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精选(九篇)

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

第1篇: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环境风险是通过环境介质进行传播的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破坏作用与不利后果的事件发生概率,化工企业由于涉及众多的危险化学品、化工工艺,存在着较大的环境风险,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规范化工企业中的生产行为可以降低环境风险概率,我们这里探讨的环境风险评估即是利用化工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基础学科知识(例如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环境学等等)与数学计算方法来鉴别化工企业生产运转过程或区域开发行为中的环境风险类别、初始条件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与影响程度,其综合评估的价值体现为识别价值、应急价值、伦理价值三个重要层面。第一识别价值,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是对环境风险的预先识别,例如对企业主要物料进行物质风险识别,包括有毒物质、易爆物质与易燃物质等,在此基础上检测各生产装置的反应过程,即生产设施识别,例如反应装置、管道装置、输送装置等等,最后确定企业的环境风险范围与类型,一个简单的储存设备泄漏可能会促使有害气体扩散,遇到明火是否会发生爆炸等次生灾难,火灾过后的消防废水污染等等。通过物质、设备类型与范围等识别来预估环境风险的等级。第二应急价值,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尤为重要,而应急响应与能力保障的前提即是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可促使企业提前做好对重大危险源与最大可信事故的准备工作,例如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事先设置液位、压力、温度、自动调节与信号报警装置等等,最大限度地控制突发事件的恶化程度,减轻事故影响。同时,化工企业生产依靠环境风险评估中的事故影响分析来展开工作,例如评估结果表明氨气泄漏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向大气扩散,其扩散条件是氨气浓度峰值达到某个数值,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的应急措施之一便是使氨气累积的浓度处于某个数值之下。第三伦理价值,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不仅可以通过推理、计算与模型等科学依据来反映生产过程的客观现实,还能建立相关的风险标准和技术规范,大大地减少企业运行的不确定性,从而起到保护员工、生态环境以及公共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化工企业职业道德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体现。

2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

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包括目标层、项目层以及因素层面三部分,其中目标层是指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对象,一般是风险源评估、人员安全评估、管理评估以及环境评估;项目层是对目标层(评估对象)评估的事项拓展,例如风险源评估包括企业化学品储存量、种类、毒性危害、易燃易爆以及腐蚀性等储运项目评估;危险物质产品、生产设备装置、工艺过程等生产项目评估;监控系统与工艺参数安全等辅助型工程系统项目评估等等。人员安全评估包括人员操作环境与安全意识评估两部分,当前较多化工企业比较注重人员的操作安全评估,忽略对人员安全意识的评估项目,这是环境风险评估系统的大忌。管理评估则应囊括环境影响评估、环保规定与认证的执行评估、应急预案评估以及次生性污染防护评估等等;环境评估则主要表现在环境敏感性与自然灾害判断两个方面。除此之外,因素层是对项目层的重要补充因素,往往是特别强调的评估对象,也是化工企业生产容易遗漏的评估对象,例如风险源中储运系统评估往往对罐区或库区所在的场所缺乏严格评估,人们平时看到的化工企业粉尘爆炸主要不是化学品自身的爆炸事件,而是罐区或库区场所的废弃反应,这就提醒了我们储罐油料、运输及进料方式乃至化学品转移的场地因素都是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对象,“它们可能会成为连锁效应的起始点或继发性事故的单元之一”,因此生产运行项目评估中也不能忘记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停车装置,人员项目评估中暴露在企业生产环境外的人群比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应加入对管理系统评估的环保投资比例考察,一般人认为环境风险评估重在评估风险,但应注意到化工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同样包含在内,可以说没有环境成本控制就没有环境风险评估,所有的风险评估项目都要进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去,不与环境成本控制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无法被实践。

3化工企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评估实践

第2篇: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桥梁工程;冻土钻孔;温度场分析

1实例工程概况

1.1地形桥梁概况

本次桥梁建设工程位于中山地貌区域,地形的起伏状态相对较为平缓,属于多年冻土地质类型。桥梁的两岸桥台处于斜坡表面,与桥岸的自然坡角状态为5°。桥址区地面标高数据为4687.13~4705.17m,根据测量显示相对高差数据为18.04m。

1.2区域内冻土类型

该桥梁建设工程区域为特殊岩土类型,包含多年冻土。基础天然上限数据为1.9m,属于连续衔接的种类。从冻土状态分析,分布类型包括少冰、含土冰等,融沉的等级状态为I~V级。根据多年测量分析发现,该区域冻土年平均低温数据为。

1.3试验用桩基与地层状态简述

本次选择桥梁的16-2序号桩基作为基础研究目标,该桩基采用C30类型混凝土进行浇筑,整体长度为31m,桩体直径为1.5m。桩端区域处于强风化泥岩类型地质内部,深度固定。桩体所处区域土体层次分为四个主要种类,即腐殖质、粉土、卵石、强风化泥岩[1]。腐殖质层厚度约为0.8m,包含草根成分。该层次基础压缩级别较高,存在部分冰结晶体,属于季节冻土的一种,在桩体区域具有广泛分布的特征。粉土层厚度约为3.2m,土壤条件均匀程度差,存在卵石。冻土区域为网状结构,冰层较厚,体积约为总冰含量级别的60%。卵石层厚度约为7m,内部卵石粒径在2~7cm的范围内。该层次母岩为板岩构成,冻土处于整体构造状态,内部岩芯被冻结、冰结晶为颗粒状,含冰量占总体级别的15%。强风化泥岩厚度约为20m,内部岩土质地相对脚软,冻土同样为整体构造,存在裂隙冰成分,体积为总含冰量的5~9%。

2测试元件埋设方法

为了达到地温状态测试目标,本次测试元件需要进行科学布置,确保桩基完成建设阶段后能够针对水化热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对周边土地产生的扰动情况与回动地温的变化情况。根据本次试验桩体施工区域的土壤资料、土层分布状态分析数据可以确定,应当在桩体径向0、0.6、0.9、1.3、2、4m区域设置地温的测试孔位[2]。同时,还需要赋予对应的编号,即TN和CA15、16、17、18。在这些孔位中,CA18属于天然地温测试孔位区域。TN孔位的深度设置为31m,包含大量温度测试探头。地下内部0~10m的范围应当每隔0.5m设置单个温度测试探头,超过10m小于16m的范围应当每隔1m设置单个温度测试探头。超过16m小于26m的区域需要每隔0.5m设置单个温度测试探头,大于26m小于31m的区域应当每隔1m设置单个温度测试探头。CA15、14、16、17、18的孔位深度一致,均为20m,包含31个温度测试探头。地下0~10m区域需要每隔0.5m设置单个温度测试探头,大于10m区域每隔1m设置单个温度测试探头。

3地温状态监测与结果研究

3.1水化放热过程中不同时期各测温孔温度分布规律

3.1.1混凝土水化放热过程中地温上升阶段

在针对地温状态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对地温产生的阶段性影响。通过将各个测试孔位的核心测温点数据进行整合,能够明确土体温度在施工结束后33天内的变化情况。根据结果内容分析能够发现,在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效应影响下,桩体侧面、0.6m以及0.9m区域的土壤温度出现了迅速上升的趋势[3]。测试孔位区域不一致对应的升温速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桩体侧面的温度峰值达到了14.6~22.56℃。距离桩体0.6m区域的温度最大峰值达到了10.01℃,基础温度上升幅度较大。在温度上升过程中,除深度为6m的区域外,其余位置都出现了正温的现象。距离桩体0.9m的位置最大增幅达到了2.73℃,深度为12、15m的区域出现正温现象。距离桩体1.3m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度较低,增幅仅达到0.5℃,没有出现正温现象。距离桩体2m区域的温度无变化,整体状态较为稳定。

3.1.2混凝土水化放热过程中地温下降阶段

在混凝土产生水化热效应的过程中,随着龄期不断上升,TN位置与CA15、14区域的温度在达到极限后出现了下降趋势。根据水含量与温度峰值存在的差异分析,各点位的温度下降速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桩体0.9与0.6m区域的土层逐渐出现负温现象,正温状态持续时间为16、29天。在观测即将结束的时间段内,桩体的土壤温度处于0~1℃范围内,变化趋势进入稳定状态。

3.2水化热对地温的影响机制分析

通过对施工结束33天内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变化进行分析,深度不同但近桩体区域的土壤温度变化与桩体侧面处于一致状态,测试点位距离桩体的距离越大,温度变化的状态越接近天然孔位区域,土壤温度受到水化热效应的影响较低。根据桩体测温孔的温度曲线进行分析,其平均温度增幅为0.17℃,极限增幅为0.37℃,受到水化热效应的影响相对较低。在桩体基轴上方,距离桩体0.6m区域的土层深度越高,土壤温度受到相关效应的影响便越大。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温度受到影响开始加高,但逐渐出现下降趋势。天然温度场区域受到水化热效应影响后,恢复效果主要依赖于低温冻土的温度传递与大气条件本身的负温状态。随着深度增加,地面下方的半无限体冻土热量吸收效果逐渐增强,因此水化热效应产生的影响也出现了减弱的趋势。

3.3桩周土回冻时间分析

根据桩体侧面各个位置土层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温度变化情况能够发现,在时间经过的影响下,土壤温度会出现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完工33天后,深度为9m的土层区域温度进入0℃以下的范围。完工119天后,所有土壤区域均进入0℃以下的范围。在这一阶段中,受到外部气温影响的中下区域土层温度稳定在0~-1.5℃左右。这一数据表面在冻土进入了强烈相变位置,能够释放大量热量,使回冻降温的速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4]。随着时间经过,下部区域土层的温度下降速度迅速上升,中部区域土层的温度出现了缓慢上升的状态,随后便开始下降。导致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与桩体端部土层容易受到低温冻土影响有关,在主体相变结束后,温度开始进入下降阶段,同时主体相变土层承担了桩体中部、底部土层的导热功能,能量交换出现增加趋势。在这种状态下,中部区域的冷土层水分子逐渐进入冰晶状态,使区域温度缓慢上升。待主体相变结束后,下部区域的负温动力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使中部区域的土层温度开始下降。总体分析,施工结束后12~33天内桩体周边土壤受到水化热效应的影响,出现了融化现象。在33~134天期间,桩体周边土壤处于正负温度过渡状态,水分出现过冷现象,进而发生相变。在134~170天阶段内,桩体周边土壤重新生成稳定冻土结构,整体进入温度下降阶段。通过分析14、18m的深层土壤温度状态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曲线能够发现,如图2所示,在时间影响下,桩体侧面与近处土壤温度开始向天然孔的温度级别靠近。在温度逐渐接近的影响下,各测量点位的土壤温度出现下降速度减弱趋势。通过观测能够了解,14m深度的TN孔位温度降低达到19.7℃,CA15孔位与CA14孔位温度分别降低5.27、1.2℃。18m深度状态下的TN、CA15与CA14分别降低16.62、10.1、0.77℃。根据温度下降情况分析,TN孔位相对于其他孔位的下降级别较大。在施工结束201天的状态下,14m深度级别的TN孔位温度已经低于0.6m深度级别的CA15与CA14,18m深度级别的TN孔位温度已经低于天然孔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土壤内部的温差梯度较大,水化热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降温速度迅速增加[5]。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混凝土桩体已经完全形成,内部导热系数相对于浅层土壤较高,因此桩体的导热效果高于土壤本身。该桩基特性直接影响冻土的温度状态,同时也会对承载能力产生对应的影响。

4分析结论

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数据能够发现,在试验用桩体已经完成浇筑阶段后,其土壤内部区域会产生水化热现象。这一现象会对周边冻土区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通过研究相关数据能够发现,桩体侧面的温度在完成施工阶段后的第三天进入最高状态,水化热效应对距桩体0.6、0.9m位置的冻土影响效果较为显著。这一影响条件会随着时间经过出现变化,分别在3~5天与7~11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级别。混凝土桩体产生的水化热效应对距离桩体2m区域的测温点位没有观测到影响,因此可以认为距离桩体2m的冻土不会受到温度场的影响。在工程建设结束后,桩体周边的冻土会受到较为显著的影响,整体温度级别会迅速上升。在上升阶段结束后,便会随着时间经过出现下降的趋势。根据数据分析能够发现,在桩体施工阶段完成后33天,桩体侧面的区域便会出现负温现象。在桩体施工完成119天后,各区域土层会全部进入负温状态,最终在134天形成稳定冻土条件。在桩体施工结束201天后,各土壤区域的温度会与天然孔位的温度呈现一致的状态。通过针对试验桩体施工结束后的水化热状态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明确其对冻土场产生的影响效果。但是,对于运行期间内桩体产生的影响条件还尚未明确,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开展。通过研究这一内容,可以为多年冻土地质条件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利于制定施工持续时间、承载能力检测时间以及桩体周边凝冰发育时间,具有重要的施工分析意义。因此,需要重视相关研究内容的应用,确保后续的建设流程能够正常完成。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多年冻土区域的钻孔灌注桩温度场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明确相关变化产生的连带影响,能够为后续的施工环节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利于桥梁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商允虎,牛富俊,吴旭阳,等.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热力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20,042(005):127-135.

[2]李健宁,孙学先.水化热对高温多年冻土区桩基温度场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2):88-94.

[3]褚佳文.冻土地区桥梁桩基回冻期间的工作性态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8.

[4]姜云花,李高升,赵林晔,赵宇琴,段少龙,张伟东.复合热边界下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场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34(06):93-101.

第3篇: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卫生部“2005年9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及细则”,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3岁以下儿童以街道为单位,3~6岁儿童以幼儿园为单位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上海市城郊常住户口0~7岁正常汉族儿童。本次调查涉及全市19个区县,共调查到17 736名儿童,其中城区9 479人(男4 761人,女4 718人),郊区8 257人(男4 149人,女4 108人)。年龄最小0 d,最大7岁,平均年龄2岁3个月(26.61个月)。

1.2体格发育测量方法

按卫生部实施方案的要求,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及方法对全部被调查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坐高5项指标的测量。

1.3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分组

父母文化程度原调查表中分为6等,在统计时合并为3组:大学及以上为高等教育组,高中或中专为中等教育组,初中及以下为初等教育组。父母职业原调查表中分为7种,在统计时合并为4组:干军文科组(包括干部、军人、文教卫生和科技)、工人组、商业+其他组、农民组。

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情况调查得到的有效数据均超过99.95%。

1.4统计方法

采用SAS 6.12统计软件处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统计学教研室协助完成,因篇幅所限,5项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中仅给出体重和身高的统计分析结果。地区间及性别间儿童体格测量指标的比较用二因素协方差分析,2个因素分别为地区和性别,儿童年龄为协变量。父母不同文化程度间(或职业间)儿童体格测量指标的比较用三因素协方差分析,3个因素分别为父母的文化程度(或职业)、地区和性别,儿童的年龄作为协变量。然后进行父母不同文化程度间(或职业间)儿童体格测量指标校正均数的两两比较,最后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作多因素分析。

2结果

2.1不同地区间及不同性别间儿童体格测量指标比较

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城区和郊区儿童的体重和身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高于郊区。校正年龄和地区后,男性和女性儿童的体重和身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于女性(表1)。

1.两组比较, P<0.01

2.2父母不同文化程度间儿童体格测量指标比较

年龄、地区和性别校正后父母不同文化程度间儿童的体重、身高校正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也越高(表2)。

1. 与初等教育组比较,P<0.01; 2.与中等教育组比较,P<0.01; 3. 与中等教育组比较,P<0.05

2.3父母不同职业间儿童体格测量指标比较

年龄、地区和性别校正后父母不同职业间儿童的体重、身高校正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母职业是干部、军人或文卫科技者,儿童的体格测量指标较高,其次是工人,再次是商业和其他职业,最后为农民(表3)。

2.4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作多因素分析

在校正其他因素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于儿童的体重有密切关系,文化程度越高,体重越重;在校正其他因素后,父母职业为工人的儿童其体重高于父母职业为非工人儿童的体重。在校正其他因素后,仅母亲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于儿童的身高仍有密切关系,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身高越高;母亲职业为干军文科或工人的儿童其身高高于父母职业为其他儿童的身高(表4,5)。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与1975、1985、1995年的3次9市城郊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相同,城乡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存在差异。市区儿童体重均数比郊区儿童平均重0.47 kg,市区儿童身高均数比郊区儿童平均高0.84 cm。同时,经城乡、性别、年龄因素校正后分析显示,家长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组之间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也存在差异。家长不同文化程度组间比较,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生长发育指标越高,高等教育组儿童与初等教育组儿童相比,体重均数相差0.46 kg,身高均数相差1.07 cm。家长不同职业组间比较,以干军文科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最高,农民组最低,两者相比儿童体重均数相差0.44 kg,身高均数相差1.31 cm;进一步作多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仍是影响儿童体重的主要因素,但在消除父母文化程度作用后,父母职业为工人的儿童体重发育最高。而在影响儿童身高方面,母亲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比父亲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更为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数值也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不同地区间,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仍存在显著差异[4]。可能由于某些地区,某些家庭因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儿童喂养方面的知识又相对匮乏,且获取育儿知识的途径有限,因此喂养方法不科学,育儿方式不适当,不利于有效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该部分群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相对较低。

以上分析提示,我们在进一步完善本市儿童保健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更注重对儿童发育指标较低群组人群的关注;在保持儿童保健工作覆盖面的同时,应更注重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干预的力度,大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以求缩小不同群体间儿童生长发育的差异。

4参考文献

[1]易国勤,徐国景, 刘晓燕. 学龄前儿童身长(高)、体重与家庭诸因素关系的探讨[J]. 卫生研究,2004,33(6):754-755.

[2]赵卫平. 影响儿童身高的部分后天因素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1995,2(2):110-111.

第4篇: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水工环;图件类别;编制方法

cartography of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maps

dong hua,zhang fa-wang,cheng yan-pei,gao yun

(the 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ag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abstract:it′s a good means to trac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address cross-border regional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issues and find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ystems by intercontinental and cross-border mapping with small scales.the stud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activities for one nation or major economic areas (zones) is also the truth.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traightforward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information with 4-d to the readers, the classification,main contents of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maps have been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ulti-level,multi-objective,multi-fact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p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nh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major geological survey form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map classifications;cartography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简称:水工环)系列图件,是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服务领域十分广泛,是一个庞大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叠置的多维研究体系。高俊院士把地图定义为:地图是用符号表示的地面的概化了的图形,它必须经过数学变换来建立在平面上。地图作为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存在的结果,可以反映各种自然、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也当作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存在的工具,去获得新知识[1]。地图不仅是地学、生物和环境科学等区域性学科调查研究的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是各学科、各部门总结规律、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规划和决策管理的重要手段[2]。地图表达的时空跨度大,既有全球性、区域性和局部性层次区别,也有古地史与现代时域上的差异;从服务对象上又可分为科普性、管理与规划性和应用性;图件有大、中、小比例尺的区分,其表现形式上,既有纸介质的平面图、剖面图、统计图,又有电子数字图、可视化图等种类繁多。由于水工环图件种类繁杂,服务层次有别、对象不同,编图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同。地图学专家廖克指出:地图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容易忽视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地图学的理论与方法往往来源于地图编制实践,但必须从大量的地图编制实践中,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经过系统总结和概括提炼,形成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又用其指导地图编制实践[3]。因此,有必要探讨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划分、编图主题与内容,图层要素的逻辑关系,文字报告与附图、插图以及图件与说明书的匹配关系。阐述大区域、大尺度与大系统小比例尺水工环系列图的编制的意义,提升重大地质调查成果的集成表现形式,对于国家的宏观决策、不同行业的需求和促进学科发展是十分必要。

1 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划分

按地图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后者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人文地图),必要时还可分出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环境地图。环境地图包括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疾病与医疗地理等部门专题地图。水工环图件在地图大类中属于专题地图。由于水工环工作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中非常重要,随着水工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学科间交叉渗透,对水工环图件用途和内容提出多方面要求,成果图件名目在增多,水平要求更高,服务的领域也在扩展,长期以来,缺乏系统分类,编者感到迷茫与困惑,用图者来至于不同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因而,图件类别的划分对编图选题与应用效果都会有帮助。

1.1 分类原则

水工环图件的科学性,是以图形表征水工环学科内涵与外延,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创新与发展;其实用性主要是针对用户的需求而言,按服务对象,读者层次给予区别,提出下列分类原则。

①科学性与实用性目标明确的原则。

②基础性与专题性有别的原则。

③用途与内容一致系统分明的原则。

④图面层次有序逻辑性强的原则。

1.2 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划分

面对大量的水工环图件,按照上述分类原则、编图内容和服务性质与层次,做出如下5种分类。

①基础性图件。是以传统地学为基础,编制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基本内容为主的图件,阐述各自主题条件类型,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包括:岩相古地理图、第四纪地质地貌图、岩土体类型图、可溶岩类型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岩溶环境地质图[4-7]…等。

②专题性图件。是强调突出与深入地反映某种或多种要素和现象,以专门性水工环研究为出发点,体现水工环调查评价结果为主,选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更注重于资源与功能的针对性,在应用方面更侧重于工程开发、建设与区划的专项论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有: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富水程度图、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图、地下水供水适宜性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及埋深分区图、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图、地下水潜力图、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土壤包气带埋深分区图、地下含水系统调蓄能力图、地下水水质评价图、水文地球化学图、地下水化学类型图、地热资源图、热矿水分布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岩土体结构图、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及保护图、建筑地基地质环境适宜性图、建材资源图、特殊类土分布图、矿山环境地质图,地质旅游景观资源图[4-8]…等。

③特殊性(问题)图件。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环境地质负面效应的图件,具有警示作用,具体反映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等的分布、成因、发育发生规律及其评价,预警与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诱发危害图、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图、土地荒漠化图、土壤盐渍化图、地下咸水分布图、原生特殊化学元素(氟、碘、铁锰、砷、酚、氰、铬、亚硝酸盐、氡等)分布图,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海水入侵等)易发性分区图、地质灾害分布图[7]…等。

④资源与环境安全保障性图件。评估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资源数量多少,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为国土规划与整治、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区位经济发展功能定位提供决策依据。包括:地下水保障程度图、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图、地下水防污性能图、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图、地质灾害危险性图、地质灾害评估图、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图、土地利用地质环境风险预测图、地质旅游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图、地质环境功能区划图…等。

⑤政府宏观决策性图。是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及行业部门服务的图件,大致包括:国土规划与地质环境和谐建议图、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图、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恢复建议图、经济区(带)与地质环境功能和谐建议图、社会经济发展与地质环境管理建议图、环境地质远景工作建议图、水工环(阶段)工作部署图[11]…等。2 编图主题与内容及图层要素的关系

根据上述水工环图件的类别,传统的基础性图件编图主题明确,表示内容及方法规范;而专题性、特殊性图件选题存在多元化问题,应该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目标,表达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资源与环境安全保障性图和政府宏观决策性图,是在专题性图件基础上,经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综合概括,提升到为更高层次服务为目的,要具有前瞻性。针对专题性、特殊性图件及其编图主题与内容及图层要素的关系,作出以下分析与探讨,以便提高用图效果。2.1 选题方法

水工环系列图的选题应本着问题为导向,目的优先,服务对象层次有别,即:找准问题、科学评价、用户对口、警示未来、保障持续为选题原则。编制水工环系列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容了不同内容、不同功能、不同设计阶段、不同部门所需要的水工环资料、评价结论和决策建议图件,其数量多少和选择的图件种类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原则上以能回答和解决规划和设计方面提出的问题为准。其编图选题内容也不尽一致,有围绕全球水循环与地下水形成与演化为目的,研究水-岩相互作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环境演化…等;有围绕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为目的,研究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污性能、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诱发危害…等;还有围绕国家和地方各类工程建设,开展岩土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等。

2.2 编图主题与内容

水工环系列图是由系统的专业数据资料,通过水工环专业内容与测绘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转换与连接,基于各类空间数据的地图编辑,来丰富其内涵与外延,拓展系统功能和图面表现形式,反映出资料数据化,平台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从中提取命题所涵盖的各层次的内容,实现主题突出,内容鲜明的图件,才会有所创新。例如:地下水环境系列图,大致可以归纳为:地下水的环境优劣、质量的好坏与利用适宜程度评价,地下水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引发的负面效应,地下水环境时空演变等综合研究结论。不同编图主题目标可以编制出不同内容、尺度和形式的地下水环境图件,往往出现主题与内容不符,容易混淆不清,仅就一下几种图作出简要提示,如:地下水化学环境图,是在不同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条件下,所形成的水化学类型及其水中化学组分总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地下水水质图,是以《饮用水水质准则》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出地下水质量级别,衡量水的质量优劣;地下水污染图,是水质现状与背景值比较,评价地下水遭受污染的程度,与地下水水质图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地下水防污性能(脆弱性)图,所强调的应该是浅表层岩性的阻隔污染物质进入含水层的能力,还有地下水的自净能力为主要内容;地下水供水质量适宜性图,则是参照我国不同供水目的所对应对的质量标准,从适宜性与安全性及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2.3 图面形式与图层要素的关系

水工环专题图件必须在明确主题及专题内容的前提下,以专题内容提取成图信息,了解用图者的需求,研究不同层次读者对图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与视觉效果,经过归纳整理转化成图形语言,设计图例系统,确定图层要素主次关系,图层属性与图面表达形式在逻辑关系上要一致,并且有系统完整的数据库作为数据支撑,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用图者的需求,图面内容既简捷、易读、易懂、感染力强,又有属性明晰和数字内涵丰富的数据库支撑系统,更便于信息的提取,重组生成新的图件,实现动态管理的效果。

3 小比例尺水工环系列图编制展望

3.1 洲际与跨界水工环系列图编制

李廷栋院士在归纳国际地质编图特点和发展趋势时指出:一是由专业性图件向实用性图件发展;二是由单一地质类图件向多学科系列图件发展;三是由地区性、部级图件向洲际及全球性图件发展[8]。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对全球变化所指的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与灾害事件频发的记录,水资源严重短缺。亚洲存在许多重大地质环境问题,急需开展洲际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编制地质环境系列图件,如:周边国家水资源开发造成咸海严重萎缩,中东为水而战;水污染事件频发,引起各国普遍关注,水、土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不和谐现象,已经构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需要从地质环境功能做出科学判断;研究气候变化对亚洲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影响;周边国家人类工程活动矿业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跨界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需要作出战略性对策研究。因此,探索水工环学科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结合点,拓宽研究领域,编制多维的现代水工环系列图,都存在跨界综合编图的问题。即:从地域上有全球、洲际、国际跨境流域、国家、地区、大流域、城市群到经济功能区…等的跨界;从构造地貌,地质结构而言,又存在不同地层单元,乃至地下含水层的跨界;时间系列上又有地质时期、古代、现代的跨界等。同时,还有学科之间跨界的横断科学。

跨边界含水层作为全球地下水资源中的重要部分,自20世纪末提出以后,国际水文地质界开始重视和研究[10]。国际跨边界含水层资源管理计划(isarm)在执行计划的5年中,将跨界含水层的研究归纳为5个最值得关注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水文地质学、法律、社会经济、制度和环境5个方面[3]。韩再生教授在跨界含水层研究中指出:自然科学—水文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跨界含水层的特征,水文地质参数的空间分布和与地下水水力学相关的问题[10]。因此,相应的跨界含水层编图问题就值得研究,这类图件主题明确,涉及领域与服务对象广范,需要兼顾社会属性,应编制跨界含水层分布图、跨界地下水资源图,跨界水环境安全保障图,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图等系列图等[12]。

3.2 展望水工环系列图的编制

展望水工环系列图的编制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趋势。

①水工环系列图件不同于文字报告,是提升重大地质调查成果集成的重要表现形式,简捷明了,概括地反映水工环时空特征规律,是评价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本问题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制定国土总体规划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开展洲际与跨界水工环系列图编制,具有很好的现时和深远意义。

②水工环系列图件服务领域扩展,表现形式多样,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编图信息多元化,为数字编图开辟出新河,对于科学利用地质资源、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环境、警示人们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反演过去,科学预测未来,编图研究领域与应用服务前景非常广阔。

③信息传输媒介不仅仅局限于平面二维纸介质图,基于计算机gis系统,存储的数据量大,信息查询检索、复杂的量算和空间分析、多为可视化、地图制图等更加精准便捷。多维电子图形图像技术更显示出更强的优势,动漫可视化发展趋势明显,吸引公众科普意识的视觉。

参考文献:

第5篇: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矿床 地球化学 勘查 普查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88-02

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是成矿物质在成矿过程中,在围岩中留下元素运移轨迹或在成矿以后,通过分散在四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植物及气体中形成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根据这些元素变化轨迹或分散模式去追踪和发现新的矿床。这一理论基础的体系可以从下列经典著作或出版物中得到体现。

近几年以来,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专家在地球化学填图、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巨量金属聚集与大型矿集区定量识别与评价、难识别类型或难识别矿种勘查、地球化学块体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推动勘查地球化学进入到新的一个理论阶段。

1 勘查地球化学历史回顾与发展形势

近十多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勘查地球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它也面临如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各种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2)隐伏区三维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3)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随着较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的方法技术尚存诸多问题,需要分类进行专门研究,以推进化探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例如: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地球化学勘查与评价方法;巨量金属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或巨型矿床的定量评价。(4)资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知识及观念的更新。长期以来化探的主要任务是找矿,这个观念和思路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开拓新领域的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化探的发展应走与地质、物探及相关环境学科结合的综合研究之路;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化探要发挥自身优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突破点、结合点”,并在综合研究中站到解决问题的前沿。(6)管理体制等问题。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针对资料利用、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组织协调等问题,管理工作也要随之进一步改进。

2 区域地球化学技术分析

我国的区域化探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一套基本工作方法。近几年,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和地球化学基准等区域性研究课题,仍是国际上的热点。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的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果,坚持做下去,其意义将不亚于“门捷耶夫元素周期表”。

2.1 区域化探资料利用率偏低

我国自1979年开始/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0(即地球化学填图),采样密度从1个样/km2至1个样/几百km2,覆盖面积从几千至上百万km2。这些巨大的面积以及所提供的巨大信息为新矿床的发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海量”数据及资料没有达到共享机制,不利于广泛的利用和深入研究;资料的利用程度较低,找矿信息未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资料研究基础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1)在战略上将全国地质工作的战略部署、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环境变化放在一块考虑,以1∶500万~1∶1000万比例尺,把区域化探资料与基础地质、构造作用,以及全球尺度的浅表部和深部地质作用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大课题来研究,可为基础地质提供更多新的信息。(2)把化探资料的区域背景与地球块体、不同构造区、大的成矿带联系起来,从地球演化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在地质理论和基础研究中发挥作用。(3)在区域成矿作用研究方面,过去利用的元素少,偏重于研究局部异常,很少从大的成矿角度来考虑问题。(4)在地质填图中解决地层、构造等问题,这种工作已有了新的开端。(5)在环境、农业、林业、牧业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2 方法技术的改进是实施各种战略的保证

(1)新方法的研制应该做到方便、实用,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在区域和局部工作中开发的一些新方法,如金属活动态、地气法、偏提取等,科研单位尚可使用,到了生产单位和生产实践中,问题就很多。总的看来,它们还处于研究阶段,未达到可以推广应用的程度。应该从理论和技术上,就深层次的问题探寻解决和完善途径,使这些方法技术得以完善。(2)相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对于解决地质问题、找矿问题和环境问题,对于不同景观区和不同阶段的工作,都有很大意义。过去,不同部门的单位,针对不同的用途,已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相态的分类和标准尚不一致,分析程序各有千秋,直接影响到成果的可对比性和可验证性。建议通过一些代表性单位的联合研究,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和分析程序,以利于该方法的发展和应用。(3)化探数据处理是勘查评价的重要环节,这类技术在国外发展迅速,例如:立体勘查和三维GIS技术的资料发表得很多。据专家估计,我们在三维数据处理方面与国外落后5年左右。在俄罗斯,GEOSCAN,GEOPOLE,SURFER等数据综合处理方法,在规范中已作为成图手段被广泛使用。我国已有RASMA等技术,但近些年来对数据的综合处理技术研究得很少,且所使用的软件较多,但是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这种情况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4)应该着力改变过去主要凭经验作评价的状况,加强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考虑多重分形、模式识别等新技术,建立新的评价方法体系;应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地球化学填图系统,包括GPS平台、地形图、遥感图象、已有地球化学图、地质图等,构成一个兼有数据采集、储存和处理的自动化综合系统。

3 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

矿产勘查仍然是我国化探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开展与区域化探扫面相衔接的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

区域化探扫面统计资料显示,自“六五”以来,区域化探完成646万km2,1∶5万化探完成121万km2,更大比例尺化探完成11.8万km2,三者的比例是83∶15.5∶1.5;自调查局成立以后,区域化探完成53.6万km2,1∶5万10万km2,更大比例尺0.17万km2,三者的比例是83∶16∶1,两个时期的比例大体相同。从矿产勘查的角度说,1∶20万以小比例尺工作是“战略布局”,1∶5万工作是“短兵相接”,更大比例尺工作才是“刺刀见红”。

这里存在着一个区域地球化学资料的应用问题,十几年的经验表明,在1∶20万的基础上开展1∶5万工作,效果是相当突出的,因此1∶5万~1∶2.5万大比例尺化探异常优选和评价系统,是区域成果评价的继承和延续,应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和长期战略任务来抓。

3.2 研制1∶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

与1∶20万工作相比,1∶5万评价有其特殊性。由于工作区缩小,干扰因素和景观特点变化,沿用内地的和区域上的工作方法可能会出现问题。东天山和冈底斯带的试点评价工作表明,在一个成矿带内,景观有差异,工作方法不一,所获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难以判定,给1∶5万化探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与区域化探工作和更大比例尺化探工作相比,1∶5万化探工作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应该有细致的方法技术研究。此外,1∶20万化探测试了几十种元素,检查了几万个异常,但80%的精力放在了找金矿上,其余信息远远未能充分利用。由此可见对1∶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还相当薄弱,在今后一段时间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3 1∶5万化探方法技术研究课题设置

对1∶5万找矿,可以划分三类地区进行研究。

(1)东部中低山丘陵区,工作虽相对容易,但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只依赖于经验模式,漏矿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2)干旱半干旱荒漠区,主要指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所发现的面积大、含量低的异常应很好评价。(3)西部高寒深切割地区,这里的1∶5万异常评价方法还不很成熟。

建议在三类地区各选3~5个省作试点,把1∶20万评价得出的所有异常都做三级查证,做完以后再做1∶5万工作,逐个进行评价。把1∶5万工作阶段取得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提高1∶20万资料的利用程度。

3.4 隐伏矿勘查和危机矿山深部找矿

寻找隐伏矿是矿产勘查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外正在积极研究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识别大型和巨型矿的地球化学定量方法。就我国东部而言,虽然工作程度已较高,随着工作深入和观念更新,仍有可能找到新的隐伏矿床。危机矿山的深部找矿,也是一个急迫课题。在这方面,我们以往开发过不少技术,如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热释汞、卤素、相态分析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些研究工作进行得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和持续的研究和应用,应该采取措施继续给予支持。有的专家提出,要加强方法技术的基础研究,如原生晕的理论成因模型,似乎没有认真研究过,没有它,评价工作总是定性的,永远不会是定量的,就不能像物探一样搞正反演。

3.5 境内外矿产对比和勘查

近几年,有些专家指出:应加强境内外矿产对比和勘查的问题研究。如彭齐鸣专家明确指出:我国化探技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应加强境内外的对比研究工作,特别应注重与周边国家,如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东南亚等国家的化探交流和学习,加强与境内外化探工作的对比和方法技术研究。

4 结语

(1)应该把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共享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对待。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化探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难题之一就是没有共享机制。建议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地调项目内部使用、国家使用、商业使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使用办法,形成一个机制或制度。(2)规划课题设立和成果评审应强调前瞻性、创新性,对那些“成果已经装在口袋里”的项目,不应再予立项。(3)在化探的各个应用领域中,应从立项开始,鼓励和引导化探与地质、物探、遥感及其它相关学科开展综合研究。(4)化探人才建设亟需关注。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化探人才从事化探工作的比例很低(1∶30);另一方面,基层化探人员的业务素质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应拟定一个提高化探技术人员素质和知识更新的战略计划,包括对人员进行化探、物探、地质、环境知识的综合培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光靠规范和检查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第6篇: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2012年9月下旬,教育部首届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展演活动在深圳召开,展会上举办了数次精彩的讲座和论坛,使笔者经历了一场有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想盛宴,体会颇多。

1.1 教育信息化工作关注的焦点发生了转变

领导和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进行了解读。大家不再仅仅关注硬件和新技术的采购,而是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三个方面,一是“教与学的方式”与信息化怎样融合,二是“学校管理方式”与信息化如何融合,三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信息化相融合。

笔者认为,这一转变的意义深刻,不仅是字面上从硬件配备到软件配备的简单过渡,也不是从软件配备到使用培训的普通升级,而是明确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深度融合的目标。

1.2 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中远期目标,同时也明确了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方向。这次会议上,来自美国国家教育研究中心的几位博士从全球10多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分析入手,展示了国际层面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香港凤溪小学、北京四中、浙江拱宸桥小学等学校也将此前几年来所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梳理。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数字校园”的雏形。

学习、解读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作为区县级教育部门的电教工作者,在规划数字校园建设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整体规划分级开放的教育信息系统和资源分享系统,率先建设有网络学习功能和在线评价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完成网络同步课程和数字教育电视台的建设,分层次开展全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及应用能力评价系统。通过区县级的“数字校园”建设,能够最终实现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提供信息保障和空间保障,使学生自由掌握学习进度并进行个性化的疑难解决,最终实现从“班班通”到“人人通”的平顺过渡。

2 前瞻——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不断深入

2.1 深度融合是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

2002年至今,我们经历了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近年来,很多专家和学者又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相融合的思路。在教育部首届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展演活动中,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对何为“深度融合”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即“当我们将用信息技术解决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作为信息化工作的出发点的时候”,那才意味着“深度融合”真正开始了。上述都使人们如何通过区县级“数字校园”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产生了新的思考。

如何充分发挥所在区域内教育专家的辐射作用,利用区域覆盖的教育网络,搭建起区县级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区域内的教师们现有的信息化知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需求,在线式的网络学习评价系统如何进行学生和社会层面的展示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区县一级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

2.2 教育信息化对构建个性化的“人人通”学习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美国第三方独立调研机构在对美国、新加坡、韩国、中国等率先开展“人人通”,即所谓人手一个掌上电脑的学校,进行持续的调研和分析后发现,100%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协作分享的需求也比以前大大增强。可汗学院、颠倒课堂、无边界学习、弹性课程、数字学校等众多“人人通”应用项目已经开始在世界各地和中国的部分大中城市相继出现。

3 如何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

作为区县级教育部门现有的“众多”信息平台该如何整合,如何规划建设能适应网络互动学习的“理想教室”?

3.1 区县辖区内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应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教育信息化工程,无论是信息化的硬件投入、软件建设、科研立项或是制度建设,都需要学校领导的参与和主导。信息化工作与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和谐统一的,不能脱离开信息化环境谈学校发展,更不能脱离学校的发展去谈信息化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需要基层学校领导的通盘考虑,从而使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而不是游离于学校的主体工作之外。

3.2 区县级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的搭建应该与辖区学校工作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在下一步的数字校园建设中,无论是学校网站、网上办公还是网上评价等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设,都不应该是学校某个分管领导或某几个电教教师的事情,这些应用项目的建设,需要来自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真实需求。将原来“为了有而建”的教育应用平台建设思路变为“为了用而建”。信息化的应用系统,只有真正成为学校日常工作和评价的“技术工具”,那么这些“离散的”信息化数据上报和“应付了事”的信息上传,才会呈现真实、频繁的“点击率”,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成为学校工作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3.3 进一步加强区县级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呼吁“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但到了区县层面往往对“信息化应用能力是教师专业化能力的重要组成”这一问题看得比较淡。特别是全新的交互式网络教学环境,给区县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同时具备“信息化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科研能力”“交互式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软件的开发(改写)能力”,以及“远程辅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协调能力”。区县级的教师培训部门必须和电教部门联手正视这些培训,特别是在传统的教研、科研培训已经发展到一种较高层次的时候,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依靠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强力介入。因此,今天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高低,就是明天学校能否在教学能力发展中有所突破的基石。

3.4 尊重辖区内学校的差异化,协调发展

第7篇: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区域;公共文化教育;对策

摘 要: 公共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面向非物定人员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文化教育的价值、区域文化差异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强化了公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迫切要求不同区域需要在价值取向、文化知识、行为规范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教育。可以通过注重规划、加大投入、拓宽机构、创新内容与方式,增强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0059.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

2435(2012)02

0141

05

Predicaments and Resolutions of Regional Public Cultural Education

SHI We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37, China)

Key words: region; public cultur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Abstract: Public cultural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school education in that it is open to the public to provide public welfare cultural service. It is cultural education value, regional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theme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at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cultural education, which increase education efforts in value orientation, cultural knowledge, behavior standards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public cultural education, emphasize planning,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in content and method.

公共文化教育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而言,后者侧重于发展在校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而前者侧重于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面向非特定人员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消费活动。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不同区域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教育价值与功用。本文指称的区域主要指省级政府政策空间影响域以及以省级政府引导下的地方政府行动空间,在此语境下进一步澄清公共文化教育价值与内容,探索发展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成因

发展区域公共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自身的价值使然,也是不同区域文化差异的必然诉求,更是当前社会发展重大主题与历史任务的迫切需要。

从公共文化教育的价值来看: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有序推动“新三步走”战略规划,为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正处于实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历史阶段,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在马格纳雷拉看来,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1]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完成工业经济的基本指标,知识经济社会形态不断完善,而且包涵着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递进,从而在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因此,文化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迈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重经济总量增长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不同区域受到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以及历史条件的限制,以提升区域不同群体文化素养与文明程度为重心的公共文化教育发展迟缓,中西部地区严重滞后,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整体进程。

从不同区域差异来看:文化发展有着长期的历史积累过程,不同地区由于文化前提不同,文化教育的内容以及文化教育机构差距较大。这些差距一方面表现为东、中、西不同地区的整体差异,如东部地区在政策导向以及区位优势基础上,受经济发展先行的影响,经济总量较大,文化建设的投入较大,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线、二线城市以及其他类型城市地区文化差异。如北京、上海以及其他核心省会城市,基于历史文化传承,在文化古籍、建设艺术、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创作以及文艺演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与文明形象。如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历代古都文化积淀,有着现行各部委主办的文化机构以及高水平的文化产业。相比之下,其他地区差异较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尽管有的地方有着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但在公共文化投入与建设方面较为落后,多数三线、四线城市不具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与科技馆建设与开放的基础。

从新农村建设要求来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然而,就新农村发展的现实来看,经济取向的发展模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范型,有些地方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透过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本,不难发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既要重视经济总量增长,也要重视政治文化发展。一些地方曾一度通过撤地建市、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等方式实现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农村发展被裹挟其中,无法逃离传统的思维方式与发展模式。实际上,农村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离不开文化教育的支撑,特别是文化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中央提出了着力于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借助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余下的办学条件发展成人文化教育机构,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传承与推进乡村文明。不过,由于基础设施总体滞后,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没有很好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状况,出现了干群关系不和、农民工子女辍学、婆媳关系紧张、邻里之间矛盾、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先前被讴歌传颂的农村传统生活方式渐渐远离,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公序良俗不断被肢解,乡村文化急需梳理与重建。因此,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迫切需要系统设计,整体优化,针对乡村文明加大建设力度,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夯实基础。

二、 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内容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文化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不同区域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色与文化需求,但这些地区都有基于人的发展的共同之处,文化素养有其相通的结构,涉及到价值取向、文化知识、行为规范、信息技术等方面,基于人的文化素养的公共公文化教育的内容也是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基本框架。

(一)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特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理解现代化,如何突破传统经济中心主义限制,如何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都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城市中心倾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大树进城现象等,真实地反映了部分地区现代化发展的不良取向,需要不同区域在价值取向上站在文明提升的高度,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提升主体意识,结合城乡发展中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愿望,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

(二)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既是人的价值观念形成与更新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过程中用以表达的基本素材。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知识创新与产出速度加快,新知识的阅读与信息吸纳对于新型劳动力形成与结构调整至关重要。就农民工文化发展需求而言,不仅要为他们提供适应多种职业的入门知识,用以支撑他们的职业选择,更重要的是提供有利于他们独立生活、社会交往、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信息传递方式应选择网络教学、知识手册等,以支持他们个别化、分散化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和组织方面,农村籍流动青少年对形象、趣味的要求更高,对单元内容能够坚持的学习时间也比较短,图文并茂的“漫画书”式的知识手册对他们中的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吸引力。[3]由于农村籍流动青少年的自我调控能力还不够成熟,仅仅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学习无法满足需求,同时多数企业对职工的培训远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因而对他们的非正规教育需要考虑指定或设立相应的机构来组织实施。劳务市场或其他劳务管理部门、社区和各级各类的学校等现有机构均可承担相应工作,结合农村籍流动青少年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安排必要的学习活动。

(三)行为规范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文明意识必然通过其参与的各种场景表现出来。由于个人工作与生活场景蕴含着政治、伦理与经济的因素,因而,公民文化教育中的行为规范教育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行为规范。人既是个人的存在,生活于自由自在的社会里,同时又生活在政治环境中。即使人不加入某一团体,也必然同政府的施政行为发生联系,个人的行为规范认同与表现无法脱离政治规范的约束,因而需要了解政党政治的执政理念、政治路向以及执政过程中通过国家机器等公权力强制推行的政策、制度与运行程序。二是道德行为规范。个人在表达政治倾向性或超然于政治团体之外的时候,更多生活在无限制的公共空间里,这种公共空间凭借着个人的自觉遵守与无意识的依赖心理发生作用,因而,除去一部分工作空间外,人与人之间基于道德规范而形成的信任而生存。这就需要加大公共道德规范教育,使公民在公共秩序、人际伦理以及交往规范等方面形成更广泛的价值认同,自觉接受公共伦理的社会责任,主动适应公共伦理带来的生活幸福。其三是价值行为规范。人作为社会生存法则约束下的个体,在某种意义上又无法摆脱私利的冲动,并在内心深处向着自身利益设计的工作流程,表达生活理想。然而,个体在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又受到外部规制,处于自我与他我交互转换空间上。正如普列斯纳所言,人永远意欲着和期盼着,思考着和想像着,感觉着和信仰着,为自己的生命担忧着。[4]这就需要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相应的渠道获得基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公共价值认同,如互利互惠、公平竞争以及勇于创新等价值规范,在获得个人的利益的同时,维护公共利益,推动社会进步。

(四)信息技术

与都市高素质群体聚集不同,其他区域带有明显的地方文化依存特性,文化水平差异较大。这些差异既受制于先前的教育水平,也受制于通过既有教育体系所获取的发展手段。对于受教育程度偏低,受教育群体差异较大,以及存在大量传统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并存的区域,迫切需要提升发展公共文化的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甚至是社区都发展了无纸化办公技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由传统的通讯工具向网络手段转型,公民个人的文化发展更多依靠网络信息传递,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如农民工对于某一城市文化的了解,同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以及发展某一职业相应技术知识等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公共信息技术主要侧重于:公共图书资源定位与检索、网络文化信息分类与查询以及人际沟通与交流技术等。

三、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政策走向

公共文化教育现状与问题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区域公共文化的价值与功用,推动地方政府不断调适政策走向。在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引导下,注重规划,加大投入,拓宽机构,创新内容与方式,不断增强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一) 注重公共文化教育规划

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教育本身的变化为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不再是一劳永逸的阶段性工作,而是一个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因而非学历教育同学历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深入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优先教育事业的要求。[5]为了尽快提升区域公共文化素养,改善民生问题,不同区域需要采取适度超前的战略,合理规划公共文化教育目标、任务、内容与措施,大力发展区域公共文化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加强了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在具体思路与政策措施方面,同《纲要》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行文格式上保持高度统一。如,普遍提出了严格按照国家规划需求进行改革,形成惠及本区域的公平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促进本区域居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从而从上至下在目标、主题、政策与措施方面形成步调一致的规划系统。

公共文化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手段。[6]因而在规划的目标导向上,不同区域都要符合我国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新时期科学发展倾向,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形成,推动素质教育实施,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战略主题上,突出德育发展,导向于立德树人,守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把德育渗透在文化教育之中;在德育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在主要内容上,重点规划基础设施、师资队伍以及发展与评价等。由于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需要在制订规划时密切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与措施,避免规划刻意模仿的现象。同时,在各地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引领下,相关部门要根据工作分工,细化年度工作计划与工作要点。如区域公共文化教育涉及到学校教育、成人教育、职工培训、市民教育等,同教育(厅)局、文化(厅)局、人力资源与保障(厅)局以及文明办等职能部门联系较紧,这些部门需要分工合作,系统规划。

(二) 加大公共文化教育投入

公共文化教育的典型特征在于其公共性,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投入,向公民提供无偿的文化消费。尽管公共文化消费会使公民个人受益,但这种受益不是公民个人纯粹的经济收入,而是一种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对于社会而言,又是发展公民文化的重要手段,促使全体人口的政治认知趋于准确一致,其情感与评价趋于赞成。[7]因而,公共文化消费有利于整体提升区域文明发展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社会稳定,具有较强的外部效益。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时,根据发展规划的要求,确保规划项目及相关任务落实的费用,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同时,从现有财力出发,结合本地实际,避免好高骛远,选择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内容分步实现,从而达到弘扬优秀文化、克服庸俗行为、提升理想境界的目标。

由于公共文化教育的内容广泛,涉及类项复杂,内容多样,在全面实施的同时,不同区域需要集中有限财力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有序推动。首先,完善域内有线电视、互联网、图书馆、科技馆与博物馆等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其次,加大域内农村文化教育机构建设,发展农家书屋、农村剧院和农村讲堂,形成完善的农村文化教育机构。再次,设立专项课题,引入区域高校智力资源,加大城乡文明建设研究力度。第四,实行特殊群体教育政策倾斜,面向区域弱势群体,提供积极的文化教育,使区域农民工、留守儿童、心理障碍人员、“窗口”行业人员等获得更多的公共文化教育机会。最后,根据公共文化教育程度,区分公益性与私益性成份,有选择地实行成本分担机制,促进部分公共文化教育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教育质量与效能。[8]

(三) 拓展公共文化教育机构

由于文化的外延宽泛,分类不清,造成公共教育机构缺乏系统性。一方面喜闻乐见的公民文化教育内容与形式较弱,公共文化教育停留在非正式场景中,体现为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如,人们在公共场景中,那些具有较强文明示范性的个人能够以自身良好的礼仪,影响着参与其中的成员,但这种影响过于生活化,传播的范围与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公德与政治教育力量较强,通过舆论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将社会公德与政治教育置入公共环境中。如,八荣八耻、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宣传与教育,对公众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强弱对比的公共文化教育现状,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公共教育机构,鼓励多主体参与,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系统。

从公共文化教育的价值与内容来看,区域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教育机构。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博物馆与图书馆等公益机构,宣传党的文化教育方针政策,借助政策解读及典型案例,引领核心价值观,形成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二是域内学校主导的教育机构。借助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研究区域文化教育内容,梳理优秀区域文化,开展师生进社区活动,丰富公民文化素养,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教育推动了乡村人到城市人的转变。因而,有人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中公民的前工业文化形成的阵地。[9]三是域内企业主导的教育机构。除了社会公德的宣传与教育之外,加大企业文化教育力度,提升职工的职业伦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四是域内中介主导的教育机构。区分文化教育私利性与公益性程度,把带有一定私利性文化教育内容交由市场,培育文化教育中介组织。同时,通过委托教育方式,发挥中介组织的调节作用。如,文化产业机构突出公共文化教育内容,通过影视作品、文学创作及百家讲坛等形式,促进公民的公共文化消费。五是域内自治组织主导的教育机构。地方文化协会与文艺组织从事一定的学术研究,开发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展高雅文化进社区活动,通过百性容易接受的方式,把学术文化生活化,把生活内容故事化,把百性生活典型化,把高雅文化通俗化,与百性生活对接,提升基层公民的文化品味。

(四) 创新公共文化教育内容与方式

如上所述,公共文化教育涉及到价值取向、文化知识、行为规范以及信息技术,既有获取知识的手段教育,文化知识学习,也有观念转变及行为规范的变化。其中,价值取向起着决定意义,行为规范是价值取向的内化及行为表现,是文化教育的目标及功效体现。目前,区域公共文化教育内容在环境创设上,一方面通过制度约束公民的行为,促进公民不能违背公共伦理;另一方面,通过舆论媒体宣传社会公德,促使公民区分优劣行为,自觉抵制不良现象,遵守公共秩序。不过,现有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特色性较弱,这同人们的观念有关,没有把地方性知识包括进去,缺乏实践经验的知识判断[10],因而,需要加大区域文化教育内容研究,不断创新区域公共教育内容与形式。

在内容上,丰富地方文化内涵,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力度。在对皖北非物质遗产调查研究过程中,被调查者对于皖北亳州、阜阳、淮北、淮南、蚌埠、宿州城市文化印象的判断方面,多数选择亳州和淮南,把历史名人曹操同亳州相联,特色饮食豆腐同淮南联系,总体概括出亳州的政治文化与淮南的饮食文化。然而,阜阳在其长期发展历史进程中所生成的颍上花鼓灯、阜南嗨子戏、界首彩陶并不为省内其他区域知晓。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名片,是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引导与加强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系统梳理地方文化的底蕴,形成地方文化品牌。在方式上,创新工作方式与教育方式,把区域公共文化教育与地方文化搬到田间地头,挪到工厂企业,走进社区群体,让生活于其中的民众更多地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如近年来文化下乡、举行非文化遗产展出活动不断扩展地方文化的影响力,让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提升文化水平,自觉学习与传播区域文化。

参考文献:

[1] 何清涟. 现代化的陷阱[M]. 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1997:39.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 人民日报,2005-10-19.

[3] 曾天山. 我国农村青少年流动人员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J]. 教育研究,2010,(3):29-36.

[4] 冯建军. 生命与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9.

[5]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Z].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9.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9-30.

[7]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与民主制[M]. 徐湘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9.

[8] 周素萍等.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 农村经济. 2010,(8):29-31.

[9] 戴维.B.秦亚克. 一种最佳体制――美国城市教育史[M]. 赵立伟,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0.

第8篇: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题体系优化;实践能力

一、引言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颇多。舒波和陆军认为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托设施先进的教学设备、特色鲜明的教师教法、应用强的教材选择、丰富的教学资源、人性化的辅助网络资源等。何静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利用“四层五块一贯穿”的结构来构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龙海军认为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的调整应适应职业经理人胜任各维度和要素的要求。史宝玉和邵仲岩将我国现行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分析,认为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为目标,其中开拓创新意识与品质、指挥才能和领袖胆识、忧患意识和实干精神、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技巧与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创业能力等尤为重要。李军霞和冉春艳认为可以通过以赛促教来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改革,他们结合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软件,探讨如何利用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为载体,通过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黄福华通过对中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课程理念、课程评估的比较,从贯彻以生为本、优化教育思想与培养目标、注重课程评估的实际价值等方面探讨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苏世伟和沈杰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三位一体”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欧阳峣和杨水根认为可将“优化”和“融合”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两大基本方向,并构建了六大课程体系改革路径和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动态调整机制。吴玉宁认为构建并实施“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实验实训项目为载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可使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更加符合岗位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易松芝认为地方商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人才培养定位,以知识整合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改革目标,抓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动校内外资源、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四个节点,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成效。众所周知,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以上研究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原因与对策,但很少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使得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结合市场需求,课程设置忽视了高校所处区域的特征以及分层分类特色人才培养的导向,未能将学科优势、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特色课程资源,难以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本文拟从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阐述如何结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来优化课程体系。

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1.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背景。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中明确提出,将整体推进连片特困区扶贫工作。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发[2011]10号),明确提出把集中连片特别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并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2011年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标志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的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国家战略正式实施。随着国家这一战略的实施,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该区域(71个县,国土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年末总人口3645万)迫切需要本科层次以上的工商管理人才5000名以上。本文认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以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使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吉首大学是武陵山片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工商管理专业为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转变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力求避免培养模式同质化竞争,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2012年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吉首大学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不仅属于西部地区,同时又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克服人才瓶颈,特别是迫切需要大量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学校以将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成为武陵山片区(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一流的品牌专业为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国际视野和务实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中小企业基层经营管理工作做起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职业经理人潜质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管理人才。据调查,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三低”:一是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偏低,相比于国外近50%的比例,我国大致在20%左右。专业基础课所占学分远大于专业课,导致专业特色不突出;选修课学分占比太低,一般在10%~20%,而欧美发达国家选修课比重一般都在30%以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和积极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偏低,所占总学分比例不足20%,严重影响了学生知识向素质和能力的转化。因此,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结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实验(实训)教学等五个方面。2.构建“平台+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优个性”的原则,构建起“平台+模块”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平台划分为三大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等两大模块,“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等四大模块,培养学生专业基础、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学生个性;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包括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公共实践课程等两大模块,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设置丰富多彩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了《发展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国际企业管理》等41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培养口径。尤其是设置了《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题》《商务礼仪》《创业管理》《管理沟通》《管理伦理》等6门特色课程,依托课程编写完成了《职业经理人教程》《贫困地区创业管理案例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管理沟通》等教材,出版了《两民企业发展研究》《贫困地区大学生创业:来自武陵山区的调查》《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4-2015)》等特色教辅资源,这些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经理人素养。设置了素质教育课程模块,要求学生必须在人文科学类、科学素养类、创新能力类和本土特色类等4大类课程修满11个学分。4.开设两个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面向行业、面向地方、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及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未能及时进入课堂,学生很难及时掌握不同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影响了学生的管理技能和学习效率。修订后人才培养方案将工商管理专业拓展为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入学后就按照培养方向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在每个方向分别开设了4门专业选修课,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培养方向。5.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非常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建立了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培养过程的比重较大。首先,设置了《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等3门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其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等6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比重;第三,把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程体系,分别设置了社会调查、创新实践、专业见习、就业实践和毕业综合实习等多项实践训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为4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5.7%。6.创新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按照分阶段、分层次、模块化思路,构建由学科基础实验(实训)、专业基础实验(实训)、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学科综合实验(实训)和创新与创业模拟构成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实现“熟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行业运作技巧、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素质”的实验(实训)教学目的。

三、课程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

一是推进“教师主讲+经理人参讲+专题讲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挑选了《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等部分课程,开展开放式教学,邀请校外既懂现代管理理论、又富有经营管理实际经验的企业家、高管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担任课程教学任务。二是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空间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一方面,以项目带动的方式,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2012年以来,《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生产运营管理》等3门课程先后实施研讨式教学方式改革,并获吉首大学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专项项目;《管理学原理》设立了网上空间课堂,开展空间教学、翻转课堂,并获省、校两级空间课堂立项;工商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小组还专门立项支持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商务谈判》《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开展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索。三是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工商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小组立项支持了《广告学》《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物流沙盘模拟》《市场营销策划》《SPSS》等课程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讨基于学科竞赛、企业模拟、课程设计等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作者:刘芳 龙海军 彭耿 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舒波,陆军.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特色研究[J].教学研究,2012

[2]何静.以能力为本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3

[3]龙海军.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3

[4]史宝玉,邵仲岩.工商管理专业市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

[5]李军霞,冉春艳等.以赛促教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

[6]黄福华.中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

[7]苏世伟,沈杰.“三位一体”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

第9篇: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区别范文

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特点

大学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和提高高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与内地高校相比有诸多的不同特点,凸现民族属性,民族属性既是民族地区高校的靓丽特色,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难点,因势利导建设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对高校管理者来说是需要运用高超的智慧和管理的才能。

(一)地域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都地处偏远地区,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封闭的地域,落后的社会经济,影响大学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生源大多来自偏远贫困的农牧区,其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固守传统习俗,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有一定困难,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受家庭及农村传统习俗和浓厚宗教氛围的熏陶,世界观的形成受到一定影响,给大学文化的建设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二)民族性由于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师生比例较高,民族文化习俗呈现多样性。农村全民信教和复杂性的影响,以及特殊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使得在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由于认识和习俗不同而发生纠纷,特别是朴素的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导致个别学生带着错误的是非观对待学校的教育管理,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从事宗教活动,如任其发展,进而容易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煽动与蛊惑。

(三)多语性多民族、多语言是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双语教育水平低,民族学生双语基础差。如何根据民族学生的实际,在提高母语文化水平,搞好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强化国家共同语的学习,是民族地区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力提倡各族师生互学语言,对加深民族文化风俗的理解认识,增进各民族师生之间感情,促进各民族师生的交往,强化民族团结,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这也是无形的文化力量。

(四)社会性民族地区世居少数民族大都有全民信教的历史,近年来社会和家庭的宗教氛围不断加重,有神论的社会、家庭;无神论的学校,加之大学生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家庭、社会、学校时,不同的环境、时段,其思想有不同的认识。在彰显大学文化正能量的同时,宗教的影响并没有得到有效杜绝,特别是当前宗教极端思想对民族地区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从没有停止过,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中面临反渗透斗争的形势和任务是长期的、复杂的和严峻的。

二、当前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起步晚,社会环境条件相对较差,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建设缺乏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

(一)不同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对当前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的影响“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其中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也是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所在”。在探讨民族地区文化对当代大学文化的影响时,绕不开多元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影响。1.民族传统文化多元性对大学文化产生复杂的影响作为民族地区高校文化主体的广大师生的民族属性决定了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存在形态的多元性:一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不同民族的师生之间,在学习生活中经常用不同的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呈现出多种语言、文字共生景象。二是不同民族节日的活动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质和内涵。民族地区高校在重要节日都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而各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每次庆祝活动的亮点。在文化表现符号上,民族地区高校的不同民族舞蹈、民族歌曲、民族服饰、民族艺术展、艺术表演等都在该地区高校中展现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内涵,交相辉印,相得益彰,同时也彰显出强烈的民族特质。三是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风尚、教学风格、学习气氛等具有很深的感染和影响,从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高校文化发展形态。如何有效坚持现代文化引领,形成多元一体文化建设生态,引导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始终要重视的重大系统工程。2.民族心理对大学文化产生内在的影响。“民族心理是指特定的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民族地区大学校园内,各族大学生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会超越民族的界限,相互交流大家关心的国际、国家、民族等问题,但是涉及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学习生活交往,各族师生的认识不尽统一,一旦出现问题,有时就很容易用本民族意识来进行解读。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为前提,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包容,消除看不见的民族心理差异。

(二)宗教因素对当前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的影响“宗教因素,是指与宗教思想、宗教文化相应的、相化的物化形式。它包括宗教自我的形式以及基于宗教或与宗教相应而化的意识形态、社团组织(或者国家实体)、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等”[4]。1.宗教因素对民族大学生思想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宗教事物管理政策不断调整,宗教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宗教对学校的影响和渗透也在不断增加。对宗教教义的正确解读能增强个民族大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但是,近年来,宗教极端势力活动加剧,披着宗教外衣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散布宗教极端思想,宣扬圣战,大搞暴力恐怖和民族分裂活动,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反渗透、形势和任务异常艰巨和严峻。2.宗教因素对民族大学生行为也产生着不良现实影响宗教在民族地区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渗透,表现部分大学生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变化,同时少数学生出现行为上的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存在的宗教倾向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学生穿戴宗教服饰的现象。二是个别学生收集、保存或传递自我信仰的宗教文化方面的视频、资料、文物等。三是个别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少数学生在封斋月封斋,以此表达自己对宗教的虔诚。

(三)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滞后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影响大学文化建设,决不可认为只是高校自身的任务,同时也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1.自然环境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带来不利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大多存在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信息闭塞,环境恶略,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这些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因素,也制约了民族地区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在科学、人文、教育理念等方面也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民族地区大学文化的建设。2.经济发展水平低限制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发展。由于文化教育落后,造成了劳动者素质相对低下,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入和发展,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在在传统的低水平、低效益上循环,造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直接影响当地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3.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对民族地区高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区,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地方经济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就业难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了很大压力,对高校大学文化的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三、加快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

大学与时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大学文化建设担负着引领和主导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责任。必须把大学文化作为一项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战略,落实在大学发展的全过程,构建和谐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以大学文化的建设推动现代大学的发展。

(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水平党的十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5]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推进'三化'”的战略选择,这是是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加强高校文化建设,要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坚持“办大学就是办文化”的理念,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落实大学文化重在建设的原则。挖掘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着手,努力培育一种浓厚的氛围,旗帜鲜明地发展现代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坚决抵制和剔除腐朽文化,理性批判和改造落后文化。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讲清楚唯物主义无神论和唯心主义有神论的区别、科学信念与的区别、国家的自由政策等内容,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的渗透,清除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培养文化修养。要全面正确地宣传民族地区的发展历史,以及民族地区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各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文化建设离不开投入支持。要切实加大大学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文化建设条件,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强化内涵建设,夯实大学文化建设基础大学文化建设,要注重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丰富和充实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在制度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了解各族师生的利益诉求,形成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满足和保障师生员工共同利益的制度措施,正确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和诉求,做到统筹兼顾,通过这些制度措施,协调利益关系,形成激励机制,夯实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要大力发展大学的和谐行为文化,注重加强各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准则教育,提升个人行为的文明程度和师生团结互助关系程度,使个人的行为与人际关系更加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发展需要。不断强化个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广泛组织师生参加大学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注重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扬人文精神,营造人文氛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大学文化的现实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师德建设活动、教学行为养成活动,科研团队活动、社团活动、文化创新实践活动、演讲会、主题班会等一系列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主线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自觉地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统一起来。校园媒介文化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直接体现,是校园文化存在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方式。它包括校报、学报、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标语等。这些媒体的内容,往往也带有一所学校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对师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各种校园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即时性、针对性、思想性、娱乐性等方面体现文化建设要求,在广度和深度上体现大学文化的特征。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稳定与发展、人文环境与硬件环境的关系,实现物质与文化相互渗透与有机统一。要处理好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以稳定保障发展,以改革促进发展,实现大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法制文化意识增强法制意识是提升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的基础。增强社会法制意识也是实现新疆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的迫切需要。民族地区大学文化建设要将法制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程抓紧抓好。首先要抓好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应当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应当遵循从认知规范到接受规范、从消化规范到信仰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原则,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必须从民族地区大学学生实际出发,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教学手段,以案例分析为主,形象生动解释法律知识,摒弃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要加强法制实践教育,开展模拟法庭、实地旁听法庭庭审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实地体验法律应用,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文化意识。法制教育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加强法制教育和德育的协调配合,让学生认清法律与道德在引导约束意识行为的关系,既要发挥道德对人们意识和行为的教育引导功能,更要强调法律对人们行为的强制规范作用。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渗入道德教育,在实施道德教育时融入当代法律精神,使法律至上的文化意识、法制意识深深植入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