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民族化下我国动画电影分析

音乐民族化下我国动画电影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动画影片产业迅速发展,诸多有关民族化音乐的动画影视作品却消失匿迹。在此情况下,民族化影视发展如何传承与维护是当前影视人员需慎重思考的一项问题。因此,本文对民族化动画电影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并客观审视民族化音乐为我国动画电影带来的有利影响。

关键词:音乐民族化动画电影

一、我国动画电影新篇章

自1992年中国播出的动画电影《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后,我国动画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篇章,在此时期内中国碍于制作动画电影技术落后,从而以无声电影为主要呈现方式。到了20世纪后,人们所喜爱的无声电影在有声电影的革新下,日渐缩小市场份额,人才济济的中国在万氏兄弟开头下制作出《骆驼献舞》第一部中国历史上的有声电影。此后,我国中国动画电影真正迈入有声时期,后期创作的动画电影皆采取配曲的方式进行制作,如民族气息浓厚的《满江红》歌曲,抗日宣传歌曲《长城谣》等。我国动画电影经历了从无声至有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社会也逐渐走向现代化国家发展路径。由此可见,民族化的动画电影音乐与现代化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关系。现今我国在对动画电影行业上的探索之路,已经将传扬传统民族文化发展为己任,并在赢得票房的同时增强公众影响力。且动画电影音乐创作当前将培养民族高尚品格与专业音乐创作人才为主要任务,由此增强电影制作人在艺术精神、民族责任上的审美培养,以更为广阔的发展视野来融通古今,对民族化音乐创作展开现代化探索。从近年来我国在动画电影中所上映的《大鱼海棠》《大圣归来》《小门神》等影片来看,其视觉设计、电影题材、主题音乐等皆蕴含着民族艺术文化,是当前商业竞争环境下民族化元素的新突破口。

二、早期民族化的中国动画电影音乐

(一)有声电影创作先河

以往民族化的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过程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电影人在创作电影时需寻找可展示出本土民族音乐的文化阐述内涵与音乐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电影人需结合社会现实与动画电影进行音乐创作。万籁鸣在创作动画电影时提出,我国动画影片发展关键所在便是解决画、声、光的合成技术。最终,万氏兄弟以创作《骆驼献舞》这部动画电影打开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大门,进一步开创中国动画电影有声创作先河。这部影片通过借鉴京剧打击乐元素中的锣鼓点进行音乐创作,成为我国首部动画影片中借鉴传统民族音乐的动画影片。虽然西方动画影片在有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带给我国动画电影巨大影响,但也促进了我国动画电影制作技术发展进度。动画影片《骆驼献舞》在制作“哄堂大笑”时,万氏兄弟屡遭技术难题,最终他们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制作动画影片的方法,在几组配音人员的相互协调下采取声高不同的制造方法进行音乐创作,最终完成混响效果的音乐背景。在成立新中国后,虽然我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进入高速阶段,但由于早期我国动画影片民族化音乐发展被南斯拉与苏联等制作方式取缔,在此阶段内我国动画影片在呈现画面的方式、动画影片剧情、动画影片主题等方面都没有再给中国影片做出贡献。且《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这部动画影片在国外虽然获奖,但这部影片无论是在音乐风格与美术造型上,都存有苏联动画影片的制作影子。在此情况下,我国动画影片逐渐形成民族风格探索之路,不仅要追求早期我国民族化的电影音乐发展之路,更是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化音乐风格发展的呼唤。

(二)民族化音乐的动画电影创作

在电影人们所追求的民族化音乐发展道路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时,中国动画影片对民族化发展问题产生重要认识,不仅在创作影片音乐时对民族化元素大量使用,更在故事情节、表现手法方面通过借鉴民族文化来丰富影片内容。从而出现《牧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渔童》《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等大量国产优质动画作品,在取材方面这些作品多借鉴我国历史文化故事与民间传说。其中较为显著的特征元素是在造型与画面上,动画影片人物形象中带有我国国画、折纸艺术、皮影与剪纸等技巧,为民族化音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此情况下,动画影片为还原民族化色彩,在音乐创作方面大量借鉴戏曲中的民族化元素,基本以中国文化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二胡、扬琴、古筝、萧为主要乐器,在中国影片发展自身独特风格艺术的同时,其画风造型与音乐旋律之间逐渐深化民族化发展道路。《哪吒闹海》这部1979年制作而成的大型动画影片为我国动画影视行业进一步深化民族化发展道路,该片在制作过程中应用大批技术精英,并在音乐制作中采用戏曲与民间音乐结合而成的元素曲调,带给观众传统民族画风与现代电影音乐与之结合的统一感,从中突出动画电影在创作音乐时浓厚的民族化风味。

三、民族化音乐为我国动画影片发展带来的全新面貌

随着我国动画电影产业于20世纪90年代时期逐渐迈向市场化道路,多数民间资本涌入动画电影市场之中,新一代怀有梦想的年轻电影人开始了创作生涯。虽然这段时期电影风格仍然不够鲜明,但随着1997年制作而成的《西游记》与时隔两年后《宝莲灯》的相继推出,动画影片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动画影片的看法。作为当时最受儿童喜爱的动画影片之一,《西游记》通过精良的制作水平与丰富的故事剧情展示出我国动画影片高超的创作手法。首先,该动画影片在制作方面动用我国顶尖制作人才,约2000人左右投入此次动画制作过程中。其次,该部动画影片为了让故事具有趣味性,画面效果达到最佳,调整了部分原著内容,让这部影片不仅与古典文学相吻合,更与少儿审美十分贴近。后期我国动画影片中真正的大型制作标杆便以《宝莲灯》为主,该片在配乐内容上采用融合数字技术,并邀请著名歌手张学友前往电影主题曲录制,如该片金曲《爱就一个字》《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等,当时已经火遍大街小巷。通过该部作品成功路程,我们可以看出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不仅需要符合创作动画影片的根本特征,且动画影片技术手段、主题选择、动画内容,皆要与动画电影艺术特征相匹配。动画影片中音乐更是如此,作为动画影片的点睛之笔,音乐元素不仅可让动画角色更具可塑性,还可从中增强影片叙事效果,有效提升整部动画影片作品水准。由此可见,我国动画影片在早期发展过程中,虽然足够重视民族化音乐发展问题,但由于影视工作者对动画影片中音乐选择是以辅助性手段来进行界定的,从而导致我国动画影片在选用民族化乐曲时过于泛化问题,并未将动画电影自身因素加以考虑。实际上,音乐的衬托不仅仅可以让角色性格更加凸显,还可让动画场面更具特定氛围,如悲惨、欢乐、恐怖等,很容易将一句普通的对话上升为艺术境界。因此,动画影片只有充分发挥音乐的重要价值,才可全面释放自身艺术性。《宝莲灯》作为首部以西方动画为主要借鉴元素且制作成功的一部票房极佳作品,这部影片在制作经验方面十分值得考究。一方面,《宝莲灯》乐曲制作在大众审美与作曲风格之间寻找到一个均衡点,促使大师谭盾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不再以和寡曲高为主要呈现内容。另一方面,作品《宝莲灯》在音乐元素选择时注重当代年轻观众对乐曲的审美需求,更将该作品艺术表现扩大了创造空间。后来这种创作模式被多部动画影片所借鉴,如《马兰花》这部动画的主题曲是吴克群唱作的《爱是力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作品是由萧亚轩主唱的《蝴蝶》。到了21世纪后,我国动画影片开始积极创新,力图符合市场需求与雅俗共赏,从而为我国动画影片民族化音乐发展道路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文化是世界人民在发展过程中所累积下来的宝贵财富,我国诸多传统民族文化在与现代动画影片的结合下,不仅摩擦出了更加鲜艳的火花,更让动画影片在民族化的音乐背景下呈现出更加生动、意境的一面,让人听之更加受到触动。

参考文献:

[1]程兴旺.中国动画电影音乐民族化问题的现代性反思[J].音乐研究,2009,(05):30-40.

[2]徐巧慧.从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看中国动画音乐的民族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80-84+143.

作者:高杰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录音系