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财务转账流程精选(九篇)

财务转账流程

第1篇: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 会计制度 基建并账

根据财会〔2014]3号文件,国家首次要将基建账数据并入“大账”,并将2013年年底基建账科目余额全部并入高校大账中。规定中对以后发生的基建业务的核算方法以及如何并入大账中都做了详细规定,这是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对高校会计的实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这将预示着高校改变长久以来“一个单位、两套账、两套报表”的情况,本文根据新规定模拟基建账务合并,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文件中存在不符合会计基本原则和不科学的地方,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新制度对并账处理的具体说明及解析

收到基建拨款时,基建财务和大账以校内收据进行转账,对有银行付款业务时,以借款单单据形式转账。

合并分录详细分析如下:

(1)在会计具体实务中,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的科目金额是将基建账中的“待摊投资、设备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预付工程款”科目金额合并求和。

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0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02)设备投资―(03)待摊投资―(04)预付工程款

(2)会计合并分录中非流动资金基金―在建工程的贷方金额是在建工程的借方增加额减去相对应的“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增加额。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3)文件中规定同级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对应的是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金额对应的是非同级财政补助结转。在实务中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分不清财政补助结转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现假定首先使用非财政资金: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拨款―自筹资金―职工集资

二、基建并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建账并入大账后不仅有利于高校加强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实现了资产和负债账实相符。这是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改变了基建资产长期游离于大账外的情况,便于高校评估偿债风险,控制资产负债率,并科学进行筹资决策。但是在具体处理基建并入大账的规定中,个人觉得规定中有许多不科学和不符合会计基本原则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长期以来高校基建账务核算不规范,导致基建并账工作难度增大

高校普遍存在基建账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了并账的难度。

(1)难以将住宅工程项目在基建账中剥离,职工住宅工程包含在高校基建账核算中,要想彻底分离,实际很困难。主要是职工住宅工程资金与学校基本建设资金在同一银行账户中,在会计分录中也同用“基建拨款”会计科目核算,导致难以分离。同时因为职工住宅楼工程时间跨度长,使得账务清理工作量非常大。

(2)部分在建工程未作财务竣工决算,难入固定资产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基建工程已交付使用,但由于没有做竣工决算,会计账务中仍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等科目挂账,在月末或年末并账时,科目金额直接转入大账的在建工程科目。这样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在建工程”反映的会计信息容易误导信息使用者,与实际事实不符。二是基建工程一般涉及的金额较大,长年不入固定资产,导致没有进行资产折旧,虚增学校资产价值。

(二)各高校对新制度理解不同,导致并账数据不准确

(1)将“预付工程款”记入“在建工程”不符合科目性质和经济内涵。

在新制度中规定:预付工程款科目借方余额月末或年末是应直接转入大账的在建工程―基建工程科目的。但是其实两者的经济内涵并不相同。在建工程核算的是实际支出已经形成实际成本的项目,预付工程款核算的是预付给乙方但是尚未实际形成工程成本的项目。将预付工程款转入大帐的在建科目,不仅经济内涵不同,而且也不符合会计科目的性质。在建工程是有形资产性质,预付工程款是债权性质,两者性质不同,但是在实务中直接并入在建工程,改变了原科目的性质,不符合并账原则。这样直接导致与规定出现一定的偏差。“在建工程”、“非流动资产基金”等科目偏小。

(2)部分高校没有进行账账核对,将“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余额直接合并。还有一种情况是个别高校将交付使用资产余额直接转入大帐中固定资产,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剔除内部往来,合并后致使资产负债表数据大于实际数据。

(3)在实际操作中,分清“基建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应当计入同级财政补助还是计入非同级财政补助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财政不直接管控基建账户的资金收支,大部分学校会利用基建账户的资金来垫付学校的紧急支出,等学校周转过来后再返还给基建账户的方式来进行资金调度。这样导致在实际支出时难以将混为一体的资金来源相对应,所以也就难以按资金来源划分清楚各自的结转结余。

(4)合并分录中“事业基金”未按规定反映新规定中,如果高校基金支出是通过借款的方式,这样一方面增加非流动资产,另一方面也就增加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这就等同于已列入支出。但是这种情况下只有支没有收,高校一般用事业基金弥补支出。因此如果基建支出通过银行借款的情况下,事业基金应该是负数。但是将借款形成的非流动资产的情况下,大多数高校在计算在“非流动资产基金”时都减去这一部分,也就是借款基建支出没有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这导致非流动资产基金不能真正反映非流动资产占用资金,只是避免事业基金出现较大负数。

三、 解决新旧衔接中基建并账问题的建议

针对在科目转换对应中发现的问题,应重点检查以下几点:

基建并账前,首先应当分析学校大账和基建账的往来款项,目的是消除重复因素,编制抵消分录之后再进行并账。

合并时,建议将预付工程款科目转入预付账款科目。这样不仅符合会计科目的经济内涵,也符合科目的性质。

并账前应与“大账”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核对,如果已经完工、但是尚未做竣工决算的,按照未登记交付使用资产金额转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建议在规定中说明基建拨款结转结余等于基建拨款余额减去在建工程增加额,然后与在建工程对应的应付工程款,应付账款的增加额合并求和。

对于哪些该转入财政补助结转,哪些该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高校应对“基建拨款”余额应进行分析,建议有基本建设专项拨款的且建设资金有剩余,应转入财政补助结转或财政补助结余科目。一般情况下,“非财政补助结转”无余额。

在计算“非流动资产基金”时,很多高校扣除投标押金、保证金等未形成“非流动资产”的“其他应付款”,建议不应扣除。

如果是基建借款支出形成的“非流动资产”,“事业基金”应为负数。

在实际情况中,对已发生的投资额按不同来源的权益资金的比例进行先分摊后并账。针对很难区分财政补助结转和非财政补助结转,建议基建账户权益性资金并账首先应当分析基建拨款科目贷方余额:是同级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资金,贷记: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如果是非同级财政补助结转的资金,贷记:非财政补助结转或者非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如果很难划分资金来源的,按各自所占比例对已发生投资额进行分摊。

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应当加入以下信息:当期完工基建工程项目转入高校大账资产项目及金额情况,按项目反映当期基本建设投资情况和累计情况,当期基本建设收入与支出占大账收入与支出金额的比重情况,基本建设当期资金来源和构成情况以及累计资金来源情况,同时应当专项借款明细情况和支付利息情况做出详细说明,注明这些信息以便使用者全面了解高校基本建设投资情况。

数据资料需要全面真实完整,不应分为相关数据和不相关数据,只要是基建账中反映的数据、金额应当全部并入高校大账。总之,基建账和大账并账问题,笔者建议最好借鉴企业编制合并报表的方法,实行“两账”并行。

正确理解并执行新旧衔接规定是基础,基建账的清理规范是做好并账工作的关键。做好这些工作是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前期。虽然各地高校情况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有很大相同,但是基本原理应当一致。 因此,高校应按照制度规定在并账前认真分析基建账和大账往来分录,查清是否存在内部往来事项,如果有往来事项,在进行并账前将编制抵消分录,弥补并账衔接中存在的不足,确保并账资产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 30号,201(12).

[2] 刘海丽.高校基建财务账与事业账务账的合并.财会月刊,2014(3).

[3] 罗晶晶.新制度帮助高校解决时务管理难题.中国会计报,2014(4).

第2篇: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关键词:无现金报账;财务管理;高校

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高校财务部门每日现金流量不断增大,学校应逐步改变传统的现金收付方式,借助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先进手段,大力推行资金收支业务的电子划转,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流动,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作为高校财务部门承载着经费核算的重任,尤其到年末和学期结束前,财务现金收付流量每日达上百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如何预防和降低现金周转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推行无现金报账的方式势在必行。

一、无现金产生的背景

货币电子化是国际潮流,无现金结算是发展方向。无论从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使用资金安全方便的角度看,电子货币必然要取代现钞。货币发展史告诉我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货币,货币的形式首先是现金,由于现金在流通、结算、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种种不便,人们又创造以支票为代表的转账货币,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形式——信用卡。信用卡的转账功能进一步减少了现金在社会上的流通。从物物交换到使用现金,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用电子流代替现金流,这是一个更大的进步。现金从产生到发展到消亡,这也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无现金报账的会计核算

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无现金报账的明确性,在不改变会计科目总体框架的情况下增设相关明细科目。例如:某学院购办公用品,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

贷:银行存款/?菖?菖校区/无现金

三、无现金报账的业务流程图

四、无现金报账与传统报账方式的区别

通过银行卡结算取代以往的现金结算,未改变原有的财务报销审批制度。不同之处主要有四点:(1)传统报账后领到的是现金,采用无现金报账后,钱款直接打到了领款人的银行卡上。(2)由于报账方式的不同减少了经办人携带和管理现金的风险。(3)在传统报账方式下,为保持合理的现金库存,财务处与银行一样实行大额现金支取预约制度,比如提5万元以上须提前一天预约。采用无现金报账后,财务部门与银行合作,采用的是与银行一样的转卡系统,已经确认的报销转卡金额由现金出纳通过转卡方式支付,一般在五分钟内即时划入指定银行卡中。(4)每日报销工作结束后,在传统报账方式下,出纳须盘点核对库存现金;采用无现金报账后,出纳只需核对当日无现金转卡支付清单及汇总表,与有关银行支付汇总金额进行核对。

五、无现金报账的优点

无现金报账是指在报账过程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现金收付方式转变为银行卡转账方式,不到现金出纳处缴、领现金就完成报销的一种报账方式。财务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实现资金的划转和报销。因此无现金报账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

1.优化财务报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缓解报账人员排队拥挤的现象,缩短了报销人员的等待时间。随着高校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财务报销业务日益繁忙,师生员工普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办理完业务。使用无现金报账,能有效地改善此现状。

第3篇: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产成品,又称“成品”。是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产成品作为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是企业创造财富的源泉。加强企业产成品管理是切实搞好企业经营生产管理、存货管理及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产成品核算

工业企业的成品核算通过“产成品”会计科目反映。其中,产成品总金额反映在财务报表存货项目中;产成品明细数量、金额反映在财务产成品明细账;产成品数量明细反映在成品库明细账上及仓库的卡片上。正常情况下,应达到三个相符:

1、财务报表数与财务产成品明细账金额相符即总账与明细账相符。

2、财务产成品明细账与仓库明细账数量相符

3、仓库的账、卡、物数量相符。

三者相符才能保证产成品的安全与完整。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内控控制不严、出入库单据有时和产成品实体流转不同步,导致财务产成品明细账与仓库明细账脱节,仓库明细账账物不实。

三、产成品出入库流程和容易出现的问题

1、生产企业产成品入库流程。生产车间加工完成的产成品,经过质量检验部门的检验合格签字后,填制产成品入库单,连同产品交由成品库验收入库,车间和成品库的经手人要在入库单上签字,作为入库凭证。入库单一式多联,其中一联由仓库留存,作为进行产品入库的依据;一联退给成品加工车间,作为产成品交库的依据;一联交财会部门记账,月末各方的合计数应按产品品名、规格和数量核对相符。

2、产成品出库流程:销售部门根据合同及出库计划,填制出库单。出库单一式多联,大致有:存根联、财务备查联、仓库出库联、用户确认联(用户收到货时返回到销售部们)、托运(出门用)等。销售部开出库单后,首先必须到财务部盖出库专用章,盖完章后财务留存一份,剩余流向相关部门。出库单涉及单位有:销售部、财务部、仓库、保安部、用户等。部门之间互相牵制,监督管理存货。

3、容易出现的问题:

(1)产成品出入库单据与产成品实体流转有时不一致:

在实际过程中、产成品出入库单据与产成品实体流转有时不一致即单、货不同行,有时出现只见单据不见实物或只见实物不见单据的现象,正是存在此因素,导致仓库明细账和财务账不一致、仓库明细账与实物不符。

(2)为了包装账面利润,虚转销售成本即多转或少转出库数量,实际上仓库未出库或已出库。

(3)财务对成品库明细账稽核、监督不到位。

仓库明细账反映产品的入库、发出、结存情况。产成品稽核是对产成品实物流转记录程序的控制,每月定时或不定时去仓库逐笔审核产成品入库、发出、结存的记录是否及时、准确。在稽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仓库明细账正确、完整。

仓库明细账成为财务产品明细账的补充。如果想要了解产成品入库、出库及库存的实际情况必须借助于仓库明细账。仓库明细账记录的是否完整、正确需要另一个部门即财务部门的稽核、监督。目前有些对成品库明细账稽核、监督不到位。

四、整改措施

1、为加强公司产成品管理,保障公司产成品的安全、完整、准确,及时、真实地反映公司产成品的结存及利用状况;为了加强公司产成品的财务监管,使公司的产成品实物管理得到稽核、监督、牵制,应落实、完善产成品管理制度。

2、对成品库的产成品明细账稽核制度落实到实处。

目前如果以财务账面期末数量去核对仓库实存数,相当困难。仓库明细账成为核对实际库存最直接、最有效的账本,仓库明细账的每一笔记录都应该由财务人员盖章确认。财务人员根据职责逐笔审核仓库每一笔记录的登记是否正确、结存数量计算是否正确及每年年末、年初数量结转是否一致。

仓库产成品管理不直接隶属财务部门管理,但应接受财务部门正常的监督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各项稽核工作。同时产成品应按照存货管理规定建立台账对保管的存货进行记录,应将存货的品种、规格、数量(收、发、存)记录清晰。

财务部门应按照财务核算的要求,对产成品实行“数量、金额式”的分品种、分规格的明细核算,并于每月结账日及时结算出各品种存货资产的结存数量和金额,以便与仓库明细账进行数量上的稽查、核对。

3、利用ERP管理系统对产成品进行科学管理。

账账相符,账实一致是产成品管理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存货的实时性、变动性、复杂性等原因,在手工记账的情况下,有些企业未做到账账相符,账实一致,给生产和销售带来不便。而ERP系统是有效的、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核算工具,通过它可以整合企业价值链,实现信息共享,对产成品实时跟踪,动态管理,达到物流信息流和财务信息流统一。

4、为了保护企业存货的安全完整,做到账实相符,企业需对存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的制度。

产成品清查是指通过对产成品的实地盘点,确定产成品的实有数量,并与账面结存数核对,从而确定产成品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产成品清查是检查产成品的储存保管情况,确定产成品账实是否相符,保护产成品的安全完整、保证账实相符。存货清查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按清查时间分为定期清查与不定期清查。

第4篇: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2014年4月2日,“四会市村财通业务全面启动暨首个村财通业务示范社区揭牌仪式”在四会市城东街道办沙头村成功举行。当天下午,村民许女士通过村财通POS机办理了第一笔助农缴款业务,整个流程不到十分钟,非常快捷、安全。此业务通过资金的信息化管理,改变了当地农村财务管理现金缴收的传统模式,有效加强了农村财务监管。

联通企业网银解难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村集体资金流转量日益增加,尤其是在年底分红及承包款、租金款上缴集中期,每日资金流转量巨大。但是,由于当前的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不高、财务监控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现在普遍采用的现金收取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容易衍生财务腐败。

要发展普惠金融,必须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提高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四会市农信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当地政府深入沟通,推出“村财通”支农惠农新举措,为进一步优化辖区农村支付环境、破解农村财务管理难题、落实普惠金融探索了一条新路。

“村财通”业务充分借助省联社搭建的粤信通间联POS机技术平台,通过一台POS机和企业网银,整合助农取款、缴款、转账和管理四大功能,实现了资金安全、财务透明、监督到位、服务快捷和办理优惠的五大目标。据最近的统计,四会市农信社已成功开通“村财通”服务点80个,完成POS刷卡取款300笔,金额10.8万元;缴款业务460笔,金额782万元;转账660笔,金额216元;查询业务2280笔。

简化流程便客户

根据“村财通”业务规定以及农村财务管理层级监管制度,村居委会行政服务站设立财务专用窗口,与四会市农信社签订协议,开立专用账户,开通短信通业务,经四会市农信社审核相关材料后,即可布放设备、开办业务。

除可实现一般存取款及转账即时到账外,经办人员可将款项通过转账方式转到相应的村民小组账户,并通过查看手机短信及时确认资金变动情况。村民小组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委托四会市农信社通过批量将款项划至村民账号,有效缩短了入账周期,使资金轻轻松松到达村民口袋。为确保账务准确无误,村居委经办人员定期与四会市农信社进行对账。

各村居委与四会市农信社签订集团网银协议,计划开通定制集团网银功能,并要求下辖村小组与四会市农信社签订有关集团网银协议,与村居委集团网银的账户捆绑,授权村居委以账户查询功能。村居委可以通过登录集团网银实时查询下辖授权账户的资金变动情况,从而起到财务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全面推进促发展

由于“村财通”业务牵涉当地村居委会的工作,仅仅依靠金融机构单方面推进会遇到许多困难。为保证“村财通”的顺利落实,四会市农信社积极争取,由四会市政府成立农村财务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策划农村“村财通”改革工作,并出台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由市纪委负责督促各单位加强协调,提高效能,规范操作,依法推进。

为加强“村财通”业务的管理,防范业务风险,四会市农信社制定了《四会市“村财通”业务管理办法》和《四会市“村财通”业务流程》,使业务流程必须通过现代电子化手段进行,从而将农村财务集中管理,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以达到资金安全、财务透明、缴款便捷的目的。

此外,四会市农信社举办了多期“村财通”业务培训班,对“村财通”业务的缴款、取款、转账和管理等流程和安全用卡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为了确保“村财通”业务积极稳妥推进,业务的推广按照“以点带面,试点先行”的原则进行。2014年4月初,选取四会市东城街道沙头村居委会为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沙头村“村财通”试点已取得了预期成效。四会市计划在全市13个镇街、125个村居委会(社区)、2341个经济合作社全面推行该项业务。目前,四会市农信社已与80多个村居委会(社区)、经济合作联社签订相关协议推广村财通业务。

便民惠农显成效

“村财通”的开通,使得农民与村居委会之间有关业务都可以通过POS机具办理,村委会可以与银行实时对账,村民可通过银行对村委会账目进行查询,村委会还可对村民小组账户资金使用情况实现监控,进而有效杜绝现金收支混乱、“坐收坐支”、公款私存、备用金超额、非法挪用等不规范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5篇: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关键词】 医院药品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一、加强医院药品财务管理的意义

药品是医院完成其对患者治疗目的的特殊商品,所以针对药品的管理是医院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区别于其他商品管理的内容。对医院而言,由于药品的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医院药品的收发周转速度相当快,因此对药品的规范管理和定期清理非常重要,能够完善医院药品的管理机制。同时,对于药品涉及的资金和账目,通常医院药品往来频繁,相关涉及的资金数量大,其财务管理更是需要制定规范细则予以完善和约束,大规模的药品账目清理难度大,如果不采取详尽的管理措施和实行定期的清理安排,容易造成药品账目往来不清,长期得不到清理、核销的药品账目增加了医院药品财务管理的难度,甚至给单位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经济损失,因此,医院加强药品的财务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确保药品质量、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

二、医院药品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药品的账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医院在药品的账务制度上存在不足,在药品流转的各个环节账务管理不完善,使得药品在账务管理阶段没有产生足够、有效的财务信息可用于医院药品的财务管理。比如,在药品盘点之后,调整数据直接在药库的系统里进行而没有报送财务部门,这会导致财务部门的药品账面价值没有及时随药库实际情况而变动,造成药品账面不相符的现象;对于剩余药品的处理,有的直接交回药库,但未能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药库的系统核减了相关的数据,但财务部门的数据传递不畅,会造成药品收入与成本不符;还有紧急用药和特殊药品的使用中,账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都会影响财务部门生成的财务信息质量。

2、医院药品采购环节管理存在的困难

医院药品的有效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内容,这首先涉及到是否制定了合理的采购计划,而采购计划占用医院较多的资源和资金,也是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如果采购计划中对药品的计划量过大,则会占用过多的资金,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储备管理成本,药品也可能更容易出现过期的问题;而如果采购计划制定不足,使医院的药品储备量过少,则会产生缺药的情况,这会影响医院的医疗业务服务,对临床医疗工作带来消极的效应。因此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会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3、医院药品出入库账目繁琐,容易出差错

医院的药品用量非常大,出入库相关的账目繁琐,所以在这几个环节中的账务信息管理具有较大的难度。比如在医院的药品送入库之后,通常价款是由财务部门按月结算的,这期间就产生了大量的应付账款,财务部门挂账冲账操作频繁,但如果每笔支付,其工作量更大,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需逐一核查,医院繁琐的药品账务往来给财务人员的记账分录增加了工作量,也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在频繁的交易下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4、药品管理信息化及评价指标体系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众多医院已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药品管理,但在实务中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医院药品的数量种类太多,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记录和处理这些数据对医院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信息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药品的高流动性,如果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不足,将会产生药品各环节的实物流通与系统内信息的流动脱节的现象,由此给财务部门的管理带来消极影响,且医院药品的数量变动频繁,调价时有发生,怎样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使得财务部门对药品从采购到入库储存再到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都能准确完善,仍是亟需解决的难题,需要探究其解决方案。同时,医院的药品管理因为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激励性和制约机制不足,降低了药品管理的效率,也降低了财务信息的生成质量。

三、加强医院药品财务管理的对策

1、制定完善的药品账务管理细则,规范记录药品流转的各个程序

医院需要完善药账务制度上存在的不足,在药品流转的各个环节加强账务管理,使得药品在账务管理阶段产生足够有效的财务信息用于医院药品的财务管理。完善医院药品的账务管理机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完善药品的盘点制度来核对药品的账务信息,定期对药库的药品进行盘点,相应的盘点结果需要汇总,并与财务部门核对,查验是否和账面金额相符,如果有不相符的情况出现,通过进一步核对子账户来查验具体是哪部分药品实际库存和账面不相符,可进行下一步的调整。账面和库存盘点审查的定期开展,能对药品的账务管理达到及时的清理作用,若问题账目积累越久,则以后清理的难度日益增加,会给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潜在的风险。二是财务部门针对医院的药品管理,制定一套相适宜的账务制度,这样才能产生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财务部门在每月药品核算之后,根据相关的信息对财务指标进行测算和分析,如药品收支的结余、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药品收入总量及结构等财务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对比,找出药品管理哪个部门或哪个环节存在问题需要改进,以此实现财务管理的价值。

2、在药品采购环节完善其财务管理

医院药品的采购环节是药品流转的起点,从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到规范的采购行为均跟医院的药品成本、药品供给以及采购后入库的储存成本等密切相关。因此,在药品采购环节,医院的内部管理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在采购计划中,药库负责人应按要求确定哪些药品需列入计划,这需要考虑目前医院各类药品的实际库存情况、考虑医生的用药习惯、考虑当时节是否有季节性药品大量消耗,同时医院的药品信息系统里各类医药品的动态消耗信息也是采购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其次,采购计划不仅要考虑药品采购种类的确定,也需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相关人员需要合理确定采购的数量,不仅要满足医院的药品动态需求量,避免出现缺药等现象,同时也应控制成本,不至于造成医院资金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消耗,过多的确定采购量只会增加医院的成本和后期的储存管理费用,会严重降低药品管理的效率和资金使用的效率。因此,在合理制定药品采购环节财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采购计划,不仅能保证药品的需求供应,同时也能避免盲目购药,加快药品的周转,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

3、建立健全药品出入库相关的财务管理,完善手续、规范制度

在医院药品的出入库管理中,药品的入库验收紧随采购这个环节,高效、规范的入库验收制度,是医院采购的药品能够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药品出入库的财务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药库和药房的定期盘点,盘点的目的是财务部门要保证药库药房的总账余额和各个明细账余额之和相符,与此同时,财务部门还应定期、及时地进行实地对账盘点,将账目数据与药品实物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其次,在领用药品时,药房会计务必理清出库存药品的种类数量,准确填入药品出库单,药品最终出库前,要由药库的管理人员现场清点并由领用人签字后,才可以领取,通过多方人员的确认和相互监督,完善医院药品的管理制度,保证药品出库的规范性,做到每一笔出库账目,财务部门都能有据可循。这些单据是财务人员清理账务的依据,是药品账目的基础凭证,有助于财务部门及时发现药品的盈亏状况并采取处理措施。

4、采用网络系统进行药品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医院药品的管理工作,从药品入库、出库、调价等一系列流程都已经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里面完成了,这给药品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增加了药品信息记录的速度和效率,也提高了药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在网络系统的媒介工具下,药品的财务管理也极大地增加了效率,一方面,药品的各类明细账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在信息容量上计算机管理系统给予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医院药品种类繁多,流程繁琐,因此所生成的财务信息过于庞杂,由计算机系统来规范药品的财务管理显著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财务部门在处理药品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时候,需确保系统里的数量、种类、规格等数据与实际医务人员用药情况相符,以加强对药品的核算管理。此外,财务人员需按规定谨慎处理涉及到系统内信息调整修改的情况,比如在药品价格需要调整的时候,财务部门首先需严格执行国家对药品价格的有关政策,在调整账目之前核实在药品管理系统里面的数据,同时要确认收到调价文件以及相关负责人的审批签字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需要制定完善的药品账务管理细则,规范记录药品流转的各个程序,在药品流转的各个环节加强账务管理,使得药品在账务管理阶段产生足够有效的财务信息;需要在药品采购环节完善其财务管理,采购计划不仅要考虑药品采购种类的确定,也需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保证药品的需求供应,加快药品的周转速度,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加强药品出入库相关的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定期及时地进行实地对账盘点,将账目数据与药品实物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需要采用网络系统进行药品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由计算机系统来规范药品的财务管理,显著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以此实现财务管理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6篇: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经费总量大幅度地增加,财务部门承担着越来越重的任务。高校前台报账作为高校财务的基础性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文章就目前高校前台报账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报账服务 问题 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争创高水平院校的竞争异常激烈,塑造学校良好形象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工作重点。一所高校口碑的好坏不仅仅在于它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服务保障工作的好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部门作为高校的重要窗口服务部门,受理全校师生的报账是最前沿最基础的工作,这项业务不仅关系财务部门的形象,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而且影响到学校的重要决策及对学校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评价。因此,做好前台报账服务工作,对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现阶段高校财务前台报账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与广大教师员工沟通不够,财务信息化管理不到位

财务报账是一项政策性比较强的工作,财务报账工作开展得好坏与财务部门和全校师生、财务人员和全校师生之间信息沟通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些高校财务部门被冠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部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财务部门缺乏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师生员工经常沟通、定期交流、增强理解、相互尊重与支持,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没有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需要,改善财务报账工作流程。虽然,相关的财务政策、办事流程在财务部门的网页上都有登载,但许多师生没有去详细了解这些信息,这样势必会使师生在实际办理报销业务时多跑弯路,降低办事效率,使师生对财务部门产生不满情绪。另一方面,有些信息没有及时更新,或者信息内容不够全面。在面对师生有关财务方面的任何置疑时,又无法快捷地给予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

(二)报账排队等候时间较长,效率有待提高

财务业务繁忙而财务人员编制有限的矛盾,使得高校“报账难”的问题很突出,尽管电算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报账的效率,叫号系统的引入也维持了报账大厅的秩序,然而“报账难”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财务核算人员完成一笔报账业务的时间取决于报账人员所要报销的票据数量、报销业务的类型、业务内容的复杂程度。再者,一些原始凭证整理分类及黏贴不规范或使用报账单据错误,需财务核算人员当场指正更改,这也影响了报账速度的提高。特别是每学期末和年末,报账大厅更是人满为患,多数师生员工由于期末课程结束、科研结题等诸多因素,选择此时报账,这股报账人流量与日常报账人流量汇集,不仅形成拥挤、嘈杂的场面,而且业务核算量剧增以及短期集中的排队人流,使财务人员难得有喘息的时间。财务人员长时间的久坐与大脑超负荷的运转,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势必影响到报账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三)前台财务报账人员工作激情不高、工作积极性有待调动和提高

高校财务前台报账工作面向全校教师及学生,每天均有大量的财务往来,受理全校师生员工的报账业务, 每天要接触大量的原始票据,工作繁琐且环境相对嘈杂。前台财务报账人员必须时时坐镇以待前来办事的师生,不允许自由离岗或干些“有损”财务形象的私活,如上网、游戏、看报纸等,与校内其他部门人员相比,前台财务报账人员工作强度大,而待遇地位却相对较低。再加上财务报销审核人员的工作存在着吃“大锅饭”的现象,工作量的多少与自身的利益不挂钩,造成前台财务报账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难以调动和发挥,长此以往,报销审核工作人员的心里压抑,容易产生矛盾冲突,影响了前台财务人员自身形象和高校财务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标准不统一

财务前台报账工作具有较大的差异或可变性。因为前台报账服务工作质量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和以何种方式来提供。所以,财务人员能力、素质、经历和其他方面的各种因素都会使不同的财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对财务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会出现同一事情在某人那里行不通,而在另外人那里就可以办到的现象。另一方面,即使同一财务人员,由于他不可能像机器人那样只有标准动作而没有变化,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绪下,所提供的服务也会存在差异。由于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同时高校财务制度的不尽合理,理解上存在偏差,实际工作中“可报可不报”“合理不合规”的情况甚多。

二、加强高校报账服务工作的对策手段

第7篇: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一、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是新准则和制度的客观要求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一个预算单位为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同时《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全面性的要求,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通过基建会计并账,可以使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是新准则和制度的客观要求。

二、财政改革为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奠定了基础

新的政府收支分类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新增了“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事业单位收支实行“大收入、大支出”的管理,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已全面推广,部门预算、部门决算相互对应,为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门决算体系的构建,可指导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的整合工作,目前比较成熟的部门决算已成功将基本建设资金和行政事业资金完全融合到一套报表中,能够完整、真实地反映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能够满足资金管理的需求随着会计信息技术处理的现代化,使行政事业单位为满足其各项管理的要求,从同一套会计账簿中获取各种会计信息成为可能。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会计已具备了充分的技术基础。

三、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并账的操作规程与方法

新制度对“根据基建账中相关科目的发生额按月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未作规定,在《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中,也只对2012年12月31日基建账中相关科目余额并账业务作了具体说明。

按月并账,涉及基建账和事业账相关科目处理,情况较为复杂,很多事业单位在会计处理中存在疑惑,本文通过交通部门实例对基建按月并账业务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将2012年12月31日原基建账中相关科目余额并入事业账: 假设2012年底××市公路处大中修项目基建账各科目余额如表1(明细科目名称前面标注横杠“――”)。

(一)若大中修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后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将基建账“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附竣工验收相关手续转入事业账的“固定资产”科目

借:固定资产――××资产 8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8000

注:若大中修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后不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基建账中“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则不并入事业账的“固定资产”科目不必做以上分录,在基建账核销项目相关的收支即可(如上例借:基建拨款――以前年度拨款 8000 贷: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 8000)。

(二)将2012年底在建工程结转至事业账

(1)结转在建工程成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预付工程款等本分录类似于事业单位验收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6000

――待摊投资 3000

――预付工程款 4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9400

(2)结转基建账“交付使用资产”及其对应收入科目以外的其他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科目: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支出(基建账2013年以前资金安排的支出) 8000

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财政补助支出(注:假设此部分支出为2013年财政补助资金安排的支出)

1400

银行存款――基建账户 1600

其他应收款――基建工程 1000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基建拨款

(注:基建账2012年底的基建拨款2013年以后收到的基建项目拨款据实计入“财政补助收入”或“上级补助收入”等科目) 6000

长期借款――基建工程 2000

应付账款――基建工程 2700

其他应付款――基建工程 1200

――基建工程留成收入 100

(三)2013年以后每月按照基建账各科目的借、贷方累计发生额按上述分录格式分别计入事业账的相关科目

假设2013年1月基建账收支情况如表3:

每月按照基建账的各科目情况填制上表作为并入事业账的依据,按照衔接年初余额时的分录格式录入事业账以保证事业账相关科目的余额与基建账保持一致。如本例作分录如下

(1)结转在建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500

――待摊投资 200

――预付工程款 1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800

(2)结转基建账“交付使用资产”及其对应收入科目以外的其他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科目: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财政补助支出 (注:假设此部分支出为2013年财政补助资金安排的支出) 800

其他应收款――基建工程 300

其他应付款――基建工程 200

贷:银行存款――基建账户 400

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 600

应付账款――基建工程 300

注:(1)本例为简化每月的并账分录按基建账一级科目累计发生额的借、贷方差额并入事业账。这种方法只保证了事业账与基建账对应科目的余额一致若主管部门要求两套账的明细科目和借贷发生额也要保持一致则按上表的明细科目和借、贷方发生额分别并入事业账即可。(2)基建账的交付使用资产已于年初并账时记入事业账的固定资产科目故上表“交付使用资产”和“基建拨款”8000万元的借、贷方发生额不必再记入事业账。(3)按照基建制度规定每年年初将“基建拨款――本年拨款”转入“基建拨款――以前年度拨款”科目因年初并账时事业已记入“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基建拨款”故上表“基建拨款” 6000万元的借、贷方发生额不必再记入事业账。

(四)项目完工后事业账核销项目收支、在建工程等科目 假设部分在建工程完工时其他应付款为建设单位扣的质量保证金等留成收入200万元尚未安排基建账各科目的余额如表4:

基建工程并入事业账后对应的各科目如表5:

(五)事业账核销分录

(1)核销已完工项目的收支: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基建拨款

6000

财政补助收入――基建工程 5000

其他应收款――银行借款安排的基建工程建设缺(注:若按相关规定此资金缺口由事业单位的事业基金弥补则此“其他应收款”科目改为“事业基金”科目借方200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时借长期借款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2000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工程2013年以前支出

8000

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财政补助支出

5000

(2)核销在建工程的收支:

借:财政补助收入――基建工程 3600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财政补助支出

3600

(六)核销相关收支后基建账和事业账各科目余额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2012-02

第8篇: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关键词】电网企业;一本账;会计核算

一、集团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

我国集团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分散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体系。对应的是各会计主体采用分散式会计核算模式,由各成员企业对会计资源进行分别运作,财务组织机构的权力也相对比较分散,并且总部对各分部的控制也相对比较松散。其通过定期的报表报送,然后由总部进行简单的加总。它往往是一种事后的监督和控制,容易造成资源的流失,项目业绩的低下,集团战略缺乏整体规划性。这种分散式的会计核算模式不利于资源的整体调配,往往会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上下游资源发展的不一致性和不同步性。随着现代集团企业快速发展,上述分散式的会计核算模式带来的管理弊端就迅速凸现出来,并成为制约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

集约式的会计核算模式是在集团企业财务集约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将整个集团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过程的风险集合于一身,达到会计核算信息的实时集中和共享,实现对各个成员企业的财务权力进行重点收缩和监控,对成员企业之间的资源合理调配,实现集团总部对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的掌控,进而做到实时监控企业使用资源的风险。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建立起了以财务信息系统为依托的集团财务管理网络,使财务核算与经营环节实现了集中统一的在线管理与控制,在会计的反映和监督两个职能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会计核算“一本账”的内涵

会计核算“一本账”是一种集约式的会计核算模式,将集团企业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财务活动、财务人员以会计核算流程重组为手段进行集约管理,把集团内部原来按照产权和职能关系设立的多层级多业务的会计核算主体归并为单一的集团会计核算主体,集团及其成员企业所有经济业务都由财务人员直接以集团会计主体在同一账套中进行会计核算∞,集团及各所属单位通过集团账套数据生成相应地财务报告和内部管理报表,实现财务报告编制由表抵法向账抵法的转变。它是实现企业所有交易事项、资源控制情况、项目投资情况等等集中于集团总部财务部的一种集中管理模式,通过压缩核算级次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供给效率,实现财务信息的集约式生产和传递,进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实现集团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种会计核算模式必须服务于集团企业集约化财务管理整体性、复杂性和监控性的需求,是一种整合企业财务资源的手段,能够简化会计信息传递的流程,加快会计信息流转的过程,并且减少集团资源的浪费程度,有利于控制和监督相关业务的风险,实现企业财务要素的优化配置,它注重的是效率和效益。

三、电网企业“一本账”会计核算模式的构建

(一)电网企业的会计核算“一本账”目标体系定位

南方电网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创建国际先进水平企业,会计核算“一本账”应立足于建设核算型、管理型、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特别是满足决策支持型功能需求,进而实现整个集团会计信息的集约式生产和使用,真正为管理者进行相关的决策,提供决策信息。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的目标体系应由以下几个维度构成:1.终极目标是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2.有用性目标是通过会计系统处理的经济活动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挖掘财务指标的业务动因,加强管理层对企业资源总体情况的了解和控制;3.合规性目标即规范企业的业务活动、会计流程和会计行为。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4.效率性目标即提高企业会计程序运作的效率,加强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为公司业务运作提供高效的财务支持。

(二)电网企业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型

对于电网集团企业,有两种符合电网企业自身管理需要的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方式一是直接对下属各会计核算主体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将各分账套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取消原各会计核算分账套。实现“实体一本账”。方式二是下属各会计核算主体保留独立实体账套,通过在财务信息系统增加新的功能,将各单位分账套数据中的主要科目栏目信息汇总抵销生成“逻辑一本账”。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前者的优势是实现了集团企业所有财务数据的整合,并有利于与业务系统的集成,使得集团报表的生成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由表抵法向账抵法的转变,集团总部掌握财务信息更加全面,监控更加到位;劣势是会计核算主体复杂。账务数据整合操作难度大。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税收风险和系统实施风险,对业务流程的影响巨大,可能导致“一本账”初期企业运作的不顺畅。后者的优势是实施难度小,与现有的会计核算法规不存在冲突,只是生成了虚拟的一本账,对原会计核算主体产生的影响较小,不存在法律税收风险;劣势是不能将分账套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集团总部获取的信息有限,监控不到位。并且没有解决集团内部单位的往来财务数据不一致的问题,特别是很难获得与财务数据相关的业务信息,集团财务报表的生成仍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

笔者认为。南方电网主营业务为电力销售,容易实现对下属电网企业的账务数据整合,使得财务系统可以通过会计科目对企业信息进行归集的同时。通过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交集,在账务信息中实现多纬度的业务管理信息,对于电力销售板块可以采用第一种“一本账”的核算模式。而南方电网下属的金融投资、工程施工、发电业务企业,生产业务性质各不相同,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些业务数据的整合,同时,其账务数据与供电企业的账务数据进行整合的工作基地非常大。购销双方的协同凭证发起方式和收入成本的会计处理政策等都需要进行统一协调。因此。笔者建议在“一本账”运作初期采用第二种方式,通过网公司统一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的格式,以此为基础进行抵销平台数据的合并抵销,等到南方电网公司的一体化管理制度在这些企业的业务和流程中实现对接后,才考虑对这些企业的账务数据进行整合。

(三)电网企业会计核算“一本账”实施步骤

1 统一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一本账”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实现集团企业整体的核算一体化,统一各成员企业的核算政策,在此基础上提供的集团各成员企业的会计信息和数

据才具有可比性,才能规范集约化式的财务信息,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相关的依据。

统一会计核算制度,首要的就是统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内容具体分类的方法,也为会计报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是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其体系设置反映了本单位所关注的财务信息,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会计科目提供详细或总括的核算信息。对于集团企业“一本账”,会计科目设置的科学性决定了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科目的设计既要区分业务性质,更要区分不同的会计主体,尤其要注意各企业业绩考核等业务管理需求。

其次应进行会计核算凭证模板的制定,对于集团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制定相应的会计凭证处理方法,指导所属单位进行会计核算,通过会计凭证模板的方式。可以使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流程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样也实现了会计处理结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且增加了经济业务会计结果的可预见性,为“一本账”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实用基础平台。

2 统一业务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的构建本质属性是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流程重组。因此,在构建“一本账”的整体框架时,首先应对电网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通过制度规范来保证实现会计“一本账”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决策价值性。与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主要有成本费用核算流程、售电核算流程、工程项目建设流程、资产管理核算流程、税金核算流程、资金结算流程等。通过对这些流程的特点、主要关键控制点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梳理,从中找出与会计核算系统相融合的地方,依据会计核算的路径,整合相关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活动,实现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财务活动和财务人员的集中统一,实现流程的重新整合。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将核算流程实施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电力营销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信息系统数据的集成和共享,将会计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嵌入到业务处理系统中,实现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实时采集、集中存储、即时处理、全面共享,从而使会计工作的重心由核算向管理转变,为决策提供支持。

3 集中管理企业财务要素资源

集团企业通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企业财务要素资源,会计核算中心是实行会计“一本账”核算后设立的一个中间部门,来负责整个集团业务的会计核算,使得核算业务更加专业化,将事务性的核算工作和管理性的财务工作进行适当地分离,其关键是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人员统一管理,保持独立性,并实现集中核算资料电子化、档案实物资料属地化管理。

集团企业内部结算中心是具体办理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其通常设立于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有:(1)集中管理各成员企业的现金收入。并负责将成员企业的现金收入转账至集团结算中心在银行开设的账户:(2)核定成员企业日常备用的现金余额;(3)统一拨付各成员企业因为业务需要而必备的货币资金,并监控资金使用方向;(4)统一对外筹资资源,确保整个集团的资金需求;(5)办理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往来核算。并计算各企业在集团结算中心的现金流入净额,及相关的利息或利息收入。

建立“一本账”会计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和资金结算中心的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会骤然增加,这客观上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当然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并且对财务人员的集中培训与分配也有利于控制相关的稽核和监控风险。实施会计“一本账”核算后,南方电网公司需要对通过母公司财务部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4 建设“一本账”会计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从以实现基本会计核算功能为主要目标转变到生成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为主要目标,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业务子系统集成,以全面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为中心,实时、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管理状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并提供完善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系统实施的关键是优化管理模式和重组业务流程。

在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实施成功后。将由传统的功能驱动的会计业务流程转变为环境下“事件驱动”的会计业务流程。当业务事件发生时。根据数据处理规则将业务事件数据存入业务事件数据库,业务事件数据库中存放着由数据收集系统自动收集、只经过初步加工的源数据,当信息使用者想从系统中获取信息时。由信息使用者提出要求,系统启动相应的信息处理程序模块,对业务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实时反馈给信息使用者。如图1所示。

第9篇:财务转账流程范文

【关键词】钢铁业 营运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营运资金,是指企业处于某时点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也称作“净营业资金”。营运资金的特点是资金来源广、数量具有波动性、周转速度较快、变现能力强。在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时,需要保证企业各项流动资产额度的配置具备合理与科学,以及资金资产结构的合理,进而确保企业资金周转的通畅。

一、钢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资金周转变慢

1.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周转速度。在流动资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一般以应收账款周转率来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资产流动快,周转越快。而最近几年,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出现“收款难、销售难”的困境,以及销售停滞,影响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另外公司在收账过程中,催收盲目,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薄弱。因此增强企业的追索能力,加快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存货周转率下降。存货周转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反映流动资金周转快慢的指标,他能反映存货的变现能力,表明存货资金周转的速度。存货资金占有量与存货周转流动性的合理,不仅可以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稳定,而且也能够进一步促使资金使用效率的不断增长,同时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当前钢铁行业经济不景气,存货积压严重,产品滞销,过多的营运资金聚积在存货中不能释放,存货的管理成本增加,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导致公司资金不足。

(二)流动负债管理不合理

1.短期借款比重过大,筹资方式单一。短期借款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筹资方式。在钢铁业短期借款占流动负债的比重比较高,有点甚至达到70%左右,融资形式过于单一,财务风险偏大。同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承担着较高的财务费用。总体可见,由于产品销售困难、收款难、存货的严重积压,流动资金被占用,资金链断裂,钢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明显加大,这样会致使公司因负债筹资而引发企业到期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风险或大于企业经营成本的财务风险。并且一旦企业出现支付危机时,企业自身会因信用的流失而影响企业美誉导致风险系数的大大提升,同时还会因筹资风险导致融资成本的加大。

2.应付账款周转率较高,市场地位下降。应付账款是企业应当支付但尚未支付的佣金及手续费,通常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对供应商的债务。应付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付账款的流动程度的指标。近几年钢铁产业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呈现出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说明其财务风险加剧,占用供应商货款能力降低,铁矿石供应商加大了催款力度。

二、加强钢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加快营运资金周转效率

1.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赊销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吸引顾客,增加销量,进而应收账款上升,坏账损失风险快速积累。因此钢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增强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关注。(1)合理制定信用政策。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适用于企业的赊销制度,制定以信用条件、信用标准以及收账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信用政策,企业在进行赊账时,要对对方进行详细的调查,避免盲目赊销。(2)建立严格的赊销监督审批制度。从一开始就采取规避受损的措施,采取“谁审批,谁负责”的方式,每发生一笔应收账款业务都要有与之对应的明确负责人,以免坏账的发生以及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模式,赋予不同级别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同时必须把责任制落到实处,每一个办事人员所处理的业务都要由自己负责,不可转接他人,同时还应要求其对自己所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直至把资金全部收回。

2.加快存货周转速度。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对存货的管控方式与特点,在管理模式、存货定额与市场需求上做出进一步安排。第一,采取最佳订货的存货管理模式。因为存货过多会造成存货积压,使企业面临存货储备成本提高及存货破损等带来的损失,而存货不足又将使企业面临存货短缺带来的销售损失。所以,企业须加强存货管理机制。例如企业可计算出最佳订货批量、最佳订货次数、最佳订货周期、再订货点等指标,对存货的出入进行合理预算,保证存货变现质量。第二,积极探索市场的需求变化。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企业经营战略,采取不同的竞争手段如广告策略、售后服务等,加速存货的销售速度。第三,企业大力开发新市场,寻找新的销售渠道,采取有效的促销政策,增加市场占有率,从而加速存货变现,提高存货周转率。

(二)合理优化流动负债规模

1.寻求筹资来源和方式的多元化。钢铁业属于大额资金驱动的行业,大量负债的情形较为常见。其融资渠道过为单一,主要为银行借款。近几年,我国银行借款系统要求不断增加,条件更为严苛。为使企业财务风险避免过于集中、严格控制财务费用,从而形成企业筹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除采用传统商业贷款、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等方法以外,钢铁行业采取可以积极开辟保理、信用证等多种创新的筹资方式。但在现如今市场经济新兴资金的管理体制下,应该更加注重筹资方案的多元化,并保证筹资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安全效益性,最终使得筹资方式与筹资渠道的安全,以使综合资金成本率达到最低,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2.加强应付账款管理。钢铁业部分资金来源是供应商的应付账款。现目前,应付账款周转率逐年上升,要求企业合理的运用商业信用,适当地延长其应付账款周转期。改变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分析应付账款的账龄,结合钢铁行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找出应付账款还款的最佳时间点。其次,做好对应付账款的审核工作,对于新出现的应付账款,要仔细核查该笔应付账款存在的必要性,一些时候,由于管理者管理不善,大量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甚至虚假的应付账款也会发生使企业一定的经济利益受损。因此,对于应付账款应该加大审核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婉君.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财会月刊.2013,(02).

[2]孙燕.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4,(01).

[3]高伟帆.论企业营运资金的预算管理.财经界.2014,(01).

[4]丁红霞.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效率.商业会计.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