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

第1篇: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我于2009年1月份接管派出所街道和村的工作。一年来我在居委会、村委会、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社区民警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社区民警各项工作任务。我就一年来社区工作情况向大家做述职:

村目前共有1302户,人口4701人左右,街道目前共有768户,人口1228人左右。根据街道人口流动量大,人口居住集中的特点,工作中我能够深入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协调村居委会等部门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宣传工作和治安防控打击工作:

一是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定期在街道组织治安防范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有效扩大了宣传的受众面,使每个居民都能看的到。

二是有效整合村和街道资源,建立了由居委会、社区积极分子参加的治安群防会组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职责和任务,要求齐抓共管。我针对街道和村的实际情况,多次组织召开有居民、单位组织代表参加的社区治安座谈会,目地是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

三是发挥积极分子和村居委会的作用,在辖区内及周边进行巡逻、防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今年的公安工作的重点是确保世博会期间的稳定,根据世博会安保要求,我结合街道和村流动人口大,对责任区的人、地、物、事、组织,有可能对世博安保工作造成隐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责任区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所里并提出建议,所里根据我反馈的情况和建议,在世博前期组织全所民警及村委会、居委会等对街道和村进行了统一集中清查行动,对不按照要求登记的流动人口进行了清理和处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处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净化了辖区的治安环境,为世博安保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我通过平时的了解和居民群众的反映、举报并利用社区监控系统和派出所民警一道在社区打击了一批社区内违法犯罪分子,社区的治安环境得到一定的控制。今年街道和村刑事警情2件,同比去年下降2件,治安警情12件,同比去年下降4件.

我在2010年的社区警务工作中,能够主动受理居民群众咨询、求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居民办好事、办事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一年来收到居民的锦旗1面。工作中能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责任区内存在的违法问题和影响社区治安的情况敢于大胆管理。

在工作中我不存在向社区单位组织、居民、个体私营者和事主吃、拿、卡、要的问题,不存在为社区群众办事吃请、收礼等问题,不存在接待群众推委、扯皮、对工作不负责或不作为的问题,不存在违反公安工作纪律的问题。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没有。

第2篇: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第二季度来我在村委会、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社区民警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社区民警各项工作任务。我就三个月来的社区工作情况向大家做述职:

村目前共有1060户,人口3766人,街道目前共有656户,人口900人。根据街道人口流动量大,人口居住集中的特点,工作中我能够深入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协调村居委会等部门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宣传工作和治安防控打击工作:

一是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定期在街道组织治安防范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有效扩大了宣传的受众面,使每个居民都能看的到。

二是有效整合村和街道资源,建立了由村委会、社区积极分子参加的治安群防会组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职责和任务,要求齐抓共管。我针对街道和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有居民、单位组织代表参加的社区治安座谈会,目地是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

三是发挥积极分子和村居委会的作用,在辖区内及周边进行巡逻、防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我结合街道和村流动人口大,对责任区的人、地、物、事、组织,有可能对社区治安造成隐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责任区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所里并提出建议。所里根据我反馈的情况和建议,通过加强巡逻、主动出击,有效降低了发案率。

我在第二季度的社区警务工作中,能够主动受理居民群众咨询、求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居民办好事、办事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能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责任区内存在的违法问题和影响社区治安的情况敢于大胆管理。

第3篇: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一、切实履行牵头单位作用,推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

按照省、和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局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牵头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和谐繁荣的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标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负责“进社区”活动的组织、宣传、动员、实施、督查等工作。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广民发〔2009〕83号),《关于报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社区”活动有关材料的通知》(广民发〔2009〕85号),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广民发〔2009〕105),《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整洁迎“五一”攻关月的通知》(广民发〔2010〕14号)等文件,对全市“进社区”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使该项工作层层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实。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搞好调查、突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实效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全民参与、强力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变,社区形象明显提升。

二、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常抓不懈,建设优美整洁机关

按照市环境整治办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坚持门前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门前无垃圾、无乱堆、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摆摊点、车辆乱停乱放、植物死缺等现象;办公室内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墙壁、门窗内无破损、无污迹、蜘蛛网,桌面、窗台无灰尘、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无乱吐、乱贴、乱画现象。全局干部职工坚持每周清扫责任区,积极参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动,对此项活动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认识和参与自觉性,机关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群众参与性不强。虽然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家”环境搞得好,参与大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差。

(二)老小区的问题。老小区环卫设施缺乏、地下管网老化、路面破损,需投入资金多。但老小区居民物管费用缴纳低,与小区环境改造资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区、顺德小区。

(三)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如辖区内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区无法清运;“牛皮癣”等反复出现,保洁工作难。

五、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深入开展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活动;

﹙二﹚随时监督检查。对各社区内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做到卫生不留死角;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民政局把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以创先争优为契机,认真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具体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着力推进城乡社区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2010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履行牵头单位作用,推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

按照省、和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局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的牵头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和谐繁荣的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标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负责“进社区”活动的组织、宣传、动员、实施、督查等工作。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方案》(广民发〔2009〕83号),《关于报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社区”活动有关材料的通知》(广民发〔2009〕85号),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广民发〔2009〕105),《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整洁迎“五一”攻关月的通知》(广民发〔2010〕14号)等文件,对全市“进社区”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使该项工作层层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实。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搞好调查、突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实效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全民参与、强力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变,社区形象明显提升。

二、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常抓不懈,建设优美整洁机关

按照市环境整治办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坚持门前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门前无垃圾、无乱堆、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摆摊点、车辆乱停乱放、植物死缺等现象;办公室内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墙壁、门窗内无破损、无污迹、蜘蛛网,桌面、窗台无灰尘、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无乱吐、乱贴、乱画现象。全局干部职工坚持每周清扫责任区,积极参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动,对此项活动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认识和参与自觉性,机关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群众参与性不强。虽然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家”环境搞得好,参与大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差。

(二)老小区的问题。老小区环卫设施缺乏、地下管网老化、路面破损,需投入资金多。但老小区居民物管费用缴纳低,与小区环境改造资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区、顺德小区。

(三)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如辖区内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区无法清运;“牛皮癣”等反复出现,保洁工作难。

五、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深入开展卫生和文明常识普及活动;

﹙二﹚随时监督检查。对各社区内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做到卫生不留死角;

第4篇: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个案;小组;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066 ― 02

一、引言

目前在炒的沸沸扬扬的香港“占中”事件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显示了树立正确政治参与意识的重要性。整个事件的发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中大学生政治立场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以其群体独特特质,代表着国家发展的动力与方向,其政治参与更是对国家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正确合理地政治参与建立在正确科学的政治参与意识之上的。因此,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就显得举足轻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界定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开始,采用文献法与观察法梳理了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可塑性与波动性;功利性明显;盲从性。最后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自助的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以解决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问题,树立正确合理的政治参与意识。

二、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

外在行为是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其政治参与意识的外在表现行为。所以探究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特征不能不得不了解大学生政治参与。从理论层次上讲,政治参与是政治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在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对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实践层次上讲,政治参与是实际践行民主的主要路径。总之,作为公民实现其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政治参与对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在基本了解和认识国家政治、社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 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作方式、规则和政策过程的政治行为。〔1〕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

政治参与意识一定意义是一种抽象的文化观念,具有复杂性与笼统性,加上学术界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式,至今未对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达成一致认识。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是“大学生政治参与”在精神领域内的反映。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就是大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信念、政治习俗和政治价值等主观观念的复合存在形式。是对现实政治参与生活的心理反映。

三、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问题特征

通过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的观察以及结合以往的研究文献可以得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目前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 可塑性与波动性

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期的特点,加上所处时代的刺激,大学生政治意识呈现出很强的波动性与可塑性。大学生年龄上大部分处于17-24岁之间,属于人生的青春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青春期存在着对成人承担义务的合法延缓期,是最容易发生认同危机或混乱的时期〔2〕。生理的基本成熟弥补不了心理上的不成熟。心理上的不成熟又会直接或间接地投射到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同时外界的刺激增大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波动性的风险。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子。诸如暴力游戏,网络成瘾,越轨文化等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都易造成大学生政治意识的波动性与可塑性。

(二)功利性强

根据一项有关大学生政治意识的调查,43%的大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其中只有45%的大学生是因为信仰共产主义才加入共产党的〔1〕。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存在功利性很强的问题。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意识成分,经济成分等日益增多;加上目前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互联网发展的未知性与不可预测性,对物质、金钱的过分追求等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合理性。经济与货币的空前发展,造成物质的异化,甚至是人的异化,人变得越来越理性化与功利性。此外,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过分强调竞争意识,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个体对个人利益得失过分重视。通过观察和查阅文献得知,当代大学生重视个体利益,社会行动较多采取目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成活中大部分以个人的利益为社会行动的原则与规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信念、理性等价值性的标准。这种功利性行动导致对在政治参与认识缺乏理智和长远的目光,政治参与意识难免呈现出只顾眼前蝇头小利,过分重视个人利益的不良现象。

(三)盲从性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主性;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盲从性现象。诸如生活中大学生对民主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可是对民主的深刻内涵却一知半解,只是跟随大众意识,感情上觉得民主很好。大学生很关注政治时事,但评价往往缺乏合理性与全面性。很难做到整体上的连贯与统一,极易产生矛盾、怀疑、模糊等不良心态。究其内在原因在于大学生政治意识存在盲从性,缺乏成熟理智的评价标准。此外,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单一,交往对象同质性很强,政治参与意识很容易存在很大的相似性。究其外在原因是,全球化与网络化发展的大背景,国外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入,对于目前的政治参与意识尚未完全形成,政治理论功底薄弱,政治参与认同不稳定,政治鉴别力不强,生活空间相对狭窄的大学生来讲难免会招架不住,混淆是非。极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跟风随大流,对政治参与断章取义。

四、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政治意识方法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呈现这些特点,一定程度上是其在认识和吸收政治参与意识的过程存在理念与方法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学科,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本质上又是一种思想观念,二者有很大的契合性。所以,社会工作的介入将会对纠正大学生不良的政治参与意识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理念始终贯穿其中。本着以人为本的专业关怀,尊重大学生成长的规律与政治参与意识的独立性,采用优势视角看待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存在的问题,相信并依靠大学生自身的潜能。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有针对地改善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中的不良因素,转变其观念,突破传统中惯性学习与思维的理念与方式,培育并强化其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最终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对政治生活有合理科学的认识。

(一) 个案工作发挥一对一的作用,界定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问题

个案工作是专门针对个体的具体问题,重点在于帮助个体与家庭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大学生政治意识问题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与家庭的原因。社会学家米尔斯说过,要把个人的焦虑与历史时代的社会结构连接起来。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问题是个人、家庭与社会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在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外,必须了解个人与家庭问题的发生脉络;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个案工作者在接案交流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质专业界定其政治意识问题。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修复方案,确定介入模式。方案与模式的确定一定要根据大学生独特的个人特质。此外,方案的执行需要充分整合大学生周围资源。在充分信任友好的互动环境中相信并挖掘大学生自身的潜力,分析有利因素,调动积极性。并以亲情为切入点,争取家庭的支持与帮助。

(二)发挥小组工作的动力作用,转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

小组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团队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使其能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和社区的问题〔3〕。小组社会工作通过发挥小组的动力因素,形成小组成员间的互惠互助模式,以小组间的支持与经验分享达到解决案主物理与心理问题的解决。对于大学生来说,小组社会工作可以使得大学生借助小组过程分享他人的相关经历与经验,同时纠正自己认知的偏差,改善自身的态度行为偏差,发展出正确合理的政治参与意识模式。修复自身的社会功能最终自信理智地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积极担负起青年的社会职责与责任。总之,小组社会工作的学习,不止是分享了他人的经验与经历,同时也是反思自身政治参与意识培植正确政治参与意识的过程。此外,小组社会工作更是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构建了新的人际互动模式与新的社会交往观,扩宽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为最终解决政治参与意识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三)发动社区的参与意识,强化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不仅是大学生个体的表现,一定情况下更是整个社会整个社区的缩影。政治参与意识实质上是一种亚文化表现,脱离了主流文化的轨道,呈现出病态性的特点。要完全根除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问题,仅仅依靠个人与家庭小范围内的力往往是不行的。文化本身具有稳定性与内化性,仅仅微观层面上的措施与补救是不能从根本上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所赖以存在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社区社会工作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提供了宏观的专业方法。在学校这个同质性很强的社区中,社区工作者以学校和学生同时为案主,通过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引起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政治参与意识的关注。发动师生乃至社会其他相关的社区共同参与社区行动,在确定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动员整合社区资源,争取相关力量的支持与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预防与解决政治参与意识问题,引领大学生正确合理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发挥他们本该对社会有力的作用。此外,社区还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调动师生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健全政治参与认知,修正政治参与态度,最终促进整个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孙婷,刘细良.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调查研究―以长沙市岳麓区三所高校为例〔J〕.金融经济,2008,(02):49-50.

〔2〕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7-118.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3.〔责任编辑:陈玉荣〕

第5篇: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一、自查自纠阶段完成的主要工作

1、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区社及时召开了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限。

2、广泛征求意见。为帮助本系统和机关干部各单位找准在行业作风、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区社领导干部作风整顿领导小组认真筛选了20个服务单位、服务对象下发了征求意见函,力求客观真实征求社会和群众对区社机关的意见和建议。区社领导深入各单位实际调查了解本系统发展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参加了区社机关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认真听取了各部门有关工作汇报,实地了解了各部门工作作风、服务水平,为区社领导干部作风整顿掌握了第一手素材。

二、自查自纠发现的主要问题

1、在“治庸”方面,区社机关干部存在:部分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工作主动性;工作标准不高,见困难就推、见问题就回避,得过且过混日子;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2、在“治懒”方面,区社机关干部存在:工作要求不严、消极应付、;少数干部自由散漫,纪律松弛、擅离职守、工作时间随意脱岗等问题。

3、在“治浮”方面,区社机关干部存在: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下基层走马观花;工作落实不到位,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问题。

三、剖析存在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区社干部的主观原因,也有区社管理制度落实不严,领导水平有关。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一些干部职工缺乏事业心,谈不上责任感,职业道德有所缺失,思想上不要求进步,对自己要求不严,得过且过、混日子思想在作怪。

2、单位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没有形成奖勤罚懒的工作机制,造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挫伤了认真干事干部的积极性。

3、供销社系统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完成后,由于摊子大,涉及人员较多,企业重组困难重重,阻力重重,无法打破格局,只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四、整改意见

1、狠抓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创建“学习型”机关,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机关开展“爱岗敬业、争做贡献”活动,逐步形成有事业心、讲贡献、比成绩、机关事务人人参与的良好机关工作环境。

第6篇: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自4月28日,在我街道机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通过学习动员、分析评议两个阶段的工作,机关广大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和坚定性进一步加强,党性观念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为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能真正取得实效,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大红门街道工委认真总结了先进性教育前两个阶段工作的经验做法,全面分析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当前争创国家卫生区和当前街道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性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等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地区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协调各方面力量,为构建和谐的地区环境而不懈努力。

二、工作原则

1、围绕“提高党员素质”抓整改。先进性教育整改阶段工作,将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来进行。要通过党员素质的提高,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改进机关作风,服务人民群众。

2、围绕“加强基层组织”抓整改。要突出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凝聚力,增加亲和力,提升感召力,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工作,为辖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突出“服务人民群众”抓整改。办事处的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让党员长期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利益”,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见实效。

4、突出“促进各项工作”抓整改。应该说,我们机关整体工作水平还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有些工作还很薄弱,要通过整改阶段的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分析评议阶段广泛征求意见和工委认真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班子要加强开拓进取精神,增大城市建设的步伐,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让群众看见的成效多一点,带领辖区干部群众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科室及社区的各种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机关各科室的业务学习要加强,要精通分管的工作,以更好的辅导基层工作。

3、深入基层,了解社区情况,多下社区解决问题。抓好社区班子建设,对社区工作多关心多支持多拨一些办公经费。办事处人员要到社区亲自体验,帮助社区工作。

4、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基层建设方面存在差距,在推动社区民主自治方面存在不足,对社区专职工作的管理还不完善。

5、加强地区三轮车、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协调管理,在城市管理上下功夫。

四、具体整改措施

工委针对街道机关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的要求,有的已着手整改,对下一步需要整改的,制定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素质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打造学习型机关。从思想上、行动上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特别是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提高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中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工作。坚持机关理论学习制度,每两周要有半天时间用来组织学习。

2、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要从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入手,把学习放在首位,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加强对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0次,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00学时,分散自学不少于200学时。完善学习管理,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更新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拓展思路,提高领导班子运用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体工作水平。领导干部还要做到一岗双责,在指导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

3、提高党员意识,维护党的形象。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中央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同街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本色,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要在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同时,教育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整改负责领导:杨玉喜

整改责任人:裴清海

整改时限:先进性教育活动后,在日常工作中长期坚持。

(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1、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街道处级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在制订目标和发展规划、做重大决策以及布置工作时,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机制,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水平。坚持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

2、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促进街道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充分认识机关党建的重大意义,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党支部书记责任人意识,开展创先评优工作。

3、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增强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领导,不断推动社区建设深入发展,夯实城市社区建设的基础。

4、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针对流动人口多、非公经济组织多、城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要继续加大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通过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来强化党的领导。要充分利用丰台区流动党员之家网站和大红门流动党员网络教室,为流动党员服务。

整改负责领导:杨玉喜

整改责任人:裴清海

整改时限:先进性教育活动后,在日常工作中长期坚持。

(三)、改进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

1、增强群众观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真心实意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善于从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克服形式主义和,真正把党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让群众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2、完善处级领导班子周例会制度。处级领导班子每周要召开例会,汇报、研究本周工作,以加强处级领导干部之间工作的沟通、配合。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作为周例会的汇报内容之一。

3、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机关作风整体上有了明显改进,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重视干部培训工作,注意培养年轻干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行政科室面向社区干部的培训工作,并对培训工作进行评比。每两周由社区建设办公室组织科长深入社区,开展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难题。要求年轻干部到各社区体验工作,了解工作情况,每年不少于10天。

整改负责领导:杨玉喜王振华

整改责任人:副处级领导干部

整改时限:2个月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后坚持执行。

(四)、强化管理,优化环境,提升工作水平

1、加强机关制度建设,规范机关工作秩序。对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要进一步修订、规范,用制度促进工作。加强考评政府部门工作,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整改负责领导:王振华

整改责任人:刘权利

整改时限:2个月内完成。

2、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以“创卫”促地区环境的改善。建立城市卫生管理体系:环卫部门履行职责,城管分队执法管理,门前三包负起责任,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办事处组织协调。在各方面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以社区为单位,发动群众组成卫生联络员队伍,经常性地对本辖区门店、马路分段巡视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解决不了的再层层汇报、解决。

整改负责领导:王振华

整改责任人:张之明

整改时限:1个月内完成。

3、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社区秩序良好。我地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群众关注的问题之一。要加强同公安、综治、交通等部门的协调力度,对地区三轮车、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要加强管理,维护社会秩序,解决治安、公共秩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

整改负责领导:王振华

整改责任人:刘权利

整改时限:长期任务。

4、加快综合服务大厅的建设,更好地服务群众。目前,街道综合服务大厅的基础建设已经开始动工,要细致规划服务大厅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整改负责领导:王振华

整改责任人:王智何琴兰

整改时限:1个月内完成。

5、加强社区建设,提高自治能力。加强对社区书记、主任的教育管理,强化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对社区建设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坐下来,沉下去,认真研究解决办法。积极探索社区自治的有效途径。

整改负责领导:杨玉喜王振华

整改责任人:副处级领导干部

整改时限:半年

五、整改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7篇: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 社区警务 警民关系 警力配合

作者简介:张颖超,山东政法学院。

社区警务是目前世界警务改革的主要方向,是目前社区安全治理的一个关键方面,同时也是一项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为宗旨的警务化战略目标。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了社区警务制度,并逐步加以推广。当今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社区警务战略作为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应用势在必行。但目前社区警务制度的实施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并找出对策,以推进我国的社区警务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一、目前我国社区警务制度的现状

社区警务是以社区警察为专门力量,以社区公众为依靠力量,以密切警民关系、改善治安状况、预防和制止犯罪为基本目标的全新警务战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警察学界开始引入这一概念,后来,社区警务制度逐步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反响较为强烈。但我国目前的社区警务发展仍然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社区警务制度的实施,如有些地方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而且已经影响到了社区警务作用的高效发挥。当前,我国社区警务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社区警务制度的认识存在误区

社区即“区域性的社会”,是指“人们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一般来说,社区包括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这五个要素。而社区警务作为社区与警务的合理融合,是警察等国家暴力机构依托社区等基层单位,实现警察与社区单位、社区民众的有机结合,共同维护社区治安,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和其他各类潜藏的安全隐患问题的有效举措。但是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认为,警察的主要职责是打击和控制犯罪,而设立社区警务的目的也仅仅是警察为控制犯罪的需要。这种认识有它的合理性,但其理解也过于狭隘。对于社区群众,甚至于社区民警来讲,为什么要搞社区警务,社区警务与传统警务有什么区别等问题认识都不够充分。设立社区警务的目的不只在于控制犯罪,它是为了保障整个社会的和平与安宁,对社区警务的理解不能过于微观与狭隘,不能简单地从功能上认为实施社区警务单单只是以预防犯罪为目的。此外,社区警务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协力配合。

(二)警民关系不够融洽,缺乏沟通

社区警务是扎根于社区,依赖社区群众搞好社会治安问题和其他问题。但在实践中,社区警民关系不够融洽,群众工作的开展有待提升。第一,有些社区民警思想认识上存在错误,总有一种官本位的思想,以官自居,高高在上,不认真对待群众遇到的问题,官僚作风严重,为群众办事还要要求请客送礼,给群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严重影响人民警察的形象。第二,从目前我国的社区警务工作开展的形式来看,被派驻社区的民警有一部分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有待提高。由于缺乏经验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缺乏和群众互动和协作的能力。社区民警首先应当具备警察的专业技能,并且还必须具备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的素质。除此之外,受学历水平等的限制,有些民警的法制观念仍然淡薄,依法行政的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及时地解决群众问题,导致矛盾越积越大。

(三)警力配置不尽合理

社区警务是深入到基层的社区治安治理措施,基层社区的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需要较多的社区民警,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一些地区的警力配置不尽合理,有些地方出现“一区一警”的状况,一个社区只有一名社区警察,这直接导致社区民警的工作压力过大。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度繁重的任务只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而且加之有些基层工作环境较差,社区民警工资待遇较低,保障体制不完善,从而也严重影响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应该适度增加社区民警的数量,合理配置警力。

二、西方社区警务制度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社会环境不同、法律制度不同,社会治安反应的特点不同,因而,各国在社会治安治理上的管理理念与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异同,西方社区警务的运作方式则异彩纷呈。西方国家经历了四次警务革命,警务改革从“预防为主”到“打击犯罪”再到“回归重视群众的作用”,西方国家在社区警务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以促进我国社区警务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一)注重依靠发挥群众力量

澳洲的邻里联防制度值得我们借鉴。典型如澳大利亚,警方开展犯罪预防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开展邻里联防制度。首先,先由警察或警务人员负责划分邻里联防的范围,召开小区及村庄居民会议,分配每名警察人员的责任区域,同时选举出相应的居民代表,向他们发放预防犯罪单页等;其次,加强安全和防范工作布置,将贵重物品悉数登记,并做好物主标记;最后,广泛发动群众,鼓励其积极举报犯罪分子,增加犯罪发现率,从而通过邻里联防制度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来有效预防犯罪。除此之外,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美国警务改革中的邻里守望制度,日本警务改革中的交番与驻在所制度,以及新加坡的社区安全与治安计划等,这些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警民结合,增强了警民之间的信任与交流,发挥了居民群众对维护社区治安的积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社区警务改革进程中,必须注重依靠大众的力量。

第8篇: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根据此次民主生活会要求,本人认真学习了〔2019〕41号文件精神,对照文件要求,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自我检查,全面检视自身在基层组织建设、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干部作风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存在问题

1.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对村(社区)两委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牢,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只停留在要求“参与”层面,对政治理论“入脑”“入心”缺少有效的监督措施;二是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检查存在重“痕迹”轻“实绩”的问题;三是政治理论学习存在偏向抓“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2.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方面:对村(社区)两委成员的选拔人员管理参与较少,一是只关注党组织负责人,对其他班子成员过问较少;二是只关注挂钩村(社区)两委成员,对其他村(社区)过问较少;三是只关注存在问题的村(社区),对其他村(社区)关注较少。

3.干部作风方面:对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存在的“庸、散、慢”行为教育不够严,一是当面批评,直接指出问题少;二是批评时态度不坚决,照顾面子成分多;三是对造成影响的当事人追责不到位,怕得罪人。

4.制度建设方面:对村(社区)两委执行制度监管不够严,一是满足于“有制度”,对“执行制度”过问不够多;二是满足于制度的“再执行”,对“怎样执行”过问不够严;三是满足于制度的“已经执行”,对执行的结果“挑刺”不够很。

二、产生上述问题原因

对于查找的问题,本人进行了深刻的全方位透视和反省,归纳起来根源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身份意识认识不到位。对于村(社区)基层组织的管理,认为是镇党委、组织和纪检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忘记了自己也是党委班子成员,宣传部门对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政治伦理建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是履职意识认识不到位。对于村(社区)基层组织的管理,认为每个村(社区)都有分工挂钩的领导,自己只要管好自己挂钩村(社区)就可以了,缺少全局意识。

三是监管力度不到位。对村(社区)两委成员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执行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缺乏应有的斗争精神。

三、改进措施

针对查找的问题,我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尽心尽力履职,以认真、较真的态度抓好整改,务求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督查,重点突出学习过程督查,通过随机抽查、测评、问卷调查等形式,提高学习质量和成效。

二是主动参村(社区)“两委”人员的选拔任用工作,特别是挂钩村的党组织整顿工作,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三是增强斗争精神,以扫黑除恶、秸秆“双禁”、水环境治理等为抓手,对挂钩村(社区)存在的“慵、懒、散”等问题进行坚决斗争。

第9篇: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一、从大局出发,明确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加强社区管理的需要。在社区管理中,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本身就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依法治理,社区管理才能够真正得到加强。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过去由政府或所在单位包揽的就业、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事务逐步由社区承担,社区日益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舞台和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通过开展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为社区管理服务,规范保障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社区管理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原则。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伴随着社会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下岗待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以及新迁居民涌入社区,汇成数量庞大、身份复杂、流动性强的“社区人”群体。“社区人”个体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工作职业的差异,使得日常社区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矛盾纠纷,如普遍存在的下岗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垃圾费的收缴、房屋拆迁、禁毒禁赌等问题,以及因空调噪音、滴水,车辆进出停放等原因而产生的邻里矛盾,街道社区由此成为了社情民意的综合反映地和各种矛盾、问题的汇聚地。靠过去那种由街道干部、居委会主任上门做工作的简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只有加强依法治理,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才能够顺应民情,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社区的稳定。

(三)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障群众依法享有的民利得以充分实现。实现的途径就是实施依法治理,通过加强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的要求和宪法、法律的规定,把社区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开展“自治”活动,切实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城区法治化的目的。

(四)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物质要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街道社区为居民办实事,就是要整合力量,实施依法治理,采取建章立制,整治违章违法,推动法律、医疗、文化等服务进社区的多种形式,实现社区的居所安全、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确保居民安居乐业。

二、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少数领导干部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是“务虚工作”、软任务。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仅停留在计划上,推一下干一下,满足于应付敷於,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每年为数几次的全体成员会议,只能就依法治区工作的规划、年度计划等总体工作研究讨论,而基层依法治理的一些专项工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则不能及时得到协调解决。同时,小组成员均担任全区相关部门的领导职务,由于工作繁忙,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投入的精力和力度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不能够更好地发挥本部门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着死角。如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外来人员大量涌入社区,受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无业可就,在管理上造成“真空”,成为管理问题的隐患。有关职能部门缺乏依法治理的工作前瞻性,还未从宏观上规划管理,导致职责不清,各自为战,离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对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指导考核的力度不够。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指导、考核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机会不多,目前仍停留在由设在区司法局内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负责开展,给基层单位的感觉就是该工作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工作,弱化了其工作地位。

(五)相关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缺乏工作连续性,重视程度不够。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涉及到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相关单位都有必要明确专人专职或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承担起工作联络事宜,但有些单位则是人员得不到保证或经常变动,经费也不能够保障,渐而使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三、齐抓共管,积极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

(一)以宣传发动为先导,构筑工作网络机制。要在社区内采取多样形式,广泛宣传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要求、目的与意义,取得社区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要变一年一次例会改为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便于工作情况的沟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为推动工作开展,更好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可将街道、社区划分“责任片”,由小组成员定点负责,亲临现场协调指导,强化工作力度。同时,街道要真正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成效,逐步形成由街道工委领导、办事处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检查、社区内单位密切配合、居民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依法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以普法教育为抓手,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普法与依法治理在社区的紧密结合,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化和发展。社区普法活动要紧紧围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内容进一步贴近社区、服务基层。应就社区管理和社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纠纷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形式进一步以人为本、灵活多样。通过制作下发《法律知识问答》手册、举办社区说法故事会、法制文艺表演等活动,把法律知识内容融入生活化、通俗化、趣味化的表现形式中,以事喻法、以案释法、以艺示法。三是队伍进一步扩大。在原有法律进社区的服务队伍基础上,从社区居民中大力召募有志于普法事业的志愿者,让他们也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向身边的人讲身边的法律事,使得学法用法真正成为“寻常百姓事”。四是阵地进一步明确。要将主阵地放在社区居委会。在抓紧开展对街道干部、社区居委会主任系统培训的同时,努力使居委会做到“四有”:即有一个法制宣传专栏、配一套法律书籍、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每季度兴办一堂法制课。

(三)以社区“自治”为立足点,营造社区法治氛围。街道、社区居委会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依法管理社区事务,还要在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订立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社区公约》,努力使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推广红花街道的“民情日记”和夫子庙街道的“百姓百言”、“社区议事园”等好的做法,引导、鼓励群众反映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参与社区管理、监督社区事务,使社区群众切实行使参与“社区自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社区的依法治理工作夯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以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实施专项治理。在开展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确定治理重点,特别是注意突出社区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的整治。如针对、游戏机、不健康网络、黄色媒介对中小学生的隐蚀,各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对校园周边不法经营活动的取缔整治;小区内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存在死角等现象,物业管理部门加强疏导管理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把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为,树立和维护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