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

第1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描述

我校始建于1775年,已有230多年的历史。现任校长景盛在高度总结历任校长办学思路的基础上,提炼出“教学研训一体,明育人之道;学思行创合一,明成人之道”的办学思想。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明道小学就以“数学特色”而闻名,曾涌现出百余名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等级奖获得者。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青年数学家吉敏的小学时代就在这里度过。可以说,“数学教育”特色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新时期下,如何开发适合我校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话题。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选择

艾利奥特说:“课程的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它在内容上应该不同于学生的课本知识,形式上也要有所突破。基于给学生“打造永不消逝的数学童年”的开发理念,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五大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趣味性

数学活动中,寓教于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我们通过讲故事、听童话、玩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趣味。另外,还分年级设计了“‘六一’游艺系列活动”和“做回小侦探系列活动”。比如“六一”游艺系列活动,先后安排了走数字迷宫、猜数学谜语、玩数学魔术、逛数学超市、走数学长廊、我当小评委等,这些内容既有知识性,又有情趣性,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学习内容。

2.操作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这说明,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同时,通过动手又可以启迪儿童的智慧。我们安排了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一年级的《巧摆小棒》、二年级的《巧数图形》、三年级的《制作叶片画》、四年级的《奇妙的拼转》、五年级的《多姿七巧板》、六年级的《我是小小设计师》。这六种操作活动,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校本课程的内容也要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比如,《贺卡中的数学问题》、《合理安排时间》、《超市里的学问》、《设计购房方案》等。

4.发展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尤其在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养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如教材中渗透了对应思想、转化思想、假设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

5.本土性

社区、家庭中有大量的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开发并合理利用,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有好处。如为了弘扬我校的“数学教育”特色,每年学校都要举行为其一周的数学节活动,6个年级的主题分别为“数学童话伴我成长”“24点擂台赛”“秀我数学日记”“数学主题班会”“学编数学小报”“学写数学小论文”。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意识,我们设计了“爱我明道”系列活动,具体包括:参观校史室、绘制明道校园平面图、我的地盘我作主、心中的明道、编制明道方位地图等。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体现

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对主题的确定、课时的分布、素材的筛选、结构的统整等诸多环节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路走来,我们品味着开发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在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一回又一回的重构中,对开发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繁杂走向简约的过程。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数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充分体现了“学校、教师、学生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的过程。

1.学校:办学特色的再突破

2005年前,我校的数学竞赛成绩在全县甚至南通市都保持高位走强的优势。不仅获奖人员多,而且获奖级别高。当前,随着“竞赛热”的降温甚至是取消,我校数学教育的内涵、操作模式都面临着较大的转型。为此,我们在编写这套校本教材时,突出教材的实用性、普及性、发展性、活动性。实用性是指选用对学生来说是有效的、有用的内容,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普及性是指学习内容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指向于少部分尖子生。发展性是指着眼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活动性是指让学生在活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可以说,这套教材是丰富我校数学教育这一特色的重要载体。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深化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直接受益者。主要表现在:

(1)课程意识得到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们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

(2)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在编写过程中,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在合作中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3.学生:个性成长的再拓展

第2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一、 校本课程的体系框架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我们余姚中学创建于1935年,办学历史悠久。建校初学校就倡导求真务实的“实获”精神,将“平民化”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后来,提出“自治治事、自育育人”的办学方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确立了“唤起良知,追求卓越”的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个性。近些年来,在传承优秀办学文化的基础上,学校与时俱进地提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和“本色做人,卓越做事”的育人目标。围绕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高质量开设的同时,着力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从而拓展学生的教育空间,促进学生的卓越发展。

目前,我校校本课程主要分为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学科竞赛、社团活动、主题德育五大类。

(一) 科技知识类

课程目标:不以加深学生的科技知识为目标,而是在拓宽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认识,对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开设课程:数学建模、数学与思维、数论初步、数学发展史、趣味化学、环境保护、旅游地理、高中小发明、当代物理发展概况、生物技术与人类、数字电路、环保化学、金融知识、计算机应用程序编制、网页制作、车船航模制作、无线电测向、航模制作、天文观测、植物栽培、生物标本制作等。

(二) 人文知识类

课程目标:以当代文化发展、社会文化热点、学生文化需要和教师文化关注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旨在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人文视野、提高人文修养。

开设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修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新诗欣赏、新武侠小说赏析、聊斋精讲、历史文献选读、小小说欣赏和创作、影视文学欣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研究、美学初步、论辩与思维、趣味逻辑、英美文化、英语口语·走遍美国、英国文学原著选读、中学生礼仪等。

(三) 学科竞赛类

课程目标:满足部分以理科见长的智优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攻坚克难的科学精神,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开设课程:以学科竞赛小组为教学组织形式,对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拓宽与加深,增加与大学衔接的相关内容,即选修部分大学课程,这类课程主要面向理科创新教育实验班学生,也允许学有余力的普通班学生选修。

(四) 社团活动类

课程目标:这是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形成的、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的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卓越发展。

开设课程:以河姆渡文学社、佰草堂、大嘴俱乐部、街舞社、、书画社、模拟联合国、音乐社、星空话剧社、篮球社、排球社、羽毛球社、乒乓球社、网球社、数码联盟、影评社、动漫社、爱心环保社、历史社、猎人社、心育社、棋艺俱乐部等二十个学生社团为单位开设相应课程。

(五) 主题德育类

课程目标:在总结德育工作经验、整合传统德育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学校德育课程化,形成与学科德育相互支撑的主题式、系列化德育课程,逐步构筑学校、年级和班级三个层次的系列主题德育课程,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德育工作的育人效果。

开设课程:开设“节四大主题周”活动课程,“节”包括礼仪节、科技节、沉思节、艺术节、爱心节、读书节、体育节、实践节,“四大主题周”包括学法指导周、口才与交际周、团队合作周、社团活动周。

二、 校本课程的管理措施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区等诸方联动,需要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诸管理要素并举。我校的校本课程管理主要采取了成立管理机构、规范开发流程、建立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 成立管理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精雕细刻抓教学”的管理思想,构建“学术引领、专家治校”的管理机制,促进我校教学工作的高位发展,学校成立教学研究所,下设六大研究中心:学科竞赛研究中心、自主招生研究中心、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中心、高考研究中心、创新实验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心等。其中,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责:一是结合学校发展新要求,制订和完善《余姚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方案》;二是认真做好校本课程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三是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该研究中心下设课程发展专家小组、课程实施管理小组、课程评价小组。

(二) 规范开发流程

我校的课程开发管理主要分为课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教学、课程评估、课程发展五个阶段。

1. 课程设计阶段

首先,教师根据学校课程总要求确定拟开发的课程科目,向学校递交300字的课程开发意向书。其次,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审核教师课程开放意向书,合格者列入开发科目,向教师下达课程开发任务书,要求教师编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撰写分课程背景与目标、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法、课程资源主要来源等五个部分,一般要求1500字。最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通过后,该课程进入“准入”状态,由教师进行课程设计。

2. 课程选择阶段

每学期开学初,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由学生自主进行选课。学生选课通过网络进行,学校根据选课结果确定本学期开课科目。我校规定,凡选课满15人即可开课,学生可选两门课程,可以跨年级听课。目前我校每学期开课科目有60余门。

3. 课程教学阶段

根据校本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4. 课程评估阶段

对每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质量评估,评估方式有两种:学生网上评估,学校课程评估小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授予课程质量等级。

5. 课程发展阶段

将课程评估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改进、完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开发新课程。对少数课程质量不好、学生评价不高的课程则予以淘汰。

(三) 建立保障机制

一是师资保障。原则上要求教师人人能够开设一门以上校本课程。

二是时间保障。调整课时结构,改每节45分钟为40分钟,每天下午第3~4节课为自主学习课;一般每周安排两课时校本课程,一学期按18周计;晚上设立答疑课,晚自修教师由“管课堂纪律”走向“管学习问题”;规定隔周周一下午第3~4节课为学生社团活动课。

三是场所保障。整合学校教育场所,设立25个自主学习室,开辟一批学生社团活动室。

四是财力保障。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奖励基金;鼓励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向社会自筹教育经费。

三、 校本课程建设成效

(一) 优化环境:初步建成了基于学校育人目标下的多样化校本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育人意识,整体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经过多年努力,我校校本课程结构日益合理,内容不断充实,形式日趋多样,质量明显提升。如今,我校的校本课程呈现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三大特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起,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使得学校的育人环境整体上得到优化。

(二) 发展学生: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选择,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教育时空,促进了学生卓越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多样化校本课程的开设,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选择,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卓越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了学生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增加了学生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活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近些年来,我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质量稳步上升,高考成绩居宁波市前列;学科竞赛成绩优异,每年有上百人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数学和信息学竞赛尤为突出,数学连续七年取得全国数学联赛浙江省团体优胜奖,信息学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信息学联赛优秀参赛学校,数学和信息学全国联赛颁奖大会多次在我校举行。此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小作曲家、小作家、小发明家等;学生发展潜力巨大,一大批学生进入高校后担任学生干部等。

(三) 提升教师:开拓了教师教育视野,锤炼教师专业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形成一支“大爱·大智·大气”的教师队伍

长期、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持久的专业发展动机和专业成长的宽广舞台,逐步强化了学校业已形成的“学术至上,教育自觉”价值追求,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品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增进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近些年来,教师出版了《心学大师王阳明》《健美操模块教学》《舌尖上的舞蹈》《小小说课堂》等十余部校本教育专著。

第3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我市小学数学研训工作,要坚持在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指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及我市 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继续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为我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建立校本研训机制,理论积淀,厚实底蕴。

1.各校要建立校本研训机制,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学期要继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同时建议各校可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小学数学创新性备课》(《人民教育》编辑部编)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各校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如“集体备课、沙龙研讨、专家讲座、校内骨干教师的讲学、教师撰写教育教学博客、浏览教学网站、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真正用于督促和反馈教师学习的效果,使教师个体化的学习经验确实成为进行课改实践的理论基础。我们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师在理论指引下去关注和研究课堂中学生的发展、课堂中教学的生成、教学中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等问题,这是当前小学数学应该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

2.各校要认真组织学科教研组回顾第一轮课改实验的实施情况,集思广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存在的问题。依托理论学习,首先从理念层面进一步更新认识。可以根据面上的问题,充分考虑教师们的需求,整体规划学期理论学习活动,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系统性。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组织市“小数会” 年论文评优活动,主题为“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含“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探究与实践”)(截稿时间10月10日)。

(二)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夯实课程实施基石

1.各校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要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确保基本学习要求的有效落实,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2.各校要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常州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常州市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常规)”以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同时可以组织教师讨论制定切合本校数学教学实际的常规,以让“常规”真正做到校本化。

3.抓常规,要以加强教研组建设为中心,要以“备课、上课”为重点,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让教师间同伴互助,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在贯彻落实“减负”精神要求下,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追求质朴而真实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开展好“课题+教研”的研讨形式,即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提倡教研与科研有机整合,做好专题研究。在施教过程中提倡教师从学生数学能力的养成考虑,组织积累性常规活动,如:每节课前五分钟,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诸如“口算、对口诀”等专题训练,要求活动节奏恰当、点面结合灵活、活动方式有趣。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确保常规落实,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日常调研工作。

(三)切实加强对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的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要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数学素养,那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到“生活数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实践价值。当然,数学又不仅仅是“生活”,数学课必须具有浓厚的“数学味——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故,针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要做好如下工作:

1.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教学研究小组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针对当前教师们普遍反映对现行“国标本苏教版”教材内容和体系不够熟悉的状况,建议各校在数学校本教研活动时,可以新教材为依托,深入地对教材进行钻研,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他们是如何看待数学教材内容的,哪些是难点,哪些表述不容易理解?要研究“针对具体情况,我们的教学策略是什么?”以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

2. 为更好地彰显我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方向、凸显研究的重点,转变研训方式,同时也为一线教师提供研究与发展的平台。本学期对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部分内容将继续进行专题研究,特别是要对教材中“整数计算的教学”内容进行专题研讨工作,在总结计算教学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围绕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具体要求、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关于计算教学的编写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改进建议、学生计算错误的类型及原因分析等问题展开。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年 级 单元 具 体 内 容 页 码 连续

课时 研究

时间

二 9 《时、分、秒》》 P88-93 3 11月

三 7 《乘法》 P70-75 3 10月五 6 《解决问题的策略》 P63-67 3 9月

说明:另《数学探究 我快乐》中的六年级《近似值和估算》(P33-36)与四年级《有趣的数阵》(P51-54)的各1课时材料作为本学期特别的研究内容。 11月

对以上专题研究的内容,望其他校的教研组老师们也能积极主动地在本校开展相关的专题研究,并进行教学反思活动,以追求区域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的有效提升。

3.继续维护和充实“金坛市小学数学交流中心”网站的正常运转,及时发现并整理教学一线教师的经验和做法,让资源进行共享。

(四)认真抓好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教育科研,深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数学课堂是师生彰显生命活力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数学教育科研应是先导。首先,全体数学教师都应“聚焦课堂、研究教学”,努力实现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其次,教师要努力学习教学理论并力求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科研意识,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再次,各校数学教师要形成“教、学、研”的共同体,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积极营造具有浓浓教研文化的氛围,这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力之举。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各校已备案或立项的各级各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要继续扎实抓好研究过程的落实,不搞课题研究的花架子,要走“研训一体化”之路,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年课题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⑴在新的平台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⑵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追求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以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由市研训中心小学数学组领衔研究的省教研第七批立项课题《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探究与实践研究》,本学期将从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目标、有效策略、材料的选择与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评价等方面继续进行深度研究。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组长要继续从各自研究的重点进行开创性研究工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多践行,深思考,要为推动我市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在本学期组织人员继续编写《数学探究 我快乐》上册书稿,以拓宽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渠道,提高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各校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要积极开展“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研究”,特别是已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实验小学的学校要先行一步,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提高教师教学预设的水平和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探索实现师生主体性张扬的途径和实施策略,同时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及业务素质。2.在市“研训一体化”工作要求指导下,本学期小学数学学科将充分发挥兼职研训员在学科领域方面的引领作用,将组织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协进会”与“学科中心组”开展“同课异构”、“主题沙龙”、“读书沙龙”等小型研讨活动,注意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点带面,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与教学业务水平,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4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这道题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单元的一道练习。它请学生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说一说自己的座位,说一说同学的座位,也可以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就是这样一道题,它引发了笔者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关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关系的思考

在日常教学中,因为受到时间与目标的限制,作为一道练习题,通常教师们教学时会请同学们说一说、找一找相应的座位,其目标是巩固所学的新知,用“第几排第几个”或其他的“两维”叙述方式确定位置。这样教学无可厚非,因为我们的国家课程是以知识序为编排要素而架构的,国家课程将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为线索而展开数学学习,这样对人类的数学传承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来,我们和大家一样,也是这样教学的,但是在一次常态教研活动之后,我们不禁追问:学生们在生活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座位的呢?他们对自己的表达又有着怎样的解释呢?

[4.你的座位是第几组第几个?你能说出其他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吗?有不同的说法吗?]

于是,我们想到了做这样一个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内容拓展研究。我们将这道题拓展为两个问题来展开,一是:“我们的班级在哪?”二是:“我的座位在哪?”同时创设了一个情境,即“小西湖小学的豆丁同学来访,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明确告诉他你的位置”。这样一种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型学习既源于国家课程,同时又加入了较强的个性学习色彩。正是这样“从学生出发”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小西湖小学《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基调。这样,我们建构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即按家庭、学校、社区、城市、国家、世界六个场域来建构。这些场域虽有不同,但是其内涵和外延是相关而又不断扩大的。因为其取材都是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所以也容易被学生们接受。就这样,以生活序建构的校本课程和以知识序建构的国家课程逐步实现融合,不同的课程体系最终达成了统一的目标指向,那就是学生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的数学成长。

二、关于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的思考

继续回到教材中的这道题,我们将此题引发成两个校本思考,即:我们的班级在哪?我的座位在哪?我们试图看一看学生们学习了“确定位置”后的真实状态,实验的结果如何呢?

我们看到学生们的表达虽然稚嫩,但都是真实的表达。从学生们的表达中可以看到:有的用文字表达,有的用画图表达,有的用图文表达,还有的用点子图表达。虽然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确定教室和座位的位置。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客观分析这样的表达。这里虽有数学的影子,但更多的还是一种生活经验,还是一种数学的无意识状态。如何将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经验呢?

我们采用了“分析―回归―融合”的三步研讨过程。分析中先呈现关于教室位置的学生表达,请学生们解释自己的表达,教师从不同的表达中引导学生们找到共同的数学特征,即哪栋楼第几层第几个教室,在知识经验中抽象出数学经验;再回归生活,通过观察教室编号、住宅编号进一步理解生活中编号的事理与数学中确定位置算理之间的关联,使数学经验回归生活经验以深化认知;最后呈现学生们课前关于自己座位的不同生活经验表达,这时学生们从不同的课前描述中都能正确地用“第几排第几个”或“第几组第几个”来确定自己的座位。我想,这就是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的融合吧!这样的融合是一种数学学习自觉的走向,也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应用,使校本课程的研发落地生根。

长此以往,由一道练习题引发的校本思考,使我们明白了培养学生数学的眼光是需要寻找恰当的国家课程生长点的,是需要通过教师的智慧进行校本课程研发的。只有这样,学生们在数学经验与生活经验中才能穿梭自如。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真实而美好”的数学学习。

三、关于学生成长与教师成长的思考

这道题不仅引发了我们关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思考、关于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的发展思考,也引发了我们对学生成长与教师成长的专业思考。

一路走来,学生关于数学学习的感悟遍布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事件,每一天的数学学习之中。为此,学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努力,先后结合学校的春游、秋游、学军、学农等各种德育活动,寻找身边的数学元素;结合南京市举办的“我的生活与数学”主题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在进行活动的同时,我们历时四年研发的校本课程《身边的数学》正式出版使用。两年前,我们完成了该课程的修订;一年前南京市试点的两个小学生数学活动室投入使用,我们是其中之一。回顾走过了15年的校本课程研究历程,回顾我们举办的十次“身边的数学”系列活动,成长的不仅是一批批学生,更是我们的老师。

第5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智慧课堂;课程基地 ;校本课程;社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45-04

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下的教育生态中,存在着轻视乃至忽视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严重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造成的阻碍是显而易见的。三年前,在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通大附中”)办学伊始,学校首任校长成锦平同志和他的管理团队就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促进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学校教科部门的同志在系统学习与研究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J.S.Bruner)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C.R.Rogers)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以及弗拉维尔(Judd 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众多知名教育学者对现代教育的正确认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理念,明确把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作为通大附中必须坚守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办学理念,并以此引领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的办学实践。三年来,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办学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紧紧围绕课堂与课程两大建设重点,以努力促进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为根本旨归,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通大附点的课堂和课程建设之路,并使之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优势,已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智慧课堂:让学生站在学习的中心

通大附中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在课堂建设方面的抓手就是构建具有附色的智慧课堂。建校三年以来,在汲取当代课堂教学范式之精华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以关注学生学习进程、完善学生人格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智慧课堂。通大附中智慧课堂建设坚持让学生站在学习的中心,建构创造性、智慧性、交互性的学习进程。在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智慧课堂构建了以“自主先学组内研学交流促学反馈评学”为环节的学习策略,融合了以现代技术手段革新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以促进师生情智交流为本体的课堂评价,最终实现学生公民素养、学术素养和生命素养同步提升的育人目标。

1. 构建学生乐学的“智慧课堂”

学生自主性学习成功的前提在于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也即乐于学习,在乐学的状态下愉快地体验知识、接受教育。课改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而且在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较教师满堂灌显然要高,也比完全让学生个体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效果要好。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对通大附中而言,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个优势就在于通大附中是一所以“小班额”为特色的学校,每班学生不超过40人。小班额下的小组合作的效果肯定要比班额在60人左右的班级的小组合作要好,因为它不仅有利于小组间的充分交流,而且也便于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比较充分的指导。因此在通大附中,每个班都组建了学习小组。依托学习小组,推行以“自主先学组内研学交流促学反馈评学”为基本环节的智慧课堂。

在通大附中智慧课堂上,课前,教师会根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导学案”、实验、阅读等自主先学任务。学生借助“导学案”“校园微课”“实验视频”“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等,通过阅读、实验探究、观看微课、网上查阅等形式独立完成“自主先学”环节的任务要求,同时整理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教师依据学生自主先学的学习情况,确立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各小组会依据学习任务,在“组长”统一组织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倾听―质疑―探究―交流”的方式展开“组内研学”。在通大附中的智慧课堂上,因为是小班额,所以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无处不在。交流内容涵盖学习心得、拓展问题、实验发现等。交流展示的方式也丰富多彩,有口头、板演、数字化呈现、操作演示等。在一个个小组争相登台展示中,你会折服于通大附中智慧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教师教学的技艺。通大附中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领者,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步提升。而所有这些,如果放在大班额的班级上,其最终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2. 构建教师乐导的“智慧课堂”

所有优质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学生的乐学,也必然伴随着教师的乐导。通大附中的智慧课堂也是如此。在小班额下,不仅学生学得充分,而且老师导得也更为有效,因为有效,所以教师也就越来越乐导,也因此导得越来越有成就感。通大附中领导班子深知,要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就必须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的善导,所以通大附中办学伊始就把善导作为教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大附中在建校初就引进了大批骨干教师,为进一步发挥他们在智慧课堂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依托这些学科骨干教师,组建了“智慧课堂实验教师团队”。通过外出学习、沙龙研讨、专家讲座、实验课展示等活动,不断完善各学科“智慧课堂”的实施策略。学校每学期均以智慧课堂建设为专题举办大型的对外公开教研活动,本校教师与外校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共同切磋智慧课堂中的教学技艺与智慧。在这些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各学科的其他教师迅速成长,一大批教师获得市直以及大市一、二等奖。随着乐导教师的队伍不断壮大,又进一步浓郁了学生乐学的氛围。

目前,通大附中各学科经过三年的修订和完善,编制完成了“智慧课堂导学案”。学校将导学案(含课后作业)上传到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学习内容,遇到问题可以在线与教师或同伴研讨商量,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通大附中的每一个教室都配有交互性极强的“电子黑板”,每位教师都拥有教学Ipad,全校实现无线网全覆盖。借助电子黑板、教学Ipad的交互性,师生可以轻松调取 “学科资源库”或互联网资源,交流探讨课堂生成的问题,即时反馈学习成效,教与学的时空被无限放大。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成为“互联网+”背景下幸福教育的先行者,实现了教师专业提升与学生幸福成长的同步卓越。按照教育的双主体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通大附中的智慧课堂,不仅促进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师生互促,教学相长。

3. 构建资源丰富的“智慧课堂”

要构建学生乐学、教师乐导的智慧课堂,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离不开对一定课程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因此“智慧课堂”建设,除了需要教师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到课堂,同时需要教师积极参与数字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通大附中配备有堪称“五星级”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这使得“智慧课堂”在数字资源和平台建设方面较其他学校有着更为优越的硬件基础。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积极录制微课,此项工作三年来一直在进行之中,学校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建立健全各学科微课资源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观看教师的微课视频来突破学习的重难疑点,开展自主性学习,促进自主性发展。除了数字微课,学校还建有微格教室,每学期都组织教学视频录制,在学校任何地点可以随意点播,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学校依托“数学与科学”“人文与社会”“艺术与传媒”“体育与健康”“工程与技术”五个学院,建设了覆盖各学科的特色数字功能室。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现象、感悟自然规律、开启思维之门,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如:数学学科利用数字建模室让学生感知数字与模型的魅力;理化生学科利用数字传感器教室、数字显微镜室实现实验数据的即时采集和共享;地理学科利用数字气象站和数字穹顶激发学生探究宇宙的奥秘;技术学科利用创客中心的“3D”打印、激光雕刻、机器人制作等打开学生创新的思维……各个数字功能室为促进学生智慧型学习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空间。

另外,通大附中的“智慧课堂”建设特别关注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和“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选择性”和“开放性”,教学策略的“自主性”和“合作性”。重视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展示和创新,让学生体验到求索的愉悦和求知的快乐。让学生通过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体验过程、习得知识、丰盈智慧,同时接受教育,实现立德树人。

通大附中通过构建智慧课堂,让学生始终站在学习的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这一成功的实践经验在省内主流媒体《新华日报》首次刊发后,再经由中国网、凤凰资讯、凤凰财经、华龙网、新民网等全国各大网站纷纷转发,已在省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

二、课程基地: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

通大附中在教育教学的管理机制上也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学院式建制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依托学院建设课程基地已经成为通大附中促进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学校的教学设施按照“人文与社会学院、数学与科学学院、工程与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体育与健康学院”等五大学院的组织架构进行配置,建立五大学院的目的就是依托学院打造课程基地,通过努力把五大学院建设成五大课程基地,进而让这五大课程基地变成学生的课程超市,在这些课程超市中,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兴趣的挖掘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

1. 五大学院已经成形,两大基地傲视群雄

经过三年建设,目前通大附中的“人文与社会学院、数学与科学学院、工程与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体育与健康学院”这五大学院的硬件建设已经基本结束,各大学院的大批功能教室已经建成,其中大部分功能室如3D打印、沈绣、三模、攀岩、击剑、琴房、演艺大厅等都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五大学院的组织架构也已建立,学校的部分中层干部兼任各学院的院长,各学科的部分骨干教师被聘为五大学院的副院长、院长助理,学院内部一些大的功能室配有专任老师具体负责,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证了学院内校本选修课和社团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在通大附中的学院制构想中,五大学院理论上就是五大课程基地,而具体的建设抓手或者说是建设目标就是建成五大省级课程基地。目前在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办学内涵品质的一大显性表征,各个学校均投入很大的精力、物力、财力进行省级课程基地的创建工作,都把建成省级课程基地作为一项学校重要工作予以落实。目前,越来越多的省属重点和市属重点学校都已加入了申报省级课程基地的行列,因为申报成功后,将获得省级及市级财政的较大的资金投入,这对快速促进学校的发展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通大附中的领导班子在建校伊始就响亮提出建成省级课程基地的目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建成了一项省级课程基地――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2015年下半年,该课程基地接受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视导调研,以南通市总分第一的骄人成绩顺利通过验收。经省厅推荐,江苏教育电视台还专程来到通大附中对学校的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作了专题采访报道。

学校首个省级课程基地――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建成后,通大附中没有停止继续建设省级课程基地的脚步,第二个省级课程基地――星火创客空间的创建立刻上马,又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基地建设初具规模,2015年12月,学校的星火创客空间正式启用,成为江苏省内首家普通高中创客中心,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等全国多家新闻网络平台对此进行了报道,反响强烈。学校又不失时机地就星火创客空间进行了省级课程基地的申报工作,由于学校准备充分,超前建设,该课程基地顺利地通过了省评。至此,通大附中作为一所建校才刚刚三年的新校,已经拥有了两项省级课程基地,这在全省的老牌重点中学中也是极为少见的,作为一所新校,在江苏也是独一无二的。

通大附中的课程基地建设在不到三年时间内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引起了江苏省教育厅的关注,2016年5月13日下午,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省基教所承办的全省首次高中课程基地培训活动在通大附中隆重启动,此次培训活动汇聚了来自省教育厅、省基教所的领导以及全省近60所高中课程基地学校的120多名专家,与会领导专家在参观了通大附中的两大课程基地后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通大附中的课程基地建设,显然为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同时也为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高考改革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十分契合的物质环境。

2. 校本课程不断扩容,社团活动异彩纷呈

通大附中的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课程与活动是依托五大学院,由五大学院作为五个独立的主体去开发、领衔、管理各自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群。由于五大学院分属不同的知识视阈,故而各大学院的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项目一般不会有重合之处,即便有内容相近的课程,也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解读与内部架构。如此,五大学院成为学校对全校学生开设的五个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的超市,每学期一开始学生可以在这五大超市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与社团,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由于学校建校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对通大附中而言,在校本课程的设置和社团活动的开设上没有任何基础可言,三年来,各个学院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数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质量水平由低到高,品质不断提升,有一个不断扩容、逐步壮大的过程,各大学院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数目与质量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到目前为止,各大学院的校本课程数目加起来已经超过100多门,各项社团活动项目也已达到近50个,已成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之势,随着五大学院各大场馆以及功能室的相继投入使用以及使用率的不断提升,学校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必将有一个更大规模的提升,届时将大大扩展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时空。

通大附中的那些依托学院的校本课程开设与社团活动的项目设置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少的课程与社团活动都是围绕学校的“博雅、勇毅”的校训而展开的,这样使得学生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有机融入了通大附中的特有元素。如:围绕“博雅”主题,人文学院开设模拟联合国、经典阅读课程;艺术学院开设国画、西画研修、合唱艺术选修课程;数理学院的生活中的物理、技术学院的创客空间、机器人社团等。围绕“勇毅”主题,体育学院开设了篮球、击剑、攀岩等运动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

通大附中的五大学院十分注重对依托其而开设的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的评价问题,通过开展准确评价,一方面科学检测课程与社团开设的显性效果,这个效果主要表现在知识层面,主要通过笔试的方式加以检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了解其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等相对隐性的一些维度的状况,从而保证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全面性、有效性。比如学校将选修课程、社团活动纳入学分管理,开展勤勉博学之星,和融雅正之星,诚朴担当(责任)之星、坚毅卓创之星的评选。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鼓励创新实践,营造灵动的校园学习态势,这已经成为通大附中创新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3. 基地建设对接高考,走班教学值得期待

对于目前的中学教育教学特别是高中教学而言,高考改革无疑是牵动所有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之心的头等大事,研究一些地方先行先试的高考改革方案可以看出高考改革的整体方向,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下,教育教学的组织形态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走班制将成为各校组织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

通大附中是一所新校,新建学校就宛如一张白纸,在白纸上能够画出最美丽的图画,新建学校就可以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与趋势进行整体设计。所以,学校在按照学院制进行建构的时候就考虑到高考改革将带来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五大学院的一大批场馆与功能教室的建造,不就是在为即将开始的走班制教学提供了一个个特色鲜明、功能配对的空间吗?目前依托学院的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的开设不就是即将开始的全面走班制教学的预演吗?尽管目前在国家课程这一版块,通大附中的走班制教学还没有真正启动,但学校已经为走班教学做好了物质上的、技术上的种种准备,只要江苏省的高考改革一启动,学校的走班制教学就可以立刻实行,从而与新的高考在第一时间实现无缝对接,确保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平稳过渡。

走班制教学所强调和关注的当然是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这和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所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一样,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这种旨在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走班制教学,在全国不少地方试点后,其受欢迎的程度以及对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程度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尚未实行走班制教学的学校而言,这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期待。

第6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课改课程素养育心育能育人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从最初热衷于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求新求异,到繁华消退之后的理性思考,我们关注的问题逐步聚焦:如何落实“以生为本”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如何搭建“新教学”的框架?我校在不断实践、反思中逐步摸索要把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学科教学的质量底线,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以课程整合拓展为切入点,从教材走向课程,从课程关注学生素养,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一、 “德育课程”引领课改“浅水区”,育心行无痕

这学期,我们学校启动了以“课程”为核心,以“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新一轮学校课程规划,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分修养课程、体验课程、成长课程3个方面对德育课程进行了规划和设置,突出体验德育的价值与意义,逐步形成育人“顶层设计、学段统筹、共同成长”的参与式德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健身健心、雅言雅行的一代新人。

(一) 做实修养课程,积累成长习惯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出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对言行细节的关注,力求修养课程达标率。以“五项评比”落实修养课程;抓“八礼四仪”助推修养课程;用“专项检查”评价修养课程。

(二) 做细体验课程,培养成长能力

走扬中是我校特色体验课程,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本土风俗民情,了解行业运转,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丰富了生活体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孩子们都说,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出行!

安全体验是我校又一体验课程,体验馆分消防体验馆、预防溺水体验馆、紧急避险体验馆3个分馆,融各类自然、人为灾害的预防与自救、互救体验和培训为一体。学生进入该馆后不仅能学习各类防范措施,还能体验事故发生时的情景,掌握逃生及护理等必备常识。

(三) 做精成长课程,留下成长印记

我校把多个仪式课程整合成成长课程,这些品牌课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用正能量来影响学生的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新生入学体验,消除对小学的陌生与恐惧,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一年级入队礼,使得刚入学一个月的小朋友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呵护、大哥哥大姐姐的帮扶;三年级十岁礼活动更是将学校师生对学生的关爱推到极致,学生备受感动与鼓舞;本部与分部学生交换空间课程成为俩校学生友谊的桥梁,学生交往能力得以培养;六年级毕业礼课程,把浓浓的师生情再次升华。

我们坚持把每一次活动做得精致,做成经典,用情境与行动来体验情感,留孩子们留下成长的印记,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育心行无痕”的教育效果。

二、 “学科拓展”导航课改“中水区”,育能满园春

我校除了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提出并达到保底、拓展、提升的三维目标,立足点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拓展课程。即基础类核心课程不放松,做到人人达标;拓展类课程重视积累,侧重能力培养;研究类课程开展语文活动,争取部分提高,培养特长。

(一) 课程整合拓展提升学科价值

1. 开设学科拓展课程,争取人人拓展。语文拓展课程,我们依据课程标准,从培养孩子写好字、读好文、写好文,发展学生说话、朗读、阅读能力,进行课程拓展。阅读课程:每周中午12:30-13:00学生午间阅读,目前已经初具年段特点。运用课程:诵读课程、说话课程、写话课程、剪报课程。拓展活动:通过开展“古诗文背诵”“阅读争星”“手抄报”“剪贴报”等比赛,以赛促活动,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让更多学生接近阅读,爱上阅读。

数学拓展课程,我们依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围绕小课题研究及《小数报》课外阅读,采用“渗透、迁移、交错、训练”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上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让数学课堂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彰显思维魅力,发展探究能力。比如:我们在全校分年级开展了“计算小能手”和“解决问题小能手”的评比活动;结合小数报的课外阅读开展了“数学小论文”和“小小数学家”的竞赛。下阶段我们还将开展数学手抄报的评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英语拓展课程,通过开展“1+X”型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使学生在“1+X”型教学中学得轻松愉快又有收获,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尤其是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既有课内拓展,又有课外拓展,通过开展英语绘本阅读和英语主体活动,如“单词王”“手抄报”“英文歌曲演唱”“英语诗”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英语思维结构,让学生在真实活动环境中体验、发现并使用英语,真正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体艺拓展课程,围绕我校体艺特色,每门综合类学科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之上,结合老师特长,设置年级体艺类拓展课程,双周进行:一年级音乐课引入形体、二年级音乐课引入声乐、四年级音乐课引入器乐(葫芦丝、陶笛);体育课引入篮球训练;五六年级美术课分别引入篆刻、陶艺等美术活动。

2. 重视综合实践课程,争取个个实践。我校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单双周进行,既有国家课程,又有校本开发,通过录入竞赛、WPS制作、LOGO语言制作和研究活动报告作为课程评价依据,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发展学生研究能力。

3. 坚持特长发展课程,争取生生发展。学校依据师资力量与实际特色,一直在进行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研究。学校共校级社团28个,年级社团36个,全校100%学生参加了社团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指导老师,确保社团活动正常开展;重视过程管理与评价,社团活动成果除期末考核,并结合每年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集中汇报展。让每个孩子有选择地参与到特长发展课程是学校的义务,让学生在活动中得以快乐而富有个性地成长是学校的追求。

(二) 课程多元评价指向学生素养

改革学科课程评价,才能构建新的学习评价体系,也是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保障。我校一改过去单一的纸笔测试方式,将学科课程能力评价分为综合考试和分项能力考核两部分,综合评价学生。

行为习惯评价:德育处修订的《修雅集》记录各项德育课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从各年段学生的习惯养成目标在其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并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四个方面跟踪学生的习惯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并通过《成雅记》加载学生各类课程成绩及评语,每学期都会进行“健雅之星”的评选,表扬先进。

体艺2+1评价:教导处每学期末都会对学生进行体艺2+1项目考核,有方案、有落实,但凡在社团活动中评定为优秀的、校级运动队、有相应考级证书的同学给予免考,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提交作品、经历考核,对自己的艺术素质有着全面的认识,也为后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科能力评价:包括语文能力评价(词语积累、古诗词背诵、讲故事、阅读测评、作文专项赛、小报展选,其中低段侧重词语积累、古诗词背诵、讲故事的数量和质量,中高段注重阅读能力的考察,等级评价),数学能力评价(口算、笔算、应用、数学日记、数学观察研究报告等内容),英语能力评价(听力、单词积累、情景对话、绘本表演、英语歌曲演唱等)。其他学科能力评价的重点放在素质展示和实践操作上(体育主要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和篮球技巧;音乐主要评价学生现场演唱、演奏、形体展示;美术主要评价学生的基本绘画技能和陶艺作品展;信息技术重点考查学生电子作品;科学课程考查科技实验、制作和创作)。

三、 “融合教育”试水课改“深水区”,育人细无声

记得顾明远教师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童年没有幸福,那么将来也不会有幸福。”在我们学校,有很多智障、听力残疾这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们成长,学校不仅让他们随班就读,还专门成立了51号教室,开设满足他们个人成长独特需要的课程。让这些特殊孩子也享受课程教育,最终能够正常地开心地生活,也是一种教育成就。

(一) 诊断评估,建立档案

新的学年,本教室负责人都会根据各班上报学生信息进行不同级别的筛选,确立本教室帮扶学生档案,实现“一生一案”式动态跟踪管理。

(二) 关注能力,培植信心

聘请两位获得心理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作为资源教师,依据她们专业知识,依托资源教室中沙盘、宣泄等专业设施,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感统训练、沙盘训练、心理辅导。我校和特教中心距离较近,我们利用特教的康复教师、康复场地及器材,根据随班就读学生各自的需要,由特教学校的专业教师在评估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运动、言语、认知、心理、作业五大领域的康复训练。这也是我们对普特融合、多样化随班就读的实践与探索。

(三) 班级管理,志愿导学

随班就读生纳入班级管理,通过大小课堂的穿插学习,使有特殊儿童接受到合适的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成为学校和班级的一分子,是我们积极开展融合教育,课改的最终目标。

随班就读工作绝不仅仅涉及部分班主任、部分任课教师,我们要做的是通过随班就读知识培训让所有老师和学生了解融合教育,我们给教师做了心理干预治疗专业培训、感统训练培训、沙盘师培训,

第7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慕课(MOOCs),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从2011年底开始风靡全球,世界各大高等院校纷纷投入其中,迎接“未来教育”的曙光。北京数字学校(BDS)作为打造北京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新模式的载体,要顺应大势、立足基本、谋求发展。

从基础教育视角来看慕课

2013年,一些中小学校也开始探索和研究慕课,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慕课,来发展基础教育界的慕课呢?

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慕课从草根开始,从细微的教育技术开始,引起教学模式、学校形态、教育形态的连锁反应,进而倒逼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交互技术,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慕课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模式。

但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慕课学院2013年10月份调研的数据:参与慕课学习的人群80%以上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高中生很少,初中以下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领域学生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在网络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学习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第二,基础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或社会教育,课程形态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有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中小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度过,师生在眼神与眼神的交流中不断碰撞火花,不断潜移默化,不能放弃课堂这个教育的主渠道,而采取自主网络学习。第三,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在集体生活中不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生活中实现情感生成,慕课在这些方面是不具备条件的。

所以,对于慕课,我觉得要用扬弃的态度去看待,既不要追随资本,跟风式强行将慕课大规模在基础教育推行,也不要对慕课置之不理,不去接受其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在马云豪言“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要改变金融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在社会资本对在线教育爆发式投资,用互联网包围基础教育的时候,你是否有兵临城下的感觉?我们这些基础教育人,作为信息时代的“移民”,要向信息时代的“土著民”学习,要以主动变革者的姿态去接受新技术、新媒体,充分理解互联网变革的内涵,培养互联网思维,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学习慕课在优质课程资源供给方式、多渠道互动、教与学方式变革、专题教育、个性化评价与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优点。

北京数字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为进一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实现质量提升、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改善和丰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缓解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出路,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转变发展模式,关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的有机协调。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思路,是构建北京(世界城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新模式的中坚,以“融合创新”的思路积极深入研究,提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背景下“实际获得公平”的理念,推动从机会均等向实际获得均等迈进。北京数字学校提供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实际获得的均等,即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无需时间等待、无需自身能动就能直接获得的公共教育服务。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构建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环境。

2012年,北京市教委创新体制机制,成立北京数字学校,依托教育信息化,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北京智慧学习环境,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模式,实质性地推进“实际获得”公平,打造首都教育的新品牌,在建设世界城市和智慧城市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两年的建设,北京数字学校初具规模,在电视和网络两个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一是提供无处不在的学习通道。在校园网络环境,家庭电视、网络环境,公共场所歌华飞视、WiFi环境下,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访问数字学校网站、电视平台,数字学校APP、微信公众账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登录数字学校学习和参与活动。

二是提供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建立以“用户参与和个性化应用”为核心的交互式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学生和教师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关注社区活动,参与群组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撰写便笺、日志、微博等进行社区交流,可以看到数字学校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推荐课程,参与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教学活动。数字学校拥有实名学生用户120多万人,经常参加活动的60万中小学生建立了个人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实名教师用户8.8万人。月浏览量保持在300万次以上,其中郊区县的访问量占了六成。

三是提供丰富、多元、精品的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数字化名师课程。目前,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上已经有27个学科14000多节数字化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在北京市的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名校、名师课程,可以自主进行学习;链接一些来京务工随迁子女较多省市的课程,方便在北京接受基础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回原籍进一步学习时,可以跟得上当地的教育进度,也帮助外地转学而来的学生,尽快适应北京的学习生活;扭转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提供网络英语口语和听力自主学习平台;为远在国外的北京学生提供义务教育服务,弥补中文教育的不足。

四是提供家庭教育、育儿指导信息推送服务。每周为学生和家长的手机终端推送彩信、微信信息,为中小学生提供与学生课堂学习同步的学法指导,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提供“伴随成长 家长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为学龄前家长提供“伴随成长每周一信”的育儿指导。社区学前儿童早期家庭育儿指导信息共汇集了0岁~6岁学前儿童早期教育家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5000余个知识点,按照“生理发育”、“心理发育”、“护理保健”、“营养饮食”、“合格家长”等8个类别进行分类,按照一年52周,6年312周对应年龄阶段。形成了每期3000字~5000字,多张配图,共计312期彩信,120余万字,2300余张图片的完整指导内容系统。每周一,按照每一个孩子的对应年龄段发送,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会收到一条与自己的孩子成长年龄完全同步的教育指导建议。目前,已覆盖北京市多个区县近20万学龄前儿童家庭,并取得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赞誉。

五是选择112所中小学校,开展基于区域和学校的深度应用,从七个方面开展应用模式研究。城里名校和郊区县学校结成协作共同体,探索利用北京数字学校在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师资培训、学校管理、德育活动等多个层面的协作,开展名师同步课程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教师教研的深度融合试点。

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基于名师同步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形式(如翻转式课堂、问题解决型课堂、研究型课堂、思维发展型课堂、学习能力提升型课堂)。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提升数字化环境下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对12所实验校共351名教师进行了教师学习力测评分析,找出了教师自身在学习能力方面的欠缺。实验校教师在语文、科学等14个学科开展了教学应用探索,形成了60多个教学应用案例(含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和评价分析报告),其中案例资源视频超过100G。教师们感受到名师同步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很强的支撑性作用。

数字教研研究:16所试点学校参与,探索名师同步课程在学科教研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开展了集体听课、评课,提交60节教学应用案例,137位参与该项目的教师对学科(教研)应用实践的反馈和评价(包括观看名师同步课程节数、观看频率、观看途径、观看时间;集体评课频率;观看视频后修改原有教案的比例;专业水平提高;个人教学的收获;参与学科教研的态度;建议等)。调研结果获得了试点学校教师的高度认可,以名师同步课程作为一个重要资源开展集体教研活动,结合名师同步课程开展了学科教学应用实践。

校际合作研究:16对城乡合作学校,依托北京数字学校网上学习平台,将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多元化学习体验方面充分应用数字小学平台开展多元化的研究与应用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全国性的校际协作与研讨活动,与来自上海、广东、辽宁、山东等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网上互动与协作,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与学方式变化方面有了深刻认识和实践体验。

北京数字学校未来发展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北京数字学校作为北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承担着教育深化改革的责任,在信息化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勇敢肩负起相应的责任。

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框架。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数字化教育品牌。拓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方式,让广大受众可以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优质的教材教辅、作业、考试评价系统,促进减负增效。建设开放、多元、高效的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与个性化高端教育服务融合运行,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发展框架,总体来说是一套机构(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两个平台(网络平台、电视平台),三种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虚拟课堂模式、个人自主学习模式),四个机制(系统建设合作机制、课程开发机制、市场运营机制、评价考核机制),五类服务(为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和教育管理者五个群体服务)。

在云计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决定e-Learning发展的现在,我们要学会向市场学习发展模式、向用户学习发展内容、向社会学习合作方式,找到关键环节和切入点,在转型中实现创新,在开放中获得动力,在融合中凝聚力量。

1. 转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三爱教育活动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将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北京数字学校就顺应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新的形势,进一步转型,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拓展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容。

(1)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向拓展性课程发展。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全面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在学科知识内容全面丰富的同时,开发、引进自然科学、科普知识、艺术、体育等课程和资源。

(2)课程形态更加丰富和精细化,朝向深度学习迈进。结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课程形态更加多元。比如混合式教学,课前提供给学生知识点讲解的视频和思考的问题,学生自学并按照设定问题进行思考,搜索资料,带着问题来上课,课上研讨、合作、解决问题。

正如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在谈到慕课时提到:慕课,改变清华附中教育。他认为慕课之后,教什么、何时何地教、谁来教、如何教都发生了改变。结合学校实践的翻转课堂,他提出“课堂,重在启发,走向深度学习”,翻转回来的课堂教学,重点不再是一般性知识的传授(侧重记忆与理解),而在于质疑、表达、合作、实践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3)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深加工、重组,形成分难度的知识网络体系,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学科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知识内容的碎片化处理,以微课作为基本学习单元,按学业标准等级,开发相当难度的微视频、微作业、微教案等资源,建立1-4-N(1个知识点,4个学习程度等级,每个等级配套N种学习资源)的知识网络体系。同时,研究主题资源网络体系,建立跨学科、跨学段、跨系统,具有相同主题的资源。比如,关于生命的专题教育,既可以有文学对生命的描述, 也有生物对于生命孕育过程的介绍,还有地理、历史、化学、物理、体育等对于生命不同角度的阐述,更有学习活动中学生、教师、家长参与其中产生的思考、启迪和感情升华生成的教育资源。

2. 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还提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北京市早于2012年就已经提前进行试点,北京数字学校已经进入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进入大规模服务阶段。移动互联网通过把人和网络实时链接,拥有比互联网更快的加速度,更低的参与成本,这些变化都是数量级的。

开放,是这一切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基础,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北京数字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1)进行北京数字学校顶层设计,做好区域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中小学校开放,实现中小学校与北京数字学校的有机衔接。启动建设17个区县数字学校分校、100所名校课堂建设。

建立“市、区、校”三级打通和“政府、社会、个人”共建共享的课程开发模式,实现课程相互流通和共享共建。市级负责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范化课程建设,区级负责本区域网上课程建设和运维管理,学校负责本学校网上课程建设。引入市场机制,给社会开放接口。

为个人、学校搭建发展的平台,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教师乃至有专长的学生可以自由开设课程,分享学习成果,浏览者重点关注课程质量、互动讨论、体验、答疑等服务,以追随者、粉丝关注人数、评价鲜花数、参与度为主要评价依据,设置“最受欢迎的网络教师”、“最勤奋的网络学习者”等荣誉,提供展示的舞台,引导课程建设向“高质量、优服务、强互动”方向发展,打破传统权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自下而上的“市级课程资源共享、个人二次开发创新、试点应用后再开放共享”的课程建设机制。

北京五中校长张斌平提出的,希望北京数字学校给予学校网络空间和发展空间(管理的自主权),学校建立优秀团队,把自己的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出来,开设专题课程、选修课,通过市级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可以作为区域或者全市学生都可以选修的课程,学生在线学习并通过测试和认定,可以获得市级认定的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学校通过申报、评审通过后可以承担开设选修课的任务。

(2) 建立开放的活动服务平台、宣传平台和应用管理体系。

为市区教委、中小学校、校外单位等部门提供开放的接口,在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上开辟区县分校和学校子站点,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理念的宣传,中高考的考前辅导宣传,区县和学校办学特色宣传等信息。建立全市各区县、中小学校信息库,汇聚区县和学校的基本信息、政策、办学特色、宣传片、特色活动视频等信息。

(3)建立开放的运行服务、系统合作、评价考核机制。

考虑绩效评价制度,按目标要求建设,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试点推行市场运营机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免费,个性化的定制需求等增值服务引入市场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实行开放的网络对课程以及提供的服务进行量化考核。

3. 融合

201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强劲发展,形成横向延伸、纵向深入、跨界融合发展的态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北京数字学校也将吸引多方跨界的优质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1)实施“合纵连横”发展战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纵向打通学段和科层的壁垒,实现学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衔接,市、区、校三级课程和教育资源扁平化管理;横向打通优质教育资源在系统、区域、部门和学校间传播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的横向流动和融通。

积极与国内外参与慕课的大学联络,力争能够实现北京数字学校与大学慕课平台强强联手,在大学先修课程、科普课程、拓展性课程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让学生们直接从北京数字学校网站就可以学习国内外大学课程。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与北京数字学校联手,在“翱翔计划”上进行合作,将科研重点、难点、突破点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通过网络共享给更多的学生。在“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的“可降解塑料”研究中,东直门中学校长薛丽霞和几所协作体中小学校谈到了融合,协作体学校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团队,有从物理领域研究,有从化学领域研究、有从环境保护课程深入,有在班会深入讨论,协作体整体以融合的方式渗透了三爱教育、德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等。

(2)实现课程与活动的融合。将课程融入活动,将知识融入生活,将德育、美育和体育消融在日常活动组织中。例如:最近北京数字学校组织的“数字寒假,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就将阅读经典著作、吟诵古典诗词,亲子共同品味书香,与动手实践写对联、剪窗花、捏面人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在动手中传承传统文化;将走出北京游学写游记,与英语口语阅读提高听说能力相结合,培养有知识、有胸怀、有人文素养、有国际视野的合格接班人。

第8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从日本初等教育课程的设置、学习内容,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着手,探讨其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教育,最终看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不论人类进化到何时、物质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都必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健全的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先教做人,然后才是做学问。

一、日本初等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日本的初等教育

日本的初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15世纪以前的日本,由寺院承担对贵族或武士的子女的社会伦理教育。从16世纪左右开始,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教富裕商人的子女读书、写字、计数的教育设施,这就是后来的「私塾。1868年的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小学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在政府的奖励下,1875年,日本全国各地建立了25,000所小学(该数字相当于今天日本小学的数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施小学6年、初中3年的义务教育制度。「国民的培育,这是日本近代小学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设置

日本小学的课程由学科、道德教育、特别活动三部分构成,几乎涵盖了学生在校的所有活动内容。教育课程按照周密的计划如周课时安排表、日课表等有序进行。各种常规活动在学年初就预先计划安排到月日,形成制度化。各学科包括国语、社会、算数、理科、生活、音乐、图画工作、家庭、体育、道德、特别活动。总之,日本新的教学大纲,在培养儿童的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上,在发展儿童的个性上,在建设特色教育,特色学校上都有新的改善。

(三)传统文化的体现

1、道德教育

“道德时间”是日本学校特有的一种道德教育课程,主要讲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公德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开设到初中毕业,是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这种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阅读、交流、视听、角色扮演和实际锻炼等教学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日本学校中各学科教学也承担道德教育的任务。国语科培养语言的实感和尊重国语的态度,文学性的教材也要挖掘道德教育价值。数理学科则通过归纳推理等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提高道德判断能力。音乐和图画科,一方面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操,另一方面,艺术家们的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及对生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会引起学生的崇敬和模仿,发挥出比抽象的说教大得多的道德力量。因此,各学科的教学已注意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发挥综合教育作用。

2、培养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特别活动”其目的、内容、形式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如,小学的特别活动有:学生活动、学校的例行活动、班级指导;中学的特别活动有:课外学习室、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的例行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意识,培养自主的创造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发展个性。

3、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摔跤、柔道、剑道等国际知名的传统体育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竞争、拼博、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另外对学生进行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交响乐等传统艺术、古典文化的薰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协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初等教育的内容是整体化和序列化的,他们既有较强的统一性,又有明显的层次性,最终建立大德育的社会教育体系。大德育的概念是对学校教育的扩充,是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道德教育的总称。日本文部省认为,过去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致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明显下降。从教育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广泛,它不仅担负着对成年人进行终身教育工程中的品德教育任务,而且还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生的品德培养。对中、小学生都要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努力、追求上进、诚实、勇敢、有责任感等基本品质。

二、我国的初等教育

虽然我国对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用行政手段推动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但是面临层层升学压力的学校、学生和家长更侧重文化课的学习。以下仅以长春市某所重点学校的一周课程设置来做说明。

一周共40学时,上午、下午各四节课,其中与小升初密切相关的课程数学8学时、语文10学时、英语6学时,其他还包括体育2学时、音乐2学时、品生(品德与生活)2学时、心理健康2学时、安全1学时、美术2学时、科学2学时,每周还有两学时的文体活动时间,所有课程都以理论讲述为主,学校到老师对不同课程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同。

值得一提地是该学校要求低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主要是以识字为目的。不可否认《三字经》是一部很好的启蒙教材,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启蒙教育教材。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诵读,而是将里面的内容具体化,编成动作,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仿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儿童在识字的基础上掌握其中的道德规范,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适度,能身心健康地生活。有自己的目标、有理想、有勇气,有踏实地干到底的意志。重视自律精神,独立思考,具有责任感。发展个性,以求充实人生。

三、小结

在日本的小学,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做事、集体主义的能力,包括参加家务劳动作为作业,学生自己分配午餐等。学校在举办各种活动时还邀请所在社区的人们一起参加,让孩子们有机会与地区社会进行接触。同时,学校努力扩展儿童教育的范围,例如引导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或是举办报告会等,以促进相互沟通并培养孩子们尊重人权、爱护他人的心灵。小学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晨跑,要求每一个学生只穿单衫短裤在操场上跑,学校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要求家长每天一早测量好孩子的体温,是否同意今天让孩子晨跑,从小就培养孩子耐寒抗冻。

我国在2006年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当国家的政策明确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在中小学推行与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今年初由教育部倡导的京剧进课堂活动已经在全国22所学校试行起来。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京剧进校园是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事业进步,反过来教育进步能够更好的服务经济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每个学校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发基于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也可以

开设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我们的目标是在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最终培养有道德、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第9篇: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范文

中关村一小:“全课程”育人实验

2014年秋季开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在一年级实施“全课程”育人实验:课堂上没有语文、数学教师,只有两位教师“包班”,负责全班所有科目的教学。课程变了,教材少了,连教室的讲台也拆去了,书桌高度降低了,空白墙成了学生的笑脸展示墙,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装帧精美的各类儿童绘本,随处可见的可爱玩偶,使用方便的收纳盒……很难想象,这就是一年级的教室,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小家。

开学第一课是学习绘本故事《小阿力的大学校》。绘本里融合了语文、数学、美术等各个学科的内容,目的是让孩子们像故事里的“小阿力”一样,说一说上学后的心情,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大学校”,看谁认识的朋友最多,最喜欢学校里的哪棵大树。“孩子们的兴致特别高。他们都举起小手热情地谈着在学校的心情,认真地画学校,说出来的话特别好玩。”教师王彦燕说,老师的情绪也受到了感染,各显神通,还对融合之后的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

擅长科技的教师将七巧板、机器人引入了“小阿力的大学校”,通过摆摆、拼拼、说说、画画、认认等环节,把数学、科技、美术、英语等课程内容都融合在一起了。心细的女教师则把“穿珠链”变成了数学课、美术课。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她在淘宝上购买了形态各异的珠串,让孩子们在数珠子的同时,学会颜色搭配。 校长刘畅说:以往开学季,孩子们上课时肩膀都是耸起的,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说明孩子的内心很不安,对上学有抵触;可是今年,我看到了孩子们从内心洋溢出来的幸福。

课堂上,有的孩子用课文里学到的“一颗心儿比蜜甜”来形容自己找到新朋友的感受。有的孩子说到:学校就像走亲戚,还有的孩子要求妈妈给自己剪一个金葵花的头型,只因葵花是W校的象征物。“儿子变开朗了,说自己是男子汉,流血不流泪,甚至洗澡时都哼唱着校歌。他也不再抱怨上学要早起啦。”家长李萍说,而更让她吃惊的是,从不爱读书的孩子竟然早上起来,捧着学校的教材,读得津津有味。为了研制这本教材,学校投入两年的精力,过程艰辛、耗资巨大。正如教材开篇提到的: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动人的故事、多变的数字、美丽的汉字、可爱的字母、多彩的图画、迷人的音乐、活泼的运动,还有奇妙的科学。

校长刘畅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增强孩子们的心理安全感,减轻孩子们的负担,让每一个孩子爱上学,爱上学习。”英国利物浦一所学校校长苏・郝卡斯,至今还是一个兼教数学、逻辑、艺术、地理、文学等课程的全科教师。她认为:如果只教一门课,老师只会关注孩子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这会导致“割裂的评价”。

谢家湾小学:“小梅花”变出新意

音乐老师教数学,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统一的课间活动,多门课程融合成几门“小梅花”课,这就是重庆市九龙区谢家湾小学整合课堂。走进谢家湾小学,你会看到这样的课程“风景线”:数学课上,刚学了厘米、分米概念的学生拿起了尺子,开始量旗袍、做旗袍;音乐教室内,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吟诵起古诗词。学生们上午完成了“小梅花”课程后,下午则参加自由选修的社团活动――烹饪、剪纸、二胡、跆拳道、拉丁舞、航模……学生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谢家湾小学,随处可见“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的学校文化体现。“小梅花”是指语文漫道、数学乐园、英语交流、科学探秘、体育运动等课程,但从另外一个意义来说,学校里的孩子们也是“朵朵红梅”。学校希望孩子们按照各自优势去发展,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光彩。

谢家湾小学课程整合与其他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项人与课程的整合。校长刘希娅进行的这一更为大胆的教师跨学科整合尝试,也正是家长对学校课程整合的最大担忧所在。对于十多门课程简化成几门,家长们本就抱有疑虑。人与课程整合后音乐教师教数学,家长们当然不干。于是,很多投诉电话打到了区教委、市教委。为了化解家长的疑虑,学校邀请家长到学校试听跨学科教师的课,并承诺:“如果不满意,那就换回来。”刘希娅相信教师的才能,定会让家长们放心。杨必亮老师原本教音乐,课程整合后,主动请缨教数学。一段时间后,他教的班级与专业数学老师任教的班级相比毫不逊色。这充分说明了课程整合是完全行得通的。课程整合一段时间后,为了了解家长对课程整合的看法,学校专门作了一项问卷调查,3000多张问卷反馈中,表示对学校非常满意或满意的家长占到了98.5%。

校长刘希娅之所以能不怕阻挠、毅然改革,与她的办学理念是紧密相连的。在她看来,教育即影响,“六年”与“一生”之间,不仅仅是时间的联系,也是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内在联系。而在刘希娅“六年影响一生”办校理念的推动下,谢家湾小学教育教学因此变出了新意,变出了特色。

东营东凯小学:创设多元成长环境

“妈妈,今天我去二班上课了,认识了他们班的很多同学”“妈妈,我今天学做月饼了,中秋节我给您做月饼吃”“妈妈,老师说学习武术不是为了打败谁,而是为了健身和自我防卫”“妈妈,今天我学会了缝棉被,下次衣服开线我自己来”……这是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的学生告诉妈妈的学校见闻。从这些话语中,能感受到孩子们学习与生活的快乐有趣,更能感受到教室不再是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的场所;学习也不只是演算枯燥的数字,更不是死背课文。

东凯小学实行课程整合后,上午落实国家课程的学习任务,下午安排两节50分钟的长课,以保障校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师资方面,学校每学年投入近70万元,聘请社会上具有教学资质的老师。课堂采用校外教师主教、校内老师助教的管理方式。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课程菜单中选择所喜欢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找到自己喜欢的伙伴、教师、课堂,自由进行学习。这种课程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童年味道十足的体验活动中快乐成长。

“大人们最喜欢晚宴了。属于我们东凯小学的‘晚宴’在下午开始了,而且每天都有!如果你在这个时间路过学校门口,一定会听见各种乐器奏响的优美旋律,那是我们的校本音乐素养课堂上传出的声音。操场上,你还会看到那些奔跑的、斗志昂扬的小小体育健将。”四年级(2)班学生李尧说,他把半日课程比作“晚宴”。

“很幸运,我的孩子能够在东凯小学读书。学校的半日儿童课程,为孩子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在尊重每个孩子个性的前提下,教会了孩子发现生活的美好。学校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孩子各种兴趣的‘游戏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像花儿一样自然地成长,学习与人相处,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每逢入学季,我都会向家长们推荐东凯小学,因为它给予了孩子们宽松的教育环境,把小学教育还原成它本来的模样。”东凯小学三年级家长王鹏真诚地说。东凯小学把营建全新的教育生态,构建一所学生智慧成长的乐园,作为建设“文智课程”的主旨之一。“学校课程门类并非越多越好,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才是最好的课程。课程建设不能只做加法,还要学做减法,还给孩子一个启迪智慧的童年,为他们的多元化成长提供环境。”校长曹玉泮说。

校长曹玉泮表示:学校的课程重组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身心素养四个方面设置了W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消除或弱化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科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体系、忽视学生自身建构能力的矛盾,初步实现了以综合课程全面培育学生整体素养的育人目标。

清华附小:“1+X课程”重大突破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从学生发展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和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三者融合出发,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可以不断生长的学校课程体系,其出发点是为了改变分科教学将人的学习分割开来的弊端,而落脚点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加完整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