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

第1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 机遇 挑战

1、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1.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点

其中第一个特点,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客户基础。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增长0.7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提升2%。可以看出我国的网络金融发展存在客观基础,且该基础将不断稳固、发展。

第二个特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空便利。互联网金融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在时间上的限制,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营,使金融服务更加人性化,更贴近客户,更能满足客户需求。

第三个特点,是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特征。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金融,自从他们出生的哪一天起,就是通过不断创新、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而不断向前推进的。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的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只有时刻记住客户的需求,才能使他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2、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2.1、美国的案例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自然受到不小的冲击,那么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可以先从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来了解。

根据相关的研究著作,我们得到这么一条结论,从美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来看,并没有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很大挑战。“从传统金融业务信息化看,整体而言,互联网金融在冲击传统金融业务的同时,也是在巩固传统金融的地位。美国移动信用卡、手机银行等发展较为快速,2012年增速分别达到24%和20%,但是这没有弱化信用卡、银行的金融功能,反而提高了传统业务的信息化水平。”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传统金融业在互联网络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便捷,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2.2、我国商行的案例分析

那么对于我国是不是影响也是一样呢?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各大商行的年报中窥探互联网金融对其业务发展状况的影响。

2.2.1、工商银行

在这里我们选取工商银行A股市场2013年年报进行摘录。

“电子银行渠道建设:以信息化银行建设为重点,紧跟移动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潮流,加强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应用,加快构建综合性、开放性的电子银行平台。2013年,本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突破1.6亿户,移动银行、个人电话银行客户相继突破1亿户。开电子银行交易额比上年增长14.8%,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笔数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至80.2%。”

从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80.2%”,超过五分之四的业务是基于网络进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可以发现工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向上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银行信息化建设在工商银行企业战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2.2、建设银行

同样选取建设银行在A股市场2013年年报进行解读:

“2013年,电子银行和自助渠道账务易量占比达85.40%,较上年提高3.68个百分点。”同样的,建设银行也把网上业务放在重点位置。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的网络业务也有他自己的特点,“本行个人网银推出跨行资金归集、家庭现金管理、快捷转账、百易安、账户贵金属双向交易等功能;新增欢迎页及精准营销栏位;整合对公电子渠道,推出新企业网银;完成海外版企业网银二期优化和纽约、新加坡、法兰克福等5家海外分行上线推广;在支付宝、银联、铁路客运等领域的电子支付份额同业领先。”完成了海外市场业务的上线管理运营。

所以我们不难得到结论,我国商行从没有停止进军互联网金融,在重视程度上也没有像一些研究文章中说的“不足够重视”。

在各大商行进军互联网金融的前提情况下,互联网金融户无疑问的提高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但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潮从没有把任何一家银行拒之门外,商业银行又有着顶尖的人力、智力资源,至于能不能拿到互联网中的一张门票,则要看各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面对挑战,可能最大的风险就是墨守成规。”

3、建议与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其带来的新挑战,并由此重新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加快渠道转型,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效,商业银行已经在理念创新、业务创新等方面积极的面对新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同样的,也使得两者的合作成为重大可能。

事实上,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拥有者最广泛的资源,拥有者优势的政策地位,最重要的是拥有者极为广泛的智力资源,这一切,在互联网日趋重要的今天,都给予了传统银行极大的先发优势,商业银行面对冲击和机遇,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努力利用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先发优势,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也将朝着更深层次、更紧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联盛.美国互联网金融为什么没有产生“颠覆性”[N].证券日报,pp.1-2,2712014.

[2]香曲尖措.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对比及启示[J].时代金融,2013.

[3]郭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3.

[4]李海霞.利用网络银行优势打造银行众筹平台[N].河北经济日报,pp.1-2,1332014.

第2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策略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起的金融发展领域,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够使金融行业得以创新发展。在信息通讯的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当前已经有了多种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例如以阿里贷款为代表的电商金融等,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就对传统的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研究,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所启示,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进一步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以及发展优势分析

1.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分析

在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及成熟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比较迅速。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的金融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特征来看,体现在多个层面。在大数据的应用特征上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用在非结构化,以及海量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特征上比较突出。在大数据的技术应用下,能够有效促进高频交易以及社交情绪分析。再者,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信息对称性的特征也比较突出。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下,互联网金融的的交易过程中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在信息上的对称性就有着要求。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将信息的搜集效率加强,在这些信息下就能够对对方的财力信用状况做出直接的评估,保障了信息的对称性。另外,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来看也是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是多层次的,在金融互联网的子系统的实力比较雄厚,在基础设施上也相对比较完善,在风险控制的机制上相对比较健全。通过多样化的经营方式,经营的效率水平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还体现在金融服务的普惠化以及经营环境的公开化等方面。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分析

互联网金融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愈来愈重要,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上也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是将网络技术应用的重要金融发展形式,这就决定了其自身的优势比较突出。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在费用上就相对比较少,能够使信息的处理效率得以有效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够使信息的搜索查询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有利于实际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其拥有的顾客数量上也比较客观,并且能在业务服务水平的提升下,增加客户的粘性。另外,互联网金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能够在众多信息资源的获得上实现便捷性,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发展优势。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就能够将运营的信息和顾客消费的信息获取得到加强。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下,就能够有效提供和顾客需求相对应的商品,这样就能使风险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如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发展下,就能够将长尾效应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分析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对新的产业有了推动作用。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发展就成为趋势,金融行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对传统银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冲击。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在移动支付对传统的银行支付业务上替代的阶段,移动支付在快捷的支付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顾客能够在移动终端的应用下实施财务支付。这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所不同之处。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模上来看,发展也比较迅速,在P2P网络贷款的产生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成交额上也飞速的增长。从这些发展的情况来看就能够了解到,网络平台的贷款发展潜力是比较大的。而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线下支付的业务上逐渐占据了主流。在众筹模式的发展应用下,各个众筹网站的平台定位也突出了自身的特点。除此之外,在大型的电商企业的金融化发展过程中,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使得金融需求开始增多,大型的电商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2.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下,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从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就逐渐的削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不久,但产生的影响却比较大,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涉及。从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来看,就会对商行的支付媒介功能有一定的削弱。根据实际统计资料显示来看,在余额宝的推出下就迅速的超过了商行的业务水平。由此就能够得知互联网金融对商行的发展影响之大。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众筹模式以及P2P网贷模式的发展,对商行的信用媒介地位也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比较低,在信息的流通方式比较灵活,这就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的发展有着影响。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行的整体影响来看,利率的市场化有了加快。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我国的利率是受到管制的,在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应用发展滞后,就对利率的定价方面产生了影响,使之在市场化的速度上有了促进。UI商行的金融脱媒有了加快。互联网金融是不需要实体经营的,而传统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上也相对比较复杂,在交易成本上就比较高,显而易见,互联网金融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就比较突出。同时,在互联网金融的大量数据的应用下,就能使信息的对称性得以加强,这就对商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影响,使其在金融脱媒的步伐上有了加快。再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行的经营模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将交易成本降低,融资中资金的供给方以及需求方能够将交易的效率提升。这就对传统商行的信息垄断的局面有了突破,还有就是在服务的模式上比较灵活性,在服务平台是虚拟的,在网络上能够对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加以推荐。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发展下,能够将竞争模式进行改变,对储蓄资金的流向上有着分流的作用,减少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资金存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方面也产生了相应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得到监管部门的充分重视,并将其归纳到了金融监管的范畴。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不仅如此,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方面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来源有着影响,在银行的客户基础上有着影响,以及在金融战略和业务竞争力等方面也有着相应的影响。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受影响的原因以及优化措施

1.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受影响的原因分析

从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收到影响的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层面。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在创新性的经营理念上比较缺乏,没有和时展要求相结合。一些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思维,这就必然会在发展上落后,对客户的服务工作也不能有效的优化发展。创新的能力不强,以及对传统的利差收入的依赖性相对比较强。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意识不强,没有重视和互联网金融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进步。

2.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优化发展措施

第一,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要能提前布局,在规划上要科学实施,将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能够得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机构的影响并非是单方面的,商业银行要能认识到这一重要问题,要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将思想得以统一化,积极采取改革创新发展的行为,将互联网金融战略进一步的实施。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商业银行要能够从上至下将头脑风暴的应对讨论进行加强,将互联网金融的规划在商业银行的中长期发展中加以融入,围绕着客户来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案。第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发展,要注重储户的管理,使客户的活期存款的价值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原有的管理模式的发展作用已经不能有效发挥的情况下,所以商业银行就需要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将传统的发展思维及时摒弃,要和现代化的发展步伐相跟进,通过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才能为商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商业银行要能够主动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将储户的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充分重视客户的活期存款价值,在商业银行的个性化业务服务上加以优化,将客户的忠诚度不断提升。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加强。第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下,商业银行要能在中间业务的规模上进行及时的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利率市场化有着促进,这就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有着打破,商业银行要能充分重视这一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将新的利润增长点进行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传统资产以及负债业务有着不同,中间业务在风险上相对比较小,能够有效为商行的风险管理提供有效发展工具。以及能够使商行的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些方面的利处对商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就有着积极意义。第四,为能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就要在现代化人才管理的工作上进行加强及优化。商业银行中的人才结构要能科学化分配,将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加以重视。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要能及时的建立网络信息技术部门,对专业化的操作人员加强培养,将其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只有在现代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上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商行的进一步发展。第五,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上要及时的转变。商业银行要能充分的认识到网络技术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的理念价值体现,在这些方面要结合实际进行转变更新。充分的将网络平台加以应用,将客户的体验不断的加强,在服务的渠道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拓宽。还有是要能在商行的业务流程上进行优化,并要能在组织架构方面及时性的调整。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要能在新的价值体系构建方面得到充分重视,并要积极的重新塑造和目标客户以及关联机构间的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商业银行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既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又要能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以充分重视,商业银行要结合实际在策略的实施上体现出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机构,只有使这一方面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才能进一步的推动商行在市场中的健康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对商行的经营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就有助于实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智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6).

[2]蒲亚昕,刘慧侠.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5(10).

[3]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05).

[4]曾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5(13).

[5]王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5(08).

[6]李好好,周南.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相应对策[J].企业经济,2015(10).

[7]曹胜.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纵横,2014(06).

[8]张旭.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11).

第3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F620 [文献标识码] B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

互联网金融以传统金融模式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为媒介,和企业公司间建立起便捷的交易渠道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将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进行整合形成环环相扣的服务链。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结合,在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下互联网金融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呈现递增的状态,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工作。互联网金融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失误率,并形成了趋于功能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特别是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特色金融模式的形成,突破了原有的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特征

1.成本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环境下,交易双方在网络平台的监督鉴定下,执行无中介无交易成本的信息筛选、匹配、定价和支付的过程。这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节省大量用来拓展市场业务的资金,将预计投入营业网点的建设资金和运营资金投放到新业务发展上,其次相对开放、种类较为齐全的金融产品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提高了工作运转效率。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不能脱离计算机发展,在严谨操标准的操作规程上,加快了业务的办理速度。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崛起缩短了业务办理所用的时间给客户带来质量高的体验,避免了用户排队等候的现象。部分放贷机构将业务推广与电商建立的信用额度实现资源共享,在风险分析和个人信用评估问题上进行分析解读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贷款。比如当下发展较快的阿里信贷在发展逐步趋于成熟的过程中成为新一代的“信贷工厂”。

3.覆盖广。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受地域和时间等客观约束条件。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整合了现有资源,为客户提供了多元化,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提供了标准安全的交易平台,创造了商业契机。另外传统金融模式更趋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联营企业等,在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项目方面一直处于留白区。而互联网金融模式有效的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盲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带动经济整体跃进。

4.发展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和进步很好的解决了互联网金融大量数据统计繁琐问题。2013年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推行一个月,资金规模逾百亿,客户数量达400万,吸金能力不可小觑,资金募集规模庞大。

5.管理弱。互联网金融管理环节薄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风险控制能力较差,其次风险监管工作不到位。风险控制能力差具体体现在互联网金融还没有与银行征信系统进行对接,由于信用信息没有进行共享,加之互联网金融目前还不具备成熟风险防范经验和科学有效的风险预防机制,限制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脚步。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劣势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

首先互联网金融在运营成本和市场监管成本上比商业银行投入的少的多,这就利润空间的放大提供了相对适应的温室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在控制金融风险的问题上执行着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与监管办法。在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下对银行业务进行合规合法的检查,过高的门槛使得商业银行的数量被限制。而商业银行过严的监管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与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形成制约的关系,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互联网金融很好的化解了门槛过高和运营成果负荷较重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准入门槛与市场监管成本较低,因此该领域成为众多投资商眼中的“肥肉”,使得互联网金融模式快速复制拓展,占领金融市场。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劣势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这就决定了业务本质就是要依赖于网络平台来完成业务流程。因此,一旦网络平台遭到木马病毒攻击、钓鱼网站等恶性影响,互联网金融将进入瘫痪状态,网络事故的处理能力和应对能力的缺失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之路上的绊脚石。其次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与商业银行的个人隐私数据库还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客户的隐私问题和财产安全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互联网金融的另一劣势在于监管缺位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重视,导致了交易风险系数大幅度上升。互联网金融机构繁多,各机构相互独立,缺乏合作与共享,不能较为全面获取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无形中加大了放贷的风险。并且互联网金融机构处于“数量多,规模小”的状态,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业务办理受到业务资源的制约,同时也让信用信息的使用率大打折扣,互联网金融在该方面的缺口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拓宽了竞争市场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极大的拓宽了原有银行服务业务,同时也将服务客户群体范围扩大。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定位的传统目标客户群结构发生改变,打开了金融市场的大门。在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呈现白热化状态。随着受众的增加,竞争者也越来越多,中小型银行也一起加入到这场追逐赛中,传统物理网点的优势被缩小,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优势被放大。互联网交易极大程度的方便了企业与个人的业务办理流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契机。

(二)优化资源配置,解决融资难题

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数据量大的难题,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云计算和微贷技术的辅助,能在短时间内对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等级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估,极大的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失误率。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促进了个人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将投资者的网络交易记录作为其信用贷款的参考指标,大大的降低了银行方面的财务风险,也简化了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贷款的繁琐过程。该模式的应用极大程度上克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大幅度的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市场供求双方的中间桥梁,客观的反应出双方的价格偏好。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金融机构而言是其有效应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举措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金融为借贷双方提供交易平台,资金借方提出报价,资金贷方通过流动性、风险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贷款对象,达成共识完成交易。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央行的基准利率不再作为金融机构的中心指导了,而将目标投放到市场,寻找利率基准。互联网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变化成为金融机构判断客户群利率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四)加速金融脱媒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当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就融资问题来看,互联网金融模式提供了便于融资集资的平台,并对资金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提供了合作契机。从支付角度来说,网络收付款、自动分账、转账、汇款业务的便捷操作对传统支付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开始逐渐替代银行的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开启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被逐渐边缘化。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一)提升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

在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时代背景下,研发与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无疑更便捷更安全的官方交易系统,成为客户信赖应用的不二之选。商业银行逐步将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数据处理、产品设计、业务操作等诸多环节,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系统发展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显然科技先进的优势将成为市场的宠儿,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系统建设的投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中,提高数据分析整合的速度和效率,形成科学全面的市场细分系统。商业银行在不断的发展构建科学系统的同时,也要在系统风险防范问题上投入精力,提高重视。保障网络交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到发展防范两手抓。重视加强对客户信息安全和财务安全的保护,提升网络信息系统的监督和预警能力。

(二)改善传统业务结构

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依赖于物理网点建设,无形之中加大了银行自身的成本投入。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物理网点业务的功能性逐渐被削弱,互联网支付方式逐渐替代了物理网点业务的办理,也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的日常支付方式。手机移动支付在无线网络的发展下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我国互联网支付应用范围广泛,成交率大幅度增长,商业银行可以改变现有的传统业务结构,削弱传统物理网点业务办理,极大的压缩节约了客户用时,为客户带来了便捷,对于银行自身而言也减少了投入成本。

(三)扩大客户群组范围

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方面有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商业银行的权威性高,其次在金融拓展领域和风险方面问题上有些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银行的客户信用数据库和客户资源都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企及的。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发展小微业务拓宽市场,从而放大客户群组范围将取得非凡业绩。商业银行坚实的资源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在结算、咨询等非金融领域要比互联网金融机构更易上手,通过金融服务领域拉大客户群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四)提高原有服务水平

当下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平台呈现开放性和多元性,其交互式的营销手段为客户量身定做具有针对性和专项性的金融产品。所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便捷业务操作流程,将成为时代的主流,也成为吸引客户的发光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客户资源的流失量。另外,市场需求量相对饱和,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占据市场的主动权,商业银行方面要从客户体验入手调查,根据客户的心里需求出发,改善现有的金融产品机构,拓宽金融服务账目,将行业服务与网络营销进行结合捆绑销售优化业务质量。首先银行方面可以在传统的业务流程链中稍加改善,调取客户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信息,建立个人数据档案。银行通过对客户信息的了解,根据客户的投资方向和消费习惯对客户进行推荐和讲解。为客户量身定做品质上称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第二银行的业务流程过于繁琐,要化业务操作流程势在必行。因此银行可以从申请银行卡、贷款申请、贷款审批等三个支撑类业务入手,为客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第三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主流,因此顺应时展,顺应市场潮流,商业银行也需要在互联网业务发展和推广上有所建树。因此充分互联网平台进行业务推广,开展营销活动,通过了解客户需求,提供针对。

(五)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过去存在于我国金融业服务问题上的弊病表现为大部分的金融机构的80%金融产品针对20%的高端客户开放,俗称传统金融业的二八法则。在当代这一法则依旧没有打破,舒服了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纵使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丰富多样,但由于对消费者的喜好把握不清,导致银行在营销问题上无从下手,相当被动。因此商业银行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客户个人档案的建立依附于客户日常的交易记录、信用记录等,一方面信息准确性较高,另一方面也能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互联网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提供的建议性分析,为客户提供较为匹配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通过构建自己的网络信息库实现所谓的精准营销。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看似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并逐渐替代。从另一角度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对银行现有服务模式的填充。在市场需求量相对饱和的状态下,互联网金融从传统商业银行手中分走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支付份额,对商业银行的融资造成了冲击。商业银行在这个关键的发展点必须要居安思危,创新金融业务,丰富产业结构,拓展业务项目,放大原有客户群组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互联网金融进行融合。两者间并非处于一山不容二虎的尴尬局面,因此注重合作实现共赢成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重要举措。

[参 考 文 献]

[1]关正标.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38-39

[2]张旭.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11):39-40+42

[3]明仪皓,朱盈盈,张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金融,2014(11):59-62

第4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网络金融 互联网 电子商务

一、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状况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务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

互联网诞生于美国,欧美国家的金融体系也比较完善、成熟。因此,其传统金融体系与互联网的融合较之世界其他国家,时间更早、程度更高。

1975年,美国开始佣金自由化,证券经纪业务竞争加剧,1990年代互联网技术大发展使高效、低成本的网络证券经纪服务竞争优势凸显,从而诞生了纯网络经纪商E―Trade,嘉信理财也由折扣经纪商转型为网络经纪商。1999年美国颁布实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消除了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经营业务范围的严格界限,对于互联网金融业态和产品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0年以后,除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以外,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并获得大众的青睐。目前,“移动支付”成为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宠儿,美国发展相对滞后,但是2010年以后,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二、瑞安市支行的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现状

(一)农行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在中国各家银行发展至今,其主要载体便是电子银行,各家银行通过各自的电子银行向客户们传递相关金融信息;通过电子银行这个平台,办理各种金融业务;通过电子银行,推销各自的金融产品。电子银行业务如今在银行业的竞争中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层次。

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发展网络银行对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二)瑞安市支行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1)网银交易规模。2013年瑞安市网银交易规模为1.79万亿元,增长率为23.1%。网银交易规模放缓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经过多年发展,瑞安市支行网银交易规模基数增大并且多元化的网络银行手段有所分流,导致网银交易规模增速有所下降;第二,2013年银行业整体业绩不佳,整体盈利下降,加之第三方支付等相关产业的侵蚀,导致网银的交易规模增幅放缓。不过尽管增速下降,但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及网络经济的走强,瑞安市支行网银交易规模仍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

(2)个人网易企业网银交易规模比较。2013年,瑞安市支行企业网银交易规模占比依然较大,为78.7%,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占比为21.3%。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占比比去年提升1.3%,预计未来仍会缓慢提升。个人网银交易规模扩大的原因在于:首先,个人网银交易规模的提升,得益于小微企业交易的分流,但是未来随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正规化,这种分流不会持续太久;其次,随着更多银行业务转移到线上,网银安全性的提高以及网络经济对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未来个人网银用户的规模、使用频率和单笔交易资金规模都会逐步提高,导致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占比稳步提高;最后,如果小微企业的网银业务需求被有效挖掘,那么企业网银占比可能回升,或者出现单独的小微网银交易规模。

三、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网络银行必须有足够强的安全措施,否则将会影响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和网络金融立法的滞后与模糊是造成法律风险的原因之一。针对目前网络金融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尽快出台有关网上交易和网上银行的法律法规,降低银行的法律风险,规范网络金融参与者的行为。电子商务立法首先要解决电子交易的合法性、如怎样取用交易的电子证据,法律是否认可这样的证据,以及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的行为规范,跨国银行的法律问题。其次,对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也必须有法律保障,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和金融机密等也都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以逐步形成有法律许可、法律保障和法律约束的电子商务环境。再次,充分运用政策手段,鼓励网上银行按健康的发展方向开展业务。最后,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

四、总结

本论文首先通过介绍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含义,再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来了解当今世界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的最前沿的水平,也了解了国内网络金融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再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瑞安市支行这个具体个例的研究,从而对国内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研究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当然本文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对于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可能不够完整,而且由于知识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限,因此本文的研究深度也十分有限。希望以后能够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吴晓灵.互联网金融[M].第一版.北京: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2010.

[2]邹炜.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策略研究 [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3.

[3]韩壮飞.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第5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大连;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创新发展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从我国互联网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大量的金融平台由开始的第三方支付逐渐衍生出了多种模式,已然改变了当代传统的金融模式,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步发展为以P2P模式为主的网贷业务和理财业务。P2P模式的金融平台将金融业务从线下交易转变为线上交易,增强了资金的互通性,将传统金融的局限性打破。众筹属于面向大众的一种筹资方式,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和平民化等特点,利用这一金融平台实现理财和资金增值的目的。

(二)大连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在传统的思维当中,金融业务是以银行为中心展开活动的,但是在技术和社会思想观念的逐渐发展下,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当代社会中很多携带标签的业务和领域带来了不同的发展机遇和平台,也就是说互联网将金融行业的发展推上了顶峰。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广泛影响下,银行等金融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现如今的情形下,银行必须迎合时代的脚步,推陈出新,快速将互联网金融大众化、市场化,以此来抢占市场份额。随着各式各样电子商务平台的更新,互联网金融快速侵占了大连市的多数产业,作为一个发达的沿海城市,互联网金融带动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现在,主要有互联网形式的传统金融,以及通过银监会批准的金融公司亦或是P2P平台等等。从目前P2P的发展现状来看,从2012年开始到2018年为止,从刚开始不足200家到2017年的4,500家左右,互联网金融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成交量从2012年初的80多亿元到2017年7,000多亿元,成交规模的壮大正突显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在2016~2018年期间,因行业内部监控力度不够、外部环境政策不明确,P2P平台数量正逐步减少,停业与整改问题不断从行业内部显现出来。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但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正确的引导,是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重重之重,同时P2P金融平台也因为缺乏行业规范与个人信用考察等方式出现资金断裂借款人员逾期未还款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大连地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

(一)大连地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行业的业务冲击。

在大连市互联网金融的崛起过程中,以迅雷之势瞬间横扫了当地的商业银行等金融行业,其中以传统银行业务为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强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业务办理理念,抢占了中小型银行的业务及市场份额,对中小型银行机构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传统银行将会大幅度减少或是彻底消失,而金融自身便是一个虚拟的存在,是管理债务债权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同样以虚拟性存在的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进行了无缝的连接,成就了互联网金融。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受到影响的便会是地方性的银行网点,地方性的银行网点是完全存在于互联网空间中的,可能被一个个取代;其次,互联网金融将打破传统的时间和地点观念,只需要互联网便可以完成想要办理的业务和服务。在此,货币是银行和金融的首要概念,那么现有的货币大多携带国家主权的烙印,因此会携带国家性的限制,美元发展状态也表示互联网金融将代替货币职能;最后便是规章制度的冲击,大连地区有很多自己的规章制度设立在金融行业上,无论在信用卡办理还是在交易过程中,此前仍有许多业务不能通过互联网来办理,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逐渐成熟,这些以往难以在网上办理的业务终将被攻破。现在的交易资金限额和面签等都会限制时间和服务范围等,因此,在一定时间期限下便会过时。大连内部网络金融机构和传统机构的相互贯通,会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的连接更为密切,例如众筹这个项目,便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完美结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大连地区的金融业和其他地区的金融业便会出现淡化的现象,使得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之间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二)大连地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促进作用。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大连地区商业银行的功能越来越国际化,商业银行对网络手机银行的开发和应用较为重视,从而使手机银行业务竞争较为强烈。在地方平台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移动银行已经得到了大连地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大连银行作为地方银行,是从2006年开始普及中小分行和小型业务的,随着大连市几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注入,网络支付平台和实体银行之间的衔接便显得尤为重要,银行结构的重组也已经是线上线下互动的必然要求。为了保障PC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动柜员机及各类网站等各个组织之间的自然衔接,加强客户在不同业务上的体验,强化各种渠道之间的多元化协调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大连区域内的理财产品能够将金融组织内部的业务进行瓜分。从竞争的视角来看,若一项业务的市场发展背景较好,金融体制也相对宽松,竞争者便会增多,传统金融组织便会强化各方面的业务。与此同时,各大银行意识到人民群众储蓄存款消耗严重这一普遍问题,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策略,例如使用理财产品来缓解这一现象的产生从而推动传统金融的发展。最后再加强大连地区证券基金单位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从而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三、大连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大连地区互联网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虽然大连市在互联网覆盖上初具规模,但具体条件和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增强。大连市部分地区基本上都覆盖了网络,但是农村的部分村落由于过于分散,而网络主要设置在商店等核心位置,偏僻地方的人们仍然无法使用网络。手机和台式电脑是人们介入互联网最主要的途径,跟移动手机相比,家庭用的台式计算机的覆盖率比较高。但就互联网金融的覆盖比例和发展水平而言较其他城市仍较为落后。

(二)大连地区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不完善。

就过去的几年来说,辽宁互联网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结构上的变化,就大连来说越来越多的地区互联网金融业务逐渐呈大幅度趋势的进入其中,非但没能产生有利的影响甚至还出现了一系列的跑路、破产事件,不少著名的金融平台也没能逃脱其中,就比如速贷、信贷都相继被国家相关机构调查,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大连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并没有完全成型,对互联网金融的监控手段较为欠缺。因此,大连地区为了能够预测并解决网贷行业的风险,制定了一连串的相关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出台并没有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导致失败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政策不够详细具体,不能对具体的情况开展有效的处理。

(三)大连地区互联网金融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力度不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讲创新更是吸引眼球增加交易量的必要措施之一,互联网创新五花八门,其宗旨都是用创新去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大连地区目前的互联网创新处于新意缺乏期,创新流于形式,大部分是伪创新,披推着创新的外衣,内在却是欺骗着消费者,侵犯消费者权益,以游离于犯罪边缘的形式去创新,固然短时间会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效,但从长期来看,它便于违法犯罪的“新意”并不能对互联网金融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会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让互联网金融、P2P平台等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并不乐观。没有在金融方面做到有效的创新,只是为了规避监管,这种创新并不是创新。大连地区亟须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引进,以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力度。

四、大连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

(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大连政府应该加强与邮电企业合作,邮电行业作为最传统的通讯行业,有着其必然存在的理由,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变得尤为突出。因此,邮电行业作为通讯交流的基础环节必须快速的完善起来。这也是最应该建设的一个主要环节。邮电设施涉及到的领域很宽泛,具体包括电信、通信、信息以及网络这四个主要方面。时常会混淆电信和通信的关键点:电信指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否是通过电磁系统来进行运输的,而通信则不涉及到具体传输信息的介质。随着通讯设备不断地发展,信息的传递方式变得越来越完善,速度也随之加快。为了更加快速准确地传播信息和使用信息,大连政府必须更好地发展邮电设施的结构使其更加完善,在施工时选择最为优质的传播介质,争取达到设施全面覆盖的目的。

(二)完善市场监管流程。

要想更好地完善目前的市场监管流程,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采取相关措施。最应该做的就是,修整法律法规的体系,使其符合整个市场的要求。为了优待利益相关者可以采取政府扶持的方法,同时为了制约相关人员,政府也要使用规范的手段。首先作为优势的一项政策就是当消费金融服务的对象是个人或者是中小型企业时,一旦个人想办理贷款业务,不需要其他方抵押以及担保。其中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忽略了个人信用的问题。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不够详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升个人信用保障体系迫在眉睫,并加强相关政策的建立。因此,大连地区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第一,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提高个人信用;第二,注重加强监管金融市场。随着各种相关规范政策的制定,能力不够的就会被市场遗弃,能力较强的也会被重用。

(三)充分认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互联网金融能够健康良性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要保证对互联网金融的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体,不仅具有较强的虚拟性,更拥有极高的快速增长性,是促进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一个良好健康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更能推动传统金融业务的升级与转型,加快大连市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步伐,提供较高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整个大连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加强业务监管和风险防控意识。

(1)强化业务监管和风险防控意识。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其具有较强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而互联网金融风险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传染性,因此相关部门的监管与把关是十分必要的。加强业务监管,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这样才能保证金融行业发展的稳定性;(2)建立综合监管联系机制。通过分管副市长牵头,整合发改委、金融局、银监局、证监局等政府机构组成的联合监管机构,通过加强各部门间监管联系,组成联合监管网络,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努力解决监管不到位的问题;(3)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按照《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各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的业务监管办法,严格把关,加强业务监管与审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业务行为。此外,还需加强金融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及早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环境。(五)构建城市范围的大数据诚信体系,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保驾护航。构建独属于城市的诚信体系,不仅合法化也更加权威化。一个良好的诚信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坏账率。建立大数据诚信体系是从整个城市的数据当中收集,从中发现蛛丝马迹,从而将信用较差,有坏账情况的人排出互联网金融。这样不仅对互联网金融内部是一个净化,同时也可以预防逾期还款、坏账等情况的发生。将个人的信用与互联网金融挂钩,才可以使网络的虚拟化成为现实化。积极地整合互联网中的资源,将P2P平台的所有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筛选,将信用较低的及时排除,才能在恶劣影响事件发生前及时阻止。

五、大连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展望

第6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消费金融 互联网金融 中小银行 发展趋势

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增加投资和净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策略极易造成产能过剩,并难以抵挡全球性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应当意识到,消费需求才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是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路径。尤其在目前经济低迷状态下,促进国内消费是经济走出低谷的最佳方案。

促进国内消费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消费金融,这是一种现代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消费信贷活动。

消费金融与消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系。第一,通过为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行为提供金融支持,能够帮助其挖掘和激发自身的潜在需求,锻炼和提高其消费能力,成就高品质生活。第二,消费金融作为金融活动的一种类型,可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合理配置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收入流量,维持消费支出的稳定性。第三,消费金融服务扩大了支付渠道,减少了人们对现金的需求,规避了现金支付时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和麻烦。第四,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消费金融服务发挥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的作用,由此推动调整产业结构。

一、我国消费金融服务概况

(一)我国消费金融服务现状

以1987年前后我国商业银行开办耐用消费品的贷款业务为开端,30年来我国消费金融服务已实现了创新性的发展。

凭借自身优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消费金融服务的最大供给方,消费信贷规模日益扩大。1997年,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总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4.26%,而截至2014年底,这一比重上升为18.1%。预计未来消费金融将保持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

消费信贷结构逐步完善,目前已开发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医疗贷款、助学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旅游贷款和公务卡业务等10余种消费信贷产品。

消费金融机构趋向多元,除了商业银行这一最大供给方外,还有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这两种专业性消费金融服务机构。

政府、商业机构和商业银行等经济主体,向公众提供多种预付储值服务,同时,消费储蓄业务形式不断更新,诸如市政卡、电话卡、购物卡、提货单、校园一卡通等以储蓄为基础的一系列支付工具也被广为接受。

消费支付体系领域里出现了信用卡、借记卡、预付卡和第三方支付等一系列依托网络支付平台的支付工具。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支付渠道在城市交通、校园消费和商家消费诸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银行卡受理网络向中小商户和农村地区不断延伸。

(二)制约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因素

传统观念仍具有影响力,我国80%的家庭在需要资金时会选择向亲朋好友借贷,只有19%的家庭会选择向金融机构融资。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基尼系数早在10年前就超过了0.4这条国际警戒线,10年来,这一数据更是逐年攀升,高收入者占人口的15%左右,中间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占各10%和70%强,贫富悬殊已成为我国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和隐患。

社会保障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和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尚未得到妥当的安排,居民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预防性储蓄,制约了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

消费金融服务的供给侧存在缺陷。首先,尚未建立完整的消费金融体系,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其他机构的业务尚未完全开展。其次,消费金融机构缺乏核心竞争力,鲜有创新性产品,同业间的金融产品呈现同质状态。再次,消费金融资源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和经济落后地区缺乏相关金融服务。最后,由于支付体系没有实现统一化,导致消费金融活动低效运行,增加了交易成本。

消费金融服务的运行环境不理想。首先,缺乏规范消费金融行为的法律法规,我国仅有几部毫无法律约束力的行业规范,政府应尽快出台各种信贷标准和基于互联网的金融细则,以降低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其次,我国个人征信系统还很幼稚,个人信用记录主要分散在银行、电信、税务、公安、交通管理、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部门中,内容不完整,更新不同步。不过,近期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企业已获得央行批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

针对消费金融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可采取优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动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加快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健全消费金融服务监管和风险控制等措施来改善。

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以下推动消费金融服务发展的两大趋势不可小视。

二、趋势一:运用互联网平台,改善消费金融服务方式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货币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具有许多优势。第一,低成本。互联网金融在虚拟空间进行金融产品的发行、交易和货币支付,在建设上省去了庞大的实体营业网点建设费用和人力费用,从而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投资,营运等方面实现了成本低廉化。第二,高效率。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强大的数据收集优势,可实现跨时空和无中介的状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第三,注重客户体验。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上实现了开放式的群体参与和互动沟通模式,在商业上实现了组织扁平化,客户信息平台化和网络化,通过数据挖掘和深度分析,为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消费金融服务应当借鉴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设计产品的思路,改善金融服务方式。

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消费金融服务在客户资源,风险防范和资源可获得性上存在严重不足,所以应该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者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数据的优势,突破地域限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增加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

其次,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在大数据时代,消费金融服务应积极参与和企业、政府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保护,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掘客户、深入了解客户,创造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粘度并提高风险控制技术。通过合作,改善自身技术缺陷,加强客户信息交流,与互联网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共建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运用平台。

再次,消费金融机构可以学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建立网上服务中心,降低经营成本。在保存老客户的同时,利用优惠政策来吸引新的客户,研发出新型金融产品,抢占主动权。

最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极度缺乏既懂金融,又谙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今后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三、趋势二:发挥中小银行在消费金融服务中的比较优势

目前,消费金融产业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发展的态势,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和产业金融构成了行业版图。其中,由于中小银行在消费信贷服务中具有比较优势,将会提高消费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中小银行具有信息优势。中小银行因其区域性特征,在信息搜集的深度和广度上占据优势。中小银行与其客户身处相同地区,受到相同金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很有可能与客户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或存在其他关系链,因此中小银行可以利用人际关系,在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客户信息的同时,获得更有价值的内部信息。中小银行在对潜在客户信息搜集方面也具有优势。这是因为,信贷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利用与目标客户人群的诸多人脉关系,能主动去搜集更有利于自身利益和决策的相关信息。此外,中小银行的结构简单,客户信息在被收集到后能及时传达到决策者手中,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另外,中小银行灵活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方式使信贷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行决策信贷规模,降低了委托形成的交易成本。

其次,中小银行具有成本优势。人为满足自我利益而从事有悖于委托人目标利益的经营活动时,会给委托人带来经济损失和经营风险。为了有效控制和解决委托关系所引发的问题,委托人需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控制和激励办法,由此而产生的成本称为成本。中小银行在其经营中由于其组织结构简单,从而具有较低的成本。这是因为,首先,中小银行股东与经营者通常关系密切且利益一致,经营者违背股东目标利益的概率很小。此外,中小银行股东为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控制和激励,通常会授予经营者一定的日常管理权和控制权,有时还会允许员工持股。最后,中小银行相对来说层级少,链短,决策周期短,因此成本也会保持低水平。

再次,中小银行具有地域优势。从网点设置上看,中小银行可以在郊区和偏远乡村地区开拓业务、扩展市场,避免与大银行的竞争;中小银行还可以走进社区,利用其灵活的机构设置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达到对区域市场的直接控制。

最后,中小银行具有费用优势。中小银行在服务收费上比大型银行要低很多,这有利于客户的资金运转。有研究表明,小银行相对于大型银行能为客户节约18%-42%的服务费用,中型银行能节约1%-20%的服务费用,这大大提高了中小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

所以,中小银行应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结合互联网技术,为消费金融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体验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学江、荆林波.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

[2]杨鹏艳.消费金融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11(5)

[3]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

[4]王琴,王海权.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3.8

第7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商业银行 对比分析 应对措施

一、引言

2013年被专家学者定义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集团推出小额信贷、P2P借贷规模剧增、“三马”众安在线试水互联网新金融、传统商业银行也推出网上商城等等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壮大,网络金融理财、网络保险、网络小额信贷等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形式相应产生,这一切都给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了方便,让客户能够直接参与其中,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货币的流通方式。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网络支付,网络借贷以及网络金融超市这三个领域。

(一)网络支付

实体商业银行最初的业务就是支付,而互联网金融也是以支付发展起来的,其表现形式是第三方支付。易观国际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金额由2356亿元达到2011年的2.16万亿元,仅2012年上半年就实现了1.55万亿元的总支付金额,预计2014年将达到10万亿元。以阿里的支付宝和腾讯的财付通最为典型,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二)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就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资金供求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一种金融模式。当前国内的借贷平台数量数以百计,在2010年网络融资金额已达 150亿元,规模最大的借贷平台月交易金额高达3000万元。网络借贷平台不仅出现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江浙一带的二线城市也发展迅猛。

(三)网络金融超市

随着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也在日新月异,互联网和传统金融产品的结合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金融产品。传统金融和网商之间也有了更多的合作,如交通银行和阿里巴巴组成的交通银行淘宝旗舰店、国华人寿和聚划算推出的万能险团购产品、支付宝和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仅建行一家,2013年前10个月就通过互联网销售理财产品44990亿元,达到全行理财产品销售量的63.5%。

在以阿里集团和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快速发展时期,传统商业银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限额的情况下,利差收入会大幅度降低。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传统商业银行享受高利差的时代结束了,大数据、云计算将改变银行的贷款方式。

二、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和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三个明显的优势:便捷性、信息对称和大众性。

1、便捷性

以前客户需到银行网点去取钱转账,还要携带大量现金,现在只需一台电脑,或者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资金的快速转移。此外,以贷款为例,商业银行信贷流程非常复杂,包括申请,调查,评估,风险核实,逐级报告审批等等,周期非常长,还有可能贷款失败。相对而言网络借贷的周期非常短,最快捷的当天就可以获得款项,大大方便了资金需求者。

2、信息对称

以前,银行不愿贷款给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一个小企业,完成一笔小额贷款,成本较高,收益远远不如贷款给大型企业。而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的信息,能够较为方便快捷的了解贷方的详细信息,包括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即便贷方发生违约,可以公开贷方的信息,以及降低信用评级等方式,增加违约成本,能够有效的保证互联网金融健康的发展。

3、大众性

很多的传统金融服务只有中高端收入群体和大型企业才能享受到,比如说传统基金,理财产品的购买都有最低限额,且最低限额较高,还有一大部分较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没有如此待遇。如今,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绝大多数金融服务,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

(二)互联网金融的劣势

互联网金融优势明显,但它自身存在的劣势也是不可忽略的。

1、安全性低

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低,方便快捷的电子交易形式,不仅方便了客户,也方便了网银大盗。虽然支付宝方面声称余额宝被盗的概率比交通事故还低,仅为十万分之一,但是一旦账户金额被盗,资金会被迅速的转移,很难真正追踪到窃贼并获得相应的补偿。此外,云技术的普及,使得客户存读取数据非常方便,但更可能造成敏感数据的泄露,棱镜门事件就是典型代表。

2、控制难

由于在实际中发生的网络金融交易,通常无法监控资金的真正流向,信用风险的控制就比较困难,违约率就会提高,不可预见性很大。此外信用审核、风险监控等关键环节都是依赖网络,而网络平台本身及存在自身的脆弱性,经常会遭受黑客攻击,还有各种木马病毒、第三方欺诈、钓鱼网站等等一系列问题。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一旦发生违约,那么损失就会更大。

3、监管落后

电商公司既无贷款技能,也没有客户,更没有贷款牌照。严格说来,余额宝买卖货币市场基金,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监管层对这种创新尚处于理解和容忍阶段。但如果这种创新如野火般迅速蔓延,监管层态度就可能改变。虽然各方都在呼吁要出台相关维护互联网金融稳定的相关法律,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真正有效的惩罚措施仍然无法落实。此外,互联网金融诚信系统无法和央行对接,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事后惩戒,恶意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以时间和成本上的优势,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强力的渗透,向商业银行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尤其在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慢慢侵蚀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强烈的生存危机感。

(一)金融中介角色的弱化

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支付等金融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媒介资金的融通,但目前,这一中介职能已经受到了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平台等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并出现逐步弱化趋势。

1、 分流融资中介业务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传播途径,为金融交易储备了大量的信息基础。有大数据,有云计算和云存储,企业的蛛丝马迹都会被存储起来,判断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不仅依据更多,成本也更低。比如阿里巴巴想给淘宝商家放贷就很容易,这些商家虽然小,但销售状况、客户情况阿里一清二楚。

2、冲击支付中介地位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支付服务的中介,方便了债权债务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利用自身众多网点的优势,快速实现资金的转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冲击着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购物的兴起,电子商务获得了蓬勃发展,面对支付场景由原来的实体店转为网络上的虚拟店、支付渠道由银联或银行的POS终端转为网络支付。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借助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灵活经营模式,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支付体验,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替代作用。

(二)收入来源受到冲击

1、利差收入

利差收入是传统商业银行的安生立命之本。绝大多数银行的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互联网理财产品跟银行之间玩了一个“将便宜的钱抢走”,“将昂贵的钱归还”的游戏。其中的绝大部分利润给了散户,银行损失了巨额利差。尽管网络借贷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因其能为较难从传统商业银行借到资金的个人或者小微企业快速筹集资金,而深受普通大众推崇,可能将在小微企业和个人借贷领域与银行形成竞争。

2、 中间业务收入

在国家给多家互联网企业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后,以支付宝、财付通等平台得以参与到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电话支付、货币汇兑、银行卡收单等众多业务支付环节中来。随着牌照业务类型的多样化,以及个人用户和商户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会抢占新的市场。第三方支付线下POS收单业务一旦成熟,将影响银行的POS刷卡手续费收入。

同时,基金已成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蓝海”,多家支付公司对这一市场跃跃欲试。截至目前,汇付天下、通联支付、银联电子、易宝支付、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七家机构已经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批,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基金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银行代销业务形成冲击,影响了银行的基金代销手续费收入。

(三)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

1、传统服务模式需完善

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加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且运作模式更加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比传统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更加完善。以支付宝为例,该公司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在组织架构中专门设立了用户体验部,积极尝试将重力加速感应、虹膜等新技术应用到移动支付中,并将提升各方用户体验作为近几年发展的主线。在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产品方面,互联网企业也走在了前面。

2、小微企业借贷模式需完善

早在2004年中国银行提出战略转型时,中小企业业务就成为银行的转型方向。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主要难点在于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无法应对这一业务的风险分散化、多样化的挑战与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模式相比,网络小微贷款模式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如阿里小贷整合了电子商务公开、透明、数据可记载的特点,将其与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底层数据完全打通,通过大规模数据云计算,将客户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应用到小额贷款中。阿里小贷通过网上“场景式”审批,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寻找优质企业客户的成本和风险。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由于以前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业没有对民营资本开放,互联网手段没有引进,中国传统的银行制度,其实是剥削中小储户,冷落中小民营企业,补贴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有关系”的企业。这种制度不改变,国富民贫的现象就不能改变,中小企业增长乏力的状况就不可能改变。可到了今天,三项基本条件都发生了逆转。国家在推动利率市场化,在降低银行业准入门槛,在推动传统银行业使用互联网手段。因此,中国银行业被重塑的时代到来了。这对于普通储户是一个重大利好,对中小企业是也是个重大利好。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尽管目前无法撼动传统商业银行的根基,但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向,转变思想方式,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一)创新产品更接地气

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充分重视中小微企业和中小储户服务;要全面提升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加大对科技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要重塑业务流程,增加业务创新,明确本银行金融服务的专业侧重,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力。

(二)要加强合作

要加强和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可以在支付平台方面进行合作,在信贷方面也可以进行合作。尽管小额信贷是传统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直接爆发战争的领域,虽然互联网金融创造了新的信贷融资模式,但其正常运转还是离不开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也可以从中学习到收集处理挖掘信息的能力。

(三)要重视客户体验

要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量身打造一系列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在不影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业务环节。要通过数据分析,知晓客户的投资偏好和消费习惯,提供更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要打破传统商业银行的局限,重视网络营销,充分运用社交网络及其他通讯平台,实现与客户的开放式接触,来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四)要发掘人才

在员工招聘的时候应该适当招聘一些复合型人才,熟悉金融理论的同时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要在工作中加强对科技人员的金融业务培训和对金融人员的科技知识培训,大力培养出一批既懂网络应用又懂金融业务,还能熟练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积极展开市场营销的,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立猛.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商业流通,2013(8):22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第8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02

1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

1.1银行业发展的收入情况

2014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市场环境聚变,传统银行业务受到了猛烈冲击:银行业资产和利润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将调整为中高速增长。2014年银行业贷款增速已降至13.5%,比前5年平均增速下降了6.5个百分比;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7%比前5年平均下降了一半多,很明显的看出,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较以往有很大下降,其以前的优势地位正在减弱,失去了以往在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性作用,其收入的锐减还会导致各种负面性作用,银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以往的银行“水涨船高”的便利条件已经成为过去式。

面对严峻的现实情况,商业银行之后的发展之路必然遇到层层阻力,面对今后的利率市场化和民营银行的竞争,银行业盈利水平将更加受到打压。今后的银行业发展之路必然如履薄冰。

1.2银行业人员素质情况

我国的许多服务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方面服务能力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对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却很低的矛盾局面,而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有比较突出的代表性。究其原因,员工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主要制约因素。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不良贷款已占全部贷款的26.62%,已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而表现在人力资源和人才素质方面,人员质量结构存在问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目前我国银行业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下,低素质员工难以流出,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体制造成的,人员结构过死,流动性较低。而且,现行的银行进入门槛较高,很多发展型,能力型人才首先就被拒之门外,而有些没有能力的“关系户”或者理论水平较高却不注重实际水平的“学术派”却充斥在银行业阻碍了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银行业中经过银行重点培养的人才在面临现在银行业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很多都选择去证券业,保险业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的银行业面临着低素质的人才难以流出,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失的问题,在目前银行“新常态”的情况下银行业缺少国际化,专业化人才的情况下,其发展趋势堪忧。

1.3银行业的盈利模式构成情况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首先是客户贷款垫款利息收入,其在总利息收入中占71.16%;其次是证券投资利息收入,其部分占比18.19%;再次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此部分占比5.79%;最后是同业拆借利息收入,此部分占比仅为3.18%。

总的分析,在我国银行业中传统的借贷业务占银行业总利息收入的很大部分,换句话说我国银行业比较依赖传统业务,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金融创新的程度比较高,而且具有发达混业经营。而我国还着重在借贷业务中的利息差,在当今多种理财产品的出现,互联网理财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必然大受打击,为保持利润而提高的贷款利率也不利于国家其他企业稳步发展。

2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2.1经济新常态

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银行业来说,“旧常态”的银行业代表着各种守旧,弊端。而“新常态”代表着高效率,高成就,新的经营和运营模式,克服旧模式上的种种弊端,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银行业营运结构简单,盈利渠道单一依靠借贷业务,在放贷业务中贷款多流向粗放型发企业,创新性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很难筹到融资,而且银行本身的业务渠道简单,技术性、创新性能力不足,这都是“旧常态”的体现。以往的银行业在“旧常态”状态下的改革更多的内部的优化,整改。在目前“经济新常态”的大潮流下,银行业的整改必然会在体制上加以整顿,着重加强创新性,技术性,提供更多的中间业务提升盈利能力,在“新常态”下重新注入新的活力。

2.2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即利率自由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指标,利率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开放利率管制,最终形成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对货币的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制和机制,使利率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准确价格信号,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2015年10月,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限额,商业银行可以自主的根据市场水平调节利率。在“经济新常态”的大革新趋势下,市场利率化无疑是改革的又一次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早在多年前,西方国家很早就开放了利率市场化,而其中很多国家如日本就曾爆发过金融危机,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因为不稳定的市场环境而夭折。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放同业拆借,之后又陆续开放国债市场利率都为之后的市场利率化打下基础。作为金融改革的关键一环,市场利率化有其必要性意义,能更好的结合市场,加强与实体企业的联系,并且自主利率有利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当然其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银行的整体压力提高,自主的汇率拟定在当前商业银行技术性人才匮乏的情况下,能多大程度地满足市场又不损害银行自身盈利,对市场做出精准的判断,总体而言是很难的。二是面临更大的风险,在浮动的利率中,市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在如今银行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的情况下,风险的危害性可能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国民经济的风险可见一斑。三是竞争的加剧,在如今民营银行的开放,商业银行与民营银行之间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相互提高利率吸引存款,这对于一些本身经营状况不好的银行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利率市场化是当前银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3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2013年余额宝,P2P等多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揭示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银行业相对于保守,传统的生存环境无疑是一次新的冲击。

首先,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打击,余额宝等网络金融工具的方便性,高收益,无手续等特点吸引了大批70,80,90后新兴社会消费人群将手中闲散资金放入互联网金融中,银行业赖以生存的借贷业务因为存款的减少受到打击。其次,是银行业中的金融理财项目受到打击,众所周知,银行业的金融理财项目准入门槛就在5万以上,收益率在5%―7%左右,而且还存在风险因素,而网上金融理财平台很多是没有经济限额的,收益率有时还要高于7%,虽然部分小平台存在安全患,但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整体还是呈现着繁荣态势,这无疑在商业银行的基金理财方面是一次冲击。最后,银行的传统的中间业务受到打击,当今的互联网金融已经联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支付平台已经开展水电费、话费充值,,火车票购买,汇率换算、基金代销为主的中间业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大时代,当前很多大银行都开发了自己的银行APP,也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对顺应了时展,促进了技术的变革。

3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前景分析

3.1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

显而易见,银行业目前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在当前新常态经济的大环境下,银行业未来只有转变经营模式才能更好的应对挑战。

首先要改变的就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以往银行收入模式单一,多数依靠存贷差作为银行主要的利润收入,而贷款流向大多为粗放型制造业、产能型行业。在对创新型行业和小微企业的放贷中收入也相对较小,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粗放型行业的扩张放缓,目前我国的创新性行业发展势头不明显,而且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业的存贷业务必然受到影响,所以靠单一存贷差维持生存的银行业必须加强中间业务的投入,在中间业务市场上做专做精,打造银行盈利新模式。其次,是加强银行客户服务新模式,开设更多服务型新业务,最大程度化的满足客户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并利用目前银行业中分支行点密集分布的特点,努力在业务范围内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最后,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业务,在我国对国际化业务中银行业还有很多发展空间,而且国际化是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要求,所以未来的银行业发展趋势必然围绕着国际化展开,在国际机构网点的建设革新,对国际企业的经营业务的创新,还有在企业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上都是重要的转型革新方面。

3.2创新银行金融理财业务

在面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以及民营银行的开发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前途是不明晰的,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真正面对挑战,打破壁垒。创新银行金融理财业务将会是银行未来改革的大趋势。

首先,我们说新型银行理财业务必然是面向客户,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在往常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着手续繁琐,门槛较高等缺乏人性化的情况,这在今后的银行理财业务中必须要加以改正,做到真真切切以客户为主,以达到互利共赢。其次,在理财阶段银行更多的是体现的是通过存款利率,基金,债券等金融手段来达到财产增值保值,而随着现代社会理财理念的变化,有部分人群追求的是传承,避险。参考西方的遗产管理和私人保险箱财产代管业务,在中国如今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在遗产管理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发展和盈利空间。最后,我们说银行传统的理财业务中以有明显收益率的期次型理财产品为主,其产品往往时间周期长,回报率一般。而在利率市场化的今天,以开放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为特点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由于没有固定的投资期限和预期收入,虽然存在着风险的因素,但是在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下,未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必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3.3拥抱“互联网+”的新模式

第9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范文

一、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互联网金融涵盖了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借贷、众筹和第三方金融平台六种模式,而这六种模式也正是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式。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技术在向金融领域渗透过程中体现出的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降低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等优势的认识的深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内容也不断地得到创新和丰富。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

(1)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主要竞争对手不仅在战略上高度重视,而且在机制构建、人员配备、资源投入和产品创新等各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各行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便捷性、安全程度和成本效益的微小差别,都可能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新的市场参与者不断加入,市场面临重新瓜分。近年来,支付领域的创新和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多,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发展,凭借其超脱于银行的中介地位,加快了在支付结算、账户储值、财务管理甚至是资金融通等各领域的拓展,对电子银行业务和市场形成了更大的竞争和冲击。2013年6月,阿里巴巴“余额宝”,两个月吸纳资金250亿元。7月,新浪网“微银行”;8月,微信5.0版与“财付通”打通。类似“余额宝”等新兴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对银行等传统的理财渠道形成了直接冲击。

(3)新技术带来新的消费方式和新的生活模式,对电子银行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随着Web2.0、云计算、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客户的行为和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对电子银行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机遇

(1)传统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大幅降低了顾客时间和费用成本,降低实体店服务数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而贷款和电商结合,实现了互联网供应链融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度融合和在线控制的实现使贷款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这是一个重要观点,但要成立,必须是在一个完全网络社会,人们离开网络即无法生存,网络完全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状?B。

(3)互联网金融为改善客户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小微企业贷款和消费贷款方面。互联网普及和网上金融消费习惯形成奠定了客户群体基础,而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及云计算等发展能将社交网络、传递和共享的广泛、全面、冗余的个人或机构信息筛选、再加工及组织形成针对性、标准性、动态连续的金融信息,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

(4)互联网银行和大数据技术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相关数据。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突破地理距离限制,实现小微企业网络社区化,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熟人社会”,通过捕捉及整合相关人际关系信息,并进行合理分类,使得小微客户信用行为透明度大大提高。互联网收集和监控的是第一手真实信息,做的是“场景性评审”;而银行传统的线下审核只能靠客户经理搜寻各种第三方资料,做的是“转述性评审”。第一手信息比第三方资料更可靠和准确。在信息充分收集的情况下,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状态。

四、结合当下金融背景,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1)以风控为重心,加强数据分析与信息利用。强大的数据收集与信息处理能力是互联网金融相对银行的一大优势,对此,商业银行应对借鉴互联网金融对于数据信息的利用,加强数据分析利用的意识。相对应互联网金融强大的数据收集能力与开放的信息平台,商业银行也具有自身的数据优势----海量的客户交易数据。然而商业银行并未能对这一数据财富加以有效利用,没有能将这些数据存量转化为风险控制能力。

(2)以合作为战略理念,加强商业银行新生态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合作共赢的机会。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对摆脱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积极开展战略合作,通过优势互补,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服务的网络化,同时积极拓展衍生业务,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建设商业银行的新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