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九篇)

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

第1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 ;课程资源;评价;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188-02

Design on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XUAN Cui-xian

(Jinhua Polytechnic,Jinhua 321013,China)

Abastract: Curriculum resources evaluation is important to measure resource appli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takes computer courses for example, proposes design idea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onlin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main evaluation member, the evaluation processes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various forms of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feedback through evaluation system on teaching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pplication and online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re improved.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 curriculum resources;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

网络课程资源评价,是衡量网络课程资源应用效果、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课程从精品课程,到资源共享课、SPOC课程、MOOCS课程,课程资源类型不断丰富、资源形式越来越精细化,同时,随着网络课程资源的更新和访问人数的递增,课程资源的数据量不断增加,海量资源数据的有序管理和有效应用,成为高职院校网络资源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结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多年项目教学实践经验,以计算机类专业网络课程为例,探索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设计和开发,通过多通道、项目化的管理方式,打造在线课程资源评价系统,促进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1 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结构

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管理,是以实施项目教学的课程为研究对象,即网络课程资源分解为一个个项目/任务,学生围绕教师的项目/任务,在资源平台中下载、查阅相应的学习资源,完成设计方案、过程性文档、项目成果的提交、评价,并在此过程与教师,同组成员之间通过平台进行互动。因此,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结构包括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资源。其中项目前资源,主要包括项目相关的行业资源、岗位资源、项目研究方法指导;项目中资源,主要包括素材资源、方案撰写指导性文档、各文档模板、精品案例等;项目后资源,主要包括习题测试、成果资源等。

2基于项目管理的高职院校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设计

2.1评价主体多通道管理

课程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即评价主体,主要包括任课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中,分别为这三类评价主体设立三个系统登录的通道,授予不同权限。其中教师通道主要功能包括:浏览历史项目、项目、审核项目、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评价项目中扮演的岗位角色、 成果评价;学生通道主要功能包括:选择项目、提交方案、提交成果及文档、成果评价;企业通道主要功能包括:浏览项目资源、方案评价、学生的岗位角色评价、成果评价,作为“专家”通道成员。为了便于各评价主体的身份管理,增设了“超级管理员”通道,该通道对各评价主体的个人信息进行管理。

2.2基于项目管理的评价流程

项目管理的流程以教师为第一主体,模拟科研项目中的“项目申报项目结题”的流程,由教师、学生小组成员、企业专家共同完成。以“WEB项目开发”网络课程为例 ,教师项目主题,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申报项目,教师审核组团;学生小组根据项目主题,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类素材资源和文档规范,完成项目方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对方案进行打分和描述性评价,如果成绩合格,则进入学生根据方案完成具体的制作、开发等实施过程,最后向系统提交页面设计效果图和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源程序、成品演示文档,项目总结报告等;由校内教师、企业专家、组长对成果进行打分和描述性评价,如查项目最后的总评合格,则项目进入结题状态,否则学生小组继续完善作品及文档资源,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项目管理的项目教学及上交资源评价流程

2.3 基于资源分类的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

项目教学过程性文档和成果,根据提供的评价标准,基于项目管理的流程进行打分与评价。资源平台共享的学生测试类的资源,系统自动批卷并给出分数。对学生作品和教师提供的项目案例资源,除进行打分外,根据指标进行不足和特色等内容的描述性评价。如项目作品的评价表如表1所示。

2.4 评价结果的汇总与反馈

评价结果通过系统的统计功能进行,汇总的方式多样,包括统计数据表、柱状图表、积分排名、定性描述评价等多种方式。各评价主体及校内管理人员,获知反馈信息的渠道包括从系统中看到实时动态数据的更新,汇总信息表等。与传统人工的汇总与反馈手段相比,运用信息化平台能更准确、及时的呈现汇总与反馈信息,并能通过平台数据的持续更新,得到进一步提高或完善的数据,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的可持续建设。

3应用实践与效果

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为例,开发了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实践平台,平台集中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核心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基于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项目前、中、后的资源归类与展示,并对教学过程实施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共同完成的、从项目到项目结题的项目教学过程,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形式,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通过系统共同实施定性和定量评价。通过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的实施,近年来在线课程的访问率提高迅速,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增加多,所在专业毕业生在省厅统计的毕业6个月就业起薪调研中位居学校各专业前茅,学生适岗能力得到提高。

4 结束语

基于项目管理的高职院校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从多元评价主体、项目教学中的资源应用过程分阶段、分资源类别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通过系统及时多种形式的统计与反馈,有效提高了资源的访问率和师生互动、校企互动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网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宣翠仙,龚永坚,王成福.高职院校SECI-CDIO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121-123.

[2] 廖克顺.项目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99-103.

第2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风险管理

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远程教育的重要软资源,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点。被默认为以建设项目的形势开展的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缺缺乏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应用,直接影响到网络课程建设的管理效益和质量。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要想解决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好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网络课程建设的流程图1所示。网络课程建设的流程图1所示。

一、在项目启动阶段

网络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规划三个部分。现阶段遇到以下一些风险:1.项目整体计划不合理。网络课程建设制定计划分为课程体系设计的计划与网络课程管理平台开发的计划两部分,为了项目顺利实施,必须做好前期调查,如: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等风险应对措施。2.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不是真实的。若没真正反映学习者需求,没充分做好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学习者年龄阶段、身份、性别等全方位调查,接下来的可行性分析得不到真实数据,此网络课程建设不会得不到大多数学习者的选择,自然而然的变成多余的资源。如:想为某校设计一门网络课程,最基本的要了解该校网络设施状况。

二、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阶段

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阶段可分为两部为包括课程内容在内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对支撑技术即网络课程管理平台(也称教学环境)的开发与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原型设计、脚本编辑、素材准备和网络课件制作。在项目实施阶段,存在以下风险:1.计划不够详尽。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设计。史米斯和里根(2005)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分析、发展和评价三个阶段。弱项让教学设计变得完美,在项目启动阶段必须做足需求分析,得到项目实施可行性的充分认可。2.进度安排不合理。由于项目实施阶段中,内容体系与平台技术要兼顾,但不排除在有限的时间内,因课程设计和平台开发没有同时完美收工,使整合部分出现问题。为此,项目经理应全面考虑整个项目过程的安排和管理。3.质量管理不到位。在修改部分,修改内容越少,说明课程体系建设与平台开发过程中质量越好,在一定期限内,网络课程的成品效果就越好。因此,项目经理不仅强调对成品的检验,而且强调对过程的管理。每一步都要严格控制从内容、技术、时间到人员的态度。4.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教师是课程内容编排排版、设计课程脚本和课程整合到网络平台的领导者。有必要对这些教师进行新的技术培训。但同时他们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越多,网络课程的建设就为他们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而对新技术的恐惧也将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防止教师参与网络课程建设,组织结构的管理要人性化、柔性化,协调各参与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网络课程建设的第一阶段和最后阶段包括对结果的接受和总结

在完成前期计划与实施阶段工作后,人们一般不太重视最后的总结,但往往在总结阶段中,在成品验收时可以看到网络课程最终效果的好坏。此外,归纳整理整个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更系统的掌握一个项目团队应该加强建设的是部分,为下一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提供方便。网络课程建设迫切需要一种现代的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改善自身的建设流程,预防风险的发生,提高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物流管理课程 实施方法

1.引言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课程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合作而实施一项完整项目的过程,是当前教育事业高度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建立物流实习基地,为学生建造实践平台,也为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现代化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项目管理在航天、石化、电力、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育界的应用也逐步开始,项目与项目管理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就是目前备受重视的项目教学法,任何的创新与改革都属于项目活动范围之内,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管理就是一种创新型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用项目管理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2.项目管理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将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后而完成一项完整项目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时,要充分重视项目的选择及教师评估总结,等等,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项目教学法是非常适合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一项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项目管理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物流管理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必须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担任着主体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才能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而教师则担任着导演的角色,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及指导学习方法。物流管理课程集中了知识与技能,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能有效调动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1项目计划与准备工作

项目的开始阶段是项目的计划与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项目的准备,另一方面是小组项目的方案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集体交流的方式来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心得与体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学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根据项目要求独自完成相关任务与工作。教师与学生必须根据物流管理课程的特点选取合适的项目,物流管理课程注重的是运输过程,因此必须选择操作性项目。操作性项目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情景与工具,学生完成相关工作并且进行展示。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动能力、合作能力及操作能力。比如物流管理课程中的《配送管理实务》或者是《仓储管理》这些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某些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到仓库或是配送中心,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相关训练,例如拣货或是配送。如果户外训练条件有限的话,还可以在学校的实训中心进行相关的教程实践活动。

3.2学生成立项目小组,组织相关的活动或竞赛。

成立项目小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项目的完成。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班级学生进行自由分组,但必须让能负责任、有一定能力及能承担义务的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同时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组长,从而方便管理与分配任务。通过小组间的互相配合,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积极地组织有能力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让学生亲自尝试胜利或是失败的滋味,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利用项目分组,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各项实践活动更加实际化与具体化,使学生能在竞争中激发其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力及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提高项目每个阶段的协作兴趣与活动意义。进行分组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能力,从而优势互补,使得小组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自行调节,防止极端情况的出现。学生有着自身的兴趣、能力与特长,项目教学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3按照教学相关情况进行设计课题工作。

项目教学课题的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必须按照相关教学资源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包括必要的教学内容、明确的项目主题及有效的设计形式,必须将全部教学内容具体化及细致化,将它们有序、细致地分为各种不同的教学项目,而且项目要素之间必须依照需要配置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其更加实际化,使项目内容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有效的设计形式诠释的理念是规律性、逻辑性及理论性。在理论性实验的基础上,不断验证前人的有关经验研究,从而找到定理定律及逻辑推理的规律,总结与归纳相关的知识点,更好地探索与研究项目,这些设计形式可以很好地帮助项目设计工作。除此之外,一些应用性的设计形式,例如,社会调查、资料查询及专题单元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多种形式的综合体,等等,只要是有效的设计形式,都可以应用到设计课题工作中。

3.4项目评价与总结。

当项目实施结束之后,在进行评价工作的时候,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总评的评价方式,以更好地实行奖励制度,确保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学生自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反思自己的成绩,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职业习惯及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互评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认识,使其能够共享学习成果,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项目的主要监督者,其评价的内容是项目的全过程,主要作用是发现问题的实质,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避免他们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碰到难题而停滞不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结语

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项目教学法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教师与学生的效流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克服学科教学导致的知识与技能的脱节,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与技能网络,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物流管理课程中广泛应用项目教学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这也是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法应用[J].科技信息,2010(18):570-571.

[2]高丹桂.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03):68-70.

第4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管理;进度控制;项目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74-02

一、前言

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入,近几年,全国各高职院校均尝试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或“以项目为载体,任务导向”的教学改革[1]。每门课程的改革都是一个项目,都是在时间、资源、质量标准的约束条件下完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因此我们可以将项目管理的概念应用在课程改革中。

二、课程改革管理模式

课程改革管理主要采用项目总控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植入,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团队对改革的课程进行信息收集,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确定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实施的进度策划与控制,资源投入的策划与控制,完成质量的策划与控制。项目总控可以对课程改革起到宏观目标导向作用,使得课程改革的整体方向不偏离现代教育理论。但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教学各阶段的任务在执行过程中与原计划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时就要启动项目动态管理模式,根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的授课讲师根据教学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对课程进度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以保证达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2]。

三、课程改革组织机构建立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团队是决策层,主要抓好宏观控制和动态平衡,制定《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总体计划,课程改革试点班级和主讲教师,确定各阶段教学任务目标,教学资源投入,把握全面的管理与协调。主讲教师就是课程改革项目的项目经理。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职责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做好内部管理,按期完成任务,完成各项指标,确保《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课程改革项目执行

(一)教学目标制定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团队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采用情境模块教学,情境设计时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将学习内容以不同的工程类别作为载体划分四个情境:《路基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桥梁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轨道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在四个大的情境下分别设置两个小的模块:施工组织、概预算。根据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行动力较强的特点,四个情境的载体不同,但知识结构架设顺序相同,在该门课程结束时学生同一知识点至少可以重复练习四次,进行循环巩固达到身体帮助大脑记忆的作用。情境设置时又遵循学习认知的规律,每个知识点在不同情境中的设计和应用均体现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断补充新的骨血,增加新的应用高度,着重体现职业能力内涵。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3]。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该门课程总学时为104。宏观的教学方法采用一拖三,《路基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所用学时为48,该情境主要借助路基结构的简单性和施工工艺的单一性着重构建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图预算的基础知识框架,主要由教师进行讲解示范,由教师手把手地带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训练学生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桥梁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所用学时为36,依托一套完整的小(中)桥施工图纸,由学生对第一阶段的学习过程进行模仿练习,在第一阶段建立的知识框架上着重知识的实践应用性,形成完成的桥梁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图预算报告;《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轨道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共计20学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或个人,或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或者两个情景进行小组交流练习或者独立练习,内容组织上除了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强化知识的实用性外,还可以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三)教学方法优化

优化教学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或个别人代替。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微观上采用四主八步法,即在每个任务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主线、能力为主旨,教学过程中首先确定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导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完成任务后进行成果汇总答辩、评价反馈、实做强化、总结提升并与最初的能力目标对比。在每堂课中随着学生的状态来调整具体的手法,比如: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等,主要是激发学生自己的能动力,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下面以情景中的一个任务作为案例。

(四)过程考核机制建立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提高的要求,这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求、自尊和自我提高派生出来的。恰当地运用评价措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内驱力的作用,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并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考核内容主要涉及专业能力考核、社会能力考核、方法能力考核。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五、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将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将每门课程的改革过程当做一个项目来完成,遵循项目实施的规律,启动项目管理机制,将有助于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恒博,李常茂.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丛书编审委员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黄善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化课程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Budget》Course Reform Project Analysis

CHEN Yan-ru, YANG Bo

(Shanxi railroad project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Weinan 714000,China)

第5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设计管理 校企联合 Workshop

随着设计的重要作用不断地被各国所重视,设计管理这门新兴的专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很多院校在设计教育中对市场、组织等知识的传授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创意经济时代,复合型知识人才更能够符合时代的需求。为了迎合这种需求,设计师必须能够站在组织的角度考虑问题,以设计为核心融合各个学科。由于设计管理教学起源于西方,我国设计管理教学刚刚起步,在教学模式上还不够成熟,需要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管理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设计管理教学方式。

一、设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在我国,随着设计管理专业近十年的发展,校企合作的模式逐渐深入专业课教学。对于设计管理的学生来说,完成实际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设计管理的内涵。就现阶段而言,期待通过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程内容,使得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了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企业利益的需求,学校正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中比较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

目前,校企合作主要通过Workshop的教学方式进行。Workshop也叫工作坊,通常用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品牌战略、设计项目管理等课程。通过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相结合,Workshop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引入Workshop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较强的主动性。在课上既要进行相关的理论讲授又要针对企业委托项目在Workshop中进行实践应用,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在课程上教师总体把握设计的进程并进行指导,学生在 Workshop里对委托项目分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所学的专业课融入到项目之中,避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二、设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Workshop教学模式的引入

(一)企业项目的介入

在课程的最初需要企业实际项目的介入,很多企业希望通过项目的介入选拔合适的创意策划人才,并且通过学校这个平台获取更具有创意的点子,以充实到今后的产品或者品牌战略中。学校也能够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选择合作企业。

(二)企业项目的启动

本文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2010级设计管理专业的设计项目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采用了Workshop的教学模式,结合企业项目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时间为五个星期。

第一个阶段,项目。本次项目是和某化妆品公司合作,完成其化妆品的线上推广。课程开始后一个星期由教师完成理论方面的讲述,并且指导学生分组对该产品的市场概况做相应的了解。

第二个阶段,企业项目相关负责人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个环节是在上课后第二个星期展开。在这个阶段学生对理论知识以及产品的相关信息有一些了解,和企业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时才会更加顺畅。在该门课中,邀请了该公司的总经理、产品开发部经理、产品经理和一位设计师。产品开发部经理首先介绍了公司的概况、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提出了项目的题目和具体要求。根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的情况,学生与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有备而来的,根据前面同学对该产品的了解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所提问题都围绕着之前对该产品的相关情况来展开。通过这一个阶段的互动帮助学生解答了在初期调研中的疑问,为后续的调研和策略的制定打下基础。

第三个阶段,学生们要针对上一阶段的交流成果进行二次调研,对已有的产品情况、调研结果以及成功案例进行吸收和提炼,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之后,根据已有的信息制定细分市场,根据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分析将产品进行定位。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其一,为了寻找到最合适的产品定位,要求以各个团队为单位,在团队组长的带领下,仔细研究产品的相关信息并对细分市场以及产品定位进行深入讨论。其二,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选择一至两个可行的产品定位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在小组内部选择一个方案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参考。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拿出时间继续讲授理论知识,更要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并且适时地帮助学生们调整思路。

第四个阶段,制定方案。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分析探讨,最后需要制定产品线上的推广方案,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在这个阶段中,企业相关负责人要来听取学生的汇报,每一组要将前几个星期的成果用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参与的企业人员要进行提问和点评,以帮助学生完善方案。汇报结束后,学生要根据反馈结果深入细化方案,并且进行最后方案的撰写和策划书的设计装订。

(三)企业评价与反馈

首先,项目完成后企业相关专家进行点评。每一组的学生都要提交一份品牌策划书并进行PPT汇报。由教师邀请相关人员参与,每一组学生轮流上台陈述本组的策划方案,企业专家对其进行逐一点评。

第6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配送管理实务;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实施;学习任务

1.引言

《配送管理实务》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课程。该课程是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开设的,从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法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都尽可能贴合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目标是主要培养学生配送操作和配送管理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学生将来更快更好的适应该职业的需求,突出职业教育特征及人才培养的优势。

目前该课程的进行了“教学做合一”的两轮核心一体化课试点,主要教学对象是物流管理专业级学生。第一轮试点,该课程获得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试点优秀,第二次试点也获得87分的良好成绩。下边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课试点的实践谈谈个人感受:

2.课程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该课程通过两轮教学做一体化试点,以实现培养从事配送这一职业的高等技能人才为目标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的实现了这一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项目任务的设计与选择上由企业专家亲自把关,更符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

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任课教师采用大量访问、实地调查、发放调研问卷形式,从企业一线物流配送行业人员获取配送行业人员必学、必会的技能和知识内容后,在企业专家协助、指导下完成对配送工作主要内容、重点内容的筛选,然后由任课教师将这些工作任务转变为在学校可施行的学习任务,通过完成系列任务培养学生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及技能。

(1)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课程学习内容设置的顺序有一个主逻辑关系:学习任务整体按照实际工作情景中的岗位初步认知—业务操作—规划与决策能力顺序设计,采取项目或任务设计思想,按照简单的综合到复杂的综合项目的螺旋式上升的方法排序,转化为五大学习任务。其工作内容与学习任务的转化关系如下表1:

(2)学习任务设计思路

项目设计体现配送完整典型的工作过程,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首先是学生对于配送基本工作岗位、配送基础的简单认知,这部分工作内容转化为项目任务一配送管理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配送基础业务操作,涉及订单处理、补货、分拣与配货、车辆调度与路线优化、车辆配载、送货、退换货处理及配送成本的核算、分析与控制等环节,该部分内容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任务二单一客户小批量、多品种配送、任务三多客户大批量、少品种配送、任务四多客户多品种、小批量配送三部分学习内容;最高层次的配送规划的工作内容是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该项内容转化为任务五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

(3)具体的学习活动设计

每个工作学习任务又根据实际工作和教学需要划分为若干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都设计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并将配送管理知识与理论嵌入各个相关工作项目中,融入实际的配送工作过程中,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体系。这样学生学习的都是非常具体的整体化的内容,并且难度不断加大,学生的能力螺旋式上升。上述配送内容学会了,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提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从事不同类型的配送业务。

2.2 引入行业或企业考核标准,创新课程设计、考核评价模式,更接近真实企业情景与学生需求

课程在开发设计时,成立了由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课程小组,在经过企业调研、专家访谈等基础上进行课程目标定位、工作任务向学习任务的转化;课程考核上引入行业或企业的考核标准,由理论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针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入的企业兼职教师至少参与一次对学生课程的考核,主要从工作、企业的角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第二轮教学做一体化课试点时,在进行第五个任务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时,邀请了企业专家-上海会成物流北京分公司的经理郑金锋先生亲自为物流班学生授课。在授课前我设计了《企业专家授课前期学生调查表》来调查学生对企业专家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的看法;专家授课完毕后,我又就《企业专家授课效果学生反馈单》上学生的反馈意见与专家沟通;整个任务的考核评价工作也是由我跟企业专家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作业及表现都要通过企业专家的审核,更加接近企业的真实情景;从调查反馈表看来,学生对这种创新的授课方式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实践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2.3 课程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做一体化,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精心挑选、编排项目任务,将有关的理论知识镶嵌其中,学习时教师进行简单知识讲解或技能示范,然后学生分成团队来完成项目任务,最后教师讲解点评,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实战性强,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融先进的教学理念于其中,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体现出职业特性,而且以项目任务带动教学。在实施中,学生会得到综合的反复地强化训练,如:语言沟通,信息查找、整理、分析,计算机应用,演讲、答辩,,时间管理等。同时,学生在团队成员之间、教师之间进行反复沟通、协调,也锻炼了其团队合作、统筹规划、时间管理、任务执行力等。而这些,均是物流配送人员的基本功。此外,将基本的配送理论、知识融入项目中,使学生既了解专业知识又能有针对性地灵活应用,更加强了其物流专业能力,有利于今后的职业提升。

2.4 教学方法采取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造多元化评价模式,控制“教学做”一体的课堂

采用多样化的项目任务,如开展配送调研、撰写小组项目总结报告与个人总结报告、制作项目业务操作记录、情景模拟、演讲汇报、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保证学生对待每个项目任务都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参与性也大大的增强了。

考核将能力与知识并重,过程与阶段结合。期中、期末考试侧重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以及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计划、分析、应变能力的检验。实践操作考核时,以学生上交的学习工作页、业务处理报告、调研报告、汇报材料、小组总结作为考核依据,并相应考察学生平时过程表现。

在教学做一体的课堂上,很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跟车”现象,首先我们在任务设计上包含小组任务与个人任务,有效的避免了学生团队活动中出现的滥竽充数、随便应付的情况,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团队精神,学习效果很好。

针对每个项目任务都设计独一无二的评价方案,包括团队项目评价和组内个人评价,每项评价都包含详细的评价指标;团队项目评价包括组间评价(权重占30%)、教师评价(占70%),其中组间评价是由各个小组长根据该组的项目整体表现,严格按照项目评价指标给出的分值的加权平均;组内个人评价得分:是参考个人自我评价(填写个人评价表)的基础上,小组长结合平时表现,确定出个人的分值;

3.学生学习任务贯彻执行情况

3.1 任务执行情况

教学做一体化课试点时,采用分班教学,每班20人;由于学生人数较少,任课老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授课指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项目任务都会下发任务工作页,在任务工作页中中,学生根据给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分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并要总结完成每个步骤的经验体会,让学生了解自己要本次课堂中所掌握的知识有那些,自己有那些不足需要改进,课下应该在那方些知识点方面下功夫,强化在课堂上不足的地方;另外每个任务完成后组长和教师都会填写评价记录,表扬优秀,督促落后。

3.2 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基本实现了我的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了避免滥竽充数的事件发生,基本每个项目在设计时都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以小组形式完成和个人完成两种形式。如果项目需要多人配合共同完成,则根据任务量大小和先后完成顺序,制定分工计划,任务分配到人,体现团队合作与个人任务相互协调的关系;

(2)学生成果多样化展示:项目操作完毕后,前三个项目采用制作ppt,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展示形式,学生发言机会人人均等,并锻炼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验了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豪感,学生自信心、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符合课程培养目标;第四个项目采用小组撰写项目总结报告,个人撰写个人总结报告形式,既体现小组团结合作的收获,增强荣誉感,个人又能根据项目目标梳理自己对于项目的认识、收获与不足;第五个项目人任务采用小组制作项目业务操作记录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操作记录形式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的的操作流程;

(3)学生平时表现:除了能力、知识的考核,也融入了素质的考核,像课堂表现、考勤等这些方面主要渗透在项目操作考核中。学生纪律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如果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来上课,学生都会提前向老师请假并事后出示证明;

(4)考核成绩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本课设置了两次阶段考核,即期中课业与期末考试。这两次考核设计的知识面非常宽泛,但特点也是鲜明的:期中课业以理论知识为主,题型比较灵活;期末考试增加理论难度,技能操作与理论结合。结合两轮教学做一体化试点情况看,考虑到平时学生的过程考核结果,最后总评成绩比较理想。总评成绩都达到70分以上。而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和70-79分中等偏下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因此,可以看出,本门课程的考核结果还是非常客观地反应了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一点也说明,我们的学生更擅长于项目学习,而并非传统教学中的纯理论学习。这正说明我们目前的教学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

(5)总结体会:学生对有企业真实背景的项目比较有兴趣,参与热情明显增强。另外对企业专家的点评比较满意。

总之,此次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全员参与、成效明显。

4.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此外试点次数少,教学经验尚浅,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中起到“引导和管理”作用,而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导者,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片面强调学生的操作技能,忽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了贯彻学生知识“够学、够用”的原则,第二轮试点我将项目任务四作为试点,将必要的理论知识链接到每个工作步骤中,便于学生及时掌握核心理论知识;每个子任务完成之后都有相应的目标验证,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后会逐步推广到其他项目中去。

(2)注意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与补充:配送中有些内容与运输和仓储课程部分内容存在重合交叉现象,在以后的课程实施中还需要熟悉专业其他课程设置及内容,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实现学生学习一体化、系统化。

(3)学生小组的建立:最好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组员最好男性与女性合理搭配,分别有性格外向的、性格内向的、表达能力强的、计算机能力强的、文字能力强的、组织能力强的学生。

(4)由于实训教学还在建设中,教学设施有些跟不上,有些项目若能有配套的教学设施和相关的物流软件,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欧盟Asia-Link 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利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第7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内实训教学 精细化管理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指出,21世纪是注重质量的世纪,谁轻视质量将会为此付出代价。我国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校内实训教学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校内实训教学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校内实训的含义

校内实训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校内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单元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习,目的是培养受训者的职业基础技能、专业通用技能和岗位方向技能。

二、源头管理――严格把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校内实训教学内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校内实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专业对应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调研市场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实训内容。

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把关,审查实训内容是否能满足该专业对应职业对技能培养的需要,从而从源头上对实训教学进行精细化管理。

三、制定专业实训计划,力求教学组织与管理有序

(一)实训教学计划制定

实训教学计划由各专业教学团队制定,院(系)审查,教务处审定和管理。在培养计划中应对实训课程的设置、学时数的分配、教学进程等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安排,便于实训教学组织与安排。

(二)实训教学计划的管理要点

1.实训计划的编制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出发点,并与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2.定期检查与及时调整实训教学计划,通过定期检查,查找问题,反馈信息,调控实训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及时修改计划提供依据。

3.必须保持实训教学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4.制定实训项目汇编表,进行实训项目管理。实训项目汇编表包括实训项目名称、所属系和实训室、所属课程、适用专业和年级、实训学时、实训开出学期等。

四、制定实训教学标准,务求有效指导和规范管理

实训标准是以标准的形式规定实训教学目标、实训条件、实训内容与方法、实训流程、实训学时分配、实训进度、实训作业及考核、实训管理和实训效果等,并明确该实训教学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此形成校内实训教学的标准体系。

(一)实训教学标准的主要内容

1.校内实训的教学条件

主要从场地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置、指导能力四个方面明确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基本要求。实训场地要求按工作情境进行规划,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对接工作岗位实际,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指导教师要求对实训内容操作熟练,并且能准确传达操作过程的相关信息。

2.校内实训的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内容主要指实训项目或工作任务,分为单元实训项目、课程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和校内生产性实习四个层次。实训项目必须与职业技能要求紧密结合,并且随生产工艺改进而调整更新,校内生产性实习工作任务体现真实性要求;实训项目和内容应与生产实际产品或管理流程紧密结合;与职业技能的对接度高,体现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实训内容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按照项目化或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3.实训教学标准的管理

(1)制定标准。提出制定标准的要求,组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对标准进行审定,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实施。

(2)适时修订。检查实训教学标准的执行情况,反馈问题。应侧重从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紧跟职业岗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实训教学标准。

五、制定课程实训计划,确保实训准备充分

(一)课程实训计划的主要内容

学期课程实训计划应明确实训项目名称、实训班级、具体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分组、必备设备和耗材、实训指导书或实训教材等。

(二)课程实训计划的管理

学期课程实训计划由任课教师依据专业实训计划做出,教研室主任与实训中心或实训室相关人员一起会审,对不合格的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合格的计划报负责教学的系主任(或院长)审核批准实施,并由系(或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把核准的实训计划传送到教务处、任课教师、实训中心或实训室、所在班级。实训室制定本实训室的学期实训计划表,教务处以实训室为单位汇总一个学期中全校各实训室拟开出的实训项目教学计划制成实训教学授课计划表,实训教学授课计划表是实训教学检查和实训教学工作量统计的依据。

六、 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确保实训质量

任课教师做好实训指导准备,编好实训指导书,对实训项目进行预做;参训学生做好训前预习,经指导教师抽查合格,方能动手实训;实训室做好实训场地、设备、耗材等准备工作;承担实训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实训技术人员要通晓该课程全部实训内容的基础理论和实训技术。

七、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组织实施实训

(一)实训操作

主讲教师讲授与实训有关的知识点、实训方法、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指导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并记录实训数据,教师指导。实训小组长对实训成员做好课堂评价(包括实训预习情况、实训态度、听讲情况、操作规范性与熟练程度、结果准确性等),并把评价结果抄送指导老师。

(二)实训室运行记录登记

实训室做好实训登记,内容包括实训班级、实训时间、实训项目、实训任课教师、实训分组、实训缺席学生姓名、实训纪律和效果,最后由实训任课教师签名,实训室存档。

(三)实训报告和实训考核

实训报告要求规范,教师对实训报告批改评分计入实训平时成绩。课程实训结束后,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训考核,随机抽取实训项目作为考核内容,项目相同的同批次考核,独自完成考试。对于单独设课的实训课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考核,计入学分。以理论课为主的课程实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取消该课程理论考试资格,允许进行一次补考。实训课成绩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考核可分为实训课堂评价和实训报告完成情况。

八、实行实训效果评价,确保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到位

为了培养职业岗位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实训教学管理必须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开展实训教学效果评价和实训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与监控。

(一)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与方式

1.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

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是指实际开出的实训项目数与教学计划 (或实训教学标准)所规定的应开出的实训项目数之比。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实训项目开出率=计划规定应开出的实训项目数/实际开出的实训项目数×100%。

2.学生技能抽查

课程结束,教务处组织各院(系)按照实训教学标准对学生技能水平进行抽查来评价实训教学效果,先制定课程每个实训项目的评分标准。以任课教师所任教课程的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30%的学生(一般10人)进行技能水平操作,从课程开出的实训项目里随机抽取2个项目作为操作内容,每个项目50分,总分100分,取两个项目的平均成绩为该生的技能抽查成绩,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10人中有6人合格或优秀则该任课教师任教的该课程技能抽查合格或优秀,其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客观而真实。

(二)实训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与监控

实训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是实训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应贯穿于实训教学全过程。

1.确定实训教学的质量标准:对实训教学要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质量管理,首先必须制定出一套管理内容全面和量化的实训教学质量标准,根据实训教学规定的内容和管理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做成具体量化的指标体系,作为实训教学的质量标准。

2.过程管理与监控:实训教学质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实训计划、实训教学标准、课程实训计划、实训内容、方法与手段、实训条件、实训组织、考核成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结果。所以,实训教学质量必须突出过程管理与监控。

3.实训教学档案管理与资料管理

实训教学档案必须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监控相结合,确保资料完整、规范,便于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及时改进。

(1)实训教学基本文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训计划、实训教学标准、课程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卡片、实训项目汇编等。

(2)实训教学记录:实训教学授课计划表、实训报告样本、实训考核试卷、学生实训成绩表;实训室运行记录登记本;实训典型教案或讲义;实训教学质量检查、分析、总结材料;实训教学研究、总结、教改方案和经验总结。

(3)实训教学管理文件与规章制度:上级下达的实训教学文件;学校制定的实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评价材料;实训教学人员情况一览表。

(4)其他资料:实训设备、材料经费投资分配情况统计表,实训设备、材料领用出库验收单,实训材料消耗统计表,仪器设备、材料损坏、丢失、赔偿报表,新开实训项目申请、验收材料,实训项目仪器设备配套情况报表,实训方法、实训手段、实训技术改进意见、实施情况及成效。

九、 按照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进行过程总结并持续改进

PDCA循环指的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或处理)四个阶段。

(一)计划阶段

该阶段主要通过分析研究,确定实训教学质量的管理目标和质量控制标准,制定质量保证的计划和方案。计划阶段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调查分析质量现状;第二步,找出实训教学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三步,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第四步,确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二)执行阶段

该阶段是根据制定的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由相关部门组织实训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

(三)检查阶段

该阶段是对照实训质量保证计划要求,检查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计划实施中出现问题的根源。

(四)处理阶段

该阶段即处理检查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健全和规范管理制度,肯定和巩固成绩,提出整改措施,并在下次检查时重点考察整改是否到位。

【参考文献】

第8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按企业的标准和流程来实现高校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目标,让企业的要求、企业的模式、企业的技术走进软件工程实训课堂。在企业实际的需求和项目开发模式基础上,使学生建立软件工程意识、提高软件工程素质、增强软件项目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培养能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IT技术人才为目标,引导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组织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充足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在企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企业实践的特色,实训指导老师要在软件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要求;了解企业不同项目开发的平台;了解企业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收集企业允许公开的组织过程资产。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软件工程实训的课程大纲、课程章程、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平台和文档的定义、软件开发过程和工具的选择、项目管理的实施等。为达到实训课企业化的目的,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在调研的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准进行实验室软硬件平台的构建,包括应用软件企业的实际开发环境、项目管理环境、版本控制环境。

2)规范软件工程过程和项目管理过程。以PMBOK为指导,严格按照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过程进行,规范学生在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思想。

3)校企合作,团队合作。在指导教师层面,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构建了由企业导师、项目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有测试专长的老师组成的PMO,实时为各小组进行远程和现场技术支持;在学生层面,以学生的能力和性格为参考,任命各小组的项目经理,并且赋予项目经理一定的权限。

4)激励机制。将实训课程提升到项目的级别,定义实训课程的里程碑,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估,公布绩效信息,公平公正地给予团队和成员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软件工程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方案的实施流程

实训课程在企业实施的内容上要具有可行性,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实训内容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成为单纯的技能培训。实训教师除了按企业项目的标准和流程要求指导学生,还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技术,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制订一套适合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将探索的中心定位在如下几点。

1)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软件工程方法论。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先行课,学生对软件工程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止步于感性的认识,在不同类型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灵活应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论是值得探索的。

2)探索如何在学校实验室构建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学校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是以教学和科研为出发点构建的,如何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搭建可以同时支持不同规模和类型项目开发的平台,保证学生在实训中掌握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也是值得探索的。

3)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规范的项目管理是软件项目成功的保障,因此,国内外的软件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每学期都有实践课程,由于课程类型和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很少在实践课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软件工程实训有不少于四周的时间,教师如何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和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是值得探索的。

4)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教师队伍及学生的组织结构。任何的项目开发都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实训按企业化的模式进行,不能简单的靠一个校内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也不能简单的分几个小组。因此,如何构建企业指导和校内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如何根据学生的类型成立团队是值得探索的。

5)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期间需要的项目文档,构建团队的组织过程资产。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项目文档,软件项目的国家标准就对软件项目开发所需要的文档进行了定义。如何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对国标规定文档的裁剪是值得探索的。

基于以上五个探索要点,实训指导老师可制订如下的项目实施流程。

1)启动过程:制订实训章程,至少包括制订基本准则和确定实训项目。其中,基本准则包括如下几点:

(1)遵守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各项目组组长负责该组成员的出勤管理,组长每周五将汇总情况上报指导教师;

(3)各项目组必须保证每天有半个小时的项目例会时间(可以采用网络的方式),组长指定相关人员做好例会记录,因特殊情况而缺席的人员,必须有辅导员签字的请假条;

(4)每天课程结束之前,项目组组长将团队版本库上传给指导教师。实训项目指在深入软件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和企业指导教师互相配合,将企业实际项目裁剪到120人/天的规模,根据实训人数确定可选项目的数量。

2)规划过程:制订实训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验收计划等。管理计划指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训过程中项目范围的变更处理、人员变更、时间管理、风险管理等作详细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指为了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团队合作以及公平的绩效和考评,我们给所有参与实训的企业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学生分配不同的权限和责任,形成由PMO项目管理办公室(学校和企业老师)、指导老师、团队经理、团队成员构成的四级项目人员结构。进度计划指将四周的实训时间,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定里程碑,各里程碑要进行评审验收。质量计划指确定要验收的项目文档和评审的节点等。项目文档指确定各团队要提交的项目文档,至少包含项目合同、项目的需求管理计划、需求文件和需求跟踪矩阵;项目范围基准;项目进度管理计划、项目进度基准;项目质量计划;项目配置计划;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应对计划、风险清单;项目沟通计划、设计报告、变更记录、例会记录、用户手册、项目总结报告。评审节点指结合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订相应的评审节点,给出评审结果和相应的调整措施。验收计划指给出实训考核的标准和方法流程。总的原则是面向过程的考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根据每个同学在团队中的角色进行任务的分配和考核。

3)执行与监控过程:按照规划阶段制订的计划,指导各团队的项目执行,在质量评审基础上给出各团队的调整措施,确保各团队所做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4)收尾过程:完成各团队的考核工作,进行实训组织过程资产的归档及实训总结。按照上面的实施流程,不断总结和优化软件工程实训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

结语

第9篇: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

会计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专业,旨在培养熟练掌握会计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为了实现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知识体系的设置不同,会计学专业课程一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等课程)、主干课程(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等课程)、实践课程(如会计模拟实习等课程)。不同类型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有其不同的特点。针对各类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一、基础课程教学重兴趣

会计学基础课程是在学生刚迈入大学后首次接触的专业类课程,对于刚接触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这类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入门有一定难度。如何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教学任务。

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可以采用情境法进行教学。例如讲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一个开厂的情境,启发学生开厂时,资金如何筹集(借入资金,形成负债;投入资金,形成所有者权益),筹集资金以后,可购建厂房、添置设备、购买材料等,形成资产。等式右侧表示资金来源,等式左侧表示资金运用,左右必然相等。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在轻松、易于理解的小故事中,把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顺利掌握。

在财经法规课程中,可以采用口诀法进行教学。将知识点归纳总结成口诀,朗朗上口,记忆方便快捷。讲到哪些货物实行增值税低税率时,可以编制如下口诀:“基本温饱、精神文明、农业生产、生活能源”。把采用低税率的货物归为四大类别,这样将零散的、容易混淆遗漏的知识点,以口诀的方式归纳到一起,便于学生掌握。

二、主干课程教学重实效

会计学主干课程,是对中、高年级的大学生开设的,这类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在讲授这类课程时,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可以采用辩论赛形式教学。在讲到账务处理程序这一章时,引用辩论的方式授课。课前,将“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最适宜的会计核算形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最适宜的会计核算形式”作为正反两方观点,布置给学生,让他们组成辩论队,广泛收集材料,做好辩论准备。课堂上,学生将专业知识、应变能力、语言表达交汇在一起,获得掌声无数,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法进行教学。例如讲到资本结构优化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设计一个资本结构优化的项目,要求学生以三种不同的优化方法,每股收益分析法、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公司价值分析法,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课前,教师按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个项目组采用一种优化方法,选出一个学生担任“项目经理”。课中,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各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完成项目。教师可以从旁协助,辅导答疑。等各组都完成项目后,由学生互相评价,比较三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接着由教师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课后,学生及时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对本次项目教学的成功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总结。通过项目法教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三、实践课程教学重能力

会计学实践课程,是对高年级的大学生开设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实务操作,操作的内容涉及会计基础知识点和会计操作规程的运用。这类课程具有综合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在讲授这类课程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会计模拟实习课程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分为四个实施步骤:创设情境、设计任务、自主探索、总结评价。首先,由教师创设情境,将某工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作为操作的范围,介绍模拟企业的概况,提出操作程序和规范要求。其次,教师设计任务。将会计业务流程具体划分为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账、成本核算、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若干任务。再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巩固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实现知识和操作同步提高。最后,由教师总结和评价,对每项任务的规范性操作注意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学,使学生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为尽快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