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化学专业求职意向精选(九篇)

化学专业求职意向

第1篇: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关键词】创意产业 高职 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

一、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创意产业的概念与范畴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1998年英国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指出创意产业是依靠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潜力的产业。英国政府将创意产业的范畴,划分为包括广告建筑、设计、电视电影、音乐、表演、版权等十三个行业。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则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的经济部门,并且将知识产权划分为四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意产业的概念与范畴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世界各国对创意产业都有着自己的相应定义。但总体上,可以看出创意产业是以人类智慧和文化创意作为核心,通过知识产权这样一个形式,来创造精神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经济实力的提升。虽然各国划分的范畴不太相同,但是创意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与文化和艺术息息相关,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创意产业成了近年来非常流行的词汇。

(二)创意产业的兴起与繁荣

作为一种新兴的智力密集型、高产出和高增长速度的产业,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呈现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一片繁荣的景象。虽然起步比较晚,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且近年来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来指导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十二五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要求。全国的许多城市,也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聚集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地方政府等都充分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提升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各高校也都相继开设了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希望能够不断地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

二、 创意产业对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影响

(一)创意产业的发展指引着专业的未来方向

作为新兴的、增长迅速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不仅范围广泛,而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多元化的特征使得这种动态化发展显得更为复杂,这也带来了专业方向的动态变化和学科的不断迅速变化与发展。在这一点上文化创意类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其变化和发展的动态化显得更为突出。

(二)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专业的提升与融合

创意产业的概念范畴大,涉及的学科和行业门类多,其对艺术类、文化创意类专业既有着深度也有着广度上的影响。一方面,创意产业下的各行业在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细化和提升。比如:广告行业,其发展速度就空前加快而且呈现出新的趋势,网络广告、互动广告、游戏广告等新形式的出现,广告表现和手法的不断创新,广告理念和营销策略的更新,需要专业人才及时掌握行业新动态,更新思路和创新手法,也为广告设计与策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业的提升和专业化程度的细化、加深,无疑都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类各专业的内涵和深度。另一方面,随着“大设计”时代的到来,设计行业、艺术行业的相关专业,由原来的分工细致到相互协作,很多设计项目,必须依靠多个专业的协同才能完成。同时,诸如会展设计、吉祥物设计、庆典设计、交互设计、艺术管理这些专业或研究方向,都属于学科专业交叉而产生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相信随着文化创意设计类各专业的不断融合与交叉,会有更多的新兴方向、新兴专业产生。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设计服务业等,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行业间、产业间也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就在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宏观层面上再次诠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广泛渗透与融合性。因此,如何密切注意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的这种融合发展态势,开设好专业方向,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的提升值得高职院校认真研究。

(三)创意产业的发展改变着专业教学与课程

由于创意产业更强调人的智力因素和创新思维的生产力价值,因此,突出的表现在于对文化创意设计类人才的培养与专业教学也相应地要倾向于思维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培养。这一点上,传统的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类等相关的专业教学比较偏向于技法、表现效果一类的能力培养。尤其是高职院校,由于“培养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师、技工、蓝领摇篮”一贯的思维与提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更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对学生技法、操作、软件、效果图表现、模型制作等一类的课程上,忽视了创意产业创意为本的核心内涵,早早地将学生定位在了产业行业的最底层,舍本逐末。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旺盛发展,创意、创造力的重要性不断得到体现,好的创意、好的文化挖掘带来的是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高职院校也逐渐认识到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则需要更多地突出创意构思与提炼的能力。可以通过在专业课程上多强调创意构思方面,鼓励学生创新,突破固有的观念和思路,不以表现和技法来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另一方面,对学生文化资源观察与再创造能力的培养也不可缺少。文化底蕴、人文知识的熏陶,可以通过选修课或者兴趣小组的方式来开设,诸如传统戏曲赏析、民间艺术考察一类的课程、训练项目;也可以拓展像博物馆、古建筑、民间手工艺作坊、民间非遗一类的校外课堂,通过参观、交流和学习,来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甚至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流行的文化和亚文化展开专题研究和实践。

(四)创意产业为专业群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带来了对创意人才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数还很低,远不及欧美、日本等一些创意产业发达国家。预计十二五期间,创意产业人才的缺口将会达到五千万,仅动漫专业,其人才需求缺口就达到大约15万人左右,预计3年―5年缺口将达到60万人。文化创意设计类岗位也成为近几年来各大人才招聘会中需求量较多的职位。前两年的一次上海大型夏季人才招聘会上,创意设计人才首次登上了人才需求排行榜的前三甲,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也是社会对文化创意的认可。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类教育而言,文化创意产业广泛的行业范围不仅能为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大量充足的就业岗位,而且其深入发展还会使得相关各行业的岗位更加细化:专业创意与设计人员、专业项目管理、市场与文化背景研究、操作技师等,都会有着相应的不同岗位,这也使得文化创意设计类人才的分工和培养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使得专业学生能够有着不同的就业层次和未来发展空间,也为高职院校精确定位,培养对口、对岗位人才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因此,创意产业提供的广阔就业平台为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创意背景下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一)发展现状

我国高职类院校专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才开始活跃起来的。以往,从国家到民众都十分重视以研究为导向的本科类高等教育,孩子上大学是许多家庭的梦想。高职类教育虽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但是一直被视为底层和低层次。新世纪伴随着国家对于从事行业基础性工作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高职类院校发展迅速。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繁荣为高职类院校发展艺术创意设计专业,提供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发展契机,加上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范畴比较广泛,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和人文、软件、版权等领域的专业,这就为高职类院校开拓新专业、迅速发展提供了舞台。

(二)问题与挑战

1. 办学定位不清晰

兴起于创意产业背景下的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首先的问题,就是办学定位的模糊。创意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智慧和创造劳动力,这当然包括从事基础和技术型的劳动力。原本高职院校有着培养时间短、紧密联系产业和市场的特点与优势,但是,一拥而上的办学浪潮和学科贪大求全的功利想法,使得许多高职院校连最基本的办学定位,都处于尚不清晰的状态就仓促上马,开设各类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其教学质量、培养结果可想而知。即使一些有着比较清晰培养方案的高职院校,也基本是套用本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成了本科教育的缩减版,结果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蜻蜓点水,流于表面的学了一些皮毛,根本达不到用人单位和企业的要求。

2. 核心技能不明确

除了办学定位的不清晰,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大多数的高职类院校,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界定。究竟什么是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同样,学生还是不能适应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岗位要求。有一些院校将核心技能简单的定义为:软件操作、效果图绘制、材料工艺加工等一些动手方面的技能,这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要求的片面理解。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根植于文化、产出于创意,所以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则显得更为重要,而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知识储备,这些都不是仅仅靠熟练的软件操作和动手能力就可以完成的。

3. 院校专业同质化

在高职类院校的文化创意设计专业迅速发展和扩张的繁荣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或者说是挑战。如同上文所述,许多的高职类院校一窝蜂地开设艺术设计、文化创意类专业,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岗位需求调查,甚至有一些院校培养目标与方案都很模糊和混乱,这就带来了院校专业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你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我也开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你新增一个会展专业,我马上开设一个展示设计专业。这对于高职院校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良性发展是很不利的,也带来了同专业的毕业生扎堆出现、没有竞争力的问题。如何根据地方经济的特色和当地市场的实际岗位需求开设文化创意类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品牌专业,是摆在每一个高职类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来说,既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宝贵机遇,但也充满了挑战。高职院校应当理清办学思路,审时度势,抓好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有用之才,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赵延芳.创意产业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开发机制问题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2.

[2]袁泉.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定位问题[J].现代装饰(理论),2012.

第2篇: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关键词:就业指导;医科院校

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现。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程序式”向“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型期,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偏颇,指导目标短期化;指导内容简单化;队伍建设滞后,亟待专业化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一些工科、商科、职业技术学校[1]纷纷进行就业模式改革探索,而医科院校鲜见报道,故本文首先要找出医科院校本科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构建适合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体系。

一、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现状

缺乏科学的职业观念教育,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医科院校培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滞后,使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毕业生的职业定向脱节;医科院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围绕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限于“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忽视了医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着力较少,使得医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创业精神、竞争意识,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求。

二、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体系

构建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以院系学生工作人员为辅助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就业指导理念的提升,将“以人为本”作为医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思想

就业指导应从单纯的信息供给向关注个体特质、以求职者的内心需求和人生规划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思想回归。营造极积价值追求的就业文化,解决“培养什么人”的就业指导的责任认识问题。

(二)培养一批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管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专业人员主要包括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业工作人员、各院系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及就业指导专业教师等。

首先,应严格按照师生比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在条件不具备时可采取由兼职向专职逐步过渡的方式,保证师资充沛并逐步走向职业化。试行“创业导师”制度 ,成立创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大学生创业工作进行指导;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成立指导小组进行全员指导,统一备课,鼓励其参加相关职业资格国家认证,提升工作人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最后,关心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长期发展,鼓励其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并在科研经费、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建立多途径工作链

建立学生――辅导员――就业中心工作链,加强辅导员桥梁作用;建立“教学――管理――实习/就业指导”循环工作链;建立“就业信息――辅导员――学生择业意向――辅导员分析指导――学生应聘”的工作链;建立“实习基地/工作单位――教师、辅导员、就业办实地考察――单位评估――改革教育、管理、就业指导模式――就业办分析储存信息――新实习基地建立”工作链。

(四)建立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前期针对大一、大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学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中期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课业知识的同时,参与实习,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将职业生涯规划中设定的目标一一落实;后期面向大四学生,是信息保障与求职技巧培训,解决“怎么培养人”的就业指导的内容问题。

通过前期指导使医学生探求认识的统一与科学,理念的提升与价值追求,对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就业的规律、工作体系、就业思路等有科学的理念、态度、价值判断;通过中期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理念和相关能力,使学生掌握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观点、基本模式、基本方法,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后期指导解决毕业生求职有策略、就业有技巧、摆正心态,家长要配合学生、学校,协调做好就业后阶段的工作,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五)构建就业指导网站

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就业地选择、待遇要求、实习地点、就业(考研等升学)现状,并实时更新。

建立实习和就业单位信息库:记录实习教育基地单位基本情况、招收实习生的人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招聘计划、对实习学生的综合评价;记录就业单位基本情况、基本待遇、招聘计划、特殊要求、师资水平、教学合作意向、跟踪记录就业单位对已就职学生的综合评价等。

建立学生求职简历自助系统、网上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远程面试系统的开发等,免费向全校学生开放,将就业指导工作与网络平台相对接,可以显著地提高就业指导工作实效。

网络也蕴藏着“无形”的就业机会,如今,网络兼职、网络创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如“校园网络记者”“论坛管理员”“跳蚤市场”“兼职编辑”“网络保安”。网上兼职可以让大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积累到宝贵的实践经验。

(六)就业目标效果评价

结合学生择业意向的就业率统计;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的满意度调查,评价该就业指导体系机制运行是否合理、效果如何,根据反馈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该体系,最终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郝晶,丁淑平,赵佳.大学生输出式实习就业指导模 式的构建[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l4).

第3篇: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关键词 就业质量;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组织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7-0011-06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工作能力、满意度状况对比分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最终要由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学校的满意度和社会评价来认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培养成效的关键指标,集中体现了高职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度,以及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个性化的程度。近几年,麦可思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核心的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工作,其所得到的结果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对口就业、离职状况比较分析

根据麦可思公司连续几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的结果,见表1,高职院校专业对口就业率为59%,比本科院校低10个百分点,而职业期待吻合度比本科院校低7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高校毕业生需求与满意度问卷调查”报告中,毕业生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与其所学专业的相关度,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生的得分依次为3.71分、3.54分和3.41分[1]。

如表1所示,高职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4%,比本科高20个百分点,毕业三年内离职率为79%,比本科高18个百分点;毕业三年内平均更换工作单位数本科为2个,高职为2.6个;毕业三年内每一份工作持续的平均时间本科为1.4年、高职为1.2年;高职毕业三年内被雇主解雇的比例为14%,比本科高3个百分点;毕业三年内为第一个雇主工作持续的时间,本科为23个月,高职为17个月。

在麦可思公司的调查中,离职的高职毕业生中有98%是主动辞职,且主动离职的前三位原因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占30%”;“薪资福利偏低,占22%”;“想改变职业,占16%”,合计接近70%[2]。

(二)收入及其变化状况比较分析

根据麦可思公司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毕业本科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296元,高职为3480元,三年来月收入本科增长2813元,涨幅为113%,高职1745元,涨幅为101%,见表2。高职的涨薪幅度比本科低12个百分点。

表2 高职与本科就业收入及其变化数据(2007届毕业生)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中国2006-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数据整理。

(三)工作能力与满意度状况比较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达到工作岗位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等数据都比本科毕业生低1~5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高校毕业生需求与满意度问卷调查”报告工作胜任程度满意度的评分量表中,本科和高职的得分分别为3.64分和3.47分[3]。高职毕业生的工作胜任程度也明显低于本科毕业生。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对母校的满意度高职为76%,比本科低6个百分点。在高职毕业生认为母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最需要改进的8个因素中,“实习与实践环节不够”占41%,“课程数量与类型不合理”和“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分别占9%和14%,两者合计为23%[4]。

表3 高职与本科工作能力与满意度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中国2006-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数据整理。

高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并针对岗位工作来开设课程的,但在反映就业方面的数据上高职却比本科低。如,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状况不理想,工作稳定性差,所进行的职业性教育与学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低、在职业生涯发展上与本科相比处于明显劣势,工作胜任程度明显低于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也不如本科等。虽然这里有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的问题,但确实需要引起高职教育界的反思。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以上现状与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硬件条件和师资条件差,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够普及、深入与有效,以及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外,还包括高职院校在教学运行组织体系、制度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本部分主要从教学运行组织体系、教学管理制度两个视角展开分析。

(一)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运行机制僵化,不能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且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平民教育。因此从整体上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就业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从个体来看,高职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到学习需求和就业需求又都是个性化的,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图1是麦可思公司针对高职学生与家长选择报考专业的调查数据,这里真正按照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的,本人只占40%,家长只占32%。由于许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且绝大多数学生又是按照家长的意志填报的,还有许多学生是被调剂录取。根据腾讯-麦可思调查数据,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对就读专业的平均满意度为50%,有37%的学生有转专业的想法[5]。由于是新生,他们对专业是否满意,很可能与专业是否是其高考志愿中的首选,以及对该专业是否感兴趣、今后是否愿意从事与该专业相关工作有关。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主要关注社会整体(行业、产业)的需要,却很少关注学校服务的对象和产品,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和具体的就业需求。人才培养依然是“学校计划导向”,而不是“学生需求导向”,导致无论学生愿不愿意、想不想学,也没有重新选择、自主选择和调整的机会。此外,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导致学习状况与学习质量不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反映出来的最主要问题是,高职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运行组织机制僵化、教学资源配置的计划体制,导致教学制度与管理弹性不足。

(二)人才培养方案过于刚性与培养过程缺乏柔性、培养规格单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具体人才需求和学生具体就业岗位意愿多变性的要求

社会对同一类型、同一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是多规格、多岗位、多样化的,而且从总量到结构(岗位、规格等)也是多变的,具体用人单位每年的人才需求更是不同的。随着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对职业的逐步认识与了解,以及对自身职业倾向与爱好的逐步清晰,高职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具体就业岗位的意愿也是多变和易变的。

但是,现在一个专业招进来多少学生,无论三年当中学生的意愿和具体用人单位的需求怎么变化,基本上还都是按照该专业招生时制订的培养方案实施、按照招生时的人数规模毕业,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具体就业需求无法满足,就业基本上还是“学校供给导向”模式。此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培养的人才类型单一(主要是专一型,几乎没有交叉型和复合型),岗位类型单一(多为操作岗),工作性质单一(多为简单、重复性的)[6],而不是真正按照职业岗位群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以及当期具体用人单位和学生需求变化的情况,来灵活地开设专业交叉、专业复合课程,整体表现为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过于刚性、封闭,限制性强、几乎没有什么选择性,灵活性与针对性不足,无法实现动态、开放、灵活地按需培养、依学设课。既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与就业的个性化需求,也未能很好地符合社会对高职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和满足具体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个性化、多变性需求。

(三)对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足,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差

对于培养在第一线、最基层岗位工作的高职人才,就业的大部分领域或工作岗位要求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这些领域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基本上没有专业对口的要求,他们更加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普适的职业素养与关键职业能力。从这一视角来看,高职的对口就业率低于本科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问题是现在相当一部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中,还没有真正摆脱学科体系的框架,基本上都是本学科领域的课程,过于高、专、精,而在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工作都必不可少的关键职业能力培养上的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都严重不足,导致毕业生就业于非本专业的、技术门槛低的岗位工作适应性差。

三、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重构

从性质上讲,教学运行机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主要测度标准是弹性程度。现代大学的教学运行机制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适应由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三方面提出的各种要求的柔性机制。教学运行机制主要涉及教学活动中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其管理问题:一是培养方案编制活动及其管理问题;二是能够保障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资源配置活动及其管理问题;三是培养方案的实施活动及其管理问题;四是培养方案所服务对象需求的满足及这一过程的管理问题[7]。

高职院校重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动态、柔性、灵活的教学运行组织机制,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以学生为本,从制度层面实现“按需培养、依学设课、因材施教”,把学习的选择权、主动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就业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又能够根据社会和具体用人单位需求的多样化与多变性,灵活调整专业规模、课程设置,提高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高质量就业,提升对社会的贡献度。

(一)构建“宽平台、核心化、多拓展、活模块”的动态、灵活、组合、并行、开放的课程框架体系

课程框架体系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对学校整个教学运行组织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设计既要体现学分制要求的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结构,有助于学分制的核心内容选课制的实施,又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特点和要求,还要能够适应与具体企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需要。课程框架体系设计主要包括课程的种类及其组合、对应的学期和学分分配等。

根据高职院校与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和要求,设计“通识平台课程组+专业群(大类)平台课程组+专业课程组+专门化拓展课程组+任意拓展选修课程”的课程框架及其组合。

第一,通过设置通识平台课程组可以实现按照生源类别(普高生和职高生、文科生和理科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预备就业和预备升学等),按照学生现有基础、能力水平层次等,提出不同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标准与考核要求的不同类别、层次的通识平台课程组,供学生选择,从教学运行组织制度层面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

第二,专业群(大类)平台课程组不是按照学科体系来构建宽、厚基础的学科基础课程,重点体现的是专业群(大类)面对的职业岗位群(集)共核的职业能力需要,经过整合的体现共性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宽领域综合课程,使学生具备行业通用职业能力,具有较好的岗位迁移能力。

以上两类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开设,同一专业群(大类)中的学生学习完全相同的课程,为二次选择专业奠定条件。

第三,专业课程组是按照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共性需要,重点根据职业资格的要求,或按照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或职业角色的要求,设立以综合性工作项目为中心或典型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的职业化课程。一般主要在第二学年开设。由于第一学年专业群内各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是相同的,允许学生根据对专业群中各专业条件及其就业状况的了解,二次选择一个相对满意的专业,从教学运行组织制度层面解决“按需培养”。

以上三种课程是必修课程,应该在课程名称和学分上基本保持稳定。通过上述通识平台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基本具备了从事该专业核心职业活动的能力和可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第四,专门化拓展课程是结合专业细化的岗位领域、学生准备具体就业的岗位工作、职业工作复合性要求、企业订单培养等需要来开设的限定选修课程。企业要求学什么课、学生需要学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就业的具体工作岗位需要。这种课程全部安排在第五学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的某一组课程来学习,让学生在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中自己准备就业从事某类岗位的工作,能够比较专、精、实。从教学运行组织制度层面解决“依学设课”的问题。

专门化拓展课程组可以包括:专业群内各专业细化的专门化拓展课程组,若干非本专业群的专业交叉拓展课程组,若干跨学科的专业复合拓展课程组,若干企业订单培养拓展课程组,项目研发型拓展课程组(以企业实际项目的研发为主),创业孵化拓展课程组。

第五,任意拓展课程是学校根据职业教育和学生的需要,组织开设若干组课程数量充足、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方式多样的任意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学生可以从第二到第五学期跨组任意选择。如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组,科学素质课程组,职业关键能力培养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法律文秘课程组,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课程组,英语提升课程组,考证课程组,特长竞赛课程组,专业选修课程组,项目创新课程组,创业实务课程组,升学考试深造课程组,辅修课程组,等等。

第六,取消毕业设计(论文),改为完成学业作品。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的做法,学生统一做毕业设计(论文)效果很差,作用不大,应该取消。但是职业院校强调“做”,学生还是需要完成一个代表学业水平的作品。学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的要求多样化,如制作的实物、产品设计方案、加工工艺方案、岗位调查分析报告、业务研究报告、专题策划方案、创业计划书、应用性研究论文、参赛作品等。学业作品允许学生结合参加竞赛、参加研发项目、申请专利、发表作品、完成的大型作业等,从第二学年开始,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任何时间段完成。

第七,顶岗实习形式多样化。时间上,可以采取连续实习半年以上,也可以采取间断实习,累计达到半年以上;方式上,可以集体集中实习,也可以个体分散实习;安排上,可以在正常教学周内安排,也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安排;学期上,可以在第六学期,也可以在其他学期;可以是半年,也可以是一年。这里关键是要处理好专业如何按照企业需要合理安排,以符合企业运作要求。

(二)实施总学分控制和学分结构调整,控制周学时数

加强对教学计划总学分和周学时的严格控制,总学分控制在120学分左右,1学分=16学时(或整周实践教学24学时),必修课程周学时平均控制在20学时左右,这样才能把课程数量、课程学时数降下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完成“大作业”和任意拓展选修课程与各类实践的时间。

表4 学分按学期、课程的分布表

(三)实施学业导师制,建立学业、就业与职业咨询指导机构

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以后,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咨询与指导。为每一个学生指定学业导师,从入学到毕业,学业导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学业、思想道德上的指导外,关键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选择专业、选择专门化拓展课程组、选择任意拓展选修课程,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类技能竞赛、学习型社团、顶岗实习、学业作品直至就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职业学习态度、职业思维方式、职业团队精神等。建立校、院(系)两级学业、就业与职业规划咨询指导机构,组织专职人员全职进行全程学业指导、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咨询。

(四)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资源配置体制

无论是新建或调整专业、每个专业的实际在校生规模、新增或调整教学设施与设备材料,还是教师的配备、图书期刊电子资料、专业建设项目、课程建设项目等各种教学资源的分配,都要根据社会需要尤其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就业需求和各种选择来进行资源配置,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动态性、适应性、计划性、选择性相结合的教学资源配置体制。

(五)实施全天候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辅与后勤管理

要形成动态、柔性、灵活的教学运行组织机制,就需要全天候开展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设备与场地运行管理、图书馆运行管理、后勤管理(作息时间管理、教室管理、食堂管理、宿舍管理、通勤车管理等)等各方面,都必须实现根本变革,按照全天候教学运行的实施来制订制度与措施,实现由管理向服务转型,真正为教学、学生、教师做好精细服务。

(六)建立招生就业、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有机融合的协同机制

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学生在入校后对专业的二次选择情况、对专门化拓展课程组的选择情况和毕业后对口就业情况,对专业招生以及专业在校规模进行动态调整,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就业工作与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更加有机地融合与协同,使学校从根本上实现动态、开放、柔性地采用各种形式和方式培养多种规格、多种类型,不同数量的人才,有效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以及每个学生就业与升学的需要。

(七)构建基层教学行政组织与课程组弹性教学团队的柔性矩阵式组织架构

实施按照专业群开展专业建设,行政上和业务上强化专业群的作用,可以根据需要按专业群设置主任,协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工作。突出课程组的作用,设置专业群平台课程组、专业课程组、专门化拓展课程组、任意拓展课程组,形成弹性教学团队。教师根据自己承担的主要课程,加入1~2个课程组教学团队。这种课程组教学团队不具有行政职能,主要作用是以课程组为单位统筹课程组所属各门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

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重构,绝不仅仅是教学子系统的再造,实际上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事(部门、个人)绩效考核与聘任、经费与薪酬分配、各种教学资源的配置与运行管理、招生与就业、学生日常管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后勤与行政服务等。需将上述各方面协同与配套,以保证重构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和机制的有效运行,实现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及满意度情况调查[R].2010.

[2][6]汪治.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系统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2):93-96.

[4][5]麦可思.中国:2006-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R].2012.

[7]王伟廉.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Analysi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dents’ Employment Quality

LIU Hong-yan, WANG Zhi

(Shenzh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第4篇: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论文摘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职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强调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社会需求的重要性,并就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相应的构想。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社会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基本共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因其直接与职业技能相衔接,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促进意义,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从高职院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来看,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设置应与区域社会密切联系。高职教育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设置,加快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真正做到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

一、国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从大学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学科分类;二是职业分类。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社会职业岗位状况决定了其专业设置,故专业应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更接近“岗位专业”。

因此,高职专业的知识并非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有关知识所构成,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急剧的变化。因而,当前高职有拓展专业宽度的趋势。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方面,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基本摆脱了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原则的羁绊,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专业设置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举足轻重。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结构日趋合理,较好地反映了技能岗位需求、高校扩招和教育对象择业观念的变化。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建设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如职业技能培训与学术性之间界限模糊关系欠清,在专业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过分追求“服务地方”和“创建自身特色”,把“职业导向”作为办学目标,产品带专业,专业数量增多了,专业面变窄了,忽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优质教育资源缺乏,专业软硬件(如师资、实验实训设施、课程体系、教材等)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育质量不高;部分专业的建设缺乏稳定性,短期行为明显,对社会潜在的人才需求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市场需求面狭窄;对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等等。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集中反映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没有把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更没有切实有效地体现区域社会的需求,因此急需构建与区域社会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区域社会的适应性

专业是职业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单元。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它反映了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区域社会需求既是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也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适应区域社会需求,不仅符合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同时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传统“经院式”的教育模式向市场调节的教育模式转变,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出路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实行规模与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

高职教育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也应朝着更规范、更贴近就业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两者是一种双赢的关联关系。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问题关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对接,即专业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对接的关联点。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从总体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就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用型技术人才一般来自当地高职教育的培养。因此,目前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社会。这种服务程度越高,高职教育发展就越持续,发展空间就越广阔。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关键就是看其所办的专业能否为区域经济服务及能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服务区域社会需求的思路

(一)确立快速应变的专业设置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不仅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高职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依据,不仅要重点突出,特色明显,能较好地适应本区域行业或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而且专业口径应宽窄并举要培养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用人才的广泛适应性来应付社会需求的多样变化性,要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区域职业岗位需求热点的转换,在实践操作中可采取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的方法,如把一些技术成分较复杂的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高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一旦区域社会需求量加大,再把某些专业方向设置为独立的专业。

(二)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从生存发展状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和人才培养都不约而同地力图实现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产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也出现了职业导向、订单式、模块+岗位、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组织目标不同,利益诉求有别,加上高职院校囿于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与社会服务实力,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尚需进一步地多方深入合作,这直接影响到专业设置成功与否,设置的专业是否符合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我调适,明确办学服务面向及特色定位,切实了解区域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的目标,建立政府部门宏观统筹为主导、行业部门中观指导为依托、多种合作主体协调发展为基础,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主体办学机制,共同参与重大办学决策和管理,引导和发挥市场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积极调节作用,确保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办学主体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在符合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不仅可以承担社会人员和行业人员培训,更可以专业为依托,与政府、企业在场地、设备、技术、培训、科研、信息、人才等方面共享资源,发挥出区域化办学的最大系统功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在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中,地方政府更可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根据产业分类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布点。统筹协调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打破狭隘的行业界限,对本区域内高职院校需新设的专业根据各校的优势及所属行业部门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对各校新设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进行审查、评议与检查,防止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并协助各校对传统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造;对各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促进各校建立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而充分地发挥规模效益,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及教学质量。

(三)优化整合高职专业设置结构

区域经济的情况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循环中所处的阶段。任何一个产业都将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主要由处在创新阶段的新兴产业所组成,则不仅说明它今天经济实力雄厚,也说明它今后在一段时期内仍可保持发展的势头。

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可以把专业划分为新兴专业、成熟专业和衰退专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适时地压缩或淘汰衰退专业,稳定和巩固成熟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力争通过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第5篇: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意向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6-0060-04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教育。1999年国家明确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得到大力发展,逐渐被社会认可,高就业率成为其显著特点。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就业率前十名的高校中有8所是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生的就业意向,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连续跟踪调查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在校生的就业意向,分析存在问题及相关需求,进一步加强对高职生的职业指导,以提高就业率和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完善高职生就业的政策环境和支持措施。

一、调查基本情况及样本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开展于2012年4月至9月,调查了2010级、2011级和2012级三个年级共9个班的所有在校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41份,回收率100%。数据统计分析通过SPSS21.0软件开展,利用描述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对应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重点分析不同年级对专业就业形势认识、毕业去向选择以及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等问题。

(二)调查样本分析

1.性别构成

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占76%,男生占24%,男女性别比约为3∶1,如表1所示。从不同年级与性别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性别比基本保持一致,无显著差异(x2=0.157,df=2,p=0.925>0.05)。

2.生源地分布

2011级和2012级与2010级学生的生源地比例构成存在明显差异(x2=12.898,df=2,p=0.002<0.05)。2010级北京生源占主体,为74.5%,北京生源与外地生源学生比约为3∶1,2011级和2012级北京生源比例下降,分别占52.0%和53.8%,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比例基本保持平衡,北京生源略多于外地生源学生,如表1所示。

3.是否为第一志愿录取

2011级和2012级与2010级学生是否为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x2=23.856,df=2,p=0.000<0.05)。2010级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的占54.8%,而2011级和2012级第一志愿录取比例在提高,分别为82.4%和79.9%。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专业就业形势认识

综合三个年级来看,对本专业就业形势认识的平均得分为1.96(好、较好、一般、较差、非常差分别计为1、2、3、4、5分),认为就业形势较好以上的占80.6%(认为好的占24.6%,认为较好的占56.6%,认为一般的占18.8%)。可见,整体上该专业学生认为就业形势较好。

通过对不同年级对本专业就业形势认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来看,不同年级对本专业就业形势的认识有显著差异(F=13.682,p=0.000<0.05),2010级、2011级、2012级学生依次认为本专业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好。

(二)毕业去向选择

综合三个年级来看未来就业去向,就业为第一位,占49.3%,其次是专接本,占39.9%,创业和出国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4.7%和2.1%,此外有14人选择其他,部分学生是因为还未考虑好未来首选的毕业去向。

通过不同年级与毕业去向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不同年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存在显著差异(x2=34.924,df=8,p=0.000<0.05)。结合图1对应分析的结果来看,2010和2011级的学生更倾向于就业,2012级的学生更倾向于专接本。具体来看,2010级、2011级和2012级毕业去向选择就业的比例在下降,分别为61.7%、53.9%、和37.9%,而专接本的比例在提高,分别为24.5%、31.4%和55.9%,尤其是2012级的学生在选择毕业去向时专接本已成为第一位,就业退居第二位。

通过不同生源地与毕业去向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无显著差异(x2=4.032,df=4,p=0.402>0.05),进一步分析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毕业去向选择来看,每个年级不同生源地的毕业去向选择也无显著差异。由于外地生源学生录取分数高于北京生源学生,经验上判断:毕业去向更倾向于专接本。但从统计意义上来看,外地生源学生专接本的比例于北京生源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三)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

综合三个年级来看,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首选方向的平均得分为1.79(非常愿意、比较愿意、一般、不愿意、非常不愿意分别计为1、2、3、4、5分),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首选方向的比例占88.6%(选择非常愿意的占33.4%,选择比较愿意的占55.1%,选择一般的占10.9%),仅有2人不愿意。

通过对不同年级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来看(F=7.562,p=0.001<0.05),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2010级平均得分为1.99,2011级为1.79,2012级为1.66,可见,入学时间越短越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

通过对专业喜欢程度与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的相关分析来看,二者存在显著相关(Spearman r2=0.408,p=0.000<0.001),说明越喜欢该专业的学生越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

三、调查主要结论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整体上认为本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不同年级对专业就业形势的认识有显著差异,入学时间越短认为就业形势越好。

第二,就业和专接本成为毕业去向选择的主要形式,占89.1%,学生希望就业的比例在下降,希望继续学习深造的比例在提高。不同年级的毕业去向选择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并无显著差异。2010级和2011级的毕业去向选择无显著差异,首选就业,其次为专接本;2012级的毕业去向选择则和2010级、2011级有显著差异,首选为专接本,其次是就业。

第三,绝大部分同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方向,不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入学时间越短越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对专业的喜欢程度与是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也显著相关,说明越喜欢该专业的学生越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首选。

四、对策与建议

(一)认清当前就业形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速的放缓必将会对就业岗位需求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结构性矛盾尤其突出,大学生成为需要重点解决就业的人群。据统计,201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北京地区达20余万人,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作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重点名牌大学林立的北京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截至2013年12月30日,北京本科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有16所,高职院校有6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也将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更大挑战。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机遇。一方面,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需求仍在增加。中国已进入经济转型期,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如何使得人力资源得以合理流动和配置,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需要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人力资源作为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对人才进行最合理配置、最有效管理、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等也逐渐成为国家以及企事业单位倍加关注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专业化的工作,需要配备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且能从事基础性、技术性工作的高职人才。另一方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已达到北京乃至全国的一流水平,毕业生一直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专业的品牌效应日渐显现。

(二)完善高职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政策体系

对毕业去向选择的调查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希望专接本的比例逐渐提高,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分别为24.5%、31.4%和55.9%。但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推荐专接本的比例仅为15%,对口学校仅有北方工业大学1所院校,可选专业为会计和工商管理,并未有对口专业。建议根据当前学生需求情况完善高职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教育体系。

一是提高推荐专接本的比例,让更多有意愿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参加考试。二是提供多次报考机会。目前专接本只有大三下学期1次报考机会。三是增加报考院校和对口专业。目前,只有1所院校可供选择且专业不对口,使得专接本学生无法继续学习本专业,割裂了高职和本科阶段专业学习的连续性,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四是突破地方壁垒,报考院校范围扩展至全国。目前,北京高职院校专接本院校只能选择北京市属高校,建议下一步可以选择北京其他院校,进而将报考院校范围扩展至全国。四是扩大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7年,即2年高中+3年高职+2年本科)的实施院校和专业范围。2015年,北京市已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的试验,参与的高职院校仅有3所,并未涉及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议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打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历上升的通道,满足更多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

(三)构建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模式

高职生就业涉及政府、学校、个人、家长及相关利益主体,是一项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子系统和各种要素,因此,应统筹考虑,构建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

应在学生入学时便进行高职生的就业意向调查,了解有关问题及职业指导需求情况,进而将职业指导贯穿入学至毕业的三年中,统筹考虑设置职业指导模块化的内容。第一年,主要进行自我认知模块和职业生涯规划模块,正确评价自我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年,主要进行就业信息和形势教育模块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块,解读就业形势和就业状况,培养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及心理调试能力;第三年,主要介绍就业技巧模块、就业流程及法规政策模块,介绍信息搜集、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求职礼仪等技巧,解读就业创业政策、流程及权益保护等内容。改变传统“大讲座”的形式,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指导,采用参与性、体验式、个性化的指导模式。建立职业指导教师团队,以“行业从业人员、主管就业老师、外部职业指导专家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专任教师为主导,辅助以其他人员,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大学生职业指导。为保证指导效果,落实“1+1”的职业指导教师负责制,即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任教师作为职业指导课程负责教师,跟踪大学三年职业指导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指导。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2014.

第6篇: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个性化 职业指导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课题组在调研总结当前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上,尝试实施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的的全程化、全覆盖的全面指导和“点对点”的个性化分类指导相结合,点面同步推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就业创业需求,实现个性化职业指导内容和手段的创新。

一、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困境

学生职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尽管很多学校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改变过去仅将职业指导教育放在毕业前集中进行的做法,将相关教育分散到每个学期开展,但大多仍然是“群体性指导”,教育手段普遍采用通识教育,仅以专题讲座、大班课程等方式,对某个专业甚至是整个年级进行集中教育,忽略了学生个体需求的差异。虽然学校和职业指导人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远没达到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竞争力,提升就业质量的预期目标。学生对指导内容和手段不满意,认为内容大多与自我的发展联系不大,没能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职业指导人员对教育效果不满意,指导内容得不到普遍的认可,对指导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作用不明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满意,尤其是在角色转变、人际交往、职业素养等方面普遍反映毕业生质量下降。

二、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必然性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是通过职业指导教育和职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它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的重要渠道。职业指导必须遵循以下五项主要原则:一是教育原则,以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观念教育为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择业动机,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二是整体原则,体现为指导内容的完整性、组织实施的协作性、指导目标的一致性,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等影响和教育下,完成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三是实践原则,实践活动是职业指导必备的内容,以激励、引导、训练、评估为主要组成,将职业指导活动渗透到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帮助学生解决职业意识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四是发展原则,在实施职业指导过程中要始终考虑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成长,在动态中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职业指导的内容、方式,引导学生贴近社会。五是个体原则,职业指导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身意愿,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设计发展方向,选择理想职业。

(二)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理论依据

职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指导工作仍将工作重点放在整体性教育上,没能找到与学生发展需求较好的结合点,没能很好地遵循发展和个体需求的原则。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同样也需要满足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和特性。生涯发展理论提出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性因素,每个主体都应有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个性化职业指导是建立在尊重个体差异、发展个性,因材施教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指导手段,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合理选择职业方向。

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是相对于“群体性指导”而言的,在实施全面的、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对全体学生实施共性教育,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满足个体或者小群体的差异化职业发展需求的指导。个性化指导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采取有差异性、层次性、针对性的多样化指导方式。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工作方向,帮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自我、提升能力。从学生入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在不同学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发现职业兴趣,了解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根据个体或小群体的差异,开展有关能力提升、专业发展等个性化课程或讲座,加强职业指导人员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在一次性全面指导的基础上,提供多次的反复个别指导,将职业指导融入整个大学生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三、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实施途径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全程化职业指导教育

全程化职业指导的课程教学是从新生入学开始,到学生毕业离校期间,对全体学生采取持续性、分主题、分阶段的职业指导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已经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开展,只是不同学校在教学内容、具体做法上有一定的差别。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多年的探索,在总结多方经验的基础上,编写校本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结合学生在校学习5个学期的实际,将职业指导课程分3个阶段、13个项目逐步实施,通过系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创业精神和意识,做好创业就业前的准备。

1.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大一阶段主要帮助学生破解职业疑惑。由开启职业之门、起航职业人生、规划职业生涯和抉择职业方向四个项目组成。帮助学生认知职业,正确了解自我,学习职业规划相关知识,启发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做好自我定位,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思考并根据个人实际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取向引导,客观理解“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关系,帮助学生合理制定个人职业方向,并解决社会需求和毕业生职业方向之间存在的落差,促进学生顺利走上职业之路。

2.职业素养提高阶段。大二阶段主要帮助学生磨砺职业素质。由提升职业素养、追求职业道德、拓展职业能力和调适职业心态四个项目组成。帮助学生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和提升职业素养,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熟悉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结合专业岗位需求,通过职业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形成自身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3.职业能力实践阶段。大三阶段主要帮助学生顺利踏上择业征程,由明晰就业环境、强化就业准备、探索创业之路、把握就业程序和解读劳动法规五个项目组成。通过当前就业环境和政策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及时、有效获取和运用就业信息,了解人才需求状况,主动适应就业环境,了解岗位能力需求,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顺利步入社会开启成功之门。

(二)面向个体群体的个性化指导活动

个性化指导建立在对全体学生实施全程化职业指导的基础上,与全面的指导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共性指导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它是顺应学生和社会的差异化需求层次而采取的必要措施。社会、企业对不同职业、岗位有不同的需求,而学生自身的需求同样也存在着多样性的差异。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是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学校形成由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系部分管领导、就业服务辅导员、班主任、系部创就业协会、班级就业信息员所组成的大纵深的就业服务工作网络,并形成一批由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企业培训师、创业培训师所组成的职业指导专家队伍,分工协作齐抓共管,通过职业测评、专题讲座、个别咨询、职业能力训练和创业指导等有效措施共同服务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创业。

1.职业测评。职业测评是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实施个性化指导的工作基础,是一种了解个人与职业相关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对人的基本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兴趣、性格、气质以及价值观等,进行测量和评估,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特点,并结合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职业选择。目前众多企业通用且具有较高科学性的测评手段是以心理测量、评价中心为主体的多种甄选方法的组合运用。心理测量主要包括人格测验、能力测验和职业兴趣测验,通过MBTI、SCLL等量表来组织实施。评价中心主要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试、角色扮演等内容,通过情境性方式对被测评者的特定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价。 转贴于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测评都有其相对性,测评工具也有其局限性,即使是受过专门培训的测评咨询评估人员和职业指导师在实施测评解读时都是凭借自身的个人经验进行的。在指导学生参与测评时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合理看待和参考测评结果和职业指导师的意见,同时结合自我特点和自身以往情况,分析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

2.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职业选择需求的人群,在不同的时间段开设针对小群体的专门讲座。有专业讲座、职业素养讲座和升学之路讲座等,方便学生获取信息,合理评估自身条件,提早做好相关准备。

3.职业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是在系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职业必备能力的实践与训练,它使学生获得职场体验和职业经验,逐步提升职业竞争力。职业能力训练注重提升职业必备基本素质和锻炼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必备基本素质主要通过各种职场模拟演练来实现,让学生在仿真条件下获得切实的体验和心得。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主要通过专业经常性的实践实训、生产实习、企业参访等方式开展,同时开展专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4.个别咨询。提供全面的、针对个体的职业指导咨询是职业指导工作必备的手段,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咨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素质提升、择业准备和职业选择等诸多方面的困惑和难题。在具体咨询过程中,要注意科学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谈话氛围,通过启发教育、平等协商,以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的方式给学生解答疑惑,提出合理建议。通常采取小范围群体和学生个体咨询的方式,尽量满足全体学生的咨询需要。事实证明,经常与学生沟通与咨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开展个性化咨询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处于经济困境、心理困境和学习困境等三类特殊人群。要分别从稳定收入的“安全需求”,社会认可的“尊重需求”“社交需求”,以及胜任岗位的“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加以引导。

5.创业指导。对有创业需求的人群的创业指导,首先,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重点,注重培训学生创新思维,将专业技能或兴趣特长与创业计划相结合,提高创业的计划性和成功率。其次,通过社会兼职、学校学生工作等途径积累社会经验并培养组织策划、人际沟通等能力,从而提升其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并做好市场调研、行业选择、创业方案等系统指导工作。最后,充分利用学校、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利政策,通过创业模拟和实践,了解和掌握创业程序、优惠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等。学校出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并通过创业园对较成熟的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孵化,并逐步引导进入社会创业园,最终创业成功的较完整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三)提供全方位的就业信息获取途径

1.常态化与动态化相结合的招聘手段。学校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设立校园常设人才市场,建立三方沟通、交流的零距离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服务社会,服务学生,使市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同步传达到校园内,并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同时为了弥补大型招聘会赶集式招聘的不足,根据人才需求形势,动态性举办行业专场或者企业专场宣讲招聘会,服务学生顺利就业,也为企业招聘人员提供便利。

第7篇: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质量观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行为均围绕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和本领进行,不但要让学生能够就业,而且要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有所作为,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高职院校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就要将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贯彻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个过程中,围绕“人才培养分析系统”、“人才培养过程质量保障系统”以及“人才评价系统”三个方面全面构建。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分析系统的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分析系统由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系统和培养对象的分析系统组成,二者缺一不可。

1.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系统的构建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系统,主要目的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一系列的途径来确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系统主要涉及到学院的教务部门、校企合作机构以及学院相关专家委员会。相关部门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包括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供求的现状和趋势等,从而寻找人才需求缺口,[2]进而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专业设置,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并根据职业岗位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系统中,特别强调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立足职业岗位领域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学校与现实社会的要求毕竟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将相关的职业标准照搬到课堂,而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进行转化、引进课堂。另外,该系统还强调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适度超前原则,在专业设置时应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论文格式模板。

2.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对象分析系统的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培养好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和适用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系统的任务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问题。而人才培养对象分析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怎样才能够使得具有这样特点的学生较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人才培养的对象分析系统主要通过定期的社会调研,走访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听取研究联合办学企业或其他相关企业、行业专家、学院专家委员会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意见,[3]通过对每年入学的新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分析并掌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

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后,就应该从人才培养的过程着手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保障系统主要目标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围绕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实施。

1.以就业为目标的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的课程要体现其职业性,课程设计就要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引入企业的参与,校企双方应共同开发设计以就业为目标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制定相关的课程标准,构建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融合的培养方案。

首先,根据人才需求的调研结果以及职业岗位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完成各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具体规范各专业的职业领域、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完成以专业为主线的教学基本质量标准的建设。[4]另外,在教材标准、课件标准的建设上,应体系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让教学实现以就业为目标的重要途径。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改革要建立工学结合课程及相应教材、课件的质量标准。工学结合教材、课件的开发是一个反复实验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基于工作过程(或工作产品或项目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模块化)教学要求,引入教材评价选择控制(含校本教材立项)机制,由企业、行业专家与学院共同分析在用教材的科学性、适应性,按照《教材评价选用控制标准》选定教材,从而保证教材质量。[5]

2.现场或仿真的实践教学

现场或仿真的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区别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是高职教育体现其职业性的一个最直观的标志。实现现场或仿真的实践教学,围绕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并制定相关标准职业生涯规划论文,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做好基本设施的建设,与企业或行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或实习车间,实训、实习设备,满足教学正常运转。同时,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由使用部门提供意见,按照使用需求落实建设。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顶岗实习同样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场的实践学习机会,真正的体验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学院相关部门需要设计好顶岗实习的教育教学方案,建立并不断完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运作程序及考核指标,利用现场的学习环境进行现场教学、辅导,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以确保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切实有所收获。

3.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建立双师结构师资的队伍,发挥企业兼职教师作用,将在传统的办学模式中融入更多企业发展及需求的元素,有利于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专业教学朝着以就业为目标的方向进行。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立满足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等兼职教师授课运行机制论文格式模板。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企业兼职教师进校或在顶岗实习单位参与专业教学,促进企业兼职教师的教育化,鼓励学院教师进入企业或开放性实习实训基地带班教学,促进专业教师的职业化,以此保证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从而保证了专业教学质量。[6]

4.融入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的适应就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校企合作、校企深度融合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企业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建立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成为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具有企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以校园文化为主体,融入企业文化精髓,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引领先进社会文化。结合岗位需求,将企业文化引进课堂,课堂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应该加强对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特别是结合学生未来所在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将敬业意识、责任意识等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立足职业精神,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活动,各个专业可以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把企业、行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等职业精神渗透到学风、教风中,从而形成自己的“专业文化”,并在组织校园活动时,将这种专业文化体现在各种校园活动中;通过实训、实验基地创建“准职业”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7]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系统的构建

高职人才质量评价系统,是构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通过人才质量评价,不但可以衡量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评价结果的反馈信息也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引领高职人才标准的指挥棒。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系统的构建主要涉及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系统强调,作为系统的构建主体,高职院校应引入多元主体,建立立体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评价主体应该在原来学校评价的基础上,增加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评价。由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系统最后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就业,因此,参加工作的学生、使用产品的用人单位,他们对人才质量的评价相对更具有权威性和直观性。而评价摘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方晓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内涵探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林苏,丁鸿利.构建“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表彰体系[J].职教通讯,2006(7).

[3][5][6]陈曙红.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2期.

[4]刘向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4).

[7]方晓霞.融入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广东教育,2011(2).

第8篇: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40-02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存在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单一、过分重视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过程程序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进行研究。本文创新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

当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知,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主要是培养一般层次实用性会计和审计人才。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内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具体来说就是为了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用人需求,培养实用型的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大城市和大企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型企业的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已经饱和,高级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比较缺乏;而中小型企业专业性会计与审计人才却十分缺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来应对巨大的市场压力,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因此,从当前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中小企业对会计与审计专业的需求更符合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市场定位。

二、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终身教育为目标。

1.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沿用的也是传统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的师生关系,教师以自我为出发点,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要求转变教师角色,尊重学生价值观和特质的自我形成。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根据会计与审计专业特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渠道,开展与实务相联系的会计与审计案例教学,让学生主动运用专业知识,创造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以就业为导向是未来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育改革方向,也是构建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来说,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具有职业定向性。因此,应该根据企业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用人单位的特殊用途。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要改革现有学制,适当调整课时安排,为实现产学合作、订单培养打下基础,从而走向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模式。

3.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会计与审计人员要面临各种新的经济环境,这就需要会计与审计人员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育要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创新能力的高职会计人才。

4.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知识型的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自我更新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高职教育应该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与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会了自我学习,培养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才能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自我成长,不断完善,以应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二元强化”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创新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构建“二元强化”的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双元强化。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双元目标,构建互动式课堂,注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1.双元目标,分流教学。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人文素质课等。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应该采用“双元目标、分流教学”的方式。具体来说,专业核心课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等,应该采用“二元强化”的教学方式,实行大课时,以能力主导为主,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训;专业基础课可以采用“精讲实践”的教学方式,教师精讲,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参与到实践;人文素质课可以采用“强化训练”的教学方式,尽量减少教师讲授的比例,采用强化训练进行教学。对于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一些选修课程则可以采用“自学辅导”的教学方式,教师发放教学大纲,划分重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针对不同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通过统一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

2.构建互动式课堂。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模式应该构建互动式课堂。构建互动式课堂主要是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各种教学方式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追求师生互动良性课堂生态平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动式课堂以一种互动交流的形式把课堂气氛调到最为活跃,目的就是打开学生的思维,开放思想,创新思想。同时,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在学校、教师、社会所搭建的各种各样的实践平台上,不断的用思想与创意去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所需要的一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创建互动式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评价和指导,在反复的动手实践中锻炼学生对手工、电算化、审计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切都围绕“专业能力”来展开,也同样围绕“思考、创意、团结”来展开。

3.培养实务操作技能。“创意、执行力、效率是一切工作得以成功的基础。”创意、执行力、效率也是企业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创意、执行力、效率则取决于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实务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建立实验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技能型人才等方式来进行。

实验教学是在会计与审计模拟实验室选取企业实践业务资料,按照实务工作的基本流程,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学方式,包括手工、电算化、综合等。在把握手工工作的基础上熟练应用会计和审计软件,利用电算化技术处理企业日常会计业务,并通过综合试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打破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技能训练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了解会计与审计岗位的需求,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实现技能与岗位的零对接。另外,在社会用人单位提出用人需求下,高职教育会计和审计专业教学可以尝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订单式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具体培养目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强化岗位操作技能,加强岗前工作技能培训,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结语

目前,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存在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目标单一、过分重视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过程程序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创新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实现双元目标,分流教学,通过构建互动式课堂,培养实务操作技能来提高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教育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奇峰.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创新探讨[J].财会审计,2011,(12):12-14.

[2]李晶.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职专论,2011,(5):33-34.

[3]熊淡宁.论新时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探索[J].学术探讨,2014,(5):200-201.

第9篇:化学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 课程教育 项目导入 创意思维

2000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建立全世界最具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职业人才,为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计划到2020年,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普职渗透、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与高素质劳动者,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就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无线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高职教育及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十年,我国取得了较为卓著的成果。但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目前职业教育的某些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未能体现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与中职教育区别的领先性和高等性,在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职业就业上,也未能体现出明显的层次差别化需求。这该如何解决?高职教育该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依据后示范期我国高职专业建设的主要课题,高职教育应培养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有知识、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服务一线的复合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为高职理念下的专业建设设置和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辨空间。

艺术设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是实践性、前沿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而高职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保留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特性,同时又要具有高职教育的要求和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思考需要进行什么样的专业建设,进行什么样的专业课程教学,才能培养出符合艺术设计创意产业所需的高质量、高效能、独具创新意识的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职业特性分析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校时文化课分数普遍较低,内涵修养、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偏低。这就要求他们在有限的在校期间更加努力学习,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才能成功走上将来的工作岗位和在未来的职场中获得较好的提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各地规模小但个性鲜明的设计公司或工作室等,均属创意型产业。创意设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意型人才,培养和培训大批优秀设计人才能推动创意设计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繁荣。

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对高职下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有了更高、更精、更具匠心的要求。教师应依据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定位为关键,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尽快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在有限的在校期内补齐自身不足,提升自身职业学养,掌握必备的职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能在学习工作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三、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设置

(一)课程教学中结合授课环节巧妙编排穿插专业理论知识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弱,往往还认为理论知识抽象、枯燥,不感兴趣。如何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可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结合具体的设计项目和任务穿插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巧妙安排,可以将高职能力水平下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穿插于具体的设计项目中。由教师先动员启发学生,引领具体的学习方向,开列具体参考条目,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参观访问等形式收集资料,引导学生以完成设计任务为诱因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进行集中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较好地学习、消化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素养,为将来的职业发展预留空间。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性普遍较高,会主动参与理解专业知识与完成教师的任务要求,充分享受学习和设计过程。当然过程中也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把握设计的时尚脉搏。以求对学生更好的引导,保障更好的课程效果。

(二)课程教学以项目导入为主体构筑教学思维

由于职业教育是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专业课程教学需以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核心,在传授课程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应注重职业氛围的构造和职业意识的强化。目前,国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大多建立起“工作室制”,这是集教学实践生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工作室制的教学平台下,课程教学以项目导入为主,可以由学校、院系、工作室和教师等多方面设计、承接、安排与课程相契合、与学生能力相符合的具体项目,制定相匹配的学习工作计划。组织、引导学生参与项目任务的创意设计和实践运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在教学进程中直接锻炼学生的设计实战能力、社会职业能力,以达到课程教学的预期效果。

项目导入的课程教学设计,应注重实践环节的引领和训练。这可以依据课程特点和适应性设计模拟项目进行教学,承接相关的真实设计项目配合教学,也可导入相关的竞赛项目组织教学。形成“模拟项目、企业项目、竞赛项目”的立体训练体系,凭借以工作室载体,模拟专业岗位工作状态,驱动课程教学。教学中还需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技能等个体强弱、性格差异等特点,有序组织学生,划分设计小组,借鉴真实设计公司的运作流程和工作特点,鼓励学生科学分工、团队协作。在项目中提升学生的实战经验能力,追求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学养的提高。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就是这样一所走在全国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前沿的学院。各系部、各专业较早构建了各类专业设计工作室,率先进行“工作室教学――真实项目实践――创意基地实习”的实践流程,采用“工作室”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该美院视觉传达系商业插画工作室正是采用这样的“工作室”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以项目导入构建课程教学。插画工作室负责人朱青在其插画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先后承接运作丰富的教学项目和真实的企业设计项目,获得丰富的教学成果和快乐的工作体验。在朱青和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合作项目“绿野狂欢,七彩仙踪”稻草人艺术节稻草人设计与制作中,精心设计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引导,有计划、有目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欲望和激情;有效组建设计小组,围绕项目设计运作,注重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和方案设计执行能力的锻炼,将课堂教学与项目设计紧密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应用能力培养的模式创新。同时该项目最终通过验收,在社会上获得较好的影响。

凭借工作室平台,以项目导入进行课程教学不仅在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而且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设计任务和项目(可由虚拟项目逐步过渡至真实项目),积极主动完成工作,接触相关实际企业,甚至直接参与完成企业、设计部门的具体项目。在直面市场的实战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效缩短了学生由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的过渡,使之最终顺利地走向社会,得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

(三)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在校学生均要1至2年后才能踏上实习工作岗位,并需经过数年的锻炼打磨和自身不懈努力才能成为创意型产业中的重要设计力量。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能良好适应目前的职业岗位需求,而且还要为其职业未来提供优良的发展和强劲的上升空间。由此,专业课程教学需在做到适应当下职业岗位规范需求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争提炼新锐设计视角,打造学生独特设计视角,提高职业专业素养的教学思维,在教会学生专业设计、重视实践执行力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意思维能力和方式的培养,注重个人艺术审美素养的形成。

创意型产业和艺术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人的独特创意。设计需要创新和独一无二,创意思维能力培养是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意思维能力,才能在生产过程中达到艺术设计的最终效果。创意思维的培养完全有规律可循,而非如某些人所言灵感顿现。只要方法巧妙得当,创意思维训练有法可依,有迹可循,进步效果就会显著。在课程教学中应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发现利用每位学生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创作出更多新奇特作品,体验创作的快乐与成就感。在课程教学中还可巧妙引入竞赛项目,把课程教学与参与创意大赛活动相结合以赛促学,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职业道路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需注重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锻炼和独特设计视角的培养,为其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自我发展、职业前景的优化提供持久动力。

(四)立足本土文化,提炼学生的设计深度和精度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由于具备熟练的职业实战能力,基本能快速地寻找到对应工作。但实际上他们较多就近进入本地区域的中小型设计公司,根本原因在于虽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拥有一定的职业专业经验,但艺术基础薄弱,艺术素养较低,设计审美和眼界不够开阔,导致其职业发展中后劲不足,上升空间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有意引导学生接触熟悉、了解乃至研究多样的文化形式,提升学生的设计审美趣味,提炼学生的设计深度和进度,为学生将来就业的有效空间发展注充能量与活力。例如,鼓励学生接触和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并将这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民族文化精髓融入课程教学,精心设计课程,必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极大提升设计品味,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陈瑜的新民族图形设计案例教学为例,陈瑜依托苏州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主题,精心设计、传承创新,课程期间产生了大量的以传统艺术形式为素材,饱含传统韵味,但又充满了独特、创新、时尚并具实用性的设计方案,令人惊艳。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设计眼界,提升其设计与审美趣味,为其今后的职业晋升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语

高职理念、指导思想模式下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应了解自身的专业行业特色、能力和倾向,并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和具体的内容设置及要求。这样课程教学才能既合乎高职理念和规范,同时又焕发专业独特的魅力。培养出能力卓著的专业职业人才,走出校门即能较好的胜任本职岗位工作,并能随着从业资历的深入,自我研究和提高,逐渐成为我国艺术设计行业中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