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

第1篇: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以下从两个方面来对激励机制进行解构:

(一)激励机制设计所遵循的理论框架。作为内容型激励计划的主要理论框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很大程度帮助了激励设计主体合理选择激励内容。该“需求层次理论”是建立在两大假设基础之上的,即H1:人的需求具有非饱和性;H2:人只有在满足了所在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一级需要。在此假设条件下,人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分别是: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本文的考察对象为医院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大多处于“情感的需要”到“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之间。从而,这就为纠正激励计划偏差提供了理论视野。

(二)激励机制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导向。公立医院随着内在机制、体制的变革,成为了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为一体的组织。在这种组织类型下仍保留着传统事业单位的文化痕迹,即追求内部“和谐”。然而,这种和谐在某种意义上便是“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下的大锅饭”。这样以来,便使得在激励计划的制订下未能遵循激励兼容原则。在医院党委、人力资源部门的共同策划下,激励计划反映在绩效奖金的发放上仍存在着违背“按劳分配”的地方。因此,在强化内部竞争激励的同时,还应在激励计划的公平性上下工夫。

二、解构基础上的激励计划偏差分析

在上述解构基础上,医院激励计划偏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激励计划的目的偏差。不难理解,现阶段医院激励计划偏差属于系统性偏差,它首先发端于激励计划制订者的主观意识偏差。不可否认,激励计划制订者在面对这项工作时,一定是朝向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标而进发的。然而,在传统的薪酬体制安排下,他们却未能跳出“和谐”的禁锢,在建立分层化的绩效奖金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与劳动贡献对等奖励的要求。另外,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基于精神层面需要并没有被激励计划制订者所重视。

(二)激励计划的手段偏差。这里着重来考察绩效奖金问题,绩效奖金的发放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活动之上,而在当前却因诸多技术问题存在着挑战。首先,各个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特征上存在差异。其次,诸多医院采取的两级考核措施,即医院考核部门、部门考核内部医生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人为因素干扰,而难以形成切实的激励效果。

(三)激励计划的结果偏差。所谓激励计划的结果偏差,则是指向激励效果的评价问题。笔者发现,医院建立了激励计划效果的反馈通道,但在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度上明显不够,或者说存在着实质的情况。这样一来,将可能导致医院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岗位职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三、对策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解决激励计划偏差的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深化对激励计划偏差问题的认识。医院党委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深化对激励计划偏差问题的认识。认识的逻辑路径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特点,这里可根据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进行分层认识;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中的不妥之处,以及激励计划偏差信息的反馈机制等方面。笔者建议,应通过问卷的调查、部门调研、个别交谈的形式来进行问题认识。为了提高效率,医院可在网页上设计出问卷调查的对话窗口,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

(二)拓宽激励计划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拓展激励计划的内容设计和实施在于,需要关注专业技术人员在精神层面的需要。随着近年来社会上医闹事件的陆续发生,使得医生在职业上逐渐缺少成就感,甚至还有些许的不安全感。针对这一实施,还应在满足他们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上下工夫。这里还须指出,“安全的需要”应理解为心理安全的需要,对此应在心理干预和医院组织文化建设下来实施。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则可以设计出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提升计划和进修计划。

(三)改善绩效考核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医院在实施激励活动时的主要内容,便是发放绩效奖金。实践表明,绩效奖金在数量上占他们总收入的绝大部分份额。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绩效奖金发放的公平性极为敏感。为此,针对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应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上下工夫。

(四)完善激励计划实施效果反馈机制。完善激励计划实施效果的反馈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为纠正激励计划偏差提供了现实保障,也在疏导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情绪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需要完善的地方便是,反馈通道的搭建应基于互联网平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反馈信息做出及时回应。

四、今后激励计划工作中还应重视的问题

受到业内竞争的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几乎都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主动性。然而,在个体意识的作用下,他们往往存在着团队合作意识弱的现状。针对这一缺失,在构建绩效管理模式时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立科室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目前规定,须将绩效工资的30%作为年终考核。这一制度的实施,须在针对“个人工作绩效和科室工作绩效”的共同考核之中。前者是绩效考核的本质,意在激励个人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在大量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下,这种考核难以满足激励兼容原则的要求。因此,还应建立以部门、科室为单位的团队考核机制。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物理元理论设计出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渠道来对各科室打分。作为年终发放余下30%绩效工资的依据之一。

(二)建立同行业务互评制度。建立同行业务互评制度在于,增强余下30%绩效工资发放的透明度和公正度。与此同时,该制度的建立还为医院管理者实施精神激励奠定了前提。在同行业务互平中取得高分的技术人员,将有机会获得事业单位年终考核的优秀证书(这将有助于相关人员职称的评定);并且,医院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时,还能在仪式性活动上对先进工作者给予表彰。

五、小结

第2篇: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医疗服务空间;总体规划;功能分区;流线组织

引言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迅速发展,医院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医院总量和总床位数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设计水平上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综合医院是我国医疗事业的主体,它在科研、教学、医疗以及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医疗水平的整体表现。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有了很大改变,智能化和人性化成为设计理念的主体。另外,医院设计的整体性也越来越强,高起点,人性化,同时配合园林式的设计,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医院建筑设计中总体规划、建筑功能区划分以及交通流线的设计都至关重要,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做简要研究。

一、 整体布局,合理规划

医院的总体规划应考虑医院建筑发展要求,做出指导性的近期和远期规划。医院建筑的整体布局关系到医疗质量的好坏。

医院的整体布局包括医院的基地环境选择和院内的总体规划设计两大方面。一方面,医院的基地环境选择应该满足地形地质条件良好;卫生条件良好、光线充足、空气洁净、远离污染源;具有安静的环境、避免噪声干扰等要求。医院的选址还应考虑方便的交通、可预留远期发展的用地、尽量避免医院污染区对外部环境的干扰。另一方面,医院内部的总体规划也应满足空间布局合理、交通流线便捷、洁污分流等要求。

医院内部的总体规划一般应分为医疗区和行政后勤保障供应区。医疗区是综合医院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门急诊部、医技部、住院部组成。由于院内的科室繁多,各个不同职能的部门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服务于前来就医的患者。建筑规划上如何布局这些建筑功能空间,使之很好的协调工作,是整体布局阶段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通常患者和患者家属在就医时都比较急切,对医院内部的交通流线不熟悉,很容造成矛盾;患者在康复阶段通常都需要好的自然环境,这对医院的选址以及内部环境的营造也提出了要求,这些都需要在整体布局阶段充分考虑。

以增城市中心医院为例(详细右图),项目选址位于增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用地面积约10公顷。医院定级为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规模为1000床,日门诊量为3000人/天。

1.1基于项目用地交通条件的布局分析。本案用地位于增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临主干道香山大道(规划道路红线80米),北临干道创新大道(规划道路红线40米)。项目位于此两条干道交叉口西南方向的位置,本着出入口避让城市主干道的交通组织原则,方案将医院主入口布置于北面创新大道,次入口布置于面向香山大道。

1.2 基于项目用地气候条件的布局分析。基地所在地区全年季风明显,常年盛行两个主要风向: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偏北风的频率较偏南风的频率大,另外,5-10月常有西风。通过风向污染影响指数分析,我们得出用地的西北向区域为洁净区,西南向区域为污染区,中部为半污染区。相应地,本案将行政办公楼以及后勤等辅助建筑布置于西北向洁净区域,门诊楼、住院楼等布置在中部半污染区域,将感染科、隔离病房等布置在地块的西南角,从而使得总体布局在结构上满足洁污分区的设计原则。

1.3 基于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分析。本案建筑布局以凸出的轴线为骨架,实现总体布局的有序性,以功能为主导的实体轴线,沿轴线布置入口广场、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为保证二期发展的用地完整性,传染楼和食堂仅占用西南侧道路以南的地块。

二、建筑功能区划分

医院建筑中的医疗部门繁多,使用功能和交通流线错综复杂。在建筑设计中确保所有医护部门设计的合理性,是现代化综合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对提高医院内的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综合医院在总体规划上可分为三大功能区:医疗区、行政后勤保障供应区、职工生活区。其中医疗区是医院日常业务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门急诊部、医技部、住院部组成。要科学合理的组织好这三大功能分区,确保各部门联系便捷,避免设施重复,尽量缩短患者就医流线等是设计工作的重点。下面以以增城市中心医院为例,具体介绍医疗区的建设。

2.1门诊部: 门诊部以一个中央大厅为交通核心,两侧围绕两个建筑庭院分别布置各个业务科室,并且通过中心医疗长廊与后面的医技部和住院部相联系。垂直方向设置6部自动扶梯解决1 F~4F的主要人流垂直交通。各个科室各据一端,尽量避免穿越交叉显现。为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各科室采用集中厅式候诊方式,设计布置较大面积的可自然通风采光的等候空间。挂号取药设于首层,留有较大的等候面积。收费采用分散的楼层收费模式,特殊科室(如急诊、妇科、健康体检等)设置独立的收费处。

门诊部的空间布局上设计了两个中庭,中庭上部无盖顶,解决了内部空间及业务用房的自然通风与采光问题。同时,通过中庭的设置,使门诊楼的中央交通空间可以达到完全自然通风采光,节约能源的同时,也为病人创造了舒适的环境,体现了对于患者的关怀。

2.2急诊部: 急诊部的设计完全遵循急救医学的要求与概念,遵循快速、准确、方便抢救急诊病人的原则。急诊与急救入口分离,内部可直接连通。急诊入口设有大雨篷,大坡道。急救车辆可直接到达急救入口,抢救室正对急救入口设计。急诊部配有留观室,并单独设置挂号、收费、药房以及治疗室、检验室。另外,急诊部与门诊补液室向邻近,满足这两个业务科室之间的相互使用,缩短急救时间。

2.3 医技部

医技部严格遵守洁污分区、洁污分流的原则,将病人活动区与医务工作区划分开,避免人流干扰。

a. 放射科 置在医技楼底层,内部包括CT、MR、介入治疗、以及普通放射科操作室,以双走廊形式布置病人通过病人通道进入检查用房,与医务人员的工作区完全隔离。此外,放射科与急诊部相临近,满足这两个科室之间较为频繁的联系要求。

b. 功能检查室 布置在医技楼的二层,考虑到科室的使用率高,业务量大,将其布置在较低楼层,病人可从医技楼首层,经过垂直交通上一层到达,也和通过门诊楼与医技楼之间的二层平台直接到达,多条路线方便病人使用。

c. 手术室布置在医技楼与住院楼连接体的三层(裙楼3F).手术室平面采用清洁(供应)通道与洁净通道以及污染通道(污物通道)相分离的三通道式布局,单向流程尽量为降低术后感染率创造条件。同时通过洁、污两个电梯与位于地下室的中心供应部直接联系,物流同样采用单向流程,做到洁污分流。

2.4 住院部

住院部位于综合楼的南侧,以医疗长廊与医技楼和门诊楼直接联系。每层一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46床。护士站设于护理单元的中心。护理单元采用中间走廊的形式,南侧均为病房,北向为辅助用房。每个护理单元内均设有单人房、双人房、三人房以及多人房。

三、流线合理

综合医院每天要接纳大量的患者,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通联系紧密,交通流线复杂。设计时应高度重视院内的交通流线组织,合理安排各类出入口位置,简化就诊流程,分散就医人群,建筑空间处理要宽敞有序。下面以以增城市中心医院为例,具体介绍综合医院内部交通流线的组织设计。

本方案一期建设,形成了一组典型的医院综合体建筑,依据各功能部分,对外形成四种就医流线形式,即普通门诊流线、急诊流线、住院部流线以及感染病人流线。感染病人流线绝对独立, 另外三股人流,既可相对独立,皆有独立的出入口,又可相互联系。本案以共享中庭、连廊的手法,让几股流线协同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探视人员以及医生的交通快捷与方便性,体现人性化特色。

方案充分考虑周边城市道路以及风向分析结论,合理设置各种出入口。主入口设置于创新大道,次入口布置于香山大道。门急诊主要从主入口进入,并在该区域内形成步行区,住院部也可从次入口进入。建筑群体设七大主要出入口:普通门诊出入口、住院部出入口、急诊出入口、急救出入口、感染科出入口、后勤输送出入口和污物出口。

本方案对于停车系统的设计,统筹考虑了医院的整体规划(含一二期)。采用总体设计、分期建设的模式,综合了医院的近期需求与远期发展。一期采用地面停车(含临时停车位)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二期建设时取消临时地面停车,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通过二期地下室的建设将总车位数80%以上的停车位设置在地下。远期形成以地下停车为主,结合少量地面停车的医院总体停车系统。

结束语

医院建筑是特殊的一种建筑,这种建筑的设计首先是满足医疗功能,其次还要考虑到实际的经济效益。现在医院建筑的设计理念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本文简单阐述了医院建筑设计的整体规划、功能分区、流线设计等,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人与建筑环境 贾衡主编 冯义副主编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2) 综合医院建筑的流线系统研究格伦李艾芳张集锋新建筑2004年第 4期

第3篇: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环境功能 创新医疗建筑

[Abstract] a manifestation of "humane, personalized,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hospital, the "Stree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space design, a clear emphasis on the convenient way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to meet the health care process, patient and medical staff care and respect for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features; innovative medical building

引 言

现代医院建筑不仅满足正常医疗服务的要求,更要设计成使患者既可康复又可疗养舒服的神奇之地。电脑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发展形式。人类的社会心理及行为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新技术的强大冲击,而医疗模式也必然要和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这就同时要求我们建筑设计师对传统医院建筑的总体模式有更新的设计要求和构思。医院这个社会特殊和极为重要的体系也正在向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过渡和发展,不再只是门诊加住院的简单组合。

1、工程概况

本方案总建筑面积123 556 m2,总床位为1 265张,20层的板式楼,门诊楼为5层,建筑高度84.6 m。安徽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位于原址东北角,四周均为城市道路。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市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但是给院区用地面积十分紧张,所以在设计时尽量做到布局紧凑,用集中式布局来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从而避免用地紧张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既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达到现有的规划条件,又可兼顾医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设计原则与理念

2.1设计原则、目标

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环境。建筑群体形态适度处理好集中与分散、体形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保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生态渗透。注重建筑细节的“以人为本”设计原则。设施的设计以患者的需求为标准,以医护人员的关怀为中心,确保空间环境舒适、安全。

基于“三节”(节地、节能、节俭)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为医院将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医疗城市空间的设计原则,注重内部空间结构的明晰性和逻辑性,内部医疗流线组织基于“医院街”的空间架构展开,科学地解决好人流、物流的组织,各功能区之间保证全天候、无障碍通行。注重第五立面的设计。把复杂的屋顶设备与屋顶绿化统一起来,既强化建筑的整体造型,也加强了建筑通风和防热效果,同时也为今后的扩建预留空间。适应性设计原则。功能区内的建筑空间采用标准化建筑设计方法,满足医院专业功能的灵活性和互换性。

2.2建筑设计理念

芜湖市综合医院的设计充分考虑到综合医院设计的特点,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生态化、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将“街”的空间概念引入设计,强调对便捷明确就医方式的再造,对医疗流程的适应,对病人及医务人员的关怀和对周边环境的尊重。以文脉相承的城市观协调建筑与周边的功能关系,创造山灵水韵的“绿海方舟”的景象。以城市观组织部门流线,外部通过道路与建筑间的灰空间――广场,将综合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进行有机组织,医院内部通过三度灰空间――医疗街,将门诊各科室、医技各科室、住院建立直接便捷的联系。

3、总平面规划

本方案利用两个广场(门诊入口广场、住院绿化休闲广场),两条道路将整个医院分为三部分:医疗区、行政后勤区、康复区。同时,利用一条轴线(沿医院街延伸)结合原有连廊,将医院医疗、行政后勤和康复疗养区紧密联系起来。

3.1基地分析

本工程建设用地位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原有院区内其中黄山中路道路红线40 m,建筑红线60 m。渡春路道路红线18 m。九华中路道路红线40 m,建筑红线60 m。镜湖路道路红线约13 m。基地现状,沿基地范围内基本为平地。地块内自然环境和绿化经过人工改造美化。

3.2规划设计构思

总体布局采用基于直线医院街“枝状生长式”的空间形态,病人到达各功能区之间的距离最短,保证医院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景观绿化的设计以闹市中的康复花园为中心,依托西面镜湖,设计为方便病人活动的人工花园和园景。以贯穿东西向的医院街构成院内主体交通架构,达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目的。平行18 m大道作为对外出入口的联系道路。地形利用:由于现状已对地形进行了部分改造,所以本方案为保护自然地貌,对其略加改造后地形为从东向西为递减式,以减少地形对沿街主体建筑的压迫,而其余均保留自然状态。门诊主入口位于整个医院的中部,主入口处的主门厅是整个医院的中心,病人方便可到达医院各功能区。

3.3总体布局

明确功能分区,洁污分区。医院整体分为生活区(清洁区)、门急诊住院区(半污染区)、感染病区(污染区)三大区。门诊是医院最前沿的窗口,是接触病人最早、最多的场所,门诊部具有功能、流线、使用人群复杂的特点,因此将门诊部布置在东南面,全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区域,感染门诊病区位于基地西北角,位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区域,脱离综合门急诊部、医技部、住院部体系,单独设置,与其他各区通过室外庭院、道路分隔开、自成一体,控制感染人群在病区内部完成就诊、检查、治疗等全过程。

3.4道路交通

本医院的交通实行人车分流、人货分流、洁污分流、医患分流。基地主要出入口安排在南面大道和东面大道,南面临规划道路设置后勤生活次入口。内部形成环形机动车通道,停车场主要设置在北面及南面的后勤生活区。人流主要出入口安排在南面,地下车库出入口安排在门诊楼的东南端。医务人员和后勤供应从医院街的西入口进入。传染病入口独立设在西南面的传染病大楼,污物出口靠近住院大楼的北面。基地内部设计4 m宽的内部环形紧急通道,供突发事件和火警时使用。东北面广场的庭院将城市的过街人引入医院。

3.5绿化系统

除地面集中绿地、内庭院绿化及道路绿化之外,还利用各标高层的屋顶形成立体化的绿化体系,屋顶花园可作为病人康复的活动场地。利用芜湖自然生态保护得比较好得条件,结合镜湖设计为供病人使用的康复花园。结合场地设计为人工绿带,庭院保留自然树木,形成人工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生态环境。

3.6发展规划

充分考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后期建设可根据医院的需要作为门诊、医技、住院功能的扩建,发展用地的预留在布局上充分考虑交通联系,布置在医院街较集中的一个方向,使得发展前后的外部空间和建筑造型更为有机,符合原有布局的一致性。

4、总体环境设计

医院是患者治疗、康复;医生工作、休息的场所,患者在医院里有着许多共同的需求和生活规律。医院环境的优雅、美丽、宜人将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均质、优美、共享、有序等是医院建筑设计的特点。针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医院中治疗、康复、休息、工作、交往、娱乐等多种活动,以及对安全感、私密性、环境氛围的综合要求,医院整体环境设计要能考虑各方面的不同因素。空间环境品质会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形态,患者和医护人员居住的空间及环境所反映的内涵,与患者的治疗、康复息息相关。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因地制宜,设计为一个园林化的景观医院,为患者创造最佳的就医环境,使他们于医院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5、单体建筑设计

5.1平面空间格局

平面设计原则、医患分流原则、洁污分区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弹性设计原则。平面设计贯彻 “枝状生长式”空间的设计概念,适应医院复杂的功能系统,使医院空间获得紧凑的功能、优良的通风采光,利用南北向“医院街”的简明性实现内部空间的易识别性,并形成整体交通核心。各功能区按资源共享的原则,根据医疗流程设计为既相互独立,又紧凑联系的整体。

5.2医疗功能分区

5.2.1门诊部用“医疗城市空间”的原则进行流线设计。将整个建筑群体按一个年门诊量40万人次医疗区的原则来设计,按出入口是城市的门户,洁污分区,便于管理,采用街巷院场式的综合布局,由建筑组成街(医疗街),巷(各科室),院(室内外庭院),场(各候诊、休息处),室(各诊疗、检查场所)等空间,流线设计体现“高明度”与“低密度”的特点。

5.2.2急诊部急诊与急救分设,急救车可开入抢救厅,急救区内设应急手术,检验与治疗,并设“绿色通道”,通过专梯与上部的手术中心联系,赢取宝贵的挽救生命的时间。急诊区内设独立挂号收费区、取药区、诊疗区(各科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输液室、留观室、监护室),使得诊疗、救治工作“一体化”,避免急诊病人来回奔波。

5.2.3医技部医技部安排在急诊部上侧,为独立的单元块,分别通过医疗街与门诊部、连廊与住院部联系。

5.2.4住院部住院部共30个护理单元。每层设2个护理单元,内廊联系南北病房,走廊中间布置了医护人员空间和护士站,以便最快捷的服务各个病室。医务工作区与病室区分开设置,独立成区,设置在北面,将朝向景观好的南面让出布置病房,使得远处的山景引入室内。医务人员与病患通过分设的医务梯和病床梯到达各病房层,实现医患分流,互不干扰。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物品和住院部首层营养食堂的食物经中央洁梯到护士站和配餐间,再由护士分发到各病室。污物及尸体通过两端的污梯送至地下层,再经过污物出口运出基地。

5.2.5地下一层地下室分区明确,分为机动车停放区、非机动车停放区、洁净物品存放区和污物存放区。洁净物品存放区设于南端,位于住院部的下部,有效地缩短了物品的运送流线;污物存放区设于西端,各区域的污物则通过垂直污梯送至地下室,经地下室的污物通道运至污物存放处,再由污物出口运出基地。洁净物品存放区和污物存放区之间通过车辆停放区分隔,就诊病人存车后可通过联系上层各功能区的垂直交通核到达其目的地。

6、建筑风格与立面造型

建筑造型在严格遵循总体规划方案的前提下,力求创造出富有清新气息的现代新型医院建筑,同时也保持了在地段文化上的延伸性,无论在建筑的构成,材料细部的色彩方面都着重体现其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和尊重。建筑尽量沿主要街道布置,最大可能的占用城市道路面。住院大楼两单元像两只手相扣,紧紧组合,使建筑最大面向南面和西南的镜湖展开,体现出对城市和镜湖景观空间的协调。同时使住院大楼的病房获得最佳景观和最佳朝向,南面的主广场也具有了空间的延续性,形成独特的城市环境空间。还在弧形面设置了遮阳板,形成了垂直方向的韵律感。在建筑的顶部设置了挑板框架,形成开敞的“廊”式观景休息空间。立面的开窗形式为简洁的条形带窗,强调建筑水平方向的韵律感。外墙采用统一的干挂浅色石材,其与周围建筑在色系上是统一的。但在整体形象上不强调其“新”,而在材料的西部做法及色彩等方面着重表现建筑的厚重感与现代感,并注重整体协调性,形成大气、谦和的建筑形象。使建筑在整体上与有悠久历史的镜湖及周遍环境建筑相协调,成为镜湖景观的一个背景和局部的亮点。

结 语

以简洁、清晰的现代形象表达现代综合医院的内涵,力求打破传统医院冷峻的传统形象,赋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新意义,形成轻快、活泼而富于标志性的形象特色。建筑形象强调整体感和节奏感,并注重第五立面的设计。其白色调的现代造型大方得体,方舟形象的病房楼形成了主体的识别性,建成后将成为新院的标志性景观。

第4篇: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新内科大楼 综合 清晰性的追求 医护效率 人性化 院内交通组织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医院逐渐从单纯的医疗功能发展成为治疗(诊断、治疗、护理)、人才培训、科学研究与社会预防、保健等四大功能,大型医院逐渐发展成为医疗中心,医疗建筑亦逐渐向大型化、高层化、综合化发展。随着医院病员在不断增多以及城市用地紧张等各种问题,许多城市医院在新建、扩建时将适宜建造高层的住院部与其他功能部分结合起来,合理分区,形成现代医院综合性的建筑模式。

笔者作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内科大楼方案及施工图主要设计人员的体会,对新内科大楼综合的方案设计进行探讨。

一、设计背景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建设在经过持续不断的完善后,已显现出脉络清晰的结构层次,即:第一医院功能(包括门诊、病房、医技等医院核心业务);第二医院功能(包括行政办公、后勤保障等);第三医院功能(中心供应,包括供氧、吸痰等)以及技术功能(包括呼叫、通讯、智能化等系统)。而内科楼的建设则是对全院基本结构的进一步深化。

附图1 全院结构层次示意图

二、工程概况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内科大楼是一栋具有综合功能的高层住院楼,按要求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建筑物使用年限分类为3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耐火等级1级,屋面防水等级I级,地下室防水等级I级。新内科大楼总建筑面积33853㎡,地上16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59.550m,地下室层高:地下一层3.5m,地下二、三层4.5m;首层层高4.9m,二至十六层层高3.6m(基底面积1938㎡)

三、总平面布置

本方案总平面设计首先是对规划要求的响应。外部轮廓在满足退缩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原来的形状和尺寸不变,充分尊重规划对于整个院区的统筹考虑,保持医院建设的一致性和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本方案总平面设计也是对全院交通系统的一次有益的完善,能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处理好现状道路与远期规划道路在高度上的差异(详见交通分析图)。

内科楼通过东连廊与英东楼二层连接,通过西连廊与新外科楼二层连接。地下一层平面也分别与英东楼及新外科楼地下室连接。

附图2 全院总平面图

四、设计理念

1、对结构清晰性的追求

A、内科楼对结构清晰性的追求,实则是对明确的功能分区的追求。简明清晰的功能分区和联系,以及在各功能区和它们所涵盖的子功能区之间成等级的联系,应当得到清晰的建筑表述。

本设计将内科楼同样划分为四大块:第一医院功能包括了病房、治疗室、处置室等,其中病房设在阳光空气俱佳的南侧,治疗处置等与病房隔病患走廊相临布置;第二医院功能包括了医护办公区、医护生活区等,通过洁净的医护走廊与病房区连接,医护办公区靠外侧布置,医护生活区设在最安静的角落;第三医院功能体现在本大楼对中心供应流线的支持,清洁梯、配餐、库房集中布置在东端上风侧,而污物梯、污洗间、清洁室等则集中在西北端的下风侧;第四部分是对技术功能(呼叫、通讯、智能化等系统)的支持,通过各种竖向管道井与相关设备机房连通成网。

附图3 标准层的功能划分示意图

附图4 有特殊要求病房的功能划分

B、另一方面,清晰的区域布局和方位感、人体视觉感受,既是降低不安的一项重要因素,也是与平和环境相关的自然因素,它帮助人的精神找到平静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本设计中各个区域的方位感得到清晰的建筑布局的有力支撑,各种视线组织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附图5 视线分析示意图

2、对流线清晰性的追求

清晰的流线组织,应该做到医患之间、洁污之间、供应与回收之间界线分明,既能满足各功能区在水平方向上的联系,又能尽可能的减少线路交叉。

本设计方案对于减少不必要的流线交叉给出了一个清晰的解决方案。采用单内廊局部双廊的平面形式,将病房集中在空气、阳光质量最理想的南侧,医护区集中在相对安静清洁的东北侧;清洁梯布置在东端的上风侧,污物梯及污物区、公共卫生间等集中在西北侧的下风区;病房内部的卫生间不是设在靠走廊一侧而是设在靠外部,这样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流线设计,既清晰,交叉又少。

附图6 平面流线分析示意图

3、对医护效率的追求

医护效率主要体现在对病床管理的方便性直接性,以及平均巡视距离和距离系数的相对合理性。单内廊局部双廊的平面形式,是符合地块情况的最简单有效的布置形式。病房集中布置在空气、阳光质量最理想的南侧,医护区集中在东北侧,护士站设于走廊中间位置,视线可以到达各病房门口。病房内部的卫生间不是设在靠走廊一侧而是设在靠外部,一方面减少了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路线交叉,而且比卫生间设在靠走廊一侧缩短了巡视距离,且医护人员通过观察窗观察病房情况时视线通达,没有遮挡。

附图7 两种标准病房的布置分析图

4、对人性化设计的追求

对人性化设计的追求不仅体现在清晰的空间结构所产生的建筑秩序上,不仅体现在无障碍设施设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无微不至的建筑细节上,从对阳光的追求到灯光设计,从空气到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从园林化的建筑外部到绿化小品的内部设计等等。通过对所有的细节的关注,体现出对病患、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创造出一个舒适、体贴、花园化的内科综合楼。

比如走廊灯光沿行进方向布设,减少了先进中光线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安感,比如医护工作区细分为工作区和生活区,并各自配设有生活化的阳台,方便在室外环境中活动、吸烟等。又比如在走廊的尽头还设置了公共卫生间,方便探视人员在不便于使用病房坐便器时使用。

5、对院内交通组织的改进与完善

医院建筑强调可达性,私家车、公交车、地铁、直升机、急救车、步行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而在内科楼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将内科楼地下停车与院内其它建筑地下停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较大的变化,组织机动车道和机动车出入口,从而改进和完善院内机动车流的组织,解决日益严峻患者看病的停车问题。

附图8 交通流线分析图

第5篇: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及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在我市全面开启大干民生的关键时期,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市2017年卫生计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安排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稍后,柳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两方面内容。

一、

全面盘点二0一七年工作

2017年是“十三五”的关键之年,是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抓住工作重点,不断创新,顺利完成两大改革任务,夯实“三基”水平,打响“三大战役”,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卫生计生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走在全***乃至全省的前列。

完成两大改革任务:

顺利完成县乡一体化改革、组建医疗集团改革任务。县乡一体化改革、组建医疗集团是2017省政府重点改革任务,市委政府责成常务副市长牵头落实医改任务,多次实地调研,先后召开常委会、政府办公会、卫计工作现场办公会研究讨论,制定出台了“一方案两规划一意见”即:(《**市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市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关于组建**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推进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7个相关配套文件。于2017年10月**市医疗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出台了《**市医疗集团理事会章程》,召开了第一届**市医疗集团理事会,选举产生了首届医疗集团理事会理事长及理事,市委任命田军民为医疗集团党委书记。积极完善医疗集团运行机制,成立了6个业务中心和管理中心,目前,医疗集团已正常运转,开展工作。

实现卫生计生基层深度融合。深入领会省市卫计深度融合精神,同人社、编办、发改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基层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目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成立了卫生计生办公室,具体承担计划生育、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计生服务所职能全部划转到乡镇卫生院,率先实现了乡级整合。网底融合,率先实现村级计生服务室同村卫生室融合。于今年5月召开乡村卫计融合现场会议,村级卫生计生整合的经验与做法,被省市卫计委领导批示在全省推广。截止目前,已在48个2000人以上的村实现了计生服务室与村卫生室的整合。我们要求全市乡村计生服务人员协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同开展宣传教育、家庭签约、入户随访等工作,极大促进了卫生计生各项基础工作的顺利推进。

夯实“三基”建设:

一、强基础,基本公共卫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公共卫生质量大幅提升。健全督查指导机制,对基层公共卫生以现场检查、电话核实,入户走访等形式每月进行督查指导开展情况的真实。2017年完成了10个乡镇189个村卫生室督导检查。创新管理机制,“调活”档案管理,变居民健康档案“以人管理”为“以户管理”,积极推行居民健康档案以居住地管理,组织了四次以迁出地为主的居民健康档案迁入迁出会议。分片对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和231个村医就第三版公共卫生进行了培训。狠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出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与各医疗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家庭医生签约列为重点考核项目。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一”宣传月、打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专项行动等活动,居民知晓率、满意度得到双提升。目前,重点人群家庭签约率已达68%,一般人群家庭签约率达34.5%,已全部完成考核任务。迎接了省地考核组的检查,取得了全省第九名的好成绩。召开家庭医生“进万家,送服务,保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全面深入推进家庭医生条约服务。实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提升工程,张兰卫生院及北坛、东南、西南、西关迎接了***检查组一行的验收。截止目前累计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34万份,电子化管理达88%。有30116名65岁以上老年人、40656名高血压患者、11601名糖尿病患者、1804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1690名儿童、2019位孕产妇享受到了免费质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强能力。医院内涵建设不断强化,群众就医幸福感不断增强。组织开展首届医护知识竞赛、全市医师进行病案、处方评比工作,医师规范化执业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先后在三院、人民医院承办了市医学会组织的承办学术交流会和业务培训会,邀请省专家及名医授课举办各类医疗知识培训会议近35次。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中医药典大赛,取得二等奖好成绩。积极实施“派下来、走出去,沉下去”提升工程。通过医联体协议,我市共接受省市下派帮扶医生15人,在省市三级医院进修达115人次。共向基层下派医师81名。积极开展医护人员继续教育,今年卫计系统医护人员871人参加了继续教育,达标率62.35%。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全市医师水平、基本能力大幅度提升;二是强化临床路径管理,患者住院费用下降,满意率提高,目前入径管理病种已达到50种。强化重点专科建设。人民医院、中医院3个重点科室申报为省级重点专科。四是强化医院用药管理。按照***市不合理用药专项整治的要求,对全市公立医院临时用药情况进行了自查活动,并***交叉检查验收;五是积极推广中医技术传承。完成了2所省级中医特色基层医疗机构申报,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视频培训。组织基层确有专长中医工作人员参加确有专长考试工作。完成了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注册。六是优化医院科室设置。各医院都增设了老年病科。乡镇卫生院全部开设养老病房。为老年病人专设养老病床51张。市妇计中心根据医院特点,整合成立了5个部。市人民医院强化科室管理,科室分工细化,科室设置更为规范合理,为医院规范管理、医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七是积极探索新技术、新项目。各医院在新技术、新项目实现突破,基本实现群众就近看病,县域内就诊的目标,我市群众的就医幸福感不断增强。市人民医院最近就做了近二十年来首例冠状动脉造影术。

三、强基层,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向好,业务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始终抓住医疗机构是看病、治病为主业的工作思路,一直坚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原则,市、乡两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卫生院解决老百姓小病、常见病的能力与水平大大提升,得到基层群众的肯定和认可。基层卫生院焕发活力,医院业务达到空前,在***首屈一指。截止17年底,基层卫生院总业务突破3300余万元,其中,连福、龙凤、义安、宋古、绵山、万户堡、城关、北关均突破200万元,张兰达到500万元,义棠突破600万元,名列全***卫生院前列。基层门诊人次增长。乡镇卫生院门诊总人次达到174604次,同比去年多出17742人,群众在基层看病、基层首诊在我市得到充分发挥。市直医院业务增长新高。截至年底,人民医院达到9000多万元,中医院达到5000多万元,妇计中心达到5900万元。四是实施倒逼机制,继续保持基药欠款零增长,当年基药回款率达到90%以上。化解列年基药欠帐近500万元。

打响三大战役:

第一:打响妇幼品牌战役。部级妇幼健康品牌不断升级,国家卫计委的百姓生殖健康工程试点在我市深入推进。深入开展“互联网+妇幼健康”工程,依据APP办公软件,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精准、无缝隙、全覆盖的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服务管理模式,高质量完成了免费产前筛查工作和0-6岁残疾儿童筛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等民生实事工程。并都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认真组织了两次在**的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2017年,我们在部级妇幼健康示范市的基础上,自我加压,不断创新,在**深入推进百姓生殖健康工程。于17年11月承接了国家卫计委能教中心生殖健康工程在**召开的生殖健康国家现场会议,市乡村三级“五统一”、“四位一体”的生殖健康咨询室及取得的经验做法受到国省市卫计委的表扬,并在现场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我市在生殖健康方面走出的创新之路,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妇幼工作新的动力。

第二:打响健康扶贫战役。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新举措,贫困人口免费看病政策在**施行。**市推出了贫困人口免费看病的健康扶贫新模式。按照省市健康扶贫工作的指示与要求,出台了我市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确定了以人民医院为主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健康扶贫定点机构。卫计局出台了全市健康扶贫实施办法,各基层医疗机构制作了贫困人口就诊就医流程图,并于6月1日在全市正式付诸实施。按照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要求,分别于1月份、4月份、8月份,组织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近150人开展了因病致贫、返贫“五个一”活动。为因病致贫、返贫户开通医院绿色通道和专用病床。此项惠民政策将惠及**贫困人员共4447户计7481人。市人民医院还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免费三餐、陪侍等服务。开展免费看病以来,已有357例贫困人员免费住院,104例慢性病贫困人口得到免费用药。

第三、打响专项整治战役。卫计行业监管呈现常态化,医疗执业行为规范化的高压氛围在我市形成。先后开展了针对医疗行业的“511”活动,即:5个“专项行动”和1个“专项整治”、1个“专项检查”。五个专项行动是:一是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主题的专项行动,专门抽查了我市的龙头水厂和谢峪水厂两个供水公司。二是扎实开展医疗废物及放射诊疗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全市457家医疗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检查。对15家医疗机构下达了限期整改意见书。三是认真开展以医疗机构消毒隔离为主题的专项行动,对6家民营医疗机构,6家乡镇卫生院及15个诊所进行了专项检查。四是开展了铁腕打非的专项行动,利用1个月时间对41家医疗机构进行突查,查处非法行医案件1例;五是开展医疗机构安全消防专项行动,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建立每日台帐,强化日常检查,真正压实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责任。1个专项整治是指重点开展了对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监管专项整治,专门抽调卫生监督所近40人分5个督导组重点就口腔门诊、公共场所、医疗废物处置、传染病防治等多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实现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监督检查全覆盖、无死角。一个专项检查就是开展期间安全大生产检查工作,对全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及存在隐患进行了逐个排查,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立即整改,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同志们,这一年来,我们率先开展了国家生殖健康工程试点,我们市直医院以及基层乡镇卫生院职工精神状态达到空前,医院业务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在今年的年终考核中取得了全***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部门通力协作、大力支持全系统干部职工努力拼搏的杰作。在此,向关心支持卫生计生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向全市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卫生计生工作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刚刚公布的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理念由疾病预防向人民健康转变,面临新时期的卫生计生工作,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卫生计生工作作为重大民生保障、领导重视,人民关注,我们的工作同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很大差距;三是医技人员短缺、人才断层的问题十分严重;四是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仍然不高;五是卫生执法、综合监督人员严重短缺,难以实现对医疗领域的全覆盖;对此,我们必须要创新理念、创新举措、创新手段,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瓶颈问题上力争取得突破,努力推动我市卫生计生整体工作再上新的水平。

二、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市委市政府苦干实干、勇于担当,大干民生的重要之年。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和健康服务。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中央省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在全省及***市争创一流水平,建设健康**为目标,以不断强化卫生计生行业监管为抓手,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力求突破,不断提升我市卫生计生工作水平,为建设美丽**振兴崛起提供优质的健康环境。就其今年工作从以下九个方面重点入手:

一、

稳步推进一体化改革工作,加大以医疗集团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市医管办职责,不断完善**市医疗集团运行机制,重点在人事薪酬体制、医保总额预付、价格调整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扎实推进县乡一体化改革,加大对医疗集团的行业监管,完善考核体系,对集团的队伍建设、内涵建设、人事管理、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运行绩效、综合监管重点工作进行监管。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科学引导药占比、百元耗材、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等重点指标更为合理,圆满完成医改各项指标任务,争取走在全市医改工作前列。严格落实“两票制”,充分保障药品供应。

二、

深入推进国家百姓生殖健康工程,不断打造妇幼工作新特色。积极推进国家百姓生殖健康工程试点,严格工作要求,按照国家的标准,持续深入推进此项工作,充分总结2017年首批48个村的经验与做法,在我市推动“百村百姓生殖健康工程”。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利用“互联网+”,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在全市推广运用《母子健康手册》,全面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和艾梅乙母婴阻断项目。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妇女儿童门诊。积极完成产前筛查、0-6岁残疾儿童保障等民生实事。

三、

巩固部级中医先进市新成果,实现中医工作新突破。切实巩固部级中医先进市成果,在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及中医馆建设上要有新作为。积极创建4所省级中医药特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2个基层中医馆。充分抓住中医院新址搬迁的机遇,将**市中医院打造成全***的中医龙头,成为**的品牌。要继续抓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强化中医师承传带作用,利用3至5年时间培育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专家。加大对基层适宜技术推广的力度,广泛服务于基层群众,逐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

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因社区调整,重新划定城区人口规划,做好人口、数据迁移工作。加快对新建小区入户工作。以开展个性包签约为突破,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服务好“最后一公里”。加强疫苗管理,完善市乡村冷链管理机制。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防控项目,积极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加强地方病监测防治,开展重点职业病和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对照省验收标准,积极完成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做好迎接省级健康先进市的验收准备工作。深入开展“三减三健”,多部门配合,做好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十进”活动。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实现食源性疾病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全覆盖。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重点监督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院的督导与管理。加强对村医的管理,严格村卫生室医生的准入与退养关口。积极提升公共卫生各项指标质量,做好迎接国家项目考核组的准备。

五、充分发挥医管办职责,持续强化卫生计生行业监管。根据医改的新要求和市医管委关于加强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及考核细则,充分发挥行业监管的职责,加强对医疗集团的综合监管,重点在三重一大、集团运行、公共卫生、医院质量安全、执业行为等方面的监管;突出监管重点,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全覆盖,加大对住宿场所、沐浴场所、游泳场馆、理发美容场所卫生信誉等级评定,量化分级管理。随机抽调市卫生监督所人员,组织医政、综合监督科、审批科联合以生活饮用水、个体诊所、非法行医和超范围执业及打击两非为主题开展专项行动。

六、以省级计划生育优质县创建为抓手,扎实做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基层卫生计生深度融合,抓好基层卫生计生任务的有效落实。积极开展省级计划生育先进市创建活动。扎实做好全员人口信息大核查专项行动,切实保证全员人口数据准确、无误。加大对出生动态监测和生育状况分析,密切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流、引产的管理,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严格标准,做好今年“4+2+1”对象的年审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完成好2个乡镇、20个健康村居、20户示范家庭的申报工作。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多措并举,多方配合,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

七、积极主动发声,强力营造卫生计生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意识,落实卫计干部职工宣传责任。要进一步提高宣传报道质量,及时准确宣传卫生计生工作重点及工作动态,积极向省市报送卫计工作信息、适时动态。要拓宽宣传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健康**”打造三维立体宣传氛围,积极通过省市卫计宣传平台,如“最美医护”评选等活动,通过不断挖掘基层村医故事、基层工作典型等,在我市宣扬医护正能量,营造卫生计生浓厚氛围,打造卫生计生工作新形象。

第6篇: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在管理学中管理与制度是相生相辅的关系,管理的执行依托于制度的制定,制度制定的成效又依托于管理中的实践成果和反馈情况。医院作为企业殊的行业当然也要紧随改革的潮流,大力倡导宣扬医院管理在医院工作中的突出地位。但是在看似正确的理念下,却呈现出人文主义与科学制度在实践中严重背离。一些三甲医院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过分地强调制度之上的理念引导与个人素质,完全忽略制度的约束与制度的规范。评判一个医院的整体绩效水平不仅要关注医院的技术水平,还要关注优质的服务态度[3]。医院的管理固然重要,但是仅靠刚性的管理来提升员工的行为准则,提倡医德医风是远远不够的。优质的管理还要依附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的执行。缺失了制度的支撑,医院的医疗活动便失去了对员工的凝聚力和领导力,所追捧的医院文化和标榜的精神文明便会失去其吸引力,同时也缺少了从自觉到不自觉意识转化的动力。最终使隐形层面做得不伦不类而显性内容无法得到真正落实,难免使医院的管理流于形式主义弊端。由此可见,只有医院管理与医院制度相互配套,才能确保医院的和谐发展。

2管理与医务活动脱节,使医院管理建设出现偏差

精神文明建设从提出到至今一直被各类企业所推崇,不论企业家或是管理者,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广中看到了管理中的一种新型力量,这种抽象的新型力量与“霍桑试验”所提倡的人的行为和态度是紧密相连的,金钱对于工作的产出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群体规范、群体行为才是个体工作的主要因素,在管理理念上都是如出一辙,都更加以人的情感为本。医院工作管理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工作当中体现群体的情感走向?如何加强该群体的精神文化?如何提升群体的凝聚力?很多企业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体现。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同时又能让员工一目了然、第一时间感知的有效方法。但是在实践中,随着环境的改变,实行对象素质的参差不齐,领导者想要获得的效果不同等,这些因素使得医院的管理与医院活动脱节的情况愈演愈烈。形成这样的问题所在,归纳下来主要是因为:1)箩筐化的现状。伴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和传统管理理念的转变,近几年医院在管理方面上更多的趋于人性化,将管理视为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在以中医药为主的医院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尤其重要。但是在医院推行活动时,由于定位不准、目标模糊、跟风造势等因素,将活动视为一个大箩筐、大熔炉,不论是否适合于本院的定位,不论是否与管理建设相关联,通通将其扔进活动的箩筐内,致使医院活动不但不能很好地配合医院管理建设,反而使两者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4]。2)简单化现状。这里所说的简单化是指概念上的混淆,很多一级三甲医院错把医院活动当做医院管理的方法之一。这种简单的相等,使医院管理建设流于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不但使其形式主义化,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且使医院活动难以发挥对管理的积极作用,形成上文所提到的隐性不明确,显现不到位的误区管理。3)表面化现状。医院的管理是一个长期形成并不断创新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短期内拼凑而成的。很多医院为了给员工和患者留有一个良好文化环境的视觉形象,将活动停留在表面上追求多少的层面上,忽视了内涵本质的建设,难以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结果是“丢了西瓜找芝麻”,使医院管理建设出现了偏差与盲从。

3加强医院管理建设的途径

3.1构建核心价值观,确保医院管理顺利实施医院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从广义上来说是医院文化的确立,在医院文化中想要构建坚实有力、被员工和患者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层层做起。我们先要明确文化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才会形成的抽象物质,它分为表层即医院的物质符号,中层即医院的行为准则与制度文化,深层即医院的核心层,主要指医院的精神与核心价值观[4]。只有经过这一漫长复杂的过程,医院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才能沿着初始愿望进行,才能时时与医院的管理方法相结合,才能解决上一章节所提到的医院管理与管理理念脱节的现象。那么在现实的医院管理中如何构建核心价值观,解决理念与管理的脱节?概括来说需要完成以下几步:1)统一员工核心价值的认同感。人的情感是医院发展中最核心的财富,是医院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市场进程的多元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不断升级的今天,使员工的素质和对医院工作的认知感有不同层次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性无疑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与难度。而统一化则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求,员工只有做到目标统一、情感认同度一致才能谈及之后的管理内容。2)规范团队核心价值观。团队核心价值观是指这一有效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对团队目标、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管理制度都是持有认同的态度。通过树立团队核心价值观,增强科室凝聚力,确保医院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强调忧患意识。3)确立医院核心价值观。在以1),2)为基础的前提下,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就是一个顺其自然演化的结果。医院核心价值观一旦被认可,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医德医风的呈现、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人员科室层次的提高等方面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4)创立品牌文化。在医院核心价值观统领医院文化与管理的同时,我们还应重点打造医院的品牌化管理,尤其在中医药的管理中更要突出中医特色,创新中医科的服务项目,利用各种载体宣传品牌文化,紧扣民生,为医院的管理奠定精神基础。从而摆脱将管理视为一种摆设、一句空洞口号的管理困境,使医院管理在执行中能够降低难度顺利进行。

3.2建立目标管理(MBO),明确管理思路目标管理也称“成果管理”“责任制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的现代流行的管理方法之一。通过自上而下确定工作目标,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再以自下而上保障目标实现的流程来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在医院管理中依旧离不开目标管理的制定,同时它对于制度的强化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确立目标管理,如何使目标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梳理总结:1)明确医院的战略愿景、战略管理思路,这一思路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依据医院的宏观定位和微观分析进行确立,同时还要借鉴成功的医院管理经验,扬长避短;2)依据战略思想合理制定目标管理,使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互配套,在工作中及时反馈,避免长、短期目标脱节,定期检查目标管理制定的科学合理性,检测与工作进程是否匹配,尽力避免目标制定的不实用性;3)将目标管理的任务合理分配到各个科室及各个人员身上,实行责任制管理,以每月绩效的评比、任务的完成情况与晋升制度相联系,以此来调动科室成员工作的积极性;4)鼓励并提倡医护工作者参与到医院制定相关管理政策的讨论中,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难题及时提出,以便员工在熟悉自身目标并认同管理的基础上刷新业绩;5)完善人性化管理服务,以患者舒适度、满意度为中心,将管理的规范性渗透到每个工作细节中。

3.3对内开展员工帮助计划(EAP)、对外实行患者帮助计划(PAP)EAP与PAP是目前在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提高组织绩效、管理模式,关心、尊重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心理因素等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管理技术的新型模式。在世界500强中有90%都建立了EAP管理模式,并且美国已有1/4的人享受着EAP的管理服务,在未来10年内EAP计划将会作为组织中重要的管理方法之一运行在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中。EAP概念的提出是因为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要求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具备健康的生理与心理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的进程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物质需求越来越大,人际关系的处理变成当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人的发展与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使组织机构的高层管理者将员工的心理健康放在了更高层面上来研究[1]。同时EAP随着近几年的成熟发展,在服务内容上已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职业生涯困扰、婚姻生活问题、法律纠纷、生活工作压力、理财误区等方面,全面为人的需求而服务。医院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企业,常常在工作中遇到不可测事件,比如我们常说的医疗事件,使“白衣天使”变成了“罪魁祸首”等医疗事故使医护人员在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导致在以后的工作中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因此在医院管理中有步骤地实施EAP计划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1)通过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培训与咨询,了解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动态,及时解决心理疾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绩效,改善组织中的工作氛围;2)帮助员工了解外部环境压力源,减少外部环境中不和谐的因素;3)及时处理压力因素的反应,包括生理、心理、行为等负面情绪的疏导;4)改变个体的不足之处,树立正确的行为模式;5)丰富医院的文体活动内容,使医护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PAP(患者帮助计划)是在EAP的前提下开发出来的,2种计划的目的和方法是相似的,都是利用人文管理的方法达到人心理的健康。而PAP与EAP相比较而言,主要是指对就诊患者及对流动人口的帮助,主要突出在对外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帮助上[1]。我们知道医院管理的压力一方面来源于医护人员本身对管理模式的认同度,另一方面来源于患者对医院的整体评价。在很多就诊情况下,许多患者因对疾病不了解,特别是以中医药为主的医院,由于患者因恐惧感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使症状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医生的就诊。再加上前来就诊的患者都是高危人群,即使是一些资源条件比较好的三甲医院,也大都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况,缺乏对于患者心理疾病的诊断能力。由此可见心理疾病在整个疾病过程和病理变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一定要注意患者心理的解压,调节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开展PAP管理计划显得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医院工作者只有从制度上、认识上、能力上、方法上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为此医院管理中既要重视技术创新和医技医德的提升,又要建立心理学意义上的患者帮助计划,减少“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使EAP和PAP2种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现实意义。

3.4规范制度管理,提升医院管理建设管理建设方向的对与否离不开制度的指引,管理模式运营情况的顺利与否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医院的建设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它是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指南和评价标准,它的建立不仅仅是用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准则、言谈举止,更是以制度的规范来体现管理,体现医院管理部门的水准和能力,充分展示医院的精神面貌和规范整齐[5]。但是就目前医院管理来看,很多三甲医院在管理与制度的规范和制定上存在相当大的脱节。比如,医院的挂号问题一直是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挂号难”的情况在医院中屡见不鲜。出现这样的情况虽有很多因素造成,例如医院的人力资源不够、管理混乱等,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缺乏制度的规范化。再比如员工缺乏对本院核心文化的认同感,对管理制度采取抵制心态,管理理念和标榜的精神力量对员工失去吸引力等,致使员工不重视制度的规范,导致隐性和显性层面的工作无法真正落实。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管理与制度的脱节现象,使二者相互配套、相辅相成呢?通过总结有以下几点:1)依据本院办院宗旨、办院理念,把握制度制定的方向;2)依照本院的组织结构,调整制度当中不合理之处;3)每月开展医院听议会,从各科室中选取员工代表,依据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不满之处的整理,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参与到制度修改当中;4)管理人员加强监督,不定时抽查科室、员工的在岗情况,在形成人本主义的管理方式下也要提倡铁的纪律;5)依据本院患者流量,合理计划医生人数和就诊时间,可设立“三线相通”的医师团队,其中一线以值班医师为主,二线以主治医师为主,三线以该科室的学科带头人为主,三线相互独立,相互联系,严防患者找不到医师的情况,保障患者24h可以畅通找到医师就诊;6)严格遵守制度的要求,合理制定奖惩制度,畅通反馈渠道,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透明。

4结语

第7篇: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2021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阳谷县卫生健康系统要按照市卫生健康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暨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以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为底线,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基层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为全面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一、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继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党建述职评议,强化评议结果运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模范机关建设,狠抓工作落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三遍访”等工作,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助力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机关党委、宣传与健康促进科、人事科牵头,各科室参加;各医疗卫生机构)

二、着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坚持“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的纵深防御策略,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牢疫情不反弹底线。充分发挥卫生监督执法作用,严肃查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健全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按照省统一安排,实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之间数据共享,对相关数据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发现、报告、预警能力。(疾病预防控制科、原信息中心牵头)二是全力以赴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资金保障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政策规定,加强沟通协调,积极申请财政资金支持,落实相关财力保障政策。(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牵头)三是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研判,持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疫情报告、信息等制度。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的防控。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夯实农村疫情防控体系。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统筹调配优质医疗资源,精准规范实施诊疗。强化培训演练,提升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严格掌握出院标准,持续做好出院患者长期健康管理。科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传染源追溯,“早、快、准、实”做好聚集性疫情处置。防范境外、省外疫情输入,抓好入境人员和疫情重点地区入阳返阳人员健康管理,严格精准落实隔离检测等措施。加强进口货物防控,全面落实样本检测、预防性消毒措施。抓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应急处置,充分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准备。(疾病预防控制科、医政医管科、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综合监督科、宣传与健康促进科、中医药科技教育科)四是加强发热门诊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的哨点作用,推进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及发热病人闭环管理措施,对于发热门诊建设不达标的医院,坚决予以整改。做好发热门诊信息数据监测上报工作。(医政医管科牵头)五是强化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建设管理,实施最严格的院感防控,彻底消除院感风险。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指导医疗机构健全院感防控工作体系,配齐配强院感专兼职人员,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科室管理,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落实新冠肺炎院感四级巡查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持续开展全员培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等措施,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感控意识和能力水平。举办全市院感管理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省院感管理技能大赛。(医政医管科牵头)六是加强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管理。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常态化开展实验室质控工作,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准备。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具备独立的检测能力,全面落实“应检尽检”措施,满足“愿检尽检”需求。加强疫苗接种管理,加快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安排,制定新冠病毒疫苗总体接种方案,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做好疫苗供应与储运管理,加强接种点布局设置和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处置,确保接种安全。做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疾病预防控制科、医政医管科牵头)

三、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持续推进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实施,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按照传染病标准化建设要求,指导县人民医院加强软硬件建设。强化县中医院积极落实山东省中医药条例及聊城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持续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四项工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西医协同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推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设置中医药科室,建立中医参与会诊制度。(医政医管科、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中医药科技教育科牵头)二是扎实推进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标准化建设各项任务进度。疾控中心的高级岗位比例由10%提高到30%。(疾病预防控制科、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牵头)三是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开展医防融合试点,推动完善医防融合的工作机制。(疾病预防控制科、医政医管科牵头)四是优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总体布局,提高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健全120急救体系,配备配齐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移动车载CT等必要设施设备,全县至少配备1辆负压救护车。(医政医管科牵头)

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一是贯彻落实全国中央、省、市中医药大会精神,制定我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县中医院建设,努力打造1处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推进省、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督促县中医院达到推荐标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进精品国医堂建设,按照上级要求,在全县范围内着力打造1-2处精品国医堂,促进全县国医堂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拓展工程,力争5年内在全县再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和特色产业发展。结合省市卫健委中医药产业发展科,学习其他县市经验,大力推进阳谷中医药文化产业、伏城大健康相关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汲取东阿县阿胶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努力使阳谷县阿城镇古阿井阿胶产业链等其他中医药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完善中医药产业扶持政策,实现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科、中医药科技教育科牵头)

五、持续强化健康阳谷建设。巩固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完善健康促进场所功能。按照上级通知要求,制定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召开监测启动会及工作培训会,抽调骨干力量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监测任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按照“统一领导、部门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突出重点、集中整治”的工作原则,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顺利通过2022年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组织开展第33个爱国卫生月和第34个世界无烟日活动。推进卫生乡镇建设,提升乡镇管理水平,改善乡镇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乡镇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宣传与健康促进科、县爱国卫生运动服务中心牵头)

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健全完善“三医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医改办事机构及工作制度。深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做好监测分析和评估,加快促进全县医改工作提质增效。(政策法规与体改科牵头)二是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动态监测公立医院运行状况。(政策法规与体改科牵头)三是按照上级要求,对全县“十三五”深化医改规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市“十四五”深化医改专项规划,研究编制全县“十四五”深化医改专项规划。(政策法规与体改科牵头)四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落实各级医疗机构自身功能定位,加强常见病、慢性病分级诊疗管理,加强医联体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和专科联盟工作体系,依托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逐步推进医联体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畅通上下转诊渠道。继续加强医院能力建设,开展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医政医管科、基层卫生科牵头)五是整体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认真抓好基本药物制度方面政策法规学习。统筹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持续做好短缺药品分析评估、信息直报工作,强化短缺药品信息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指导医疗机构完善短缺药品管理机制,规范开展药品替代使用工作。加强“两票制”运行监管,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规范使用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两票制”信息化票据管理系统。(医政医管科牵头)六是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改革。强化监管职责和工作措施落实,进一步明确党的领导、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元化监管主体职责,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扩大信息化监管覆盖面,形成综合监管合力,适时开展综合监管工作实地督察。开展专项执法监督行动,打造“蓝盾行动”品牌。加强“智慧卫监”建设。3月底前全部启用山东省卫生健康监督综合管理平台的8个子系统。学习外地“智慧卫监”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相关试点推广工作。在全县开展卫生健康监督守正创新年活动,积极推广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的信用监管新模式。(综合监督科牵头)

七、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档升级。积极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攀登计划”,扎实开展“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着力推进县人民医院参三管理,通过强素质,塑形象,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力争年内创建参照三级管理医院,发挥县域龙头作用。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远程医疗工作体系,强化各级医疗机构自身功能定位落实,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加强常见病、慢性病分级管理。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六大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县级创伤中心建设,实现六大中心建设全覆盖,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强化信息化建设和数据质控,形成持续改进工作模式。有效发挥县级质控中心作用,规范县级质控中心建设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县级质控体系,加强日常质控管理,发挥县级质控中心在医政医管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不断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充分发挥医调委调解优势,第一时间化解医患纠纷。医疗责任险实现公立医院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立警务室,推动医疗机构开展安检工作,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医院安全。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基础,优化就医流程,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指尖上的健康”。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应用,推动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等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推进电子健康卡全面替代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卡,推动卫生健康行业内一码通用。完成聊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资源梳理,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做好全市统一的预约平台建设工作。(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医政医管科、原信息中心负责)

八、不断强化重大疾病防控。一是根据省市统一安排,开展基层预防接种全员培训。统筹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落实遏制艾滋病、结核病防治计划,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率、治疗成功率均维持在90%以上,结核病报告发病率较2020年降低1%以上。(疾病预防控制科牵头)二是全力推进精神卫生防治。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协同有关部门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建设,推进精神卫生服务项目向基层延伸,基本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以县为单位全覆盖。推动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科牵头)三是落实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以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深入开展,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全面提升职业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摸清职业病危害企业和接害劳动者底数,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加强职业病防治。推进职业健康查体机构信息化建设。提升职业健康技术支撑能力。(综合监督科牵头)五是做好全县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与风险监测评估。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交流。全面推动落实国民营养计划和食品营养工作,继续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综合监督科牵头)

九、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一是积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力争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15%以上,基本标准的达到70%以上,提升标准的达到50%以上。二是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进展,按要求完成上级下达的债券资金任务目标。三是继续提升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按照村庄规划调整积极推进中心村卫生室新建、改建工作。推动村卫生室普遍配备重点人群智慧随访设备及康复理疗设备,省级标准示范村卫生室和新建中心村卫生室全部配备血液分析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设备。四是持续加强基层适宜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强化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配备,每个乡镇卫生院专兼职公共卫生医师不低于1名。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达到45%以上。五是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至79元,高质量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牵头)

十、扎实做好重点人群服务。一是推进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四不摘”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基本稳定,持续提升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效。(扶贫办牵头)二是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加强人口监测预警和形势分析,推动优化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巩固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推动住院护理险和一次性扶助金制度全面建立和落实,提高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及时率和准确率。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到2021年底,每千人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达到1个,制定出台婴幼儿照护服务实施方案,至少建成1所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科牵头)三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创新、推广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规范医养结合签约合作服务行为。持续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制定评估标准和服务规范等,成立安宁疗护质控中心,提升试点工作质量。(医养健康科牵头)四是营造孝亲敬老社会氛围。积极推动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深入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以及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友好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好“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老年节”等活动。扎实推进银龄安康工程。(医养健康科牵头)五是全力保障妇幼健康。妇幼保健院今年要争创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做好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提升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两个中心救治水平,基本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深入推进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年底前,我县覆盖率不低于81%。(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牵头)

十一、统筹做好卫生健康其他重点工作。按照省、市卫健委工作要求,做好免费医学生培养、分配入编等工作。结合我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需求,上报免费医学生需求计划,根据省、市分配免费医学生数量,结合我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空编和需求情况分配免费医学生;(人事科牵头)加强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继续推进法治医院建设,开展医疗卫生单位法治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深化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放管服”改革。积极参与卫生健康强省、强市建设系列政策课题研究。(政策法规与体改科牵头)科学编制“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以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坚持目标导向,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工作进度要求,围绕我市卫生健康核心工作,研究制定《聊城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聊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明确“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大任务、重大工程。积极争取卫生健康民生投入。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申请落实资金,为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提供资金保障。(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牵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拉网式、起底式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有效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办公室牵头)。抓好节约型机关建设,持续完善机关内部控制制度,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财务管理(办公室、规划财务与信息化科牵头)。不断优化干部保健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关心关爱干部心理健康(离退休干部科牵头)。做好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工作。(县计生协会牵头)持续做好扫黑除恶工作,建立完善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全市医院安全生产三年整治工作和驻点监管工作。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办公室牵头)

第8篇: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渝北医院(重庆市医院)成立于1940年1月。医院紧紧围绕建设“重庆一流的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愿景,按照“12345”的发展思路,秉承“精诚为医、仁爱为民”的院训,践行“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医院成为了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区域诊疗、急救和医疗技术指导中心。

2010年医院通过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评审,2018年2月完成“二甲”复评工作;2010年被重庆市政府规划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创建单位;2017年加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集团,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渝北医院,医院管理及医、教、研工作和“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将全方位接受重医大附一院的帮扶和指导。医院也是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合作建立渝北区远程医学中心,与西京消化病医院(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渝北整合医学中心暨消化系统疾病远程医学中心。同时与区内17家基层医疗机构及民营医疗机构签定医联体协议。与区内9家基层医疗机构成立紧密型区域医疗共同体,成立了区域影像云中心,承担了全区31个镇街卫生院及民营医院的读片、诊断工作。

医院目前开放床位710张,设临床科室25个、医技科室7个、职能科室21个。建立了3个市级特色专科、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区域医学重点学科、8个区级质控中心、5个区级诊疗中心、1个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基地。与西京医院、北大人民医院、重医附一院、三医大大坪医院及市急救中心等合作成多个专科联盟。

医院现有职工956人,其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167人;高级职称134人,中级职称308人。为加强人才储备,近年来,共引进人才22名,其中直接引进13名,柔性引进9名,先后选派了6名业务骨干到德国、美国进行交流学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28项,部分技术已达三级甲等医院水平,为医院医疗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医院创建工作进展

对照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分三年逐步推进,确保在2021年实现三级医院评审目标。医院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等级医院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1-4月)

一是2019年4月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二是创建办对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结合新院搬迁后的实际情况查找差距,汇总整理分解到各工作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9年5-12月)

一是对标对表开展自查,对标准涉及的637款、3452个要点以及要点要求的必备管理制度、流程、规则、规范、预案进行撰写。二是分期分批进行创建公共知识全院培训,提高应知应会知晓率。三是结合各学科现状摸底,制定人才建设工程和学科提升工程的三年发展规划,使服务能力呈阶梯提升,力争2021年达到三甲医院技术水平。

(三)持续改进阶段(2020年1-12月)

一是组织完成评审佐证资料。二是按照创建计划阶梯性组织自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三是组织专家模拟评审,对全院达标工作进行预评。

(四)迎接评审阶段(2021年)

一是根据预评情况,梳理总结问题。二是对未达标项目进行全面整改,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三是迎接市卫健委领导和专家的考核评审。

三、新院区设施设备采购进展情况

大型医疗设备共129套,约25318万元,分为包一和包二两个大包采购,包一为大型放射类设备及急需设备,其中进口设备(27个品类)已于2019年6月20日成功招标。包二为余下的其他设备,正在制定设备技术参数阶段,计划于年底到位。

信息化建设分六大类共93个子系统,相关软、硬件采购预算约4300万元。,第一期已挂网进行政府采购,第二期待新医院搬迁后逐步实施,建设完成后将全面提升智慧便民服务能力和患者就医体验,展现医院全新的服务面貌。新院区信息化水平将达到“智慧医院”3级水平。

总务设备、设施及服务采购分为七个标包采购,采购预算金额5090万元。计划在7月底前完成七个标包的开标,11月25日前完成所有设备设施的安装验收。

四、等级医院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搬迁后医院运营成本大幅增加

根据医院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根据实际发生收支数据、2019年人才储备计划及培训规划,结合周边民营医院及我院实际,预测2020年业务增长5%,全院总收入41406万元;预计在职人员至少需增加250人,人员开支预计增加2400万元、水电及物业支出等是老院区的6倍,预计在3300万元以上,全院预计总支出43804万元,预计2020年亏损2398万元。 希望区政府在医院困难时期支持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营。

(二)人才缺口较大

按照“三甲“创建标准,我院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特别是高级人才匮乏。按照一期建设开放床位1000张计算,需职工约1200人,目前还有约250人的缺口,计划于2020年公招150人和招聘50人。其中临床正高级职称差14人,医技正高级职称差3人。

(三)医院服务能力暂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期望

新医院建设是全区群众都关心关注的项目,群众对医疗卫生需求的趋高性和对健康生活的美好追求,使得群众对新医院项目的期待值较高,而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时间的人才积累和沉淀,预计在未来3-5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可能逐步达到群众期望。

(四)全市三甲医院创建指标紧缺

第9篇:基层医院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培训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和发展专科护士培训制度,无疑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方向。通过各方努力,我国的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必将从无到有,从ICU、糖尿病等少数领域扩展到较宽的临床实践范围。2002年北京地区开始进行首次专科护士资格认定工作,随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开展了专科护士培训,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开始施行。笔者就此浅谈基层医院专科护士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1基层医院专科护士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对专科护士培训认识不足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基层医院规模快速扩大,但是基层医院专科护理的发展历史却很短。医院领导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好的设备、好的医生是最重要的,而专科护士的培养只要通过上级医院进修即可解决,忽视了专科护士的继续教育及系统的理论培训。

1.2护士素质参差不齐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护士数量已超过130万,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尚不足26%,而且护士知识结构极不合理,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临床经验亦差别很大,以我院专科培训基地为例,第二期51名学员中进各专科前45.2%没有临床工作经验,45%只有单科工作经验,只有9.4%具有内、外科工作经验,临床经验不足、知识偏科现象比较严重。

1.3专科培训师资缺乏由于基层医院获得专科护士资格者为数极少,其培训师资多由高职称的医师和专科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组成,这就容易导致培训内容与专科护理理论脱节,而带教老师同时承担临床护理工作导致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培训工作。

1.4临床实践缺乏多样化基层医院专科护士培训进入临床实践后,主要靠老师“师徒式”的言传身教,造成学员在临床实践中专科护理技术培训实践不足。

1.5缺乏教学资料、教材和专科护理实践标准基层医院由于不是教学医院,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缺少必要的教学设施,如教学专用模具、专科实验室等;缺乏统一的专科护理教材及专科护理实践标准,各自按照自己护理工作标准及流程进行临床带教,导致不同培训基地教学质量不统一,学员临床实践标准也各不相同。

2改进对策

2.1领导重视与政策支持基层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组成由院长为组长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委员会,聘请医院办公室、总务科、科教科、财务科、伙食科及一线科室等参与此项工作。院方给予资金、场地、教学用具、生活保障等多方面的支持。

2.2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及基地委员会成员学习贯彻落实新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并加强医院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的培养,提高专业护理水平,结合卫生厅、内蒙古自治区《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制定《专科护士培训大纲》、《专业护士技术培训考核标准》、《专业护士理论考评标准》、《专业护士临床实践方案》等计划及方案,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修改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