一、早期阅读的概念解读

(一)“语言学习”说

周兢定义的早期阅读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语言行为。[1]他从一个方面肯定了早期阅读对书面语言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他忽略了口头语言作为一个独立体对开展早期阅读的过程中的发展,书面语言的发展要建立在口头语言发展的基础上。

(二)“视觉信息加工”说

张明红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早期教育,他认为:“早期阅读是大脑接受外界视觉符号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代表的意义的过程。”[2]这里的符号多指图码,即图所代表的意义,他的观点开始涉及视觉艺术,开始涉及到图画所表达的内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早期阅读包括承认阅读,都是接受视觉符号,并理解的过程。他忽略了早期阅读作为正式阅读的准备必须是采取自主阅读和成人辅助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同时,他忽略了早期阅读最核心的问题:早期阅读不仅仅是图像的的翻阅,而是儿童与作品之间的交流。早期阅读的关键是幼儿和作品之间产生共鸣。

(三)“图文符号理解”说

刘炎认为:区别于成人阅读的直接通过视觉从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早期阅读是指低幼儿童凭借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的所有活动。首先要指出的是色彩和图像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图像其实包括了色彩和线条,幼儿不会将色彩和线条区别开来阅读。在幼儿眼中,色彩是形象,线条也是形象。

早期阅读不仅仅是大脑接受外界视觉符号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代表意义的过程,还包括了与阅读有关的所有儿童自身学习的态度、情感、期望、行为和技能。早期阅读是一个儿童通过绘本及成人语音为介质的感知和学习的过程。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早期阅读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阅读不仅仅是是觉得,听觉的,语言的,也是触觉的,现在又一些绘本,在书页上贴上与绘本中内容相近的实物体,如树皮、动物的皮毛,让幼儿更为直观的感知物体的特征,甚至是立体的。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已经成为早期阅读最普遍的要求。

(四)“读书萌发”说

余珍有认为:早期阅读是一种读书萌发,是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为了真实的生活的目的而自然发生的学习活动,是正式读写学习的准备。她认为幼儿的学习读写不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而是有一个在生活中持续萌发的渐进发展过程,而且其发展遵循着一定的阶段发展规律,而规律的实现由于不同的儿童实施时间和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3]这种定义肯定了阅读时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忽略了阅读的主体作用,而将其定义为一种为读写做准备辅助地位。

(五)“对话交流”说

有关于早期阅读的概念,有关学者一直在不停的讨论和完善的过程中。总结前人的观点,认为早期阅读的不能站在某一点上来定义。早期阅读最为重要的一点的是:幼儿要真正理解作品,要和作品之间有情感的共鸣和交流。伽达默尔说: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模式,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将它们“解释”,也就是说是绘本与儿童现有经验的融合,只有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才可以产生交流。

因此,我觉得可以把早期阅读定义为:早期阅读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以幼儿与作品的情感的交流为前提上而进行的幼儿凭借图像和成人语言进行的一切与阅读有关的行为。

二、当前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误区

幼儿早期阅读不仅可以塑造幼儿的心灵,还会对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他们学习口头语言的同时,从生活中接受书面语言的刺激,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文字和各种符号,从而意识到“阅读”是他们与人沟通、理解世界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4]。幼儿早期阅读潜能的开发对于个人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幼教工作者往往忽视这些特点,在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和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误区。

(一)以识字代替阅读

许多幼儿园把阅读同识字等同,认为识字就是阅读,没有识字就没有阅读,幼儿的阅读活动始于识字,从而在实践中过多地追求识字量而忽略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这种倾向是由对阅读活动的错误认识所造成的,事实上,幼儿在没有认识汉字之前就有阅读行为。他们先是表现出对各种图书的兴趣,在翻弄图书的过程中自言自语,而后在成人的帮助下开始对文字敏感并产生兴趣,逐渐由原来阅图水平过渡到图文的同步阅读[5]。

(二)无教育指导的阅读活动

目前,幼儿园内都有一定的供幼儿自主阅读的图书,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也经常利用一些餐前饭后的休闲时间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阅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幼儿园还设有专门的阅读区。但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很少有教师对幼儿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较为细致的指导,有的仅仅是提一些爱护图书等常规要求,导致书被看破了,但孩子们却说不出书中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忽略阅读环境的创设,孩子缺乏阅读氛围的熏陶

阅读环境在幼儿园目前较多地被认为是图书的提供或活动室、走廊中各种字词卡片的悬挂。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图书,教师应为孩子创设什么样的阅读设施和阅读条件促使幼儿阅读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较多地被忽略。文雅有序、温馨人文的高质量的阅读环境在目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体现得较少。而许多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阅读活动,认识到早期为儿童创设一个具有书香浸染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儿童学习做人、做事、认识客观事物及交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字和阅读能力是社会成员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已经引起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期盼尽早开始孩子方面的训练。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一领域还存在这诸多的误区,导致事倍功半,也严重阻碍低幼儿童身心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兢;程晓樵.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1995。

[2]余珍有;早期读写“早”在哪里.幼儿教育[J].2008年第5期。

第6篇: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毕生发展观;早期儿童;教育原则

曾几何时,我们周边许多年幼儿童的父母不知不觉中把成人世界的急功近利思想,推及自己在家庭中的育儿行为。他们总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作比较,比比自己的孩子多学会了多少词汇,多参加了什么培训班,多学习了什么技能……其用心之良苦,着实让人感动。不过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举,偏离了儿童发展规律,干扰了儿童正常的发展路径,再多的教育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甚或适得其反。

科学的育儿行为应以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为指导,尤其是要以毕生发展观为指导。

一、什么是毕生发展观

通俗地说,毕生发展观以贯穿人的一生的发展历程作为指导思想来看待儿童每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概言之,毕生发展观要求我们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要关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及其潜在机制。譬如,一名在两岁时与母亲关系冷淡的儿童,却可能在二十岁时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位在二三十岁时基本不管孩子的父亲,却在六七十岁时对照管孙子乐此不疲。诸如此类的现象,从外表看来变化十分巨大,这两种表现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为什么存在或不存在关联正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欲探究的。毕生发展观强调应以不同时间尺度来考察个体在每个时间段的得与失。

其次,以毕生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各年龄阶段的成长问题。毕生发展观试图确认个体在各个年龄阶段,在情绪、认知和生理等领域的成长趋势。例如,道德发展,婴幼儿期的移情和同情心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概念发展,青少年/成人阶段的各种道德信念和道德自律发展,中老年期的基于道德推断的生活智慧发展,等等。

其三,确认各种生活事件的发展意义。毕生发展观从许多不同的视角来考察个体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诸如游戏、爱、工作、家庭、性和死亡等一般经历。毕生发展观认为,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事物的涵义和影响是随个体角色和责任的变化而变化的。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

其四,确认并解释发展的多样性。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既探寻用以解释儿童期、青年期和成人期之重要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变化模式,也关注发展差异,包括因个体经历不同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发展变化差异。毕生发展观强调应尊重发展的多样性和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相应地,切合毕生发展观的教育应从社会文化差异和个别差异出发。

二、毕生发展观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1.重新解读儿童早期发展的隐义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始于生命之初,儿童青少年是主要发展阶段,成年期处于稳定,而老年期则是衰退期。而且,人们往往把儿童发展设想为某种加法计算,即任何时候让儿童学会某种技能,就意味儿童取得一分进步;同时认为儿童发展是一种单向的线性变化,可以沿着某一方向累加,因此要求儿童学习的东西越多,他们最终达到的发展高度就越高。这种观点成为许多教育行为的潜在认识基础。众多家长认为孩子在越早的时候学习越多的内容,孩子就一定发展得越好就是一个例证。

毕生发展观则以更为全面的眼光来审视发展,认为发展并不简单意味着功能的增加,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而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也并不是我们原来所设想的那种单一的线性变化,相反,这种连续性可能是源自选择、优化和补偿等不同发展机制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遗传倾向的差异、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个体的成长史等诸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走向、发展速度和最终达到的功能发展水平。即使是出生伊始的婴儿也并非一块可以由我们在上面任意图画的白板,相反,他们是带有特定遗传倾向,并且必然面临着诸多交织着获得与丧失过程的发展任务的动态有机体;而儿童早期阶段的发展不只是简单地为该阶段的认知和社会化任务服务,它还为以后年龄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认识儿童早期心理不成熟的适应和长远可塑性

用于刻画人类发展过程特殊性的特征中,除了漫长的生理和性成熟期外,更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极其漫长的认知成熟期。为什么人类的认知能力像生理能力一样,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不成熟状态?如果说儿童有许多东西要学,那么具有漫长的生理儿童期伴以相对成熟的认知系统,岂不更具有物种优势?对此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将不成熟等同于无能,把漫长的不成熟期简单视为能提供更多学习和社会化机会的时间,相应地,在教育实践上许多人试图通过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强化指导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儿童的不成熟可能具有其自身的适应功能,有助于儿童达到更高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成就。例如,幼儿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将来的表现往往持比较乐观的(当然往往比较不现实)的预期,并且较少根据自己过去的失败经历来预测自己将来的表现,这种不成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可能有其独特的动机功能。因为这种无视自己局限而仍保持乐观的态度,可能鼓励儿童去尝试各种他们目前尚不能掌握的更多样和更复杂的行为,从而促进长远的认知收益。因此,年幼儿童的早期认知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偏向,或许正是这种认知不成熟适应的某种体现,从而他们可以不受自己的认识的影响,更多地将心理活动投向周边的环境现实,亳不气馁地进行各种探索。而养育者急着促使孩子尽快成熟,或许将造成孩子过早丧失这种适应功能和长远可塑性。

3.尊重发展差异是各种育儿举措的前提

诚如育儿谚语所言,“每个家长都坚信教养的作用,一直到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许多父母往往难以意识到儿童发展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他们往往倾向于夸大自己或家庭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喜欢将纯粹基于自己成长经验的发展预期、养育理念和教育举措,无差别、强制性地实施于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家庭成员在育儿实践中产生的许多冲突,诸如父母之间的冲突、祖父母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冲突、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增加的亲子之间的冲突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源自不同养育者没能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发展差异。

正如前面所述,毕生发展观强调发展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也来自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且由于一个人的发展受社会、环境和历史变化的影响,一代人所经历的发展经验可能不同于另一代人。儿童生长发展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环境,生物势力(遗传和有关健康的因素)、心理势力(内在知觉、认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知、情绪和个性因素)、社会文化势力(人际、社会、文化和种族等因素)和生活周期势力(相同事件对不同年龄的个体有不同影响)四方面因素的作用,共同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倾向、速度和最终发展水平。显然,家庭教育只有切合儿童的发展实际,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功效。积极的做法,要求父母(和祖父母)通过有效交流,克服养育过程的自我中心化、功利化倾向,致力于创设支持性、适应性的家庭环境,以充分发展孩子个性和能动性。

三、毕生发展观视角下的儿童早期教育原则

当然,要把系统的毕生发展观全面贯彻于家庭教育实践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渗透如下原则或许并不是太困难。

1.和谐为本,促进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

毕生发展观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儿童心理的可持续发展尤其依赖于心理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这意味着只重视智力发展而轻视社会性发展和情绪情感发展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杀事例对儿童心理发展失衡可能具有的危害性作出了很好的注解。许多学业优秀学生(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心理系统是如此脆弱,很小的一点挫折便能轻易摧毁他们的生活信念。对这些孩子你能指望他们发展到什么高度,成为什么样的“栋梁之才”?在这个意义上说,家长对儿童早期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的关注甚或应强于对早期“智力开发”的关注。

2.关注儿童内心体验,促发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保健与激励功能

长期以来,源于认知科学的主导,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儿童的情绪情感等内心体验的健康发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来或许源于对“焦虑和孤独时代”的担忧,以及新近“情感科学”和“情感教育科学”的快速发展,儿童早期的情绪情感发展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情绪情感发展在心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保健和激励功能。在这个层面上家长应该注意两方面的工作:保健方面,注意儿童早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发展不良倾向,预防他们出现情绪发展障碍;激励方面,重在引导儿童充分发展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体验,例如培养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主动探索与发展,最终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新环境和各种发展任务,并具备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

3.基于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儿童的内在认知动机

正如一些进化心理学家所言,物种进化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活动可能与物种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是好奇心和自主探索活动,另一个则是与好奇心密切相关的游戏倾向。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游戏倾向,正是他们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譬如为了了解一个瓶盖的性质,一个两岁幼儿可以反复敲击、啃咬、抛抛捡捡,并乐此不疲。但是,我们许多家长的做法却致力于用外在动机替代儿童固有的内在动机,过多用奖惩来左右儿童的认知探索,使儿童逐渐失却自主发展的认知激励系统。就长远的发展目标而言,早期教育应着眼于奠基,而奠基的根本在于基于儿童个别差异基础之上的内在激励系统的建立和自主调节习惯的养成。

4.理顺家庭层级.建设健康家庭环境系统

由于现今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更为多元,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选择,充满更多的变数.因此家庭系统对环境影响所具有的缓冲作用就更为重要。家庭环境系统健康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之源,而家庭环境系统的健康有赖于几个层级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种种关系(如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成员之间的多边关系)是否协调,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是否协调,家庭教育能否有效抵制不良社会文化氛围对儿童的影响。

5.学会对各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

第7篇: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近些年来,社会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家庭和儿童的关系发生了迅速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失业问题、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的认同问题以及儿童受虐待问题等都对教育产生了影响。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加,儿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亲属少而垂直多辈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发展出现了非连续性特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反应;要求教育更早地将不连续性引入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尽早获得克服因社会关系变化而带来的适应困难的能力。

2.来自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示出它的威力。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明显受到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影响,人类文明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使社会范型发生变化。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1996年至1998年,德国曾作过一项名为“科学社会的潜力和规模——对教育进程及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在据此写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来来,知识将越来越系统地作为用途广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产生将越来越有赖于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信息激增的社会,让人们去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可能,与吸收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相比,人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方向并学会随机应变,提高实现知识复合性的能力。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机构的角色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教育机构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能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任务的知识,应有益于知识的更新,应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学习能力的动机,使受教育者善于观察,学习有用的知识,善于质疑,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批评性验证。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社会网络的重构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之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必然会受到难以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压力,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则会面临如何宽容外来的儿童,以及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挑战等问题。

对于成长在这样一个复合、多质社会中的儿童而言,社会传统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对儿童自的承认和强调,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为伙伴关系,这种从教养关系到伙伴关系的变化,不仅弱化了传统的教养关系,促进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必然会带来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新的社会规范更强调个体的竞争意识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

后现代主义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观点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结构化、系统化、中心化、标准化、一致性、连续性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发现可证实的真理,这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复杂性、矛盾性、差异性、多视角以及历史和现实情景的特异性,引导人们抓住由于认识的多元、另类和不可预期而带来的巨大机会。

后现代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对早期儿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中,知识常常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们或可被儿童复制,或可由成人诱导而来,或可由儿童自己建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儿童要能够高度适应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过去所学得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未来有用。生活越来越趋向于每个人自己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客观、可以积累的,并在实际中可以被普遍运用的东西;相反,知识是多视角的和具有多种含义的,是与背景密切相连的和局部化的,是没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种方式产生。概览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风,尽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还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重学业成就的教学活动。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将儿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分离的观点有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儿童要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生存,意味着必须适应高度的个体化和差异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未来对于人的要求是难以预料的,如果“过去”不能为“未来”提供保证,那么人就不得不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建构和适应。后现代主义是不讲以儿童为中心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意味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能动的、与背景无关的个体。后现代主义也不再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并且可以与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相分离的个体;不再把儿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入。也就是说,将儿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过与他人或事物建立起关系而存在的个体;将儿童看成是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而不是它们的产物。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学习不再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交往的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获得预先知道的结果,儿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识的复制者。儿童是积极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应该被认真倾听,而且应该被仔细研究,在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质疑和挑战。儿童是通过与物体、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动而学习的。当“人处于关系之中”成为教育的基础时,交往则被看作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了。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交流自己经验的机会,让儿童找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让儿童使用自己的百种语言,让儿童通过交往获得从属感和参与感,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等等。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教育起始于儿童每天对其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将知识看得过分绝对化和不可变化了,知识成了与儿童分离的、存在于文化和历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实。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知识的让会建构性质,它基于自身的理论,强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去内化知识。

社会建构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将儿童看成是主动体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让会建构理论并不将知识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标准化的,它要求儿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知识、对人格和生活风格的认识,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儿童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既要个别化,又要群体化。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构或重新建构的,而背景总是在变化的。儿童会在动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或重新建构同一性。在儿童共间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对话、交谈、商量、冲突、对抗等。社会建构理论批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它认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所作所为的凭借,没有一个人和一样东西能够存在于背景相关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尚存诸多争议甚至疑义,因此,将其理论运用于当今早期儿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谨慎态度。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也确实为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新思考

未来人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类驾驭自己命运的希望在于当今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向未来,学前教育应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8篇: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一、感知觉运动领域

感知觉运动领域的早期干预分为三个部分:感觉、知觉和运动能力。感觉是人类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主要依赖于分析器的正常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痛觉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不仅需要多种分析器的活动,而且需要个体一定经验的帮助,包括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等;而根据人在活动中主要使用的肌肉类型,运动能力可以分为两类,即大肌肉运动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感知觉和运动的发展规律上具有一致性,只是由于残障导致某些功能发展滞后或缺失。因此,通过了解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比较和掌握残障儿童发展滞后的程度,为干预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依据。

二、语言领域

语言领域的早期干预侧重于残障儿童的语言与言语能力的发展,矫正其语言与言语障碍。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能力又是智力构成的主要成分,因此,语言发展落后,智力发展也会落后。在进行早期干预时,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和言语障碍儿童而言,这方面的训练难度又很大,因此,需要教育者和家长予以重视。

三、认知领域

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学习等内容。学前时期是儿童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普通儿童与残障儿童,尤其是与智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差距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为了充分发挥残障儿童的潜能,减轻残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知领域的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在家庭寄养点的教学中我们应着重从注意、记忆和思维三个方面去探讨各类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

四、社会性发展领域

教育和培养特殊儿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跟普通儿童一样,能够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正常人群的生活。因此,对特殊儿童而言,社会化能力方面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然而,在具体开展干预的过程中,社会性能力的干预恰恰是一个既复杂又艰难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训练者在对这一领域予以重视的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家庭寄养点应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特殊儿童在社会性领域的早期干预进行探讨,要侧重于对他们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依恋、同伴关系、攻击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干预。

五、自理能力发展领域

第9篇: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早期教育;常规教育;婴幼儿;智能;心理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84-02

2011年8月国务院新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指出: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的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以及国民教育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1]。研究发现3岁以下婴幼儿正经历心理、神经及其他个系统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对婴幼儿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婴幼儿人格、智能以及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这一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除了先天因素外,通过外界有效、良好的教育、影响对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2]。早期教育关乎儿童的未来,也关乎国家、社会的未来,因此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对未来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教育发展趋势下,该院开设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研究多年,且效果显著,现将该院2009年8月―2013年5月期间,214例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14例接受早教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18例,女96例,平均年龄(1.8±1.6)岁,同时随机选取常规保健婴幼儿206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婴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2 选取标准

两组婴幼儿均健康正常,无早产、窒息问题,以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和感染疾病。

1.3 早教方法

对照组幼儿,在出生后每6个月进行头围、体重、身长等常规内容的检测,以及营养搭配、喂养方法、疾病预防与指导等常规保健服务,家长可自行对婴幼儿进行教育指导。接受早期教育婴幼儿除以上常规保健内容外,我院参照鲍秀兰0~3岁教育大纲[3],根据婴幼儿实际月龄制定早教方案,为婴幼儿早期教育提供具体训练内容和方法。早教方案涉及智力发育、潜能开发、心理发育、语言表达与应变能力,以及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等多项内容。为更好的完成该次试验早教训练计划,需向家长说明各项测试的结果以及早期教育的意义,使家长能够充分配合早教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段发育特征,进行相应的早期教育训练。不足1岁的婴幼儿需每天进行视、听、触摸等新生儿时期的感知和动作训练,比如鲜艳色彩的刺激,以及播放适合新生儿时期的多种风格音乐等;满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进行听、说、做、口型模仿等多项训练,从而培养幼儿的情感沟通、语言表达和思考的能力。接受早期教育婴幼儿,还需根据实际月龄进行相应跟踪检查,不足1岁婴幼儿,需每个月进行检查,1~2岁婴幼儿每2个月检查1次,2~3岁婴幼儿每3个月检查1次。并参照婴幼儿智力量表分别对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以及MDI、PDI进行测试,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更贴切幼儿实际情况的早教方案,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1.4 评定标准

检测结果划分标准:≥130分为优秀,分数在110~129之间为聪明,90~109之间为中等,80~89之间为中下,70~79之间为偏低,分数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婴幼儿常规保健检测比较

两组婴幼儿在常规保健检测中,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婴幼儿头围、身长、体重、发育等常规检测内容,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婴幼儿心理、智能方面的比较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婴幼儿在智能、心理等多项检测结果中,具有明显差异,在语言、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以及MDI、PDI测试中,早教幼儿明显优于常规保健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该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婴幼儿在常规检查中均符合正常标准,但接受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在语言、社交、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比常规保健幼儿体现出明显优势。

3.1 婴幼儿早期教育优势

该次试验对比研究表明,0~3岁婴幼儿开展早期教育,对孩子的脑部发育、心理成长以及沟通、适应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有益影响,实验研究资料显示,接受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在心理、语言沟通、社会行为、精细动作、环境适应能力,以及MDI、PDI测试中,各项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教育幼儿,通过有效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心理、智能的发展,开发幼儿观察思考、沟通交流、精细动作等多项潜能,同时有助于婴幼儿健康人格、气质的培养与形成,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正确方向与基础。

3.2 婴幼儿早教重要性

婴幼儿0~3岁期间是大脑逐渐发育、成熟的重要阶段,幼儿的可塑性和开发性都很高,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开展早期教育有利于婴幼儿各项潜能的挖掘与开发。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童发育程度与行为能力普遍存在偏差,偏离率为10%~20%[4],这与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家长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指导方式,以及相应外界环境刺激有密切关系,而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则是弥补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这一教育缺憾,其性质是开发幼儿智力和社交潜能,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素质。

对于0~3岁的幼儿,通过日常抚摸、按摩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早教日常训练可以刺激幼儿的皮肤,调节内服功能以及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智能发育,特别是0~1岁的幼儿,此时是幼儿提升获取能力的重要时期,给予良好的环境刺激和感知、智力等训练对幼儿脑结构与功能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5],因此,通过必要的早教训练,可以在黄金期内提升幼儿听力、爬行、定向能力和视觉追踪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获得更优质的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全脑功能的状态如何,取决于智力多元性和脑功能的定位性[6],而这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培养与形成与婴幼儿生长、发育黄金期的心理、智力开发有密切关系,根据婴幼儿实际月龄进行相应的语言、认知、运动以及交往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幼儿良好气质的培养和脑功能的开发,因此,在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开展早教训练对儿童应变能力、自信心、心理、智能等方面的发育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健康发育以及未来成长有重要影响,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智力等发育特征,进行早期教育,并与常规保健、疾病防治相结合,并最大限度开发婴幼儿各项潜能,使婴幼儿有规律、健康发展。早期教育研究活动,有利于早教工作进一步深入化和专业化,为婴幼儿潜能开发、健康成长以及未来国民人口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具有一定实践和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 穆雪,程晓梅,霍晶,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7):620.

[2] 林广起,谷梅,王宏丽.婴幼儿早期教育对智能发育影响效果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2):164.

[3] 张丽珊,段娅莉,徐兵.早期教育对儿童智能发育长期影响的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1(3):113-115.

[4] 魏佳琦,刘冬梅,白静波.浅谈早期教育对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7):268.

[5] 闫桂芳,李长卿,张彩霞.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儿智能影响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