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精选(九篇)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1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早期教育;儿童保健; 发展; 全面

[中图分类号] R1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001-01

儿童保健在0-3岁城市儿童及部分0-7岁农村儿童中已广泛开展,但仍有部分流动及农村儿童未进行系统正规的保健。保健,顾名思义,防范于未然,主要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同时又起到使儿童遗传潜能在体格、精神、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保健要系统化、正规化,并且把儿童早期教育内容融入到儿童保健日常工作中,及时指导家长进行相应的科学合理地养育儿童。工作中把进行系统保健且融入早教内容和只进行系统保健未融入早教内容的儿童进行比较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从2003.1.1~2005.12.31期间出生的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保健(按4:2:1体检)的1256名儿童中随机抽取317名作为研究组,191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在性别、出生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后天生长环境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1.2 研究方法两组儿童均进行系统保健,研究组在进行系统保健基础上,把早教内容融入每次体检中,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科学的养育;对照组按传统模式对儿童进行保健指导,不加入早教内容。两组儿童均分别在3月、6月、9月、12月龄时采用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量表(CDCC)进行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的测评。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对资料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MDI比较研究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MDI值在不同年龄段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2.2PDI比较研究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PDI值在不同年龄段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3 结论

~儿童保健是要努力消除疾病和致病因素对儿童的危害,并努力保障和促进儿童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1]。随着社会发展和节奏的不断加快,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儿童保健的高度重视,儿童保健也有了更深入的发展,不单单只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而是有了更纵深、更全面的发展,如把早教内容融入日常保健中,使儿童在体格健康发展的同时,神经系统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3.1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早期为儿童提供系统而丰富的养育环境和信息刺激,可促进其神经、心理的全面发展[2]。国内调查发现,儿童行为的偏离率高达10%-20%[3]。这很大程度上与家长教育方法有关,主要与父母的育儿态度和行为有关[4]。父母的育儿观念、育儿知识等均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可以使儿童的遗传潜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使儿童在体格发育健康的同时,智能和心理等方面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发展。

3.2 开展早期教育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意义

3.2.1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父母育儿意识的提高,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儿童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应拓宽、加深,应由原来只对儿童躯体健康保健,发展到增加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保健,满足家长日益提高的育儿需求,这也是儿童保健的发展方向。

3.2.2 学科发展的需要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城市儿童保健已由传统的系统保健发展到婴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等高层次的保健。

3.2.3 儿童发展的需要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2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智力开发、早期教育,会起到无法替代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全面发展情商、智商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朱宗涵.新世纪儿童健康事业的挑战和策略[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5):267-270.

[2] 朱晓平,段娅莉,徐兵,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6):395.

第2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 婴幼儿;早期发育;保健方法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94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全面发展阶段, 此阶段发育状况的好坏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健康, 因而对孩子早期教育的进行, 具有重要意义[1, 2]。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如何使孩子赢在起点, 亦是所有家长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本院接收的96例婴幼儿资料, 旨在探析不同的儿童保健方法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 年12月接收的96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8例。对照组年龄1.4~ 3.6 岁, 平均年龄(1.54±1.31)岁。研究组年龄1.5~3.0 岁, 平均年龄(1.56±1.10)岁。经检查所有幼儿均符合标准, 无遗传病及其它禁忌证。两组幼儿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法保健,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教育、饮食营养指导及婴幼儿疾病防治教育等正确的儿童保健方法进行保健, 具体如下:①早期教育。对家长传输健康育儿与科学育儿知识, 例如在孕期可对胎儿进行声音的传输。在婴幼儿期间, 根据其心理的变化与生长过程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教育, 主要有进行身体触摸运动、语言沟通色彩感知等方面, 以提前给婴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②饮食营养指导。遵循婴幼儿饮食营养指导原则, 对新生儿一般至少需要进行6个月的母乳喂养, 以此保证其摄入充足的营养。6个月后可给予奶粉、麦芽类等适当的食物辅助, 同时进行其他方面的辅食, 以进一步保证婴儿体内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元素均衡。需注意的是由于饮食过多出现偏食或消化不良。③对于婴幼儿疾病防治方面的教育。注意保持婴幼儿身体卫生, 防止滋生细菌导致的疾病[3]。同时进行定期疫苗注射, 以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按时对婴幼儿进行相关疾病检查、筛选, 由于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较低, 应加强保暖措施。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两组均给予1个月相应的保健后, 通过电话询问家长其孩子的饮食营养状况、疾病预防、治疗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等, 比较两组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水平, 并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使用蒋新液等[4]文献中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Gesell)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智力检测, 内容主要包括静息动作、大运动及适应性3个方面。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婴幼儿智力发展情况比较 研究组静息动作、大运动及适应性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婴幼儿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体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及身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的早期智能发育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 而且受后天诸条件的制约。而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条件则需要非常丰富又适宜的教育环境刺激, 这种刺激将从根本上改变大脑的微结构与整个大脑的性能[5, 6]。这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与早期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几年来, 本院保健科接收的幼儿, 无论是从儿童健康成长、疾病控制还是孩子的早期教育开发都得到了众多家长的认同。对儿童进行正确的保健是保障婴幼儿早期身心健康发育的关键, 有利于提高婴幼儿智力及身体健康[7]。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静息动作、大运动及适应性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给予婴幼儿早期教育、饮食营养指导及婴幼儿疾病防治教育等正确的儿童保健方法有利于婴幼儿早期各方面的发育,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娣.有关婴幼儿保健工作的讨论.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2):347.

[2] 张辉.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24):135-136.

[3] 高春梅, 杜亚平.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9):967-970.

[4] 蒋新液, 马玉杰, 陈雅芬, 等 . 480 名正常婴幼儿认知发育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12):1321-1323.

[5] 曲华, 魏益民.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7):38-39.

[6] 肖永红.早期综合发展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27):53-54.

第3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一)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提出

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问题取向性,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一社会问题。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问题研究即政策问题建构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儿童,残疾儿童问题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自古有之,是客观存在的,残疾类型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6](P1)。这种缺陷使得儿童个体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7]。据2001年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推算,全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39.5万,全国每年新增0-6岁残疾儿童约19.9万[8]。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0-6岁残疾儿童167.8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02%[9]。数以百万计的各类残疾儿童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教育服务。

(二)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是泛指所有的学龄前残疾儿童,由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对其进行初步的集体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并进行针对性的缺陷补偿训练,为今后顺利接受初等特殊教育奠定基础[6](P53)。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终身发展的起始与奠基阶段,对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和脑科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共同表明,学前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形态、结构、机能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情感、行为、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和敏感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许多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研究也证实,越早开始的干预便越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使残疾幼儿的损害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残疾和障碍。有特殊教育专家计算出:如在早期干预中使用1元钱,那么将会在残疾儿童学龄时的教育中节省7元钱,也就是说早期教育与训练,既可减轻残疾幼儿的不良后果,又可使他们在日后的教育中减少困难和节约经费[10]。0-6岁,是特殊儿童发现、鉴别和干预的关键时期,所有儿童都有权获得人生发展最佳开端的可能。然而调查显示,3-6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仅为43.92%,其中城市为61.48%,农村为26·41%,远低于普通幼儿园入园率(70.55%)[8]。原因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机构严重匮乏,普通学前教育机构缺少接纳残疾儿童的师资力量和相应设施。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需求与各类康复训练机构匮乏和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制约了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康复工作的发展。学前阶段儿童所拥有教育机会的多少和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了其学前期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着其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11]。3-6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状况(尤其是农村)亟待改善。学龄前残疾幼儿处于弱势群体的底层,学前特殊教育因此成为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这种教育的公平与教育权益的保障,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切实推动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倡导性的“积极开展”到“普惠性”

受教育权是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我国历来重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增强,受教育的机会也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残疾人问题也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82年12月,第三十七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52号决议,确定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制定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呼吁世界各国采取行动。对此,我国政府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和《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8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因此,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机会成为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一个主要内容,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阶段相互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从相关政策文本的内容来看,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并不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点。但是,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对于残疾儿童良好习惯和社会态度的养成以及缺陷补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表现为: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为残疾儿童提供平等的学前康复教育机会和更好的资源,提供更广泛的继续学习的机会,并在关心和支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完善残疾儿童学前机构、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方面呈现,提出了落实学前康复教育机构、设备、师资等三项内容为重点推进工程。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政策文本内容来探讨残疾儿童学前政策的发展。

(一)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教育政策的本质就是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分配什么、如何分配是由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决定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虽然是一个理性的论证和决策过程,但并不是一种完全客观和价值中立的技术性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我们知道,教育政策分配教育利益、解决教育问题,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受教育资源、机会、结果等的公平分配,促进全体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因而公平、质量或效力、效率和自由始终是教育政策持续追求的公共价值。然而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公平、效率和自由的价值在政策过程中又是相互冲突的竞争性需求[1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残疾人教育事业上,也是以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为重。1988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提出“以普及初等教育为重点”的政策导向,1989年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即“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强调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切实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轨道。此外,在随后颁布的规划文件中,如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6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等文件中,把基本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及其巩固和提高作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特别是在“效率”与“公平”两种核心价值取向上,国家宏观的公共价值取向以“效率”优先,当然也兼顾“公平”,提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幼儿园附设特教班”,也认识到“学前教育对残疾儿童尤其重要”,并“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指出“早期发现、早期矫治、早期教育对于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上也发生了变化。2001年《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指出: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事业,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水平要有大幅度提高;其他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要进一步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2006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提出“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即“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资助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康复教育”。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最初的“积极发展”到“大力发展”再到“普惠性学前教育”,展现出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由“效率”优先,逐步发展为“效率”与“公平”并重,进而发展为目前的以“公平”为重的发展路径。

(二)不断扩大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具体表现为受教育机会权和受教育条件权[13](P17)。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设立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内容。1988年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和1989年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由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普通幼儿园举办的残疾儿童学前班作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并依靠家庭的配合,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和功能训练。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机构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条进一步明确规定:“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通过下列机构实施:(1)残疾幼儿教育机构;(2)普通幼儿教育机构;(3)残疾儿童福利机构;(4)残疾儿童康复机构;(5)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家庭应当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1996年《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2000年)》指出:要实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较大发展,应采取“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和普通小学附设的学前班积极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根据需要开设残疾儿童班;特教学校、儿童福利院开设学前班,与家庭相结合,开展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康复”的措施。这些政策文本出台与实施,使得残疾儿童依法获得学前教育机会,并且有权请求国家提供受教育条件并保证其平等利用这些条件,在其利用这些条件有困难时,有请求政府给予资助和帮助的权利。

(三)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教育权,而他们要享有实质上的学前教育权,则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国家要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扶持和帮助。1989年《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民政部门要负责组织儿童福利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对残疾儿童进行学前教育。1992年《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对残疾患儿的早期诊断、护理、康复和教育工作。在全国完善四至五个残儿康复人员培训基地,在社区内建立残疾儿童寄托所、聋儿语训中心。2001年《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特殊教育的主管部门应通过政策和行政手段鼓励更多的特教学校、普通幼儿园、社区、有条件的个人开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和训练,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以调动他们开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使更多的残疾儿童能接受学前教育和训练。2009年《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要基本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地方各级教育、民政、卫生部门和残联要相互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在有条件地区积极举办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多部门联动的0-6岁残疾儿童筛查、报告、转衔、早期康复教育、家长培训和师资培养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幼儿园、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康复和福利机构等实施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实施“阳光助学计划”,资助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康复教育。

三、结语

第4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 整体语言 学前儿童 早期阅读

引 言

“整体语言”(Whole language)又译“全语言”、“全语文”和“完整语言”等。“整体语言”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参考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和观点,吸收了当代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整体语言”教育改革运动。本文在介绍“整体语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整体语言”对我国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启示。

“整体语言”教育理念

“整体语言”教育理论研究非常广泛,就全球范围而言,该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誉为“整体语言运动之父”的美国亚历桑那大学教授K・古德曼。

(一)“整体语言”概念界定

“整体语言”研究拥有不同的学派,目前对什么是“整体语言”并无明确、一致的界定,也未形成统一的、普遍承认的观点。 如古德曼认为:“整体语言教学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1]台湾学者吴敏而则认为整体语言是一个自然的学习,是一个跨学科的学习模式。这个模式强调以语言教育为中心整合各学科教育。钟启泉教授认为整体语言的含义包括:在完整的语言和社会情境中,尊重学习者为一个完整个体,去学习整体的语言。[2]从以上中外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对整体语言的含义的理解强调用一种整体的、自然的、整合的哲学观点看待儿童的语言学习。

(二)“整体语言”教育理念

1.强调语言整体大于部分

古德曼说:学校把完整的语言,拆成抽象而细碎的小片段,认为幼儿学习简单细小的事物会学得比较好。这样的想法,乍看似乎很有道理,不幸的是,这么一来,我们也同时把语言变成一些与儿童的需要和经验无关的抽象事物,而忽略了语言最重要的目的是意义的沟通。[3]也就是说,婴儿学习语言,不是从零零碎碎的片段开始,而是从听懂父母用完整句子传递过来的完整意思开始,并逐渐为了自身需要,学着开口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婴儿只能用简单的文字表达,但他却能传达一个整体的意念,语言的整体意义超过语言各组成部分加起来的总和。

2.重视真实语言环境的作用

古德曼认为“对学习者而言,语言惟有在社会情境中,在使用的情况下,才具有意义。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语言才容易学习。”[4]除了把语言本身视为整体以外,“整体语言”还把语言学习范畴推广到与儿童生活环境和儿童经验有关的其他各个方面,儿童凭借与生活环境中的语言文字互动而认知、学习语言;儿童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始于解读生活环境中的印刷文字,如食品包装袋上的文字,道路上的文字路标、商店广告等。语言学习要和文化、社区中真实的生活环境相结合。

3.儿童是语言学习的主体

“整体语言”强调要让儿童主动参与语言学习,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古德曼认为,“儿童在用语言表达自己,了解他人,在看到周围的人在有意义地、有目的地使用语言的情况下,学习语言的能力是相当惊人的。”[5]儿童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为了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儿童运用语言的自主性愈大,语言学习成功的机会愈高,学习效果更好,要让儿童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人,而非语言学习的奴隶。

“整体语言”教育理念对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的启示

近年来,儿童早期阅读逐步受到我国幼教界的广泛重视和讨论,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6]的早期阅读教育理念。结合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状况,“整体语言”教育理念给我们如下启示:

1.创设真实、丰富的生活化语言情境

目前,有些家长和教师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成人给孩子讲故事或孩子自己看书。在指导孩子阅读时,让儿童生硬、机械地重复文字符号,缺失恰当语言环境的创设。整体语言教育重视让儿童在真实、丰富的读写环境中学习语言,认为促进儿童读写能力发展,丰富儿童词汇的方法有:利用背诵和律动,阅读多种类型、不同主题、内容丰富的经典语言文本;运用语言体验法提高儿童读写能力,即在孩子面前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写能力;在成人的帮助下,进行多种目标、主题多样的书写;关注周围环境的印刷品、儿童人名、商标、通告和标志中出现的常用词汇;玩词语游戏;阅读连续文本等。[7]

教师和家长要为儿童早期阅读学习创设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一方面,要重视儿童活动室的语言环境布置和儿童活动区学习材料的提供。“布置有关于不同主题的学习区,各区有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来的与主题相关的实物,为孩子的学习建立情景。图书角布置成舒适的适于阅读的地方,那儿有各种类型的丰富的图书、报纸、杂志及所有环境中会出现的文字,如孩子们喜欢的食品或玩具的包装或说明,各类海报等等。”[8]另一方面,为儿童安排丰富的学习活动,增加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互动的机会。在家里、在商店、百货公司、快餐店里,使儿童都能不断接触丰富的语言交流环境,了解到语言的多元形式;提供大量的幼儿文学读物,创建书写阅读交流区,让儿童与儿童,与成人互动、讨论、运用语言来满足其需要或沟通意图,使幼儿意识到语言的自然性及功能性。

2.让儿童成为主动的语言学习者

目前我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存在幼儿听的多、模仿多,动手少等问题,教师和家长认为学前儿童年龄尚小,不具备阅读能力,应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书写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学前阶段不必操之过急。“整体语言”教育理念深信儿童读写能力的培养类似自然语言的习得,认为不管是孩子涂鸦、字母倒写、自创拼字、自创标点符号,或是阅读及书写上与原文有差异等,这都是令人喜悦的现象,儿童在使用语言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会逐步理出语言的规则,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这种能力。[9]在整体语言研究者的眼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没有“错误”可言的,有的只是他们的“尝试”和“创新”。[10]教师和家长要接受孩子在冒险和犯错中学习的事实,这表示孩子正在发展驾驭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早期阅读教学中,要与儿童开展“对话”,鼓励儿童问问题,聆听儿童的回答,对儿童回答的内容作出积极的回应或作更进一步的讨论;要建议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书写生活里发生的事情,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感受;要指导儿童为获取资讯而阅读,注意生活周围的文字,学会欣赏一则美好的故事,学习预测和创编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儿童的早期阅读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具激励性。

3.建立整体、连续的早期阅读目标、内容和评价系统

目前,对于儿童早期阅读的目标和内容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认为早期阅读就是让幼儿机械地识字,将早期阅读与识字教学相等同,或认为早期阅读就是“只读不写”,将阅读与书写生硬割裂开来。早期阅读目标不应仅是丰富幼儿词汇量和识字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对语言和文字的敏感性。早期阅读的内容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连续的,既要引导幼儿学习口头语言,也要学习书面语言;既要幼儿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用语,也要引导幼儿学习文学语言。早期阅读评价不应以单一的评价方式来断定幼儿读写能力发展和语言学习状况,应采用多样化、连续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如可通过模仿、角色扮演、讲故事、造句游戏、日常活动中随机交谈等实际运用语言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整体语言”教育理念认为通过在不同环境和情况观察孩子可以成功了解和评价孩子整体的读写能力状况:记录孩子喜欢并阅读过的书、故事及故事的时间;注意当没有成人指导时孩子自己选择看的书;与孩子谈论特定的书并探寻关于他们自己阅读发展的看法;对孩子分享阅读或小组阅读进行观察,并记录孩子的参与程度;询问家长关于孩子在家阅读时的兴趣和水平;记录家长保存的家园联系中儿童阅读记录的类型和频次,这些是关于儿童读写能力发展和儿童家庭每日阅读学习的有价值的信息。[11]这些做法都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结 语

综上所述,“整体语言”是一种把儿童的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视为整体的思维方式,是一门关于学习、教学、语言和课程的教育哲学。整体语言教育的精髓是把语言活生生放回真实的生活环境,让儿童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从我国国情和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科学、辩证地汲取“整体语言”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改进儿童早期阅读教学实践,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3][4][5][9]古德曼著,李连珠译.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M].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30,2,26.

[2]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2003,5.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

[7][11]Jeni Riley 《Language and Literacy 3-7Creative approaches to teaching》 [M]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100,98.

[8]陈德云.让语言学习回归真实世界――美国整体语言教学案例分析[J].学科教育,2003,10.

[10]周兢.全语言教育与中国幼儿语言教育的本土化[J].幼儿教育,2002,7-8.

第5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 全语言教育 必要性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70-02

美国语言学家Ken Goodman是全语言教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最早给的定义是:“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他指出,全语言教育这种教育哲理是基于对若干门相互结合的学科的研究,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点。他主张语言是整体的,由语意、语形、语词组成,不可分割;语言中的音、字、词、短语等,都只是语言片段。在语言学习时,只有先认识完整的话语,然后才认识整体中部分之间和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语言学习是一个从整体中区分部分的渐进过程。全语言教育强调对语言、学习者及教师的尊重;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重点是真实的言语及语篇的意义而非语言本身;全语言教育鼓励学习者为了自身的目的,使用各种形式的语言和文字,而且能勇于冒险尝试。

在中国,传统教育把语言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范畴,而根据全语言的理念进行语言教学时,不该将语言分割成不同的部分,然后分别教学,应将语言视为一个整体的沟通系统,让学习者通过亲身的经验来学习。

因此,对幼儿全语言教育在中国推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一 幼儿全语言教育在中国推行的必要性

第一,从语言学上看,语言学习是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交际与互动实现一个意义构建的过程。儿童的语言行为只有参照特定的语境,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有意义。这就要求幼儿园在进行语言教育时,要注重全语言教学,使幼儿的语言学习更具整体性、实用性。

第二,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来看,儿童内化语言信息的方式与成人不同,是由儿童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儿童的元语言水平低,他们可以利用包括语言在内的任何形式来表达,比如图画、音乐、表情、手势等。此外,儿童在感知寓言诗时通常采用整体感知,而往往忽略细小的、不易引起注意的部分,这一点表现为儿童总是过度概括地使用语言。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的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

第三,从幼儿语言学习的发展阶段来看,纵使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家对幼儿语言获得方式产生各种理论,如模仿说、强化说、转换生存说和认知说等,但各理论流派都不否认婴幼儿期是获得语言的最佳时期。然而,与婴幼儿期要掌握口语是世人的共识相对的是,是否应该让婴幼儿学习书面语至今仍没有定论。大量实验证明,婴幼儿时期完全能够认识、理解和记忆“抽象的设计院符号”(中国文字具有形象性),而且识字阅读对口语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期,初步认字可以轻松地为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综上,全语言教育在幼儿园的推行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从时展的要求上看,世界范围内的信息革命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因此对语言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听、说、读、写本国通用语言,还要能对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外语驾轻就熟;不仅要能快速获取文字符号资料中的信息,还要能准确、快速传递自己的思维成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全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可偏废。

第五,从教育方向上看,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明确地把对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指出在重视学前儿童听说等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在此背景下,以全语言教育理念指导幼儿早期阅读成为一种趋势。

二 幼儿全语言教育在中国推行的可行性

第一,幼儿早期阅读是一种整体性的语言学习过程,这意味着在幼儿园有较长时间和重视度的早期阅读可作为全语言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早已有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是以完整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只要在幼儿早期阅读培养中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就能比较顺利而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全语言教育。

第二,全语言教育是与加德纳多元治理理论、埃尔斯感知觉统合理论、布朗芬布伦纳教育生态系统理论的契合。首先,加德纳的多元治理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都受其遗传、生理成熟和社会文化及个性的影响,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和学习优势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儿童尤其如此,他们可以用100种语言(对话、肢体动作、绘画、泥塑、歌声等)来表达自己,他们看待世界是整体的,因此,幼儿已具备接受全语言教育的能力。其次,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手脑并用、身心协调,就必须对感知觉进行统合,而对儿童最终的学习方式――各种活动基本是通过口头语言、肢体动作、表情、各种艺术形式来完成的,这对老师进行全语言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便利和基础。最后,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也就是说,发展的个体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因此,生活的、整合的、统一的、系统的儿童生活全过程是进行全语言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

第三,自20世纪70年代全语言教育产生以来,经过欧美近20年的探索实践已成为西方儿童语言教育界的一种重要理论,随后波及国际学前教育界,引发世界范围内儿童语言教育的改革,至今已近半个世纪。由此可见,学前全语言教育有着丰厚的实践基础,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随着幼儿教育在国内的兴起,其五大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语言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在与时俱进,曾经的语言教育也在逐步改革,迈向全语言教育。全语言教育理念指出,人的学习是符号的学习,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全语言教育的研究者在吸取了维果茨基的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任何符号系统学习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因而建议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它虽然没有提出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但这种教育理论思潮的观念和原则却在近年来的幼儿语言教育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对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雪丹.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J].学前早期研究,2009(6)

[2]隋岩.全语言教育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袁爱玲.面向21世纪构建幼儿园全语言教育[J].教育导刊,1999(S1)

第6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一、感知觉运动领域

感知觉运动领域的早期干预分为三个部分:感觉、知觉和运动能力。感觉是人类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主要依赖于分析器的正常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痛觉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不仅需要多种分析器的活动,而且需要个体一定经验的帮助,包括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等;而根据人在活动中主要使用的肌肉类型,运动能力可以分为两类,即大肌肉运动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感知觉和运动的发展规律上具有一致性,只是由于残障导致某些功能发展滞后或缺失。因此,通过了解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比较和掌握残障儿童发展滞后的程度,为干预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依据。

二、语言领域

语言领域的早期干预侧重于残障儿童的语言与言语能力的发展,矫正其语言与言语障碍。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能力又是智力构成的主要成分,因此,语言发展落后,智力发展也会落后。在进行早期干预时,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和言语障碍儿童而言,这方面的训练难度又很大,因此,需要教育者和家长予以重视。

三、认知领域

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学习等内容。学前时期是儿童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普通儿童与残障儿童,尤其是与智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差距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为了充分发挥残障儿童的潜能,减轻残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知领域的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在家庭寄养点的教学中我们应着重从注意、记忆和思维三个方面去探讨各类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

四、社会性发展领域

教育和培养特殊儿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跟普通儿童一样,能够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正常人群的生活。因此,对特殊儿童而言,社会化能力方面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然而,在具体开展干预的过程中,社会性能力的干预恰恰是一个既复杂又艰难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训练者在对这一领域予以重视的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家庭寄养点应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特殊儿童在社会性领域的早期干预进行探讨,要侧重于对他们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依恋、同伴关系、攻击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干预。

五、自理能力发展领域

第7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摘 要:早期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但许多年轻父母的心态都不大端正,主要表现是急功近利,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盲目地实施“超前教育”,给孩子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其结果肯定是得不偿失,甚至事与愿违。要认清盲目实施超前教育的危害和“早期教育决定论”的社会原因,克服浮躁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关键词:早期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盲目超前;心态平和;尊重年龄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40-04

近些年来,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应当说这是好现象。但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注意,那就是:并不是说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有利的。科学的适时的早期教育是有益的,不科学的任意超前的早期教育不仅是无益的,而且还是有害的,还不如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天性自由地发展。

一、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当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有一种思想倾向,就是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有的省市的“家庭教育大纲”甚至把“超前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提出来。一些商家也迎合家长不正常的心态,乘机推波助澜,鼓吹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就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超前教育”,“超早期”进行一些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比如,在孩子能力还很差的时侯就进行某些“高难”动作的训练,刚出生几十天就教孩子练“迈步走路”;刚刚学会说话,就教孩子背唐诗、学外语;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教孩子认字、算算术,四五岁时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的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3岁,比如“0岁识字,3岁扫盲”,等等。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我始终坚持这种看法,儿童从0岁到6岁之间,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但要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的。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在两者之中,他是更着重于“成熟”。

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他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双生子爬梯”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出生后48周起,每天作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时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但到两周以后,这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由此,格塞尔得出的结论是: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效果不见得更好,不见得有那个必要。不仅没有必要,还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其愿望是指望孩子将来在进入小学以后,学习起点比别人高,能在学习的竞争中占有优势。提前一些进行教育和训练,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有一些优势。但由于这种优势完全是靠人为的力量获得的,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即或是有一些优势,但很可能只是一时优势,不见得能一直保持下去。

有这样一个研究很说明问题。那就是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的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则从3个月开始,就提前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点。然而,并不能以此得出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结论。因为有些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逐渐地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上述两个实验告诉我们,任意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不见得是一件有益的事。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的人,自认为进行超前早期教育就一定会“早出人材”,出高水平的人材。这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一种推测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证实。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伊捷斯说过:“儿童超过自己年龄的发展,对于判断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不能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不排除缺少早期发展,后来却发生跃进的可能性。”许多事实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学龄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不进行必要的培养教育,那是不好的。极不可失,时不再来。应当抓紧及时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但不能任意超前。太随意、太超前了,从近期的眼前的效果看,是令人振奋的。但最终的结果,不见得也同样令人满意。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恐怕哪个家长也不愿意培养出“既不丰满也不甜美”的“早熟果实”。

二、任意超前的智力开发得不偿失

进行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是有可能促使儿童身心早期发展的。但应该特别的慎重,不能草率,不能盲目,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单打一”,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如果在某一个方面强迫他们学习、掌握超越他们年龄阶段的东西,尤其是过早地进行专门化的训练,可能会收到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那是片面的发展,往往会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

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发展课题。人为地“一相情愿”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对心理发展水平和能力尚很有限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只能是以牺牲、丧失或抑制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这是得不偿失的,很不合算的。从长远看,从儿童一生的发展来看,肯定是有害的。

我们应当明白,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不是孤立的,各方面的素质不是隔离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各方面的素质只有和谐发展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不和谐的发展,就是畸形发展,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近来,我国的杭州大学和日本的大阪教育大学、筑波大学,联合进行的中日两国幼儿“认知能力”比较研究,对中国和日本的3岁至7岁的儿童认知能力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都比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要强。

我们知道,人的左右大脑有所分工。一般来说,左大脑分管推理、语言、数字等抽象思维,右大脑则分管形体、空间、画面、想象等形象思维。左右大脑均衡发展,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次测查结果,充分暴露出当前中国对幼儿进行的早期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问题是: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字、文字为主的所谓“早期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使其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发展超前,从而影响了幼儿大脑的左右均衡、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强,而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对一个孩子是否聪明的评价标准,往往是看其认字的早晚,认字的数量多少,会不会数数,会不会算算数,等等。把在学龄前就能“熟背唐诗三百首”、“会加减乘除”的幼儿,看作是“神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孩子只有学习认字读书、算算数才是“正经事”;而自从孔夫子那时就片面地认为“勤有功,戏无益”,一句“玩物丧志”的话,就把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游戏”、玩耍的价值完全否定。

近些年来,中国有些人迎合中国做父母的的这种心理,推出了许多以认字、算算数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神童培养方案”,把这种偏向推向了极端,致使许多孩子对数字和汉字的认识,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严重忽视了对幼儿画图、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中国儿童动手能力等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同龄儿童。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孩子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形发展,而这种畸形发展则会大大限制孩子整体智力的发展水平。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据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中国儿童联合调查表明,幼儿对数的概念接受多了,往往较难适应以后正规的教学程序。许多“神童”上学以后成绩并不突出,就充分说明了这 一点。

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是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人材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是重要的,但不能任意夸大它的作用。不充分估计它的地位和作用,会使人们忽视,错过发展的良机;但任意夸大它的地位和作用,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会出现“强人所难”的训练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

中国过去有这样一个成语:“杀鸡取卵。”比喻只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甚至损害长远利益。现实生活中,为了要早一点儿得到鸡蛋,不惜把鸡给杀了,“开膛破腑”,取出鸡蛋。当然,这种蠢事,一般人们是不会去做的。

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却有不少这种急功近利的类似的现象。比如,任意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训练孩子掌握这个年龄阶段难以做好的动作,教孩子学习掌握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不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是有害无益的做法,必须加以纠正。

做父母的是有责任有义务创造条件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但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呵护他们的童心、童趣,保留他们“固有的东西”,遵循他们成长的自然要求,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成长,在无忧无虑地生活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学会生存。而不是“自作聪明”地、“一意孤行”地做“拔苗助长”一类的蠢事。

一个人成材,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哪个阶段的培养教育和训练都是重要的。不能哪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都要抢乘“头班车”。现在,国际教育理论界达成的共识是:人从出生到65岁之间,都是发展智力的有效时机。当今世界上,人们越来越推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而不是“早期教育决定论”。

一个人成材,也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哪一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哪一个方面素质的发展也都不能忽视,都不能偏废。应当持续不断地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应当全面地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

三、出现任意超前教育倾向的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上出现这种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倾向,不是偶然的,它是一定客观环境的产物。

早在“美苏两霸”对恃的那个年代,就有一种说法:就是国家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美苏两国为了增强竞争实力,早在30年前就“不约而同”地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的重点也都是“不约而同”地加大早期教育改革的力度。在学龄前阶段,就开始进行高难度的教育,高强度的训练,把3到6岁才该训练的内容,提前到0到3岁进行,把许多小学的教育教学内容,提前到学前阶段。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美国是布鲁姆,在前苏联则是赞可夫。

他们都认为,早期教育决定人一生的发展水平,甚至决定人一生的社会成就。然而,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实验后,他们又是“不约而同”地总结了教训:经过实践,他们都认为按照这种“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想进行早期教育的改革,从眼前的效果看是好的,但从长远效果看却是不好的。因为它打乱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秩序,对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身心素质是不利的,使儿童青少年缺乏发展的“后劲儿”。也就是说,缺少自我发展的能力。于是,先后都早已放弃了那种盲目的教育改革实验。

就在人家放弃了这种改革实验的时侯,我们国家开始实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知识,重视人材,逐步形成了社会舆论。在这种环境里,广大家长望子成龙之心十分急切。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长期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想迅速传到了中国,它正好迎合了中国家长急切的望子成龙之心。于是,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就在中国开展起来。

我们应当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汲取外国失败的教训。使人不可思议的是,人家通过实践已经否定了的东西,我们又要重新再做一遍。

“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潮,之所以能在中国盛行,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子女越来越少,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及,家里只有这“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一个孩子,家庭和家长的全部期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心切,都希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庸中佼佼者”,这是“早期教育决定论”盛行的温床。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有些丧失学者良心的所谓“专家”,在经济利益地驱动下,不负责任地宣扬、鼓吹,极力夸大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的作用,推出种种没有经过实践证实的什么早期智力开发“工程”、“方案”,曲意逢迎那些望子成龙之心过切、心态不大正常的家长。这是很不应该的。而我们有些年轻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甚至达到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程度,很容易轻信那些很诱人、但并不科学的早期智力开发“工程”、“方案”之类的东西。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非常重视早期教育,也都论述过早期的重要意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发展了50%。另外的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的20%到17岁时完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甚至说过:“婴儿生下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晚了两天了。”

问题是如何理解这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话。我以为,这些都是针对传统的忽视早期教育的现象,采取了有一定夸张成分的说法,是“矫枉过正”,不能过于“较真”。如果真的是“5岁以前就完成了90%的教育”,“3岁就是人的一生”的话,那么,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岂不成为可有可无、多此一举的事了?终身教育不就更属于“画蛇添足”了?况且,他们所强调的早期教育,绝不仅仅指的是早期智力开发,更不是人们所理解的“认字”、“算算数”之类,而是身心的全面发展。就像巴甫洛夫所说出生3天以后开始进行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了”,可以肯定地说,他绝不是指的是“认字”、“算算数”之类。

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也是现代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反映。过去的古典教育,是“重义轻利”;现代教育与此恰恰相反悖,是“重利轻义”。这种偏向,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就出现了。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罗素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预见性地指出了现代教育的这种偏向。“重利轻义”的功利化倾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上去了,道德水平下来了”。

多少年来,人们培养教育子女,目的就是升学、就业,只要是对升学、就业有用处的,就下工夫、下本钱,尽可能提前培养训练;对升学、就业没有直接好处的,就放任不管。也就是说,只考虑培养孩子“成材”,不大注重教育孩子“做人”。不仅在外国是这样,近些年来在我们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试想,不会“做人”,又怎么能成材呢?即或是有很高文化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是不会“做人”的话,不能融入社会群体,社会根本不接纳他,那么,他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到哪里去发挥呢?

四、克服早期家庭教育功利化的倾向

家庭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倾向,不仅反映在学龄儿童的教育上,更反映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上。其表现主要是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只进行“一半的教育”。就是重视智育忽视德育、重视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重视书本知识忽视生活知识、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重视记忆忽视思维能力培养、重视特长培养忽视全面发展、重营养忽视体育锻练、重视生理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等等。

另一个方面,就是急功近利的早期教育和超前的智力开发。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对孩子进行超越他们年龄阶段的教育和训练,过早地进行专门化的训练,不能达到切实提高孩子素质的目的。这不仅对孩子的发展不利,对我们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还是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这样做,表面看似乎是“太慢”了。其实,教育从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进行的。这样做,肯定是会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素质,提高孩子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第8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期待;美国早期保育与教育;儿童发展;学业成就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3-0040-05

近年来,“入学准备”“早期学习标准”“学业成就差距”等成了美国早期教育领域频繁出现的词汇。这些词汇的频繁出现反映了当今美国社会对早期保育和教育的新的期待。新的期待向美国传统的幼教价值观和幼教系统提出了哪些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美国早期教育领域坚持了什么?又在哪些方面做出了调整?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借鉴美国的经验对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作一些讨论。

一、当代美国社会对早期保育与教育的主要期待

1.缩小社会分层造成的儿童学业成就差距

20世纪六十年代,不同种族、经济地位儿童间的学业成就差距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开始出资举办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早期干预项目,逐渐承担起发展早期教育的相关职责。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NoChildLeftBehind)颁布,美国政府开始通过问责制来督促学校解决长期存在的不同种族、经济地位儿童间的学业成就差距问题。问责制包括建立阅读和数学学习标准,考评每所公立学校三至八年级学生的达标情况。如果学校达不到年度进步指标,就面临整改甚至关停。这种压力不知不觉传递到了学前教育。美国政府非常坚定地认为,早期教育是缩小儿童将来学业成就出现巨大差距的起点。2010年3月,奥巴马政府公布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修订蓝图更是将早期教育纳入“出生一大学一职业”日程表,计划增加幼儿的学习时间,包括延长在园时间,增加课后项目、暑期项目,等等。

2.提升未来劳动力素质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1983年,美国教育部了题为《国家处在风险中》(ANationatRisk)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日益加剧的平庸正在侵蚀我们社会的教育基础,威胁着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这份报告影响力很大,美国商界开始积极、大力支持教育改革,希望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力以保持美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地位。“教育强国”成为推动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力。

奥巴马在2011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指出:“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史普尼克时刻①,只有像中国、印度那样更早、更长时间地教育儿童,才能在当今世界拥有竞争力。”

3.开发儿童早期发展潜力,让儿童为学业成功做好准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了一系列主要针对经济地位处境不利幼儿的早期干预项目及追踪研究,在改善儿童发展状况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美国公众对早期保育和教育的定位从为工作的家长提供托幼服务逐渐转变为确保儿童做好必需的入学准备。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正式将“做好入学准备”列为早期教育十分重要的教育目标,此后,“入学准备”在美国国家层面成为了“早期保育与教育”的同义词。

自上而下、集中贯彻的教育改革和各类早期学习方面的研究对美国传统的自然主义育儿观念产生了冲击。近期的研究显示,美国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家长表现出对前学业能力的关注,这种关注在低收入家长和教育水平偏低的家长身上尤其明显。m2011年初,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说不少人对书中严厉的“中国式”教育提出了批评和质疑,但举国热议一本家庭教育读物本身,恰恰反映出当代美国人日益萌发的危机感和对下一代学业成功的日益关注。

二、社会期待之下的美国早期保育与教育的复杂变化

1.学前班的普及和演变――在内容和学时上向小学一年级靠拢

学前班教育在美国专指5岁或6岁儿童在读小学一年级前所接受的一年学前教育,它不是义务教育,但几乎所有适龄的美国儿童都会接受这一阶段的教育。“在被纳入公立教育系统的初期。学前班在理念、目标、教育方法上还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与小学其他年级有着明显的不同。”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社会、政治和现实的压力,学前班教育的重心从过去关注社会情感发展,转变为强调学业能力尤其是早期读写、数学、科学学科的学习能力。为此,全美幼教协会于1996年了《好的学前班课堂的十个标志》的声明,呼吁建立发展适宜性学前班教育的政策,并指出,“学前班为小学做好准备并不意味着用学业来代替游戏时间,也不意味着要求儿童掌握一年级的学习技能或者用标准化的测试来评估儿童的成功。”然而,美国公众对学前班儿童学业能力的期待依然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原来学前班儿童的学习内容不断被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所取代。

在学时安排上,美国学前班也不断地与小学趋同,全日制的学前班(一般为6小时)数量不断增加。20世纪七十年代,还只有10%的学前班儿童参加全天的学习活动,到了2008年这一比率上升到近60%。比如俄克拉何马州、路易斯安那州等一些州已经开始明令下属学区必须提供全日制的学前班教育服务。政策制定者认为,全日制将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儿童的学业成就。虽然对于“全日制学前班的教育效果是否优于半日制学前班”仍存有争议,但是“提供全日制的学前班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

2.早期学习标准的广泛建立――对语言和认知领域内容的偏重

历史上,美国早期保育与教育领域并没有关于儿童学习预期的标准,儿童应该学什么通常是由他们的兴趣决定的。问责制的出台使这一传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2002年,小布什政府启动了“良好开端,聪明成长”(GoodStartGrowSmart)行动,要求各州在语言和读写方面“自觉地建立早期学习标准”,作为获得“儿童保育发展专款”的条件。至此,一场由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早期教育标准化运动拉开了帷幕,到2008年,美国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全部制定了早期儿童学习和发展标准,清晰地描述了在进入学前班之前儿童应该学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

早期学习标准的支持者认为,儿童学习和发展标准的出台有助于增强早期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另一些学者则指出,早期学习标准将教育的起点从儿童转向了内容,一些教师因此开展了互相割裂的学科教育。此外,由于建立早期学习标准的动因之一是要让学前班至小学12年级(下文简称K-12)的学习标准保持连贯,而K-12学习标准特别强调语文和数学这两门科目,因此,美国各州早期学习标准整体上也明显偏重语言和认知领域。2006年,有研究者对美国46个州的学习标准进行分析后发现,各州标准都包含了语言和认知领域,涉及这两个领域的内容远远多于涉及身体健康、社会情感、入学品质领域的内容。有些州的早期学习标准,指向认知和常识或语言领域的内容甚至占到了总内容的70%以上。

3.对儿童发展结果的标准化评估――将测试引入早期儿童教育

随着美国公共财政对早期教育项目投入的不断增加,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关注儿童学业和发展结果。联邦政府和一些州政府已经或正在针对幼儿开展标准化测试评估。但美国早期教育领域专家对此则大多持谨慎态度,一方面,他们认为幼儿不适合参加测试;另一方面,他们觉得早期儿童正经历着人生头八年的巨大变化,一次或几次测试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以美国规模最大的幼儿标准化测试“提前开端全国报告系统”(NationalReportingSystem)为例。2003年秋季,美国健康与公共服务部要求“提前开端计划”项目建立全国报告系统,对参与项目的儿童每年开展两次(一年期项目开始和结束时)标准化测试,测试项目涉及字母、词汇、计算能力等与学前班教学相关的内容。由于全国报告系统只考察与学前班教学相关的学业内容,一些从事“提前开端计划”项目的教师开始“为测验而教”,但这一报告系统在250余名研究者的抗议中很快又被废止了。

三、美国早期保育与教育在坚持与调整中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新的社会期待对美国早期教育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美国早期教育一度面临“学业成就”还是“发展适宜”“游戏本位”还是“学科本位”“非正规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的艰难抉择。而今,美国早期教育界开始打破二元论,尝试在保持早期教育核心价值和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回应新的社会需求和期待。

1.在促进儿童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框架里定义和提升儿童学业成就

“提升学业成就”是美国社会对早期教育各种期待的聚焦点。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看,提升学业成就主要意味着儿童读写、数学知识的增加及其成绩的提高。这种对“学业成就”的定位向美国早期教育传统价值观提出了挑战,1986年,全美幼教协会公布《早期儿童项目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为零至八岁儿童服务》(以下简称《发展适宜性实践》),提出了尊重幼儿兴趣、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回应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和需求、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等一系列价值观。为了坚持一些传统价值观,《发展适宜性实践》于2009年进行了修订,关于“提升学业成就”,它是这样描述的:“即使是婴儿和学步儿,也已经开始通过游戏、关系、非正式的机会来发展一些学科的基础能力和初期形式(比如前读写能力)了,如果学业被理解为这种基础能力和知识,那么学业就是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当把‘学业’狭义地界定为脱离情境来教授的一系列具体的知识和能力时,这种学业显然不是适宜幼儿的活动。”可以看出,修订后的《发展适宜性实践》对于“学业”的定义非常微妙,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以尊重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特点作为“学业”合法存在的前提,也即“儿童发展”优先于“学科知识学习”,这也显示出美国早期保育与教育领域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坚持。

2.在保持早期教育独特性的前提下与初等教育有效合作

从“入学准备”角度探讨早期教育,有助于为早期教育争取更多的公众支持和财政投入。但纳入“入学准备”的框架后,早期教育不得不面对以下问题:如何保持自身独特性和独立价值?如何与初等教育有效合作及衔接?早期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教育的独特内涵,比如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与家庭密切合作等。一味强调“入学准备”价值而忽略其独特性,早期教育最终会被小学教育重塑甚至吞并。然而,美国早期教育系统与初等教育系统的交集不断增大又是不争的事实。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已有40个州开展了先学前班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在公立学校系统内开展的,未来美国将有更多的3~4岁幼儿在公立小学中接受早期教育和服务。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能联合早期教育和初等教育,并让这两方面的优势都得以发挥的教育系统是摆在美国早教领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庆幸的是,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比如,“提前开端计划”之父齐格勒(zigler)等学者建立的二十一世纪学校就是很受关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依托公立学校为从出生到12岁的儿童提供连续和综合的服务。二十一世纪学校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是提供高质量的保育和在入学前提供发展适宜的学前经验:第二是促进家长投入,因为家长投入可以促使儿童在校表现更好;第三是为家长提供身心健康、营养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改善家庭功能,最终会反映到儿童的学习进步上。这种“全儿童”的教育服务模式有利于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也为早期教育和初等教育的有效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3.在提升早期教育质量中促进儿童学习机会的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是当今美国社会对教育的一个重要期待。制定学习标准、依据测试成绩奖惩学校,显然不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最佳策略。如何持续有效地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特别是改善那些处境不利儿童接受的早期教育质量才是增加儿童学习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发挥学前教育积极价值的真正关键。早期教育只有达到一定质量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质量越高产生的积极成效越大。伯纳特(Barnett)比较了一系列不同教育质量的早期教育项目的长期效果差异,发现在减少特殊教育发生率上,卡罗莱纳初学者项目的效果是48%,提前开端项目是28%:在降低留级率上,初学者项目的效果是47%,提前开端项目是30%。初学者项目以高质量著称,提前开端项目虽然开展范围很大,质量却参差不齐。有鉴于此,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各类早期项目的质量与水平,通过制定规章、早期教育项目业绩标准等措施以提升早期教育质量,并最终促进教育公平。

四、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通过对话保持社会期待和儿童适宜发展间的平衡。来自政府、公众的社会期待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然而,社会期待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引发不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行为。按照全美幼教协会的思路,理想的早期教育的目标应当在儿童教育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持续协商和对话中构建,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教师、儿童教育与发展专业人士、家长、社区成员等。虽然他们对早期教育的期待和理解不尽相同,但每种期待和理解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实践。只有从儿童本位出发,通过协商对话形成恰当适宜的教育期待,早期教育利益相关者才有可能合作开展有利于儿童发展的适宜的早期教育。

第9篇: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一)朱熹家庭教育的基本主张

1、取便于童,循序渐进

在古时,童蒙教育一直备受重视,一些家长让其子女从很小就开始诵读古经,但是因为儿童在那个年龄并未长成成熟的心智,无法清楚地理解古代经典的含义,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现象。朱熹针对此教育现象,想要为儿童读书取便,就得为那些古经典添加注解,如他后来编著有《四书章句集注》《仪礼经传通解》等,方便儿童阅读,只有这样儿童才易汲取书本的精华。他认为除了让儿童诵读经书之外,还应该根据儿童身心的特点即不断长成的心智,适时的更新教育内容,开展一些新的教育训练,提升其子女的心智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易子而教,督促教诲

朱熹非常怜爱自己的子女,教子心切,在平时著书和交友过程中,无不体现朱熹的教育子女的心境。在婴孩时期,朱熹都是亲身教诲子女,教以读书识字,培养日常品行习惯。子女长成一些后,朱熹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就采取了古时“易子而教”的方法,目的是给子女提供质量优等的教育,将自己的子女交给别人教诲,希望老师严格督促其学习。期间他为了使儿子朱塾能有大出息,先后诚请林用中,名师吕祖谦等人教导,想用老师们的学术品行来熏陶朱塾的养成,使之成为国之栋才。

(二)朱熹家庭教育的主要原则

1、以身作则

朱熹非常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作用,认为父母要以身作则,不仅要“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正己以格物”,为孩子做好榜样。

2、立规训导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处处需要规矩,这样生活的轨迹才得以正常。朱熹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视规矩的作用。朱熹根据自己成长经历以及结合前人的家庭教育想,在对儿女进行教育的实践中,编写了许多家规、家训,作为约束子女的规则,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有规可循。

3、严而有慈

做父母的应该怎样给予子女爱呢?有的家长说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让孩子受委屈,这就是很好的爱自己的儿女。然而,事实并不然,父母应该做到有原则的给予爱,要慈而有严,朱熹在进行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同样也体现了这个教育方法。在他的眼中,父母疼爱自己子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疼爱也要讲究原则讲求一个“度”,爱不能变化成溺爱,更不能成为放任自流,否则将导致“骄情坏了,当长亦凶狠”。

二、朱熹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现在许多家长谈及到家庭教育儿女的话题都是很伤脑筋,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教育子女。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人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在任何阶段都不能松懈。所以就有了从娃娃抓起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此外,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生养一个孩子,这样就会出现全家都围绕这一“宝”而转动的现象,即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众人呵护,十分娇宠,溺爱方式的家庭教养屡见不鲜。面对这样的家庭教育现状,需要我们采取怎么样的行动来指引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呢?我们应该怎样汲取古时蒙养教育的有益成分呢?作为一代大家,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古代蒙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关注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必定为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重大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理性的对待其思想价值,防止在历史中丢失本我。

(一)重视开发早期教育的价值

朱熹非常重视早教,他认为儿童从诞生之日起就接受良好教育的熏陶,利于其品行的培养。早期教育,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具有基奠的意义,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处于快速生长的关键期,如果能顺应儿童的发展习性和发展要求,顺势利导,将会收到很良好的效果。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早期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学习起点。此外对当今社会而言,早期教育是提升儿童素养的最佳途径,在开始阶段儿童是否得以正确引导、教育,关系到今后我国国民素质高低的严肃问题。因此,对儿童实施早期教育,意义深远,应该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重视。那么应该如何有效的开展早期教育呢?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儿童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盥洗大小便,自己收拾玩具等,培养独立动手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应该注重儿童智力的开发,应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多让儿童接触一些读物,做一些智力游戏,多启发儿童思考,敢问为什么,家长积极地给与解答,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最后要寓教于游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不能无情的遏制。但也不能让儿童放纵的玩,要有教育的玩,即在游戏中贯穿教育的因素,让其不知不觉的受到教育。

(二)倡导循序渐进的家庭教育方法

朱熹分别对小学和大学教育这两个阶段提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按照儿童的长成规律进行教育,符合每个阶段儿童的发展特性,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教育,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进行教育,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和学习的。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要想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少若成天性,习惯之养成,儿童在小时候各种行为习惯还未养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应该抓紧有利时机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习惯。同时,对于儿童的养成应该顺其自然,不能强求,使之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之人。首先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其原有水平上促进成长。有的家长想让自己的儿女成为“全才”,僭越儿童的智力发展的阶段,报了各种学习辅导班,有钢琴,舞蹈,绘画,象棋等,五花八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身心俱疲,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阻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次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在生活中观察儿童所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不是一味地牵着儿童鼻子前进,让儿童成为自己的主人。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一生下来,首先进入家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生活环境。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所谓的“齐家”,目的就是创设一个理想的家庭环境,使儿童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自然似之”。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家庭集体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环境对一个人身心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