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犯罪心理学范文

犯罪心理学精选(九篇)

犯罪心理学

第1篇:犯罪心理学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 03-005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27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何走上了犯罪道路?这是摆在高校、家长和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旨在和大家共同探讨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以期对高校、家庭及相关法律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大学生犯罪心理特点

(一)思想幼稚,心理承受力差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已今非昔比,在顺境中成长的孩子是不是心理承受力更差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从犯罪学角度来说,心理承受能力更强的人,激情犯罪会少一点。有的大学生虽然在本专业上成绩显著,但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却知之甚少;有的虽然学过法律知识,但根本不懂实际运用,一旦自己遇到法律问题就不知所措,想法极其简单幼稚,直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爱慕虚荣,享乐思想严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私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受各种因素影响,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步增大,各种思潮的涌人也让许多人感到盲然。虚荣心、攀比心、享乐主义让一部分大学生迷失了自我。有的学生不顾自身家庭条件的制约,盲目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在生活上进行攀比,在经济上捉襟见肘之时,便会滑向犯罪的深渊,偷盗、抢劫甚至绑架都有可能发生。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犯罪案件中,有70%是盗窃案,其中80%是内盗,这足以印证大学生们享乐思想的严重趋势。

(三)内心空虚,不良情绪作祟

据统计,大学流行词汇中,“郁闷”一词以5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已成为多数同学下意识的口头禅。考入大学以后,不再有高中时升学的巨大压力,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突然被大学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所代替。于是,大学生们便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恐惧和愤怒的不良情绪。而随着大学生活的临近结束,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恐惧和焦虑会逐渐加剧。据《江南时报》报道,在我国,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这些不良情绪积累积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就会产生犯罪动机,进而实施犯罪。

二、大学生犯罪构成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从幼儿到成年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期,对一个人一生的性格形成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犯罪案件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各种不良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不良家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单亲或留守家庭。2.父母自身不正派的家庭。3.暴力家庭。

(二)社会因素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一个人从小就要接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因素的冲击。大学生们正处于新鲜好奇的青春期,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社会因素所侵蚀。从社会角度来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2.社会不良现象和思想。

(三)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学生不但要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还要接受道德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会与多数人相处,并解决矛盾。正确的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之成为社会栋梁之材,而有缺陷的教育会诱发学生的违法犯罪思想。当前教育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中学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忽视思想道德教育。2.学校教育制度不完善,教育功能缺失。

三、大学生犯罪预防

(一)学校预防

首先,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遵纪守法教育。要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提高个人素质,服务他人,学校多开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讲座和比赛,尽量做到人人参与,适时进行法制教育,可以是班会的教室,也可以是休息的宿舍,还可以是集会的大厅或操场,利用板报、书画、谈心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们时刻绷紧守法这根弦。

其次,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心理异常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概括为:智力正常,情绪积极稳定,意志健全,正确的自我观,人际和谐,人格完整,社会适应良好,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要把握以下几种心理疏导的时机:一是恋爱受阻时。求爱不成或对方提出分手后,会表现为上课萎靡不振、逃课、不参加集会、脾气突然变化等。男生可能会发生持刀伤害或绑架,女生多表现为自杀或雇凶伤人。二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同处一室一班,免不了发生矛盾,大部分能自己解决,而偏执型和报复心强的人会产生报复心理。三是丢失被盗时。自己心爱的物品丢失,会产生不平衡心理,去偷盗他人物品。一次成功,会偷盗成瘾,最终被抓。四是评优评奖或考试失败时。有的人一向认为自己优秀且努力,一旦失败,自觉无脸见人,会自暴自弃或报复他人。五是家中遭遇变故时。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一向花钱大手大脚,如突遭变故,条件衰落,会诱发盗窃或敲诈等犯罪。

关注心理异常的学生也是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第一是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者。这类学生往往自卑、偏执,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遇事也不与同学和老师商量,常常按自己的方式处理,会因同学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怀恨在心,进而伤害他人。第二是心高气傲,自负且心胸狭隘者。这类学生聪明上进,处处争第一,当先进,往往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但其中一些人却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强于自己,面子比命还重要,自己得不到宁可毁掉也不让别人得到。三是家庭贫困,爱慕虚荣者。贫困生是我们国家和学校帮助扶持的对象,他们大多好学上进,懂得感恩。但个别人却碍于面子,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在恋人同学面前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消费。最终无力支撑而去盗窃。四是不思进取,盲目随从他人者,认为上了大学,只是混个文凭,整天浑浑噩噩,不学无术,加上哥们义气,很容易去结伙犯罪。

最后,加强校风校纪建设,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为加强管理,各高校都在《学生守则》中制定了各项管理规定。如考试管理规定、宿舍安全管理规定等。要严格执行,同进要加大对校园各类案件的打击力度,保卫部门要加强巡逻,并进行防暴力演习,及时制止群架事件发生;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刀具清查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减少案件的发生。社团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辅导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发现并培养他们的兴趣,力争人人都加入一个社团,或学习一门课外技艺。在活动中,不但能拓展学生各种能力,还能抵消部分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打消某些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苗头。管理和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减少违反校规校纪现象,力争将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家庭预防

第2篇:犯罪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犯罪 心理 分析 预防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受到整个社会的密切注视,尤其是他们的犯罪行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接近2500万。遵纪守法、健康向上仍是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主流。但在校大学生犯罪也有呈上升之趋势。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0.126%。在校大学生中为什么会出现犯罪?原因也许多种多样,但犯罪者的心理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因为任何社会环境因素和外部条件对个体的作用总是通过个体的心理特点而起作用。任何一个犯罪人都有其特定的犯罪心理,是犯罪心理直接导致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

一、目前大学生犯罪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情绪化突出,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无论是“薛荣华杀人案”还是随后不久的“我爸是李刚案”,其共同特征就是犯罪者的情绪突变导致犯罪案件和悲剧事件的突发。

(二)犯罪主体范围扩大。从重点大学到民办高校,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博士生,从男大学生到女大学生,从刚刚入学到行将毕业,大学生的犯罪记录已经进入到大学的各个层面。犯罪主体的日益扩大,犯罪行为的逐渐增多,已经成为大学生犯罪的一个显著属性。

(三)大学生犯罪手段和类型的智能化、多样化。这些年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犯罪事实表明,其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性,显示出了一定的高科技含量,具有比较大的隐蔽性和社会危害性。比如:今年发生的中国矿业大学三同学“铊”中毒事件。

(四)大学生犯罪的涉案范围逐渐扩大。同以往大学生犯罪多以盗窃为主不同,如今大学生犯罪的涉案范围已经越来越大,暴力犯罪、网络犯罪、犯罪、性犯罪等一系列犯罪已经比较多地在大学生中出现。

二、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都是受到一定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任何一个人犯罪都有其特定的犯罪心理,大学生也不例外。犯罪心理是行为人在准备或实施犯罪过程中表现在内部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表现在:

(一)消极的价值观念。关于价值,心理学上的解析为:“是指态度的对象对人的意义。人们对于某个事物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的意义大小,亦即是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大小。”。与犯罪最为密切的是犯罪人对自身的某种需要及其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所持的态度。而决定这种态度的,是人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大学生之所以实施犯罪,一方面,是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念在起作用。价值观的裂变引发了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道德的失范使得大学校园里违纪违规现象越来越多,违法犯罪现象频频发生。另一方面,是对待法律的消极价值观念在起作用。绝大多数大学生犯罪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或者“不熟悉”法律而是由于无视法律、一意孤行,法律没有成为他们的信念,不足以调节、控制他们的行为方向和方式。消极的价值观念决定了犯罪动机的形成及其动机的产生。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犯罪动机形成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直接转化为大学生犯罪的动机。

(二)犯罪动机复杂。犯罪动机是激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犯罪动机是犯罪行为的动力性因素,在犯罪心理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近年来发生的形形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可归纳出以下几种主要的犯罪动机:

1、物欲。大学生犯罪大多因经济原因引起。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财物案约占70%,高居大学生犯罪首位。大学生盗窃犯罪不仅与“贫穷”有关,更与犯罪人的“贪婪”有关,JE所谓“贪婪起贼心”。

2、报复。这是大学生犯罪的常见动机。在大学生的犯罪类型中,打架斗殴、伤人、等这类人身伤害的犯罪是仅次于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这类案件中约有30%是由于大学生极强的报复心理所引起。

3、人际交往受挫。因为婚恋、同学之间、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对他人的嫉妒、憎恨或自暴自弃而实施杀人、伤害等犯罪。比如马加爵就是因为一次不愉快的小事报复杀人。

4、心理异常导致犯罪。大量研究表明,犯罪人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心理缺陷,有的是因为心理障碍诱发犯罪。

(三)个体心理偏差。个体心理偏差是在个体与社会因素逐渐融合的过程中,个体的心理发展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迹而表现出一种不良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促使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个体心理偏差主要表现在:社会道德人格偏离,具有一定的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感、义务感、同情心,好逸恶劳、贪婪自私;心理平衡能力缺乏,情绪冲动性强,理智性差,行为常受情绪所左右;对挫折的耐受性差,自卑心理较强,遇到挫折和外界刺激,容易产生消极的激情;缺乏社会性情感,自尊心过强,虚荣心过强,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中适应不良;意志品质薄弱,自制力差,冒险、侥幸心理强;偏执多疑,极度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固执己见;行为往往受本能欲望所驱使,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后果及其社会危害性等等。

三、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矫正与预防

面对大学生犯罪的现实问题,要从源头有效遏止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发生,就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着手,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健全人格,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分析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大量的案件是由于内部矛盾激化引起的。由于犯罪人的人格在许多方面与常人有所差异,当他们面对来自人际交往、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的挫折,不能正确化解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培养健全人格,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矛盾,是预防犯罪发生的关键。作为高校,要注重大学生各种人格特征的平衡发展,锻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和增强受挫耐受力,防止某些方面的过分或极端发展。对于孤僻、冷漠、自卑的人,要有意识地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扩大社会生活的交往面,培养热情、开朗、乐观的人格特征。对于过分活跃、易冲动的人,则应有意识地培养理智感,增强情感调节能力。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犯罪的发生是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因素侵袭的结果。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实施价值观教育,以“三个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四个统一”的德育目标为导向,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共同理想,以“八荣八耻”作为衡量标准,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德才为途径,真正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回报的统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第3篇:犯罪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法医犯罪学;犯罪心理;心理画像;应用研究

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 profiling或offender profiling)是应用犯罪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从属于法医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它通常是指对实施犯罪的作案人的品质进行的一系列推断[1]。我国学者李玫瑾对犯罪心理画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述,她认为犯罪心理画像“是指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心理特征群的描述”[2]。通俗地讲,这一技术就是一种从犯罪现场的行为痕迹推断犯罪人特征的刑事调查技术[3]。从事犯罪心理画像的专职人员则称为画像师(profiler),他们通过一系列多层次归因、相关和预测,根据现场证据和心理学原理进行专业的犯罪心理画像分析。

一般来讲,犯罪心理画像分析的实施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以下步骤:首先,画像师要从犯罪现场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资料,而后在以往实案经验和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推理得出关于该案件的一般概括性结论。如犯罪人的作案动机可能是什么、案发现场与哪类案件相类似等。由于每起案件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归纳推理的过程并不能揭示具体案件中犯罪的具体特征。因此,画像师需要根据这一结论针对具体案件进行假设,各种假设的验证则需要演绎性推理的帮助。演绎性推理是针对个案进行的具体分析推理的方法。这一推理过程藉由具体科学知识、原则和相关证据的支持,对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得出具体的特征描述。整个犯罪心理画像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犯罪心理画像分析的实施过程流程图

犯罪心理画像的发展在经历美国联邦调查局历史发展阶段、学院历史反战阶段后,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主要体现在心理画像组织的多元化发展。当前不仅存在心理画像的官方组织(如行为科学部,BSU),而且民间也开始成立心理画像的团体组织(如行为画像协会,ABP)。进入21世纪,随着犯罪心理画像领域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该项技术的发展将为侦查领域提供更加可靠且高效的技术支持。

一、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基础的探索

对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围绕犯罪人特征刻画背后的原理开展的。对于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国内外研究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国内研究者以赵桂芬、李玫瑾等人为代表,其研究内容更多的是从心理学思辨的角度对心理特征刻画过程进行理解。赵桂芬[4]认为,犯罪心理画像的应用可以根据三个方面的理论。其一是心理学对行为与心理之间关系的概括。一方面,对于出现变态心理的犯罪人,运用心理学原理可以发现这类人的行为特征;另一方面,针对个人行为模式与独特人格的对应关系,可以从行为活动推测犯罪人的个性特点。其二是精神分析理论。追溯犯罪人早年心理创伤可以分析犯罪人潜意识当中实施犯罪的深层原因。其三是逻辑推理法则,即通过归纳与演绎推理推导犯罪人的各种特征。而李玫瑾认为犯罪心理画像的主要根据可以高度概括归纳为一点,即心理逻辑[2]。她在多例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即使个人任意或偶然的行为,通过连续观察也可以发现个体活动的稳定心理轨迹,从而可以发现属于犯罪人的独特心理风格。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目前对于心理画像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思辨阶段,缺乏相应的验证性研究。

相比之下,国外研究更倾向于借用数学概念对心理画像过程进行严谨的模拟,并试图以变量的形式对犯罪心理画像的假设进行验证。由于犯罪心理画像的核心问题是确定从犯罪人行为到犯罪人特征推断的根据,Youngs试图将其以函数形式进行表达,将其解释为A与C的关系问题(A*C)[5]。这一关系具有统计学原理的支持,它可以找出代表行为的一系列不同变量与犯罪人特征之间的关系。但是,A*C的关系问题很难单纯通过经验的手段找出,因为在不同环境下有很多种可能性。因此,还需要在这些问题上进行一系列的现实模拟研究,以期找到行为与特点之间的关系。

犯罪心理画像主要基于两点假设:其一,假设人类的行为具有跨情境一致性;其二,假设犯罪行为和现场痕迹均与犯罪人格特征有关。而这两点基本假设均存在缺陷:首先,针对第一点假设,人的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具有一致性,但往往不可避免地受情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第二点假设还没有得到确凿的实证研究支持。对于基本假设的质疑,Schlesinger(2009)通过自己的研究进行了回应。他对人格作为中介变量时是如何将内部冲动释放而实施犯罪的进行了结构化概括[6],如下页图2所示。人格与行为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着完整人格的人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有序的行为方式。而这类人犯罪时也会比较有条理而且合乎逻辑。因此,实施有计划犯罪的系列杀手通常具有不会影响对自己的意识与行为管理的异常人格[7],从而表现出与常人一致的行为特征。

目前关于心理画像基础理论的探索呈现以下特点:(1)国内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思辨层面,尚缺乏对心理画像的科学性探讨;(2)国外研究虽然已经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对心理画像的理论进行验证,但由于心理画像问题的复杂性,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对于基础假设方面的验证还有待加强;(3)国内外研究对于心理画像的过程均没有明确的阐释,这使得在解释心理画像的应用问题上存在困难,缺乏说服力。

图2 人格在犯罪中的中介调节作用

(改编自Schlesinger,2009)

二、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方法的新发展

早期关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犯罪人类型的研究。关于心理画像分类的类型研究使用最多的是将系列杀手分为有组织力和无组织力两种类型。这种犯罪人活动方式的划分反映在犯罪现场有无组织[8]。Holmes等人根据110名系列连环杀手的案卷资料以及对个别犯罪人的访谈制定了犯罪分类法。其中将连环杀手分为四类:幻想型杀手、使命型杀手、享乐型杀手以及力量控制型杀手。但正如Canter和Wentink所述,更精确的Holmes系列杀手分类法只是对最初FBI的二分法进行的进一步拓展。然而,不管是FBI的二分法,还是Holmes的分类法都经不起实践的检验[9]。进入21世纪,犯罪心理画像方法的研究趋近于科学化和正规化。研究的重点也放在了如何使心理画像使用的方法更加科学和准确。

(一)提高心理画像准确性的尝试

早期,以Douglas等人为代表的心理画像实践者从警方应用的角度对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过程进行了概括[10],并认为可以分为六步。(1)输入:收集犯罪现场信息。(2)决策处理:将输入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模式,并分析受害者与犯罪人的风险。(3)犯罪评估:重构犯罪现场与犯罪动机。(4)犯罪画像:对犯罪人进行具体的描述。(5)案件调查:将画像作为辅助工具在案件调查中使用。(6)逮捕:根据调查中出现的新信息检查画像的准确性并相应地更改画像描述。该方法对心理画像的基本过程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概括,而对于每一步骤中心理画像者应如何操作并没有提出可行性的操作方案。近年来,研究者们着重根据犯罪过程及犯罪现场的情况进行推断,以根据现场的实物进行严谨的分析。

我国学者石学志等人从法医损伤学角度对性犯罪现场进行重构,并对嫌犯心理行为进行刻画,从而实现了物质形态与心理行为相结合的证据链[11]。研究者将性倾向损伤分为五个类型,即型、残暴型、变态型、抵抗型和试探型。通过将不同类型损伤从形态学角度进行犯罪心理刻画,用以辅助犯罪现场重构和嫌犯甄别。此外,我国学者寿远景认为,犯罪心理画像的分析离不开实物载体,实物痕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犯罪心理痕迹[12]。常见的承载犯罪心理痕迹的实物痕迹包括现场物体痕迹、现场损失物、现场遗留物、现场破坏和伪装情况、现场场景等。从实物痕迹中提取心理信息并结合归纳与演绎推理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犯罪心理画像的有效性,为案件侦查工作提供更多的心理线索。

上述研究基本是通过犯罪后现场遗留情况进行的心理画像,这种方法属于事后分析的基本方法。近来,Geoff Dean的研究指出,犯罪心理画像不应仅局限于事后现场的分析,更应该结合外部情境进行拓展性的分层分析,将以人(person)为重点转移到以过程(process)为重点,更多地关注犯罪过程。其开发了多元情境模型(multi-context model),从微观(心理―个人系统)、宏观(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系统)、中介(团体―组织―网络系统)三个方面对恐怖主义活动进行分层[13]。这一模型大大扩展并加深了对于恐怖主义活动的系统性解读,并可以辅助侦查与情报部门为审讯恐怖犯罪分子提供有用的策略。同样使用分层方法进行考虑的还有Goodwill团队。Goodwill等人试图将分层多维等级法(facete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FMDS)引入犯罪心理画像之中[14]。研究将街头抢劫的四类FMDS主题(诈骗、突袭、对抗、抢夺)通过潜在的两轴显示出来:犯罪者的暴力水平和与受害者的互动。运用逻辑回归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轴向面尺度法要比其他定性分析法更好。从以上这些方法的改进不难看出,心理画像的分析更多地开始诉诸于科学的方法进行严密的推断,涉及的领域也趋近于多元化,其根本目的还是试图将心理画像技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加以运用。

(二)犯罪心理画像的自动化技术

一直以来,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是一种依靠画像师进行的活动,因而需要很大的时间与人力成本,画像效果也因人而异。为了提高心理画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者们开始试图将这一过程自动化。其原理是基于在相似案件中收集到的大量行为数据而组成的庞大数据库,而针对这一系统的信度与效度则没有相应的证明。魏士靖等人报告了一种运用数据挖掘进行心理画像的计算机分析技术[15]。该项技术主要是运用关联规则从庞大的数据库中发现数据项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日志文件的输入、预处理、关联规则挖掘分析、内容过滤、输出报告等关键步骤,此项技术可以帮助使用者获得一份完整的心理画像分析报告。最近,Colombini等人研发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画像技术――数字画像技术[16]。它结合了传统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和智能电子设备来获取相应信息用以重建犯罪现场。使用者本着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操作原则,可以通过这一系统获得可靠的参考信息。它使用方便,可加载于任意便携设备当中,如电脑、ipad或手机等。特别是针对无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等非传统犯罪,数字画像技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一般来讲,在计算机模拟犯罪的过程中,研究者更多是研究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的影响,因而忽视了犯罪人心理或生理方面。Bosse等人运用认知建模的方法将犯罪行为与生物基础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兼具本体实在论元素以及行为的动态属性[17]。结果表明,认知模型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这一结果可以应用到解释三类暴力犯罪行为之中,即暴力精神病患者、型人格障碍犯罪人以及间歇性爆发障碍犯罪人。该模型的开发有利于警方对犯罪人进行预测,可以使得心理画像更好地服务于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

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可以使犯罪心理画像的分析更加便捷化,也可以为没有接受专门训练的侦查员提供参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技术需要以庞大的数据作为支持。在技术上不仅需要计算机工程人员的参与,还需要正在从事心理画像工作的画像师不断地提供案件资料,将每一起案件的分析过程通过标准化手段录入计算机程序,不断扩充数据库,这样才能够提高心理画像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

四、犯罪心理画像在应用中的问题与展望

(一)应用范围问题

在犯罪心理画像的应用范围与程度上,不同的研究者也存在不同的见解。画像技术在系列性犯罪的侦破中似乎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其他案件,诸如偷窃、诈骗、政治犯罪等方面,其发挥的作用则十分有限。而如何利用心理画像的成果也是心理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问题。Norris等人[30]进行了一项关于不同对象在心理画像选择上的倾向性研究。研究者招募了70名心理系在校本科生和30名在职警官,向这两组被试呈现一个案例,并提供三份不同表达方式的心理画像。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画像选择上具有显著差异。在职警官组倾向选择犯罪学风格表达的画像,并且正确地选择了更多犯罪者确实拥有的特征。而学生组则在画像的选择上更倾向随机性。这项研究为心理画像的使用提供了指导方向,画像师应根据画像使用的对象不同而对画像进行相应的解释,以期更有效地服务于刑侦调查。Jackson等人在对184例使用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案件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仅有2.7%的案件通过这项技术被直接侦破,而17%的案件中,这项技术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他们指出,在大多数(61%)的案件中,画像技术只是推进了办案人员对案件或犯罪人的理解[31]。近来,White等人在对200名系列杀手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大多数系列杀手(71.5%)是由于目击者的描述或生还受害者所提供的信息才被警方逮捕归案。在所有样本中无一例杀手是仅仅依靠法庭证据或犯罪心理画像而被抓获的[32]。由此可见,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应用上需要防止对该项技术认识的泛化和过高估计,在对结论进行利用的程度上要有十分慎重的态度。

(二)建立犯罪心理画像案件的数据库

为已知犯罪案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数据资料库是有效解决犯罪心理画像分析过程片面化的一个方案。计算机技术在相关案件调查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刑事侦查中正在发生深刻的影响[33]。通过向计算机数据库中不断扩充犯罪档案,画像师可以运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实现案情特征的串并,从而实现高效的归纳推理。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应用背景,收集的数据信息资料不应采用传统的随机分析这样的捷径,而应采用高速计算技术分析所有数据,以期提供更加全面、可靠、有价值的线索。然而,在我国尚缺乏心理画像案件整合的联动机制。研究人员在获得案件上存在困难,而想解决问题的办案部门在寻找有经验的画像师上也存在难度。因此,由行政部门牵头,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同时借助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多人共享资源库,方便用户随时随地用任何网络设备访问,建立健全中国特有的心理画像案件数据库。

(三)犯罪心理画像研究团队的建设

此外,对于犯罪心理画像师的培训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团队。目前我国心理画像的研究仅限于各地方警校和部分高校,在心理画像的机制问题、研究方法方面还比较滞后。心理画像的有关技术只能通过培训班、研修班的形式向在职民警传授。而这种传授往往时间较短,探讨问题也不够深入。对于心理画像的有关问题仅局限于简单应用层面。建立像BSU这样的官方组织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研究水平,整合现有各地方信息资源。团队的主要成员可以各高校教授犯罪心理画像的专职教师为主,有组织地实施相关研究。从犯罪心理画像的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实案中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三个主要方面对这项技术开展长久的研究与探索。研究团队还可以定期对外举行相应的学术交流,在国内开展相应的研讨会,促进全国各省市相关组织机构的交流协作,推进心理画像技术在全国的普及和应用。从而达到高效侦破犯罪、全面提升犯罪心理画像科学利用水平的目的。

五、结论

尽管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原理上和应用上都受到潜在质疑,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和完善这项技术的实用价值和背后的原理。目前在我国,这一技术的应用工作仅限于科普读物的翻译和个案的尝试,而在真正的实案应用领域还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将在我国疑难案件的刑侦工作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

[1] Turvey B E,Petherick W A. An introduction to forensic criminology[M]// Turvey B E,Petherick WA.Forensic criminology.Burlington MA:Elsevier Academic Press,2010:3-49.

[2] 李玫瑾. 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实质与价值[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2.

[3] Gregory N. Offender profil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British Journal of Forensic Practice,2005,7(3):29-34.

[4] 赵桂芬.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原理与作用探析[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3-9.

[5] Youngs D.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in investigative psychology:Revisiting the canter offender profiling equations[J]. Psychology and Law:Bridging the Gap,2008(2):23.

[6] Schlesinger L B. Psychological profiling:Investigative implications from crime scene analysis[J]. J. Psychiatry & L.,2009,37:73.

[7] Schlesinger L B. Sexual homicide:Differentiating catathymic and compulsive murders[J].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07,12(2):242-256.

[8] Santtila P,H?kk?nen H,Canter D,et al. Classifying homicide offenders and predict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from crime scene behavior[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3,44(2):107-118.

[9] Canter D V,Wentink N. An empirical test of Holmes and Holmes's serial murder typology[J].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04,31(4):489-515.

[10] Douglas J E,Ressler R K,Burgess A W,et al. Criminal profiling from crime scene analysis[J]. Behavioral Sciences & the Law,1986,4(4):401-421.

[11] 石学志,吴德清,于晓军,唐谷,李猛,章学栋,徐小虎.性倾向损伤的犯罪行为刻画及其心理模式分类的探讨[J].中国司法鉴定,2012(06):59-63.

[12] 寿远景. 利用实物痕迹进行犯罪心理画像[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21(3):110-113.

[13] Dean G. Criminal profiling in a terrorism context[M]. Humana Press,2007:169-188.

[14] Goodwill A M,Stephens S,Oziel S,et al. Advancement of criminal profiling methods in faceted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Psychology and Offender Profiling,2013,10(1):71-95.

[15] 魏士靖,张基温,耿汝年. 基于犯罪画像的计算机取证分析方法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2006,4:86.

[16] Colombini C,Colella A,Army I. Digital scene of crime:technique of profiling users[J]. Journal of Wireless Mobile Networks,Ubiquitous Computing,and Dependable Applications,JoWUA,2012.

[17] Bosse T,Gerritsen C,Treur J.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and biological modelling of criminal behaviour[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1,27(5):1593-1611.

[18]付翠. 解析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侦查讯问中的应用[J]. 政法学刊,2009,26(2):88-92.

[19] Pinizzotto A J,Finkel N J. Criminal personality profiling:An outcome and process study[J]. Law And Human Behavior,1990,14(3):215-233.

[20] Bourque J.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iling from a national security perspective[M]. Canadi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2009.

[21] Canter D. 2.13 Offender profiling[J].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Forensic Psychology,2010:236.

[22] Kocsis R N. The criminal profiling reality:What is actually behind the smoke and mirrors?[J].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ology Practice,2013,13(2):79-91.

[23] Kocsis R N. Psychological profiling of serial arson offenses an assessment of skills and accuracy[J].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04,31(3):341-361.

[24] Kocsis R N. Criminal psychological profiling:Validities and abil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2003,47(2):126-144.

[25] Trojan C,Salfati C. Linking criminal history to crime scene behavior in single-victim and serial homicide:Implications for offender profiling research[J]. Homicide Studies:An Interdisciplinary &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1,15(1):3-31.

[26] Parent G,Guay J P,Knight R A. An assessment of long-term risk of recidivism bysex offenders:One size doesn't fit all[J].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11,38(2):188-209.

[27] Bennell C,Jones N J,Taylor P J,et al. Validities and abilities in criminal profiling:A critique of the studies conducted by Richard Kocsis and his colleag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2006,50(3):344-360.

[28] Snook B,Eastwood J,Gendreau P,et al. Taking stock of criminal profiling a narrativ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07,34(4):437-453.

[29] Kocsis R N. Criminal profiling works and everyone agrees[J].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ology practice,2010,10(3):224-237.

[30] Norris G,Rafferty E,Campbell J. An examination of content preference in offender profil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2010,54(3):412-429.

[31] Jackson J L,Bekerian D A. Offender profiling: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M]. John Wiley & Sons Inc,1997.

[32] White J H,Lester D,Gentile M,et al. The utilization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criminal profiling for capturing serial killers[J].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11,209(1):160-165.

第4篇:犯罪心理学范文

(一)高校学生犯罪数量增加,且日趋低龄化

据有关资料表明,青年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2003年至今其增长率更是惊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身体发育成熟期提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人体发育成熟比上个世纪50年代提前二至三年,由此也带来了违法犯罪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二)犯罪类型以侵财为主

青年学生犯罪中侵财犯罪占有相当比重,据近两年有关部门的统计,青年学生实施侵财行为的人数在青年学生刑事案件人数中所占比例为85%,除此之外,还出现一系列新型案件。在大学生犯罪案件中,打架斗殴、杀人伤害、亵渎等涉及人身伤害的犯罪已经成为仅次于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

(三)犯罪手段具有高技术性、高隐蔽性和高危害性

青年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方面首当其冲,但由于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他们铤而走险,并且实施的犯罪行为具有智能化、多样化趋势,犯罪手段明显高出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技术性、高隐蔽性和高危害性。如某大学的大学生就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了某公司的账号和密码,给该公司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四)犯罪主体逐渐扩大

现在,无论是来自民办院校、重点院校,还是来自名牌高校的犯罪青年学生都较往年明显增加。据一项有关“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硕士生、博士生案件也日趋增多;女大学生犯罪也有增加。

二、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分析与预防

(一)需要的膨胀与偏斜,导致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缺失,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教育

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身需要的膨胀与偏斜。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学者认为,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由犯罪动机引发的,犯罪动机的产生以需要为核心,而青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需要最主要的就是膨胀的物质需要,这是侵财犯罪的主要动机。

追求享乐的需要是大学生当中较普遍的一种需要倾斜。调查表明,居大学生犯罪首位的盗窃行为的发生大多与这些学生追求享乐的心理需要有关。这类学生家庭条件往往并不是十分困难,但由于他们追求高消费,享乐的需要成了优势需要。一旦享乐需要成了“优势”,在向家里伸手难以启齿时,便产生了盗窃的动机。需求动机的引发,进而产生盗窃行为,构成犯罪。

还有一部分校园犯罪案是由他们满足报复的需要引发的。在大学生打架斗殴、杀人伤害、等一类人身伤害的犯罪案件中约有30%是由大学生极强的报复心理所致。有的大学生恋爱不成功,因爱生恨而报复对方,结果造成校园惨案。有的仅仅因为一句笑话或一件小事,认为被对方严重侮辱便有杀害对方的念头,最后造成严重的恶果。

针对青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教育。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增强其公德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入手,结合校园内的案例向学生们灌输法制观念,尤其是针对不知法、不懂法、缺乏法律意识的现象,必须强化法制教育;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减少一些本不应发生的校园悲剧,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二)面对大学生压力的淤积与升级,应加强心理引导,释放其心理压力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失业现象也日益频繁,许多青年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除了就业压力,情感、学习方面的问题也对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人产生压力。所有这些压力和压力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都给他们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释放和摆脱压力是目前青年学生面对的重要问题。敏锐的心理工作者提供了许许多多有关青年学生如何释压的真知灼见,但糟糕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被迫参与竞争,被迫接受接踵而至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当压力不能正常摆脱,不断淤积下来进而升级,一旦突破承受极限,犯罪行为就会不可阻挡的发生。

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加强心理引导,释放大学生心理压力。注意引导大学生,帮助其摆脱压力,不但可以改善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他们挽救生命。学校要注意有意识的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能够自我控制情绪,学会宽容,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人际交往,当然也摆不脱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校园是他们学习与人交往的一个最重要的场所。学会与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是大学生最需处理的人际关系。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它不仅可以密切同学、室友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有效的缓解压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放弃偏激和自卑的心理,笑面人生,热情生活,多交朋友,交好朋友,使自己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轻松愉快地度过大学时代。

(三)针对有些大学生性心理的不成熟和不健康,应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

第5篇:犯罪心理学范文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数量和规模都得到空前提高,以此相应的就是大学生人数的增加,这对提高全民族素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却出现了违法犯罪的不良事实。为了切实了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犯罪数量和犯罪类型来分析。

1.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数量情况

大学生犯罪数量包括两方面,一是犯罪的立案情况,二是犯罪的人数,下面两表可以反映出新时期大学违法犯罪的数量情况。由于大学生属于青少年的范畴,其违法犯罪的情况可以参照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刑事罪犯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几年来,大学生(18~25岁青少年中的部分)的刑事立案与刑事罪犯数量也基本上是在不断增多(见表2)。保守估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实际数量应该会比表中数据要多,因为部分大学生违法了,或者犯罪了,学校、法院、公安等部门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也就没有立案,因此这些数据也就没出现在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里。

2.大学生违法犯罪类型情况

新时期,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类型主要是打架、斗殴和盗窃,分别占31%和56%¨,这与青少年犯罪行为也基本吻合,在犯罪青少年中,犯罪行为的主要类型是:抢劫和抢夺(48.7%)、盗窃(22.6%)、故意伤害(15%)、(6.4%)、聚众斗殴(5.5%)和杀人(4.4%)。其中,抢劫、抢夺和盗窃三类犯罪行为所占的比例是71.3%。翻然而,大学生违法犯罪中也出现了政治犯、杀人犯、扰乱社会秩序等恶性案件,虽然人数不多,但这类案件社会影响大,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

不少学者的研究指出,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团伙性、智能化、残忍性等特点,但除了这些特点以外,从宏观上来看,还有另外两个明显的特点。

1.大学生违法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

2000~2006年期间,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220,981上升到2006年的303,631人。大学生刑事立案数量和犯罪人数总体也是呈上升的态势,虽然2005年、2006年两年的刑事立案数较2004年低,但是犯罪人数却增多了,反映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团伙犯罪增多了。实际上,大学生在触犯法律后,如果后果不是太严重,很多高校就不希望案件进入司法程序,而采取教育措施,请求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也是刑事立案数降低的一个原因,但并不说明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降低了。

2.大学生违法犯罪类型相对比较集中

侵犯财产案件在大学生犯罪中居首位,其中盗窃犯罪最为突出,犯罪地点主要是在学生宿舍、教室;犯罪的目标是现金、手机、相机、电脑、MP3、MP4等;犯罪的目的是享乐或者据为己有的满足感;因过失或者故意殴打他人致伤、致死的案件也占一定比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也出现了伪造学历学位证书、篡改学业成绩等违法行为。

二、新时期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一目分析

人的行为的产生必定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也必定有主客观两方面,因此,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是指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为大学生违法犯罪提供了外部条件的因素,对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起到偶然性作用,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

1.社会的丑陋环境为学生违法犯罪提供了温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社会的丑陋现象也比较明显,比如黄赌毒等,一些学生自身的是非辨别能力差,贪图享受,或追求网络世界的虚拟梦幻,或追求刺激,陷入了社会丑陋环境中,不自觉地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尤其是地处城乡结合部、郊区的高校,周围治安和交通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帮派、、色情陪侍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卜卦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等同样存在,偷窃盗抢、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时有发生。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容易堕落。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城中有十所高校,有四个保留的自然村,这些村子就在学校的旁边,聚焦了村民、外来人口、刚毕业的大学生等,人员构成非常复杂,由于管理不到位,村子里面黄、赌、毒存在,有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差,受不住诱惑,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家庭结构和教育缺失导致大学生人格缺陷形成

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人格缺陷,而人格缺陷又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结构和教育缺失造成的。一是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学生人格不完整,比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在这种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即使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人格上是不健全的。实践表明,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人,比在完整家庭结构环境下长大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对很多事情更容易采取过激行为。二是家庭的教育缺失,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家长感觉生活压力大,为了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培养,或者采取粗暴打骂的教育方式,或者采取纵容溺爱的方式,或者把家长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这些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不良作用,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攀比心理,一旦个人的需求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满足,就会铤而走险,触犯法律。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我国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但是,不少高校还是不太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口头上宣传非常重视,但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都处于边缘化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实效性不强。特别是高校多校区建设,教师走教现象突出,学生课后找不到老师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深入、不精细,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思想上、精神上感到空虚或者无助。得不到老师的指导,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或者方式得到慰藉,比如网络、自我发泄等,一旦把握不好,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个人主观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等只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外部条件,这种条件具有偶然性。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内因就是主观因素,支配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发生。新时期,“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嘲由于部分学生存在上述问题,对国家、社会认识错位,对前途失去信心,贪图一时的享乐或,奉承“享乐即人生”的信条,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当个人的需要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得到满足时,心理出现矛盾和扭曲,就会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手段满足个人需要,越过道德底线,触犯法律。当一个人心理出现扭曲、意志薄弱,开始藐视法律、轻视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时,就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违法、犯罪在所难免。另外,由于大学生的个体法律意识与法治社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大学生公然挑战法律,或者由于无知而触犯法律,导致违法犯罪的现象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加强思想政治被膏是新时期预防大学生违法独罪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受主体的需要的支配。而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人在认识上对思想、精神的需要,“人只有通过确立目标、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实现社会与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种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行为,基本特征是违背社会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根源在于大学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了认识偏差,理想信念缺失,行为偏离轨道。因此,防范大学生违法犯罪就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责无旁贷主动承担新时期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责任。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中的功能及其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开发功能。防范大学生违法犯罪,是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导向功能的直接要求。所谓行为规范导向,就是“按照道德、法纪的准则、要求进行导向。”同按照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的要求引导大学生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在法律框架内行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复杂性增大,变化性加快,我国采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通过道德和法律来规范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行为规范导向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道德规范的导向,二是法纪规范的导向。在现实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实现其行为导向功能,在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引导上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要求,通过法律制度、具体法规、章程、条例的教育和执行,以监督检查、强化管理方式进行的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预防和抑制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引导大学生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学生守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宪法和一般法律,等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在道德上、法律上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要求,做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防范大学生违法犯罪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功能赋予其是防范大学生违法犯罪最初的和最有力的屏障。新时期,必须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防范大学生违法犯罪中的功能和作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切实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确立远大理想

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利益主体、经济成分、生活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国外的不良思想、文化也通过多种形式入侵,这些现象折射到大学中,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带来了影响。面对多样性、多元化的现实,一些大学生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在利益和欲望面前,意志薄弱,行为偏离,导致违法犯罪,这是大学生缺乏明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判断标准所导致。据调查,当前有35.6%的大学生还处于迷茫状态,理想不明确,或不想设计自己的未来,并且有23.1%的大学生选择寻找和把握一切机会并不惜一切代价开创一番事业。【围当一名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为了开创所谓的事业而不惜一切代价时,那么,他就是社会上的一颗定时炸弹,有可能变成违法犯罪分子。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服务中。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新时期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结合学生内在需求,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各种形式大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树立法律信仰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要求人要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应该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但是,据调查,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表现出“大体了解法律知识,但对具体的法律概念理解模糊;信仰法律,但却对法律的现实作用不太信任;有较强的维护个人权益的意识,但对维护国家或者他人利益表现冷静”研的特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这些矛盾之处,导致其思想和行为的不统一性而容易侵犯法律。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的必修课,但是由于该课程的课时有限,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的作用也显得非常有限,所以有必要开展系列法律宣传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首先,在大学生入学时进行大学生管理制度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管理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涉及学生自身利益的各项制度,比如学分制度、违纪行为处分制度等等,通过制度规范学生在校的行为。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网络等途径对社会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有法律专业的高校,更可以依托法律专业学生(学生社团)开展普法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法律的权威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第三,对于社会上司法腐败的现象,学校必须要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的这些司法腐败现象有正确的和全面的认识,以免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把事件扩大,导致学生对事情认识的偏差,从而对法律认同感降低,甚至想办法钻法律空子,逃避法律的规制。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人格

综观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这些大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某些心理障碍,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在上世纪80年代占在校大学生的23.25%,上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增至30%”。嘲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中,要建立完善的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危机干预机制。实践表明,及早发现具有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并提早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是预防大学生突发性犯罪案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框架之内势在必行。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每学年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普查,总体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生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直接领导和进行必要的培训,由心理委员在班级中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活动,学校也可以举行心理健康游园活动等,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发现班级同学在行为上出现的异常,及时了解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向老师汇报,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这样就能减少或者避免某些意外事件的发生,包括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

第6篇:犯罪心理学范文

“学员张峰因,被判处了5年有期徒刑。”

刚一开学,我就听到了这样一个法律用语不太专业却让谁都不会相信、不想相信、也不愿相信的震惊消息。

不轻言语、见人就会脸红的大学生张峰,如何一下子就成了阶下之囚呢?

张峰犯罪的消息像一声惊雷带着翅膀,即刻传遍了整个校园,人们在痛恨之余也不免会发出了阵阵的惋惜和叹惜声的同时,又不禁会自问:“张峰,怎么就会犯罪了呢?!”

张峰,男,19岁,某重点军事院校的学员,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好,不善与人交往,出生在一个边远山区的农民家庭,凭着聪明的先天天资和自己后天不断的刻苦努力,通过高考,顺利考入某重点军事院校。在这个张峰居住的偏僻山村,从来都没有人考上过大学,更不用说是重点大学,而且还是令人羡慕的军事院校……一时间被当地传为佳话,是家家户户教育子女的榜样,更是家长和长辈的骄傲。他的班主任在评语中这样写道:“张峰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足见老师对他的肯定和期望。

这么优秀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阶下囚?!原来在假期的一天,张峰遇见很久未见的邻家姑娘刘媚。刘媚虽然还是未满14周岁的小姑娘,却已出落得漂亮、动人且亭亭玉立。女性的第二特征也已显现,张峰见四周无人,一时冲动,冲上前去……

后来,我了解到,张峰在上高中时,曾经和同班的一个女同学谈恋爱,在恋爱的过程中,有过性接触,但由于紧张、害怕加上缺乏性知识而导致失败。从此,这件事成为张峰的一块心病,自己是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能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是他一直的忧虑。据张峰自己说,刘媚一是因为第一次的不成功而产生好奇,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男子汉,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他遇到漂亮而又散发着青春活力的邻家小姑娘刘媚时,一时冲动,发生了本不应该发生的事,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万分,也使一个原本前途无量的军校大学生因一念之差而断送了美好的前程。

对张峰的犯罪行为,剖析其心理原因,从影响张峰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来看,根据罗大华、何为民老师的《犯罪心理学》“犯罪综合动因论”的观点,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但不外乎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两大类。而犯罪的主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犯罪主体外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结合张峰的个案,我认为综合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原因之一,我国性教育保守,性教育也不健全、不系统、不科学。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使得现在的青少年也越来越早熟,性意识也提早开始觉醒。很多青少年渴求了解“青春期性生理知识”;希望了解“性心理知识”;也有一些青少年想知道“性道德知识”。然而,作为一个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这方面的教育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处于一种遮遮掩掩的状态,加之学校和家庭的性教育也还比较保守,性教育不健全、不系统、不科学。使许多青少年缺乏性和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以致酿成了不少悲剧。现如今到处都存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小时候大多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往往由于“羞于出口”而固守着“理所应当”的想法对孩子的问题“敷衍搪塞”,回避早期性教育。岂不知现在处于网络发达社会的孩子已不是当年的自己;而学校里的性教育课也不受重视,当孩子们的疑问不能在父母、老师那里及时得到正面回答,他们就会自己寻求答案,而不顾答案是否对错。

原因之二,人既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生物属性,性对于人来说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据调查发现,人类的性启蒙早于性生理成熟,占相当比例的人从幼年、儿童时期就出现了性启蒙。性启蒙后,较表面化的就相应出现。对他们中的部分来说,这些早年的性经历在他们成年以后仍遗留一些较严重的心理阴影,由此影响心理安宁、与他人交往,甚至在特殊的情况下会导致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原因之三,一些问题一量得不到解决,就产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由于性生理的发育,对人类性的初步体验往往使他们产生迷惘、困惑和怀疑、害怕,并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去猜测、想象,甚至盲目行动,胡乱探索,以致酿成大错。

原因之四,人格因素。人格主要表现在社会活动的人际关系中,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塑造和发展。而张峰正是由于性格内向,不愿与别人交往,因此在当张峰缺乏与别人的交往的过程中,使自己变得爱钻牛角尖,从而导致了如此结局。

原因之五,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也是导致悲剧产生的因素。张峰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为了证明自己的性能力加上性知识贫乏,一时冲动,从而做出导致终生遗憾的悔事。这从犯罪心理的角度上讲属于激情犯罪。

通过对以上对张峰犯罪心理原因的剖析,我尝试找出解决这种心理问题(或叫“张峰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希望能对教育者在教育学生时有所帮助。

对策之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于外向的学生我们容易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而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来说,我们就要通过细心观察、经常和他们谈心沟通,善于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凡事要顺其自然,正确处理一切事务、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努力学习,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上进的心态,从而使一些隐患得以及时消除在萌芽阶段。

对策之二,加强性知识教育,使学生对性知识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回避性教育,不要使学生们对性产生不应有的好奇,只有科学、正面、坦荡的性教育才能正确引导青少年,杜绝一些歪门邪道的说法,让学生们正确认识性、性别,形成正确的性意识,有正确的,区分友谊与爱情,找到真正的幸福。

对策之三,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一般来说,到了20岁以后,随着身心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增加,个人对人生已有了独立的、较深刻的认识,对性的态度和评价已日益稳定和明朗。人的社会成熟往往会落后于生理成熟。青年人往往在性机能方面发育成熟,产生强烈的性心理、生理感受时,却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不了解其社会意义,从而导致焦虑心情,甚至盲目行动。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发生,除了正常引导和加强性知识的学习外,还要注重让他们学习相关的道德标准、法律知识,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从而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自觉遵守法律,适应社会的要求,使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达到有机统一。

第7篇:犯罪心理学范文

论文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 犯罪 刑事

犯罪心理学研究就是为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中的犯罪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犯罪心理学科学研究具备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二是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三是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具体说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包括犯罪人、一般违法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以及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等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近些年来,我国对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以及司法实践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为犯罪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理论基础,但是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在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犯罪心理学研究必须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

大量的犯罪与对策心理问题存在于治理犯罪过程或者刑事活动中,譬如犯罪心理产生与形成原因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等,犯罪心理学能够将与犯罪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成果,全方位的协助和支持治理犯罪及其刑事科学、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在犯罪的治理及其刑事一体化中作用甚大。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为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心理科学基础

犯罪活动与犯罪的治理与社会多方面因素有关,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因此,对犯罪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从刑法的内部与外部关系之手,实现刑法运行的内外协调,实现刑事一体化,就必须综合分析与研究与犯罪活动相应的各类心理因素以及问题,认真探究因与罪、罪与罚、罚与效的因果关联,使刑法运作具备客观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达到全方位协调的最佳状态、刑事一体化最佳效应的目的。同时,犯罪心理学研究注重犯罪及其治理具体心理因素和问题以及相关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犯罪活动心理因素和问题能够进行综合、动态以及系统地分析,为有效治理犯罪,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提升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立法、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犯罪本源当然是指犯罪产生的根本来源,是指不同历史条件下犯罪产生的共同原因、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对犯罪本源问题的研究和解释有助于探讨犯罪的原始性、本质性、普遍性、偶发性以及随机性,对建立科学的犯罪学基础理论意义十分重大。而犯罪心理学研究以犯罪现象与犯罪行为本源为基础,对犯罪心理的产生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不同类别的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特点进行科学深刻地揭示与掌握,对犯罪活动现象与犯罪行为能够正确区别与认识,为犯罪人处置以及教育改造措施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刑事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法学界发展的基本思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通过科学的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犯罪预防提供心理标准,有利于它们自身研究的提升,从而提升了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科学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为打击犯罪与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论与措施选择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的课题主要有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的分析研究为犯罪的侦查与起诉,为打击犯罪与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论与措施选择,对提升与增强犯罪治理与犯罪刑事司法的科学与有效性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弊端

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传播比欧美国家晚。我国在历史上有过犯罪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包括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犯罪心理预防以及审判心理的探讨,但是一直没有成为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直到20世纪30年代,犯罪心理学才有西方国家传入到我国,但是由于历史原理,犯罪心理学发展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犯罪心理学学科才与心理学分支,在短短三十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弊端,尤其是在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问题突出。一是我国心理学研究虽然在揭露、发现、证实和打击犯罪、有关刑事立法以及刑事司法上等基本理论问题有所建树,但是关注与投入欠缺,致使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整体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应用性与可操作性更是不足;二是犯罪心理学在研究时,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导致一部分人出现认识偏差,片面的认为犯罪心理学的价值和作用主要是学理,失去了具体实践功用;三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一部分人缺失必须应有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不能敏感分析出犯罪及其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不能将犯罪现象或者犯罪本源上升到心理学的认识与揭示的高度;四是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一部分人不能充分了解与研究刑事法学等相关刑事学科及其司法实践,难于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有关刑事学科以及司法实践进行融合。

三、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明确犯罪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定位

犯罪心理学研究既要为刑事科学以及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犯罪的预防提供着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着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同时能够在刑事司法中具体的方法、技术体现,并能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以及罪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等环节,使其兼备了学理和具体方法、技术两个方面的功用。从以上犯罪心理学的功能看,犯罪心理学应该是是刑事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刑事科学中的一门实际应用学科,是介于刑事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和定位,大力增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加大研究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使犯罪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解决犯罪及司法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上下功夫,从而发现与探索新问题与新方法,不断开创新领域,充实和丰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研究。

(二)掌握犯罪心理学研究发展方向

我过犯罪心理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和普遍适用性,强调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不但应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还应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也不断体现科学性的特征。正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与专门的研究方法,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已有雏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脱离应用就毫无价值,就失去自己生存的价值,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不能搞理论上玄而又玄的所谓“创新”,甚至出现连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既不需要实证、又无实用价值的空谈理论。因此,犯罪心理学应该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中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二是开展犯罪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三是总结回顾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几次争鸣的意义;四是以应用为本,以服务于司法实践为目的,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五是加强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夯实理论基础;六是加强对现实犯罪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使之紧密联系实际;七是加强对犯罪侦查心理、犯罪人心理矫治、犯罪心理预测的研究。

(三)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

近几十年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犯罪心理学学科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解释和预测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现象的发生及其规律,必须在犯罪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开展研究,才能对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活动的规律释义明晰。因此,犯罪心理学必须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一是加大对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内的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各分支学科角度去分析讨论罪犯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矫治的措施和方法,让犯罪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学各分支学科间形成的动态化体系结构中,达到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目的,从而促进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二是增强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外的诸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犯罪心理学研究必须以心理学领域外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其分析研究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生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的发生机制,从而全面掌握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能够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解释、分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产生根源。

(四)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多元化与现代化研究

第8篇:犯罪心理学范文

在2010年5月被捕后,格里菲斯对警方坦承,他以供应为饵,诱骗3名街头流莺到他的公寓,再以不同方式夺命。杀人后他会肢解尸体以便弃尸,还会烹煮人肉吃下肚。他对警方称,“这是魔法的一部分”。

自称“屠杀艺术家”

格里菲斯是在2010年5月24日被英国西约克郡警方逮捕的。线索是其居住的公寓楼的闭路监控电视拍摄到他追逐攻击受害者布拉迈尔斯的镜头。在被捕后,他向警方声称自己杀了好多人,并切下两名受害人的部分残肢,煮熟吃掉,还生吃第三名的肉。

遇害的3名女性包括2009年6月失踪的拉什沃思,她被槌子重击而死。2010年4月失踪的阿米蒂奇则被枪杀,格里菲斯把她的尸体放进浴缸,在她身上喷漆写上“我的”。他还用手机自拍影片,并宣称“我是个屠杀艺术家”。一个月后,36岁的布拉迈尔斯遇害,她企图逃脱,但仍被格里菲斯追上,用十字弓杀害,格里菲斯随后还举起弓向摄像头做出胜利的姿势,并用刀分尸,因为锅坏了,他生吃了布拉迈尔斯的肉,最后再把尸块装袋分开丢弃。

2010年5月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格里菲斯所住公寓楼的管理员在例行查看周末的闭路电视监控录像时,发现失踪的36岁布拉迈尔斯惊恐万分地从格里菲斯的公寓里逃出,随后被格里菲斯追上打昏。录像显示,格里菲斯走出画面,不一会儿,携带一支十字弓返回。他举起十字弓,瞄准昏迷的布拉迈尔斯的头部发射。

公寓管理员看完录像后,大惊失色,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数小时之后,格里菲斯被警方逮捕。不久,布拉迈尔斯的遗体也被寻获,袋子里装有81块尸块,十字弓还嵌在头骨中。

格里菲斯在杀人后毫无悔意,出庭应讯时还自称“十字弓食人魔”。警方透露他控制欲强烈,对案情也是选择代。他自称至少杀过6人,却不肯配合调查。格里菲斯在被捕后对警方形容“他的公寓犹如屠宰场”。他对警方说,他是于2009年6月到2010年5月之间,在他居住的公寓房里杀死第一名受害者拉什沃思的。他把死者的鼻子、耳朵切下来,想烤来吃掉,但房间里的烤箱坏了。他还把部分死者的肢体烧毁或扔到河里。法官彼得・奥彭肖在法庭上说:“凶手毫无悔过之意,甚至连一句“对不起”都没有对死者说……谋杀情形如此恶劣、恐怖,凶手必须在监狱中度过余生。”

童年经历或留阴影

法官奥彭肖在法庭上表示,格里菲斯并没有精神疾病,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他没有控制,而是在犯罪过程中享受“控制他人”带来的。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格里菲斯自称从小就对连环谋杀案十分有兴趣。被捕后,他曾对警察说:“我厌恶人类。”他还告诉警方,“我就是奥萨马・本・拉登”。

当格里菲斯还是小男孩儿时,他的父母就离婚了。格里菲斯的童年是与他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在维克菲尔德的一栋政府救济楼里度过的。他的一个邻居回忆说,格里菲斯小的时候很少在户外玩耍。他曾经看到格里菲斯用气枪打鸟,然后用手把死鸟大卸八块。

格里菲斯的父亲今年61岁,已经有10年没有见过他的儿子了。在格里菲斯被捕后,他的父亲说,最初看到照片时都没有认出是自己的儿子。格里菲斯的母亲莫拉是一名侍应生,她含辛茹苦,拼命打工赚钱,将格里菲斯送到当地一家颇有名望的付费学校伊丽莎白女王语法学校读书,一年学费高达9000英镑。巧合的是,英国一个著名的连环杀手约翰・乔治・海格在20世纪初就毕业于此。学校的小学生都听说过海格的故事,他被捕后在监狱中上吊自杀,时年40岁。犯罪学教授戴维・威尔森在研究格里菲斯的案件后表示,有可能这段学校经历给年轻的格里菲斯留下阴影。

格里菲斯在学校学习期间并不起眼。他的一名前同学说,在学校时格里菲斯不大爱说话,他喜欢武术,还曾经把匕首带到学校。格里菲斯16岁时离开学校。1992年,他因为用刀划破了一名商店售货员的脸而被拘捕,但不久便被释放。

格里菲思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犯罪心理学。他自称从小就对连环谋杀案十分感兴趣,于是上大学时就选择犯罪学作为自己的专业,读博士时又专门选了他最感兴趣的谋杀心理学。他声称,总是在文字和影像上接触种种谋杀案,后来他越来越觉得兴味索然,于是萌生恶念,决定由自己充当杀手,亲自“营造”一桩谋杀案,从而真实“体验”一回杀手的犯罪心理。

表面友善内心邪恶

在格里菲斯的邻居看来,他只是一个不具危险性的怪人。格里菲斯经常牵着他的宠物蜥蜴散步,他梳着光滑的背头,穿着长长的皮外套,不管什么天气都戴着太阳镜。周围的邻居称他为“蜥蜴男”,同住一座公寓楼的邻居称他“友善但古怪”。格里菲斯拥有心理学,学位,过去6年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在布莱福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19世纪和现代谋杀技术之比较》。他还创立了一个名为“骷髅与美洲虎”的网站,上传了大量有关十字弓的图片。该网站还收集了50名连环杀手的照片。

在社交网站上,格里菲斯把自己描绘成“厌恶人类的人,把仇恨带入天堂”。在一张照片中,格里菲斯上身,并引用《圣经》中的一句话,“正义的人的道路被邪恶人的自私和暴行的不公平所包围”。这句话曾在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低俗小说》中被引用,从而变得恶名昭著。格里菲斯还在HySpace上宣称:“慈爱并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学状态,它同样也是一种思想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我最好是一个假冒的人类,最坏是一个魔鬼。”

威尔森教授在看过格里菲斯斥责和辱骂其女友的录像之后称,格里菲斯是一个厌恶女人的人,他有自恋人格失衡特征。“他想成为大人物,非常非常想要出名,甚至是恶名远扬。”威尔森教授表示,从作案手法上看,格里菲斯有模仿之前连环杀人的做法,像海格、同样来自布莱福德的约克郡开膛手皮特・萨特克利夫以及连环杀手斯蒂文・怀特。他说:“如果一个女人想要结束与格里菲斯的关系,他会认为这是对他的某种批评,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威尔森教授表示,格里菲斯总是试图将过错归于其前女友――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中和作用。当他谈到自己时,他会使用相当强有力的言辞,并且总是显得很跋扈。在一盘录像带中,格里菲斯对着他的前女友狂笑,威尔森教授说,“那真的很骇人”。

格里菲斯在亚马逊网站上最喜欢的书是《再见,利兹・伯顿:美国最著名女杀人犯的审判故事》和《复仇模式:北美皮毛贸易中的跨文化杀人者》。威尔森教授表示,很明显,格里菲斯还读过《猎杀恶魔》,该书讲的是连环杀手斯蒂文“怀特。格里菲斯在作案中也采取了类似做法,将受害者的尸体丢入河中,以销毁DNA证据。“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案例――一名犯罪学学生想要成为一名连环杀手”。

第9篇:犯罪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犯罪心理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217-01

一、大学生产生犯罪心理的原因

(一)价值取向出现转变,爱慕虚荣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将高档商品当成是一种时尚。有些大学生还将物质利益当成是衡量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的物质性越来越突出,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由金钱来决定。但是,大学生并未在经济上取得独立地位,其生活费还要依靠父母,在有限的金钱与无限的欲望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再加上同学与同学之间,在家庭经济背景上存在差别,这就在同学们之间产生很大刺激。然而,某些大学生不顾自身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进行盲目攀比,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但是由于没有实力去获得更多收入,便通过抢劫、偷盗等违法犯罪活动来获得。[1]

(二)来自学习、就业与生活方面的压力

大学生由于受到来自学习、就业与生活方面的压力,导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低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在人格与心智方面独立之后,其生活与经济方面还不能独立。大学生生活在相对来讲较为封闭的环境之中,其未融入到社会当中,对自身多个方面还有较高的期望值,当现实和期望值之间不一致时,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样就业、学习与生活方面的压力就越来越明显了。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也让大学生处在学习紧张、不能独立生活、面临找工作难之中,这些方面的因素使得大学生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下,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不健康的人格与心理,在大学生得不到相关帮助的情况下,势必会导致犯罪。

(三)独生子女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

独生子女在中国是独有的社会现象,其有效解决了人口众多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多,这一群体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展现出来。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不通过竞争就能获得大量的物质与家人的关爱中,其往往呈现出自尊心强,而心理承受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弱,遇到事情喜欢去争强好胜,但社会责任心却较弱等方面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其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都很优秀,但是在其步入大学校门之后,其逐渐成为了平凡的一员,有部分大学生所独有的优越感逐渐消失,其产生了不自信、抑郁和消沉等多方面的负面情绪,当意志在逐渐变得脆弱以至于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其往往走上犯罪的道路。[2]

二、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特别是当前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社会选择需要广大大学生去加以判断和选择。由于大学生在金钱等物质诱惑下,自身的理解力与承载能力有限等方面的原因,才导致了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需要对大学生加以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在这一时期内,高校教师不只是要将要对大学生加以教育与引导,更要将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帮助大学生实践正确的人生价值而不断努力。

(二)指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压力

压力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动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长期生活在校园内的原因,和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别,并且分析问题的角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别,在其走出校园之后,如何去平衡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成为解决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与就业方面的关键。高校教师在生活上,要经常关心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通过对其讲解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大学生明白校园外的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

(三)有效解决独生子女心理方面的问题

独生子女所处的心理健康状态是需要引起切实关注的社会问题,家庭在为独生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孩子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与机会,和子女进行深入的沟通,促进其在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而作为大学生重要成长环境的高校来讲,也应该充分重视解决独生子女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那些出现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构建心理档案的方式来对这些学生加以管理。但在对这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该采取人性化的方式,由每一年级的专职辅导员掌握这些档案,并根据每一位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建立随访制度。在随访的过程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矫正,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传授,切实帮助大学生实现正确的心理迁移,让其真正走出犯罪心理的误区。

总之,大学生出现犯罪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价值取向出现转变,来自学习、就业与生活方面的压力,独生子女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等引发的,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压力,有效解决独生子女心理方面的问题等措施,帮助大学生彻底走出犯罪心理的阴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