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现代德育的核心精选(九篇)

现代德育的核心

第1篇: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1 核心价植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基本内涵

要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的道德激励常态,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指针,也是开展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导向。它决定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性质、方向、标准,也决定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和成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和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最高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道德评价和道德激励确定了根本的价值导向和标准。

大学生道德激励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大学生道德激励,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引导下,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去引领、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和动机,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发生的活动。大学生道德激励的主体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主体,其中,高校教师是最主要的激励主体;大学生是道德激励的客体或对象;激发大学生道德需要和道德动机,引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塑造大学生理想的道德人格,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任务。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价值标准,也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学生道德激励包括正向激励(鼓励)和逆向激励(约束)两大类,道德奖励和道德惩罚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两种基本形式;[2]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目标激励法、过程激励法、结果激励和榜样激励法等四大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是相对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而言的。我国高校在长期发展中,通过评定“三好学生”、发放奖学金、处罚违规违纪学生等方式,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的道德激励模式,曾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文化转型,价值多元和文化多样使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出现了许多反道德激励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滑坡、道德迷茫、道德失范、道德冷漠。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实效性。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激励新常态,是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全过程,并把它作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价值标准、根本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动力。在多元文化和价值的道德生态环境中,进一步明确道德激励目标,把握道德激励标准,遵循道德激励规律,创新道德激励的方法,完善道德激励机制,使核心价值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现代化、经常化、制度化、长效化。

2 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2.1 道德价值导向一元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转型,呈现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的格局。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必然引起社会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这种文化和价值冲突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起部分大学生道德目标迷茫、道德标准模糊、价值取向错乱、道德行为失范,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导向,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标准和动力,把握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

2.2 道德评价标准先进性。道德评价是道德激励的题中之义,也是道德激励的中心环节。在道德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确立先进的道德评价标准至关重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对我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各方面都规定了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的高度凝炼,是最先进最根本的道德评价标准,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最高价值标准,才能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新常态。

2.3 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性。大学生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校校园治理的大局。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在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的潮流中,大学生道德激励也必须实现现代化。所谓大学生道德激励现代化,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化过程,包括大学生道德激励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的现代化,概言之,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化。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是由激励理念、激励内容、激励形式、激励方法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构成。实现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现代化,首先,要实现道德激励理念的现代化,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激励新理念;其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内容的现代化,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的综合激励;再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形式现代化,形成自上而下激励、自下而上激励、平行激励相结合的立体激励形式;最后,要实现道德激励方法的现代化。通过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现代道德激励方法,提高道德激励的实效性。

2.4 道德激励机制的长效性。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具有不稳定性、短效性、不确定性等弊端,要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必须构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有效机制。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大学生道德激励制度,以科学的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大学生道德激励活动,使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稳定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道德激励全过程,把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长效性;最后,要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道德激励,避免不确定性,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

3 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重要意义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只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正确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道德行为。

3.2 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教育,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冲突的背景下,西方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我国大学中来,严重地毒害我国大学生的心灵。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把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在大学生灵魂深处筑起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的钢铁长城。

3.3 有助于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国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力军和接班人的基地,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应当成为社会的精英,具有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光靠理论说教是不够的,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采取科学的道德激励手段,鼓励大学生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行为发生。只有把正向激励与逆向激励、道德奖励与道德惩罚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构成稳定的道德心理机制,并外化为道德实践,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基本原则

4.1 正确导向原则。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导向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导向,大学生道德激励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难以取得成效。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把它作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标准,才能引导大学生分辨是非曲直,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被实践证明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激励的根本导向,才能保证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为大学生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提供正确标准,才能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正能量,激励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4.2 以生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以人为本”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去,就形成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所谓“以生为本”,就是大学生为本,大学生既是道德激励的客体,又是道德激励的主体。道德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把大学生作为道德激励的出发点、归宿点和立足点。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克服以教师为本的传统理念,明确教师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外因,而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根本动力在于大学生自身。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道德激励作为激发大学生自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必须把外在道德激励与大学生自我道德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道德激励使大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4.3 公平正义原则。大学生道德激励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是道德伦理的核心范畴。何为公平正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的解释,但从一般意义讲,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制度、规则和行为才是公平正义的。公平正义首先是制度的公平正义,就大学生道德激励而言,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制度必须公平正义的。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必须从激励制度上确保人人平等,在激励制度的执行上,做到对事不对人,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在实践中,必须克服轮流坐庄、平均分配名额的做法,坚持既定标准,做到宁缺勿滥,真正发挥扬善惩恶的作用。“公正”是公平正义的简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原则,使大学生道德激励本身符合伦理性。

第2篇: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公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48-03

恩格斯曾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与回答问题时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同志还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生态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它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人类社会关注,把生态和德育结合起来,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解读

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从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最早提出生态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凸出,有关生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者进一步把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此后,对二者的研究日益发展。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在1998年,是由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出的。此外,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还呈现出对生态学的研究日益跨学科性,生态学不断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政治、生态行政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生态道德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的道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相应地,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靠法治方式来解决外,还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当然还要依靠相应的科技、行政等手段,这样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生态德育不同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标准,而生态德育则是以生态道德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生态德育是把生态道德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为教育内容的活动。如果说以往的德育是“人际德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生态德育就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局限,把德育所涉及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德育的概念,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参考刘惊铎和王磊两人提出的生态德育概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4]。高校是教育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坚持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培育出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人才,为此,把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中,把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德育顺利展开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并非常明确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党的十报告指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从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是从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的倡导。这24个字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核心的概括,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更加具体深刻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社会力量,有力地应对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

高校生态德育,是结合时代背景,拓展了德育的范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是对以往德育的新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较高素质、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培养与输出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生态德育凸显了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的文明的倡导,把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文明”一词一方面是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指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从文明的含义看,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一切精神方面的成果总和,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此,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生态德育是生态和德育两者的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文明的涉及范围看,文明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对以往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德育的升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入到道德教育中,体现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追求的要求。

(二)高校生态德育彰显了和谐的理念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无数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把这种理想状态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党的十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并从国家层面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党提出的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缺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党和国家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切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这一基本准则,体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

公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生态本身不具有公正,生态公正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公正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采取有关的公正理论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调解。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主要是指处于同时代的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上权利与机会等利益的均等。代际公正主要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正,强调的是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适度原则,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公正的要求,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体现了对待生态问题的正确态度,要从公正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既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又要同时照顾到后代人的利益,调解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对策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脱轨、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等。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指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出路,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生态道德理论的丰富,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取得预期目的,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其生态道德情感,最终,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中。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考试、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校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只注意死记硬背,而不断懂的灵活应用,即使学了生态道德理论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不重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知与行出现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轨,最终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3.生态道德教育中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一些教育者自身可能生态道德知识欠缺,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理论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可能存在着教师只重视理论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影响生态德育的效果。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既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与树立正确生态道德观

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摈弃传统的以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代之以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新的理念,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内化生态道德理念,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与素质,最后勇于将生态道德外化为自己的外在表现,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

2.遵循教育规律,生态德育目标设定层次化

人们认识新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人们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性,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守教育规律,把生态德育目标层次化,有重点,分层次,降低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度。此外,也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实现都要相应地体现出层次性。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

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是孩子从非正规的教育走向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深刻,学校就是是一个小社会。人总是要最终走向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检验孩子的试金石。生态道德教育得顺利开展,必须要同时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塑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榜样人物,丰富生态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各种有利于生道德教育的活动,如以生态德育为主体的讲座、读书会、报告、征文等。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态幸福感。

4.生态德育的实现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升华。“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学会把有关的生态道德意识进行内化,才能使生态德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育不光有教育的客体即学生,还要有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监督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塑造者。在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领导、组织、监督等作用,使学生在其引导下塑造成有着较高水平的生态道德者,从而达到真正的生态道德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2〕〔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8,50.

第3篇: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04-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我们党价值观建设的经验基础上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而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概括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强调全社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的品德指明努力的方向。因此,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性,应构建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当代大学生,必然有属于自身的文化,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根本看法,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这个特定社会群体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1]具体地说,就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根本立场、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推动人的自由解放的结果。进入21世纪,大学生价值观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碰撞、变革之后,呈现出一种基本确定性的趋势,重视个人幸福,重视职业选择,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和现实化,重视个人目标和社会需求的结合。[2]这些价值观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原点而展开的有机的结构体系,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中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相互关系的实际状况的评价和切身感受,决定和制约着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决定着对自我的价值判断,决定着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

但是审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领域,从个体上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分化、错位和失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比如,部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存在漠视,不关心国家、不关心政治。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某些问题上,学生们表现出含混不清甚至错误的倾向,如只有50%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最终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而37.9%的人表示说不清楚;60.1%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可以把自身建设好”,但同样有三成的人表示说不清楚。[3]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面对激励的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学生的压力越来越重,心理承受能力日渐减弱。此外,许多人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进行的一次调查问卷中,你是怎样看待“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有600名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生参加了问卷,其中有40%的同学认为在现代社会“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面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能性

两千多年前希腊时期的曼诺向苏格拉底提出“道德可能通过教育获得吗”的问题。那么在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教育培育吗?

首先,从理论论证层面来看。檀传宝教授认为“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道德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的道德和间接道德教育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如果这样理解道德教育,我们就应当认为,道德是可以教的。”[4]其次,从实践论证层面来看。古今中外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充分肯定了价值观可以培育。从中国古代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敬德保民”;到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思想,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其后“仁”和“礼”的思想构成儒家“三纲五常”的基本框架。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三纲五常”成为了当时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准则。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时期对理想社会的主观抒发,还是启蒙运动时期对现实社会的客观诉求,都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渴望与追求。经过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探索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实践,“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构成了西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且已经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原则。”[5]学校是一个教育培养人的社会机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英国,从2002年8月起,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式成为英国中学阶段的法定必修课。在新加坡,国家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振兴民族的重要手段。从1967年起,价值观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生课程的必修课。新加坡所创造出的举世闻名的新加坡精神文明,与强而有力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我国现今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调查中发现,尽管有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所起到的效果不佳,但仍有不少大学生在访谈和座谈中认为,自己许多价值观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启发引导下逐步形成的。有许多大学生认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自己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荣辱观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古今中外来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视角出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课程两大类。[6]高校显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指的是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的课程。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通识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高校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指的是学校情景中有隐性校园文化组成的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由高校隐性物质文化、隐性制度文化和隐性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

(一)完善课程目标建设,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综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但课程目标仍然存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缺少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价值观相关课程目标;缺乏审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这样会导致出现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的现象;缺乏心理维度上的情感目标,在只重视认知方面的学习的同时,情感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把情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能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二)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过分重视课程自身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比较注重从理论层面上揭示其科学性、真理性,但不少问题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对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出实事求是、清晰明了的解释和回答,课程内容设计缺乏说服力,学生在学过之后对于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存在模糊不清,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增强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内容较多,课程设计的3学分难以完成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包括1840年到现今一百多年的历史,2学分也难以完成教育内容,很多老师就要求未完成的教育内容让学生自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括两门课程,3学分的课程设计实际也只能完成思想道德部分内容,对于法律基础部分,学生对法律也只能形成一些浅显的认识。另外,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用专章讲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仅深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价值,更要重点论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应树立的核心价值观内容,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关系方面的价值观。此外还应加入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爱好和平的教育和国际合作的教育,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培育人权观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权与的关系。

(四)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意识

1.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题,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活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突出各高校的学校特点,与学校办学风格、办学特色结合起来。要讲求实用和实效,防止搞形式主义。其次,对学校物质层面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整体构建。包括校内建筑、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内人文景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第三,充分发挥校园隐性精神文化作用,包括校风和校内人及关系。在校风方面,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精神力量,它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振奋人的精神,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发挥着积极作用。校内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2.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在实践中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之上,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培育核心价值观。比如“青年志愿者行动”、“三下乡活动”、“支援西部计划”等公益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可以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实际相联系的价值观。能使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相互关系,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业华. 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张国艳.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J]. 喀什师范学院学,2005,(5)

[3]毕赵玉. 大庆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J]. 黑龙江史志,2009(5)

[4]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第4篇: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素养的首要内容和师德提升的基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个人道德理想确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重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生活道德修养的提高和道德理想的确立引导。

〔关键词〕

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师德

〔中图分类号〕D6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5-0065-05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所谓教师道德,是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具备相应的思想品质。教师道德的修养是从事教师职业的规范、职责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主要内容。合格的教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者,优秀的教师应该是道德高尚的先行者。

近来教师涉及对学生的性骚扰等师德败坏的报道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教师师德的质疑,甚至有人声称教师队伍出现了“师德危机”。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促进高校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生活道德修养,培育道德理想,对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内容包括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价值准则,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和为人师表,并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发展,在促进教师多样、专业和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科研,以及人际交往的功利化、权力化的影响,出现了教学敷衍、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的消极现象。同时,整个社会、学生对教师的职业技能、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关注和敏感。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基本价值准则为职业“道德底线”。2001年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一准则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基本职业规范的集中要求,因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遵循、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底线”准则,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生活道德修养和确立道德理想,以提升道德生活的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内容在于尽忠、热爱教书育人的本职。冯友兰认为,立德是人生的一种成功。道德上的成功,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做不做的权全在自己。只要就其所居之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尽伦尽职,就是道德的成功。所以,教师在道德修养上的成功,不一定要在社会上占多高的位置,只要在其岗位上做到尽善尽美,尽到教书育人的本职。正如说的:“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好老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1〕

教书育人主要是教学育人。教学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主要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在其教学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遵循的行为准则。教师教学道德修养,首先在于遵循钻研业务,不断丰富和发展专业知识结构,认真实施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此基础上鼓励追求更高的教学道德标准与要求。

科研是提升高校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也包含科研道德的修养,主要指用科研道德规范科研人员科研行为的规则体系,其核心问题是严谨治学与服务社会。为此,进行科研道德修养要求教师在科研(学术)活动中,必须坚守遵守学术规范,克服学术不端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遵循相应的规则要求,并鼓励追求真理、捍卫真理,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弘扬科学精神,造福人类。

教书是基础,育人是目的。育人不仅在于传授专门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在于这些知识、技能使用的价值取向的引导,有着育德的责任。任何一门教学当中都蕴含着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认知、情感和道德践行等德性发展的素材与内容,因而也有着育德的可能。正如曾任美国联邦教育署长的欧内斯特・L・博耶曾指出的:“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将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本学科所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2〕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是既有道德,又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的不是利用人类的文明成果危害社会、危害人类的道德“危险品”。可往往不少教师只传授知识、技能,标榜价值中立与价值自由,不表明自身的道德态度与价值立场,由此忽视了自身的道德责任,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呲必中国”。“如何把光明的心态跟专业的知识一起传授给学生?” 〔3〕成为当今十分沉重和让人深思的问题。承担学生育德责任,践行学生育德义务,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确认、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因为教师在对学生传递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反复确认着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在解答学生的道德疑惑和剖析现代社会的道德难题当中不断反思与澄清自己的道德追求,这是一个不断确认自己的道德价值选择和不断深化道德修养的过程。

人际关系道德的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又一内容。它主要是指在学校工作当中,处理教书、科研等职业活动人际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人际交往上道德修养更能体现教师的人生态度与处世修养。教师在与同事交往当中,应该诚信友善,尊重同事,取长补短,互助共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当中, 教师关心学生、爱戴学生、体谅学生,注重与学生平等相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观等与学生交往也是其职业道德的体现。这些行为当中体现出来的公正、平等、关心、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丰富教师的道德生活验,培养道德品质的积极内容。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道德的价值体验与提升是与学生一起互动、相长的过程。“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形式是得到尊受,英国伦理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说得很好:‘孩子们从接受的关爱和温暖中得到快乐,他们幸福的源泉来于此,而且当他们受到这种尊爱的同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动物甚至无生命的东西。’”〔4〕正如学生能在教师的尊重、热爱当中潜移默化的形成道德品质一样,教师也能在学生的信任、热爱和崇尚的情感当中丰富道德生活,提升道德修养。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生活道德修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局限于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还在于生活与思想的交往、交流,以及引导。教师的生活作风、言行举止会不知不觉当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论语・子路》中说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服,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所谓人格的力量,就是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倡导得、宣传者、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5〕“较之于书本上、课堂中、制度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这个教育场所中的所有教育者、工作者身上所践行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更生动、更鲜活、更切近。”〔6〕教师人格的力量体现在道德生活的作风、行为处事当中。由于这样的教师的职业特征,使得其对生活道德修养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生活道德是教师在工作之余通过行为作风、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人格、道德行为和道德理想。在当前,有的教师在生活行为作风上不能为人师表,言行失范、作风不端等,出现了生活道德上的败坏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虽不是主流,但已经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引起了社会对教师师德的质疑,提高教师日常生活道德的修养甚为迫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拉斯思就认为,如果仅仅是因为某种外在的因素,偶尔地体现为行为的价值观并不是真正的价值观,而是对生活发生影响,能经常性地,在不同的场合指导行为的才是真正的价值观。因而,价值的养成必须行动,并且不断、反复的行动以使其成为行为习惯,成为生活方式。“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行为,并在多次重复正确行为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7〕“教育上应该当心的一件大事是看你养成什么习惯,所以在这件事情与在其余事情上面一样,如果你不打算让它继承下去,日益增长,你就不必让他养成习惯。”〔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仅体现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当中,更应该体现在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当中。

教师生活道德修养一般是个人私人生活中的道德修养问题,其主要在于生活中的自我修养和自律慎独。《礼记・大学》说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然后平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教师在生活中的自我修养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自我修养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途径,也是最为真切的自我的良心追求,决定着道德境界和人生发展的高度。由于生活道德的私人性,所以教师生活道德修养如何全权在于自身的自律。教师要弘扬好学慎思、存心养性、慎独自省、慎言笃行的优良传统,在待人接物处事的日常生活作风中见师德,养成道德修身自律的习惯。

同时,对于自我修养和自律慎独的内容而言,应该赋予其当今时代的精神内容为引领。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提高生活道德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生活道德修养并不抽象,也不遥远,更不是无法达成的。只要能从关心学生做起,从做好身边细节做起,从行为作风做起,就是一种践行和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行的规范,是一个由浅到深,由基本的价值行为准则、规范认同,逐渐发展为生活的理念信念的过程。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应该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要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融入行为习惯、生活作风当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并积极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9〕

总之,充分激发教师加强道德修养的自主性和自觉性,鼓励教师弘扬重内省、重慎独的优良传统,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养成师德自律习惯,将道德修养融入生活作风、学生交往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生活道德修养。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确立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是道德修养的目标,是理想的道德品质的追求。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中强调:“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10〕树立道德理想对于教师的道德修养与精神生活来说十分重要。道德理想是指以更好的道德品质作为道德生活评价、追求的标准,引导、促动道德修养。道德理想本质上一种理想的价值追求,本身包含着人的精神、灵魂追求的目标与归属,对丰沛人的精神生活甚为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能力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11〕雅斯贝尔斯说到,教育是人的灵魂启发与引导,促进人的生成的教育,“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2〕道德理想是为善的理想,是关于良心、心灵的理想。教师没有了道德理想,就是精神少了灵魂的导引,其生命是暗淡的,其工作是无灵魂的,连自身的生命都在哭泣,启发引导学生的心智成长更无从谈起。正如巴金曾所言:“没有人因为多少几年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抛弃了理想,岁月使皮肤发皱,而失去热情却让灵魂出现皱纹。”〔13〕

但是在现实当中,一些教师过于关注眼前与现实而忽视了道德理想。他们常常感叹“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不谈理想,戒了”,理想渐渐成了现实的奢侈品。甚至有的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道德理想的功利化、短期化,使得人生对物质利益的获取和享用缺少了德性的把握,缺少了心性的提升,于是虽然生活得以不错的享受,却感觉没有价值、意义,虽然拥有财富,却感受不到幸福。同时,有了德性的把握,却没有理想的引导,生活的精力、时间投入不一,道德修养的目标漂浮不定,甚至有时前后矛盾,由此形成了道德生活的困惑、迷茫等诸多问题。暂时的困难,人生的挫折并不是扭曲道德理想,甚至是放弃道德理想的理由。教师更需要道德理想作为披荆斩棘的精神动力支撑和把握财富、看待挫折困难的心性引导。

道德理想的形成是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道德追求的辩证统一,并通过个体的道德理想人格体现出来。古代儒家道德倡导追求的道德理想人格是君子与圣人,两者的树立都是个人道德理想与社会道德理想的统一。君子是儒家认为一般民众可以达到的理想道德人格,认为仁义是君子的核心因素,正所谓“礼义备而君子归之”。〔14〕《论语・雍也》有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孟子・尽心上》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些表达了君子人际之亲和、“爱人”,由己达人等个人道德追求与社会道德要求相统一的理想道德品质追求。圣人是儒家道德推崇的崇高道德人格,其核心思路是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实现“内圣”,进而达到“外王”。而这一途径,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个人道德理想与社会道德理想的统一的实现。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体现时代社会主导道德要求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道德追求的辩证统一,就是倡导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确立自身道德理想。强调:“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的君子道德品质要求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社会和谐的“圣人”道德理想追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在当代的发展。教师的道德理想作为体现人伦关系要求的道德,离不开社会的规范与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体现,其给予了教师道德理想追求最为基础价值规范。此外,教师将自身的道德追求与社会、国家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的道德理想,往往能给予个人的道德理想更宽广的视野、舞台和更为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倡导公正、平等、民主、法制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社会层面的道德理想,其给予了多元价值冲突、混乱的社会当中人们道德理想树立的目标与取向引导。加之,中国的教育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内在包含对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给教师的道德理想树立提出了最为明确的社会要求的内容。

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在当代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当中,公德与私德的分离是现代社会道德生活的明显特征,而且个人的理想追求、价值选择更显得多样化、自主化。现代社会下,教师的道德理想是有着自身道德生活体验和价值理解的内容,是自主建构的结果,其形成与具体内容无法强加,也无法压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本价值规范与理想道德追求的价值取向、目标上给予价值取向与目标的根本导向的前提下,教师的道德理想由自身的道德生活体验、和价值理解与追求,建构具体、丰富、个性的理想道德。为此,教师的道德理想的确立,既需要积极思考和体验自己的道德生活,同时还需要通过积极的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以确立科学的道德理想。

总之,教师的道德理想是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道德追求的统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方向上的引导与保证之下,教师根据自身道德生活体验与道德追求来建构具有具体内容和个人理解的道德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道德理想树立的方向引导,要求教师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为道德理想追求。同时,积极不断促进自身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坚定的共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信念,既是肩负教师道德理想树立的目标,也是引导教师道德理想发展方向的引领。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做党和人民以及自己满意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1〕〔10〕.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4-09-10.

〔2〕〔美〕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4.

〔3〕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N〕.辽宁日报,2014-11-13.

〔4〕〔美〕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充,徐水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66.

〔5〕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7.

〔6〕沈壮海.核心价值体系践行之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2.

〔8〕〔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

〔9〕〔15〕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3.

〔11〕杨禾.改变世界的100大科学发现〔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45.

〔1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4.

〔13〕沈明华.分类经典名人名言〔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34.

第5篇: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D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8-0013-0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多种价值观相互交织,相互冲突,相互激荡。当下我国一些大学腐败案不断出现、学术道德失范现象频发,官本位、铜臭味引发官师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关系淡漠,学风、教风、校风庸俗化,等等。虽然这些可归咎受市场经济急功近利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当代大学教师的价值追求日趋多元化,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来统领,使大学教师坚持育人为本,始终将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先进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年轻一代,培养学识、志向、品格,提升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本领,从而推动人类思想进步和社会向前发展。

一、明确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价值探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从思想理论层面概括了具有时代特征、人文底蕴、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铸造了坚实的理想信念基础,它是引领当代人们思想行为、社会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深刻的影响。因此,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我国当代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应包括以下内涵:

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国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

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我国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之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尊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根本精神动力,它可以指引人们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及“私欲”的膨胀,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和理性素养。因此,当代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渗透其中、表现其外、构成其内核,反映在教师执教实践中,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才能引导当代大学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它为确立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普遍认同的信念基础。“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把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需要广大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甘当铺路石,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得到了广大高校教师的普遍认同和共同信守,才会真正树立现代大学教育观,优化师德师风,造就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环境。因此,必须坚定当代大学教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尚

这两种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为确立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向导。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既要继承优秀传统、体现民族精神--广大教师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国际观、民族观、政治观,用爱国主义精神来励志育人;又要开放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和改革创新的勇气,善于借鉴和吸纳当代世界先进高校的成果,提升新境界。大学教师是社会中极具影响力、感召力的群体,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践行,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能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因此,必须增强当代大学教师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培养成千上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准则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大学教师必须具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伦理基础,是社会先进道德的代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大学教师作为社会先进文化和文明的代表,理应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楷模,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师魂。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铸就当代大学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

二、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新世纪新阶段,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人民特别是大学的思想渗透和价值观输出的新趋向,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新形势,信息化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价值观培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我国培育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因此,要充分认识全面培育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和长远意义,面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的渗透和多元化价值观的相互碰撞,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必须把培育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与时展相适应结合起来,尊重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等基本要求,更加紧贴当代大学教师的思想实际,更加注重取得实际成效。

1. 培育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需要有长远规划

价值观形成所具有的长期性、反复性等特点,要求培育工作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做出总体部署,安排若干重大专题,使这方面的学习教育有步骤地向前拓展。在学习教育内容的筹划上,既着眼于理论把握,又转化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导向;既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又推动悟透其中蕴含的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在培育中要特别注重联系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不良思潮进行批判。尤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高尚的人格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还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关键要把师德建设与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积极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分配机制,在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分配机制中充分考虑教师的客观需要并将师德要求融入其中,使绝大多数教师在学校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他们体面地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在共享和谐校园中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境界。

2. 培育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

由于每个教师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思想素质、职业意识、生存环境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价值观自然错综复杂。这需要我们通过引领和培养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来解决。因此,培育当代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要认真总结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观念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广大教师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目标带来的冲击,通过抓好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等,系统地全方位地加以推进,结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 培育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应纳入大学精神的塑造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能以其内在的引导、熏陶、感染和塑造功能发挥作用,为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显示不同于其他的气质特征和效果。因此,培育当代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始终离不开大学精神的熏陶与滋养,而大学精神则以其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激励塑造和行为规范功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下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积极树立和大力宣传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提炼大学精神,多途径全方位调动和激励整体作用的发挥,凝聚当代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追求,使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在“治学之精神与思想之方法”、“通达而有修养与识见”等方面成为楷模。同时,认真研究各高校发展的历史,系统总结办学治校理念和发展经验,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和时代进步的要求,从管理、学术、服务等多方面的改革入手,保持各高校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组织特性,促进大学精神内在传承创新与外在批判整合相统一,弘扬牢记使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协作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使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不断升华。

三、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着力培育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促进核心价值观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真正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能够有效地引导和规范新时期大学教师的行为,并极大地消解价值观多元化导致的不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思想和行为。2007年,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希望广大教师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动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有效践行。

1.学习中感悟,思想上升华

教师不仅要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及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但是,金钱和权利的诱惑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大学教师也是凡人,要承受着来自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压力,还要承受着更多的道德约束。只有让教师产生职业的情感和尊严,才能产生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因此,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师德论坛、工作交流、凝练格言等形成共识,通过培育典型、树立榜样形成导向,使广大教师从热爱学校转化为热爱事业,从热爱事业转化为热爱学生,从热爱学生转化为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这是教师心智模式的修炼过程,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使自己的情操、风格、精神境界更加符合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目的,热爱所教的学科,热爱所教的对象,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把“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不断探索、反思和创新,以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终身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发展知识;把“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既充满自信、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地教书育人,又超凡脱俗地修炼志存高远的情怀,信守心灵宁静,捍卫大学精神。

2.实践中感悟,岗位上升华

在价值追求多样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当代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每所高校凝魂聚气、育人育才的“精气神”和“主心骨”,有利于增强广大教师对主流精神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凝聚力和亲和力,提高群体协作效益。大量事实表明,立足本职岗位实践锻炼,是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舞台。要根据不同的岗位性质和特点,分别建立和完善针对性强、好记易操作的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相应配套的检查监督和考评奖励办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学名师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让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理解学生和学习的本质及过程,如何活跃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创造更成功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体会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为目标,把教学看成是一种严肃的智力行为,一种学术成就。让他们领悟教学以人为本,就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育的过程管理,自觉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最佳状态。大学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在细致入微中增强育人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活动中感悟,认识上升华

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寓“培育核心价值观,构建新型师德文化”于各种有效活动之中,广泛开展“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师生共建”、“授课竞赛”、“学术沙龙”等系列主题活动,将公共利益置于首位,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氛围,使各种活动的过程成为锤炼作风、磨炼意志的过程,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激发广大教师忠诚教育、献身使命、报效国家的豪情。尤其是新教师入职时,可以请党员教授带领他们面向鲜红的五星红旗庄严宣誓:“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终身学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学相长;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全部智慧和力量。” 从而使新教师感受其“职责”的神圣化,进一步强化其责任意识、义务观念、道德自律和行为审慎的自觉性。

总之,培育和践行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同时,有效培育和践行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反过来也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进入21世纪,多元社会带来价值观多元化,我们应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去看待教育、看待教师,强调尊重、信任和理解,充分关注教师自身个性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尤其是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代青年的成才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凯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等学校建设[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1)

[2]程样国, 詹世友,王健清.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第6篇: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8-0030-03

?本文系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德育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YB233)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4-28

作者简介:王丽娟,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433)人事处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

中职德育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现行中职德育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与生活》《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通过这4门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确立远大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真诚、诚实、宽厚、友爱待人、公正、有责任、是非明确的价值观,注重实践,提升道德品德,成为新一代的合格公民。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两者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理论基点,中职德育课程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一、整合教学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体系

(一)挖掘教材资源,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

现行中职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当然,由于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不同,各年级德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也各有侧重,因此,中职德育教学中,每一门课程在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侧重点是不同的,承担的主要任务也有所不同。要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资源,尤其是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在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笔者认为,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宜侧重培育学生明确礼仪规范、增强道德意识、感受道德的力量、理解法制的权威,从而养成遵守礼仪的习惯,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陶冶道德情操;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哲学与人生》教学,则宜侧重培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侧重点则宜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懂得诚信的价值,增强规则意识,树立社会主义的金钱观、义利观及科学发展观;同时,帮助学生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和国家观念,引导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开发课外资源,创造超越教材的精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德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发德育资源,通过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教材的课程价值得到升华。

第一,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传统文化中许多闪光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学内容,善于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当今时扬光大,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单元“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中,教材从中国文字的演变说起,让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时,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如何从文字的演变中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中国古代的“和”字,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为贵”,那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有宽容的心,要有爱心,做人要诚实,要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大局为重等,这样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又起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再如在《哲学与人生》第一、第二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挖掘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例子激发鼓励学生。

第二,关注时事要闻。德育教学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资源选择上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始终保证德育教学资源的鲜活的时代特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六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家乡的变化”小调查活动,或者从“我的老照片”等内容开始,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再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改善民生”教学中,把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以及从2012年秋季期“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时政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第三,寻找身边的感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路径上,要反对抽象、空洞、脱离生活的道德说教,要引导学生用慧眼去发现美,挖掘美,宣传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无小事,事事是德育。如借助学校层面的捐助活动、困难帮扶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借助于学校推行诚信考场的契机,可以培育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为学生搭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学要深入人心,提高实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曾提出:“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是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因此,德育课教学可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锻炼,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月5日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服务社会的高尚道德品质;开展珍惜一滴水、节约一粒米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等等。当然,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请进来,可以走出去,关键是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提升教师素质,

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引领风尚

有位哲人说过,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中职德育课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他们作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发挥着示范、表率作用,传递着正能量,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陶冶爱国情操,发扬时代精神,勇于创新、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与社会》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节内容时,有些学生目睹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出现一些偏激的观点。为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持清醒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正确的信仰,对美好的政治思想始终充满信心和向往,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带给学生乐观的政治态度,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践行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真切展现先进价值理念的丰富意义,也才能真正凝聚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德育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教学这块主阵地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课程教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灵魂,让德育教学焕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李卫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2-11-09(5).

Exploring the Path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Led by Socialist Core Values

WANG Li-juan

(Jiangsu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uxi 214433, Jiangsu Province)

第7篇: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73-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创新思想,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以下简称“三个倡导”)这就在理论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应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明确了在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以何种姿态对待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舆论,明确了作为社会主义公民以何种标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公民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拓宽高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路径的全过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不仅承担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任务,更肩负着传播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探索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及实践路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探索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作为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以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态度,探索出了一系列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

(一)“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所谓“四位一体”,具体指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以认知――认同――内化――外显(践行)的形式将“三个倡导”的内涵通过具体教育过程铭刻于大学生内心深处,以价值选择为依托,外化为大学生自身行为。其中,认知是前提,认同是核心,内化是方法,外显是归宿,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只有深刻领会到“三个倡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在思想领域形成稳定、持久的价值信仰。在吸收融合“三个倡导”的过程中,通过理论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实践引导等,促使大学生确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标准与行为准则,并在自身学习、生活中加以预测、验证。

(二)“滴灌式”教育模式

滴灌是农学概念,是指在农业灌溉时,以铺设“管网”的形式将水分渗透到农作物根部,以达到按需供给,高效节能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滴灌式”是与“灌输式”的相对应的教育模式,意指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共性策略与个性应对相呼应、点滴渗透与持久辐射相结合”[2]的教育方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硬性灌输已不符合当前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当遵循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契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点滴理论教育入手,提高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丰富“三个倡导”的价值体验,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主体性文化教育模式

文化重在“化”,就是“按照文化对人的本质要求,在人的现状发生转变的基础上,实现人‘真实’的存在。”[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建立在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基础上的文化教育,就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具体要求中,提升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从理论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同时又具备现代价值理念、文化思想以及道德规范等多重因素,体现并发展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主体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教化的作用,必须凸显高校学生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大学生文化自觉,以自身具体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

“三个倡导”不仅在理论上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借鉴,而且在具体实践上作出了明确规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促使当代大学生正视价值观在其生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将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

(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校园生活相融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高校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主阵地,应着重发挥校园文化资源的优势,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激发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政治民主,社会文明和谐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就要在深入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倡导文明向上的班级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活动;就要在党团建设与社团实践中,加强大学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弘扬代表时展方向的民主、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在教育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校园文化优势,以“专、精、博、广”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真正实现实践育人与创新育人的统一。

(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秩序的真正阐释,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修身”的重要标杆。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过程中,要使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贯穿到就业、创业活动中,将个人得失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促进社会整体水平提升;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将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贯穿到社会公共服务活动中,主动参与到社会管理与治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以社会、集体利益为主导,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和谐统一;要使大学生正确把握个人行为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个人操守与“修身、治国、平天下”雄心壮志融入到社会建设中去,为实现公平公正、自由平等、法制健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道德实践相融合,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目标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而“礼”的核心在德。“德者,本也。”“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4]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即在培养专业知识过硬、科学文化知识全面的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更加重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文化教育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优越的高校环境中,坚持和坚定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在深入开展诗歌朗诵、主题演讲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弘扬爱国主义、明礼诚信、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团结奋进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就是要在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中,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倡导行为文明、语言文明和形象文明,促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核心价值信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真正达到“修行律己,文明垂范”。

另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社会、家庭应形成合力,促进大学生修身、修智、修行实践相互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价值诉求与行为选择,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引导的双重作用,努力实现核心价值观内化外大学生精神信仰,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促进大学生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大学生思想理论素质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是每个社会主义公民思想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提高的关键。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地体现为价值观的重要性,而是融合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其思想文化、人格魅力、精神风貌代表着未来中国发展的新气象。因此,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蓝图,需要青年一代奋发有为,敢于担当,不断追求和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目标,不断追求和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目标,不断追求和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目标,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激情、坚定的信念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八 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11-08.

[2]王瑞.以“滴灌式”模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9).

第8篇: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公民休闲文化生活,不仅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更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休闲;公民休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公民休闲文化生活,不仅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更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

公民休闲教育是指以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念为指导,引导公民在自由时间里提升自己的休闲意识和休闲能力,科学地安排休闲文化生活,培养正确的休闲价值判断能力,以提升公民的休闲生活质量、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休闲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的社会背景下,公民的休闲意识和休闲生活方式不仅反映公民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而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征与集中体现。据调查,当前我国公民的休闲文化生活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休闲意识比较薄弱,休闲观念相对陈旧;休闲活动层次不高,多倾向于娱乐消遣性活动;休闲时间利用不合理,休闲知识和休闲技能贫乏等基本现状。[1]因此,如何开展公民休闲教育,帮助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以促进公民自由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是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主流价值系统。作为一种主流价值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伦理规范,而且是公民日常生活领域的基本道德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公民休闲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公民休闲文化生活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公民休闲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本质上就是以一元化的主导思想统领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从而确保公民休闲教育坚持科学的思想指导。在社会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公民休闲教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休闲文化生活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次,公民休闲教育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才能构建起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凸显时代精神的休闲文化发展机制,由此生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时代精神风貌相统一的休闲文化样态。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公民休闲文化生活提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公民休闲教育中,能为公民休闲文化生活确立高尚的道德准则,能有效抵制休闲文化生活中的庸俗低级和消极颓废倾向,由此克服休闲异化现象,从而确保公民拥有健康、文明、高尚、活泼的休闲文化生活。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是实

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路径,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是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一个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本质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思想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中心,以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完善公民个体人格、促进公民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公民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富含教育价值的生活资源,使公民在生活体验中受到教育与熏陶”。[2]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文化逐渐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样态,休闲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的生活方式或生存状态,这种独特的精神底蕴不仅依靠知识、教养、品行、美德、智慧给人以内在力量,而且是人的内在生命品质的真正体现。[3]因此,公民休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注自我德性发展与个性成长的日常生活教育。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基本路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其本质来讲是来源于人们日常现实生活世界的,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才能不断夯实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生活根基,才能最终实现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价值整合、文化引领与实践批判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基于公民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生活之上,以公民休闲文化生活为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紧紧围绕公民休闲文化生活来进行,从而建构起一种面向公民日常感性生活世界的“德育生活化模式”。“德育生活化模式主要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要”[4],让公民在日常生活体验中接受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回归日常现实生活,建构“德育生活化模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基本路径,因为日常生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根源。此外,“主流意识形态要起到社会引领作用,也必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为民众所认同。”[5]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对于克服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片面化、抽象化、形式化的弊端,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具有现实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彰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基本路径,而且彰显其人本性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在于其能够正确塑造人的精神世界、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促进人的德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是简单地把握和理解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而是通过现实生活为基础,在实现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的基础上引领社会风尚和促进个体德性发展,以此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公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自我创造力、道德判断力与社会凝聚力。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基础上,更要充分关注公民的现实感性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只有诉诸公民的现实感性生活世界,聚焦公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公民个体德性的不断发展,才能充分展示和体现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必须与公民日常感性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其理想目标。因为公民个体生命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抽象的科学世界,而在于富有人性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公民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个体生命的内在灵魂和核心,不在于思想政治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心灵的感应。[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论与公民的休闲文化生活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能够为公民的日常休闲文化生活提供价值导向,在公民日常休闲文化生活中促进公民的人格完善和德性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凸显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的建构理念,使其能顺应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实践性,从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

作者:王永明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小容.休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2]杜向民.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3).

[3]孙玫贞.休闲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江苏高教,2013(1).

[4]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1).

第9篇:现代德育的核心范文

?本文系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德育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YB233)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4-28

作者简介:王丽娟,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433)人事处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

中职德育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现行中职德育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与生活》《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通过这4门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确立远大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真诚、诚实、宽厚、友爱待人、公正、有责任、是非明确的价值观,注重实践,提升道德品德,成为新一代的合格公民。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两者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理论基点,中职德育课程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一、整合教学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体系

(一)挖掘教材资源,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

现行中职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当然,由于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不同,各年级德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也各有侧重,因此,中职德育教学中,每一门课程在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侧重点是不同的,承担的主要任务也有所不同。要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资源,尤其是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在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笔者认为,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宜侧重培育学生明确礼仪规范、增强道德意识、感受道德的力量、理解法制的权威,从而养成遵守礼仪的习惯,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陶冶道德情操;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哲学与人生》教学,则宜侧重培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侧重点则宜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懂得诚信的价值,增强规则意识,树立社会主义的金钱观、义利观及科学发展观;同时,帮助学生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和国家观念,引导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开发课外资源,创造超越教材的精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德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发德育资源,通过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教材的课程价值得到升华。

第一,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传统文化中许多闪光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学内容,善于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当今时扬光大,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单元“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中,教材从中国文字的演变说起,让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时,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如何从文字的演变中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中国古代的“和”字,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为贵”,那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有宽容的心,要有爱心,做人要诚实,要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大局为重等,这样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又起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再如在《哲学与人生》第一、第二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挖掘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例子激发鼓励学生。

第二,关注时事要闻。德育教学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资源选择上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始终保证德育教学资源的鲜活的时代特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六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家乡的变化”小调查活动,或者从“我的老照片”等内容开始,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再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改善民生”教学中,把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以及从2012年秋季期“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时政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第三,寻找身边的感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路径上,要反对抽象、空洞、脱离生活的道德说教,要引导学生用慧眼去发现美,挖掘美,宣传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无小事,事事是德育。如借助学校层面的捐助活动、困难帮扶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借助于学校推行诚信考场的契机,可以培育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为学生搭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学要深入人心,提高实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曾提出:“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是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因此,德育课教学可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锻炼,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月5日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服务社会的高尚道德品质;开展珍惜一滴水、节约一粒米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等等。当然,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请进来,可以走出去,关键是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提升教师素质,

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引领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