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经济;宏观影响;投资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61-01
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三十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更加坚定地坚持改革开放;面对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现实,我们可以由此更加开阔视野,更加积极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展望未来,我们可以从坚定的改革开放战略和乐观的发展前景获取信心和力量,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当前,起因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几乎都受到了这次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如何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中国外资数量这个侧面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外资在中国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79到1991年可以作为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是第二阶段,2002年以来则是第三阶段。
从1979-2008年我国引进外国投资规模的趋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十年来中国引进外资数量曲线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从1979年到1991年,外资数量不多,每年不过20-30亿美元。从1992年到2001年外资数量大幅度增长,在1998年达到455亿美元。从2001年起到2008年,外资数量逐年迅速攀升,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国吸收外资突破900亿美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联合国贸发会议在《世界投资报告》中,把在华外国直接投资视为跨国公司的投资。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持续增加,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值得注意的是,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几乎完全吻合。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规模,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恰恰都处在世界的前沿。
(二)跨国公司与中国现代企业发展
三十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跨国公司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个阶段,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催生了中国现代企业;
第二个阶段,外资企业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通过强化公司责任推广现代公司责任理念。
(三)跨国公司与中国现代产业发展
我国许多产业都是在改革开放后在外国投资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的作用远不止于提供了我国经济发展亟需的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对中国现代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催生现代产业,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产业的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首先,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催生了一批现代产业;
第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推动现代产业发展;
第三,跨国公司并购促进中国产业重组。
(四)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带来的挑战
三十年来,跨国公司全面进入对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并非全是利好。我们既要总结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总体上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某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跨国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有偏离;
其次,在承担全球责任方面存在问题。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1.有效地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和弥补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既定方针。
2.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并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经济改革的步伐。
3.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跨国公司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4.增加了政府税收。为吸引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长期以来我国给予了跨国公司诸多税率优惠待遇。
三、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正面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跨国公司的投资是集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于一身的复合体。外商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大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兴办企业为我国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和进一步推进同跨国公司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跨国公司也在盛行一种新的生产战略,大规模地实行产品外包。跨国公司保持产品核心部件的生产,同时将大量零配件生产分包给具有成本优势和物流优势的上下游加工企业。这种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具有符合跨国公司产品链需要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大量加工订单。因而那些生产规模适当、具有较高管理水平、能够为大公司提供配套产品的中国民营企业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会。
负面影响:
(1)外资带来了经济繁荣,但是中国的GNP并没有取得与GDP同样快速发展,GDP和GNP是两个不同的统计指标。这一不同指标表明,中国国内创造的价值有一部分(每年约1000亿元人民币)并没有成为中国国民收入,而是流向国外变成外国国民的财富。
(2)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的大多是二流技术,实施核心技术锁定,并受到母国政府的政策限制。我国的技术吸纳能力较弱,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技术水平低,科研、政策环境不理想。国内企业的关联、吸收能力制约着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
(3)从吸引外资角度看,中国在以政策优惠(比如税收)、需求优势、廉价的初级劳动要素作为吸引外资手段之后,这些方面吸引外资的空间将日渐缩小,而且长期以廉价的劳动力要素价格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不利于国民收入和生活福利的整体提高,不利于对中国民族企业的成长,不利于提高国内的有效需求。
参考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需要以新的思维构建军队人才战略全球化对我军人才建设的观念和制度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加大人才建设的改革力度,增强参与全球军事竞争的能力。
未来的国防建设将围绕人才培养、贮备与使用这个核心展开。实现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战略。“两个转变”战略是军队建设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而实现转变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保证在于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军事专门人才。这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动力源泉。
经济全球化对未来军事l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将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所带来的影响必将进入其他领域。特别是会对未来军事发展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集中表现在:一是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军事经济的运行要素及其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军事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安全替代军事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必然引发军事战略的新调整。三是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军事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驱动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理论等一系列变革。四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以人为本”、人才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必将波及到军事领域,导致军事人才供求矛盾的加深,推动军事人才培养的大变革。五是经济全球化势必带来文化市场开放的扩大,进而渗透到军事领域,冲击军事文化建设。使军队人才建设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经济全球化必将改变民族国家“”的传统概念,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以及贸易的相互渗透,意味着民族国家传统的“”在削弱,尤其是海关将受到巨大的冲击。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深,其对军事领域的冲击将愈发明显,进而深刻地影响到未来军事发展,引发军事领域的新调整。
立足于综合安全基础上的军事战略调整趋势
以经济全球化为牵引,综合安全观的发展,不仅在安全与发展历史中实现了一次巨大飞跃,而且对军事安全的各个方面,对新的军事安全观的确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其所引发的客观变化,必然地反映在军事战略中来,引起军事战略的一系列调整,并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
第一,经济安全取代军事安全的核心地位,军事战略从属于经济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应地带来国家安全威胁综合化,传统意义上把军事威胁特别是战争威胁作为唯一、主要安全威胁的观点,转向重视安全威胁多样化、综合化。与单纯的军事威胁相比,威胁综合化的涵括了军事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自然生态、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无论哪一种威胁都深深地打上了经济的烙印,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并受制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与此相应军事战略就要作出一定的调整:变一切为了军事安全需要为主要服从经济安全、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利益、经济安全提供军事上的支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的开拓、贸易通道的保护、海外资源的供应、国内建设成就的维护等,必将提出越来越多的安全需求,需要提供更多的军事上支撑。这就需要积极适度地发展军事力量、推动国防建设,使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
关键词:国际;营销;经济全球化
一、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原因
1.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即涵盖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亦即世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日益兴趣。其主要表现,即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包括了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资本向全球扩张来推动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高度发展和产业资本向全球扩张(其具体表现是工业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世界范围内便兴起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具体而言,90年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席卷全球的市场化改革和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
2.现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推动现代生产力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现代高科技取得一系列突破和进展,主要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随着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从科学发明到技术创新再到生产中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即所谓“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体化,表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极为迅速。有关资料表明,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的周期,在18世纪约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初期为30年,20世纪中期为1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化周期已经缩短到5年以内。据发达国家的测算,手工业、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1:10:10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占5%~20%,在50~60年代占50%,在80年代占60%~80%。现代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散,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3.国际水平分工深入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国际水平分工是在第3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国际水平分工。一般说来,当达国家之间、新兴工业国之间在工业生产上的分工,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也逐渐参与了工业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例如,现代波音客机(约有450万个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国际水平分工基础上的高科技产品。有7个发达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分布更多国家的1.5万家(其中包括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协作制造。目前全球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是当代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基础,是当代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和扩大的基础,它将各国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使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这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和坚实基础。
二、国际营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或核心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必然会促进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转移和扩散,会改造和优化生产力的各种要素,推动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在今后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意味着世界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随之改革,使国际分工日趋合理,促进国际分工。各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竞争的发展,优化世界资源的配置,可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还可优化国际经济关系结构。
2.推动世界经济有序运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从而要求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各国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要求在国际范围内按照经济合理的的原则组织生产和经营,要求有关国家协调它们之间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在当代这种再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又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利益基础上的。这样,便产生了再生产国际化过程中的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正是为了缓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这种矛盾,于是,以国家和国际机构出面组织的国际经济协调便应运而生。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国际市场活动受到3种机制的调节: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各国政府单独制定的自主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调节;在国际协商基础上若干国家政府的联合调节,即国际经济协调。在这3种调节机制中,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在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矫正,而各国的调节政策也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协调(如关税政策的协调等)。国际经济协调的核心和目标,是要调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实现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在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成功与否,则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兴衰。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营销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竞争。
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处在两大潮流之中。一是现代高科枝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显示出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世界各国,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适应前一个潮流即现代高科技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谋求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了一轮高科技发明权、领导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战。这都表明,80年代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卷入了争相发展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的大潮之中。展望未来,21世纪上半叶这种国际竞争将会更加发展、深化和激烈。
2.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也日趋增强。其根本原因是现代高科技、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产业的国际转移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和深化的基础上,各国民族再生产过程日益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同
时,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先进技术,也越来越难于垄断技术,一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产要素配置越来越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原则来决定取舍,充分发挥国际分工和各国技术、经济互补性的国际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科技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同时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的成败则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冲突和合作、停滞和发展。这可以说是当代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四、国际营销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资本主义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阶段和地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划分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几百年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则处于不发达状态。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资料划分,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属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工业国)的仅有22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冰岛、挪威、卢森堡、西斑牙、瑞典、瑞士、葡萄牙。而不发达国家则是原来经济落后、现在正逐步发展(民族经济)的国家,一般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过去受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据世界银行有关资料统计,这类国家和地区共有16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在内)。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实际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是利益和风险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经济。所以,从总体上看,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共同机遇主要有:第一,提供了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因为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和经济发展。第二,给各国提供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机遇。第三,给各国经济体制趋同带来了机遇。这是因为,全球化实际上是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建立能够相互融合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全球化带来的共同挑战主要有:第一,优胜劣败的挑战。既然全球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国卷入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必然存在优胜劣汰的法则。第二,金融动荡的挑战。金融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金融全球化,是各国间的金融活动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一旦某个国家金融市场出现问题,其他国家便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3.发达国家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领域的斗争与协调
(1)美国。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发展。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应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涌现出Dell,BIM,CISCO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美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比如,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始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3-1973年);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目前,日本在22个城市,己建立20多个大规模的、布局合理、设施良好的物流基地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多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日本物流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高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②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③厂家物流系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迅速;④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3)欧洲。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具体如下:①工厂物流阶段(20世纪50-60年代);②综合物流阶段(70年代);③供应链物流阶段(80年代);④全球物流阶段(90年代);⑤电子物流阶段(90年代末-21世纪初)。
目前主要欧盟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在运输、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和外部资源的企业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欧洲制造业企业认为物流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业务和市场控制能力方面,而在物流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和技术方面则采取利用外部资源和服务的方式。通过利用外部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这也是企业能够集中资源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保证。
(4)中国。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当前国内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初);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物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物流效率和成本、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②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③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但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物流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日益重视,在加速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中国物流管理软件开发也己经起步;④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中国物流业仍以多元的管理方式为主,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之间分工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
2物流业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是企业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实现这种战略,没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可靠快捷的物流系统是无法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物流的功能也不再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发展成为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当前,物流产业正朝着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国际化与服务优质化的趋势发展。(1)物流绿色化。物流的活动过程对于环境会产生很大影响,例如用于运输的汽车所带来的废气污染,用于包装的包装物、衬垫物所带来的卫生污染以及垃圾污染等等。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提倡的是“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地加强,物流企业也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遵守环保规则,注重社会效益,向“绿色物流”发展。例如,有的国家已经开始考虑限制卡车运输,鼓励铁路运输,以减少噪音和尾气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的国家规定,旧电视机、电冰箱要有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和再生利用,以减少对环境卫生的影响。总之,现代物流要形成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生活同时健康的物流系统,向环保型物流发展。
(2)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在各大物流服务商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先优势的竞争中,现代物流技术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迅速,这一点在横向领域里更为普及。在纵向领域里,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营管理、物流流程设计与控制和物流作业等物流活动中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并且成为物流企业和社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一般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随着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二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促进企业流程改造,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法,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三是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提高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物流的智能化也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目前,除了智能化交通运输外,无人搬运车、机器人堆码、无人叉车、自动分类分拣系统、无纸化办公系统等现代物流技术,都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还出现了虚拟仓库、虚拟银行的供应链管理,这都必将把国际物流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物流产业全球化与国际化。近些年,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走进来”和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推动国内物流产业融入全球经济。在我国承诺国内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全面开放之后,USP、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日本中央仓库等跨国企业不断通过独资形式或控股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已经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域为基地,分别向东北和中西部扩展的态势。同时,伴随新一轮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我国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物资、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的进出口运输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正在发生较大变化。这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促进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物流服务优质化。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使得社会和客户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物流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进而使得物流发展出现服务优质化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优质化努力实现“5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物流服务优质化趋势代表了现代物流向服务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延伸,表明物流服务的质量正在取代物流成本,成为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认识世界经济的整体性视角
资本主义经济从一开始就具有世界性质,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国际化,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高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理论体系是布哈林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出发点。他把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放在世界范围内,作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经济体系加以考察。他指出:“研究帝国主义问题,研究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及其未来,归根到底是要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世界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1]1-2布哈林分析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与科技进步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相伴随的是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展、世界各部分在经济上的结合更紧密。国际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国际市场形成了;国际间的劳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国际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在国际“劳动力移动”的同时,资本也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平均利润率,资本国际化了。所有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些普遍规律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作用的表现。国际经济联系的发展,促成了世界范围的生产关系体系的发展。经济的国际化过程日愈广阔和深入,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关系已经形成。“一个极易互受影响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成长起来,它的所有各个部分都是相互依赖的,如果一部分发生极微小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全体。”[1]18布哈林认识世界经济的整体性视角构建了其独特的帝国主义理论体系与重要范畴,形成了不同于希法亭、卢森堡与考茨基等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思路与逻辑。他克服了当时研究者不重视资本主义关系变化的倾向,研究了帝国主义产生的经济基础,指出了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由世界规模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体系所组成。先于当时的研究者把世界经济作为独立的经济范畴研究,“把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理论从发达国家现象转变为世界经济体系,一种先进国家(工业国家)殖民化统治落后(东方国家)的不平衡理论。把金融资本与垄断资本理论拓展为一个遍及全球的世界经济体系”[2]233。
二、独特的危机视角
在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体系作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布哈林还着力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体系崩溃和破产进行分析。布哈林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与再生产概念,提出了用以研究资本主义危机与崩溃的“消极扩大再生产”理论。布哈林在对资本主义危机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坚持世界经济的整体性视角,他指出:“对于危机,不应当从单独一个国家的角度去研究,而应当从所有国家的普遍联系中,从整个世界经济范围中去研究。”[3]378而研究的方法则是“先把危机抽象掉,然后再对危机进行必要的研究”[3]301。布哈林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理论是研究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科学方法论,对于研究发展的危机时代则更是双倍必须的。在此方法论基础上,布哈林以分析资本主义体系的矛盾为出发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研究。布哈林认为,再生产理论是研究重复生产循环的条件,也就是研究社会体系动态平衡的条件。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都提供成为再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的产品,没有这种条件,再生产过程就不能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得生产力重新分配,军事工业的产品不会变成新的生产循环的要素,也不创造劳动力,是一个纯粹消极的量。“战争使得再生产过程具有一种歪曲的、倒退的、消极的性质,实在的生产基础随着每一次的生产循环而愈来愈薄弱:发展不是按照日益扩大的,而是按照不断缩小的螺旋线进行。”[4]30因此,社会生产的现实基础随着社会资本的每次周转而变得更加狭小了。布哈林将这种日益增长的生产不足过程称作消极的扩大再生产。布哈林还敏锐地看到,在“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收入的形式具有转化变为以公债券支付利息的倾向。这些纸券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未来的实在价值的权利,同时它们可以流通,甚至可以大量的积累。但是大量积累起来的纸券的价值,是在未来才能得到实现的。它们一方面取决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另一方面取决于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存在。“各种形式的纸券价值的大大泛滥,是同现实的劳动过程绝对不能比较的,这在资本主义结构的条件下将成为这种结构崩溃的一种标志。消极的扩大再生产就这样同纸券价值的累积平行发生。”[4]311907—1908年美国银行危机爆发之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工业危机,但自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起,1929—1933年世界大萧条,1987年纽约股市崩盘,1990年日本股市和房产泡沫破灭,1994—1995年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等,直接表现为银行业危机或者金融危机。布哈林当时已敏锐地注意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由工业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的趋势,并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布哈林对世界经济的现代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世界经济是结构上高度的无政府状态,而世界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的结果表现在两个事实上:一方面是世界性工业危机,另一方面是战争。布哈林反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消除了自由竞争、以资本主义的垄断代替竞争就能够消灭工业危机”的理论,认为只要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的结果依然存在,危机也将依然存在。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仅保存了下来,而且通过在世界经济范围内自身的再生产而深化了。布哈林对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不过是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在愈来愈扩大的基础上继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有计划地组织经济活动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世界经济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生产力的增长与分配的对抗形式相冲突,与资本主义生产各部分之间的不均衡相冲突,因此造成了资本的扩张。另一方面,社会化的劳动与私有的企业资本的组织相矛盾。其表现是之间的竞争。社会机制各部分没有均衡、没有协调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严重,因此发生深重的危机和急剧的变化”[1]64。“至于世界经济的未来,只要它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就不会克服它内在的不适应性。相反,它将在愈来愈大规模的基础上继续再生产这种不适应性。这些矛盾将在社会有机体的另一种生产结构中,通过社会主义有计划地组织经济活动,得到真正的解决。”[1]113布哈林关于危机的观点,是以当时的经济条件为依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美国、德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都得到迅速发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也体现出与战前不同的特性,得到新的发展。但布哈林认为,资本主义危机并未消失,虽然危机的形式有所不同,但资本主义总危机仍在继续,而且在发展。直接的革命形式已经转移到东方和整个殖民地区,美国与力图摆脱美国霸权的欧洲之间所谓不平衡现象,都意味着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结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的缩小,殖民地的凋敝和赤贫化也以另一种方式提出了生产与消费相互关系的问题。“资本主义自身的一切经常不断的矛盾的发展:争夺市场、生产机构的发展超过购买力的增长以及其他我们所熟知的矛盾。这就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矛盾正在尖锐化。”[3]377而这些变化必然会千百倍地加剧资本主义体系的一切矛盾,而最终导致资本主义体系的灭亡。
三、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蕴含在资本主义扩张的历史进程中。布哈林关于世界经济与帝国主义的理论体系对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形成过程中资本“国际化”和“民族化”两种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概括出帝国主义的全球特征和发展趋势,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及其应对的思想。布哈林的全球化思想是对全球化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属于自由竞争阶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布哈林并未明确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提出了“资本国际化”这一与经济全球化相对应的概念,他对“资本国际化”发展过程的分析实质就是对全球化进程的分析,对帝国主义体系基本特征的全面揭示,也从整体上概括出了帝国主义的全球特征。布哈林指出,国际经济联系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的生产关系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的巨大进步,使得世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交通运输业取得巨大发展,几个大洲的经济有机体的结合成为可能,从而使世界商品流通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起来;电话网同运输工具一样,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使商品价格和股票、债券价格的国际均等化得以依靠电讯完成。国际商品流通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和世界市场的范围持续扩大,国际人口移动形成世界劳动力市场,实现了世界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力再分配。劳动力的移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极,与此相对的另一极是资本的移动。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的国际资本移动是促使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促使世界资本主义成长起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各国的生产关系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而且产生新的经济组织———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从未有过的新的经济组织。世界经济领域里资本主义发展的集中倾向更明显地表现出采用组织垄断性企业的办法,以限制自由竞争趋势。通过交换过程,存在着经常性的市场联系,整个世界的社会劳动划分在各个国家中,各国的劳动通过国际范围的交换而成为全世界社会劳动的一个部分,成为受一定规律支配的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过程。由于交换而形成的各国相互依赖的关系,也成为社会继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每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囊括在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成为世界经济的构成部分,使直到目前还是“民族的”和经济上隔绝的地区彼此接近,并且为新的、更高的、非资本主义形态的世界生产建立愈益扩大的基础。因此,“‘国民经济有机体’早以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单位,恰恰相反,它们只是一个广阔得多的领域,即世界经济的一个构成部分。”[1]1布哈林所描述的这一形式极其复杂的过程,便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过程,是使地理上隔离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彼此进一步接近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关系均等化的过程。但是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决不等同于资本家利益的国际化。经济生活的国际化会加剧,而且正在加剧各“民族的”资产阶级集团之间的利害冲突,使这个冲突极度尖锐起来。国际商品交换关系的扩展,不能增进各交换集团间的“团结”,与之俱来的是日益发展的各交换集团间的极其激烈的竞争,是生死攸关的大搏斗。资本家利益的国际化只不过是表现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方面,它的另一个方面是资本家利益的民族化过程。“这个过程最明显地表现出在世界经济领域里资本主义竞争的无政府状态。它造成最剧烈的震荡和最深重的灾难,造成人类精力的极大浪费。”[4]41布哈林从资本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发展过程入手,比较透彻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与之相伴的资本利益民族化进程,深刻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四、布哈林世界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布哈林世界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布哈林在考察世界经济时都强调其资本主义的特性,将资本主义与世界经济历史地统一起来,从一个更加明确的分析框架来观察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进程。将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对象“从国家限定的经济空间转移到世界经济的空间”。市场不再被视为局限于每一民族国家内部的独立经济空间,世界经济也不再被理解为连接独立国家经济空间的国家间经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统治着全世界,并且用牢固的经济联系把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各个部分连结在一起。在我们这个时代,世界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具体表现。世界经济是一个现实地存在的统一体。”[4]2布哈林从世界经济的形成来论述资本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把对资本主义的分析,置于“世界经济”的宏观背景中的研究方法,是我们分析和认识世界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科学方法。
第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与布哈林时代的危机相比,具有许多更为复杂的新特点,但其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基本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布哈林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世界矛盾、国际冲突、帝国主义战争等问题,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是具有深远根源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主义性质正在转入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市场问题、价格问题、竞争问题和危机问题,正在日益变成世界经济问题。”[3]417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在贸易、投资和金融方面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愈益增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危机都会使相关国家和地区陷入困境。布哈林已经敏锐地注意到全球资本的扩张、世界市场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和资本主义危机由工业危机向金融危机转变的趋势,并对此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布哈林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理论,对研究当前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探寻金融危机爆发及其蔓延的深层原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范式,对我国现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化转型;语言教学
一、引言
人类能力发展程度与具体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类的培养方式,教与学的方式也是和社会历史发展相适应的,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方式,其内容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语言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1]。所谓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速的重组和更新。近20年是我国也是世界最为激烈最为深刻的文化转型时期。就我国而言,这一文化转型的强度至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期达到最大值,其内涵是多重的:包括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继而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变,也包括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后现代世界的遭遇,这种转型文化的多元化语境对中国教育形成了全方位的冲击。由于语言与思想文化的天然联系,在文化转型期,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转型时期的语言教学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在文化转型的语境下阐述外语教学中应包含的必然要素,并从多角度对此时期的语言教学的实践操作提出思考与建议。
二、文化转型时期的特征
在文化转型时期,纯粹的民族文化的存在越来越艰难是其特征,具体来说,无处不在的文化全球化是此时期的突出表象。文化全球化最初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凭借国家经济政治上的强大实力,美国等国家在经济拓展的同时,通过影视、媒体、消费等形式,向全球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其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无线信号、文字印刷及经营模式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方面交流的日益增多,文化扩张逐渐被文化融合所取代,并呈现出文化全球化的态势。文化全球化是转型时期的重要特征,它是指世界上一切文化以各种形式在“融合”与“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2],这一流动打破了地域疆界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1)旅游者,移民,访问学者,国际会议代表等人群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他们代表着异域文化,并直接作用于文化交流。(2)跨国公司及政府间的技术流动会最终形成多国思想理念的新的技术融合。(3)借助于媒体或电子音像手段的信息流动,以各种形式迎合全球不同的政治背景,不同文化价值,不同经济地位的受众的兴趣,并对其产生深远影响。(4)与国家意识或反国家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想意识的流动,集中体现在“自由”、“福利”、“人权”、“”、“民主”等概念上。转型时期的文化无疑给人们固有的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教育界需要对此进行反思,并在教育的内容、方法等层次上做出有远见的战略调整。
三、文化转型对语言文化教学的挑战
由于与思想文化的天然联系,语言文化受到的冲击直接体现在价值观、文化观和语言观上。在价值观方面,转型时期的文化对教育的挑战表现为西方价值霸权。西方价值观和伦理观打着“普遍伦理”的旗号,使地域性、民族性的“本土伦理”相形见绌。弱势民族的价值传统和道德传统往往会左右摇摆,无所适从,并造成道德危机与价值真空[3]。在文化观方面,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强势、政治强势、军事强势及强大的文化生产与输出能力传播其价值观,诱使其他国家和民族产生“强势文化心态”进而导致对发达国家非理性的价值认同和文化的趋同。在这种趋势下,非强势国家如果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积极的应对措施,转型时期的文化将更多地意味着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丧失。试想一批在国外的卡通、电影、音乐、时尚等流行元素中长大的孩子,只晓得时尚炫酷,不懂得诗词歌赋,言必称国外,对民族的文化传统陌生到无知的地步。很难想象到这一代主宰社会的时候,即使经济上有不错的数字,一个失去文化身份的民族有什么真正的未来呢?在语言观上,转型时期文化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英语霸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普及和发达国家语言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英语将成为我们的第二语言,无论我们情愿与否,英语正在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在人生中的作用和使用频率大大提升,这对有着独特语言文字系统的中华民族是个极其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语言霸权,汉语很可能会有沦为“方言”的尴尬。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国际化语言融入国际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转型时期的文化对本族语言、文化不可避免地有着消解和改造作用。
四、文化转型时期外语教学的内涵
我国正处在转型中的信息流动加速期和文化大发展期,由此而产生的效应不局限于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还在于其所携带的知识、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对国内相关领域的冲击。语言是构成文化的深层的基础,文化转型最终可以归结为语言的转型[4]。文化转型过程中的语言教学在教学生产模式上应符合时代的要求,内涵上须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解构,并制定出长远的语言文化策略,唯此,语言教学方能在此重要的转型时期完成其相应的历史使命。
1. 文化转型时期语言素质的生存本质
文化转型时期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对纷繁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的适应,首当其冲的便是拥有国际化的语言能力。以全球化为特征的文化转型时期的流通语是国际化的英文,计算机彼此以英文联机;全世界计算机中所贮存的资料,80%以上是英文;85%以上的国际电话以英语交谈;计算机程序指令及软件本身大部分是英文版;英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母语成为人生重要的学习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及时发现并了解新技术和新知识,对国际语言的掌握有助于知识的迅速更新,并可保证在第一时间对世界的变化做出实时反应。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国际性语言的掌握是生存与立足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当前,全球创新资源及创新活动正在向我国流动、集聚。发达的制造业、已经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雄厚的科研力量、互相交织的人脉网络,是我国承接国际创新要素转移的坚实基础,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并从根本上加快我国融入创新全球化的步伐。
全球化进入到创新全球化阶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全球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物质全球化阶段与创新全球化阶段。
物质全球化阶段以贸易全球化流动为核心,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工业产品、生产设备等通过贸易方式进行全球流动,形成了全球产业分工的格局。资本是这一过程中的推动力量和剂。产业资本结合金融资本推动着新航路的拓展、新铁路的铺设、海底电报电缆的架设,催生了全球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以“人口红利”为主形成本国的低成本优势,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赢得了“第一桶金”。
创新全球化阶段以“全球链接”为基础,以人的流动、创新的思想和商业模式的流动作为本质特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知识与技术要素的作用日益增强,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开始进入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阶段,一批跨国公司开始通过在全球设立研发机构的方式抢夺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经济全球化进入到创新全球化的新阶段。创新全球化流动的核心不再是物质产品,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婪素。进入新世纪之后,全球开始反思、并着手尝试转变增长模式,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等,进一步推动了从物质全球化到创新全球化的转变。
全球链接是创新全球化的新形式
全球链接是创新全球化的新的表现形式,是以人才为主要载体的技术和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其本质是全球化,基础是区域专业化。全球链接围绕的主要是创新活动,全球链接的主体须具备能够产生创新的知识和要素。
加强全球链接是全面融入创新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全球链接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能否取得高新技术产业主导权的首要因素。研发全球化、创新资源全球化的核心是人,人才已经成为技术和资本全球流动的重要载体,建立人才的全球链接至关重要。我国的自主创新,在引进技术之后,一定要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且将其深化到人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创新全球化中受益。
跨区域创业是全球链接的核心体现
在全球链接这一框架下,跨区域创业、高技术服务、风险投资正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改变世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这一过程的起点正是近年来所蓬勃兴起的创业活动。近年来兴起的各种新兴产业都是通过创业而产生的,以跨区域创业为主要载体,形成了硅谷的区域辐射模型,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乃至中关村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有着硅谷渊源的跨区域创业活动。
跨区域创业是经济全球化与新技术革命两大趋势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全球链接新模式的核心,是创新全球化的最高阶段。跨区域创业以创业者跨区域流动为主要特征,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创新资源优势,并直接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的跨区域全球流动,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市场。
新兴产业领域内的跨区域创业活动,也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产业升级,产业发展集聚,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路径。
第一,新兴产业创业是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传统产业领域,发达国家往往垄断着产业链高端,拥有价格主导权和市场主导权,因此,除了逐渐落后的生产部门转移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能够追赶的余地非常有限。而在新兴产业领域,除了整体性技术储备外,发达国家在产业经验、商业模式等方面,同我国的起点差距并不明显,我国和国际同步的可能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我国本身就拥有巨大的市场、完善的生产体系和丰富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如果能够吸取发达国家成熟的产业发展经验,学习其先进产业组织模式,新兴产业领域里我国具有强大的竞争禀赋。而创业则是新兴产业企业诞生的必由之路和最佳组织形式。创业本身,就意味着一个不断试错、探索的过程。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也是通过无数小企业在残酷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优胜劣汰、除旧布新的过程。
第二,新兴产业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和世界同步,就要跨出国门。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是相互促进的,这是新经济发展的时代规律。在这一前提下,重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和世界同步,更重要的是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中,新兴产业要进行全球布局,最重要的是要鼓励通过以跨区域创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组织形式来达到与世界同步。要大胆地利用这些跨区域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技术、专业、经验、以及人脉网络,从产业发展的愿景出发,以占领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为追求,将跨区域企业家、创业者转化为新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升级的平台,在起步阶段就实现和国际的接轨。
第三,国际化不能仅仅强调“走出去”,跨区域创业的过程是“走出去”、“引进来”同步带动过程,是国际化的更高形式。跨区域创业的本质,在于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是新兴产业推动下的全球分工。新兴产业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技术先进性,更在于其全球优势资源配置的高效率,能够打破来自不同国家的资本、人员、技术和市场间的藩篱。我国新兴产业国际化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在国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以及国际市场份额,更在于能否创造有效的要素流动渠道,真正实现跨区域的双向创业。
跨区域创业是硅谷引领全球创新的关键因素
美国硅谷作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与全球资源息息相关。能够成为世界创新栖息地的关键因素即为全球链接能力。通过全球链接与全球资源整合,硅谷与世界其他创新中心的深系加速了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使得硅谷地区取得了更高的生产力和更高的利润。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前仆后继、具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家,不计回报的投资人,全球最优秀的技术移民,以及足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大企业,硅谷才成为了今天的硅谷。
跨区域创业者大量出现于硅谷,本地对于各国技术移民有很强的吸引力,也促成了技术移民向创业家的转变。2000年以来,硅谷一直保持着每年2万人以上的外来移民数量,甚至在网络泡沫破灭的几年也保持这一数字。由于硅谷地区在信息产业等领域的巨大发展带来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批来自中国台湾和大陆、印度和以色列的留
学生、技术移民先后来到硅谷地区学习、工作。由于硅谷地区的产业活力和创业氛围,许多留学生和技术移民选择了自我创业,成为了硅谷的创业企业家。
成功的移民企业家大多会把注意力投回自己的母国,成为跨区域创业者。相比生活成本和地产价格都冠居全美的硅谷来说,其母国往往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同时,创业者在母国的知识密集区域的学习与生活经历也提供了当地丰富的人脉网络。正如硅谷学者安娜李・萨克森尼安所说,“硅谷的留学生或移民企业家们通过将硅谷的产业经验同母国结合,利用母国知识密集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同硅谷的产业互补性,找到并获得价值链上竞争优势的途径。在这些企业家的推动下,母国的高技术产业在硅谷的基础(资金、技术或者模式、组织方式)上迅速发展,这些移民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穿梭于两地的跨区域创业者。”
跨区域创业给硅谷带来新一轮产业繁荣。在跨区域企业家、创业者的推动下,硅谷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链辐射到了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这不仅使得当地的产业得以迅速崛起,也给硅谷本身带来了进一步的产业繁荣。这些跨区域企业家、创业者组成的社会网络,链接了不同国家、地区的产业发展,粘合了全球产业体系的各个链条。这正反映出跨区域创业活动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强大生命力和客观规律性。
中关村“与硅谷一起思考”
中关村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跨区域创业流动,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硅谷的跨区域创业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在硅谷创业的留学生常常能通过人脉网络获得来自硅谷华人移民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这些留学生创业成功之后,在硅谷和中关村的投资过程中也会和这些硅谷的华人移民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将中关村同硅谷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联系,来自硅谷产业网络进一步链接到了中关村,硅谷的华人社群也逐渐同中关村接驳,从而形成了跨区域创业社群。
跨区域创业者创业的过程,实际上是硅谷模式“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关村企业融入全球化的过程。许多归国留学生创业者的工作,几乎是将硅谷的新产业发展路径,从商业模式到产业定位完全移植到了中关村。重要的是,在创业过程中,他们所引入的硅谷成熟的创业精神、游戏规则、创业的模式以及视角。他们回国后没有割断与硅谷的联系,而是每年都会数次回到硅谷,除了与投资人见面或拓展业务之外,更重要的是接触硅谷技术的前沿发展,搜寻新的商业模式和人才,发展在硅谷的人脉网络,感受产业的动向,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呼吸硅谷的创业空气”。换言之,中关村得以通过这样创业者个人的联系,跟上硅谷前进的步伐,“与硅谷一起思考”。这些创业者对以硅谷为代表的世界产业发展前沿能够保持更新和跟踪,同时结合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实际来进行定位和布局。几乎所有的跨区域创业者,无论从事的是通讯、集成电路产业还是互联网领域,抑或是金融投资人,都几乎不约而同的将自己的时间里留给中关村和硅谷同样的比重。
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思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均增长速度,中国已经是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处在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在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上、产业的创新和产业的布局的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十二五"规划的整体强调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也势在必行。在"十二五"规划中,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战略突破为我们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根据什么调整——归根结底是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需求,包括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同时要考虑我们创造需求的能力。
1.1 虚拟经营
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界限,虽有生产、行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体内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这就是说,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仅保留企业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它依靠电子网络手段形成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并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其目的是在竞争中最有效率地发挥企业有限的资源。
虚拟经营一般由虚拟人员、虚拟功能和虚拟工厂三个要素组成。虚拟人员是指借外部的人力资源,以弥补自身智力资源的不足;虚拟功能是一种借用外部力量,来改善企业劣势部门的功能,使其与企业其他的优势功能相配合,避免因局部功能弱化而影响和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虚拟工厂就是企业集中公司资源,专攻附加值最高的设计和营销,其生产则选择或委托人工成本较低的地区的企业代为加工产生,是信息流支配物流,不受时空限制的隐形管理。
1.2 新商业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各国走向开放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推动各国经济涌汇到一个洪流中,这就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意味着生产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竞争的全球化,它体现在投资的自由化、贸易的自由化和金融的自由化上。中国已宣布参与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意味着我们已经选择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中国的选择对经济全球化有实质性的推进,因为没有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某种意义来说,就不能是完全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因此,世界要选择中国。
21世纪全球经济模式会出现新的特点,制造业会有重大革新,超级承包公司会是新世纪制造业最重要的形式。超级承包公司规模很大,在全世界拥有几十家工厂和供应网,它们的经营范围日趋扩大,有能力生产和创造用户所需的全部系列产品和提供全套服务。在新的生产模式下,研究、制造、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产品开发商与组件开发、批发、零售和制造方面的专家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与合同关系完全不同。由于摆脱了许多非核心功能,工业巨头可以把投资集中于研究和营销,因而有利于发明创造及成果转化。而且由于这种模式减少对资本内部运作的要求,大大减少新技术进入市场所面临的壁垒。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两个命题,但从长远发展趋势上看二者又是一致的,因为要从小到大形成全球化,但在区域化的某个阶段可能与全球化又有矛盾。
2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2.1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市场和企业的作用
这实际是谁来调整结构的问题。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主要是在结构调整中起战略引导作用:确定方向、规则和框架,同时用政策规则、法制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机制。按市场规律——市场是配置资源基础性手段的要求,促进结构调整。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就是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发挥主体作用与企业发展要求是一致的。无论是中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政府自己充当结构调整的主体都不成功。我国在确定国内信息产业的规则的同时,还要考虑谋求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2.2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有在产业自身体现的,又有通过服务于其他产业体现的,这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涵决定的,又是信息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的。从我们研究看,无论从支柱产业定义还是从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看,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装备业已达到支柱产业标准。
2.3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要在开放条件下进行国际分工
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各国的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出售产品,提供服务和配置资源。中国必须建立一个在全球空间范围内发展可以取胜的体系,那我国的经济才能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在封闭条件下进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这就必须审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我国IT企业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能力。
2.4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结构体系的调整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是不断进行、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严格说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过程中都是不断进行的,不会停止。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特别是资本、人才和技术主要来源于市场包括国内外市场。所以提出结构调整问题,是因为在某一发展阶段或发展时期结构问题显得很突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电子信息产业中行业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等,涉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全局,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新提升。
2.5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商业环境是关键。投资环境一般是指为投资者(可能是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感到投资于这个产业能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和良好的运行制度保证,商业环境是指投资设立企业之后,运行环境良好,体现企业是主体的基本要求。在政府战略的引导下,结构调整与企业的利益就能结合在市场经济中,结构调整就会形成不断进行的过程。信息产业至少在今后10年是我国成长最快的最重要产业之一。同时,又是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作用的产业。我国政府已制定了若干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特别是近期在促进信息产业竞争方面取得可喜效果。我们要坚决贯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进一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对经济发展以及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子学.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十年路[N];中国电子报;2010年
[2]吴剑雄;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3]李变花.全球产业转型的总体态势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4]刘贻新;张光宇;张玉磊;廖丽平.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突变评价模型[J];工业工程;2011年03期
[5]易训华.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论文摘要: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了全球纵横联系的特点,但由于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的存在,经济全球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矛盾,不可操之过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
关键词:全球化 经济 发展 制约因素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虽然有很多,但基本内容却大致相同,那就是资本、贸易、生产过程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这就要求自由贸易成为现实。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
新的贸易保护主要不是靠关税,而是靠非关税壁垒、汇率战和组建区域性经济集团。以美国为例,其非关税措施种类繁多,设置精巧,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属于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广告限制、报关手续干扰、技术等级、卫生标准等。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涌动的大背景下,1999年上半年爆发了美欧之间的香蕉大战和牛肉大战,这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跃上了新高度。西雅图会议的失败是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表现。因此,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受到了严重挑战。
当人们呼唤全球化、谴责贸易保护主义时,却没有想到,正是全球化的推进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使贸易保护主义一浪高过一浪,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
二、经济体制的影响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完全开放国内市场,拆除各种贸易壁垒和障碍,市场规律成为经济活动的准则。然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内经济状况使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未必尽如人意。
开放本身不等于一定能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两者不一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其中涉及国内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项配套制度越完善,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越强;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低。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经济体制问题,必须慎重对待经济全球化。尽管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鼓吹开放,认为发展中国家越开放越好,只有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才能解决国内存在的经济体制问题。但是,在某些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如果造成金融开放早熟,而国内的银行、政府、企业的问题又没有解决,开放就可能成为掩盖国内矛盾的一种方式。如在泰国和韩国,当国际游资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后造成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表面繁荣,但隐藏在背后的巨大风险导致了后来的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使不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认识到国内经济体制健全是开放的关键;而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三、政治因素的影响
当今世界虽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经济交往中,常常掺和着政治因素。
冷战结束前,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世界经济客观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发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场。冷战结束后,这种平行关系在形式上已不复存在,但在内容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使世界经济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跨越一个又一个政治壁垒。
以中美经济贸易关系为例,众所周知,中美是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彼此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贸易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又是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经济领域虽然有许多共同利益,但美国在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时,往往附带许多政治条件,如对于所谓“人权”、“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资本优势达到奴役中国的政治目的。
经济关系常常受政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制约。
四 、文化的差异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约。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上渐渐丧失了本身的个性。
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文化是一国民族精神的凝固,是不容排斥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渗透与反渗透必然会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五、 经济差距和发展空间的矛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环保标准不严格,执法力度不够,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出口上都占有成本优势,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这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所承受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它们的企业利润锐减,甚至难以为继,造成一部分工人主要是非技术工人的失业和工资下降。这一结果意味着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摩擦将会不断增多。
以此看来,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发达国家不愿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当的经济技术援助和优惠政策,是它们之间产生分歧和对抗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难以全面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六、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的形成把世界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这种新格局下运作的国际贸易同样显示出时代的新特征,即贸易保护的区域化。
伴随着经济集团化而出现的区域贸易保护的直接后果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增长的不稳定和不均衡。发达国家仍居世界贸易之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通过增加它们同工业国家的贸易,还是扩大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都没有能够加强其在世界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只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能够跟上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中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许多国家由于受欧洲联盟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已在制成品和服务贸易中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由此看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使区域贸易保护化更加严重,而由此所导致的世界经济贸易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这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显然有很强的制约力。
七、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形式上的平等下面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向全球推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制定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由于这些法规和规则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执行它们,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民族经济势必造成冲击,使其国家作用减弱,甚至牺牲部分经济自与决策权。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一方面要求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不想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西雅图会议上,美国坚持把劳工标准(注:美国以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环境的名义,要求各贸易国达到劳工和环境标准,否则就可以拒绝其产品出口。)与贸易制裁挂钩,就是为了抵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防止本国纺织、钢铁等传统工业受到冲击,增加失业人口,影响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