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现代医药与临床精选(九篇)

现代医药与临床

第1篇: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1.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一方面我们期待能够利用中药现代化的进步空间,合理地把中药成品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特殊优点——如治疗效果的优点、低成本消耗的优点以及环保卫生的优点——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国内的生命健康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并为广大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中药现代化的影响力把中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进而推动中药界的国际化的发展,为减轻广大人民的经济压力提供助力。这两个重要目的提高了医药界的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充分运用了当今科学技术的优点,进一步加快了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速度,从而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1.2、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简单的说,中药现代化的模式是适应国内环境、国际形势以及中药特点的。积极地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是中药医学本身的需求,而且也是在21世纪新兴世界的背景下解决严重的社会健康安全问题和医药企业的发展问题的需要,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项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

    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2.1、 创建临床医学的目的。临床医学简单的说就是亲身面对病人的医学,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各种专业性学科的统称。其理念是:临床医师通过视诊、听诊、触诊、叩诊以及问诊等临床手段来获得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而通过恰当的治疗措施治疗病人,以使病人的痛苦得到缓解或消除。

    2.2、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大意义。临床医学过程本身就是一门把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和验证临床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工作者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使中药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关系更加紧密、有效,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就两种形式的结合状态来看,它符合了临床-基础理论-临床的模式,反复应用,为以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代日渐中药现代化的潮流下,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不仅是未来之星,而且将会大有成就。也就是说,一方面这种融合有利于临床医学对中药的标准型的研究,促进了使中药现代化的优势逐渐融入国际化的临床医学,推动了中药临床的治疗和用药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学上关于中医药学的研制,推进中药临床的新药不断供应,为病人提供更有效、更便宜的新药,达到省钱、省力、省时的目的。下面笔者根据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手段及其优势作简单介绍。

    3.1、 根据临床医学实践时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研制中药,体现中药现代化的优势

    我们知道,新中药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优点:药效性强、疗效指数高、安全保障优等。但是以往相关工作者并没有重视中药现代化,也没有把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相互融合的意识,致使中药的研制量并不是很高。近年来,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关工作者认识到把临床中积累到的经验融入到中药的研制方法中,可以更大程度上地使中国的丰富资源得以被利用,进而研发出更新、药效更高的新型中药。例如,在研发肝病新中药的过程中,有这样三种考虑:(1)根据历来前辈的经验,采取较科学的民间方法研制中成药;(2)根据临床医疗时所获得的经验,发扬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验,最终研发出新型中药;(3)根据已经制得的但药效并不显着的中药,经过探索、实践找出新改进的出路。

    3.2、 重视临床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加以研究,实现中药现代化

    一切药物有益就必然有害,所以临床医师必须重视临床医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系统性的融合,更好地将中医药界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全心全意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服务奉献。例如,对葛根素注射液的副反应进行探究研讨,并明确这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理,在实践研究中逐渐改善这种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反应度。然而,由于这种副反应机理的工作开展的比较晚,研制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医疗设施的不够完备,致使制约着这种副反应的研制工作的进步。因此,医学工作者应该对中药副反应加以重视,并可以借助国外的临床实例,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共同智慧,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做好准备。

    3.3、 根据社会的需求,加大对创新中药的建设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的结合,强化中医药界的创新意识

    社会的进步在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建立完善的新型中药的创新体系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向。但是由于这种中药的研究体系并不完善,比如人才的缺乏、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及设备、设施的欠缺等,都是中医药学的脚步滞留的原因。所以必须加大以上客观和主观等的因素的改革,结合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建立创新型的基础平台,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知识和实践的融合,以达到医学中一个新的高度。

第2篇: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关键词】 中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 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以有关血药浓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的西药临床药学为主,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我国独特资源优势的中医药的重视还不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规范标准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等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的再研究;二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新制剂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来研究中药[2]。但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复杂,更有挑战性[3],由此中药临床药学在开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但其对临床药师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工作形势和内容也无标准化规范,使得介入临床用药工作的途径比较模糊,只能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临床药师工作时难以摆正自身位置,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

1.2 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

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成立了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重点学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制不够长,难以安排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缺少像西药临床药师那样的培训基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较缺乏等等。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使得药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专业知识老化等问题,专业人数和人才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

1.3 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

目前中药应用情况较为混乱,不仅多种中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同服现象非常普遍。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存在不足。本来中药的成分有很多还不明确,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连续用药时中间追加间隔液,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在临床实际使用时大部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次,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的,且大多是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限制了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再次,全国各地医院开展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工作不太多,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在“中药安全无毒”的错误思想影响下,中药及中成药超剂量、超时间使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归咎于我国对中成药和中药安全性在的认识不足。

2 发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对策

2.1 重视和遵循中医药的独特理论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模式,因为中医辨证有寒热虚实,中药有四气五味,治病要辨证施治,中医药是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所以要想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就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采用现代方法对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应采用不同方法多方面进行考察,多学科联合进行研究。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质量标准的制订仍不完善,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监管,尤其是对中药注射剂和中药传统剂型改造的新剂型[4]。降低中药用药风险,规范临床使用,遵循中药配伍禁忌。

2.2 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应积极参与临床

为促进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中药临床药学人员需要下临床参与临床活动,这也是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可采用定期跟随科室主任、主管医生一起查房会诊、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咨询和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活动。此外,中药临床药师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与协作关系,对不合理用药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每天按方抓药、只以药物为中心的观念和现象,不断提高临床药师自身的专业价值。

2.3 加强人才培养

在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方面,中医药院校首先应承担基础人才的培养重任,应广泛开设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专业课设置上,在本科的前两年重点学习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后两年就相对削减现有的化学课程,加强中医学、中医临床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从力所能及的培训和教育入手,如培训班、函授班等方式,多层面加大临床中药师培训力度,尽快提高现有中药临床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临床的需求。

3 结语

临床药学是药学发展的方向,而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会成为中药学的一项重点工作。中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医药卫生事业,所以无论是大型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应重视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注重中药的合理应用,发挥我国的传统医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茂华,陈仁美,谈发明. 中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特殊性的思考.中国执业药师,2011,8(9):42-43.

2 王丽霞,牟稷征,陆丽珠.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中国药房,2001,12(9):570-572.

第3篇: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关键词】 中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 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以有关血药浓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的西药临床药学为主,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我国独特资源优势的中医药的重视还不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规范标准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等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的再研究;二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新制剂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来研究中药[2]。但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复杂,更有挑战性[3],由此中药临床药学在开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但其对临床药师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工作形势和内容也无标准化规范,使得介入临床用药工作的途径比较模糊,只能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临床药师工作时难以摆正自身位置,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

1.2 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

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成立了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重点学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制不够长,难以安排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缺少像西药临床药师那样的培训基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较缺乏等等。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使得药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专业知识老化等问题,专业人数和人才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

1.3 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

目前中药应用情况较为混乱,不仅多种中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同服现象非常普遍。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存在不足。本来中药的成分有很多还不明确,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连续用药时中间追加间隔液,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在临床实际使用时大部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次,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的,且大多是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限制了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再次,全国各地医院开展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工作不太多,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在“中药安全无毒”的错误思想影响下,中药及中成药超剂量、超时间使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归咎于我国对中成药和中药安全性在的认识不足。

2 发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对策

2.1 重视和遵循中医药的独特理论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模式,因为中医辨证有寒热虚实,中药有四气五味,治病要辨证施治,中医药是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所以要想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就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采用现代方法对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应采用不同方法多方面进行考察,多学科联合进行研究。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质量标准的制订仍不完善,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监管,尤其是对中药注射剂和中药传统剂型改造的新剂型[4]。降低中药用药风险,规范临床使用,遵循中药配伍禁忌。

2.2 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应积极参与临床

为促进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中药临床药学人员需要下临床参与临床活动,这也是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可采用定期跟随科室主任、主管医生一起查房会诊、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咨询和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活动。此外,中药临床药师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与协作关系,对不合理用药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每天按方抓药、只以药物为中心的观念和现象,不断提高临床药师自身的专业价值。

2.3 加强人才培养

在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方面,中医药院校首先应承担基础人才的培养重任,应广泛开设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专业课设置上,在本科的前两年重点学习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后两年就相对削减现有的化学课程,加强中医学、中医临床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从力所能及的培训和教育入手,如培训班、函授班等方式,多层面加大临床中药师培训力度,尽快提高现有中药临床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临床的需求。

3 结语

临床药学是药学发展的方向,而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会成为中药学的一项重点工作。中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医药卫生事业,所以无论是大型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应重视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注重中药的合理应用,发挥我国的传统医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茂华,陈仁美,谈发明. 中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特殊性的思考.中国执业药师,2011,8(9):42-43.

2 王丽霞,牟稷征,陆丽珠.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中国药房,2001,12(9):570-572.

第4篇: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关键词] 临床药学;中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28[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39-04

Exploration of clinical pharmacy model of TCM

WU Jianhong1, CHEN Xingyi2

1.Panyu District Hexian Memori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511400, China; 2. Panyu Cent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511400, China

[Abstract] Clinical pharmacy has gotten a great development of drug researc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so on, made great progres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On the contrary, clinical pharmacy of TCM lags behind pharmaceutical chemicals in each field. Let's search a suitable pattern for TCM.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y; Clinical pharmacy of TCM;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

临床药学是药师直接参与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疗、参加病案会诊、接受用药咨询、向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多方位药学服务,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以人为本,重点研究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大型综合性独立学科。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率先创立了临床药学专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临床药学服务在美国及欧洲早已深入人心。我国临床药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偏振免疫分析、HPLC、GC、HPCE及色谱仪、与MS联用等技术的开发应用,临床药代动力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开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与临床药学相对应的另一个姐妹分支――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则显得相对滞后。笔者分别以不同的关键词、中文主题词和题名在CHKD搜索2001~2010年文献(表1),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对于化合药物各方面研究的广泛开展,中药无论在化学研究方面,还是临床应用方面都是处于绝对落后的,这既有客观也有主观的因素。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方面的工作值得中药师深思和探讨。一直以来,对于临床药学在中药方面的药学服务有几种提法,其中以“中药临床药学”、“临床中药学”居多,因而在开展有关方面的药学服务前,理清这些提法是必要的。

1 中药临床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定义

1.1 中药临床药学的定义

中药临床药学是中药学与中医临床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多种监测手段为辅,研究中药在体内作用的机制,探讨中药的临床应用,为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的应用型学科,是介于中医各科治疗学和广义的药物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也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与临床药学不同点在于,是以中医药理论指导为特色,重视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组成,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力量,研究中药药理,中药临床应用及其在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1.2 临床中药学的定义

临床中药学是中药学的分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应用的实际需要,对常用中药的来源、药性、炮制、功效和应用指征等进行药物的分析鉴定、配伍以及临床效验的评估和药事管理等,旨在解决临床应用中药时的有关问题;其内容从中药方面说,主要是中药药性,即药之阴阳属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内容;从临床方面说,主要是药物与脏腑病证的关系,随证用药的规律,药物的最佳配伍,药物宜忌,药物之毒、副反应,药物的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物进入人体后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等研究,使临床应用中药能保证安全、有效、合理。

简单来说,“中药临床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大体的内容是一致的,但 “中药临床药学”的提法更侧重于中药药学服务的形式和方向,更符合药学服务的宗旨――合理用药,这也体现了临床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和开展的必要性。另外,“临床中药学”这个提法很容易跟《临床中药学》这本教材混淆,《临床中药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因此笔者更倾向于“中药临床药学”的提法。

2 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临床药学以来,传统的中医药学工作者不甘落后,不断探索中医药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道路,在中药的合理应用、患者的个体化给药、中药配伍变化及复方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不良反应监测及现代中药制剂研究等领域均已开展,但纵观全局,其现状可用“起点低”、“普及少”和“投资少”等来形容。

2.1 “起点低”――中药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医院药学工作人员,尤其是中药学的工作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由于历史原因,非药学专业人员占了一定比例。一方面普遍存在第一学历、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运用率不高、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对于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确实难度不小;另一方面,这与国内专业设置的偏颇有关,以国内的中医药大学为例,中药学本科专业基本是以化学为主,必修的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等,而作为临床医学系的必修课诸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局部解剖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等几十门课程可能只作为选修课,甚至没有相关学科课程设置,使用的教材也仅是药学专业的简化教材而已,相对于同等学历的临床医学系学生来说,药师缺乏深入临床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技巧,导致临床药学开展遇到不容小觑的阻力。

2.2 “普及少”――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工作少甚至空白

笔者查找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名单,首批共计19家医疗机构,共开展13个不同的科别,共42个带教组,培养共计84人次。其中总院最多开展有4个科别,带教组最多4个,培养规模共8人次。第二批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名单,共计31家医疗机构,共开展10个不同科别,培养共计122人次。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共5家医疗机构最多开展各3个科别。在这首批和第二批总共50个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名单中,暂时没看到三甲中医院,临床药师按1年培训时间计算,则每年可培养共206人次,这对于2002年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二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师不得少于3人,培训的规模和人数是远远不够,更遑论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规模和人数。在一项“国内55所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现状调查”中指出,只有约16%的医院开展“药师下临床参加会诊与查房”,不超过50%的医院开展了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利用与评价研究等工作,大部分的临床药学服务在二级医院还处于空白状态[1]。

2.3 “投资少”――医院领导对临床药学不够重视,投入的力度不够

受到“重医轻药”传统观念的限制,大部分的临床医师和医院领导,甚至其他学科和本科专业的医务工作人员,对药师下临床不理解,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不清楚临床药师工作的真正意义,对药师工作有片面性认识,固有思维把药师的工作职责局限于药房的配发药,临床药学工作可有可无,更遑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导致对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所需要的基本设备投入不足,即使医院有一定的资金实力,面对账面上无甚经济建树的临床药学工作,也是不闻不问,敷衍了事。

3 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实践探讨

临床药学的具体内容包括:治疗药物监测(TDM)、药物动力学研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药物配伍(主要是注射液配伍、输液加药等)的研究及静脉全营养液(TPN)的配伍及制备、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疗效和利用分析、药物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参与新药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实施和总结等。临床中药学的内容可在此基础上加强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品质鉴定、传统的加工炮制评价、中药之间的配伍研究、中西药的配伍研究、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中药剂型的研究及制剂制备、中药煎服方法的研究等。

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笔者认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绝对是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中药临床药学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巧乃至信心和毅力也是西药师无法比拟的,其工作开展必须多个部门共同协作;但笔者认为其开展方向不应太局限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果相关项目都要等具有仪器设备才能开展是没有必要的,同时也会造成医疗成本的浪费。各级医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和条件围绕临床药学范畴,相关工作开展力所能及的项目。笔者就我院实际的情况探讨中药临床药学开展的模式。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以西医为主,中医药所占的比重不大,但随着中成药品种应用比例的上升,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方面的工作是必要的。

3.1 深入临床

临床药师必须走进临床第一线,这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药师不能流于在病历“纸上谈兵”的做法,坐着去猜想医师用药的目的,而应该深入临床第一线,同医师一起参与日常查房,了解医师用药的目的,观察并记录疗效、收集患者反馈的用药信息,参与危、急、疑难病例的讨论,提供用药方案的建议。当然,想一下子就能达到上述要求是天荒夜谈的,这是需要好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我们也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毕竟医师在学校从学习、实习、住院医师等一系列系统培训也是经历过一段漫长而刻苦的努力的,我们不是要去替代医师完成医疗诊治的过程,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提供临床医师所需要了解的药品信息,包括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相关药学情报等。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作为临床药师下临床科室要有针对性,先把个人的专科方向和医院能提供的条件相结合起来开展,掌握相关专科疾病诊断知识、基本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药物治疗方面,查找相关的资料信息,进行总结,建立典型病例药历记录,详细跟踪用药的信息,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及其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类,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合理配伍、优化治疗方案、特殊人群用药与教学药历等,教学药历针对学习和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病种进行分析学习,培养系统的临床思维,提升临床药师药学监护质量[2-3]。中药临床药师则须掌握更多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是必须了解的,这是我们能更好与临床医师沟通的桥梁。

3.2 不良反应监测

2009年全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对注射剂等高风险类药品进行再评价成为今后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同时指出中药注射液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约占到了整个中药不良反应的70%。中药临床药师要积极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收集、整理,分别从药物使用范围、溶媒选择、滴速、使用时间等相关因素着手,分析相关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总结相关药物的使用经验,对于医院现有的品种,尤其是上市5年以内的,更要积极收集有关的信息进行归类,提供合理用药建议。

3.3 资料情报搜集

2009年底,中医已被74个国家承认,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医医疗机构,总数已超过8万家,从业人员20余万人,中医药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外国药学工作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国外的实验室,早已有大量购进(他们称之为“天然药物”)中草药做药物分析、有效成分提取的工作,借助现代高科技的药物提取和药物分析方法,这些实验机构掌握了我们可能不了解的药物成分及其提取方法,如果我们还只是拘泥于国内一些情报搜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尝试接触一些外国的网站,学习并搜集相关的药学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不能局限于“闭门造车”的做法,既要掌握国内的医疗信息情报,也要参考国外的药物信息,了解相关疾病诊断指南,但也不能一味照搬照套,要结合自身实际国情和个体患者需要,分析对比,编写科内或全院“药事信息简报”,总结归纳。中成药在说明书方面做得不如化学药品细致清晰,中药临床药师在这方面更要注重资讯搜集和更新,留意国家的相关的信息,如2010年8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就有关“五十八味益肾胶囊”、“默克・生胰素”等33种产品均为未经批准注册的假药信息,临床药师要更关注这方面的收集。现提供部分外国权威的参考资料,以飨读者。药典类:PDR(Physician desk reference),AHFS Drug information;药物相互作用类:Drug interaction facts;注射剂配伍类:Handbook on injectable drugs;ADR类:Meyler's side effects of drug;药物治疗类:Applied therapeutics;专科类:Drugs i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Drugs for the heart, Nelson's Textbook of pediatrics, Handbook of pediatric drug therapy;数据库:Micromedex,Medline,Plumbed,MD consult[4]。

3.4 中药质量鉴定

笔者认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可以适当开展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鉴定。传统的中医药非常注重品种基源,一直以来都有“道地药材”的提法。由于中药材受品种、地区温湿度、采收季节、加工方法等影响,质量会有不同等级的分别,我们要注意记录药材品种的相关信息,建立药材品种基源、产地、数量、储藏、药效信息等档案,便于及时向临床提供相关药品信息。笔者曾遇到临床医师询问有关安宫牛黄丸的价格质量不同问题,如果作为药师,我们都不清楚本身药品信息的基本情况,是很难让医师信服并接受临床药师,更遑论提出临床合理用药建议。

3.5 咨询和宣教

临床药师的开展,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和用药咨询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医药、药患平台,既可以随时提供药品用药信息的服务,也可收集药品信息的反馈,同时也是提高药学服务层次,对患者正确执行医嘱,提高依从性,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效应,避免或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是提升药剂科整体服务质量水平的窗口[5]。认真细致做好门诊处方点评,掌握门诊用药特点,提出相关用药建议。临床药师每天都会面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的人群,在这个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形形的问题,此时我们要有信心,认真记录并总结归纳;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毕竟药品的说明书都是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名词,我们在面对学历层次相对低的和老年人时,更应耐心,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开展药物方面的宣教讲座,向公众提供药品的安全使用信息。相比医师,临床药师有更充裕的时间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建立药历,重点标记患者用药过程出现的问题,方便患者以后就诊时医师能及时了解既往用药过程,作出准确判断。同时,临床药师可总结归纳药品用药方面的知识,制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方便阅读和宣教。

3.6 科内培训

临床药师遇到的问题,在一线调配和校对药师都有可能遇到,开展科内人员的学习,既可以提高药品使用方面的服务层次,也可借由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挑选工作能力好、责任心强及素质高的药师去外院进修学习,参加相关类型的专题或药学讲座,提高专业知识,扩充专业视野。临床药师的工作量和压力非常大,国内的临床药学工作开展都是以专科形式为主,开展的科室毕竟寥寥可数,这是符合临床用药的特点和现阶段工作开展的难度和层次。科内培训是第二梯队的临床药师挑选,是提供后续临床药师的中坚力量,同时可进行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这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加深临床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效的快捷途径。

3.7 中西药配伍研究

虽然中药还没被西医临床医生完全接受认可,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医院所引进的中成药品种呈递增趋势,中西药联用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并接受。国内某三甲大型中医院其门诊处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比例高达72%~75%,刘佩坚报道某二甲综合性医院处方中成药比例占55.2%,其中内科处方占37%,儿科占有19%,外科与五官科各占约15%,非中医背景医生处方中成药约占97%;使用中成药以清热药为主,约占30%;不合理用药以合用两种中成药过程中重复中药为主;中成药处方无中医诊断的占大多数[6]。即使医生没有开出中成药,但在保健养生遍地开花的今天,难保患者自行购买,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其实国内已有相当部分的医院开展了相关的实验项目,中药临床药师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跟外院或高校临床药理研究所合作,适当开展中药药物动力学、中药药理、中西药结合临床评价等实验研究,共享某些实验评估结果,为临床提供第一手药物信息。

4 结语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除了有先天不足之外,还有后天支撑不够,开展并维系的道路可谓任重道远,但也不要妄自菲薄,应该要对自己坚持的理念和医疗发展的大势有个明朗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西药临床药学发展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目前仍处于临床药师培训的探讨阶段。这给我们许多借鉴的经验,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基层或综合性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模式,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打破传统,为自己工作的开展提出大胆的假设,创造有利的条件,克服困难,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发挥专业特色,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华光,王鹤尧.药师临床服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首都医药,2006,8(15):35.

[2]裴斐,朱曼等.借助电子药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质量[J].中国药物警戒,2010,7(6),337.

[3]陈福民,申玲.深入开展临床药学[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96.

[4]陈志东.台湾地区临床药学的现状及对大陆临床药学的建议[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18):1590.

[5]马少丰.谈门诊窗口发药交待的重要性[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61-162.

第5篇: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临床药师,首先是具备丰富的现代药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同时还参与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选用安全、合理的配药、用药等方案。临床药师在协助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协助医师在科学的时机为患者处方科学合理的药物及剂量,最大程度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作用。由此看出,临床药师给临床医师在最科学合理运用药物,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临床药师是伴随着临床药学而诞生的,临床药学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6O年代,美国首先建立了临床药学这一新兴学科。

在我国,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内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等新兴学科的设置,医院科学合理用药才最终获得医药界的重视,临床药学工作才真正起步和发展。

1987年,国家卫生部批准了12家重点医院作为全国临床药学试点单位;1991年,国家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文件中首次规定了三级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作为医院考核指标之一;2002年1月,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临床药学工作应面向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实行医药结合。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建立重点患者药历,实施治疗药物监测,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2005年11月发文《关于开展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 公布了《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方案》。2006年《卫生部临床药师在职培训与考核标准(试行)》出台,在全国指定了19家医院作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并提出了培训模式,这项工作启动至今已取得一定经验。2007年卫生部的190号文件中又明确指出,将42家医院作为试点,开展药师制的试点工作,临床药师数量原则上三级医院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不少于3名。

根据卫生部要求,2010年卫生部临床药师培养试点工作具体目标是:三级医院应配备临床药师不少于12名,二级医院6名,一级医院2名,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促进药物合理应用,共同保护患者用药权益。据调查,就我们山东省和青岛市的情况而言,山东省目前绝大多数三级医院仅有不超过3位专职临床药师,许多医院几乎没有设置专职临床药师。2010年成立了首个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成立。达到2020年临床药师培训的目标任务仍然很艰巨。

2011 3月30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规定》提出,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临床药师,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3名,并建立起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此《规定》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2002年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规定》要求,临床药师应当全职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2我国临床药师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我国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也普遍存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11%至26%的病例存在临床用药不合理的状况。因为临床医生也有用药的相关知识,但毕竟不够专业和全面。很多医生在临床用药的时候是凭经验,因为医生不可能掌握所有药剂的信息,很多时候会出现过度用药和滥用药的现象。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正处于从传统操作型和窗口服务型模式向药学专业知识服务型模式转变过程之中。而发达国家的临床药学已发展到药学服务阶段了。他们的临床药师参与制订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接受用药咨询、给予患者的用药指导,正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实际用药问题均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青介绍:“临床药师的职责就是给病人合理、安全、有效和经济地用药,在药品作为一种商品的环境下临床药师对减少过度使用、优化药物使用方面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过去常规的观念认为药师就是负责发药的,临床药师开展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大家接受临床药师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对病人用药直接负责的还是医生,但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作为临床的参与者与合作者,临床药师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临床药师的职责与制度建设

第6篇: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广东深圳518104

通信作者:刘金英

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刘金英阙伟东王宾

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MONITORING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LIU Jinying, QUE Weidong, WANG Bin

【摘要】目的

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桥梁作用,提高医院临床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分析发生药品不良反的常见原因,发挥临床药师的优势,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置,加强药物治疗过程监测。结果

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论加强药学信息交流,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面,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and assure the drug use in an effective and safe way by developing the monitoring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Methods

The common reasons for adverse drug reaction were analyzed.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took advantage of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deal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reinforce the monitoring of the drug treatment. Results

The clinical drug safety was ensured by reducing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cidence rate. ConclusionPharmacy information exchange should be enhanced 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clinical medical staff should be broadened to promot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Adverse drug reaction; Rational drug use

【Author′s address】Shenzhen Shaj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henzhen 518104,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7.047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通常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1]。在临床上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十分复杂,药物种类繁多,给药方法不同,患者体质及疾病程度各异,都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合并用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发生率[2]。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我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由其产生的损害,已成为临床常见致死疾病之一,据报道[3]我国每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约有1000万,其中死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人数达到19万人之多,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预防药品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药师从业经验,就临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及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进行总结,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面,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1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

1.1药品因素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理化特性、配伍变化、处方用量、体内代谢特点、个体差异以及药品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1.1.1药理作用药物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其所含的化学成分,由于化学成分在结构上的复杂性,一种药物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患者服用药物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毒副作用。

1.1.2药物的剂量有些药物其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临床应用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超剂量使用,有可能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1.1.3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药浓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1.1.4与药物吸收、分布、排泄有关的因素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其吸收、分布、排泄等因素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重要影响。如有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就会增加游离药物浓度,使药效增强,以致产生不良反应。

1.1.5药品质量有些药品在生产、运输、保存过程中,混入杂质或受到污染,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青霉素中聚合物(青霉烯酸、青梅噻唑等)是致敏物,引起过敏反应。有些药物制剂中含有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着色剂等),药物合成中产生的杂质等,均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1.2患者因素

研究表明[4]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的患者在新陈代谢、体内酶系统的活性、遗传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耐受程度也不同。此外,同一个人在正常和病理情况下对药物的药理作用的反应及不良反应的耐受程度也不同。

1.3不合理用药

临床不合理用药是诱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在药物治疗中[5],混乱用药势必容易导致ADR或药害事件发生,推行标准治疗原则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临床常见的用药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1.3.1用药原则错误,如诊断不明确错误用药或临床用药适应症选择不当,该用的未用,禁用的却使用。特别要注意有些药物的禁忌症,还有特殊人群的使用。

1.3.2药品使用方法不当,给药途径不当可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尼莫地平常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消化道外给药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而一些特殊的药物剂型,如鼻喷剂、气雾剂等。对于第一次使用的病人因其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疗效就会受到影响。

1.3.3用药时间不当,对于一些需要特定时间服用的药物,如:活菌制剂和抗菌药物,这两种药物应间隔一定时间服用。各种降糖药由于降糖作用机制不同,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方式也不相同,从而使药物的服用时间不同,如:阿卡波糖应饭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而盐酸二甲双胍片应随餐同时服用才有效等。因此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1.3.4用药剂量错误,药品存在量效关系,如果药品超剂量使用可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儿童,要严格按照公斤体重核算药物用量,稍有超量,就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3.5联合用药不当,在临床实践中,为了加强疗效,减少副作用,采用联合用药是很普遍的。如果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联用,不但作用相互抵消甚至可导致毒副作用增强。此外临床上重复用药,也是诱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如:几种复方制剂的感冒药联用,有可能不同制剂中的有些成分相同,导致重复用药而引起不良反应。

2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2.1桥梁作用

临床药师作为专职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其工作包含了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监护及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临床药师在临床可以直接与医生、护士、患者打交道,了解全院药品的使用情况,容易获得药品使用信息, 开展药学服务,并将最新的药学知识带给医务人员及患者。在ADR监测中,药师负责医院不良反应病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并将临床发生的ADR及时报告ADR监测中心。在发生ADR时,相对于医生和护士,临床药师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记录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其他相关信息,增加了ADR报表的准确性。 结合自己的药学专业向临床医师提供不良反应的处理建议,同时转发上级ADR监测机构下发的药品警示和不良反应信息资料。在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控制中起到桥梁作用。

2.2发挥药学专业优势

ADR监测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随着医药行业的飞速发展,药物品种日趋增多且新药层出不穷,临床医护人员由于自己专业方面的限制,对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以及不良反应的新信息一般了解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药物损害的可能性。药师与临床医护人员相比,对药品知识的掌握比较全面,同时药师又能及时从上级不良反应监测部门获取药品不良反应新信息,因此临床药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和药学优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合理化建议,更好地协助临床医生做好合理用药工作,有效防止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6-10]。

2.3参与不良反应的处置

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处置是否及时得当,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药师在不良反应病例会诊中运用自己的药学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第一时间协助医生对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最大程度为临床科室赢得救治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宝贵时间,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严重损害。同时为住院患者建立药历,进行用药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加强ADR 监测是临床药师不可缺少的工作,专职ADR监测员协助临床医生护士填写ADR报表,并上报ADR监测中心,运用专业知识做好对ADR的分析评价及反馈。通过收集各科ADR信息,如果发现药品批号比较集中时,即刻通知药剂科及时召回导致ADR药品,杜绝院内发生药害事件。

2.4加强药物治疗过程监测

临床药师加强对特殊人群进行药疗监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药品不良反应实施不间断、时时的动态监测。在此过程中临床药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①在药疗监护过程中,及时发现和鉴别药品不良反应。②协助医生对不良反应原因的确定及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干预,并进行相应处理。③为医生进行治疗药物的更换提供参考意见。④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患者解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时给病人安慰,解除患者的疑虑和不安情绪。

2.5加强药学信息交流,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

时下药学服务模式由“传统保障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12],临床药师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还要及时补充医学知识的不足,促进药学知识的更新,以应对医生和护士及患者日新月异的服务需求。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药学专业优势,及时向医护人员介绍相关药品信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监测、鉴定方法,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及管理办法。通过对医护人员的药学知识培训,全面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副作用,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3体会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在预防药品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床药师主动参与临床,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收集、整理和报告,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有效防控,使药品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全面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随着临床药师制度的推行,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已成为医院药学的重要内容。临床药学的学科特点是医药结合,医学知识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要求临床药师增强药学与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王怀良,杨宝峰,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4-96.

[2]王明建.我院临床药师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100-101.

[3]许景峰,黄祥.实用临床药物学[J].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29-130.

[4]黄旭慧,黄瑾,王卓,等.临床药师参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讨论的体会[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4):314-315.

[5]梁锋,黄文珠.医院药品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12,12(2)73-75.

[6]蔡帆,张建华.从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方面探讨如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4):122-125.

[7]秦莉伟,刘素娟.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1):160-162.

[8]李安康,吕向群,林杰勋.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标调控的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7):103-106.

[9]周耀辉,朱丽萍.基层医院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3):137-138.

[10]唐晓红.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37-138.

第7篇: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论文摘要:《中药学》分段教学是指将《中药学》的基拙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拙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拙理论与中药学基拙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拙课《温病学》、《伤寒论》、《金魔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与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敏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要学好临床中药学,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而要教好《中药学》这门课,更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将基本理论加以融汇贯通,有目的地将之有机结合起来。

第8篇: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几十年来,我国的药房从观点上和职能上是一个典型的药品、贮藏、供应单位,虽把药房改名为药剂科等,但在职能上和结构方面一直处于单科一贯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供、管、销概念牢牢地统治着医院药学的阵地,极大地阻碍了医院药学的发展,使医院药学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局面,压抑着药学人员的积极性,严重地影响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随着临床药学和现代药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临床药学的兴起为医院药学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医院药学如何适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多年来国内在各方面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和改革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我院药房将来的职能和结构的某些方面作些分析和探讨。

一 医院药学的管理机构应隶属于院长直接领导,机构名称应以“药学部”为宜,下设与全院各医疗科室相平行的药学科室

目前国内医院药学的机构一般都称“药剂科”,隶属关系基本上是与医疗科室平行,药剂科下设的各个室实际上是属于(组)的结构。根据医院药学本学科的科学规律和工作性质,这种结构已不能适应现代医、药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科学和现代药学的发展,医院药学不但对传统的药品供应和调剂、赋予新的内容和任务,而且在医院学领域内已发展为:全面质量管理、临床药学、合理用药、药学科研、医院药学教育、药学信息与情报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等综合性的职能。尤其是药学部应该是在院长直接领导下,要负责全院药品的所有事务,为全院的医、教研服务,同时又是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对全院各科室、各部门违反《药品管理法》的行为有着进行检查、监督,并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反映的权威性职能。要完成上述任务,以适应医院药学的发展,不断提高配合临床和为病人服务的质量,如果仍按“药房”的原职能与结构,单纯地完成供应任务,显然不能适应当前临床药学的需要,这是医院药学目前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如过去的药库在药品采购、供应方面,基本上是市场有什么买什么,药房有什么,医生用什么,这种被动的供应管理方式已完全不能与当前医药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相适应。采购供应必须从被动走向主动,必须在具有较高的药学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深入了解国内市场信息(包括货源、价格、质量等),拓宽国内外的药学业务,熟悉新药发展,及时反馈临床效果。这些任务没有一个合理的职能机构,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市场经济政策的人才而以一个(组)的结构形式来完成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临床药学的兴起,使“药房”的传统职能与概念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临床药学室的工作使医院药学紧密结合临床,通过药物血浓度监测,设计个体给药方案,进行合理用药的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药效学、药动学的研究和新药临床评价等,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这也不是以一个(组)的结构形式所能适应的。其它如质检室、调剂室等都具有相同的问题。因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医院药学仍按过去“药房”的传统结构和职能已显然不能适应临床医学和现代药学的发展,以(组)的结构形式必将严重地阻碍医院药学的发展而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

二 临床药理实验室应隶属药学部

临床药理实验室隶属于药学部,这是临床药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促进医院药学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药学(含临床药理)在医院药学发展中充分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目前似乎有一种偏向,把它隶属关系逐渐脱离医院药学的范畴,脱离现在的“药剂科”而独立门户,这种趋势必将偏离临床药学发展的方向,而影响医院药学的发展。从概念上讲,临床药是属于药学范畴,临床药理是属于药理学范畴,它们是药学人员与临床医生的结合,促进了医院药学的发展,因此如果临床药理的机构或职能脱离药学部,这不符合医院药学发展的需要。

三 药学部应以医、教、研的总体观点和职能取代供、管、销的体制

长期以来,人们对医院药房,总是单纯的停留在药品供应、管理工作的旧观点上,看不到,甚至否认医院药学在医院医、教、研中为提高医疗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看不到药学科学在医院药学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因此“药房”或“药学部”的职能要以医、教、研来代替供、管、销。我们这里所说的医、教、研不仅仍然包括供应、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正由于医、教、研的发展,反而能使供应、管理进一步提高质量,更加科学化。在目前信息时代,我们如果不学习不研究国内外药品市场信息,不研究商品经济的特点,不研究临床药学的规律等,我们就不可能高质量、高效益地做好药品供应。如果我们不掌握计算机技术,不学习现代化管理法,就不可能真正做好药品管理。医院药学的“医”就是要保质保量做好药品供应管理和各种制剂生产,要深入临床开展临床药学,为病人合理用药提供方案,要参加会诊、抢救。监督药物不良反应,使全院的医疗质量通过药学专业得到进一步提高。

医院药学的“科学研究”就是要研究合理用药,研究药动学、药效学,研究新剂型,研究新药物。它体现了医院药学的水平,在提高医疗水平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药学科研,可以说就没有医院药学的发展,在医院的医疗实践中也就没有医院药学的地位。

至于医院药学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素质,更是一个学科在发展中最根本的因素。

虽然,近年来我院药学在医、教、研工作方面已经作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必须看到传统的概念还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们认为医院药学的职能必须从供、管、销的旧观点中解脱出来,以远见卓识的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医、教、研工作进一步开创局面,为提高医疗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9篇:现代医药与临床范文

[关键词] 临床中药学;合理用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166-02

目前,临床中药学研究在某些医院还是个空白,主要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与束缚,尤其在以西医为主的大型综合医院环境下,临床中药学研究比较滞后。

1 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我国医学界从国外引入了药学保健(pharmaceutical care,PC)工作模式,要求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从传统保证药品供应模式改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要求医院药师参加临床药物治疗,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的药物治疗负责[1]。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临床药学是开展医疗机构药事工作的基础,突出了临床药学在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实际上,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合理使用药品的应用学科,是现代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的产物,药学技术人员要面向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实行医药结合,使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使用药品,以达到少花钱、治好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综观目前医疗现状,在各个医院内,药剂与临床基本脱钩,各成体系,这样既不利于药剂学的发展,也不利于临床治疗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已经开始研究临床药学,那么作为中华医学特色的中医学也应该重视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使中医临床与中药学密切结合,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造福人类。

2 临床中药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1 门诊工作面

调剂岗位的中药师是第一临床药学工作者,其任务是:①审核处方,主要是核对药名、日期、医师签名、用法、用量及有无配伍禁忌(主要是“十八反”和“十九畏”),运用中药配伍理论和中药药理、中药化学、中药药效的基本原理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前瞻性分析,解答医护、病人有关中药治疗的咨询,严格管理毒麻中药。②向病房医护人员、病人提供药物咨询,协助医院选药,指导药物的合理配伍和使用。

首先,药师咨询服务的对象应扩大。咨询不仅应面向医务人员,也应面向病人。这不仅是临床药学发展的趋势,也是医疗改革的需要。未来药学服务不仅包括调配处方、临床药学,还包括PC(pharmaceutical care,药学保健),PC要求药师加强与病人面对面联系,了解病人的疾病情况,并主动提供有关的用药信息与资料[2]。

其次,药物情报的收集与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现代化和水平,是药学咨询工作的重要工具。随着中药学事业的发展,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均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药学文献浩如烟海,单由临床医师掌握如此巨量的药物知识和信息,实属不可能,因此,临床中药师应经常收集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资料,建立药学情报信息库,以便针对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问题,提供药物信息,并解答医护人员和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还要主动向病人(包括门诊病人)做药物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病人能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情报搜集要做到快速、新鲜、针对性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药学情报除来自中外期刊和最新专著外,绝大多数来自药厂的产品介绍资料,把所搜集到的资料,应尽快按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进行贮存。现在,计算机在医院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可将情报资料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计算机贮存,以便咨询时快速查阅。临床中药师只有做好完整的情报收集和咨询服务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医药结合,也才能真正发挥中药临床药学的作用。

2.2 病房工作面

选出几名既熟悉临床药学知识又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的主管药师,根据医院规模让主管药师分别进行专业定向研究,根据药物作用来划分临床药师的研究方向,如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止咳化痰类等,要有主攻方向。深入病房参与查房、会诊、抢救、病案讨论,并结合临床实际参与病人给药方案的制定,即合理用药会诊。药师进病房不是向医师推荐、介绍新药,而是和医师结合处方,摸索用药规律,监护用药。解决药物的剂型、剂量效应和疑难病症的合理用药等问题,以确保药物的使用正确、安全有效,更重要的是使临床用药由经验用药提高到科学用药。

3 收集药物不良反应病例

由于中医药历史悠久,一般药性平和,不良反应较少,被认为安全、有效而易于接受,对其毒性则往往重视不够。然而,药物都有两重性,中药也是一样,既有治疗作用也有不利于病人的毒副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除有在正常用药剂量下出现的外,尚有许多是因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久,或滥用、误用等引起的,以及因炮制或配伍不当引起的等,因此可通称为中药药源性疾病。随着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及中毒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也已受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学界的广泛重视。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①思想麻痹,以至服用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②药材品种混乱或不按炮制要求用药;③选择剂型不当,制剂内在质量问题;④配伍不当或用药不辨证;⑤个体差异,特异体质;⑥对中成药成分不明,了解不够,造成使用不当。

为一位病人选定了最佳用药方案之后,就需要由药师、医生、护士共同合作,监测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时,药师应建议临床医师重新修订药物治疗方案。临床中药师应经常注意收集、总结药物的不良反应资料,特别是危重病人,他们经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服用毒性大的或生理活性强的药物,更应特别注意监测,根据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建立检测方法和药效学参数。

4 开展临床中药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测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对中药的评定不仅仅停留在疗效和质量上,而开始对其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进行研究。如常明向等对川芎中阿魏酸兔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可以在较深层次上对中药进行研究,以更合理调整用药剂量,使中医临床用药提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求中药师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注意各种有关情报资料的收集,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指标,对体内药物的安全有效浓度进行测定。中药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测定是中药临床药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是历史赋予中药师的任务,是实行中医药结合的纽带,是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的保障,是中医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宗久.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J].中国药师,2002,5(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