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精选(九篇)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

第1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许多内容对现代市场营销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企业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营销管理中倡导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道德,要增加品牌的文化含量,随时调整和丰富当代市场营销谋略,还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中国的关系营销。

O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市场营销文化。在我国,长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文化对人的影响非常之大,特别是传统思想中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祟尚道德诚信,对当代市场营销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对消费者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们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如果能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就能另辟蹊径,在日趋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市场上捷足先登。

1汲取儒家传统文化精华,倡导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道德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东方文化的代表,儒家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根基,其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是现代营销道德必然继承和发展的传统道德,是当代市场营销之根本。首先,树立以“仁”为内核的市场营销理念。儒家文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境界,把“仁”释为“仁者爱人”,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敬人者,人恒敬之”,不以仁心对待顾客,顾客何以仁回报其次,建构以“义”为特征的市场营销准则。关于义利关系,儒家文化认为应该“贵义贱利”、“义以为上”,强调先利后义。在营销管理活动中,要“义利合一”。“义利合一”追求的是企业、顾客、社会的和谐发展。重义,即避免人们成为“金钱的奴隶”,不搞欺诈行为,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不义之事:求利,即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通过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获得。要求在当代市场营销中,既要赚钱又要讲友谊,既重经济交流,又重社会效益。第三,建立以“礼”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规范。人们崇尚礼仪,能以宽容态度待人,推己达人。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协调人际关系,就不能立身处世。当代商战更应遵守礼,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实现互利双赢。第四,确立以“智”为动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儒家伦理认为“智者,才智”、“待物为智”。强调对万物的认识依赖于智。在当代,在制定营销策略、预测市场需求、开拓国际市场、开展人才竞争等市场营销管理活动中,无处不需“智”。第五,遵循以”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原则。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儒家伦理认为“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以诚为本”是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石,是企业获得效益、赢得市场的法宝。市场只青睐货真价实、真诚对顾客服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和运营者。鄙视那些不诚信行为: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广告虚假、售后服务质量差。

2软营销超越硬营销。在营销中重视品牌的传统文化

以史为鉴,任何一个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品牌的树立和自身形象的设计。企业刨品牌的途径,一半是增加科技投入,另一半则是增加文化含量。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的运用上只是处于一个技术和符号层面以物质为基础的硬营销曾经起过决定作用。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现在上升到一个心理层面,以文化为基础的软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接受方式.在品牌的设计上可以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如“红豆”是江苏红豆集团的服装品牌和企业名称,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有的情感魅力而吸引着广大消费者。提起它,人们就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孔府家酒是孔圣人的家乡酒,一句广告词“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勾起无数人对家的眷恋,对传统文化的回溯追源。此外,国外企业也在大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元素充分运用到产品当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回味的是,当那些外资品牌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后,反过来在中国市场却深得消费者的青睐。以著名手表企业瑞士国际斯沃琪集团为例,去年他们在中国设计的“狗来福”,首次推出以“生肖”为主题的特别款,迎接“狗年”的到来。这款产品,除了生肖外更挖掘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整款设计以红色为基调,红色在中国的新年庆祝中具有特别意义,它象征着财富、繁荣、来年红火。

3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调整与丰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在当代市场营销活动中,我们应汲取中庸哲学的精华,随时调整与丰富营销观念,获得最佳经营效益。

第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与现代“绿色营销”思想。中国人自古就追求“天人合一”,看重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现阶段有些企业仍存在“重市场轻生态”的观念,经销一些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产品,因此,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引导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体现。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中庸之道”,反对“过犹不及”,不按规律行事。儒家文化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天人整体观,促使人们去寻求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机体的普遍规律,不仅要推己及人,还要推己及物,追求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儒家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环保的需要,体现在营销上就是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行绿色营销(Green Marketing)。

第二,儒家“民本”观念与现代“社会营销”思想。儒家文化强调“民本”、“民心”、“民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特点对营销管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营销的全局观念上,企业营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要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企业应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即企业在营销中应树立社会营销观念。

第三,儒家“变异”思想与现代“创新营销”观念。营销管理者在市场营销管理活动中要正确把握企业内外部信息,才能做到“知已知彼”,求“变”创新;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从而“百战不殆”。

第2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档案管理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发展到今天的电子档案模式,不仅是管理方式的改变,也是管理质量和管理思路的一次革新。电力企业营销档案管理,目前正处速发展中。单独的电力营销档案已经与生产mis,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实现数据融合,显著提升了电力公司电子档案的管理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推进了电力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现代化进程。

关键字:电子档案 管理系统

正文

电力公司营销业务承载着业扩报装、电费计费、电能计量、用电信息采集等关键业务以及95598电话语音、互动网站、银电联网等对外服务工作,具有业务复杂、与客户交互文件多、信息资源量大等特点,营销纸质文档管理工作也日益繁重,电子文件管理和纸质文件管理的需求日益突出。

2009年,《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要求进一步推进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国家电网公司档案管理涵盖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能够支持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各项功能,以及档案扩展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但由于营销业务的特殊性,目前营销业务档案管理尚游离于公司整体档案管理体系之外,如何进行营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正是本文分析的内容。

一、电力企业营销档案管理现状

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已经开展了电子化文件管理的实用化应用,提高了业务工作效率,为公司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部分省电力公司对营销业务重要环节实现了资料电子化管理,其中报装申请、供用电方案、供用电合同、现场检查等业务资料较多的业务环节电子化应用程度较高。功能上涵盖了电子化文件的上传、下载、查看,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营销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二、营销档案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1.必要性

(1)可以充分保障营销客户档案信息安全存储。

通过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建立起统一的营销客户电子档案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将重要的营销凭证及表证单据纳入管理,如: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中的用电申请书、客户有效身份证明、营业执照、供用电合同,95598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故障报修单、投诉举报信函,电费收缴及账务管理中的缴款单、进账单、对账单,计量标准技术资料与质量体系文件,以及用电检查工作中的检查工作单及通知书等重要内容。这些内容的统一化电子化管理,可有效避免营销各类原始凭证在管理和借用过程中的磨损、老化、丢失和泄密现象,保证这些原始凭证的安全完整和长久保存。

(2)可以有效建立营销文件档案资源共享利用机制。

通过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实现营销自动化系统各模块(如: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效综合服务系统与多渠道缴费系统等)实时调用浏览所需的资料文件,支撑各项营销业务开展。同时,实现营销基础电子文件分类检索及集成接口服务,将有效支持公司其他部门(如生产部门、办公部门等)对于营销类业务文件的查询和利用,从而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营销档案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并为公司管理业务整合及企业级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

2.营销档案管理具体措施

(1)营销档案数据来源

电子档案按照来源可以细分为电子采集与数据捕获。

电子采集与实物档案相对应,通常指业务流程中通过高拍仪、扫描仪等电子化设备对实物档案进行电子化转换,借由计算机存储设备进行存储的档案。按照业务子项和业务环节进行初步梳理分析,客户档案的纸质文件主要在客户业扩业务中生成共105类资料,按照业务分类为客户业扩新增、增容档案资料,客户变更用电档案资料,用电检查客户档案资料,其他重要资料。

数据捕获:即根据营销业务处理的过程数据自动捕获按照标准单据格式组合形成的资料档案。按照业务子项和业务环节进行初步梳理分析。此类单据为营销系统生成按照营销系统应用分类,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应用共23类单据,抄表管理应用共2类单据,电费收缴及帐务管理共16类单据,用电检查管理共14类单据,95598业务处理共16类单据,资产管理共8类单据,计量点管理共30类单据,其他业务共26类单据。按照业务流程、业务环节梳理覆盖了目前营销系统管理的主要业务范围,为营销业务的无纸化办公和电子单据全流程传递提供了业务支撑。

(2)营销电子档案管理运用的技术

1)异步并发存储技术

电子文件、音视频文件占用带宽较大,限制上传带宽的情况下传输时间较长需要通过异步处理上传与续传,并对多个终端的并发上传任务能够进行排队处理。 利用消息排队机制与资源缓冲池处理文件上传时的异步并发问题。

2)图像文本识别技术

图像文本识别技术是指高拍仪/扫描仪等终端设备检查纸上打印的字符,通过检测暗、亮的模式确定其形状,然后用字符识别方法将形状翻译成计算机文字的过程;即对文本资料进行扫描,然后对图像文件进行分析处理,获取文字及版面信息的过程。如何除错或利用辅助信息提高识别正确率,是技术重点。同时通过识别的文本可以支持自动转换为全文索引。

3)智能搜索技术

智能搜索引擎是以营销业务数据资源和业务分类为基础,对其进行采集、组织、存储、利用、传递等管理过程,实现营销档案的索引库以及丰富的搜索手段,从而搭建营销全方位智能搜索引擎。

实现人工和定时自动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图档文件服务器中获取数据,建立文档采集库和应用链接库,并形成索引文档,由搜索引擎对索引文档的内容进行过滤、整合、分割、分类保存形成企业的索引文件库。

三、结论

随着电力公司“SG186”信息化建设竣工以及“SG-ERP”工程推进,无纸化办公和电子化作业已成为公司信息化发展趋势,营销部门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文件进行业务办理和日常管理,电子文件对于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查询速度、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大营销”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下,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营销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加科学、系统、有效。对营销档案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保障、有高素质的人才是做好营销档案管理工作,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用户、服务于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作者.篇(题)名.刊名,年,卷(期):页码

夏利宏.新形势下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西部,2009(08)

傅荣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国学热”与中国式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大批企业通过借鉴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科学与丰富经验,使企业管理水平得以迅速提高。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企业界盛行一种观点,认为国外的东西拿到国内往往水土不服,并且西方管理科学已经问题很多,而中国管理哲学才是中国企业的“真经”。因此,企业界出现了空前的“国学热”,围绕“中国式管理”的各种观点甚嚣尘上。包括认为西方管理科学已经过时,中国管理哲学将大行其道,中国式管理将取代西方式管理而成为21世纪的全球管理学等,这些观点都极具蛊惑性。

毫无疑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科学的层面来说,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方法和手段;从艺术的层面来说,管理是一门沟通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心灵的艺术,也是一门人事的艺术、权变的艺术。

中国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管理科学重在管事,而中国管理哲学重在管人。因此,中国人的道德信条是先做人后做事,其管理思维是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自然,做好人是做好事的前提,这无可置疑。但是,从现代企业管理与市场运营的角度来说,做任何事都需要讲求效率,都需要考虑顾客的满意和企业的赢利。顾客的满意在于企业为顾客所创造的价值,这也是企业实现赢利的条件。现代企业竞争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效率与成本的辩证关系,不讲求效率、不计算成本的做法,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及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相违背的。

那么,提高劳动效率,节约成本靠什么,仅靠思想修养、道德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管理科学、管理工具的帮助,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管理思想中最缺乏的。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管人的哲学”要实现它的现代价值转化,必须与“管事的科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古老哲学的魅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市场经济价值。毕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的超凡脱俗只属于陶渊明,现代人大多很难去实践陶渊明式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也就很难领略此番审美愉悦。

如果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称为“中国式管理”并非不妥,尽管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称谓需要慎重。但关键的问题并不在名字和口号本身,而在于它包含的思想和方法,更在于它的市场价值和实际效果。

在全球化无所不在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中那些治理国家、社会的优秀思想、经营智慧加以科学分析与合理阐释,并将之有效地运用到现代社会,特别是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这不仅是思想文化界,也是企业管理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

管理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方法,而管理模式则是对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高度概括。管理模式的形成是企业在管理上成熟的标志,先进的管理模式代表着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最高成就。企业只有认真学习,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创新。一方面,中国具有沧桑厚重的民族历史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积淀了丰富的管理智慧。另一方面,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在市场经济与企业管理方面积累了成败得失的丰富经验。

中国灿烂的历史文明能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哪些丰富营养?换句话说,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

一般认为,中国的管理思想主要集中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盛世。

可以说,先秦各学派对中国社会发展、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后来任何一个学派和任何一种思想都无法比拟的。在很大意义上,中国先秦时期的传统思想既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哲学的精华,也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精神信仰的根脉,其丰富的管理智慧与人生思考对于现代人的影响具有历久弥新之感。

中国诸子百家中,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较为密切的是儒、道、法、兵、墨五家,若能本着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精神对这五家的哲学思想进行科学研究与合理取舍,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既能提供方法论意义的战略思想,又能提供实践价值的战术方法。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具有很强的两面性,其优点和不足都非常突出。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发掘传统文化的市场价值,需要我们科学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两面性。作为农耕生产力状况下的文明形态,中国古代文化的很多思想与今天的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譬如儒家文化中那些积极的思想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锤炼个人的意志品质,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墨家文化中那些积极的,与儒家文化不同的,甚至是相对立的观点,恰恰对我们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与经济伦理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道家文化积极的一面在于,可以从世界观及方法论的高度给予人们很多人生启示,对于弱化激烈的市场竞争,缓解企业家过于紧张和疲惫的身心,都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法家之道更多地侧重于制度的建立、方法的完善、技术的实施,推崇法治,反对人治,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说,中国文化最缺乏的恰恰是法家文化的传承,进而导致国人以及企业十分缺乏制度意识与法治精神。

兵家之道产生于中国历史上频繁的战争,既善于对作战双方的战略思考,又善于对作战双方的战术探究。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在兵战与商战之间画等号,但现代企业竞争对市场环境及竞争对手的了解,对企业战略的设计、市场的布局、谋略的实施、顾客价值的交付等,与兵战有着许多共通之处。研究兵家之道,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品牌谋略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只有做到科学取舍、辩证分析,才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过分夸大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把儒家文化奉为至高无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甚至认为中国管理哲学可以取代西方管理科学,这样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所谓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因而21世纪的管理学就是中国哲学,这样的观点表面看来是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是国粹派,是民族主义,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恰恰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引入死胡同,从而也必然把中国企业在管理思想上引入一个新的误区。

不论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其在世界文明史或者管理思想史上的卓越地位和生命力,是靠自身与其他文明的竞争与较量而存在和延续的。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以洋枪洋炮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但任何一种外来文明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过中华文明的坚强根基。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近代外国科学技术的传入大大改进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在与外来文明的较量中,强大的包容性使中华文明内涵更加丰富,从而也更具有生命力。

一些人借用西方哲学界、管理学界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神秘兴趣的支离破碎的观点,来佐证中国管理思想及中国式管理的号召力,认为中国管理哲学必将取代西方管理科学,甚至认为21世纪中国文化必将拯救世界,从而将中国描绘为未来世界的新霸主和全球领袖。这些观点不仅存在片面夸大中国文化的硬伤,不仅缺乏严谨的科学精神,更是对传统文化及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自欺欺人的“捧杀”。

打通中西的管理模式

境界是企业家的哲学思想在商业理念与运营实践中的体现,它是决定企业家远见、胸襟、胆识及企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素。企业家的个人修养与思想境界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品位层次也就不一样,可以说,境界以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在相当的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境界管理试图从中西哲学丰富博大的管理思想出发,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相结合来探讨企业的管理模式。

境界管理不只是针对某个层次,或者某一规模的企业主,而是针对各类企业主,无论他们处于何种行业、阶段,对自身的境界与能力修炼都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正如勇者之心不可少,圣者之心不可无,对于人生境界的修炼及事业目标的追求,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真正修成正果,决定成败的要素与条件恰恰就是企业主的思想境界与心灵境界。因此,境界管理首先强调的就是企业主对于西方式的企业家精神及中国化的人生哲学、人生价值的努力追求与不断超越。但是,仅有个人修炼仍是不够的,市场竞争不只是企业家之间,或者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之间个人修为的竞争,它还需要一系列的市场竞争能力与组织运营体系来支撑,而这些恰恰是西方管理科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核心要义。因此,把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打通、融为一体,寻找中西管理在科学思想、实践方法上的共性特征与普遍规律,就是境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及根本目标。

毫无疑问,企业家有高境界,企业才会有大格局,企业有大格局,才会有大结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向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一方面,中国企业界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西方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企业管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的确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管理模式。随着整个管理界人性化思想的复兴以及“以人为本”的观念得到重视,中国企业界越来越认识到,在学习西方科学管理模式的同时,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向中国先秦的圣贤们请教,成了企业管理思想的重要来源。在企业发展到达一定阶段之后,面对企业如何保持良性发展及如何突破管理瓶颈等问题,中国的许多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向后转身。

作为一种打通中西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境界管理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及人文特征。近年来管理境界备受关注,把企业管理分为若干境界的说法很多。某种思想与方法被称为“管理”的重要特征,在于这种思想、手段本身所包含的管理要素与管理方法。管理境界可视为企业所能达到的管理层级,笔者则把境界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之所以称为境界管理,就在于这一范式所包含的管理要素与方法。当企业把自己的经营目标确立为健康企业、名牌企业、长寿企业、标杆企业、卓越企业之后,相应地,企业主就要分别对应地进行经营管理要素的修炼。而创业家、企业家、事业家、慈善家、思想家,以及勇者、智者、仁者、贤者、圣者都是以企业的要素形态而存在的,这也是企业及企业家进行能力修炼及身心修炼的五对经营管理要素。

那么,境界管理的路径、方法何在?

中西融合,即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管理哲学进行创新融合就是战略路径,而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将科学管理与法家之道、品牌管理与兵家之道、文化管理与儒家之道、声誉管理与墨家之道、伦理管理与道家之道的相互结合、相互打通,各取所长、共同使用就是管理方法。因此,境界管理是全球化视野下企业管理的一种创新范式,是新型的企业经营哲学,它包含了一套中西结合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方法。

(作者专著《境界管理:五重境界管理模式》即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出版)

第4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摘要: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软化和人性化趋势出发,首次提出了企业概念管理的概念,并分别从企业组织形态、企业管理对象和企业管理方式等角度对企业管理的概念化趋势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一、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

二、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6]孟子飞《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企业技术进步》2002年第2期)

第5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关键词:传媒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会计

随着互联网媒体、自媒体等蓬勃发展,传媒企业开启了多元化转型发展之路。除去传统的广告、发行及印刷等主营业务,传媒行业不断拓展,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领域逐步扩展至项目活动、会展、文旅、教育等众多方面,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传媒企业包括财务及非财务在内的所有资源进行统一控制和分配;对传媒企业预算期间内的运营状况、经营利润以及资金收支等情况进行全方位预测;对传媒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防范;进而为传媒企业战略发展、经营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对于推动传媒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最初诞生于欧美国家控制政府部门开支的需求,后来逐渐被企业运用到其成本费用的管控。随着企业的经营发展,预算管理也从单一的成本费用控制扩展到基于产销量的经营预算管理。当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从经营活动的预算管理扩大到涵盖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在内的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时,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就逐渐形成了。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指导目标为依据,反映其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实现企业目标利润为目的,全面预测和筹划企业的财务结果,科学合理地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监督分析其执行过程,评价反馈其执行结果,调整改善企业经营活动,进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一个预算理念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称跟踪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了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以及财务预算。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传媒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处于转型阶段的传媒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没能与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在预算管理的应用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全面预算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控制方式,它不单单是公司拿来作为财务预算的工具,它还是公司战略管理的方式。在传媒企业中,高管层也只把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当做是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工具,用其对公司资金进行管控。因此,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公司财务部负责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公司各部门的信息,负责全方位编制。这样就会使得财务部的角色发生变化,财务部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但由于部门的局限性,财务部对公司各部门的信息掌握不够。比如:生产部门的各种产品成本、研发部门各种新产品研发方案、投资部门的各种策略等,这些数据是财务部门无法全面掌握的。这样一来,全面预算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和功能,无法做到让公司的预期编制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紧密联系,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利的后果,使得公司的整个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丧失作用力。传媒企业是一种兼具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属性的行业,全面预算对其来说更加重要,显然这种现象也更加明显。(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与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传媒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去中心化的发展态势。在新的背景下,一些新的名词跳入人们的视野中,比如:社交媒体、移动终端、新闻客户端等。这些都给传统的传媒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传媒企业本身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全面预算在传媒企业中的运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制时要结合企业自身业务情况来制定,老的传统业务基础数据也许已经不适用新型的传媒企业,依据历史成本采用简单增减量方式编制的预算数据会和传媒企业真实状况和需求相差甚远,预算编制与实际运营严重偏离。而且很多传媒企业都是“事转企”型企业,公司参与全面预算编制的人员经营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还是靠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下指令下预算目标的方式编制预算,没有调研市场结合公司实际经营业务进行预测,自身技能和知识体系又不足,无法与快速变化的整个传媒行业互相匹配,无法应对新的传媒行业中出现的新问题,这样就会使得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结果与实际差异越来越大。(三)全面预算管理的保障机制不完善。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讲究全面二字,它要求公司的全部人员都参与管理,大到公司总经理,小到普通员工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去,保障预算管理的全面性。但是,在当前企业中,员工对全面预算的了解程度低,关注少、更别说是参与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会成立专门的预算小组,聚集专业人士对公司的预算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种现象在传媒企业中更为突出。新兴传媒企业很多规模较小,所以公司缺乏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保障体系;传统传媒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认知片面,仅认为全面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这就导致了整个公司除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比如:生产部门、后勤部门、研发部门、市场部门都认为全面预算不关他们的事,几乎没有参与预算编制,也就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丧失了其原有的功能,没有了科学性、战略性、威慑性,导致了预算编制缺少可操作性。(四)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本预算执行不力。近年来传媒行业发展迅速,其不再是单独的传媒,而已经成为覆盖多个行业的产业链。各种模式的传媒行业都涌现出来,各自都有着自身的管理方式和发展定位。因此,成本控制成为公司发展的阻力,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究其根本,还是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本预算执行力不够。成本预算与收入预算是相辅相成的,公司先进行成本预算紧接着进行收入预算,两者先后进行。传媒业主要的收入来源取决于广告,广告收入支撑着传媒业的绝大部分支出,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主打的广告有所不同,因此广告收入也会随之不同;且在现今传媒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行业跨渠道的新型收入带来的新增成本难以提前预估,故在既定的利润条件下,这就会使得成本控制受到限制,收入预算与成本预算无法匹配、无法同步,既定的预算成本无法严格贯彻执行。同时,在传媒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一部分外界不可控成本,其在不同的法律法规、政策、经济文化水平下有所不同。以上这些都给成本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本预算较难严格执行。

三、传媒行业全面预算问题的解决策略

为了全面有效的实施预算管理,解决上述问题,传媒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提高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传媒企业应该加大全面预算管理宣传力度,让员工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方向,方式与企业目标。要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的顺利开展,就要建立比较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上下全员参与,要有明确的预算目标,并落实到各个部门与员工个人。全面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比如:生产部门、后勤部门、研发部门、市场部门都应参与全面预算编制中,保证全面预算的科学性、战略性与权威性。(二)科学的选择适合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工作必须以预算目标为依据,使预算的编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企业价值。在编制预算时,传媒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可以选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例如针对市场变化较快的新媒体业务,就可以采取定期预算结合滚动预算的方式,年初预算只设定一个大概总额,根据一季度的实际发生情况,细化二季度预算,然后根据上半年执行情况再滚动编制下半年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设立预算监管委员会,专门用于监管企业预算的编制与执行。针对实际发生数与预算之间的差异,监管委员会需深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并给出有效管理措施。当差异出现在预算方法的选择或预算人员的编制过程时,企业需要提高和强化预算人员的预算编制能力,如果问题出现在执行过程中,应设立奖惩机制,对执行人员的失误进行相应惩罚,对有效执行的人员进行相应奖励。(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1)全面预算要全覆盖有战略高度。预算管理的本质是科学有效进行资源分配,规避市场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危害,以便企业更好的实现战略目标。传媒企业首先应该明确其战略目标,并以所占市场份额为导向,根据自身优势和特征进行预算管理。传媒企业的预算规划要全面,使预算贯穿整个项目甚至整个年度。其次应当调动从决策层、管理层到业务层的全员重视与参与,经过调研明确估计企业的收入、成本合理范围,预算必须具备弹性,避免片面刻板带来的风险管理。(2)对全面预算管理内容实时跟进调整和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不能只注重事前的预算编制工作,企业应该根据其经营变化对预算内容进行事中的实时调整,并在事后能够详细地将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预算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把预算的执行偏差降到最低,让全面预算管理发挥最大的价值作用。例如许多媒体为了确保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对收视率较低的节目进行置换或相应的调整,因此企业必须相对节目变化对预算进行追索和后续的调整。企业必须建立一种规范的调节机制,包括预算内容变化时的追加、调减、预算变动时的程序等。当市场出现突发情况时,有了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范围、程序及权限,才能使预算调整有序进行。(3)按经营项目成立预算小组。传媒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栏目项目活动、广告发行、书籍出版等;企业往往根据历史成本编制预算或按项目形成初期粗略的预算方案,然后直接交由财务部门,并由财务部汇总成总预算方案,但该预算管理不够精准详细。因此传媒企业可以在传统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于传媒业特有的项目活动成立专门的预算小组。预算小组成员由财务、审计、项目业务人员及计算机人员构成。由此形成的综合预算小组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反馈,最终由集团总部负责预算审批,根据预算与实际偏差对项目组进行考核,解决项目预算成本控制不力的问题。

第6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打造国家主力舰队、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战略投资者,是新闻出版业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抉择,报业(传媒)集团由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国报业(传媒)集团是以党委机关报为龙头组建的。如果说之前的改革是在事业体制内进行,是一种权利的扩张、要素的增长,现阶段的改革则是实质性的、涉及体制机制的。新闻出版业被允许逐步地、有条件地进入资本市场,兼并、重组、合作联营,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成为报业(传媒)集团合法的市场活动。集团可以通过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实现资本的流动和扩张、壮大资本的实力;通过产权结构多元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大,实现快速发展。这对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可持续发展实力、管理能力将是极大的挑战,对集团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报业(传媒)集团与集团财务再认识

(一)集团的本质

1.形式。一般意义上讲,企业集团的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为了一定目标在统一管理基础上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企业联合体;另一种是公司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在多个领域成立相应的子公司,通过不断扩张裂变,母子公司之间因 “血缘”关系组成的纵向从属型企业集团。报业集团是以报纸为核心,以报纸等多家新闻出版媒体和依托报业固有功能、带有报业外延性质的实业为主体,兼营其他非报业经济实体的经济联合体。初期的报业集团,更多是因“血缘”关系组成的。

2.成因。经济学家认为,现代企业由单一组织向多元而复杂的集团组织发展,是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企业与市场是一种成本关系,当企业经济活动量达到“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和更有利可图”时,现代意义上的大企业才可能出现。企业集团通过组织重组将以前由若干经营单位或小企业分散开展的经营活动转移到企业内部,形成“交易内部化”,从而有效降低交易和协调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企业的边界则是这种交易费用的均衡点。

3.本质。报业(传媒)集团由母公司、媒体、子公司、参股公司以及其他成员单位组建而成。集团本身不具备法人资格及相应的民事权,其法律地位为母公司,必须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一方面,集团内各层阶成员企业拥有平等的法人地位与权力;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守集团章程、将各自的权力地位纳入集团统一的战略目标与政策的规范或秩序的约束之下,由管理总部(或母公司)代表集团实行统一管理,以内部指挥机制替代市场机制。

企业内部管理协调一般通过层级制结构进行。其中总部(或母公司)是集团的核心企业,在企业管理能力、资本实力、产品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的法律联结点主要是资产控股关系。组建集团最大的优势体现为资源聚集整合的规模效应和组织结构重整后的管理协同效应、以及复合而生成的集团整体竞争优势,这是集团具有本质意义的基本特征。

报业(传媒)集团所属的新闻出版业既有一般行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事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负有重要社会责任。新出办[2002]591号文件规定:“深化新闻出版改革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强大的投资能力、高效率的管理能力、以核心能力为依托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是报业(传媒)集团凝聚力、向心力、控制力之源泉所在。

(二)集团财务管理

集团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不变,区别在于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呈现为成员单位个体财务目标对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在战略上的统合。

1.集团是全新的多级法人的利益主体、多层阶的结构关系、相对庞大的组织系统,其生产经营具有连锁性和多元性;在发展中,其成员可多种多样、其组织结构亦具多样性与开放性。集团内母公司、子公司及其他成员法律上彼此有着独立的经营自和理财自;又必须执行集团的决定、决议,服从集团一元化管理方针、管理政策与管理制度,完成集团安排的各项任务。因此必须建立以产权关系为基础的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形成一元化财务管理核心。

2.集团的资金运动是各个理财主体(经营单位)各自资金运动系统的一体化复合,财务关系相对复杂。所属各单位资金的循环和周转既自成体系,又是集团整体资金运动的组成部分,综合体现集团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执行情况;而资金运动的效率和效益,又直接影响着集团市场的进入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后续保障能力。因此,必须将筹资、投资等重大财务功能上移,通过制度输出的办法对各理财主体的财务运作进行有效的边界控制。

3.集团成员单位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在理财过程中难免偏离整体财务目标,谋求自身局部利益最大化。因此,集团必须从整体利益最大化出发,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在整体与个体财务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利益互动机制,促使各成员单位自觉而能动地遵循“规范”,确保子公司能够沿着集团战略目标轨迹高效率地秩序化运行。

无疑,总部(母公司)居于集团核心地位。为此,必须充分发挥主导功能,通过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为各层阶成员单位确立行为规范与准则;所属成员企业必须遵循集团一体化的统一规范,实现协调有序运行。与此相应,集团财务管理亦呈现为总部(或母公司)一元中心下的多层级复合结构特征。亦须制定匹配集团发展战略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和基本财务制度,统驭整体财务资源,协调内外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促进各成员单位对集团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集团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报业(传媒)产业发展初解

除市场的驱动,我国报业(传媒)集团组建成因主要是政府主导(包括舆论引导、政策扶持、宏观调控、提供公共服务等)和企业增量改革所形成的内生性成长动力。从试点集团到集团化、产业化,从体改试点到全面推开,前30年间,经营改革、新闻改革、新技术运用和新市场开发交织进行、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新闻出版产业的形成和持续发展。其发展过程,是市场主体越来越突出的过程。

1.基本轨迹

(1)1978年,以经营分配环节为突破口,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广告回归、自办发行、多种经营等行为,是经济自立的过程,标志着传统意识形态媒介向产业经营的媒介过渡。

(2)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新闻采编环节为突破口, “新闻写作散文化”、“高格调与可读性相结合”主张的提出,标志传统组织媒介向大众媒介的功能丰富与扩张,风靡全国的“一社两报”、“一社多报”、“报中报”等,是为满足多层次读者多方面需要的积极实践;而都市报、晚报的创办成功,更是面向受众传播模式的有效转型。由此,新闻改革落到实处、报业经营回归主题。新闻采编服务于经营分配,通过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来增加报纸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大舆论引导力度、争取庞大的市场利润,这种变革,促进了报业产业雏形的形成。

(3)90年代中后期,以产业组织为突破口,以政府行政力量为主要推手,治散治滥、调整报业结构、组建报业集团。与完全市场化行业相比,报业集团的出现,既彰显了报业产业的实力,又存在企业化、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全行业产业链尚未形成等先天不足。

(4)党的十六大开始,进入以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投融资体制为突破口的核心发展阶段。十六大明确文化体制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分类改革的原则;明确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主渠道,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市场的主体。转企改制就是解决市场主体问题。没有市场主体,产业就不能发展。2005年后,国内各报业集团纷纷更名为传媒集团,这标明传统报业集团将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升级,传统的内容提供商将向信息运营商的转变。

2.现实走势

(1)新闻出版的发展与新技术利用和新市场的开发密不可分。新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利用,90年代初期主要在生产手段和管理手段上;新技术触及内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三大新技术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受众消费方式不断被改变、业内新技术形态的竞争者不断涌入,已经和正在突破新闻出版业的介质壁垒和市场边界,形成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三大板块。传统媒体影响力虽在,注意力却正在游走。一方面,新媒体不断分流广告和受众双重市场资源,报业集团所处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信息海量储存、便捷采集、跨媒体融合互动、使传统产品深度开发利用成为可能。实施以新媒体为主的全媒体战略转型,着力于同一内容多介质化产品打造,实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市场创新,必将形成媒介形态多样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2)面对新媒体和国际传媒集团的冲击与挑战,传媒集团仅靠传统经营方式和自身积累绝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必须实行快速扩张,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最优的战略性飞跃。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政策的松动,为新闻出版业融资提供了机会。传媒集团可以在做大主体、做强主业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市场实施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战略重组,调整资源布局,扩张产业规模、构建以传媒经济为核心、投资与经营多元、多点支撑的经营格局,提升增值空间,促进跨越式发展。迄今的实践表明,未来传媒集团将会是产权多元、产业多样、产品丰富、管理规范的现代经济组织。

三、报业(传媒)集团财务管理创新浅析

创新是传媒业发展的动力,并一直在改写传统媒体的版图。如果说走向市场的战略性举措释放了传媒业巨大的生产力,那么,创建现代化企业制度、以看得见的手有效地替代市场就成为又一个必不可少的战略举措。集团的法律连接点是资本,集团成员各自独立的法人地位决定了只有从财务角度实施一体化管理,才可能使集团真正成为经济利益的统一体。母公司凭借其出资人身份对所能控制的子公司投融资决策、利润分配等制定统一战略、实施统一规划,成为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控制是集团凝聚力、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与效益最大化的保证。

(1)集团财务管理的基础是控制。控制住过程,才能控制结果。控制基本层次是:管住、制度化、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形成集团利润、通过复制扩张管控、形成管控竞争力。集团扩张是利用社会存量资产进行重组来增强核心企业实力,其财务动机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扩张期间,集团的管理理念、组织业态和控制结构将不断创新,且未来市场动态多变,因此要注重企业主观规划能力,尤其是财务战略设计能力。

(2)随着传媒集团规模迅速扩张,不同媒体、不同行业聚集集团旗下,不同企业文化的震撼和融合,现有核心资源的共享、核心能力的复制和与时俱进,使总部财务的整合提升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工作也非常具体。因此,要强调一体化的整合式思想,促进总部与子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3)扩张既带来规模效应,伴随的财务风险也是巨大的,比如扩张无效益、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管理难度加大、成本不断增加、股东知情权受到挑战等。对于集团而言,风险管理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借鉴国内外企业集团的有效经验,控制风险应从基础入手:

①标准化建设。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体现传媒集团特色的会计制度,对会计实务进行提纯、规范,促使集团范围内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业务标准一致,时效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根据相关法规制定集团统计制度,加强统计工作,打造宏观、立体的生产、经营及管理信息平台。

②制度化建设。建立并严格执行全集团统一的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形成符合国家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制度建设考量标准是:健全程度、落实程度、有序程度、有效程度。惟有有效才能复制,才能形成竞争力。

③信息化建设。致力于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优化流程,确保真实,实现各种信息与数据最大限度的共享与有效利用,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第7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营企业;创新模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35 -03

一 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人口红利下降,产能过剩,整体债务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呈现结构性失衡,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是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供给的主体,其未来的发展是决定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与传统的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民营企业的整体创新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状

截止到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突破千万,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它们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它们形成的民营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民营企业发展的好坏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

尽管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在当今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大多数传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生死存亡。这些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本文将对其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1.管理体系落后

(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落后。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待人才的观念不正确,没有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内部的培训很少,员工之间的隔阂比较严重,员工的满意度不高,这将会影响其效率。(2)财务管理体系落后。在当今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大多数民营企业依旧按照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模式管理企业资金,对风险管理没有长远的目标。(3)经营管理体系落后。许多企业依旧是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以家庭为核心的管理分配方式,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化决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通常以伦理规范代替行业规范。

2.缺乏企业文化,观念传统

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企业运转和进步的内在精神动力的重要源泉。许多民营企业不注意企业形象,缺乏自律性,也不注重培养企业的文化建设,观念十分传统,不愿进行主动革新,注重眼前利益。有不少的民营企业忽略自身的文化培养,只是注重于企业表面的包装,缺乏长远的考虑。

3.盲目扩张,市场定位不精准,营销体系不健全

缺乏整体化结构化的战略指导,市场定位模糊,不能及时发现高端需求,盲目产出。市场营销观念落后,不重视选择目标市场,不重视产品的市场定位,促销方式运用存在偏差。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促销方式普遍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能正确地确定广告诉求点;不能很好地选择和运用营销推广的工具;不能够调查和纠正推销人员的观念;没有有效使用公共传播手段进行关系营销。

4.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社会信誉不高;不注重产品质量,缺乏服务意识

民营企业对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准确,没有明确的方向。从而导致企业在定位方面目标不明确、战略不清晰,广泛地存在着随波逐流、盲目发展等经营管理现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自于对自身品牌的建设。品牌的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存在高度正相关的趋势。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存在很多误区,这将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发展。首先,缺乏对品牌建设的全面认知。许多民营企业将自身的品牌建设误解为是创造名牌,因此在品牌建设方面一味地使用广告效应来提高自身产品的知名度,他们认为只要企业的产品有了知名度,自身的品牌便会自然产生。有的甚至进行盲目的品牌攀比,用尽手段地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而不去想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这与品牌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严重相违背的。还有的企业在努力“创名牌”的同时,却不进行高质量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导致所谓的“创名牌”只是空有其表,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自然不会太长。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模式探究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要健康发展,不断开创新的模式才是最为重要的。随着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创新生态环境,民营企业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与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应该主动去探索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新道路,转变传统落后的旧思维,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把握好时代的脉搏,成为新常态的重要力量支柱。

观念和文化创新是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加大创新投入和创新激励是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保障,合理运用知识产权等创新战略是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选择适当的创新模式是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捷径,不同发展阶段和规模的民营企业在提升其创新能力时应采取不同策略。民营企业想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大做强,创新的意识必不可少,只有重视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机制的有机结合,才能在时代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需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看清经济发展趋势,主动去适应市场新要求,把握好时展的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机会、迎接新挑战,实现稳健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创新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态度创新

首先从观念上改变对员工上下级关系的看法。将员工看成是自己的合作伙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动态合伙人。鼓励企业内部创业,员工在价值链上进行相关创业,对外部创业进行战略投资。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创新,将消费者从传统的一次性顾客的划分,转变为永久性用户划分。让用户能够不断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放在首位,由顾客能在企业买到什么转向我们能够为用户解决什么上去。从而增加用户满意度及用户粘性。

(二)组织结构创新

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都是传统金字塔型的科层制组织模式。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这种传统的组织形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了。民营企业应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将传统的组织形式向网络化的平台型组织形式转变。打破层级间的枷锁,让员工与用户自己来决定产品的价值,管理人员发挥的是激励的作用,考核的权力给用户。

(三)互联网+创新

“互联网+”作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需要以“开源、开放、共创、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来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并进行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战略调整。创新是企业构筑竞争力、获取可持续超额利润的源泉所在。“互联网+”是一种创新经济,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企业应将自身的特色与“互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汲取互联网协作共享精神,打造互联网虚实互联互通的理念,实现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线上与线下的交融发展。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需要树立开放性思维,重心放到外部。究其原因,采用更多的资源来自外部,实现更低的成本来自外部,获取更高的利润来自外部。因此,整合是需要企业发挥开创精神协同世界范围内的优质思想资源、富余资本资源和高效业务资源,构筑众智思想、众筹资本、众包业务的世界价值网络。

(四)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在当今越来越重要,国际上许多发展成功的优秀企业都将企业文化作为自己企业的战略高度,企业文化的培养是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企业领导者精神也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实现。要把握两点:一是致力于企业价值观的创新。二是要确立企业文化创新的机制。创新机制主要有企业文化的目标机制、激励机制和传播机制,并以企业精神为统帅,指导企业的不断创新。

(五)服务创新

传统意义上,服务,很大程度是关注产品的售后服务,在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服务应该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应该是全程式的服务。从设计开始到最后的销售,用户都能参与进来,是体验性的,满足用户新的需求。在任何时期都能够与用户有良好的交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六)创新联盟

积极参加或者组织创新联盟,进行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创新合作,努力建立校企、院企的合作平台。努力达到竞合战略。互联网+提供了无边界存在的可能性,企业需要进行跨界合作。跨界是通过虚拟手段整合跨越传统的产业边界。资源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源动力。互联网+提供了资源整合和利用资源的聚合平台,通过综合性的创造性的信息处理过程,促进产品设计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把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借助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外力来汇集众智,全面改造传统工业,互联网的“脱媒”促成供需双方在没有渠道的帮助下进行互动与交易,重构了价值创造的逻辑,促进了商业资源的有效协调。

(七)营销体系与销售渠道创新

对市场进行精准定位,区分有效供给和无效供给,有选择性地投放市场。1.采用先进的市场营销观念,用正确的市场导向观念来指导营销行为,并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观念。2.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目标市场。面对市场细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应当正确了解每一步骤的具体要求,同时按照具体的要求完成相对应的工作任务。3.适当地采取避强定位策略。由于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在其目标市场上会面临不同的竞争对手,这些对手不仅有小企业还存在大企业。当存在这种情况时,作为弱势的企业应当采取避强定位的策略,避免直接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竞技,将目标锁定为规模相当的企业。4.正确运用促销方式。正确定位广告的诉求点;灵活运用营销推广工具;树立正确的推销观念;推销观念主要包括产品导向观念、技巧导向观念、顾客导向观念三种;正确运用良好的公关传播手段,使企业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辉.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改革发展,2009,(07).

[2] 赵筠,杨印山.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04).

[3]邹农基,徐红梅.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重构研究[J].江苏商论,2008.

[4]胡锐.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07).

[5]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15,(01).

[6]辜胜阻.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战略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李景海.以“分利联盟”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理论思考与政策改进[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7).

[8]王宜萍.对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思考[J].商业研究,2008,(06).

[9]刘长义.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途径初探[J].特区经济,2008,(02):122-123.

第8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较为复杂,这主要体现在文化整合与企业管理、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文化背景与企业管理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1.文化整合与企业管理

企业的管理会受到一个国家文化整合的影响。以我国为例来说明,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以博采众长的开阔胸襟不断提炼和整合东方各国优秀的管理文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周易》、道家、释家、法家、墨家、兵家和伊斯兰教有关管理思想和办法为主体的管理文化,而这一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与我国文化的长期整合与与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发展也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通常来说以中国管理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文化,已经开始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管理界众望所归的灿烂新星。这与我国文化的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此之外,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还体现在随着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且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其对于企业的文化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重视和联系。另外,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还体现在其实现一种适应中国文化背景的“人为为人”的价值观,以道德追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文化。

3.文化背景与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与文化背景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即任何一个企业的在某一国家的发展都需要适应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族风俗,这首先体现在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或是一种管理思想,大多是来自服务于一定的经济活动,这导致了其无法避免地会带有特定的文化背景色彩。除此之外,在文化背景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分析过程中,如果以我国文化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看,儒家思想是东方管理文化的主干,并且也是中国管理的渊源之一,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几经变化和更新,其影响却是深远的,这对于在中国生存的企业具有广泛和强烈的影响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影响企业管理者、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影响企业管理者

影响企业管理者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影响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对于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而言,借助于儒家的管理思想内涵大多是十分丰富的,并且其内容往往也涉及到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于划分“修己”和“安人”,即自我管理和社会管理两部分。其管理活动始于“修己”功夫,终于“安人”行为。即我国传统文化会使得诸多企业管理人员以实现自我管理为目标,然后在这一前提下推己及人来实施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

2.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影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其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且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良好的企业文化还能重视研究企业的氛围和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够使得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发展符合客观实际。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还体现在企业激励制度的建设和企业领导风格的形成等非硬性文化指标上,即在这一指标的完善过程中中国优秀文化的渗透可以起到超乎想象的良好作用,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

3.影响企业经营战略。影响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影响的核心内容与重中之重。众所周知企业在每个阶段中所主张的经营战略都是不同的,这一部分是受到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企业不容忽视的是企业管理层也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以其中的经典思想作为一种依据来制定企业下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战略。举例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尽管没有产生出独立的管理理论,但深含于中国传统文化浑沌整体中的管理学问是丰富的,它影响着一代代企业家去探索企业成功经营发展之路。但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的精深武库,可唯有以当代更广阔的全球眼光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创新,同时须接受现代的西方组织与科学管理的“启蒙与洗礼”,才会对企业管理学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企业经营战略可靠性和精确性的不断进步。

第9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一、初步探索阶段(1978年——1991年)

这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主要是探索在计划经济框架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创新路径,以缓解日益加重的财政负担。

建国以来,国家对文化资产采取了分级归口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在横向上,国有文化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权、监督管理权、国家投资和受益权以及资产处置权等权能被宣传部、新闻出版部门、广播影视部门和文化部门等机构分割行使;在纵向上,文化资产管理职能被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自治州)——县——镇(乡)等各级政府纳入本级相应文化行政机构之中。同级政府统管人事与财务,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业务。

自1978年起,我国对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文化领域也在模仿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文化单位推行了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以解决统得过死和吃大锅饭等体制弊端。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8家中央新闻单位试行企业管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对新闻单位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各种媒体开始多种经营。同时,基层文化馆、站也开展了“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文化经营活动,以补充国拨经费的不足。1987年初,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工商局联合颁发了《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全国各地方文化事业单位纷纷建起文化服务类的第三产业。1989年财政部发文指出:鼓励与促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由全额预算管理向差额预算管理过渡;差额预算管理向自收自支管理过渡;自收自支管理向企业管理过渡。随后,我国相当一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转为文化企业单位或文化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一阶段的改革探索是在维系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下进行的,所以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一是仅强调文化企事业单位自主经营权,而忽视了资产所有权;二是政府主管部门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三是承包经营只负赢不负亏,经营风险由国家单独承担;四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经营所的归属不清,短期行为盛行。这些问题的存在,最终导致了国有文化资产流失和资产无效率并存的现实。

二、改革深化阶段(1992年——2001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我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领域主要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在政企分开之外,首次提出了政资分开的概念。同时,在阐述企业产权关系时,“决议”也第一次引入了“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的概念,为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奠定了基础。

1996年1月15日,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试点单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拉开了我国组建文化集团的序幕。到2002年初,全国共组建了包括中国广电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在内的70多家文化集团。这批国有文化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突破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开始进入了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

1994年2月24日,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明珠)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文化类上市公司。随后,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股份有限公司(中视基地)、湖南电广实业有限公司(电广传媒)、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歌华有线)、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文化类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直接或绕开政策壁垒间接上市,成为中国上市文化企业的第一军团。在这些企业中,国有文化资产体现为一定份额的国有股权。国有文化资产的经营管理进入了资本管理的新阶段。

1998年,国务院推行政府机构改革,打破了按“条”、“块”管理国有资产的格局。国有资产监管领域出现了“五龙治水”的局面:即国家计委管立项,经贸委管日常运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管劳动与工资,财政部门管资产登记和处理,组织人事部门和大型企业工委经营者任免。在此之后,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领域也出现了财政部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宣传部门、计委、经贸委、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和企业工委等几个部门“多龙治水”的局面,行政管理与资本管理混合,公共管理与出资人管理合一,管理效率低下。

三、深入拓展阶段(2002——至今)

2003年4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挂牌成立,代表国家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管理国有资产。此后,各省、市(地)也纷纷组建了各自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领域也逐步改变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的经营管理方式,努力向构建“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代表”的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迈进。

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形成了以“控股公司”为主要特征的重庆模式、以“联席会议”和“委托监管”为特征的上海模式、以“不完全授权”为特征的深圳模式、以“双重授权”结构为特征的湖北模式和以“联合监管”与“精确考核”为特征的宁报模式等几种各具特色的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