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科技管理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科技管理存在问题

第1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科技档案;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档案作为一种原始数据资料的载体,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反映,具有十分突出的历史考证价值。此外,档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符号的积累,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信息资源。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在长时间的积累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突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同时具有真实性、广泛性、权威性等众多特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更高水平的科技素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档案管理开展活动,提升科技档案管理质量,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由此看来,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中泰化学阜康能源公司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为例,公司预计在今年4月份开展工作建设糊树脂项目,该项目工程将全新培育10个以上产品牌号,吸收了超过20名高科技人员,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推进糊树脂项目建设活动有序开展,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同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开展工作,提供一期项目建设聚合厂房、出料回收厂房、出料汽提、PVC界区外线走向图等52个工号的竣工图和施工档案。与此同时,档案管理员由于自身素质水平较高,可以更为及时、快速地开展档案查询工作,为工程项目活动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但是在工作期间,仍存在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一)设备资料管理分散,资料归档责任不明确。企业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企业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认知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更加高效开展。但是就当前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其中存在很大的问题,设备资料管理过于分散,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资料归档责任不明确,致使移交档案室的设备档案出现不完整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关于设备购买时同供货商签订的合同协议、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等材料又分别由公司采购事业部和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资料较为分散。

(二)档案资料移交不及时,忽视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公司内部的项目管理部门在档案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时,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疏忽,致使未能严格遵循预先设定的移交计划时间要求,及时有效地将档案资料移交到阜康能源公司档案管理部门,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现象尤为典型,很容易造成档案资料丢失。与此同时,公司内部的项目管理部门为了确保档案资料能够及时归档,会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部分人员进行整理,但是由于这部分临时人员自身档案管理意识不高,实际工作开展中出现一系列错误,严重影响到档案资料归档效率和质量。

(三)档案形式不规范,影响档案资源数据库构建。档案管理中,公司内部个别部门在数据资料记录中,可能由于用笔和纸张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归档文件的格式不清晰,导致档案资料填写不规范,不符合实际要求,严重影响到档案管理成效。

二、科技档案管理对策

(一)提高档案利用价值和凭证作用。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应该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和分类程序,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严格遵循归档要求,确保档案资料原始性得到充分体现。档案管理中应该对可供利用的复印文件资料进行归档,收集到原件后再替换,确保档案资料的原始性,充分发挥档案资料作用。

(二)提高科技档案技术文件资料完整性。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应该严格遵循工作标准和制度要求,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探究工程项目之间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为科研人员实际工作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和主要内容。此外,为了确保档案资料归档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列出工程项目的具体归档资料清单,确保资料归档的完整性。

(三)改进档案管理分类方法。为了提升档案管理成效,应该注重档案资料管理方法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分类体系,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根据行业分类标准,制定明确的类目,突出科技档案管理特色,提升管理成效。在设备仪器档案管理中,可以进一步将其划分为综合档案和项目档案,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三、结语

第2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科技档案管理;对策

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深刻把握科技档案的特性,属于档案的一大门类,是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包含很多类型,例如:文字材料、录音、录像、磁盘等。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部门按照科技档案内在规律和相关标准,包含很多复杂的程序,因此将他们之间的秩序合理建立起来,为科技档案今后的管理和利用奠定基础。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技术正逐渐发展成熟,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了向着信息化管理的过程逐渐迈进。因此,为了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且有效解决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逐渐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1 科技档案管理具有经济效益

通过对科技档案的运用,可以使科技档案信息在以尽量少的价值投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在这个科技生产活动中所体现的就是科技档案管理的经济效益,科技档案的经济效益并不是以货币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科技档案所记载和反映的科技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效益的大小。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获取经济效益,例如通过提高生产率或者工作效率等方法;利用科技档案信息降低科研和生产的物质消耗;以及利用科技档案信息创造更先进的科技成果,这是科技档案管理获取经济效益的三个基本原则。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启发思路、开阔眼界、节约人财物以及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有效利用科技档案的各种信息,力求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由此可知,科技档案的管理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对科技档案的合理利用对于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的延深扩展具有重要帮助,利用科技档案获取经济利益是科技档案经济效益的实质。

2 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和科研单位忽视科技材料的作用

实际中有些企事业及科研单位只是一味看重结果,只关注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实施,关于中间过程的科技材料的生成等步骤有所忽视,很多时候科技人员都会将关键性材料留下,只是移交一般性材料,甚至还有自己的代码代替可研报告中核心内容,这对科技档案的完整性与质量的保证都有不良影响,科技档案的实际价值也被大大降低。只要科技档案的完整才是科技档案质量的关键,有的企事业及科研单位,对科研课题计划的落实非常重视,但是却没有考虑到科技档案的形成是靠科技文件的平时积累这个实际情况,因此对科技文件的形成、积累和作为档案归档保存却不够重视,由此可能会导致技档案资料泄密、失密等严重问题,这些损失都是不可估计的。

2.2 科技档案归档存在问题

由于一些单位的档案法制观念薄弱,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比较差,所以存在不少科研人员总想把科研成果据为己有,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用完之后也不归档。有时候也存在偷梁换柱的情况,在实际归档时没有被发现,表面上看,许多科技成果的文字资料、图纸资料等都比较齐全,但实际上这些科研项目的关键环节的尺寸、工艺、配方等方面已经存在很多问题,被偷梁换柱的情况时有发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散落在科研人员手中。因此档案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档案本身的利用价值已经大大降低,所以科技档案的归档工作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2.3 很多单位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新局势,所以针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企业和科研单位应该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使其为当下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简便的服务。但是实际上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多年形成和积累的大量的科技文件,包括设计文件、科研文件和工艺文件等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建档工作滞后、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3 科技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加强科技档案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或者单位的对于过去资料的总结,因此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应该充分意识科技档案保管的目的,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去,积极主动地积极主动采取各N方式,为进一步推进科技档案的利用工作不断探索,同时HIA应该注意到科技档案对于社会的重要性,通过科技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提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文件材料归档前的检查工作是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和档案的质量的基础,在利用档案时一定要在不泄密的前提下进行,在文件材料归档之前做好检查工作,避免发生替换或者损坏的现象。对于具有产权的科技档案,保证其产权不受侵犯也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针对应该保密的科技档案,应该根据保密程度设置保密等级,从多方面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3.2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个企业和科研机构应该认识到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形式,所以需要我们不断转换思维方式,不断创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处理方式,逐渐完善档案管理过程存在的不足,使档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当下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树立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样在机遇来临之时就可以抓住机遇取得自身的突破,另外还要积极运用当下科技的产物将网络技术合理的加入到档案管理中来,通过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此外,档案管理当前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档案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使用微复制技术,提高档案的存储密度,缩小档案的体积,在硬件配备方面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做到文件的信息化处理。

3.3 有效利用科技手段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

与传统的纸质文件归档相比,电子科技文件的归档难度较大,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档案管理的员工对于电子档案的认识有误区,误认为电子科技文件不是档案所以会忽视其归档,另外电子科技文件都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所以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如果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在进行电子档案的归档和管理时就会很麻烦。另外传统的档案管理几乎都是纸质版的,所以信息的载体也较为稳定安全,而如今的电子科技文件是以代码形式在载体上的,而且识别时也离不开计算机,所以其载体稳定性差为较差。因此在档案管理时应该利用有效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科技的成果加入到档案管理中,逐渐解决以往传统档案管理的不足,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加强科技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当今走科技兴国之路的时代。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企业和科研单位忽视科技材料的作用、科技档案归档存在问题、很多单位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问题,想要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参考文献

第3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高校科技产业与其管理体制概况

高校科技产业是指高校独资或高校部分出资,由高校负责或由高校主要参与经营管理,以发展高科技为主,以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或隶属高校法人的各类经济实体的总称。

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经历了1978年到1985年的孕育阶段,1985年至1992年的蓬勃发展阶段,1993年12月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它的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行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了高校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和产学研联合的发展,促进了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增强了学校自我发展能力,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是高校科技产业在学校事业体制内,寻求建立企业体制的模式与制度规范,从而规定科技产业与学校、社会之间的法律地位与相互关系,确定校办产业各经济实体和产业管理部门的权利划分与隶属关系,并在一定决策与管理层次上,协调与解决校内事业体制与企业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过程中生产关系与体制摩擦问题。

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的作用,一是通过领导体制、组织结构、政策调整和制度建立,为科技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二是为科技产业各经济实体提供一个好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赋予产业一个富有活力的经营机制、市场机制、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从而为科技产业的运行,创造宽松条件与开拓活力源泉。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的核心是领导体制的确立和高层决策、管理机构的组建与授权。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要求在处理学校事业部门与企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坚持事业单位按照事业体制的组织、领导、制度、机制和权责关系进行管理,对科技产业的管理部门和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则按照企业的体制与机制,进行组织、授权和管理。

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的“2004年度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592所普通高校的4563个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2355个,占全部上报企业的51.61%;科技型企业收入总额806.78亿元,占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总额的82.23%,比2003年度科技型企业收入总额668.07亿元增加了138.71亿元,增长率为20.76%。 高校科技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着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阶段,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将发挥其优势,为推动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呈现出许多弊端,制约了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校企不分

大多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仍然以行政为纽带,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企业基本依附于学校,受事业机制的支配和约束,自不落实,不是完全的法人实体。主要体现:

首先,部分企业没有具体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靠、要思想较严重,重大问题主要依靠学校领导拍板,资金不够找学校借,人员不够向学校要,有的企业负责人还向学校要行政级别,另外相关职能部门行政干预过多,常常使校办产业失去了非常宝贵的机遇和时间。正因为校企不分,企业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以及财务成本管理等都显得不伦不类,高校企业在引进人才、薪酬分配、资金运作等方面都受到多方面牵制,难以按社会企业方式运作,企业负责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淡薄。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得企业负盈不负亏,巨大的债务包袱让高校背着,高校承担着无限连带责任;另一方面,企业没有自,缺少活力。

其次,一部分校办科技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当前还是用主要的精力从事一般性的经营,或充当人家的,或科技项目服务,没有去从事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校办科技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主要放在企业进行,不宜放在科研组进行,因为科研组缺乏经济观念和市场开拓的经验。为了加强企业的技术开发,学校应在人力财力等方面对企业予以支持,应该下决心把一些技术骨干调入企业,充实校办科技企业的技术力量。

最后,有些校办科技企业在内部管理上没有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和文化背景的运行机制,其中包括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风险机制、破产机制等等。这套机制没有形成,也与高校在管理体制上企业依附于事业紧密相关,企业缺乏环境和条件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很难有所创新。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是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高校应解放思想,进一步创造环境条件,帮助企业逐步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机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长。

产权关系不清晰

高校科技产业产权关系不清晰是导致高校科技企业权责不明、校企不分、资产流失、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产权界定不清。高校的科技企业大多是由其下属的一个教研室,几名教师,利用学校的几间房子,几台设备,还有校名等无形资产,通过艰苦创业逐步发展起来的。企业积累的这些资产是全部归学校所有,还是部分归学校,部分归创业者所有,各有各的说法。产权主体归属不清,产权收益归属不明,导致谁都有份,谁都不问,产权责任不明确,企业负盈不负亏:校企职责不清楚,学校领导随意干预企业的行为时有发生;企业自得不到保障,经营者和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经营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等。

产权主体单一。高校科技产业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大部分企业都是学校独资企业。这种产权结构,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企业一旦破产学校将蒙受很大损失;二是企业受校园文化的影响较深,缺乏面向市场、追逐利润的价值取向;三是学校对企业采取的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更多的是对学校及领导的负责,难以负起应对市场的责任。另外,这种投资主体过度单一的企业,缺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企业缺乏压力和动力。

国有产权所有者缺位。学校为单一投资的企业,还有一个与社会国有企业相同的问题,就是产权所有者缺位。对于谁是企业的产权所有者及其代表,应有哪些责任、权利、义务,都不明确,也未落实,这是影响校办企业运营效率的体制性原因。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人力资源问题是管理中的关键因素,高校科技产业中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企业管理人才缺乏。一方面高校相当部分的科技企业的老总是科技人员,还不善于经营管理,缺乏高层次的战略决策和市场运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高校科技企业主打产品一般都是学校科技成果开发出来的。而成果持有者往往是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既要教学,又要科研,由此造成精力分散,多少给教学和科研带来一定影响。另外,部分高校科技企业“学校天下”的情形十分严重,从董事长、总经理到技术骨干甚至一般销售人员,都是所属高校的老师和学生。虽然高校科技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高,但“学校天下”的做法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最终不利于高校科技企业的规范和发展。

人事关系不灵活。校办科技产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劳动人事关系问题。现在校办科技企业中有事业编制人员和非事业编制人员,随着企业改制变化,有些有事业编制的人员要求回校,有许多学校只准出,不准回,这些人员后顾之忧严重。另一部分的非事业编制人员因没有事业编制,觉得比前者缺乏保障,人心浮动,这些都直接影响企业经营与管理。

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改革三大对策

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是指,通过对高校科技产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并通过逐步加大高校科技产业的高新技术含量,提高教育系统国有资产的投资效益,促进校办企业的发展。针对上述部门所阐述的弊端,提出以下改革对策:

重塑校企关系

要改变高校与企业之间以行政为纽带,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的现状,必须重塑校企关系。高校可以授权成立产业集团母公司,负责学校国有资产的完整和保值增值,校办企业可以控股、参股、联营、合作、合资等形式成为产业集团母公司的子公司。建立起母子公司制的管理体制,学校以其实际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校办企业以其全部资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这样,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产委托经营、指导性管理和自主经营的关系。

理顺产权关系

界定产权。首先要对高校科技产业进行资产评估,确定资产总额,然后切割资产。这里牵涉到对存量资产及增量资产的切割和产权归属问题。有关这方面,可以根据“谁投资,谁受益”内涵,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把改革的重点从“存量分割”引导到“增量规范”上来,产权归属无法确认的,可以一部分归原企业集体,另一部分由企业个人以优惠购买、赠与等方式处置。

对高校科技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了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建议:(1)代表学校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集团母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引进外部人管理。这样做的优点是:①独立董事可以摆脱学校的影响,客观决策;②避免关联交易,有益于企业发展;③从外部角度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同时,监事也要通过选举选择有专业能力者担任。(2)投资公司所属子公司应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增加职工持股比例,避免股权过分集中的一言堂公司,形成各利益主体的有效机制。

建立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高校科技产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就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建立起代表高校校办企业中国有产权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产权所有者到位,改变对校办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符合经济规律要求和适应企业特点的管理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才能担当起明晰科技产业产权,推动校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校办企业健康发展的重任。

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进行科技产业产权制度改革,还必须建立起国有资本退出机制,这是市场经济本质的要求。国有资本的退出,可分为战略退出和自然退出。战略退出,是指按照比较经济的原则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将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涉足竞争激烈的传统产业的校办企业中的国有产权通过变卖置换出来,让其他产权所有者进入。因为管理企业本来就不是高校的强项,而管理这类企业更是高校的弱项。自然退出,是指那些无市场前景,无能力吸引投资者投资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校办企业退出市场(包括依法破产)。这类企业退出市场的时间越长,退出的成本将越高。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第4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知识产权;科技档案;保护;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正在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一些科研单位相继建立起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而且也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良好环境。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将职务发明据为己有。

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主要是职务发明。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小团体主义的局限,个别人将职务发明据为己有,去搞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影响了正常的科研秩序和经济利益。

2)专有技术的保密工作亟待加强。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档案利用el益增多,但是也有个别人钻科技档案管理不严的空子,投机取巧,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将人家辛辛苦苦从实践中得出的结果写进自己的论文。还有的人将与他人合作的产品配方归为己有,进而泄漏给他人或向一些地方小厂兜售,谋取私利。诸如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新时期对科学技术成果的保密问题亟待加强,科技档案保密工作不容忽视。党和国家的利益需要保护,企事业单位的利益和公民个人的权益也需要保护。

3)技术档案中缺少核心内容。

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档案开放的扩大和社会利用的增多,档案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科技档案。一些科研院所的科技档案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只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实施,而忽视了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有的甚至肢解档案材料,只移交一般性材料而将关键性材料留下;还有的将科研报告中核心内容,用自己设定的代码代替,严重影响了科技档案的完整与质量,也丧失了档案的实际价值,不利于今后查考利用,不利于技术储备和成果的继承发展。

4)不注意科技文件的平时积累。

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是保证科技档案质量的关键,而科技档案的形成靠科技文件的平时积累。在日常科技活动中,会形成一定数量和种类繁多的科技文件,它不仅对当前工作有利,而且对今后的工作更具有指导和利用的价值。这些科技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它是科技档案的前身,我们应注意在各个重要阶段和环节进行科技文件的积累。有的科研单位,对科研计划的落实非常重视,而对科技文件的形成、积累和作为档案归档保存却重视不够,表现在科研实验原始记录不规范科研装置图纸不齐全,科研报告不完整,结果不仅对科研实验工作本身不利,同时也使科技档案工作受到影响。也给这部分档案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并给以后的后续工作留下了隐患。

5)执法监督中的不到位。

《档案法》已颁布实施多年,各级档案部门积极贯彻执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违反案法》的处罚问题还缺乏手段,象抄袭别人技术档案、丢失档案、损坏档案、档案泄密等问题,处理起来操作性不强,有的只是轻描淡写,或者以批评、检查代替处罚,而不是用法去制约,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人去违反《档案法》。

几点建议:

1)树立一切为公的思想。

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大多是职务发明,顾名思义职务发明的成果属于公有财富,作为组织管理部门和领导者应对职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起一切为公的思想,把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克服利己主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事事以国家利益为重。教育和要求每个人自觉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职责和义务,对人类、对社会做到无私奉献。

2)加强科技保密,保护国家机密安全。

科技档案是科技活动的产物和真实记录,为了国家机密的安全和有利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科技成果发明人的权益,必须对科技档案的某些部分进行保密。就是在利用时限定使用范嗣,,严格遵守保密法规,该保密的不能内外不分,不该保密的不能借故保密影响利用,对于一些有产权的,更要保护其产权不受侵犯。

3)广泛收集,丰富馆藏。

日常科技活动产生大量的科技文件,我们在收集整理归档时,要按事物发展规律,抓住主要环节和重要阶段,按课题分类进行收集。科技活动到了成果鉴定阶段,就要将课题各个重要环节的原始记录、实验报告和相关的技术文件等收集齐全,因为鉴定阶段标志着课题研究工作的结束,材料已全部形成,需要认真地收集,及时整理归档。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保管好档案,供有关单位和个人使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丰富馆藏,储备丰富的档案信息。

4)

管好档案便于开发利用。

保管科技档案目的是将“死”的档案资料变成活的知识加以应用,指导科研实践活动,发挥更大的价值。所以,对于科技档案工作者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开展和推进科技档案的利用工作,使科技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当然,利用档案要在不泄密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会给国家机密安全带来损失。科技档案不仅对本单位、本部门具有利用价值,对其它单位、部门同样具有利用价值。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在保护知识产权前提下,做好为社会利用提供服务工作,造福人类,发展社会。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档案,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了解服务对象的要求,改善各种可能的服务手段和形式,开展好档案利用工作。

5)健全并严格执行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管理力度。

第5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现存问题;对策

企业会计核算具体来说指的就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系统、稳定的检测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的规模和使用情况,以便能够提供真实详细的财务信息,帮助企业领导和决策人员更好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以便做出准确判断,为科技企业的日后发展指明道路。因此本文将通过简要论述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作为切入点,重点围绕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探究。

一、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科技企业通过会计核算管理能够有效集中控制和管理内部各部门,并且对各部门的会计工作及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掌控,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除此之外,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还能够为科技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搜集、整理途径,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会计信息的汇总,并以此为根据自动生成各种口径的财务报表,有效缓解各单位数据上报负担。

(二)完善科技企业制度

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会计核算管理,通过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科技企业能够准确掌握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财务情况,并且掌握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为企业领导和决策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与此同时,也能够顺应时展潮流,有效完善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推动科技企业更好地实现市场化改革。

(三)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会计核算,科技企业也能够有效提升控制各单位部门的能力,并且加强对流动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能力,从而为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创造良好和谐的内部环境。在会计核算管理的帮助下,科技企业可以在总预算体系当中添加各部门的预算工作,从而有效监控、管理科技企业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成本、资金使用等[1]。

二、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重视程度不足

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在当前科技企业当中有一部分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未能对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还是仍然有部分领导及管理者将科技企业的发展重点放置在创新科学技术以及产品研发上,甚至由领导本人或亲戚朋友充当会计核算管理人员,对于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十分随意。这也对科技公司的长效稳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二)会计核算主体尚不明确

主体尚不明确也是科技企业目前在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当中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特别是在许多中小型私营的科技企业当中,创始人自身的资金与科技企业运作资金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这也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不够明确、透明的企业运作方式也使得科技企业内部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明确的情况,但追根溯源,这与科技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不合理有着直接联系。

(三)会计核算人员专业性差

现阶段在科技企业当中,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不足,即使在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仍然有许多年长的会计核算人员选择使用手工记账等传统工作方式,这也是影响会计核算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及管理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在部分科技企业当中,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甚至没有专人负责,缺乏专业性的人员完成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将会严重影响会计核算的精确程度,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工作量[2]。

(四)会计核算机制尚未健全

当前部分科技企业中的会计核算管理只涉及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仅仅只能了解c科技企业有关的财务信息,但无法准确及时地了解甚至参与到科技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科技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应当涉及企业的各个环节。

(五)缺乏有效内部控制体系

科技企业在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和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市场环境时,需要及时调整企业的业务经营方向才能有效保障科技企业的灵活性。但在此过程中,科技企业也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在设置产权和权限管理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缺乏对会计核算管理及处理会计业务的有效监督,因此也导致企业出现资产流失。

三、解决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对会计核算的重视

科技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需要正确认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基于其应有的重视力度,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物力与人力,使其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在科技企业当中需要成立专门的会计核算管理部门并由专人进行管理,同时为了符合现代会计核算管理需求,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

(二)需明确会计核算的主体

改革企业管理方式也是解决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现存问题的一大有效途径,众所周知会计核算对科技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因不合理的企业管理方式也使得内部管理人员与企业运作资金重合,进而使得会计核算主体变得模糊,严重影响了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需要尽快调整自身的管理方式,将企业管理进行分离,进而明确核算主体,有效避免在会计核算管理中出现错误[3]。

(三)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素质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之下,会计核算工作人员除了需要为决策者、领导者提供真实精确的会计信息之外,同时还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科技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管理者在管理预测及控制当中提出重要的参考意见。因此科技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会计核算管理部分配置电子计算机,以便能够实现会计电算化,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效率及质量。并且通过专业的岗位培训使得会计核算管理人员能够树立起全局观念。与此同时,科技企业也需要积极从外部进入专业优秀的管理人才,进一步扩充会计核算管理团队,在精英人才的带领之下激发会计核算队伍的活力,使得整体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能够得到大大提升。

(四)健全企业会计核算机制

首先科技企业需要确保会计核算管理部门的独立性,赋予其一定的行政职权,要求会计核算管理部门能够积极参与到科技企业的管理决策以及管理控制过程当中,全方位地掌握企业所有经济活动以及现金流动、使用情况。另外,还需要敦促科技企业内部各部门积极与会计核算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与交流,配合会计核算管理部门的工作,主动为其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科技企业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得每一位员工均能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管理对科技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以便帮助核算工作扫清障碍[4]。

(五)完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也是落实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一大重要举措,对推动科技企业乃至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效发展以及持续增长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科技企业首先需要立足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基础之下,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企业内部所有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避免相关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当完善会计核算岗位及职权设置,平衡好会计核算岗位与其他岗位职权之间的关系,预防科技企业出现资产流失。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科技企业面临的生存及发展环境越来越严峻,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添加了诸多困难。为有效解决当前科技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本文建议企业需要通过加大对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视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同r完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等一系列措施逐渐扫清工作障碍,确保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在科技企业中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S楚,丁云,施炜,夏雅文.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XXX企业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2016,03:29-31.

[2]吴丽,纪海荣. 试论民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5,13:181-182.

[3]于欢,李泽清,李倩雯.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5,27:217-219.

第6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论文论文摘要: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促进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合作,现对此作出浅要分析。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科技档案;保护;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正在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一些科研单位相继建立起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而且也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良好环境。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将职务发明据为己有。 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主要是职务发明。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小团体主义的局限,个别人将职务发明据为己有,去搞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影响了正常的科研秩序和经济利益。 2)专有技术的保密工作亟待加强。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档案利用El益增多,但是也有个别人钻科技档案管理不严的空子,投机取巧,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将人家辛辛苦苦从实践中得出的结果写进自己的论文。还有的人将与他人合作的产品配方归为己有,进而泄漏给他人或向一些地方小厂兜售,谋取私利。诸如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新时期对科学技术成果的保密问题亟待加强,科技档案保密工作不容忽视。党和国家的利益需要保护,企事业单位的利益和公民个人的权益也需要保护。 3)技术档案中缺少核心内容。 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档案开放的扩大和社会利用的增多,档案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科技档案。一些科研院所的科技档案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只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实施,而忽视了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有的甚至肢解档案材料,只移交一般性材料而将关键性材料留下;还有的将科研报告中核心内容,用自己设定的代码代替,严重影响了科技档案的完整与质量,也丧失了档案的实际价值,不利于今后查考利用,不利于技术储备和成果的继承发展。 4)不注意科技文件的平时积累。 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是保证科技档案质量的关键,而科技档案的形成靠科技文件的平时积累。在日常科技活动中,会形成一定数量和种类繁多的科技文件,它不仅对当前工作有利,而且对今后的工作更具有指导和利用的价值。这些科技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它是科技档案的前身,我们应注意在各个重要阶段和环节进行科技文件的积累。有的科研单位,对科研计划的落实非常重视,而对科技文件的形成、积累和作为档案归档保存却重视不够,表现在科研实验原始记录不规范科研装置图纸不齐全,科研报告不完整,结果不仅对科研实验工作本身不利,同时也使科技档案工作受到影响。也给这部分档案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并给以后的后续工作留下了隐患。 5)执法监督中的不到位。 《档案法》已颁布实施多年,各级档案部门积极贯彻执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违反案法》的处罚问题还缺乏手段,象抄袭别人技术档案、丢失档案、损坏档案、档案泄密等问题,处理起来操作性不强,有的只是轻描淡写,或者以批评、检查代替处罚,而不是用法去制约,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人去违反《档案法》。 几点建议: 1)树立一切为公的思想。 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大多是职务发明,顾名思义职务发明的成果属于公有财富,作为组织管理部门和领导者应对职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起一切为公的思想,把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克服利己主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事事以国家利益为重。教育和要求每个人自觉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职责和义务,对人类、对社会做到无私奉献。 2)加强科技保密,保护国家机密安全。 科技档案是科技活动的产物和真实记录,为了国家机密的安全和有利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科技成果发明人的权益,必须对科技档案的某些部分进行保密。就是在利用时限定使用范嗣,,严格遵守保密法规,该保密的不能内外不分,不该保密的不能借故保密影响利用,对于一些有产权的,更要保护其产权不受侵犯。 3)广泛收集,丰富馆藏。 日常科技活动产生大量的科技文件,我们在收集整理归档时,要按事物发展规律,抓住主要环节和重要阶段,按课题分类进行收集。科技活动到了成果鉴定阶段,就要将课题各个重要环节的原始记录、实验报告和相关的技术文件等收集齐全,因为鉴定阶段标志着课题研究工作的结束,材料已全部形成, 需要认真地收集,及时整理归档。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保管好档案,供有关单位和个人使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丰富馆藏,储备丰富的档案信息。 4)管好档案便于开发利用。 保管科技档案目的是将“死”的档案资料变成活的知识加以应用,指导科研实践活动,发挥更大的价值。所以,对于科技档案工作者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开展和推进科技档案的利用工作,使科技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当然,利用档案要在不泄密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会给国家机密安全带来损失。科技档案不仅对本单位、本部门具有利用价值,对其它单位、部门同样具有利用价值。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在保护知识产权前提下,做好为社会利用提供服务工作,造福人类,发展社会。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档案,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了解服务对象的要求,改善各种可能的服务手段和形式,开展好档案利用工作。 5)健全并严格执行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管理力度。 科技档案管理,离不开科研管理制度的支持。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应坚持用法律手段履行各自的职能,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下的各种规章制度,把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纳入制度进入法制的轨道,以加强市场经济条件的科研工作的宏观管理。不断总结和推广宏观和微观管理科技档案的经验,帮助各专业主管与单位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档案工作的约束、激励、监督机制,使全社会的档案工作逐步走出一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路子,这是科研宏观管理,加强科研管理力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第7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科技管理 体制 科技生产力 转化机制

【分类号】:D630

一、引言

当前,我国各个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仍然停留在对待具体的项目和研究团队管理等方面,可以说我国目前的科技管理范围过于宽泛,科技管理工作的内容过于细致,科技管理的制度过于教条,这一系列的问题或弊端都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自主创新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我国的科技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的科技管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体制的长期束缚,我国科技管理工作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不同约束和牵制,最终导致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

二、改善科技管理体制问题的重要意义

科技管理主要是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对相关科技项目所进行的组织、控制等一系列的工作,它是管理人员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科技项目本身的预期目标。科技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相关的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有效、正确地贯彻和实施,同时还会影响到能否充分挖掘和发挥出各个科研机构以及科研队伍的潜力,以及相应的科技规划能否顺利实施。

改善科技管理体制问题的意义在于,为了能够使得科技管理制度能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对我国之前出台的相关规定和办法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进一步说,这些办法和规定的出台都是为了能够促进我国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整体科研事业更快更好地进行下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在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科技管理体制的矛盾和问题。在这里,笔者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概括:

(一)科技管理部门片面地重视立项,而忽视了科技管理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管理工作受到传统观念和陈旧制度的影响,其管理模式依然沿袭传统保守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工作的要求。各科技管理部门仍然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具体的项目和研究团队管理方面,管理的范围过于宽泛、工作过细,而且制度死板,这些都为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存在着一些科研组织和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就导致一些政府职员不能够针对社会组织的情况来进行客观、真实的全面调查。另外还有少数社会科研组织会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对外提供信息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提供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掩盖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造成信息的不真实性,这些机构或者企业往往通过该种不良方式争取资金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因此,科技管理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或者说科技管理部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着盲目性,必须做到有效改善,才能让科研经费有的放矢。

(二)科技管理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市场对科技生产力的真实需求。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却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改革的时代步伐。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充分依靠市场经济机制的指导性、规范性、激励性作用,而我国的科技项目在设置过程中始终没有出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上述作用和价值,因此科技管理的最终结果是导致了很多科研项目在开发初衷与成果应用上普遍存在分歧,同时也导致了科技管理体制无法与现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不良后果。例如,现在国内有很多科技成果,设计上固然完美无缺,理论上也很有说服力,但就是无法应用到生产中去,或者说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推广和普及,因此这些科技成果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少,完全没有发挥出科技部门在科技管理方面的推动作用。这样,就给我国的科技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行政色彩在科技管理体制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机构方面,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受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具有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并且,科技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够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在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等方面的存在着不足之处,缺乏对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的有效调控,严重影响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

四、关于改善我国科技管理体制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科技管理工作无法过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科技管理体制,因此笔者建议从我国科技管理的自身问题出发,积极探索、研究、解决目前科技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为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基础。

(一)改善科技管理体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

改善科技管理体制,旨在建立起一整套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的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完美结合,让科技工作能够更好地发展。改善科技管理体制的重点在于对科研活动进行分层次的管理,例如:可以通过商业运作的模式来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改善科技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重新设定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主体在科技管理中的功能,充分整合整个科技资源,形成一条明确的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协调、联系紧密的科技管理体系。我们在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时,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从职能上对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区分,通过建立起合理的法律法规来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对科技发展进行引导,同时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

(二)改善科技管理体制要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

市场经济带来了许多外来的优越思想,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良的思想观念,例如急功近利等思维意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会存在一些科研工作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拼命争项目,但是做研究的深度就很不到位。同时,一些科研项目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将具有重要价值的项目放在首位,只是关注如何拿到项目、如何完成项目,致使一些科研成果脱离了社会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只有从根本上完善和改革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才能能得到改善。将科技管理与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进行结合,通过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规、激励措施,来搭建一个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来帮助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

总之,科技发展需要由科学的、健全的科技管理体制来支持。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取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野.王霞.辽宁省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4期

2.梁英.浅谈日本科技管理体制及科技发展特点[J].科技管理研究.1992年03期

3.肖洪武.科技成果推广与政府的科技管理[J].科技资讯.2006年06期

4..探索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新变化[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第8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体制创新;信息化建设;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的合理实施可以对社会科技活动起到高效的控制、调节作用,而创新其管理体制也有利把握科技工程的总体方向,在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体现。因此,提高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构建信息化的开放式科技管理模式,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科技管理创新发展的状况。

一、科技管理的实质

1、科技资源配置受经济全球化和知识革新的影响,国家、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逐渐从资本、经济等方向朝着科技实力竞争发展,因此科研项目的发展和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已经不仅仅是影响着科技工作的整体,更是涉及到了国际层级的角度。管理就是利用合理的手段有计划的组织、调控、领导其相关部门和行业进行工作,合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其资源优势,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扩大到最大。

2、科学技术源泉我国的经济制度也是促进科技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进步的源泉,在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从未停止过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和信心化建设,将科研项目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综合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利用科学管理方式对科技管理进行合理应用,实现资源的有化整合,达到与预期一致的管理目标。

3、科学技术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得以合理运行的关键就在于可以贯彻落实科技政策,并发挥其科研项目的潜力,并能够适应与日俱增的经济变化,实现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摆正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方向,而科技管理创新工作也随着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发展具备现实意义的模式;并作为保证科技工作有条不紊运行的关键存在着。因此,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也成为了如今热议的话题之一。

4、科技创新体制的变革如何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制度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就要掌握如今的社会形势,并结合科技体制改革的这些年中发生的变化,将其转化成不竭的动力;使之成为强有力的生产力,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成为科技创新的有利保障。制定与我国经济制度协调一致的科技创新体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要保证既不受到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影响,又要确保科技创新制度要符合其社会发展。

二、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现状

科技管理体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改革,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并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基于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和影响,从法律体系和科技管理体制上,一直被某种制度所局限;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也存在着定位不合理的情况;而当前科技管理制度的现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很明确,但是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很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完善的利用和配置;因而无法做到与市场经济体制协调一致。资源供不应求,或存在资源稀缺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决策机制与发展需要不一致科技创新制度的实施与制定就是要以社会发展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决策力度与发展步调不一致就会导致其发展跟不上节奏。调控能力缺乏实效性,整体体制过于官僚化,从国家角度考虑,其中也是有很多不利因素存在的。这与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有一定关系;国家和政府不能予以引导性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都是致使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3、适应变革的基础薄弱科技创新中的各级创新主体不能适应变革的速度,在中间环节面临着严重的创新能力不够问题,科研团队研制的运行机制不能满足其科研活动的多样性。失去人性化、灵活化的发展前景,人才创新力不能被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浪潮,久而久之就会跟不上步伐,很多机制变得僵硬,最终淡出发展的舞台。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当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社会旧制度和新制度之间的冲击导致的。通过上述论述,可以得出要想实现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发展,就要扎实稳定的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并制定能够解决的策略,寻求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管理道路,保证我国科技发展的始终以健康、稳定的状态存在着。

三、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以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自身发展为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我国国情的罐体体制,对科研活动予以级别管理,将商业运行模式作为推动其活动的主要方向。科技管理体制的创先,按照其核心内容来说,就是设定了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政府和企业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整合创新资源,保证创新价值的灵活性,建立层级分明,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创新体系,在制定并确立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保证政府和市场之间职能界定,通过法律法规保证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开展,利用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作为科技发展的方向,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技术活动的正常运行,明确国家在重大科技平台和公公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保证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的实施,并对机构体系职责加以明确。

四、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很多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法律框架,科研项目的发展也随着科研组织的不断壮大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力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加以定位,但是在大部分的科技研究组织中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都制约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前的科技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之处:

1、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对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从客观要求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客观需求,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予以严格的标准;充分调动社会的竞争力和市场积极性,加快资源合理配置速度。

2、宏观决策机制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科技创先中的宏观调控手段与科技创新的发展不能相适应,在宏观决策体制不能与实际发展情况步调相一致,加强对宏观调控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官僚化过于严重。科学技术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诸如高层科技决策评估和监督层面上相关部门无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科研项目就无法顺利展开。

3、科研体制受传统制度影响严重科研项目的创新主体对于制度变革的适应性需要向更高层级发展,企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对科研活动的适应性过低,管理体系过于僵硬,无法激发科研人员的思维,也不能与创新发展规律相适应。通过对现有科技管理体制的分析,上述不足之处的成因还是由于旧制度及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只有不断对科技管理中随时可能出现新情况及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才能有效解决为我国科技体制创新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五、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趋势

促进科技体系重建、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科技自身发展水平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我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使科研活动实现分层次管理,通过商业运作模式对科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未来改革的趋势。不断创新现有科技管理体制,在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实现科技宏观管理的调节作用,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各自职能的所属范围,通过各种经济手段的合理利用对社会资源配置及科技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建立符合国家实际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逐步使科研机构体系向规范化方向发展,针对各类科技项目及其承担单位建立适宜的监督评估制度。发挥各级科协或科学共同体等社会资源的作用,促进科技不断进步,在科技投入方面将企业家的捐助资金作为一个有力补充,积极引导非营利科研机构及民营科技企业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六、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科技管理体系的工作模式源于传统工业化时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也是逐渐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实现信息化管理必将带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将会促进科技管理发生重要改革,进而使有关部门的科技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科技管理体制信息化不仅对于全面高效地管理科研信息,而且为决策者提供重要辅助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能对科技工作者的动态详细了解,对于促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使目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还可以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促进行政能力的整体提升。提高科技竞争力,推动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源泉是要具有信息化的战略思维,成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的一个有效手段。

七、结语

科技管理创新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要见面礼综上,科技管理创新要符合我国国情,建立诸如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科研机构治理结构等符合科技体制所需的基本法律框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上,信息化对于科技管理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对于建立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赵文敬 单位: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第9篇:科技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科技成果;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008-02

高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庞大生力军,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呈大幅度增长,不仅增加高校收入,也提高了高校科技水平。但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认真分析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 高等院校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科研立项缺乏创新性,重复不实

近年来,科研事业取得了较为稳健的发展,但是真正取得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却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科技工作评价体系是一大绊脚石。目前,高校科研评价通常是以论文和著作数量的多寡及科研经费的多少来衡量教师的科研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是潜心从事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始或集成创新研究,而是想尽各种办法找关系争项目,这样致使科技项目课题孤立、目标分散、技术水平低,不能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实现理论上或技术上的突破。同时,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科技计划信息共享,许多项目“换汤不换药”,多头申报现象仍然存在,这也导致经费投入效益低下。

2 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不科学

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不科学主要有几个难点:其一,科技研究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决定其工作量和所消耗的费用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在事前对科研课题的经费进行非常准确的估算。其二,编制人员的专业局限性,科研经费预算主要由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编制,参与预算编制的人员大多是某研究领域的专业型人才,对经费预算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对财务预算方面的知识缺乏,因此往往凭经验估计,宁多要勿少报,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工作随意性大、科学性较差。其三,财务人员参与低,虽然财务人员也参与预算的编制工作,但由于财务人员对科研项目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对预算编制工作指导和监督缺乏力度。

3 科研项目在审批环节可行性论证不够、审查不严、监管同一

多数项目负责人为了项目而项目,而对其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应用条件缺乏全面、系统、前瞻性的分析,预期目标虚高定位,主观夸大项目预期目标,效益指标预测失真。评审部门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综合条件考察不细、要求不高,对项目缺少深入客观的调研。评审专家与中介机构在参与课题评审中责权利不明晰,本应与项目无联系,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造成评审专家在整个运行中起到了许多不应该起到的作用。

4 科研项目经费拨款下达不及时

由于科研项目的管理主体分别由科研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来担任,由于科研项目年度计划和国家年度财政预算之间存在时间差异,就会导致科研主管部门要求课题正常开展,甚至到了中期检查的时候,财政部门的科研经费还没有拨下来,接近年底,经费刚拨付,就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使用完毕等,导致在课题开始需要投入科研资金的时候没有经费,到年底又要突击使用经费。这些现象的存在加大了课题经费的使用难度。其原因主要是政出多门,主管部门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造成的。

5 科研经费支出存在套取现金、虚假支出、重复购置设备等问题

原因如下:财务人员在审核科研费用时只能对发票、单据的合规、合法性进行审核,而其经济事项的真实性难以确认,只能靠课题负责人把关并予以签字确认。在设备购置上,由于同一单位内部缺乏统一协调,课题组自行采购,出现设备重复购置,造成设备闲置浪费,利用率低。课题组通过外协费名义转移科研经费,逃避监管,从而套取科研经费。

6 结题不结帐,结转结余过大

由于部分课题结题后经费结余长期挂账,不利于学校对课题的管理,也助长了乱支滥用课题经费现象的发生。

7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障碍,“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我国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的80%转化率和30%的产业化率差距甚远,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高校存在着轻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导致大量科研成果在研发之前没有相应的适用推广对象,更不会谈形成产业化的条件。横向科研虽然具备市场应用前景,但是横向科研针对性强,成果应用面过窄,只是应用于委托单位,因此,除委托单位使用外,就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

二 如何解决问题

1 科研管理部门要树立质量先行的观念,引导鼓励研究人员从事创新性、原创性的研究

项目立项要杜绝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不偏重资历和名气,充分发挥有潜质青年教师的积极作用。青年科技工作者有着旺盛的精力,具有活跃的学术思想和勇于创新的胆识,但他们缺乏科研水平、学术声望的积累,很难独立申请或承担科研项目。此时高校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障,协助他们在科研活动中取得突破,培养学校科研的后备力量。

2 建立预算评审机制

为了保证科研课题预算的真实、准确,必须建立预算评审机构,对其预算进行评审,审查其健全性、真实性、统一性、有效性,找出其中的冗余与问题,督促其调整纠正,使科研课题预算的编制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其编制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规范和提高。同时,还要抓住机会广开渠道,增加政府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力争实现科研的预期效益.

3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和激励机制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桥梁,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纽带。首先政府要积极引导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中介管理体制和机构法律组织形式、运行模式与机制,加强中介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技术市场的发展;加强全国技术市场合作网络,积极吸引信贷资金和风投资金对科技成果的投资;通过扶植、培育和规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使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跃上新台阶,推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

在学校局域网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连接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课题负责人以及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由科研部门将科研课题名称、下达经费单位、研究期限及经费预算方案等信息录到课题负责人名下;财务部门负责将收到的每笔收入、发生的每笔支出明细录到每个课题中;课题负责人通过密码可在网络上查看自己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结余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各职能部门可通过该网络平台及时快速地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课题有关信息,达到管理环节的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渗透,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5 加强科研项目结题结账管理

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按照项目合同规定的时间开展研究工作,项目研究结束或通过验收后,及时办理结题手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每年应定期将结题项目的有关信息通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协助项目负责人核对经费收支结余情况,如实填制经费使用报表。对项目结余经费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避免应结未结科研项目越来越多,长期挂账现象。

6 改变不合理的高校评估机制和教师业绩评价制度

对高校的评估指标应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水平、科研实力、师资力量、各项硬件设备的质与量、财源、就业率、历届毕业生的成就和声望、同行评价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目前高校的评估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自己主持的,从长远和国外经验来看,应由公众、社会、学校及政府均认同的权威评估机构来进行,才更能体现公平、公正。

7 切实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科研经费被滥用,早已不是新闻,但在一系列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的办法出台后,问题还是频频发生,这说明,科研经费的监管仍然没有真正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为了确保科研资金安全并合理使用,审计、财政、科技和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防止科研经费使用违反预算管理规定,以协作费、劳务费等虚假名义外拨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形成资产流失等问题。对违反科研管理规定、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损害学校声誉的,坚决予以惩处,挪用、贪污受贿触犯刑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1]李兵,李正风,崔永华.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1(7).

[2]汤学军.科研院所课题经费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6).

[3]李辉.提高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质量问题的探讨[J].

石油科技论坛,2013(4).

[4]尹刚.高校科技项目立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长江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