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有效教学研究精选(九篇)

有效教学研究

第1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堂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逐步实现,英语在我国的普及与应用范围日益广阔,英语教学也被众多研究者提上了研究日程。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照本宣科”“死引死用”,根本达不到有效教学课堂目标。本课题对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根据实际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对目前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对未来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展望。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提出的背景与原因。(1)问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之间的结合,众多的教学方法被提出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如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绿色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取得了不菲的教学成果,而如何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普及和有效推广是本课题的基本立意视角。(2)问题提出的原因。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日益加深,各类教学渠道、方法被众多教师知晓与利用,但是对这些教学方法都缺乏一定的深入认识。在没有充分理解该种教学方法时加以应用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且在课堂中因为应用不当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的讲授适得其反,会使学生“不知所云”,甚至部分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严重厌学情绪,导致成绩上不去,基础分拿不到等情况出现,为杜绝此类情况出现。对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2.研究目的与预期目标。(1)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为构建英语有效课堂,深入改革教学方法,普及高效率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成绩,为英语的深入学习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2)预期目标。通过对英语有效课堂的研究实验,推动英语高效教学方法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自主性能力增强,在各类考试中获得较以往好的考试成绩。

3.实验基本情况。参加本次课题实验的学校与班级:长乐赤屿中学七年级的一个班,长乐玉田中学七年级的两个班,长乐华阳中学七年级的一个班,长乐第五中学七年级的两个班,长乐梅花中学七年级的两个班,长乐湖南中学九年级的一个班,长乐三溪中学八年级的一个班,总共十个班级。参与实验的学生有330人左右,有八位骨干教师参加了实验活动。课题研究时间为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实验班级分配按照上学期统考成绩进行平均分配,保证基本情况平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标提出,英语语言就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英语语言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让学习者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习语言是我们教学的直接原因与主要方向。因此,如何让英语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进行此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虽然目前新课改的颁布与实行已经有不短时间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落实的情况如何,我们知之甚少。学生和家长对学习只是在乎学习成绩,对教师如何教授并不关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将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进行充分融合,如何与新课改同行,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真正有效课堂,是本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课题研究内容。(1)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2)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构建学生乐学的机制,使学生从“苦”学英语变为“乐”学英语。(3)从“讲、练、导”三个方面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英语打下基础。(4)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素养、增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5)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课题研究方法。(1)深入学习新课改要领。所有的英语教师进行统一组织再学习新课改,对新课改目标、要求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坚决以新课改为中心进行组织教学。(2)监督教师教学。通过旁听与多媒体录像对教师在英语课堂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验证,对课堂气氛加以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检测。(3)调查学生情况下课后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加以辅证。学生反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月考成绩。对实行有效英语教学班级与常规教学班级进行为期两月的教学实验,教学一月后进行月考,对比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情况,对比学生上月与本月的成绩情况。教学两月后月考,再次进行对比。②以调查表方式对学生进行普查。普查内容主要为:你是否认同教师教学方法?你是否学习到较以往更多的知识?你是否能在课堂中掌握、消化教师的教学内容?你是否希望教师以后都以此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等。然后对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再纳入实验结果。

四、课题研究成果与结论

1.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1)通过对新课改的再次学习,所有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所有英语教师进行开始再次深入教材、引用多媒体渠道与生活中元素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充分提高,部分教师将教学方法心得以论文形式在部级刊物上发表,也形成了高素质的课堂实录,编写了有教学实效意义的教案与学案。(2)学生自主能动性充分加强,课堂氛围得到有效活跃,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开始的初始月考成绩统计中,本片段各班中分别有40%的考试成绩不及格,在进行课题研究教学后,有效课堂教学班级仅有14%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对比班级不及格比例也下降到26%。在进行推广应用半年后,有效课堂教学班级仅有6%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对比班级不及格比例仅为15%。较以往考试成绩对比有显著提升,班级间成绩比较更是有明显差别。(3)在两年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达到了空前高涨,自主学习、自主总结学习方法、自主阅读、自主完成作业等等,学生成绩以可视化现象增长。(4)通过此次课题,教师充分认识到“教研”“科研”“实际”一体化的重要性,“讲、练、导”五环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作用,并将教学与实际充分融合,以教学中精品课程为例开展全校普及活动,取得了教学方法普及的教研结果。(5)进一步验证了“讲练导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研究中,我们通过合理讲解导入知识要点,激活学生与文本相关的生活经验,安排教学过程,通过积极调配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建立新的认知关系,提高了口笔头练习的热度和准确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课题结论。在通过本次课题采用教师统一学习,学生分班级、分方法教学后,两个班级的成绩均有显著提高,有效教学班级教学成绩更是可喜可贺。由此,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的“舞台”,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的情况下,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与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转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2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2007年,又有许多研究成果问世,这不但丰富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而且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化。本文根据2007年度有关报刊刊载的文章,对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现状和取得的经验成果进行综述。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1.有效教学的涵义

界定和描述有效教学的内涵一直是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早在2001年,钟启泉等学者就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他们提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① 这一理念对许多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② 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目的,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③

2.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旨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现代教学的理念。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应包含以下内容: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心智和情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过程应当成为学生释放学习潜能的过程,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出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师应明确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

3.有效教学的内容

关于有效教学的内容,有学者认为包括以下几方面:有效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观念――关注教学效率;有效教学需要一整套具体的教学策略――关注教学过程;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可测量指标――关注量化评价;有效教学呼唤建立学习性学校――关注教学情境;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反思――关注教师行为。④

4.有效教学的特征和标准

有学者从过程、结果等方面来归纳有效教学的特征。从价值取向上,关注教育教学实效和效益。围绕“用较少的师生经历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过程上,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这包括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策略上,关注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结果上,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德、智、体、美、劳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包括优良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双基”、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再次,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发展,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和健康心态的发展。⑤ 从教师角度而言,现代教学理论普遍认为,教师有效教学的行为特征主要有: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学活动组织化;有效运用反馈;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双方学习;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⑥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生的发展或进步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客观标准。对于有效教学的标准,还有学者引用了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标准一: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活动(Joint Productive Activity),以促进学习。标准二: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Developing Language and Literacy across the Curriculum)。标准三: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Making Meaning:Connecting School to Students’ Lives)。标准四: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Teaching Complex Thinking),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标准五: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Teaching through Conversation)。⑦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对于有效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实践,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或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综合考虑,二是着眼于某个具体方面。

“有效教学”研究就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策略是一个多元化的策略体系,包括:构建有效的课堂环境的策略,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和应用教学技术的策略。有学者提出,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有:关注全体,尊重差异,促进学生发展;落实《课标》,超越教材,进行科学预设;目标导向,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关注细节,突出重点,开展课堂观察;引导参与,凸现主体,增强学生信心;注重评价,及时反馈,调控教学策略。⑧ 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策略有:整合策略,整合教学内容,突出知识主干,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策略,以合作学习和课内个别辅导促进分层教学。训练策略,以课内有效技能训练控制中下面的形成和扩大。评价策略,开展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和自主学习。⑨ 有学者从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不断探索创新有效教学策略,认为,确立现代教学效率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是有效教学的保证。⑩ 也有学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来分析有效教学的策略,从教师角度,实效有效教学有这样一些基本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只有将双方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教学计划,有必要时可调整课时计划,教师应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要严密地组织教学进程,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要有高度的计划性,尽可能提高时间利用率。从学生角度来说,实现有效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1}

除了综合策略,还有一些学者和教师从某一具体方面探讨有效教学的策略。如,马建欣认为多维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他从有效教学的特点和标准出发,提出教师备课应包含以下板块:备教育学知识;备教材,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备学生,对学生的情况要非常清楚;备教法,教师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备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备育人;二次备课,顾名思义,即教师在课后根据上课情况,思考本节课优缺点,以及对实际教学中所碰到的而前次备课时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加以反思并归纳总结。{12} 有学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还未完全明确认识的目的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科学疏导和及时督导,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目标上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上诱导,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学法上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实践中督导,促使学生掌握学习。{13}另外,课堂中的时间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及学业成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也是教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有学者通过对课堂学习时间的层次和教学时间的流失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课堂时间的优化管理策略:坚持时间效益观,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消耗;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发挥主体作用,给学生留出自主的学习时间。{14} 有的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日常生活知识和经验,关注生活学习的经验和需要,确立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目标。{15} 众所周知,在一般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都有作业这一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作业远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作业存有一定的反感情绪,为改变这种困境,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面批方式批改作业。所谓面批就是指当着学生的面批阅学生的作业,并及时讲评作业。面批具有以下优势:有助于个性差异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是知识主体建构者”的理念进一步具体落实;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16}

三、有效教学的实践

近些年,有效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重视,许多教师树立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开始自觉地注重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以期能改变以往那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的状况。

目前,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涌现。如庙贞、丁晓正分别从师生角度探讨了高校如何贯彻有效教学,使有效教学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圆满完成大学教育的使命。{17} 卢晓宁则提出职高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巡回课教学。“巡回课”就是执教者设计一个或几个优秀的教案,而后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合适班级进行的巡回教学活动。{18} 即使在学前教育阶段,也开始关注有效教学了。有教师提出幼儿园有效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有效教学应以激发幼儿真正的兴趣为前提,有效教学应以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经验为基础,有效教学基于教师对教材内涵的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师的适宜指导,有效教学应是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19}

由于有效教学被大力推广,许多中小学教师都接受了这一教学理念,并且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有效教学几乎被应用于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中,许多教师和学者不但把有效教学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而且还在运用过程中进行科研,仅2007年,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文章有近百篇,而且,研究中小学学科中的有效教学的硕、博士论文也有数十篇。当然,除了中小学外,有效教学还被应用于大学的一些学科,尤其是公共选修课中。

四、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备受关注。许多教师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一时间,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得以实现,很好地实践着新课改的精神。但是,一些“有效教学”无法实现或者说无法理想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为它们已经步入误区,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有效教学的内涵和理念,只是了解有效教学的表征,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曲解了有效教学。如,课前预习盲目,课堂讨论流于形式,检查反馈不及时,严格要求过多、鼓励支持太少等。也有不少教师固执地认为,但凡教学目标就得包含“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于是,有些教师的课时教学预案中,不分年级、不分文本特点,都很循规蹈矩地分列着三维目标。应该说,其愿望是好的,但难以落实。因为他们错把课时目标等同于课标的总目标或阶段目标了,使课时目标负载了原本不该承受的额外“使命”。{20} 另外,从理论上说,有效教学关注“作为整体的人”,它既关注人的认知方面,也注重人的情感因素。但是在实践中,种种原因致使教师还是偏重于学生的认知方面,而忽视情感方面。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教师应走出有效教学的误区,真正掌握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践行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以及确保学生成功率这五种教师行为,这对于有效教学至关重要,但如果仅仅通过这五种行为来实施教学,毫无疑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使用诸如提问、探询、组织课堂等辅助行为。{21} 因此,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无论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组织,还是教育效果的评价,一定要走出“形式”的教育误区,真正给予学生一个高效率的课堂。

注释

①钟启泉,崔允,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期(A)

③蔺雪莲,李丹,朱丽红:《对有效教学理论的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3期,第3页

④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版

⑤吴百含:《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年第7期

⑥蒋萍,马广彦:《从新课程看有效教学的标准》[J],《社科纵横》,2007年第22期,第6页

⑦杨学良:《有效教学的标准和评价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1期

⑧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7年第5期

⑨林少杰:《有效教学的评价、理念和策略》[J],《教育导刊》,2007年第3期

⑩刘广富:《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3期

{11}杨倩:《谈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J],《考试周刊》,2007年第37期

{12}马建欣:《多维备课――有效教学的前提》[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1期

{13}袁学飞:《主导: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J],教学月刊,2007年第1期(上)

{14}于水:《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课堂教学时间的优化管理》[J],《考试周刊》,2007年第23期

{15}龙旭:《生活化: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J],《四川教育》,2007年第1期

{16}陆丁龙:《面批是落实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J],《上海教育》,2007年第19期

{17}庙贞:《丁晓正.试论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J],《教育艺术》,2007年第8期

{18}卢晓宁:《巡回课教学――职高有效教学新模式》[J],《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第5期

{19}吴采红:《幼儿园有效教学略谈》[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年第3期

{20}缪晓芬,刘仁增:《有效教学先从目标的有效确立开始》[J],《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11期

第3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活动可实施下列策略:

一、教学活动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希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希望学得轻松、快乐是每个人学习的一种积极心理。教学中顺应这种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太简单缺少挑战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身心处于松懈状态。同样,教学内容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会失去探究的信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都有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因此,教学时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慰。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探究一番,想想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猜一猜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

学习例题时,应先让学生尝试一番,让学生感到老师不讲我也能正确解答,这就要求教师坚持先练后评,先探究后点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思考和感悟的机会,并获得成功享有的成就感;揭示规律时,让学生思考一番,找出问题的本质特征,感受到我的想法与书本一样。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和肯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练习以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找出解题的关键和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让学生感到我能行。讲授公式时,教师不告诉学生怎样算,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想办法演练各种推导的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感到我能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真诚的激励性评价。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全神贯注,积极倾听,要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个方面对学生充满关注和期待,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当学生回答问题独树一帜、有创新时,教师要毫不吝惜地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还不够完整时,老师要热心指点、积极鼓励;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更应该冷静分析问题的关键,找出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失败的原因,想出补救的措施。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欢乐。

二、教学活动要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人,他们由于生活经历、知识基础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千秋,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超越了教师的预设。因此,课堂始终是动态变化着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就必须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

(1)尊重学生的见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问题;当学生操作探究问题时,教师要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操作探究问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及时点拨,对新颖独特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放大其价值,激发他们的自毫感。

(2)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提倡开放,即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而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同样重视多中选优,优中选简,让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当然,尊重学生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当做资源,这需要教师从课堂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发,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创造”和“发明”。努力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舍弃封闭的、无关紧要的问题。

三、教学活动要联系学生实际

(1)教学活动要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当教学内容的难度超过学生的能力时,学生难以从学习中获得成功;当教学内容的难度适中时,如不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功。因此,有效教学的安排应当是教学内容的难度适合于学生的能力,在时间上又能让学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肯定,一次次的赏识,一次次的快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一定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难度更大的问题。

第4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有效教学;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00-02

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1]。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博士呈现出参差不齐的问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备受关注[2],研究生有效教学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提高研究生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本文围绕理工科大学研究生这一群体的有效教学现状展开研究,通过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效果分析,了解研究生有效教学现存的瓶颈,梳理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已出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的思路,为有效教学研究提供一手资料和建设性建议,促进与完善研究生有效教学的开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理工科大学研究生,故而选定北京理工大学3名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作为访谈对象。研究隐去研究对象的真实姓名,分别称其为A、B、C和D。4名研究生基本情况如下:学生A,男,26岁,研究生二年级,现就读管理与经济学院;学生B,男,25岁,研究生二年级,现就读于机械与车辆学院;学生C,女,24岁,研究生二年级,现就读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D,男,25岁,研究生二年级,现就读于化学学院。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取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单独会面访谈与电话追溯式访谈为调查手段。

根据有效教学概念,设计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内容涉及如下三个方面:

(1)课程前是否安排预习任务;如有,如何安排,受访者是否赞许;

(2)课堂教学中情况如何(内容、氛围及授课方式),受访者是否赞许;

(3)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如何,受访者是否赞许;

(4)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体评价。

(三)数据收集

首先,对4名受访者每人进行约60分钟的半结构式访谈,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并转录为文字。

其次,针对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访谈中受访者陈述模糊的问题,对1名受访者进行平均长度为35分钟的追溯式电话访谈,以降低受访者的社会赞许性动机,进一步确认及挖掘受访者对于研究生课程有效教学的把握和评价。对电话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并转录为文字。

研究共获得275分钟访谈录音,转录文字内容7 300字。

(四)数据分析方法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借鉴语篇分析中“主题一致(thematiccoherence)”的分析方法,检验已获得材料中重复出现的主题与参考主题是否呈现一致性关系。

此外,在对访谈资料进行数据归并、数据陈列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个案内分析”与“个案间分析”的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对于被访者在访谈中的观点前后一致性和不同访谈者之间内容的一致性做更加细化的分析处理,得出结果。

访谈内容进行文字转录后,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对访谈内容进行逐句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课程前

1.预习任务的必要性。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归并陈列发现,4名受访者一致认为教师在课程前安排预习任务非常必要,预习的过程是对全新知识的自主探索,便于在教师授课前发现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课前预习的必要性,不同受访者的侧重点不同。学生A、C认为,安排预习任务能够提高上课效率,也能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学生B认为,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是对其进行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的督促。

2.预习任务的实效性。访谈结果表明,教师安排预习任务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各不相同。在不同科目中,多数教师习惯在课程前安排预习任务;在预习任务量方面,公共英语课程的预习任务量较多(学生B、C、D),其他课程相对较为均衡,学生B谈到,教师会在布置预习任务的同时,相应减少课后作业,以免增加学生的课下负担;在预习内容方面,主要以查找、阅读相关书籍文献等资料为主,个别教师会安排电影欣赏、单词列表(学生A)等其他预习方式;在预习效果方面,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预习能够对课堂学习起到较好效果,但学生准备预习任务的认真程度仍有待提高。学生C认为,“这个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怠惰的问题,可是其中可能也有老师的问题。还是因为没兴趣做,不吸引人。”

(二)课程中

1.教学内容合理性。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基本以既定教学大纲与教学方案为参照,教师根据学科内容和特点进行整体把握。对访谈资料的归并陈列可知,4名受访者对于教学内容的关注度较低,在访谈内容中,涉及“教学内容合理性”的语句仅有5句。学生A、B、C均谈到,教学内容主要为概述、理论、方法、案例等常规内容,较为单一。受访者较少关注教学内容,这可能与教学内容的设置受限较多、可更改弹性较小有关。

2.教师授课方式的有效性。教师授课方式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4名受访者对于教师授课方式或形式的看法不一,难以对其效果进行整体判断。学生A谈到,课堂教学形式无创新,对学生的影响力也较少,认为应当突破教学场所限制,是课堂形式多元化;学生则B认为,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解到位易懂,讲课方法较为轻松愉快,但对于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时间把握不够科学,时常重复;学生C认为,每门课程的学生课堂PPT报告安排太多,教师真正的讲课时间太少,且对于学生的课堂报告缺乏深度分析与讲评,部分课程会外请专家学者客串几次课程,但效果不置可否。

访谈结果表明,不同学科学生对于教师授课方式的需求有所不同。

3.课堂气氛与生师互动情况。课堂气氛与生师互动情况对于学生吸收知识、达到教学效果与目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可知,4名受访者对于课堂教学气氛与生师互动的评价不一,大部分认为课堂互动较少,气氛较为死板。学生A谈到,大多课堂气氛沉闷,课堂老师和学生互动与国外不太一样,感觉作用不是特别大;学生B认为,课堂互动较少可能与学习内容有关;学生C认为,研究生课堂氛围对其学习的影响程度很大,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中安排学生参与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感,但学生报告环节过多又会造成教师授课内容的“缩水”。

访谈结果表明,研究生教学中,课堂气氛与生师互动情况整体需要进一步改善,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方式与所占课堂整体时间的比例,需要进行更加科学的把握。

(三)课程后――作业安排与考核方式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归并陈列分析,4名受访者对于课后作业安排及考核方式的效果评价较一致,均认为目前研究生所学课程的作业数量总体适中,对课程学习的有较强的帮。但学生A也表示,总的来说作业量适中,但个别作业量特别多的课程容易引发其抵触情绪,降低学习课程的积极性。

从访谈资料来看,各学科课程的作业安排与考核方式大致相同,基本为日常作业、小测试与期末论文或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进行持续有效的学习,避免“临阵补习”的应试学习方法。学生B认为,将每次的小作业经过整合和修改,构成的大论文使其非常有成就感。

(四)总体评价

分析访谈结果可知,4名受访者一致认为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较好。受访者表示,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对其日后的学术研究、与人交流沟通、行为修养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A),并开始进入一种自学或者探索式学习的过程(学生C),对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同时亦是到自身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学生D)。

四、小结与建议

有效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和系统,在时间(课前、课中、课后)、空间(课内、课外)和主体(教师、学生)方面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研究生课程作为教学与学术研究兼顾的载体,面临多重考验。本研究对理工科大学研究生进行个案分析表明,研究生课程的有效教学应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重点关注和把握:

第一,教师将课程设计适当前置,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效运用课前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影响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先学习,激发其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同时,在布置预习人文时,应注意变换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引发学生对于即将进行课程的主动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与学生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与形式,协调学生需求与教学要求,适当弹性化执行既定教学计划。在完成既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尽量采取学生较容易掌握与接受的教学模式,可引入多媒体、实验展示、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在授课中应当密切注意学生对于不同教学内容的接受偏好,不断进行总结,形成对本门课程教学有借鉴意义的资料和成果。

第三,增加生师互动,了解学生想法与思维模式,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良好经验,注重营造积极生动的课堂气氛,但注意把握课程的整体安排与时间比重。师生互动分为课堂内和课外两部分,适当增加课堂内互动以有效调节学生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热情,也有益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成就感和积极性。课外互动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注重倾听与反思,把握课间、课余等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并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整体学习成长情况的把握。

第四,注重对于作业及测试的评阅与反馈,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推动学生不断探索和完善自身的学术观点,在对于学生作业和学习思考的反馈中形成积极良性的引导,鼓励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将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相结合。

本研究对有效教学进行质性分析的尝试,选取理工科大学研究生,因而其对于课程的课堂教学有一定偏重。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式,以分析性概括为目标,而非统计性概括,并且不能完全排除访谈过程中受访者的社会赞许性动机,因而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为此,将在日后探索有效教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中进行资料数据和分析方法的完善。

参考文献:

第5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有效教学 理论基础 概念 内涵 特征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思潮对教育学界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发展,“教学也是科学”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这种教学观认为,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的概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1 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余文森在探讨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时,指出有效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教育学和知识论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成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有效教学被定义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即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理论是构成有效教学的理论来源和依据之一;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最高标准,因而发展性教学理论是构成有效教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从知识论的角度看,有效教学以有效知识论为基础,因而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

2 有效教学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陈晓端、Stephen Keith对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有效教学的分析范式与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方学者的研究对我们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有效教学的若干启示。就有效教学的概念而言,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解释基本归纳为三种基本取向,即“目标取向”、“技能取向”和“成就取向”。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有效教学的理论解释仍然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界定框架,但西方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它包括“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崔允漷对有效教学的理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首先对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即何为“有效”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他指出,所谓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其次,他还明确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具体体现为: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应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应关注教学效果的可测化和量化;有效教学还要求教师具备反思的意识和策略性知识,并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将有效教学的策略分为“准备策略”、“实施策略”及“评价策略”,以此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采用的具体解决行为方式,为教师形成自己的有效教学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指导。

姚利民紧扣“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的内涵,探讨和明晰了有效教学的涵义。首先,从“教学”的内涵来看,有效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具体包括:确定正确恰当的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实施,组织好课堂活动,管理好教学时间等。总之,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既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的正确性、合理性,还包括教师教学策略的多样性、灵活性,以及教学内容的恰当性和有用性。其次,从“有效”的内涵来看,有效教学体现为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和教学“有效率”。所谓教学有“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取得的具体进步与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要求,也是衡量教学有无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学有“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教学有“效率”,是指学生学习效益与教师教学投入之比,教师越能以少的教学投入带来大的教学效果,其教学行为就越有效。

基于以上研究,姚利民进一步探讨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即有效教学区别于“低效、负效、无效教学”的表征体现,明确指出有效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包括以下九个具体方面:正确的教学目标、充分的课前准备、科学的课堂组织、清晰的讲解、饱满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高效的利用时间及激励了学生的学习。这些特征虽然并不代表有效教学要遵循某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但为广大教师朝有效教学发展的具体教学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3 “科学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

皮连生、吴红耘则从教学论的视角进行了有效教学研究,将国内外教学论研究大致归为两类:哲学与经验取向的教学论和科学与实证研究取向的教学论,简称“哲学取向的教学论”及“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并立足于从科学取向的教学论来研究有效教学。研究指出,任何有效教学的理论必须明确回答三个问题:一是要带领学生去哪里?二是如何带领学生去那里?三是怎么确信学生已经到达那里?明确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及可操作性,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其一,要回答“去哪里”的问题,就要明确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考察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可靠标准是教学目标,而科学取向的教学论认为,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的结果”,而非“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发展并不全都是学习的结果,因此,“学生学习的结果”与“学生的发展”是有区别的,用“学生的发展”作为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是不科学的。其二,回答“如何去那里”的问题,就要确定实现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现在也称为教学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要先确定学生学习新任务前的起点,分析教学目标中包含的学习类型,以及从学生的起点到达教学目标所需要满足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这样才能确保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学策略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其三,对于“怎么确信学生已经到那里”的问题的回答,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强调,必须采用“目标参照”的策略与评价,教学评价有效必须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与评价三者之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要通过测量前后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来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水平。

4 有效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以上研究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有效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有效教学的关注将促使广大教师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重新不断审视教师的地位和角色,接受来自课堂教学体验、自我感悟、反思及反复实践的洗礼,对帮助广大教师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智慧”的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有效教学研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掌握一套科学而艺术的课堂教学策略。在课前准备策略即有效备课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制订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且教学目标不可过多、过空、过泛,这将影响教学任务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围绕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科学地选择和搭配教材内容和其他教学资源,预设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扬长避短优化教学方法,使之为有效教学服务。

第二,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锤炼自身组织课堂语言的能力,努力增强语言表达的简练性、准确性和针对性,做到清晰讲解、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学任务的设计要紧密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展开,避免所设计的教学任务太过盲目和随意,这将无形中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效率。在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教学任务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且任务设置要适量,难度要适中,任务要求要具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潜能和动机,使之有效完成任务。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考虑到各个任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尽量使各项任务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并具难度梯队的“任务链”,从而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在布置课堂任务时,要避免单一、重复的任务内容和形式,可通过结对和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输出和交流的机会,并争取为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学生提供差异性任务,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认识到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尽量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提倡发展性评价,真正发挥课堂评价对有效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

此外,实施有效教学,还要求教师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首先,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以科学的教学思想观念来指导自身的教学行为,这是有效教学之于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其次,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如果教师自身对于学科的内容不够熟悉,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厚,那么教学自然就缺乏广度和深度,学生的学习也就无法深入有效。另外,要做一个有反思精神和能力的教师。我国学者叶澜教授说过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可以说,“教师发展的核心就是反思”,教师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通过思考和反思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改进实践和发展自我的目的,这也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必经之路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2,(2).

[2]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3]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

[4]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5]姚利民.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6]皮连生,吴红耘.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5).

[7]李航.有效教学研究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08,(1).

[8]罗少茜.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8,(3).

第6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书法课开设一般都是包含在美术课程中,还有一些书法爱好的学生通过参加学校书法社团来学习书法。除此之外,很多学习书法的学生是为了考书法专业的大学而学习的。笔者目前在每学期的美术课上开设8-9节的书法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时情况下,感受到书法之美,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进行授课后,能够使学生获得具体进步,也就是说不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质量的标准,而是以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作为教学质量的衡量指标。从这个概念可以得出,高中书法的有效教学就是希望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对汉字构造、汉字之美有更深刻的见解,并且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高中书法教育的困境

1.互联网对于汉字书写的冲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笔写字的机会都越来越少,更何况是提笔练字,越来越容易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书法已经是过时的艺术,对其兴趣缺失,不利于书法课的顺利开展。

2.社会和学校缺乏对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视。高中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很多学校的教学是围绕着高考科目进行的,对于书法课并不重视,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书法课程。学生也因为书法课程与高考并不相关,所以对其兴趣缺失。此外,学校日常上课的书桌因为较小,也不利于软笔书法课程的开展,这些都导致了书法课开展不是很理想。

3.缺乏书法教学的老师。书法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全国书法家协会可达数万人之多,但是从事书法讲学的老师却很少,于是很多书法课都是学习其他专业的老师代课的,虽然这些老师非常努力,但是仍和教学目标相距太远。

4.未建立完善的书法课程体系。高中学生的教育重点是面对高考,主要科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国高中课程体系中对于书法的重视较低。虽然近些年教育部提出要在美术课堂上开设书法课,但是由于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的缺乏,所以更多的书法课程以欣赏为主,动手习字的效果较差。

5.学校硬件设备的支持力度不够。现在学校内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的硬件设备越来越齐全,但这些设备在书法教学中的作用有待于发现。此外,一般学校都未配备书法教室,不利于展开书法教学。

三、实现高中书法有效教学的策略

1.通过选修课和走班教学的形式在高中开展书法教学。选修课的开设是给予学生多种选择和多样化的学习空间,能够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实现跨学科学习并提升眼界。走班学习形式是指学生根据选修课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师进行“走班上课”。这种形式在高中属于新型课堂,所以若进行这种上课形式必须,(1)对学生的选课进行良好的指导,避免让学生盲目进行选择;(2)对走班制度进行周密的设计,在走班时进行的书法课程可以有临摹唐代小楷《灵飞经》、临习北魏的墓志铭等内容,在设计课程时要注意时间段,不要和主课冲突,也应该善于安排教室,保障学生对书法课的需求。

2.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在高中书法课的讲授上,应该注重课堂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在书法课上所获得的收益,并正确处理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1)探索新的课堂组织形式。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成就感。(2)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书法课按照次数来划分,每次讲课讲一个学时的基础知识和注意要点,另外两个学时让学生自己联系,提高动手能力,三个学时完成一次教学任务。这样既能够节省教学时间,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课程内容中安排适当的书法鉴赏时间。美术是一门体验和实践十分重要的课程,在书法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水平,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书法写作水平和能力,鉴赏时间应该不少于书法讲解过程的五分之一。

4.通过临习书法提高书法写作水平。学生最开始临帖应该从书写楷书开始,等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可以慢慢临习颜体、柳体、欧体等字体。临习字帖不只是简单的临帖,在临帖过程中有对临、背临和意临三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引导,并向学生讲述字帖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从内心认同书法中的情感,才能够体会到书法的博大精深。

第7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育;有效练习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发展。在新课改的号召之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练习也应该有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改变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练习更彰显其重要性。

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的局限性

(一)强调重复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育中所存在的最大误区主要是简单重复,这种教学方式带来很大的盲目性。一边是老师布置的大量的练习试题,一边是学生应付完成的作业。其结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成绩,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厌烦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甚微。

(二)练习的习题效率较低

小学阶段主要是学生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关键时期,但是,作业量的大量布置以及简单重复的记忆性的习题的训练,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大量练习的结果是僵化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勤于动脑的习惯。面对着课堂上的练习,学生们只要学会一定的“套路”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想要的分数。然而,在真正学习的背后更重要的是相关思维方式的培养。数学,作为一种锻炼思维的一门学科,更应该注重数学教育中的盲目性与无目的性。

二、改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练习的重要措施和意义

(一)改变小学教学重要课堂中有效练习的重要措施

面对着小学数学重要课堂有效练习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改革相关的教育措施以及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训练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改变。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较为全面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这样的教学环节上,更应该有活跃的课堂气氛。面对着各种“游戏般”的数学试题,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够带动习题的针对性。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相关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既能够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中学到知识,又可以在课堂上学到相关的知识点,更便于记忆和理解。

2.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盲目的课堂练习不仅无益,反而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应该更加有针对性,要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练习,更要及时练习和巩固复习。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练习主要目的是在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少。所以,在教学的相关改革中,试题的练习在于“精”而非在于“多”。

3.试题应该注重趣味性和学习型

传统的试题较为注重书面性,简单的就是针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书面的训练和记忆。有效性的练习更应该注重习题的趣味性和学习型。例如:变传统的的书面作业为实验性的作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学到相关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有效的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4.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言传”的方式,注重教师的说教。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对积极的同学实行奖励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着重改变一下固守在头脑中的教育思想,不断地学习,积极地配合网络教学,以便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上的进步。

(二)研究的意义

本次针对小学课堂中有效提高练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丰富小学生的课堂

学生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提高可以为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思维模式。数学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在生活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可以更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

2.培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构建知识的重要学科,其思维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的教学课堂的有效改变之下,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练习有效性的研究进行相关分析,内容涉及研究的目的,研究中措施的改变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简单的介绍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布置的练习试题的盲目性和缺陷性,并提出疑问和相关的改进措施,以对研究的有效性提供借鉴。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数学练习的研究与改变,更着重让学生走出数学,去数学以外发现数学的真正奥秘。研究不仅仅需要书面上的文字表达,更应该注重实地考察与相关信息的收集和试验。此外,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研究的试题遵循了开放性的原则,并实地去几所小学的课堂进行听讲,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得到了以下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深知内容不足以表达对小学数学练习有效性的体现,但愿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可以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们的关注,关注小学生的教育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子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J].基础教育2013(03)

第8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一)课题的界定

课堂: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

有效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实效,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有效教学定义的界定和描述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第一种是描述性定义,它把有效教学描述为“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出发;第二种是流程性定义,这种定义把教学有效性分解成一个由背景变量、过程变量和产出变量构成的流程。这两种有效教学的定义都把评价有效教学的标准从教师中心的视角转向了学生中心的视角,都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获益作为教学有效与否的评价标准的。

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有效教学的理解也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把握。这种理解不仅注重学习的结果,也注重学习的过程;第二种观点从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角度规定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有效性”规定为:A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B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学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C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这一观点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标准,它对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给予了重视。

(三)研究目的

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的目的是让教师在课堂上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乐学、会学、善学,学得有效、高效、长效。

1 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育人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不强,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另一部分教师照搬照抄教学案例,不管工作实际,不研究学生特征,满足于完成教学内容的呈现,忽视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实施本课题,主要是探索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教学策略,改变课堂教学的平庸、教条等不良面貌。

2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是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就其原因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只求量不求质的重复训练,片面将学生的能力培养等同于知识性传授,忽视师生活动的合理设计等,从而使课堂教学低效乃至无效。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校本研究,使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基础策略,养成实践+反思的工作作风,从模仿教学走向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1、以我县“读-思-练”课堂教学主体导学模式和我校《以课为本探索农村小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为抓手,研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状况。2、研究问题的普遍性程度:是少数教师存在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般性问题还是严重的问题?3、研究问题的归因: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弄清基本原因,作出科学诊断。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1 学校管理对策:学校领导及课题组成员,应该如何加强相关管理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教师教学对策: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一边教学,一边研究,一边培训。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形成反馈机制。

(三)有效备课的研究。以学校教研组、年级组、学科组为单位,实施分组备课、集体备课、校园网络探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研究互促。

(四)有效教学实现过程的研究。通过审视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的内在成因,根据我校的新课改方案提出的“课堂预习导学、课堂合作探究、课后练习巩固”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有效教学直接相关的某些因素。

三、研究的主要思路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科学方法综合运用,达到最佳研究成果。

1 前期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理念学习法等,从多方位、多角度搜集资料,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积极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高效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其个体开展纵深地研究,以寻求高效的教学方法。3,总结阶段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评价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形成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积极开展小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实践与研究,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达到课堂教学合作、动感、高效。

1 成立“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由教科室全面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2,课题组下设教研细、年级组,结合各年段和各学科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把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3,课题组按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办法对各教研细和年级组进行跟踪研究、指导与服务。4,把课题研究与新课改、校本教研结合起来,下设子课题。把课题中的子课题纳入校本教研专题,做到有计划地开展研究。

第9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性 方法研究

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变革,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也逐渐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教育界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课堂思想以及行为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同时也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仔细观察了解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积极意义

小学是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理念,制定正确的数学教学目标,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教学知识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且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汲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运用技巧,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课堂活动的灵魂,制定时要依据基本的教学大纲,针对学生成长各个阶段的知识变化、技巧变化、思维能力变化、情感态度变化等相关因素进行制定。

教材是进行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教材内容往往宽泛化。照搬教材必定会影响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之前,要仔细研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增强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性。例如:在“认数”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求小学生掌握较大数的必要性,领会其实际意义,将数分为“十万、百万、千万、亿”等,建立各个单位之间的联系,了解各个单位之间的关联。

(二)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知识内容时,要符合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认知水平,并且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观察力较弱。小学生缺少生活中必备的观察能力,也缺少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实际情况相连接的能力,因此知识的调用能力差,阻碍了数学课堂有效性内容的发挥。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大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设定学生熟知的卡通人物或者生动的童话故事模拟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枯燥的数学问题与生活中的事物连接起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同时教学情境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通过内容的传授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技巧,但在此基础上又不能忽视情境的创设,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衔接的更加紧密,寓知于情。例如:在“倒数”学习课堂中,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将分数中的分母与分子进行倒置,就可以轻松的找到分数的倒数。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设定猜字谜教学情境。

(三)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可以采取设定教学环节提问方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化的理解知识内容。但切记避免提出问题泛泛化。例如:在“年月日”教学环节中,提问“今年是什么年?”学生回答“猴年、2016年等”。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个体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差异会使得对知识内容的接受程度有所区别。相同的问题对于不同学生产生的认知效果也是不同的,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逻辑思维之间存在一个适合程度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设定问题之前,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问题分为不同的阶段,难易适度的问题交给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交给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

(四)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在教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多数都是以小组形式开展的。数学教师要严格把控小组探究互动的各个环节,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明确开展活动的目的以及教学手段;明确各个小组的合理分工,突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五)课堂联系的有效性

课堂联系要具有针对性、生活性、层次性、趣味性以及开放性。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考虑怎样设计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数学联系的有效性,进而保证课堂联系的有效性。在课堂练习环节中,教师要注重灵活的运用教材知识,合理的选用教材中的有效知识内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并且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一道数学例题:要求学生根据营养餐标准进行搭配,设计一份营养午餐?这一题目的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的既有针对性特点,又符合开放性特点,学生只要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按照日常人体所需热量进行合理搭配就可以。

结束语:总而言之,若想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明确不同课堂的教学目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中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活跃课堂氛围,M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对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对小学生未来的升学、工作、生活都产生着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案例,提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对策措施,望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张玲.小学数学学习有效性提升的方法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1):110-110,111.

[2]吴三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法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3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