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艺术设计教育精选(九篇)

艺术设计教育

第1篇: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趋向大众化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寻找社会需求,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市场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那就是素质加能力加专长。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艺术设计领域中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人文素质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的培养,注意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等一系列教育环节,都要围绕这个培养目标来确定,为社会培养外向、复合、应用型人才。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学科为主导,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视觉传达专业与广告学专业结合的优化整合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是在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中一个较为成熟的专业。长期以来,以培养从事广告、包装等行业的视觉设计的专用人才,主要研究包装装满等视觉传播媒介外的形式美设计,而很少涉及市场的需求调研、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以及传播的内容、方式、功能和传播规律等问题。而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是一门以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广告策划和创意、广告管理执行为主的新兴学科。它更注意培养学生理性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产品形象定位和广告策划与管理。同时也强调广告的创意和创造性方法的训练,主要培养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管理的广告人。如果视觉传达设计注重的是纯审美的设计与制作,那么广告学则注重创意与策划。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从事的广告、包装、平面设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昔日的单纯的广而告之和商品装满,而已扩大到企业或机构的一切产品服务及事业推广等各个领域,已逐渐成为与企业、市场营销密切相关的,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一部分。客观上,市场所需的优秀设计人才是既有视觉形式美的设计能力,更要懂得消费市场、消费心理、广告策划、媒介传播、经济营销和设计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将广告学专业的内容介人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把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从孤立的艺术设计范围中纳人至整合传播、市场营销与视觉设计的集合体,并从传播、市场、创意、数码技术等方面注人生机,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在教学结构上优化整合,形成新的学科特点,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将课程溶人到专题设计中进行,从理论教学与实践两方面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二十一世纪,随着整个人类社会进人信息时代、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影视化等多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培养什么样的艺术设计师?艺术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如何改变艺术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具有我系特色的,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新的艺术设计新体系,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在本项目立项的同时,于2001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制四年的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学生,2(X)5年7月,首批学生将圆满完成学业,获取双专科文凭。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其应用主要有图形图像、视频音频、二维三维、静态动态等任意形式的组合,为艺术设计增添了一种全新的媒介,使影视、广告、动画、网页、产品、环境乃至各种图形图像和文档设计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在重视培养学生手绘技法和模型制作的传统技能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习各种计算机软件,目的是将学生从传统的“绘、写、刻、印”等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表现的自由和便利,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全新的创作,掌握和精通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技能。经过几年的探索与不断地革新,使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课程以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复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课程于2002年7月获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近几年又不断充实新的内容,进行国际交流,由德国资深平面动画设计师Mr.瑙。,月Cke在我系开设多媒体与动画课程。同时派相关教师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多媒体互动课程,了解国内最新的多媒体设计信息,充实到教学中去,该课程的教学课件已于2004年9月获得江苏省高等院校优秀课件的“好课件奖”。20()3年7月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的学生参加江苏省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对于民办院校的学生能在这种比赛中脱颖而出是很不容易的。

3.根据市场需求,增设多媒体设计专业去年下半年在学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系组织学科建设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无锡新区及有关企业、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及有关企业、上海有关设计公司等进行调研,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寻求新的专业增长点,通过对苏州鸿鹰动画制作有限公司、苏州宏广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圆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单位缺乏经过高校培养的,有系统专业知识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我系和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我们和这些公司的设计人员一起讨论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进行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并确定教学实践的时间和具体事宜,同时邀请这些公司有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担任我系有关课程(例:动画造型设计、动画技法、动作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打破专业教学只有同类专业教师主讲的惯例,使学生能及进了解到设计最前沿的信息、表现形式、操作技能,同时定向为公司培养他们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互相合作、互惠互利,我系于2以抖年9月正式招收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三、抓好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项目研究了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匹配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抓好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为了使我系设计教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设计教学观念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对设计教学进行再认识。建立“以学生为本,实践第一”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与实践的最佳组合形式,逐步形成支撑和构成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框架。

1.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重新整合随着现代装饰技术、材料的不断突破与发展,设计思潮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中原有的室内设计类课程已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本项目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指导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创新。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和培养计划的特点,本项目注重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建筑室内设计的实际的设计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综合素质的养成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减弱学科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在课时上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设计实践的教学时间,同时强调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使本课程改革紧扣实时性、应用性、规范性、实践性、创新性。

(l)教材内容改革:由于建筑室内设计是一门实时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充分体现先进性的特点,我们不断进行教材的调整,把当前最新的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替换原有的相关内容,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时代同步的专业信息。此外,我们也选择了一些其它室内专业书籍,作为可看的参考资料,向学生推荐,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会有更大的扩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

(2)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详实的图片作品,方案实例,工程剖析,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设计原理。在训练学生手工绘制方案的同时,加强学生利用电脑制图的技能,为他们走出校园,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前期考察:在进行一项设计之前,我们都要求学生对相关设计内容、地点、相关材料以及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等情况有一个充分、有效地考察。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好的体现文化内涵,人文色彩和地方特色,使作品散发长久的生命力。

(4)增强实践教学:在教授本课程时,我们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吸取,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取。由于室内设计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相当高的学科,所有的理论都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所以我们不仅安排学生进行虚拟的设计创作,更让有条件的学生参与社会设计方案的实践,通过实际的设计创作,进一步提高设计动手与思维能力。

(5)规范教学:室内设计课程不同于其它设计类课程,它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特征,使得在教授课程中的规划性、严谨性显得尤为重要。由作图习惯开始到设计领域里的知识规范都要—向学生传授。这样才能保证今后学生的设计方案因没有规范性而导致失误的产生。

(6)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与部分课上时间进行竞赛创作,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通过参与社会竞标、竞赛等方式进行全面提高,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向学生传授实践功能。

(7)网络化教学:为了进一步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我们还利用了丰富的玩temet资源,不断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设计网站,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面。本课程2003年10月获南洋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于2以抖年8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二等奖。

2.引进国际前沿、国内领先的课程,增添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艺术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使造型艺术不断出现了许多新的表达形式,在那些新的表达形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造型具有“动”这个最重要的要素。二十世纪的造型艺术,基于对科学的关注和直接应用,开创了“光”和“动”的艺术这一新的领域,一些具有时间要素的动的作品,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效果。动造型的教学研究,是中国设计教学体系中一个全新的课程,该课程在以往的平面、立体课程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空间、动的要素,使设计创!}练从二维、三维进人多维训练阶段。学生创作的作品,已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形态,融人了动的因素,使作品显现出无限的生命力,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意识,引发学生从多角度、多视点观察事物,从而寻找更好的表现手段来展现事物。同时使学生在学习动造型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材料的构造与特征、加工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强调技能的训练。课程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动造型的教学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l)利用自然风力变化的造型;

(2)利用人工动力变化的造型;

(3)利用磁力变化的造型。

同时,还利用光几水、声音、图像等变化的过程,利用这些表现手法,进一步创造出非物资要素的表现。如动本身以及光、流体、气体、映像、音、色彩、热能、摄影等,根据这些要素创造的造型,在动造型的教学研究中占据广泛的位置,使动造型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从2(X)3年起,在艺术设计系4个班级中开设了动造型课程。学生对此课程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根据课题要求,将一切可能联想到的动的效果,用形态表现出来,在我院艺术设计系展厅举办了动造型教学成果展。该课程于2004年8月获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本项目通过课程整合,保留精华,增添新的内容、方法、手段,同时强化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至兄弟院校的同行专家评价我们的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的水平已经接近本科,也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专业历年来就业率一直高达百分之百。

四、狠抓教育质量,使教学改革成果落到实处

1.抓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几年来,我系已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以专职为主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比例的30%,中级职称占35%,同时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读在职研究生,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对大学毕业两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指定教授、副教授进行指导,制订培养计划,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系领导在检查、督促教案的同时,经常下课堂听课。学院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2(X)4年我系五位老师参加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位获二等奖,其余四位获三等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第2篇: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37-01

一、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

设计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综合科目。艺术设计教育研究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宽大,例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家居设计、广告设计等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由此衍生的一系列专业课程成了学生和家长们热捧的“热门课程”。近些年来,艺术设计的火热一度从市场衍生到学校教育。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艺术设计的教育改革一直滞后于学科本身的发展速度,成为了一种循环的落后发展状况。这样的发展现状,对教育者和管理者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在影响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发展中,既有教学模式和课程研究上的问题,也有对艺术设计教学目标及理念的质疑,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的研究和探讨。艺术设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对它的研究要收纳市场、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意见,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才。一方面,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使得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较为空缺,另一方面,各大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能完全将理论与实用融为一体,不能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不得不面对就业竞争的严峻问题。如何培养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成为了当今设计教育专业中的最新课题。

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发展理念

(一)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艺术设计服务于市场经济,更服务于大众。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所提倡的是美术课程的全面化和人文化。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将艺术设计的深刻含义落实到细节处。在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实现美术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中,信息增长的速度往往使人感到诧异。艺术设计是一门掌握先进浪潮的学科,一旦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过少,那么会产生严重的发展失衡状况。教师必须从以往的知识光环中走出来,引导学生掌握流行讯息,在教学内容上达到创新,满足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要。

艺术设计是教学创造性的最大体现,教学活动的开放需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开拓,以此不断激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丰富设计者的视野范围和精神生活。一旦教师的教材不够新颖,那么学生对教学中的探索性也就不能掌握,发现式学习便成为了一纸空谈。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资源开发

(一)不断扩大教学活动

在艺术设计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扩大教学活动资源的范围,创建有助于学习和领悟的教学目标,开发利用新的教学资源,将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统一起来。课内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的藏书、教学参考课本和网络资料。课外资源则包括公共文化建设、商业场所、社会场所。例如,学生可以在商场的橱窗里学习到橱窗设计的方式方法,在文化长廊中感受广告设计的艺术语言,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领略艺术设计的装饰美感,使学生增加设计意识和对产品的设计参考意识。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提倡“设计再创造”,让学生的设计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在某高校一场“变废为宝”的艺术设计大赛中,可以看到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将日常中的生活垃圾转变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使观看的人们不禁啧啧称奇。艺术设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成熟的教育方法,从创造性入手,从不同的侧面,构建艺术教育的大众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但要拥有先进的教学思想,还要摒弃传统的教学弊端,引导学生思想和方法上的不断创新。结合学科新特点,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了解设计作品中所渗透的独特构思,鼓励学生开发学生的潜力和潜能,不断展现学生的个性。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认知能力,并且不断教授学生作为一名设计师的责任和能力,锻炼学生服务设计、挫折处理的能力。

艺术设计可谓系统的社会工程,因为这门学科涉及到了人文、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从理论上来看,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关系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而对于设计行业来说,构建新的艺术教育体系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对用人单位的工作质量至关重要。在当今设计教育的大环境下,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是艺术类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广大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只有坚持创新、锻炼、服务的学习原则,才能挖掘设计类学生的自身潜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设计类人才。

参考文献:

[1]严明.美术教育中从具象到抽象的变通[J].长沙大学学报,1996(04).

第3篇: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关键词:国内;艺术设计;教育

1.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

在中国古代,设计被等同于“意匠”,“百工之技”,体现着东方传统而朴素的美学观念和生活理念。随着历史不断的向前推移,这种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活动日益得到完善,并影响着近现代艺术设计的研究和创作活动。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概念源于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大约于20世纪中期经由日本传人国内,翻译为“图案”,英文表达为“design”,被直译为“迪扎因”,从此,开始了与传统意义完全不同的设计之路,这条道路基本上是建立在工业大生产基础之上的,一反上千年来以服务贵权阶层为中心的发展格局,在意识形态上有了新的突破,经历了从“图案学”到“现代设计”的转变过程,其间,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及社会条件的局限性,一直都处于一个发展较为缓慢的状态,并未受到重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陈之佛先生的《基本图案学》,《基本工艺图案法》,雷圭元先生的《新图案学》,《新图案的理论和作法》,《图案基础》和《中国图案作法初探》等书,对中国图案理论做出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基于西方的三大构成理论体系,中国原有的“工艺美术”开始转变为建构于这些西方现代设计理论为基础的“艺术设计”,现代设计的概念才渐渐在中国确立并发展起来,尤其是随着近二十多年来,国内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化脚步的加快才使国内设计艺术的发展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尤其是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在这一方面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的。

2.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存在问题

2.1艺术设计教育的定位不准确性

目前,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设计教育体系都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备的地步了,设计产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而且,基于几十年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设计艺术体系的建立,设计市场的运作还是设计受众的培养都已经成熟和完善。而相比之下,国内目前这相关领域的建立和发展都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

2.2艺术设计人才群体的不单纯性

目前的高考制度的缺陷使参加艺术类考试成为获取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捷径,许多文化课成绩尤其是数学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及其家长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大量并非出于学科热情而进入这一领域学习的学生势必会为日后的学科教育开展带来相当的难度,从而导致了群体性专业素质的下降,因此,目前的这种考试制度是急待改革的。

2.3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设计的不科学性

多数情况下,目前的高等院校对设计艺术学科课程的设计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仍旧沿用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包豪斯所创立的课程设置程序。与现代的艺术设计脱节,带来了许多问题。

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兴趣爱好的广泛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提留在单纯为学设计而学设计的层面上,后果是设计者自身人文、社会等深度精神层面的缺乏而使自己的设计很难向更高层面上得以发展。

还有扩大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正在渐渐失去自己宝贵的传统与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更加没有个性特征的存在。

2.4考试制度的滞后性

艺术设计专业考试制度目前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这已经与高校专业教育的拉开了相当的距离,使学生在进入高校教育阶段之后不能很快的投入到正常的设计学习阶段,对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仍长期徘徊在对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的掌握中,对纯艺术领域与设计艺术领域的界限划分没有清晰的认识,过分注重基础技法,忽视了设计思想的培养。

3.现代社会的需求,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要重新定位

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就是将东方哲理和美学思维方式,融与现代设计中,赋予作品一种全新的东方文化精神和理念。他的作品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关注到与本土文化的结合、融会,挖掘出古老文明的精粹,将欧美的设计表现手法融入东方人的哲学思想,构筑有生命的当代艺术建筑。同时,也是一位能够熔自然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设计大师。

这就要求,一个合格的设计人才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必须了解和懂得人类的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人文范畴的知识和智慧。这样,他在设计过程中才有可能不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而且从人自身存在的价值出发全盘考虑问题,关注人类文化,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关注人类未来,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生态的问题,已是我们关心的首要问题。艺术设计教育应注重人文与科学的融通与共建,人文素质的提高。使之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人文精神,使得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生存环境更符和人性。

4.对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展望

国内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进入一个转型阶段,要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原则,以适应新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根本原则:明确艺术设计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文明社会的作用;把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民族背景作为艺术课程的基础,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强调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准确理解技术手段、艺术技法和艺术追求之间的关系。艺术设计既提供知识面宽广的文化教育,又传授专业实践所必须掌握的专门技能。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需要找回自己,需要看到遵循国际化,现代化的道路并不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本性,恰恰相反的是,我们更应该在这场运动中借助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彰显自我,塑造自我。我们所希冀的中国现代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以古代传统为文脉,培育富有中国文化生命力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 李立芳——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内蕴的融合.装饰,2002.12.

第4篇: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首先,包装艺术设计主要服务于销售产品,需要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消费者目前已经从温饱型逐渐转向小康型和享受型,要求具有更加舒适、美观和方便的商品包装造型和艺术结构。这样就要求不断创新包装艺术设计理念,以便满足时展要求。其次,艺术设计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创作,同时还要超越生活。只有这样,艺术设计产品才能成为艺术品,才能出现商品的美化,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再次,包装艺术设计在知识经济时代事实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设计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如何才能促使包装设计的作品成功转变为促销的艺术品?第一就是对设计实行准确定位。在定位包装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对艺术表达实行准确定位,还要积极定位符合现代化消费者的美感。最后,伴随着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各种流派与设计理念的演变包装艺术设计也不断发展变化。能够看出,流行于世界的设计理念必定是与时展要求相符合的设计理念。设计流派的发展规律与结果也顺应时展方向积极设计调整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壮大与发展,反之则会滞后甚至消失。

2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建议

(1)与时展相符。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包装艺术设计必定与时展要求相符。如何才能促使包装艺术设计与时展要求相符呢?迫切需要在包装艺术设计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人才的重要来源便是包装艺术设计教育。所以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与时代的发展必须同步。高科技的发展首先成为时展的重要体现。很明显,包装艺术设计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中逐渐提升了技术含量,普遍开始将电脑作为辅助设计。也就是说,在艺术与技术世界不断进行磨合的边缘位置出现了包装艺术设计学科。在包装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高含量的技术知识,一些创新的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的艺术设计知识。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着重凸显了两个字创新。包装艺术设计教育需要着重凸显创新特点,在培养包装艺术设计人才过程中构建一个创新模式。把创新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教学手段中。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培养出兼具创新理念与发明创造能力的包装设计艺术人才,才能在世界包装艺术设计中使中国具有巨大的竞争能力。

(2)注重社会效益。所有工作都需要注重效益,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也对社会效益非常重视,这也是时展的要求。包装艺术设计重视社会效益,是指怎样对包装设计高素质人才进行培养,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的高素质产品。需要在教育管理、人才以及市场方面产生效益,将人才市场作为重要方向,把社会需求作为重要目标,以创新的方法技术作为措施,找准改革重点,积极完善培养方法,建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念。只有如此,最终才能培养出具备一定素质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促使包装艺术教育获得丰厚的社会效益。

(3)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包装艺术设计的主体是产品的包装,是一种对人类精神与物质需求积极满足的艺术综合创作。如此一来,包装艺术设计行业实践工作的中心便是为了达到商业目标而产生的具有艺术创造性的劳动,终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利润。包装艺术设计教育是将授业解惑作为基础,积极培养与市场要求相吻合的包装艺术设计高素质人才的艺术劳动,终极目的就是获得社会效益。经过培养的人才主要工作是包装艺术设计,假如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那么就是成功的包装艺术设计,有效提高了社会效益,同时也就表示我们获得了成功的教育。联系实际情况分析,包装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必须是市场需求,联系设计服务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第一,设置课程应当将艺术作为重要基础,只有拥有扎实的艺术基础,才能获得良好的风格创意。第二,设置课程需要利用创新技术。例如,电脑设计。学生获得市场的认可与学校重视电脑设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诚然不能仅仅是学习电脑设计,进而忽视其他课程。还要设置一些音乐、文学等课程,这样不但可以很好地对学生情操进行培养,启发设计思维,也有利于创意设计。第三,要联系实践。积极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更加关键的是可以获得书本上没有的重要知识。设计原本就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例如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印刷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印刷工艺进行考虑,思考设计作品是否能够利用目前的印刷工艺制作成成品。这些知识的积累必须利用实践活动。当然,应当合理安排实践时间,必须将学习作为主要内容,实践作为辅助内容,特别是年级较低的学生,不能较早进行设计服务,而是要巩固基础,丰富知识面,为更好的实施设计服务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4)重视教学策略。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应当对学生的智力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发,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才智进行启迪,积极培养创造思维。只有开发了智力,才能够产生更多的设计构想。智力开发的重要方式就是利用生动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策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束语

第5篇: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  发展  艺术设计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6-0137-02

    在我国,1997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始引入市场经济,经济在长期压抑之后飞速发展。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的需求剧增,造成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人员紧缺,顺应这种市场需求,艺术设计专业成为了一个热门专业。在市场经济中,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培养出具备不断更新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艺术教育模式呢?

    一、明确艺术设计教育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方向

    艺术设计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艺术设计与表达能力,掌握相关的艺术学、社会学、文化学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相关技术知识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说:“……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指出了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设计是我们工业前途的根本,优秀的设计是成功企业的标志。”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又要求艺术设计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这就要求艺术设计必须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存要求的变化,大众审美趣味的转移等,促使设计必须时时以新的姿态不断演变。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又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当今,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经济活动逐渐转向信息生产、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等形式,这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优化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应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灵活化。结合本校本地区特点,系统规划、组织、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强艺术理论、专业理论课在课程设置中的类型选择和比重设置。当代艺术设计是科学与艺术、营销与市场、时尚与地域文化高度结合的设计;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突出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纲和课程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们不但要体现应用性,更应突出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设计教育只能因地制宜,因市场需求而发展,并且随时都处在一种应对市场的变化,随社会需求而改变的状态之中。那种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标准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教育体系的想法只能是空想。我们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设计界的新思维、新流派为我所用。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以及教学内容应与企业对设计师的具体要求衔接;借鉴发达国家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我们发展。总之,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课程设置的安排应该是将设计作为一种高度复合型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彼此的潜能,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手法,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的转化,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设计艺术教育与相关行业、市场的关系十分密切。设计产品要直接经受市场的检验,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而社会学、市场学、营销学以及广告学、设计管理等不仅是设计艺术学的相关学科,更是设计艺术各专业必修的科目。因而,在设计艺术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设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之外,也要将市场经营的知识导入其中,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市场,以缩短学生对市场认识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尽早认识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可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

    1.工作室教学模式

    所谓工作室模式就是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实行导师负责制。工作室以个案教学为特征。既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又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具有融合性、开放性、互动性、可选择性等特征,并注重课题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实际上它也是一种综合化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多学科系统性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它能够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空间,为创造设计的成功奠定基础,它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是对当今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它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交流和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操作平台。

    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践,让学生贴近专业、企业、市场、社会。当然,在建设设计实践教学基地时,我们应与当地和周边地区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开发与设计人才,毕业生在当地和周边地区为企业从事产品开发与设计。各院校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和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点。在此之前,要先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一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状况,为理论教学的应用提供现实参照;二是通过调研,搭建互动平台,增进彼此友谊,培养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感情,为友好合作奠定基础;三是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明确校企双方的需求,通过合作办学,实现双赢,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有了稳定的实践基地,学校就可以利用假期到实践基地参与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实践经验。由此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也使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化设计教育模式得以真正实现。 

    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可以运用兴趣法将学习变成愉快的创作体验过程;营造主动思考的学习氛围;运用讨论法使课堂变成教学互动学术气氛浓烈的研究场所;建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建立师生交流平台,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相长,重视历届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总结等等。

    四、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将学生成功推入市场。

    在校期间不仅要重视学习成绩,还要重视考察各地、体验生活、课程交流以及参与项目、合作课题等一系列的经历和体验,这些都是积累经验、丰富知识的重要方法。各教研室应围绕着“怎么准备实

    习”、“怎么安全实习”、“怎么顺利毕业”三个问题展开实习动员,处理好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的关系,确保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稳得下”。还要求学生在实习当中要做到“三练”——练应变能力、练综合素质、练知识运用;做到“三找”——找问题、找差距、找方法;做到“二带”——带着任务去、带着收获回。动员会普遍呈现“教师热情高、学生收获大、现场气氛好、整体效果佳”的好效果。对于就业较困难的专业,还应该研究讨论出一些具体的对策措施,比如:

    第一,书记、主任带头寻找困难专业的就业渠道,找突破口,广泛联系,发动教职工找渠道,派出人员到各地挖掘资源,传递信息,落实具体的就业办法。

    第二,系上再次修改有关就业的奖励措施,重点是要奖励做出突出业绩,做了实际工作的老师,不再吃大锅饭,不搞照顾政策。

    五、结 语

    根据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为了加快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产学研结合体系和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高校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高校与企业利益共享机制,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与资源条件,扬长避短,走体现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应勇于创新,结合实际、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机制,并为提高高等教育对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起到积极作用。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认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是一种生产力。它像其它生产力一样,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培养出真正有创意的设计人才就应该改变旧有的观念,把科学理性思维纳入到艺术设计思维之中。只有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解决创意能力的问题。现代艺术设计必须是理性的、科学的创意设计。只有这样,我国的设计教育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目标与特色.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11

    2 2005国际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5当代工业设计教育纵横.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

第6篇: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对现在国家美术人才的要求一般就是体现在大美术观念的提出和落实。要求这些美术人才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知识,不管是艺术本身还是现在现在的网络技术。都要具备过硬的学识涵养,还要拓宽自己的艺术兴趣范围。大美术这种观念的提出,有利于国民教育素质的提高,也是对国家素质教育方针积极响应的一种体现。在现在的美术教育体系里面,美术教育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综合性大学,里面要求掌握的面比较宽,像美术专业学校和师范类的学校;而另一种就是工科院校模式。综合性大学和工科工科院校模式的生源都是针对广大考生筛选而来的,在这上面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在接受高等艺术教育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大美术的教育了,但是仅仅是停留在一种观念式的应试教育里面,在专业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更别说艺术理论这方面的教育。学习美术艺术要从基础的教育做起,在面对一群什么都不知道的启蒙学生面前,基础教育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二、重构与置换

对于刚刚踏进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来说,对他们之前所认识的艺术结构要进行重构,也就是让他们对大美术的环境和艺术设计进行新的理解和学习,快速的置换他们之前的大美术概念。并向他们灌输学习目的。要完成这一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一般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首先是做这一群刚入校的学生来一趟专题讲座,深化他们对大美术的理解;其次呢,是让学生做一些学术报告,这样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可以来一场座谈时的谈论,相互交流心得和学习经验。在老师的配置方面,其实可以参考一下包豪斯学院的做法,用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理论结合教学,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在美术学习中,启发学生这一环节是特别重要的,要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格罗佩斯创办包豪斯,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抛开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让学生学习素描和色彩练习,就他本身是世界一流的设计师这一身份,是应该走创新的道路。

三、回顾历史和构造未来

在包豪斯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求学习基础课程,这是作为专业前的必修课,在美术当中是非常严谨的,在这个学校,教学规格非常高,就连代课的老师,都是大师级别的大艺术家,这是这个学校难能可贵的一面,这种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学校值得学习。过多的注重层次的丰富、造型的准确、技巧训练和制作精细是今天基础教学的通病,其实这些不会真正起到基础教学的作用,创作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这是目前美术教育最缺乏的。由于初学学生的创作思维狭窄,对于创作没有很好的灵感和欲望,更别提让他们有创作的积极性了。一般基础课程具有主要有三个课题,第一是解放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艺术天赋;第二是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三是作为以后成为艺术家的学生,要把创造性的构图原则展示给他,让他自己体验和观察。由此看来,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美术的基础教育的革新。这个问题已经很迫切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代替不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应该用与现今社会同步的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手段来赋予教育的新内容。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育改革,对于艺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一个首要的人物,也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设计出新的教学理念。广州的美术学院近期推出了一套教材是关于构成的,这本书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三大知识体系,另外把一些新的理念加入其中。比如形态构成光色构成动画构成等这些是传统教育所没有的。这些能够向学生传授创新的技能和新的思维方法。要知道,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那么相应的美术设计教育也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随之进行改进,并且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四、结语

第7篇: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艺术专业的基础内容并不复杂,和其他的学科一样有着较强的通融性,但是,艺术学科除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更多的专业课程实践作为一种消化知识的方式去巩固所学内容。因此,现在的艺术教育方案要进行一定层次的改革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要不断将学生看作是传承和发扬艺术的后备军,要将专业知识授予他们,并且能够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样就能够将艺术设计的力量实现过渡。要秉承专业和科学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从中整理并取得经验,以便于应用到相关的需求中。现在有些教育模式较死板,对于学生来说,失去了一定的保障,也就是失去了创造力和个性。我们应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生产一线技术岗位需求构建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不断丰富专业技能,并灵活建立创新的应用机制,改善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艺术教育中,实践是最重要的,也是实现艺术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只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因为艺术有着审美性、直观性,有着个性和潜能,需要学生进行演示和实践,从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模式。比如,能够结合考核的意见,将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实践分数统计,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实习,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评级不断完善艺术的重新认知,将实践作为重点,以够用为度,在专业课教学中必须突出岗位针对性与实用性。

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现在,高校课程中对艺术教育课程,多数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以带动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够在脱离课堂之后进行独立性思考和实践。因此,课程大纲和目标只能作为一种导向,不能奉之如圣旨。对于艺术教学,笔者认为应该实现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有明确的认知,对艺术实践的概念理解等。艺术本身较抽象,需要活学活用,才能够不断探究出艺术的魅力,提高艺术造诣,并能够得到更多的技能,为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师生之间应和谐相处,不断交流,新的理念也要求教学技术向应用转变。

结语

第8篇: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各个层面、各种水平的艺术家都可以在此循环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持续发展自己的艺术才华,在艺术创新创造的道路上能够长足进步。其次,中国高等艺术校园艺术教育普及化的开展方式,非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使创意更加多元。最后,创造人性校园空间和教学空间,低碳,生态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从周围的环境理解设计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解读。

关键词: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环境, 社会资源,

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随着中国近十年来经济的发展,很多中过得城市环境,学校的硬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如何把各种资源有效的结合服务于教学。合理优化教育环境不仅影响艺术设计的认知和感受,且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着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发挥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利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是目前中国高校艺术设计需要突破的地方。

中国高校设计教育和社会资源的结合模式。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城市环境,一些文化组织机构,美术馆、博物馆等,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如何将其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甚至与研究方相结合,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改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以教室为主体。美国社会资源和设计教学进行有效的互动模式的典范。如肯特尔艺术与设计学院周围环绕着剧院、画廊、咖啡屋、博物馆和娱乐中心,所在的大急流市,面积不大但很精致,处处能感受到艺术气息和文化氛围,源远流长的大急流成为城市的中心风景,也赋予设计师丰富的创作灵感。[ 曹盛盛 。“美国艺术设计教育环境的特点及启示――基于对美国三所高校的实地调研 ”大家:2011(23): 155]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博物馆,这是一个拥有8万多件藏品的艺术大学艺术博物馆,成为一部从远古时代一直追踪到21世纪的艺术发展史[ 陈可倩.中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学院的各个专业学生都可以到博物馆学习与研究,同时博物馆也通过各种专题展览、讲座、学习班而成为一个重要的开放式学习教育中心,博物馆常年有来自全世界的各种艺术与设计展览,是罗德岛设计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社会资源和教学相互渗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推动艺术的创新。其次,学生应该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活动,知道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在社会的那些方面,充分我们发挥专业学术力量,提高学生的专业使命感,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同时也可以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

中国高等艺术校园艺术教育普及化的开展方式。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专业影响到学校的每个角落,让不同的学生都分享到艺术气息。比如,也推动美化大学校园、提升校园艺术氛围的活动。其次,如何集合把不同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智慧与创意的碰撞,使创意更加多元,如艺术专业教育可以面向更多的人群,除了本专业,还可包括其他专业爱好艺术设计的学生。这样不仅能促进多学科学生的交流,增加设计创新的可能,同时艺术设计专业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思维。

中国高校办公和教学环境舒适性和高效性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的校园,办公和教学硬件非常优越,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性,教学的高效性,优质性。 首先,合理有效的使用硬件资源,在真正使用过程中是否得以有效的管理,最优化的分配,让广大的学生受益,而不仅局限于专业教学,使教学设备得以最大价值的体现。其次,合理的校园及其教学环境结构布局的有效性,人性化,如 美国北岭分校艺术设计学院在院子里设有中式的石凳石桌,西式的长凳,周围是茂密的植被,这为师生在课堂以外学术上的讨论或思想上的交流提供舒适的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布局,为学生创造更多想像的空间,和舒适的环境。最后,是教学环境的低碳性,生态性。如校园的景观设计在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加以创造,保留原有的自然生态的原貌;如对于旧教学楼的改造,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修饰,创造新的面貌; 堂课上提供使用的材料和学习用品,学生使用完将其放置固定的回收盒,供下次课的学生使用,既方便又防止材料的浪费.

参考书目:

1.曹盛盛 .“美国艺术设计教育环境的特点及启示――基于对美国三所高校的实地调研 ”大家:2011(23): 155

第9篇: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1)教学现状

经济要想转型发展就要进行创新,学生想要更好就业就必须进行创业,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刚性需要。因此,高职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是遵循国家教育发展方向的。目前,高职学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具有勇于创业的意识。但是,由于我国高职学校开办创新创业教育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基本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模式简单,涉及领域较少。第二,师资队伍不强,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第三,教材种类很少,缺乏案例分析内容。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2)教学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很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模式,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独立创业的能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不仅缓解了社会上的就业压力,也促进了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高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真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又由于它是一门新兴科目,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随着市场的发展需要,就业企业单位却对该专业的毕业学生要求很高,可见,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方式面临改革。下面,我先介绍一下传统教学存在的有关问题。

(1)师资力量不强

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担任该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来自该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他们多数毕业后就从事了该专业的教学工作,尽管这些教师有很强的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却很低,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出现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教师队伍的薄弱会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

(2)教学体系不完善

尽管高职学校增加了实践课程,但是由于各个实践课程都相对独立,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的实践课程不够连贯,如果岗位要求较高时,学生就会难以胜任工作,因此,教学体系不完善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3)教学教材缺乏

目前,应用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教材较少,所以,由学校从事该专业的教师研究并编制教学内容是各高校的普遍情况,这些教师理论知识很强,但是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因此,这些教师编制的教材就会出现偏差现象,也就是理论知识多,实践知识少,这对学生教育来说有很大影响。还有,本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缺少行业经验,编制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材中会出现很多不适用社会需要的知识,这就造成教学内容和社会需要脱节,这成为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问题。

3研究创新创业园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构建实践课程的教学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见,党中央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符合政府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的。因此,高职学校主张建立创新创业园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需要,是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基本设施。创新创业园就好比一个企业加一个工厂,不仅创建了一个又一个企业,更成为了学生创业的平台。

(1)建立创新创业园的意义

创新创业园让学生学到了所需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还有,创新创业园也有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这对学生以后独立创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是教学内容、方法、思想、评价、教育体制上创新。以往,高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形式很少,常用的方式包括开设创新课程、举办创新讲座等,这样方式只是创新教育中的最基本形式,所起到的教学效果根本不够理想。但是,创新创业园的建立却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园这个平台,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技能,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创新创业意识养成了。还有,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学生有了很强的心理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他们有了坚强的意志,有了面对挫折的勇气,学生的这种创业心态为他们创业提供了更大的保障。另外,创新创业园所涉及的领域较广,包括:金融、管理、经济、文化等,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

(2)创新创业园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顺利发展

高职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园是教学发展的需要,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保证了高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顺利发展。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内容上,创新创业园可以和实践课程很好的结合到一起,让该学科的实践课程更加完善,从而保证该学科实践内容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创新创业园可以为该专业引进有极其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这无疑给学校增加了更大的师资力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让年轻教师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第三,在实践教学中,创新创业园为学校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场所,这样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师授课,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创新创业园和实践课程内容的结合

(1)实行“双导师制”

艺术设计类专业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而“双导师制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手段。所谓的“双导师制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配备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各一名,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校内教师的理论知识,也学到了校外教师的企业经验,从而实现了个人整体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艺术设计类学科,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实现“双导师制”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教学优势。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理论知识的辅导,让学生掌握实践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校外教师负责学生实践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2)实行“工作室教学”

工作室是学校和企业的中转站,是教学和市场的桥梁,实行“工作式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工作室教学”需要教师先立项目,然后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发工作,在整个项目研发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养成了。还有,通过同学间的长期合作,学生们的团结意识增强了,学生们的协作能力也提高了。如果把创新创业园和工作室教学进行结合,学生间的交流更大了,学习的领域也更广泛了,这对学生创业有极大的好处,学生有了创业的平台,学生创业的成本降低了,创业成功的机率也就提高了。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