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精选(九篇)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

第1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瓦乡话”;土家语;苗语;巫文化;民间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3-0095-06

巫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奇葩,一些研究巫文化的文章认为,巫术的治病功能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禁咒包含禁忌、符篆和咒语,属于上古巫术,在我国传统医学形成早期已渗透到医学中成为治病方法之一。禁咒治病是祖国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其主要根据是古代文献记载。有学者认为古代巫术与医术密不可分,认为古代巫术是医术的重要载体,古代巫术用来治病很有效。又有人从宗教和信仰角度把巫术与鬼神信仰结合起来。荆楚及湘西北是中国巫文化的渊薮,一些人主要从法术角度进行研究,还有人说商朝文化对荆楚地区有深刻的影响,有学者从祭祖、驱鬼治病、丧葬、生育、占卜、禁忌、宗教等角度对巫文化进行研究。湘鄂渝黔川诸省土家族民间巫师梯玛是民间巫文化的代表者,目前鄂西和湘西北是研究梯玛文化的中心,其研究成果较有代表性,有人从土家族巫师歌词的宗教与文学内涵及生态环境、内容和特点、音乐等方面研究土家族梯玛神歌,有人把土家族《廪歌》与《梯玛》进行比较研究,也有人对湘西土家族梯玛神歌进行综述,其它研究成果如对梯玛在土家族民间宗教中的仪式“玩菩萨”进行调研和考证,苗学研究专家石如金先生在搜集翻译湘西苗族巫词招魂词旧和研究苗族创世纪历史领域颇有功绩,吴晓东搜集翻译苗族祭仪“送猪”神辞收获颇丰。旧以上研究成果各具特色,但学术界对渝东南、鄂西北、黔东北、鄂西南等地民间巫文化的比较研究薄弱,而这些地区历史上是巫文化的隆盛之地。目前学术界对其巫文化的研究与之不相称,这种局面有必要改观,这是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之必需。本文将田野调研和文献材料相结合,对土家语、苗语、“瓦乡话”地区民俗巫文化如祭家先、招魂、驱妖魔、“送猪神”等祭仪进行比较研究,力求找出其民族文化的背景、内在本质与规律。

一、湘鄂渝黔民族语言中的巫文化

渝鄂湘黔边区是汉族、土家族和苗族的世居地,苗族主要继承和发展了苗蛮文化,土家族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巴人文化,“瓦乡话”、土家语和苗语与巫文化密切相关,虎神崇拜与祖先崇拜在渝鄂湘黔民间文学和葬俗中保存着,虎神和祖先崇拜、仁义慈善、诚信勤俭、文明守礼思想给人以多种启示。

湘西北、渝东南“瓦乡话”盛行地区是深山老林、高山峡谷地区,交通极其不便,在人们眼里,这些地区神秘莫测,神出鬼没,为巫文化提供了存在的温床。“瓦乡话”就是以古代汉语为主、融进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而这些少数民族及操瓦乡话的群体所创造的民俗文化与巫文化关系密切,是古今巫文化的宝库。渝东南、湘西北“瓦乡话”中的巫术材料如巫术神歌存在着崇虎因素,如其唱词:“白虎堂上坐,无事惹场祸”,“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打虎还要亲兄弟,上阵还要父子兵”“巴山老祖婆,听工慢唱祭祀歌”,这分明是在说,操瓦乡话的这部分群众继承和传承了古代巴人的白虎崇拜文化与风俗,成为与土家族有共同精神崇拜的近亲了,在有些地方,操瓦乡话的人甚至被当作土家族对待,其中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存在着共同的白虎崇拜。“瓦乡话”唱词比较多,与民间的虎崇拜相关,也有民族融合内容,如土家族白虎崇拜信仰“瓦乡话”的群众所吸收,“巴山老祖婆是祖先”,土家族以崇虎为其民族特征,对白虎图腾顶礼膜拜,“瓦乡话”也对白虎崇拜传袭下来。如“蛇有蛇道,人有人路”,是土家族民间文化与风俗中的龙蛇崇拜的反映;“人害人害不倒,天害人寸草不生,恶人自有恶人磨,好人自有好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机一到一切全报。”巫师在为亡人或鬼神做法事时念此巫语,劝诫亡人或鬼神要多对人类行善事,树美德,杜绝恶行劣迹,试图对鬼神亦起到教化作用,是巫术文化实用功能的神化。“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要出种(办阳春)。”这是道士作法事时唱给鬼神听,规劝鬼神在阴间要对活人行善,不能恶败德行。“惹不起,躲得起”,巫师以此简短的巫语表达对鬼神的敬畏。“坏事做多了,没有好下场”,巫师用粗暴语言告诫鬼神不要做坏事,否则要受到惩罚。“多修桥,多补路,多给儿孙留幸福”,这是土家族巫师劝告鬼神为人类修桥补路,为后代子孙留福荫,不能学坏人、做坏事,而要向楷模看齐,告别放僻邪耻的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自己才能修成正果。其中蕴藏的仁义:善良及训诫,充满苦心孤诣,同时也是人生教训与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巫师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以朴素的语言传达深刻的哲理,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诠注。

土家语给巫文化增加了神秘色彩。古代巴文化崇鬼尚巫,今土家族继承这一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体现出的祖先崇拜令世人叹为观止。土家族巫师用自己的语言唱道:“尊敬的祖先,几代尊敬的祖先,酒杯里有酒,诚心诚意地敬你们!五个杯杯,还要烧五根香敬你们啊!拿一杯酒来,请你们出来啊!尊敬的祖先啊,抬一杯酒敬彭家屋的祖先。比人家走得快的祖先,管钥匙当家的祖先!数你们几代祖先,一代祖先,两代祖先,三代祖先,四代祖先,受人家尊敬的祖先,请你们啊!我们梯玛请你们啊!我手上的钱敬你们,我讲话请你们啊!祭祀祖先要靠梯玛才能完成,而且梯玛一双空手也不能完成神与人的交流与沟通,还必须给每个祖先神灵敬奉香、纸、烛,才能换来鬼神的高兴,祖先才能满意,才能随时随地保佑子孙后代。笔者2010年在湘西北里耶镇岩从村调查土家语,得到土家族巫师表达对神灵真诚信仰的句子:“我讲话,我大吵老虎鬼,我仇恨老虎催命鬼……”土家族巫文化的功利化、世俗化十分明显。进行田野调查的人都惊叹“岩从村”土家族民间巫文化的浓烈,对附近的苗族、汉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土家族敬奉的神灵很多,分布范围很宽,我们从土家族巫师梯玛唱的《道情诉苦》便可知。“菩萨啊,敬你们,我用酒敬你们,你们的头大,我们司人请你们,敬你们,玩河司人,沃巴素司爹爹,桃坪炉把县公、县爷,兵营老爷,约正爹爹,恒扎文令乡约,还有其它菩萨,敬你们啊!”以“菩萨”作为“神灵”的代名词,这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口头语,不论什么鬼神,只要有益于人类,就是神灵,神圣不可侵犯,都被称为“菩萨”,掌握着世俗凡间的生死存亡、荣辱升沉,世人必须以好酒、好肉敬祭之,才能得到这些神灵的保佑与庇护,主祭者不能是一般群众,必须是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贤能;不让外人来主持祭祀,否则祖先会生气,就不能给世人以福佑。土家族巫文化中的神灵材料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内容,例如土家族历史上的兵制、

荒政、流民、打猎、自然生态等,都在土家族巫术生活或材料中得到保存。

苗语文化因素对巫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苗族在文化传统等方面主要继承了古代蚩尤、九黎、三苗与荆蛮的衣钵,也混融进许多濮人、于越、句吴的文化因素,而这些民族都盛行巫风,崇灵巫、敬鬼神是他们的重要特点。苗族群众崇巫重鬼,灵魂观念根深蒂固,还产生很多方术,至今湘鄂渝黔苗族崇巫风俗一脉相承。“北方人们放财帛神,南方人们放阿德财帛神灵,北方如果邀你们要别走,南方如果请你们要(阿德)别去,在家等放;坐地楼等放(阿德)时间神灵,大土地站尚有坡,小土地躲指(阿德)岭,祭祀祖神站尚有在车刘,居住地藏指(阿德)车布……”与楚辞《招魂》的祭祀对象、文化内核、神灵方位、祭祀仪式、祭祀歌词等都极其相似,这种祭祀文化并非一朝一日形成的,而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积淀与熔铸的结果,是巴楚地区各族群众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载体,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歌词数量也很庞大。石如金、龙正学整理和翻译的苗族祭词不但内容丰富多彩,数量十分可观,而且涉及到若干民族,因而具有浓郁的区域文化风味。如“几个苗人、瑶人,寻不到立足之地,找不到居住的地方……循着山羊小径往前走,沿着陡坡幽谷向前行,来到泸溪县,走到泸溪垌,妇女邀约伯母叔娘,男子呼唤叔伯兄弟,祭祀鼓神,成立鼓社,近亲远戚来到,支系宗族齐全,九坡九岭的龙凤姑娘,被妖魔鬼怪吃去,只剩一沟一谷。鼓神祭祀不成,鼓社聚会不了。祭祀鼓神只成一堂鼓神,祭鼓社只成一堂鼓社。水域溯水而行,陆地沿山而上。”世间所有的珍贵东西,都要让神灵得到享用,巫师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神灵心情高兴,驱逐鬼神,不再让恶鬼劣妖加害人类,使用威力迫使妖魔鬼怪远走高飞,使无辜群众生活得安宁,远离梦魇。苗族在万恶的旧制度剥削与压榨之下,血汗流尽,但在剥削阶级的奴役之下,挣扎在死亡线上,朝不保夕,神情憔悴,形容枯槁,无可奈何之时发出悲哀与祈求。“鼓社男子像蚕多,鼓场女子数不完。兄弟姊妹分清楚,异姓男女才相连……鼓社祭毕客散尽……平分银子用升量,每人分到一茶盘。田姓石姓坐务伴,留在留飘与古嘉。平分银子用升量,每人分得银一坨。田姓石姓坐务伴,留在古嘉与留飘。”可以看出苗族祭祀神灵很慷慨,猪、牛、羊三牲齐全,汉族古代天子、君主、诸侯使用的祭品是牛、羊、猪,牛、羊、猪肉、银子也可作为苗族的祭品,祭祀神灵完毕,人们平分祭品,并无偏私,更不独占。苗族祭仪还有“送猪”仪式,苗族东部方言区有“苗巴岱”、“汉巴岱”,二者都为苗族所信奉。“做巴岱”就是“做鬼”,“巴岱”有祭师、法师、巫师、鬼师、老司等名称。苗巴岱主要仪式有:椎牛、椎猪、接龙、还傩愿、祭家先、祭雷神、天王神、罗孔山神、波斯神、淘砂神、揭网神、追魂、除伤亡鬼、飞山神、公安三保神、梅山神、簸箕茶神、布冲他力、板可戎、滚娘公、解天狗、出告祝、推送五鬼及白虎、架桥、当坊土地神、楼公楼婆神。“送猪”是把猪作为牺牲送给家先,多神并存,很多神灵是其它民族共同祭祀与顶礼膜拜的对象,至今亦然,体现出苗族巫文化的神秘色彩、丰富内涵与永久魅力,这是民族文化恒久生命力的表现。

二、渝东南土家族民间文学与巫文化

渝东南是巫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酉水流域酉阳大溪老寨与湖北来凤县接壤,老寨犀牛潭神话中,犀牛是能破水通财的神圣,民众视为图腾和灵物。老寨聚天地灵气,形成风水宝地,有很多神话传说。例如亲人去世要从老寨108个堡选择一个在上筑灵穴,这是用巫术手段福佑后代。老寨犀牛潭神话与巫文化密切相关。犀牛潭有犀牛,财主居住酉水边,长工(方言为“长年”)为财主挑水干活,一天早晨长年去河边挑水,去了很久一担水都没挑回来。财主问原因,长年答:“我早上到河边挑水,水桶碰到河里一水牛,我打水时河水自动向两边让开,好多次都这样。”财主想:“天下哪有这等怪事!长年好吃懒做,编造谎言哄骗我。”财主和长年到河边把水桶伸向河里打水,河水向几个方向让开,水桶上有犀牛毛:“犀牛毛是宝,有避水神力!明天我亲自挑水,找机会抓犀牛毛发财!”财主次日去河边盯着酉水河,犀牛钻出水面看见财主,停在河中沙洲上吃草,不在水中滚澡,头天刚吃完草,洲上第二天又长满青枝绿叶的嫩草。财主听民众传唱:“左角左丞相,右角右文官,哪个葬到犀牛地,九知府,十都督。”知府、都督是旧时读书人羡慕的功名职位,加上文人创作形成内涵丰富的意象。民间传说:财主娘死后,财主用火烧把骨灰包起装进竹篮,清晨趁犀牛滚澡,张嘴反刍时把骨灰篮朝犀牛嘴里丢,未进犀牛嘴却挂在犀牛角上,犀牛游回深潭,财主跳到犀牛背上死抱犀牛背不放,以实现当皇帝坐江山的美梦,犀牛翻滚回深潭,财主葬身犀牛潭底,从此再未见犀牛来滚澡但天晴时有气泡冒出或树叶渣冒出来,据说犀牛在河底滚动。土家族历史上有火葬习俗,是古羌人习俗的演变与遗存。2006年7月10日去世、80多岁的彭明澍先生2006年正月初四给笔者写信说:“老寨在清朝及民国声名大的人很多,有拔贡、进士、秀才、司令、团长,有律令军的顾问后台,有世代繁荣的最大富豪,这些名人中有很多传奇故事……”财主与母亲骨灰葬身犀牛潭,后代子孙荣华富贵者不少,族众兴旺发达。与鄂西北相似,渝东南神秘的犀牛神话、葬俗与龙不可分割。“酉阳县大溪镇老寨古代有一青年彭武从小父母双亡,砍柴打草为生,他有次从山上砍柴挑着下山,在半坡看到一个年青漂亮的姑娘坐在路边石头上梳美丽的长头发,他好意叫道:“前边是哪家姑娘?还不回家,现在天快黑了!”姑娘听见就起身向前走,彭武在后边追,彭武走快,姑娘就走快,彭武加快脚步,姑娘就加快脚步,彭武放慢脚步,姑娘就放慢脚步,彭武追到酉水河边犀牛潭岸时,看看追上了,突然飞沙走石,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彭武什么也看不见了,待他重新清醒时看见前边犀牛潭有一条金黄色的龙在酉水河中动荡几下就沉下犀牛潭深渊中去了。”美女是龙女,龙与犀牛共存于犀牛潭,龙是犀牛,犀牛是龙,被民众当作图腾物。财主把母亲的骨灰篮丢进犀牛嘴中却挂在犀牛角上,财主跳到犀牛背上一起沉入深渊,葬身犀牛潭灵穴吉地,财主后代富甲一方,贵人大官和高官不少。与鄂西北武当山吕家河民间礼俗歌《待尸歌》对比:“葬到左边出阁老,葬到右边出宰相。若是葬到龙身上,状元榜眼探花郎。金银财宝滚进来,荣华富贵正当堂。”酉阳大溪老寨犀牛潭神话:“左角左丞相,右角右文官,哪个葬到犀牛地,九知府,十都督。”二者如出一辙!财主把母亲的骨灰挂在犀牛身上同沉潭底,以巫术卜占风水宝地,以巫术的神奇效应使得后代人丁兴旺,拥有福禄寿喜。2007年6月在老寨附近发掘出土距离六七千年的男女合葬墓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表明此地巫文化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而非空穴来风。而如何剔除封建迷信的糟粕,反对以巫取财、牟取暴利甚至谋财害命,充分地利用其有利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优势,促进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移风易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与艰巨任务。

三、鄂西北与广东山川风物、神秘葬俗歌谣的比较

鄂西北神歌谣及秘葬俗是巴楚文化的融汇。《待尸歌》是鄂西北、陕东南、豫西南、川东北交界

地巫文化,房县武当山区《待阳歌》民俗味浓。亲人死后要请道士、文人、亲友唱、跳、说、哭,办三天丧事,请风水先生和道士选择灵穴,在天亮前发丧:“鸡鸣三唱,东方发白。要抬死者上山掩埋,歌师改击‘还阳锣鼓’唱‘还阳歌’。”《待尸歌》内容结束:“还了阳,还了阳,阴歌改成阳歌唱。天上的星星改月亮,地上的百姓改皇王。锣鼓打到大天亮,丢下锣鼓去抬扛。金山抬到银山上,将亡人抬到(邪)卧龙岗,葬到左边出阁老,葬到右边出宰相。若是葬到龙身上,状元、榜眼、探花郎。金银财宝滚进来,荣华富贵正当堂”,“将亡人抬到卧龙岗”。为亡人选择风水宝地,以龙脉的灵异保佑后代子孙荣华富贵。《待尸歌》带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某些地区的风俗民情,是研究民间神话传说和民俗的“活化石”,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国南方沿海神秘葬俗、民间传说、歌谣与渝东南和鄂西北近似。广东韶关青嶂山民间广为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少时贫苦,随母沿途乞丐南下,流落在青嶂山云峰寺出家当和尚。一日在天池边忽听得几个小孩在唱童谣:“天池左角左丞相,右角右丞相,刘家出天子,朱家出和尚”。朱元璋当即责令小孩改唱:“天池左角左丞相,右角右丞相,朱家出天子,刘家出宰相”。后来历史果然印证朱元璋做皇帝,刘伯温做宰相。朱元璋母亲病故葬于天池中间,产生朱麻龙祭坟的神话故事。渝东南与鄂西北神话传说、葬俗与中国传统风俗及天文紧密联系。犀牛或其它动物角有神力,与天上星宿相关,角宿是天门组成因素,左角与天田、右角与天门、苍龙与角宿对应,天关是苍龙角,崇拜神秘动物角,左右角象征将领都凭天数而成功。对逝世亲人、祖先坟墓营建的重视有悠久的传统。如梅州客家人及从梅州奔赴海外的侨民从古至今有“村内的华侨凡富有之家都愿意建大厝、祠堂、书斋、坟墓,然后方谓完成人生大事。倘此四样不全即不得称为‘全福’,因大屋住人,祠堂崇祭,书斋设教,坟墓敬祖都是光前裕后。”大厝、书庙专为活人而设,祠堂、坟墓为逝世亲人而置,坟墓被华侨与客家人视为神圣对象。坟墓作为逝世亲人身体与灵魂归宿,对坟墓营建的重视体现了孝义精神,逝世亲人在良好的坟墓风水环境中能保佑子孙繁荣昌盛。

第2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碎片化困境;广告设计;发展;研究分析

现代新媒体技术形态的良好有序发展,深刻转变了我国产业的业务活动组织运作方式,诱导了我国现代媒体产业在基础性业务发展路径层面的全新变革。近几年,对新媒体事业领域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分析工作,成为我国现代传播学研究工作领域的主流话题。新媒体技术在我国现代广告设计和广告传播事业领域的引入运用,逐渐成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我国广告传媒产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趋势。从宏观性学理分析的角度展开阐释,我国现代媒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碎片化困境,在一定程度也揭示和彰显了我国现代广告媒体产业在具体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需要引起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的广泛密切关注,并且组织开展系统、全面、有效的研究分析。鉴于此,本文将围绕碎片化困境中广告设计的发展展开简要阐释。

1信息碎片化语境的基础理论概述

从现代学术研究活动的具体发展演进路径角度展开研究分析,“碎片化”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史时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论述语境之中。遵照世界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学者詹姆逊阐释的相关观点,后现代主义世界文化的主要特征,在于分散化和碎片化,在各类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缺乏连贯性和密切性的实践历史背景之下,通常会诱导现代文化要素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切实感知到一种较为鲜明的拼贴感和生硬感。近几年来,伴随全世界范围内基础性文化理论研究分析工作的系统深入组织开展,“碎片化”概念逐步被引入以社会学、传播学、广告学为代表的多元化学术研究事业领域之中,对于显著提升当前历史发展背景之下基础文化传播实践活动语境描述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助力我国现代文化研究实践工作顺利获取最佳的预期效果,发挥了不容忽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遵照著名学者约翰•拉文阐释的相关观点,“碎片化”是现有的一切具体表现类型的媒体传播技术形态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实践趋向。而从历史演化路径过程的角度分析,现代媒体传媒事业领域“碎片化”语境的产生和发展演化,本身与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成熟具备密切的彼此关联的特征。数字媒体形态是我国现有的信息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媒体传播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组织开展过程中的主要形态和表现形式。在类型多样的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实践背景之下,我国传统媒体事业发展模式背景之下的基础社会形态表现特征发生了明显且深刻的演化变革,在碎片化阅读模式、碎片化人际交往模式、碎片化营销业务模式、碎片化媒体传播模式、碎片化信息形态,以及碎片化服务模式等多种多样的碎片化现象的大量持续涌现的实践背景之下,我国当代民众的日常化生活实践体验过程,也相应地展现出了鲜明的碎片化基础特征。

2碎片化发展背景之下广告传播产业的基本现状分析

在传统广告业务的经营发展模式遭遇到碎片化媒体发展业务模式的深刻影响、冲击的背景之下,类型多样的传统媒体形式在现代媒体事业发展版图中的主导性和控制性地位逐渐弱化,需要现有的类型多样的传统媒体组织,借由择取和运用形态各异的业务组织开展模式,以不断适应和满足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对各类媒体产业形势提出的具体实践要求,继而确保传统媒体产业主体在全新的历史实践发展背景之下,依然能够保持和拥有良好且稳定的经营发展状态控制目标。随着现代传播活动的碎片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显著,我国传统广告媒介传播模式的市场控制能力呈现出了表征鲜明的逐渐弱化趋势,因而诱导基于新媒体应用技术发展背景之下形成的碎片化广告传播宣传模式,获取了广泛且充分的应用发展空间。类型多样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形成和广泛运用,使得APP软件启动界面和弹窗推送界面逐步成为新媒体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广告传播实践活动中达到传播目的的主要渠道,对我国现代广告设计与传播产业的综合性经营发展路径,造成了明显且深刻的历史性影响和冲击。

3碎片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广告产业的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在现有的历史性实践发展背景之下,新媒体应用技术的良好稳定发展尽管诱导我国现代广告设计与广告传输事业领域展示出了鲜明的碎片化发展趋势,同时诱导我国现代媒体广告传输实践活动的综合效率得到明显的改善、提升。在我国现代媒体传输产业组织开展日常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在碎片化特征明显的实践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各广告产业经营主体,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改良、优化企业内部目前运用的广告设计业务活动组织开展模式。要借由对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图文设计模拟技术的运用,不断突破传统广告宣传作品设计业务活动过程中的平面设计局限性思维,要在不断改善提升广告设计作品在具体呈现过程中的动态性和生动性特征的实践背景下,切实保障和支持广告设计艺术作品在具体的媒介传输呈现过程中,能较为顺利地获取预期效果。在新媒体技术发展成熟和碎片化媒介传输模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广告设计和广告企业主体,应当在具体开展广告设计作品的市场投放过程中,积极选取和运用类型多样的技术性实践渠道,在不断提升广告设计作品市场投放活动渠道多元性和针对性的背景下,支持我国现代广告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能较为顺利地获取最优化的经济收益。

4结语

针对碎片化困境中广告设计的发展论题,本文选取信息碎片化语境的基础理论概述、碎片化发展背景之下广告传播产业的基本现状分析,以及碎片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广告产业的经营发展趋势分析,针对这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人员构筑和提供经验性参考条件。在新媒体产业碎片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直接影响干预条件下,切实做好我国广告产业企业主体的经营战略调整优化工作,对于保障和支持我国广告产业企业组织实现良好优质的经营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咏梅.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如何促进中国广告设计业的发展[J].职业圈,2007(10):192-193.

[2]陈娅鹏.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平面广告设计的交互关系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9):223-224.

[3]劳秀霞,李旭龙.协同创新视角下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150-151.

[4]赵丽丽.中国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231-232.

[5]佘莉.论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34-36.

第3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存在人类社会,便不断地上演各不相同的纠纷。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是早期人类面对纠纷的普遍选择,在后来的国家法建立的过程中和之后,尽管国家法试图将这一领域纳入到自己的治理范围,可是调解的方式仍然顽强而富有生命力,内容逐渐丰富,方法日渐多样化而趋成熟。

对于这些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纠纷案例,比虚拟的案例更有价值,比逻辑推理更有血色,纠纷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极为丰富与真实,因而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吸引了众多的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去揭示纠纷案例背后所掩藏的行为逻辑。本文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纠纷研究的一项研究,其中将不涉及具体案例,展现纠纷研究的不同学科、研究成果,并试图对其进行简单评述。

一、村落社会纠纷研究的社会背景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的乡村社会结构及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为了理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与社会性质的经典著作{1}.费孝通先生是通过绅士权力在乡土社会的运作的分析,揭示中国社会中央官僚制帝国与皇权不下县的背后逻辑{2}.但是当前中国村落社会与费孝通先生所述“乡土社会”已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迁,以至于众多学者著书立说,试图揭示变迁中的村落社会的现实情景。弗里德曼的《东南中国的宗族组织》试图通过对地域化的宗族组织的结构认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成法则,从宗族的视角揭示了汉人社区是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关联{3}.杜赞奇试图从“国家政权建设”与“权力的文化网络”来认识传统乡土社会的变迁、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4}.黄宗智则揭示国家与社会的变迁中乡土社会是如何突破了“过密化”的运作方式{5}.事实上,这些研究将研究点放在乡土社会,而研究的对象则是“村落”。村落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观察、分析村落便可以折射出中国乡土社会本色和乡土社会的变迁。

对于是否可以将村落作为研究乡土中国的出发点存在着不同的争论。也有学者跳出村落,从其他方面来解释乡土社会的结构。魏特夫从水利的角度,认为中国乡土社会可以通过大江大河——大水利——小水利到基本农田的灌溉形成农耕社会的图景,从而形成了东方特有的专制主义{6}.施坚雅则从市场出发,形成了分析中国社会的市场结构理论。他认为“基层市场共同体”是中国乡村的基本单位,由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和地区首府,构建了中国社会的图景{7}.

尽管分析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对于解释乡土社会的变迁,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变迁对于乡土社会的分化、解构、重建的影响,这些模式难以让人信服。自20世纪40年代(恐怕还要往前推至20世纪初)以来,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事件主要有两件:国家政权建设{8}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贺雪峰先生在对中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生存方式的区域分析中,称为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与市场经济的化约能力一步步消释、瓦解乡土社会的传统,构建新的乡土社会,提出了“新乡土中国”{9},从而有了重新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认知,研究转型期乡土社会的性质的学术使命与命题{10}.但是对于国家政权建设或曰吉登斯民族——国家形成与市场经济是如何化约乡土社会的传统,重新构建新乡土中国却未展开论述。

国家政权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化约与瓦解的背后是现代化,是通常所说的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甚至到近年来极为流行的“后现代”、“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断裂社会中,如何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断裂的背景下,在由生活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的转变,在资源重新聚集下,底层社会(农民、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构成)形成的背景下能否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则是另一个问题{11}.

当前乡村社会的纠纷研究所面临的正是这一背景:现代化及现代化过程中,后发外生型国家通过国家政权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呈现的纠纷。在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国家法与民间法等相互之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新乡土中国的景象,只是学者们知识背景不同,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所关注的焦点不同而已。

二、法律社会学的纠纷解决研究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法律社会学在研究纠纷解决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现象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法律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在于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

1.关于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的研究

这是对于纠纷解决研究中一个独特的视角。体现这种关怀的著作或论文很多,影响较大的有:梁冶平的《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12}中的文章、范愉的“代替式纠纷解决方式(ADR研究——兼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3}、《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14}、谢晖编《民间法》{15}、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16}、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17}、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18}、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19}等。

杜赞奇认为:在中国,建立民族国家与实现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20},“在新的民族国家成长并试图确立其合法性的过程中,历史被重新定义,社会被重新界定”{21}.中国由于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其社会变迁呈现出国家自上而下的推行和实现,是“规划性的社会变迁”(费孝通)。乡土社会代表着传统的习俗、习惯被视为旧的、落后的,而被所谓新的、先进的所替代。在国家法大规模“下乡”的过程中,即苏力之送法下乡,蕴涵的正是“规划性的社会变迁”,国家法与民间法在法制化进程中已经定下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然而,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法治、依法治国等口号下,国家法形成侵蚀之气势,但是伴之而来的是民间传统、习俗复苏的现象,如王铭铭在闽台三村的观察{22}.家族法规、村规民约等民间法遭遇到国家法借助政权下沉而形成的“重创”之后,逐渐退居为内在的观念形态,但是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形成“地方性知识”,并在纠纷的调解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人情、面子的关联下{23},在秋菊打官司的分析中{24}表现出来。国家法与民间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历史命运成了纠纷观察者的理论关怀点。

2、法治与本土资源

第4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转型升级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15-02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层次低,同质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在特定的政策背景、特定历史时期,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典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以期在新型城镇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进行深入研究。

1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1.1 国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2004至2013年十年间相关论文39篇,主要来自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本杂志。对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动机、偏好与满意度、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等方面,已形成了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总之,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加广泛,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但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由于无转型升级的提法,因此,仅有少数接近的研究文献可供参详。

Kajanus M,Kangas J,Kurttilac M(2004)运用集中价值思考(value focused thinking)和A'WOT对芬兰和德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传统和文化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Albacete-Sáez C,Fuentes-Fuentes M,Lloréns-Montes F(2007)认为质量是行业竞争的一个有力优势,为了能够给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议指导,为此开发了测量乡村旅游住宿服务质量的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这对以后乡村旅游的质量管理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laire Haven Tang, Eleri Jones (2012)以Adbenta公司开发的蒙茅斯郡的领袖项目为个案进行分析,并最终认为领导力在创造乡村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方面有重要作用。Zahed Ghaderi,Joan C.Henderson(2012)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在伊朗当地一个很受游人欢迎,并在政府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占据重要作用的村庄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认为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并最终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伊朗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Yasuo Ohe,Shinichi Kurihara(2013)认为日本本土资源的管理,必须要通过加强当地农产品品牌的经济效益和乡村旅游开发的互补关系。

总之,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1)受欧美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素的影响,国外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2)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方面的研究也属凤毛麟角,且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3)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与其它形式的旅游相结合、综合协调发展是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路径;(4)个案研究普遍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实践性和针对性很强,因此,对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普遍指导性有限。

2 国内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针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深入与完善。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本文选取了2007至2013年6年间相关论文13篇,文章集中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

2.1 理论研究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吴必虎等(2007)从产品、营销和市场拓展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建议。胡敏(2009)指出转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将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升级。徐福英等(2010)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乌兰等(2010)从生态理念的视角出发探索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途径、目标以及对策。

2.2 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进行了案例研究,黄震方(2011)深入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和香格里拉雨崩社区的权能建设,认为社区权能建设对推动旅游社区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李月丽(2012)从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了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李玉新等(2012)以山东省寿光市、蓬莱市、长岛县为例,认为产业协同和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了乡村旅游转型的典型路径。陈艳秋(2012)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典型,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提出了从主题形象、市场细分、项目策划、旅游目的地营销、辅助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郑耀星等(2013)通过分析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试图从开发经营理念、产业链、服务理念以及乡村旅游标准等方面着手,融人生态理念的元素,以期为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刘战慧(2012)将韶关市作为一个研究点,结合韶关市的实际,从实施体验式开发、构建价值链增值、催生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归纳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安传艳(2013)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可以通过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目的地,政府引导和规范标准,培训从业人员,细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产品、管理、服务、市场和功能的转型升级。刘孝蓉(2013)认为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既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并提出了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确已进入瓶颈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方面的研究集中变现为:①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价值增值;②依托乡村旅游产业集聚,扩展产业多种功能;③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协同共赢;(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基本都是立足于产业发展的视角,由单一关注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转向关注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4)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的研究视角过于具体,宏观综合性研究较少。

3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1 国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供参考的论文较少。S. Burak,E. Dogˇan, C. Gaziogˇlu(2004)通过全面评估沿海地区城镇化和旅游的影响,并针对爱琴海和地中海沿海这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由于沿海含水层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岸线的多层建筑的密集建设,导致含水层盐渍化严重,农业用地减少,使得土耳其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环境保护不断恶化。

总之,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章研究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期,且早已实现城镇化,城乡二元制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城镇化背景下或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城市地区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文化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2 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2.1 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我国因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呈现为城乡二元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后,国内部分学者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进行一定研究。李坚(2007)在城乡统筹新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构想一文中,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结合,提出了民营经济为主,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三种战略模式。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刘树花(2008)对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相处推动发展。安慧、魏皓严(2008)对城乡统筹下成渝两地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做了研究,对城乡统筹下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出了对策。其余专门针对城乡一体化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对特定区域的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更少,同时在城乡一体化中取得诸多成果的地区,乡村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挑战,而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3.2.2 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最近几年有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日益增多。孔德林,黄远水(2009)通过探讨城市化对城郊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影响,揭示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从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景观生态隔离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分层次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郊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罗红宝(2013)认为在中国进入休闲时代与新型城镇化浪潮继续推进的背景下,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能够有效实现乡村区域经济的突破发展、综合发展、绿色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广大乡村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模式。崔剑生,赵承华,王峰(2012)把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城镇化进程中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

总之,国内专家学者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对城市中远郊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再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更关注规划的价值和作用。

翻阅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一方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进展,借鉴好的国际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明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Rosa M. Hernández Maestro, Pablo A. Mu oz Gallego,Libia Santos Requejo. The moderating role of familiarity in rural tourism in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4):951-964.

[2] asuo Ohe, Shinichi Kurihara. Evaluating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brand farm products and?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Japan[J].Tourism Management,2013(35):278-283.

[3] 吴必虎,吴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6):11-13.

[4] 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 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0):70-74.

[5] 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93-94.

[6] 李玉新,乌兰.基于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2009:268-273.

第5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阐述了墓园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墓园景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墓园;景观设计;设计方法

1墓园发展的背景

通俗讲,墓园是为逝者公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的公共场所,是公墓的现代化演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年死亡人数正在迅速增长。据统计,近年来每年的死亡人数在800万以上。由于中国人一直有“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并且国家政策已限制各地胡乱下葬,因此,使得一些城市大量新建墓园。我国已经拥有2000多个殡葬园区,它们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墓的景观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资源紧张和墓地需求量大两者间的矛盾。现在墓园仅仅是人们为了纪念己故亲人才会进入的场所,而其它时间却少有人进入。

2墓园景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城市的扩张和公墓需求增加当今社会,人口过度膨胀,特别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公墓建设也随着巨大需求迅速增加,使得一些城市墓葬用地扩展过快,导致大部分墓园缺少设计,建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2中国的殡葬文化中国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平民百姓的坟冢毫无美观可言,气氛阴森,让人毛骨悚然、避之不及。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园林艺术的复兴和人们思想上的解放,人们的观念才有所转变,但是我国现代公共墓园的建设起步较晚,人们对于墓园的普遍认识还停留在祭祀烧纸传统观念中,加之中国人对鬼神由来已久的敬畏心理及落后的殡葬观念影响,滋长了不良殡葬观念的畸形生长。

2.3墓园景观缺失情感设计中国墓园的景观设计仅能满足最简单的功能耍求,设计师通常只是参考公园的设计方法,简单地将公园和墓地结合。墓地是人们祭奠亲人的地方,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公墓的情感寄托是公墓的灵魂所在,但是,我国墓园对精神空间和情感的设计思考不够,缺少情感氛围的营造。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目的研究墓园景观设计,除了使墓园满足基本使用功能需求外,还要充分满足在墓园活动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以及风俗文化、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的需求。要求墓园的设计能满足人在墓园中对尺度、功能等的生理需求,同时满足人在公园中能够实现交往,获得美的享受,精神上的放松或共鸣等心理需求,让使用者与景观保持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并提炼出能让人们解读、传达感情的元素。

3.2意义墓园作为城市的产物,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墓园景观的改善可以提升公墓用地的利用价值,缓解墓园对城市发展、城市风貌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用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思想来改造、建立公墓,消除了人们对墓地的畏惧感和对城市风貌和城市生活空间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方式能有效提升公墓用地的利用价值,缓解生活空间与殡葬用地之间的矛盾,使墓园不仅是城市的殡葬用地,还是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公共绿地,并且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4解决的方法

4.1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收集通过研究风水理论、中国造园学理论、人性化设计、环境行为学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地域文脉理论、中国殡葬文化、景观设计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背景,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确定研究的目标、理念、原则及方法,并最终建立人性化墓园设计理论体系。

4.2实地调研和文献收集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墓园进行走访调查,并从墓园传统殡葬观的应用、传统风格的塑造、墓园景观环境的营造、墓园人文环境的氛围烘托等几个层面入手。根据论文的研究角度,调研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墓园,重点调研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兼顾经济水平低地区的墓园。重点调查具有传统风格、韵味,以人文理念建立优秀墓园,有侧重点地调查一些国内传统公墓的建设情况。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注意图像和文字资料的收集。

4.3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项目的工程实践,在功能性、景观打造特点、传统文化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划分,详细解读墓园的总图布局、水景设计、植物设计、景观空间、建筑小品、墓碑设计,并从景观塑造的细节方面加以分析和总结,最后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以理论联系实际。

第6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层次低,同质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在特定的政策背景、特定历史时期,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典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以期在新型城镇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进行深入研究。

1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1.1 国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2004至2013年十年间相关论文39篇,主要来自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本杂志。对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动机、偏好与满意度、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等方面,已形成了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总之,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加广泛,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但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由于无转型升级的提法,因此,仅有少数接近的研究文献可供参详。

Kajanus M,Kangas J,Kurttilac M(2004)运用集中价值思考(value focused thinking)和A'WOT对芬兰和德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传统和文化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Albacete-Sáez C,Fuentes-Fuentes M,Lloréns-Montes F(2007)认为质量是行业竞争的一个有力优势,为了能够给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议指导,为此开发了测量乡村旅游住宿服务质量的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这对以后乡村旅游的质量管理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laire Haven Tang, Eleri Jones (2012)以Adbenta公司开发的蒙茅斯郡的领袖项目为个案进行分析,并最终认为领导力在创造乡村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方面有重要作用。Zahed Ghaderi,Joan C.Henderson(2012)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在伊朗当地一个很受游人欢迎,并在政府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占据重要作用的村庄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认为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并最终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伊朗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Yasuo Ohe,Shinichi Kurihara(2013)认为日本本土资源的管理,必须要通过加强当地农产品品牌的经济效益和乡村旅游开发的互补关系。

总之,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1)受欧美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素的影响,国外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2)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方面的研究也属凤毛麟角,且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3)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与其它形式的旅游相结合、综合协调发展是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路径;(4)个案研究普遍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实践性和针对性很强,因此,对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普遍指导性有限。

2 国内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针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深入与完善。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本文选取了2007至2013年6年间相关论文13篇,文章集中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

2.1 理论研究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吴必虎等(2007)从产品、营销和市场拓展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建议。胡敏(2009)指出转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将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升级。徐福英等(2010)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乌兰等(2010)从生态理念的视角出发探索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途径、目标以及对策。

2.2 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进行了案例研究,黄震方(2011)深入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和香格里拉雨崩社区的权能建设,认为社区权能建设对推动旅游社区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李月丽(2012)从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了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李玉新等(2012)以山东省寿光市、蓬莱市、长岛县为例,认为产业协同和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了乡村旅游转型的典型路径。陈艳秋(2012)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典型,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提出了从主题形象、市场细分、项目策划、旅游目的地营销、辅助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郑耀星等(2013)通过分析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试图从开发经营理念、产业链、服务理念以及乡村旅游标准等方面着手,融人生态理念的元素,以期为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刘战慧(2012)将韶关市作为一个研究点,结合韶关市的实际,从实施体验式开发、构建价值链增值、催生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归纳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安传艳(2013)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可以通过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目的地,政府引导和规范标准,培训从业人员,细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产品、管理、服务、市场和功能的转型升级。刘孝蓉(2013)认为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既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并提出了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确已进入瓶颈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方面的研究集中变现为:①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价值增值;②依托乡村旅游产业集聚,扩展产业多种功能;③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协同共赢;(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基本都是立足于产业发展的视角,由单一关注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转向关注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4)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的研究视角过于具体,宏观综合性研究较少。

3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1 国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供参考的论文较少。S. Burak,E. Dogˇan, C. Gaziogˇlu(2004)通过全面评估沿海地区城镇化和旅游的影响,并针对爱琴海和地中海沿海这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由于沿海含水层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岸线的多层建筑的密集建设,导致含水层盐渍化严重,农业用地减少,使得土耳其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环境保护不断恶化。

总之,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章研究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期,且早已实现城镇化,城乡二元制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城镇化背景下或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城市地区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文化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2 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2.1 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我国因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呈现为城乡二元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后,国内部分学者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进行一定研究。李坚(2007)在城乡统筹新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构想一文中,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结合,提出了民营经济为主,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三种战略模式。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刘树花(2008)对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相处推动发展。安慧、魏皓严(2008)对城乡统筹下成渝两地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做了研究,对城乡统筹下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出了对策。其余专门针对城乡一体化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对特定区域的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更少,同时在城乡一体化中取得诸多成果的地区,乡村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挑战,而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3.2.2 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最近几年有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日益增多。孔德林,黄远水(2009)通过探讨城市化对城郊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影响,揭示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从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景观生态隔离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分层次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郊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罗红宝(2013)认为在中国进入休闲时代与新型城镇化浪潮继续推进的背景下,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能够有效实现乡村区域经济的突破发展、综合发展、绿色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广大乡村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模式。崔剑生,赵承华,王峰(2012)把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城镇化进程中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

第7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摘要:当前,完全学分制成为众多高校改革的方向,高校工会组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与参与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拥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及独特优势。工会组织作为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学校有关文化建设的最终实践者,应当继续在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担当重要组织号召者、引导者及实践者的角色。同时,工会组织应当着重发挥四个作用:导向作用、支撑作用、渗透作用以及聚合与辐射作用,为推行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综合支持。

关键词 :完全学分;工会组织;校园文化高校工会组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与参与者,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位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保持并发挥其独特优势,进而探寻出新的作用点,对于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完全学分制下的校园文化内涵

有学校就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支流,是一种客观存在,与学校相伴而生的。近年来,尽管国内教育界和非教育界的人士针对校园文化不断开展研究,但对何为校园文化却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方便研究,本研究选取“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思想和方法为目标,由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培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1]作为对校园文化的解释。缘起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需求,完全学分制应运而生。它的主要特点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选择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让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完全学分制的推行过程中,由教工学共同所营造出的、能够激发教师教学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文化氛围可称为完全学分制下的校园文化。

二、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及优势分析

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在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中,高校工会担当了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是学校文化建设方针计划的具体实践者。工会组织通过组织教职工开展和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广大师生员工感受和体验学校的文化精髓,接受文化熏陶,进而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将学校的校园文化推广光大。在推行完全学分制的过程中,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将继续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担当重要的角色。

1 .高校工会是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号召者

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的各种利益,是工会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高校工会的工作职责,决定了工会与教职工的天然联系,使得工会在无形中成为教职工的依靠,使工会组织在群众中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殊身份和工作职责,为工会在推进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把教职工凝聚和组织起来提供了基础支撑。因而,工会在推行完全学分制,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组织和号召广大教职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号召者。

2 .高校工会是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校园文化的重要引导者

互联网的发展,通讯技术的迭代,使工会工作摆脱了传统宣传方式的束缚,进入一个多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工作阶段。工会在传统的宣传栏、海报、网页等基础上,又新增了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渠道宣传学校文化。给广大师生员工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起正确而积极的文化舆论导向,引导教职员工正确认识和理解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因而,工会“宣传教育”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以及工作条件,决定了其“文化引导”的独特优势[2]。

3 .高校工会是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赢在执行”“始于实践”是事业成功的不二法宝。只有好的方针政策,没有良好的执行力及众多的实践者将它变为现实,只能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高校工会通过组织策划文体活动、文化学习和讲座等各种方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充斥校园的每个角落,融入每个人的心灵。因而,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工会所具备的实践性,使得工作组织必然成为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校友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者。

三、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工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的关键在于塑造校园个性,而工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具有极强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不同,必然引导成员形成特征鲜明的意识形态与信念,从而支持构建起独特的校园文化。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工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依托其独特的组织文化,凭借其多种宣传渠道对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校园整体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引导作用,对组织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教育引导作用。继续扮演校园文化的重要引导者的角色,进而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切实对校园文化的构建发挥导向作用。

2. 支撑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校园文化中制度建设涵盖第范围很广泛。制度是贯彻党和国家法律、方针、政策、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依托。而工会制度作为高校制度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鉴于工会制度肩负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利益的重任,工会制度必然成为其它各项制度顺利运行的必要基础,对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3. 渗透作用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校园中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协同发展的文化氛围。而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长久的制度文化沉淀、积累和渗透。在工会组织的各项规定及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体现或者隐含了教育规律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在要求。因而从工会组织文化的特性来看,工会组织文化天然具有特殊的渗透作用。重视和发挥工会组织的渗透作用,有助于无形中实现完全学分制环境下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协同化,从而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

4. 聚合与辐射作用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工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应当发挥聚合与辐射作用。工会组织应当依托良好的组织文化,吸收教职工中的优秀文化因素,在工会组织内部不断聚合,对内部成员形成强烈的向心力、感召力。对外则通过组织活动、开展宣传、交流等形式辐射传播,进而对校园整体文化氛围产生积极影响,滋养优秀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英.高校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DOI:10.7666/d.y720408.

[2]王伟.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1):38-41.

[3]喻秋兰.论高校组织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6):125-126.

DOI:10.3969/j.issn.1008-4681.2008.06.046.

[4]贺佳.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及行为实践[J].社科纵横(新理论页),2007(2).

第8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Abstract: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as a regional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reflects loess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ethnic psych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riental culture and art, also integrates the a philosophy of life and emotional consciousness of long-term practice of people of northern Shaanxi. The paper studies the value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关键词: 陕北民歌;文化背景;产业化;价值

Key words: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cultural background;industrialization;value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91-02

――――――――――――

作者简介:王东方(1966-),男,陕西延安人,研究方向为文化经济学。

0 引言

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无论是高亢豪放的信天游还是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无论是抒情流畅的小调还是悠扬纯朴的酒歌,都以广泛深刻的内容,生动质朴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手法,高亢悠扬的曲调,豪放犷达的风格,由勤劳勇敢的人们一代一代创造和承载,口传心授,绵延不绝。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及社会背景下的精神文化诸多因素,对陕北民歌的生成、演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这些诸多因素都与这一区域的地理范围、文化特点和历史面貌有关。

1 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

1.1 生态环境培养了陕北人的性格和人文精神 远古时期的陕北地区,黄土高原优越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陕北人民初期理想的生存场所。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唱响了的那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信天游。如果说陕北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那么陕北人种的变化也是一个历史变化的过程,而正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土著陕北人与外乡迁徙人的融合,如南方将士戎边、边贸交易中的商贾人等。土著陕北人与临界的少数民族的融合,如与胡、匈奴、鲜卑、西羌等人,发展成为一代又一代的新陕北人,而现在的陕北人就是这种一代又一代的新的陕北人的延续。

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是这一区域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产物。根据考古发现的材料,从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生息。1923年在靖边县杨桥畔采集到一枚左上外侧门齿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河套人”[1](P4)。漫漫岁月,陕北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这片黄土地上的生命也在开始新的构成。当陕北黄土高原初期形成的农业文明被森林草原替代后,陕北地区开始了人烟稀少的时代,从而形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牧地。随着匈奴势力的扩大,他们经常由此进出而骚扰侵犯汉民族,于是就有秦代大将军蒙恬率军到此抗击匈奴、并屯田戎边、筑城守固、迁徒内地罪人移居陕北[2](P98),从此,陕北开始了由畜牧之地向农耕的转移。在漫长的岁月中,陕北地区不断有内地人的移入,与匈奴族和平共处,杂居相生,两个民族在黄土地上融合同化,所以,就陕北人种而言,身体中流淌着匈汉两族人民的血液,造就了陕北人男性多壮实、剽悍、倔强、豪放、女性多窈窈、俊秀、心灵、手巧。陕北人从土著人到多民族融合同化后,使得陕北人在人种上有了一新的优势。同时,在这种地理环境下的特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精神造就了陕北人特有的心理性格和精神气度。“这就是守的耐心和走的冲力的不协调统一;忍让的本份与反叛的倔强的不协调统一。这样就使得陕北男性多表现一种外静的内热、厚重木讷的秉性,陕北女性多表现一种情真意切,热烈似火的风韵”[3](P293)。

陕北人特有的性格和人文背景影响和决定了陕北民歌所抒发的感情。有生离死别的悲歌,也有久别重逢的欢歌,有愤怒、有自由、有欢乐、有伤感的;陕北民歌以其率直而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率直是情感的反映形式,含蓄是抒发感情角度的表达,在情感的表达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活细节的叙述过程。

陕北人的普遍性格特征中就有这种内在与外在的情感统一和自然心态审美的协调统一。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创作是一种表达人内心的精神活动的行为,是把内心体验改造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像活动。”而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心精神活动或内心体验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自身性格的影响。因此,可见陕北人的性格特点在陕北民歌中得以表现,也是自然影响陕北民歌的一种极为重要的人文背景。

1.2 地理环境与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的大文化背景就是黄土黄河文化,它的形成与这一区域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地理环境以及相应的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生产类型与文化艺术的关系至为密切。不同的地理环境养育着不同区域的人类和文化,地理环境也是影响人类生活激发内心情感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人们生息繁衍,为人类和社会生活提供便利;恶劣的地理环境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发展和滞缓和文化落后,但同时又会影响和激励人们去改造自然。陕北高原的黄土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带有自己风采的地域性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半农半牧和农牧互补为典型特点的地域文化。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陕北地处陕、晋、蒙、宁、甘中央,地貌大致分为沙丘区和山壑区,长城以北称为沙丘区,长城以南称为山壑区。由于陕北人民与游牧民族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俗风情长期处于不断交流的状态,互为借用、互为渗透、互为影响、互为吸收,形成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二合一体的基本格调。在这种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环境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凝重古朴的黄河文化。陕北民歌就是在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形成和发展的。

除上述生态、地理环境对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影响外,生活习性、地方语言等方面因素对陕北民歌的形成、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音乐风格变化的重要因素。语言的不同也是造成音乐风格不同的重要原因。探讨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从更深的层次上分析,应该认识到陕北民歌艺术是东方文化大背景下黄土黄河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艺术折射,是陕北人民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的艺术反映和生活体现,也是黄土黄河文化中的艺术精华。

2 产业化价值

陕北民歌具有深厚的人民性、罕见的纪实性、独特的艺术性、较强的包溶性,是品位高、生命力强、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开发价值和文化产业化价值,研究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陕北民歌文化产业化价值 按历史与逻辑统一性来看,表现出文化的传承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是历史赋予的,它是一切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点。文化教育功能是民族文明的需要,文化娱乐功能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的这种精神生活需要,也有个文化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是要“寓教于乐”。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文化,有两种文化现象是并存的,即文化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的认识现象。研究文化的社会现象,接受本土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研究陕北民歌的文化价值首先要研究陕北大背景文化,而研究陕北文化的认识现象,意在发掘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及现代产业化价值等。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价值,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先进的要求出发,从文化的社会价值、认识价值和产业化价值把握陕北民歌的发展目标,陕北民歌具有独特的历史认识价值、文化功能和现代产业价值。

2.2 延安红色文化的产业化价值 延安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人民性,随着延安革命文化人民性地位的确立,其文化价值的功能动力作用更大更强。陕北文化中心延安文化是一种深厚的民族自尊心与满腔的爱国热情的自发宣泄。陕北文化中的延安文化凝结着陕北地域文化固有的各种价值,陕北文化中的延安文化体现了把人民大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思想,体现了民族意识的大觉醒与人的意识的升华,也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新的文化精神风貌。陕北文化中延安文化以其刚健粗犷的美构成了它朴实的美,延安文化与一般其它内地文化比较,更多地接受了西部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又独具黄土高原的风骨和品格。

陕北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中华文化传统精神现代张扬的延安文化上,这是人民当家作主自觉创造文化的新时期。这个时期赋予陕北文化发展崭新的形式和内容。陕北文化功能的动力,就是来自于自由奔放的陕北民歌、信天游文化和革命的延安精神。

研究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价值,对提高新时期的文艺创作,促进发展区域性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可以起到文化奠基、艺术提升的作用。近年来,陕西省和一些地市多次举办陕北民歌大赛,榆林民间艺术团创作演出的《米脂婆姨绥德汉》,志丹县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陕北民歌舞剧《兰花花》和延安歌舞剧团七十年代末创作的民间歌舞剧《兰花花》等,优秀陕北民歌音乐题材的剧(节)目,大力弘扬提升了陕北民歌的艺术水平,既宣传和创新发展了陕北民歌,也对推动地方区域性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大力开发创新发展陕北民歌资源,创办地方民间文化产业,是陕北民歌产业化价值新的思维理念和产业化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陕北民歌产业化价值其目的就是研究应用陕北民歌传统的传承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要与时俱进,用新的理念、思维、视角,不断创作反映新生活,讴歌新人物,抒发新感情的鲜活、优美的陕北新民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逐步形成创造巨大财富的文化产业。

3 结束语

在纵横逶迤、古老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奔腾不息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这片热土流过,这片雄伟壮阔的黄土地上曾孕育着华夏文化的根源,成为炎黄民族的摇蓝。

黄土黄河文化,经历了世代无数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与锤炼,它集人民智慧的结晶,将陕北民歌演化发展成为今天独特的艺术形式,并赋予了它鲜明的陕北地方艺术特色和艺术特征。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陕北人民特有的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

探究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征、文化产业化价值,从更深层次的分析,应该认识到陕北民歌艺术是北方文化大背景下黄河黄土地汉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思维的艺术折射,是古老勤劳的陕北人民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艺术体现,也是黄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其主要表达的是陕北人民强烈的生存斗争意识和集中反映黄土文化的生活哲理。

陕北民歌艺术是永远有自然粗犷而又坚韧不拔充满生命活力的强劲气质。陕北民歌是勤劳智慧、善良质朴的陕北人民在漫长的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探究它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产业化价值对于我们继承和发展陕北民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只作浅略概述,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使更多学者更深层次地探究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文化产业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姬乃军,黄土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2]郑云山,藏威霆.中外史地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第9篇: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台 记者 采访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的采L方式、内容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的采访模式已无法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因而,积极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采访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采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问题。对电视台记者来说,可靠、稳定的信息渠道至关重要,渠道的畅通与稳定是前提,信息的快捷与及时是内在需求。但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的快速传播受到体制问题的影响。电视台记者获得的一手信息必须经过严格审查之后,方能进行后续采访与报道,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滞后问题。

2.管理问题。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对媒体管理带来一定困扰。我国大部分电视台均已形成了自己稳定的节目制作流程,在条条框框的规定下,无法充分发挥记者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给记者更多的自由、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探究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观念问题。“画面为王”是传统电视台新闻制作的重要原则,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只要捕捉到优质画面,新闻就成功了一半。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一方面需要积极提供信息源,一方面还需要提供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服务。在具体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有较强的敏感性,画面、声音、图片、视频等都是重要的素材,传统记者采访的旧思路、旧观念急需改变。

4.技术问题。传统电视新闻制作主要以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式为主,不同人员之间分工明确,记者只需完成本职采访工作即可。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必须全面掌握多媒体技术操作与技术应用,全面提高自身应有职业素养。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采访方式创新

1.加强对媒介融合的认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记者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助推作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新形势下,电视台与新兴媒体两者之间不是此消彼长、非此即彼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实现竞合共赢。新兴媒体的发展将会扩大电视品牌优势、内容生产优势,进而促使电视台层次影响力加深、内容覆盖范围增加。另外,及时引入新兴媒体,还可实现受众与电视台之间的巨大变革,真正将受众吸引到电视传播活动的制造、评价中来,做到形式内容、心理的贴近。在正确认识时展趋势的基础上,记者还应加强自身学习与提升,真正成为通才,不仅会采访写作,还能拍摄、记录,并可熟练使用多种媒体、设备,快捷发送多媒体产品,以专业的水准、技术从事自身工作。

2.注重基层工作创新。“走转改”常态化发展。自从“走转改”开展以来,电视台在提高群众服务能力、增进群众感情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全面提升了电视台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新形势下,电视台必须积极推动“走转改”常态化发展,并不断深化提高。

加强“接地气”的队伍建设力度。新形势下,电视台必须进行队伍建设,保证电视台与受众建立零距离、全方位的联系,全面提升受众的认同感与主体性,提高媒体对受众需求的反应能力,真正做到体察民意,实现多元化采访模式。

首先,积极打破传统直面采访模式。在传统记者采访过程中,大部分选择面对面的采访模式,这种采访模式下,记者需要付出高倍的时间成本,甚至还会出现因采访达不到新闻要求而作废的情况。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需要积极寻找高效、新型的采访模式,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有学者指出:每个人都可将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东西通过新媒体形式出去,这些新闻也可能成为重要的新闻线索。因此,电视台记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及时发现、准确鉴别新闻线索,可直接对真实性信息的者进行采访。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及时发现新闻特点,对舆情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深刻了解表面背后的本质性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新闻采访的针对性。

其次,积极改变与应用平台。在传统工作过程中,记者采访、编辑以及新闻大都在电视成,然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部分电视台积极开办了网络电视台,这对记者提出了较高标准与挑战。与传统电视台新闻模式不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信息的灵活性、速度性大幅度提升,网络电视台的播出时间也比较灵活,一旦有大的新闻事件,网络电视台将会第一时间发出,这就需要记者人员全面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与反应速度,更好地适应时展需求。

再次,工作理念创新。新形势下,电视台与观众之间的互动程度大大提升,观众可以随时使用电视媒介,并可直接将自己的视频资源提供给电视台,还可对电视台工作、传播活动进行评价。故而,记者必须加强与受众群体之间的联系,使受众真正从“看电视”变为“用电视”,真正无障碍享受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成果。另外,记者采访工作应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更希望通过观看电视满足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人民群众关心的一方面是电视节目的质量、数量,更关注电视节目与个性关系、自身形象的联系程度。人们总是在心理认同、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选择个性化节目。鉴于手机、网络提供的多元化内容,他们甚至会提出个性化定制这一要求。故而,记者采访过程中应全面掌握受众的目标需求、受众主导需求、需求变动趋势等因素,全面提高采访计划的前瞻性与针对性。

综上所述,本文以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采访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从几方面,详细论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采访方式创新,多方面入手,旨在全面提升新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