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精选(九篇)

传统文化的优缺点

第1篇: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教育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及优秀思想在工科学生心中加以内化,并通过其平时的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外化,可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3.是构建工科高校中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体系的一种有益尝试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点。而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则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对缺失的工科类高校中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体系,将使我们对大学建设规律、人才培养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当前工科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教育理念轻视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高等教育长久以来,一直偏重于以市场需要、以应用型为导向,过分倾向于专业技能教育,将实用价值明显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放在教育的首位,“重理工轻人文”,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高等教育的文化修身实践功能已经很少实现了。而且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已经被严重削减,进入工科类大学后被进一步削弱。很多高校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迎合社会需要,将目光仅局限在增加学生的就业率上,严重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情况在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各类工科院校尤为突出。2.传统文化课程及师资水平有限工科院校专业设置过窄,课程设置偏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较少,仅有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也仅限于通识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且工科类高校文科的师资缺乏,相关教师的授课水平不高。加上学生人数众多,选修传统文化课程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人文价值相对模糊,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综合素养偏低。3.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虽然已经有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但在当前的大学尤其是工科类大学中,还缺乏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大多数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仅仅流于形式,真正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匮乏。因此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工科类高校育人中的实现途径,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2篇: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传统媒体 新媒体 优缺点 对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凝结起来的一种校园精神氛围、校园价值观念、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学校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智力资源,也是学校品牌价值的核心内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传播和建构载体是校园媒体,没有校园媒体,校园文化建设就没有舆论阵地和导向。因此,要切实加强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校园媒体优缺点,充分发挥各种校园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以形成合力。[1]

一、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媒体作为学校对内对外宣传的主要阵地和载体,承担着传递校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记录学校发展、凝聚师生人心,建构学校特色、塑造学校形象的重要使命。

1.传递校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

大学校园里师生人数众多、教育教学、文体活动频繁,每一个空间都充斥着信息和舆论。面对面的交流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校园媒体自然就成了传递校园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大到学校的重要会议、重大改革,小到学生的社团活动、生活点滴,或是一些师生们比较关注的社会新闻、社会信息,校园媒体都以其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在传递校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记录学校发展,凝聚学校人心

很多校园媒体都是伴随着学校的诞生就开始存在的,他们记录并见证着学校的成立、发展、壮大。学校每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动态、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新进展,教学科研取得的新成绩,队伍建设取得的新突破等重要信息都要通过校园媒体进行及时的报道、宣传,扩大对外宣传的同时,对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认同度,凝聚学校人心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校园媒体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忠实记录着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历史变迁,比“大事记”“校史”记载的内容更详细具体,是学校发展的有力见证。[2]

3.建构学校特色,塑造学校形象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示学校的建设内涵,体现学校的精神气质。校园媒体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建构者和传播者。校园里教与学的典型案例,教师与学生的成长事迹,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骄人成绩都是校园媒体传播和宣传的重点,通过校园媒体这个纽带和桥梁,学校的各种教育文化活动得以扩大和延伸,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育人成果得以无限传播,让外界社会更多地了解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洞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扩大学校声誉、塑造良好校园形象的目的。

二、常见校园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1.传统校园媒体的优缺点

传统的校园媒体一般包括校报、学生刊物、校园广播以及横幅、海报、公告栏、宣传栏等户外媒体。

1.1 校报、学生刊物。校报、学生刊物是学校开展党建宣传工作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有着严格的采、编、审流程,传播内容具有较强权威性,引导舆论方向;可随时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不会有电视节目错过时间的情况;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较为方便;可互相传阅,减少印刷数量。但受截稿、出版及版面因素影响,校报、刊物不能提供最新资讯以及即时更正讯息,信息储存量也有限;由于是平面印刷,校报、刊物呈现的图片和文字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较电视、网络低。

1.2校园广播。校园广播是校园之声,具有组稿容易、方便快捷、语言感染力强、活跃校园氛围等优点,但也存在播报时间受限、听众受限、稍纵即逝和传播方式单一的缺点。

1.3横幅、海报、公告栏、宣传栏等户外媒体。户外媒体作为校园宣传舆论的一方重要阵地,具有面积大、色彩鲜艳、主体鲜明、设计新颖、形象生动、简单明快等特点,容易吸引行人的眼球,好的户外媒体能让人过目不忘,也能起到很好的氛围营造的作用。但也存在场地限制、受众数量受限、宣传内容比较简单,传达的信息量受限的问题。

2.校园新媒体的优缺点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新媒体资源具有信息快捷、使用方便等特点,带来了校园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但也存在令人堪忧的问题。

2.1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和载体。诸如报纸、学生刊物、宣传栏、海报等传统的校园媒体,信息储存和承载量很受限制,版面、篇幅、页码都限制了信息的展示量,局限了信息的更新和传播。新媒体借助数字化的网络通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载体。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已不拘于文字,还包括图像影音等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此外,新媒体方便的操作模式、快捷的传播速度为校园信息的传递、校园文化的扩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校园文化的价值选择更为多元,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同时也极大拓展了大学文化的空间,增添了大学文化的活力。

2.2新媒体促进了学校与外界的交融,加快了大学文化的开放。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大学校园基本上都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彼此间交流较少,与社会相对隔离。由于空间的限制,大学校园文化在社会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无边界性彻底打破了大学校园的空间概念。师生的思想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增添了大学文化的活力。由于信息渠道的开放性,校内外的信息交流日渐频繁,新媒体日渐成为校内师生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大学师生们身处校内,也可以十分便捷地与外界进行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与此同时,借助新媒体的有效传播,外界对大学的了解也变得更加便捷和深入,大学真正实现了与外界的无限交融,加快了大学文化的开放。

2.3新媒体提高了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改变传统媒体固有的者与受众者的身份,校园里,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不需要审稿、核稿的繁琐程序,也不需要授权,只需要简单的文字组织,轻轻一点,新闻便在第一时间发出,大大加强了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效果。[3]

2.4新媒体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新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思潮,大学生缺乏很强的判断力,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新媒体的运用可能会使大学生思想过于自由化,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可能会遭到削弱;新媒体环境下,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导致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可能会有失效;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部分学生长期沉迷网络的虚拟世界,宅居室内,缺少必要的锻炼和与他人的现实交往,言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的网络虚拟身份还会导致学生之间的诚信危机。

三、新媒体环境下合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转变观念,确立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文化观

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变革,但也面临严峻挑战,高校管理者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确立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文化观才是最重要的,任何抵制和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承认传统媒体的局限,弄清新媒体的特点,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盲目接受,准确掌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才能合力推进文化建设。

2.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点

针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缺点,文化建设中选择不同的媒体就很重要。比如,针对一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尽快传播、宣传的信息,就可以选择微博、微信、QQ等网络新媒体,经过简单编辑处理后尽快传播,让新闻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受众;而对需要深度挖掘,浓墨重彩进行宣传的则可以通过严格的素材搜集、整理编辑后通过校报、刊物等进行深度报道,同时也利用网络多渠道宣传;对一些需要营造氛围、宣传造势的,则可采取选择展板、海报、宣传栏等户外媒体进行展示,营造浓厚的宣传气息。

3.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网络虚拟世界带给学生快、新、奇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空、虚、宅的困惑,学生们把自己封闭在电脑、手机方寸之间,对社会的认识简单,人际交往能力能力退化,诚信意识也有所下降。为此,学校必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虚拟世界中转移出来,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人际关系,重构现实世界的人际网络。

4.加去舆论引导,加强核心价值教育

随着新媒体的到来,校园内各种亚文化层出不穷,对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主流文化话语权被削弱。学校必须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消除各种错误观念的误导,增强大学生的鉴别能力,确保他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学校要努力采取除课堂外的其他教育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核心价值教育,旗帜鲜明地表明价值立场,反对拜金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

5.加大投入,加强数字校园建设

当今,新媒体已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更是时代的弄潮儿,对新知识、新技术有着比超常人的急切与渴望,任何一所学校如果还坚持老一套管理手段和方法,不与时俱进地加大投入,采取措施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对校园新媒体的掌控与运用,势必会被远远甩在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之后,最后成为信息的孤岛。为此,学校必须认清形势,超前规划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努力提升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加强数字校园建设,为广大师生运用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王国庆、李磊,《陕西教育(高教)》2010年第06期

第3篇: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即使我们将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自诩为“世界公民”,但是,这种缺乏民族之根汲取营养的“世界公民”,是很难为世界奉献独有的价值,也很难真正走远的。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点到了我国教育的一个要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涉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于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一番审视、选择和编纂之后,择其要者纳入“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中的。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这样的“选编”,为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也为每一个时代的文化涂上了教育的色彩。

用这个观点来审视我们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我们自己是应该负有责任的。我们的教育多少放弃了自己对文化更新的巨大作用,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育没有自觉履行起对于成熟的思想文化的“选编”的责任,没有从中国文化长远的发展来考虑学校的目标,学校追求的只是功利化的分数。

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现提出3点建议:

第一,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而民族亡。不能够简单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成是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理想,是信念,是价值。

第二,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国学、中医、中国书道与绘画、中华武术、剪纸、木刻年画、礼仪、节日与庆典等,只有走进课程,成为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被学生掌握。师生也只有通过各种庆典和仪式,才能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

第4篇: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 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 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第5篇: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学;现状

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运用。然而,当代中国高校思政教学与传统文化严重脱节,现代大学生对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似乎一代不及一代。

一、制约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实效性因素

1.思政课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渗透传统文化经典

第一,虽然思政课的内容应有很强的时代感,但缺乏传统文化经典的渗透。尽管思政教学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过程,但缺乏事例和经典的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疲劳状态,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学时数的限制使传承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思政教学中鲜有出现,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纸上谈兵,使学生有虚无缥缈的空洞感。思政教材内容偏重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呈现给学生的内容都是好的一面,对学生急需解决的与自身实际相关的问题,如情感问题、家庭危机等问题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认为上思政课是为了完成学分,和自身修养的提升没有一点关系,于是出现了思政老师最头疼的上课玩手机、睡觉、聊天、逃课等现象。

2.师德建设注重职业道德,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

师德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但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师德建设就使得一所学校缺乏灵魂之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高校师德建设尤其要加强其传统文化素养培育。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高校是教书育人之地,要使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发挥其实效性,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尤其注重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的契合点,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耳濡目染。然而在高学历、年轻化的教师中,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却令人堪忧:原则上认可传统文化,实际上学习兴趣不高;自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严重不足。

二、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践行传统文化取得的主要经验

1.相关政策的出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正是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之所在,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对高校思政教学中践行传统文化高度重视。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规定要进一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找到其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这不但是国家的使命,也是高校的责任,正是由于党和政府全方位支持传统文化与时展相融合,运用传统文化推动党的建设、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观,使得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特色显明。

2.渗透传统文化的思政教学助力学生的终身发展

高校思政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当下发展,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思政教学中有针对性渗透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增加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而且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传统文化合理的内化为自身的修养。“95后”大学生个性独特,易接受新生事物,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思政教学不仅要注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要通过传统文化的培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进而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提高到一定水平和高度,才能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参考文献:

第6篇: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流程分析;价值流;供电企业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需求日趋紧张,不同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用电矛盾,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损害,电力企业自身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了解到停供电业务作为传统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其对传统供电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供电企业应在停供电业务流程优化方面做出巨大的调整和升级,本文基于价值流理论对传统供电企业的停供电业务流程问题作出如下分析。

中国传统的供电企业大部分是由垂直管理下的供电所分化而来的,垂直一体化形势下的供电企业一般代表政府履行本行业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基于其公共服务的性能,在其转变成企业模式后,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意识。由于供电公司加入市场后,要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对于传统供电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传统供电企业的特点

(1)经济依赖。供电区电量受供情况是制约供电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供电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用电量的增加。(2)价格监管。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具有垄断性的特点,所以国家对于电力企业的监管力度更是强硬,供电企业的供电价格由国家规定,电力价格随这供求变化波动较小,主要受国家统一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缺乏价格竞争优势。(3)产品同质。电能因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供电企业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电压、电率等固定指标具有相同的质量标准。(4)垄断销售。电力企业由于其能源的特殊性,具有天然垄断性质。

二、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业务流程存在问题

基于对我国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流程现状的了解,从搜集到的传统企业的近五年来的停供电历史样本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停供电总流程大致呈正态分布,平均值约10,但是整体波动较大。因此在分析问题时本文着力从波动性大平均值长等方向入手[2]。从价值流的角度出发,目前停供电流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首先,非操作等待时间过长其中包括:调度受理前的等待、调度批复前的等待、安全措施实施后办理工作票据之间的等待、验收工作与工作结束之间的等待时间、工作结束后与调度下达下一步指示之间的等待时间、倒闸操作过程中的等待调度命令的时间过长、检修人员与运行人员工作时间不统一所造成的时间成本的浪费、工作时间与就餐时间冲突所耗费的等待成本、由于技术原因所导致的验电工作耗时长和由于不同部门之间协调不一致所导致的大量等待时间;其次,倒闸等操作过程中走动距离过长;第三,控制中心与巡逻维修部门之间岗位安排不合理,对于空岗和缺岗现象缺乏统筹安排。第四,在一个变电站内进行多项停供电业务时,缺乏对人员的统筹管理。第五,检修工作结束后,运行验收不及时等。

三、优化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业务流程

(1)流程优化的核心思想。针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设计改造,其设计的核心思想在于持续提高,循环反复。(2)流程优化的实施步骤。流程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既第一,准确发现业务流程的制约点,改进原有流程中的制约点,提高业务流程效率。第二,明确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是决定管理业务以及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第三,通过绘制流程图来直观的展现优化后的流程以便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3)业务流程优化的具体对策。通过对A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分析,我们从中总结除了如下关键改进点其中包括:明确停供电申请检查时间和运行时间;增加申请运行的审核;取消重复环节;调度人员工作的预先准备;强化各项签署任务的时间点;明确各项工作的审核控制;各项安措做好提前一天准备工作;对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监控;对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出明确限定;搭建设备缺陷库等。针对于发现的关键点,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改进策略:1)精细化停复电考核标准,增加申请频次按专业统筹停复电时间。2)构建二次检修任务信息库,实现社会回路、二次按措单等系统化管理。3)重新规划变电班组检查与修理、技术改造工作车间的员工职责,明确各项任务的负责人,重新设定劳动定额标准,明确每项作业完成时间,对停复电现场工作进行实施监控。4)以倒闸操作为例,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一般而言准备时间为实施操作的前一个工作日。5)在安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统一操作隔离开关电源并在安全系数可控的条件下,使用对讲机进行工作协调与连接,最大程度 上的缩短因走动所浪费的时间成本。6)从多方面减少倒闸操作等待时间。力求达到连续性下达综合性指令。7)尽可能缩短故障查找时间,通过对隔离开关故障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主要故障部分,频发性故障部分。8)重新设定验收标准和优化验收条目,设定有针对性的维修检验条件,缩短整体检修时间。(4)实施成果。通过祛除停供电业务流程中降低工人工作效率的环节,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工人的工作质量。主要的实施成果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一极大减少了作业时间,增加了流程效率;二增加了工作质量,降低时间波动;增强部门间的交流,构建完备的保障机制;支持技术创新,鼓励员工不断突破技术屏障。

结论:尽管中国近几年来供电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提高我过整体生产力的同时,推动力技术的创新,加快了中国传统电力企业的发展进程。但由于供电优化是一套复杂严密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各部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依靠多工种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加之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动供电流程的不断优化和创新。未来,用户的需电量仍然会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对于供电稳定性和性价比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基于此类问题,要求供电企业人员时刻秉持着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总结实战经验,积极探索,勇于突破了创新。应用所学到的专业的尖端的知识和技术,掌握最先进的停工点管理方法,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停供电业务流程,使得传统供电企业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但目前来看,我国传统供电企业的停供电流程还是十分不健全的,其中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本文基于价值流理论对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业务流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改进策略。本文介绍了传统供电企业的特点,并通过对大量传统供电企业停供电流程数据的分析,得出目前流程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对性的实施步骤和具体策略。通过精细优化业务流程,极大提高企业业务效率,增加工作质量,为现实企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第7篇: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我们认为,传统财务体系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理财主体的缺位、理念不够先进和缺少基本方法论这样三个方面,而这些缺陷共同导致传统财务体系很难成为整体最优的控制系统,当然也使财务管理或控制的效果难以达到最优化。

1.财务管理主体中缺少所有者

传统财务管理的主体在许多情况下都只是企业的经营者,是所谓的经营者财务。如果翻阅随处可见的财务管理教科书,除了在对财务目标的阐释中会比较集中地涉及到所有者以外,在其他部分也就再难觅其踪影了。例如,由詹姆斯。C.范霍恩和小约翰。M.瓦霍维奇合著的、被誉为当代金融名著的第11版《现代财务管理》,就只在公司的目标部分比较集中地谈到公司的目标是使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并且根据理论把管理者看成是所有者的人,之后的内容几成CFO们任意驰骋的天地。由此引人思考的一个尚未真正理解的问题是,财务专家们是在假设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财务利益完全一致,还是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不需要再加以细分?我们觉得,如果是第一种理解,那这个假设就显得太过理想化;如果是第二种理解,则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化。它们共同导致理财主体在理论方面的缺陷,同时也可能误导财务管理实务,使之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所有者缺位,而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案则与此直接相关。

2.财务管理的理念不够先进

依照系统科学的观点,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属于企业这一大系统中的支持子系统,而财务管理的主体、目标、客体或对象、管理方式和方法等则是构成它的元素。财务管理的特点,要求理财主体首先必须具有先进的理念并使财务管理系统实现最优化,然后用这一系统指导、约束理财行为,最后达到在一定目标限制下的理财效果最佳化。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传统财务管理在理念上还不够先进,或者说它应用的并不是系统概念和非常强调整体最优的“系统观点”。现有的财务管理著述,大都是平铺它的内容:从总论或导言开始,然后是价值观念及财务分析,再后是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和盈余管理,最后则是一些比较特殊的财务问题。虽然它们在先后顺序和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呈现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平面结构上却没有什么差异。这里的问题是,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究竟是按照什么理念构思出来的?如果一个具体的企业不折不扣地或基本按照这样的体系和方法去进行财务管理,那么,它能否使自己的财务系统达到最优化并使财务管理效果也达到最优化?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一方面有着内含财务管理各个要素的制度和措施,另一方面却远未实现这两个最优化,甚至于连优化也谈不到。倘若再进一步说,即便已经是一个最优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在管理效率递减规律的影响下,它能够维持最优的期限也往往会比企业寿命更短。企业及其财务系统难以实现和长期保持最优化的原因,除了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企业显得无力回天以外,更重要的不是缺少现代技术方法,而是缺少可能使企业及其财务管理成为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的理念和尝试。关于这方面的理念,下文将作较为具体的探讨。

2.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缺少基本方法论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必须讲求制度成本和制度成效的匹配。由于本文不准备具体研究这里的成本和成效,只想指出对它们的研究必须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两方面进行,并且最好将它们人格化,因此,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也就无法回避方法论的问题。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难看到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孱弱。就笔者读过的财务管理著述而言,似乎没有任何一本教人以设计或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方法论,但具体的技术方法却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所教出的学生其中包括高层次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熟悉某些技术方法的“财务操作员”,而很难成为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可能建立适用财务控制系统的“财务设计师”。从财务管理角度说,由于财务管理肯定是在由管理和被管理双方甚至是多方共同构成的关系中进行的,能否正确处理这些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关系,既影响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又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果。再从权利的角度看,任何属于财务范畴的制度安排都是某种“财权”和“财利”的选择与分配,而优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效果只能产生于管理与被管理双方或多方的重复博弈中。所以,离开方法论的财务管理体系至少是不完备的和值得研究改进的。

改进和完善传统财务控制体系的基本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能约略看出传统财务管理体系在管理主体、系统优化理念和建立方法论等方面的缺陷。它们一方面反映出传统财务理论的陈旧,另一方面又反映出财务管理实务的薄弱。如果这些看法可以成立,那将意味着传统财务管理体系在理论和实务两方面都需要加以变革或完善,而基本途经则有以下四个方面:

1.使企业所有者加入理财主体并发挥实际作用

企业是其所有者的企业,而并非是“大家”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风险资本提供者,企业所有者之所以愿意进行风险投资,是因为期望获得风险报酬。因此,企业的所有者没有任何理由不介入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的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没有任何理由排斥他们的进入。

2.摒弃单纯财务观点,更新财务控制理念

不论对财务管理作如何定义,它本质上肯定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价值管理。如果考虑到资金流和物流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非人为和人为的背离,单纯的财务观点应是一个非常危险且又有害的导向。摒弃单纯的财务观点,同时意味着更新财务控制的理念。鉴于管理效率递减规律的普遍存在和经常发生负面效应,企业及其财务控制应以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作为追求的目标,我们主张以下文阐述的耗散结构理论作为构建财务控制系统的指导性理念。尽管将物理学和系统科学的知识融进财务管理还只是一种尝试,但我们相信这样做对摒弃单纯财务观点和更新财务控制理念,构建更加科学有用的财务控制系统还是十分有益的。

第8篇: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传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一、概念的界定

(一)传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首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对于广义的概念有很多论述。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涵盖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儒家经典、音乐戏曲、中医理论、书法国画、四大发明、民风民俗、、建筑艺术等中华民族的全部文化和学术,也即中华民族的所有智慧。[10]

狭义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上看,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仅仅指中国古代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统文化是指从过去一直发展至今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是现代文化的反映和呈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既扎根在本民族土壤中,是一种稳定的文化,又包含动态的内容,不断将新时代的思想渗透进旧的文化体系,使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将过去与现代不断交汇融合。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由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在不断整合的过程中,存在于物质上、精神上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能够浓缩各时期鲜明的政治、学术、艺术;它具有复杂的动态特征,它产生于远古,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注入新的元素,演化出全新的形式和内容;它带有深刻的民族烙印,由本民族的祖先创造,由后代们不断更新;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思想。

(二)传统文化教育

什么是传统文化教育?既然传统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那么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使人增加知识、增进技能,影响人的思想、优化人的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是传统文化教育。狭义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指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儒家学说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健全人格、发展智力的一种活动。本文所谈传统文化教育属于狭义传统文化教育范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等的学习,促进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并以此抵制西方低层文化的影响,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新加坡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地加强对本国国民的传统道德教育和对他们文化传统的提醒,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相信儒家伦理不但在社会方面而目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对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在韩国,从小学起就开始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主要的道德理念,进行有特色的道德教育。儒家伦理教育渗透于学校家庭教育之中,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作用十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大韩民族的性格。 韩国学校重视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也为世界所赞叹,甚至许多西方国家也望尘莫及。 韩国学校中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尊师爱生、有礼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被韩国很好地继承了,甚至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开始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因此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被整理、编译、出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赵洪恩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张岂之和顾建华分别主编的同名著作《中国传统文化》、李宗杜和周道生分别主编的同名著作《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等等。

在传统美德承接的实践探索中,全国各地更是蓬勃发展,许多省市众多实验区点开展中小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各具特色。数十年来,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主任与吉林教科院院长来传大研究员联合牵头,进行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但是查阅近十年来各方面文献资料,我们发现该课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小学、初中和大学学段,而且研究活动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经验描述多于规律探索。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纳入到中学生教育视野中的文章不多,代表性的有张龄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齐国斌的《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黄高峰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文化挑战与对策》等。因此开展高中阶段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培养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实现,而且对广大中学,特别是在高中学阶段如何开展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民族的优秀品德素质,都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分析法、分析比较法等方法,通过广泛收集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文章的基础上,首先对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这些相关概念予以界定,然后针对当前中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进行剖析,深刻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的相关建议。

四、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文明占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己有压倒传统文化的趋势,年轻人喜欢看日本动漫、吃肯德基、过洋节……这一现状令人不无担忧。目前全社会对青少年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仍显得较为薄弱,道德失范、诚信丧失等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现

1、传统文化知识欠缺

据资料了解,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二白首》、《论语》、《史记》、《资治通鉴》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阅读上,目前有80%学生是“通过课本或者配套的课外读物了解”,很少是通过自己阅读古典原本书籍的途径来学习。如果不是属于考试范围内的书本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任何了解。

2、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作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承载的内容相当深厚,涵盖面也非常广。但是通过资料调查显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占比不足70%,这反映了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了解,不知其内容丰富。

3、中学传统文化教育有偏差

92. 5%的中学生认为学校根本没有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53. 7%的学生不希望学校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或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开设这种课程不现实,这种课程只应存在于小学、大学这些课业负担比较小的阶段。这充分说明中学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不够重视,或者开设的课程令学生感到不满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4、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

这主要来自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在《蒙娜丽莎》这幅肖像画的题目中,能答出“蒙娜丽莎”这个主要词汇的占98. 5%,说明西方文化己经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冲击;在访谈时被问到“选择听一场明星演唱会还是去看一场民俗文化展”时,85%的中学生选择明星演唱会,说明大众流行文化在中学生中影响很大。

五、传统文化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众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身体健壮,学习成绩优异,能够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因此家庭教育被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孩子被教育要上进、要争第一、要为父母争光。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做人处事很容易被忽略,传统文化教育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家长们只重视如何培养孩子“成才”,却忘了先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导致出现许多道德缺失的“优秀”人才。事实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决定着孩子将来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成为一个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人,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美德的启蒙不该被放置到被人遗忘的角落。

(二)社会原因

一方面是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反而出现许多低俗内容。大量包含凶杀、暴力、色情的内容不断占据人们的眼球,这些低俗、哗众取宠的信息不仅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且常常能触及到我们社会传统的道德底线,甚至完全颠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这些低俗化的信息和低成本、低质量的“文化快餐”既挑战着传统的价值观,也在造成不良的舆论导向,非常容易引起分辨力差但模仿能力强的中学生盲目效仿,导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严重滑坡。

同时,市场上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吸引能够中学生的产品极少,系统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读物缺乏,一些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公益性设施也因为种种原因不免费开放,使中学生又减少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感性认识的机会。

(三)学校原因

1、体制原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但是考试制度依然使用“一考定终身”的方式,现行的教育制度依然是应试教育。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不仅很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也奉行“考试的东西才是需要学的东西”这一宗旨。因此,在这种实用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即使有少量的传统文化教育,也仅仅局限于语文、政治、历史课程中的诗词歌赋、朝代更替等简单的内容,而且学习这些的目的也是为了考试,这样就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是简单的机械记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只是作为“知识”来进行传授,没有对它的内涵深入理解、讲授,传承文化的目的很难达到。

2、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一直供不应求。精通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知识的人才对社会来说有更普遍的实用价值。利用教育来培养对经济社会有用的人才,己经成为教育的一项现实功能。充分利用文化教育这一手段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型人才,己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经济飞跃的一个重要经验。但发展经济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的第一愿望,这就使教育在培养良好道德、完善的个性、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被忽视。教育中的经济至上思想,使得文化教育目标出现功利化倾向。

3、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单薄,教材稀缺

其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其内容除了优秀的民族大义精神之外,还有社会上需要弘扬的人间真、善、美,个人层面上的优秀人格、思维和理想,以及几千年来人们世代传承的民族技艺等。只有给学生传授内容全面的传统文化,不仅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摒弃糟粕,才能让他们在整体上对传统文化有完整的正确的认识。

教材作为传统文化在学校传播的主要载体,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过程中,系统、良好的教材一直缺乏,致使学生就无法对传统文化知识形成系统认知。纵观小学到大学的教材,我们会发现,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少。另外,其他传统书画、音乐等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中常常被忽略,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4、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传统文化教育师资严重不足

在教育中,教师作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必要条件,担任着承前启后、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在我国,虽然有成千上万中小学教师奋战在一线,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整体来说,我国的教师资源依旧短缺,尤其是在边远地区、贫困山区,一个教师承担多门教学任务、甚至一个教师就负责整个学校的教学的现象都依然存在。这样的境况大大制约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即使在教师资源充足的地区,教师的传统人文素质也参差不齐。理科教师中,大部分人只注重课业知识的教授,传统文化素养缺乏;就连很多中学的语文、历史、政治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也不算深刻,知识结构也不完整,对传统文化的综合把握欠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严重不足,直接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社会大环境。

加强宣传,营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舆论环境。要发挥好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阵地,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文化部门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艺的辅导,组织创作、编辑、出版适合青少年的读物和视听产品,图书馆、新华书店要向孩子们提供有关的优秀读物,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导向;要发挥本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作用,带领广大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名人故居、古典建筑、名胜古迹等教育场所,在全社会范围内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普及活动,让青少年从中更多地领略到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他们学习、接受、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修养的人。

(二)加快教材的整理,提高教师的素养

在我国现行的中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几乎渗透进了每一门课程,但无论在哪一门中都不占据主要位置。因此教育部门做好传统文化教材的开发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启蒙教材,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等蒙学教材,《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音韵学教材,《说文解字》、《尔雅》等语言学教材,利用这些激发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带领他们入门。然后,可以将中学生有必要熟知的传统文化内容加以整理,汇编成系列教材,将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供给学生在特定的学时中学习。

教师作为教育阵地中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知识能力、品位素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针对当今中学传统文化师资紧缺、现有教师素质不高的情况,应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国家层面采取不同措施,改善这一状况。

(三)提高家庭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了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而传统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辅助,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要不断增强家长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品行和素养,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了女,同时也要鼓励家长支持孩了参与阅读古经、学习民乐、工艺制作等课余活动,不断教给孩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做人的道理。以达到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的目的。

七、 结论

“教育”在中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指的都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在之前的教育史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占据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位置。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以往的岁月,但经过世世代代的创新和发展,融合了每一个时期的独特气息,以其几千年的深厚积淀、一种近乎图腾的神圣地位不断影响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和价值体系,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新时期,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全民奋斗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基础和取之不竭的强大动力。

总之,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力量,是实现中华腾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动力,也是重塑中国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的最合适的基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承担者,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就无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甚至在道德、人格上出现偏差。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显得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 殷翔.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3] 马士峰.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4] 雷秋云.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职业教育更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陈玮,《中国西部科技<学术>)) 2007年10月.

[6]《浅议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其现实意义》钱淑云,《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4月.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窥》李佑球,《湖南省社会卞义学院学报》2009年4月.

[8]《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思考》肖刚,《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9年1月.

第9篇: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传统教育;优势互补

中图分类号:G434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型的依托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日渐流行,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由于其教学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深受广大学习者的喜爱,但由于网络教育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自身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传统教育历经千年的洗礼,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本身也有着网络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 网络教育的优势概述

网络教育的出现给传统教育带来不小的冲击,因为其不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管理上,还是在对教育资源的要求、受教育范围的程度上都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信息处理和远程通讯工具手段,它具有以下优势:

1.1 教学资源共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俨然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地球村”,网络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可以供人们学习、使用,而不受地域的限制,这也使得网络教育共享性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通过网络就可以接触到最优秀的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

1.2教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由于网络教育形式的特殊性,学习者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而不必像传统教育那样要在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教室来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在自己认为方便或者是学习状态好的时候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1.3 教学形式多样化

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一书一本一粉笔”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展现,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1.4 教学方法灵活性

网络教学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与信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微博、论坛等多种形式向教师进行提问,与同学之间进行课程的探讨与学习的心得,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这些都体现了网络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2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

如果将二者进行优化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必将得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2.1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教育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难题,虽然现在许多城市进行教育改革,尽量达到教学及师资在一个地区内的均衡,但在不同地区间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而网络教育

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2]。网络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资源共享性,通过它就可以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此外,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改变了信息单向的、被动的传播的局限,实现了学习者对信息的主动获取和控制,从而使学习

交往模式由单向式向交互式转变[3]。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的网络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师生间相互平等、相互影响的交往模式,教师从原来高高在上的长者变成了学生的朋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并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

2.2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育中,规范化的课堂教学,严谨的教学节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课堂紧张的气氛,及过于教条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可以将网络教育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带入传统的教学课堂,将复杂化、抽象化的问题通过动画、声音、视频的形式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展示给学习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习的印象深刻,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3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优化教学方式

网络教育在教学形式上虽然不受时间、空间地限制,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求极高,没有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要发挥传统教学对于课堂有效控制的优势,教师在开学初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期中可以进行测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另外在网络教育中可以安排一些课堂教学的课程,定期安排学生与教师的见面会,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4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人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很难满足社会的竞争、工作的需要及自身对知识的渴求,网络教育弥补了这一缺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工作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网络课程的学习,以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延续传统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终身教育的要求,符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之,无论是网络教育还是传统教育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点和不容忽视的缺点,通过上面的研究发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是可行的、有效的,结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但对于二者的完全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何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更加系统化是未来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夏仁康.正确认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80-81.

[2]倪政林.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5-8.

[3]王悦.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