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乡土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乡土文化论文

第1篇: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平时我们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课堂的气氛是压抑的,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手上的粉笔刷刷地写个不停,而学生在下面却显得很疲惫,昏昏欲睡,甚至有的学生已经睡着,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兴趣以及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高中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在上课之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活跃起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这堂课最大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乡土文化作为切入点来营造一个良好的高中英语课堂气氛,比如我在讲译林版《牛津版英语》高二模块一中的Unit1的时候就是通过乡土文化资源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首先,在正课开始之前,我让一个学生给大家讲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生活地方的特点以及习惯等包括食品特点、语言环境等,接下来又叫大家进行补充。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然而我让学生们通过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来了解课文中主人公WeiHua在英国留学时候的作息时间以及生活习惯,并且对比与我们的文化有什么区别。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

二、结合乡土文化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

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对于课堂学习的英语印象不深,而课后很少有人会去复习。之所以学生对于课上所讲的内容印象不深是因为课堂上所讲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不深,这样即便是我们在课堂上已经记得很牢靠,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就会很快将知识点遗忘,因此我们要结合乡土文化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利用乡土文化与我们生活之间的联系使英语知识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更加亲近生活,这样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想起课堂上所讲过的知识点。比如,我在讲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中短语的讲解时都会让学生进行造句,这可能是大部分教师在讲短语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而我们会重点要求学生在造句的过程中联系日常生活结合乡土文化,比如对argueabout/oversth.withsb.进行造句时我可能会要求学生联系各地区之间的性格特点来进行。这样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短语的理解和认识,自然也就会印象深刻很多。

三、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深远影响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志,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特有的乡土文化发扬光大。而英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我们总认为学习英文要结合当地的语言环境,这的确是学好英文的重要方法,但是在了解国外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甚至要怀有将中国乡土文化弘扬世界的抱负。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学习英文的同时融合乡土文化,目前已经有很多中国特有的文化被翻译成英文,比如IChing的意思是易经,Tofo是豆腐,Kylin是中国的麒麟等。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这些乡土文化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要注意在英语教学中融合乡土文化,要让学生们明白学习英语并不是因为崇洋,相反的是要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我们今后走到哪里,说着什么话都要时刻记住自己是华夏子孙,并为这个身份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结语

第2篇: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1.1集体土地所有权功能考察

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土地所有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制度功能,其存在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这样的制度功能在城乡一体化目标视域下是否有存在必要,则需进一步考察。通过归纳,集体土地所有权曾存在以下几种制度功能:人员固定功能。建国之初,人们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流动是自由的。但是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驱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基本生活资料供应不足,而农村又流失大量劳动力,农业生产荒废的困境。于是,何以固民于农村,成为当时亟需解决的问题。户籍制度能够将农民限制于农村,而由于农民对特定集体的身份归属性,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更能将农民束缚于特点的空间点。资源摄取功能。国家通过建构集体所有权而否定私人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国家对农村进行资源摄取的权力通道。一方面,将资源摄取对象由个人转换为了集体,大幅度降低了谈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集体的领导层受政府任命,其对征收的执行力度不容置疑。并且,在集体土地所有权最终确立阶段,集体成员退出权丧失,集体成员只能依附于集体方能生存,又极大降低了单个农户的对抗性。事实上,集体化经济绝不是农村社区内农户之间基于私人产权的合作关系,就其实质来说,它是国家控制农村经济权利的一种形式。迄今,根据摄取的资源的不同,分别存在过对“农村产出”的摄取(1949—2006年)和对农村土地价值的摄取(1982年至今)a。社会保障功能。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所蕴含的高额价值逐渐显现,土地价格飙升。在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之前b,城镇非农居民有权利申请农村宅基地建房,也没有禁止城市居民到农村购房的法律规定。由于资本趋利性的存在,使得城市的资金逐渐向农村渗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异和信息差别有让农民利益受损的可能性。采取何种方式能够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以及其身份属性,能够有效地将农民与非农民、本集体成员和非本集体成员区分,以此为依托,禁止城市居民和非本集体居民到本集体建房而居或买房而居c,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存利益不受侵害d,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社会保障功能逐渐被挖掘并确立起来。进入21世纪,经济危机频发,农民工在城市失业返乡的现象频繁发生,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有效的隔离了外来资本的入侵,使得返乡农民仍有房可居,有地可种。其社会保障功能凸显,有学者更是将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为基本制度依托的农村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1.2未来和城乡一体化实现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功能样态——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存续的必要性考察

资源摄取功能、社会保障功能至今仍具现实意义,但是否就能以此为理由将集体土地所有权改良作为制度改革的方向。对此,作者持否定意见。析言之,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功能存在现实必要性并不表示未来仍有必要,需要明确的是未来社会形态(城乡一体化目标视域下)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功能的必要性问题。人员固定功能早已因其所依存的社会背景消失而消亡;需要考量的即是资源摄取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首先,就资源摄取功能而论,对农业产出的资源摄取早在2006年农业税取消时即已消灭。对集体土地价值剥夺的资源摄取功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还会继续存续,但却必然是一个弱化的过程。在城乡一体化实现后,再以剥夺城市周边土地价值的收益去进行不发达地区经济的转移支付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成其为正当理由,曾经的一个长时期的剥夺过程已经完成了上述目标,因此,集体土地的资源摄取功能亦无存在价值;其次,就社会保障功能而言,城乡一体化的应有之意是社会保障体系在全民范围内确立起来,也许那时会存在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但却不应有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异。因此,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于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功能已经属于不必要。

2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化改革合理性之证成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得以依存的身份土壤(可能性),亦有存在的制度功能(必要性)。但是,在城乡一体化实现后,其存在的前提——农民身份将会消亡,其存在的必要性——制度功能丧失作用。集体土地所有权还能否存在,答案已经浮出水面,即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城乡一体化目标视域下是不能存在的。有了这一结论,在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如何进行制度选择就有了方向性指引。事实上,学界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讨论由来已久,在土地所有权上采何种道路众说纷纭,但均可以纳入私有化、国有化和在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改良3种基本观点。笔者认为,就保留集体所有权而对其进行改良的观点而论,由于“农民集体”在城乡一体化实现后将整体消亡,集体土地所有权必然成为空中楼阁瞬间崩塌,其不合理性不言自明。而且,继续保留土地所有权的二元结构,人为地造成土地权利的身份差别,并不符合城乡资源一体流通的应有之意,有碍完整成熟的土地市场形成。因此,对集体所有制进行改良,积极重塑集体所有权主体和权能以做“实”集体所有权的观点断不可取。剩下的两种选择:对集体土地进行私有化处理或者是国有化处理。笔者认为,私有化处理不符合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样也会出现新的土地二元结构,即部分土地归国有(原城市土地),部分土地私有(原农村土地),这必然导致新的制度混论,此种改革思路亦不可取。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国有化改革,是惟一可依赖的改革路径,具体理由如下。

2.1统一居民身份要求土地所有权一元化

城乡居民身份上的差别是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二元结构存在的前提,但这样一种二元结构的存在,在逻辑上却不能自洽。土地的国家所有从最终归属的角度属于全体国民所有,其中包括城市居民,亦包括农村居民,因此,国家土地所有权存在最终所有者身份的无差别性。但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从最终归属的角度属于本集体全体成员所有,即当然排斥城市居民成为权利主体,亦排斥其他集体成员成为权利主体,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最终所有者的身份专属性,这种身份专属性权利是不能永续性存在的。目前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城乡尚未一体而需要予农民以倾斜的权利保障,但城乡一体后,统一居民身份的民众在社会保障层面已经没有城乡差别,因此,上述理由即不成立。而且,统一居民身份,不同的土地权利,将造成新一轮的权利身份差异,城乡一体化将沦为空谈,故而,统一的居民身份必然要求一元的土地所有权。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一元的土地所有权只能是国家土地所有权,而不能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私人土地所有权。

2.2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化改革的现实可能性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国家所有之路,具有现实可能性。首先,符合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一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尽管集体土地所有权可以被认定为是公有资产,但是,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国有化塑造,将进一步增强其公有资产属性,而更多地摒除掉其私有资产性质,符合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这一要求;另一方面,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国有化改革,亦有利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若采用土地私有化改革思路或者土地集体所有化改良思路,则有可能出现土地——这一最重要的资源,大规模地集中于私有经济当中,这无疑会有碍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其次,在统一的城乡居民身份这一预设前提下,不能存在以特定身份为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但是却可存在不以身份为要求的抽象的国家所有权。详言之,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化改革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抽象的国家所有权,与现在城市地区的土地国家所有权一样,它并不隶属于特定区域的全体城市居民所有,而是抽象地属于全体中国人民所有,这符合城乡一体化后城乡居民身份的无差别性。再次,城乡一体化的应有之意包括土地资源在全域范围内自由流通,抽象的国家所有权取代以身份为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将有力地消除土地资源自由流转的身份障碍,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流通。现有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体系,其获得需要有集体身份,其流转亦受集体身份限制,以国家所有权取代集体所有权,则身份限制自然消解,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不受权利主体身份限制自由流转。可以发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国有化改革是城乡一体化目标所蕴含的应有之意,具有必然性和不可逆性。应关注城乡一体化过程视域下如何进行制度构建,以按部就班地实现土地全国范围内的国有化。

3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化改革路径

改革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元的土地国家所有权,现有的城市土地权利体系是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演进方向的蓝本,即形成土地的国家所有再辅以相应的用益物权制度。因此,制度演进路径就是塑造完整的农村土地用益物权体系,并逐渐弱化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制度功能,为国家土地所有权概括取代集体土地所有权创造条件。首先,应逐步建立农村用益物权的权利表达机制,根据现行法律,土地征收法律关系主体是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这样的主体安排完全漠视了征收法律关系中另一类利益主体,即农村土地用益物权人。这是造成当下因土地征收而屡屡引起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国家(政府)对土地价值的摄取应逐渐弱化,而土地增值收益应逐渐回归至农民手中。如何实现,这就需要建立农村用益物权权利表达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征收过程中农村土地物权人的参与权,包括知情权、异议权等;一是在征收补偿费用安排的最终决定权,这都将有效降低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权力寻租现象和人成本,缓解农户、集体经济组织、政府三方尖锐的矛盾,并弱化农村土地用益物权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依赖。其次,破冰之旅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去集体化是一个渐次过程,而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将是打破集体土地权利身份要求的突破口,现在时机已成熟。一方面,双向城镇化呼声日高,城镇居民有到农村居住创业的诉求。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又有实现宅基地使用权财富功能的强烈愿望。并且,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的制度设计只需做一个技术化处理,即将宅基地使用权作空间权设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迎刃而解。流转问题一旦解决,将极大地增加农民财富,建设需求同样增加,新型城镇化将蓬勃发展。第三,核心问题是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建构。宅基地使用权空间权塑造这一技术改革路径可以实现居住利益保障和资源的物尽其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又如何进行制度构建既能实现其社会保障功能,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实现物尽其用。最近关于农村问题的讲话给出了答案,即“我们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在这样的思路下,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户而言,作为物权的承包权能够给他以足够的保障,一方面,它能够有效对抗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侵入,另一方面,其剥离“经营权”加以流通,也更易在其不从事农业生产时实现土地收益,因为以“土地经营权”保障受让人的利益,将有更多的有意资本投资农业,必然形成更完善的议价机制,土地流转价格对农民更为有利。而农民进城后不愿耕作的土地,能够有效流转至生产专业户和家庭农场手中,提升农村生产效率,保障粮食生产。以上述制度建设为依托,形成完备的农村土地用益物权体系,并逐步建立全域性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而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概括国有化,既符合国家社会主义性质,亦建立一元化的土地所有权。

4结论

第3篇: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乡土文化 美术课堂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97

《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要求教师将乡土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本文将针对乡土文化融入高中美术课堂的意义和方法做一简要阐述。

1 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意义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课堂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进行单纯地技能训练,更应该将美术课堂视为一种对文化的学习。

高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乡土文化元素,体现了现今教育中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人文精神融入到美术课堂,融入学生身边的乡土文化,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巧,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在学生提高知识,掌握本领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和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美术课堂教育也能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也有利于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广大农村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繁荣的精神寄托,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征之一。在高中课堂上融入乡土文化,是对乡土文化的承认和重视,是对乡土文化积极的沿承,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强保护乡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所以说,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融入乡土文化是非有必要的。

2 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手段

2.1 场景教学法

场景教学法是指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相结合的方法,带学生走进自然,以野外写生的形式,在自然中体味山川之美,结合实地景物,开展乡土教育。

如《野外的景色多迷人》一课,可以带学生走进自然之中,感受乡土气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白云下游有挺拔的松树,绿油油的草地,像蓝绸子一样清澈的小河里古灵精怪的小鱼,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吹过指尖的微风、自然中涌动的快乐精灵、空气中弥漫的花香鸟语,用自己的双手调和色彩,将野外的景色留在画布上。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不难发现野外的景色是有多么的迷人。在野外写生之前可以布置作业,搜集相应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地研究乡土文化,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2 电子信息技术法

电子信息技术法是指运用现今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与手段,组织美术课堂教学。将乡土文化以拍摄、录像、照片搜集等手段,运用电脑设计图、图片展示、文字资料、幻灯片、多媒体大屏幕的方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乡土文化概念具体到影像资料中,便于理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印象。

如《泥塑建筑》一课,就可以先讲讲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展示实地拍摄的照片,观看相应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亲耳听到,亲眼见到新河的伟大历史,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了解新河的历史,感知新河的伟大,学生在欣赏中开阔了视野,在欣赏中加深了感悟,一种民族自豪感便自觉涌现心中,学生会自觉地了解家乡文化,保护家乡文化,在源头上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3 历史文化陶冶法

历史文化陶冶法是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除了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添加文化熏陶。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前,可以搜集相关的历史故事、名人传记,作为辅助资料。

例如《简笔画》一课,课前就可以让学生向长辈询问家乡的名人故事,在书上查找典故传说,课堂上让学生用简笔画画一画心中崇拜的家乡英雄。当学生的画笔依据心中的想象,描绘出英雄模样的那一刻,学生的作画能力有了相应的提升,快速达到教学任务的同时又了解了历史,了解了家乡文化,达到了爱国、爱家乡、保护乡土文化的目的。

2.4 开展校园活动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规划》规定“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乡土风情绘画大赛”、“乡土风情写生作品展”、“家乡最美风景展”,增设奖励机制,对优秀者提出表扬,颁发证书。乡土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历史悠久,学科跨度大,融合难度大,而校园活动作为教学活动之外的辅助,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乡土文化,了解关于历史、人文、地理、风土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就可以快速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减少了课堂的阻力,有利于乡土文化与高中美术课堂的快速融合。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活动,各种比赛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利于美术课堂的立体、生动、有层次、多元化,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通过这四个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乡土文化渗透入美术教学课堂中,减少教学中的阻力,增强二者的融合性,快速达到教学目的,采用这四种办法美术课堂教学会产生巨大的魅力和意想不到的收获。

3 小结

美术课程在乡土文化上蕴含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在生活中要善于去伪求真,去粗取精,提炼适应学生学习的乡土文化,在利用乡土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自发自觉地保护乡土。不要对乡土文化采取漠视的态度,只要我们将乡土文化重视起来,将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将发现乡土文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灵感,我们的美术课堂也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首都师范大学.

[2]邓福星.中国美术[M].文化艺术出版社.

[3]张晓凌.另一个世界[M].吉林美术出版社.

[4]张晓凌.中国当代美术现象批评文丛[M].吉林美术出版社.

第4篇: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48-03

乡土教育在我国是一个特指概念,指以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历史为教育资源。采用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乡土教育在乡土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孕育和生成,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现实性、整合性特色,它同样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围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中的乡土课程、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诞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目前如何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力度,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力求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

一、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视野下乡土教育发展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把握社会变革的实质。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 “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即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正是以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为主题,导致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并引发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改革与创新。其中,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机制,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养,通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缓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边远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外流带来的乡土社会衰败趋势,成为实施“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战略性举措。

第二是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

改革的深化引起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同样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创新,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是我国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和谐的文化,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必须受到尊重并得以发扬。―方面,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一个基础,是提供人们创新的源泉,但另一方面,更凸显了多元文化与现代性的尖锐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多民族融合后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失,同时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存在的“城市中心化”现象,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缺乏适切性。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导致的生态危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会生存基础上求发展,我们还缺少得力的举措。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多元文化与现代性关系的处理,实质是对文化的选择问题,不仅聚焦于多元文化传统中思想资源特质的再认识。而且要思考主导价值观下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问题,这正是我们在新时期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困惑。

乡土教育问题研究其独特性决定,应寻求特有的研究方法。由于该问题研究在我国起步晚,还需要有一个实证经验材料的积累沉淀过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未形成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和学术话语,没有共同关注研究主题,就难以集中学术共同体的智慧,为新理论、新范式的产生提供平台,也就很难取得学术发展的新突破;研究缺乏明晰思路及理论建构,理论提升困难;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已有的经验缺乏反思总结。

应对挑战与困惑,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两个新的立论点。

第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互补、互证、互识的动态过程,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建构。我们要通过文化整合,实现在确立普遍价值前提下重建本土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站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背景的高位来思考,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及人的发展需求出发,才能防止以西方话语来剪裁中国本土问题。

第二,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以“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勇于变革、改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回应时代挑战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教育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站在学校教育创新高度来思考问题,才能使我们的乡土教育的发展有强的生命力。

二、中国乡土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关注的重点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馑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乡土教育的内涵特色,乡土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乡土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形式,乡土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建构,乡土教育的课程实施及策略问题(含教材开发建设)等问题。

聚焦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透视,乡土教育的实践探索重点在于以下几点。

(一)乡土教育研究主题的转换

乡土教育中,无论是对近百年中国乡土教育发展历史的审视,还是当前乡土课程、乡土教材的开发,其研究主题正实现从工具论到价值论的转换。正是这一根本转换,使乡土教育研究聚焦在重新认识本土文化对当地地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价值上,聚焦在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问题上。也就是说,正在实现从关注课程资源开发进而关注文化传承;从仅关注学生学习的分数,向关注人的发展、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的转变。重建个体与群体主体性的意义世界,从而导致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对不合理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突破和超越。

(二)乡土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乡土教育目标,深层次的问题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进行价值选择,即:以促进社会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以群体发展为主,还是以个性发展为主;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强调国际化,还是强i同本土化。

通过乡土教育的课程学习,培养热爱家乡,理解本土文化,有爱国主义精神,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已取得共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发展是乡土教育承载的特殊使命,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乡土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的实质。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问题是,面对目前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及其“二律背反”现象,乡土教育如何实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功能。

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一是主动汲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实现对原文化的扬弃,在新的文化观念中得到传承(本土文化的自我发展);二是在异质文化中以扬弃形式传承(意味着本土文化的消亡)。我们应持的态度是,处理好多元文化共存兼容和开放的和谐发展关系,促进文化的沟通与相互理解;有关地方性知识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文化符号的表征,而必须回到其生活之活水源头,为乡土教育提供丰富多彩和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

(三)面向现代化的乡土教育课程结构与形式问题

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多样性特色。

在前期初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学科渗透与学科课外延伸,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优质特色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存在。内容广泛涉及地方志类、乡土文化类、地方社会人文类、地方科学类、地方生产实践类。

事实证明,只有多样化的课程形态并存,才能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基于现代化发展的乡土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建构问题

如何认识和选择乡土知识,如何处理好科学与人文关系,现代性与多元文化关系,是乡土教育实施的关键问题。如果说乡土知识的选择实质是文化选择,那么,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如何思考乡土知识的选择,实现乡土知识所具有的创构、建设和生成作用?人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寻求问题的回答。

一是整合,不仅要实现乡土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整合,还要关注乡土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乡土知识内在系统的整合;二是科学与人文的统整;三是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地方性知识亲近家乡、亲近学生;四是体现课程的文化性,即按照一定地域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地方乡土知识的选择、整理和提炼。

总体分析,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学目标,回归生活的内容设计,学生活动的合理组织,以及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正是乡土知识的选择原则。

(五)乡土教育课程实施策略问题

课程实施策略的确定旨在体现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教材开发的发展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适切性;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形成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同时尽可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选择、批判、创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乡土教育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

第一,对目前研究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全面把握。乡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内外在诸多问题。不仅在宏观上有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发展的极不平衡,如何做到尊重差异、差异发展,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问题,而且还有诸多深层次问题。诸如,主流话语与乡土话语相遇时出现的权力不对称的裁决,乡士教材与正式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问题,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缺失,文化传承与文化交融关系的错位,文化大传统与族群性文化权利诉求的失衡,等等。我们只有全面把握和对这些问题有透彻的分析,才能作出明智的战略性决策。

第二,关于乡土教育研究中遭遇的若干障碍的认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乡土教育研究目前承受着来自观念层面、制度体系层面的诸多障碍。例如国家主义的课程强势,精英教育的取向,在高考升学竞争压力下社会和家长的不理解,教师承载的过重负荷以及学校领导的诸多无奈。乡土教育研究需要提供内外在良好的环境条件。内在环境指的是学校应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办学中尽可能处理好维持系统与变革系统合理运作的关系,内在优化与外在社会压力的关系,学校个性化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关系,从而使乡土教育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找到它应有的位置。现代意义的乡土教育正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互动中生成与发展的。而外在环境则是指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

第三,对乡土教育、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等概念内涵、特征及定位问题的理论澄清。乡土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的文化性特征(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分类;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学者们各自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视角对乡土教育进行了探讨,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经济文化类型与地方课程的建构;国家建设模式与乡士知识的传承;乡土知识的习得过程;有效处理国家课程与乡土课程的关系;乡土知识与文化重建(文化变革与转型);等等。这些研究,扩展了学术视野,有利于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

第5篇: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诞生于新文学发轫期,鲁迅在《导言》中曾写道:“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而早在1920年代初,周作人就倡导“乡土艺术”①,鲁迅也是在那时被称为“眼前我们唯一的乡土艺术家”(张定璜语)②。自此始,乡土艺术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1949年后,“农村题材”取代了“乡土”概念,文学作为全面国有化的一个部门,也打上了计划管理的特色。所以,当“新时期”开始后,“乡土文学”概念的重新出现,本身就带有“怀乡之恋”的情结——怀“五四新文学”之乡恋。

“新时期”的“乡土文学”研究肇始于台湾文学的引介,因为在1970年代初,为了抗拒的党国文学,台湾文学界就发生了一场有关“乡土文学”的论争。大陆改革开放后,率先绍介的台湾文学中就包括台湾以陈映真、钟理和为代表的“乡土文学”。与此同时,大陆创作界和学术界也启动了自己“乡土文学”,其中在创作上被推崇的乡土作家是刘绍棠,而在学术研究上着将焦点集中在鲁迅以及围绕着鲁迅的1920年代乡土作家,还有被重新定位的沈从文。而杨剑龙教授则是最早在整体上论述乡土文学而非单个作家作品研究的学者之一。他1987年通过答辩的硕士论文便是《中国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综论》,紧接着连续发表了《论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的悲剧风格》、《论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的乡土特色》、《在乡土的沃野里探寻——近几年乡土文学研究述评》、《论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的基本主题》、《恢宏浑厚的悲壮色彩——略谈左联作家的乡土小说》等系列论文。而到1995年,他动笔已久的乡土文学专著《放逐与回归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终于付梓出版。

这部处女作共由六章组成,熔作家论、影响论和总体论于一炉,在具体写作以及章节设计上都颇具匠心。第一章“放逐与回归:鲁迅的乡土世界”,重点并不在鲁迅文学的主旨这一被不少人讨论过的方面,而在鲁迅乡土小说的风格这一较少为人所论述的方面。全章五节有四节是谈叙事视角、情感表达、意象定势、反讽手法、民俗文化和色彩的,只有最后一节与文学主旨有关,但也是放置在文化批评的框架之中。这使得关于鲁迅乡土文学的论述显得别开生面。围绕着鲁迅这一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山鼻祖,作者又设置了“影响与契合:鲁迅身边的乡土作家”和“接受与模仿:鲁迅著作的崇拜者”两章,分别论述了台静农、王鲁彦、许钦文、冯文柄和蹇先艾、彭家煌、王任叔、赖和等八位乡土作家,仍然是围绕小说风格和乡土特色而论。其中赖和是台湾作家,他虽不像前七位,或者与鲁迅相识相知,或者听过鲁迅的课,或者与鲁迅一起加入过左联,赖和生活在当时被日本统治的殖民地,但却是鲁迅顶级崇拜者,也是台湾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这显示了作者研究视域的扩大。不仅如此,在影响论方面,作者还将当代作家和现代作家的师承关系,如沈从文与汪曾祺、废名与何立伟;并抽样探讨了当代作家的乡土书写。全书始终围绕着乡土文学的美学意蕴、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显示了那个时代在整体学术特征,即只有文学的内部研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

杨剑龙教授的乡土文学研究在当时就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贾植芳先生将《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称之为“一部见解独到、论证谨严”、“很有学术价值和个人风格的学术专著”,并称赞作者“以较新的方法和视角,恰如其分地从意象分析、文化分析、反讽手法、民俗色彩等方面,切入鲁迅的乡土创作,使他的鲁迅研究别开生面独抒己见……”;“对于总结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创作与研究,都具有无可置疑的启迪意义”。③当时的一部书评也分析了该著的特色,指出:“紧紧扣住乡土文学特定的文化审美意蕴层面来进行分析和理论建构,杨剑龙对于单个作家的剖析,就不是单纯的艺术欣赏,也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作品论,而是把一个个乡土作家依据他们创作所表达的不同文化审美意蕴来进行分类,然后是再加以宏观与微观的探析。这样,从单个作家创作的分析入手,通过乡土文学创作的实绩来显示乡土文学创作的风貌与风骨,这就使得这部著作具有一种厚实感和厚重感。”并称之为“是一部近年来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尤其是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研究的一部力透纸背的学术专著”④。

经历过近30年历史的人都会有一个突出的感觉,那就是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这种变迁的突出标志,就是城市的快速扩张,尽管这种扩张一方面是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又是以社会发展、利益获损的极不平衡为代价的。目前中国已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巨型城市区(The Mega-City Region),中国大都市的形成速度也居世界之首,其中既有深圳这样从平地拔起的新都市,也有上海这样重振雄风的老都市。而在这些快速发展的大都市中,恐怕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地方政府那样重视城市文化。这也遂引发了近几年来的上海文化研究热。

从2004年起,杨剑龙教授担任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一方面是职责所致,一方面也是他本人作为上海人的文化情结(此前就曾发表过《简论上海文化与上海人》,并开始指导研究生展开上海文化与文学研究),他开始转向都市文化研究,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他近年来的都市文化研究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为当代上海文化勾勒文化史和文学史背景,二是直接介入上海文化中的当代课题。前者有一系列专题论文和专著《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某种程度上,《论语派的文化情致与小品文创作》(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一书也属于这个系列。杨教授对上海文化和上海文学的总体看法可以用下面这段话来概括:

上海开埠以后,在商业文化的确立、外来文化的引进、文化传统的继承中,逐渐构成了上海文化的商业性、开放性、个性化的特征。在上海文化的制约下,上海文学更多了消费特色、现代手法、人性内涵,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嬗变,使中国文学明显具有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新质素。上海文学的消费特色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市场运作形式,并建立起了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传统。现代手法的运用,构成了上海文学的先锋性,也使中国文学走向了世界。⑤

在他看来,商业文化的确立是上海文化形成的基础。作为一个靠外国殖民而迅速崛起的城市,外国资本最早大规模进入上海,同时也带动的本地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上海因之而一跃而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从而也确立了上海文化所具有的商业文化特征。⑥这也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诚如鲁迅所言:“北京是明清的,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于掩饰……”⑦这一点首先体现在自清末以来上海文学中的浓郁的消费特色,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传统。不仅通俗文学报刊林立,而且诞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派文学作家。《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一书的主体,几乎就是描绘包括鸳鸯蝴蝶派在内海派作家的不同特色,即便是具有艺术探索性的“新感觉派”,也都无不打上“流光溢彩”的都市消费风格。但“近商者在使商获利”的同时,竟也为另一种上海文化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那就是左翼文化和文学。可以说,除了倡导者、践行者的内驱力和租界有限的言论自由条件,上海文化的充分商业化也是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和文学繁荣的必备条件。

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则是外来文化的引进,这“是上海文化形成的新质”⑧。正如马克思曾指出殖民主义“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⑨。中国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化及其抵抗过程,在民族陷入生死存亡危机的同时,也给古老的中国带来重生的机遇,其中外来文化的大量引入就是以上海为起点的。开埠之后,各种洋书馆、洋学堂,以及官营的同文馆,民营的出版机构,在上海纷纷出现。在1949年前,除了“五四”和沦陷时期,上海在作为全国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的同时,也长期作为文化中心。这一中心地位,使上海在文化方面总是得风气之先,在严肃文化(包括理论思潮)和通俗文化两方面都无不如此。《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一书便细致勾勒了这种“新质”文化的文学方面的细部。作者尽管探讨了鸳蝴派的各种面相,并给叶灵凤、苏青、章竞标以一章的篇幅,但显然其价值聚焦点还是在现代主义诗歌和小说在中国的生长——李金发、戴望舒、刘呐鸥及整个新感觉派等,这正是上海文化的产物。当然,作者还没有提中国现代文学主流方向的理论阐释,也是来自上海,来自一位当时在商务印书馆编杂志的编辑。这大概不是有意的忽略,而是与价值聚焦点相关,因为相比前者,后者早已是常识。

杨剑龙教授的都市文化研究,除了为当代上海文化勾勒文化史和文学史背景外,还在另外方向上直接介入了上海文化中的当代课题。对于如何在顺应和规范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下上海文化发展的坐标、定位问题,他亦贡献了自己的意见。这一从“乡土”到“都市”的转变,亦折射30年来时代社会的变迁。

从有据可查的公元前六世纪始,基督教在中国四起三落,“在基督教传播的历史上,从未遇到过需要反复多次,重新开始传教的国家”⑩,直到鸦片战争前后的第四次进入,基督教在中国才站稳脚跟。而这一“站稳脚跟”又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特征,以致在“五四”之后招来了中国新知识界的强烈抵制——1922年,为抵制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在北京召开第11界大会,上海率先成立“非基督教学生同盟”,接着北京以为首的77位学者联名成立了“非宗教大同盟”,并由陈独秀喊出了“我们应该于一切宗教别反对基督教”的口号。在《旷野的呼声——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的“引论”中,杨剑龙教授专设一节来处理这一问题。他指出:“以客观辩证的眼光观之,我们不能把帝国主义与基督教完全混为一谈。然而,近代以来以不平等条约为前提的基督教传入、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传教士和教民在中国的滥用特权等,都使人们对教会产生极大的反感,导致了反教运动好教案迭起。”而这一对基督教的抵制,除了抵抗其间的殖民意识和行径外,还有中国新知识界是伴随着对进化论的全面接受而睁眼看世界的。上述两个同盟由“非基督教”到“非宗教”的名称变化,就已显出了端倪。

第6篇: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区分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主张用乡村题材小说来囊括新时期以来全部的乡村小说创作,这既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使这一文学流派能够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还对改变当下乡村小说批评的观念、方法和视角有着警示意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数量繁多,姿态各异,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过“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刁、说”这几种不同的称谓,指称的不确定性与当时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得这一文学流派存在着众说纷纭、界定模糊、各抒己见的现象,不利于这一文学流派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这几个称谓往往被任意使用,很少顾及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新时期以来以乡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笔者认为“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术语比较适合。因此,当下有必要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甄别清理,为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小说找到一个合适的称谓,从而使这一文学流派的研究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学对乡土文学构成了巨大威胁,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甚至有人惊呼“乡土小说”将会灭亡。勿寸这一文学流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厘定,使其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眼下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在以农村和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中,在诸多概念中,“乡土小说”用得最多。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是直接的。首先,他以(故乡》、(风波》、(孔乙已)等一大批精美的“乡土小说”创作对后来者起到了规范和号召作用。其次,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乡土文学”给以正式命名和对其一系列特点进行的理论概括无疑成为这一范畴的定型化和普遍化的重要依据。他在称许寮先艾、许钦文、王每彦、裴中文、黎锦明、李健吾等人的小说创作时说:.‘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中文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田除了鲁迅之外,周作人在理论上的大力倡导对于其成长以至蔚成流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1923年的(地方与文艺》曾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因为无论如何说法,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道路。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学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冈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以周氏兄弟的研究为基石,从不同的角度对“乡土小说”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所胃‘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日严家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解释了乡土文学,该条写道:.’乡土文学,通常指的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从以上的阐释中洲门可以看出,无论“乡土小说”创作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小说”这一历史的文学概念应具有如下基本艺术特征:一,特定的美学内涵和外延:以“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特征作为其特定的美学内涵,以乡村生活为其基本描写内容,以农民为其主要观照对象;二,比较单一固定的主题格调: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是其基本的主题表达;三,特定的情感特征:以既眷念又批判的情感体现出对乡土复杂难言的情感态势;四,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其表现技巧。进入到新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乡土小说”的艺术特征已不能囊括现实创作中全部的乡村}j、说了。有鉴于此,一大批学者对“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修正与厘定。“乡土小说”,不能仅仅单纯地看作是书写原乡情韵,揭示乡土地域风情的小说,只要作品中表现了一种乡土情结,乡土意识,都可以称作“乡土小说”。丁帆、金汉、陈继会、雷达、贺仲明等学者就持这种“乡土小说”的传统提法以囊括所有描写城乡生活的文学作品。虽然这一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乡土小说”命名的困境,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但笔者认为,“乡土小说”就是“乡土小说”,它是一个有着独特美学内涵的历史的文学概念。如果我们不顾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创作状况而对其妄加“改造”,不但遮蔽了“乡土小说”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决定“乡土小说”存亡的内核性特征,还会使原有“乡土小说,’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这无异于取消了“乡土小说”存在的合法性。

“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侧重题材范畴的概念。如工业的、城市的、军事的、知识分子的等等,是一个社会政治学的批评术语。如果说鲁迅的论述为“乡土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奠放了一块基石的话,那么茅盾的论述则为“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确立了一个基调,并且成为批评“乡土文学”的重要依据。或许是因为茅盾的特殊身份和背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追随“乡土文学”的一般称谓,而是更着重“农村生活”这样的字眼。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是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的展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予了我们。’,日茅盾在这里批评的是“乡土文学”缺少的是“革命性内涵”,而这又正是因为缺少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作为一位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期待把这些明确的思想和生活内涵纳入“乡土文学”,以拓展其表现的生活领域和艺术视野,从而起到配合左冀文学革命运动。其后40年代,大盆的“乡土文学”创作基本上以茅盾的理论为指导。“乡土小说”抹杀了其“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特征(只有赵树理除外),与“农村题材小说”合而为一了。这些作品描写了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全过程,为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寻找合理的注解。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与骤雨》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学被划分为各个题材领域一一对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农村题材小说”代替了“乡土小说”,成为宣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农村阵地。就连主张用宽泛的“乡土小说”概念来涵盖中国现当代乡村生活小说的丁帆也认为:“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大量反映农村社区生活的作品,是不能称其为乡土小说的,充其盆亦只能是一些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失去了作为‘乡土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风土人情和异域情调给人的审美辰足。’可以说“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概念,是一个烙上了强烈政治色彩的社会政治学用语。实在和文学相去甚远,因此不宜用它来充当涵盖新时期以来所有乡村小说创作的概念,应该放弃使用这一概念。

“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是一个中性词,意指作家言说的客观对象,以此来区分“乡土”和“农村”这两个经过文学言说而被赋予了特定意义内涵和价值的“想象性构成物”。相比于“乡土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既有较长的存在历史,又未在其存在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内涵规定与外延限制。它是一个站在城市与乡村这样一个大视野层面上的观照,可以涵盖“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称谓。凡是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都可称作“乡牛创预材小说”。可以看出,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是和当下中国的现实相一致的,符合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说的发展趋势。赵园、段崇轩、周水涛等许多学者现在已开始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本文认为涵盖新时期以来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概念,主要是出于其内涵和外延实际变化发展的考虑:

首先,“乡村题材小说”比“乡土小说”具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和更加开放的外延。在传统的界定中,“乡土小说”主要指以农村包括乡镇生活为题材,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的小说创作。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乡土小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纵观所有’‘乡土小说”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强调“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几乎是所有乡土小说史家都坚持的。然而,随着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同步发展,新时期以来有许多描写乡村的小说并不具备“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小说虽然以乡村为描写对象,但小说并没有显示出某种乡土气息。例如,(分享艰难》、(大雪无乡》、《年前年后》、《天下荒年》等作品描写了乡村生活,但这些小说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于乡土风情,而是来自于对复杂的现实生活的精确展示和对人们所关注的现实矛盾的精辟分析。其次,还有一部分以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描写农民在城市的打工生活,展示农民在城市中的悲惨遭遇,故事基本和农业生活无关,已经无法展示出乡土色彩了。如(到城里去》、《白菜萝卜)、《民工》、《泥鳅》等。最后,80年代后期,以马原、余华、残雪、苏童、格非等人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家的“先锋小说”往往只把乡土作为一个背景,一个故事发生地而存在,这些作品大多依托西方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对社会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自然忽略了对乡土地域色彩的表现。如(虚构)‘(一个地主的死}‘(山上的小屋)、(米)、(敌人)等小说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可见,“乡土小说”已无法涵盖以上这些小说的内涵。再从外延来看,传统“乡土小说”的外延是农村,其地域范围至多扩大到县一级的小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说的地域范围发生在城乡结合带,甚至是城市。如刘醒龙的小说(白菜萝卜》和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等。因此,“乡村题材小说”所要面对的“乡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变化性的广阔空间,这既包括原有的广裹乡村原野,又涵盖了正在城市化发展的小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空间。同时,作品所面对和表现的“人”,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还包括了那些长期游走在城乡之间的企业家、知识分子、乡镇千部、艺人以及那些还未来得及脱去“土”气的城市农民。例如(年前年后》、《分享艰难》、《乡长》、《扶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品展示了“乡镇干部”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在农村的生活,而(白菜萝卜》、(都市里的生产队》、(败节草》等一类作品所描写的是农民以不同的身份在城市中的生活。

其次,“乡村题材小说,"t匕“乡土小说”包容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传统的“乡土小说”主题内涵比较单一,基本是在静态的乡村生活中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作家们是站在乡村外审视乡村的,以启蒙和政治改造作为书写乡村的基本姿态是明确而稳定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日益被城市吞食,城市文明日益进逼乡村,城乡之间的影响日渐加深,乡村不再成为封闭自足的叙事资源,“‘乡村题材小说”由此呈现出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虽然像《清水洗尘》、《梅妞放羊》、(孕妇和牛》、(清洁的日子》等作品在封闭自足的乡村书写中显示出传统“乡土小说”的品质,但更多的作品显示出的是更加丰富“多元”的主题格调。《陈免生上城》、《老井)、《黑骏马》等作品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愚昧落后,对农民身上固有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人生》、(平凡的世界》、(哦,香雪》等通过对两种文明冲突的描写,表现出现代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乡村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来的缺陷。(大树还小》、(黄昏放牛)、(九月还乡》等作品展现了乡村因经济劣势导致的文化劣势,表现出对乡村文化的严重担忧和焦虑。(乡村情感》、(黑蜻蜒》、(跪乳》等作品在批判城市道德时虔诚地讴歌传统美德的乡村文明,表现出很强“文化守成”倾向。(瓦城上空的麦田)、《神木》等作品展示出城市的冷漠无t清,金钱对人心的腐蚀,表现了城市空间下农民异化的现代性主题。“乡村题材小说”主题“多元”的格调还体现在作家“价值依托的多样化”。“价值依托的多样化”在此“既指乡村小说创作的核心价值依托的多元化,又指乡村小说家个体在具体创作时对多种价值意识的兼容并包”。圈例如,从(黑蜻蜓》、《跪乳》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对“仁”等传统道德精神的眷念,而(乡村情感》、《天下荒年》等作品既认同在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和十七年阶段形成的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价值意识,又认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人文精神;(歇与山庄的两个女人》、《城的灯》等作品则对城市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认同。总之,新时期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开阔的视野,“乡村题材小说”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格调。

再次,部分“乡村题材小说‘’的乡土情感与“乡土小说”的情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来自乡村,因此有着城乡两方面的人生体验。一方面,乡村传统文化是自我得以确立的根本,他们不可能轻易割断与乡土的情感联系,在文化上也难以逮然摆脱乡土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又远远优于乡村文明,对于经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这些作家来说,认同本土文化意味着肯定自身生活方式的低劣与不合道德标准,因此形成了他们对乡土的双重姿态,即既眷念又批判。新时期以来,时代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小说作家对乡土的情感也随之改变:一,情感空缺。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作家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他们缺少乡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作品中的乡村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非现实中的乡村,他们不关心乡村本身的存在,小说只寄托着某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因而在他们的创作中基本上不对乡村倾注情感。二,情感变异。长期以来,乡村小说作家始终对城市怀有一种仇恨的心理,这是由于他们在思想上不能适应城市文明而形成的。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作家们对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城市文明不再一味地排斥,而是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城市化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情感超越。李洱、韩东、毕飞宇、魏微、红柯等更新一代作家的作品已超越了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显示出更现代的创作理性。(石榴树上结樱桃)、(扎根》、(玉米)、(一个人的微湖闸》等作品用一种“个体”言说的方式,叙述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描绘生活的本真状态,表达着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着各自的价值判断,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叙写着中国的城乡关系。

第7篇: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73-02

读了临沂大学李同胜教授等撰写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8)一书,感受很深。书中对乡村教育的剖析深入透彻,针砭时弊;对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探索深刻具体,切中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清晰,科学全面;对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深入具体,可学可用。我通过读书中的基础篇,更新了教育观念,从操作篇里学到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从模式篇里我认识到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本书充分吸收了来自乡村学校一线的课程改革经验,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升华,对相关理论进行面向实践的拓展与延伸,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校作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践学校,我作为一个探究实验的实践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一、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正如书中所述:“挖掘利用乡村社区特有的课程资源,促进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坚实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符合教育规律,特别是乡村儿童成长规律。厘清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提高我们重视本土课程资源的主体自觉性,明确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思路,指导我们更好地探索乡村学校特色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和利用规律。”[1]从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主张的“教育即生活”,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到20世纪“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等等,都是我们做好乡村学校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根基。这些真知灼见,是经过无数的教育家历经艰苦卓绝的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的,在沂蒙山区乃至我校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再次得到证实,孩子们在自己的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收获了幸福,得到了快乐,也获得了成长。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了教育实践中“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活书”呢,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便都是活的书。”[2]用今天的话说,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生活实践都是活书,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乡村孩子生活在庄稼、蔬菜、大树和野花、小草等丰富的植被世界里,行走在山石、小河、树林和广阔的田野之间,与山羊、水牛、小兔、小狗为伴,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科学世界的起点;他们在祖辈的神话传说中走进梦乡,在浓郁的风土人情、乡村礼仪和人际交往中长大,在土地庙、观音寺、家族祠堂中感受神秘与庄严,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开始;他们跟随父辈田间劳作,帮助妈妈料理生活,与同伴一起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这些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感性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挖掘,就会发现乡村社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它们都能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课堂,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我校地处沂蒙山腹地孟良崮下,乡村孩子尽管不乏自卑、自闭,但他们从小在玩石子、和泥巴、弄树枝、捡树叶中长大,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他们的自信就会受到激发,他们的特长就会得到彰显,他们的个性也能得以张扬。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把课堂搬到大山里,引导孩子们把生活当作课堂,把兴趣变成特长。我们领着学生们翻山越岭寻找奇石,挖掘树根,捡拾落叶;组织他们集体为奇石命名,创作根艺,制作树叶画;引导他们利用泥巴制作小泥塑,进行美术创作,等等。

孩子们在广阔的乡村田野里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生活中的美,继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如我们利用石头树叶做教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小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刘婷婷同学发现了一块像女人小脚的石头,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老奶奶的小脚,我们借机让孩子们探究封建社会歧视、残害妇女的历史,让他们感受到新社会的优越性。尹传奇同学发现了一块酷似中国版图的石头,如获珍宝,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中华石,我们抓住契机,在各班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激发了孩子们爱我中华、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其“中华石”以及由这块石头引发的动人故事,和学生的感悟体验文章,都给学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可以运用到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

乡村本土课程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是乡村儿童耳熟能详的现实经验。从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因地制宜地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可以融入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层面,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通过激活儿童的感性经验和现实基础,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本土化实施;通过学习方式的活动化和学习空间的开放化,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区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等课程,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的融入和凸显,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建设。”[1]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沂蒙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走进抽象的数学王国,创设英语学习的现实情境,打破科学与生活的层层壁垒,实现滋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践只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才会贴近乡村学生,亲近乡村学生,才能与乡村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生机与活力。

我们指导孩子们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制作方法,采集形态万千的动植物标本,按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拼凑出精美的图案,制作出数以千计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卡,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功和喜悦,还可以将形态各异的标本卡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和客人。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捏泥塑,巧制作”活动,制作了大量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为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新成果,学校分别创建了“孟良崮奇石、根艺、标本、泥塑”展室。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观看了作品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纷纷为展室题字。

四、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运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书中提出了“立足课程要素回归本土资源的实践模式”和“立足本土资源挖掘课程价值的实践模式”两个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模式,具体阐明了乡村学校发挥本土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途径。针对本土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技能、拓展知识视野的科学价值;也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思考的规律与策略的方法论价值;还可以挖掘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情意性价值。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源于生活,又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如我校创办的“柳笛”文学社和《柳笛》手抄报,利用废旧挂历的背面,自己到皇上寺、孟良崮等实地采访,于撰稿、编辑、排版、美工于一体,创办出成千上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校报校刊,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先后登载学生习作5000余篇,其中有200多篇被《中华少年》等十几家报刊发表,有20多篇征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等奖,并于2014年在全国校园媒体评选中获全国校报校刊一等奖。

这些来自于乡土,来源于生活的鲜活实例,成为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宝贵素材,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拓展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综合素质。寓能力培养于实践活动之中,在创新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感悟升华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本书依托沂蒙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构成、乡村教育内涵的挖掘、利用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书无论在理论的引领,还是价值的追求,无论是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乃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文明建设,都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掩卷沉思,本书事例鲜活,分析理性,旁征博引,道出了来自乡土的本真东西,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使人容易接受。乡村学校固然有其短板,但也有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只要带着发现的眼光,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以创新体验教育为载体,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能量,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第8篇: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乡土史即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可见乡土史教育对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之重要性。作为职校历史教师,笔者深深地感到开展乡土史教学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概而言之,乡土史的教学有助于影响人和教育人。

二、职业学校开展乡土史教学的实践

1.开发乡土史教学资源

乡土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乡土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笔者所在的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这块古老土地上,有着浙江省迄今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以及最近发掘的距今4000多年的留良新地里良渚文化古墓群;有千年水乡古镇——乌镇;有江南名刹——福严禅寺;有人文景点——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匋艺术院、金仲华故居、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等一大批名人文化场馆。在这里有着大量可以开发的历史资源:乡土类资源即文本类资源、非文本类的实物资源、音像类资源、口述类资源、民俗乡风类资源。其中文献资源是笔者开发乡土史的主要资源。

2.乡土史教学实践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史资源。笔者所在学校虽是一所职业学校,但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历史教育的功能,每周开设有两节历史课,这为笔者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平台。笔者最初的乡土史教学实践就是从历史课堂开始的。为达到课堂渗透乡土史的目的,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平时整理好乡土史资源库。现在的历史教学是专题模块教学,分别是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文明史,涵盖古今中外的三大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笔者在搜集整理桐乡地方历史乡土资源的时候,依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按照下表分门别类,进行归档研究,以备教学之用。

二是课堂运用好乡土史资源。在讲述对应历史时期相关内容时,笔者十分注重引入乡土史资源。如在讲到古代中国起源时,适当介绍桐乡已发现的两大早期中国文明,即:马家浜文化与良渚文化的遗存;罗家角遗址和新地里遗址。它们是古老桐乡的见证。通过引入这些乡土材料的介绍,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讲到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濮院的“濮绸”。濮绸品种繁多、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强度高,有“天下第一绸”之称,跟当时的杭纺、湖绉、菱缎合称江南四大名绸,不仅远销海外,而且是历代朝廷的贡品。在讲到三省六部制之时,笔者引入司马高桥(崇福镇南门)。司马高桥旧名南高桥,明洪武间(1368—1398)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同治三年(1864)毁,光绪二年(1876)知县余丽元再建。据《周礼》载:周时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后用为兵部的别称。通过这些介绍,学生加深了对明清时期桐乡经济发展的了解,以及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印象,唤起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保护之情。

多渠道、多角度地挖掘相关乡土历史,适当合理地与教学内容相整合,能够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乡土史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引领学生开展有关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3.开展依托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1)乡土历史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当下的课程内容已不再只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而且我们也知道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知识和结论,而应当将学生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即历史教学要运用史料证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所以在这样的认识下,乡土历史就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收集的有关资料显示,各地研究性学习课题有一半与乡土史有关。这些课题主要包括各地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状况,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可见乡土化已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体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使整个德育过程潜移默化、悄然无声。

(2)挖掘乡土史资源,确定研究性学习主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内容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乡土历史进行充分发掘与利用,通过构建研究主题模块的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本乡本土问题,构建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体系。

主题是指在设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整体方案时,设置一些研究主题,从而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方向,让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课题,从而使课程内容相对集中。通过设置研究主题,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开发乡土资源,使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比较系统规范。如笔者给学生设置了像桐乡行政制沿革、桐乡古代经济发展、桐乡古代文化、古代遗址研究、乡风民俗研究等主题,希望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整体设计研究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研究为主要载体的学习,选择好恰当的研究课题十分重要。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后,围绕主题,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口进行设计。同一主题切入口不同,研究的内容也就不同。如在“乡风民俗”的主题模块下,可以选择研究节日民俗、礼仪风俗;可以研究生产、生活习俗、饮食习俗;可以研究民间体育、文艺、谚语;可以研究地方方言等等。学生在进行课题设计时,可以将主题模块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子课题再分解为若干次子课题。这样主题模块通过分解细化、层层相嵌,呈现立体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逐步形成主体研究系列。

当然,在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和设计课题这一过程中,要遵循四条原则。第一,现实性原则。课题要符合学校的层次和学生能力的实际。第二,兴趣性原则。课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钻研的。第三,可操作性原则。课题不要是纯理论的,要避免大而全,可以选择乡土历史的一个侧面进行探究。第四,可依托性原则。课题尽量与乡土历史相结合,与历史基础型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相结合,从中寻得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第9篇: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2008年10月25-28日,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联合主办。会议以《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为案例,通过专家讲学、案例分享、现场观摩和分组讨论等形式,围绕乡土教材的开发及使用这个中心,进行了充分地研讨与交流。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130多名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民间教育机构的代表。

一、乡土教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次研讨会上,共有10位专家作了有关乡土教材的专题讲座。专家们分别从理论上阐述了开发乡土教材的价值与意义,并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通过专家讲学,与会代表进一步了解了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明确了乡土教材的地位,树立了做好乡土教材工作的信心。

编写和使用乡土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乡土教育。可以这样认为,乡土教育更具生命的活力和与学习者的亲和力,其展示的知识和信息很容易与读者的已有经验、知识和技能产生呼应和关联,使其所学更具拓展性和关联性,不仅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生动的知识及其相关生态,还易于据此进行探索性的教学和实践。乡土教育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个性化教育,依据地方的特有资源和优势资源进行宣传。不了解家乡的人何以有根?不热爱家乡的人何以爱国?不关注家乡建设的人何以对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乡土教育的力量和魅力不可小看,因为真实和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由此建构成型的。因此,开发乡土教材,实施乡土教育,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一件大事。

学校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其开发主体是当地的专家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丰富学生学习方式,考虑学校实际可能,才能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为乡土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给乡土教材带来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乡土教材正在新课改的引领下进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视野。因此,乡土教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二、乡土教材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在这次研讨活动中,与会代表就乡土教材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就一些基本问题形成了共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乡土教材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乡土教材建设中,有些人认为乡土教材的内容多为乡土文化,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帮助不大,开设相应的课程会占用国家课程学习的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致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代表认为,在对待乡土教材的问题上应做到“五个尊重”。一是尊重乡情。要理解当地人对生活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理解当地人千百年来对大自然的理解与认识,理解当地人做事做人的风格与特点,理解当地人对自己的定位、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的追求。二是尊重乡民。乡土教材一定要反映对当地人的尊重,并把这种尊重与对人类的尊重衔接起来,从地方的文化景观上升或延伸到国家、人类的文明中去,让学习者感受到自身的人类角色,从而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三是尊重学生。乡土教材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乡土教材时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能自信地、主动地学习其他学科课程为目标,以学生获取未来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为目标。四是尊重教师。学校是每个地方文明的中心,教师正是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员,尊重教师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乡土教材编写成功的保证。五是尊重乡土文化。编写乡土教材要积极地欣赏与尊重乡土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以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命价值与幸福为本,把那些深深嵌入人们心中的文化内容编入乡土教材,让这些乡土文化影响学生的未来。

三、乡土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持续发展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被学术界称之为中国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积带”,为富有特色的乡土教材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源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群体,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因此,他们认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是学校教育,乡土教材开发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