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诗大全范文

古诗大全精选(九篇)

古诗大全

第1篇:古诗大全范文

经典爱情诗句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萍,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萍,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萍,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经典爱情诗句2.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经典爱情诗句3.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经典爱情诗句4.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经典爱情诗句5.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三)

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经典爱情诗句6.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典爱情诗句7.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经典爱情诗句8.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经典爱情诗句9.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经典爱情诗句10.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第2篇:古诗大全范文

1、最经典的中秋诗词——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2、神话色彩的中秋诗词——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李商隐这首诗以嫦娥奔月的神话为背景,写出了诗人清高的品格。李商隐的这首诗被选入新课标课本,李商隐擅长用隐喻,孩子熟读李商隐的诗会更加有助于加深对唐诗的理解。

 

3、最雄浑的中秋诗词——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解:张九龄是一代名相,他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东人哦!张九龄遭到贬谪时,恰逢中秋佳节,于是望月伤怀,思念家人,写下了这首中秋表达思念的名作。这首诗也入选了新课标课本。

 

4、有亲情味的中秋诗词——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解:杜甫这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但是在战乱纷纷的年代只好把相思寄托在月亮之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这首诗入选新课标课本。

 

5、最寂寥的中秋诗词——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望尽,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解:这首诗展现了一种寂寥的意境。先写月色,后写思念,“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更是被世人所赞誉。这首诗是一首经典之作,在新课标也是要求背诵的唐诗。

 

6、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解:月亮总是古人用来传达思念的意象,同一个月亮,分隔两地的人却不能一起观赏。李白这首诗写出了妻子对远在边塞的丈夫的思念。新课标要求背诵此诗。

 

7、最浪漫的中秋诗词——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解:此诗明明是写秋天月色,但是却充满了一种活跃的气氛。虫声喧嚣,赶走了秋天的寂寥,让人感受到一种浪漫。新课标要求背诵此诗。

 

8、最伤感的中秋诗词——白居易《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战,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怨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断肠,玉兔银蟾远不知。

 

注解:白居易一直是以叙事诗见长,但是这首《中秋月》却写得十分缠绵伤感。中秋月圆夜,本是团圆时,但是思念之人分隔两地,白居易说月亮不懂得这种断肠的牵挂,可谓伤感至极。

 

9、最俏皮的中秋诗词——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注解:这首中秋的诗写得十分俏皮,恰如皮日休的名字一样。皮日休写下这首诗的前一年刚刚高中进士,所谓意气风发,因此此诗的意境也是清新明快,是众多中秋诗词之中为数不多的“俏皮之作”。

 

10、中秋诗词

 

《中秋》

 

作者:李朴 年代:唐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译文】:浩瀚广阔的夜空中,月亮象宝镜般升起,万籁无声,空中只有淡薄的云,遥望太空,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 在那薄云的四通八达的大路上映照得千里光明。

 

第3篇:古诗大全范文

1、《已酉端午》元代: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南歌子·游赏》宋代: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3、《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古诗大全范文

2、《仲夏》 唐·樊旬: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明·朱瞻基: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闻蝉》唐·耒鹄: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第5篇:古诗大全范文

2、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5、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7、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8、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洲韩判官》

9、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10、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1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12、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柳》

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14、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15、近水楼台易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俞文豹《清夜录》

16、月亮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17、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木至》

1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20、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曹操《短歌行》

21、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2、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6篇:古诗大全范文

关键词:唐汝谔;《古诗解》;古诗选本

            唐汝谔,字士雅,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华亭又名华亭谷,在今上海松江县西。其弟唐汝询著有《唐诗解》五十卷,畅行于世,唐汝谔继作《古诗解》二十四卷。又有《诗经微言合参》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著述《古诗解》:“其兄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其注释体例略同。惟《唐诗解》以五七言分古近体,此则分为五类:曰古歌谣辞、曰古逸杂篇、曰汉歌谣辞、曰乐府、曰诗。其训诂字义颇为简略,所发明作意亦皆敷衍。又乐府之类声词合写者,汝谔不究其源,一一强为之说,尤多牵强。”机山钱龙锡在《古诗解叙》中说:“吾乡士雅唐君,少为诸生即博雅嗜古,与其弟仲言裒采汉唐诸诗而分解之。仲言《唐诗解》先成梓以行世,士雅方婆娑帖括,未遑竣业。及以明经振铎海虞,始出生平所著述诠次之,得若干卷,为歌谣乐府者十之五,为五言古诗者十之四,为四言、杂言、七言者十之一,总名《古诗解》。”

        一、《古诗解》的选诗情况

        《古诗解》二十四卷,共选诗近八百七十首,入选作家从帝王、公卿到方外异人、无名氏、闺秀、宫人计一百八十四人。具体分卷安排如下:卷一、二为古歌谣辞,共录八十首;卷三为古逸杂篇,录诗七十七首;卷四、五为汉歌谣辞,录诗六十四首;卷六至卷十三为古乐府诗,共录二百四十七首,其中,汉乐府三卷录诗八十八首,魏乐府二卷录三十五首,晋乐府一卷录诗四十六首,宋乐府三十首,齐乐府十首,梁乐府二十六首,陈、北魏、北齐、隋三朝合录乐府诗十二首;卷十四为四言诗,总录七十八首;卷十五至卷二十三录五言诗,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共录三百零六首;录六言古诗八首,七言古诗九首。

        从所录乐府诗来看,汉乐府诗最多,共八十八首;其次为晋乐府,共四十六首。显然唐汝谔认为这两个朝代乐府诗成就最高,均属“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者。就所录五言古诗而言,晋诗录八十一首居第一,宋诗五十七首居其次。如果按录诗数量多少统计诗人,乐府诗类魏武帝和陈思王植各十一首,并列首位;齐鲍照八首,位居第二。四言古诗类共录诗歌七十八首,其中陶潜二十六首,占全部四言诗数量的33.3%。五言古诗类录诗数量第一位是陶潜(三十首),占全部晋诗数量的37%。其次为谢灵运(二十三首)。仅就四言诗和五言诗而言,共计384首,陶潜两类诗歌共录56首,占整个汉魏六朝古诗的14.6%,可见陶潜(渊明)在唐汝谔心中的地位,同时符合汉魏六朝诗歌在明末诗坛实际接受情况。(详见附表)

        附表

        《古诗解》录诗数量统计 

          

        二、《古诗解》的选录标准

        唐汝谔的《古诗解》的选录古诗标准是什么呢?“是编所选,大都主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而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即亟为收录。惟乐府自晋宋迄齐梁,半为男女唱和之作,亦其风使然,不得一切删去,姑去其甚者,存其雅者,庶几亦十三国风不删郑卫之意云。”(《古诗解?凡例》)依照唐汝谔划定的标准,符合以下几条标准方可入选:一要“体裁古雅”,二要“辞意悠长”,三是“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四是乐府中“男女唱和之作”中的“雅者”,根本标准是儒家“温柔敦厚”之说。

        这里唐汝谔所说“体裁古雅”,应该是指传统的四言诗、汉魏以来形成的五言诗及与汉乐府之后形成的历代乐府诗,自然而然那些齐梁之后的宫体诗等作品均在删汰之列。“辞意悠长”当指诗歌感情抒发与表达方面,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余味深长。同时,许多乐府民歌中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歌谣,在“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的前提下,得以广为选录和传播。相较于唐汝谔之前的众多古诗选本,《古诗解》显得难能可贵。

        唐汝谔在《凡例》中自称其诗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余述是编,不专步骤昭明,而以近代四家参入之。于杨(慎《五言律祖》)、左(克明《古乐府》)则加精,于李(攀龙《古今诗删》)、钟(惺《古诗归》)则加博,庶几选古之一变云。”即云不惟昭明《文选》是准,他要选出符合自己所定标准的古诗。他声明《古诗解》所选古诗,在选目上要比杨慎《五言律祖》(9卷133诗人311首)和左克明《古乐府》(10卷)更加精当,意图“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四库总目提要》“总集类”),同时较之李攀龙《古今诗删》(唐前古诗9卷545首)和钟惺《古诗归》(15卷836首)更为博洽。那么,唐汝谔拿来对照的四部的古诗选本究竟如何呢?

        明代杨慎为嘉靖初期文坛鸿儒之一,为反对前七子派“诗必盛唐”之主张,力倡六朝诗歌,并有《五言律祖》六卷、《风雅逸篇》十卷、《古今风谣》一卷等盛行于当时,且以之作为宣传自己文学主张与反拨前七子的重要武器。杨慎在其《升庵诗话》卷一评王融《上巳诗》:“王融《上巳》诗‘粤上斯巳,惟暮之春’二句古雅。《诗评》:‘四言诗,《三百篇》之后,曹植、王融。’”唐汝谔《古诗解》推崇的古诗第一标准正是“古雅”,不能说他没有受杨慎诗论的影响。杨慎《五言律祖》纯录六朝五言诗,较之唐汝谔《古诗解》而言,没有《古诗解》古歌谣到古乐府,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体裁古雅,辞意悠长”那么的精纯,也许缺乏“古人温柔敦厚之旨”。

        元代左克明《古乐府》十卷,是继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之后一部重要的乐府诗选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八:“是书录古乐府词,分为八类,曰古歌谣,曰鼓吹曲,曰横吹曲,曰相和曲,曰淸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杂曲。自序谓‘冠以“古歌谣”词者,贵其发乎自然;终以“杂曲”者,著其渐流于新声,又谓风化日移,繁音日滋,惧乎此声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陈隋,截然独以为宗。虽获罪世之君子,无所逃焉’云云。”“此集务溯其源,故所重在于古题古词,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就《古诗解》的乐府诗部分选录而言,唐汝谔受左克明影响很大,尽管郭茂倩《乐府诗集》影响更大,但唐汝谔《古诗解》选录乐府诗标准与左克明《古乐府》更加接近。如卷一、二大量选录“古歌谣”词,合计八十首,也许出于与左克明相同的标准:“贵其发乎自然”;乐府与古诗均止于陈隋,是否也如左克明在其《古乐府序》中阐明不选唐代的原因一样:“唐人祖述尚多,非敢弃置,盖世传者众,弗赖于斯。”《子夜歌》晋宋齐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只录四十二首,《古乐府》仅录二十首,《古诗解》仅八首,从数量上来说够精的了。

        与明代李攀龙《古今诗删》和钟惺、谭元春的《古诗归》相比,唐汝谔《古诗解》在当时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选录八百六十九首古诗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前两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九评李攀龙《古今诗删》:“是编为所录历代之诗,毎代各自分体,始于古逸,次以汉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以后继以明,多录同时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说,前后七子率以此论相尚。攀龙是选,犹是志也。”“熏莸互异,此直门戸之见。入主出奴,不缘真有限断。厥后摹拟剽窃流弊万端,遂与公安、竟陵同受后人之诟厉。岂非高谈盛气有以激之,遂至出尔反尔乎?然明季论诗之党,判于七子。七子论诗之旨,不外此编录而存之。亦足以见风会变迁之故。是非蜂起之由,未可废也。”作为前七子派的领军人物,李攀龙无理论纲领性宣言,此诗歌选本不录唐大历以后及宋元诗歌的做法,成为反复古派攻击的口实。虽然古诗与乐府诗部分受人诟病较少,唐汝谔的《古诗解》选诗面要比《古今诗删》广得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三评钟惺、谭元春《诗归》:“是书凡古诗十五卷,唐诗三十六卷。大旨以纤诡幽渺为宗,点逗一二新雋字句,矜为玄妙。又力排选诗惜群之说,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于是尽亡。至于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实际上,《诗归》在当时非常流行,几乎家置一编,洛阳为之纸贵。就选诗数量与特点而言,二书最为接近。就古诗而言,《古诗归》录诗八百三十六首,《古诗解》录诗八百六十九首,相差仅三十三首;《古诗归》录诗最多的诗人是陶潜,共五十二首,其次是谢灵运,二十六首;第三是谢朓,录二十二首。而《古诗解》录诗最多的是陶潜,共五十六首;其次是谢灵运,录二十三首;第三是谢朓,共十一首。二书非常接近,说明《古诗解》受《古诗归》影响很大。

        与前述四种古诗选本相比较,唐汝谔的《古诗解》有详细的文字训诂,配以串讲式的评解,对每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有精到的分析与鉴赏,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有的评解参照诗人生平遭际,诗的本事背景对诗篇融会贯通,评解真义;有的评解通俗地串释诗意,补足空白,使其语意贯通,明白晓畅。当然,限于唐汝谔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也有其不足一面,即局限于传统的“言志”“缘情”说。对于深刻反映现实,有着丰富内涵的现实主义诗篇,仅从儒家“温柔敦厚”的“发乎情,止于礼义”的角度去理解,就不能得其全貌。

参考文献:

[1]明人传记资料索引[m].台湾中央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m].齐鲁书社,1997年版.

[3]张廷玉等撰.明史[m].中华书局,1974年版.

第7篇:古诗大全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教育处于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肩负着全面发展学生的重任。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小学语文中增加古诗词教学是有现实意义的。总体来说,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注重古诗词的背诵,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虽然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较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少关注。通常,教师用很短的时间就能讲完一首诗,剩下的时间就是让学生朗读、背诵,如果课上时间不够,教师就会布置课下背诵作业,然后第二天检查。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但弊大于利,只是背诵,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美感,久而久之会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1.2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对古诗词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现代文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对古诗词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注重把握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更不必说对古诗词的鉴赏了。因此,受自身专业素质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只是把作者、创作背景、古诗词中呈现的画面简单地介绍给学生,缺少对古诗词的深入解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古诗词自身的逻辑性和画面的完整性被破坏,学生很难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词。

1.3对古诗词的讲解主要集中在内容方面,缺少对意境的讲解。

古诗词最独特的魅力是其中蕴含的意境之美,学生通过品味这种意境之美,可以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注重对古诗词意境的讲解。然而,当今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却把古诗词内容当做重点内容讲解,机械解释每一句话的意思,缺少对古诗词的意境的讲解。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对意境的讲解,因此,学生只理解诗词的浅层意思,品味不到古诗词的美感,审美情趣自然得不到提高。

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端正古诗词教学态度。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增加小学语文中古诗词的量,并且对小学生必背的诗篇和课外阅读诗篇进行了规定,目的是通过古诗词教学,让学生的人文知识得到丰富,在理解古人情感的基础上,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端正古诗词教学态度,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得到全面发展。

2.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小学生的心中,教师是具有权威性的,他们认为教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为了不“辜负”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升古诗词教学水平。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古诗词的鉴赏,不但对所讲的古诗词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而且要把握好古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便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

2.3注重对古诗词意境的讲解。

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字精湛、语言优美,并且其中蕴含由多变的情感和缤纷的画面创造的意境,当读者用心品味与感悟时,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便会浮现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注重对古诗词意境的讲解。主要方法如下: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从而慢慢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其次,教师讲解基础知识,逐字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与学生共同品味其语言特点;最后,通过对古诗词意象的挖掘,领悟诗人的情感,从而构建画面,让学生品味古诗词中的意境。如讲解《咏柳》时,通过让学生诵读和对“柳”这一意象的挖掘,体会诗人对柳树的赞美,品味诗人创造出的春天柳枝轻拂的意境,从而感悟大自然的美。

结语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加强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虽然目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广大教师不断努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就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古诗大全范文

学习古典诗歌的首要条件,是通读全文后能够理解这首诗的大致内容,只有在了解诗歌字、词、句表达含义的基础上,才能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因此,读懂一首诗是高中语文古典诗歌单元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从诗歌全文内容来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注释对诗歌内容进行理解。而在对诗歌进行赏析时,可从不同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如,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的描法、诗歌的中心思想等。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后,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行分析诗中关联的内容与表达方法。当学生通读全文后,往往会对整首诗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此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疑问,如诗人想要透过这首诗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背景下作了这首诗等等。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二、高中语文古典诗歌单元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是高中语文古典诗歌单元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也是对古典诗歌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大部分诗人均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所作的每一首诗,都有可能彰显着他此刻所处的不同环境与不同心境。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诗人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内容、风格与中心思想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知人论世”完全是古诗单元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对诗人进行介绍时,教师可将诗人生平经历分为不同时期,如读书壮游时期,该时期诗人涉世未深,往往有着远大抱负,诗歌也尽显豪迈之风;战乱纷飞时期,诗人作诗往往会赞颂出征将士,表述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仕途不顺时期,诗人一般会遭到无数挫折,创作诗歌多半吐露了怀才不遇的心声。总之,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对学生深度学习诗歌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务必给予重视。

三、高中语文古典诗歌单元教学的第三个环节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单元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比较倾向于课外拓展,主要是为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懂得如何举一反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教师在带领学生学完一首古典诗歌后,可选取诗人的典型故事,使学生对诗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课下进行拓展阅读的兴趣。另外,围绕教学素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充分探讨,去感悟与体会诗歌中蕴藏的道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四、结语

第9篇:古诗大全范文

如何帮助学生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呢?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并不能完全以诗歌创作年代的古近来区分,而是以这两类诗的体制形成的古近来区分。

古体诗主要分为两类: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古诗,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古诗。七言古诗中,有的句句都是七个字。古体诗有的七字句中,也会杂有三字句、四字句、九字句。这类古诗一般视为七言古诗,也可以称为杂言诗。还有一类古体诗是四言的。古体诗每句的字数,通常是整齐的;即使是杂言诗也是对称的,如《敕勒歌》。

 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句子的字数有限制,而一首诗的句数则没有限制。古体诗都要押韵,四声都可以入韵,而且不限于一诗一韵,中间可以换韵,如:《石壕吏》。

由此可见,古体诗用韵规则是:(一)双句必用韵;(二)可以转韵,多少不限;(三)唐以前的古体诗用上古韵,唐以后的古体诗多数用唐韵;(四)用韵仍分声部。一般来说,四声不能通押。

近体诗是隋唐以来形成的新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两大类。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宋代和唐代相近,所以宋人就把隋唐以来形成的这种新体格律诗称为近体诗。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如《钱塘湖春行》。

不难看出,从时间上说,隋唐以前的诗是古体诗,这是肯定的。隋唐以来的诗,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隋代的诗,没有选入教材。所以,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重点是唐以来的诗。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

一是以字数区别。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也有少数三言、六言;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比较流行,字数不得任意增减。从这里可以看出,三言、四言、六言和字数不整齐的古诗是古体诗;五言、七言的古诗,就需要进一步进行区别。

二是以句数区别。古体诗每首句数可多可少,从两句到数百句都有;近体诗诗句有定数,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五言、七言并且是四句、八句和排律的古诗也需要进一步的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三是以用韵区别。古体诗用韵不严,它的韵脚可平可仄,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对字的平仄,要求极宽。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允许散文化的句子。古体诗用韵规则是双句必用韵;可以转韵,多少不限;唐以前的古体诗用上古韵,唐以后的古体诗多数用唐韵;用韵仍分声部。一般来说,四声不能通押。近体诗对字的平仄,大多数有严格的要求,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都用平声韵。

四是用对仗来区别。古体诗不要求对仗;近体诗除绝句外,则要求按规定的位置对仗。以律诗为例,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近体诗除绝句外,要求按规定的位置对仗”,这个规定的位置就是“颔联”必须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