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意识形态主要内容

第1篇: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文化传承;实效性

意识形态是国家和地区思想观念的聚集体,是特定历史时期主流思想意识的集合。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因素,是当前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内容。传承并发展的传统文化,是与意识形态安全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因素。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应高度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凝聚力量,以不同群体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各民族群体影响,从而确保我国国家的整体安全。

一、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意识形态是一个政权的“灵魂”,也是一个政权凝聚人心、进行社会整合的强大工具。意识形态往往反映着一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区域间思想文化的传播、交锋甚至冲突成为常态化现象;而思想和文化在区域间的矛盾,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竞争的“催化剂”。意识形态作为软实力竞争的基础因素,是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的重要阵地。

纵观历史,剧变就是从反对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搞乱人们的思想打开突破口,最后导致社会制度和政权被颠覆的。“八波”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搞乱人们的思想导致社会动乱的。对思想意识方面的渗透,是凭借混乱的社会思潮搞乱一个国家的手段,也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实现敌对势力不良目的的方式。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意志,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作用,以及它在维护政权稳定和区域发展中所体现出的至关重要性,意识形态安全俨然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当前新形势下,西方资产阶级加紧在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步伐,将思想渗透作为颠覆中国的重要手段。西方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思想观念通过文化传播和交流渗透到我国,对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使我国国家整体安全遭受到一定的冲击。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并作为维护国家整体安全的核心内容,被提到我国安全工作的首要地位。

二、传承的优秀文化是促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整体安全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成为当前历史时期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之前,认清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重要关系,不但能够开拓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新方式,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寻找更多的载体创新形式;同时,也能够以此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进一步发展,并巩固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共同的文化作为凝聚不同群体的向心力。特别是由多民族构成的社会主义中国,虽然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但事实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终其实都归属于中华文化圈之中。不同民族都具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并且这种文化特征还会随着民族历史的不断推进,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前提下,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相互杂糅,并表现出复杂性的一面。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应当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从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

以传承的优秀文化作为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出于文化在意识形态安全中,所呈现出的极端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化不仅是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要巩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果,利用文化因素形成的强大表现力量,显然是十分可取的。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

首先,应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寓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之中,以优秀的文化引领教育。其一,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导向宣传,在坚守意识形态舆论阵地的同时,使民族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其二,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和民族历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育内容中,形成文化教育的日常机制;其三,要营造文化育人的良好环境,使群体在良好氛围中产生思想意识的飞跃。

其次,要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在不断丰富我国文化内容的基础上,以更加具有主流意识的传统文化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在传统文化语境下,我国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这也就致使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被“打磨”和“筛选”,而当前得到的则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之处。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来讲,它也代表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化,在实现文化大众化的前提下,使群体思想意识得到提升。

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积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囊括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理论指导。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领性,一方面,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理论灌输之中,强化其思想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各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引导社会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内容,以培育群体的核心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神彦飞.政权稳定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析[J].东岳论从.2013(11).

[2]林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P1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版:P373.

第2篇: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 工作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2016年重点立项课题,课题名称: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定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编号:GXDJ2016A19,主持人:高欣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对于高校而言,其占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地位,肩负学习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因此,鉴于教书育人的工作方针、教育对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突出特点,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一、高校意R形态工作的特点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即高校以“两课”为基础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教学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旨在加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以较为客观的视野认识世界发展趋势。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在课堂

由于承载突出的教学任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也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一般采取课堂班级教学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由于当前网络教学的发达,有的学校也采取微课、慕课或者“尔雅”来尝试多媒体教学,这一方面使学生在任何网络环境都可以进行学习,而不必拘泥于教室的集中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另一方面也因学习的个性化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是年轻大学生

全国高校教育主体是19-24岁左右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对象。这批年轻群体同时也是思想和身心正在迅速成熟的群体,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他们也是网络主体。除了思政、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一般以公共必修课的方式学习“两课”。但是,在大学流传已久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戏谑传言中,“两课”无疑是他们首选的逃课对象。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现状

如前所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呈现教育内容主流化,教育阵地单一,非课堂教育效率低下,教育对象年轻化等特点,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尽管在内容上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但是也显示出了教育阵地缺失、教育主体难以驾驭的现状。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单薄,方式单一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以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开展,辅助的手段有网络自学,但是从方式上来讲主要是传统一对多的传授,对于一门在考核上多以开卷,教学方法上多以照本宣科的大学通修课而言,当然其不被学生所重视的地位可想而知。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身心发展属于特殊时期,理论学习程度有限,主观上学习观念淡漠。

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定力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备着社会主义教育和办学目标的应有之义,即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面对当下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群体、环境等现状也存在的诸多矛盾,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定力及与时俱进地重申其教育重点十分必要。

(一)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提供认识世界的观点,也指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信念和理想的方法论。在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不断结合的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中。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当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放在首位。

(二)要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中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传统文化滋养民族发展繁衍至今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渗透和影响,强调中华文化厚重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对其中哲学的、道德的、文化伦理的精髓自动吸收内化,转变为现代人面对当下生活的精神动力。而高校也应当将其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进行重点建设和引领。

(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对世界发展前景和其他可借鉴的文化有清醒认知

如前论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是一种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结合了中国的实际,融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底蕴。与此同时,因为文化所具备的强大渗透力量,大学生通过便利的网络途径会接受到各种文化即意识形态冲击,这些冲击有的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十分隐秘地进行,有的直接是裸地对社会主义中国和制度的攻击和诋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当训练学生接受正确的世界观的引导,以科学的方法论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发展进程,并有鉴别地吸收世界上其他文化产品。

三、保持意识形态工作定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鉴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其显著特征:即它是以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教育引导和训练的,这一特点也内涵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意识形态特点和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出教育方向和目标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教育内容和方向直接决定了社会将得到具备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公民和建设人才。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引领内容并指明了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就是要培养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青年,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现状中能够看清事件发展主流,能够辨识世界发展方向,并因为具备如此客观的眼光而能够意识到发展中的矛盾和主流,并树立一种面向未来的信和理想。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要以主流意识形态榻逃内容,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的着力点

在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负责教育的党政人员、理论课教育人员及相关的辅导员班主任都在关注此方面的教育质量。鉴于理论教育的难度和深度难以把握、学生接受度低等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开展学生活动为媒介,以活动建设引领学生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阵地建设不应也不能够替代,或者不应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包含深厚的理论教育内容,也赞同将理论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实践。面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作为其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高校全体教师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从高校实际而言,一般会将学生管理部门教师、团务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这些人是真正工作在思政工作的一线。但是在功能上这些人一般并不承担理论教育任务,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因此,譬如高校辅导员一般被定位为“知心朋友”,当时“人生导师”功能发挥得并不突出。这一方面源于工作实际,一方面也表现出思政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重点,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可见,一名思政人员时必须具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知识储备的,并且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教育能力。所以,不论是从教育职责、工作重点还是职业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3]

据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政治意义和社会辐射性不言而喻。高校教书育人,既是专业教育,更应当首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一名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底蕴的公民,如此才能是一名有职业感、有责任感、有技术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才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才具有突出意义,才能够也必须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C].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2.

第3篇: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5-0107-06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

当前,学者在分析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时,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就是传统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延伸;二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一种对网民行为具有价值指引功能的思想体系;三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空间中具有阶级属性的意识观念。以上观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网络意识形态与传统意识形态密切关联,但它不是传统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简单移植和再现,它是线上社会与线下社会高度融渗的产物,具有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第二,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的思想、观念或者精神现象,但是将它作为具有价值指引功能的思想体系,不仅未能概括其本质属性,也难以区分其类别性与个体性;第三,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从阶级属性来界定网络意识形态,那么阶级属性是否就是网络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如果是,网络社会网民的阶级性何以划分?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考察。缘于以上分析和认识,笔者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把网络意识形态界定如下:“网络意识形态是在线上社会与线下社会、网民个体与现实个体高度融合互相渗透的背景下,网民借助数字化符号化信息化中介系统而进行的信息、知识、精神的共生共享活动中形成的有机体系,是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念表达方式的综合,其核心是价值观念。”〔1〕针对这一概念,我们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解析。

(一) 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发展,固然离不开技术要素,但影响其生成、发展最根本的要素还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状况决定的。网民不是网络空间中封闭存在的个体,他们依旧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意识、观念受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现实社会的经济水平高,人们生活富足,网民个体就会获得相应的优越感和归属感,从而使精神世界得到满足,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和认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中,情感认同是行为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广大网民在情感上认同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信息浪潮中才能够理性表达自己的思想,正确辨识不同的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由此推动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不言而喻,当前意识形态在网络中斗争激烈,此消彼长,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网络社会空间中,西方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向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最终的目的就是冲击别国的主流价值观,推销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模式,控制世界财富分配权。从这一角度来说,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着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态势。尽管意识形态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其活动依然难以超越社会经济基础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则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变动所提供条件的基础支撑性和优先性上。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动力来源于网络社会三大互动关系

在网络社会系统中,主要有“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网络自我互动”三大系统〔2〕,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社会这三大系统的产物。首先,网络意识形态由网络人机互动而孕育。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形成的技术支撑。一般来说,技术是中性的,没有善,也没有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它往往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原因在于它与使用主体产生了关联,负载了使用主体的意图和观念。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技术客体归属和依赖技术主体,承载着技术主体的思想、意识,技术主体把自己的思想、意识物化在技术客体上。正是基于网络技术这一属性,当人们打开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发生双向对象化关系的那一刻,网络活动的技术支撑空间形成,人机互动也随着技术支撑空间的形成而生成,技术客体为技术主体而存在,技术主体合目的性的价值找到相应的物化空间,网络意识形态随人机互动而生。其次,网络意识形态由网络人际互动而生长。在网络社会中,网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技术而得到大大增强,他们不仅仅局限在人机互动的界面和空间,而是在网络人机互动技术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借助交往实践将科技与网络社会的关系链接起来,不断扩大自己的交往空间和延伸交往时间。由于人际交往的时空范围扩大,网络主体的思想火花也将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传播、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态度倾向。因此,我们说,网络社会因网民的交往互动而拓展了网络实践活动的社会视野,而网络意识形态因网民的交往互动而得以生长。再次,网络意识形态由网络自我互动而升华。所谓网络自我互动是指网络主体在信息中介系统中进行自我身心对话、自我剖析改造的实践活动〔3〕,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印证网络主体自身存在的精神建构活动。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空间中,通过与个体间的互动和网络族群之间的互动,获得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和知识最终要通过网民个体的身心互动,经历自我精神向度的同化和顺应过程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体系,完成信息、知识的意义建构和网络主体的自我重构,并以此来支撑和彰显他们自身的意图。网民往往根据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体系来决定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跟帖、转发、转帖,什么样的内容发给他人。

(三) 网络意识形态的存在缘于线下社会与线上社会、现实个体与网络个体高度融渗

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社会交往实践的产物,是网络社会时代意识形态的新样态。网络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与传统社会的交往实践活动存在巨大差异:首先,从网络主体自我存在形态来看,网络个体不纯粹是居于物理技术空间以符号位表征的虚拟个体,还带有现实社会的思想、情感印记,是现实个体与网上虚拟个体的有机融合;其次,从网络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来看,网络社会关系既不是虚拟的社会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线上社会关系,而是网上社会与网下社会的有机融合;从网络主体的互动交往情况来看,他们在线上社会中的交往观念、行为影响着线下社会的交往观念和行为,影响线下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线上线下社会和现实网络个体高度融合渗透及部分重叠、边界模糊的环境生态下,网络意识形态显然也与传统的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它既不是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的简单投影,也不是单指虚拟或线上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是通过网络交往实践而形成的人类意识形态崭新形态。

(四) 内容的融渗性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具有高度的融渗性,是指其内容是交织着线下社会生活内容和线上社会的生活内容。这与网络意识形态生成场域特征密切相关。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场域是网络社会,它不是现实社会的简单延伸,也不是人们常说的虚拟社会,而是线下社会和线上社会高度融合而成的崭新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那么作为网络社会的个体或群体,他们是现实个体与网上虚拟个体的有机融合,交织着现实身份和网络身份。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打上了“融合”的烙印,以“高度融合”的鲜明特征影响着线上社会和线下社会的发展。网络个体和现实个体的融渗关系表明,网民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要处理好线上交往和线下交往的关系,正确把握“融合”身份,树立健康交往意识,在健康的交往中提升思想意识水平。

(五) 效果的累积性

网络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效应是在动态发展中累积起来的,累积形式多样,既有正向、负向的累积,又有纵向序列的线性累积和横向拓展的网状累积。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累积性与网民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内容及需求满足程度密切相关。首先,网民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具有累积性。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与交流时间的累积成正相关,交流时间越长,传播效果越突出。一方面,网民个体信息建构的效果凝固在时间中。在网络社会中网民大部分采取自我投射式的信息解读和信息建构方式,网民的这种信息建构方式,意味着同一个信息不同的网民对其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和建构方式,生成的意识和观点也会不同,因此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发展也呈现出不同层级。随着交流时间的推移,网民个体对信息理解得越来越深入,意义挖掘得也越来越深刻,信息建构的效果逐渐显现。另一方面,网民之间意识形态互渗效果凝固在时间中。网民之间互动交流累积时间越长,意味着交往双方对互动交流的信息内容感兴趣程度较高,网络意识形态互渗程度也越高。此外,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累积性特征还表现在网民之间需求满足程度的累积性上。在交往活动中,网民的参与、接受、传播等网络行为都是源于一定的需求的,需求是网络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反过来,一种网络活动能够最大化满足网民个体的需求,网民则会积极地持续这种参与行为,否则就立即中断行为,转向其他活动寻求需求的满足。从这一视角出发,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与网民信息需求获得的满足程度成比例发展,网民在网络互动交流中,信息需求获得的满足程度越高,双方交往的程度越深,网民之间网络意识形态渗透效果也越明显。〔5〕

三、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有引导功能、聚合功能和转化功能等。

(一)引导功能

网络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功能,就在于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实现对社会的柔性引导。首先表现为引导网民受众的心理倾向。俞吾金教授曾经指出:“意识形态不是在经济基础上直接形成起来的,而是经过社会心理的媒介而形成起来。”〔6〕意即,社会心理是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意识形态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也与网民受众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弗洛伊德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书(1921)中写道:“在个人的心理生活中,始终有他人参与。这个他人或是作为楷模,或是作为对象,或是作为协助者,或是作为敌人。”〔7〕同样,网络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网民的心理生活不同程度地受着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受“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较大。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场上掌握优势话语权,受很多网民的关注与追随,他们在网络上的每一句话、每一种价值倾向都牵动着这些粉丝的心理,影响粉丝自身价值观念体系的建构。其次表现为引导网民的网络参与行为。网民在公共舆论场受“网络意见领袖”或者他人的影响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逐渐提升为与“网络意见领袖”相一致的意识形态,指导自己的网络行为,或者与其追随者一同热情地参与到网络意识形态论争中去,或者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工作圈子积极发表意识形态言论,成为小范围舆论场的主导者,影响更多的网民,形成更大的社会心理效应,推动意识形态舆论向他们主导的方向发展。

(二) 聚合功能

首先表现为聚合思想。在网络社会空间中,每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地获取所需信息,自由地表达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他们是集信息接受、信息传播、信息于一体的能动主体。从这一思路出发,网络意识形态是一个凝聚广大网民思想、内容指涉庞杂的体系,它包含着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意识形态。其聚合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网民因为兴趣、爱好结缘,通过交流与碰撞把分散的思想、理念聚合在一起,形成网络群体的思想共识;另一方面,各种意识形态通过巧妙的“装扮”渗透于网民的心理,统一网民的思想,凝聚网民共识,形成强大的聚合效应。其次表现为凝聚力量。网络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新样态,无论它本身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本质上都是要凝聚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在网络社会中,网络环境的净化、网络秩序的维护、网络制度的健全等,都需要网络意识形态释放效能,凝聚力量,团结广大网民。

(三)转化功能

转化功能是指网络意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转化观念、外化行为的作用。首先表现为网民思想观念的转化。网络意识形态作为网民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总称,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在成长过程中受网民认知水平、网络环境、现实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一是同质转化,即秉持同一种价值观念,随着网络活动的深化,从一种不系统、不成熟的观念转化为网民的内在信仰,成为网民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二是异质转化,即网民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念,从一种价值倾向的意识形态转变成另外一种价值倾向的意识形态。其次表现为网络意识形态向网络行为的转化。观念体系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外化为网民的网络行为(如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网络政治参与等),它主要表现为两种转化倾向:一是正向转化,即正向的网络意识形态将促进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从事各种网络活动,推动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二是负向转化,即负向的网络意识形态将导致网民行为失范,小至网络恶搞,大至挑选敏感社会事件进行网络舆论炒作、散布谣言,把网络意识形态论争转化成社会公共事件,这种转化倾向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显而易见,网络意识形态的这三种主要功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方面的功能表现。因而,研究引导、聚合和转化的条件以及变动的机理和机制应该成为网络意识形态未来研究的重点。在当今新形势下,我们的主要工作就在于通过占领网络阵地,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主导性,抑制网络意识形态的负向转化,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与发挥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研究述评〔J〕.天府新论,2015(5):115-121.

〔2〕〔4〕吴满意,廖子夏.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13-118.

〔3〕丁科,胡树祥.网络自我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话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4):111-116.

〔5〕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实践的社会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5-96.

第4篇: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一直以来,区工信委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安排部署,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委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纪检入驻后,以巡察为契机,查漏补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狠抓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真正让意识形态工作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强有力作用。

一是把意识形态工作的大概念讲清楚,凝聚思想共识。针对干部职工普遍对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理论、概念掌握不够精准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以党委领导班子为圆心,向全委广大党员群众辐射普及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知识,提升全委上下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认知水平,奠定齐抓、真抓的思想基础。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认知标准由粗浅化向精细化转变,由党委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把意识形态工作的学习研究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采取集中学和分散学的形式,组织和督促班子成员借助各类媒体资源和理论文章,深入学习意识形态的概念、构成、目的、意义等相关内容,以及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升班子成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认知水平,帮助班子成员搞清楚意识形态工作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为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打牢了基础。

二是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建起来,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党委会及时对上级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学习,研究了具体贯彻落实意见。建立“一岗双责”,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工作一起纳入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范畴。

三是把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事抓到位,力求取得实效。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开展了讲党课活动,党委主要负责人和支部书记、党务干部、优秀干部讲了主题党课,开展了心得体会交流活动,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辉煌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大型专题纪录片,使干部职工对新思想新理论指导下国家的兴盛变化有了直观切身的感受,增强了干部职工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抓实宣传工作,唱响主旋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要求做好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组织丰富多样的正面舆论宣传,开展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严防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虽然我们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刻内涵认识还不够精准;对新形势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上还有差距,思想上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宣传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5篇: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意识形态关乎人们的理想和信念,包括人们精神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建国六十多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是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使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不断完善和拓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复杂局势,我们要弘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从以下几个基本路径上主动做好工作。

一、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导向功能的重要路径。现代社会舆论的作用巨大,已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群众情绪、社会思潮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工具,也是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有效手段。没有舆论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舆论和谐的程度反映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社会观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必须坚守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文化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关键是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此,大众传媒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和群众路线,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闻舆论。其次,必须注重舆论引导观念和方式的转变。舆论引导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解释事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客观世界,正确地表达公众舆论,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这是有效舆论引导的前提。舆论引导关键在于信息公开,我们要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社会组织和政府有责任向公众开放尽可能充分的信息资源。舆论引导的起点是“先入为主”,“先入为主”是受众接受信息的普遍规律。大众传媒必须遵循信息时代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抢占先机”,“抓住”受众,占领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地位。再次,必须抓好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对于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公众历来十分关注。重大事件与突发事件是意识形态领域舆论引导的重中之重,应该成为理论和实践层面关注的焦点。新闻媒体要善于捕捉、追踪和报道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善于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热点议题,纠正由偏见、谣言、流言等所激发而形成的谬误言论,并作出权威、详尽的评论、解释。第四,必须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舆论监督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舆论监督是舆论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正确舆论导向,包含了有效舆论监督,有效舆论监督是正确舆论导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前,要特别注重抓好网络舆论监督工作,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有效手段。

二、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变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1](P525)语言不一样,其体现和表达的意识形态含义就截然不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来说,我们的“语言”如何反映现实,对社会现实作出客观评价和具有说服力的阐释,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导向,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变,丰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通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来加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解释力,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其一,必须充分挖掘原有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其理论内涵的创新发展。从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采取的成功策略之一,就是对过去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创新性阐释,进而创立凸显我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这样,既实现了执政党对改革开放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凝聚和保护、动员功能,又与过去的意识形态保持历史延续性。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必然要求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我们必须发扬过去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优良传统,借鉴过去的成功策略,挖掘受历史条件限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尚未充分展开的意识形态理论资源,对其进行创新性解释,实现意识形态理论内涵的创新发展,弘扬传统意识形态要素中的真知灼见,革除对马克思主义解读中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进而发展出体现时代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其二,必须提炼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开拓新的意识形态资源。任何社会建设的背后都必须有核心价值理念的支撑,因为它是支配人们行动和思维的向导。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在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要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必须提炼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开拓新的意识形态资源,既指引政府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获得全体人民的普遍认同。其三,必须加强公民话语体系建设。公民话语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群众掌握。普通群众往往对晦涩的理论话语兴趣不大,他们更喜欢通俗易懂的文字,更需要简单明了的观点或口号。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他们所期望接受的更多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而不是这个理论的整个体系。当前公民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加紧话语的转换,从抽象的、政治性的学术语言或文件语言转换为具体的、面向日常生活、面向普通公民、能被广大受众理解和接受的大众语言,这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是意识形态性,其目的是要使全社会成员接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实现社会团结稳定、和谐有序。具体而言,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容和载体、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寻求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一贯重视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P61)思想观念必须通过灌输和教育使之掌握群众,才能转变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列宁关于“灌输理论”的论述,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和传播的一般规律,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思想理论教育的价值、方法等问题,对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们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实现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的根本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渗透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去影响社会和凝聚群众,发挥其实现社会政治整合、协调社会利益矛盾、培育良好道德风尚的重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统一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我们必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活动。抹杀了马克思主义 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就容易陷入“意识形态淡化论”和“去意识形态化”的误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提高对意识形态的驾驭能力,坚决防止淡化或否定意识形态根本属性的现象出现,这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正确定位。我们还必须结合实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公平正义教育、诚信友爱教育和生态意识教育。要加强对网络和网民的研究,进一步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

四、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统治阶级,为了确保本阶级的思想在社会上占据统治地位,都十分注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理论工作队伍,以加强和发掘统治阶级思想,传播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很重,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业务专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条件和重要途径,也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目前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意识形态工作者强调价值多元化而淡化或偏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人提出要构建“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的新理想主义,有人片面强调和追求精神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对弘扬主旋律表现冷漠,热衷于趋时媚俗,迎合一些不健康的文化需求,等等。这些情况有悖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任务。只有提高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水平。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拔尖人才的重点扶持,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造就一批各学科各专业的领军人物,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使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五、积极引导和调控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指在特定时期未经加工整理而在社会成员中普遍流行的精神状况,具体表现为理想、愿望、需要、动机、情感、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社会意识的总和。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中不同的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虽然是一种自发的、不定型和不系统的社会意识,但它构成了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的重要源泉。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联系,为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意识素材。作为在社会心理中“提炼”出的意识形态,它反过来又对社会心理起着引导作用。意识形态调控功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社会心理的引导。意识形态要掌握人们的思想,就必须转化为大众的社会心理。理性化的意识形态,除了需要转化为具体的方案、政策等以外,还必须转化为人们的热情、动机、愿望、意志、要求等社会心理层次的内容。意识形态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传播渠道,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常常使社会群体成员置身其中,接受其影响,产生或改变自己的社会心理内容。因此,积极引导和调控社会心理,培育保持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和谐心态,营造良好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提升社会成员正向心理需求,善于用高层次的目标尤其是用主流意识形态所设定的理想目标来引导社会成员产生最具优势的主导需要,使他们的需求结构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培育和保持个体与社会群体诚信友爱、豁达平和、积极进取、宽容大度的社会心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建构的社会认同,增强社会成员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成员中的心理认同。

第6篇: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意识形态辨别力 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很多地方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少数大学生价值准则呈现多样化趋势,对党的信仰有弱化趋势、对党的情感有淡化倾向、对党的形象维护意识有较弱迹象。本文我们尝试着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方面。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即是意识形态,它耸立于政治上层建筑之上,包括人们在社会一切价值生活领域中的立场、观点、主张等精神生活倾向。其本质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即由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经济地位及利益所决定的反映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历史选择特征的思想体系。

所谓意识形态辨别力,就是指社会成员对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性和落后性、对反映利益博弈的各种思潮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各种主张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各种社会发展道路的正邪性质进行判断并回应的能力。

意识形态辨别力是由价值准则和思维能力两个要素构成,其中价值准则是意识形态辨别力的基础和“方向盘”,思维能力是意识形态辨别力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辨别力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辨别力。具备较强的意识形态辨别力,就懂得哪一种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是代表时代进步潮流的,哪一种理论学说、价值体系是代表人民、符合真理的,哪一条政治路线、发展道路是引领民族繁荣昌盛的,哪一种制度选择、政策设计是统筹兼顾多数与少数、效率与公平、发展与代价的。具备较强的意识形态辨别力,就方向清、目标明、意志坚,就能传播正确理念、启迪他人智慧、引导社会成员明辨是非,就能有力助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浪潮。否则,意识形态辨别力较弱,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就容易摇摆不定、误入歧途,在不知不觉中沦为敌对势力的帮凶,并误导他人走上邪路。

2 大学生意识形态辨别力外在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各种问题,易动摇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经济改革中,资源配置方式和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导致社会转型期中利益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使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样化。近几年,我国进入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有加大趋势,使多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更大挑战。贫富分化、看病难、教育资源不公、食品安全事故、道德滑坡、野蛮拆迁、房价上涨过快等现象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评价。部分大学生对矛盾凸显期的各种困难、失误和问题不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感到困惑和迷茫,导致动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2)信息化背景下各种思潮鱼龙混杂,易迷惑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等各种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各种思潮甚嚣尘上。据我们分析,除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外,当前错误的思潮主要包括三种,即西方自由主义、当代新儒学以及利己主义。由于自身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知识面狭窄,对社会生活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思想因而比较单纯且容易走极端。部分大学生面对着鱼龙混杂的各种错误思潮非常茫然,很多时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直把杭州作汴州”;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由于对某种事物有了第一次直观的印象后,无论对错,在以后就很难再改正过来,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意识作怪,这些都很容易迷惑部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西方意识形态的柔性渗透,易腐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西方意识形态通过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着较大影响。大众文化的主要功用是娱乐,无论持何种价值理念、何种政治立场,在大众文化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一方面部分大众文化善恶界限模糊、道德底线淡薄,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扭曲价值观念,降低精神境界;许多大众文化作品,以华丽的外表消解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以经验的直接性代替价值的超越性,以瞬间的感觉取代长远的回味和思考,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信念和理性思维逐渐消解。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主要依靠文化消费者的“感官”进行传播,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被那些形象性的、浅层次的事物所吸引,而对那些更有价值的深邃思想兴趣减弱。

3 大学生意识形态辨别力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如果说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问题的产生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柔性渗透是外因,那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易降低教育效果则是内因。

(1)理念不够先进。一是注重规范教育,轻视学生个性。思想教育理当强调整体、强调服从,但在新世纪新阶段,也应适当兼顾学生个体和个性,在强调整体和服从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个性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应当尽量避免简单说教、硬性注入的现象,要通过规范统一又不失灵活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思想统一又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新型学生。二是注重“授人以鱼”,轻视“授人以渔”。注重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结论,轻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少教员“方法”意识不强,仅仅满足于向学生阐述一个个具体的结论,但对于结论背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却强调不多,未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向对这些分析方法的掌握上。

(2)内容不够新颖。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思想政治教育应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突出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等新观念新问题,使教育紧扣社会实践。虽然目前部分教员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和不懈努力,但在内容的匹配性和教育效果上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出版了一些实时性很强的读物,但仍游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未进入主课堂,仅仅作为辅读物,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3)方法不够灵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方式方法得当,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实效。传统的思想教育通常以单一的“显性教育”为主,教员经常采用“我说你听”的单向输出的方法,在台上“自言自语”,不太注重台下学生的感受,企图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强行将内容灌输到学生脑中,这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统统一刀切的老办法经常会让思想活跃的新时代大学生“充耳不闻”或“似听非听”。因此,教育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张骥,方晓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J].求实,2009.

[2] 陈利权.从意识形态内涵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J].浙江学刊,2010.

第7篇: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一、科学组织,落实责任,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我镇注重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一是成立以镇党委书记强振勇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齐建新为副组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化站长、党政办主任为成员的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二是组建纪组宣联合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三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

二、党建引领,重点突出,确保意识形态正向发展

我镇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文明乡镇”创建等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确保意识形态以有利于我镇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一是全面落实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根据“党委部署、支委定题、书记上课、党员学习、学做结合”要求,各支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分专题学习活动。上半年共组织学习30次。二是以宣传党的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如2月9日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汇演、文艺活动进万家、党的知识竞赛、党员志愿服务、征文比赛等活动;金庄、侯家营、泥一、泥二、泥三、新金铺等村组织了文艺汇演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搭建了学做结合的有效载体,把学做有机融合,在全镇党员干部中营造了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召开后我镇注重浓厚宣传氛围,在机关开展了精神知识测试,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类型多样的宣传活动。四是文明创建取得突破。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部署,以点带面,统筹全镇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了镇、村、会(红白理事会)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宣传教育全覆盖。借助泥井镇微信平台、泥井镇工作群、理论学习群、道德讲堂,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精神、要求、标准宣传到位,入脑入心。

三、强化载体,把握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镇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强化理论宣传、拓宽传播渠道、注重融入结合,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规范处理程序。针对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我镇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全镇各项工作动态,认真撰写相关稿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及时在网络正面信息,引导正能量传播。二是建立应急机制。针对网络上出现负面新闻报道建立了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了《泥井镇舆情搜集、研判机制度》、《泥井镇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新闻应急预案》、《泥井镇政府新闻制度》,严格按照处置程序来应对紧急舆情,全镇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三是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文艺骨干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立足当前,统筹谋划,助推工作上台阶

半年来,我镇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新闻上稿数量不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我镇将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和文化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断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工作激情,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全面打造开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魅力的新泥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龙头,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工作一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党委书记做到重要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意识形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意识形态事件亲自处置。

(二)、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持续开展好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党员干部思想。落实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四办法三清单”。

(三)、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扎实推进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宣传活动。加大经济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大力宣传全镇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活动,激发泥井跨越式发展的昂扬斗志。

(四)、继续拓宽对外宣传渠道,不断提高泥井知名度。围绕围绕我镇“党建为纲、稳定为基、发展为先、环境为形、民生为本”的总体思路,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探索网络宣传和管理的方法,扩大对外宣传渠道。加大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对外新闻报道跟踪协调力度,从严把好关口,防止出现影响我镇形象的不实报道。

(五)、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更加坚定、眼界更加宽广、业务更加精湛、纪律更加严明、作风更加务实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网评员和舆情监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今年以来,xx镇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结合精神宣传、两学一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引领作用,为泥井镇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现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组织,落实责任,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我镇注重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一是成立以镇党委书记强振勇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齐建新为副组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化站长、党政办主任为成员的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二是组建纪组宣联合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三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

二、党建引领,重点突出,确保意识形态正向发展

我镇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文明乡镇”创建等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确保意识形态以有利于我镇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一是全面落实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根据“党委部署、支委定题、书记上课、党员学习、学做结合”要求,各支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分专题学习活动。上半年共组织学习30次。二是以宣传党的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如2月9日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汇演、文艺活动进万家、党的知识竞赛、党员志愿服务、征文比赛等活动;金庄、侯家营、泥一、泥二、泥三、新金铺等村组织了文艺汇演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搭建了学做结合的有效载体,把学做有机融合,在全镇党员干部中营造了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召开后我镇注重浓厚宣传氛围,在机关开展了精神知识测试,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类型多样的宣传活动。四是文明创建取得突破。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部署,以点带面,统筹全镇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了镇、村、会(红白理事会)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宣传教育全覆盖。借助泥井镇微信平台、泥井镇工作群、理论学习群、道德讲堂,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精神、要求、标准宣传到位,入脑入心。

三、强化载体,把握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镇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强化理论宣传、拓宽传播渠道、注重融入结合,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规范处理程序。针对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我镇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全镇各项工作动态,认真撰写相关稿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及时在网络正面信息,引导正能量传播。二是建立应急机制。针对网络上出现负面新闻报道建立了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了《泥井镇舆情搜集、研判机制度》、《泥井镇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新闻应急预案》、《泥井镇政府新闻制度》,严格按照处置程序来应对紧急舆情,全镇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三是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文艺骨干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立足当前,统筹谋划,助推工作上台阶

半年来,我镇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新闻上稿数量不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我镇将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和文化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断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工作激情,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全面打造开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魅力的新泥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龙头,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工作一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党委书记做到重要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意识形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意识形态事件亲自处置。

(二)、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持续开展好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党员干部思想。落实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四办法三清单”。

(三)、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扎实推进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宣传活动。加大经济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大力宣传全镇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活动,激发泥井跨越式发展的昂扬斗志。

(四)、继续拓宽对外宣传渠道,不断提高泥井知名度。围绕围绕我镇“党建为纲、稳定为基、发展为先、环境为形、民生为本”的总体思路,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探索网络宣传和管理的方法,扩大对外宣传渠道。加大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对外新闻报道跟踪协调力度,从严把好关口,防止出现影响我镇形象的不实报道。

(五)、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更加坚定、眼界更加宽广、业务更加精湛、纪律更加严明、作风更加务实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网评员和舆情监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今年以来,xx镇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结合精神宣传、两学一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引领作用,为泥井镇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现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组织,落实责任,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我镇注重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一是成立以镇党委书记强振勇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齐建新为副组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化站长、党政办主任为成员的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二是组建纪组宣联合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三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

二、党建引领,重点突出,确保意识形态正向发展

我镇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文明乡镇”创建等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确保意识形态以有利于我镇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一是全面落实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根据“党委部署、支委定题、书记上课、党员学习、学做结合”要求,各支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分专题学习活动。上半年共组织学习30次。二是以宣传党的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如2月9日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汇演、文艺活动进万家、党的知识竞赛、党员志愿服务、征文比赛等活动;金庄、侯家营、泥一、泥二、泥三、新金铺等村组织了文艺汇演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搭建了学做结合的有效载体,把学做有机融合,在全镇党员干部中营造了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召开后我镇注重浓厚宣传氛围,在机关开展了精神知识测试,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类型多样的宣传活动。四是文明创建取得突破。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部署,以点带面,统筹全镇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了镇、村、会(红白理事会)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宣传教育全覆盖。借助泥井镇微信平台、泥井镇工作群、理论学习群、道德讲堂,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精神、要求、标准宣传到位,入脑入心。

三、强化载体,把握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镇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强化理论宣传、拓宽传播渠道、注重融入结合,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规范处理程序。针对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我镇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全镇各项工作动态,认真撰写相关稿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及时在网络正面信息,引导正能量传播。二是建立应急机制。针对网络上出现负面新闻报道建立了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了《泥井镇舆情搜集、研判机制度》、《泥井镇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新闻应急预案》、《泥井镇政府新闻制度》,严格按照处置程序来应对紧急舆情,全镇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三是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文艺骨干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立足当前,统筹谋划,助推工作上台阶

半年来,我镇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新闻上稿数量不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我镇将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和文化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断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工作激情,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全面打造开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魅力的新泥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龙头,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工作一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党委书记做到重要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意识形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意识形态事件亲自处置。

(二)、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持续开展好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党员干部思想。落实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四办法三清单”。

(三)、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扎实推进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宣传活动。加大经济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大力宣传全镇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活动,激发泥井跨越式发展的昂扬斗志。

(四)、继续拓宽对外宣传渠道,不断提高泥井知名度。围绕围绕我镇“党建为纲、稳定为基、发展为先、环境为形、民生为本”的总体思路,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探索网络宣传和管理的方法,扩大对外宣传渠道。加大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对外新闻报道跟踪协调力度,从严把好关口,防止出现影响我镇形象的不实报道。

(五)、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更加坚定、眼界更加宽广、业务更加精湛、纪律更加严明、作风更加务实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网评员和舆情监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今年以来,xx镇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结合精神宣传、两学一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引领作用,为泥井镇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现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组织,落实责任,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我镇注重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一是成立以镇党委书记强振勇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齐建新为副组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化站长、党政办主任为成员的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二是组建纪组宣联合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三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

二、党建引领,重点突出,确保意识形态正向发展

我镇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文明乡镇”创建等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确保意识形态以有利于我镇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一是全面落实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根据“党委部署、支委定题、书记上课、党员学习、学做结合”要求,各支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分专题学习活动。上半年共组织学习30次。二是以宣传党的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如2月9日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汇演、文艺活动进万家、党的知识竞赛、党员志愿服务、征文比赛等活动;金庄、侯家营、泥一、泥二、泥三、新金铺等村组织了文艺汇演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搭建了学做结合的有效载体,把学做有机融合,在全镇党员干部中营造了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召开后我镇注重浓厚宣传氛围,在机关开展了精神知识测试,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类型多样的宣传活动。四是文明创建取得突破。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部署,以点带面,统筹全镇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了镇、村、会(红白理事会)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宣传教育全覆盖。借助泥井镇微信平台、泥井镇工作群、理论学习群、道德讲堂,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精神、要求、标准宣传到位,入脑入心。

三、强化载体,把握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镇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强化理论宣传、拓宽传播渠道、注重融入结合,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规范处理程序。针对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我镇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全镇各项工作动态,认真撰写相关稿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及时在网络正面信息,引导正能量传播。二是建立应急机制。针对网络上出现负面新闻报道建立了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了《泥井镇舆情搜集、研判机制度》、《泥井镇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新闻应急预案》、《泥井镇政府新闻制度》,严格按照处置程序来应对紧急舆情,全镇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三是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文艺骨干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立足当前,统筹谋划,助推工作上台阶

半年来,我镇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新闻上稿数量不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我镇将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和文化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断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工作激情,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全面打造开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魅力的新泥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龙头,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工作一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党委书记做到重要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意识形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意识形态事件亲自处置。

(二)、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持续开展好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党员干部思想。落实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四办法三清单”。

(三)、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扎实推进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宣传活动。加大经济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大力宣传全镇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活动,激发泥井跨越式发展的昂扬斗志。

(四)、继续拓宽对外宣传渠道,不断提高泥井知名度。围绕围绕我镇“党建为纲、稳定为基、发展为先、环境为形、民生为本”的总体思路,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探索网络宣传和管理的方法,扩大对外宣传渠道。加大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对外新闻报道跟踪协调力度,从严把好关口,防止出现影响我镇形象的不实报道。

(五)、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更加坚定、眼界更加宽广、业务更加精湛、纪律更加严明、作风更加务实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网评员和舆情监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今年以来,xx镇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结合精神宣传、两学一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引领作用,为泥井镇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现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组织,落实责任,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我镇注重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一是成立以镇党委书记强振勇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齐建新为副组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化站长、党政办主任为成员的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二是组建纪组宣联合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三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

二、党建引领,重点突出,确保意识形态正向发展

我镇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文明乡镇”创建等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确保意识形态以有利于我镇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一是全面落实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根据“党委部署、支委定题、书记上课、党员学习、学做结合”要求,各支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分专题学习活动。上半年共组织学习30次。二是以宣传党的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如2月9日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汇演、文艺活动进万家、党的知识竞赛、党员志愿服务、征文比赛等活动;金庄、侯家营、泥一、泥二、泥三、新金铺等村组织了文艺汇演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搭建了学做结合的有效载体,把学做有机融合,在全镇党员干部中营造了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召开后我镇注重浓厚宣传氛围,在机关开展了精神知识测试,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类型多样的宣传活动。四是文明创建取得突破。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部署,以点带面,统筹全镇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了镇、村、会(红白理事会)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宣传教育全覆盖。借助泥井镇微信平台、泥井镇工作群、理论学习群、道德讲堂,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精神、要求、标准宣传到位,入脑入心。

三、强化载体,把握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镇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强化理论宣传、拓宽传播渠道、注重融入结合,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规范处理程序。针对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我镇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全镇各项工作动态,认真撰写相关稿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及时在网络正面信息,引导正能量传播。二是建立应急机制。针对网络上出现负面新闻报道建立了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了《泥井镇舆情搜集、研判机制度》、《泥井镇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新闻应急预案》、《泥井镇政府新闻制度》,严格按照处置程序来应对紧急舆情,全镇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三是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文艺骨干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立足当前,统筹谋划,助推工作上台阶

半年来,我镇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新闻上稿数量不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我镇将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和文化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断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工作激情,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全面打造开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魅力的新泥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龙头,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工作一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党委书记做到重要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意识形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意识形态事件亲自处置。

(二)、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持续开展好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党员干部思想。落实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四办法三清单”。

(三)、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扎实推进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宣传活动。加大经济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大力宣传全镇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活动,激发泥井跨越式发展的昂扬斗志。

(四)、继续拓宽对外宣传渠道,不断提高泥井知名度。围绕围绕我镇“党建为纲、稳定为基、发展为先、环境为形、民生为本”的总体思路,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探索网络宣传和管理的方法,扩大对外宣传渠道。加大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对外新闻报道跟踪协调力度,从严把好关口,防止出现影响我镇形象的不实报道。

(五)、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更加坚定、眼界更加宽广、业务更加精湛、纪律更加严明、作风更加务实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网评员和舆情监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今年以来,xx镇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结合精神宣传、两学一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引领作用,为泥井镇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现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组织,落实责任,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我镇注重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一是成立以镇党委书记强振勇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齐建新为副组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化站长、党政办主任为成员的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二是组建纪组宣联合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三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

二、党建引领,重点突出,确保意识形态正向发展

我镇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文明乡镇”创建等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确保意识形态以有利于我镇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一是全面落实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根据“党委部署、支委定题、书记上课、党员学习、学做结合”要求,各支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分专题学习活动。上半年共组织学习30次。二是以宣传党的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如2月9日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汇演、文艺活动进万家、党的知识竞赛、党员志愿服务、征文比赛等活动;金庄、侯家营、泥一、泥二、泥三、新金铺等村组织了文艺汇演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搭建了学做结合的有效载体,把学做有机融合,在全镇党员干部中营造了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召开后我镇注重浓厚宣传氛围,在机关开展了精神知识测试,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类型多样的宣传活动。四是文明创建取得突破。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部署,以点带面,统筹全镇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了镇、村、会(红白理事会)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宣传教育全覆盖。借助泥井镇微信平台、泥井镇工作群、理论学习群、道德讲堂,将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精神、要求、标准宣传到位,入脑入心。

三、强化载体,把握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镇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强化理论宣传、拓宽传播渠道、注重融入结合,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规范处理程序。针对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我镇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全镇各项工作动态,认真撰写相关稿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及时在网络正面信息,引导正能量传播。二是建立应急机制。针对网络上出现负面新闻报道建立了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了《泥井镇舆情搜集、研判机制度》、《泥井镇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新闻应急预案》、《泥井镇政府新闻制度》,严格按照处置程序来应对紧急舆情,全镇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三是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文艺骨干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立足当前,统筹谋划,助推工作上台阶

半年来,我镇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新闻上稿数量不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我镇将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和文化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断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工作激情,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全面打造开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魅力的新泥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龙头,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工作一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党委书记做到重要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意识形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意识形态事件亲自处置。

(二)、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持续开展好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党员干部思想。落实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四办法三清单”。

(三)、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扎实推进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宣传活动。加大经济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大力宣传全镇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活动,激发泥井跨越式发展的昂扬斗志。

第8篇: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下面是小编和大家分享企业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文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喜欢阅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司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明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根据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xx公司实际,制定2020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不折不扣地把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企业中心工作办公文库原创中的主导地位。

2. 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相统一。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意识形态工作同日常工作、群众工作结合起来。

3. 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遵循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结合“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意识形态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

三、工作重点

(一)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专题学习,将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作为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公司党委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重要内容,纳入下属党组织负责人党建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要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宣传优势,整合现有宣传手段,加强宣传阵地管理。充分利用企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形象宣传片、会议横幅、活动展板、LED电子宣传屏、宣传海报等宣传阵地,积极开展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建立意识形态宣传管理制度,规范企业信息,制定《企业宣传工作规范》,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实行信息宣传逐级上报审核制度,确保宣传阵地管理有序,弘扬企业正能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四)加强正面思想舆论引导。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开展好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积极对外宣传企业在提升经营管理质效、解决百姓难题、服务职工群众、敬业奉献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五)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公司意识形态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切实配齐配强宣传工作力量,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力量,提升宣传队伍“四力”,注重从业务骨干和基层一线中发现和培养具有宣传意识和宣传方法的干部人才。加强对公司及下属单位意识形态工作文章系微信公众号原创,侵权必究。的指导检查,加强对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对公司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

(六)开展定期研判、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

第9篇: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文化建设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是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诞生的。这一学说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结果。正是在当时的实践斗争和理论斗争的“炼狱”中,马克思从最初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即历史唯心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即历史唯物主义者;从最初的以“理性和自由”为口号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为己任的共产主义者。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主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5-1856)意识形态学说的创立阶段,代表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二阶段(1857-1870)意识形态学说的深化阶段,代表作是《经济学手稿(1857-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第三阶段(1871-1895)意识形态学说得到完整的论述的阶段,代表作是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和《人类学笔记》。

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大致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及其形成;第二,意识形态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包括意识形态诸形式;第三,意识形态是生活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第四,意识形态的载体是语言;第五,意识形态是社会产物;第六,共产主义社会或是消灭意识形态,或是保留其名称而改变其内涵。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哲学基本范畴,是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社会关系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和观点,是统治阶级、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念的思想理论依据。

二、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化的定义从广义上看,文化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亦称思想文化,属于精神生产范围,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我们所讲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也就是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得知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涵,而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承载。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的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可见,文化与意识形态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

(一)文化的核心——意识形态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结构的四个方面,反映出文化结构的多维性。文化的核心,是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而观念和思想的体系及功能制约着文化诸体系的发展。

马克思深刻而辩证地揭示了文化的意识形态性。精神(文化)生产,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并受统治阶级所确立的主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特别是反映社会某个政治共同体成员的政治信仰、政治目标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政治文化,其起主要决定作用的价值评判标准是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伸张自已的社会中心价值观,文化因素对社会的作用,受到意识意识形态的筛选。因此,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二)文化的非意识形态性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把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同起来。对“文化”的界定尽管可以千奇百怪,但它蕴涵的内容是意识形态所无法比拟的。可见,文化的外延要比意识形态广泛得多,意识形态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文化具有非意识形态性。

注重文化的非意识形态性,并不是提倡以一种文化来代替和否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在主流文化中的价值评判标准和理念导向作用是我们始终不能放松的,而对一些非主流文化,具有商品性的文化更重要的是注重其产业性质和经济效益。唯有如此,才能使各种文化得到发展,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发展的互动效应

把文化与意识等同起来,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这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但是淡化或摒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则会使文化建设失去方向及内容实质,正如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一)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的历史发展表明,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中国人民把握住特殊的历史机遇,从而超常规走上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伟大成就。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先进的主导意识形态,对于团结人民的力量、集中人们的意志、统一人民的行动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因而党的工作布局上,党的工作方针上,是始终都把意识形态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作为社会哲学基本范畴的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发展趋势的思想体系,也是指导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它是同阶级的思想和阶级统治密切相关的。马克思、恩格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二,意识形态的批判继承性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总是在既定的、由过去继承下来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制约下创造历史的。这就向我们指明了意识形态的继承性。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在继承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包括资本主义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也是随着社会实践运动的推进而不断完善的。继承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选择,批判地继承。特别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呈现出各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繁荣的局面,吸取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批判和继承的原则应当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第三,意识形态的思想旗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手段。安东尼奥·葛兰西在谈到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时,把它叫做“水泥”,他指出:“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和思想意识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这是一个比喻,但它却深刻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在凝聚人心、形成统一的意志、巩固政权、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功能。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促进主导意识形态的完善和发展

(1)建设先进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凸显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紧迫性。先进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它的前进方向是由处于核心地位的思想道德,特别是世界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发展先进文化就意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动摇,充分肯定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主导地位,这将有力地抵制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在文化建设中的侵扰,从而有助于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僵化保守、腐朽、低级的思想和有害的文化。主张文化建设中主导思想的一元化,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力和优越性,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更为深入人心。因此,发展先进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立场,它有利于增强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必要监控力。

(2)建设现代化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完善与健全

我们发展先进的文化,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文化摆脱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的束缚,建设具有正确的导向、健康的内容、新颖的形式、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文化的需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克服我们原有文化中主体意识不突出、内容贫乏、形式单调的缺点。否则,过分强化政治权威作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方式,只会使民众产生一种‘文化强制’的感觉,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是被迫的、盲目的、外在的,只会“戴着精神的镣铐跳舞”。唯有如此,才是真正加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方面。

(3)构建不同层次的文化思想平台,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对西方思想意识演变的能力

我们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可避免会与外来意识形态发生碰撞和冲突,因而也必然遇到来自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攻击,特别是国外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我们打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从而实现其“文化霸权”的野心,达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提高社会意识形态的抵制力,就必须构建不同层次的文化思想平台,多层次、多方面地加强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在国内,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阶级、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性别等等,采取多种形式地关注和解决人们的精神问题,及时地把握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动态,从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否则,如果越来越多的人的精神世界被其他的意识形态所占领、所吸引,那么,我们的文化就会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其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意识演变的能力就会大为减弱。在国外,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量输出文化产品,大幅度占领文化市场来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争取在全球化精神的格局中不断增加中华文化和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此举既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肯定和认同,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较量的回应,既提高社会意识形态在国际意识形态中的影响力,也增强了其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抵抗力。

参考文献

[1]张士儒.牢牢把握前进方向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0.

[2]王永贵.“三个代表”与弘扬意识形态主旋律[A].新境界·新成果——黑龙江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

[3]雷立明.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N].人民武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