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

第1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复合式听写技巧;听力复习方法

为了更准确地衡量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与2006年正式启用710分新题型考试。在新题型中听力考题部分占总分的35%。而长期以来,听力对中国学生来说一直是最大的障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四级听力的具体要求是: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无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个单词的简短会话、谈话、报道或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听力试题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应不低于70%。这就需要学生们对听力练习以及考试给予高度重视。

一、听力题型与特点

目前,新四级听力测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对话,包括8个短对话和2个长对话;第二部分是3个短文;第三部分是1个复合式听写。其考试特点主要如下:

1.对话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对话,即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话题,可分为校园、公共场所、家庭等方面。

2.短篇听力材料是题材熟悉、情节不太复杂的故事、讲话、叙述、对话等,如动物介绍、地区及大学情况介绍等。短文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大意、中心思想、重要细节的理解与领会,以及根据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对文中的某些细节作出联想、判断,也有就短文中的某一事实和人物进行提问的题目。

3.复合式听写是最近几年四级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听力水平。它包括对理解能力(即“听”)和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即“写”)这两方面的测试。

二、听力考试应注意的事项

要在四级听力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答题时应该注意一些事项。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说过,“世界上唯一可惧怕的就是惧怕本身。”在考试中应该学会精神放松,如果感到紧张或害怕,可以做几次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不要总想着:“听不懂怎么办?”这样会分散注意力,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佳水平。

要力争主动,带着问题听。在听题之前快速浏览选项,严格控制时间,根据自己听懂的内容,尽快确定答案,不要在难题上浪费时间。在考试中应沉着应战,在整个听音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在听懂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所听内容的主旨与有关细节,同时利用在预读中得到的潜在信息,抓住重点,迅速记录,边听边分析整理。

三、复合式听写技巧

在听力考试中复合式听写是最难的部分,要根据听写题材本身的特点,采用一些不同的技巧。要做好听写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1.利用间隙,浏览全文,积极预测。听写题部分开头有一段较长的Directions,其长度约为150个词左右,差不多等于听写短文本身。按每分钟130-150个词的语速朗读,大约需要1分多钟的时间才能读完。而Directions的内容考生在平进的训练中已经多次接触非常熟悉,没有必要再去细听慢读,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一段宝贵的时间,通读全文,积极预测文章的内容。因为听写部分卷面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往往比所要求填的信息多,利用这些已知的信息预测未知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填词的针对性。另外,所需填的词性和词意通过给出的信息基本上可以确定下来。读完短文以后再听录音就可以确定究竟是一个词、一个短语还是一个句子,这样能较好地把握听音的重点。

2.听第一遍录音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听第一遍录音时应尽量放松,抓主要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空格部分,否则,就可能糊里糊涂地溜过去而什么也没听清。

3.听第二遍录音时,留神停顿信号,注意意群和关键词语。第二遍在听懂的基础上,迅速记下所听的内容。要把注意力放在单词正确拼写上,这一遍主要是抢速度,用简写等方式或用图形、符号记录下内容。

4.听第三遍录音时,注意听没有听明白或没有记录下来的词或句。如果都已记下,就重点检查、修正记录内容。

5.听音结束后,应根据上下全面的补充性检查,进一步核实句子、结构、语法、单复数形式及拼写是否有错误。

四、听力复习方法

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听力理解技巧是建立在听力理解水平基础上的,而听力理解水平是通过听力理解能力来体现的,它包括记忆和回想的能力、选择要点的能力、推断演绎的能力、判断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词汇主要涉及如何处理“生词”的问题,即利用上下文、同位语猜词的能力和一词多义的辨别能力。语法主要包括那些最基本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虚拟语气、比较级、最高级、否定式和说话人的口气等。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对它们的熟练掌握是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关键。

2.预测、综合判断能力

总体来说听力技巧包括听前、听中和听后的准备,实施过程和相应的预测、记忆以及综合判断能力。听前预测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和答案选项等线索中发现一些背景信息,力求缩小谈话者的话题,它能帮学生搞清所听内容的类型和结构甚至主题。考生听的时候可避免过分注重每个单词从而影响对全篇中心思想的理解。考生应抢时间阅读试卷上的选项,争取主动,以便在听音时有针对性。听前预测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即话题所使用的词语的范围,这种内容越具体范围就越窄。不管什么人说话都有一定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又具有共性,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是可以把握的。也就是说通过阅读选项我们可以推测听力材料可能涉及到什么题材和它的内容。听的过程中要强化记忆,对所听的内容进行联想,并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对整体和细节不可偏废。重视整体的题目是询问对话或短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千万要有整体概念,不要只记细节而忽视整体。听完后必须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挑选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放弃无用的。

3.学会用英语思维

听的时候尽量避免将每个单词和句子翻译成汉语,这样做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影响理解,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不是所有的英语都有相对等的汉语。在短暂的15秒钟内,既要听,又要理解、翻译,还要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不太可能的,弄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听力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培养用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理解力。

4.有关学科及社会背景知识

第2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英语教学 影响

1.引言

英语测试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英语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1]所有与教学有关的测试对教学都具有影响,这种影响分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科学的测试会推动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反之,不科学的测试会制约和影响教学,起到负面的作用。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中国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一项全国统一考试,在教育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其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由于此项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自推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更加重视英语教学,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英语学习的行列。显然,四级考试在激发学生和老师教学积极性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它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应该进一步完善其内容和形式。如何让这一指挥棒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作用,削弱负面效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正面影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我国已存在二十多年,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导向,它对英语教学有以下正面影响。

2.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四级考试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们经过认真准备并参加考试后,从考试结果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发现自身的优点和弱点,从而调整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将信息传达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或者改进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总结经验及教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

2.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教师及学生的激励作用。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学习英语的目标,激发了他们努力培养在英语方面的各项技能及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多数大学将学位与四级证书挂钩;就业时,用人单位也很看重四六级证书,于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很大程度地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在考试机制的激励下,上英语课时更加专心致志。因为学校对考试通过率的重视,教师们也会为了提高四级通过率获得较好的评价而更加热情高涨地教学。

2.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推动作用。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促使各大院校加大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各大学投入了大量资金。比如,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广泛使用语音室,开设四级辅导课程,以及派老师外出学习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校管理上的大力支持,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测试发挥了对英语教学的正面推动作用。

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

随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深入进行及其影响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指出了该考试存在的弊端及对英语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3.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误导了教学目的的实施。

语言测试伴随语言教学而出现,语言教学的目标决定语言测试的目标。[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目的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然而,随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很多学校和用人单位把四级考试作为毕业的条件和就业的要求,为了追求较高的四级通过率往往会根据四级的要求安排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忽略了学英语的真正目的。教师的教学不再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为目的,而是一切为四级考试服务,四级考什么,课堂上就教什么,可见四级考试对教学产生了较大的误导作用。

3.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忽视了英语技能的培养。

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成为衡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只重视考试的通过率及应试能力,因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技能的目的也被应试目的所取代。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国家规定的教材为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要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大学英语测试主要考查语言知识及语言形式的识别,甚少考语言的运用和产出能力,因为其题型多为选择题。[3]所以为了应试,教师脱离教材,脱离课文教那些缺乏上下文、靠猜题作答的试题汇编。这样就过多注重应试技巧而忽略了英语技能的训练。

3.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弱化了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

测试的存在,总会对学生产生心理和行动的反拨作用。[4]为了取得满意的分数,学生们要做的准备包括心理上的,比如克服焦虑的心态,保持乐观等,也包括行动上,比如大量做题等。这些准备的唯一目的就是过级,一旦考过,英语学习的动力也就停止了,学生在备考期间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兴趣会很容易丧失,这不利于教师的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4.改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负面影响的建议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是在某些方面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英语能力,并且对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正确处理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利用四级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使四级考试与课堂教学都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1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目的。

教师、学生、学校及用人单位都应意识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学生才不会带着应试目的去学习英语,才能轻松、高效地学到英语的真正技能,才能全面提高英语水平。高校及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其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大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聋哑英语”的现状,高校的有关部门要加大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切实增强大学生英语的口语水平,因为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而不是在相关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要加强课外语言环境的建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4.2多样化改革英语教学方式。

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使英语课堂生动、有吸引力。很多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对英语课堂产生了倦怠情绪,对英语学习也毫无兴趣。教师一味地辅导四级题目并不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为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教师应在课堂上安排生动多样、有教学意义的课堂活动和任务,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方式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英语四级考试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英语四级考试的改革力度,增强对大学生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的测试,使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语言应用能力在考试中得到发展,把英语四级考试作为一种检验大学生真实英语水平的考试,使大学生能学以致用。只有在社会、教育界中形成人才标准共识,只有真正倡导多元人才观,才能消除四六级考试前后的各种错误现象。[5]

5.结语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影响广、参与考生众多,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英语教学。与此同时,它不可避免地对英语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测试对语言教学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何充分利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正面作用,克服负面作用,对外语教师是一个挑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及学生对该考试应该全面认识,认真对待,努力学习,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40.

第3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关键词:四级考试 高职英语教学 反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26-02

1 引言

语言测试是评价学习者的学业成就和语言水平,评估教学的实际效果。为选拔人才提供依据,为改进教学中的问题提供反馈。70年代末,我国开始进行第二语言测试如TOEFL,EPT,CET等。而语言测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则被教育界称为反拨作用。对反拨作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02年,但是反拨作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真正得到迅速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的。Swain(1987),Morrow(1986),Madaus(1987),Alderson & Wall (1993),Huges (1993)等都从不同方面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进行了研究。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反拨作用与外语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Hughes(1989)认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如果为测试的准备能逐渐主宰教和学的所有活动,且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与课程的目标有偏差,则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反拨作用。因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为对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1986年末,国家教育部开始组织筹备大学英语四级(CET-4)标准化考试,并于1987年开始正式实施。这项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每年两次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是面向全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在校生的标准化英语能力测试,目前每年考生超过100万,是公认的最权威的英语水平测试之一,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极大影响。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兴起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学生也开始积极参与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来。那么如此大规模的考试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究竟有着正面还是负面影响,这是本文将探讨的话题。

2 考试层面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从1987年正式实施以来到现在已经有近30年时间,为了更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2006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除了采用新的计分体制和成绩报道方式外,其试卷构成也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构成的改革主要体现在5方面:(1)增加了听力理解能力的权重。听力理解部分的分值比例由

原来的20%提高到了35%;其中增加了长对话听力理解,复合式听写由原来的备选题型改为必考题型。(2)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了快速阅读技能的测试。(3)词汇和语法不再单独列为考项,而融入了其他各部分试题中进行考核。(4)增加了句子层面的

汉译英测试。(5)增加了构建性试题的比例,减少了多项选择题的比例。

3 教学及大纲层面

当前,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着教学时数少、教学班级人数众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资源匮乏、优秀教材少、学校和社会不重视等问题。因此,如何制定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如何判定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如何在大班额情况下优化教学、如何选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成了摆在高职英语教师面前的难题。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语言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该要求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是相似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目的――衡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无论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是《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关系都是前者规定了后者的考试的范畴,而后者则促进前者的实施并为其提供反馈。

4 反拨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7)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进行口头和者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当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也围绕《大纲》和《基本要求》进行。为了贯彻落实《大纲》和《基本要求》,CET4考试中对每项技能都有不同的权重和比例,笔者将以任教的高职院校为例从CET4考试试卷的不同部分来说明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第4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 基于ASP在线考试成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基于GSM模块的考试成绩短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考务管理研究 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相关性研究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影响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因素与对策 SPSS统计软件在大学英语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提高英语听力考试成绩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TOEFL与我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比较研究 评价考试成绩的方法与研究 护理操作考试成绩与相关因素分析 创业才能为何与考试成绩背道而驰?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05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分析与启示 解析全国医护英语等级考试 如何备考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中职生参考全国英语等级二级考试介绍与对策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阅读理解命题研究与答题技巧分析 考试成绩也看星座 了解since的用法对于提高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的若干帮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张旭红,刘渭滨.面向移动平台的新闻资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1):5-8.

[13]腾讯.获取用户基本信息接口文档[EB/OL].[2016-10-25].?act=prointro.

[18]杨帆,沈来信.基于SS2H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1):195-199.

[19]PHP手册.Client URL[EB/OL].[2016-10-25].http:///manual/zh/book.curl.php.

[20]腾讯.网页授权获取用户基本信息[EB/OL].[2016-10-25].https:///cgi-bin/settingpage?t=setting/function&action=function&token=773721195&lang=zh_CN.

[21]方倍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最佳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72-79.

[22]肖金克,刘晓阳,陈鑫,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移动信息服务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6,15(8):83-85.

第5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关键词: 新大学英语四级 翻译 答题技巧

一、新四级翻译题型及评分标准介绍

2013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用新题型,其中翻译部分由原来的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二、新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答题技巧

(一)通读全文,对于自己熟悉的单词、词组或者搭配进行标注。

四级考试翻译部分的答题时间为30分钟,时间充裕。学生必须首先通读全文,对文章的大概意思和要求有所了解。同时,这样对于文章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30分钟的时间翻译150字左右的文章,时间绰绰有余,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和书写的整洁性、规范性,学生最好事先打好草稿,检查核对时,注意拼写及字母大小写是否正确;时态使用是否得当;名词复数及第三人称单数是否关注到。这样既可以避免大错,又可以杜绝小错,做到不该丢的分不丢。

(二)尽量选择简单、把握性大的词汇或者搭配。

在做翻译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词多译”的情况,学生应该选择自己把握性强、最不容易出错的表达方式,而并非难度较大的翻译方式。翻译的标准和评分的判定虽然会考虑到词汇的运用,但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如果不能百分百确认自己所选词汇或者表达的书写、运用是否正确,则最好采取退而求其次的方法会更稳妥。短文翻译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做到意思表达清楚,句子流畅,准确无误,就可得分。

(三)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

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中文的思维做英文翻译,其实,诸多翻译方法灵活使用可以使译文更加优美。如:

1.词性转换法:汉语表达较为动态,英语表达较为静态。汉语中动词使用较多,而英语中常常用名词、形容词、介词等表达动词的含义。在汉译英时,灵活转换词性,会使英语句子合乎语法,表达更地道。

例1.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正在飞速发展。

参考译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ndergoing rapid development.

原句中的动词短语“飞速发展”转译为名词短语rapid development,表达更地道。

2.合并译法:汉语讲究意合,英语注重形合。汉语中有大量的短句并用,这些短句靠意思连接在一起,中间可以没有任何连接词;英语句子则如参天大树,枝叶之间都有脉络、有衔接。在汉译英时,考生要利用英语的从句、非谓语动词结构、短语等形式,将汉语中的短句合并译为英语中的长句。这种翻译技巧可以称为合并译法。

例2:许多西方人会选咖啡,而中国人则会选茶。

参考译文:Many westerners choose coffee while Chinese people tend to choose tea.

原文的两个短句是对比关系,在翻译或英语时,可以用连词while连接。

3.主语的选择和语序的调整。汉语句子重主题,英语句子重主语。因此在汉译英时,汉语句子的主语未必要作英语译文句子的主语。学生在翻译时,首先要确定译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然后按照英语表达习惯,将定语和状语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例3:烹饪技术和配料在中国各地差别很大。

参考译文:Cooking methods and ingredients vary greatly in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原句的主语是“差别”,译文如果仍以“差别”作主语,就会有头重脚轻的问题,而且中式英语痕迹较重。如果以“烹饪技术和配料”作主语,将“差别”译为动词vary,句子结构就会比较平衡,表达效果较好。

三、结语

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对于学生“译的能力”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该要求在试题改革中已完全体现,同时,从翻译材料的侧重点和范围不难看出,考试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翻译方法的使用,还是翻译材料的选择,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用得着的知识。因此,要想提高翻译能力,在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部分拿高分,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注意知识和技能的日积月累。

参考文献:

[1]张曦.2013年12月四级翻译真题点评.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4,2.

第6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自主学习 动机 能力 促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20-02

一 引言

最近几年,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逐步在各院校展开。高职英语教育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要求,开始对传统的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向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主动式教学模式过渡。在实施过程中,对三年制非英语专业的专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引导其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而这一举措也间接地促进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其主动性的培养。

二 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为语言学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是自主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该流派代表Nunan认为,个人头脑中的知识都是由以前的经验构建而成的,语言教学不仅仅是堆砌语言材料或教授一些独立的语言点的过程,而且是学习者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同化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否定了知识的静态说,认为知识是动态增长的。这一理论将人们的视角从“知识是一种产物”转向了“知识是一种过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相反地,他要在主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信息的意义,而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角度探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准学习策略,真正推动自主学习的开展。

三 自主学习理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新模式突出了学习者的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意识的计划、监控和评估。它包括建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评估学习效果、矫正学习策略、自我激励等内容。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习者独立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Henry Holec是最早将“自主”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的。他提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能够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

这一现代学习理念的引入在学生为大学英语四级的备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学习者在备考中是否使用了正确的学习模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率,将在考试结果中得到体现。因为“四、六级考试是不以教学内容为参照的。它和托福、雅思等水平考试一样参照的是一般能力标准,也即考生不管学什么教材,甚至不学任何大学英语教材,都可参加和通过考试。教和考是脱离的”。因此,学习者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进行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行为,实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负责并实施有关的学习策略。

四 CET4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

考试可分为两大类:学业考试和水平考试。学业考试“用于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时衡量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水平考试是“一种不以某一课程为依据,也不管考生受过何种训练而对考生的一般语言能力进行考查的考试”。根据这个定义,四、六级考试更多的是一项水平考试。

可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一种对考生一般语言能力进行考查的考试,同时又无法以某一门课程为依据,这就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动机的油然而生。

1.CET4对自主学习动机的促进作用

在高职院校中鼓励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机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Gardner认为,动机包括四个方面:目标、努力、要达到目标的愿望和赞同的态度。Gardner和Lambert的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强调语言学习动机的社会性。他们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和归附型两种。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具有较为实用的目的,如通过考试、获取证书或得到工作晋升等与自己前途关系密切的动机;而归附型动机则强调学习者具有想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异国文化特征等愿望,并最终融入该文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查的是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高职学生在参与中也使得校与校之间无形地设立了英语教学水平的评估尺度,同时增强了学习者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性。因此,工具型动机的产生是此项考试的引入的直接成因。尽管与归附型动机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终究为学生跨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提供了内驱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不完全满足于以教师为中心、课堂灌输为主的授课模式,开始对学习策略主动地提出问题,如涉及词汇的记忆方法、写作新体裁图表式作文的撰写方法、快速阅读的解题技巧等,在主动地寻求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建构了新的知识,激发了其内在的学习动机,至少是工具型学习动机的形成,同时也配合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外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再将学习效果反馈到课堂,形成了弹性灵动的教学。

2.CET4对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

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高职院校中的引入与实践中看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机强度与自主学习能力成正比例关系。在为四级考试的准备与强化阶段,随着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逐步增强,其学习能力也在期间构筑,表现在新的有效的学习策略的习得,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等,通过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同化的过程,学习者在主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了新信息的意义,而这一自主学习行为动机的强度的不断增强也促进了其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结果表现为: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较快掌握,进而开始阅读更多的英语文献资料、选修更多的英语语言或文化相关课程,有了想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异国文化特征并最终融入该文化的愿望。这时便实现了外语学习动机中归附型动机的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已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不能不说大学英语四级这样的水平考试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 结束语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职学生为获取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的工具型动机而不断主动地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建构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实现了四级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促进作用、学习能力的构建和加强,进而到达更高层次的外语学习动机——归附型动机的形成,即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时,有深入了解并融入该目的语国家文化之愿望,此时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兴趣已得到了充分激发,能够实现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意识的计划、监控和评估的自主学习行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Holec,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蔡基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大纲目标定位修正及其意义[J].外语界,2007(4)

[4]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7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国家最权威、最普及且与大学生息息相关考试,多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医科大学生参加四级考试次数比一般大学生多,对其展开调查,试图找出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差异的非主观因素,对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非主观因素;教养方式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2012C003)。

作者简介:卢芳,硕士,昆明医科大学大学外语部,讲师。

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顺利毕业的保证,是就业的敲门砖,更是取得就业竞争胜利的法宝。笔者日前针对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非主观因素,对昆明医科大学的846名在校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选取昆明医学院在校大学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首先将昆明医学院学生按专业分为临床、口腔等14个专业,然后从14个专业中抽取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对抽到专业和年级的全部学生进行调查。

2 结果

对不同性别、户口所在地、民族及父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医科大学生四级考试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如下:

不同性别的医科大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在四级考试未通过次数及最近一次考试分数上有差异(P<0.05)。男生在四级考试通过次数、分数及未通过分数这三项上得分高于女生,这说明女性大学生四级考试成绩优于男生。

不同户口所在地、不同民族的医科大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在四级考试通过次数、分数、未通过次数及最近一次考试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父亲文化程度和职业不同的医科大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在在四级考试通过次数、分数、未通过次数及最近一次考试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母亲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孩子四级考试成绩有很大影响(P<0.01);母亲职业为非农民的医科大学生的四级通过分数明显高于母亲职业为农民的大学生(P<0.01)。这说明,母亲的文化程度及职业与孩子的四级考试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女性大学生的四级考试通过分数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具有较高感性,易觉察到事物的细微变化,而且内心体验强烈、细腻有关[1]。女生在语言学习上比较占优势, 成绩又高于男大学生, 自信心较高,所以女生的外语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生。优秀的语言学习者是那些懂得如何控制他们学习情绪和态度的人,积极地情感和态度能够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和富有乐趣,而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学习者的进步[2]。英语不是母语,大多数学生学习都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哑巴英语”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学好一门语言与背诵词汇,反复练习等是分不开的。说到底,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踏踏实实的付出。

在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父亲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对医科大学生四级考试成绩没有很大影响,但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不同的医科大学生在四级考试通过分数上有差异。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孩子的四级考试通过分数越高;母亲职业为非农民的医科大学生的四级考试通过分数明显高于母亲职业为农民的大学生。这表明,母亲的文化程度及职业与孩子的四级考试成绩具有显著性相关。

父母卷入是父母对子女教育投入和管理的程度,其目的在于帮助子女获得学习的成功,是父母教养行为的特征之一[3]。个人的文化修养可以从其所受过的教育中得到体现,父母的文化程度,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子女的抚养教育以及子女个性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女性是家庭的制造者,在我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来承担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而母亲所受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抚养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对孩子思维模式的形成也有极大影响。文化修养高的母亲,可能更注重家庭民主和谐的气氛,主张使用引导、鼓励,探索等多种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这对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是非常有利的。文化修养相对低的母亲,在孩子的教养方式上可能比较单一,对于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或者暂时失败的孩子,她们可能采取的教育方式为抱怨、放弃,甚至是严厉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不容易赶上,还可能产生逃避、厌学、自我封闭、憎恨父母老师等不良情绪,进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相反,文化修养高的母亲,在孩子遭遇挫折或者成绩不佳的情况下,更能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其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孩子得到家人的支持,并且知道改进的方法,就会积极努力的战胜困难,在不断取得学习进步的同时,形成较好的为人处世的心态。其次,在家庭教育中,与父亲相比,母亲与孩子沟通的机会更多。母亲总是更容易发现孩子的细小变化,关注孩子的需要,因此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与母亲进行交流。因此,母亲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可能具有较父亲更大的影响。研究表明,母亲职业为非农民的医科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分数明显高于母亲职业为农民的大学生。在农村,父亲一般负责赚钱养家,母亲绝大多数负责抚养照顾孩子,母亲的教育理念同她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但我国农村妇女受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孩子的母亲未能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而她们的气质、兴趣、言语及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职业为农民的母亲,可能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与交流,难以对孩子的学业进行指导和帮助。

4 结论

男性医科大学生要想提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医学文献或者医学报告来记忆单词,提升阅读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增加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母亲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子女的学业表现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并非单纯的提高文化程度就能让子女得到科学的教养,同时还应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不断摸索改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温暖,帮助其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做到和孩子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日,袁莉敏.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320056261.

[2]Midori Kimura. Affective Factors of Japanese EFL Learners at Junior College in the Oral Communication Tasks[J].英米文化,2000.

第8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 文化差异 翻译技巧 翻译能力

一、引言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要求》对翻译能力做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指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高要求包括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汉字。译文通顺达意,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而更高要求指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课程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对翻译的教学要求,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因此,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设置了翻译题,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检测。

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评分原则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部分为汉译英,给出五个不完整的英文句子,要求学生根据全句意思将句中的汉语部分译成英语,分值占总分的5%,考试时间为五分钟。翻译题的评分原则和标准如下:

1.整体内容和语言均正确,得1分;

2.结构正确,但意思不确切或信息不全,得0.5分;

3.整体意思正确但语言有错误,得0.5分;

4.整体意思完全错误,即使结构正确也不得分。

5.大、小写或标点符号错误、明显属于笔误但不影响辨认的拼写错误,均不扣分。

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解题技巧

从上文的评分标准可以看出,翻译题的难度设置不是很大,可是很多考生此项得分不理想,说明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用符合英语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的词汇准确表达句意。具体的解题步骤如下。

(一)理解全句,综合分析。

虽然翻译题只要求翻译句子的一部分,但是脱离不了整个语境。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曾说:“翻译即译义。”强调语言功能的核心是意义。然而,任何孤立的词语、语句甚至语段的意义都可能是游移不定的,它们必须处在特定的关系之中,即上下文中,又受到相关的社会交际情境的调节,其意义才能变游移为稳定。可见,语境对翻译意义重大。所以,动笔翻译之前,先要考虑整个句子表达的完整意思。

(二)结合语境,确定语法。

一般来说,每一个句子都有一个语法考点。英语中有很多复杂的句子结构,根据整句话表达的意思确定每一个句子要考查的语法功能。纵观历年四级翻译题,虚拟语气、倒装、强调句、从句、比较结构等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在动笔之前,洞察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围绕此意图答题,准确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2010年6月考题:The manager never laughed;neither .(她也从来没有发过脾气)。

此题将neither放在一句话的开始,考生就应该意识到此题考查部分倒装。如果不注重观察全句,不去体会出题者的意图,直接将括号内的内容翻译成正常语序,失分就在所难免了。2006年12月考题:The victim (本来会有机会活下来)if he had been taken to hospital in time.此题的正确率比较高,因为学生对“本来会……”这个结构很熟悉,知道选用虚拟语气。所以,综观全句,分析出语法结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正确率。

(三)结合语境,选择词汇。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 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四级考试翻译题所考查的词汇一般是常用的高频词汇和固定搭配,但是许多学生词汇的选择不够准确,词不达意。2009年6月考题:It is said that those who are stressed or working overtime are (更有可能增加体重).此处,“增加体重”有些考生直接翻译成increase weight。英文和汉语的词汇有很大差异,有时候不能逐一对应,考生应准确理解原文,选用正确词汇,而不能照字面直接翻译。此处是要使用固定搭配put on weight或者gain。

(四)组织句子,准确表达。

读懂了全句的意思,分析了出题者的出题意图,选择了正确的语法和词汇之后,就要求组织句子,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答案。如2006年12月考题:Some psychologists claim that people (出门在外时可能会感到孤独).此题就需要运用增词法,括号里面根据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说“他们出门在外时”,但是英语的句子结构要求严谨,在翻译时,从句中要加上主语they,译为might feel lonely when they are far from home.再如,2007年6月考题:To make donations or for more information,please (按以下地址和我们联系).根据英语表达习惯,应该翻译成contact us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而不能按照括号内的语序将“按以下地址”的译文放在前面。

四、教学过程中对翻译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翻译的认识。

(一)英汉表达差异讲解。

母语负迁移对英文表达有一定的影响,教师有必要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涉及的内容包括语序、语态、词汇、标点等各方面。

(二)文化差异的讲解。

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巨大,由此引出的表达也会给学生造成障碍。如公爵(duke)、侯爵(marqui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等爵位,中国学生对此不大熟悉,翻译自然有难度。文化差异也会造成词义不重合。比如peasant,其汉语对应词是“农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民是一个中性词,但在西方,peasant具有贬义,喻指举止粗鲁无教养的人,因此将“农民”译为同样是中性词的farmer更为恰当。再如,汉语中多用“牛”比喻力大,英语中则多用“马”喻力大。如中国人说力大如牛,英语则说“as strong as horse”。

(三)翻译方法的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系统地介绍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便于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处理遇到的难题。这些翻译技巧包括增词法、减词法、分译法、反译法,主动被动语态的转换,从句的翻译及直译和意译,等等。比如,通过增词法的讲解,学生明白英语句子中某些成分经常省略,但汉语句子的省略就没有那么频繁,特别是句子中的重复部分,汉语一般不省略,予以保留,加强语气,使整个句子变得生动。例如,“We don’t retreat, we never have and never will.”就可以翻译为:“我们不后退,我们过去没有后退过,将来也绝不后退。”

(四)利用课后练习加强对英文表达的巩固。

本科英语教材中都设有翻译练习。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翻译练习,提炼出每一课的语言点及经典句式,反复操练,使学生掌握某些句式的表达。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课的课后翻译中,第一题需要翻译:“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是非常有益的体验,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句话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原文,提炼出表达“reap a lot from...”这个表达,然后给出更多的句子让学生操练。根据我的授课经验,这个表达学生记得非常牢固,而且在作文中使用频率也比较高。让学生背牢每一个翻译答案是很难实现的,但是通过提炼经典表达,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给出地道的英文表达。

(五)利用教材进行翻译对比练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在学生接触某一课课文之前,给出课文中经典句子和段落的中文,让学生翻译成英文,然后和课文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翻译和课文的异同,从而找出自己的弱点。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必定会加强学生英文表达的准确性。

五、结语

翻译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绝对不是简单的语法和词汇的堆砌,也不是考前做几个翻译练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将翻译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文化差异角度入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全面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希望通过翻译的教学,学生能真正掌握语言文化知识,而不仅仅是掌握一些词汇和语法。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张会凤.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第9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范文

【关键词】段落翻译 独立学院学生 翻译错误 翻译教学

一、四级考试段落翻译的基本情况

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公布了调整后的新题型,其中,翻译部分调整为段落汉译英,长度为140-160个汉字。翻译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涉及面广,如中国传统文化、科技兴国、民生发展、校园文化、餐饮娱乐、求职就业等。翻g部分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重点向日常交际应用能力的转变,综合性考查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

从四级翻译的评分要求来看,评分标准主要是看译文是否完整而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词语选择是否合适,更高要求在于译文是否通顺、流畅、自然。

二、独立学院学生段落翻译失分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高考分数普遍较低,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总体英语水平不高。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只学习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课时较少,没有专门的英语翻译课程。四级改革后的翻译类型题目难度加深,信息量增大,逻辑思维能力变强,学生在这部分普遍得分率较低。失分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词汇拼写问题多。词汇是句子的组成基础,在翻译过程中,学生的词汇错误主要集中在词汇拼写错误、词性使用错误和词汇积累量小这几大方面。如在翻译“中国政府”时,部分同学把政府写成 “goverment”,在翻译“日历”一词时,把 “calendar”写成 “calender”。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词汇拼写错误出现频繁。词性概念模糊,尤其是动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在翻译“成功地完成”这一短语时,很多同学写成 “successful finish”,翻译“熟悉,了解情况”,答案为 “aware situation”。学生词汇量小,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具有中国特色词语和短语的翻译上。以“京剧”为例,笔者批阅过以下几个版本,“Jin Opera”, “Jinju”, “Beijing Theatre”,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2.固定搭配不熟悉。固定搭配运用中,最常见的就是名词和介词、形容词和介词、动词和介词搭配的失误。如翻译“此地盛产水果”,许多同学翻译成 “is rich / abundant of fruits” , “盛产 ”一词,学生们想到了 “rich”, 甚至是 abundant”,但搭配的介词应该是 “in”,却误与搭配 “of” 在一起。又如在翻译“同意某人的提议”时,大部分同学一写就是 “agree with your proposal”,概念中不了解 “agree with” 和“agree to”的意思区别,直接导致翻译错误。

3.中式思维模式。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中文和英文的思维和逻辑方式有着各自的特征。总体而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因此,在句子翻译中,应避免中式思维习惯,使译文在逻辑和形式上都体现英语的特点。

例如句子: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国依靠占世界不足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按照中式思维模式,此句是一个主动语态的句子。但在汉译英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代词 “this”,将其转换成被动语态,使英文表达更自然。

译为:This is particularly shown by the fact that China has managed to feed 22%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with less than 7% of the world’s cultivated land.

再如句子:中国人口众多,有13亿。

前文提及,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将这两部分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让表达更连贯。

译为: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三、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偏低的现状下,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段落翻译以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是教师们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段落翻译能力是包括语言能力、翻译技巧、文华素养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正如奈达所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段落翻译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要求学生们应注重跨文化知识的积累,进行思维模式的转换。教师在平时授课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引发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关注。同时,词汇的积累必不可少,语法知识点需进一步巩固。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有技巧的方法记忆单词,如词缀法、词根法、联想法等,提高学生对单词记忆的兴趣。在句子翻译过程中,首先要理解原文中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学会找准主语,正确断句、合句,使译文表达出英语的句式特点和逻辑思维方式。

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多元文化素质为导向,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努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灵活构思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全方位提高翻译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高B.论大学英语课中的文化翻译教学[J].黑河学刊,2013 (07).

[3]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