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

第1篇: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促进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之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全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相同步,以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发和挖掘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各级康复服务机构和社区康复服务网络,扩大康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提供工作平台,形成运作格局,为我市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夯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同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残疾人高层次、多样性的康复需求。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康复工作的有效方式,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三)提供基础服务与实施重点工程相结合。通过社区与家庭康复,提供基础性康复服务。通过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努力扩大康复服务面,提高康复服务质量。

(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拓展康复服务新领域,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康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满足残疾人的康复新需求。

三、工作目标

通过挖掘和利用康复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探索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的管理模式、经济实用的康复技术、科学有效的评估系统,建立起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广大残疾人在基层直接享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工作得到稳定持续发展。

四、工作内容

康复通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疗的、工程的、教育的、职业的、心理的和其他措施,对残疾人进行治疗、辅助、训练、辅导,来补偿、提高或者恢复残疾人的功能,增强其能力,以消除或减轻残疾造成的结果,从而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

康复内容包括重点康复和基础康复两大方面。

重点康复内容:指上级残联计划下达的白内障复明、低视力康复、聋儿康复、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用品用具供应、麻风畸残康复、补碘宣传、精神病防治康复等康复任务。

基础康复内容: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

(一)康复服务。

1、康复医疗服务。主要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主要包括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供应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代购、租赁、出借、使用指导等服务。

6、转介服务。掌握当地康复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康复需求,联系有关康复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二)康复训练。

重点开展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1、肢体康复训练对象为偏瘫、截瘫、截肢、儿麻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运动功能障碍者。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三个方面。

2、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脑损伤或脑发育障碍所致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残疾儿童。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和生活活动四个方面。

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困难的儿童。训练内容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方面的能力训练。

五、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由服务性指标和支持性指标组成[分解指标详见街道(乡镇)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考核表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考核表。

(一)服务性指标:

1、基础康复服务指标:辖区内占残疾人总数60%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享有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支持、知识普及、用品用具供应、咨询转介等康复服务。

2、重点康复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五”康复任务指标。

(二)支持性指标:

1、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安排康复服务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3、制定优惠政策,把特困残疾人康复医疗费用纳入城镇基本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

4、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镇乡)卫生院普及开展基础康复服务工作。

5、组织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

6、对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及志愿者开展基础康复知识培训。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建立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市及县(市)、区成立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在街道(镇乡)建立“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试点工作。

2、制订试点工作方案。市、县两级残联与所在街道(镇乡)一起,共同商讨、制订试点工作方案;拟定工作计划、制度和职责等。

3、召开试点街道(镇乡)领导小组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讨论并通过实施方案。

4、配置人员、场地。

(1)街道(镇乡)配备1名专(兼)职管理员和1名专(兼)职康复指导员。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有专(兼)职康复员。

(2)街道(镇乡)要有不小于15平方米工作场所,统一挂牌、统一标志、统一上墙资料。

(3)街道(镇乡)配置不小于30平方米的训练服务场所,统一挂牌、统一标志、统一上墙资料。一般设在街道(镇乡)卫生院,统一挂“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牌子。

(4)社区居委会(村委会)配置不小于20平方米的训练服务场所,统一挂牌、统一标志、统一上墙资料。一般设在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站),统一挂“残疾人康复站”牌子。

(二)实施阶段

1、建立完善社会化康复训练与服务体系。

(1)组织管理网络。

街道(镇乡)建立或调整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残联、卫生、民政、教育、财政、计生、妇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能负责组织康复对象的康复需求调查,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基层康复站,组织康复对象开展康复训练,为康复对象提供康复服务。

社区(村)建立或调整康复领导小组,由社区(村)主任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人、志愿者、残疾人及其亲友代表组成。主要职能负责社区康复的具体工作和康复计划的实施。

(2)技术指导网络。

街道(镇乡)以卫生院为依托,设立康复服务组,组长由卫生院分管院长或受过比较系统训练的康复训练的医务人员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对社区(村)的康复工作进行管理、指导。

社区(村)以社区(村)卫生室(站)为依托,设若干个康复员,康复员由社区(村)卫生室(站)医生、志愿者担任。负责指导帮助本社区(村)残疾人进行家庭康复。

(3)训练与服务网络。

建立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站为骨干、康复服务指导机构为依靠的康复训练服务网络。

各级政府应将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工作议程,综合协调、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层力量,依托医疗预防保健网、社区服务网、城乡基层组织网、残疾人组织、福利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建立各类社区康复站。

街道(镇乡)设立康复服务站。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残疾人状况调查和康复需求调查,纳入当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提出康复建议,落实安排,做好康复训练、咨询转介等工作。或依托街道(镇乡)服务中心和医疗中心为残疾人提供训练与服务。

社区(村)建立康复服务组,由社区(村)主任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人、志愿者、残疾人及其亲友组成。充分发挥社区(村)服务中心,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工疗站、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形成社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服务。

2、组织培训,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1)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主要包括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管理方法、基础的康复训练常识以及康复训练与服务用表的填写、使用说明等。

(2)康复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

主要包括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方法,康复服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等,并使其掌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技术、训练档案和评估标准的使用,以及训练器具应用等知识。

(3)基层康复员的业务培训。

主要包括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传授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和评估的方法及如何规范填写表卡等。

3、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要利用会议、黑板报、宣传窗、广播等形式,对开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活动的意义、内容及康复需求调查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残疾人及其家庭积极参加的社会康复氛围。

4、调查摸底、建档立卡。

抽调人员,组织精干的康复需求和康复资源调查组,根据调查的项目,对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家庭的康复需求及辖区内的康复资源进行调查,并建档立卡。

5、筛选康复需求人员,确定康复训练对象。

根据调查掌握的康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需求确定训练、服务项目和措施。

6、配置康复器材。

根据辖区内残疾人康复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的项目,科学合理地配置康复器材。

7、提供训练与服务。

(1)对筛选的康复训练对象进行功能评估,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做好康复训练档案的记录。

(2)对掌握的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支持、知识普及、用品用具供应、转介咨询的康复服务,做好康复服务的记录。

(3)对辖区内的康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供优惠周到的服务。

(4)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对由于经济等因素不能得到康复训练和服务的,但需要康复和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要提供优惠或无偿的服务,使社区内有各类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能及时有效地得到重点康复和基础康复服务。

(三)总结经验,示范推广阶段

为便于试点工作的推开,在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后,对试点工作的基本做法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在结合当地工作实际的前提下,对照试点要求,分析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力求做到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召开现场交流会,以点带面,推广试点经验。

七、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关怀,是社会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要切实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当地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之中,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考核。同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给予扶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工作内容之中,经常研究和帮助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

2、加强宣传教育,做好残疾预防

在经常性宣传的基础上,要利用“爱耳日”、“爱眼日”和“精神卫生日”等特定时机,开展特定专题的重点的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自觉接受针对出生缺陷、地方病、麻风病、药物中毒、意外伤害等致残因素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减少残疾发生率。各类医疗康复机构、康复基地及卫生院(卫生站)的康复专业人员,在对残疾人及其家属开展康复服务时,要对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宣传教育,传授康复方法,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要建立健全出生缺陷早期干预,预防和减少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积极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预防残疾程度的加重。

第2篇: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根据20__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市第××次残疾人代表大会提出了到20__年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到20__年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到20__年,我区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到20__年,我区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到20__年,我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工作原则。

1、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

2、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

3、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

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三、服务内容。

1、康复医疗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定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租赁、使用指导和维修等服务。

6、转介服务。掌握当地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面不同的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四、工作步骤。

经研究,我区将选择××镇、××镇进行“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试点,在××年××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月份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区推广。

㈠、准备阶段。(9月25日------10月31日)

1、成立工作小组。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广泛参与。因此,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区残联理事长

副组长:×××区残联副理事长

组员:×××区卫生局预防科副科长

×××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

×××区残联康复科科长

×××区××镇残联理事长

×××区××镇残联理事长

×××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院长)

××× 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院长)

2、调查摸底,了解康复需求。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要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来开展工作。一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二个镇名残疾人进行次康复需求调查摸底,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康复服务。二要召开座谈会,听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开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的想法,探讨工作的内容、标准、形式和方法。

3、调查分析,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实际,遵循量力而行、由简而繁、循序渐进的方法,兼顾不同残疾类别,首先从解决残疾人迫切需求的,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有能力提供的服务内容着手,制定“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方案,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制定工作目标、措施和方法。

㈡、实施阶段。(11月1日------1月15日)

1、组织培训,明确工作任务。

组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好的社区医生和志愿者队伍,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使他们明确康复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及服务的要求,真正让康复对象满意,取得康复服务的实效。

2、签订协议,提供康复服务。

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残疾人签定康复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形式等,医生和志愿者要按照协议要求进行服务,做好服务记录。

3、制订标准,加强督促检查。

根据康复服务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区试点工作小组将按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生和志愿者的服务工作进行检查,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能正常、有序、稳步地开展。

㈢、总结阶段。(×月16日------×月10日)

二个试点镇要对实施“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进行回顾总结,通过座谈会、反馈意见表,听取残疾人意见。通过总结进一步完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内容、标准、措施和做法,为下一步在全区全面推开提供经验。

五、经费预算。

做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需要工作经费作保障,所需经费测算如下:

1、试点镇用于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10000×2=20__0元;

2、聘请专家指导试点工作费用20__0元;

3、用于试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的培训费用20__0元;

4、用于试点工作的会议、会务等费用20__0元;

第3篇: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2020年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办法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以努力实现全市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提高残疾儿童健康水平,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基本原则

x.坚持共同推进。更好发挥政府“保基本”作用,不断推进基本康复服务均等化。更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不断扩大康复服务供给,提高康复服务质量。强化家庭抚养、教育、保护残疾儿童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形成家庭尽责、社会参与、政府保障的共同推进格局。

x.注重制度衔接。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既有救助政策和残疾儿童实际,精准施策、引导预期、科学统筹,有效衔接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专项补助等保障救助制度。

x.坚持公开公正。建立科学规范、便民高效的运行机制,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结果公正。

(三)工作目标

到xxxx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格局,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到xxxx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具体内容

(一)救助对象条件

x.具有x市户籍(或持有x市居住证),有康复需求,经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并评估认定,有相应康复适应指征,通过康复服务可以达到功能重建或改善的x-xx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

x.优先救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

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由各民政局负责认定。

(二)救助内容和标准

救助内容包括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服务项目及补助标准详见《x市x-xx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救助补助标准》

多重残疾儿童按其所包含的残疾类别,可申请最高救助标准的康复训练项目,不允许两项或以上叠加申请康复训练项目。

依据本地区财力状况、确定每年保障对象数量、残疾类别等,分类确定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的经费保障标准,增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项目,并建立救助项目和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三)工作流程

x.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向残联提出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

x.审核。残联按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相关标准和规定,负责对残疾儿童相关情况进行审核、认定,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以及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残联与民政局、扶贫办进行相关信息比对后作出决定。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救助申请的审核程序,由民政局确定是否为贫困边缘户再到残联申请。

x.救助。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由监护人自主选择省、哈市残联定点的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必须是由哈市残联会同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按照公开择优的原则选择确定的定点机构,并要严格按照各类别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服务规范开展康复服务。

x.效果评估。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每年度要对在训残疾儿童进行阶段性康复效果评估。由市残联牵头与卫健局、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建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每年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进行康复服务效果评估。

x.资金结算。在省、哈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经残联组织审核后,由残联与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直接结算,结算周期由残联商同级财政部门确定。经残联审核并同意在非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即其他省、市、县残联的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所发生的费用,由残联商财政局明确结算办法。在资金结算过程中要简化手续,方便残疾儿童和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站式结算”,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四)经费保障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政府预算。残疾儿童救助资金由财政立项解决。要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捐赠。对低保救助家庭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仍有特殊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可通过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方式给予生活补助,生活补助费用每月xxx元,(一年不超过xx个月)由民政局负责解决。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行市政府负责制。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违纪违法的严肃追究责任。残联、教育、民政、财政、医保、卫健、发改、市场监管、扶贫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共同组织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

残联部门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发动、儿童残疾筛查、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准入与退出监管、救助对象审核工作;组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检查、指导、评估、培训等工作。

教育局要支持具备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幼儿园,开展x-xx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为残疾儿童就近就地提供康复服务。

民政局负责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以及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仍有特殊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可通过临时救助、慈善救助方式予以救助。

财政局负责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

医保局负责对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衔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并逐步扩大支付范围,提高报销支付比例。

卫健局负责医疗康复机构的资质审定和管理监督,加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康复技术培训。落实哈市残联、原市卫计委《关于印发哈尔滨市x-x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哈残联联发〔xxxx〕x号),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

发改局、市场监管局要积极贯彻落实省发改部门关于医疗康复服务项目价格方面的政策,依法依规做好营利性康复服务机构登记注册工作。加强对康复服务机构价格行为的监督,督促康复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对康复服务机构价格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扶贫办要配合残联、民政等部门做好残疾儿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格认定工作。

(二)加强能力建设

x.科学规划康复服务机构。市卫健局将根据本行政区域残疾儿童数量、分布状况、康复需求等情况,制定康复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举办公益性康复服务机构,将康复服务机构设置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用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x.提高机构和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卫健局要加大对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设施、设备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康复人才教育培训培养,不断提高康复服务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切实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经办能力,确保事有人做、责有人负。

x.提高社会力量康复服务能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康复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多种形式举办康复服务机构。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复服务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康复服务机构在准入、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非营利组织财税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执行相同政策。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人员等作用,并做好发现告知、协助申请、志愿服务等工作。

(三)加强综合监管

x.完善协作监管机制。教育、民政、卫健、市场监管、残联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完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管理相关政策,共同做好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监督管理。

x.建立定期检查综合评估机制。残联、教育、民政、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指导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加强风险防控,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残疾儿童人身安全。

x.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残联、民政、卫健等部门要建立覆盖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救助对象家庭的诚信评价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做好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加强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交换共享;积极培育和发展康复服务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x.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发生挤占、挪用、套取等违法违规现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和资金筹集使用情况要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4篇: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一、基本情况

1、澳大利亚是国际上公认的开展福利事业的先驱,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澳大利亚社会福利种类多而齐全,居民和公民享有一流的社会福利,一个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网已覆盖澳大利亚全国各地。澳大利亚拥有社会安全网络,它为经济拮据的人提供资助和其它各种支援。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合作,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病人、失业者和多子女家庭解决困难。

澳大利亚现有2300万人口,其中残疾人200万,约占总人口的10,澳大利亚的残疾类别多、范围广,因此残疾人比例相对国内要高。澳大利亚的慈善机构很多,社会捐赠活动非常频繁,所有捐款一律免去所得税。政府鼓励社会兴办福利机构,投入一定的经费,那些因伤残而领取抚恤金的人和因患病而领取临时补贴的人可以接受免费的康复治疗和培训,以便观察他们是否能重返工作岗位。父母或监护人因孩子身体、智力或心理伤残而需要在家里得到高水平护理和照顾的,可领取补贴。那些已经就业或正在接受培训但是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伤残者可以领取交通费补贴,需要长期在家照顾严重伤残的养老金领取者或领取其他补助者的可以得到护理者补贴。

澳大利亚布里斯本残疾人资源中心是布里斯本最大的残疾人基本情况资讯中心,成立于1981年,是由社会集资支持的非盈利性组织。它向全体民众提供服务,尤其是对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伤残评估,并向残疾人提供解决问题的协助、优化残疾人士的独立能力,同时就残疾、资金等事宜向政府部门提供策略性建议。

2、新西兰的社会福利制度由来以久,早在1898年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就已引入了养老金制度,与其它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新西兰政府资助的资金来源于税收收入。在新西兰没有一个特别的基金会需要工薪族缴纳任何款项。对那些符合资助标准的人来说,接受现金救济是他们应有的权利,这些救济中病残抚恤的内容包括对病人和残疾人的补贴,甚至还向残疾人提供贷款,用于搬家、修理房屋和购买汽车。新西兰的高福利制度使得老弱病残寡和失业人员均能得到及时的现金救济,再加上服务设施完善、周到的免费医疗,新西兰人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政府还对长期失业而又愿意就业的残疾人提供免费的职业技术培训,或者由政府资助接受教育。

新西兰有70多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20,对残疾人的定义是指那些被评估为存在身体、精神、神经、智力、感觉方面的残疾,并且有可能持续至少六个月,导致独立能力降低,需要得到持久照顾的人。奥克兰生活服务中心是全市最大的残疾人辅助用具供应站,归属于政府的社区管理部门,政府补贴是中心资金的主要来源。服务中心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各类品种齐全的残疾人用品用具,有专为残疾人设计的办公设备,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厨房、浴室等生活用具,还有为残疾人外出活动准备的车辆等设备,并派专家培训使用。服务中心还可以根据残疾人的需要向残疾人提供信息,同时设计、定制更多的产品给残疾人使用,社区中的残疾人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购买自己需要的辅助用具。

3、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的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齐全,新的建筑全部有无障碍设施,老的建筑专门进行改建,增加设施。如悉尼歌剧院等著名建筑还将停车场最好的位置提供给残疾人停放车辆,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安装了升降式电梯,每个建筑都铺设了坡道和盲道,残疾人的专用轮椅车在每个街区都畅通无阻,从而大大方便了残疾人的出行。

二、几点体会

通过外出学习考察,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1、西方国家发达的经济构筑了一个社会福利种类齐全、覆盖面全的安全网络,使残疾人能够享受到较高的福利。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没有经济实力像澳大利亚、新西兰那样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培训、护理费补贴,甚至向残疾人提供贷款用于搬家、修理房屋和购买汽车等,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康复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将残疾人康复、养护、辅助用具配置等需求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资金等建议,向残疾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从小件的用品用具配发,重残养护部分经费补贴向配发的品种、范围、全额配发补贴逐步延伸,拓展为残疾人服务的渠道和领域,让残疾人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2、公民整体素质较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意识强,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和义工队伍资源丰富,形成的以政府机构主导,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作补充的残疾人扶助格局是主要模式。因此,我们要动员社会、依靠各有关部门,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如卫生部门的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卫生室的医疗优势,民政部门的敬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的硬件设施,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更好的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3、全社会的人文意识和街区畅通的无障碍交通环境,使残疾人能够主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享受社会发展成果。需要我们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全民助残意识,加大对道路、建筑物、交通等无障碍设施的改造,特别是对村(居)委会的三室一点即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健身点,要加大无障碍设施改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信息和无障碍的环境。

三、借鉴先进的康复工作理念,推进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向社会化拓展。

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工作,我们要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社会化的康复理念上不断创新思路,在康复服务内容、内涵、形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在推进我区社会化康复中具体要做到:

一是围绕一条主线:即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残疾人康复工作。

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从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部门相关的业务范围;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和落实残疾人康复工作所需经费,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和落实各项措施。要以区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明确区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定期召开协调会,听取各部门工作情况,使残疾人康复工作有目标,有分工,有落实,保证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是做到二个依靠,保证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落实。

1、紧紧依靠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一是政策的支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既有愿望也有能力帮助残疾人康复。国家、市、区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社会各界为残疾人康复事业捐款、捐物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鼓励有关单位向残疾人事业捐款、捐物,在全社会形成帮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经费的支持。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全区经济发展和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要求,区财政应按照本地区人口数量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拨付残疾人康复专项经费,每年递增50,到“十一五”末达人均5元的标准。

2、紧紧依靠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残疾人康复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要注意协调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达到资源共享。发展计划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协调残疾人康复设施建设的有关工作;卫生部门要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医疗、康复、疾病预防及社区卫生服务等部门要创造条件,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服务,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卫生部门目标考核内容;民政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社区建设中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利用社会福利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就近便捷的康复服务,加强对精神病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财政部门要根据有关政策、政府职责和残疾人康复工作需要,为完成各项康复工作任务指标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教育部门要根据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需要,重视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育康复,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教育康复需求的重度残障儿童进行送教上门,并将送教上门的学生纳入当地教育机构的常规管理。

三是建立三支队伍,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推进提供技术人员队伍保障。

1、建立一支康复推拿医生队伍。要发挥盲人推拿师的作用(现全区有6家推拿店),在新建的区残疾人综合活动中心、康复站、康复点的设置推拿康复项目,采取定点、定时、定人的提供服务,对外营业收费,为区残联、基层残联认可的康复对象进行免费康复推拿服务,费用由各级残联承担。

2、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一是专业康复志愿者,组织社区中有技术职称、经验丰富,又热心于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二是康复志愿者联络员,由街镇、居(村)委会、助残员等人员组成,协助做好康复工作的组织、宣传、实施等工作,为特困和重残人员提供医疗康复、生活救助等方面的帮助,为自理困难的残疾人开设邻里求助电铃,代购生活用品用具等。

3、建立一支社区医疗工作者队伍。组织医院从事康复的医务工作者组成,以家庭病床的形式,深入社区,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偏瘫残疾者进行康复治疗和指导训练。

以社会化工作方式建立的康复工作三支队伍,既各有侧重、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我区康复工作的有效推进有了人员准备。

四是实现四个依托,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

1、依托区残疾人技术专家指导组。要聘请市第一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方塔医院、乐都医院、疾控中心等各类专家组织区级康复技术指导组,对残疾人康复中的涉及到医疗、康复、残疾预防、特殊教育等内容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参与到社区为康复对象进行康复筛查、康复评估,培训康复业务骨干,为提高康复服务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2、依托乐都医院中的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中风病人、截肢患者开展集中康复训练。可举办康复训练班,组织专家医生为基层康复员、康复对象和家属上课,采取集体培训、个别辅导、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康复员掌握康复知识、训练方法。还可利用乐都医院的体检中心的医疗优势为全区残疾人开展健康体检,争取每名残疾人二年体检一次。

3、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康复上门训练服务,利用康复站、点地点分散,贴近残疾人的特点,以上门康复训练的方法,开展每月一次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形成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以街镇康复站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训练服务体系。

第5篇: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今年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以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和县残联、卫生、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印发〈县残疾人康复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创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达标工作,认真完成省市康复工作任务数,确保残疾人康复工程等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积极宣传和普及康复知识,加强县康复中心管理,促进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网络更加健全,机制更完善、服务更到位。

一、认真开展和组织落实残疾人康复工程。残疾人康复工程,是省、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政府实事工程、民生工程之一。通过该工程的组织实施,使有适应指征贫困残疾人的助明、助听、助行、助医等康复需求能得到基本满足。重点抓好省定和市定的康复服务项目内容,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县定相关康复服务指标,实实在在让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得到所需的康复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和需求,全面落实康复工程各项指标任务。

二、努力做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达标审评工作。按照市康复办关于《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检查验收评分表(试行)》的通知精神和相关内容要求,逐项对照,整理和完善有关文件资料;建立和完善社区康复站,及时培训社区康复员和协调员;协调督促镇乡街道健全康复组织管理及康复工作制度化、网络化建设。根据达标评审的指标要求,调整充实五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成员,发挥技术指导中心、辅助器具服务站和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的资源优势作用,深化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需求内容,营造达标验收的良好氛围。侧重要做好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服务记录、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康复工程、康复中心建设等相关工作内容及档案资料规范化,争取通过市级评审,顺利完成该项工作。

三、促使县康复中心进一步做好康复服务工作。不断优化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现有康复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康复服务项目,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发挥积极作用。要明确中心指导原则,强化管理运行机制,理顺业务关系;做好残疾人在该中心门诊、住院等康复服务及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同时发挥现有医疗康复优势和技术指导作用。要突破原有的康复项目,拓展服务内容,适时开办残疾人聋儿培训班,逐步开展智残、视力、肢残等儿童康复训练及家长培训康复需求项目。努力使之成为康复服务亮点机构,更好地为我县残疾人服务。

四、及时完成其它相关康复工作。以“爱耳日”、“爱眼日”、“全国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碘缺乏病防治日”和“国际残疾人节”等为载体,大力宣传普及康复知识,以残疾人及亲友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项宣传活动,树立康复信心,营造康复氛围。为全县部分残疾人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及康复需求调查;为重症精神病患者开展防治康复服务及专项助医卡发放;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使其基本具备残疾识别、康复需求调查、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和将相关信息能输入省信息系统库的能力,使大批残疾人能回归实惠共享小康生活。同时完成今年全市举行的第七届残运会组织、选拔、参赛等工作任务。

第6篇: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一、20*年我市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上级残联工作部署,围绕市委提出的“三打造一构建”的总战略,坚持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为促进我市残疾人事业新发展而努力。

二、20*年我市残疾人工作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和省政府“残疾人共享小康”工作会议提出的“扶残助残、协调发展、共享小康”的总目标,努力缩小残疾人服务需求与服务能力之间的差距和残疾人低收入与全面小康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市”活动为载体,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促进我市残疾人事业新发展。

具体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即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加强三项建设。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全面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为主线,努力做到残有所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力争早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人人享有保障、人人享有阳光”,使他们生活上有保障、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地位。

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以积极开展“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为重点,着力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生活保障;二是以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强三项建设,一是以全省“残疾人共享小康”工作会议为契机,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机制建设。二是要以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市”活动为契机,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三是以持证贫困残疾人状况调查为契机,加强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

三、20*年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启动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是省政府推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新举措,陈加元副省长在全省“残疾人共享小康”工作会议上指出:300多万残疾人没有小康,那么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就是今后5年要使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基本康复满足有适应指征贫困残疾人的助明、助听、助行需求;全省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托(安)养比率达85%。今年我们在调查研究掌握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市残联将联合市财政局出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的政策,对我市无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且残疾等级为一级的重度残疾人给予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市残联会同市民政局适时出台政策,对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单独施行最低生活保障,全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着力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工作,制订我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和管理办法,免费为有适应指征、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实施助明、助听、助行康复行为;依托民政系统养老院、敬老院等服务机构,启动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试点工作。

(二)启动“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调研工作

“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活动是中国残联部署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省残联十分重视,把它作为一个重要载体,以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带动和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带动和促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有效实施。爱心城市创建活动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创建内容包括残疾人生活水平、残疾人发展水平、社会环境水平、事业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18项考核项目,创建周期为两年。对照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办法及验收标准,我市现有条件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我们要树立信心,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今年启动创建活动的调研筹备工作,争取明年申报爱心城市创建工作。

(三)加强乡镇(街道)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

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残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全市各乡镇(街道)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服务网络。完成重点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和社区康复协调员的选聘工作,夯实基层基础。举办换届后新任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和基层残联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残联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根据“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活动的要求,争取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快我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完善康复、就业、培训、辅助器具供应、协会活动等综合服务功能。

(五)加速推进残联系统信息化建设

加速应用省残疾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步伐,全面详尽采集、录入、更新、应用残疾人基础数据库,以信息反映需求、引导服务、掌握趋势、辅助决策。今年首先要做到运用省残疾人综合服务系统为“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提供数据保障。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政务网站为窗口,加强便民互动,提高残疾人信息无障碍的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统计工作。

(六)加大各项业务工作力度

康复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20*年,我们将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活动。运用卫生医疗网络服务体系,整合资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为残疾人提供就近优质的康复服务,扎实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工作,到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权利。在城市社区,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在农村,设立康复训练活动室,形成可持续的社区康复服务能力。针对残疾人的各种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人性化的康复服务。对于瘫痪在床、出门不便的困难残疾人家庭,上门为其安装康复器械和无障碍设施,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无障碍设施带来的便利和康复效果;继续组织医疗队送医下乡。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发现一例治疗一例,逐步实现“白内障无障碍市”的目标。开展“助听、助明、助行”工程,免费捐赠一批康复器材,解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供应辅助器具1500件。

教育协助教育部门加强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特教专业知识水平;帮助特教类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做好特殊教育和残疾考生高考录取工作。对大学、中专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继续实施助学补助,提高残疾儿童小学、幼儿园入学率。开展聋儿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支持新星聋儿语训部达到聋儿康复机构二类建设标准。

就业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和《浙江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加大残疾人就业援助。利用基地优势,组织和引导残疾人参加各种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做好残疾人失业登记、用工需求登记、就业介绍登记等工作,逐步将残疾人就业纳入社会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中;鼓励残疾人创业,培育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以残疾人创业带动就业,用好用足我市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和省贴息政策;创新思维,实施残疾人素质培训工程,组织有实效的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和素质,在全社会推广“中国手语”,进一步营造无障碍的信息交流环境;全面足额征收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金。

扶贫深入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意见的通知》(瑞政发〔20*〕199号),完善扶贫解困长效机制,着力解决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困难。充分利用低收入农户调查和持证残疾人调查数据,认真分析、研究对策、分类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出台扶持政策,深化社会扶贫助残举措,加大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力度,带动更多残疾人家庭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广泛开展结对帮困活动。

社会保障协助民政、建设、房管、财政等部门,做好城镇廉租房和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改善贫困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残联协同民政、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范围。落实残疾人基础生活保障工程,完善救助机制,筹划成立困难残疾人救助基金,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深入开展贫困残疾人核查,规范《残疾人贫困证》的发放、管理和使用,施行动态管理。开展门诊助医卡试点工作,对极度贫困残疾人每年提供一定额度的门诊药费补助。

第7篇: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2010年,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要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认真抓好社区康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四个重点;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十X五”各项康复工作任务;谋划、制定“十X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推动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快速发展。爱思25fanwen.is97.com

一、全面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一)印发《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配套实施办法》,“工程”各个子项目都要严格按照配套实施办法来操作。

(二)确定定点医疗康复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主要由卫生部门确定,定点康复训练机构主要以残联系统为主导,尽量把残联的康复机构纳入其中,承担后期康复训练任务。

(三)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先抓好试点,在试点成功地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

(四)实行精细化管理。依托“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管理系统”这个软件,对“工程”实施实时、高效精细化、销账式管理。

(五)抓质量控制。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抢救性”。可抢救性的内在要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残疾的可逆性,二是康复的最佳期,三是康复效果好。这就要求,在康复对象上,要选择低龄的、最具康复潜力的、家庭配合的;在医疗康复机构上,要选择优质价廉的、积极性高、负责的;在康复质量上,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都要达到优良以上;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完成后,要追踪问效、定期回访,真正把好事办好,办成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残疾人及其亲友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一)强化康复人才培养。以国家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结合我省实际,投入专项经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培训班,抓紧培养0-6岁实用性康复技术人才。二是抓县级社区康复协调员师资培训,为每个县、市、区培养2名骨干师资。各地要高度重视康复人才培养工作,积极选送康复人才参加省里学习培训;要充分发挥康复人才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要留得住人才,防止康复人才流失。此外,各地要按照省里下达的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任务,制定培训计划,扎扎实实开展培训,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二)为基层残联培植一批能承担儿童康复训练任务的康复机构。配置一批已有专业人才、有训练场地、有相应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作为0-6岁工程的定点康复机构,在人才培养、康复设备、任务计划下达等方面给予扶持。

三、迎接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检查验收

2010年是创建国家社区示范区验收年,拟创建全国社区示范县、市、区的XXX个地方,要按国家制定的验收标准,抓紧准备创建验收工作。各市要在第一季度先行进行督导,省里将于上半年进行检查督导,迎接国家检查验收。

四、确保全面完成“十X五”康复工作任务

根据2009年康复数据统计上报任务完成情况,合理调整任务计划,重点攻克任务完成有困难的项目,确保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各项康复任务。

(一)做好终期检查、验收准备工作。按照国家残疾人事业“十X五”规划和国家公益金项目,对贫困精神病患者救助、聋儿康复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假肢安装等项目的要求,完善受益对象的数据库和档案资料清理归档,在各地做好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由省康复办择期进行抽查。配合卫生部门一道实施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筛查工作。

(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典型事迹和康复成果资料,为将要进行的“十X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表彰做准备。

第8篇: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紧密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全县残疾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以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共建幸福和谐新邹平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在组织建设、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扶贫帮困、文化体育、法制维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政治生活地位有了较大提高,残疾人事业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中残联主席张海迪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对我县残疾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一)残疾人基层组织及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根据国务院残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按照中残联《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加强县镇村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独立的办公经费和完善的为残疾人服务的机制。配备了镇(办)专职干事、村(社区)专职委员,夯实了工作基础。县镇两级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了解残疾人需求,反映残疾人意愿,有效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经县政府同意,县残联专文下发《关于残疾人专职干事公益性岗位竞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6个镇办全部配齐残疾人专职干事,全县858个村全部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互动的残疾人工作网络。各级残联组织按照规范化建设的标准要求,积极开展争创活动,已顺利通过了省级规范化验收,全县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建立了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改善了办公条件,建成了集办公、就业培训、康复训练活动、用品用具供应为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达到了国家要求,基本满足了开展各项残疾人工作的需要。

(二)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残疾人教育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大力发展特教事业,逐步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积极扶持困难残疾学生完成学业,已形成了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格局。目前,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积极鼓励残疾青年求学深造,五年来,县残联对43名被大中专院校录取的残疾学生补助学费近9万元。残疾人就业方面,一是重点推进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二是继续稳定集中就业。县残联积极协调民政、劳动部门及社会福利企业妥善安置残疾人就业,目前,全县共有700余名残疾职工在福利企业或其他企业稳定就业。三是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县残联协调工商、税务部门,为残疾人办理自主就业《优待证》,残疾人个体经营可享受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目前,全县持证人数已达240余人,帮扶残疾人自主创业125人。四是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积极抓好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县残联以鲁中职业学院为依托成立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设两年学制班,由县残联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学费。几年来,共招收残疾学生64名,分别参加了计算机、电气焊、汽修等专业学习。实施“万名残疾人培训工程”,举办各种类型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2期,培训残疾人1000余名,目前全县自谋职业人数已达1200余人。

(三)残疾人扶贫帮困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五年来,县残联坚持急贫困残疾人之所急,想贫困残疾人之所想,广泛开展科技扶贫、结对扶贫、青年志愿者扶贫等活动,大力实施“帮、扶、带”工程,积极协调农行争取国家康复扶贫贷款,先后扶持贫困残疾人480人,其中80%的残疾人摆脱了困境,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过上了富裕生活。加强了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建设,先后建立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21处,扶持带动460户残疾人家庭脱贫。大力实施“共享阳光-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积极参与省、市扶贫基地创建活动。齐明碳素有限公司等被授予省级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孙镇前刘、台子教场等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被授予市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积极推广“温馨安居”工程,先后改造农村残疾人危房户140户。大力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机构托养和居家安养残疾人300余人。为600余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车燃油补贴。对全县低保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贴,享受补贴残疾人达1540人。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重大节日、助残日期间先后发放贫困残疾人家庭慰问金120余万元,捐赠轮椅300余辆,为残疾人办好事、实事3000余件。

(四)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残疾人社区康复力度加大。以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为契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了社区康复建设步伐。先后投资600余万元,建立了县级康复中心1处,镇级社区康复指导站14个,社区(村)康复站150个。根据残疾人的不同需求,组织开展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辅助用具供应及咨询转介等康复服务,走上了康复工作与社会、与社区、与家庭相结合的道路,社区康复工作水平和康复质量进一步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大力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先后为80余名脑瘫、弱智儿童实施免费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有效率达85%以上。大力开展康复进家庭、辅助器具适配等活动,先后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配发康复辅助器具7000件套,为70名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了普及型大小腿假肢。二是积极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五年来,共实施白内障免费手术3000余例,做到了发现一例手术一例,脱盲率达98%以上,脱残率达75%以上。实施“万名儿童启聪”工程,为3名聋儿免费种植人工耳蜗,为154名听力残疾人配发了助听器,语训聋儿100名。三是精神病救助工作扎实有效。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了“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康复措施,五年来,先后有150余名贫困精神病患者享受每年不少于3个月的免费住院治疗,有500余名享受免费吃药救助,精神病患者监护率达100%,达到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提出的精防质量标准。

(五)残疾人维权工作规范有序

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残疾人工作机制,规范了秩序,有力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平安和谐邹平”建设。五年来,热情接待残疾人来电来访300余人次,处结率100%,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重大案件发生。积极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联络工作,各法律服务所积极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活动,在残疾人就业、宅基地纠纷等方面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有效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维护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六)宣传文体工作更加丰富活跃。主题宣传方面,每年围绕“全国助残日”主题,研究制定宣传方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时机,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悬挂横幅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文化体育方面,注重选拔培养残疾人文体方面人才,经常组织各类残疾人文体活动比赛,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取得了良好成绩。新闻报道方面,大力宣传残疾人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各方面的典型,积极向上级报刊、杂志、网站写稿投稿,被省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七)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

按照省、市残联的要求,为全县残疾人统一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截至目前,已为全县17566名残疾人换发二代证。五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今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应该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表现在残疾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全县人均生活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残健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残疾人康复、扶贫、教育就业、维权等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残疾人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人道主义的残疾人观和社会人文和谐环境还需要不断构建和营造。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大残疾人顽强拼搏及残疾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向长期关怀、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县委、县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自强不息的广大残疾人和默默无闻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五年来,我们加深了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和理解,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政府主导,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组织保证。三是坚持依法行政,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关键。四是坚持整合资源,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有力措施。五是坚持社会化工作方法,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根本方法。

二、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

今后五年,全县残疾人事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精神,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的要求,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创建“爱心助残,情暖万家”特色品牌,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促进残疾人生活水平改善和全面发展,努力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后五年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救助水平有较大提高,绝大多数残疾人摆脱困难,奔向小康。残疾人康复服务更加普及,服务载体、服务手段更加完善有力,率先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完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健全残疾人法律救助机制,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水平。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更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扶残助残蔚然成风。今后五年全县残疾人工作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残疾人康复工作

广泛开展社区康复服务,进一步完善以县康复中心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的社会化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继续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治、精神病防治康复等国家重点康复工程。实施“康复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支与康复工作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康复工作人才队伍。

(二)加大扶贫力度,帮助残疾人共奔小康

贯彻落实《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措施,扶持到户到人。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扎实推进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补助。广泛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各种培训机构,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康复扶贫贴息贷款的应用和管理,提高贷款扶持残疾人(户)的到位率和扶贫效益。

(三)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全面开展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扩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面。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和就业保护的政策措施,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有就业需求的各类残疾人普遍得到就业服务,对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和就业困难残疾人重点实施就业援助。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培训,登记求职的城镇残疾人和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普遍接受职业培训或实用技术培训。

(四)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全面提高残疾人素质

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广泛开展扶残助学活动,扩大对大中小学贫困残疾学生的扶助面,提高残疾学生的入学率和升学率。

(五)加大残疾人维权工作力度

建立残疾人维权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权益保障能力。加大残疾人保障法执法力度,建立执法检查制度,协助执法部门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各类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残疾人遵守法律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增强残疾人法律工作者的维权能力。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条例》,完善制度,建立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及时处理残疾人的诉求,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大局服务。

(六)进一步加强文体宣传工作

动员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组织参加全省残疾人运动会。组织精品节目参加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等活动,提高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开展残健融合、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健身和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之机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大力宣传优秀残疾人、先进残疾人工作者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和残疾人工作者爱岗敬业的精神。

第9篇: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范文

一、进一步协调各部门职能,提高共同推进力度。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是残联一家就能完成的工作,它是一项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环节众多、过程繁复的工作。残联本身不可能去做每一项具体的康复业务工作,残联本身所承担的职能是从残疾人的利益出发,履行管理、协调、沟通和服务的职能。2014年我区残联就是要根据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基本目标,要做好以下工作。协调卫生、民政、教育、劳动等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履行各部门职能,取得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上达成共识,协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改“十五”期间“低水平、广覆盖”的狭义康复(医学康复)为“十一五”期间的含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内容的广义康复。也就是采用医学的、工程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教育的各种手段,使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到尽可能好的水平,以便在身体、精神、社会活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的回归社会。

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社区康复以社区为主。

我区有较为丰富的社区康复资源,同时有业务技术水平较高的康复机构,例:长江康复院即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金瞳眼科医院、区辅读学校等都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历经多年的合作,社区康复功能也在逐步完善和正常化。2014年我们康复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以区康复中心为主,充分发挥康复机构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服务功能,力争使本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在本社区和本辖区内的康复机构得到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和转介服务。

三、推进规范化管理措施,提高目标完成质量。

2014年我区的康复工作重点之二是规范社区康复服务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年度康复工作任务的落实。改变过去有些说了就算做了,做了就算好了现象。具体做法:一是由区康复中心出台切实可行的区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考核方案和工作流程,由区康复中心承担全区康复训练服务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本区的各承担康复任务的单位和机构进行考核。变社区康复只有残联一驾马车负重前行的现象为职能部门、业务机构和专家共同参与,联手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进一步对各社区康复医生和精防医生开展小范围业务培训,主要解决规范业务工作流程问题和职责明确问题。三是对2014年度的目标进行认真的分解,任务分解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对应完成的年度目标的考核不仅考核完成情况,还要考核完成任务的质量情况,主要以专家评估意见和残疾人的满意度为考核标准。

四、认真筛查康复服务需求,努力落实实事项目

2014年市残联下达给区的康复服务的目标是:

1、完善区康复中心的运行机制;

2、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站设置率达100%,提高站、点的实际功效,提高服务工作质量;

3、规范建立社区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康复档案2500份,康复筛查准确率达90%以上;

4、社区持证残疾人各类服务需求建档100%,动态维护准确率100%;

5、规范落实精神病防治经费,为140名贫困精神病人提供免费服药服务,为11名贫困以及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提供住院救助;

6、为11名0—6岁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训练;

7、为150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

8、为40户残疾人家庭提供限额无障碍设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