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诗三百首范文

古诗三百首精选(九篇)

古诗三百首

第1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唐诗三百首读后心得400字一

从小在老师的引导下,我爱上在浩瀚的书海中畅游。读散文,看小说,赏宋词。然而,我最爱不释手的还是那本《唐诗三百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诗真挚的情感。每当看到妈妈为我操劳时,我就会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学毕业了,同学们要分别了,我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期待与他们重逢。

阅读《唐诗三百首》,我发现领略诗人的诗句也是一种享受。我学会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维,享受一会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难于上青天。每当下雨时,我便感受到杜甫对春雨的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当听到美妙的乐曲,我会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读唐诗吧!

唐诗三百首读后心得400字二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那简洁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可以说《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

书中各种诗体都有,如:五言律诗、绝句、七言诗……在各个诗人笔下出现了一首首名诗,一个个名句。既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侣、歌女,甚至无名氏等“小家”。书的取材也十分广泛,不拘一格。不仅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也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还有表达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既有描写归家时的复杂心情,又有描写君王爱情的悲剧……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本书是应有尽有。每一首诗的风格都不一样。

每一首诗出自不同诗人的笔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他像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做事上,时刻教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每一首诗都是那样耐人寻味,那样含义深刻。拿起这本书再次细细品读,我发现: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寓言故事,都在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品读书中的古诗,能让一个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让心灵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唐诗三百首》将唐代诗歌的精华,永远留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一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吧!

唐诗三百首读后心得400字三

我喜欢读古诗,读了《唐诗三百首》,我更加喜欢唐诗了。每首古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蕴涵着许多的道理,它那简洁又生动的语言,就像是在诉说我们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

古诗就好象是我们的老师,教导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走向光明。有的古诗教育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有的的古诗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还有的的古诗要我们做一个坚强的人……虽然这一首首唐诗,年代已久远,但这些古诗已随着这些诗人闻名于世了,我们要好好地读它,读出唐诗的精彩;读出唐诗的诗韵;读出唐诗的理趣。

第2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一、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定位

小学古诗词有三个基本教学目标:一是数量的积累,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传统的古诗文对学生作文的帮助很大,好多古诗无论从语言、情节、韵味方面都对学生的审美、鉴赏有帮助。因此,一定数量古诗词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也许有些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还不能完全理解,但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生活体验不断丰富,他们对于古诗词的体验和理解也会不断深刻。二是以情怡情,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收录了几十首古诗词。这些诗词的内容丰富,情感积极健康,语言浅显易懂,比较容易为儿童所接受。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中蕴涵的人文情感、爱国情怀来流通浸润学生的心田。以情怡情。三是体会创作之精妙。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鉴赏诗词。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从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诗人自身的气质来品味诗歌。方能体会创作之精妙,感受其真正的魅力。

二、提高素质。丰富自己的古诗词积累

人们常说,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古诗词教学更是这样。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较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和交通工具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也不同于现代人,教师只有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和背景。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如果自己一知半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之作,只有了解到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东归时所作,才能领悟到诗中所寄寓的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教师要从小学教材和课标推荐的古诗词人手,由作者、主题、体裁向广度延伸,构建自己的古诗词文化板块。增强文化素养和古诗词的积累。

三、改进方法,努力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1 理解字词。加深理解。当代和古代使用语言的习惯差别已经很大了,小学生的语言基础本来就很差,所以疏通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关键字词的讲解尤为重要。对古诗词中关键字词的正确理解,是理解诗中情感意境的基础。是学好古诗词的前提,特别是对初学者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古典文化知识积累起着重要作用。

2 联系实际。把握诗意。古诗词是对生活的凝练,它源于生活,所以要先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它的写作时代背景就是本来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归官府向民间采购,到了德宗贞元末年。改用太监为宫使直接采办。宫里经常派出几百人到长安东西两市和热闹的街坊去,遇到他们看中的东西。只说一声是“宫市”,拿了就走,谁也不敢过问。这样就让学生很直接地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宫廷对百姓的盘剥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可以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老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凄惨。而且面对官府、朝廷的盘剥是多么的无奈,这也是诗人想要展现出来的东西。

3 揣摩意境,体验情感。学习古诗词应该透过文字,看到诗人内心蕴藏的情感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复杂的古汉语翻译成简单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古诗词中蕴藏的深奥哲理讲得浅显,把古诗词中的意境还原展现给学生,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始终隐藏的情感、哲理体会得更深入。例如在《别董大》中有名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位情深的挚友在如此荒凉的边塞难得一聚却又即将各奔一方时,自然容易伤感,但诗句中的情调却明朗健康,暗藏着对朋友的光明前途的企盼。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题词,充分评价了唐诗三百首的意义和功用,也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情,非读不能见其意。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把握好诗人的情感基点,并让学生明白读这首诗的目的和要求,如何才能表达出诗人的丰富情感和心理特点。如朗读《初春》,要满怀喜悦,读出诗人对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热爱之情。这首诗通过植物生长、动物活动、人的活动来展现春天的美丽,读时要把握这些情景变化和欣喜情怀的不变。陆游曾教导自己的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教师要经常带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

第3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我们固然不是为了教学生做几句诗,但古诗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园地不老的奇葩。面对千百年来那些博大精深,灿若繁星而又脍炙人口的古诗,谁能不为之赞叹。实际上,古诗教学,不仅是学汉字、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美感――这是由古诗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及深邃的意境决定的。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学生们要很好把握毕竟有些难度。

笔者不才,从事古诗教学多年,多少积累了一点经验,略述与此,与各位探讨。

法之一:从作者、背景入手,给理解一个平台

应当清楚,任何作品都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只有将其放在特定的背景下理解才能理解得深刻,也只有在特定背景下理解起来才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诗歌自然不例外。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读时人的诗歌,一看就懂;可是,读古人作品,往往就得看注解了。道理很简单:时人的诗,就是以我们所处的时代为背景的,不用说我们也清楚;而古人的诗,则是以古人所处的时代为背景的,我们是两眼摸黑,理解起来自然困难重重。教学诗歌,除了字词的解释外,作者以及时代背景等都是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

以曹植《七步诗》为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看过《三国演义》的都清楚,曹丕因为嫉妒弟弟曹植,担心他跟自己争夺王位,于是刚一即位,就命令他在走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来,否则小命难保。七步做首诗,曹丕显然有意为难曹植,不想曹植七步之内居然完成!哥哥心意,弟弟心知肚明,于是借题发挥,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的责问。有了这个故事做铺垫,理解诗歌无疑会大大降低难度。

《七步诗》当然是诗,但曹丕用意不在诗,曹植用意同样不在诗。准确理解的关键不在诗本身,而在做诗的那个背景!讲清了这个故事背景,一切尽在不言中。可是,如果不讲清这个背景,学生眼里的不外乎尽是豆子豆叶等的,要读出诗中味道,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再如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令古今多少爱国人士产生共鸣,原因何在?我们理解,但小学生难理解。如果能讲清当时的南宋的时代背景、陆游一生的统一追求、朝廷的偏安一隅,那么,回过头来再看,就显得很亲切了。

一句话,喜欢听故事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小学生眼里,作者的介绍,背景的介绍其实也就是讲故事。以故事讲诗,还有难度吗?

法之二:从情景入手,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古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看,尽管只有二十八个字,却为读者展现了一副美不胜收的国画:深秋之夜,月已落,霜满天,天地一片寂静,远处几声乌啼传来,令人倍感寂寥。江岸上枫叶火红,江面上渔火点点。仔细品味,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月是落了的,霜是满天的,乌啼是深夜的,渔火是零星的,钟声是客船上听到的――画面很美,但画面中每一事物却都不透着凄凉、透着寂寥!此情此景,诗人能是兴奋的吗?为什么不高兴?如果已经告诉了学生该诗是诗人落第之时、飘泊异乡之时的有感而发,诗意就更明白了。名落孙山,飘泊他乡,诗人愁啊!“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可是,二十八个字中有一字是“愁”字吗?没有,但却字字不离愁思!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再如韩愈诗:“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为人称道,可究竟好在哪里,似乎又难以名状。但是,当我们将其还原成一幅生活的风景画时,就会发现,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你看:丝丝细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是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走近细看,地面上却只有稀稀稀稀疏疏七零八落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学生进入了这样的情境,还用担心他们看不明白什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吗?

语言是抽象的,但画面是具体而直观的。只要能在学生头脑中勾画出一副美丽的图画,一切的文字解释都是多余的。

法之三:从诵读生发,悟出诗情。

古代诗歌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这是现代诗歌难以企及的。古诗的意境,所谓的诗情画意很多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解决之道只有一条:熟读。诚如本文开头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没有熟读,没有大量的熟读,令人很难体会出古诗何以魅力无穷,更不要说小学生了。

当然,小学生读古诗,未必就一定能体会出意境,但长久的坚持,肯定会有所收获。实际上,只要孩子们能从熟读中感到快乐,古诗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通过诵读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只要读,认真读,就已经意味着有收获了。

怎么读?一首诗,首先要将它读通,这是基础。其次是要读出感情,这是重点,也是古诗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感情怎么读得出来?那就要看你是否读到家了。简言之,诗歌感情的体会需要千百次的反复诵读,仅仅几遍或者十几遍是无济于事的。如《梅花》,通过师生的反复吟诵,读它个百遍千遍,学生就很自然地联想出了“墙角”、“梅花”是身入逆境中的品行高洁之士。当然,这种感觉未必一定是清晰的,很有可能多半是模糊的。这不重要,对小学生说来,有这一点就够了――我们不能要求太高,这不符合实际。只要有一点感觉,就是很大的收获。

法之四:从理解词句讲解,悟出诗意思

毕竟,古今词义变化很大,诗歌又讲求精炼,小学生又是从零开始,因此,古诗的词句含义讲解必不可少。可以说,这是进一步领会诗的大意的关键。在一首诗中,往往会因几个陌生的字词或有特殊用法的字词而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就要注意抓住那些关键的字词,予以点拨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去领会全诗大意。为此,一是要充分利用课本注释。

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尽管没有生僻字,但不做解释学生理解也不易,关键就在于古今词义有了变化。像“元”、“悲”和“同”,学生肯定认得,但如果按已有知识去理解去解释,无意南辕北辙,不能把握诗意的。这时,老师就得实施补充注释如下:“元”就是“原”,原来之意;“悲”是“可悲”的意思,引申为“遗憾” 讲;“同”是“大同”,即“统一”的意思。如此,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诗的意思是“只遗憾没有见到祖国的统一”。

总之,古诗教学,既是教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过程。如何充分应用这一教学点,那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无论怎么认识,都应当清楚,认字识句永远不是教学的唯一。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众多的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我们教学古诗,必须考虑到也必须挖掘到。实际上,深入挖掘古诗独有的魅力实际上也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回应。

参考文献:

第4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摘要:我们教材中的许多古诗,用词巧妙,字里行间耐人回味,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包含的意境及其深远。但正因为精短,许多老师在面对古诗教学时,经常手足无措,有时不知该教给学生什么,有时一首古诗半节课就上完,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要让一首古诗在一节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拓展就是古诗教学的“春风”.

关键词:古诗;拓展;背景;教学形式;想象空间

诗人贾岛因“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中用“推”字还是用“敲”字琢磨不定,不觉撞入京兆尹韩愈的队伍,从而留下“推敲”的佳话。我们教材中的许多古诗,用词巧妙,字里行间耐人回味,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包含的意境及其深远。但正因为精短,许多老师在面对古诗教学时,经常手足无措,有时不知该教给学生什么,有时一首古诗半节课就上完,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师如何借助“春风”让一首古诗在一节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呢?我个人认为,拓展就是古诗教学的“春风”。

1 拓展延伸古诗的背景

许多古诗都是诗人在当时特定的环境,特殊的生活背景下吟咏而成。陆游一生颠沛流离,报国无门,大好河山不能收复的悲痛,壮志未酬的苍凉,让他留下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曹植在亲兄弟的生死胁逼之下,吟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名句……但作者的生活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太远,学生要来学习理解他们的作品有不少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有必要对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扩展延伸,补充介绍。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并且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

2 拓展古诗教学的多种形式

小学语文课程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孔子的时代就有“歌诗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说法,可见古人将诗歌、音乐和舞蹈看作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古人写的诗歌有时要吟咏,有时要配与琴曲,和歌而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方法,将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内容引人课堂。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旋律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音乐,学生在音乐中,如古人一般吟诵诗词。有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亦有“忽闻岸上踏歌声”。诗与歌本自相连,因此,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送别》,用歌曲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长亭外,古道边……”在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诗境。接着,再引导学生吟诵古诗,学生便能全身心投入,并配上合适的肢体语言。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体会诗人李白与汪伦之间的友谊。最后,让学生尝试着自编歌词,以李白或汪伦为角色,来表达对对方的友情。再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教学杜甫的《绝句》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古诗的内容。这样,用跨学科的方法来拓展教学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

3 拓展想象空间

古人的诗作中,运用的想象奇妙而大胆。李白《望庐山瀑布》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夜宿山寺》时,又言“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就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诗人从“一枝红杏出墙来,”而想到“春色满园关不住。”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园中除了红杏之外,可能还会有什么美丽的景物?”让学生进行想象,把这幅春景图描绘得更加有生机,更加美焕绝伦。

4 拓展材料,升华情感

古诗精短,但情感丰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浓浓的血肉亲情令人感动;当“剑外忽传收蓟北”,杜甫他“初闻涕泪满衣裳”,那种爱国之情令人激昂振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身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又给人带来了淡淡的忧伤……所以,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当让学生领悟情感,升华情感。可是,古诗寥寥数十字,学生单凭古诗内容较难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拓展材料,通过对比,联系实际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古诗描绘的情境,进行情感体验之旅,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游子吟》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伟大的母爱,我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拓展:“同学们,你从平时的哪些事情明白母亲对你的爱?”与此同时,我出示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救自己在襁褓中的孩子,用她那纤弱的身躯抵挡那垮塌下来的房子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孩子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而在包着他的被子中发现了部手机,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学生读着那位母亲给她孩子留下的遗言后,沉默了,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生围绕着母爱与感恩进行激烈的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的情感领悟更加深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学生在吟诵时,真情自然流露。最后,我播放那首经典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说说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让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与升华。如此拓展材料,与古诗内容相辅相成,学生成了诗人情感表达的知音。

5 拓展古诗的阅读面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在文化历史长河中,古代文骚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名篇佳作,令人百读不厌。所以,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古诗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本课内容随堂介绍一些适合学生吟诵的诗作,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在学生学习《春晓》时,可以介绍学生阅读《春夜喜雨》或《己亥杂诗》等有关春天的古诗;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还可让学生去诵读《别董大》……通过拓展阅读面,丰富了课堂的学习内容,又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拓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多加学习诗人贾岛的“推敲”,根据古诗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拓展延伸。如此,将会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迎来“万紫千红总是春。”

参考文献

[1] 《古诗赏析》

第5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关键字:元好问;诗论;绝句;影响

金元之际的元好问兼擅诗词文,为金源一代文学泰斗。其诗现存一千三百余首,与宋代之苏东坡、黄鲁直、陆放翁诸人,并称为宋金四大家;其词存作三百八十余首,亦为中州词坛冠冕;其文辑存二十六卷、二百余篇,鹰扬文场数十年。他又以创作者和评论者的双重身份,展开文学批评,主要见于《论诗三十首》及《中州集》中的诗人小传。《论诗三十首》,着眼于评论古代诗人,它所讨论的范围,上自曹魏,下迄宋金,历时一千多年。形式上采用了七言绝句绝形式。在对传统和现实扬弃的整合中凭自己的天赋跟勤力,元好问实现了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的集大成,完成了“论”与“诗”的完美结合,并对当时和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论诗三十首》中,元好问主张“诚”为诗的本原,坚持诗歌应该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弘扬诗歌的“风雅”传统,提倡刚健质朴、慷慨豪壮的诗风,,形成了自己的诗歌批评体系。wwW.133229.cOm

“唐诗所以绝出于三百篇之后者,知本焉尔矣。何谓本?诚是也。故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三者相为一。情动乎中而形于言,言发乎迩而见乎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虽小夫贱妇孤臣孽子之感讽,皆可厚人伦,美风化,无他也。故曰:不诚无物。夫惟不诚,故言无所主,心口别为二物,物我邀其千里,漠然而往,悠然而来,人之所听之,若春风之过焉耳。其欲动天地、感鬼神难矣。其是之谓本”(《杨叔能〈小亨集〉引》)。由此可见元好问认为诗的本原在一个“诚”字,也即诗人的真性情,只有“以诚为本”,才能有真正感人的诗作。《论诗三十首》反复强调“诚”是创作之本。

首先,以“诚“为本就要提倡真情,反对伪饰做作。元好问提倡真情,继承《诗经》以来我国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他在《论诗三十首》其十一首中专门论述了诗歌与生活的关系。“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他认为,诗是现实生活及内心感情的反映,只有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可能激发诗情,写出传神入化的作品。相反那些没有亲身体验和现实生活感受,仅仅靠瞑想臆造、闭门苦思写出的作品,往往缺乏真情实感。“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其六)指出了潘安的伪饰造作,使得诗品与人品乖离。“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磊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其五)“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其六),而对高情流露藉诗以浇胸中块垒的阮步兵和天然本色和真淳之情的陶渊明给予了巨大认同。

其次,以诚为本就要提倡诗言志须本于自得,反对模拟雕琢。元好问认为作诗应兴之所至,有感而发,自然挥洒,不应因袭模仿和刻意雕琢。因此,他在其十一、其二十八首中,对以“夺胎换骨”为能事的江西诗派,抱有鄙夷的态度,认为他们作诗大多缺乏生活实感,常袭古人诗意,凭空模拟,并明确表示“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自中晚唐以后开始流行唱和次韵作品,这是一种消遣应酬的工具或一种文字游戏。其刻意形式上的精工,为作诗而作诗,丧失了诗歌创作的根本意义,实际上是“俯仰随人亦可怜”的模拟之作。“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有正直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其二十一)元好问尖锐地批评了这种“窘步相仍”、亦步亦趋酬唱和韵诗。在其十八,其二十九中,他还讥讽了“高天厚地一诗囚”的苦吟诗人孟郊和“闭门陈正字”认为陈与义“可怜无补费精神”

再者,以诚为本就要提倡创新,反对艰辛晦涩。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引梅圣俞的话说:“若意新语工,得前人之所未道者,斯为善也”。有所创新的好诗就要在思想内容上给人以新的启示,在艺术手法上给人以新鲜的感受。在《论诗三十首》中元好问在多元继承大家的同时,十分提倡创作上的创新,这种创新是以“诚”为基础和准则的。元好问在评论孟郊时,虽委婉地讽刺了他醉心技巧、闭门苦吟的做法,但也欣赏孟郊作诗务去陈言、立奇惊俗的认真态度。而对始盛于元、白、皮、陆的酬唱和韵诗则表示了不满,认为这样只能自缚手脚,难以创新。他提倡创新,同时,又反对艰辛晦涩。比如在评论黄庭坚和江西诗派时,元好问一方面肯定了黄庭坚反对西昆体华靡诗风、去陈反俗、刻意追求新奇的做法,另一方面对其喜作拗体,往往失于艰辛晦涩的做法给予了批评。如何做到既创新又不艰辛呢?元好问认为,诗歌的创作只有达到“奇外无奇”的境界,才是“更出奇”的创新。

元好问遗山弘扬以《诗经》为源,经由汉、魏、建安而到唐的风雅传统。强调“风雅”为诗文正脉。何谓“雅”?元好问在《杨叔能〈小亨集〉引》中曾说:

“初学诗以十数条自警:元怨怼,无谑浪,无骜狠,无崖异,元狡讦,无附会,无炫鬻,无矫饰,无为坚白辨,无为贤圣癫,无为妾妇妒,无为仇敌谤伤,无为聋俗哄传,无为瞽师皮相,无为黥卒醉横,无为黠儿白捻,无为田舍翁木强,无为法家丑诋,无为牙郎转贩,无为市倡怨恩,无为琵琶娘人魂韵词,无为村夫子兔园册,无为算沙僧困义学,无为稠梗治禁词,无为天地一我,今古一我,无为薄恶所移,无为正人端士所不道。”

从以上十数条,可看出深受“思无邪”传统诗学观点影响的元好问为“雅”作的最好注脚。《论诗三十首》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了“风雅”的主张。

一方面,元好问主张古调,反对新声靡夸,他认为这样才符合“雅”的标准。所谓古调,并非模拟,而是指自然天成的风格。所谓新声,是指侉多斗靡、逞弄才华的作法。因此,他在其四首中,肯定了陶渊明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在第二十七首中,肯定了欧、梅的“百年才觉古风回”。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梅尧臣率先提倡复古,力求诗文革新,对扫除西昆浮靡诗风有一定贡献,且欧为诗“专以气格为主,故言多平易流畅”(叶梦得《石林诗话》);梅则使“风雅之气脉复续”(刘克庄《后村诗话》)。故元好问对二人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元好问在其二十、二十八首中,批判了矜多炫巧的苏诗是“百态新”、黄诗是“古雅难将子美亲”,并把苏黄诗比作“沧海横流”。因为“新声创则古调亡,自苏黄派行而唐代风流至是尽泯”(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辑注》)。故元好问贬之。

另一方面,元好问从主张古调的观点出发,主张高风雅调,反对险怪俳谐。在其五首中,他肯定了“纵横诗笔见高情”的阮籍,因阮籍在他气势豪放的诗中透露出高尚的情怀,其诗风格高雅。严羽在《沧浪诗话》评论阮籍:“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在其八首中,他充分肯定了一扫齐梁余风的陈子昂——“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新唐书·陈子昂传》云:“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这与元好问之意相一致,即认为以力复汉魏风骨的陈子昂,诗风高雅。在其十七首中,肯定了元结在《欸乃曲》中所写到的云山韶濩之雅音。而在其十三首中,对玉川子卢仝一样“鬼画符”的险怪诗风进行了批判,且慨叹于“真书不入今人眼”。

由于时代丧乱与北方雄壮河山的激发,以及苏学在北方的影响,汹涌着鲜卑豪迈血液的元好问提倡刚健质朴、慷慨豪壮的诗风,“喜雄壮之作,不喜寒苦艰涩险怪之作”,标榜“建安风骨”,对曹植、刘桢的雄壮风格给予了尽情赞扬:“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并认为以“清刚”风格著称的西晋诗人刘琨,可与曹刘诸人并驾齐驱。而在其三首中,对风云气少、缺乏亢昂之气的温庭筠、李商隐作了无情的讥讽,“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在评论北朝民歌《敕勒川》的其七首诗时,“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认为这首民歌“慷慨”、“天然”,具有一种气吞万古的“英雄气”,它以辽阔浩远、莽莽苍苍的画面,磅礴激越的气势,创造出一个无比壮美的艺术境界。他推尊韩愈而不满秦观,在其二十四首中,以韩诗的雄浑刚劲、清奇峭拔来对比秦诗的工丽纤弱、婉柔无力,并称少游诗为妇女郎风格。

论诗绝句是中国传统诗学之一格,滥觞于杜甫,之后踵事增华者代不乏人,并且至今仍为一些论家所厚爱。之所以采取七绝论诗的形式,这固然与中国人的诗意传统有关,更是因七绝本身的体式特点满足了论诗批评的内在要求。

首先,中国古代诗论多灵感式的即兴点评,少作系统周密的分析阐释。特别是一些诗话、诗评,一般不追求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论者在论诗过程中往往喜欢表达瞬时的兴会,并用充满睿智的语言加以描述,点到即止,不作过分阐发。这种诗论观点表述的思维习惯与绝句创作时的构思过程和思维习惯有着很大的一致性。七绝在众多诗体中以简捷明快、蕴藉流丽见长。七绝在创作构思时不必面面俱到,灵犀一点,抓住感觉,即能使感悟捕捉到的灵感视点浮出水面,变得具象、有致。七绝总共四句二十八个字,有限的字句有时虽不便作更多的论说,却非常适合于论者作点的切入和个案的剖析和发挥。

其次,论诗绝句的体式兼有音乐美和建筑美,又兼顾诗体与诗法变与不变的辩证之道。绝句是古诗中与流行音乐相伴而行的诗体,它不仅吟诵起来十分动听,许多绝句是可以入乐歌唱的。七绝四句一韵,是旧体诗最常见的节奏,具有和谐美和易听、易记易诵的特点。七绝句式整齐划一,句法却相当灵活。一首之中既可用散句,也可用对句;既可用实词,也可用极利于议论的虚词穿插。句式流动不滞,在看似不变结构中蕴含着许多变化的机巧,实质上是整齐的句式和灵活的句法之间的辩证统一。正是因为七绝这种种美观、灵便、有张力的诗歌体式,诗人喜欢用其为诗集文集作题作跋,浓缩类似品题、评论、鉴赏之类的内容。

就论诗批评的发展史的总体而言,自杜甫之后,论诗诗批评始终存在着两大互动消长的矛盾:一是七绝体式跟五古及其它诗式的彼此对抗;一是议论的抽象本质跟诗歌形象质感艺术形式的相互悖逆。直到元好问的出现,七绝体式论诗的绝对地位才最终确立,且抽象的议论跟形象的诗艺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就整体而言,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实现了意和境的交融。其论诗绝句中大量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使论诗绝句把思辩、抽象的理论问题,以具体可感的意象表达出来,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如《论诗三十首》其十二首“望帝春心”、“佳人锦瑟”两句是境,“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是意,境中含意而大于意,意从境出而高于境。如其十六:“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四句都是写境,前二句之境和后二句之境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没有直白地达“意”,“意”却明确地隐含、渗透在“境”中。同样,其十八首“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前两句论孟郊和后两句论韩愈各构成一个境界,这两个境界又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意”就从这“境”的对比结构中流露出来。其十九,“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二句是境,但境中有意;“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是意,但意中又有境。其二十二,第四句“沧海横流却是谁”,表现作者的“意”,但这“意”本身又是第二句“境”“一波才动万波随”的自然发展,是境中生意。其二十四“有情芍药”,前两句引秦观诗境,后两句本应对此境表意,但第三句突然插入韩愈之诗“拈出退之山石句”,似乎离题;直到第四句“意”出,“始知渠是女郎诗”方知第三句借“石”击花,意与境似疏实密。

就形式而言,《论诗三十首》句式丰富语气多变,句与句,联与联层次关系多姿多彩。论诗绝句除了肯定语气的叙述和描写之外,还大量使用否定、感叹、假设等句式,使论证语气复杂多变。否定句,如“正体无人与细论”、“未害渊明是晋人”、“真书不入今人眼”等句;疑问句,如“何物能浇块磊平”、“温李新声奈尔何”等句。反问句,如“文章宁复见为人”、“徘谐怒骂岂诗宜”、“竟将何罪废欧梅”等句;设问句,如“谁是诗中疏凿手”、“老阮不狂谁会得”、“发源谁似柳州深”等句;感叹句,“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等句;这些非陈述语气句的大量使用,能够唤起读者积极的思维,诱使读者从美的鉴赏进而深入到美的创造的圣地。论诗绝句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也是多姿多彩的。并列关系,如“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承接关系,如“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递进关系,如“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费欧梅”。转折关系,如“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条件关系,如“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假设关系,如“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对比关系,如“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此外,两联之间层次关系也复杂多变。两联为并列关系,如其一首;两联为承接关系,如其七首;两联为转折关系,如其三十首;两联为对比关系,如二十九首;两联为因果关系,如其二十五首。句、联之间的层次多样化,增强了论诗绝句的思辨色彩和说服力及其逻辑性。

另外,《论诗三十首》还善于运用典故极富张力和熔铸前人诗句了无痕迹,整体上使论诗绝句的批评手段和批评对象的风格达到了完美契合。有的诗表面看起来好象是叙述,实际是通过用典,进行比喻。如:“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人只堪悲”。论诗绝句受篇幅所限,往往采取“攻其一点”的方法。有些论诗绝句虽只有四句,却又摘录所论诗人的一句、甚至两句诗,只用两三句来加以评论。如:“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前两句出自秦观《春日》诗,元氏以此二句与韩愈《山石》相比,以显其纤弱。再如,“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也是化用李商隐的《锦瑟》诗句,来评述李诗精于用典、寄托遥深、意境迷离的特征。在整体上,其论诗绝句的风格能够很好地契合所议论对象的特点。如“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充满慷慨豪壮之气。“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是孟郊凄苦的最好写照。“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切合李贺的幽晦。“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精工典丽中体现了李商隐的深婉诗风。

可以这样说,论诗绝句一体滥觞于杜甫,但作为相当固定的、常见的一种论诗体式则终成于元好问,并自此后论诗绝句内化为了诗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之后,几乎形成了一个元遗山论诗系列,例如谢启昆有《读全唐诗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一百首》、《读全宋诗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二百首》、《读中州集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六十首》、袁枚有《仿元遗山论诗三十八首》、张晋有《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六十首》、潘曾沂有《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足见出元好问的巨大推动力。此外,也正是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影响,后人更加认识到了论诗绝句的深厚潜力,论诗绝句遂成为人们谈艺论诗的首选,诗人会很自然地用论诗绝句表达随时涌上心头的诗学见解,如清人洪亮吉《道中无事偶作论诗绝句二十首》,今人有缪钺和叶嘉莹的以绝句论词的《灵豀词说》。有人曾做过统计以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万首论诗绝句》为例,该书收录论诗绝句作者自唐迄清近八百人,作品近万,其它散见的还不在其列。若以元好问为分界线,那么元好问以前的论诗绝句作者计有134家,作品五百多首,约占论诗绝句总量的5%;元好问以后计有631家,作品九千多首,约占95%。

总而言之,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实现了“论”“诗”完美融合,在诗歌批评领域对论诗理论和论诗手段进行了和谐的建构,强化了中国古代文论民族特色的形成,对于中西方文学理论全面整合下的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建设借鉴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钟屏兰.《元好问评传》,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2]严羽.《沧浪诗话·诗辨》,郭绍虞校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八》见《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6]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第6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一、看作者朝代

古代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说法始于唐代。唐初,人们开始对诗的字数、声韵、对仗等有了严格的规定。为了区别过去的诗,人们把唐以后写的要求严格的诗是一种格律诗,唐人统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后要求严格的诗称为近体诗,也叫做格律诗。这种说法沿用到今天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那么相对而言,唐以前创造的诗只能是“古体诗”了。三国时期的曹操、东晋时期陶渊明写的诗只能是古体诗。后人也多沿用唐人的这种说法。所以,唐以前的诗只能是古体诗。那么是不是说唐以后写的诗都是近体诗呢?当然不是的。唐代以后的人可以写近体诗,当人也可以模仿古代人写古体诗。比如,李白的《行路难》都应该属于古体诗。唐以前和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的诗,一般被称为古体诗。所以只看朝代判断是不够的。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看上去像绝句。实际上作者吴均是南朝梁人,这首诗也只能是一首古体诗。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这首诗看上去是不是像五言律诗?实际上看作者的朝代汉代,就知道它也只能是古体诗。

二、看句数

古体诗每首的句数可多可少;近体诗每首有定句,规定绝句只有四句,律诗只有八句。所以只要按这个方法排除,大部分的诗还是可以一下子判断的。而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所以只要不是四句诗或者八句诗,就应该归于古体诗的范畴。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8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4句、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4句,从句数上就能判断这些属于唐人写的古体诗。

三、以字数分类

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古体诗还有少数三言、六言。李白的《行路难》中的大多数句子都是七言,但是中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就是三言。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3句到7句是七言,但是一二句却有四言。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特点更明显。唐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两句是5言,后两句是6言。虽然说是唐人写的,又是四句,但句子的字数不一致,显然算是古体诗。

四、从押韵的角度考虑

古体诗用韵不严,押韵较宽,它的韵脚可平可仄,中间可换韵。而且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古体诗对韵的平仄,要求很宽;近体诗对字的平仄,大多数有严格的要求。

而近体诗格律要求很严。近体诗有严格的韵律,一般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得换韵。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律诗中间两联必须是对偶句,而且对仗要工整。

五、古体诗不要求对仗

第7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三字经】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至清初的本子为一千一百四十字。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全部用三言韵语,便于儿童诵读。句法灵活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自编成后广为流传,―直使用至清末民初。

【千字文】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南朝粱代周兴嗣编,粱武帝大同年间编成。全书将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无重复的字。自隋代开始流行,至清末一直被广泛用作儿童识字课本。宋代以后,有种种续编和改编本。但都没有旧本流传得广泛、长久。

【千家诗】旧时蒙学读物。有《新镌五言千家诗》、《重订千家诗》两种,前者题王相选注,后者题谢枋得选,王相注,所选均七言诗。两种选本都分绝句、律诗两部分,大都为唐、五代、宋作品,宋诗尤多。因入选之诗浅近易解,所以流传较广。

【唐诗三百首】诗歌总集。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选编的原意,本作为家塾课本。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是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文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选录自先秦至粱的诗文辞赋,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余篇,分三十八类。选者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故不选经子,史书也仅取论赞,入选作品大多为骈文。该书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共十二卷。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为序排列。选文多慷慨悲愤之作,语言琅琅上口。每篇的简要评注,颇有见解,是清代以后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古文选本。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该书取材颇富,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史事。文笔优美生动,结构严谨,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第8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关键词: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三美;唐诗英译

一、概述

      唐诗,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其广泛的题材、精炼的语言、工整的对仗、优美的韵律及意境而闻名于世。究竟该如何翻译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唐诗的原韵?是把诗歌翻译成韵体诗、自由诗,还是散文形式,一直没有定论。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凝聚了特定文化精髓的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表达,其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则赋予了诗歌无穷无尽的意蕴。因此,写诗已属不易,译诗则难上加难。放眼中外那些翻译大师们,各有各的观点,也各有各的译作。但就接受程度来说,还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为最。本文将以许渊冲教授所译的《唐诗三百首》中的部分诗歌为例,分析印证他所提出的著名的“三美”原则。

二、许渊冲教授的“三美”原则

      作为翻译天才,许渊冲教授所主张诗歌翻译要体现的“三美”原则:音美、意美、形美,一直为中外读者所津津乐道。其中,“意美”指的是深层结构;“音美”主要是针对译诗的节奏和韵律而言的;“形美”则是针对译诗的行数、字(词)数而言的。三美之中,“意美”最上,“音美”次之,“形美”最后。在实际的操作中,面对唐诗的音美、形雅和意浓,译者应从意、形、音几方面统筹兼顾,不能得“意”而忘“形”,也不能得“形”而负“意”。

三、“三美”原则在《唐诗三百首》中的体现

      一)音美

      三美之中,音美是最容易判断的,却是最难做到的。有人认为,“诗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快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说富于意象的词藻还重要”。从《诗经》、《楚辞》开始,诗歌的韵律就深深的烙在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甚至有“无韵不成诗”这一说法。这对于翻译来说却是件难事。本来传情达意已属不易,现在还要追求音韵美,则更是难上加难。在这一方面,许渊冲教授所译的《唐诗三百首》处理得极为出色:300首译诗中,韵体诗多达295首,占总数的98.3%,信手拈来,押韵的佳句俯拾皆是。下面我们以杜牧的《清明》这首诗为例看一下许渊冲教授的翻译技巧:

      清明                      The Mourning Day

      清明时节雨纷纷,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路上行人欲断魂。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借问酒家何处有, Where can a wine 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牧童遥指杏花村。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

      原诗为韵体诗,其一、二、四句押韵,韵脚为纷、魂和村,而译诗则是韵脚为aabb的韵体诗,其音韵效果与原诗亦不差分毫,极好地再现了中国古诗的音韵美,对于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是十分有利的。除了尾韵,许渊冲教授有时也会运用头韵这一技巧,使得译诗在音韵节奏上更上层楼,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节选)》中的第三句“荣枯咫尺异”的译文“Woe stands within an inch of weal”。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音韵美。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同,有时音韵美也是难以实现的,我们不必强求。而许渊冲教授在翻译《唐诗三百首》时就将其中的五首处理为自由体。其实,自由体诗和韵体诗本质上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韵体翻译使得(译诗)意韵相谐,相得益彰,形神兼备,音意结合,因而在听觉效果上超过非韵体,造就了音乐美”。

      二)形美

      唐诗主要分为律诗、绝句和乐府等。这些诗大多结构严谨,对于每首的句数、每句的字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了达到诗有定行、行有定字的效果,作者大多运用了模糊、省略等多种技巧。由于汉英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在翻译诗歌时要做到这一点就会倍感艰难。但许渊冲教授就可以做到。

      原诗四句,每句五字;译诗以“四行,每行七个音节”与之相对应,从而最大程度的展现了古诗的形美。当然,对于古诗翻译来说,形美是最难实现的,也是最不重要的,因此,许渊冲教授将其排在三美原则的最后也是情有可原的。

      三)意美

      中国古诗讲求“神韵”、“意境”、“空灵”,力图超越诗中的具体物象、景象、情象等实境,创造一种亦实亦虚、虚实相生的境界。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与“象”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所在。因此,许渊冲教授将意美列为三美之最。而许渊冲所译《唐诗三百首》灵活地再现了原诗的意象美。

四、结语

      唐诗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结晶,其节奏、音韵、语言、意象等均有其独到之处。正因如此,它才吸引了国内外如此多的人去研究。而诗歌翻译的目的则是创造美与传播美。从这一点上来说,许渊冲教授成功运用“三美”原则所译出《唐诗三百首》无疑是成功地再现了唐诗之美,因此也是值得广大翻译者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唐诗三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年.

      [2] 章国军,“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之音韵美及意象美赏析”,《语文学刊》,2007年.

第9篇:古诗三百首范文

一、注重诵读,凸显情趣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

1.1传授方法,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适时地传授他们一些具体的诵读方法。比如,在音调强弱方面,表示悲壮、快乐、斥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忱或确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在韵味缓急方面,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宜急读。叶圣陶说:“这些规章,都应含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所以依照规律吟诵,最合乎语言的自然。”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诵读的形式要变化多样,可以交替使用散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方式。

1.2展开想象,读出诗境。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1.3巧妙利用时间,强化诵读。学校7:30早读,我一般7:20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分钟。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序推进,强化方法

1、有目标,有计划。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教给学生方法。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三、遵循认知规律,扩大阅读量

1、强化阅读量。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后,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赛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