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浅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浅析

当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中提得较多,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许多学生会解题,但是如果让他将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用完整、准确、精练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很难做到,如果让他们动手画图,分析、提出问题,运用相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更是难上加难。以上问题说明学生只是机械地在学数学,认知浮于表面,对知识没有实现深度理解,数学思维的发展也就得不到有效提升。数学表达能力是学生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对数学的概念、思想、方法、解题过程向他人进行叙述、展示的能力,是学生与他人进行数学信息交流必不可少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要着眼于孩子的未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要关注小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思辨、逻辑推理、归纳概括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

大部分孩子到了高年级后,上课都不愿意举手发言。有的问题明明自己是会的,就是不愿意站起来说。究其原因:一部分孩子生怕自己说错了,被老师批评或者被同学嘲笑;还有一部分孩子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心理,一站起来就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心里想的与嘴里说的不一致。每个班只有少数几个孩子能当众、清楚、响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公开课上,经常会看到大多数孩子不愿意发言,老师总是不由自主地盯着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孩子,期望他们回答问题来“救场”。老师进入课堂后,应该调整心态,放低身段,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学习新知;以同伴的身份去耐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不轻易打断,适时微笑、点头表示赞同;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鼓励、指导;对其他同学的评价也予以积极的回应、正面的引导;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少数学生一定会跃跃欲试,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再大肆加以表扬,其他同学会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勇敢地站起来,说出心中所想、脑中所思。当学生敢于表达时,我们的课堂参与度就高了,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迸出,主动学习也在悄然发生。

二、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到了高年级后,抽象思维才逐步发展。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我们在数学课堂中要多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多样的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公顷》一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难点。1公顷在实际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学生都知道数学上的规定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但他们无法在脑中将1公顷的面积大小与实际场景联系起来。所以在后面的运用中“选填合适的单位”时容易将“公顷”与“平方千米”混淆。在教这一课时,我利用课前十分钟,在教室让28个孩子伸开双臂围成了一个面积约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学生感知到了7个孩子伸开双臂大概就是10米。接下来又将全班孩子带到楼下大道上亲自体验一番,让孩子们伸开双臂量出正方形的边长100米的长度。来到楼下,我先将孩子们聚在一起,问:“猜一猜,从学校南大门往北到哪里大概是100米呢?往东呢?”学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猜想的结果。“在室外,我们用什么测量工具呢?”我话音刚落,有孩子抢着说:“用卷尺。”“但我们现在没有卷尺,测量也不需要那么精确,怎么办?”“老师,可以用我们身上的‘尺’,所有同学伸开手臂排成一排就行了。”数学课代表建议。“我们全班61个学生,加上老师62个人。人数不够,怎么办?”我故意显出为难的样子。“我们先排,排完后让靠近南大门的8个人再跑到最北边去,看看往北100米究竟到哪里。”有人说。“好,就听你们的。”很快,孩子们飞快地跑起来,一会儿就排成了一排,一看正好到北边的铁栅栏是100米。紧着用同样的方法又测量出了从南大门往东到东边的大道也正好是100米。回到教室,我问:“谁愿意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1公顷面积的实际大小?”孩子们纷纷高举起小手,毫不费力就正确、完整、清楚地表达出来了,而且连1公顷=10000平方米都分析得头头是道。“那么,我们东润校区整个校园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公顷呢?”孩子们可来劲了,一个个信心满满。有的说2公顷,有的说2.3公顷,还有的说1.9公顷。“对,你们真了不起!我们校园的面积大约就是2公顷。”由于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让每个孩子亲自参与了测量的过程,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的大小,所以个个都乐于用数学语言表达1公顷的实际大小,个个都能准确分析“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0。整节课,学生主动地、专注地、批判性地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尝试解决了新的问题——进率问题、估算校园面积问题。在深度学习中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触及了孩子的思维,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留足交流的时空,让学生勤于表达

课堂上如果采取单一的点对点的提问形式,教师一问,学生一答,那学生表达的机会就不多,更多的在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说的机会就多得多。教师也要学会适时“偷懒”,学生能讲的坚决不要讲,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坚决不要帮忙。以下是我在六年级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话音刚落,孩子们再一次拿起笔,继续在数学书第78页圈圈画画。他们的任务是:自己探究如何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不会的,具体是哪里不会?找出后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出来。会的,可以提个问题考考大家。两三分钟后,有小手陆续举起来。有的是提问的,有的是抢着回答的,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数学小天才”丁丁发问了:“例题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请说出解题思路。”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孩子们面面相觑。“可以在四人小组里探讨一下。”我提议。一番紧张、激烈的争辩后,很多孩子信心满满,有条不紊地给出了精彩的答案。整节课,我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以“偷懒”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自由探究中;孩子们自由地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同伴积极地完善每位组员的发言。最后,以课堂作业达到96%的正确率而完美收官。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只有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才能提高,数学素养才会增强,深度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四、搭建成长的平台,让学生善于表达

数学表达能力需要在数学课程实施中培养,而数学课程的实施是以每一节课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逐步实现。每节课我们都要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准确、精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都要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解题的思路。书上的概念都是范例。在概念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揣摩每个重点字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及表达的精练。在学完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后,我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有学生说:“我知道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我把问题完全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这里的平行四边形特指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包括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的说:“如果这样的话,这句话就应该说成‘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还有的反驳道:“那书上这句话难道有问题吗?书上的结论可是专家研究过的,不可能错的。”紧接着有孩子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抢着说:“老师,我知道,书上是画了一个一般平行四边形,然后在下面写了这句话,它是有具体情境的。离开了这样的情境,我们表述时应该加上‘一般’这两个字才算准确。”“啪啪啪!”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过这一番争论,孩子们对平行四边形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全身心地积极参与观察、比较、归纳、交流、概括,不仅深度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数学课堂中能说会道的孩子,专注课堂,学习效率高,思维能力一般都不差。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重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能力支撑和素养保障。

作者:张荣美 单位:泰兴师范附属小学东润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