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精选(九篇)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

第1篇: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目前,世界高新技术转让中,德国居世界第一位,而德国的新发明创造也高踞世界之首,如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它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70,000件,每年维持费数量相当可观。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技术转让国,其企业界对知识产权的战略思想:是要利用专利权垄断技术市场,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处于竞争优势,以保持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德国的公司如此,其他发达国家亦是如此。如IBM 公司,它的基本战略是确保其活动的自由,即在开发、制造、买卖产品的活动中没有阻力。依据这一战略思想IBM 每年花费其总收入的一成以上用于研究开发活动,年申请专利约有六、七百件;自1950年至今,IBM  每月自行出版技术公报,在技术公报中公开未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8000件以上。一方面说明其申请专利采取有选择慎重的态度,另一方面说明其巧施文献公开的战略,以阻止他人申请该专利的目的。

注重长期全球竞争力已作为各国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对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研究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求发展的关键。为此,了解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十分必要。

首先,介绍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1 . 组织机构 

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一般直属总公司经理管辖,是企业中技术与经营两个部门的支撑单位。知识产权管理部、技术部、经营部共同组成企业的核心,与生产部、财务部一道组建成企业最高层组织管理机构。如IBM 公司、三菱公司和富士公司均属于集权管理的组织机构。

⑴ IBM 公司的集权管理组织机构   IBM 公司设有知识产权管理总部,其职责是负责处理所有与IBM 公司业务有关的知识产权事务,如专利、商标、著作权、半导体芯片、布图设计保护、商业秘密、字型及其它有关知识产权的事务;知识产权管理总部内设两大部:法务部和专利部。法务部门是负责相关法律的事务;专利部门负责专利事务。专利部下设5个技术领域,每一个领域由一名专利律师担任专利经理。由于IBM公司是一个跨国集团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美国本土主要设有研究所,在欧洲、中东、非洲地区、亚太地区设有其分支机构。若没有设置分支机构的国家,一是由该地区各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人管理;一是由邻近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如亚太地区未设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国家,由日本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筹管理;

IBM知识产权总部对全球各子公司知识产权部门要求严格,除向总部做业务报告外,世界各地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分部要执行总部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并接受总部极强的功能性管理。

⑵  三菱公司与富士通公司的组织机构    三菱公司设有知识产权总部,下设专利部、涉外知识产权部和策划处三个部门。

专利部与研究发展部门关系密切,负责协助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公司权利、防止本公司侵害他人权利,并设立驻外人员,负责驻在地的专利申请与诉讼事宜;

策划处负责制定公司内部与知识产权相关规定、监督知识产权的管理实施,以及分公司关于企业间知识产权的支援等事宜;

涉外部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的运用、对外交涉、诉讼与侵害协调的工作。

富士通公司由专利总部管理知识产权工作,下设5个部门:专利管理部、专利业务部、专利第一部、专利第二部和技术调查部,并在各事业本部下设专利推进部,由事业本部中的资深人员担任部长,负责专利的策划与推进工作。

⑶ 东芝公司的组织机构    东芝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是由知识产权本部和四个研究所、11个事业本部,及在各研究所和各事业部下属分别设置专利部、科、组共同构成。本部内设7个部门,分别是:

策划部:负责推动全公司的中长期知识产权策略,管理知识产权行政事宜;

技术法务部:负责处理知识产权诉讼事宜;

软件保护部:负责软件著作权的登记、运用、补偿事宜;

专利第一、二部:负责统筹管理技术契约工作;

专利申请部:集中管理国内外专利申请事宜;

设计商标部:负责设计和商标的申请、登记;

专利信息中心:负责管理专利信息,建立电子申请系统。

各研究所和各事业部配置知识产权部,直接隶属于负责技术工作的副所长或总工程师,主要担负该研究所、事业本部的知识产权行政事务,并负责从产品研究开发初期的专利发掘、专利调查、制作专利关系图到国内外专利的申请等所有业务。

⑷ 佳能公司的组织机构    知识产权法务部按行列管理――分为产品类及技术类,产品类设有4个部门:知识产权法务策划部、知识产权法务管理部、专利业务部、专利信息部;技术类设7个专利部门是以技术分类管理专利。

⑸ 德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拜耳公司   它设有专利委员会和专利处,二者是平行的组织机构。专利委员会由生产、科研、技术应用和专利处联合组成,其职责是:

① 分析判断哪些发明项目可以向国外申请专利;

② 去哪个国家申请;

③ 对已获权的专利进行管理;

④ 根据专利项目登记表,决定哪些项目的专利权需要维持,哪些可以放弃。

专利处受公司总部直接领导,下设两个科,一个专利科,另一个是许可合同和技术协调科。专利科的主要职责:

① 申请专利直至授权专利的管理;

② 申请专利前和产品投放市场前的专利信息的调查,若发现相同技术,就设法买下他人的专利权;

③ 处理专利纠纷,一是协商解决;二是通过诉讼裁决。

④ 业务上与各级法院有联系。

许可合同和技术协调科共有8人组成,负责许可合同工作,包括专利许可、技术秘密及技术合作。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

① 接待技术许可询价,组织许可谈判、签订有关合同;

② 技术合作,与需要使用拜耳公司技术的公司签订使用合同书。

各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责大同小异,其基本职责可归类分为十项:

① 专利情报管理工作;

② 发明挖掘工作;

③ 申请专利工作;

④ 订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⑤ 管理专利权;

⑥ 处理专利纠纷;

⑦ 商标等其它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

⑧ 发明奖励工作;

⑨ 专利教育工作;

⑩ 与专利事务所或律师进行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日本、德国企业均十分重视专利信息工作。如IBM公司定期发表的技术公报、其专利经理的主要职责四项中有三项与情报有关,如:

① 收集掌握下属各公司有关的专利情报、技术情报以及各专业部门的活动情况;  

 

② 依据情报决定是否申请专利、建议申请国的范围、提供有关业务咨询;

③ 根据总部每年预计的专利申请计划调整申请的件数;

④ 收集IBM及其它公司有关专利情报、技术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谈判。

再有,日立公司的知识产权本部把专利情报管理工作列位首要任务。佳能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11个部门,专利信息部是其中之一。东芝公司知识产权本部中设有专利信息中心;三菱公司随着知识产权总部的发展,将原属于专利部管辖的专利情报中心从专利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公司。

德国公司也不列外,将专利信息的调查工作做在申请专利前和产品投放市场前,如

拜耳公司。

以上陈述,从另一角度表明专利信息的重要性。 

其次,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比较

知识产权作为公司的经营资源。专利部要有效地开展各项业务,需要有足够的经费给予支持,企业的研究成果如若不能得到完善的保护,实际上是浪费研究投资和开发经费。这一思想是IBM公司、日立公司、佳能公司的共识。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类:一类基本属于层累制集中管理体制,如IBM公司;一类是分散管理体制,如东芝公司;另一类是按行列管理的体制,如佳能公司。它们有共性更具特色。

其共性:不论是集中管理、分散管理还是行列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都是处于总公司管理层的核心位置中,与技术部门、经营部门密切联系,将授权后的知识产权工作全部汇集在此统一管理,成为总公司的智囊部门。

⑴ 集中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全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按照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进行运作,最大限度地保护总公司的整体利益,在开发、制造、买卖产品的活动中能够工作顺畅,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的移转、授权、再授权的管理方式上。也就是说研究开发的费用由总公司预付给子公司,专利权与授权后的所有事宜全部由总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筹负责,如IBM公司。

⑵ 分散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充分授权。充分授权的含义是在知识产权本部统一管理下的充分授权。分散管理是针对各研究所和委员会而言,其优点是各事业部及研究所根据产品特性限制专利申请件数,决定知识产权的预算。但取得专利权后,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处理纠纷、对外谈判、提出异议等事务是由知识产权本部统一管理,如东芝公司。东芝公司除设有国内知识产权体系外,还设有海外知识产权体系,海外知识产权体系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华盛顿、西海岸设立专利事务所;一部分在欧美的子公司内设置知识产权委员会,负责制定当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则,定期讨论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本部则通过各委员会、研究会协调各事业部之间的联系,同时,对各事业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选有决定权。

⑶ 行列式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特点是:按照技术类别、产品类别管理知识产权。实行按技术类别管理专利,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开发技术;配合各事业部的产品策略对专利进行管理。知识产权法务部集中管理授权后的所有事宜,包括权利的运用、谈判、争讼等。法务部通过派本部门人员参加公司内各事业部组成的产品法务会,或根据各项问题组成的作业部会议,了解技术、产品的相关情况,使法务体制贯串于产品开发至产品销售各个阶段,利用知识产权的法规,提高解决问题的效力。

最后,还应关注德国拜耳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它的特点是专利处将本公司发明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视情况经公司专利委员会研究确定向哪个专利局申请专利。其结果,保证了专利授权的成功率比较高;同时,减少了侵权和无效请求;专利的实施主要又是在本公司内部,处理专利纠纷的机率就相应降低。

第三、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产权的归属、奖励机制、知识产权的运用、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以及知识产权教育等方面。由于各企业情况不同,在制定企业管理制度上各有侧重,值得借鉴。

1.知识产权的归属

在遵守国际公约、各国专利法的基础上,各国公司又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如IBM公司、三菱公司、日立公司、富士通公司等均采用签约或制定社规的办法,将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

⑴ 签订协议IBM公司与员工签署“有关信息、发明及著作物的同意书”;与各子公司签署:综合技术契约。要求各员工只要从公司内取得机密信息,或从前员工完成的发明、著作等创作物中采撷的信息,或因执行职务(业务)而产生的成果,应将这些成果的知识产权全部移交给公司所有;对在日本的IBM分公司的员工,还要求填写发明转让同意书作为进入IBM公司的条件。由于总公司为各子公司提供研究开发费用,其研究开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必须移转给总公司,总公司集中管理来自全球各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并通过再授权的方式将相关技术重新提供给子公司使用,商标使用权也基本相似。各子公司要从营业额中向总公司缴纳一定的知识产权使用费。

⑵ 社规规定日本公司制定的社规将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即便是离任后一年内的发明也应通告给公司,由公司决定产权的归属。如日立公司的社规规定,员工的职务发明和职务外发明,权利均归本公司所有,业务外发明也必须向公司报告,根据需要决定要与否。若员工在岗位期间完成职务发明,而在离职后一年内取得专利权,也应通知公司,由公司决定是否使用该专利。

三菱公司与富士通公司均要求员工将发明转让给公司。具体社规如三菱公司规定,员工作出的职务发明,其专利权一律归公司所有,职务外发明和业务外发明根据公司需要与员工协调让渡。富士通公司则要求员工,凡是从事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发明或者研究计划时,产生的发明、与研究有关的专利或实用新型等权利,均应让渡给公司管辖。

2. 建立对发明人的激励机制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1999年全球100家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排名,其中半数是美国企业。这与政府实施科技政策,鼓励发明创造,同时,与各公司实行的奖励制度密切相关。各公司依据发明人的成果,产生出相应的累积计分制、等级奖励制以及各种各样的表彰制度,如IBM公司、日立公司的激励政策各具特色,使得发明创造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⑴ 累积计分制是IBM公司为激励发明人而设立的奖励方法。其奖金项目设立的特点,即对申请专利的发明人给予计分,发明专利为3点,刊载在技术公报的发明,计为1点。点数累计为12点,给予美金3,600元的发明业绩奖;发明人若是第一次申请专利就被采用,给予第一次申请奖,奖金1,500美元;第二次的发明给予发明申请奖500美元。

⑵ 多种表彰日本企业一般均设有第一次申请奖,发明申请奖,申请补偿奖,特别功劳奖等奖项。各公司针对本企业情况又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即重奖发明人。只要知识产权被使用,发明人就能得到奖金,即使人已故去或已离职均能得到奖励。如三菱公司、日立公司实行奖励直到权项的终止;富士通公司、东芝公司实行等级奖励制,最低奖金一件发明4000日元,最高奖金1年可达60~100万日元。富士通公司分为7个等级,东芝公司分为5个等级。

3.知识产权的教育及培训   

在日本,知识产权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全体新员工或不同层次员工设立的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课程教育。二是针对知识产权本部门人员的培训。第一层次教育的课程包括专利知识入门教育、专利说明书写作知识等,如日立公司、三菱公司;富士通公司则针对公司各部门的主管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教育,以便了解专利的理念及重要性。在进行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层次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商标、著作权、技术契约、案例研究、专利情报、专利的写作及专利管理等;并创造条件让员工通过专利人资格考试或选派人员去欧美专利事务所进行轮训和研习。

总之,国外现代企业中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共有特点:

第一、知识产权管理属于组织战略核心部分;

第二、组建一支人数可观的知识产权管理队伍;

第三、奖励机制的完善;

第2篇: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团队成员人数 11人

团队建立时间 2006年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方威视”)是全球领先的安检产品和安全检查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97年,源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立足于自主创新,紧贴客户需求,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1]的客户提供安检领域最先进的创新技术、品质卓越的产品以及综合的安检解决方案和服务。

同方威视系列安检产品及服务已进入民航、海关、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邮政物流、公安司法、大型活动赛事等众多领域,助力客户保护国土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世界各国用户的广泛认可。“同方威视”已成为国际业界的知名品牌。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同方威视立足安全领域,致力于成为安检行业的全球市场领导者,以持续的创新科技提升客户价值,努力创造出更多先进的安z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回馈社会,让国家更安全!让世界更安全!

团队介绍

同方威视知识产权部同方威视知识产权部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在知识产权部团队的努力下,已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管理架构体系、制度体系和集团化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建立了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推动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的大幅提升。

知识产权部目前11人,采取产品线纵向知识产权管理与IP业务横向业务管理相结合的矩阵管理架构。纵向上专利工程师负责不同产品线的专利申请、保护、预警等所有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横向上知识产权部按照业务分为专利申请组、检索预警组、法律事务组、综合管理组,由四位知识产权高级经理分别统筹管理。

除知识产权部外,同方威视在不同事业本部都设有专利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专利管理工作,知识产权部还统筹管理各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建立了集团化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政策和平台。

目前同方威视知识产权部已成长为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专业管理团队,部门队伍专业结构、知识架构、资源架构、管理架构健全完善,部门将以专业、高效的工作为公司业务保驾护航,积极支持公司经营发展。

团队业务概况

公司整体知识产权概况

同方威视通过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贯穿到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环节,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形成了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网。以强化专利运营管理水平、提升专利运营能力为主线,着重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战略储备和布局,注重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使知识产权与市场运营相结合,不断提升公司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驱动公司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知识产权国际化运营能力和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对公司经营的支持和保障。

同方威视是国家和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是首都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基地,公司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立法修法活动,积极参加国知局、北知局及行业协会的社会公共事务,为加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的贯彻落实和推动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做出一定贡献。

知识产权管理重点

同方威视知识产权工作,注重知识产权与业务的融合,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对研发、市场、经营的支撑保障与驱动作用。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经营战略同步实施,紧紧围绕公司总体战略规划,以公司经营战略为中心,立足国内外竞争新态势和发展新环境,立足公司发展阶段和特点,有的放矢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根据各产品/技术特点、研发和市场规划,组织推动各业务单元制定有针对性的各产品线的知识产权战略。

重视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的搭建,重视推进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国际化决策队伍、知识产权国际化管理队伍和国际化发明人队伍”。

重视专利质量管理工作以及国内外专利布局工作,深入推进实施专利质量管理,重点采取一系列措施,按照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水平从发明人、资源、审查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环节加强管理,确保专利质量。

团队成果及荣誉

知识产权管理成效

同方威视已建立完善的集团化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与管理体系,在组织架构上采取“二级管理架构”,在业务管理上采取“集中管理为主、同时兼顾各业务单元特点给予充分授权”的管理模式。同方威视知识产权部于2016年搭建知识产权集团化管理信息平台,完成集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全面网络化管理、总部与二级业务单元共同使用的信息管理平台。

同方威视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机制,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和体系,同方威视重视专利质量的管理,《威视专利质量管理指南》和《威视国外专利布局指南》。同时,知识产权部重视对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及运营,不断提升团队的法律事务处理能力,遵守和利用各国法律制度,支撑保障企业运营。

知识产权部重视国外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和利用,先后完成《中、美、欧专利撰写指南》,《企业专利保护》、《巴西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研究报告》、《波兰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研究报告》等课题,不断完善企业国内外专利申请和保护实践经验并积极运用。

主要获奖情况

1.一种可组合移动的集装箱检测系统,2003年获国家专利金奖

2.一种车载机动式照相检测系统,2007年获国家专利优秀奖

3.一种车载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2008年获北京市发明专利特等奖

4.一种用射线对液态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的方法及设备,2009年获国家专利金奖

5.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X射线的设备、方法及材料识别系统,2012年获国家专利金奖

6.物质识别方法和设备,2014年获北京市发明专利一等奖

第3篇: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团队建立时间:2010年

团队人数 13人

团队介绍

1.专利方面

国内外专利及专利申请共计637项(发明437项),其中中国464项、美国51项、欧洲25项、日本20项、韩国21项、中国台湾23项、PCT申请108项(目前有42项已通过PCT进入欧、美、日、韩等国家,33件待进入国家)。

获得授权的专利306项,其中中国272项(发明专利124项)、美国21项、中国台湾1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韩国1项。

2.商标方面

商标申请总计127件,其中国内101、国外26;已核准注册59件:其中国内36件、国外23件。

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方面

软件著作权7件,均已取得证书。

知识产权管理成效

光峰光电知识产权工作主要分成以下几大模块:申报、维护、情报、运营、支持及战略规划管理,部门人员配置按照各个模块的基础工作内容分为规划管理组、挖掘申报组、答辩维护组、情报组、专利运营组及流程支持组。知识产权部门各个组的工作构建了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公司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光峰光电知识产权团队针对公司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包括:

1.专利地图与专利预警

根据公司所处的行业,划分竞争对手及竞争对手在产业链上的分布,对公司产品进行类别划分以及类别下的技术分支划分,对竞争对手分布和技术分布进行专利检索和调查分析,完成行业专利技术地图的绘制工作,为公司技术研发及市场决策提供专业的支持工作。

近两年来,跟进的竞争对手公司已有40多家,查阅的专利上万篇。针对上述检索和调查结果定期做更新,并进行相应的专利解读和分析,向研发及市场反馈专利预警报告。

另外,随时更新行业内各公司和技术发展动态,结合专利更新情况,制定知识产权内刊,在公司内部,给研发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市场和专利信息。

2.平台项目专利调查

建立平台项目专利调查流程,制定标准输出文档,参与整个平台项目的立项、预研、开发、样机设计、小批量试制、批量生产的全过程,全程对研发进度进行跟踪,完成各阶段的专利分析文件输出,包括:(1)专利调查报告,(2)专利技术树绘制,(3)专利挖掘与布局,(4)技术方案新颖性创造性评判,(5)专利保护策略评审,(6)专利撰写与审核,(7)供应商保密协议签订,(8)产品侵权风险评估等。

尤其,针对每个平台项目,由知识产权部专人跟进,负责该平台项目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相关事宜,深入到研发团队中,能充分地协助到研发在该平台项目上的研发成果转化。

3.专利多层次保护

根据不同的专利技术及市场布局,实施不同的专利保护策略,包括专利申请类型的选择、国际专利申请等。

截止至2015年11月1日,公司国内外专利及专利申请共计637项(发明437项),其中中国464项、美国51项、欧洲25项、日本20项、韩国21项、中国台湾23项、PCT申请108项(目前有42项已通过PCT进入欧、美、日、韩等国家,33件待进入国家)。获得授权的专利306项,其中中国272项(发明专利124项)、美国21项、中国台湾1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韩国1项。

4.专利运营管理

一方面,积极配合公司技术研发及产品设计,推动公司专利的自行实施,形成一套创、研、产、销一条龙的专利技术运用机制,对于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专利技术,目前大部分都已运用到公司激光电视、教育投影机、工程投影机、拼墙、微投、舞台灯等产品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回报;另一方面,根据公司不同的项目、产品、发展方向及动态,从专利运营的角度出发,对公司专利进行等级划分及应用前景评估等。

5.商标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管理

主动引导公司各相关部门,系统地围绕公司技术、产品和市场发展,积极进行商标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管理,具体包括:商标评审、商标注册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商标正确使用、商标续展评估等。

二、制度建设及条件保障和执行情况

为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光峰光电知识产权部制定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包括:

1.《专利管理规定》:以制度化形式对公司范围内的所有专利相关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公司技术创新和形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公司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利用。

2.《专利申请评审办法》:以制度化形式规范专利相关活动尤其是技术交底书提交、专利申请文件撰写、PCT申请及国内外专利申请各环节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

3.《专利调查办法》:以制度化形式规范除针对技术交底书所进行的专利检索以外的、需要知识产权部提供国内外专利检索来获知所需信息的事项的规范性、有序性。

4.《专利奖励办法》:公司以明文形式制定了专利激励制度,以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

5.《商标管理制度》:以制度化形式对商标申请注册、续展、转让、使用、印刷、价值评估和保护等方面进行管理。

更为重要的,在知识产权部持续地宣传、推动和引导下,公司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发明创新氛围,公司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知识产权对公司的重要性,同时都以能够为公司创造知识产权财富感到自豪。体系建设作保证。

知识产权维权成果

一、至2015年,共提出了2起专利侵权诉讼,2项涉案专利经无效程序均被维持。

该2项专利侵权诉讼,成功延滞了国外某公司多个型号激光投影机在中国上市的时机,为我司激光投影机成功推向市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预计后续诉讼,该两件专利将为我司带来可观赔偿。

二、至2015年,成功无效了某日本公司的2件发明专利。

三、至2015年,对复制我司技术的专利申请及专利,提出公众意见及无效宣告请求50余件,有效保护了我司独创专利技术,避免被模仿者混淆的宣传的可能。

专业文章/著作/课题完成情况

深圳市知识产权分析预警“激光投影机知识产权分析预警”公共服务项目(2015年),该项目以全球的激光投影机专利文献为基础数据,开展激光投影机知识产权分析预警,进行系统的专利收集,并在所收集的专利数据的基础上,对激光投影机的专利数据进行筛选、分析、统计,制作专利地图,分析激光投影机专利现状、发展趋势、技术布局、区域布局、主要专利权人、重要专利等,制定现有技术保护策略、占领先机的技术研发及市场竞争战略,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正确的研发方向的风向标。该项目以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在激光投影领域的研究技术实力为背景,通过内部富有实战经验的知识产权团队的专业的知识产权分析,开展适合深圳市及国内激光投影机相关产业需求的知识产权分析预警。该项目在光峰光电知识产权部的主导下目前正有序地开展实施中。

主要获奖情况

公司获得“201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已公示)

公司两件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已公示)

第4篇: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通过知识产权部各个模组的工作,光峰光电构建了完善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企业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杂志社有幸再次采访了带领这个团队进行体系构建的知识产权部总监高丽晶,感受到了2014年她对行业感悟的加深,以及整个团队为公司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China IP:请您介绍一下近期光峰光电的知识产权主要工作及成果?

高丽晶:截止到2014年11月30日,光峰光电在荧光粉激光显示技术领域,共计拥有全球专利及专利申请490项,其中182项已得到授权。上述专利及专利申请所覆盖的荧光粉激光显示技术被业界称为“下一代固态光源投影机的业界标准技术”。其中,“高亮度LED光源”产品在第十五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上获得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技术奖”,LED微型投影机获得中国大屏幕显示会议“最具创新奖”。基于以上研发成果,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研发团队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认定为“重点华人华侨创业团队”,公司的荧光粉激光显示技术获得《Red Herring》最具创新亚洲百强奖。

China IP:2014年在您个人和团队的工作中,哪些事情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丽晶:2014年对于光峰光电的知识产权部而言是发展的一年,随着企业的新产品投入市场并得到广泛认可,知识产权问题也接踵而至。首先,根据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布局严密系统的专利网,核心专利申请往往是在解读数千篇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利文献后再进行部署和完善;其次,光峰光电通过国际展会及海关进行维权部署,并在IP部门与市场部门紧密配合下打了几场漂亮的知识产权战役;第三,通过部门建立的情报系统,整理分析公司合作伙伴以及投资对象的知识产权情报信息,为公司决策层在开展国际商务合作及投资时降低风险并降低合作及投资成本,在与国际合作伙伴谈判时化被动为主动,占据有利地位。

China IP:您认为优秀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高丽晶:在我看来,优秀的知识产权经理人最重要的是既需要有法律风险控制意识,同时也需要具备商务意识,在处理公司法律事务时才能不仅仅局限于风险控制部分,而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为公司争取最大商业利益。

China IP:在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时,知识产权经理人通常会遇到哪些困难?您是如何应对的?

高丽晶:在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时,最常遇到的是资源支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得到企业内各级领导对于创新的重视。知识产权部需要与研发部门、法律部门、市场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及行政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对内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对外扶持产业链,实现知识产权运营,并积极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形成良性循环。

China IP: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未来的发展,您怎么看?

高丽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发展至今,对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产权部门在企业内部的职能定位从当初保护研发创新成果的事务性部门正逐渐向创造无形资产利润的价值部门进行转变,这就意味着知识产权经理人需要从专业型人才转化为“专业事务能力+商业意识”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多面型人才,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各种知识产权措施手段全面地保护企业创新成果,还要考虑如何促使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化,使知识产权工作介入到公司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为提高公司经营活动的效率和降低运营风险及成本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并通过各种知识产权营销手段,实现公司知识产权运营,最大程度实现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为公司持续发展经营战略目标提供知识产权专业服务。

第5篇: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取知识产权资源,从而创造新的价值。文章主要基于企业管理的视角,研究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过程,认为从企业资源观点和过程管理出发,对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有效管理,是并购成败的关键,并分别分析和阐述了不同阶段的管理内容和要点,从而为我国企业有效地参与海外并购提供了理论指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问的并购现象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外国企业并购我罔企业,或者我国企业海外的并购活动都越来越频繁。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众多企业在并购活动中,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因素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并购活动,都涉及到并购目标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处置。而有些企业间的并购活动.甚至直接以知识产权资产的获取为并购目标,称之为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活动。如2008年初,美国PPG工业公司收购了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郎蒙特市的Nanproducts公司。Nanproducts是纳米材料的生产商及纳米技术的开发商,该公司在纳米粒子技术方面享有多项核心专利,并拥有多处研发和生产独特纳米粒子的试点公司。PPG收购Nanproducls公司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其在纳米技术方面的专利,通过并购来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纳米l丁程材料技术的领导者。同样的,我国的联想集团斥资l7.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时,5亿美元用于支付IBM公司因全球PC业务的负债,另外的12.5亿美元用于收购IBM相关的经营资产,其中包括IBM在PC领域的4000多项专利。而日本是知识产权领域的先行者,根据统计,从2003年开始,日本企业收到的专利费第一次超过了其所支出的专利费,这与其在20世纪90年代并购了450家美国公司及其知识产权资产密不可分。很多西方国家的领先企业也很成功地运用了并购来获取知识产权的方法,如美国的思科系统公司和微软公司,思科系统公司近二十年来并购了大大小小100家企业,其始终将并购小型企业的专利技术作为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的基石之一;微软公司的核心技术DOS和邮件处理技术OUTLOOK正是通过并购小型创新型技术业的方式获取到的。

由此可见,知识产权贸易不仅仅靠知识财产权的许可、转让来实现,通过整体并购目标企业而全盘获得知识产权,是当前越来越被利用的一种知识产权贸易方式与传统的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相比较,旨在获取知识产权的企业并购,不仅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还能够同时获得将这些知识产权迅速市场化的环境和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发展,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知识产权网局。不少外国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迅速进入我国市场,在我国扩张其知识产权竞争优势,而我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却因知识产权纠纷等原因屡屡受挫。虽然我国专利申请量在大幅增长,但相对于西方国家的领先企业,高质量的专利和高信誉的品牌仍然较少,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竞争压力。而仅靠我国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知识产权资产;同时,我国企业向外国申请专利不仅花费高,而且时间长。这些因素都导致,通过并购的方式来获取知识产权资源及知识产权的经营条件,成为我国企业突破当前面临的知识产权局的较好方式之一。另外,由于我国市场潜力巨大,而市场本身也越来越开放和成熟,导致大量的外国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我国市场,通过并购来利用我国企业已有的专利、品牌和市场资源,快速占领和扩张其在我国的市场份额。

但目前,无论是我国企业作为并购方,还是作为并购目标,在并购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问题。如我国的TCL公司收购Thomson彩电部门的案例中,其并购的目标之一在于获取Thomson公司在彩电技术方面所拥有的专利。但由于TCL公司在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缺乏对目标公司专利资产进行有效的识别、转移和整合策略,导致TCL彩电业务在海外的扩张仍然因为专利权纠纷而屡屡受挫。同样地,外资企业在并购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后,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谋求对我国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布局自己在全球的发展战略,采用少开发甚至不开发的方式削弱、淡化我国企业的品牌,借机抬升外国企业品牌商品的市场地位,达到将我国企业和品牌排除出去的目的。如2003年发生的福建南孚电池股权并购案例,当年,南孚电池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南孚电池与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外商合资组建“中国电池有限公司”。但在摩根士丹利陆续收购其他股东股权并取得公司控股权后,即刻改变了原定海外上市的计划,转手将所持中国电池股份全部卖给南孚电池市场竞争对手美国吉列公司。短短几年的时间,南孚由中国电池生产业的头变成了其竞争对手在中国的加工车间,一个很有希望的民族品牌也由此销声匿迹。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在参与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活动时,往往忽略了知识产权问题。即使有一些企业已经关注到知识产权因素在并购中的重要性,却没有一套完整的针对知识产权的处理机制和措施。同时,我国理论界对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此,结合已经比较成熟的并购理论,具体对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为我国企业在开展海外并购,或者在被外国企业并购时,如何在知识产权方面主动地寻求长远利益,提供理论指导。

一、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过程分析

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以知识产权的获取为直接目的,但其最终目的实际上是将并购目标企业知识产权资源转移到并购后的新的企业中,而这种知识产权资源的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并购背景下的知识产权资源转移,并不是等到并购交易结束之后,才开始转移的。事实上,并购前就开始,从制定知识产权并购战略,筛选目标公司,评价目标公司知识产权资源的价值,到并购谈判和交易结束,以及再到并购后的知识产权整合过程,始终贯穿于荩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活动令过程。当然,并购前和并购中的工作为并购后知识产权整合过程中实现知识产权资源转移作准备。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过程在分析,综合和评估目标公司知识产权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假如我们能够确定导致实现预期的知识产权协同效应的并购过程,或者说实现预期的知识产权资源转移,那么这可能表明是一项成功的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活动。

基于此,本文认为一项成功的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活动的全过程分为并购前管理阶段、并购中管理阶段和并购后管理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并购后的知识产权资源转移产生重要影响。(1)并购前管理阶段,包括知识产权并购战略和选择目标公司标准,搜集、筛选和确定目标公司,对目标公司知识产权资源进行尽职调查。(2)并购中管理阶段,包括并购谈判、知识产权定价、并购融资和交易。(3)并购整合管理阶段,包括知识产权整合方法,专利技术、商业秘密、著作权、商标、知识产权人力与组织适应性。那么,将并购过程与并购中知识产权转移相结合,提出基于知识产权并购过程的观点。

二、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前管理分析

在基于知识产权并购前的管理阶段中,假如并购者能够确定和准备并购前过程的许多要素,那么它就不仅能够平稳地实现并购后知识产权整合和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之间的知识产权转移,而且能够使得并购绩效最大化。

并购前的管理几乎相当于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战略制定。假如并购者没有确定和准备并购中的详细资料和一系列特定过程,那么,预期的知识产权协同效应或者说知识产权资源的转移就很难实现。一般来说,并购前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并购战略:在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战略制定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并购意图,也就是需要确定什么原因或者目标促使并购者基于知识产权从事并购它的竞争对手或另一家公司。并购意图的确定,有助于确定并购目标的选择标准。一般来说,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意网.可能是因为从外部获取知识产权的交易成本过大,需要通过并购的形式从内部获取知识产权。如专利技术的外部交易成本过高,或者内部创新的成本较高或者风险较大等,通过并购拥有与并购者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知识产权资源的目标公司,从而实现内部的知识产权获取或转移。也可能是基于海外市场开拓的需要,通过并购海外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及其营销渠道,即获取商标及附着于商标资产之上的市场资源.从而实现海外市场的快速开拓。

当然,在确立基于知识产权并购的战略意图之后,就是以并购意图或者说是并购动机为基础确立并购目标的选择标准。这有利于并购后整合管理阶段的工作,减少了一些问题。那么,在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日标选择中,一般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选择目标公司的何种关键要素,如专利技术、商标还是商业秘密等,或者把其中的几种要素同时作为考虑的标准。

(2)选择何种类型的目标公司,一般来说,如果以专利技术为并购的关键要素,往往会选择小型创新性公司作为目标公司;如果是以商标为并购的关键要素,往往会选择大型高知名度公司作为目标公司。当然,以大型高知名度公司作为目标公司时,可能只需要并购其与市场开拓相关的一部分业务,但这也会为并购后的知识产权整合带来许多闲难和失败的风险。

2.搜集、筛选信息: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交易取得成功依赖于并购者如何有效地评价并购目标的价值和潜在的知识产权协同效应。搜集广泛的、准确的、必要的信息对成功并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信息在这里可以被界定为对维护和增强知识产权并购决定起必要作用的一系列事实和资料。应该说,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是企业基于资源观点的发展,并购者必须了解目标公司是否拥有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资产。且这些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性,必须强调其与并购者的发展战略,无论是技术开发战略还是市场拓展战略的需要相匹配。也就是说,在进行信息的搜集和筛选时,必须注重目标公司的知识产权资产与并购者之间的适配性和互补性。

3.知识产权调查:为了确保一项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活动能够取得成功,并购者必须根据公司战略和并购战略,对筛选和确定的日标公司及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产进行尽职调查,以便能够正确制定合适的并购整合策略,从而减少并购风险,为并购协商知识产权并购交易条件和确定知识产权价格提供参考。如对企业所拥有的专利资产进行调查时,至少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1)专利所有权调查,即调查专利权的归属;(2)专利有效性评价,即专利的有效时问、地域等的调查与评估;(3)专利的保护范围评价,即专利覆盖的有效技术领域;(4)专利的侵权调查,即是否存在对有效专利的侵犯等;(5)专利的法律状态,即专利处于申请中、实质审查中、或者授权后的何种法律阶段;(6)专利的预期收益期限,即专利的剩余保护年限等;(7)专利的实施状态,即专利处于自己实施、许可他人实施等不同的实施状态中。

三、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中管理分析

并购中管理是基于知识产权并购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即并购谈判与并购价格。并购谈判是并购成功的基础,而并购谈判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并购价格。

首先,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中,从并购谈判的角度来说,并购者获得必要的决定并购日标公司价格的准确信息和其他重要资料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对潜在的知识产权协同效应的准确评估,并购者可以把最后的并购决策决定下来。同时,并购谈判中需要确定并购协议的内容。在并购协议中,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并购谈判需要明确目标公司所具有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软件等所有知识产权资产,并在协议中确保目标公司以最佳的方法为并购者对这些资产进行的保留,如专利年费的缴纳、商标权的续展等。当然,并购交易的方式、支付方式以及目标公司的人员及整合计划也是并购谈判中的内容,其在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中同样重要,也是影响未来并购后知识产权资源整合绩效或者说知识产权资源转移效果的重要方面。

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除了并购谈判及其协议外,在并购中进行的管理,还涉及到目标公司的定价问题应该说,并购价格的计算与确定对并购者在并购后的绩效产生巨大影响。一般来说,并购价格决定于目标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量,包括数量和质量。不同于外部知识产权交易的是,这里不是以知识产权为交易标的,而是以拥有知识产权资源的目标公司整体作为交易标的。因此,其定价方式和内容自然不同于一般的外部知识产权交易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在定价过程中,除了对知识产权资源进行评估外,还需要对目标公司所拥有的其他资产进行评估。尽管,获取目标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是并购的目的,也是目标公司价值评估中的首要内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中,并购价格往往是溢价交易,虽然溢价交易与并购是否为并购者创造价值之问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从并购绩效的角度,并购者必须考虑并购后所获得的知识产权能产生的预期协同的当前价值大于支付溢价。

四、基于知识产权的并购后整合分析

基于知识产权的整个并购过程中,并购后的整合无疑是最重要的阶段。而大多数的知识产权并购失败的案例中,往往忽略了从过程的观点来看待并购整合的问题。从企业资源观点的角度,并购后的知识产权整合战略实质上是目标公司与并购者之间的知识产权资源转移及价值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从并购的开始阶段进行管理和规划。并购后的整合阶段使新公司成为成熟和进入稳定发展状态,管理并购后的知识产权整合也是被并购组织在并购后如何融人并购企业组织整个系统中的过程,从而实现知识产权资产的顺利转移及价值创造。因此,在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除了涉及主要的知识产权资源的整合外,有效地整合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人力资源及组织也是并购成败的关键。在并购后的整合管理中,虽然知识产权资源的匹配与转移总是被认为是并购者的事情,而实际上可能是涉及到并购者与被并购者两者之间的一个复杂而相互作用的调整过程。那么,基于并购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派生出了三种不同的知识产权资源整合方法。

1.知识产权资源的吸收型整合。在吸收整合过程中,目标企业的组织独立性要求较低,在这种整合方法下,被并购公司的组织完全融入并购公司中。随着组织的转移,目标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也随之转移到并购公司中,与并购者之间的知识产权资源形成互补优势,从而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一般来说,以商业秘密的获取为并购意图的并购比较适合吸收型整合方法。随着研发或者营销团队的转移和融合,与研发或者营销相关的商业秘密也随之转移到并购者一方。

2.知识产权资源的控制型整合。在控制型整合中,并购者与被并购者的战略依赖性不强,组织独立性也不强。通常情况下,由于这种不强的依赖性和独立性,导致目标公司的组织可能很难真正融入并购公司中。那么,并购者的知识产权资源也因此丧失了其市场作用,包括其在并购前对并购者造成的威胁。一般来说,以扫除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中的专利阻碍或者市场开拓中的商标障碍为并购意图的并购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整合方法,从而消除其对并购者可能存在阻碍。如大量的小型创业型创新公司,由于拥有阻碍大公司发展的障碍专利而可能被并购,并购后的整合往往采取控制型的整合方法。

3.知识产权资源的共生型整合。在共生型整合过程中,并购者与被并购者之间的战略依赖度较强,同时,两者的组织独立性也要求较强。这就使得各自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依然在不同的组织中进行运作,只是在不断的组织协调过程中,发生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融合,从而慢慢实现知识产权资源的转移和价值创造的过程。应该说,这种整合方法最复杂,但也是最有价值的。而这种整合方法也隐藏着较大的危机,如果整合不当,不能统一调配各自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可能导致整合效率为负。一般来说,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相关产品的新开发或者新市场的开发,如海外市场的开拓中,为了获取新的研发资源或者市场资源而进行的以获取专利技术或者商标为并购意图的并购活动适合于此种并购整合方法。随着并购者在新技术领域或者市场领域的扩展,目标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优势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并购者不断对其进行战略整合,使两者之间达到最终的融合。

第6篇: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10月27日,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论坛在上海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创业产业协会,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主办。作为2012上海创意产业国际论坛分论坛,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论坛旨在研究与探讨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问题,通过对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的解读,结合司法与执法的经典案例分析,借鉴知名企业的管理方法,协助文化创意企业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与政策指引内,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了解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行业之星

杨凯律师:

今年,团购的迅速兴起与产业乱像吸引了大众的关注,也使得团购的知识产权话题成为焦点。由杨凯等律师的运动品牌“法国公鸡”诉嘀嗒团、走秀网推出的“法国公鸡乐卡克鞋团购”涉嫌商标侵权一案,以“法国公鸡”方胜诉告终,此案也被称为“中国网络团购维权第一案”。

杨凯律师——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业从事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业务。长期从事商标异议案、商标复审及争议案、商标行政诉讼案、商标侵权诉讼案、专利侵权诉讼案、著作权侵权诉讼案、商标行政查处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业务,同时负责合同审查、参与谈判并解答咨询,有丰富的诉讼及处理非诉业务的经验。

在杨凯律师执业期间,曾李宁公司、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瑞士ABB公司、德国雨果博斯公司、美国鲍斯公司、美国利惠公司、芝华士(兄弟)美洲有限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丹麦乐高公司、日本松下公司和美国添柏岚公司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就专利和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通过诉讼或行政部门查处等途径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另外,由杨凯律师等的美国Fine Art Lamps公司诉中山市巨光灯饰有限公司侵犯其对产品目录和灯具产品所享有的著作权案,在取得胜诉的同时,也是中国的法院第一次将灯具产品认定为“具有实用功能的美术作品”,并依据《著作权法》加以保护,该案被评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6年十大知识产权案例。

2020年AIPPI世界知识产权国际大会花落杭州

10月20-23日,第43届AIPPI(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韩国首尔市举行。来自AIPPI中国分会的120多名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集佳律师事务所于泽辉所长以及其他8位来自中国事务所的代表成为本届大会的执委会成员,代表中国分会就2020年AIPPI世界大会的举办城市等重要事项进行投票。最终AIPPI中国分会推荐的中国杭州以66%的多数票胜出,获得2020年AIPPI世界知识产权国际大会主办权。

全球视野下的知识产权应对策略讲座在广州举办

日前,由林达刘集团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知识产权应对策略》讲座在广州举办。本次讲座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企业如何获得优质专利,更好地管理及运用专利资产。与会者针对目前企业转型升级,开拓国外市场中或将面临的问题向专家提问,并对未来中国专利法的修改动态中的惩罚性赔偿表示极大关注。

第7篇: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团队建立时间:2007年

团队人数:11人

团队介绍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始建于2007年,至今已有9年历史。

现有团队成员11人,其中包括知识产权总监1名、知识产权经理6名、专利主管4名、流程经理1名。团队成员中有9人通过了专利人资格考试,取得了专利人资格证书。团队成员中4人为硕士、7人为本科学历。团队负责人李伟获得了2014年全国十佳杰出知识产权经理人称号,2015年被温州知识产权学院和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温州)聘为客座教授。

团队业务概况

2014-2015年,共申请专利接近400件,其中80%以上为发明专利。同时在海外进行了大量专利布局,涉及区域为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印度、欧洲等;其中美国专利达近100件,其他国家的专利布局也有50多件。

2014-2015年,共申请商标接近300项,而且商标布局除了国内申请外,还布局了大量的国际商标。国际商标的数量超100件,形成了主商标全球布局的战略。

2014-2015年,注册了近百个域名。

2014-2015年,对公司多项软件和作品进行登记,接近20多件。

2014-2015年,对裸眼3D显示技术领域中的多个技术点进行专利预警和分析,共产生了近百件分析报告。

2014-2015年处理多讼业务多起。

2014和2015年处理无效案件多件。

知识产权管理成效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思路:包括知识产权统一管理模式、制度体系、组织体系、激励机制、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思路,并提出了实施方法及步骤。

体系建设作保证

超多维根据公司体系架构的特点,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司整体利益,从专利申报入手,导入集中管控模式;为了保证工作有效开展,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集团公司设立知识产权部进行统一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有一套适合的制度来规范、来支撑。自2010年提出知识产权战略思路当年,公司就着手专门组织制订知识产权系列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制订了科技、知识产权等近10多项制度,涉及科技创新、科技项目管理、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专有技术、知识产权预警、保密等各个方面,并根据制度运行情况,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形成“层类有序”的制度体系。这些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的科技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夯实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基础,为超多维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本保证。

深入研发求发展

为加强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管控能力,超多维通过每年制订知识产权工作计划,然后将工作计划渗透到具体的研发项目中,由具体的研发项目负责人对知识产权任务进行分解,然后知识产权部配备相应的人员进行跟进,知识产权人员作为研发项目成员的一员深入研发项目,进行基础的知识产权业务输出。

管理考评促进步

依据知识产权计划考核与管理评价结果,在进行知识产权专项奖励的同时,将知识产权计划的考核与管理评价结果作为所属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业绩考评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知识产权考核与奖惩力度。

信息化技术作支撑

超多维在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一直注重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效率。2010年,超多维建立了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系平台,实现了内部知识产权流程审批、信息管理、知识产权评价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知识产权管理效率。

知识产权维权成果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多件专利提起无效,对竞争对手的侵权行为提起了若干专利侵权诉讼,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首先有效维护了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和捍卫了公司作为产业领头羊的形象。

其次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最后加入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强化维权结果。

专业文章/著作/课题完成情况

2010年完成中国立体视像(3D)产业联盟调查报告;

2012年和国知局一起完成立体影像专利态势分析报告;

2013年在《企业专利工作实务手册》上发表了《企业专利工作实务手册》;

2014年承担完成深圳市裸眼3D显示技术预警分析报告。

主要获奖情况

2012年深圳市专利奖 1项;

2013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1项;

2014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2项,深圳市专利奖 1项;

第8篇: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据悉,一年来,上海知识产权审判质量效率进一步提升。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与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杜国发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入选2011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庄则栋、佐佐木墩子与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等4起案件入选2011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例。2起案件在201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

案例指导重“三化”

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志先说,近年来,上海法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审判典型案例的实践与理论价值,积极探索案例指导工作,体现了案例遴选制度化、载体多元化、运用信息化特点。

该院以“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例”、上海法院“四个一百”、“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的评选为平台,推进“精品案战略”;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等期刊呈现典型案例,扩大影响,丰富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以书籍汇编经典案例,高院出版《知识产权案例精选》9本,市其他法院出版同类书籍10余本,为审判积累了丰富的裁判思路和理论成果;开通“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以案例网络共享宣传拓展与社会的沟通。

新型案例重“灵活应对”

审判白皮书指出:2011年全市法院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485件,二审490件,总计2975件,比2010年分别增加16%、9.4%、14.8%;对应审结比例分别增加16.8%、9.3%、15.5%。刑事案件一、二审受理率比2010年分别增加103%、350%,审结率分别增加147.3%、185.7%。

知识产权案件新类型不断出现,如审结的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著作财产权纠纷案,系首例涉及技术转码行为的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新技术的运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较为活跃,带来了新的法律争议。另外,著作权案件数量较快增长,商标案件涉及知名品牌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尤其是涉商标犯罪案件大幅增加。

不同类型案件采取不同方法。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注重依法采取诉前临时措施,同时坚持贯彻全面赔偿原则,依法判决侵权人赔足权利人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成本,加大恶意、重复、群体、规模化侵权等侵权行为赔偿责任,尽量依据权利人实际损失或侵权人非法获利判决赔偿数额。审理刑事案件则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各级法院运用多种刑罚手段,在使用主刑的同时重视财产刑的使用,运用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综合审判模式,等等。

审判机制重“调整完善”

第9篇: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范文

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汽车行业是典型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在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知识产权意识,调动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同时,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前,需要充分了解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平台和知识产权检索与检验,及时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技术研发动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发和无效知识产权的产生,提高知识产权的产出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企业自身出现侵权的现象,降低企业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可以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专利布局,提高中国在汽车行业技术领域上的地位和实力,此外,企业知识产权的良好积累也能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声誉、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由于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汽车产品又是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和复杂度的产品,国内企业与国外车企成立合资企业、各方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以及采用代工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等情况比较多,知识产权管理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企业通过制定合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范技术研发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工作,明确技术研发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及技术成果的归属等,避免出现知识产权的纠纷及管理不妥善,以及因人员流动导致企业知识产权的流失等系列问题。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纠纷中不能仅仅是被动应战。企业通过设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配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可以有效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再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证据支持,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申请和后期维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重要文件资料,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将这些文件资料分类管理,并完整保存,为以后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绩效。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知识产权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企业按照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合理运营知识产权,如通过知识产权转让,将知识产权产品化或知识产权许可等多种方式,将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资本和产业,拓展企业发展方向,带动市场活力,最大化知识产权价值,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

二、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议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涉及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从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的设计到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涵盖了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保护等各个领域,需要公司全体员工通力合作完成,所以企业要实现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来支撑,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充足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才能保证相关工作得以有效执行,降低企业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效的资源管理,建立知识产权激励和归属机制,公司全体员工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和培训,建立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知识产权经营等相关内容。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整体性、全局性的筹划和安排,对企业有效实施知识产权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企业知识产权的取得、运用和保护为核心。企业应该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及行业现状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适用的知识产权战略,使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企业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效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的重要保证,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知识产权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绩效的提升都有着重要影响,完善、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专利管理制度、商标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归属和原工激励制度、知识产权的运营和保护制度、知识产权的教育与培训、知识产权检索和检验制度及其它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配置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基本条件,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提供了重要资源保障。对于集团型大企业来讲,采用分散管理组织体系的公司,下属公司拥有充分的授权,可以决定专利申请以及预算等,但是知识产权的运用、处理纠纷等由总部统一管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即采用此种组织机构;采用集中管理组织体系的公司,由公司总部对整个集团的知识产权按照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进行运作,可以有效避免公司重复研发和申请,节约人力和经费,最大限度的保护公司的整体利益,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即采用此种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