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精选(九篇)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

第1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摘 要】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汽修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无疑给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中职汽修专业的特殊性,专业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太少,动手能力不强,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如何才能组织好汽修专业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技能。我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关键词】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深入,我国的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度提高,每年需要新增近30万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为我们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了适应汽车维修企业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专业技能人才也成了我们责任。然而面对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等厌学的现状,这又是对我们全体教师的巨大挑战。怎样来改变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就成了我们目前思考的问题。一、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与维修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其他的相关产业,也为中国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汽车维修等行业技能型人才却是奇缺。而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与市场脱轨问题,无法真正满足汽车服务业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宗旨却是培养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综合实用型人才。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不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的学习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学习成效甚微,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就业后的失业率很高,严重影响学校的声誉及今后的发展壮大。 1.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中职学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学校过度重视升学率和就业率,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不高。2.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汽车设备、汽车技术等不断完善,因此,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补充。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中职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只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具体的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另外,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材以理论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实际操作,致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较低。另外,由于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汽车维修专业教材的更新速度缓慢,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从而削弱了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效果。 3.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专业的教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有限,师资力量不强,导致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较低。二、汽车产业现代化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要求1.现代化汽车产业对汽车维修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随着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修理人员以机械装置为主的汽车维修方式已经不适应维修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汽车的要求。据劳动部门从2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指出,对维修类职工的技能要求在加工、安装、操作、维修、检测等五类职工中是最高的;而在维修类中又以对汽车维修类人员的技能要求为最高。这是因为要从事对现代汽车的维修,除了掌握机械类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信息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使用新设备的操作技能所以说,当代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是尽快使自己成为知识型的技能型人才。2.汽车维修手段的现代化尽管我国当前汽车维修业的技术水平依然滞后于新款车型的技术开发,也总将随着汽车现代化的日新月异而快步迈进高科技领域。面对着众多的现代化汽车,我们对汽车的维修观念也必须随之而更新,要从凭经验、感观为主的传统维修方式转变为“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的现代汽车维修方式。以对汽车的检测为例,在轿车中,大多数都装备了电控单元,它除了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外,还具有判断、记录汽车故障的功能,诊断设备通过接口与汽车电控单元相连,读取故障代码,向汽车维修人员提供故障的症结所在。近来,汽车远程诊断技术的推开又势必推动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维修方式迈上又一个新的台阶。3.汽车维修方式的科学化当代的汽车维修方式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具有着两大特点:其一、是从在汽车出现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方向转变。也就是说,当汽车运行一定路程或时间后,就要进行强制维护,视检测情况做适度维修,从而确保了汽车的良好运行状态,降低了故障率。可以说,这种汽车维修理念上的更新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难以估计的。其二、是以汽车维修从“修旧式”向“换件式”转变。以往的汽车修理主要是对受损部件的修复,但任何维修后的部件在性能上是要打折扣的,如果采用“换件式”的维修方式,用新部件换下受损部件,从而既保证了汽车维修的质量,又缩短了维修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提高了汽车的营运效益。这种汽车维修方式的转变,势必大大提高了对汽车修理工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而电脑调漆技术的应用则使原来的汽车维修漆工失去了用武之地,从而要求对汽车维修的工种结构加以调整,实现工种结构上的升级和优化。三、校企合作,进行校内外课程训练学习1 .校内实习汽车维修实际训练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实训基地的实际条件进行开展,汽车维修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中要规定出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如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标准等一系列具体量化的内容。此外,还应当设置若干具有典型、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专题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如何能够在汽车维修系统中有着综合运用有着感性的认识,为其自身打好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实训项目主要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模块三个方面内容分类。2. 校外实践汽车维修校外实践课程主要是针对汽车所出现的故障进行综合、专项分析,判断和修理,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掌握如何判断并确定汽车故障点的方法和维修技巧。在校外实践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应当明确学生进入汽修厂后应当要遵守汽修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派遣到各个生产环节,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在学生实践操作期间,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同学生一起来分析车辆的故障,讲解维修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要求学生和汽修厂的工人师傅一起动手修车,请教,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此外,教师在每堂校外实践课程开始前,应向学生提出具体实习要求,课后总结内容,让学生们一起交流心得,探讨各种疑难故障的解决办法。四、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新一轮改革1.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维修的工作过程是根据故障现象(仪表盘显示、听声音等)发现故障、判断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实施维修方案、检验维修效果以及对维修过程进行反思的系列活动,要求汽车维修人员能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出一套自身独有的工作知识体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教会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以及评估学习效果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例如设置“汽车蓄电池自行放电故障排除”的工作任务,通过真实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协助学生排除汽车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关键的操作技能、维修技巧及关键知识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则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关键的技能。并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了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将过去由教师主导的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的三维立体的评价模式,评价重点由过去的只评价结果转向评价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习惯、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以Flas演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多种信息刺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2.增加实训、实验设备,优化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为教学目标,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中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保证,另外汽车的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必须配备先进、齐备、典型的汽车电器、汽车零部件总成和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等实训、实验设施,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同时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也可以由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汽车零部件设备和企业岗位来实训、工作,这样学生既接受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又提高了岗位职业能力。3.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执教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中职学校可以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需求,合理引进先进的教育人才,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努力构建完善的师资力量体系,确保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不断扩充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讲解先进的汽车技术、汽车设备,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五、小结综上所述,学生如何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系统中各学科知识的关联性,进而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才是中职学校汽车维修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只有有效的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够具备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势,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水平,为推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参考文献】[1]叶昌元,李怀康.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吴全全.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唐艳.简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5,19:165-166+168. [5]吴中华.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3,06:170. [6]郭钦.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风,2014,08:215.

第2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汽车发动机的新动力、新能源开发和汽车的电子化、信息化、移动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的日新月异,势必引起汽车维护、修理、服务体系内的技术、信息、设备、管理急需大量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力资源。

面临新形势,现在的汽车专业究竟应该如何发展?趋势如何?为我校汽车专业设置与结构优化探索出最直接、最新、最可靠的方法。使汽修专业的设置与结构,更满足新形势下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2+1”教学模式、汽修教学、企业岗位、接轨

一、汽修专业教学调查分析

1、汽修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固化

当前的中职学校,学生学习为“2+1”模式,第一年学习文化课和公共课为主,第二年主要学习专业理论课,第三年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分为:文化课、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实训课四大部分。文化课有语、数、外等;公共课有法律课、职业道德、礼仪、普通话等;专业理论课有机械制图、汽车材料、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修理与检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等;技能实训课有钳工、车工、焊工实训、发动机拆装与维修实训、电气设备拆装与维修实训等。

2、汽修专业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学生入学来者不拒,生源状况极不乐观,学校开设的专业理论课、专业课对他们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不听课,缺乏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期望。并且,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时间短,要让学生在“2+1”学年里学到本领,势必就要探索、改革汽修专业教学。

(3)、教学手段陈旧老套

(1)现在教材大多采用2000年代前的版本,所涉及新车型及实用知识较少,缺少汽车发展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教材在内容上有交叉、重复;如《机械基础》与《汽车材料》。汽修专业使用教材内容“多、全、深”,缺乏时代性、创新性,难以适应汽车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2)教学方法:绝大多数职业学校没条件在实训室开展教学,边理论边实践理想教学模式。教学中片面强调理论知识及应试技能的训练,教学中没能切实以学生是主导地位来开展教学,没有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教科书,实际教学活动主要以灌输知识为主。

4、专业课教师缺乏

双师型教师难求。懂理论教学的教师无实践动手能力,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师不一定具备理论讲解能力。汽修专业课教师缺乏在汽车厂家,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经历,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不具备过硬的实践经验。也有从企业到学校的专业教师,这样的教师虽然专业过硬,但是分析理论知识及对教育教学比较弱。

二、汽修行业发展变革促进汽修专业传统教学的改革

1、从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到黄金10年。汽车保有量从1600万辆攀升到1亿多辆。汽车市场由小变大,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比原先普遍预测的2015年提早了5年。各个品牌汽车的4S店在大中城市周边运运而生,高端品牌的4S店要求售后维修人员做到机电一体化,这就要求维修人员既要懂得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原理,又要懂得机械部分的结构与原理。

2、汽车维修业正发生巨大变化。维修人员由过去的经验修车,用“望闻问切”就能够排除故障或进行各级维护作业。而现在汽车电子技术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车辆采用微机控制,电控发动机,PLC技术也广泛用在汽车上,这些电子技术的应用,使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大大提高。

3、现在人们快节奏生活,对汽修行业来说,既要保证维修车辆的维修进度,又要保证汽车的维修质量,特别要求维修人员各工种要相互渗透提高维修服务综合素养,维修技能要及时得到更新。这无形的给维修企业和维修从业人员带来压力和动力。

三、汽修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有效接轨的探讨

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汽修一线的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对应岗位:维修工作、汽车销售、售后维修前台接待、事故理赔、仓库保管等等。

1、教学手段的变革与创新

首先教材的选取要科学、实际,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办学特色。汽修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专业理论深奥;教师应把庞大繁琐的文字简化、整理,精心制作成PPT课件直观的形式,面虽广,但理论深度浅显;各学科广泛采用多媒体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杜绝在黑板上修车。

第二汽修教材应尽可能围绕新车型结构,新型汽车检测诊断为主导。

电控汽车是汽车发展的必然,针对维修人员普遍对整车电气系统的熟练不足,给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建议汽修专业加强加重车身电器集中控制系统、典型电控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结构及故障模拟排除等有关电控课程的学习时间,强化电控部分的诊断实训。

2、加强职业教师的培养培训

职业学校因为专业教师提供一些学习、培训的机会,组织教师到维修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学习企业生产流程、服务流程、维修流程。

教师业务学习重点:在重车身电器集中控制系统、典型电控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结构及故障模拟排除、典型整车电器电控系统故障模拟排除等课程。

3、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建设完备实训基地

汽修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就需要相当规模的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的设备、维修工具。

场地:要求安全,宽敞,实习车间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设备:争取资金、储备资金,购置一定规模的整车、总成、电控台架、结构挂图、多媒体,新、旧车型合理搭配,满足学生实习拆装与检测要求的设备。

工具:一定数量的工作台、工具车、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

4、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积极作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所以能发扬光大,因为这是个“多赢模式”。无论从提高学生技能出发,还是提升社会知识出发,学生深入企业,对学生都有极大帮助。学生终究要面对企业走上岗位,因此,学校应与汽车维修企业,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等主动保持密切关系。

“多赢模式”为学校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而企业也解决了用人问题,况且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也会为企业创造财富,企业何乐而不为!

5、教学的同时积极备战全国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全国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要求严、平台高。要求老师平时技能示范时,动作要标准、规范,工具、量具和检测设备使用正确;要求学生:知识、技能不能缺失。

通过参加大赛使师生增强交流,了解行业新技术,提高专业技能,开阔视野,锻炼师生队伍,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大赛队员特别是优秀队员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参加大赛对职业学校也是积极的宣传。

第3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 中职汽车维修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现阶段,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加强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不断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技能与理论素质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必须与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同步发展,不断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汽修专业教师素质是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很多中职院校中,汽修专业的教师并非是汽修专业毕业,在实际教学经验、汽修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提升。甚至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仍然以东风、解放等国产汽车为例进行教学,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国外进口车辆的数量远远大于国产车,教师们对于这些进口车辆的结构和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其认知能力远远不能为这类汽车的维修提出意见。正是由于这类问题的存在,导致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高,无法适应汽车市场需求。

因此,必须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素质培养加以重视,不断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理论水平,保证其为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做科学的教学指导。一方面,应该改变中职院校教师招聘制度,对教师入校门槛进行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应该根据汽车行业发展,加强对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采用课题调研、深造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只有增加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师资力量,才能为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合理设置与优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

汽车维修工作就像医生的工作一样,正如医生应该了解疾病一样,汽车维修人员需要对汽车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因此,需要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基础,将技能实训作为核心,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

(1)在汽车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通俗化的原则,采用举一反三的方式。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多数学生在课程作业完成过程中都持应付差事的态度,抄袭严重,同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都是课本上原有的习题,学生通过这些作业很难真正理解与领悟教学内容。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应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教学作业。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有些错误,教师也应该正确引导,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保证课程教学语言的见解明了。

(2)应该认清汽车维修行业属于服务型行业。在对汽车电工电子方面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与现代化的汽车电路、电器元件等紧密结合,让学生把握住基础课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在对汽车液压传动内容讲解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液压元件和液压装置上。汽车生产材料内容讲授应该与材料学有机结合,在机械制图和CAD制图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学生亲手绘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图纸对汽车零配件和装配有详细的了解。

(3)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应该能够与市场上的先进检测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相结合,不至于滞后与潮流。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应该从汽车的整体概念入手,如汽车发动机讲授过程中,应该与最近的发动机技术紧密结合,包括柴油机燃油共轨技术、可变配气机构、废气循环再生技术、增压技术等必须作为教学内容。在汽车底盘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电控悬架、无级变速、自动变速等先进技术上;在汽车电器讲授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自动空调技术、导航技术、GPS定位技术等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更多先进的汽车相关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汽车故障检测和维修技能,以便应付各种各样的汽车维修工作。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实训设备,强化汽修教学效果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利用黑板、教材、版图等,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导致学生对汽车维修教学的兴趣不浓厚。汽车维修教学复杂性较高,一些内容教师很难通过板书表达出来,但是光凭教师讲授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因此,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表示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数码相机,将样车控制部件中的节气门体等实物拍摄下来,利用投影的方式,让学生准确观看这些部件的形状、结构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汽车启动电路讲授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汽车电路特点后,让其利用计算机等设备,模拟电路画出汽车启动电路图,然后结合实训的具体内容,对启动系统中各个部件,包括起动机、起动继电器、点火开关、蓄电池等作用进行探究。

汽车部件工作原理是维修专业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不仅不能接受如此多且深奥的问题,还可能对教学产生厌烦心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就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网络化资源共享。

另外,为了让中职汽车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早融入到社会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加强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实习,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应该注重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与工具,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汽车维修人才,为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第4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汽车后市场 人才需求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80-02

在新的经济浪潮中,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大关,分别为1087万辆和1089万辆;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29万辆和1806万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4%。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车主保养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包括汽车销售、汽车美容装饰、汽车保养维护、汽车维修、汽车保险理赔及二手车交易等一系列服务在内的汽车后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商机:200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约为880亿元,到2009年底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跃升为2400亿元。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也就意味着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汽车类专业人才,成为各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2011年后,我国的汽车市场逐渐转向平稳发展和品牌竞争阶段,更多的进口汽车品牌及国产品牌进入汽车市场。随着竞争的加剧,各汽车企业为了保证销量而竞相降价,整车利润不断减少,而汽车的销量和保有量不降反升。对于面临巨大销售压力的车企而言,汽车后市场将成为企业最大的利润保障,汽车保养、维修、美容装饰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商务部在《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完善汽车营销和服务体系是主要任务之首。目前在我国,首次购车比例高达80%,一旦我国的首次购车比例下降到50%,汽车后市场的容量将会更大。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广西的汽车行业也风生水起,无论是汽车产量还是汽车保有量都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广西汽车年产量突破120万辆;汽车保有量也有新突破,据《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19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9%,私人汽车保有量143.83万辆,增长28.8%。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加,使汽车的销售及汽车售后服务业等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后市场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

二、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概况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私人汽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且车主们对汽车美容、汽车维护和汽车维修等项目的了解和要求也越来越多,汽车后市场的服务范围变得越来越大。目前,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岗位主要有:汽车前台接待员(服务顾问)、汽车销售员(销售顾问)、汽车销售经理、汽车按揭(保险投保)员、汽车上牌办证员、汽车保险理赔员、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维修钣金工、汽车维修喷漆工、汽车检测工、汽车配件销售员、汽车维修车间主管、二手车交易专员等,全国其他地区汽车后市场的职业岗位设置基本相同。

对广西地区汽车相关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约50%的汽车销售企业急需高素质的汽车销售顾问;70%以上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缺乏高素质复合型汽车维修工(即机械维修和电器维修均可胜任的汽车维修工);约80%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需要汽车维修钣金工;90%以上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急需有技能的汽车维修喷漆工;60%以上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维修车间主管等,其他岗位所需要的从业人员的缺口也比较大。

三、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

(一)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数量概况。国内汽车后市场主要来自汽车4S站、传统大中型维修厂、汽车维修路边店、汽车专项服务店和品牌快修美容装饰连锁店等。目前,全国有近40000家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其中超过半数为4S店模式;汽车园区、汽车交易市场600余家,约有300万人从事汽车营销服务;全国有800个汽配、汽车用品市场,从业人员约150万人;全国二手车市场600多家,从业人员约100万人;全国汽车维修企业近45000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直接从事汽车售后服务的金融保险、汽车租赁、美容装饰、汽车装备、信息咨询、汽车文化和汽车运动等领域的人员也有上百万人。据广西区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处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汽车维修行业中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约600家,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约3000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约10000家,需要汽车美容、维护保养、维修等汽车后市场相关服务的从业人数超过20万。

(二)汽车后市场人才能力概况。对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等地区的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和汽车美容店等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约占5%;具有大专(包括高职)学历的约占30%;约有65%的员工只具有中专或技校及以下学历,学历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持有方面,技师、高级技师约占5%,高级工约占15%,中级工约占40%,初级工约占20%,约有20%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人员没有任何的职业资格证书,很多员工未经过任何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及汽车美容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就直接进入汽车后市场服务行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管理不规范、事故发生率高、工作效率低等。由上可知,目前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的素质和技能与汽车服务相关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要求

(一)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即比2010年增加了1735万辆;而在广西地区,2011年末广西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19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9%,即比2010年增加了43.84万辆。按目前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汽车保有量每新增30辆,则汽车后市场服务从业人员相应增加1名。可以预见,广西地区每年需新增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1.5万名左右;对全国范围而言,每年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需要新增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的数量将达到58万名左右。因此,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后市场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职业岗位不断增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

(二)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类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汽车的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此外,越来越多的进口汽车品牌和国产汽车品牌的涌入,我国的汽车市场呈现品牌的多样化,且各种汽车品牌所采用的技术亦不尽相同;另外,由于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提高以及车主对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和汽车美容等方面的了解和要求越来越多,使得汽车后市场的业务量、服务范围及服务压力越来越大,对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服务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具备也由传统的单一技术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多方面的技能,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以汽车维修岗位为例,在2005年之前,由于汽车的构造相对简单、电气设备的应用较少,加之汽车的保有量也较小,业务量不是很大,因此机械维修和电器维修是两个分开的岗位;而如今,随着汽车结构的发展以及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汽车维修中的职业岗位开始重组和归并,形成机电一体(即机械维修和电器维修不分家)的趋势,在减少企业职业岗位类别的同时,也要求从业人员一专多能,以适应各个岗位的要求。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各种新技术如GRS、EFI、ABS等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汽车的配置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汽车维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汽车维修由以前的机械修理为主、简单电路检修为辅的传统维修方式,逐步转向依靠专用的电子检测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的方式,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维修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为汽车维修行业注入了更多的高科技成分。与此同时,也要求汽车类专业人员不仅要了解现代汽车的结构、配置和性能,还要掌握现代汽车的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知识和技能。

五、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经过对广西地区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厂等汽车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了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现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素质的培养。汽车后市场属于服务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不仅要跟汽车打交道,更要与客户或车主打交道。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加强环保意识、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成为汽车后市场行业的服务典范。第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能力要求为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结合企业的实际要求,摒弃过时的理论知识,将最新的汽车相关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出符合企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第三,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普遍情况是“理论比不上本科、实践比不上中职”,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界,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一定要做好自我定位,即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当今社会找到立足之地。第四,跨越专业界线,培养一专多能的毕业生。由于汽车品牌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后市场行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汽车保有量及服务项目的增多,很多企业的职业岗位人员不足。为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员工不可能像以往一样只从事单一岗位的工作,企业会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员工岗位进行调整,这就要求员工应能适应并胜任多个职业岗位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汽车类各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的培养,应根据现代汽车的发展以及汽车后市场服务业的实际,在本专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与本专业相近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1 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1.1 课程设置的内涵

所谓课程设置就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学校所开设的教学科目。[1]就我国目前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在中小学开设的教学课程往往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但是在职业技术学院与高等院校中课程设置则往往是学校同专业需求与人才培养需求的要求下对其进行设置,需要学校自主进行研究与开发。

1.2 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是否对课程进行恰当的设置,对教师能否正常开展授课,在其授课过程中能否将其知识结构灵活应用到教学中;对专业教学是否能够实现其专业培养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影响,对学生在以后参与到社会实践与工作实践中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与维修技术,这样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其个人价值。因此,必须保证汽车维修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与实践技能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升。

2 汽车维修教育课程设置的实施

2.1 精简当前课程,提升课程的综合性

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学校应该明确其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尤其是要将学生培养中的核心能力与核心课程实现较好地连接,从而能够对教程内容实现优化,并根据学生的培养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与排序,能够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通过查阅相关的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简介与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来看,汽车维修专业中课程设置往往包括: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学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维修工艺以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内容。根据当前市场中对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实际情况来看,对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为了减少学生学习压力,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相关性较高的基础课程进行缩减,在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中,对课程进行开发设置的过程中,可以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以及《金属材料学》三门相关性较高的基础性课程进行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优化,设置为《机械基础综合》课程,可以将该课时用于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维修技术。同时,根据当前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新技术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将《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空调》以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这一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还需要学校定期到汽车市场中调查,了解当前汽车市场实际情况和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并对未来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大胆的预测,从而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2]

2.2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合理增设选修课程

因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一些基础维修技术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的相关技能与技术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汽车维修行业的变化,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更新。例如在近年来的汽车维修专业中,开设了汽车管理与营销、汽车装饰与美容等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汽车维修技巧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与市场中汽车维修行业的对接,在学生毕业后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也实现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3]同时,在汽车维修专业中为了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要开一些选修课。就我国目前的汽车维修专业,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建设还比较欠缺,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未来发展方向,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使学生的就业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2.3 加强对教材的设计,加强校企合作

科学、合理的教材是实现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实现课程结构调整的重要前提。学校在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进行设置时,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学校实际的实验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以及市场需求,在教材中适当地引入一些新内容,对当前的汽车维修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行介绍。[4]

在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技术型、实用性人才。因此,在对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加强对实践课程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需要学校能够大力支持,建立校园实训基地,并能同汽车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针对目前实践性与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在实训基地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在其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安全与正当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2.4 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机构

在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中,在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置,要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还需要对教学评价机构进行优化与完善。在对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考核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的技能考核作为考核中重要内容,所以要将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选择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操作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要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中对《汽车运用工程》进行考核,该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且该课程中包含的知识点较多,仅仅通过闭卷考试或是实践技能考核,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全面的评价。因此,在对其进行教学评价时就要求教师能够将闭卷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结合起来。也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增加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进行考核,需要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汽修;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43-03

高职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更加注重技能型培养。我院是江苏省示范高职院校,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是无锡市重点专业,也是学院的重点专业。本文着重研究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技能培养中融入国内外的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引入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培养理念和培训课程体系。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与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将德国汽车服务技师的培训课程体系,嵌入到原有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打造素质国际化、能力国际化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为其他高职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作用。

一、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一)“双元制”的本土化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引入德国“双元制”理念时,存在国内企业实际接收实习学生的现状与理念之间的矛盾。按照德国“双元制”的实施方式,应该是一周5天,1~2天在学校学习,3~4天在企业工作。而这样的方式很难在本地区实施。经过企业调研和多方协调,在保持“双元制”理念不变的情况下,基础理论知识、必要基本技能与企业实践实行按照年度的“双元”。在三年的学习中,第一学年学生到企业进行汽车认识实习(4周),学习内容是感受企业的文化,熟悉汽车的主要总成及零部件结构;第二学年,学生到企业进行汽车维护与保养实习(6周),由于学生已经在校完成了一年的学习任务,完全可以达到顶岗的要求,进行汽车一、二级保养和维护;第三学年是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前的整车维修实习(8周),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整车的故障诊断、故障排除,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做好过渡和衔接。三年的实习项目逐渐递进、由浅入深,贯穿于整个学习进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环节。

(二)小班制教学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德国技师班采用小班制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25人以内。小班教学,便于实施教学改革,有效地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小班教学,老师可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我院中德技师班在具体实施上,严格控制班级人数,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利用实训设备进行演练。特别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教学,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转换教学思路

为了进一步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汽车专业负责人向运输管理处的负责人了解了汽车维修企业的分布及运行情况,比较详细地摸清了无锡地区的具有一类、二类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汽车专业教师和同学们深入汽车维修企业一线进行实际走访、调研,发放了大量的调查问卷,调查范围涵盖售后经理、技术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主管及修理工等各阶层,还对我院近10年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根据调研结果,整理学生从业岗位名称及相关要求。主要的工作岗位有:汽车维修工(技师),工作范围为汽车日常维护与保养,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各总成及零部件的修理、更换、安装与调试;汽车检测人员,要求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仪器和设备进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评价,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汽车整车、总成及零部件检测与调试;前台接待(主管),主要负责客户资料的运用与管理,指导客户汽车的使用与维护,零配件采购与供应,信息反馈。

结合中国汽车服务企业的具体需求,我院与中外汽车专家进行交流和研讨,制订中德技师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德国技师课程体系在保持基本模块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重新设计,与我国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更加适合汽车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教学情境在一体化实训场所实施,体现课程设计的实践性。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法和项目任务单教学法组织教学,学生通过大量的项目实践演练和企业实习活动,学习掌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该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德三证”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完成学院规定的必修、限修、选修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能够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大专学历证书;在技能方面,学生在获得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汽车修理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得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颁发的汽车机电服务技师证书。

将引进的德国汽车机电服务技师课程,嵌入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由职业基本素质、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综合技能、职业能力拓展四个模块组成,各模块互相融合。职业基本素质包括工程识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基础与液压传动、汽车认识与工具使用、汽车维护与保养等课程;职业知识与技能模块包括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传动转向行驶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安全与舒适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网络信息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职业综合技能模块包括: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修、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检修、汽车性能检测技术实训、汽车整车拆装实训、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奔驰整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宝马整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包括:汽车修理工强化训练与考证、专业认识实习、汽车维护与保养实习、汽车整车故障诊断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

职业基本素质要求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态度;知识与技能课程采用项目导入法、任务驱动法、理论与实践相融和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职业综合技能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引领,设计与企业的检测、维修、技术服务工位及程序一致,与企业文化、氛围统一的学习情境;职业能力拓展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汲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工作流程导向法”开展教学,最大程度地在课堂上再现生产场景,并按照汽车企业的工作流程安排授课内容和授课顺序。通过这种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能够更深刻地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提高职业竞争能力。

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为汽车实训车间,以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流程作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当了师傅的角色。校内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都强调工作岗位的真实性。

通过对某一故障案例的原因分析、诊断过程,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故障诊断、检测、排除故障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解决检测、排故中遇到的问题。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四、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新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平台,如视频、字幕、网站、宣传窗等加强创新意识宣传。其次,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教师都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的思维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如汽车营销师、汽车修理工及软件类等,使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在比赛的准备和竞争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运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难题,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还可以借助学生社团的形式进行。聘请汽车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社团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汽车知识竞赛、汽车图片展、汽车模型展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我院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省级院级大学生实践创新的申请工作。指派优秀专业教师担任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指导教师。在实践创新工作中,学生们积极查找资料、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圆满地完成了多项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专业技能,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五、接轨国际文化

在中德技师班的学生培养上,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国际化。所谓视野国际化,即用知己知彼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就是要使学生在立足本民族文化基础上,用国际观念、全球意识去看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聘请外教开设汽车文化、汽车发展的讲座来实现。在教学上,我院不但开设了高职英语,还开始了基础德语,以口语为主,主要目的是方便学生和德国老师的交流。同时针对现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举办一些以西方节日为主题的沙龙,如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等,通过庆祝,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西方的文化。

还要对学生进行能力国际化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卓越的创新精神,能流畅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沟通。为了达到这个培养目标,我院特别在第三学年,安排部分学生赴德国德克森州的“F+U”学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研修。主要培训内容涉及汽车基本的维护保养、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等。通过研修,学生们了解了德国的理念和文化,深入德国汽车企业与汽车技师、维修工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体验德国人做事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通过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以此提高自身修养和自身技能,更好地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一凡,谢娟.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5).

[2]安小风,王雅蕾,朱光福.对在高职改革中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7).

[3]顾月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9).

[4]曾章伟.浅谈大学教育推行小班教学的必要性和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2,(5).

[5]金荣洲.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课堂教学[J].中州大学学报,2011,(10).

第7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汽车市场;汽车维修;人才培养

1 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不会再延用传统的师徒模式的培养方式,而会十分重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引进,需要有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进入维修行业。目前,由于市场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专门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高校汽车维修专业,其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汽车上目前普遍装配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承担的。

2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机电一体化复合性人才。因此,应以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关注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比如适当增加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加强学生阅读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外技术服务与咨询、职业技术培训、参观进修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和学习,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动态,掌握先进企业的生产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此外,学校应通过聘请工厂和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带进学校,以形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教师队伍,改变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

(3)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习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范沛龙: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7,(1):5354.

第8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汽车市场;汽车维修;人才培养

1 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不会再延用传统的师徒模式的培养方式,而会十分重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引进,需要有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进入维修行业。目前,由于市场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专门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高校汽车维修专业,其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汽车上目前普遍装配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承担的。

2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机电一体化复合性人才。因此,应以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关注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比如适当增加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加强学生阅读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外技术服务与咨询、职业技术培训、参观进修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和学习,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动态,掌握先进企业的生产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此外,学校应通过聘请工厂和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带进学校,以形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教师队伍,改变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

(3)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习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范沛龙: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7,(1):5354.

第9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教学质量;问题;措施

1引言

目前,汽车的生产和使用都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和智能化,高科技含量使得汽车维修需要借助先进的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更好更快地确定汽车故障问题,科学地制定解决方案。因此,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工作需要立足于教学现状,结合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状态,培养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

2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当前,我国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处于不断发展与优化的过程中,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可以分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当前我国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课程的安排比例相对较低,没有建立适应市场行业发展需求的教学实验场所,教学过程中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功能,不利于学生汽车维修操作水平的提升。第二,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用书相对落后,没有让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汽车维修知识内容,单一的理论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强化。第三,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招生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学校并没有做好科学的教学调整,还是实行大课教学方式,这样不利于学生学到专业的技能知识,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也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3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优化的策略

3.1科学设置汽车一体化教学实验场所

汽车维修专业的一个特点就在于专业实践性较强。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的开展需要设置3个实验室,不仅需要汽车结构实训室以及汽车电气实训室,而且需要汽车整车维修实训室。在学校之外还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汽车维修实习场所。中职院校应根据基础性需要进行最大化的设备配置,让学生最大程度去接触最真实的汽车维修环境,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3.2优化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用书

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用书是学生接触汽车维修的第一媒介,过去的汽车维修专业教材相对单一和落后,已经无法跟上时展以及行业发展的步调[2]。因此,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推进需要对教材进行改编,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编写一部实用性与科学性统一的教材。

3.3教学过程实现小班式教学

小班式教学比较适合学生的发展,人数多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效果并不好。小班式教学就避免了教学效果差的问题的出现,班组学生较多的情况下应该实现分组教学,一个老师带一个小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管理,而且有利于教学指导,学生与老师之间也能够实现良性沟通,学习中的疑惑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教师也能够更加及时具体的了解学生的疑惑,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4总结

我国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已经得到了相关教育人员重视与发展,尽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我国的中职汽车维修教学内容已经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相信经过相关行业人员的不断摸索与努力,我国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效果的整体水平一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为我国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余治华 单位:安徽省青阳职教中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