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化学教育学范文

化学教育学全文(5篇)

化学教育学

第1篇:化学教育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化学;化学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引言:

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因此在各学科教育中,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才契合中职院校教育的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中职化学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需求。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化学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职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学科是中职院校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难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具体来说,中职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使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使用好教材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但从当前中职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没有重视化学教材的作用,大多数中职院校普遍缺乏专用教材,学校使用的教材也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大多数教材是兼顾各种专业而编排的,无法与学生的职业专业结合起来。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点重复讲解等现象,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升,学生也在重复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当前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中职院校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受应试教育影响较为严重,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导致化学学科的教学缺乏实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验性教学,直接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有效提升,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相较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中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品质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在综合素质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难以与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生相比,也缺乏学习主动性,这些问题都导致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学习,再加上大多数学生存在贪玩厌学的情绪,从而使得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难以培养实践能力。

二、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如上文所说,中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习惯、文化基础等方面都较差,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定的化学学科学习,这些内容的学多是理论学习,由于学生自身基础的薄弱,认为化学课枯燥无味。而在中职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化学学科,通过亲身实践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感觉到化学学科的实用性,感受到化学学科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帮助。在这样的理念驱动下,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也能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1]其次,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类化学实验探究,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探究学习的乐趣,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实践能力,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奠定的基础,在实践能力的驱动下,学生能够自觉深入学习,在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培养。最后,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中职化学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因此更多的采用理论教学,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化学学科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这对于促进教师教学的改革,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来说,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值得深入探讨。

三、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中考”的落榜生,这些学生不仅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且由于学生对自身身份的敏感使得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结合中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兴趣贯穿于课程导入、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中,在课前导入阶段,通过创设悬念、谈话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课后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二)结合实际选择相应的教材中职院校的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中等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就是要选择相应的教材,并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发挥教材的实际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归根结底,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就是要考虑到教材的实用性,以及教材与学生专业的契合程度,并且将学生的专业与化学教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因此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的专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在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训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达到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论,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化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这样才能够进行有效教学。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结合化学教学的特点为学生整合更多的学习资源,例如整合学习资源创设“慕课”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融入实践能力培养的案例,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基于微课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前预习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不断应用所学知识点进行的探究,这样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同样,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探究问题,并且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结合学习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四)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中职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化学实验以及实践教学,在直观展示教学活动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树立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年级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于不同年级段的中职学生要采取相应的培养策略。例如在中职一年级阶段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讲解,使学生通过观摩等方式了解各项知识的原理。而在二年级阶段,教师就应当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到了三年级,教师应当将学生的专业和化学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融会贯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活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在应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整合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原理,将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且透过生活现象直达化学本质,从而学习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化学专业实训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例如,一些学生在买胃药的时候,经常会买到“复方氢氧化铝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这样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展示该药品的说明书,让学生根据说明书探究药品的组成成分,然后思考该药物的药理作用,治疗胃病的化学原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该药品的化学成分和人体的成分给出解释。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达到强化实践能力的目的。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也都能用化学知识解释,因此,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其实从生活中总结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化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为学生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中职教育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展,让学生透过生活化的学习情景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以此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其次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再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剑春.中职化学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7(30):84.

[2]王雪峰.中职化学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8(09):168.

第2篇:化学教育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化学课程;现状调查;建议与对策

化学课程是高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高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就化学学科而言,提出化学素养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具体化,这是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这些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相关工作应必备的文化素养。为了以后教好学前儿童,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好化学课程,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而解答学前儿童提出的问题,激发和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是儿童启蒙教育阶段不可忽视的问题。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调查发现,一些高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考试化学成绩不是很好,入学后一些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大明确,一般都停留在考试能及格这个自我要求上,忽视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继而也就忽视了化学课程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管理及教学老师的重视。通过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化学课程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化学教学实际,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和对策。我们认为,这些建议和对策对学前教育专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的整合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对象和方法

1.调查范围和对象以笔者所在学校2016级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12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全部来自陕西省各地市县区;问卷由化学任课教师组织填写,共发放问卷128份,有效问卷126份,回收率为98.43%。2.调查方法笔者自制问卷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化学课程的学习动机、化学理论知识学习方法、学生化学素养水平以及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立有效联系等。每一题后都附有至少4个备选答案。学生不署名答题,统一收回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初中毕业生,一些学生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所要求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水平。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很多学生有学好化学课程的意愿,但是由于初中毕业时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对学好这门课有畏难情绪。学生在问卷中能真实表达出他们对学好化学课程的意愿,使我们在认真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能够提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化学课程学习动机调查结果显示,58.60%的学生同意学校的课程要求,愿意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完成学习,只有6.75%的化学学习动机是该课程的热爱。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科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职业做准备;多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需求停留在对生活化学知识热爱的层面,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培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24%的学生兴趣点更倾向于日常精细化学品知识,这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较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这主要涉及《化学(下册)》的有机化学高级脂肪酸、洗涤剂、食品添加剂等相关内容。调查结果表明,环境方面的汽车尾气、酸雨、大气污染、无铅汽油等知识,学生兴趣一般。尤其是新材料相关化学方面知识学生兴趣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调整。在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感兴趣的化学知识方向,又要调动和激发学生热爱环境、能源、材料方面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见表2)。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方法50.51%的学生学前教育专业化学课程学习方法来自教师的讲授和指导,有10.51%的学生是通过网络资源库、网络课堂及阅读化学资料等形式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化学课程教师先讲授化学理论知识,再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化学资源库自学化学知识。4.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7.59%的学生认为课外化学科普资料的自主阅读困难,50.17%的学生认为化学素养的养成是化学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换句话说,学生认为课外的化学科普读物较容易阅读,但化学素养的养成、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验课的结合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5.前教育专业学生认可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39.83%的学生认为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注重化学知识与专业联结点的结合;25.12%学生认为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10.89%的学生提出,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进学习有帮助;有13.38%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效果不大理想,与自己逻辑思维及分析归纳能力不足有关系;10.78%的学生提出,自己专业课成绩比较好与学习化学史有关,化学史的学习,唤起了自己专业课学习的自觉性。学生提出的注重化学知识与专业联结点的结合、通过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等建议是符合他们学习实际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

三、建议与对策

这次问卷调查,使我们对本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化学课程的学习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以及化学素养培养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期望及要求,这对今后搞好化学课程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针对分析结果,我们应做出以下调整。1.改革教学模式,设置校本课程近五年来,化学课堂教学形式在不断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化学课程更应该注意创新性,在整个教学中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突出自主学习”的理念,同时要加大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力度,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素养是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化学素养”在英语中对应这两个词:chemicalliteracy(化学素养)和chemistryliteracy(化学专业素养)。前者指非化学或相关专业人员对化学的理解程度,强调观念的培养;后者是针对化学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素养,强调专业知识和操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大多选择幼儿师范相关工作,他们承担了幼儿科学启蒙工作,化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因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必要的。3.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望的源泉和动力。”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片面认为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化学知识没有实际作用等,使学生对化学专业课程失去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和实验室的设备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加强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热爱,为他们今后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做好准备。

四、结论

在今后的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以这次问卷调查为契机,整合学前教育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原有教学方式,更有效地促进引导本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幼儿教育师范生。

参考文献:

[1]朱春红.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中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刘前树.高中生化学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

第3篇:化学教育学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育;大学化学;教育现状;衔接特征

化学是以大量的实验研究为理论基础,研究各种物质的成分、结构、特性的一门自然学科[1]。化学是基础学科,大部分能升入大学学习应是基础教育培养出的优秀者,但多数人在刚进入大学时并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常常表现出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等方面较欠缺,这反映出当前教育对社会发展需求有不适应的一面[2]。同时不少教师都反映出一个教学问题:教学比较吃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同学虽然学的化学专业,但是很多大学老师认为的化学基本知识都不清楚,这就不得不联系起中学化学教育与大学化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这一问题也成了大学化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化学教育现状

1.1中学化学教育现状

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多年来,中学的化学学习在很多学生眼中是非常新奇的,在众多的实验中都有非常明显的现象,比如镁条燃烧放出的亮光、钠在水面上燃烧到处游动、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每个实验都值得去探究,从宏观现象再到微观实质再到符号表征,一个个知识点,一个个化学实验都让学生充满求知欲[3]。随着化学的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当接触到“物质的量”这一节知识时,学生已将一些衡量宏观物质的单位如“个”“克”“千克”这些数量词根深蒂固于他们的脑中,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衡量微观粒子数目时“物质的量”“摩尔”,他们会觉得十分陌生,不知道这是什么,应该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运用。再加上中学的化学课堂更多地把应试教育中的“升学率”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达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化学课堂的教育不懂得融会贯通,教师把注意力放在了怎样才能提高升学率、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忽略了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门化学专业和课程的核心素养。只是培养了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而教育实践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才是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根本关键,没有充分注重对大部分学生自主性和实践中对化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错失了自主性和学习化学真正意义。在2019年推行了一套新的教材,重新排版并且调整了部分知识点的顺序,增加了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实践,改变了中学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和现状,并且这些探究性的实践是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顺利完成,能够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兴趣。但在一些农村乡镇或者山区的学校,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工作质量不高及其教学设备相对不够齐全时,想要更好地开展这样的实验性教学,就会显得有心而无力,大部分的实验可能都会通过老师演示或者观察视频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锤炼,无法通过感知去体会和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奇妙与乐趣,学习这样的化学就可能会变得更加吃力,无法通过感知去感受学习化学的奇妙和乐趣,学习化学就会变得吃力,经调查研究80后和90后尤其是农村地区,整个中学学习化学时,接触实验的机会就很少,这不得不说是中学化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1.2大学化学教育现状

目前,大学化学课程中通常是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教师的课程节奏过于紧张,学生们在课堂上也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导致其学习效率相对偏低[4]。近20年来大学化学教育中理论知识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化学教材种类繁多和复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内容较少,部分内容较为陈旧,不足以跟上新时代的发展。依照当前的形势,实验课堂才是改善和提升化学课程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除了部分积极学习的学生之外,还有部分中学都没打下坚实基础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挂科的现象以及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的情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部分学生专业知识的不过关,在面临就业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2大学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差异性分析

2.1教学对象不同

中学化学课程所需要面临的教育对象一般都是高年级的同学,这个各种年龄层次的同学,三观都还尚未处在初步成长的阶段,高年级的中学生们目前还正在进入青年时期,生性活泼、开朗、对任何东西都存在着浓厚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随着他们的生理和精神心理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量增加,高年级中学阶段的同学们处于从不成熟向逐渐成熟的重要过渡时期。而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基本都是处于青年期的后期阶段,这个时候他们的身体和心智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在学习上很多的时候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观判断。

2.2教学内容不同

由于中学化学课本教材与课时相对较少,各个地方的教材也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性,与当下新教材相比,新教材的视野更加广阔,但是知识的深度也随之减少,对于中学教师的要求就更加具有了挑战性[5]。高校中学化学课程教材的种类相对较多,内容也较为丰富,在各个学科和院校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主要体现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化学课程上,经对比20世纪四大化学教材发现,基础性教材内容在大学课堂和中学课程里已经出现明显的不同,甚至部分专业名词的定义都发生了改变。

2.3教学方法不同

中学时期的化学教育方法单一,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讲到底”式“灌输式”教学,实验教学较少,这使得学生学习会出现上课不预习、不做笔记,课后也没有时间复习等现象,导致学习效率较低。中学化学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教师只讲主反应,而对副产物副反应等都忽视了[6]。而大学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法,对化学实验基本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进一步练习,能更好地锤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上网查资料,深入理解教材等。

3大学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衔接性研究

3.1从教学内容入手,在知识上进行融合

大学化学在授课时,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对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和难度的选择方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不仅要照顾个别差异水平,还要兼顾整体水平,以此作为主要前提来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侧重点和难度方面的要求。重点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等相关衔接工作也是重点内容,同时不断引进新型的理论和知识。例如大学化学和中学化学关于平衡理论两个基本概念衔接的问题,首先要探讨酸碱相互作用概念;中学阶段已经开始学习阿伦尼乌斯的电离性定义,给出了一个酸碱性的定义:酸——凡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通过电离而生出的阳性离子完全都被认为是H+的化学物质;碱——在水溶液中通过电离而生成的所有阴离子均为OH-的化学物质[7]。大学阶段《无机化学》中介绍了酸碱质子的理论,进一步阐述和解释了酸碱的含义:酸——凡是一种能够直接给出质子的化学分子或者是离子,即酸也就是质子的给予体;碱——能够直接接受其他质子的化学分子或者是离子,即属于碱性质子的接受体,如属于酸性有HCl、HAc、NH4+、H2PO4-等[8]。属于有机磷酸Cl-、NH3、HPO42-等,在酸碱质子理论里NH3属于碱,但是在阿伦尼乌斯的电离学说中并不是属于碱,NH3H2O才是属于碱,就可以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了认知上的冲突,这也正是大学《无机化学》与中学课程教学内容之间衔接性的问题所体现出来的。

3.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合适的课堂教学手段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点,大学化学课堂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①帮助学生建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功,作为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领、家校协同,要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沟通”。②形成系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讲授法与实践教学法、讨论研究法、谈话研究法、演示研究法等完美结合,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我,发挥其社会主体的作用,给学生留出充分地讨论、思维等主动性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在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转变为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

3.3优化教学过程,注重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学习者实验能力和科研意识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首先,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现象来感知化学的奇妙,合理安排化学实验教学时间,让学生多做些探究性的化学实验如趣味实验等,形成科学探究性思维。其次,不仅要向学生展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及化学理论,而且要展示概念和规律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过程,使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大学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衔接就会更加自然。

3.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在结果上加以引导

教学评估就是指通过对有关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一种综合性的评估和考虑[9]。那么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应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效果多维度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学生匿名留言的方式反应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的好坏取决于教学群体而反应,“一师多班”的教育必须因材施教,不同班级应根据其特点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教学效果的最直观体现就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它的好坏还反映了教学效果的高低。其次应改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纯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是片面的,其学习过程同样重要,重点应从期末考试适当放于课堂练习上。对于学生的课堂管理不能过于形式化,根据学生的情况酌情管理。同时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只是等级评价,并没有反映出真正的问题,致使教学质量一直原地踏步没有改善,通过细化等级评价,重点描述具体教学问题,以此来及时反馈教学评价结果,以达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效果。

4结束语

第4篇:化学教育学范文

1.激发动机,实现创新

高中生的化学动机是责任感和好奇心获得的,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望,就不可能有对社会和人类有着重大的创造.所以一切发明创造都来自于不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该给学生自尊心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实现学生学习创新.

2.严谨学习,重塑风气

很多发明创造都来自学生偶然的机会中,很多化学家的重大发明都是偶然中发现的,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意识到应该有着科学研究的品质,树立严谨认真的工作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风气.

3.顽强拼搏,宏扬创新

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失败中获得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习化学家诺贝尔,他顽强、冒险,跟随父亲从事军工研究,在制作硝化甘油的时候,多次发生爆炸,自己也被炸伤了,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都被炸死了,他依然坚守在研究的第一线,市里不准做实验,他就把实验迁移到湖中的平底船上,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为了大发明家.

二、结合教材,切实提高创新精神

1.全面培养学生想象的才能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教育学生学会有意识地联想,全面鼓励学生学会猜想和想象,这样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对待学生提出的化学问题,也要给予科学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从各个角度全面培养学生想象的才能,塑造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

2.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思维有着求异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学习特点,需要学生产生学习的灵感中实现发展,有着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克服学生思维的定势的约束.

3.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观察,进行科学周密精确的观察,重视科学的实验,产生科学的发现,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创造性的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勇于探索,进行科学的总结,实现创意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才能,重视进行课堂演示的实验,教会学生学会实验和创造,增强实验的才能,教育学生重视实验观察,重视实验操作,教育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不同的现象和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实验才能,教育学生学会亲自创造,得出高中化学的结论.

三、结语

第5篇:化学教育学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优化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充当的是主导的作用,对知识的讲解仅仅局限在课本上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化学教师就应该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高化学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1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在现阶段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对现有的教学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将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使化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要想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教师就应该最好以下几点教学工作。1.1将多媒体技术运到教学工作当中:在化学教学的工作当中,课本是最基础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因为只有全面掌握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才能够为后续的实验以及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认知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还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比如在对“乙醇”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乙醇在生活当中运用的情况直观的表现出来。同时借助图像、视频等教学资源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1)乙醇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2)在什么领域能够运用到乙醇;(3)根据自己的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是什么?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描述之后,教师就可以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通过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对乙醇运用的领域以及化学性质特点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1.2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化学实验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环节,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化学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导入问题,诱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验当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比如在进行乙醇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就可以设置导入问题:“手上的圆珠笔油可以运用无水乙醇进行清理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紧接着再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比如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对水、煤油以及乙醇进行鉴别,通过这一类问题的设置来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水、煤油以及乙醇进行鉴别,鉴别的方法有溶解性、气味等。同时化学教师还可以通过知识点的延伸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比如“钠和乙醇是怎样进行反应的?”“钠和水是怎样进行反应的?”“这两个化学反应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还应该打破原有教学观念的限制,同时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在进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探究法、实验法、自主学习法等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推导,最后通过实验的方式对推导的结果进行论证。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3结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前提,同时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重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韬.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J].学周刊,2013,23:49.

[2]毕淑娟.优化教学策略推进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创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8:1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