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急诊分诊方法精选(九篇)

急诊分诊方法

第1篇: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关键词] 亚急性猪丹毒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69-01

从临床诊断症状方面分析,慢性型猪丹毒主要表现是关节炎与心内膜炎;急性型猪丹毒主要表现是败血症;亚急性型猪丹毒主要表现是皮肤上出现疹块[1]。近些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猪丹毒。所以,一定要深入研究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为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一、病原

猪丹毒病原是红斑丹毒丝菌,也就是猪丹毒杆菌,属于革兰氏染色阳性菌,是一种微需氧与兼性厌氧菌。按照菌体抗原差异,主要将猪丹毒丝菌分成25个血清型,我国出现的主要就是1a型与2型,猪丹毒杆菌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室温条件下,可以耐干燥几个月,在阳光下可以生存10-14天。在死后埋在地下1.5米处的动物尸体内,230天之后还有活菌。将污染的垫草与粪便堆肥发酵半个月之后,就可以杀死猪丹毒杆菌。同时,此菌抗热性较差,在50℃的条件下加热15-20分钟,或者在70℃的条件下加热5分钟就可以杀死猪丹毒杆菌,煮沸后很快就会死亡。

二、临床症状

我国猪丹毒主要以急性型与亚急性型为主,同时伴有较少的慢性型。亚急性型猪丹毒是此类疾病中较轻的一种,主要就是在猪皮肤上出现一些疹块。一般而言,猪体温均不会超出42℃,在发病的1-2天之后,在患病猪的背部、颈部、胸部、腹侧以及四肢皮肤上出现一些黑紫色、深红色大小不一的疹块,其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圆形、菱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出现疹块的位置稍有凸起,并且边缘呈现红色,中间较为苍白,具有明显的界限,与烙印非常相似,因此,有“打火印”之称[2]。在发病的时候,白猪容易看见,黑猪不容易看见,经常在宰刮毛之后才看见。随着疹块的出现,猪体温也会随之下降,病势也会逐渐减轻,在疹块消失之后,凸起的位置也会逐渐下陷,最终产生干痂,脱落自愈。此病病程大概为10-12天,其死亡率较低。个别病例会转为慢性型或者急性型猪丹毒。极少数病例中,猪背部、肩部皮肤会出现坏死、发黑、发硬的症状。

三、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试验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抗体试验、SPA协同凝集试验、凝集试验等[3]。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可以对猪体中是否含有此细菌予以直接检查。SPA协同凝集试验,主要就是鉴定细菌与分类菌株。凝集试验主要包括试管凝集试验与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血清培养凝集试验,主要用于检测血清抗体与评价免疫水平。其具体方法就是:在含有抗丹毒的血清培养基中接种纯培养物或者被检组织,保证其温度为37℃,培养18-24小时,出现凝集现象为阳性。在对猪血清进行检测的时候,凝集价在1:20以下为不发病猪,在1:320以上为发病猪或者有免疫力猪。

四、防治方法

1.治疗方法

在发病之后进行治疗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早期确诊,并且对病猪进行隔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而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而言,在治疗猪丹毒的时候,青霉素是首选抗生素,在经过相关治疗之后,病猪体温会逐渐下降,精神与食欲也逐渐转好,此时,还需要注射2-3次青霉素,以此来巩固治疗效果,避免其复发,或者转为慢性型与急性型。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抗猪丹毒血清进行治疗,一般而言,进行皮下或者肌肉注射,仔猪注射5-10毫升,体重在50千克以下的猪注射30-50毫升,体重在50千克以上的猪注射60-100毫升,此血清主要为牛源或者马源,在注射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需要仔细观察。如果可以和青霉素一起注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3]。

2.预防方法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而言,必须对猪舍、周围环境、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同时,还要注射预防疫苗,如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G4T10弱毒疫苗等,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猪丹毒的发生。现阶段,我国具有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以及猪瘟、猪多杀性巴氏性杆菌三联活菌疫苗可供使用。

五、结论

首先,在亚急性猪丹毒防治中,按照免疫计划予以预防接种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方法,当猪群中确诊患有此病的猪时,一定要马上进行隔离治疗。其次,一定要重视对猪舍、周围环境、用具等方面的定期消毒,并且将垫草、粪便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堆肥发酵,灭杀相关细菌,同时还可以作为肥料使用。其三,对于病死的猪以及病变内脏器官而言,均要进行深埋处理;急宰猪血液与废弃病变器官或者组织均要进行化制处理,在经过兽医检查之后确认没有病变的肉体与内脏器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处理,经常高温处理之后能够利用;运输工具、急宰场地等在完成工作之后,需要进行彻底的冲洗与消毒,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其四,饲养人员一定要和兽医进行紧密的配合,对猪群发病情况进行认真的观察,一旦发现病猪就要马上进行隔离治疗,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损失。当同一猪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时候,需要采用青霉素注射的方式进行预防,保证猪群的健康。其五,屠宰、解剖、检验等人员一定要强化防护措施,避免受到猪丹毒丝菌的感染,如果出现病症,就要马上就医。

总而言之,猪丹毒具有广泛的流行性,并且还会传染,在危害养猪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因此,一定要对此病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在确诊之后,马上进行隔离治疗,恰当使用药物,保证病猪能够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孙薇,杨林,王成达,等.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J].吉林畜牧兽医,2011,32(11):32-32.

第2篇: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关键词:急诊 护理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97-02

本文对2012年4月~2012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763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急诊急救患者的心理特点。急诊患者大多数都是危、急、重为“三大”特点,在抢救过程中,医疗机构不仅需要熟练地医疗技术水平,还需要医护人员了解各种病人的心理特点。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达到加强急救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治效果。

1 对象与分类

1.1 对象。收集本科室2012年4月~2012年6月接诊的急救患者763例。其中男432例,女331例,年龄4~82岁;病因分类:车祸伤253人(33.2%),突发疾病89人(11.6%),慢性疾病急性发作140人(18.3%),酒精中毒113(14.9%),打架斗殴致伤68人(8.9%)人,服药自杀20人(2.6%),意外致伤61人(8.0%),自然灾害致伤19人(2.5%)。

1.2 分类。通过有近十年工作经验的急诊科护士人员临床观察,根据患者较典型的语言行为和表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型:①紧张、恐惧型:此类病人多为意外伤害引起,如车祸,自然灾害;②急躁、易怒型:此类病人多为醉酒、打架斗殴致伤引起;③悲观、绝望型:此类病人多为慢性疾病、服药自杀、意外事故等。

2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比较复杂,由于急诊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再者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水平、心理抗压能力不同,当遇到疾病的时候,其心理反应均有较大的差异,分为以下四类:

2.1 焦虑与急迫救治的心理。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大咯血或车祸、失足坠楼、CO或农药中毒等。这类病人病情急,病势险恶,躯体症状(呼吸困难、疼痛、肢体活动障碍等)明显。这类急诊病人缺乏思想准备、心理应对能力较弱,思想上与身体上产生强烈的求生欲望。

2.2 恐惧与紧张心理。主要是由于意外事件或疾病引起的,比如意外事件,忽然遭受意外或得知病情或原有病情急剧恶化以及对医院的环境、医疗技能水平不了解等原因而到院就诊,这类病人的思想准备大多不够充分,特别是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病情与病因不了解,对术后的身体状况过分担心。

2.3 易怒、烦躁心理。这类病人主要是由于自身病情原因或医院环境与医护人员态度不满意引起的。比如一些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严重,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病情产生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失落,对外界采用攻击态度、把情绪发泄给医护人员。

2.4 悲观绝望心理。病人表现出忧伤、悲观、绝望、无生活信心、沉默寡言、不愿外界打扰,这类患者一般常见于服毒病人或慢性病病人或发生意外事件,比如忧郁症、感觉社会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另外,有些患者因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意外失去亲人或亲友,受到过度的心理打击而处于不愿意接受现实状态,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不与医务人员合作,拒绝各种治疗和护理。

3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3.1 护士积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急诊科护士首先接触患者,并进行有效沟通,护士的语言方式、采取的行动都会对患者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接诊护士应敏捷、冷静、沉着、和蔼、有序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在护患的接触时间里,护士在观察病情的同时了解其心理状态,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对患者及时诊断治疗。

3.2 较高的业务素质与良好技术水平。对急诊病人,急诊护士应积极主动并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准确及时地给予各种抢救措施,如:吸氧、输液、输血、包扎、止血、固定等措施,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解除患者痛苦,减轻疼痛;娴熟的护理技术它会使病人信任你、依赖你。

3.3 善于忍耐和自制。在急诊患者前来就诊过程中,有的是意外事故受伤,有些患者或家属难以接受,出现暴躁、偏激的行为时,要学会理解与忍让,切忌争吵,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与照顾。

3.4 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医院应本着一些为了患者、方便患者、关心患者为原则,提供干净、整洁、安静的就诊环境;医院应简化入院手续、通过便捷的服务,尽可能减小病人对医院的不满意度。

4 总结

4.1 本文首先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描述与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

4.2 急诊患者对于疾病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要同情、体贴、爱护,“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提供便捷、温馨的服务,耐心劝导,语言要艺术,待患者如亲人,加强护患沟通,患者如有过激言行,不要计较,要以诚待人、克制忍耐、用心劝导,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充分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陈蓓敏.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3,23(3):279

第3篇: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急诊旋转;复位角度;脱位复位方法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一个关节,经常由于肱骨头变大、关节囊薄弱松弛以及肩关节孟浅等原因引起肩关节脱位等情况[1],尤其是一些爱好运动的年轻人中发生率非常高,成为了当前急诊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在临床中一旦就诊后,需要立即选择适合的脱位复位方式加以改善,从而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09年5月~2015年9月的9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每组各3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4.60~63.10岁,平均年龄(30.59±11.20)岁。

1.2方法 复位钳采用关节度测量仪器对关节旋转角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从患肢旋转角度到内收角度完成准确的测量,最后对前屈角度实施准确的测量[2],一旦关节弹响瞬间,需要将角度准确的加以记录。

一组采用科氏法脱位复位方式,在复位操作时,麻醉处理,等到患者的肌肉变得松弛后进行复位操作,用力要控制得当,不能够用力太猛,同时需要避免引起肱骨颈受压过大而出现骨折症状,手术患者需要将患者的腕部准确的握住,屈肘到90°[3],同时尽可能的使得患者的肱二^肌变得松弛,另一只手需要将患者的肘部握紧,持续进行牵引操作,轻轻的向外延展,慢慢的将上臂向上向外旋转,之后进行内收操作,使得患者的肘部可以顺着胸壁更好的贴近中线位置,最后从内旋上臂,完成有效的复位处理。

二组采用牵引推拿法脱位复位方式,选取仰卧位姿势,辅助人员采用布单将胸廓套住之后向着健侧进行牵引拉伸,另一个辅助人员需要将布单从腋下将患者的患肢套住后向着外部上方进行牵拉操作,同时将患者的患肢手腕握紧后向下进行牵引处理,形成内旋外收方式,之后3个工作人员同时进行适当的牵引拉伸,手术医师需要用手在患者腋下将其肱骨头缓慢的向外推送,实施有效的复位处理[4]。

三组采用足蹬法脱位复位方式,选取仰卧位姿势,手术医师在患者的患侧位置,将患肢腕部握住,足跟放置在患者患侧的腋窝位置,两只手给予稳定持续的牵引拉伸,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足跟需要向外缓慢的进行推挤,对患者的肱骨头有效推挤,同时旋转操作,完成内收上臂处理过程,实现高效率复位处理。

三组患者复位处理完成后,需要对其实施后续的干预操作,前脱位患者将患肢保持内收内旋位置,腋下适当垫置棉垫[5],之后采用三角巾、绷带等将其妥善固定,20 d后缓慢的进行一些简单的旋转运动和肩部摆动运动,但是一定要避免出现过度外旋、外展等情况。对于后脱位复位患者,需要采取相反的固定方式,进行有效的外展、外旋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的肩关节功能检测情况以及疾病复发状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x±s)或χ2检验(%),P

2 结果

2.1三组的肘关节、上肢、手功能综合评分大小结果对比 一组的肘关节、上肢、手功能综合评分大小为(13.58±1.21)分,二组的肘关节、上肢、手功能综合评分大小为(13.57±1.16)分,三组的肘关节、上肢、手功能综合评分大小为(13.56±1.22)分,三组患者的肘关节、上肢、手功能综合评分大小结果两两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三组的疾病复发率大小结果对比 一组的疾病复发率大小为13.33%(4/30),二组的疾病复发率大小为26.67%(8/30),三组的疾病复发率大小为6.67%(2/30),三组的疾病复发率最小,二组的疾病复发率最大,三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大小结果两两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肩关节脱位是比较常见的肩关节疾病,通常在治疗过程中,用于复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当前没有一种复位处理方式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复位有效率,这些复位处理方式总会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复位处理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不同的技术综合开展复位处理,也许能够取得更好的复位处理效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急诊肩关节脱位复位处理过程中,先对患者的旋转复位角度进行准确测量,之后开展了三种不同方式的复位处理操作,发现每一种不同的复位处理方式疗效都较好,同时足蹬法脱位复位处理方式的疾病复发率更低,因此在临床实际选择脱位复位处理方式时,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优先考虑的脱位复位处理方式,其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的疾病复发率,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王德荫,张自立,郑艺中,等.肩关节脱位急诊旋转复位角度与两种固定法效果分析[J].新医学,2011,42(4):221-224.

[2]王天怀.肩关节脱位急诊旋转复位角度与三种脱位复位方法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86-86.

[3]童磊.肩关节脱位急诊旋转复位角度与不同固定方法特点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24,126.

第4篇: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提高急性腹痛的诊断准确性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急性腹痛是以腹痛为首发或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以腹痛为突出表现,它包括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种病症。急性腹痛病情复杂,发展变化迅速,致使临床误诊屡见不鲜[1]。高误诊率是急性腹痛病症确诊的最大困难,初诊者约40%,经所有检查后仍有20%最后误诊,错误诊断导致治疗错误。造成误诊率的原因一是因为辅助检查缺乏足够说服力,二是因为病史收集及体检质量不高及数量不足。

   

耳穴诊断法是通过观察耳廓形态变化以视、触压、电测等诊断疾病的方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耳穴诊断对人体疾病能作出一定的定位诊断,对某些疾病还有早期和预后诊断的意义[2]。因此耳诊工作者可通过视诊法、触压法、电探测法等来发现阳性反应点,通过综合分析来诊断疾病、判定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为随机选择出现急性腹痛病症,准备进行腹部b超或胃肠纤维镜检查诊断的患者100例;对照组为无腹痛症状的健康体检人30例。研究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34.7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35.1岁。

1.2  方法

1.2.1  首次诊断  由门诊或住院医生根据病史、体查、一般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在24h之内作出的诊断(在做b超或纤维胃镜检查前作出诊断)。

1.2.2  耳穴定位诊断  诊断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耳穴望、触压、电测定诊断,经综合分析作出耳穴定位诊断,从而判定研究对象病在何处,过程中不进行问诊、体查、排除不必要的诱导因素。(穴位分布情况见国家标准耳穴图)耳穴定位诊断采用望诊法、触诊法、电测定法。望诊是通过肉眼观察耳廓皮肤上形态改变的“阳性反应物”,并依据其所在耳穴对疾病作出判断。触诊是用探棒触摸、探压耳穴以发现形态及压痛敏感程度的方法。电测定法是测定耳穴的皮肤电阻,并以电阻降低的部位作为躯体内脏病症诊断参考及治疗时定穴依据的方法。通过触诊法、电测法及望诊进行各个穴位的比较,找出一个压痛最明显、电流最强的穴位作“定位穴”,或通过以上三法综合分析,参考标准耳穴图位置,作出病变定位诊断。

1.2.3  b超或纤维胃镜诊断  通过b超或纤维胃镜检查所得出的诊断性结论。

1.2.4  最后诊断  经手术,在直视下明确病变在何部位,作出手术诊断;或临床医生经过以上检查综合分析、治疗性诊断,最后给予急性腹痛的诊断性结论。最后诊断再与首次诊断、耳穴定位诊断及b超或纤维胃镜诊断作比较对照。

1.2.5  诊断符合标准确定  首次诊断与最后诊断一致者为诊断相符合,首次诊断为“腹痛查因”或“可疑诊断”者不论最后诊断如何都示为“不相符”。

   

耳穴诊断与最后诊断比较,通过望诊、触压诊、电测定诊判断最敏感穴位作为“定位穴”,根据位置确定所处穴位名称—即耳穴所反映患者的病变部位,若与最后诊断的病灶部位一致,则定为“耳穴定位诊断相符合”,否则为“耳穴定位诊断不符合或可疑”。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对结果作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100例急性腹痛病人的首次诊断、耳穴定位诊断、b超或胃镜诊断及最后诊断资料见表1。

表1  100例急性腹痛患者三种诊断结果与最后诊断的比较(略)

2.2  统计分析  急性腹痛耳穴定位诊断与首次诊断相符性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χ2=6.83,p<0.01)。耳穴定位诊断的符合率为92%,首次诊断的符合率为44%,耳穴诊断明显比首次诊断的符合率要高。急性腹痛耳穴定位诊断与b超或胃镜诊断相符性比较统计分析示χ2=0.404,p>0.05,故可认为急性腹痛耳穴定位诊断与b超或胃镜诊断相符性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本项实验耳穴定位诊断相符率为92%,b超或胃镜诊断相符率为93%,耳穴诊断与b超或胃镜诊断相符率均较高,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耳穴定位诊断与最后诊断的符合率为92%,处于较高的水平。本项实验耳穴定位诊断在急性腹痛组和健康人组的相符率分别为92%和86.7%,总的相符率为90.8%。

3  讨论

   

急性腹痛耳穴定位诊断与b超或胃镜诊断相符性分别为92%和93%,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由此,b超或胃镜诊断、耳穴定位诊断同样能对急性腹痛诊断有临床意义,并可说明用耳穴诊断法对急性腹痛进行定位诊断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可作为急性腹痛诊断的一种辅助检查。

   

祖国医学的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发现不少急性腹痛病人在相应穴位或某些特定部位上出现过敏点,经穴检查可以辅助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又能预测病情的转归[3]。耳诊工作者可通过视诊法、触压法、电探测法等来发现阳性反应点,通过综合分析来诊断疾病、判定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4]。刘氏[5]随机选择具有急腹症临床表现,准备行手术治疗的病人50例,术前作一般诊断、耳穴定位诊断,经手术确诊后作比较,结果耳穴定位诊断的符合率为88%。

   

为使耳穴诊断法能深入研究应用,耳穴诊断更具客观性,刘氏[6]运用计算机、数码相机、物理、光学原理等现代先进技术对耳穴诊断检查手段进行改进。

   

本项目通过观察急性腹痛病人及健康对照组的耳穴反应变化规律,证明耳穴诊断能为腹部疾病、腹痛的定位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一种诊断腹痛疾病的辅助诊疗方法,减低腹痛疾病的误诊率;另一方面,用现代医学诊断方法证实耳穴与腹腔脏器相对应的关系,进一步论证耳穴诊治法的现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刁秀展. 急腹症诊断中的思维方式[j]. 临床误诊误治,1997,10(3):133.

[2] 王虹峥.耳穴诊断法及其发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5):317.

[3] 韩毅. 常见急腹症穴位诊断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2.

[4] 黄丽春. 耳穴诊断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81.

第5篇: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分诊信息化前后对急诊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率统计数据的影响。方法:分别统计2012年1~12月(分诊信息化前)和2013年1~12月(分诊信息化开始后)护士登记分诊不准确患者例数,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例数为0,2013年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率为0.18%。结论:分诊信息化开始启用新的表格后统计分诊不准确发生率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关键词 急诊;分诊;信息化;不准确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77

作者单位:518172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张晓瑜: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给予疾病初步的判断并予以分诊,为病人赢得有效的救治时间。因此,急诊分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及时、合理的救治[1]。根据《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的规定,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是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科学动态地反映护理质量的基础、过程与结果。建立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是实施科学护理管理的基础,通过建立指标、持续监测和动态数据来评价护理质量,实现护理质量的科学管理和持续改进[2]。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12月和2013年1~12月全年急诊就诊人员,包括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急诊妇产科和急诊五官科的就诊患者。

1.2方法按广东省三级医院急诊专科护理标准的要求必须建立急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其中一项就是统计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率,并有数据记录。分诊护士都要求要有护师以上的职称,具备基本急救护理知识还需要掌握丰富的全科医学知识,对各个科室所有常见病种、急危重症能用专业知识快速准确地分析、评估病情,同时依据病情轻重缓急、先后次序以最快的速度把病人分配到正确的专科救治,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3]。另外,分诊护士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急救意识,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做好望、闻、问、切工作,注意观察病人入院方式、面部表情、体位、语言、分泌物及排泄物的色、质有无异常,注意病人呼吸音有无变化,语音是否嘶哑[4]。2013年我科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启用了分诊系统及电子处方、电子病历,除了分诊是否符合一项外,原有的人工登记项目内容均可以在医师工作站和分诊系统中查询到,分诊的总人数也可以通过电脑中查到准确信息。

1.3统计采用的表格2012年1~12月本院急诊科是人工排队分诊,护理工作量大,为此我科设计了“急诊病人就诊登记表”,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就诊原因、护理查体、分科、去向时间、签名和分诊是否符合,在符合1项中如符合则打√,不符合打×。病历、处方及治疗单均为手写。2013年起急诊挂号、分诊、病历、处方和治疗单全部信息化,基本信息全部可在计算机中查询。如医师接诊后认为应转到其他专科,会让病人到分诊台更换就诊科室后再到其他专科就诊。为避免重复记录我科又设计了“急诊分诊不准确例数登记表”,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初诊专科、复诊专科、诊断、分诊护士。

1.4评价方法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接诊护士判断不准确发生的病人数量÷在同一单位时间所有急诊就诊的病人总人数×100%。从医院数据库收集2012~2013年全年就诊的患者总数,分诊不准确发生的病人数量分别通过“急诊病人就诊登记表”和“急诊分诊不准确例数登记表”进行统计。

1.5统计学方法使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分诊信息化前后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率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012年就诊人次为100 909例次,分诊是否符合一栏全部打√,无1例分诊不准确病例。2013年就诊105 366例次,其中登记了194例次分诊不准确的病例,分诊不准确发生率为0.18%。

3讨论

分诊信息化以前,分诊不准确发生率为0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护士认为分诊不准确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不想暴露自身的不足,因此就算分诊错误的病人也不登记。(2)病人就诊后如果医师判断应该由其他科诊治,直接将病人介绍到其他专科就诊,不需经分诊台护士转介,分诊护士不亲自追踪就无法得知该类病人情况。(3)分诊护士身兼多职,询问病史、测量生命体征、记录、提供咨询服务等。尤其是大量的登记工作经常让急诊分诊护士埋头书写病人信息,不能很好地兼顾追踪每例病人就诊后的去向,自然无法准确评估分诊是否符合。(4)我国急诊预检领域存在急诊病人信息登记不全、手工登记速度慢、错误率高、遗漏等问题,主要因为预检分诊工作量大, 病人数量多、心情急、不理解、不愿意登记分诊, 只要求尽快到诊室就诊[5],未经过分诊台分诊。

分诊信息化以后,分诊不准确统计例数明显提高,原因分析如下:(1)告知护士分诊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很多疾病症状相似,需要一系列的鉴别检查才可以确诊。如果发生分诊错误,就要如实登记在表格上,科内不给予任何处罚,且对表格进行统计和分析十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分诊水平。(2)如有分诊错误,病人会在分诊台重新分科,护士就可以了解并登记该类病人的信息。(3)分诊系统启用以后,可以直接搜索到每例病人的基本资料,取消了就诊登记本,为分诊护士节省了很多时间,可以对病人的去向进行追踪。

新的表格增加了初诊科室、复诊科室、主诉以及诊断,为寻求错误分诊的原因提供了依据。根据新的表格,科内定期进行总结出一些较易混淆的疾病或疾病按发展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科的技巧,全科护士展开学习,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水平,做到快速识别病种,提高分诊的准确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实行“无限制急诊”,首先造成病人候诊时间延长,扰乱正常的就诊秩序,耽误分诊时间,影响分诊质量。其次,病人通常认为挂急诊号就意味着看病快,导致非急诊病人增多,这种现状极易造成分诊护士思想上的懈怠[3],不排除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仍有漏登记的情况,所以该流程仍在继续完善中。

参考文献

[1]刘小燕.急诊腹痛病人分诊误诊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1(5):84-85.

[2]彭刚艺,陈伟菊.护理管理工作规范[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288.

[3]陈文红,赵树娟.急诊分诊准确率相关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18):1712-1714.

[4]姜崇丽.如何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质量[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4):102.

[5]金静芬,许杰,沈国丽.急诊分诊管理程序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7,6(4):219-220.

第6篇: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关键词】准入标准;急诊安全建设

【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35-01

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急诊面临越来越多动挑战,急诊安全越发重要,纠纷不断,如何提高急诊的应变能力,急诊护理人员的急诊分诊能力不容忽视,高效、准确、及时、无误的分诊对于提高急诊救治能力至关重要。我院急诊中心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做方法。

1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准入标准

1.1 我院急诊共有护理人员16名,从2008年开始,要求新入科人员必须是大专学历,必须持证上岗、在医院其他科室1年以上,在ICU培训3个月,必须经护理部考核才能上岗,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应变能力、身体素质必须过硬,我院急诊科承担的全县120急诊急救业务。医院领导对急诊急救非常重视,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心理与技术过硬。

2 加强急诊护理队伍素质建设

2.1 急诊应急能力保障是以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建设,[1]强调护理人员必须有大局意识,急诊护理工作要从点滴做起,护理要求八点“做起”仪表美一点,接待快一点、服务笑一点、问候多一点、观察细一点、行为轻一点、帮助多一点、亲情浓一点、牢固树立“ 病人第一、时间第一、效率第一”意识。要求高度的责任心与爱心。

2.2 培养急诊分诊人员良好沟通技巧,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洞察力:急诊分诊工作根据患者的主诉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轻重缓急及时安排患者就诊,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但遇到突发的事件,护理人员具有的协调能力,由于急诊患者的急为主。充分理解家属的心情,耐心细致做好工作,避免矛盾发生。

3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急诊安全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加强护士价值观的培养,加强护理人员的依法执业的观念,[2]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培训,尤其对于这些护理人员,这些护理人员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对于护理工作所最需要的爱心,和自律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必须从思想提高认识,护理部指定高年资的护士长对这些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每名护理人员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记录在案,尤其对于依法职业方面,更是严格培训,每半年聘请有关方面的法律专家进行讲课。

1.3 严格三基,三严培训,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是每一名急诊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只有过硬的基本功才能为病人更好的服务,急诊尤其如此,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复杂,急诊分诊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与体征,迅速准确的判断,护理部定期进行考核,科室护士长每周考核一次。

2 结论

急诊分诊护理人员的能力的提高对急诊的质量至关重要,我院通过对.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准入标准、.加强急诊护理队伍素质建设、提高急诊护理安全建设、严格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有效的提高了急诊分诊质量、减少了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胡宝珍 急诊护理文化建设探讨 家庭护士2006.9:45-46

第7篇: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关键词】 分诊记录单; 胸痛; 急诊分诊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1-0064-02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riage accuracy,waiting tim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emergency triage record sheet for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Method:200 cases of non traumatic chest pain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for complai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octor order.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traditional triage method,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used triage of acute chest pain record sheet.Recorded and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riage of two groups.Result: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triage record sheet of chest pain,the triage accuracy,waiting tim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Triage record; Chest pain; Emergency triag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CM,Guangzhou 510405,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1.036

急性胸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由于胸痛涉及到多个学科,某些疾病引起胸痛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早期诊断和紧急治疗,如果延误,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死亡[1]。有资料显示,急性胸痛患者占急诊内科患者的20%~3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这一比例将有逐渐增多的趋势[2-3]。目前,分诊护士大多是根据个人经验,可靠、成文的分诊标准不多;当就诊患者众多时,护士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获得患者的就诊信息和客观资料;症状相同疾病不同的也易造成分诊失误[4]。本研究应用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提高胸痛分诊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中医院急诊门诊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患者2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急诊急症而非门诊就诊;(2)年龄≥14岁;(3)依从性好,愿意配合诊治者。排除标准:(1)年龄

83例,主动脉夹层13例,重症心肌炎4例,采用传统分诊方法进行分诊。试验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6.73±15.13)岁,急性冠脉综合征80例,主动脉夹层15例,重症心肌炎5例,采用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进行分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10名急诊科分诊护士,对照组使用传统分诊方法进行分诊,并收回有效分诊记录单100份。试验组使用胸痛分诊记录单分诊并收回有效分诊记录单100份,具体如下。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分诊方法,即经验分诊,包括分诊时间、意识状态、一般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糖、病情分级等,依靠护士的临床经验进行分诊评估[5]。

1.2.2 试验组 试验组自拟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首先,患者一到分诊台,护士进行简单的询问后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心电图结果(交给值班医生阅图后)进行评估,Ⅰ类:急性心肌缺血、危及生命心律失常;Ⅱ类:除Ⅰ类外的缺血和/或心律失常;Ⅲ类:正常心电图。其次,要结合患者主诉及护理评估进行判断,主诉:(1)胸痛部位:胸骨后或心前区,单侧或全胸痛;(2)胸痛性质:压榨性或撕裂性;(3)放射至下颌牙齿、肩颈部、背部、手臂或上腹部;(4)缓解因素:休息后无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无缓解。护理评估:(1)晕厥或几乎晕厥;(2)呼吸困难、发绀;(3)面色苍白;(4)大汗淋漓。根据上述内容,进行诊断及病情分级评估,Ⅰ类:心电图Ⅰ类和或符合护理评估中至少一项;Ⅱ类:心电图Ⅱ类和或符合主诉2~4至少一项主诉;

Ⅲ类:心电图Ⅲ类及不符合2~4上述主诉[6]。此外,还应评估患者的既往史,如心肌梗死、血管造影成形术或冠状动脉分流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肺部疾病、哮喘、吸烟饮酒等。同时监测其生命体征,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最后,按照诊断及病情分级,分别予以不同的分诊去向:病情Ⅰ级分诊至抢救室,病情Ⅱ级分诊至诊室优先就诊,病情Ⅲ级分诊至诊室平诊。注意定时观察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动态调整患者的病情级别。本研究自拟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参考英、美、加、澳、香港、台湾以及北京协和医院分诊标准,运用SOAPIE方法参与设计最终制定而成的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本分诊记录单已经过急诊专家审核通过并经临床验证,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5-7]。

1.3 观察指标

分诊准确率:比较患者就诊时护士最初的分诊判断与患者诊断追踪情况是否一致,两者判断一致为分诊准确;候诊时间:根据患者到达急诊的时间与医生接诊的时间,计算出实际候诊时间[8];满意度:通过每月向患者和家属发放问卷调查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分诊情况比较

应用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后,试验组分诊准确率为96%(96/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6/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6.105,P

2.2 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比较

应用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后,试验组候诊时间为(4.19±0.6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8±0.5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476,P

2.3 两组患者满意情况比较

应用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后,试验组满意度为97%(9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8/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5.838,P

3 讨论

急诊分诊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关键环节,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9]。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更多的医院仅靠分诊护士的临床经验进行分诊评估,分诊过程中完全没有评估工具,分诊记录是危重患者简单的信息登记而已,很多患者信息已经丢失或登记不完整[10]。

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是一类针对急性胸痛患者而设计的分诊记录单,与传统分诊方法相比,它针对性较强,内容较全面,分诊评估相对规范、客观。患者来分诊台就诊后,护士经过简单询问,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接诊护士或值班医生见图初步判断,根据心电图结果快速分诊。Ⅰ型胸痛患者符合护理评估任意一项者,启动相关护理急救程序,立即将患者(用平车或轮椅)快速推入抢救室,但心电图显示急性心肌缺血(ACS),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虽不符合护理评估任意一项也按Ⅰ类处理;Ⅱ型胸痛患者可分诊至诊室优先诊治,护士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氧气、保暖等。Ⅲ型胸痛患者可分诊至诊室平诊(按顺序就诊),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动态调整病情级别。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评估条目清晰,重点明确,特别是将心电图作为快速鉴别诊断的工具,促进了分诊准确率的提高;运用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改变了传统分诊主观随意分诊的现象,使分诊有据可依,加强了护士主动参与工作的热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它记录了生命体征、主诉、既往史、护理评估、心电图等内容,制成一个评估计划表,使患者及家属即刻感受到接诊护士对其病情的重视,从分诊到就诊,不仅缩短了候诊时间,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急性胸痛分诊记录单的使用可以帮助护士提高急诊胸痛患者的分诊准确率,缩短候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郑世霞,陶莉.SOAP分诊法在成人急性胸痛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3):107-108.

[2] Brown A F,Cullen L,Than M.Future developments in chest pa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Med Clin North Am,2010,94(2):375-400.

[3] Yelland M,Cayley W E J,Vach W.An algorithm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est pain in primary carer[J].Med Clin North Am,2010,94(2):349.

[4]孙红,胡英莉,刘丹,等.提高急诊胸痛患者分诊准确率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18-1020.

[5]刘茂辉,胡学捷.“急性非创伤性腹痛分诊评估单”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2):1073-1075.

[6]李彦丽,郭艳枫,邓秋迎,等.急性胸痛患者分诊记录单的应用体会[J].北方药学,2014,11(2):146-147.

[7]郭艳枫,邓秋迎,李彦丽,等.急诊分诊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分诊记录单运用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457-1458.

[8]张亚卓,单莉莉,赵雪生,等.对急诊患者心理候诊时间与实际候诊时间的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84-385.

[9]韦敏俭,赵秀宝,黄霜霞.急诊分诊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展[J].蛇志,2014,26(2):223-224.

第8篇: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50

急腹症是所有急性腹痛病症的总称[1]。该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 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进行诊断、治疗, 会耽误患者的病情, 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 采取有效的分诊、急诊护理方法, 成为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 本院主要分析探讨了急腹症患者分诊及急诊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急诊科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急腹症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研究对象,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4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2例, 年龄20~66岁, 平均年龄(38.3±9.7)岁, 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盆腔炎13例, 急性阑尾炎21例, 胆囊炎14例, 胃穿孔6例;观察组中男31例, 女23例, 年龄22~69岁, 平均年龄(39.3±10.3)岁, 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盆腔炎12例, 急性阑尾炎20例, 急性胰腺炎17例, 胃穿孔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诊断护理, 由外科或内科诊治医生进行逐一问诊。观察组给予有效的分诊及急诊护理, 具体包括看、问、查、分4个步骤。首先要看。在接诊时, 要仔细观察患者面色、表情、体征、行为等, 以便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其次要问。医护人员在接到患者之后要快速、简洁的询问患者的病情、病史、发病时间、发病经过以及疼痛程度等, 以便初步判定疾病类型。第三要查。要对患者的脉搏、体温、血压、呼吸等进行监测, 确定疼痛部位。要尽快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 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第四要分: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 将其送往相应的专科接受详细诊断和治疗。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54例观察组急腹症患者中, 妇科急腹症诊断准确率为91.67%, 外科急腹症中胃穿孔诊断准确率为80.00%, 急性阑尾炎为95.24%, 内科急腹症诊断准确率为94.44%。54例对照组患者中, 妇科急腹症诊断准确率为69.23%, 外科急腹症中胃穿孔诊断准确率为50.00%, 急性阑尾炎为80.77%, 内科急腹症诊断准确率为87.5%。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腹症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胃穿孔、泌尿系结石等外科急腹症, 急性盆腔炎、宫外孕、黄体破裂等妇产科急腹症, 以及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内科急腹症[2]。不同急腹症的发病原因是不同的。外科急腹症和感染、炎症、血管病变、梗阻等因素有关[3];妇产科急腹症主要是由附件炎、卵巢黄体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引起的;内科急腹症和炎症反应、感染等有关[4]。

急腹症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 但由于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因此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但急腹症发病急、病情发展快, 如若没有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会耽搁患者的病情, 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分诊、急诊护理措施, 及时准确的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首先要看。病情的严重程度会表现在患者的面部、行为、动作当中, 例如患者面部苍白、脉搏细弱、烦躁则说明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因此在接诊时, 要仔细观察患者面色、表情、体征、行为等, 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其次要问。医护人员在接到患者之后要快速、简洁的询问患者的病情、病史、发病时间、发病经过以及疼痛程度等, 以便初步判定疾病类型。第三要查。通过对患者血、尿、便常规检查, 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最后要分, 能够对患者进行分诊详细诊断和治疗。

第9篇:急诊分诊方法范文

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4例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紧急处理措施、接诊分诊情况、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本组急诊昏迷患者中,41例死亡,总病死率为20.1%,其中急诊过程中死亡15例(7.4%),急诊1h内死亡8例(3.92%),分诊正确187例,正确率为91.7%。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为: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缺氧、少尿或无尿、高热等,比较各死亡因素的构成比(P

结论:急诊昏迷病人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正确的接诊分诊、及时有效的抢救处理是降低急诊昏迷患者伤残程度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急诊 昏迷病人 接诊分诊 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4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89-01

在急诊科中,昏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它具有病因复杂、病死率高、病情危重等特点,常常还会涉及到多病种、多学科[1]。昏迷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意识丧失,或伴有病态性反射活动,感知力丧失。对于急诊昏迷患者,常常是病情危重、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给予正确有效的抢救,最大程度地挽回患者生命,减少伤残和死亡的发生率[2]。急诊科接诊分诊及急救护理的及时性、有效性、正确性,将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康复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急诊昏迷患者的接诊分诊、急救护理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现进行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4例急诊昏迷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男118例,女86例,年龄在15~87岁,平均(65.2±2.3)岁。所有患者均由120救护车辆或家属送至急诊科,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其中轻度昏迷30例,中度昏迷85例,重度昏迷69例;有亲属陪送172例,无陪送32例;有明确病史156例,无明确病史48例。

1.2 方法。对该组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紧急处理措施、接诊分诊情况、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抢救措施、抢救治疗方案、原发病、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相关数据以t检验、卡方检验为主,P

2 结果

204例昏迷患者中,41例死亡,总病死率为20.1%,其中急诊过程中死亡15例(7.4%),急诊1h内死亡8例(3.92%),分诊正确187例,正确率为91.7%。本组病例的昏迷病因主要为颅脑外伤、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中毒。导致昏迷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为: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缺氧、少尿或无尿、高热,比较各死亡因素的构成比(P

3 讨论

昏迷,是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极度抑制的一种状态,是无法唤醒的无意识状态,昏迷患者对内部需求、外部刺激均无反应,其临床呈现睡眠状态,患者对除了由疼痛刺激引起的偶尔、肢体屈伸及睁眼以外的外部刺激,均无正常反应[3]。昏迷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到影响,其投射功能被阻断,无法使大脑皮质保持兴奋状态,或者大脑皮质受到大面积损害所造成的[4]。造成昏迷的因素多种多样,从本次研究结果看来,我科室收治的急诊昏迷病人的病因主要是颅脑外伤、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中毒等。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血压异常、消化道出血、缺氧、少尿或无尿、高热等。

急诊昏迷病人的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在本组的204例研究对象中,死亡41例,总病死率为20.1%,其中急诊过程中死亡15例(7.4%),急诊1h内死亡8例(3.92%)。大部分患者的死亡原因是病情危重,但部分患者的病情在急诊时尚未严重到无法救治,如部分中毒、窒息等患者。此时抓紧抢救时间,还是有很大的存活可能性的。要抓住急诊昏迷病人的抢救时机,必须要在接诊过程中抓紧时间,争分夺秒,为抢救医生、专科医生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由于急诊医生工作繁忙,所以无法长时间进行临床观察、采集完整病史,加之急诊检测条件相对有限,所以大量的观察工作都需要护士来完成,故急诊护士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在第一时间的急诊昏迷患者抢救中,护士的作用可能比医生更为重要。

3.1 接诊分诊。正确的分诊能让患者在第一时间送至专科进行抢救,或得到专科医生的紧急处理,从而让患者得到更多的抢救时间。在本次研究中,分诊正确率为91.7%,昏迷病因复杂多样。要做到分诊正确,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了解常见昏迷病的特征和表现,如中毒、脑血管意外等。②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密切关注患者的病症表现,如面色、气味、呼吸、皮肤温度、颜色、湿度等[5]。③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关键时刻能果断、正确地做出决定。

3.2 急救措施。①快速对昏迷患者进行安置,同时简要地向陪送者了解患者的病史,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查看有无外伤出血,掌握患者的昏迷程度等,快速做出初步判断,然后告知相应的专科医生。②保证患者呼吸稳定、呼吸道通畅。在本组病例中,伴有呼吸障碍者占据了36%,在接诊过程中,首先要开放气道,进行氧疗、吸痰处理。针对严重呼吸障碍者(如呼吸很弱、明显紫绀),要立刻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同时告知医生。本组病例中的12例窒息患者,在得到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吸痰处理后,有11例抢救成功,死亡1例为80岁老年患者,是由于长时间缺氧导致室颤死亡。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针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要加快补液,并抽血配血,保证患者血压循环的稳定。④严密关注患者的血氧、呼吸、心率、血压等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⑤确保所有急救用物(如急救仪器、物品、药品等)状态的完备性,定期维护和检查。⑥熟练掌握抢救操作流程,积极配合医生操作,例如深静脉置管术、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等。同时熟悉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比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从而确保抢救的顺利实施。⑦在转运、搬动患者前,要全面预计到这一过程中的危险性。在本组病例中,就有2例昏迷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搬动导致了心源性猝死。

综上所述,在急症昏迷病人的接诊分诊和急救护理中,护士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护士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急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熟练地配合急诊医生、专科医生进行抢救操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昏迷患者的成功抢救,并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孙小玲.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30):53

[2] 叶锦山,王顺旺.浅议急诊昏迷病人的诊治思路[J].医药前沿,2012,02(9):331-332

[3] 王晓荔.急诊昏迷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09(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