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医院辐射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医院辐射工作总结

第1篇: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尽管刘惠亮教授十分繁忙,但在这次会议间隙,本刊记者仍就心脏介入医生如何有效进行放射防护、本次大会的举办背景和会议情况,以及研究型医院的学科建设等话题,对他做了深入采访。多学科融合,多领域联合采访一开始,刘惠亮教授首先向记者介绍了本次大会的背景。他说:多年以来,在众多新老朋友和医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研究型医院心脏大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心血管病领域的学术盛会。今年是大会十周年。今年的大会邀请了国内近200 名专家参与授课, 参会代表突破了1000人。大会继续以精准、创新、转化为主题,以健康心脏,美好生活为目的,秉承既往重基础、学基础、用基础的会议精神,持续深入地进行多学科融合、多领域联合,内容涉及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并发症、糖尿病、脑卒中、心肾相关疾病、社区医疗、心理健康、急诊医学、护理技术、心电图学、心脏影像学和临床科研等热点。同时,会议继续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一对多的交流模式,为每位参会者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

刘惠亮教授进一步介绍说,9月2 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由李明教授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刘希华、占有明、霍勇、狄森、李宗浩、郭积勇、吕鹏、郭建平、姚军、丁升、王亨、黄岚、陈绍良、王斌、徐亚伟、刘现亮、张伟华、张福春、李运田、张建军、季福绥、唐熠达、郭军、马东星等业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北京医师协会郭积勇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希华教授、武警总医院占有明政委分别致开幕辞。

会中,霍勇教授带来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现状与未来》的精彩演讲。霍勇教授强调:因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 我国在未来15 年内将额外增加7500 万例心肌梗死患者,这是目前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在过去10 年间,我国STEMI 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却无明显变化,因此救治效率亟待改进。北京安贞医院的周玉杰教授就《左主干病变经桡动脉治疗策略》这一课题做了精彩阐述。周玉杰教授认为:左主干病变作为一类较为严重的冠脉疾病,在治疗时需要仔细评价患者病变情况并作出最优的治疗策略。目前尚需更多关于左主干病变的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最佳血运重建的方案,且指南中关于心肌血运重建策略的循证医学证据大多集中在第一代DES 临床研究中。预计未来随着更多新型支架产品的问世和介入技术的进步,将会极大地促进对于复杂严重冠脉病变的治疗效果的提升。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徐亚伟教授以《生物可降解支架国内研究进展》为题做了详细的工作报告。徐亚伟教在报告中主要关注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安全性,并以前瞻性,单组,开放性研究为关键词,简要介绍了囊括512 例患者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临床研究情况。距离、时间、屏蔽,放射防护一个不能少在这次大会上,刘惠亮教授作__了题为《心脏介入医生放射防护重要吗? 》的专场总结报告。这场报告的内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与赞赏。

谈及这方面的话题,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中, 无论是术者还是患者,常常要接受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并且这种辐射剂量的增加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重要影响。但是,心血管病介入工作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放射防护方面的培训,工作中缺乏必要的防护意识,其剂量水平是常规X 线诊断工作人员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随着我国心血管病介入事业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增加,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的辐射防护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随后,刘惠亮教授首先分析了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者的辐射风险。他指出,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者接受的辐射主要是散射辐射,多数是由放射线在患者皮肤入射处散射而来, 小部分来源于X 线球管和影像增强器或者平板探测器。其产生的辐射效应主要以随机效应为主;随机效应的产生与累积效应相关,不存在阈值剂量,分多次接受相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可减少确定效应, 但不能减少随机效应。在介入操作中,术者的头部和四肢很少受到保护,因此常常接受高剂量的辐射。虽然在介入操作时,术者一般不会直接暴露在有用射线下, 因此一般不会出现确定性损伤。然而,随着介入器械和技术的发展, 手术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所需的辐射时间也大大延长。关于介入工作人员因严重辐射造成手部皮肤损伤和眼晶状体白内障发生的案例已有报道,因此必须受到广大同行的高度重视。

谈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术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时,刘惠亮教授认为, 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相比,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不需要卧床,患者痛苦小,已经越来越被国内广大介入医生所采用,目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绝大多数也都是经桡动脉途径完成的。但是,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由于其操作路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透视时间延长,以及更加靠近射线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使用该入路具有导致术者放射剂量增加的潜在可能性,这也引起了国内外介入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刘惠亮教授还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术者辐射剂量的因素,例如造影机曝光参数、患者解剖变异、手术复杂程度以及术者经验等。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术者,其接受的辐射剂量在不同术者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这就提示不同术者间采取的辐射防护策略不同对术者间辐射剂量的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另外,采取一些专门用于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辐射防护的专用防护器材,对术者剂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国外报道可减少大约30%的术者剂量;同时,近期报道发现正确使用铅屏进行防护可以减少至少80%的术者剂量。因此, 采用优化的辐射防护措施后,经桡动脉途径较经股动脉途径是否仍然增加术者剂量,已经成为大家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刘惠亮教授表示,采用拟人模体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则可以避免上述对术者剂量的各种影响,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由武警总医院心内科进行的一项关于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时对术者放射剂量影响的模体研究发现,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时使用经桡动脉途径专用防护装置可显著减少术者放射剂量, 尽管采用了优化的放射防护措施,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较经股动脉仍然显著增加术者放射剂量。该研究还提示:在临床实践中, 术者应当根据具体的投射角度采取不同的放射防护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

关于心脏介入治疗术者辐射防护问题, 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出于对职业照射放射防护问题的关注,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曾要求所有介入相关人员必须进行放射防护培训,并提出了放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正当性、最优化和剂量限值 的应用。其中,最优化原则 为放射防护体系的核心。正当性原则,即任何改变照射情况的决定都应当是利大于弊。最优化原则,即遭受照射的可能性、受照人员数量以及个人所受剂量的大小均需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剂量限值的应用, 即除了患者的医疗照射外,任何个人受到照射的剂量总和不应超过放射防护委员会确定的相应限值。多数患者一生中只经历几次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而心血管介入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受辐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与术者剂量密切相关,因此把患者辐射剂量减少到最小,是减少术者剂量的根本。

刘惠亮教授认为,减少术者剂量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尽量减少X 线曝光时间, 辐射剂量与个人和射线接触时间成正比。接触辐射源的时间越短,接受的总剂量就越少。在满足临床需要的情况下,把透视次数、透视时间和电影时间减到最少,这对于时间较长的介入操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增加患者和术者与射线源的距离。距离防护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防护措施。距放射源的距离和剂量率的关系遵循平方反比定律。把到放射源的距离增加2 倍能使剂量率减少4倍。一般要求患者皮肤与放射源之间的最小距离是38 cm,不直接参加手术的人员应站在距射线管至少2 m 以外。三是合理应用屏蔽措施。根据射线的类型和用途选择适当的屏蔽具有重要意义。屏蔽措施主要包括铅屏、铅衣、铅围脖、铅眼镜、铅帽以及移动式铅屏等。导管室中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同时还应熟悉这些防护器具的使用,正确使用这些防护器具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介入人员的辐射剂量主要是由未防护器官如甲状腺,部分活跃的骨髓等的剂量决定的。因此,防护服的屏蔽系数和有效剂量之间无线性关系,而增加甲状腺保护围脖则可使有效剂量减少3 倍。

总之,随着介入治疗医学的发展和介入从业人员队伍的壮大,介入工作人员应增强辐射风险及防护意识,时刻牢记辐射防护。切记,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患者。在结束这个话题时,刘惠亮教授归结说。研究型医院更要建立研究型胸痛中心采访前记者了解到,武警总医院作为近年来新崛起的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刘惠亮教授的带领下, 于2013 年正式成立并于2014 年通过了中华医学会认证的胸痛中心。谈及该中心的学科建设情况,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建设研究型医院,更要建立研究型的胸痛中心。

随后他进一步介绍说,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后开展了多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首先完善和落实了各项胸痛中心的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包括急救体系(120 和999)、急诊科、医院管理机关以及心内科、心外科等相关科室的联席会议。在原有基础上,急诊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模式更加成熟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 入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2B)进一步缩短, 目前可以达到70 分钟左右,FMC-B 时间130 分钟左右,极大改进急救效率和效果。其次加强和EMS 以及区域内非PCI医院协作,争取更多病例可以采取绕行急诊方式。目前绕行急诊的比例为40% 左右, 显著改进了治疗效果;同时也采取一定措施,保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包括培训急救医生和家属谈话、导管室护士和技师全员培训、术者到位后再次和病人家属交待病情等方式。最后全面改进胸痛中心建设,尤其是开发倍肯远程医疗系统并投入使用,建立了完善的胸痛数据库。胸痛数据库不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也包括一般的胸痛病例。加强所涉及区域医院和社区的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理解胸痛治疗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同时开展多次医护人员的全员培训,贯彻和落实最新的指南和治疗策略实。同时,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也和其他医院胸痛中心协作, 争取构成多个胸痛中心的协同模式,进一步改进治疗效率。

可以这么说,在通过中华医学会认证后,我们医院的胸痛中心在不断调整和改进中发展壮大。刘惠亮教授坦言,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胸痛中心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医疗资源紧张、人员配置不足,很多医护人员身兼数职, 面临繁重的医疗工作和压力,下一步可能会在人员配置和协作上进一步优化。而且,我们的胸痛中心数据库还有改进的空间,主要是各个关键时间节点的记录和统计分析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区域协同的医院还需要加强合作,保证转诊病例顺利交接。未来,我们会在建设研究型胸痛中心的路子上,继续努力,争取越做越好,不辜负广大患者的殷切信任采访临结束时,刘惠亮教授的话题又回到了这次大会上,他寄语所有的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愿金秋的北京能够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也衷心希望参会代表们能够学有所得。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心血管病学的发展,努力呵护与实现健康心脏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景!

第2篇: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监局:

贵局于2020年5月26日对我院进行了双随机检查,检查中发现我院存在以下问题:1、预检分诊制度未建立落实;2、依法执业工作未到位;3、放射防护不到位;4、从事放射工作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放射防护培训及个人剂量检测。

我院在接到书面整改通知后,林院长高度重视,立刻对照监督意见书,对我院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现将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建立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将预检分诊和导诊分开;认真完善门诊日志要求登记内容一定要齐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人事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加强依法执业工作,按照《执业医师法》《执业护士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要求医、护、药、技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二、对医疗废物处置及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

1、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科、总务后勤及各临床、医技科室的负责人。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重新梳理医疗废物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细节,进一步健全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明确医院院长为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的领导工作。  

2、完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铅山卫东医院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并张贴于各医疗废物产生科室醒目位置处。规范、指导各科室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置等管理。为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配备工作服、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以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 

三 放射管理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成立了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由院长全面负责辐射安全防护领导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辐射安全保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射线装置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并及时修订辐射安全管理规定、X射线机运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护与安全设备维护与维修制度、个人剂量监测规定、辐射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方案等。设置放射防护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对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证》中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体检等项目信息及时记录并管理。  

第3篇: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层医院;X线受检者;放射防护;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363.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514-01

X线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然而,人们对X线有害的一面普遍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尤其对X线受检者的放射防护与人文关怀,与先进国家的做法以及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相距甚远。各级医院,特别是广大基层医院对X线受检者的放射防护不作为必会埋下

医疗上的隐患。本文旨在分析基层医院中影响受检者放射防护的多因素,并探讨加强基层医院受检者放射防护的对策。

1 基层医院影响受检者放射防护因素分析

1.1 基层医院放射科硬件设施普遍落后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基层医院,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医院,仍普遍使用普通的X线机和采用传统的检查方法。一些乡镇医院X线机房就是普通房间改装,其机房墙壁、门窗很难达到X线防护标准;开展透视检查的医院大都没有配置影像增强器,冲洗胶片仍然是最原始的手工冲洗。这些都增加了在基层医院X线受检者遭受更高剂量X线照射的风险。

1.2 基层医院放射科受检者防护用品普遍缺漏目前,在我国各大型医院,由于经济条件较好、领导重视,对X线的防护基本达到国家的防护标准,各基层医院的放射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不够乐观。

1.3 基层医院X线受检者的放射防护知识普遍欠缺,防护意识普遍淡薄受检者了解、掌握一定放射防护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防护意识,对于提高X线检查的正当、合理性,减少辐射危害,保护自身合法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1.4 基层医院对放射防护的内部管理力度差,滥用X线检查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多数基层医院从事放射的人员只有少数几人,难以独立成科,有的医院没有建立受检者防护制度;有的医院虽有相应的防护制度,也因内部监管力度差造成放射工作人员执行力度差;长期以来,医院“以疾病为中心”及部分医院、临床医生过于依赖X射线检查,放射工作人员也很少依责对X线检查申请单复核,退回不符合正当性判断的申请;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等导致没必要的检查、重复检查、群体性检查滥用。这些均加大了受检者接受无价值辐射的概率。

2 加强基层医院受检者放射防护的对策

2.1 加大基层医院放射科硬件设施的投入:各级部门应重视加大基层医院放射科硬件设施的投入,包括老旧X线设备的淘汰更新,符合防护标准机房的改建新建,受检者防护用品的购置添置等。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基层医院各项投入的加大,各基层医院放射科硬件设施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必然会更有利于受检者的放射防护。

2.2 进一步完善体制:放射工作人员的收入不再与经济效益挂钩,不再取决于X线设备的利用率,这必然会减少大部分不必要的X线检查。时下,卫生系统的绩效工资改革,对基层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的举措对受检者来说是一大福音。

2.3 加强基层医院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其防护意识及责任意识基层医院的临床医生和放射工作人员都应了解滥用X线的危害,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认识加强受检者放射防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X线检查的的适应证,避免无效照射,认真选择检查方法,尽可能减少受检者的受照剂量;放射工作人员更要认真学习贯彻以《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为核心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医用X射线诊断的合理应用原则》为主要内容的辐射防护基本知识,工作中按照《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辐射防护标准》,严格执行放射防护三原则,合理主动使用已配备了的防护用品,严格按X线投照操作规则,规范使用各种技术因素,如尽量减小照射野,尽量使用小曝光量,尽量减少废片率,注意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等,加强受检者的放射防护。

2.4 加强基层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医学伦理教育

所有医院工作人员要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视患者为自己的亲人,以仁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位受检者,负责地为每位受检者做好防护,特别注意加强妇女、儿童的防护,加强敏感部位的防护;不能背离伦理学准则,通过对患者做重复或不必要的X线检查以达到一些非临床需要的目的。

2.5 加强辐射防护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大众的放射防护意识

各级医院要充分利用医院及放射科候诊处的宣传栏张贴相关法律、规定及射线辐射防护等知识,相关管理部门及宣传媒介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的卫生栏目加强该方面的宣教力度,努力提高大众(受检者)的辐射防护知识、意识水平。

2.6 加强基层医院受检者放射防护的监管力度:基层医院应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切实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完善有关受检者的防护制度,对放射科室加强经常性检查,规范防护用品的使用,督促落实受检者的防护工作。卫生监督部门要对基层医院加强监督执法,对防护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监测不合格的X线机要责令改进或停用;切实加强对基层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知识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

3 结论

总之,只要重视加大基层医院放射科硬件设施的投入,卫生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规标准加强监督执法,切实履行义务,各基层医院认真加强内部管理;临床医生和放射工作人员都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受检者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广大基层医院受检者的放射防护安全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薛祖平,付巧梅,蒋磊,等.X线检查也应推崇绿色理念[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5(2):152-153

[2] 孙东红,曹波,曹国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中受检者防护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3):299

第4篇: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有资料表明:1954~1989年间,全国共发生过i000多起放射性事故,其中80%是人为因素所致,最大经济损失超百万元。请看下列事故案例:

某钟表厂一青年女工,为了取悦于恋人,竟置有关规定而不顾,经常别出心裁地将镭226夜光剂涂在头发、指甲上与男友约会。夜晚,满身荧光闪烁、煞是好看。然而不久,她便感到头昏、乏力,经医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最终后悔莫及。

某乡镇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缺乏劳动保护和放射性排污处理设备的条件下,非法生产“闪光鱼钩。结果使许多工人的健康受到损害,并造成了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

某科学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定,在60钴放射源尚未安全复位的情况下,不经仔细观察,便一头闯入辐照中心,造成急性放射损伤,手臂因溃烂而逐节切除。

更有甚者:某医疗单位因放射治疗机人为事故而造成25人严重损伤,其中死亡14人;某学院农场一枚放射源丢失,被一放牛娃捡回家中,结果致使其全家6口人2死4伤……

触目惊心的放射性事故告诫人们:在运用放射性技术时,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切不可疏忽大意。如若不然,无形的射线就会成为无情的杀手!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放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和电离能力,一定量的射线辐照作用于人体后,可造成机体细胞与分子水平的损伤,导致皮肤坏死溃疡、白内障、血细胞减少,引起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等。甚者可成为癌症、畸胎、遗传疾病的诱因。如短时间大剂量的意外辐照,可导致急性放射病,表现为:造血功能障碍、出血、感染及代谢障碍,严重者胃肠道及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全身衰竭而死亡。当人体长期或反复受到超容许剂量限值的辐照,能引起慢性放射病,但由于个体差异、机能状态、射线性质与强度不同,故而临床表现不一。早年从事放射研究的科学家贝可勒尔、居里,都身受其害。被射线灼伤过;为放射物理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居里夫人及女儿,也都因过量的辐射而死于白血病。科学家们以沉重的代价唤醒了人们对放射性物质的防护意识。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等权威组织,就放射防护问题,相继了一系列报告、建议和规定。1989年10月24日我国国务院也颁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我们相信:随着这一条例的贯彻执行,放射性事故的发生率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放射性事故固然可能产生严重危害,然而毕竟有其偶然性和局限性。令人担忧的倒是那些涉及千家万户的放射辐照,最为突出的就是医疗照射。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认为:医疗照射是公众接受的辐射剂量中,除天然辐射外最大的人工来源,其中绝大多数是x线诊断引起的。据统计,发达国家的x线检查频率已接近每人每年1次。若再加上放射性治疗的平均量,医疗受照总量便相当可观。一股地说,医疗照射不会导致急、慢性放射病。但由于辐射所致癌症、致畸和遗传病的发生几率,不存在剂量的阈值,同时剂量具有累积性,如反复多次的接受医疗照射,便会使受害的危险性加大。美国曾给患肺结核的妇女施行人工气胸,结果因反复透视而造成受检者乳腺癌发病率增高;英国因强直性脊柱炎而接受放疗的患者,患白血病的人明显增多。另据调查,孕妇接受超剂量x射线,致畸率及后代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些都是来自医院的放射性危害。

目前我国大约有10多万台医用z线诊断机,占全世界拥有量的1/4左右,每年约有近2亿人次接受x线检查。如何合理地应用x线检查,将射线危害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亦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医用x线照射的危害性,常常被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所掩盖,而不易被人觉察。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x线透视应用过滥。各种体检,如大、中、小学生入学,招工、参军,甚至上托儿所、幼儿园等,均要例行胸透检查。其实,体检胸透的阳性发现率仅为1.5%,对98.5%的人不但无任何价值,反而有害。这样就可能出现一种怪现象,即胸透发现肺癌的比率低于辐照诱发癌症的比率。此外,儿童感冒咳嗽时,常有家长要求透视,不少医生也将胸透视为常规检查。须知,儿童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胸部淋巴组织对射线特别敏感,即使常规剂量的射线,其危害性也远远大于成人。早年国外曾用x线治疗儿童胸腺肥大,结果其中许多患儿发生白血病和甲状腺癌。其实诸如上感、支气管炎、甚至肺结核等等,都可以通过听诊和化验室检查而确诊。必需进行x线检查也应首选摄片。据测算,患者每次胸透所吸收的剂量为摄片的14倍。由于透视所获得的信息远少于摄片,目前发达国家已有用摄片代替胸透的趋势。为此,许多卓有见识的专家们呼吁:健康体检应与胸透告别!儿童不宜胸透!

令人遗憾的是,医用x线的管理目前尚未进入正常轨道,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医院各自为政,对于外院检查往往不予承认,以致出现重复检查的现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故意导致患者反复、多次的检查;不少基层医院设备老化,射线输出量偏大,同时对受检者的非检部位缺乏有效的保护等等。由于上述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便显得格外重要。

如何提高包括医患双方在内的全民防护意识,降低医疗照射的危害呢?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提出了基本原则,即照射的正当化和防护的最优化。也就是说:使每一次照射均具有正当的理由;选择最合适的防护措施,将必要的照射控制到可以接受的最低水平。用一句话概括:即医疗照射中所得到的利益,必须大于可能带来的危害。只有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才能真正合理地使用医用x线。

第5篇: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是一所专门从事辐射防护、辐射监测、辐射效应和核医学研究的省级专业科研机构。现有在职正式职工 4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3人。客座研究员和副研究员68人,其中,院士1人。

研究所主要开展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放射防护标准的研制、环境放射性水平监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放射病防治、核辐射医学救治基地的建设、山东省济南地区环境放射性本底常规监测以及核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等工作。承办“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辐射卫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3年7月,研究所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2012年6月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资质认定。2008年8月获得卫生部甲级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2011年8月通过了国家安监总局的甲级资质换证,2012年8月分别通过了卫生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的甲级资质延续;2011年8月获得了山东省卫生厅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通过了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质的续展。

研究所对职业卫生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室,购置超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系统、α谱仪、γ能谱仪、低本底αβ测量仪、6150A/D环境剂量仪、防护剂量仪、中子剂量仪等辐射检测设备。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先后派出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培训班,均取得了个人评价资质证书。

研究所发挥科研优势,近几年承担了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取得各项成果奖10余项。受卫生部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托为国家制修订《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等10余项国家标准,为规范核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放射防护评价与检测

科学研究

研究所主要承担辐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及环境辐射监测方面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订,重点关注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或患者的辐射防护及相关措施,及环境放射性对公众的辐射监测及防护研究。

在放射防护评价与环境放射性监测方面,研究所每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省卫生厅重点科研项目等科研水平较高的项目,以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研究所制订的《油(汽)密封放射源测井放射防护标准》《油(汽)田非密封放射源测井放射防护标准》《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等国家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0余项,对规范核和辐射技术应用单位的放射防护技术与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技术服务

放射防护监测评价科室目前配备超低本底液闪、高纯锗γ能谱仪、低本底α、β测量仪、中子剂量率仪、热释光测量仪、环境X-γ剂量率仪等大中型监测仪器。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科室每年检测工业探伤设备20余台,密封放射源200枚左右,总体看来,由于《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的原因,造成卫生与安监部门对工业企业的放射卫生监管出现了衔接真空,因为缺少监管力度检测的覆盖率比较低。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是技术服务的主要工作,评价范围涵盖了工业加速器、辐照中心、工业用放射性仪表等。

目前,研究所已经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合作完成了荣成石岛核电的放射防护评价工作,完成了包括齐鲁石化等大型企业放射源的检测工作,多个辐照中心以及工业加速器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工作。

个人剂量监测。配合国家法律法规对放射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个人剂量监测。每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度监测人数达600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工业企业放射工作人员开展个人剂量监测的在逐年增加。

环境放射性监测。每年监测济南地区大气沉降物中90Sr、137Cs沉降量、济南地区生物样品中90Sr、137Cs活度浓度和济南地区露天水源水中90Sr、137Cs活度浓度。每年对送检矿泉水、地热水、稀土等样品进行放射性检测、分析。

核事故应急监测。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卫生部召开日本核事故对我国食品及饮用水放射性污染应急监测会议,由研究所负责山东省食品和饮用水样品的应急监测工作,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上报检测数据,完成了应急监测任务。

山东海阳核电站运行前放射性本底调查工作。山东省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将于2014年并网发电,目前研究所承担着山东海阳核电站运行前连续2年的放射性本底调查工作,负责核电站周围20km2范围内全部水样(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海水)和底部沉积物的放射性调查工作。

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工作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研究所于2004年获得了职业健康检查资质。作为省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了山东省省直和多个地市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研究所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咨询,加强与各地市卫生防疫、医疗部门合作,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获得资质以来,每年职业健康检查人数5000余人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覆盖了卫生部55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所涉及的各种项目。研究所不断的完善实验室,查体项目日趋完善,仪器先进,染色体全自动分析仪能进行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分析;自动生化分析仪可进行肝功、血脂血糖等全套血生化分析,同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测定也处于领先水平。实验室建立了自己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自2007年参加全国辐射生物剂量估算比对,比对结果均合格。

在健康检查过程中,研究所坚持客观、准确的原则,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部分不适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协商调离了工作。研究所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科齐全、优势突出、科研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综合科研能力较强的医学科研机构。

研究所科研计划项目来源逐步扩大,计划项目数逐步增加,项目级别和经费额均有明显的提高。课题“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与防护对策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课题根据我国有关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针对济南市放射防护的实际情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济南市有X线机进行防护调查测试与改造;拟制《X射线的防护》录像科教片,编写材料,对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与环境监测,研究相应的防护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制成了济南市放射防护6项管理办法与制度,对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查体,对其健康状况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发现的可疑病例均做了相应处理,尤其是提出的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率,其放射损伤诊断价值具有独见性。该项研究是一项剂量监测、卫生防护和健康调查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工作,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职业健康监护过程中,研究所主检医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每一位进行健康查体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放射线接触史,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填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对每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由主检医师审核后填写检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并签名。处理意见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提出对受检者从事放射工作的适任性评价意见;检查结果如有异常,需要复查的,明确给出复查的内容和事件,发现疑似放射损伤的,提示受检者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通知放射工作人员所在的放射工作单位。在工作中,研究所的主检医师随时可以向各类放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咨询和医学建议,并接受放射工作人员对健康检查结果的质疑或咨询,如实向放射工作人员解释检查结果和提出的问题,保障了山东省各类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放射性损伤诊断工作

研究所2005年获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近5年来在放射职业病的诊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放射病诊断组成员,承担了4名超剂量受照人员长达30余年医学观察和临床处置工作,积累了辐射损伤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宝贵经验。取得诊断资质以来,先后诊断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白内障等放射性损伤26例,并按照职业病病例报告的相关规定,报送本地卫生行政部门。

加强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监管的主体由卫生部门转变为安监部门,前期存在的工业企业放射卫生的监管薄弱必将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而得到改善。

建议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加强对核和辐射技术用单位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承包经营企业或私营企业的监督监测力度,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放射防护组织,确立放射防护负责人,将安全保管责任落实到责任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机体多方面的异常变化,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及放射防护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严格按有关规定加强放射防护设施的基础建设,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对他们的健康管理,减少受照剂量,减轻放射损伤,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第6篇: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

1.1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

1.1.1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α射线等,医院中电离辐射多见于放射科、核医学治疗室、手术室等科室。

1.1.2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射频辐射、红外辐射和紫外线辐射、激光等,多见于理疗室、介入室和外科等。

1.1.3噪声医院噪声主要分布于洗衣房、锅炉房、供应室、空调室等地。

1.1.4医疗锐器伤在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常常被针头、刀片、缝合针等医疗锐器伤害。门诊抽血室、注射室、急诊室和手术室是医疗锐器伤害较重的岗位,特别是护士为高暴露群体。

1.1.5强制与运动功能性危害医务人员因移动病人、搬运重物或其他负荷过重的医疗用品时常造成脊柱损伤。护理危重病人、手术时间长,导致站立过久而引起腰背酸痛、下肢静脉曲张等。加上长期饮食的不规律还易导致胃肠疾病,形成躯体压力。

1.2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

1.2.1化学消毒剂及清洁剂的危害消毒剂或清洁剂可造成空气污染,对人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都有损害,轻者可致过敏性皮炎、结膜炎、鼻炎、气管炎、哮喘,重者可致中毒、肝损害或致癌。

1.2.2抗肿瘤药物的危害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其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也渐被证实。

1.2.3麻醉剂的危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注意到吸入麻醉剂可导致胚胎毒性发生流产等不良的生育结构。

1.3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

1.3.1病原微生物对医院候诊室、病房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20.4%、14.1%。对听诊器污染情况的调查显示:被检测的听诊器全部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听诊器使用次数越多,污染越严重。

1.3.2艾滋病(AIDS)的职业性感染其感染途径主要是HIV感染者或发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经污染的医疗器械损伤医务人员的皮肤和黏膜,也可以经已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特别是手术科室,其感染率亦高于其他科室。

1.3.3病毒性肝炎的职业性感染医院工作人员中乙肝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特别是血液透析、手术室和皮肤病科等高职业暴露科室,其感染乙肝可能性更大。

1.3.4结核病的职业性感染我国医务人员感染结核病的资料不多,有资料显示,护士对待检的感染患病率是同龄妇女的2倍以上,年龄越轻,发病危险性越大。

1.4心理因素医务人员心理性危害主要由精神压力、工作紧张、轮班、生活缺乏规律等引起。

1.5暴力暴力作为医务人员的一种职业暴露危害因素,虽无确切统计数字,但遭受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

2.1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知识宣传教育,预防和降低因不良习惯、不当操作造成的职业伤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开展心理咨询使医务人员能及时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工作心理状态。

2.2创造安全、健康、整洁的工作环境完善防护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工作环境定期质量监测,监督管理,建立标准化的防护保障体系,防护用品充足,制度落实,创造安全、健康、整洁的工作环境。

2.3加强管理,防止或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严格遵守临床废弃垃圾管理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尽量避免手与锐器直接接触。使用锐器时做到安全操作,注射器等锐器一律放入锐器盒内。发生锐器伤害时,要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

2.4加强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在接触抗肿瘤药物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罩;熟练操作规程,防止药液和雾粒溢出;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定期监测空气中浓度,严禁超标,减少呼吸道皮肤吸收;处理被药液沾湿的床单、衣物时应戴手套,并放入特制袋内,统一洗涤处理。对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防止溅溢或外溢;注意通风,降低空气中浓度,减少呼吸道刺激;使用时戴手套或涂护手霜,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

2.5加强对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接触具有传染性病人的分泌物、血液、体液时,应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并按正确方法行手的消毒。所有污染物应密封保存,集中焚烧处理。接种疫苗,加强高危人群保护,科学地选择并正确使用呼吸防护器,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提倡正确佩戴口罩。

第7篇: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防辐射服热销

新年前夕的一天,我们走进乌鲁木齐市红山附近的一家名为“家宝爱婴”的孕婴产品专卖店。

这里的防辐射孕妇服装不仅品牌众多,而且样式也十分齐全,衣裙、肚兜、围裙、马甲等应有尽有。

“防辐射服是用什么面料做的?”

“这类衣服大多数面料是采用专利技术制成的金属化学纤维织物,也有采用金属涂层面料的。肚兜的价格一般在100元以上,背心裙的价格在四五百元左右。价格是高了点儿,但对电磁波具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售货员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在乌鲁木齐市大十字附近的一家孕妇用品专卖店,售货员在和我们闲聊时,不知不觉地道出了一些真实情况。她说:“今年,我们店里防辐射服的销量比往年好得多。现在‘80后’孕妇已经逐渐成为购买防辐射服的主体,很多服装企业抓住了准妈妈的心理,纷纷生产防辐射服。现在市面上的防辐射孕妇装的品牌很多,不过效果却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我们又走访了多家经营孕妇装的专卖店,无一例外地发现,商家都将防辐射的服装摆在了非常显眼的位置。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家里的电器大多都会产生辐射,只要有条件的孕妇,都会来买防辐射的衣服,所以防辐射服特别好卖。”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医院旁的绿色爱婴专卖店的老板如是说。

图个心里踏实

在乌鲁木齐红山附近的一家孕婴用品专卖店,有三位准妈妈正在挑选防辐射孕妇服,我们就随机采访了她。

家住乌鲁木齐市北京路京都小区的章鸣女士说:“我在一家打字复印店工作,现在怀孕了,每天还得接触电脑。听周围的朋友说,这类衣服对电脑、手机等辐射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所以我也想买一件试试。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衣服到底管不管用,但周围的准妈妈都穿,我也就随大流了。其实,买它就图个心里踏实,怎么说穿着总比不穿强吧?”

据我们了解,很多消费者都有着与章鸣相同的消费心理――买这类衣服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从医学上说,防辐射服具体有什么防护作用暂时还没有定论。但X光射线对孕妇的伤害有明确定论。因此,孕妇应严禁接触此种射线。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电磁辐射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严重影响的先例。”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主治医师黄莺说,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时,觉得穿上这类服装就万无一失的心理因素占了很大成分。其实,这类衣服的透气性不是很好,在炎热的夏天,孕妇穿着它,对自身的新陈代谢非常不利。

效果不好判断

这些防护服的质量如何?效果是否有宣传的那么神奇?

“我们想买一件防辐射服,但不知道防辐射的效果怎么样?能帮忙检测一下吗?”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医院附近的绿色爱婴用品专卖店,我们问售货员。

“当然可以。”售货员一边回答,一边把我们的手机用防辐射服包起来,然后让我们用他的手机拨打电话。果然,电话那头传来“你拨叫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声音。

我们在对其他几个销售防辐射孕妇服的店主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几乎每家都承诺,所售的防辐射服能够达到99.99%以上的防辐射效果。他们的检测手法如出一辙,都是把手机裹在防辐射服里进行检验,如果电话无法接通,就证明防辐射的效果很好。

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站总工程师王国朝说,金属确实能干扰电磁波,织入纤维中的金属丝,能干扰多大频率的电磁波,需要有严格的对比数据。辐射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包括核辐射、X射线辐射、电磁辐射等,手机辐射只是其中一种,仅仅用手机来检测防辐射效果辨别产品质量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王国朝还说,防辐射服装是否真的具有高效、屏蔽作用并不好判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防辐射服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某种防护作用,但如果没有相关的能量传导设备,其屏蔽作用是不可能达到90%甚至99%以上。

此外,除特殊行业外,我们日常接触的手机、电脑及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并不像普通人想像的那么可怕,合格的产品其各项指标都在国家的要求范围内,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大可不必谈辐射色变。

新规尽快出台

新年伊始,我们从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防辐射服装在我国虽然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也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但目前还没有任何有关防辐射服装的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

我们发现,很多防辐射孕妇服装标注的防紫外线辐射效果都在99.99%以上。这些防辐射产品,均被厂家、商家声称属于高科技产品,绝对有效。消费者花了大价钱购买的、被寄予厚望的防辐射产品,真正的效果如何,她们并不清楚。

据了解,在防辐射方面,现在只有上海有部级的检测单位,但检测标准并不是针对大众服装方面的,不少企业广告中用的数据都是在各大学校检测室做的。

简单地说,防辐射功能结合到衣服上以后,使得这个商品的质量检测目前无法进行,因为没有标准,衣服可以当商品正常质检,但电磁辐射却不属于正常可质检范围。

即使服装合格,防辐射在它所在领域也合格,但两者结合后是不是如广告中所说那样好,现在还没有依据和检测办法。

业内人士呼吁,无论从产业发展、质量检测还是从消费者使用等诸多方面来看,防辐射服装都需要相关标准的认定和规范尽快出台。

第8篇: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磁波 应用 辐射 防护方法

电磁波也称电磁辐射,从本质上看,电磁波属于一种能量。该能量一般产生于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无法被肉眼识别。生活中,电磁波已经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很大的价值,但其存在的辐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辐射防护方法很有必要。

1 电磁波的应用

目前,电磁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医疗领域、电子产品领域以及通信领域。

1.1 医疗领域对电磁波的应用

电磁波应用于医疗领域为该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种种医疗器械功能的发挥方面。X光机是医院中十分常见的机器,这一医疗器械功能的发挥便需要依赖电磁波来完成。另外,心电图机以及微波治疗仪中也都应用到了电磁波,可见,医疗领域对于电磁波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

1.2 电子产品领域对电磁波的应用

电子产品领域同样对电磁波有所应用,尤其是家用电子产品,更是离不开电磁波的作用。以电磁炉为例,电磁炉是人们加热实物的主要工具,具有使用简单,加热速度快的特点,其加热功能的发挥便是通过对电磁波的应用而实现的。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家用电话的形式开始逐渐改变,从传统的有绳电话,变为了目前的无绳电话,后者的通话功能便需要通过电磁波来实现。不同电子产品的辐射情况如表1所示。

1.3 通信领域对电磁波的应用

通信领域对电磁波的应用体现在电视节目的收看和广播节目的收听等过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网络还未出现之前,人们的娱乐主要集中在收看电视节目与收听广播两方面,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娱乐途径,尤其是无线网络,更是彻底的改变了生活,需要认识到的是,无线网络功能的实现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的,长期受其影响,对人们的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

2 电磁波的辐射

电磁波的辐射主要表现为电磁辐射。能量源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电磁波,受种种原因影响,其中一部分电磁波会与能量源脱离,并扩散到空间中,这一部分电磁波是构成电磁辐射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正是这一部分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最为严重。

总的来说,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热效和非热效应两方面。所谓的热效应主要指的是受电磁波影响而导致的人的机体升温的问题。众所周知,水占据了人身体的大部分空间,受电磁波影响,水分子会发生摩擦,进而导致机体升温。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对于人体健康会产生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除了外界的电磁波之外,人体本身也存在一定电磁场,在正常情况下,其会在人体内保持平衡,并将人体维持在正常运行的状况。受外界电磁波的影响,人体内部磁场的平衡性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对于人体健康的保证是非常不利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情况如图1。

3 电磁波辐射的防护方法

针对电磁辐射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一定的防护措施非常必要。根据电磁波应用反响的不同,需要采取的防护方法也不同。

3.1 医疗领域电磁辐射防护方法

医疗领域的电磁辐射问题对医生与患者健康状况的保证十分不利,尤其是医生,在长期操作器械的过程中,其身体必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为医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必须提出具体的电磁辐射防护方法。由于仪器本身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电磁波来实现,因此辐射的防护必须从外界入手来实现,对此,对仪器的使用空间进行防护很有必要。以X光机的使用为例,要使用铅防护的方法达到避免电磁波扩散的目的。除此之外,以x光投射为主要工作的医生还应采取其他的防护手段,加强第二次防护,穿特质的防辐射服装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对于医生身体状况的保证十分有利。

3.2 电子产品领域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电子产品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为了避免电子产品的应用所产生的电磁波对人们身体造成过于严重的不良影响,必须做好防辐射措施。卧室为人们休息的主要空间,因此,要避免将电冰箱等电子产品摆放在卧室,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辐射。另外,手机同样会产生辐射,避免手机辐射的主要方法为减少手机使用时间,这对于电磁辐射防护效果的改善能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3.3 通信领域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

从通信领域的角度看,电磁辐射的产生存在三种必要条件,即辐射源、辐射设备与传播途径。这一领域电磁辐射的防护可以从上述三种条件的角度出发来完成。

以辐射源为例,加大对辐射源的屏蔽力度能够从根源处解决通信领域的电磁辐射问题。针对辐射情况较为严重的源头,可以通过安装屏蔽罩的方式实现对辐射的屏蔽,实验显示,相对于屏蔽罩安装之前的辐射情况而言,安装之后的电磁辐射明显减少,因此认为,这一方法在电磁辐射的防护过程中,影响效果较为明显。

针对辐射设备而言,要从其内部元件入手,对其中的电磁敏感元件进行评比,进而避免电磁波进入到设备之中,进而间接对人体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从传播途径的角度出发仍可以达到辐射防护的目的,切断传播途径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磁波无论在医疗领域,还是在通信以及电子产品领域都有所应用,可以说,电磁波的应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所带来的电磁辐射问题却不容忽视。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要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防护措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电磁波的优势,避免其劣势,对于其应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常书惠,李翠.电磁波的应用及其辐射的防护[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04):73-74+27.

[2]杨学森,索玉兰,王勇,张广斌.屏蔽措施对电磁辐射致学习记忆障碍的防护[J].中国公共卫生,2004(02):23-25.

[3]杨新兴,李世莲,尉鹏,冯丽华.环境中的电磁波污染及其危害[J].前沿科学,2014(01):13-26.

[4]王建忠,朱纪磊,支浩,敖庆波,荆鹏,马军.电磁辐射及其防护材料[J].材料导报,2013(07):51-54+62.

[5]王生浩,文峰,郝万军,曹阳.电磁污染及电磁辐射防护材料[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12):96-98+121.

第9篇:医院辐射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X射线;辐射危害;防护安全管理

1 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危害

自1895年发现X射线至今,放射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净利益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定的危险。X线的照射量可随射线剂量的增大可在体内累积,长时间受超剂量照射将引起全身性疾病, X线可能引起的临床症状如下。

1.1以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为主,诉有乏力、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心悸等;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少数人牙痛、部分人易感冒、腰痛、关节酸痛等。

1.2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主要为皮肤、指甲的营养障碍,长期被辐射部位容易发生神经性皮炎。

1.3外周血液改变最常见的改变主要是对血液系统中白细胞的杀伤力,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易发生疾病。

1.4易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引起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造成先天性畸形、流产、死胎、不育等病症。

1.5 X线辐射可诱发癌症,如乳腺癌、甲状腺癌、骨肿瘤等恶性肿瘤等。 人体易受辐射的组织器官: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致。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薄的部分则相反。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的反应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乳腺是敏感组织,当大量人群每年普查时,要考虑潜在的致癌辐射风险。与乳腺组织中的脂肪、皮肤、乳晕组织相比,腺体组织对辐射最敏感,在2.25 cm深处,腺体组织的吸收剂量要比脂肪组织的吸收剂量高出30%[1],要求摄影时要合理使用自动曝光系统,在大量普查时按照ALARA原则在考虑乳腺的组成和厚度的不同时,充分利用曝光模式与cR的技术特点将入射剂量最优化,达到降低被检者的辐射危害。

2 防护

2.1机房及机器的防护要求

2.1.1机房宜较大,并有通风设备,就200Ma X线机而论,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6 m2。另外,机房墙壁应有一定厚度的砖、水泥或铅皮构成,以达防护目的。

2.1.2 X线球管置于足够厚度的金属套(球管套)内,球管套的窗口应有隔光器作适当的缩小,尽量减少原发射线的照射。X线通过人体投照于荧光屏上,荧光屏的前方应有铅玻璃将原发X线阻挡,近代X线检查床改为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

2.2工作人员的防护要求

2.2.1工作人员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暴露在原发X线之中,尽可能避免直接用手在透视下操作。

2.2.2透视时须使用各种防护器材,如铅橡皮手套、铅围裙及铅玻璃眼镜等。利用隔光器使透视野尽量缩小,尽量降低毫安,缩短曝光时间。透视前应该有充分的暗适应用,以便用最短时间,得到良好的透视影像。

2.2.3照片时要避免接触散射线,一般以铅屏风遮挡。如照片工作量大,宜在照片室内另设一个防护较好的控制室(用铅皮,水泥或厚砖砌成)。

2.3患者的防护要求

2.3.1患者与X线球管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少于35 cm。球管窗口下须加一定厚度的铝片,减少穿刺力弱的长波X线,易被患者完全吸收。

2.3.2患者应避免短期内反复多次检查及不必要的复查。对性成熟及发育期的妇女作腹部照射,应尽量控制次数及部位,避免伤害生殖器官。早期怀孕第1个月内,避免放射线照射骨盆部。对男患者,在不影响检查的情况下,宜用铅橡皮保护阴囊,防止受到照射。

2.4临床的射线诊断检查有普通X射线拍片、胸透、CT、CR、DR片等。均应根据合理地使用低剂量(ALARA)原则,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辐射剂量[2-3]。实际工作中,曝光量过大过小都是不准确的,若曝光过小,会导致信噪比过小,影像质量下降,但曝光量过大,影像质量不但无改善而且会增加曝光剂量,加大X线对受检者身体的损害,并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4]。CR摄影技术优点:因IP板动态范围大,线性度和曝光宽容度较大,使获取的信息能自动调节和放大增益,在可允许的曝光指数范围内取得稳定的适宜的影像密度,同时获得高分辨率图像质量[5];DR优点:对低对比度信息的显示功能更强[6],具备UNIQUE图像技术,使低剂量射片成为可能。以选择有效的曝光指数范围,采用在其他相同曝光条件下提高曝光指数的方法来实现降低曝光量和吸收剂量。

3 加强放射安全管理

为不断加强放射安全管理,各有关部门应做到严格监管医疗照射的防护与安全医疗照射防护的最优化,具体如下。

3.1放射工作场所要求 根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放射工作场所的建设项目,放射诊疗装置的防护性能与技术参数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施工前应委托有评价资质的技术中介单位出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经环保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项目建设。放射工作场所建设项目竣工后,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效果评价,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7]。

3.2放射诊断设备要求

3.2.1辐射发生器,能清晰、准确地显示各种操作参数(如管电压、过滤特性焦点位置、源与像接受器距离、照射野大小、管电流与时间或二者乘积等)。

3.2.2射线摄影设备,应配备达到预置的参数(时间、管电流与时间的乘积或剂量)后自动停止照射的装置。

3.2.3荧光透视设备应配备只有持续用力按压时才能使X线管工作的控制开关以及配备曝光时间指示器或入射体表剂量检测器。

3.3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操作具体要求。①确保患者所受到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目标所需的最小照射;②职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应认真选择并综合利用各种参数,以使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向接受的国家质量和临床检查目的相一致的最低照射。对儿童受检者更应该重视参数;③具有采取了严格防护措施后,才可使用携式、移动式放射学检查设备;④避免怀孕或可能怀孕妇女施行会引起其腹部或骨盆受到照射的放射学检查(除非临床上有充分理由证明需要进行检查的除外);⑤周密安排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的任何诊断检查以使可能存在的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最小尽可能对辐射敏感器官(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提供恰当的屏蔽。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不必要的照射,执业医师必须摒弃盲目把各种放射诊断技术作为常规手段的不良倾向,医生在开具这些检查前应切实考虑对患者的影响,影像资料在院内及医院之间尽可能共享,减少因资料管理受检者受到转诊等原因接受不必要的照射。

4 做好防护安全管理

管理措施:健全管理组织。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及防护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4.1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4.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4.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4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4.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15 w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4.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X线球管。

4.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X线检查,减少辐射。

4.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5 预防与护理

恰当合理科学的饮食也能有效降低与预防辐射。如患者条件允许,则可在接受低剂量X光摄影前,先喝杯橙汁维他命C或牛奶防止钙质流失,且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及增强对辐射的抵抗能力。如食用具有抗辐射的食品。常喝茶有抗辐射的作用,实用十字花科蔬菜,猪血、黑木耳等。这一类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把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不给辐射物质留下丝毫立足空间。

总之,辐射防护的目的就是在不过分限制对人类产生照射的有益实践基础上,有效地保护人类健康,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以推动合理地应用防护手段来降低辐射带来的伤害。这就要求我们放射工作者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切实搞好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和医疗照射的质量保证,从而使电离辐射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6 临床实践中防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放射防护安全的关键取决于人们的行为表现,法规、标准、操作规程和其他的行政手段虽然都是很重要的,但为达到放射防护或安全标准,其本身又是不够的[8]。还需要各有关放射部门严格审管,各负其责。不断更新和完善辐射防护措施。落实各项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加强辐射监测,使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进,让辐射技术更安全更科学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燕树林.乳腺摄影技术分册[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2007:193-195.

[2]秦维昌,刘传亚.重视医用X线检查低质量成像方法学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0):1013-1014.

[3]赵红兰,平杰,等.婴幼儿胸部DR摄影千伏对辐射效能和图像质量的影响[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8):1270-1273.

[4]胡益斌.CR系统曝光量指数的检测及校准[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0):72-73.

[5]陈建新,黄艺生.CR技术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5):463-464.

[6]李萌.影像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