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精选(九篇)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第1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案例位于木兰溪的下游,全长共约3km,呈东西走向,沿溪岸进深约30~150m,总用地面积约28hm2,地势北高南低,高差约4~9m;场地内有4条泄洪沟渠,东段有一座的金凤桥,桥头为规划的工艺文化街及工艺博览城;中段设有防洪堤;西段沿岸是大面积的低洼地、滩涂地,拟规划成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滨水绿带,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的活动空间。

2规划中建议优化的部分

2.1交通组织

案例北面为城市主干道,设计师在南面临木兰溪处规划一条滨溪主园路,中部规划一条次园路,主次园路之间、次园路与城市干道之间穿插一些支路,形成环形游览路线。规划充分考虑了人的亲水性,但容易形成人车混流,次园路与城市干道之间的景观游览路线不连贯,且各级园路颇为“一马平川”。

2.2功能布局

案例规划为健身运动区、工艺文化展示区、休闲娱乐区和湿地生态体验区四个平均的功能区,虽然符合城市公共绿带的定位要求,但各功能区布局过于均衡,没有明确的分隔与联系。

2.3景点设计

如家具印章、组合榕树、风水球、12生肖雕塑等等(见图1),造型巨大,成本高。

3提出建议

3.1梳理交通组织,加强园路在景观空间变换的向导作用

园路是园林规划的骨架,合理的园路组合是园林景观空间分隔的基础,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联系各个景点,还在于对游人心理的暗示和对游览路线的引导,后者可使整体景观达到移步换景、以小见大、以少总多、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观赏效果。如苏州留园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就成功的“引诱”了游客,做到了“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成为古典园林中的艺术典范。因此,在未来仙游“新中式”园林的设计中,建议设计师提高对园路规划的重视,加强园路在景观空间变换中的向导作用,做到艺术上意境与功能上目的性的有机结合。以案例为例,设计师可考虑在尊重现状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在中部规划一条主园路(6~8m的铺装路),连接各个景区;南面临木兰溪结合慢行系统布置滨溪绿道(3~4m的组合木栈道)来满足游人的亲水性;为了保证人车分流,在北面临城市主干道辅助开设一条连接到主干道的园务道[1](3m的装饰性混凝土路),以便于区别内外交通和养护管理等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功能区的不同需求,萦纡一些的林荫道、休闲小径、健康步道(0.6~1.5m的自然石板路、砾石路、鹅卵石路等),并适当地创造一些转折和起伏,结合各种不同的广场,组成“环网式”的交通系统。又因案例为狭长的地块,导引游人的游览路线就成了交通组织重中之重的任务。最直接的方法自然是利用不同的指示牌对游览路线进行指引,也可通过交叉口置景石、景墙、花架及植物群落的围蔽、开合,或在三岔口位置形成对景等对游人进行潜移默化的导向,让游人不知不觉被“迷惑”到景区中去。

3.2彩(衬)云烘月,突出主景区及主景的特色

景区有主景区和次景区之分,各个景区内又有主景和次景之别,正是因为这种“尊卑有序”的区别,一座园林方能如一首优美的诗歌般,有开场、有酝酿、有高潮还有让人回味的余韵,在未来仙游“新中式”园林的设计中,建议设计师着重继承古典园林这一精华,突出表现主要特色的主景区。以案例为例,各功能区布局均衡,景点分布较散,使得案例主景区及主景不明显,规划就缺少了特色。建议设计师可考虑发挥古典园林中“借景”的表现手法,在中部工艺文化区规划大型的文化广场,将已建成的古典工艺博览城和规划的工艺文化街组织到规划中,成为案例的主景区;广场周边的绿化可考虑种植有古典工艺气息的树种如降香黄檀(花梨木)等,圆形广场内可利用不同的铺装进行分层,中心为方形的文化图案(如仙游九鲤飞升的图案等),体现“天圆地方”的古韵情怀;临木兰溪侧布置用古典元素镂空(如云纹、竹、梅等)的波浪型连续景墙,把木兰溪的水影、溪对面山体的绿屏也组织到主景区来,形成丰富的多层次园林景观。

3.3将古典园林的“情境”造园手法加以发展,与仙游特色工艺、独特文化相融合,营造具有仙游地域特点的“新中式”园林

(1)仙游“新中式”园林景点布置应体现出地方工艺文化特色,并挖掘和发扬更多的地方特色文化。鉴于仙游浓厚的古典家具氛围,设计师在考虑景点布置时,建议应因地制宜,园林风格统一展现本土文化,以工艺文化作为基调,继承古典园林“山水绘画”的理念,认真把握景点的布置尺度,何处“攒”,何处“乱”,何处“线”,何处适当“留白”,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景观效果。同时,设计师还可以挖掘仙游更多的特色文化如在铺装图案设计上融入九鲤文化,在花架上融入根雕文化,在道路小品中融入石雕文化等,既保持工艺文化基调不变,也增加了地域文化的内涵。未来若条件许可,可考虑串联整个仙游县城文化,通过现有的环山区公路及滨溪慢道,以九鲤文化景区为主园,木雕、石雕、古典工艺、油画、红色文化等各为次园,园中再设具体的景观园,园园相接,园园呼应,让景蕴情,情生意,意添景,情境交融,建独树一帜的文化园林景观。(2)“新中式”园林应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空间效果应用。未来在仙游园林景观设计中,建议设计师着重继承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深入思考并施展才华加以展现:可通过对园林建筑、园路、水体、小品、植物群落的有机组合,在限定的空间内人为的制造出各种曲折回旋的变化空间(如图2),从视觉上突破实体空间的局限性,保持游人高昂的游览兴致,打造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现代式古典景观空间。虚实对景框景障景图2“新中式”园林中应用古典园林空间效果(3)对传统古民居进行简化提炼,构建“新古典”园林建筑。仙游的古民居精致绚丽,精美的文武脊(燕尾脊)、丰富的几何墙面装饰、独特的檩头瓦和美丽的菱形歇山山花,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闽南建筑中的翘楚。建议在今后的园林规划中,即使园林建筑风格根据设计要求需灵活多变,但在如屋脊、墙面装饰、墙身等房屋的细节上有意识地保持传统民居形式和风格特征,形成地域特征鲜明的“新古典”建筑,传承地方文化。(4)加强园林景观细部对传统符号的提炼和运用。古典工艺家具本身就是一种将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镶刻于家具上的手工业,传统符号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中国结、窗花、祥云、太极等民族图案;貔貅、双鱼、蝙蝠等吉祥物;牡丹、石榴、松、竹、梅等宝相植物等等。笔者认为,这些经过提炼和概括的传统符号,散发着独特的古典工艺文化魅力,如果设计师能够在园林规划中加以运用,或将其镶刻于园林景观中的细部,如在景墙、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等(如图3),是最能体现古典家具特色,表达古典工艺氛围的手法。如在木兰溪景观带中,可考虑在适当的地段,通过古典元素符号的变迁,来演绎古典工艺家具从明代的简练淳朴到清朝的精雕细刻到民国的中西合璧再到现代的形散神聚的发展,不仅是能体现出仙游独一无二的园林景观,也是记录地方历史文化的一种绝佳途径。

4结束语

第2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施工图

前言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是将人由心而发的设想与美好的现实结合起来的综合设计。它不仅仅是把园林景观方案设计落实到图纸上面的一个深入设计,更是建筑、园林、艺术的结合体。本文中与大家探讨景观施工图设计的一些内容与部分景观施工图设计的要点。

一、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内容

在我们拿到一个初步设计方案的时候可根据方案复杂程度适当增减施工图设计图纸。但一般都应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四大部分。在这四部分中最重要的是施工设计图纸。按照设计步骤图纸应包括总平面图、总索引图、竖向布置图、总平面放线图、种植设计图、详图等等。设计图中还包括结构专业、给排水、电气专业三个方面设计,应有专业工程师设计。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习惯把一个景观设计方案分成两部分来做施工图设计。一部分是土建方面、一部分是植物种植设计方面;土建方面主要是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部分总图与详图,无论是简单的铺装、还是复杂的建筑小品等等都是体现整个景观设计方案的思路与风格,所以在施工图设计前期我都会与方案设计人员沟通,熟悉了解整个景观设计方案的每个细节,力求做到景观与自然的美好结合。植物种植设计方面,需要清楚标明植物种类、株行距、栽植位置、栽植密度、植物规格、数量。对于植物设计较复杂的的地段,可分为乔木种植图、灌木种植图以及地被种植图。苗木统计表应包括序号、中文名称、拉丁学名、苗木规格、数量及对苗木的特殊要求。在设计施工图时要按照设计步骤,不漏项、图纸详细清晰,确保读图者能够顺利的指导施工。

二、园林景观铺装、水景设计要点

(一)铺装设计

铺装设计主要分为各类园路、广场、活动场地等不同的铺装形式。在施工图设计中铺装的形式与材质往往是决定建成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铺装纹理与尺度总会使人感受不同,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石材等材料适宜大空间,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就铺装形式而言,尺寸的大与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非越大越好。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碎拼图案往往能产生出较好的形式趣味,园林中比较常用的还有一种仿自然的不规则铺装,如乱石纹、冰裂纹等,更具有朴素自然的感觉。

铺装的色彩与质感往往更能体现整个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例如儿童游戏场,可使用色彩鲜艳的铺装,造成活泼、明快的气氛;在安静休息区域,可采用色彩柔和素淡的铺装,营造安宁、平静的气氛;在纪念场地等肃穆的场所,宜配合使用沉稳的色调,营造庄重的气氛。所以在设计铺装形式、选择铺装材质时要符合整个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二)水景设计

水景设计水景施工图包括人工水体、各类水池、溪流、跌水瀑布、旱喷泉等。在水景施工图设计中需要做的详图都必须清楚的表示出各个节点的结构做法、材质名称等等。水景设计多数都分为静态水景与动态水景两大类。静态水景一般为人工水体、各类水池等,主要设计内容有驳岸做法、池底做法与给排水的设计。驳岸设计需要根据整套景观方案设计风格来确定驳岸的材料与构造,一般分为水生植物驳岸、仿木桩驳岸、草坡驳岸、自然山石驳岸、板岩驳岸等等。动态水景一般为溪流、跌水、瀑布、喷泉以及水循环系统等。跌水、瀑布在景观设计中是比较常用的水景设计,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中要注意跌水高度、高差、落水位置、水流界面构造以及细部做法等等。喷泉设计要根据喷泉的体量大小设计喷射形式、高度、水系统管材的压力等等。水景施工图设计防水处理在南方多雨地区可做柔性防水,在北方降雨量较少的地区需做刚性防水。

三、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要点

园林建筑小品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传统设计的亭、廊、榭、墙、或是实用的园桌园椅还是用以观赏的雕塑、景墙、再或是轻巧美观的装饰构件、花格,这些都可以归类于园林建筑小品。恰到好处的园林小品离不开精心的设计,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中我比较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熟悉整套景观方案设计思路,确定建筑小品风格

一方面在形式上要讲究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在立意上要强调精神文化的内容,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例如一组文化景墙需要通过它要体现内容来决定景墙外饰面的材质。

(二)根据景观场地大小确定建筑小品体量

在施工图设计中无论是景亭、廊架、榭或者是景墙、栏杆、路灯等等,都要根据园林空间的不同,对应设计平立面尺寸。例如在施工图设计中可以先从总平面上确定好建筑小品的平面尺寸,再相应的做单独设计。

(三)确定建筑小品的材料、质感与自然的融合

例如在中国传统造园中我们常常会用到灰色青砖、自然石材作为外饰面,而在现代设计中往往会用花岗岩以及大理石等等来装饰。

(四)满足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

在施工图设计中要注意不但要追求外观造型的效果,还要满足使用要求以及设计规范要求,例如台阶和园林坐凳的高度、宽度都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太高或太低都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中有些功能性的建筑小品一定要人性化。

园林建筑小品应该说是最能体现一个景观设计作品的风格,例如说在中国传统造园风格中都会搭配中国古代建筑,古建主要是木构架结构,构件用榫卯方式结合。现在的设计中也有用混凝土来效仿木结构设计。北方善于使用色彩,建筑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南方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而在现代风格的景观中建筑小品外饰面多运用木材与板岩相结合,这种风格在平时的设计中常常会遇到,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中要注意材质的应用,还有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符合相关的规范。

第3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72-04

上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了室内设计专业,这是国内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室内外优美环境的渴求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国内普通高校以及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专业建设初期,环艺专业主要以室内设计发展方向为主,后期由于房地产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市场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加大,为迎合市场人才需求、扩大学生就业面,很多内地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将专业延伸至室外环境设计,以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为多个发展方向。农业院校结合本校特有的林学教学资源以及师资条件,室外环境设计景观方向专业发展主要倾向于绿化设计、种植、施工方向,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而非农业院校由于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的限制环艺专业室外方向以艺术创作、规划设计为主,由于专业发展时间短、办学条件等问题的限制,景观设计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不完善。面对如此种种,如何根据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发挥艺术类学生特长以及合理开展“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不够重视

就环艺专业本身而言,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方向核心课程,但纵观我国当前环艺专业教育现状,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高校,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都着重强调软件、规划设计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占据很大比例,而对园林植物课程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在专业建设初期很多院校都没有开设这类课程,后期通过学生就业反馈信息以及景观行业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人才需求的情况下,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多数课程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栽树、绿化认识方面,缺乏对园林植物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园林植物造景能力较低,如城市公园设计中,园林植物造景面积占整个绿地项目的80%,由于学生对园林植物造景轻视,大面积的植物规划设计造景艺术性差,缺乏美感,严重影响了规划设计水平。

(二)适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材缺乏

当前针对环艺专业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材不多,且大多教材很大程度上是借鉴农业院校教材编写的,但农业院校课程设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讲教材内容过深,专业性太强,课程延续时间漫长;而理工类、综合类院校开设课程以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性为主,专业知识比较浅显、深度不够,导致设计中无法灵活运用丰富的园林植物材料进行造景设计,并且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与其它专业课的连贯性不强,在后期规划类课程中,由于课程教师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知识的欠缺,概念设计阶段的植物造景往往被忽略,导致环艺专业同学对园林植物空间造景一片茫然[1]。总的看来,结合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园林植物规划类教材缺乏。

(三)教学资源缺乏

相较于农林院校非常齐全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类课程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设备而言,其他院校就显得空白,没有相关的实验室、标本室开展教学,课程教师往往只有一名有着相关教育背景的专职教师,甚至有的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采取外聘教师或者是其他课程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笔者所在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背景专职教师只有一名,有时兼职到其他职业院校上植物规划设计类课程。同时由于教学资源、设备、课时限制,教学手法比较单一,通常采用理论讲授为主,项目辅导为辅,缺乏实践教育环节。这就使得课程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专业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得不到较好保障。

(四)理论知识方面欠缺

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设计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的植物类知识[2],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是艺术类高考生,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相比,种类繁多、变化丰富的植物品种让学生应接不暇,严谨的植物施工制图规范让思维活跃的环艺专业学生极不适应。学生主观上普遍存在对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有偏见,认为这是园艺工人专职工作,作为设计师是不用做类似工作的,从而е卵生在植物理论知识方面比较薄弱,对于植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设计中植物规划设计部分留白。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艺术功底,美学认知和图面表达比较强,这些方面为“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指出了明确方向。

(五)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大实践教学,但由于受教学资源、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等因素制约,非农林院校和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一般停留在理论课本上,学生在校期间较难获得实际工程的锻炼机会,即使有机会参观考察苗圃、施工工地,也是走马观花晃眼而过,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程序和后期施工工艺不了解,从而导致对园林植物规划后期效果把控不够,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一)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环艺专业学生生源质量差、基础差以及就业市场对环艺专业实用性要求这一特点,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们经过研究,将环境艺术专业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熟练掌握该地区常见、常用园林植物主要识别特征以及园林用途;运用环艺专业课程所学美学以及理论知识,从植物平面布置、空间布局、造景形式、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配置以及植物景观特色等方面对各类风格、各类型空间植物景观进行优劣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够胜任各类型绿地的方案设计、阶段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培养并强化学生自我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1.植物识别标本法。根据环艺专业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教学目标,结合该专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学生需掌握和准确认识本地区常见常用园林植物。首先对植物品种的识别,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欠缺以及教学资源的缺乏,针对学生对植物品种、观赏特性易记易忘特点,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学生在了解认识植物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制作植物标本,并发挥专业特点手绘绘制植物树形和树叶,通过拍照、记录的形式收集植物种类并装订成册,经常翻阅查找。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观赏树木挂牌活动,此项活动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学生会对自己挂牌的植物印象深刻,可加强记忆,并且在校园游览中增强专业知识。

2.空间体验法。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环境,人们使用的是空间,环艺专业学生对建筑墙体形成空间比较具象,而对植物形成空间比较抽象,习惯性思维以为植物景观设计就是栽树,聚焦在植物美学特征上,是否开花结果,形状是否独特性,季相变化是否丰富,对植物群落立面上的层次变化和整体主次关系的概念理解不深,对室外植物景观空间把握不准确[3],导致设计中不能熟练地利用园林植物围合或分隔空间。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植物景观调查,对不同类型空间、不同尺度空间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亲临其境去感受空间。在对植物空间体验的同时,学生应将植物空间形成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详细研究植物是怎样的布局和材料形成的独特空间感,对照相同空间不同材料围合形成空间的不同,以及相同材料形成不同空间的区别,以此找到设计的关键点,为后续项目设计打下基础。

3.优秀案例分析临摹法。设计之初在于多看、多分析、多动手,学习好的优秀作品和案例,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也不例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场地类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优秀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分析,让学生对植物景观有比较直观的体验认识。现在大多数学生设计中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课程中应该强化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图纸图面的表达能力。在对优秀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的同时采用临摹法,首先对其周边环境、项目概况进行了解,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造景特点、品种进行分析,总结要点,启发学生,避免空谈设计理念的现象,并收集总平面图以及其它效果图。然后在此基础上,到现场去测绘、体会、临摹,通过组织学生对植物景观进行实地测量、评价与现场绘图,培养学生的尺度感、分析能力、手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4.立体效果图表示方法。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通常采用虚拟项目进行设计,学生由于处于初步专业设计阶段,对植物空间想象能力差,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植物景观形象及适当的图形语言表达出来,同时缺乏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工作程序、设计方法特殊性的了解,最终图纸的表现形式主要以CAD格式的施工图表现,对后期形成的实景效果没有概念,景观方案设计最终停留在图纸上。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施电脑实训教学,让学生使用各种制图软件进行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如草图大师软件,该软件易学易用,对电脑配置要求不高,可自制植物素材,根据学生所作CAD图形文件,采用相同素材和规格制作三维效果图,在场景内可人视角度360旋转观察植物配置所形成的空间立体景观效果,让学生可预见方案后期形成的植物景观效果。

(三)课程设计

完成前期的理论知识和调查基础上,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选择面积适中的场地进行课程设计,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全过程,了解熟悉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程序,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总体布局结构规划、空间营造、群落构建、主体造景植物景观设计,并且可以结合模型设计、电脑建模来感受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劣,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调查实践中所获得的设计经验进行植物规划设计的能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和场地设计两个步骤。

1.实地调查。运用空间体验法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法,选择植物景观特点突出、代表性强的场地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植物景观空间有具象的认识,特别加强植物景观品种、设计手法、主题、空间、尺度等认识和理解,以便为后期的场地设计服务。在调查过程中要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具体包括整个调查场地的场地分析、空间分析、植物空间结构布局、栽植形式、植物配置模式、植物主题及种类、规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要求学生提交调查场地分析图,实测到的植物景观平面图、立面、剖面图以及植物景观特色分析图(可手绘或拍照),同时附上植物品种表格[5],其中园林特征主要包括该品种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开花时间、花的形状等,这样学生即认识了品种,又知道如何造景配置植物,为后续场地设计打下基础。

2.场地设计。场地设计通常会选用同一场地进行不同类型空间设计,或者对不同场地进行同一类型空间设计,设计之初,教师结合课程特点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植物景观设计任务书,内容要求详细具体,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阶段,规定各阶段要求的步骤、设计内容、图量、图纸表达方式。

(1)场地调查。首先要求学生对场地进行认识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其次植物规划要与场所固有属性结合,注重场地关联性;最后要将规划落实到元素层面,并调整为可以实施的详细设计。该阶段要求有详细的场地分析图,用简单的符号并配以文字、图片说明,形象生动表明场地属性。

(2)植物景观方案设计。结合前期场地调查进行园林植物方案设计,要求既要满足景观空间需要,又要体现地区文化,同时突显植物配置对景观空间的营造作用。结合平面和立面布局来塑造空间,并做到植物四季景观变化和立面层次搭配。为丰富植物景观效果,要求规定一定数量植物品种进行配置设计。该阶段图纸要求植物平面布局图、植物层次剖面图、植物效果示意性图片、植物品种附表。

(3)施工图设计。植物方案确定以后要绘制施工图,通常采用CAD软件绘制,要求图纸绘制要详细规范,并附植物栽植品种表格,主要包括:品种、规格、园林特征,其中规格主要是指乔木的胸径、冠幅、杆高,灌木的高度、冠幅,同时要说明灌木的栽植密度,园林特征主要包括该品种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开花时间、花的颜色形状等。由于学生难以将平面转化为立体景观空间形象,可运用立体效果图表示方法,将平面转为立体效果在电脑场景中三维旋转观察设计效果。为加强学生对植物施工工艺了解,学生之间可交换图纸制作实体模型,一方面植物方案设计很具象的展示出来,另外通过交换图纸做模型可互相检测施工图作图是否规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跨度大,学生要在四年时间内完成室内外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难免出现厚此薄彼的学习现象。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作为核心课程,希望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能够重视这类课程学习,专业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初步建立学生的植物空间感以及植物美感,通过标本采集方式、空间体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立体效果表示方法以及n程设计教学途径,把控每一个学习环节,提高课程效果,增强学生植物规划设计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菲,卢伟娜,张丹.高职高专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5(8):37-38.

[2]杨凤云,王首一,李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2):78-82.

[3]李彦雪.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1(9):194.

第4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传统文化;塑造

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理想与信仰。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积,留存在建筑中,与人们的生活融合。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代园林景观恰如其分的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人们逐渐被园林景观塑造的传统文化所影响,并将这种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

一、传统文化

文化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综合。狭义的文化是指形态意识产生的精神财富,主要包含信仰、宗教、民俗习惯、文学思想、艺术情操、科学技术等。传统文化则是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逐渐形成的物质体制和精神实体文化意识,是相较于外来文化与当代文化来说的,属于狭义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在文化风俗、思想道德、技术心志等各个方面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尤其是传统文化具有的淳朴宁静、自然淡雅的审美观念,和谐顺畅、自然共处的自然观念,以及多样形式、充分生机的形象艺术,都要求我们对其进行研究与传承。

二、现代园林景观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文化节点,它利用文化基因对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园林景观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创造开发具有地方人文特点的现代园林景观是当今时代的需求。将传统文化转变为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精神,并且对其赋予新的园林景观内涵是设计者肩负的神圣使命。现代园林景观以真实的传统地域文化作为依托,其主要目标就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并且向世人充分展示,将现代园林景观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城市科学发展的新观念。

三、现代园林景观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园林设计具体是指对街道、庭院、广场、公元、河岸、桥梁等全部的生活区域、工商业和娱乐区域等一系列的外界空间以及独立性质的室外空间建筑实施的环境园林设计,通过园林景观文化意义能够看出,园林景观充当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调和剂,园林景观设计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充分估计视觉形象、大众心理、绿化生态及精神要求、传统文化是精神需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园林景观层次的关键内容。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将会重新展示历史的光芒,能够使人们追忆美好的回忆,更加突显园林景观的唯一性,提高了园林景观的档次。

四、现代园林景观塑造传统文化的方式

(一)正视传统文化

城市是一个逐渐传承、有序前进的历史过程,只有按照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才能具有根基。园林景观设计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文化艺术领域,凭借一定的设计理念作为创造精神价值的原则。大部分人普遍认为传统就代表着旧观念、老思想。这样无疑令我们对传统的理解和研究仅停留在一些东西的表象上。总体来说传统主要是文化方面的表现。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都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园林景观设计也是这样。实际上,传统文化一直在我们身边,例如我们延续着一些很难舍弃的民族风俗习惯,因此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不可能与传统文化分离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应当塑造传统文化意识,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展示与继承传统文化

现代园林景观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体现。能够借助于公园绿地、道路、雕塑、行道树等多种物体,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利用他们能够将传统文化大量呈现在大众面前,使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工程建设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而是释放深厚历史地域文化。

1.公园绿地

现代园林景观中城市绿地是重要的部分,通过斑块的形式在城市整体生态体系中散步。在园林景观规划时,以城市的传统文化作为题眼,将无形抽象的传统文化进行形象化,进一步从不同方面显示传统文化。联系公园绿地的需求功能,根据突显的文化主题、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点的重要思想,应用碑文、栏杆、雕塑等一系列能够利用的载体硬件,将与城市传统文化相关的事件、传说以及典故进行固化,彰显其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人们在娱乐休闲的时候,不自觉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了解。

2.道路绿地

在城市绿地体系中道路绿地发挥了关键的生态廊道的作用,同时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展示特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能够彰显城市的现代园林景观特点,发扬传统文化,可以应用各类载体硬件充分体现城市传统文化特点。例如对古老城区中道路格局框架尽量保护,恢复使用历史名字,保持方正古城的空间布局,尽可能保护历史留下的老胡同等,特别是那些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路名要尽可能的继续使用,将传统历史文化凭借地名的形式实施固化,充分利用乡土,将道路绿地的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使得现代园林景观能够更好的塑造传统文化意识。

3.公共设施

在人们平常生活中公共设施随处可见,并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例如马路灯、垃圾桶、座椅、花台等。这些公共设施不仅使城市绿地凭借其自身的使用价值为人们使用和服务,同时还能利用它们具有的装饰造型作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成功塑造城市的传统文化。例如马路灯具有变化各异的造型,观赏装饰性很强,其布局情况能够充分体现出城市的传统文化,可以按照不同地区园林景观的特点,布置协调且不同款式的灯具。

(三)利用色彩图案塑造传统文化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象征包含了很多的图案,例如中国结、窗花、祥云、金乌等,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利用这些传统的图案塑造传统文化意识,不仅仅具有深刻的寓意,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有效延续了本土文化,同时还能塑造独特的园林景观形象,使我们进一步与世界的交流。例如在墙壁、栏杆、道路等位置利用手绘或石刻的方法塑造祥云和龙凤呈祥的图案,能够充分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或者利用植物设计出十二生肖的各种图案,让人们欣赏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留下的印迹,这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塑造。现代园林景观的色彩是表情定位景观的重要元素,最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包括:红、黄、白、灰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这些色彩,能够准确营造园林景观的表情。红色和黄色能够塑造喜庆、祥和的气氛。例如在设计路灯时应用大红色的灯笼,在节假日的气氛中能够突出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在景观建筑中采用灰色,能够更加彰显景观特有的典雅与宁静,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色彩成功向人们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结束语

整体来说,园林景观的布置风格和意境等方面都能够有效塑造传统文化意识。我们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不断寻找传统文化和审美精髓,发扬传统文化,力争实现古为今用。纵观历史发展过程,园林景观设计始终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属于具备了浓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典型表达形式,对于世界园林景观的发展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中,植物景观都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的整体施工质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风景园林景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需求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如何在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风景园林中设计别出心裁的植物景观是园林行业的发展重点。本文主要就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做了探讨。

关键词: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在城市设计规划中,风景园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项目,风景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自然环境,并且能够让城市中的人们感到舒心和安逸。而作为风景园林的核心项目,植物景观影响着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好坏。对于植物景观的设计,是体现园林整体的设计规划方向和思路的过程,并且是提高风景园林的自然气息以及艺术气息的重要步骤,所以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好风景园林。

一、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概述以及原则

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体系是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园林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些诸如“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的现代化园林设计理念,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有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上,长久以来我国的设计师们已经有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产出,并且指导着我国未来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植物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得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更加宽阔的领域和更加全面的思路[1]。

现代长久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随着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自然的渴望更加的迫切,更加的希望能够亲近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现代园林的设计时,主要分为了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一种是“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这种园林主要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植物的设计也是以人的需求为主,目前大多数的园林设计都是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使得植物景观在种植时能够满足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例如城市中的小型绿地、以及住宅、工厂等地方附近的小型园林。另外一种是突出自然的理念,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设计的园林,这种园林是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然后建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供市民们欣赏和生活。这种园林主要是在城市的大型绿地以及滨水的公园,郊区的公园等地方进行设计。而园林设计的规模越大,就越要注意保护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所以在建设现代化园林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造生态化完整循环的生态园林,并且对于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要进行协调,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发挥出风景园林的真正意义,做到城市与园林的和谐统一。

二、植物景观设计程序要点

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经过五个步骤,首先是分析现状,其次进行概念规划,第三步进行方案设计,第四步是对方案的深化设计,最后设计施工图,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设计配合[2]。

(一)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之前,对园林的施工地方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这个阶段是指导植物景观设计方向的关键,保证了园林施工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实施。在分析施工地区的现状时,主要要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和周边考察三个工作。资料收集是对施工场地所属的城市地区的规划理念以及植物的地域性分布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且收集当地的基本气象、土壤、水温、地质的情况以及当地与植物相关的一些传说和典故。现场调研就是对施工产地的土壤等情况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分析是对施工地区周边的整体绿化情况,以及周边的建筑物等情况进行了解。

(二)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是设计师根据施工地区所属城市的整体规划理念,结合现状分析的资料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提出一个大概的规划思路,并提出整个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新意和特色。

(三)设计方案。在规划好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之后,就要进行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是调整规划概念中的层次以及内容,并且将概念进行深化和细化,将宏观的概念方向变成具体的细节步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将规划的宏观内容全面有序的展开,将植物景观的特色进行分区,并整合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然后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方案。

(四)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是对方案设计内容的再次细化和调整。将方案这几中的内容借鉴园林植物配置和设计的原则,对植物进行分类,归置,并且表面种植的数量和需要间隔的距离等,深化设计是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同步进行的细化过程,是对方案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全面的调整。

(五)设计施工图。施工图的设计囊括了植物种植的施工以及工程的预算、工程的监管和验收等工程的各个方面具体细节的设计。施工图能够准确的表达出种植某种植物的目的以及种植植物的具体步骤和细节。植物的施工图明确了植物种类、名称、种植位置、行距、数量、规格等大多数需要施工中注意的问题,并且表面了植物的选用情况以及种植植物苗木的质量,苗木的移栽方法等资料和要求。是最终进行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3]。

(六)施工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情况而出现种植的问题。施工配合就是在施工中对现场施工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并重新设计的过程。设计师要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出现的问题,并且对现场的施工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这个过程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效果和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设计师要积极的对施工进行配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遵循现代园林设计原则,并且做好设计前的现状分析,提出具有特色的规划概念,同时提出全面的设计方案并且加以深化完善,形成指导施工的施工图,才能够使植物景观在施工中更加有效,使风景园林的质量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牛艳玲.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00-4104.

[2]任斌斌,冯久莹,李树华等.模拟邯郸地区自然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6):870-877.

第6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植;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attention to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ideas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Keywords: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Plants i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有了长足进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日新月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思潮下“百家争鸣”的“繁荣”,欧陆风格、地中海风格、澳洲风格、东南亚风格、中式风格等可谓琳琅满目,有时甚至出现了异域风情泛滥、追求表面奢华、景观雷同和邻里关系淡漠等现象,所以在这种“繁荣”后面,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应深入研究西方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深入了解国际一体化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营造具有深刻内涵和本土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这才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正确的发展方向。

1、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大量的中式园林,随着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不断涌现这其中不乏优秀的园林作品,但也有大量的仿古景观在设计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建和扩建的中式园林景观中的存在,大多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或艺术的了解不够深入,或是地理经济因素条件的限制所致。

1.1植物配置缺乏意境。

与建筑和环境未充分结合《园冶》中曾经提出:“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提,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耸翠。”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培植要求极高,不同种类的植物有其特定的栽种位置来体现园林自然之美。植物配置之精巧在于遵循画理诗情,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牡丹豪放富贵,莲花象征吉祥,而梅则代表坚强高洁,此外,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这些都在园林中有大量的体现。另外,建筑的名也与植物相配合,体现非凡的意境和情趣。

但现在建成的许多中式园林,在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同时,却使用西方风致园的植物搭配风格,色彩丰富,变化多端,高低错落有致,这虽然体现了自然之美,却忽略了园中的诗意。更有甚者,用大量五颜六色的植物带,拼出各类图案,一味追求视觉效果,连自然之趣也丧失殆尽。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才能体现出中式园林的意境,使整体风格相互协调呼应。

1.2缺乏对地形条件的考虑

中华名园的景致,往往讲求蜿蜒衄折、起伏跌宕、地形高差和空间大小的变化,带来丰富的游园乐趣。而现在一些设计师,不考虑城市的地形单调、缺乏变化的特点,营造中国古典风格的景观,无论亭台楼榭多么精美华丽,都无法充分展现园林艺术的美。而有的设计,强行改造地形,凿池堆山,虽然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但后期的维护缺乏管理,导致山枯水竭,反而影响景观。地形是否适合建造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应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认真考虑。

1.3建筑物装饰及其他硬质景观缺乏意境和文化内涵

丰富的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不同的材料或装饰也表达了不同的含义。铺装的图案、门窗的雕花等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古典园林中常用云石来作为踏步,代表平步青云的含义。而现代完成的许多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师省去了大量精美的装饰,而有些装饰也仅是为了景观效果的饱满,并不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反,有的设计为了体现主题,而在古典景观中加入现代景观造型,显得突兀而缺乏美感。

1.4单纯模仿名园。缺乏对现代环境的分析

皇帝下江南,可命工匠模仿江南名园建造园林。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盲目地将此法用于现代园林的建造,有失妥当。不同的地域环境,应该有适合该环境的园林景观。比如叠假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表现山水这一主旨所必备的。它在私家园林中虽然实际的尺度和体量都不大,却仍然能体现其高峻与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可是,不考虑场地规模或外部环境条件,不分场合地堆叠假山,既显不出山峦的气势,破坏了原有环境的整体性。例如狮子林的石景,远近闻名,但如果将其照搬到现在某些完全开放性的园林景观当中,石林中的很多地方则可能成为无人问津的消极空间。

2、关于景观设计的几点构想

(1)调查求细:调查要注重运用创意、设计的理念、设计的内涵,其前提是通过详细的调查将项目的城市背景、市场背景搞清楚。例如:周边环境将来的发展前景能否与项目融合在一起,房地产将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城市总体规划方向是怎样的。

(2)方案求值:经过系统设计的方案,必须是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案,很多时候有人误以为好的设计一定要靠很贵的材料、很贵的方案、很贵的处理方法才会有~个好的效果出来,这不是绝对的。好的设计创意对整个方案都会有影响,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案也是很重要的。

(3)设计求远:设计一定要考虑长远,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必须是好项目才行,这对于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定要考虑植物5年之后、10年之后是什么样子,要把植物的生长情况与将来的效果融合在一起,作为长远的方案。

(4)材料求宜:在铺装材料的运用上要因地制宜,做园林设计,做景观设计,在概念方面要有创新,在植物上面运用的方法要得当,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植物可以利用。

(5)风格求准:每一个项目都希望自己有独立的个性,这需要项目要有自己一套设计语言,这套设计语言跟什么风格和什么主题有关,要根据项目特点而定,通过系统的设计过程,把一些特别的元素通过一些创意的运用和一套设计语言用在项目上。

3、植物配置

3.1 主景植物突出

多数中式园林有着自然的,高低起伏的山地景观,有大面积的中央景观绿化,根据地形地貌配置不同形态、观叶及观花的特大乔木,注重应用乡土树种,如桃花心木、朴树、幌伞枫、刺桐、芒果、鸡蛋花等。

3.2 明显季相变化

植物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不同,根据四季的变化创造季相景观,由于南方的气候变化不明显,特别是冬季,植物大多为常绿树,为避免植物的单调,应配置适量的落叶树,落叶树的比例为1/3~1/4 较合适。按季节的变化选择了春、夏、秋、冬季都有花开放,做到四季有景,做到一片一个季相,或一个组团一个季相。如乔木紫玉兰、黄花槐、鸡冠刺桐、黄山栾树、广玉兰、西府海棠、碧桃等;灌木毛鹃、茶梅、连翘、锦带花、伞房决明等。

3.3 植物层次丰富

植物配置注意乔木、灌木、地被及草结合,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景观质量。植物分层配置,用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3m 以上的乔木层可多选用开花植物,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如黄花槐、鸡冠刺桐、紫玉兰、黄山栾树等;2 至3m 的灌木层有桂花、茶花等; 0.5 至2m 的灌木层有红叶石楠、金森女贞、欧洲荚、含笑、双荚决明、八角金盘、南天竹等; 0.5m 以下的地被和小灌木层有宿根美女樱、萱草、速铺扶芳藤、花叶蔓长春、佛甲草等。

3.4 色彩搭配鲜明

植物的色彩表现形式就是色块的效果,色块的大小可以直接影响对比与协调,色块的集中与分散是最能表现色彩效果的手段,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选择色度对比大的植物进行搭配效果明显,可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如金黄和鲜红组合有金叶连翘、洋紫苏或洋苋等;白红黄组合有菲白竹、亮叶朱蕉、洒金桃叶珊瑚、金焰绣线菊等;黄紫白组合有金森女贞球、紫露草、银边书带草等。

结束语

总之,发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切忌盲目发展,要把握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把握中式古建筑结构,同时也要与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相结合,以传统为设计的根基,以和谐完美作为追求的目标来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中国古典式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计成.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李渔.闲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第7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日本 现代园林设计风格 探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不断变迁,极大程度上促使人们生活方式得到改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古典园林之精华是日本临摹的范本。近年来,日本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促使自身的园林位居世界领先地位。笔者就对日本园林设计风格进行了分析。

1、日本现代园林的发展状况

日本园林最初起源于中国,然而与中国本土的园林相比,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历经了本土化的发展过程。当前,日本园林的发展现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具备完善的现代园林设计理论

纵观当前日本的园林建设逐步向着更大尺度的景观建设方向发展,而且很多城市都制定出了详细的景观管理计划,通过对城市景观的调查,对当前的景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出城市发展的理念以及城市景观的形象。与此同时,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始终秉承着总体发展理念,给人们呈现出整体的印象,真正实现景观管理有法可依。当前,日本的园林设计建立起了融合民族文化精神,独具风格特色的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发展成为亚洲园林设计的突出代表。

1.2 园林设计充分尊重自然

“师法自然”是日本造园者始终坚持的原则,在日本园林设计中为我们呈现出了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日本园林设计师田芳数提出“与自然融合”、“人工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理念,作品“绿色津南中央庭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好地将周边自然景色凸显在庭园中,尤其是自然蜿蜒的小溪,映照在水面的树木和起伏的山脉,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带给人们无限遐想。

1.3 园林设计中融入了精神性和民族性

日本园林景观所建设的人性场所,时常会让人们感受到独具日本特色的民族气息,比如说茶道往往崇尚简朴和优雅;而禅宗往往崇尚朴素和静修。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园林的美并不是凭借装饰就可以展示出的,而是要达到整体的比例协调,凸显出具有特色的精神和气息。

1.4 园林设计凸显出时代性和科技性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呈现出一定的机械性,在人们的闲暇时间内,不喜欢谈论那些深奥的话题,更喜欢交流一些较为轻松、内容简单的话题。而园林设计师就抓住了当代社会人们的这一需求,并直接体现在园林设计的作品中。例如著名景观设计师三谷徹的作品 “风之丘墓园”就很好地凭借视觉的直观感受来实现设计的目的,与此同时,这种直观且感性的设计手法,非常注重视觉上的刺激,而且依托整体的氛围来渲染出日本独具特色的精神和气质。

纵观日本的园林设计,很多人们都会为精细、独特的施工技艺所震惊,为何日本的园林施工会做到如此的精细,这些与日本人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日本园林立足于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创新,高科技产品以及高新技艺应用在日本的现代园林设计中是经常可见的,还逐步向着新的领域以及方向发展。例如日本爱知世博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开始研究一直到方案的最终确定整整利用了五年的时间其配套于会场建设“3R”方针(Reduce、Reuse、Recycle)的造园设计,为了体现世博会主题“自然之睿智”而进行了会场用材的研发,并在“生物肺”和“日本庭院”等会场的一些重要设施中,对于提案、施工监理、运营等都是密切围绕着主题进行的。在21世纪的风景园林设计活动中,这样的尝试属于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预示着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模仿技术”和“生物应用技术”的重要地位,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空间设计中,这样的空间会引导市民产生一种自我参与的共鸣。

2、关于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风格的思考

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与日本的交往拥有悠久的历史,由于人种是相同的,文化也非常相近,从而在审美文化方面也具有很大的相似处。从实际状况来分析,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现状与起初的日本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国正在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发展中过分追求发展的速度,再加上发展的点面非常集中,造成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协调以及滞后的现象,其中,园林设计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从这个方面来讲,日本现代园林的设计为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事实上,由于中日文化传统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就要求不能够全盘的西化,也不能够盲目照搬日本的发展经验,而是应该科学地看待日本园林的发展,将日本园林的发展作为一面镜子,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便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我国的园林设计之路。

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在继承和吸收中进行变革和发展,只有将继承和变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满足当代人们对景观设计发展的需求。尽管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但是由于仍是沿用传统的技术方法,从而就需要在园林设计风格中,充分体现“人”的精神需求的观念和形式。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传统的园林形式无法更好地适应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技术发展的需求,从而就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精华,更好地实现与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这也是我国园林设计发展中亟待要解决的一项问题。

总而言之,现代园林设计已深入到城市建设以及市民生活的广泛领域,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的观察与思考也有着众多的角度和视野,本文就简单地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风格进行了探讨。在接纳日本现代园林设计优美的形式之外,更应该注意到日本现代园林设计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从而就需要在今后园林设计中,充分吸收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精华,以便更好地实现与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张云路,董丽.日本传统园林中的“纯”在日本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10(10).

[2]郭泉林.日本现代园林景观的考察和启示[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06).

第8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美学思想;差异

1园林设计中的美学思想

1.1认识观方面

大多数中国园林在这方面都存在共同特点,即以“制器尚象”为基本观。“制器尚象”属于比较传统的美学思想,最早见于易经,对中国园林的发展史影响极大。“制器尚象”中的“器”和“象”分别指的是创造物、客观存在,所以,此项思想的涵义也可以理解为制器需以万象为基础。此种思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观点,对建筑园林设计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比如,古代建筑比较常见的“飞檐反宇”就是基于此种观点的设计,其在园林设计中则体现在以云墙为代表的景观上。

以云墙为例,此项设计明显是对浮云这一客观存在的模拟,尤其是墙顶起伏的波浪,呈现的即是浮云变化的景象。西方园林与中国园林差异极大,设计中经常体现出“天人相胜”的观点,这一点在欧洲古典园林中尤为常见。结合西方历史来讲,欧洲园林受哲学思想的影响较重,由于西方哲学格外关注理性的价值,园林设计中也经常以理性追求的反映为明显特点。毕达哥拉斯学派对西方园林美学思想的影响最为深刻,该学派在公元前6世纪就开始尝试透过数量关系探寻美学因素,其思想渗透进了园林设计中,进而影响到了园林风格与设计传统。此种美学思想的特点在于“唯美”,其非常重视秩序及对称,受此思想支配的园林设计经常会运用很多几何图案或者正方形。“天人相胜”说的支配地位在18世纪发生了动摇,随着返璞归真思想的渗透,传统格局也不复存在。

1.2哲学观方面

在哲学观方面,中国园林倡导“天人合一”。此种思想起源很早,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也曾提出“道法自然”。作为古代中国备受推崇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毫无悬念成为了园林设计遵循的规则。结合古典园林的特点来讲,此种哲学思想不仅赋予了园林深刻的艺术内涵,还提升了其审美价值。为了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园林设计中往往会选择贴近自然的位置,布设能够融入自然的景观,理念也以静雅、脱俗为主。

以瘦西湖为例,在设计园林时,设计者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并结合岛屿进行合理布局,使得园林景观与自然风景完美地融合,真正达到了“宛若天开”的境界。但西方文化中对于美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相当一部分哲学家都强调过“美”的局限性,即自然美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借助人力改造方能实现“完美”。此种思想使得园林设计者非常重视“弥补自然的缺陷”,设计成果反映的也往往是人的意志。西方哲学思想强调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别,认为前者只能作为素材,但没有审美意义。受上述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园林在设计时普遍更为关注人工改造部分,设计成果经常是比较规则、严谨的人工美景,而此类园林也以图案美为典型特征。

1.3意境观方面

意境决定着园林的美学价值,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格外关注意境的营造方式。在这方面,中国园林普遍以情景交融为主要特点,在布局上也强调虚实相生。园林意境观受文学艺术的影响较大,中国园林也因此格外关注“情”、“景”处理,并以实现情景交融为设计目标。中国园林总是让人产生一种意境独特的感觉,但究竟美在何处却鲜少有人说得出,这说明园林设计中情境的营造十分巧妙。以扬州个园为例,其属于十分典型的园林佳作,以四季假山闻名于世。

四季假山的布设打破了四季的时间限制,使得艺术空间及时间均得到了延展,是一种极为巧妙和高明的造园手法,突出了艺术美感。归根结底,“景”本身只是一种物质形态,只有经过巧妙的设计,使其能够触思,情境交融方有可能实现。西方对于园林意境营造有着不同的观点,不少西方人觉得只有将自然美升格为艺术美,才够完美,因此,形式美是西方园林一直追求的境界。形式美与西方园林规则、严谨的特点相适应,是一种具有相应法则与规律的美感。不少西方园林会布设为轴对称状,就是受此思想的影响。这样的园林大多图案精美、布局均衡,无论是采用几何形状,还是各种线条的运用,均以实现形式美为主要目标。

2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是美学思想的体现形式,其设计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外园林设计中所遵循的认识观、哲学观、意境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并无高下及优劣之分,但无论受何种美学思想的影响,园林设计的本质都是借助人力追求更高的美学境界。

参考文献

[1]冯建涛,刘强,王洪俊.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6(1)

第9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住宅小区的重要性在于,其为人们的安身之所。随着小区居民审美层次的提高,小区景观设计为了满足居民需求,就要在景观设计上赋予更多的文化色彩。中华传统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所体现的是中国的智慧和审美以及所塑造的意境。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祥云图案、中国书法以及中国的瓷器等等,都具有深层的历史涵义。这些传统文化因为有了社会历史积淀,因此而流露出中国民族的文化气质。从艺术的角度而言中国传统图案所起到的是装饰作用。但是艺术并不流于表面,而具有文化的深层次涵义。因此,散发着传统之美感的文化元素还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祥云设计图案为例,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将小区居民美好的愿望以文化符号的形式表达祝福,通过设计作品赋予更多的生命力,使居民在小区中漫步的同时,就可以接受已经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的文化符号,以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

2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小区园林造景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

园林设计在中国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文化特点。中国的审美主要定位在含蓄、内敛以及写意,在园林设计上也体现出内敛而含蓄。将传统文化的符号经过艺术处理后运用到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以使景观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会增强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并散发出文化的内蕴。从文化装饰的角度而言,这些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品牌。对于园林建筑中所呈现出来的设计风格,如亭子、画廊等等,经过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之后,就会给人以意境无穷的感觉。

特别是在小区景观中出现雕刻、书法以及工艺美术等等,将这些文化景观恰当地融入到自然景观当中,使文化景观隐含于自然景观当中,营造出自然天成的小区景观特点。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中,往往存在着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装饰构件,比如在门窗的设计上,通过装饰各种纹样来表达思想。从观察和辨别装饰物,就可以通过视觉判断其要表达的内涵。中国的装饰艺术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情趣,当人们在园林中穿行的时候,就可以对这些符号的意义加以辨别,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2小区园林造景中注入传统园林景观林理念

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所谓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则泛指人类。“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灵魂,其治园的主要依据就是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园林造景元素,诸如山石、水景、各种植物,在塑造的过程中,都要与中国的古诗有所对应,并运用恰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是运用山石起到“隔”的作用,以创造虚实相结合的意境。园林必有水,因为水是园林的“血液”。有了水的存在,万物才会有生机。另外,园林中的景观经过水的映衬,会形成虚实结合的画面,特别是当有微风吹过的时候,水中的倒影浮动着,使景观更有层次感。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构景元素是植物,其对于整个园林具有绿化作用,将植物根据园林整体设计效果,分布在适当的位置,可以给园林景观以视觉立体感。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